CN105343931B - 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组织修复用复合纤维膜和它们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组织修复用复合纤维膜和它们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43931B
CN105343931B CN201510843761.8A CN201510843761A CN105343931B CN 105343931 B CN105343931 B CN 105343931B CN 201510843761 A CN201510843761 A CN 201510843761A CN 105343931 B CN105343931 B CN 1053439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ica fibrosa
tissue repair
hot
tunica
hydrophobic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437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43931A (zh
Inventor
郭泽跃
袁玉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aple regenerative medicine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Medprin Regenerative Medical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prin Regenerative Medical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dprin Regenerative Medical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4376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439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43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439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439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439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组织修复用复合纤维膜和它们的应用。所述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具有三维多孔结构,其吸水率在50ml/m2至200ml/m2的范围内,所述组织修复用纤维膜是通过对由直径为10nm~100μm的疏水材料的纤维丝交织形成的纤维膜进行热压处理而得到,在所述热压处理中在纤维膜表面形成沟槽。

Description

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组织修复用复合纤维膜和 它们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组织修复用复合纤维膜和它们的应用。
背景技术
组织修复用纤维膜的材料的亲水性差,对细胞的吸附能力就会比较弱,从而会影响组织修复膜的修复功能。目前被批准用于组织修复膜的人工合成材料大部分为疏水材料,所以改善植入材料的亲水性成为一个热点。为了促进细胞在支架上的粘附生长,目前用于改善植入型疏水性材料其亲水性的方法主要是采用人工合成材料复合胶原等动物源性材料的方式,或者通过化学改性、接枝亲水材料。复合动物源性材料无疑增加了感染的风险,而化学改性接枝增加了工艺难度,且涉及到改性后产生的新的物质的安全性评价等复杂工作。
由此可见,现有的改善植入材料亲水性的方法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作出的。本发明人发现,改变材料的物理结构(纤维形态)虽然不能改变材料本身的亲疏水特性,但能使材料通过物理作用提高吸水功能,从而使细胞更易被吸附在材料上生长。本发明人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发现采用物理方法将疏水性材料制作成具有较高吸水率的纤维膜,从而促进了细胞在纤维膜上的粘附生长。
通过物理作用,利用毛细效应技术改善疏水材料膜的吸水率在医学组织修复材料方面尚未见到相关报道,本发明人通过将疏水性材料制得的纤维膜进行热压,使得纤维膜表面形成沟槽,从而得到一种具有高吸水率的组织修复用疏水材料纤维膜。
所述纤维膜表面具有沟槽,所述沟槽是指纤维膜表面的凹陷结构。通过将纤维膜表面沟槽化,使得纤维膜的表面积增大,与平整表面的纤维膜相比,接触水的面积更多,再借助毛细效应和纤维间的间隙可以提高纤维膜的吸水率。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和组织修复用复合纤维膜,该纤维膜较普通的疏水材料电纺膜具有更高的吸水率。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织修复用纤维膜,所述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具有三维多孔结构,其吸水率在50ml/m2至200ml/m2的范围内,所述组织修复用纤维膜是通过对由直径为10nm~100μm的疏水材料的纤维丝交织形成的纤维膜进行热压处理而得到,在所述热压处理中在纤维膜表面形成沟槽。
优选地,本发明的组织修复用纤维膜的平均孔径为1μm至100μm。
优选地,本发明的组织修复用纤维膜的厚度为0.1mm~1mm。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其中所述疏水材料选自聚乳酸、聚己内酯、聚偏二氟乙烯、聚丙烯、膨体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地,所述热压处理通过将所述纤维膜置于模具之间来进行。
优选地,所述热压处理通过将所述纤维膜置于网片之间来进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含所述组织修复用纤维膜的组织修复用复合纤维膜,所述组织修复用复合纤维膜由两层以上的层复合形成,其中至少一层为由本发明的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形成的层。
本发明还提供组织修复用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纤维膜,所述纤维膜由直径为10nm~100μm的疏水材料的纤维丝交织形成;
(2)将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纤维膜进行热压处理,得到所述组织修复用纤维膜。
其中在所述步骤(1)中,可以采用静电纺丝、离心纺丝、热熔喷丝、熔融电纺等技术制备所述纤维膜。
优选地,所述步骤(1)制备纤维膜的方法为静电纺丝方法,所述静电纺丝方法包括将疏水材料溶于溶剂中,得到均一的疏水材料的溶液,并将疏水材料的溶液装入静电纺丝注射器中,进行静电纺丝,将纤维丝接收为膜状结构,得到纤维膜;
在所述步骤(1)的静电纺丝中,调节微量注射泵的速率为0.1-15.0ml/小时,调节高压发生器的电压差为5-45KV,调节接收装置的接收距离为5.0-30.0cm。
优选地,在步骤(2)的热压处理中,将所述纤维膜置于网片之间,然后在热压机中进行热压,热压温度为45℃~90℃,热压压力为0.4MPa~1.3MPa,热压时间为3min~10min。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和组织修复用复合纤维膜的应用。
发明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组织修复用纤维膜是由疏水材料的纤维丝交织而成,具有三维多孔结构。较普通的疏水材料纤维膜具有更高的吸水率,吸水率在50ml/m2至200ml/m2的范围内。该疏水材料纤维膜表面具有沟槽。此纤维膜表面沟槽化可以改善疏水材料膜的吸水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得到的组织修复用纤维膜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另一方面涉及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和组织修复用复合纤维膜在软组织修复中的应用。
I、本发明的组织修复用纤维膜
本发明的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具有三维多孔结构,所述纤维膜的吸水率在50ml/m2至200ml/m2的范围内,所述组织修复用纤维膜是通过对由直径为10nm~100μm的疏水材料的纤维丝交织形成的纤维膜进行热压处理而得到,在所述热压处理中在纤维膜表面形成沟槽,所述沟槽是指纤维膜表面的凹陷结构。所述疏水材料的纤维丝的直径优选为500nm~5μm,所述组织修复用纤维膜的吸水率优选在100ml/m2至150ml/m2的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组织修复用纤维膜的平均孔径为1μm~100μm,更优选2μm~10μm。优选的,所述组织修复用纤维膜的厚度为0.1mm~1mm,更优选0.1mm~0.3mm。
本发明中疏水材料的纤维丝的直径是通过扫描电镜的方法进行测定的;所述组织修复用纤维膜的平均孔径是参照ASTM D 6767-2002,利用毛细管流动平均孔径分析仪通过泡点法进行测定的;所述组织修复用纤维膜的厚度是通过压缩性织物风格仪按照GB/T7689.1-2001方法进行测定的;所述组织修复用纤维膜的吸水率是通过ASTM D6651-01方法测定的,本发明中所述的吸水率即为ASTM D6651-01中的外在吸收能力。
所述纤维膜上具有沟槽,所述沟槽是指纤维膜表面的凹陷结构,如图1中箭头所示的标记出的结构,标记出的结构仅是示例性的,而不仅限于图1中标记出来的一处,还包括与标记出的结构类似的结构。沟槽的存在使得纤维膜的表面积增大,与平整表面的纤维膜相比,表面具有沟槽的纤维膜与水接触的面积增加,再借助毛细效应和纤维间的间隙可以提高纤维膜的吸水率。
优选地,所述疏水材料选自聚乳酸(PLA)、聚己内酯(PCL)、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丙烯(PP)、膨体聚四氟乙烯(PTFE)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更优选的,所述疏水材料为聚乳酸(PLA),进一步优选所述疏水材料为L-聚乳酸(PLLA)。
所述热压处理可采用模具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所述模具为热塑性材料编织网片或金属编织网片,或者是表面具有由凹陷和条形凸起交替形成的纹路的金属模具。
所述的热压处理如下进行:将所述纤维膜置于所述模具之间,然后在热压机中进行热压,热压温度为45℃~90℃,热压压力为0.4MPa~1.3MPa,热压时间为3min~10min。热压温度更优选50℃~70℃,更优选的,热压压力为0.6MPa~0.8MPa,热压时间为4min~7min。优选地,所述模具为热塑性材料编织网片,所述编织网片的材料为聚丙烯、聚偏二氟乙烯、膨体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所述编织网片的孔隙为0.25mm2~2mm2,纤维直径为0.05mm~0.1mm。
编织网片主要是起到模具的作用,热压时由于网片的丝线的硬度大于纤维膜的硬度,使得纤维膜上被热压产生沟槽。热压结束后,将所述编织网片去除。优选先将所述纤维膜在乙醇水溶液中溶胀,然后再将溶胀后的纤维膜置于网片之间进行热压。溶胀程度可以根据所采用的编织网片进行适当调节。
II、组织修复用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作为本发明组织修复用纤维膜的制造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纤维膜,所述纤维膜由直径为10nm~100μm的疏水材料的纤维丝交织形成;
(2)将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纤维膜进行热压处理,得到组织修复用纤维膜。
其中在所述步骤(1)中,可以采用静电纺丝方法、离心纺丝方法、热熔喷丝方法或熔融电纺方法制备所述纤维膜。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1)中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所述纤维膜。所述静电纺丝方法包括将疏水材料溶于溶剂中,得到均一的疏水材料的溶液,并将所述疏水材料的溶液装入静电纺丝注射器中,进行静电纺丝,将纤维丝接收为膜状结构,得到纤维膜。此外,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不同的疏水材料进行静电纺丝来制备纤维膜。
对于电纺溶液的浓度,可以根据疏水材料的种类和溶剂的类型适当调节,而不特别限定。
在上述步骤(1)的静电纺丝中,优选调节微量注射泵的速率为0.1-15.0ml/小时,更优选3.0~8.0ml/小时。
在上述步骤(1)的静电纺丝中,优选调节高压发生器的电压差为5-45KV,更优选15~30KV。
在上述步骤(1)的静电纺丝中,优选调节接收装置的接收距离为5.0-30.0cm,更优选15.0~25.0cm。
所述热压处理可采用模具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所述模具为热塑性材料编织网片或金属编织网片,或者是表面具有由凹陷和条形凸起交替形成的纹路的金属模具。优选地,所述模具为热塑性材料编织网片。
优选地,在步骤(2)的热压处理中,将所述纤维膜置于两个热塑性材料编织网片之间,然后在热压机中进行热压。调节热压温度为45℃~90℃,更优选50℃~70℃,调节热压压力为0.4MPa~1.3MPa,更优选0.6MPa~0.8MPa,调节热压时间为3min~10min,更优选4min~7min。优选地,所述热塑性编织网片的材料为聚丙烯(PP)、聚偏二氟乙烯(PVDF)、膨体聚四氟乙烯(PTFE)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所述编织网片的孔隙为0.25mm2~2mm2,纤维直径为0.05mm~0.1mm。
编织网片是起到模具的作用,热压时由于网片的丝线的硬度大于纤维膜的硬度,使得纤维膜表面被热压而产生沟槽。热压结束后,将所述编织网片去除。优选先将所述纤维膜在乙醇水溶液中溶胀,然后再将溶胀后的纤维膜置于网片之间进行热压。溶胀程度可以根据所采用的编织网片进行适当调节。
上述步骤(2)中,优选地将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纤维膜在浓度为15%~95%(体积浓度,v/v)的乙醇水溶液中溶胀,更优选乙醇水溶液浓度为75%~95%(体积浓度,v/v)。
本发明的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可以进一步与至少一层其它的层、和/或另外一层以上的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复合从而得到组织修复用复合纤维膜。所述的其它的层可以是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丙烯(PP)、膨体聚四氟乙烯(PTF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编织网片,也可以是壳聚糖、透明质酸等防粘连类涂层;制备复合纤维膜的复合方法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复合方法,例如热压、缝合、粘合、喷涂等。
<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和组织修复用复合纤维膜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和组织修复用复合纤维膜在软组织修复制品中的应用,所述软组织修复制品包括但不限于人工皮肤、疝气修复制品、牙膜修复制品、硬脑膜修复制品、脊膜修复制品。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试剂和原料除非特别说明,皆为市购常规产品。
实施例
<组织修复用纤维膜的制备>
实施例1
(1)将PLLA溶于六氟异丙醇溶剂中,得到均匀的高分子溶液,其中PLLA的质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g/100ml;
将该高分子溶液装入静电纺丝注射器中,调节微量注射泵的速率为10ml/小时,调节高压发生器的电压差为22KV,调节接收装置的接收距离为18cm,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出错综交叉的纤维膜,当纤维膜厚度达到0.3mm之后关闭静电纺丝,取下纤维膜;
(2)将(1)中制得的纤维膜放于浓度为95%(体积浓度,v/v)的乙醇水溶液中溶胀,溶胀后在所述纤维膜的上下表面各盖上一层PP编织网片(Biomedical Structures公司的PPM5型号编织网片,孔隙为0.25mm2~2mm2,丝线直径为0.1mm),然后置于热压机中,在温度为55℃、压力为0.8MPa条件下热压3min。热压结束后,将编织网片取下,得到纤维膜表面具有许多沟槽的纤维膜。如图1所示,可见在纤维膜表面被热压形成了较多的沟槽。
实施例1中,步骤(1)所得的纤维膜在水中无法被水浸润,不吸水;步骤(2)中热压处理后的组织修复用纤维膜的纤维平均直径为1.2μm,膜厚度为0.19mm,吸水率为132ml/m2。可见,本发明通过将疏水性纤维膜进行热压处理,使得纤维膜表面具有沟槽结构,可以很好地提高疏水性纤维膜的吸水率。
实施例2
(1)将PCL溶于六氟异丙醇溶剂中,得到均匀的高分子溶液,其中PCL的质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12g/100ml;
将该高分子溶液装入静电纺丝注射器中,调节微量注射泵的速率为6ml/小时,调节高压发生器的电压差为20KV,调节接收装置的接收距离为18cm,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出错综交叉的纤维膜,当纤维膜厚度达到0.3mm之后关闭静电纺丝,取下纤维膜;
(2)将(1)中制得的纤维膜的上下表面各盖上一层PP编织网片(BiomedicalStructures公司的PPM5型号编织网片,孔隙为0.25mm2~2mm2,纤维丝直径为0.1mm),然后置于热压机中在温度为45℃,压力为0.8MPa条件下热压3min,热压结束后,将编织网片取下,得到纤维膜表面具有许多沟槽的纤维膜。
实施例2中,步骤(1)所得的纤维膜在水中无法被水浸润,不吸水;步骤(2)中热压处理后的所得组织修复用纤维膜的纤维平均直径为1.0μm,膜厚度为0.15mm,吸水率为93ml/m2。可见,本发明通过将疏水性纤维膜进行热压处理,使得纤维膜表面具有沟槽结构,可以很好地提高疏水性纤维膜的吸水率。
实施例3
(1)将PLLA溶于六氟异丙醇溶剂中,得到均匀的高分子溶液,其中PLLA的质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g/100ml;
再将PVDF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与丙酮的混合溶剂中,所述混合溶剂中N,N-二甲基甲酰胺与丙酮的体积比为2:3,得到均匀的高分子溶液,其中PVDF的质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18g/100ml;
将上述PLLA溶液与PVDF溶液分别装入静电纺丝注射器中,调节微量注射泵的速率为8ml/小时,调节高压发生器的电压差为22KV,调节接收装置的接收距离为22cm,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出错综交叉的纤维膜,达到0.3mm的厚度之后关闭静电纺丝,取下纤维膜。
(2)将(1)中制得的纤维膜放于浓度为95%(体积浓度,v/v)的乙醇水溶液中溶胀,溶胀后在所述纤维膜的上下表面各盖上一层PP编织网片(Biomedical Structures公司的PPM5型号编织网片,孔隙为0.25mm2~2mm2,纤维丝直径为0.1mm),然后置于热压机中在温度为70℃,压力为1.0MPa条件下热压5min,热压结束后,将编织网片取下,得到纤维膜表面具有许多沟槽的纤维膜。
实施例3中,步骤(1)所得的纤维膜在水中无法被水浸润,不吸水;步骤(2)中热压处理后的所得的组织修复用纤维膜的纤维平均直径为1.6μm,膜厚度为0.23mm,吸水率为114ml/m2。可见,本发明通过将疏水性纤维膜进行热压处理,使得纤维膜表面具有沟槽结构,可以很好地提高疏水性纤维膜的吸水率。
实施例4
(1)将PLLA溶于六氟异丙醇溶剂中,得到均匀的高分子溶液,其中PLLA的质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g/100ml;
将该高分子溶液装入离心力纺丝机原料储槽中,开启离心力纺丝机,设置转速为3500转/分,当纺完100ml溶液即停止,得到蓬松的纤维膜。
(2)将(1)中制得的纤维膜放于浓度为95%(体积浓度,v/v)的乙醇水溶液中溶胀,溶胀后在所述纤维膜的上下表面各盖上一层PP编织网片(Biomedical Structures公司的PPM5型号编织网片,孔隙为0.25mm2~2mm2,纤维丝直径为0.1mm),然后置于热压机中在温度为70℃,压力为1.0MPa条件下热压5min,热压结束后,将编织网片取下,得到纤维膜表面具有许多沟槽的纤维膜。
实施例4中,步骤(1)所得的纤维膜在水中无法被水浸润,不吸水;步骤(2)中热压处理后的所得的组织修复用纤维膜的纤维平均直径为2.3μm,膜厚度为0.21mm,吸水率为155ml/m2。可见,本发明通过将疏水性纤维膜进行热压处理,使得纤维膜表面具有沟槽结构,可以很好地提高疏水性纤维膜的吸水率。
实施例5
(1)将PCL颗粒装入离心力纺丝机原料储槽中,开启离心力纺丝机,设置加热温度为120℃,转速为3000转/分,当纺完12gPCL即停止,得到蓬松的纤维膜。
(2)将(1)中制得的纤维膜的上下表面各盖上一层PP编织网片(BiomedicalStructures公司的PPM5型号编织网片,孔隙为0.25mm2~2mm2,纤维丝直径为0.1mm),然后置于热压机中在温度为45℃,压力为1.0MPa条件下热压5min,热压结束后,将编织网片取下,得到纤维膜表面具有许多沟槽的纤维膜。
实施例5中,步骤(1)所得的纤维膜在水中无法被水浸润,不吸水;步骤(2)中热压处理后的所得的组织修复用纤维膜的纤维平均直径为2.6μm,膜厚度为0.23mm,吸水率为116ml/m2。可见,本发明通过将疏水性纤维膜进行热压处理,使得纤维膜表面具有沟槽结构,可以很好地提高疏水性纤维膜的吸水率。
实施例6
(1)将PLLA溶于六氟异丙醇溶剂中,得到均匀的高分子溶液,其中PLLA的质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6g/100ml;
将该高分子溶液装入静电纺丝注射器中,调节微量注射泵的速率为6ml/小时,调节高压发生器的电压差为22KV,调节接收装置的接收距离为18cm,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出错综交叉的纤维膜,当纤维膜厚度达到0.3mm之后关闭静电纺丝,取下纤维膜;
(2)将(1)中制得的纤维膜放于浓度为95%(体积浓度,v/v)的乙醇水溶液中溶胀,溶胀后在所述纤维膜的上下表面各盖上一层PP编织网片(Biomedical Structures公司的PPM5型号编织网片,孔隙为0.25mm2~2mm2,丝线直径为0.1mm),然后置于热压机中,在温度为55℃、压力为1.0MPa条件下热压3min。热压结束后,将编织网片取下,得到纤维膜表面具有许多沟槽的纤维膜。
(3)在步骤(2)所得的纤维膜的一个面上放置一层PPM5编织网片,叠好后用医用缝合线进行缝合,得到PLLA与PP编织网片的复合纤维膜,以达到增强膜片强度的目的。
本发明的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和组织修复用复合纤维膜可以用于软组织修复制品,例如人工皮肤、疝气修复制品、牙膜修复制品、硬脑膜修复制品、脊膜修复制品等。本发明的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和组织修复用复合纤维膜由于具有较高的吸水率,浸水后更加柔软,因此在植入人体后与人体组织的贴附能力增强,促进细胞在纤维膜上的粘附生长,有利于促进组织的修复、再生,并且在手术中植入时,膜片浸水后可减小膜片与组织之间的摩擦力,操作更简便(比如在腹膜前间隙植入操作时更容易放入)等。
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在腹壁修复中的应用
分别将实施例1中步骤(1)和步骤(2)制得的纤维膜(即热压之前和热压之后的纤维膜)进行裁剪、清洗、灭菌,制成对照组软组织修复补片(简称对照组,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电纺纤维膜)和实验组软组织修复补片(简称实验组,为本发明的组织修复用纤维膜),进行动物腹壁切损修复实验。在动物实验之前,分别从对照组和实验组中取一片膜片,用相同的操作将膜片浸入水中使其尽可能被水浸润后,用手感觉两种膜片的柔软程度,结果实验组软组织修复补片(即本发明的经热压处理后的膜片)明显更加柔软。
选择健康的新西兰兔12只,雌雄不限,平均分成两组,每组6只。对进入实验的新西兰兔进行麻醉,实施备皮、仰卧绑定于木板上;消毒铺单后,于腹部正中,用4#手术刀顺着兔腹白线切开皮肤,长约8cm,暴露出肌肉,将大小为2cm×5cm的腹壁全层(包括腹膜、肌肉、筋膜组织)切除,人为制造部分腹壁缺损,然后将对照组软组织修复补片或实验组软组织修复补片浸入水中使其尽可能被水浸润后,对兔子实施缺损部位修补术,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平行实验6只兔子。术后对兔子进行常规的喂养及观察。
分别于术后的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在对照组和实验组中随机选取两只兔子,以动物的手术部位为中心,在大于手术部位1cm范围切取标本,使其包括软组织修复补片及周边腹壁组织,进行对比观察。观察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对照组与实验组在不同修复时间内的修复情况比较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软组织修复补片对腹壁切损的修复效果更好。充分说明了本发明的组织修复用纤维膜能够促进细胞在纤维膜上的粘附生长,有利于促进组织的修复、再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具有三维多孔结构,其吸水率在50ml/m2至200ml/m2的范围内,所述组织修复用纤维膜是通过对由直径为10nm~100μm的疏水材料的纤维丝交织形成的纤维膜进行热压处理而得到,在所述热压处理中在纤维膜表面形成沟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修复用纤维膜的平均孔径为1μm至1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修复用纤维膜的厚度为0.1mm~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材料选自聚乳酸、聚己内酯、聚偏二氟乙烯、聚丙烯、膨体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处理通过将所述纤维膜置于模具之间来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处理通过将所述纤维膜置于网片之间来进行。
7.一种组织修复用复合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修复用复合纤维膜由两层以上的层复合形成,其中至少一层为由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形成的层。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组织修复用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纤维膜,所述纤维膜由直径为10nm~100μm的疏水材料的纤维丝交织形成;
(2)将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纤维膜进行热压处理,得到所述组织修复用纤维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织修复用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是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制备所述纤维膜,所述静电纺丝方法包括将疏水材料溶于溶剂中,得到均一的疏水材料的溶液,并将疏水材料的溶液装入静电纺丝注射器中,进行静电纺丝,将纤维丝接收为膜状结构,得到纤维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织修复用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的静电纺丝中,调节微量注射泵的速率为0.1-15.0ml/小时,调节高压发生器的电压差为5-45KV,调节接收装置的接收距离为5.0-30.0cm。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的热压处理中,将所述纤维膜置于网片之间,然后在热压机中进行热压,热压温度为45℃~90℃,热压压力为0.4MPa~1.3MPa,热压时间为3min~10min。
12.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组织修复用纤维膜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织修复用复合纤维膜在软组织修复制品中的应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组织修复制品包括人工皮肤、疝气修复制品、牙膜修复制品、硬脑膜修复制品或脊膜修复制品。
CN201510843761.8A 2015-11-27 2015-11-27 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组织修复用复合纤维膜和它们的应用 Active CN1053439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43761.8A CN105343931B (zh) 2015-11-27 2015-11-27 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组织修复用复合纤维膜和它们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43761.8A CN105343931B (zh) 2015-11-27 2015-11-27 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组织修复用复合纤维膜和它们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43931A CN105343931A (zh) 2016-02-24
CN105343931B true CN105343931B (zh) 2018-04-20

Family

ID=55320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43761.8A Active CN105343931B (zh) 2015-11-27 2015-11-27 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组织修复用复合纤维膜和它们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439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26006B (zh) * 2016-12-28 2018-07-13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仿生韧带及仿生韧带***
CN107254805B (zh) * 2017-06-09 2019-01-04 浙江大学 一种纸张的疏水改性方法
CN108057132A (zh) * 2018-01-26 2018-05-22 浙江大学 一种表面截留明胶的条带化聚丙交酯-己内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JP2022536201A (ja) * 2019-08-12 2022-08-12 コーニート ビジョン リミテッド 歯肉移植
KR20220148884A (ko) * 2020-03-02 2022-11-07 이엘씨 매니지먼트 엘엘씨 화장제의 전달, 조성물 및 이의 용도
CN114177364A (zh) * 2021-12-17 2022-03-15 无锡中科光远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软组织增强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887119A (zh) * 2022-05-09 2022-08-12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一种具备抗感染能力的高分子人工硬脑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7661A (zh) * 2009-03-10 2009-08-19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多个功能层的纳米人工硬脑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58067A (zh) * 2011-07-27 2012-02-22 江南大学 一种超疏水纺织品及其加工方法
CN102965849A (zh) * 2012-11-22 2013-03-13 天津大学 静电纺丝制备医用屏障膜的方法
CN104645420A (zh) * 2014-12-29 2015-05-27 深圳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组织修复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79990B2 (en) * 2011-03-30 2013-11-12 Ethicon, Inc. Tissue repair devices of rapid therapeutic absorbenc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7661A (zh) * 2009-03-10 2009-08-19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多个功能层的纳米人工硬脑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58067A (zh) * 2011-07-27 2012-02-22 江南大学 一种超疏水纺织品及其加工方法
CN102965849A (zh) * 2012-11-22 2013-03-13 天津大学 静电纺丝制备医用屏障膜的方法
CN104645420A (zh) * 2014-12-29 2015-05-27 深圳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组织修复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全氟磺酸中空纤维膜的成形工艺研究(Ⅱ);武秀阁等;《合成纤维工艺》;19941031;第17卷(第5期);第14-1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43931A (zh) 2016-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43931B (zh) 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组织修复用复合纤维膜和它们的应用
CN106492272B (zh) 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组织修复用制品
CN101214393B (zh) 纳米纤维组织工程血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92274B (zh) 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组织修复用制品
Nitti et al. Influence of nanofiber orientation on morpholog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electrospun chitosan mats
Mo et al. Electrospun P (LLA-CL) nanofiber: a biomimetic extracellular matrix for smooth muscle cell and endothelial cell proliferation
Qi et al. A simple, quick, and cost-effective strategy to fabricate polycaprolactone/silk fibroin nanofiber yarns for biotextile-based tissue scaffold application
JP6113202B2 (ja) 委縮した膀胱の拡張人工器官
CN104168856B (zh) 在部分膀胱切除术后取代膀胱壁一部分的改进的强化pga吸收性补片
US9072592B2 (en) Methods for producing and using silk nanofiber nerve conduits
CN105194737B (zh) 一种组织修复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800096B (zh) 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修复用植入纤维膜片、制备方法及含有其的医疗器械
CN104414773A (zh) 防粘连组织修复膜及其制备方法
KR20180102083A (ko) 경편지 및 의료 재료
JP2004148014A (ja) 生分解性基材及び組織再生用補綴材並びに培養組織
Thomas et al. Electrospinning of Biosyn®-based tubular conduits: Structural, morphological, and mechanical characterizations
McCullen et al. Fiber-reinforced scaffolds for tissue engineering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use of traditional textile substrates to nanofibrous arrays
CN106535950B (zh) 利用蚕茧的牙科再生膜及其制备方法
Chen et al. A novel approach via combination of electrospinning and FDM for tri-leaflet heart valve scaffold fabrication
KR102233499B1 (ko) 3차원 섬유형 스캐폴드
Garg et al. Drug eluting protein and polysaccharides-based biofunctionalized fabric textiles-pioneering a new frontier in tissue engineering: An extensive review
CN104721886A (zh) 一种具有纤维结构的组织修复膜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应用
WO2015189158A1 (en) Absorbable conical device for tissue reconstruction in case of stenosis of the renal pelvis and/or stenosis of the ureteropelvic junction
Nitti et al. Research Article Influence of Nanofiber Orientation on Morpholog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Electrospun Chitosan Mats
Sivak et al. Nerve Guides: Multi-Channeled Biodegradable Polymer Composi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33 Third Floor of Zone E, No. 80 Luanyue Road, Science City, Guangzhou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Maple regenerative medicine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510633 Third Floor of Zone E, No. 80 Luanyue Road, Science City, Guangzhou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Medprin Regenerative Medical Technologie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