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22391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22391A
CN105322391A CN201510310143.7A CN201510310143A CN105322391A CN 105322391 A CN105322391 A CN 105322391A CN 201510310143 A CN201510310143 A CN 201510310143A CN 105322391 A CN105322391 A CN 1053223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foot section
substrate
face
fitt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101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22391B (zh
Inventor
菅浄太郎
青木智史
浅野信一
高木壮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22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23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223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23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 H01R12/72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containing contact members forming a right ang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4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shield being mounted on a PCB and connecte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5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cables except for flat or ribbon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01R24/4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 H01R24/5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mounted on a 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连接器(100),做成为即使是左右非对称的形状也能够以稳定保持的状态装配在基板的端部。在连接器主体(102)的底面(105)从底面(105)突出而设置了前端侧支脚部(171、172)、后端侧支脚部(173、174)。将前端侧支脚部(171、172)设置在比后端侧支脚部(173)更靠基板(20)的端面(21)侧的位置。各支脚部(171~173)在底面(105)被设置成,从装配面(21)侧观察时,连接器自身的重心(G)位于将各支脚部(171~173)的中心连结的区域(E1)内。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该连接器具备与对方连接器嵌合而连接的接口部,通过借助于该接口部的与对方连接器的嵌合,将来自其他基板的电缆或者其他电子设备的电缆与被装配的基板连接,特别地,涉及装配于基板端部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基板的连接器,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已知将与对方连接器嵌合的接口部从基板的端面延伸出,并通过焊锡安装在基板的电气连接器。
另外,作为连接器已知如下的连接器,即:在将连接器装配在基板(具体为装配面)时,使连接器主体比基板高的支脚部的通孔回流焊类型的连接器。支脚部能够在连接器与基板之间设置间隙,由此,防止回流焊时的焊料上升,实现接合部分的可洗涤性的提高。
装配在基板端部的连接器中,其接口部成为从基板侧超出的形状。由此,在将连接器装配在基板的端部的情况下,例如,在焊接时的回流焊之前的状态下,根据连接器的重心位置,容易变得不稳定,有可能连接器从基板的端部落下,或者从规定的位置错开等。由此,存在产生装配连接器时的作业性降低或接合不良等的问题。
因此,以往当在要将连接器装配在基板的端部时,以尽可能地使连接器的重心位于基板侧的方式进行配置,而在使其稳定的状态下,进行回流焊,由此,进行焊接而进行装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86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对于装配在基板端部的连接器,从所搭载的电子部件的小型化的观点考虑,希望具有如下的构造,即,减小向基板装配的装配区域,特别地,对于在前端侧具有保持与对方连接器的连接状态的锁定功能的连接器,从基板的端面超出的长度、即从基板的端面到连接器的前端为止的长度,比从基板的端面到连接器的后端部为止的长度长。
这样出现如下的要求:即使对于从基板的端面到连接器的前端为止的长度较长,且从基板的端面到连接器的后端部为止的长度被限制的平衡较差的状态下的构造,也希望尽可能地使重心位于基板的区域内而在使连接器稳定的状态下进行回流焊。
另外,存在如下的要求:对于在容纳与对方连接器电连接的端子的连接器的一侧面设置其他端子的连接部,而装配在基板上的结构,即使在从与装配面相对一侧观察的宽度方向上为左右非对称的形状,也希望能够以使重心位置成为适合的位置的方式保持连接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是左右非对称的形状也能够在稳定地保持的状态下装配在基板的端部的连接器。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连接器的一个形态采用以下的结构,即具备:连接器主体,具有与基板的装配面相对的安装面,并被装配在所述装配面;以及连接部,从所述连接器主体突出而设置,且从所述装配面的端面延伸,并与对方连接器连接,具备第一支脚部、第二支脚部以及第三支脚部,该第一支脚部、第二支脚部以及第三支脚部从所述安装面突出地设置,且与所述装配面抵接,并在所述安装面与所述装配面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一支脚部及所述第二支脚部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的比所述第三支脚部更靠所述基板的端面侧的位置,所述第一支脚部、所述第二支脚部以及所述第三支脚部在所述安装面被设置成,从所述装配面侧观察时,连接器自身的重心位于将所述第一支脚部、所述第二支脚部以及所述第三支脚的中心连结的区域内。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是左右非对称的形状,也能够在稳定地保持的状态下装配在基板的端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将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配在基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上述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3是上述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4是上述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5是上述连接器的右视图。
图6是上述连接器的左视图。
图7是图2中的II-II线箭头方向视部分剖面图。
图8是图2中的III-III线箭头方向视部分剖面图。
图9是表示上述连接器的锤部的图。
图10是表示上述连接器的基板上的支脚部与重心的位置关系的仰视图。
图11是表示上述连接器的基板上的支脚部与重心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20基板
21装配面
22基板的端面
100连接器
102连接器主体
103切口部
104接口部(连接部)
105底面(安装面)
110外部壳体
112第一嵌合部
112a第一开口部
114第二嵌合部
114a第二开口部
120外壳
122筒状部
130第一端子
132、152后端部
140内部壳体
150第二端子
170支脚部
171、172前端侧支脚部
173、174后端侧支脚部
180锤部
181上面部
182、183侧面部
184钩
221、222、224通孔
E1、E2三角形状的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将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配在基板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该连接器的正视图,图3是该连接器的后视图,图4是连接器的仰视图。另外,图5是该连接器的右视图,图6是该连接器的左视图。此外,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说明连接器的各部的结构及动作而使用的表示前端(前)、后、左、右等方向的表述不是绝对性的而是相对性的,在连接器的各部为如图所示的姿势的情况下是适当的,但是,在其姿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应该根据姿势的变化进行变更来进行解释。这里,将与对方连接器连接一侧的方向称为前端(前)侧,将相对于前端为相反一侧的方向的端部称为后端,将与装配面相对的面设为底面,来规定其他方向而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0是数据传输用连接器,作为设备间的高速传输用连接器而使用,但是不限于此,只要是装配在基板的端部的连接器,也可以适用于任何连接器。
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0具有:装配在基板20端部的装配面21的连接器主体102(参照图4及图5);以及从连接器主体102延伸,且与对方连接器嵌合而连接的接口部(连接部)104(参照图4和图5)。
如图3~图6所示,连接器100成为将连接器主体102的底面侧切出切口而设置了切口部103的形状。将连接器主体102安装在位于该切口部103的基板的端部。由此,连接器100成为在使接口部104从基板20的端面22突出的状态下,被装配在基板20的状态。
通过使与其他电缆或者其他基板连接的对方连接器的接口部进行嵌合,来将接口部104与对方连接器电连接。从基板20的端面22突出地配置接口部104。
如图2所示,接口部104具有:具有向正面侧(前端侧)开口的第一开口部112a的第一嵌合部112;和具有第二开口部114a的第二嵌合部114。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0构成为,利用这两个地方的两种不同的第一及第二嵌合部112、114分别与对方连接器的接口部中对应的各部进行电连接。
将第一嵌合部112与第二嵌合部114在连接器100的左右方向(与装配面21平行,且沿端面22的方向、连接器100的宽度方向)上排列配置。由此,接口部104在宽度方向上为非对称形状,作为连接器100自身成为左右非对称的形状。
第一嵌合部112及第二嵌合部114利用外部壳体110,使第一开口部112a与第二开口部114a彼此相邻而开口。对于第一开口部112a的内周面,在与对方连接器连接的连接方向上延伸的内周面形成有与作为连接对象的对方连接器的嵌合形状对应的键槽。第一嵌合部112由于将内周面的形状形成为与连接对象的对方连接器的嵌合部分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因此能够仅与具有特定的嵌合部分的形状的对方连接器进行嵌合。
第一嵌合部112具备外部壳体110、被外部壳体110覆盖的筒状部122、设置在筒状部122内且与对方连接器的端子连接的第一端子130。
图7是图2中的II-II线箭头方向视部分剖面图。
如图7所示,筒状部122与外壳120的前端部一体连接,该外壳120的前端侧部分被外部壳体110覆盖。
筒状部122配置为,与内部的第一端子130一起在外部壳体110的第一开口部112a内面临正面侧(前端侧)。
通过对具有导电性的板材、在此为金属板进行加工来构成筒状部122以及与筒状部122一体的外壳120。
外壳120形成为在底面侧开口的箱状,对固定了第一端子130的内部壳体140进行覆盖。在正面侧的壁部,外壳120以使彼此的内部空间连续的方式将筒状部122连接。此外,外壳120与锤部180、和内部壳体140一起构成了连接器主体102的主要部分。如图4所示,在外壳120的下端形成有空出规定间隔而向下方突出的四个支脚部121。以将配置在第一开口部112a(参照图2)的第一端子130的后端部132包围的方式配置支脚部121。将支脚部121***到与基板20对应而形成的通孔224(参照图11),通过焊锡固定为接地。
内部壳体140由具有绝缘性的材料、在此为树脂构成,如图4、5及图7所示,使与基板20连接的第一端子130的后端部(连接端)132从底面向下方突出。将从内部壳体140的底面突出的第一端子130的后端部132在基板20***到对应形成的通孔221(参照图11),并进行焊锡接合。
另外,除了第一端子130以外,该连接器100还具备第二端子150,第二端子150配置在第二开口部114a内。
图8是图2中的III-III线箭头方向视部分剖面图。
如图2及图8所示,第二端子150中,将成为接点部分的前端侧部分在第二嵌合部114的第二开口部114a内沿嵌合方向配置。第二端子150的前端侧部分与第一开口部112a内的第一端子130(前端侧部分)并行而配置。
如图4、图6及图8所示,与第一端子130的后端部132同样,将第二端子150的后端部152向底面侧突出而设置。将后端部152在基板20***到对应形成的通孔222(参照图11),并进行焊锡接合。
此外,通过第一端子130的后端部132向通孔221***、第二端子150的后端部152向通孔222***、以及支脚部121向通孔224***,将连接器100相对于基板20进行定位。
图9是表示该连接器100的锤部180的图。
这里,与外壳120相同地,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加工来形成锤部180。以使金属板弯折,并覆盖外壳120的后端部分的上面侧及两侧面侧的方式,将锤部180利用上面部181及两侧面部182、183形成为背面观察呈倒U字状。而且,锤部180在两侧面部182、183具备与外壳120的两侧面进行卡合的钩184。
锤部180通过将上面部181和两侧面部182、183外嵌在外壳120,来限制相对于外壳120向左右方向(连接器的宽度方向)、即与对方连接器连接的连接方向正交且与基板20的装配面21平行的方向的移动。通过将钩184与外壳120卡合,从而限制了锤部180相对于外壳120向上下方向的移动。此外,也可以使用与构成外壳120的金属板相同厚度的金属板来形成锤部180。由此,与利用铝压铸件与外壳120一体地形成锤部180的以往的普通连接器的结构不同,能够仅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弯折加工,来使连接器100的重心G位于连接器100的后端侧。即,不用为了制作压铸件而另行制作高价的模具,通过对便宜的金属板进行加工,也容易地形成了抗扰性对策,且通过使用压制零件能够使模具自身的寿命长期化,在实现成本的低廉化的同时,能够将连接器100在使重心G稳定的状态下保持在基板20的端部。
如图4~图9所示,这样构成的连接器100在底面(安装面)105具备向下方突出的支脚部170(171~174)。此外,图4中,为了方便,对支脚部170(171~174)施加影线进行表示。
支脚部170包括:在连接器100被装配到基板20时,与装配面21相对的连接器主体102的底面105分别设置的、两个部位的前端侧支脚部171、172(第一支脚部171、第二支脚部172)以及两个部位的后端侧支脚部(第三支脚部)173、174。
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前端侧支脚部171、172和后端侧支脚部173、174这四个支脚部。这些前端侧支脚部171、172和后端侧支脚部173、174在底面105和装配面21之间形成间隙。将前端侧支脚部171、172在底面105设置在比后端侧支脚部173、174靠基板20的端面22侧的位置。此外,将两个部位的后端侧支脚部173、174中的任意一个部位或两者作为第三支脚部而使用。
图10是表示该连接器的在基板上的支脚部和重心的位置关系的仰视图,图11是表示该连接器的在基板上的支脚部和重心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图。
将前端侧支脚部171、172在连接器的左右方向、即与接口部104的连接方向正交、且沿着基板20的装配面21的方向隔开间隔而设置。将前端侧支脚部171、172沿着端面22,在端面22的附近彼此隔开间隔而配置。此外,仰视时的前端侧支脚部171、172的中心与端面22相邻,且位于彼此隔开间隔的位置。由此,能够使连接器100自身的重心位于更从基板20的端面22隔开距离的位置。
另外,后端侧支脚部173、174位于比前端侧支脚部171、172靠基板20内侧、即连接器100的后端部侧的位置。
如图10所示,形成为,这些支脚部171~174的位置位于仰视(从装配面21侧观察)时连接器100的重心G位于用直线将前端侧支脚部171、172、和后端侧支脚部173或174连结的三角形状的区域E1、E2内。更具体地,以重心G位于用直线将仰视各支脚部171~174时的中心(来自连接器100的负荷施加的中心)连结而形成的三角形状的区域(将各支脚部171、172、173、和将各支脚部171、172、174的中心连结的区域)E1、E2内的方式,将各支脚部171~174设置在底面105。
连接器100中,连接器100的重心G位于前端侧支脚部171、172与后端侧支脚部173之间的三角形区域E1、或前端侧支脚部171、172与后端侧支脚部174之间的三角形区域E2的任意一个区域或两者之中。
另外,如图11所示,优选自连接器100的底面(连接器主体102的底面105)突出的前端侧支脚部171、172的突出长度L1与后端侧支脚部173、174的突出长度L2相同或比其长。本实施方式中,设为L1>L2。可以使这些支脚部171~174各自的长度L1、L2,例如,距规定长度(自基板20的高度)n,以容差量使前端侧较长,并使后端侧较短等。将前端侧支脚部171、172分别设为n+0.05mm,将后端侧支脚部173、174分别设为n-0.05mm等。
此外,连接器100的连接器主体102一体地具备与外壳120嵌合的锤部180。
根据这样构成的连接器100,在通过通孔回流焊向基板20装配时,首先,在使用掩模将焊膏较薄地涂覆在基板20的装配面21上的电路图案的状态下,将连接器100配置在对应的部分。这时,将连接器100在与基板20垂直的方向上进行放置,由此配置在对应的部分。
对于基板20的装配面21上的连接器100,连接器100的重心G位于前端侧支脚部171、172与后端侧支脚部173、174(也可以是任意一者)之间(图11所示的区域E1或者E2内)。由此,即使在连接器100为左右非对称的形状的类型、形状与左右对称的类型(只具备第一连接部的重心位于连接器中心的类型)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以使接口部104从基板20的端面22延伸出的状态,将连接器100稳定地保持在装配面21上。
另外,连接器100中,前端侧支脚部171、172比后端侧支脚部173、174(存在任意一者即可)高(L1>L2)。根据该结构,在将连接器100自身在基板20的装配面21上放置在规定的位置时,以倾斜的状态安装在比正面侧(前方)靠后方侧的位置。由此,连接器100的重心G位于比基板20的端面22靠基板20的内侧、即在基板20的区域内从基板20的端面22隔开距离的方向。其结果,被配置在基板20的端部的连接器100保持更稳定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进行回流焊。由此,连接器100在基板20的端部不会相对于基板20向前后左右晃荡,不会向任意一个方向错位而被保持,可通过回流焊借助于焊锡准确并稳定地进行装配。
即,不会超过需要地使基板20上的连接器主体102较大,能够使连接器100的重心G在基板20的区域中,与前端侧支脚部171、172相比位于靠连接器的后端部侧的位置。
另外,在图11所示的装配在基板20的端部的连接器100中,即使是从基板20的端面22到连接器100的前端为止的长度L3与从基板20的端面22到连接器100的后端部为止的长度L4等同或比其长的构造,连接器100的重心G也位于比前端侧支脚部171、172靠连接器100的后端侧的位置。另外,在装配面21上,重心G位于区域E1、E2。
由此,即使将连接器100装配在基板20的端部,也能够不向前后左右晃荡地进行保持而进行装配,能够实现具备连接器100的基板20自身的小型化。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支脚部170,将前端侧支脚部171、172在内部壳体140的底面,沿着在宽度方向离开的端边而形成,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在外壳120的底面的前端侧的端部。
另外,设为将后端侧支脚部173、174设置在外壳120的底面的后端侧的端部的结构,但是,也可以沿着外壳120的底面的后端侧的端部,在内部壳体140的底面,沿着在宽度方向离开的短边而形成。
应该认为这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全部为示例而不是限制性的内容。本发明的范围并非上述的说明,而是由权利要求书所示,意图包含在与权利要求等同的含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改变。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此外,以上的说明是本发明的适合的实施方式的例证,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关于上述装置的结构或各部分的形状的说明是一例,当然,在本发明的范围中,可以对这些例子进行各种改变或追加。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连接器作为装配在谋求小型化的电子部件的基板的连接器是有用的。

Claims (6)

1.一种连接器,其具备:
连接器主体,具有与基板的装配面相对的安装面,并被装配在所述装配面;以及
连接部,从所述连接器主体突出而设置,且从所述装配面的端面延伸,并与对方连接器连接,
所述连接器具备第一支脚部、第二支脚部以及第三支脚部,该第一支脚部、第二支脚部以及第三支脚部从所述安装面突出地设置,且与所述装配面抵接,并在所述安装面与所述装配面之间形成间隙,
所述第一支脚部及所述第二支脚部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的比所述第三支脚部更靠所述基板的端面侧的位置,
所述第一支脚部、所述第二支脚部以及所述第三支脚部在所述安装面被设置成,从所述装配面侧观察时,连接器自身的重心位于将所述第一支脚部、所述第二支脚部以及所述第三支脚的中心连结的区域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支脚部及所述第二支脚部的突出长度比所述第三支脚部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连接部的宽度方向的形状为非对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连接器主体具有可调整重心位置的锤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利用金属板形成所述锤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从所述基板的端面到所述连接部的突出方向的端部即前端部为止的长度,大于等于从所述基板的端面到所述连接器主体的后端部为止的长度。
CN201510310143.7A 2014-06-13 2015-06-08 连接器 Active CN1053223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22688 2014-06-13
JP2014122688A JP6398354B2 (ja) 2014-06-13 2014-06-13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22391A true CN105322391A (zh) 2016-02-10
CN105322391B CN105322391B (zh) 2020-05-05

Family

ID=53385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10143.7A Active CN105322391B (zh) 2014-06-13 2015-06-08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955791B1 (zh)
JP (1) JP6398354B2 (zh)
CN (1) CN1053223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104819A1 (de) * 2017-03-08 2018-09-13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Bauelement, Bestückungshilfe und Verfahren zur Lötbefestigung des Bauelements
JP6852894B2 (ja) * 2017-06-14 2021-03-31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BE1025487B1 (de) 2017-08-21 2019-03-27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Elektrischer steckverbinder zur ausbildung eines leiterplattensteckverbinders an einer leiterplatte
WO2020064130A1 (en) * 2018-09-28 2020-04-02 Unify Patente Gmbh & Co. Kg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 with electrical connectors
DE102018132440B4 (de) * 2018-12-17 2023-05-04 Amphenol Tuchel Industrial GmbH Anordnung aus einem Gerätesteckverbinder und einem Adapterstecker sowie Montageverfahren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21934Y (zh) * 2005-09-30 2006-09-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101032057A (zh) * 2004-09-29 2007-09-05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板连接器
CN102280732A (zh) * 2010-06-10 2011-12-14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2801011A (zh) * 2011-05-20 2012-11-28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US20120329298A1 (en) * 2011-06-24 2012-12-27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13239366A (ja) * 2012-05-16 2013-11-28 Toshiba Corp コネクタ、回路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3825128A (zh) * 2014-03-21 2014-05-28 时建华 网线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9300971A (nl) * 1993-06-04 1995-01-02 Framatome Connectors Belgium Connectorsamenstel voor printkaarten.
JP2753190B2 (ja) * 1993-09-20 1998-05-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表面実装型コネクタ
JP2000251986A (ja) * 1999-02-25 2000-09-14 D D K Ltd 電気コネクタ
JP5221188B2 (ja) * 2008-04-07 2013-06-2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5550528B2 (ja) * 2010-11-05 2014-07-16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回路基板組立体、コネクタ、はんだ付け方法
FR2969400B1 (fr) * 2010-12-16 2013-08-30 Radiall Sa Connecteur pour carte de circuit imprime
CN202111336U (zh) * 2011-07-04 2012-01-11 莫列斯公司 电连接装置
JP5741335B2 (ja) * 2011-09-10 2015-07-0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基板用コネクタ
JP6092609B2 (ja) * 2012-12-19 2017-03-0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ダストキャップおよびコネクタ係合体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2057A (zh) * 2004-09-29 2007-09-05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板连接器
CN2821934Y (zh) * 2005-09-30 2006-09-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102280732A (zh) * 2010-06-10 2011-12-14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2801011A (zh) * 2011-05-20 2012-11-28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US20120329298A1 (en) * 2011-06-24 2012-12-27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13239366A (ja) * 2012-05-16 2013-11-28 Toshiba Corp コネクタ、回路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3825128A (zh) * 2014-03-21 2014-05-28 时建华 网线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55791A1 (en) 2015-12-16
JP2016004626A (ja) 2016-01-12
CN105322391B (zh) 2020-05-05
EP2955791B1 (en) 2018-05-23
JP6398354B2 (ja) 2018-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42185B2 (ja) コネクタ
CN105322391A (zh) 连接器
CN105098413A (zh) 端子、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JP2006120448A (ja) コネクタの取付構造
JP2020087837A (ja) コネクタ
JP2015135816A (ja) 端子、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KR20120022624A (ko) 전기 커넥터 및 회로 보드 어셈블리
CN104882692A (zh) 电端子
CN201018141Y (zh) 电连接器
US8047857B1 (en) Battery connector
TW201324969A (zh) 交錯安裝的電連接器
JP6464270B2 (ja) プラグコネクタ
JP2011146210A (ja) 電気コネクタ
WO2010135540A1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US9385487B2 (en) Active plug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JP4832157B2 (ja) 基板用コネクタ
JP2006033941A (ja) 電気接続箱
JP2008103122A (ja) コネクタ
WO2017064825A1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システム
JP2023038852A (ja) コネクタ
JP6537100B2 (ja) 多段基板接続構造、及び電気接続箱
JP2015128037A (ja) Acアダプタ
US9379462B2 (en) Cable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JP6117042B2 (ja) 給電用コネクタ
WO2023243443A1 (ja)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