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07491B - 具有杀虫特性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 - Google Patents

具有杀虫特性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07491B
CN105307491B CN201480031684.XA CN201480031684A CN105307491B CN 105307491 B CN105307491 B CN 105307491B CN 201480031684 A CN201480031684 A CN 201480031684A CN 105307491 B CN105307491 B CN 1053074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active agent
agent combinations
formula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168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07491A (zh
Inventor
K·范登恩德
W·蒂勒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yer CropScience AG
Original Assignee
Bayer CropScience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yer CropScience AG filed Critical Bayer CropScience AG
Publication of CN105307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07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074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074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 A01N37/34Nitri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 A01N37/1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containing the group —CO—N<, e.g. carboxylic acid amides or imides; Thio analogues thereof
    • A01N37/3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containing the group —CO—N<, e.g. carboxylic acid amides or imides; Thio analogues thereof containing the groups —CO—N< and, both being directly attached by their carbon atoms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e.g. H2N—NH—CO—C6H4—COOCH3; Thio-analogu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5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cyclopropane 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Toxicolo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其包含:至少一种已知的式(I)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已知的选自拟除虫菊酯的其他活性化合物,其中X、R1至R4、A、n、Y和m如说明书中的定义;所述结合物极其适合用于防治动物害虫,如昆虫和不想要的螨虫。

Description

具有杀虫特性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
本发明涉及新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其首先包含至少一种已知的式(I)化合物,且其次包含至少一种选自拟除虫菊酯类的其他活性化合物,所述结合物极其适合用于防治动物害虫,如昆虫和不想要的螨虫。
背景技术
已知邻苯二甲酸酰胺(鱼尼丁(Ryanodine)受体抑制剂类)具有杀虫活性(参见例如EP 0 919 542、W0 2004/018410或W0 2010/012442)。含有氰基的邻苯二甲酸酰胺基化合物及其制备还公开于WO 2012/034472中。
此外,还已知许多杂环化合物、有机锡化合物、苯甲酰脲和拟除虫菊酯具有杀昆虫和杀螨虫特性。然而,这些化合物的活性不总是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涉及一种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其包含至少一种式(I-1)的化合物以及至少一种选自(II-11)β-氟氯氰菊酯(beta-Cyfluthrin)、(II-13)λ-三氟氯氰菊酯(lambda-Cyhalothrin)和(II-21)溴氰菊酯(Deltamethrin)的化合物,所述式(I-1)化合物如下:
其中
Hal 代表F、Cl、I或Br;以及
X′ 代表C1-C6烷基或取代的C1-C6烷基,所述取代的C1-C6烷基具有至少一种选自如下的取代基:卤素、羟基、氰基、硝基、氨基、卤代C1-C3烷基,优选C1-C6卤代烷基;
A′ 代表C1-C3烷基、C1-C3卤代烷基、卤素;
n 代表0、1、2、3或4,优选0、1或2。
一个实施方案涉及所述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其中式(I)化合物为化合物(I-5)。
另一方面涉及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用于防治动物害虫的用途。
另一方面涉及用于防治动物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作用于动物害虫和/或其生境和/或种子。
一个实施方案涉及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式I的活性化合物和活性化合物(II-1)、(II-2)、(II-3)或(II-4)中的一种同时作用于种子。
另一方面涉及用于制备杀昆虫和杀螨虫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与填充剂和/或表面活性剂混合。
又一方面涉及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用于处理种子或用于处理转基因植物的用途,或更具体而言用于处理转基因植物的种子的用途。
另一方面涉及用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处理的种子。
还有一方面涉及一种种子,其中如本文所描述的式(I-1)的化合物和选自如本文所描述的化合物(II-1)、(II-2)、(II-3)或(II-4)的化合物存在于种子上的一层或不同层中,其为包衣或作为除了包衣之外的另一层或另多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已发现,至少一种式(I)化合物与至少一种选自组(II)的活性化合物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具有协同活性并适于防治动物害虫,所述式(I)化合物如下:
其中
A独立地代表卤素;氰基;硝基;羟基;氨基;C1-C8烷基;取代的C1-C8烷基,所述取代的C1-C8烷基具有至少一种选自如下的取代基:卤素、羟基、氰基、硝基、氨基、卤代C1-C3烷基、C1-C3烷氧基、卤代C1-C3烷氧基、C1-C3烷硫基、卤代C1-C3烷硫基、C1-C3烷基亚磺酰基、卤代C1-C3烷基亚磺酰基、C1-C3烷基磺酰基、卤代C1-C3烷基磺酰基和C1-C3烷硫基、C1-C3烷基;进一步地,代表所述任选取代的C1-C8烷基中的任意饱和的碳原子;
n 代表0、1、2、3或4,优选0、1或2;
R1 代表氢、卤素、氰基C1-C8烷基或C1-C8卤代烷基;
R2 代表氢、卤素、氰基C1-C8烷基或C1-C8卤代烷基;
R3 代表O或S;
R4 代表O或S;
Y 独立地代表氢、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2-C6烯基、卤代C2-C6烯基、C2-C6炔基、卤代C2-C6炔基、C3-C6环烷基、卤代C3-C6环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卤代C1-C6烷硫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卤代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或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
m 代表0、1、2、3或4;
X 代表C1-C8烷基或取代的C1-C8烷基,所述取代的C1-C8烷基具有至少一种选自如下的取代基:卤素、羟基、氰基、硝基、氨基、卤代C1-C3烷基、C1-C3烷氧基、卤代C1-C3烷氧基;
所述组(II)的活性化合物选自拟除虫菊酯,例如,氟丙菊酯(Acrinathrin)(II-1)、丙烯除虫菊酯(Allethrin)(II-2)、d-顺式-反式丙烯除虫菊酯(II-3)、d-反式丙烯除虫菊酯(II-4)、联苯菊酯(Bifenthrin)(II-5)、生物烯丙菊酯(Bioallethrin)(II-6)、生物烯丙菊酯S-环戊烯基异构体(II-7)、生物苄呋菊酯(Bioresmethrin)(II-8)、乙氰菊酯(Cycloprothrin)(II-9)、氟氯氰菊酯(II-10)、β-氟氯氰菊酯(II-11)、三氟氯氰菊酯(II-12)、λ-三氟氯氰菊酯(II-13)、γ-三氟氯氰菊酯(II-14)、氯氰菊酯(Cypermethrin)(II-15)、α-氯氰菊酯(II-16)、β-氯氰菊酯(II-17)、θ-氯氰菊酯(II-18)、ζ-氯氰菊酯(II-19)、苯醚氰菊酯(Cyphenothrin)[(1R)-反式异构体](II-20)、溴氰菊酯(Deltamethrin)(II-21)、烯炔菊酯(Empenthrin)[(EZ)-(1R)异构体](II-22)、高效氰戊菊酯(Esfenvalerate)(II-23)、醚菊酯(Etofenprox)(II-24)、甲氰菊酯(Fenpropathrin)(II-25)、氰戊菊酯(Fenvalerate)(II-26)、氟氰戊菊酯(Flucythrinate)(II-27)、氟氯苯菊酯(Flumethrin)(II-28)、氟胺氰菊酯(tau-Fluvalinate)(II-29)、苄螨醚(Halfenprox)(II-30)、炔咪菊酯(Imiprothrin)(II-31)、噻嗯菊酯(Kadethrin)(II-32)、苄氯菊酯(Permethrin)(II-33)、苯醚菊酯(Phenothrin)[(1R)-反式异构体)(II-34)、右旋炔丙菊酯(Prallethrin)(II-35)、除虫菊酯(除虫菊)(Pyrethrine(pyrethrum))(II-36)、苄呋菊酯(Resmethrin)(II-37)、氟硅菊酯(Silafluofen)(II-38)、七氟菊酯(Tefluthrin)(II-39)、胺菊酯(Tetramethrin)(II-40)、胺菊酯[(1R)异构体](II-41)、四溴菊酯(Tralomethrin)(II-42)和四氟苯菊酯(Transfluthrin)(II-43)。
出人意料地,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的杀虫活性大大高于单独活性化合物的活性的总和。存在着不可预见的真实的协同效应,而不仅仅是活性的加和。
除了至少一种式(I)活性化合物之外,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还包含至少一种上述列举的(II-1)至(II-43)中的活性化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通式(I)的化合物由式(I-1)的化合物代表:
其中
Hal 代表F、Cl、I或Br;且
X′ 代表C1-C6烷基或取代的C1-C6烷基,所述取代的C1-C6烷基具有至少一种选自如下的取代基:卤素、羟基、氰基、硝基、氨基、卤代C1-C3烷基,优选C1-C6氰基烷基;
A′ 代表C1-C3烷基、C1-C3卤代烷基、卤素,优选代表甲基、卤代甲基、乙基或卤代乙基,更优选代表甲基或乙基;
n 代表0、1、2、3或4,优选0、1或2,更优选1。
根据本发明,“烷基”代表具有1至8、优选1至6、更优选1至3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脂族烃。合适的烷基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或叔丁基、戊基或己基。烷基可为未取代的或被至少一种本文提及的取代基取代。
根据本发明,“卤素”或“Hal”代表氟、氯、溴或碘,优选代表氟、氯或溴。
根据本发明,“卤代烷基”代表具有最多达8个碳原子的烷基,其中至少一个氢原子已被卤素替代。合适的卤代烷基为例如CH2F、CHF2、CF3、CF2Cl、CFCl2、CCl3、CF2Br、CF2CF3、CFHCF3、CH2CF3、CH2CH2F、CH2CHF2、CFClCF3、CCl2CF3、CF2CH3、CF2CH2F、CF2CHF2、CF2CF2Cl、CF2CF2Br、CFHCH3、CFHCHF2、CHFCF3、CHFCF2Cl、CHFCF2Br、CFClCF3、CCl2CF3、CF2CF2CF3、CH2CH2CH2F、CH2CHFCH3、CH2CF2CF3、CF2CH2CF3、CF2CF2CH3、CHFCF2CF3、CF2CHFCF3、CF2CF2CHF2、CF2CF2CH2F、CF2CF2CF2Cl、CF2CF2CF2Br、1,2,2,2-四氟-1-(三氟甲基)乙基、2,2,2-三氟-1-(三氟甲基)乙基、五氟乙基、1-(二氟甲基)-1,2,2,2-四氟乙基、2-溴-1,2,2-三氟-1-(三氟甲基)乙基、1-(二氟甲基)-2,2,2-三氟乙基。卤代烷基可为未取代的或被至少一种本文提及的取代基取代。
在本发明的一个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选自化合物(I-2)、(I-3)、(I-4)或(I-5)的通式(I)化合物:
甚至更优选地,式(I)化合物选自化合物(I-2)或化合物(I-5)。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式(I)化合物为化合物(I-5)。
优选地,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包含至少一种式(I)化合物以及活性化合物(II-11)β-氟氯氰菊酯、(II-13)λ-三氟氯氰菊酯或(II-21)溴氰菊酯中的至少一种,式(I)化合如化合物(I-2)、(I-3)、(I-4)或(I-5)。
具体而言,发现了表1中列举的结合物,其中每种结合物本身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
表1
包含下述物质的混合物
I-2和(II-11)β-氟氯氰菊酯
I-3和(II-11)β-氟氯氰菊酯
I-4和(II-11)β-氟氯氰菊酯
I-5和(II-11)β-氟氯氰菊酯
I-2和(II-13)λ-三氟氯氰菊酯
I-3和(II-13)λ-三氟氯氰菊酯
I-4和(II-13)λ-三氟氯氰菊酯
I-5和(II-13)λ-三氟氯氰菊酯
I-2和(II-21)溴氰菊酯
I-3和(II-21)溴氰菊酯
I-4和(II-21)溴氰菊酯
I-5和(II-21)溴氰菊酯
当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中的活性化合物以特定的重量比存在时,协同效应特别显著。然而,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中的活性化合物的重量比可在相对宽的范围内变化。一般而言,本发明的结合物以下述优选的和特别优选的混合比包含式(I)的活性化合物和活性化合物(II-1)至(II-43)中的一种:
优选的混合比: 125:1至1:125
更优选的混合比: 40:1至1:40
特别优选的混合比: 25:1至1:25
在25:1至1:25的范围内,混合比为例如20:1至1:20、15:1至1:15、10:1至1:10、5:1至1:5、3:1至1:3、2:1至1:2或其结合如20:1至1:5或5:1至1:3。
所述混合比基于重量比。该比例应理解为意指式(I)活性化合物:组(II)活性化合物,优选化合物(II-11)、(II-13)或(II-21)。
例如,化合物(I-5)与β-氟氯氰菊酯的结合物的优选混合比为25:1至1:5,甚至更优选为25:1至1:1,例如为25:1至5:1。
例如,化合物(I-5)与溴氰菊酯的优选混合比为100:1至1:5,甚至更优选为100:1至1:1,例如为50:1至5:1。
例如,化合物(I-5)与λ-三氟氯氰菊酯的优选混合比为40:1至1:4,甚至更优选为35:1至1:4,例如10:1至1:4。
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与良好的植物耐受性和对恒温动物有利的毒性相结合以及具有良好的环境耐受性,适合用于:保护植物和植物器官;提高采收产量;改善采收材料的品质以及用于防治动物害虫,尤其是在农业、园艺、畜牧业、林业、园林和娱乐设施、贮存产品的保护及材料保护以及在卫生领域中遇到的昆虫、蛛形纲动物(arachnid)、蠕虫、线虫和软体动物。它们可优选用作植物保护剂。它们对通常敏感和抗性物种及对全部或某些发育阶段均具有活性。上述害虫包括:虱目(Anoplura)(Phthiraptera)、蛛形纲(Arachnida)、双壳纲(Bivalva)、唇足目(Chilopoda)、鞘翅目(Coleoptera)、弹尾目(Collembola)、革翅目(Dermaptera)、倍足目(Diplopoda)、双翅目(Diptera)、腹足纲(Gastropoda)、蠕虫纲(helminths);还可以防治原生动物:异翅目(Heteroptera)、同翅目(Homo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等足目(Isopoda)、等翅目(Isoptera)、鳞翅目(Lepidoptera)、直翅目(Orthoptera)、蚤目(Siphonaptera)、综合目(Symphyla)、缨翅目(Thysanoptera)、缨尾目(Thysanura)、植物寄生线虫类(phytoparasitic nematode)。
如果合适,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还可以以特定的浓度或施用率用作除草剂、安全剂、生长调节剂或改善植物特性的试剂或作为杀微生物剂,例如作为杀真菌剂、抗霉物质、杀细菌剂、杀病毒剂(包括对抗类病毒剂)或作为对抗类支原体微生物(Mycoplasma-like organism,MLO)和类立克次氏体微生物(Rickettsia-like organism,RLO)的试剂。如果合适,它们还可用作合成其他活性化合物的中间体或前体。
可依据本发明处理所有植物及植物部位。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植物应理解为意指所有的植物及植物种群,例如想要的及不想要的野生植物或作物植物(包括天然存在的作物植物)。作物植物可为可通过常规育种法和优化方法或通过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方法或通过这些方法的结合而获得的植物,包括转基因植物且包括可受植物育种者权利保护或不受其保护的植物栽培种。植物部位应理解为意指植物所有地上及地下部位及器官,例如芽、叶、花和根,可提及的实例有叶、针叶、茎、干、花、子实体、果实和种子,以及根、块茎和根茎。植物部位还包括采收的材料,及无性与有性繁殖材料,例如插枝、块茎、根茎、分枝和种子。
本发明用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对植物及植物部位的处理直接进行或者通过用常规处理方法使化合物作用于其环境、生境或贮存空间而进行,所述常规处理方法例如浸渍、喷洒、蒸发、雾化、撒播、涂抹、滴注,并且,对于繁殖材料,特别是对于种子,还可施用一层或多层包衣。
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特别适合用于处理种子。本文中,上文作为优选的提及的本发明的结合物可作为优选提及。因此,由害虫引起的对作物植物的大部分损害早在种子贮存期间和将种子引种入土壤之后受侵害之时发生,以及在植物发芽期间和刚发芽之后立即发生。这个阶段特别关键,原因在于生长植物的根和芽特别敏感,即使微小损害也可导致整株植物的死亡。因此通过用合适的组合物保护种子和发芽的植物特别引人关注。
通过处理植物种子来防治害虫为长期已知的,并且是不断改进的主题。但是,种子的处理经常伴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能总是以令人满意的方式解决。因此,希望开发用来保护种子和发芽植物的方法,该方法无需在播种之后或植物出苗之后额外施用作物保护剂。此外还希望优化所施用的活性化合物的量,从而为种子和发芽植物提供最佳保护使其免受害虫的侵害,而所用的活性化合物不损害植物本身。特别地,处理种子的方法还应该考虑转基因植物的固有杀虫特性,以用最小量的作物保护剂实现对种子和发芽植物的最佳保护。
因此,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保护种子和发芽植物抵抗害虫侵害的方法,包括用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处理种子。本发明用于保护种子和萌芽植物抵抗害虫侵害的方法包括一种如下方法:同时用式I的活性化合物和活性化合物(II-1)至(II-43)之一处理种子的方法。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方法,其中用式I的活性化合物和活性化合物(II-1)至(II-43)之一在不同时间处理种子。本发明还涉及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用于处理种子以保护种子和从该种子发芽出的植物抵抗害虫的用途。此外,本发明还涉及用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处理的种子,以保护抵抗害虫。本发明还涉及同时用式I的活性化合物和活性化合物(II-1)至(II-43)之一处理的种子。此外,本发明还涉及用式I的活性化合物和活性化合物(II-1)至(II-43)之一在不同时间处理的种子。在用式I的活性化合物和活性化合物(II-1)至(II-43)之一在不同时间处理的种子的情况下,本发明的组合物的单独的活性化合物可存在于种子上的不同层中。在本文中,包含式I活性化合物和活性化合物(II-1)至(II-43)之一的层可任选被中间层分隔。本发明还涉及种子,其中式I的活性化合物和活性化合物(II-1)至(II-43)之一作为包衣的组分或作为除了包衣之外的另一层或另多层而施用。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在于,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的特别的内吸性(systemicproperty)意味着用这些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处理种子不仅保护了种子本身免受害虫侵害而且保护出苗后所得植物免受害虫侵害。以此方式,可以省去在播种时或播种后不久立即处理作物。
另一个优点是,与单独的杀虫的活性化合物相比,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具有协同增加的杀虫活性,该协同增加的杀虫活性超过两种活性化合物单独施用时的预期活性。还有一个优点是,与单独的杀真菌的活性化合物相比,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具有协同增加的杀真菌活性,该协同增加的杀真菌活性超过两种活性化合物单独施用时的预期活性。这使优化所施用的活性化合物的量成为可能。
此外,同样认为是有利的是,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还可特别地施用于转基因种子,由该种子长成的植物能够表达直接抵抗害虫的蛋白。通过用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处理这类种子,某些害虫可仅通过例如杀虫蛋白的表达而得以防治,而且通过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保护免受损害。
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适于保护上文已经提及的在农业、温室、森林或园艺中使用的任何植物品种的种子。特别地为以下植物品种的种子:玉米、花生、油菜、油籽油菜、罂粟、大豆、棉花、甜菜(例如糖用甜菜和饲用甜菜)、稻、高粱和粟、小麦、大麦、燕麦、黑麦、向日葵、烟草、马铃薯或蔬菜(如番茄、甘蓝植物)。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同样适于处理上文已经提及的水果植物和蔬菜的种子。特别重要的是处理玉米、大豆、棉花、小麦和油菜或油籽油菜的种子。
如上文已经提及的,用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处理转基因种子也是特别重要的。转基因种子通常为含有至少一种异源基因的植物种子的形式,该异源基因控制着特别是具有杀虫特性的多肽的表达。在本上下文中,转基因种子的异源基因可源于微生物例如芽孢杆菌属(Bacillus)、根瘤菌属(Rhizob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沙雷氏菌属(Serratia)、木霉属(Trichoderma)、棍状杆菌属(Clavibacter)、球囊霉属(Glomus)或者粘帚霉属(Gliocladium)。本发明特别适于处理含有至少一种异源基因的转基因种子,所述异源基因源于芽孢杆菌属并且其基因产物显示出抵抗欧洲玉米螟(European corn borer)和/或玉米根蠕虫(corn root worm)活性。特别优选源于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的异源基因。
在本发明上下文中,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单独或以合适剂型施用于种子。优选在一种稳定的足以避免处理期间的损害的状态下处理种子。通常可以在采收和播种之间的任意时间点处理种子。通常使用的种子已从植物中分离并已除去穗轴、壳、茎、表皮、毛或果肉。
处理种子时,通常应注意的是,选择施用于种子的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的量和/或其他添加剂的量,从而不会不利地影响种子的发芽或者不会损害生成的植株。特别是在活性化合物在某些施用率下可具有植物毒性效应的情况下,这一点必须牢记。
可将活性化合物结合物转化为常规制剂,例如溶液剂、乳剂、可湿性粉剂、水基和油基悬浮剂、粉剂、粉尘剂、糊剂、可溶性粉剂、可溶性颗粒剂、用于撒播的颗粒剂、悬乳浓缩剂、用活性化合物浸渍的天然材料、用活性化合物浸渍的合成材料、肥料和聚合物质中的微胶囊剂。
这些制剂以已知方法制备,例如将活性化合物与填充剂即液体溶剂和/或固体载体混合,并且任选使用表面活性剂即乳化剂和/或分散剂和/或发泡剂。这些制剂在合适的设备中或在施用之前或施用期间制备。
适合用作助剂的物质为适合用于赋予组合物本身和/或源于该组合物的制剂(如喷洒液、拌种剂)特殊性质的物质,所述特殊性质如某些技术特性和/或特定的生物学特征。通常合适的助剂有:填充剂、溶剂和载体。
合适的填充剂为例如水;极性和非极性有机化学液体,例如芳族烃类和非芳族烃类(如石蜡、烷基苯、烷基萘、氯苯),醇和多元醇(如果合适,其也可被取代、醚化和/或酯化)、酮(如丙酮、环己酮),酯(包括脂肪和油)和(聚)醚,未取代和取代的胺、酰胺、内酰胺(如N-烷基吡咯烷酮)和内酯,砜和亚砜(如二甲基亚砜)。
如果使用的填充剂为水,还可使用例如有机溶剂作为辅助溶剂。合适的液体溶剂基本上有:芳族化合物,例如二甲苯、甲苯或烷基萘;氯代芳族化合物或氯代脂族烃,例如氯苯、氯乙烯或二氯甲烷;脂族烃,例如环己烷或石蜡,如石油馏分、矿物油和植物油;醇,例如丁醇或乙二醇及其醚和酯;酮,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或环己酮;强极性溶剂,例如二甲基亚砜;以及水。
合适的固体载体例如:铵盐和研磨天然矿物,例如高岭土、粘土、滑石、白垩、石英、硅镁土、蒙脱石或硅藻土;以及研磨合成矿物,例如细分散的二氧化硅、氧化铝及硅酸盐;合适的用于颗粒剂的固体载体例如:粉碎并分级的天然岩石,如方解石、大理石、浮石、海泡石及白云石;及合成的无机及有机粗粉的颗粒;以及有机材料颗粒,例如纸、锯屑、椰壳、玉米穗轴及烟草茎。合适的乳化剂和/或发泡剂例如:非离子及阴离子乳化剂,例如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如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烷基磺酸盐、烷基硫酸盐、芳基磺酸盐,以及蛋白质水解产物。合适的分散剂为非离子和/或离子物质,例如选自醇-POE醚和/或醇-POP醚、酸和/或POP-POE酯、烷基芳基和/或POP-POE醚、脂肪-和/或POP-POE加合物、POE-和/或POP-多元醇衍生物、POE-和/或POP-山梨聚糖-或-糖加合物、烷基或芳基硫酸盐、烷基-或芳基磺酸盐和烷基或芳基磷酸盐或相应的PO-醚加合物。此外,合适的低聚物或多聚物,例如衍生自乙烯类单体、丙烯酸、单独的EO和/或PO或与例如(聚)醇或(聚)胺结合的那些物质。也可以使用木质素和它的磺酸衍生物、未改性的和改性的纤维素、芳族和/或脂族磺酸及其与甲醛的加合物。
制剂中可使用增粘剂例如羧甲基纤维素,以及呈粉末、颗粒或胶乳形式的天然及合成聚合物,例如***树胶、聚乙烯醇及聚乙酸乙烯酯,以及天然磷脂例如脑磷脂及卵磷脂,和合成磷脂。
可以使用着色剂以及微量营养物,着色剂例如无机颜料如氧化铁、氧化钛及普鲁士蓝,以及有机染料如茜素染料、偶氮染料及金属酞菁染料;微量营养物例如铁盐、锰盐、硼盐、铜盐、钴盐、钼盐及锌盐。
其他可能的添加剂为香料;任选改性的矿物或植物油、蜡;和营养物(包括微量营养物),例如铁盐、锰盐、硼盐、铜盐、钴盐、钼盐及锌盐。
也可存在稳定剂,如低温稳定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或提高化学和/或物理稳定性的其他试剂。
制剂通常含有0.01至98重量%的活性化合物,优选含有0.5至90重量%的活性化合物。
呈市售可得的制剂和呈由这些制剂制备的使用形式的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可以与其它活性化合物的混合物的形式存在,其他活性化合物例如杀虫剂、引诱剂、消毒剂、杀细菌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杀真菌剂、生长调节剂或除草剂。杀虫剂包括例如磷酸酯、氨基甲酸酯、羧酸酯、氯代烃、苯基脲、由微生物产生的物质等。
也可以是与其他已知活性化合物如除草剂或与肥料和生长调节剂的混合物。
当用作杀虫剂时,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还可作为与增效剂的混合物以市售可得的制剂形式及由这些制剂制备的使用形式存在。增效剂是可提高活性化合物的作用的化合物,而所添加的增效剂本身则不必具有活性。
由市售可得的制剂制备的使用形式的活性化合物的含量可在宽范围内变化。该使用形式的活性化合物浓度可为0.00000001至95重量%活性化合物,优选0.00001至1重量%活性化合物。
施用为适合于使用形式的方式。
如上文已经提及的,可依据本发明处理所有植物及其部位。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处理野生植物物种和植物栽培种,或由常规生物育种方法例如杂交或原生质体融合而获得的植物栽培种,及其部位。在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处理由基因工程方法—如果合适,与常规方法相结合—获得的转基因植物和植物栽培种(基因修饰生物(GeneticModified Organism)),及其部位。术语“部位”、“植物的部位”和“植物部位”解释如上。
特别优选地,在每种情况下市售可得的或在使用中的植物栽培种的植物均根据本发明进行处理。植物栽培种应理解为意指具有新特性(“性状”)的植物,其通过常规育种、通过诱变或通过重组DNA技术获得。其可为栽培种、生物型或基因型。
依据植物物种或植物栽培种、其种植地点和生长条件(土壤、气候、生长期、营养(diet)),本发明的处理还可产生超加和(“协同”)效应。因此,例如降低可依据本发明使用的物质和组合物的施用率和/或拓宽其活性谱和/或提高其活性、改善植物生长、提高高温或低温耐受性、提高对干旱或对水或土壤含盐量的耐受性、改善开花性、使采收更简易、加速成熟、提高采收产量、提高采收产品的品质和/或提高其营养价值、改善采收产品的贮存稳定性和/或其可加工性,这些效果超出实际预期的效果。
所列植物可用本发明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以特别有利的方式处理。针对活性化合物结合物的上述优选范围也适用于这些植物的处理。特别强调用本说明书中具体提及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处理植物。
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不仅对植物、卫生及贮存产品的害虫具有活性,而且在兽医药领域对动物寄生虫(体外寄生虫和内寄生虫)例如硬蜱、软蜱、疥螨(mange mite)、叶螨(leaf mite)、蝇(叮咬和吸食)、寄生蝇幼虫、虱、毛虱、羽虱和蚤也具有活性。这些寄生虫包括:
虱目(Anoplurida)、食毛目(Mallophagida)及钝角亚目(Amblycerina)和细角亚目(Ischnocerina)、双翅目及长角亚目(Nematocerina)和短角亚目(Brachycerina)、蚤目(Siphonapterida)、异翅目(Heteropterida)、蜚蠊目(Blattarida)、蜱螨亚纲(Acaria(Acarina))及后气门目(Metastigmata)和中气门目(Mesostigmata)、辐螨目(Actinedida)(前气门亚目(Prostigmata))和粉螨目(Acaridida)(无气门亚目(Astigmata))。
本发明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也适于防治节肢动物,所述节肢动物侵染农业生产性家畜例如,牛、绵羊、山羊、马、猪、驴、骆驼、水牛、兔、鸡、火鸡、鸭、鹅和蜜蜂;其他宠物,例如,狗、猫、笼鸟和观赏鱼;以及所谓的试验动物,例如,仓鼠、豚鼠、大鼠和小鼠。通过防治这些节肢动物,将会减少死亡和产量(肉、奶、毛、皮、蛋、蜂蜜等)降低的情况,因此,通过使用本发明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可使畜牧业更经济和更简便。
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以已知方式通过如下方式用于兽医领域和畜牧业中:通过例如片剂、胶囊剂、饮剂、灌服剂、颗粒剂、糊剂、大丸剂、喂服(feed-through)法和栓剂的形式进行肠内给药;通过例如注射(肌内、皮下、静脉内、腹膜内等)、植入进行肠胃外给药;通过鼻腔给药;通过例如浸渍或浸浴、喷涂、倾注(pouring on)和点滴(spotting on)、清洗和撒粉的形式,以及借助于含活性化合物的模制品例如项圈、耳标、尾标、肢体缚带(limb band)、笼头、标记装置等进行皮肤给药。
用于家畜、家禽、宠物等时,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可以用作制剂(例如粉剂、乳剂、自由流动剂混合物),所述制剂含有1至80重量%的量的活性化合物,所述制剂直接使用或稀释100倍至10000倍后使用,或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可以用作化学浴。
此外,还已发现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具有强的抵抗毁坏工业材料的昆虫的杀虫作用。
下面的昆虫可作为实例和优选实例提及——但无任何限制:甲虫、膜翅目昆虫、白蚁、缨尾虫(Bristletail)。
本文中的工业材料应理解为意指无生命材料,例如,优选塑料、粘合剂、胶料、纸和纸板、皮革、木材和加工的木制品以及涂料组合物。
如果合适,即用型组合物还可包含杀虫剂,以及如果合适还包含一种以上杀真菌剂。
关于可能的额外的添加剂,可参考上述杀虫剂和杀真菌剂。
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还可用于保护与海水和半咸水接触的物体免受污染,尤其保护是船体、筛、渔网、建筑物、系泊和信号***免受污染。
此外,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可单独地或与其他活性化合物结合使用作防污剂。
在家庭、卫生和储存产品的保护中,活性化合物结合物还适合用于防治在封闭空间例如住宅、工厂大厅、办公室、车舱等中发现的动物害虫,尤其是昆虫、蜘蛛和螨虫。它们可单独或与其他活性化合物和助剂结合用于室内杀虫产品以防治这些害虫。它们对敏感和抗性物种以及对全部发育阶段均具有活性。这些害虫包括:
蝎目(Scorpionidea)、蜱螨目(Acarina)、蜘蛛目(Araneae)、盲蛛目(Opiliones)、等足目(Isopoda)、倍足目(Diplopoda)、唇足目(Chilopoda)、衣鱼目(Zygentoma)、蜚蠊目(Blattaria)、跳跃亚目(Saltatoria)、革翅目(Dermaptera)、等翅目(Isoptera)、啮虫目(Psoc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双翅目(Diptera)、鳞翅目(Lepidoptera)、蚤目(Siphona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虱目(Anoplura)、异翅目(Heteroptera)。
在家用杀虫剂领域中,它们可单独或与其他合适的活性化合物结合使用,例如与磷酸酯、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新烟碱类物质、生长调节剂或来自其他已知杀虫剂类别的活性化合物一起使用。
它们用于气雾剂、无压喷雾产品中,例如用于泵和雾化器喷雾、自动弥雾***、喷雾器、泡沫剂、凝胶剂、具有由纤维素或聚合物制成的蒸发器片的蒸发器产品、液体蒸发器、凝胶和膜蒸发器、螺旋桨式蒸发器、无动力或无源(passive)蒸发***、捕蛾纸、捕蛾袋和捕蛾凝胶,作为颗粒剂或粉末剂用于撒播的饵料中或毒饵站(bait station)中。
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的良好的杀虫和杀螨活性通过下面的实施例说明。单独的活性化合物显示出微弱的活性,而结合物显示出超过简单的活性加和的活性。
当活性化合物结合物的活性超过单独施用的活性化合物的活性的总和时,杀虫剂和杀螨剂中的协同效应始终存在。
两种活性化合物的给定结合物的预期活性可根据S.R.Colby,Weeds 15(1967),20-22计算如下:
如果
X为分别在浓度m ppm、m g/ha下的测试化合物A的未处理对照组的以%死亡率表示的药效,
Y为分别在浓度n ppm、n g/ha下的测试化合物B的未处理对照组的以%死亡率表示的药效,
E为分别以浓度m ppm和n ppm、mg/ha和n g/ha使用A和B的混合物的未处理对照组的以%死亡率表示的药效,
如果观测到的结合物的杀虫药效高于计算的“E”,则两种化合物的结合物超过加和,即存在协同效应。
本发明通过下面的实施例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A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喷洒试验
溶剂: 78.0 重量份的丙酮
1.5 重量份的二甲基甲酰胺
乳化剂: 0.5 重量份的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为制备合适的活性化合物的制剂,将1重量份的活性化合物与上述量的溶剂和乳化剂混合,并将浓缩物用含乳化剂的水稀释至所需浓度。为制备合适的孢子悬液的制剂,用含乳化剂的水将孢子稀释至所需浓度。
用所需浓度的活性成分的制剂喷洒玉米(Zeamais)叶片部分。一旦干燥,就用草地贪夜蛾幼虫(Spodoptera frugiperda)侵染叶片部分。
在特定的时间段之后,测定以%计的死亡率。100%意指所有毛虫均被杀死而0%意指没有毛虫被杀死。由此测定的死亡率的值使用Colby公式重新计算(参见表1)。
根据本次施用,在此试验中,与单独的化合物相比,例如下述结合物显示出协同效应:
表A:草地贪夜蛾–喷洒试验
*观测值=观测到的杀虫药效,**计算值=用Colby公式计算的药效
实施例B-1
辣根猿叶虫(Phaedon cochleariae)–喷洒试验
溶剂: 78.0 重量份的丙酮
1.5 重量份的二甲基甲酰胺
乳化剂: 0.5 重量份的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为制备合适的活性化合物的制剂,将1重量份的活性化合物与上述量的溶剂和乳化剂混合,并将浓缩物用含乳化剂的水稀释至所需浓度。为制备合适的孢子悬液剂,将孢子用含乳化剂的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用所需浓度的活性成分的制剂喷洒大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叶片。一旦干燥,就用芥菜甲虫的幼虫(辣根猿叶虫)侵染叶片。
在特定的时间段之后,测定以%计的死亡率。100%意指所有的甲虫幼虫均被杀死而0%意指没有甲虫幼虫被杀死。由此测定的死亡率的值使用Colby公式重新计算(参见表1)。
根据本次施用,在此试验中,与单独的化合物相比,例如下述结合物显示出协同效应:
表B:辣根猿叶虫–喷洒试验
*观测值=观测到的杀虫药效,**计算值=用Colby公式计算的药效
实施例B-2
辣根猿叶虫(Phaedon cochleariae)–喷洒试验
溶剂: 7重量份的二甲基甲酰胺
乳化剂: 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为制备合适的活性化合物的制剂,将1重量份的活性化合物与上述量的溶剂和乳化剂混合,并用含1000ppm浓度的乳化剂的水稀释至所需浓度。其他试验浓度通过用包含乳化剂的水稀释制备。如果需要,以1000ppm的剂量加入铵盐和/或渗透增强剂至所需浓度。
通过用所需浓度的活性化合物的制剂喷洒处理甘蓝(Brassica oleracea)的叶片并用芥菜甲虫幼虫(辣根猿叶虫)侵染。
在特定的时间段之后,测定以%计的死亡率。100%意指所有的甲虫幼虫均被杀死而0%意指没有甲虫幼虫被杀死。由此测定的死亡率的值使用Colby公式重新计算(参见表1)。
根据本次施用,在此试验中,与单独的化合物相比,例如下述结合物显示出协同效应:
表C:辣根猿叶虫–喷洒试验
*观测值=观测到的杀虫药效,**计算值=用Colby公式计算的药效
实施例C-1
桃蚜(Myzus persicae)–喷洒试验
溶剂: 78.0 重量份的丙酮
1.5 重量份的二甲基甲酰胺
乳化剂: 0.5 重量份的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为制备合适的活性化合物的制剂,将1重量份的活性化合物与上述量的溶剂和乳化剂混合,并将浓缩物用含乳化剂的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用所需浓度的活性成分的制剂喷洒被所有龄期的桃蚜侵染的甘蓝(Brassicaoleracea)叶片。
在特定的时间段之后,测定以%计的死亡率。100%意指所有的蚜虫均被杀死;0%意指没有蚜虫被杀死。由此测定的死亡率的值使用Colby公式重新计算(参见表1)。
根据本次施用,在此试验中,与单独的化合物相比,例如下述结合物显示出协同效应:
表C-1:桃蚜–喷洒试验
*观测值=观测到的杀虫药效,**计算值=用Colby公式计算的药效
实施例C-2
桃蚜–喷洒试验
溶剂: 7重量份的二甲基甲酰胺
乳化剂: 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为制备合适的活性化合物的制剂,将1重量份的活性化合物与上述量的溶剂和乳化剂混合,并用含1000ppm浓度的乳化剂的水稀释至所需浓度。其他试验浓度通过用包含乳化剂的水稀释制备。如果需要,以1000ppm的剂量加入铵盐和/或渗透增强剂至所需浓度。
通过用所需浓度的活性化合物的制剂喷洒来处理被桃蚜严重侵染的甘蓝叶片。
在特定的时间段之后,测定以%计的死亡率。100%意指所有的蚜虫均被杀死;0%意指没有蚜虫被杀死。由此测定的死亡率的值使用Colby公式重新计算(参见表1)。
根据本次施用,在此试验中,与单独的化合物相比,例如下述结合物显示出协同效应:
表C-2:桃蚜–喷洒试验
*观测值=观测到的杀虫药效,**计算值=用Colby公式计算的药效
实施例D
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喷洒试验,OP抗性
溶剂: 78.0 重量份的丙酮
1.5 重量份的二甲基甲酰胺
乳化剂: 0.5 重量份的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为制备合适的活性化合物的制剂,将1重量份的活性化合物与上述量的溶剂和乳化剂混合,并将浓缩物用含乳化剂的水稀释至所需浓度。为制备合适的孢子悬液的制剂,用含乳化剂的水将孢子稀释至所需浓度。
用所需浓度的活性成分的制剂喷洒被所有阶段的二斑叶螨严重侵染的四季豆(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在特定的时间段之后,测定以%计的死亡率。100%意指所有的叶螨皆被杀死而0%意指没有叶螨被杀死。由此测定的死亡率的值使用Colby公式重新计算(参见表1)。
根据本次施用,在此试验中,与单独的化合物相比,例如下述结合物显示出协同效应:
表D:二斑叶螨–喷洒试验
*观测值=观测到的杀虫药效,**计算值=用Colby公式计算的药效
实施例E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喷洒试验
溶剂: 7 重量份的二甲基甲酰胺
乳化剂: 2 重量份的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为制备合适的活性化合物的制剂,将1重量份的活性化合物与上述量的溶剂和乳化剂混合,并将浓缩物用含乳化剂的水稀释至所需浓度。如果需要,以1000ppm的剂量加入铵盐和/或渗透增强剂至所需浓度。
通过用所需浓度的活性化合物的制剂喷洒处理甘蓝(Brassica oleracea)叶片并用菱形斑纹蛾(小菜蛾)的幼虫侵染。
在特定的时间段之后,测定以%计的死亡率。100%意指所有的幼虫皆被杀死;0%意指没有幼虫被杀死。由此测定的死亡率的值使用Colby公式重新计算(参见表1)。
根据本次施用,在此试验中,与单独的化合物相比,例如下述结合物显示出协同效应:
表E:小菜蛾–喷洒试验
*观测值=观测到的杀虫药效,**计算值=用Colby公式计算的药效。

Claims (20)

1.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其包含:式(I-5)的化合物以及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化合物:
(II-11)β-氟氯氰菊酯
(II-13)λ-三氟氯氰聚酯
(II-21)溴氰菊酯
式(I-5)的化合物如下:
其中,式(I-5)的化合物与至少一种选自(II-11)、(II-13)和(II-21)的化合物的混合比为125:1至1:125,以重量计。
2.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其中式(I-5)的化合物与至少一种选自(II-11)、(II-13)和(II-21)的化合物的混合比为40:1至1:40,以重量计。
3.权利要求2所限定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其中式(I-5)的化合物与至少一种选自(II-11)、(II-13)和(II-21)的化合物的混合比为25:1至1:25,以重量计。
4.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其中式(I-5)的化合物与β-氟氯氰菊酯的混合比为25:1至1:5,以重量计。
5.权利要求4所限定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其中式(I-5)的化合物与β-氟氯氰菊酯的混合比为25:1至1:1,以重量计。
6.权利要求5所限定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其中式(I-5)的化合物与β-氟氯氰菊酯的混合比为25:1至5:1,以重量计。
7.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其中式(I-5)的化合物与溴氰菊酯的混合比为100:1至1:5,以重量计。
8.权利要求7所限定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其中式(I-5)的化合物与溴氰菊酯的混合比为100:1至1:1,以重量计。
9.权利要求8所限定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其中式(I-5)的化合物与溴氰菊酯的混合比为50:1至5:1,以重量计。
10.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其中式(I-5)的化合物与λ-三氟氯氰聚酯的混合比为40:1至1:4,以重量计。
11.权利要求10所限定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其中式(I-5)的化合物与λ-三氟氯氰聚酯的混合比为35:1至1:4,以重量计。
12.权利要求11所限定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其中式(I-5)的化合物与λ-三氟氯氰聚酯的混合比为10:1至1:4,以重量计。
13.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限定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用于非治疗目的地防治动物害虫的用途。
14.非治疗目的地防治动物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限定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作用于动物害虫和/或其生境和/或种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式(I-5)的活性化合物和活性化合物(II-11)、(II-13)或(II-21)中的一种同时作用于种子。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式(I-5)的活性化合物和活性化合物(II-11)、(II-13)或(II-21)中的一种在不同时间作用于种子。
17.用于制备杀昆虫和杀螨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限定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与填充剂和/或表面活性剂混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用于处理种子的用途。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用于处理转基因植物的用途。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用于处理转基因植物的种子的用途。
CN201480031684.XA 2013-04-19 2014-04-15 具有杀虫特性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074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3164448.6 2013-04-19
EP13164448 2013-04-19
EP13169621.3 2013-05-29
EP13169621 2013-05-29
PCT/EP2014/057624 WO2014170328A1 (en) 2013-04-19 2014-04-15 Active compound combinations having insecticidal properti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07491A CN105307491A (zh) 2016-02-03
CN105307491B true CN105307491B (zh) 2017-11-14

Family

ID=50489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168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07491B (zh) 2013-04-19 2014-04-15 具有杀虫特性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549553B2 (zh)
EP (1) EP2986114A1 (zh)
JP (1) JP6498661B2 (zh)
KR (1) KR20150144776A (zh)
CN (1) CN105307491B (zh)
BR (1) BR112015025780A2 (zh)
WO (1) WO20141703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6864A (zh) * 2014-10-16 2018-02-02 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杀虫组合物
CN107183046A (zh) * 2016-03-14 2017-09-22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含氯氟氰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80209A1 (en) * 2001-04-17 2004-01-14 Nihon Nohyaku Co., Ltd. Pest control agent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103039501A (zh) * 2013-01-06 2013-04-17 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含高效氯氰菊酯和zj4042的农业杀虫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15786B (en) 1997-11-25 2003-01-01 Nihon Nohyaku Co Ltd Phthalic acid diamide derivatives, agricultural and horticultural insecticides, and a method for application of the insecticides
JP4993049B2 (ja) * 1999-09-24 2012-08-08 日本農薬株式会社 芳香族ジアミド誘導体又はその塩類及び農園芸用薬剤並びにその使用方法
JP4348669B2 (ja) 2001-04-17 2009-10-21 日本農薬株式会社 有害生物防除剤組成物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EP1538138A4 (en) 2002-08-26 2007-07-25 Nissan Chemical Ind Ltd SUBSTITUTED BENZANILIDE COMPOUND AND PROTECTIVE AGENTS
DE10248257A1 (de) 2002-10-16 2004-04-29 Bayer Cropscience Ag Wirkstoffkombinationen im insektiziden und akariziden Eigenschaften
US20090118375A1 (en) * 2004-08-31 2009-05-07 Rudiger Fischer Optically active phthalamides
WO2008037378A2 (de) * 2006-09-30 2008-04-03 Bayer Cropscience Aktiengesellschaft Suspensionskonzentrate zur verbesserung der wurzelaufnahme von agrochemischen wirkstoffen
EP2090170A1 (de) * 2008-02-12 2009-08-19 Bayer CropScience AG Wirkstoffkombinationen mit insektiziden und akariziden Eigenschaften
JP2010030970A (ja) 2008-07-31 2010-02-12 Bayer Cropscience Ag 殺虫性ベンゼンジカルボキサミド誘導体
CN101935291B (zh) * 2010-09-13 2013-05-01 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含氰基的邻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和作为农用化学品杀虫剂的用途
CN102613183A (zh) * 2012-03-07 2012-08-01 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杀虫剂
CN102907453A (zh) * 2012-11-09 2013-02-06 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农业杀虫组合物
CN103039512B (zh) * 2013-01-05 2014-07-09 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含毒死蜱与zj4042的农业杀虫组合物
CN103039450B (zh) * 2013-01-06 2014-09-03 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含多杀菌素和zj4042的农业杀虫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80209A1 (en) * 2001-04-17 2004-01-14 Nihon Nohyaku Co., Ltd. Pest control agent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103039501A (zh) * 2013-01-06 2013-04-17 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含高效氯氰菊酯和zj4042的农业杀虫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70328A1 (en) 2014-10-23
JP6498661B2 (ja) 2019-04-10
EP2986114A1 (en) 2016-02-24
US20160058003A1 (en) 2016-03-03
US9549553B2 (en) 2017-01-24
CN105307491A (zh) 2016-02-03
BR112015025780A2 (pt) 2017-07-25
JP2016519686A (ja) 2016-07-07
KR20150144776A (ko) 2015-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80064135A (ko) 증진된 활성을 갖는 살충제 활성 조성물
EA020654B1 (ru) Пестицидные комбинации и способы их применения
CN103202312B (zh) 杀菌杀虫组合物
CN105163582B (zh) 邻苯二甲酰胺衍生物和乙虫腈的杀虫协同结合物
CN105307491B (zh) 具有杀虫特性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
CN105163583B (zh) 具有杀虫特性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
CN105324031B (zh) 具有杀虫特性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
CN105309465B (zh) 一种杀菌杀虫组合物
CN105263323B (zh) 邻苯二甲酰胺衍生物与阿巴美丁、埃玛菌素、雷皮菌素或弥拜菌素的杀虫协同结合物
CN105265468B (zh) 一种杀菌杀虫组合物
CN116897947A (zh) 一种杀虫组合物
JPH0784365B2 (ja) 農園芸用の殺虫組成物
CN113875767B (zh) 一种杀虫组合物
CN105309443B (zh) 一种杀菌杀虫组合物
CN105265469B (zh) 一种杀菌杀虫组合物
CN113875768B (zh) 一种杀虫组合物
CN113875766B (zh) 一种杀虫组合物
CN109832280A (zh) 一种杀虫组合物
WO2024095171A1 (en) Stable synergistic insecticidal composition
KR20170043151A (ko) 황산구리를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살선충제
CN104904743B (zh) 杀虫组合物
JPS6299311A (ja) 農園芸用殺虫殺菌組成物
JP2006282618A (ja) 農園芸用毒餌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4

Termination date: 202004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