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54241A - 一种提高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54241A
CN105254241A CN201510426492.5A CN201510426492A CN105254241A CN 105254241 A CN105254241 A CN 105254241A CN 201510426492 A CN201510426492 A CN 201510426492A CN 105254241 A CN105254241 A CN 1052542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regeneration concrete
coarse aggregate
regeneration
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2649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亚玲
黄晖皓
肖建庄
陈悦海
黄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2649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54241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542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542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部分:1)在胶凝材料中用粉煤灰和矿渣粉部分取代水泥;2)限制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使用范围;3)在再生混凝土拌合物中加入适量的引气型外加剂;4)本发明中还给出了再生混凝土的完整制备过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高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方法,给出了适宜的粉煤灰、矿粉、茶皂素的掺量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还给出了再生混凝土在制备过程有别于普通混凝土之处。可用于改善再生混凝土抗渗耐久性能,促进再生混凝土的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房屋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提高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将废旧混凝土经过破碎、加工、分级和按一定比例相互配合后得再生骨料。而利用再生骨料部分或全部替代天然骨料配制的混凝土,称为再生骨料混凝土,简称再生混凝土。再生混凝土符合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再生混凝土的研究越来越多。从微观上看,再生混凝土的结构比普通混凝土要复杂的多,再生混凝土由三相、三种界面组成,其中旧水泥砂浆层与三个接触面成为再生混凝土的薄弱环节,影响再生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再生混凝土强度较低、耐久性较差且预拌的再生混凝土工作性也较差。而进一步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使再生混凝土达到一般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要求,而通过添加外加剂也可实现提高再生混凝土工作性的目标。然而再生粗骨料表观密度小,压碎指标高、吸水率高,其耐久性较差,成为制约再生混凝土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再生粗骨料在破碎过程中内部产生的微裂缝,再生粗骨料附着的老砂浆的空隙,以及老砂浆与骨料的老界面的存在,都会改变再生混凝土内部的孔结构,增大再生混凝土的孔隙率,从而影响其抗渗能力。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除了关系到水分及有害物质的渗透,还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冻性及抗侵蚀性等,因此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被认为是评价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再生粗骨料由于内部孔隙、微裂缝等的存在,所制备的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抗渗性能较差,直接影响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进而影响了再生混凝土的实际应用,因此亟待找到改善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改善再生混凝土抗渗耐久性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方法及制备再生混凝土的过程。提高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方法:
1)在胶凝材料中用粉煤灰和矿渣粉取代部分水泥。
优选地,所述胶凝材料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
水泥40-65%;
粉煤灰15-30%;
矿渣粉20-45%;
更优选的,胶凝材料中还可选择性掺入硅灰5-10%。复合掺合料总用量不得大于胶凝材料总用量的60%。
更优选地,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更优选地,所述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P.O42.5或以上。
更优选地,所述粉煤灰等级为II级或以上,性能达到国家标准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规定。
更优选地,所述矿渣粉等级为S95或以上,性能达到国家标准GB/T18736-200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的规定。
所述胶凝材料的总用量及水胶比应根据所配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或试验确定。
2)合理选用再生粗骨料取代天然粗骨料的比例
优选地,所述天然粗骨料与再生粗骨料的加入质量之比为:2:3-7:3,即再生粗骨料的取代率为:30-60%(m/m)。所述再生骨料取代率是指将再生骨料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的比率。
更优选地,所述天然粗骨料与再生粗骨料的加入质量之比为:1:1,即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50%(m/m)。
3)在再生混凝土中掺入适量引气型外加剂。
优选地,所述引气剂为茶皂素。所述茶皂素是由茶树种子中提取出来的一类醣甙化合物。更优选地,所述茶皂素掺量为所述胶凝材料加入质量的0.01-0.05%(m/m)。
最优选地,所述茶皂素掺量为所述胶凝材料加入质量的0.03%(m/m)。
制备再生混凝土的过程:
1)先后称取前文所述胶凝材料及细骨料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天然粗骨料和再生粗骨料继续搅拌、混合均匀,获得干料;
优选地,所述细骨料为天然黄砂。砂率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确定,并在普通混凝土砂率的基础上增加3%。
优选地,所述天然粗骨料为天然碎石。
优选地,所述再生粗骨料是指将废旧混凝土经过加工、破碎、分级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的再生骨料。再生粗骨料吸水率高,可用附加水预吸收处理或在搅拌时将附加水直接加入拌合水中。
所述搅拌过程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6-2011的规定。
2)分别称取上述引气剂(茶皂素)与拌合水,混合均匀,获得第一混合液;
所述引气剂(茶皂素)与拌合水混合是将茶皂素直接溶于拌合水或先将茶皂素配成水溶液再加入拌合水中。
优选地,所述拌合水为自来水,拌合水用量由所配混凝土的水胶比确定。
所述混合方式为人工搅拌至溶液均匀。
3)将减水剂加入步骤2)中的第一混合液,搅拌混合均匀,获得第二混合液;
优选地,所述减水剂为非引气型减水剂,更优选地,所述非引气型减水剂为萘系减水剂。主要成分为β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减水剂掺量由减水剂减水效率和坍落度要求确定。
4)将步骤3)中获得第二混合液加入步骤1)中获得干料中,搅拌后,即得有较好抗渗性能的再生混凝土。
所述第二混合液与所述干料的比例关系根据所配混凝土的水胶比确定。
所述搅拌过程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6-2011的规定。
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上述提高再生混凝土抗渗性及其制备方法在再生混凝土中的应用实例。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再生混凝土抗渗性的方法及相应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步骤。通过添加一定比例的粉煤灰和矿粉(硅灰),合理选用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并在再生混凝土中添加茶皂素,从而改善再生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提高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
本发明中给出了适宜的粉煤灰、矿粉、硅灰及茶皂素的掺量,还提出了合理的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最后还给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所提出的方法易于实现,可实施性强,能有效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渗耐久性能,是促进再生混凝土工程应用的重要一环。
粉煤灰、矿粉和硅灰的化学成分都含有大量活性SiO2及Al2O3,在潮湿的环境中能与Ca(OH)2等碱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等胶凝物质,这些生成物强度高、致密性好,分布在水泥石中,既能填充水泥石中的微孔、提高硬化混凝土的致密性、堵塞开放性的毛细孔,又能增大水泥石同粗细集料界而的粘结力,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另外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和矿粉取代部分水泥或部分砂,由于粉煤灰和矿粉粒径较水泥小,填充于水泥颗粒中,改善了原材料的粒径组合,也减少混凝土的微孔隙,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改善混凝土的抗渗透性。
再生粗骨料内部损伤引起微裂缝的产生,成为再生混凝土中的渗水通道,影响再生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同时再生粗骨料力学性能不如天然骨料,再生粗骨料掺量的增大,对再生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和强度均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对再生粗骨料的掺量进行限定。研究表明当再生粗骨料的取代率在30%-60%时,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能较为良好且能较为充分地利用再生粗骨料从而达到一定的经济效应。尤其在掺量为50%时,由于再生粗骨料吸水造成的水灰比降低弥补了再生粗骨料缺陷造成的不利影响,部分研究成果表明此时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并无明显降低。由于目前生产线产出的再生粗骨料普遍存在级配不佳,大粒径骨料较多的问题,当掺量为50%时即与天然骨料1:1互掺可起到改善粗骨料级配的作用,对再生粗骨料的性能产生有利影响。
引气剂作为最古老的外加剂之一,已普遍应用在混凝土抗冻工程中。除此之外引气剂在提高混凝土抗渗透性方面也可发挥重要作用。引气剂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引入了大量均匀、稳定而封闭的微小气泡,这些微小稳定的气泡增加了浆体体积且如滚珠一般对拌合料产生润滑作用使混凝土的和易性得到改善,并减缓了混凝土工作性能的降低;同时这些微小气泡改变了混凝土的孔结构体系,封闭了许多毛细孔通道,从而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因此在再生混凝土加入引气剂也是大大改善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的重要方法。
特别是,本发明中选用茶皂素作为引气剂,它具有良好的引气性能,引气泡细小、稳定、结构良好,强度损失小,水溶性极强。当茶皂素掺量为混凝土中胶凝材料质量的0.02-0.04%时,再生混凝土的相对渗透性系数降低约为36-60%,抗渗性能有大幅度提高,而再生混凝土强度降低约为12-19%,可调整再生混凝土的水胶比以弥补强度的损失。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增大,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及强度均有所降低,可适当增大茶皂素掺量并相应地调整水胶比。添加优选引气剂茶皂素,能够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孔结构,是大幅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之一。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中再生混凝土的含气量及抗渗性能与引气剂掺量的关系示意图1a、1b。其中,1a为100%取代率再生混凝土含气量与引气剂掺量的关系;1b为100%取代率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与引气剂掺量的关系。
图2显示为本发明中再生混凝土的含气量及抗渗性能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关系示意图2a、2b。其中,2a为0.02%引气剂掺量时再生混凝土含气量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关系;2b为0.02%引气剂掺量时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关系。
图3显示为本发明中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引气剂掺量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关系示意图3a、3b。其中,3a为抗压强度—引气剂掺量关系示意图;3b为抗压强度—取代率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原材料和配合比设计如下:
1、原材料
1.1水泥: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1.2粉煤灰:II级粉煤灰。
1.3矿渣粉:S95矿渣粉。
1.4细骨料:普通天然黄砂,规格为中粒径砂,细度模数控制在2.3-3.0。
1.5天然粗骨料:天然碎石,粒径不大于25mm。
1.6再生粗骨料:新破碎的废旧混凝土,粒径为5-25mm。
1.7拌合水:自来水。
1.8引气剂:茶皂素。
1.9减水剂:萘系减水剂或其他非引气型高效减水剂。
2、配合比设计
本发明中通过合理选用胶凝材料组成,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合理的引气剂掺量从而有效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2.1胶凝材料及水灰比
胶凝材料,以重量百分比计,分别取水泥40-65%、粉煤灰15-30%、矿渣粉20-45%,可选择性添加硅灰5%-10%,其中复合掺合料总用量不大于胶凝材料总用量的60%。水胶比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及工程经验确定。再生混凝土的水胶比可在普通混凝土的基础上降低0.01-0.02或试验确定。
2.2砂率
再生混凝土细骨料应选用天然黄砂。再生粗骨料表面较天然碎石粗糙,且再生粗骨料表观密度小,等质量取代时粗骨料体积增大,砂率的取值应适当增大,尤其是对于大坍落度,高工作性能的再生混凝土。具体实施时先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确定普通混凝土砂率,在此基础上加上3%作为再生混凝土的砂率。
2.3再生粗骨料掺量
再生粗骨料的取代率宜取为30-60%(m/m)。最佳取代率为50%(m/m)。
2.4引气剂用量
选用茶皂素作为优选引气剂,掺量宜取胶凝材料质量的0.01-0.05%(m/m)。
实施例1
制备C30再生混凝土,坍落度为(180±20)mm。为研究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引气剂掺量对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按等水灰比设计。
先称取胶凝材料,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选定胶凝材料总重量为400kg/m3,水胶比为0.44。以重量百分比计,分别取粉煤灰20%、矿渣粉35%、水泥45%。将胶凝材料加入混凝土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再称取天然黄砂,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中确定普通混凝土砂率为42%,增加3%确定砂率为45%。再将天然黄砂加入混凝土搅拌机中,与胶凝材料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再将天然粗骨料与再生粗骨料按设计的不同取代率的质量之比加入混凝土搅拌机中,与胶凝材料、天然黄砂继续搅拌、混合均匀,获得干料。其中,天然粗骨料的粒径不大于25mm;再生粗骨料的粒径为5-25mm,经过附加水预吸收处理。
称取茶皂素与拌合水混合均匀后,加入减水剂,配成混合液。
最后,将混合液加入干料中并搅拌。搅拌条件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6-2011的规定,混合时间:2.5分钟。
实施例2
研究引气剂掺量对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按照实施例1中的方法步骤制备再生混凝土,选定茶皂素掺量分别为0%、0.02%和0.04%,选定茶皂素掺量为100%。
配合比见表1,茶皂素掺量为茶皂素粉末与胶凝材料质量的比值。(其中RC为再生混凝土,编号中第2位为茶皂素掺量,最后一位为再生粗骨料取代率)。
表1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编号 附加水 水泥 黄砂 天然骨料 再生骨料 粉煤灰 矿粉 减水剂 引气剂掺量(%)
RC-0-100 176 14.6 180 797 0 974 80 140 6.4 0
RC-0.02-100 176 14.6 180 797 0 974 80 140 6.4 0.02
RC-0.04-100 176 14.6 180 797 0 974 80 140 6.4 0.04
实施例3
将上述实施例2中如表2所示的配合比制备的再生混凝土,测定初始含气量并根据《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GB50082-2009按渗透高度法对其抗渗性能进行测定。
按渗透高度法进行抗渗性能的试验的具体过程为:采用顶面直径为175mm,底面直径为185mm,高为150mm的圆台试件,每组6个试件,试件龄期为28d。试验设备为HS-40型混凝土渗透仪,。采用一次加压法,恒压(1.6MPa)24h后劈开试件,测试平均渗水高度:以每个试件等间距10个点的渗透高度平均值作为该试件的渗透高度,再以6个试件渗透高度的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在恒压过程中,如试件端面出现渗水,则停止加压并记录出水时间。
相对渗透系数是表征混凝土本身传导某一特定流体能力的参数,其大小与混凝土内部孔隙、孔隙结构与该流体的粘滞性有关,本文可用相对渗透系数来评价再生混凝土的渗水能力。根据试验数据计算相对渗透系数的过程为:
式中:k为相对渗透系数(m/s);
为再生混凝土的吸水率,普通混凝土一般取0.03,本文经过实测取为0.05;
h为平均渗水高度(m);
t为恒压的时长(s);
H为以水柱高度表示的水压(m),1.6Mp相当于163.3m水柱高度的水压。
表2试验结果
1、抗渗性能测试结果
混凝土的含气量对混凝土的抗渗性有重要影响,有研究表明混凝土中引入4%的含气量可使混凝土的抗渗性提高约15%以上。提高引气剂掺量是提高再生混凝土含气量的最直接的方法。图1表明了在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100%时,再生混凝土含气量和渗透性随引气剂掺量的变化规律。由图1(a)可知,在相同取代率下,在引气剂掺量为0-0.04%的范围,再生混凝土含气量随引气剂掺量的增大而增大。而随着掺量的增大,再生混凝土的渗透高度和相对渗透系数均减小(图1(b)),表明再生混凝土抵抗水分子渗透的能力增强。
本例的研究发现在0-0.04%的引气剂掺量范围内,再生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随引气剂掺量的增大而提高,但引气剂的掺量应受到限制不可随意增大。有研究表明,当引气剂掺量过大时引起混凝土含气量过大,混凝土中的部分气泡相互结合贯通成为渗水通道,使得混凝土的抗渗能力降低;同时引气剂会造成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小引起强度降低,特别是含气量很大时降低更明显。因此在再生混凝土中使用引气剂时应确定适宜的掺量。
2、强度测试结果
混凝土中引人大量微小气泡,提高了混凝土的工作性、抗渗性,但也对混凝土的性能带来负面影响。表现在大量气泡的存在降低了混凝土密实度,引起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降低,特别当气泡结构较差,存在较多的聚合气泡和异形气泡时,其强度损失更为显著。
由图3(a),100%取代率再生混凝土强度随引气剂掺量增大明显降低。0.02%与0.04%掺量下7d时分别降低24.5%、30.2%。28d时分别降低12.5%、19.2%。因此不可为了提高混凝土含气量盲目增大引气剂的用量。本发明给出的建议掺量范围为0.01%-0.05%,此范围内再生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和强度都较为适宜。试验还可以发现掺入引气剂的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不如不掺引气剂的混凝土,后期强度发展较快。原因为引气剂引入的大量气泡有利于再生混凝土工作性的保持,起到一定的缓凝作用,使得前期的强度发展较慢。
实施例4
研究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按照实施例1中的方法步骤制备再生混凝土,选定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50%、70%和100%,选定茶皂素掺量为0.02%。
配合比见表3(其中RC为再生混凝土,编号中第2位为茶皂素掺量,最后一位为再生粗骨料取代率)。
表3混凝土配合比
实施例5
将上述实施例4中如表3所示的配合比制备的再生混凝土,测定初始含气量及抗渗性能,试验过程同实施例3。
表4试验结果
1、抗渗性能测试结果
混凝土的含气量对混凝土的抗渗性有重要影响,有研究表明混凝土中引入4%的含气量可使混凝土的抗渗性提高约15%以上。补充0%、50%和70%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下的空白组初始含气量分别为0.8%、1.0%和0.9%。由图2(a)空白组的含气量测定结果可发现,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大,混凝土的含气量有所增大,原因为再生骨料的孔隙率较大,且再生骨料表面附着的老砂浆中也含有残留的气泡,因此再生混凝土的含气量测定值比普通混凝土略高,且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大而增大。然而从图2(a)中还可以发现,在混凝土中加入掺量为0.02%的引气剂后,混凝土的含气量大幅提高,但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大,再生混凝土的含气量反而减小,说明引气剂可在混凝土中引入大量气泡但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大引气剂的引气能力下降。这是因为再生骨料的孔隙率大,在吸收砂浆中水分的过程中将一部分分散在拌合水中的引气剂分子吸附到孔隙中,使得砂浆中有效发挥引气效果的引气剂成分减少,降低了引气能力。
由图2(b)可知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大,再生混凝土的渗透高度和相对渗透系数均增大,表明再生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降低,这与再生混凝土含气量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变化的规律是一致的。
但对于再生混凝土来说,混凝土含气量与抗渗性并非是完全一致的关系。由表3可知,RC-0.04-100试验组的初始含气量为2.8%,超过了表5中RC-0.02-0试验组的2.7%和RC-0.02-50试验组的2.4%,但其渗透高度反而大于后两者。这是由于再生混凝土的含气量还包含了再生粗骨料内部损伤引起的微裂缝等孔隙,这些微裂缝成为了再生混凝土的渗水通道,反而不利于再生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因此在相同含气量下,再生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要低于普通混凝土。
2、强度测试结果
补充0%、50%和70%取代率下的空白组7d强度分别为32.1MPa、31.9MPa和31.4MPa,28d强度分别为45.3MPa、44.4MPa和41.1MPa。
由图3(b)可见,再生混凝土强度总体上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大而减小,与普通混凝土相比,70%与100%取代率下7d时平均降低8.8%、19.0%。28d时平均降低8.9%、10.2%。这与已有的研究较为一致。而在50%取代率时混凝土强度并没有明显降低,分析认为可能是此时骨料级配较优且再生粗骨料持续吸水引起水灰比相对降低共同作用造成的结果。根据抗渗性能和强度试验结果,本发明给出的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建议范围为30%-60%,在此范围内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和强度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降低的幅度较小。
将实施例2和实施例4中的各组混凝土抗渗性能换算为规范采用的抗渗等级,结果表明各组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均超过P15。结果表明按本发明制备的再生混凝土具有十分良好的抗渗性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再生混凝土抗渗性的方法。本发明可用于解决再生混凝土工程应用中面临的抗渗性能不佳的问题,改善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将为解决建筑垃圾引起的环境问题,推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再生混凝土的商品化应用做出重要贡献。具有较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8)

1.一种提高再生混凝土抗渗性的方法,包括以下部分:
1)在胶凝材料中用粉煤灰和矿渣粉取代部分水泥;
2)合理选用再生粗骨料取代天然粗骨料的比例;
3)在再生混凝土拌合物中加入适量的引气剂;
4)完整的再生混凝土制备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再生混凝土抗渗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凝材料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
水泥40-65%;
粉煤灰15-30%;
矿渣粉20-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再生混凝土抗渗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P.O42.5或以上;所述粉煤灰等级为II级或以上;所述矿渣粉为S95或以上等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再生混凝土抗渗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粗骨料的取代率为:30-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再生混凝土抗渗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气剂为茶皂素,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0.01-0.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再生混凝土抗渗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混凝土制备过程中砂率为相应普通混凝土砂率加上3%。
7.一种高抗渗性能再生混凝土,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制备方法制得。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提高再生混凝土抗渗性的方法在制备高抗渗性能再生混凝土中的用途。
CN201510426492.5A 2015-07-21 2015-07-21 一种提高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方法 Pending CN1052542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26492.5A CN105254241A (zh) 2015-07-21 2015-07-21 一种提高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26492.5A CN105254241A (zh) 2015-07-21 2015-07-21 一种提高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54241A true CN105254241A (zh) 2016-01-20

Family

ID=55094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26492.5A Pending CN105254241A (zh) 2015-07-21 2015-07-21 一种提高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54241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7125A (zh) * 2017-02-20 2017-05-31 内蒙古科技大学 一种抗二氧化硫腐蚀的混凝土
CN108218313A (zh) * 2017-12-29 2018-06-29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骨料取代率100%的再生混凝土
CN108623266A (zh) * 2018-08-13 2018-10-09 武汉华强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生产工艺
CN109020317A (zh) * 2018-08-14 2018-12-18 顺裕(龙岩)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抗渗性强的再生混凝土制备方法
CN109626855A (zh) * 2019-02-18 2019-04-16 蒋文昌 一种茶皂素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方法
CN111689738A (zh) * 2020-07-01 2020-09-22 台州四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CN112521084A (zh) * 2020-11-17 2021-03-19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界面粘结性能的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11866A (zh) * 2021-01-15 2021-05-18 深圳市宝金华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44909C1 (ru) * 1999-02-12 2000-01-27 Базоев Олег Казбекович Водонепроницаемый бетон базоева
CN1594183A (zh) * 2004-07-16 2005-03-16 张志峰 新型多功能隔热保温灰浆
CN103102118A (zh) * 2013-03-12 2013-05-15 三明学院 全机制砂再生混凝土配料及其预制盾构隧道管片
CN104140229A (zh) * 2014-07-07 2014-11-12 南昌大学 一种补偿收缩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6966A (zh) * 2014-11-04 2015-03-04 潍坊德霖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耐腐蚀干混防水砂浆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44909C1 (ru) * 1999-02-12 2000-01-27 Базоев Олег Казбекович Водонепроницаемый бетон базоева
CN1594183A (zh) * 2004-07-16 2005-03-16 张志峰 新型多功能隔热保温灰浆
CN103102118A (zh) * 2013-03-12 2013-05-15 三明学院 全机制砂再生混凝土配料及其预制盾构隧道管片
CN104140229A (zh) * 2014-07-07 2014-11-12 南昌大学 一种补偿收缩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6966A (zh) * 2014-11-04 2015-03-04 潍坊德霖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耐腐蚀干混防水砂浆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7125A (zh) * 2017-02-20 2017-05-31 内蒙古科技大学 一种抗二氧化硫腐蚀的混凝土
CN108218313A (zh) * 2017-12-29 2018-06-29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骨料取代率100%的再生混凝土
CN108623266A (zh) * 2018-08-13 2018-10-09 武汉华强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生产工艺
CN109020317A (zh) * 2018-08-14 2018-12-18 顺裕(龙岩)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抗渗性强的再生混凝土制备方法
CN109626855A (zh) * 2019-02-18 2019-04-16 蒋文昌 一种茶皂素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方法
CN111689738A (zh) * 2020-07-01 2020-09-22 台州四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CN112521084A (zh) * 2020-11-17 2021-03-19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界面粘结性能的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11866A (zh) * 2021-01-15 2021-05-18 深圳市宝金华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54241A (zh) 一种提高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方法
Rao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urability of self-compacting mortars with nano materials (SiO2 and TiO2)
Tadayon et al. Influence of nano-silica particles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permeability of concrete
Chindaprasirt et al. Strength and water permeability of concrete containing palm oil fuel ash and rice husk–bark ash
Jitchaiyaphum et al. Cellular lightweight concrete containing high-calcium fly ash and natural zeolite
CN104402345B (zh) 一种大流态微膨高强灌浆料
Kearsley et al. Designing mix composition of foamed concrete with high fly ash contents
CN105601199A (zh) 一种膨胀抗裂纤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JP2015078118A (ja) 結合材プレミックス、結合材混合物及びコンクリート組成物
CN110590290B (zh) 一种全回收再生玻璃钢增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5306A (zh) 一种低收缩开裂自密实混凝土
CN106904894A (zh) 一种高性能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N105130347B (zh) 一种高工作性能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CN102887679B (zh) 高强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制备方法
CN106477989A (zh) 一种适应潮湿环境的高强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Iqbal Khan et al. Utilization of Supplementary Cementitious Materials in HPC: From rheology to pore structure
CN111320435A (zh) 一种油页岩渣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
CN104529232B (zh) 用于高含炭量混凝土的聚羧酸复合减水剂、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Aswathy et al. Behaviour of self compacting concrete by partial replacement of fine aggregate with coal bottom ash
Ashok et al. Strength and durability study on cement mortar containing nano materials
CN109534713A (zh) 一种高强混凝土用减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36171A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复合灰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39362B (zh) 一种轻质泡沫混凝土免烧陶粒及其制备方法
Kadhum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self-compacting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containing calcined kaolin clay and nano lime
CN107445527A (zh) 一种降低混凝土渗透性及吸水性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