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09818A -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09818A
CN105209818A CN201480026837.1A CN201480026837A CN105209818A CN 105209818 A CN105209818 A CN 105209818A CN 201480026837 A CN201480026837 A CN 201480026837A CN 105209818 A CN105209818 A CN 1052098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light
mentioned light
light guide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2683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驹野正一
菊地胜敏
蓑浦一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209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98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2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between the light guide and the light source, or around the light sour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2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between the light guide and the light source, or around the light source
    • G02B6/0028Light guide, e.g. tap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6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being coupled 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68Arrangements of plural sources, e.g. multi-colour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3Details of electrical connections of light sources to drivers, circuit boards, or the li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91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source relative to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2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背光源装置(12)具备:LED(17);导光板(19),其在端面具有来自LED(17)的光入射的光入射面(19a),并且在板面具有使光出射的光出射面(19b);LED基板(18),其上安装LED(17),至少在一部分具有导光板重叠部(22),上述导光板重叠部(22)与导光板(19)的端部中的位于光入射面(19a)侧的端部即光入射面侧端部(24)在光出射面(19b)侧重合;以及遮光部(27),其设于LED基板(18)的导光板重叠部(22),由此以介于导光板重叠部(22)和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之间的方式配置。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元件正在从现有的布劳恩管向液晶面板或等离子显示面板等薄型的显示面板过渡,能实现图像显示装置的薄型化。液晶显示装置由于其使用的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因此另外需要背光源装置作为照明装置,背光源装置根据其机理大致分为正下型和边光型。边光型的背光源装置具备:光源;光源基板,其上安装光源;以及导光板,其具有与光源配置为相对状的光入射面并且具有使从光入射面导入的光朝向液晶面板出射的光出射面。作为具备这种背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例,已知下面专利文献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专利第5101701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为如下构成:将一方端部与液晶面板的端部连接的FPC折弯,由此将另一方端部收纳于背光源装置内,并且在该另一方端部安装LED作为光源。在此,在要求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型化的情况下,例如考虑使导光板薄型化并且使LED低背化。然而,在与液晶面板连接的FPC中除了LED以外还搭载有电容器等电子部件,有时在这些电子部件中包括不易实现低背化的部件,因此在实现背光源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型化上存在限度。除此以外,在背光源装置内配置有安装了LED的FPC的另一方端部,而且遮挡来自导光板的漏光的窄幅片构件安装于宽幅片构件而成的限制构件层叠配置于导光板的光出射面侧,因此在实现背光源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型化上成为制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薄型化。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具备:光源;导光板,其在端面具有来自上述光源的光入射的光入射面,并且在板面具有使光出射的光出射面;光源基板,其上安装上述光源,至少在一部分具有导光板重叠部,上述导光板重叠部与上述导光板的端部中的位于上述光入射面侧的端部即光入射面侧端部在上述光出射面侧重合;以及遮光部,其设于上述光源基板的上述导光板重叠部,由此以介于上述导光板重叠部和上述导光板的上述光入射面侧端部之间的方式配置。
这样的话,从光源入射到导光板的光入射面的光在导光板内传播后从光出射面出射。在此,在假设入射到光入射面的光在导光板内几乎不传播地从导光板的端部中的位于光入射面侧的端部即光入射面侧端部直接出射的情况下,有可能该光成为漏光而使该照明装置的光学性能恶化。关于该点,安装有光源的光源基板至少在一部分具有导光板重叠部,上述导光板重叠部与导光板的端部中的位于光入射面侧的端部即光入射面侧端部在光出射面侧重合,使设于该导光板重叠部的遮光部介于导光板重叠部和导光板的光入射面侧端部之间,因此在光从导光板的光入射面侧端部直接出射的情况下,也能由遮光部遮挡该光。由此,良好地保持该照明装置的光学性能。而且,遮光部设于安装有光源的光源基板所具有的导光板重叠部,因此与如现有的那样除了安装有光源的FPC以外另外在照明装置内收纳用于实现遮光的限制构件的构成相比,实现该照明装置的薄型化。
作为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实施方式,优选是下面的构成。
(1)上述遮光部以抵接于上述导光板的上述光入射面侧端部的上述光出射面的方式配置。这样的话,在从导光板的光入射面侧端部出射光的情况下,也能利用抵接于该光入射面侧端部的光出射面的遮光部更可靠地防止光的泄漏。而且,利用遮光部决定导光板的光入射面侧端部在光出射面的法线方向上的位置,因此能使从光源入射到光入射面的光的入射效率稳定。
(2)在上述导光板的上述光入射面侧端部,至少使一部分从上述光出射面朝向上述光源基板的上述导光板重叠部突出而形成了光入射范围扩展部,上述光入射范围扩展部以突出量越靠近上述光源越大的方式在与上述光入射面侧相反的一侧具有倾斜面。这样的话,在导光板的光入射面侧端部,至少使一部分从上述光出射面朝向上述光源基板的上述导光板重叠部突出而形成了光入射范围扩展部,突出量越靠近光源越大,由此,来自光源的光入射到导光板时的光入射范围被扩展,由此,光的入射效率变得更高。另一方面,光入射范围扩展部在与光入射面侧相反的一侧具有倾斜面,因此担心从该倾斜面漏出光。然而,从该倾斜面漏出的光被以介于导光板重叠部和光入射面侧端部之间的方式配置的遮光部遮挡,因此良好地保持该照明装置的光学性能。
(3)至少具备固定构件,上述固定构件以介于上述遮光部和上述光源基板的上述导光板重叠部之间的方式配置,将上述遮光部固定于上述导光板重叠部。这样的话,能利用固定构件将遮光部简单地设于导光板重叠部。
(4)上述固定构件具有导光板固定部,上述导光板固定部以介于上述光源基板的上述导光板重叠部和上述导光板的上述光入射面侧端部之间的方式配置,将上述导光板重叠部固定于上述光入射面侧端部。这样的话,在固定构件中具有将光源基板的导光板重叠部固定到导光板的光入射面侧端部的导光板固定部,因此能使安装于光源基板的光源相对于导光板的光入射面在从光源朝向光入射面的方向上实现定位。由此,能使从光源入射到光入射面的光的入射效率稳定。而且,因为是将遮光部固定于光源基板的导光板重叠部的固定构件具有导光板固定部的构成,因此与假设除了将遮光部固定于导光板重叠部的固定构件以外另外设有将光源基板固定于导光板的构件的情况相比,能削减部件数量。
(5)为如下构成:上述光源在上述光源基板中在沿着上述光源基板的板面且沿着上述光入射面的方向上断续地排列配置有多个,而上述光源基板在上述光源的排列方向上区分为配置有上述光源的光源配置区域和未配置上述光源的光源非配置区域,并且上述光源配置区域和上述光源非配置区域交替地排列,上述导光板固定部以选择性地固定于上述光源基板的上述导光板重叠部中的至少上述光源非配置区域的方式配置。这样的话,当从在光源基板中在沿着光源基板的板面且沿着光入射面的方向上断续地排列配置的多个光源发出的光入射到导光板的光入射面时,在存在于导光板的光入射面侧端部的光量的分布密度中,根据该端部的光源在排列方向上的位置会产生与光源的配置图形相应的差。即,光入射面侧端部中的、在光源的排列方向上与光源配置区域重合的部分中存在的光量的分布密度变高,在光源的排列方向上与光源非配置区域重合的部分中存在的光量的分布密度变低。而导光板固定部以选择性地固定于光源基板的导光板重叠部中的至少光源非配置区域的方式配置,因此与假设导光板固定部以选择性地固定于光源基板的导光板重叠部中的光源配置区域的方式配置的情况相比,从光源入射到导光板的光入射面的光不易由于导光板固定部而发生散射等。由此,该照明装置的光学性能不易由于导光板固定部而降低。
(6)在上述导光板的上述光入射面侧端部形成有被固定突部,上述被固定突部从上述光出射面朝向上述光源基板的上述导光板重叠部局部地突出,其突出顶端面沿着上述导光板重叠部为大致平坦的形状,并且上述导光板固定部固定于上述被固定突部。这样的话,将固定构件的导光板固定部固定于导光板的被固定突部,由此能使安装于光源基板的光源相对于导光板的光入射面进行定位。被固定突部的从光出射面起的突出顶端面沿着导光板重叠部为大致平坦的形状,因此导光板固定部被稳定地固定,由此,光源相对于光入射面的位置关系也稳定。
(7)上述遮光部以与上述被固定突部之间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这样的话,不易发生遮光部骑跨于被固定突部的情况。由此,能适当地发挥遮光部的遮光功能。
(8)上述导光板固定部以固定于上述光源基板的上述导光板重叠部中的上述光源非配置区域,并且还选择性地固定于上述光源配置区域中的与上述光源非配置区域相邻的端部的方式配置。这样的话,与假设将导光板固定部仅固定于导光板重叠部中的光源非配置区域的情况相比,导光板固定部相对于光源基板的固定面积增加,因此能使光源基板更稳定地固定于导光板。另一方面,导光板固定部扩展到导光板重叠部中的光源配置区域的一部分,由此,虽然担心从光源入射到导光板的光入射面的光由于导光板固定部而发生散射等情况,但是导光板固定部选择性地固定于导光板重叠部中的、光源配置区域的与光源非配置区域相邻的端部,因此能将从光源入射到导光板的光入射面的光由于导光板固定部而发生散射等的影响限制为极轻微的影响。由此,该照明装置的光学性能不易由于导光板固定部而降低。
(9)具备框架,其形成为包围上述导光板的框状,并且至少一部分以在与上述导光板的上述光入射面之间夹着上述光源的方式配置而成,而上述光源基板至少在一部分具有框架重叠部,上述框架重叠部与上述框架中的在与上述光入射面之间夹着上述光源的部分重合,上述固定构件具有框架固定部,上述框架固定部以介于上述光源基板的上述框架重叠部和上述框架中的在与上述光入射面之间夹着上述光源的部分之间的方式配置,将上述框架重叠部固定于上述框架中的在与上述光入射面之间夹着上述光源的部分。这样的话,在固定构件中具有将光源基板的框架重叠部固定于框架中的在与导光板的光入射面之间夹着光源的部分的框架固定部,因此能使安装有光源的光源基板的配置更稳定。由此,光源相对于导光板的光入射面的位置关系稳定,因此能使从光源入射到光入射面的光的入射效率稳定。而且,是将遮光部固定于光源基板的导光板重叠部的固定构件具有框架固定部的构成,因此与假设除了将遮光部固定于导光板重叠部的固定构件以外另外设有将光源基板固定于框架的构件的情况相比,能削减部件数量。
下面,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备:上面所述的照明装置;以及显示面板,其相对于上述导光板配置在上述光出射面侧并且具有利用从上述光出射面出射的光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
根据这种显示装置,对显示面板供给光的照明装置实现薄型化,因此能实现整体的薄型化。特别是在该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化发展、光源和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之间的距离短的构成中,担心在显示面板中显示区域显示的图像的显示质量由于从导光板的光入射面侧端部直接出射的光而降低,但是利用遮光部遮挡上述这种漏光,由此能抑制图像的显示质量的降低。
作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优选是下面的构成。
(1)具备上述光源基板,并且另外具备与上述显示面板的端部连接并且搭载有电子部件的挠性基板。在搭载于与显示面板的端部连接的挠性基板的电子部件中,有可能包括与光源相比不易实现低背化的电子部件。采用这种除了光源基板以外另外具备挠性基板的构成,因此避免上述这种不易实现低背化的电子部件存在于极有限的照明装置的内部空间。由此,避免阻碍照明装置的薄型化的情况。另一方面,上述这种不易实现低背化的电子部件搭载于挠性基板,由此配置在与照明装置相比空间有富余的该显示装置的内部空间,因此不易阻碍该显示装置的薄型化。
(2)具备面板固定构件,上述面板固定构件以介于上述显示面板和上述光源基板之间的方式配置,将上述光源基板固定于上述显示面板。这样,利用面板固定构件将光源基板固定于显示面板,由此实现光源基板的定位,因此安装于光源基板的光源也不易相对于导光板的光入射面错位。由此,能使从光源入射到光入射面的光的入射效率稳定。
(3)上述面板固定构件为具有遮光性的构成。这样的话,能更不易发生来自光源的光能直接入射显示面板、或者从导光板的光入射面侧端部出射的光直接入射显示面板的情况。由此,能抑制由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显示的图像的显示质量的降低。
(4)上述显示面板设为在一对基板之间封入液晶而成的液晶面板。这种显示装置作为液晶显示装置能应用于各种用途,例如能应用于智能电话或手写面板型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型信息终端所用的显示器等。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实现薄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液晶显示装置所具备的背光源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将液晶显示装置沿着图3的iii-iii线(经过LED配置区域的线)截断的截面图。
图4是将液晶显示装置沿着图3的iv-iv线(经过LED非配置区域的线)截断的截面图。
图5是LED基板的仰视图。
图6是表示导光板的具有光入射面的端部与LED基板在X轴方向上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LED基板的仰视图。
图8是表示导光板的具有光入射面的端部与LED基板在X轴方向上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LED基板的仰视图。
图10是表示导光板的具有光入射面的端部与LED基板在X轴方向上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根据图1到图6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显示面板例示具备液晶面板11的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0。此外,在各附图的一部分中表示X轴、Y轴以及Z轴,各轴方向描述为由各附图示出的方向。另外,关于上下方向,以图3和图4为基准,且将该图上侧设为表侧并且将该图下侧设为里侧。
液晶显示装置10作为整体形成长方形,如图1所示,具备:液晶面板(显示面板)11,其能显示图像;以及作为外部光源的背光源装置(照明装置)12,其相对于液晶面板11配置在里侧并且对液晶面板11供给光。此外,能设为如下构成:在液晶面板11的表侧配置例如未图示的框状构件,在框状构件和背光源装置12之间夹着并保持液晶面板11。除此以外,还能使未图示的触摸面板或罩板覆盖液晶面板11的表侧。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主要用于智能电话或手写面板型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型电子设备,其画面尺寸例如为从4英寸程度到20英寸程度。
首先,详细地说明液晶面板11。液晶面板11作为整体形成为俯视时的长方形,如图1和图3所示,具备由大致透明且具有优异的透光性的玻璃制成的一对基板11a、11b;以及介于两基板11a、11b之间,包括作为随着施加电场而光学特性发生变化的物质的液晶分子的液晶层(未图示),两基板11a、11b在维持液晶层的厚度量的间隙的状态下由未图示的密封剂贴合。该液晶面板11具有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有源区域)AA和形成包围显示区域的边框状(框状)并且不显示图像的非显示区域(非有源区域)NAA(参照图3和图4)。此外,液晶面板11的短边方向与Y轴方向一致,长边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而且厚度方向与Z轴方向一致。
构成液晶面板11的两基板11a、11b中的表侧(正面侧)为CF基板11a,里侧(背面侧)为阵列基板11b。其中,阵列基板11b如图1和图3所示,长边尺寸比CF基板11a大,一方短边侧的端部与CF基板11a的该端部一致,而另一方短边侧的端部比CF基板11a的该端部向外侧突出,在该突出的端部分别安装有用于驱动液晶面板11的驱动器(面板驱动部)13和对驱动器13供给各种信号的挠性基板(FPC)14。其中,驱动器13以COG(ChipOnGlass;玻璃上芯片)方式直接安装于阵列基板11b的上述端部,能对经由挠性基板14从未图示的面板驱动电路基板供给的各种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后将其供给到存在于显示区域AA内的后述的开关元件。此外,分别在两基板11a、11b的外面侧贴附有偏振板11c、11d。
说明液晶面板11的显示区域AA的内部结构(均省略图示)。在阵列基板11b的内面侧(液晶层侧,与CF基板11a相对的面侧),作为开关元件的TFT(ThinFilmTransistor)和像素电极按矩阵状排列设置有多个,并且形成格子状的栅极配线和源极配线以包围的方式配设在这些TFT和像素电极的周围。由驱动器13分别对栅极配线和源极配线供给图像的信号。配置于由栅极配线和源极配线包围的方形区域中的像素电极包括ITO(IndiumTinOxide:氧化铟锡)或ZnO(ZincOxide:氧化锌)等透明电极。
另一方面,在CF基板11a中,多个彩色滤光片排列设置在与各像素对应的位置。彩色滤光片为R、G、B的三色交替地排列的配置。在各彩色滤光片之间形成有用于防止混色的遮光层(黑矩阵)。在彩色滤光片和遮光层的表面设有与阵列基板11b侧的像素电极相对的相对电极。该CF基板11a为比阵列基板11b小一圈的大小。另外,在两基板11a、11b的内面侧分别形成有用于使液晶层所包含的液晶分子取向的取向膜。
接下来说明挠性基板14。挠性基板14如图1和图3所示,其一方端部与阵列基板11b中的比CF基板11a向外侧突出的端部连接,而另一方端部与未图示的面板驱动电路基板连接。挠性基板14具备具有挠性的薄膜状的基材14a、形成于基材14a的一方端部的端子部(未图示)、形成于基材14a的另一方端部的接触部14b、以及搭载于基材14a上的电子部件14c而成。基材14a作为整体形成为俯视时的大致L字型,包括:第1延伸部14a1,其形成具有端子部的一方端部并且沿着X轴方向(阵列基板11b的短边方向)延伸;以及第2延伸部14a2,其从第1延伸部14a1沿着Y轴方向朝向与液晶面板11侧相反的一侧延伸并且其延伸端部形成具有接触部14b的另一方端部。基材14a中的第1延伸部14a1配置于阵列基板11b的表侧,并且经由各向异性导电膜(ACF:AnisotropicConductiveFilm)与阵列基板11b的端部电连接且机械地连接。而第2延伸部14a2在Y轴方向上绕到背光源装置12的外侧后朝向其里侧被折弯为大致U字型,由此使配置于延伸端部的接触部14b与配置于背光源装置12的里侧的面板驱动电路基板连接。接触部14b安装于第2延伸部14a2的延伸端部的沿着Y轴方向的边部,与和面板驱动电路基板连接的电路基板侧接触部(均未图示面板驱动电路基板)能嵌合连接。电子部件14c主要搭载于基材14a中的第2延伸部14a2,并且其一部分至少与接触部14b一起配置在背光源装置12的里侧。在背光源装置12的里侧,除了面板驱动电路基板以外,还配置有用于对后述的构成背光源装置12的LED17进行驱动的LED驱动电路基板等,空间上的制约与背光源装置12的内部空间相比存在富裕。因而,将电子部件14c中的不易实现低背化的电容器等电子部件14c搭载于基材14中的第2延伸部14a2,并且配置在背光源装置12的里侧,由此避免阻碍整个液晶显示装置10的薄型化的情况。
接下来,详细地说明背光源装置12的构成。背光源装置12作为整体与液晶面板11同样地形成为俯视时的长方形的大致块状。背光源装置12如从图1到图3所示,至少具备:底座(壳体、箱体)15,其形成朝向液晶面板11侧开口的大致箱型;框架16,其收纳在底座15内;作为光源的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17;LED基板(光源基板)18,其安装有LED17;导光板19,其引导来自LED17的光;光学片(光学构件)20,其层叠配置于导光板19的表侧;以及反射片(反射构件)21,其层叠配置于导光板19的里侧。该背光源装置12是以LED17偏置于液晶面板11的外周侧的端部的方式配置的所谓的边光型(侧光型)。以下依次说明背光源装置12的构成部件。
底座15包括例如铝板或电镀锌钢板(SECC)等金属板,如图1到图3所示,包括与液晶面板11同样地在俯视时为长方形的底板15a和从底板15a的各边(一对长边和一对短边)的外端分别朝向表侧立起的侧板15b。底座15(底板15a)的长边方向与Y轴方向一致,短边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在底板15a的里侧安装有未图示的面板驱动电路基板或LED驱动电路基板等基板类。在4边的侧板15b中的、与挠性基板14的第2延伸部14a2重合的侧板15b(图1所示的配置于近侧的短边侧的侧板15b)中形成有用于将后述的LED基板18的延伸部18a2引出到外部的引出缺口部15b1。
框架16由合成树脂制成,如图1和图2所示,形成为外形比底座15小一圈的长方形的框状。框架16收纳在底座15内并且其周围被4边的侧板15b包围。框架16形成比后述的导光板19大一圈的框状,以从外周侧包围导光板19的方式配置。框架16由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一对长边部分与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一对短边部分相连而成。如图2和图3所示,形成框架16的一对短边部分中的、一方短边部分为俯视时与后述的LED基板18的一部分重叠、并且以在与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19b之间夹着LED17的方式配置的LED基板重叠部(光源基板重叠部)16a。该LED基板重叠部16a与形成框架16的其它3边的部分(一对长边部分和与LED基板重叠部16a相反的一侧的短边部分)相比,宽度尺寸相对地变大,而厚度尺寸相对地变小了LED基板18的厚度量的程度。
LED17如图1到图3所示为由树脂材料将作为半导体发光元件的LED芯片(LED元件)密封到在LED基板18的板面上固定的基板部上的构成。安装于基板部的LED芯片的主发光波长为1种,具体地,使用发出蓝单色光的LED芯片。另一方面,在密封LED芯片的树脂材料中,分散混合有被从LED芯片发出的蓝色光励起而发出规定的色的光的荧光体,作为整体大致发出白色光。该LED17具有未图示的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正向偏压下的直流电流在它们之间流动,由此使LED芯片发光。该LED17是与相对于LED基板18的安装面相邻的侧面为发光面17a的所谓的侧面发光型。
LED基板18如图1到图3所示为如下构成:具有由绝缘材料制成且具有挠性的薄膜状(片状)的基板部(基材)18a,在该基板部18a的里侧的板面(与液晶面板11侧相反的一侧的板面,朝向框架16和导光板19侧的板面)表面安装有上述LED17,并且按图案形成用于对LED17供电的配线图形(未图示)。该LED基板18仅配置在背光源装置12的短边侧的一个端部。LED基板18如图3所示,相对于框架16和导光板19配置在表侧,并且以夹在框架16及导光板19与液晶面板11之间的方式配置。形成LED基板18的基板部18a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主基板部18a1,其沿着背光源装置12的短边方向(X轴方向)延伸;延伸部18a2,其从主基板部18a1的一方端部沿着Y轴方向向外(与导光板19侧相反的一侧)延伸;以及外部连接部18a3,其形成于延伸部18a2的延伸端部,与LED驱动电路基板连接。其中,延伸部18a2为与形成挠性基板14的基材14a的第2延伸部14a2俯视时重叠的配置,与第2延伸部14a2同样地,在底座14外朝向底座14的里侧折弯为大致U字型。配置于延伸部18a2的延伸端部的外部连接部18a3与配置于底座15的里侧的LED驱动电路基板连接。
主基板部18a1如图1、图3以及图5所示,形成为俯视时的横长的长方形,并且形成为其长度尺寸(长边尺寸)与后述的导光板19的短边尺寸是相同的程度或者比其稍大,而其宽度尺寸(短边尺寸)比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19a和框架16的LED基板重叠部16a之间的距离(间隔)大。因而,主基板部18a1中在其宽度方向(短边方向、Y轴方向)上一方端部为与导光板19的一部分(后述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俯视时重叠的导光板重叠部22,而另一方端部为与框架16的LED基板重叠部16a俯视时重叠的框架重叠部23。即,主基板部18a1中的、夹在导光板重叠部22和框架重叠部23之间的部分为安装有LED17的LED安装部。在主基板部18a1的LED安装部中,沿着其长度方向(X轴方向)以断续地排列多个(图1和图2中为10个)的方式安装有LED17,相邻的LED17彼此利用配线图形串联连接。相邻的LED17之间的排列间距大致固定,即可以说各LED17在X轴方向上以大致等间隔排列。主基板部18a1(基板部18a)如图6所示为如下构成:在X轴方向、即在LED17的排列方向上区分为配置有LED17的LED配置区域(光源配置区域)LA和未配置LED17的LED非配置区域(光源非配置区域)NLA,LED配置区域LA和LED非配置区域NLA交替地排列。
上述构成的LED基板18和框架16如图1和图3所示,由面板固定构件26固定于液晶面板11。面板固定构件26与框架16同样地形成为俯视时的长方形的框状,对表面形成黑色从而具有遮光性的基材的两面涂敷粘合材料而成。面板固定构件26的与LED基板18俯视时重叠的1个短边部为相对的大宽度,而剩下的3个边部形成为相对的小宽度,大宽度的短边部固定于LED基板18的表侧的板面和液晶面板11的里侧的板面,而小宽度的3个边部固定于框架16的3个边部(除LED基板重叠部16a以外的边部)的表侧的板面和液晶面板11的里侧的板面。
导光板19形成俯视时比框架16的内部尺寸小一圈的长方形的板状,如图1和图3所示,其板面与液晶面板11的板面并行,并且其板面的长边方向与Y轴方向一致,短边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且与板面正交的板厚方向与Z轴方向一致。导光板19以由框架16包围其周围的方式收纳在底座15内,并且配置在液晶面板11和光学片20的正下方位置。导光板19的外周端面中的图3所示的左侧的短边侧的端面为与LED17形成相对状并且来自LED17的光入射的光入射面(光源相对端面)19a。导光板19的外周端部、即一对长边侧端部和一对短边侧端部中的、位于光入射面19a侧的短边侧的一端部为光入射面侧端部24。光入射面侧端部24以在与框架16的LED基板重叠部16a之间夹着LED17的方式配置。另一方面,导光板19的表里一对板面中的、朝向表侧(液晶面板11侧)的板面成为使光朝向液晶面板11出射的光出射面19b。根据这种构成,LED17和导光板19的排列方向与Y轴方向一致,而光学片20(液晶面板11)和导光板19的排列方向与Z轴方向一致,两排列方向为相互正交的方向。并且,导光板19具有如下功能:使从LED17沿着Y轴方向发出的光从光入射面19a导入,并且使该光在内部传播且以朝向光学片20侧(表侧、光出射侧)的方式立起而从作为表侧的板面的光出射面19b出射。
如图3所示,在导光板19中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形成有使一部分从光出射面19b朝向表侧、即LED基板18的导光板重叠部22突出而成的光入射范围扩展部25。光入射范围扩展部25以从光入射面侧端部24的光出射面19b突出的量越靠近LED17(光入射面19a)越大,而离LED17越远越小的方式形成截面形状为大致直角三角形,为在与光入射面19a侧相反的一侧具有倾斜面25a的形状。光入射范围扩展部25中的、与倾斜面25a相反的一侧的面与光入射面19a形成齐平状并且与LED17形成相对状,成为来自LED17的光所入射的扩展光入射面25b。由此,在导光板19中来自LED17的光所入射的光入射范围扩展,因此光的入射效率更高,因而在实现高亮度化以及低功耗化上是有用的。如图6所示,该光入射范围扩展部25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的在X轴方向(LED17的排列方向)上的形成范围为与LED17的中央侧部分、换句话说为与LED基板18的LED配置区域LA的将两端部去除的中央侧部分重合的范围。
如图1和图3所示,光学片20载置于导光板19的光出射面19b的表侧并以介于液晶面板11和导光板19之间的方式配置,由此使来自导光板19的出射光透过并且对该透过光赋予规定的光学作用且使其朝向液晶面板11出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光学片20相互层叠。光学片20与导光板19同样地形成为俯视时的长方形。此外,作为具体的光学片20的种类,例如有扩散片、透镜片、反射型偏振片等,能从它们之中适当地选择使用。
反射片21如图1和图3所示,以覆盖导光板19中的里侧、即与光出射面19b相反的一侧的相反板面19c的方式配置。该反射片21包括表面呈现光反射性优异的白色的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片材,因此能使在导光板19内传播的光朝向表侧(光出射面19b)高效地立起。反射片21与导光板19同样地形成为俯视时的长方形,光入射面19a侧的端部比光入射面19a向外侧延伸,该延伸端部以与框架16的LED基板重叠部16a俯视时重叠的方式配置。能利用该反射片21的延伸部分使从LED17发出的光在LED17和光入射面19a之间的空间内反射,使其高效地入射到光入射面19a。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形成LED基板18的基板部18a的导光板重叠部22中如图3和图5所示设有用于遮挡从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出射的光的遮光部27。遮光部27包括表面呈现白色的合成树脂材料(例如PET等),兼备优异的遮光性和光反射性。遮光部27安装于导光板重叠部22中的、在Y轴方向上与LED17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以介于导光板重叠部22的该端部和光入射面侧端部24中的在Y轴方向上比光入射范围扩展部25靠内侧(与LED17侧相反的一侧)的部分之间的方式配置。而且,遮光部27几乎无间隙地抵接到光入射面侧端部24的光出射面19b。由此,在从LED17入射到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19a的光在导光板19内几乎不传播地从光入射面侧端部24、特别是从光入射范围扩展部25的倾斜面25a直接出射的情况下,也能利用遮光部27遮挡该光。因而,背光源装置12的光学性能良好并且由液晶显示装置10的液晶面板11的显示区域AA显示的图像的显示质量良好。而且,设于导光板重叠部22的遮光部27抵接到光入射面侧端部24,由此能更可靠地遮挡上述这种漏光,并且能在Z轴方向、即光出射面19b的法线方向上定位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能使从LED17入射到光入射面19a的光的入射效率稳定。另外,遮光部27具有优异的光反射性,所以能反射上述这种漏光并使其再次回到导光板19内,因此也有助于光的利用效率的提高。
如上所述,遮光部27设于在背光源装置12内收纳的LED基板18,与液晶面板11连接的挠性基板14配置在背光源装置12外。而以往是将LED安装于与液晶面板连接的FPC,将FPC折弯后收纳在背光源装置内从而配置LED的构成,而且在背光源装置内除了FPC以外另外收纳用于遮光的限制构件,因此在搭载于FPC的电子部件中包括不易实现低背化的部件的情况下不易实现背光源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型化,而且FPC和限制构件收纳在背光源装置内,因此更不易实现背光源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型化。关于该点,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与液晶面板11连接的挠性基板14以外另外预先准备安装有LED17的LED基板18,将挠性基板14配置在背光源装置12外,将LED基板18收纳在背光源装置12内,并且在LED基板18中设置遮光部27,因此在搭载于挠性基板14的电子部件14c中包括不易实现低背化的部件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将该电子部件14c配置在与背光源装置12的内部空间相比更有空间富裕的背光源装置12外,从而在实现背光源装置12以及液晶显示装置10的薄型化上是优选的,而且挠性基板14不收纳在背光源装置12内,因此能减小其厚度的量而实现背光源装置12以及液晶显示装置10的薄型化。
更详细地,遮光部27如图5所示以在基板部18a的导光板重叠部22中沿着其长度方向(X轴方向、LED17的排列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其长度尺寸与基板部18a(导光板重叠部22)大致相同,而宽度尺寸比导光板重叠部22小。即,可以说遮光部27如图6所示以沿着X轴方向横穿LED配置区域LA和LED非配置区域NLA的方式配置于基板部18a。由此,不论在X轴方向上的什么位置(LED配置区域LA和LED非配置区域NLA),都能利用遮光部27遮挡从包括光入射范围扩展部25的倾斜面25a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直接出射的光,能得到高遮光性能。
上述这种构成的遮光部27如图3到图5所示,经由固定构件28固定于LED基板18的基板部18a的导光板重叠部22。固定构件28由合成树脂制成且对形成薄膜状的基材的两面涂敷粘合材料而成。固定构件28以介于遮光部27和导光板重叠部22之间的方式配置且其两面分别固定于遮光部27和导光板重叠部22。固定构件28的俯视时的形成范围比遮光部27宽,其外形与LED基板18的基板部18a大致一致。详细地,固定构件28与基板部18a同样地形成为在俯视时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横长的长方形,在俯视时与各LED17重叠的部分以沿着X轴方向断续地排列的方式具有多个用于使各LED17经过的LED用开口部28a。LED用开口部28a在俯视时仿照LED17的平面形状形成横长的长方形,并且在X轴方向上的开口宽度比LED17的该宽度尺寸稍大。在固定构件28中形成有俯视时位于各LED用开口部28a(LED)和遮光部27之间、与LED用开口部28a连通的扩展开口部28b。扩展开口部28b的数量与LED用开口部28a的数量相同,沿着X轴方向断续地排列配置,与各LED用开口部28a单独地连通。扩展开口部28b俯视时与LED用开口部28a同样地形成横长的长方形,并且在X轴方向上的开口宽度比LED用开口部28a的该开口宽度窄。
如上所述,俯视时的形成范围比遮光部27大的固定构件28如图3到图5所示,还固定于导光板19和框架16。即,固定构件28具有:导光板固定部29,其将LED基板18的基材部18a的导光板重叠部22和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进行固定;以及框架固定部30,其将LED基板18的基材部18a的框架重叠部23和框架16的LED基板重叠部16a进行固定。由此,安装有LED17的LED基板18分别相对于在Y轴方向上从前后夹着LED17的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和框架16的LED基板重叠部16a稳定地被定位,因此从LED17入射到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19b的光的入射效率稳定,不易发生亮度不匀等。而且,与假设除了固定构件28以外另外准备对导光板重叠部22和光入射面侧端部24进行固定的构件或对框架重叠部23和LED基板重叠部16a进行固定的构件的情况相比,在实现部件数量的削减、制造成本的低廉化上是优选的。
导光板固定部29如图4和图6所示,以介于LED基板18的基材部18a的导光板重叠部22和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之间的方式配置,其两面分别固定于导光板重叠部22和光入射面侧端部24。导光板固定部29在基材部18a的导光板重叠部22处沿着X轴方向断续地排列配置多个,其排列间隔与LED非配置区域NLA(后述的被固定突部31)大致相同。即,导光板固定部29在X轴方向上至少配置在LED非配置区域NLA的整个区域。详细地,导光板固定部29在导光板重叠部22中在X轴方向上除了LED非配置区域NLA的整个区域以外还配置在LED配置区域LA的两端部、即与LED非配置区域NLA相邻的端部。而在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形成有从光出射面19b朝向表侧、即LED基板18的导光板重叠部22使一部分突出而成的被固定突部31。被固定突部31的截面形状形成横长的长方形(四边形),朝向表侧的突出顶端面31a沿着LED基板18的基板部18a(导光板重叠部22)为大致平坦的形状。该被固定突部31配置在与遮光部27之间在Y轴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的位置,因此不易发生当组装LED基板18时遮光部27骑跨于(干扰)被固定突部31的情况。被固定突部31中的、与LED17形成相对状的面与光入射面19a形成齐平状,成为来自LED17的光所入射的第2扩展光入射面31b。并且,该被固定突部31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在X轴方向(LED17的排列方向)上的形成范围为与LED基板18的LED非配置区域NLA的整个区域和LED配置区域LA的两端部重合的范围、即与导光板固定部29大致相同的范围。因而,导光板固定部29以其大致整个区域与被固定突部31的大致平坦的突出顶端面31a形成面接触的方式固定。由此,能使导光板重叠部22更牢固且稳定地固定于光入射面侧端部24。而且,导光板19的直接固定于光入射面侧端部24(被固定突部31)的导光板固定部29在LED基板18的导光板重叠部22处在X轴方向上至少选择性地配置于LED非配置区域NLA,因此入射到导光板19内的光在光入射面侧端部24不易由于导光板固定部29的粘合材料而发生散射。而且,导光板固定部29在LED基板18的导光板重叠部22中在X轴方向上除了LED非配置区域NLA以外还选择性地配置于LED非配置区域NLA的端部,因此能使相对于光入射面侧端部24的固定面积增加而实现更稳定的固定,且能抑制由导光板固定部29的粘合材料造成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内的光会产生的散射,能将该散射限制为极轻微的散射。
框架固定部30如图3到图5所示,以介于LED基板18的基材部18a的框架重叠部23和框架16的LED基板重叠部16a之间的方式配置,其两面分别固定于框架重叠部23和LED基板重叠部16a。框架固定部30在基板部18a的框架重叠部23以沿着其长度方向(X轴方向、LED17的排列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其长度尺寸与基板部18a(框架重叠部23)大致相同。即,可以说框架固定部30如图6所示,在基板部18a的框架重叠部23以沿着X轴方向横穿LED配置区域LA和LED非配置区域NLA的方式配置。由此,框架固定部30相对于框架16的固定面积大,因此能将LED基板18牢固且稳定地固定于框架16。
本实施方式是如上结构,接下来说明其作用。当接通液晶显示装置10的电源时,从面板驱动电路基板经由挠性基板14和驱动器13对液晶面板11供给与图像有关的信号,并且从LED驱动电路基板对LED基板18上的各LED17供给电力,由此将各LED17点亮。从各LED17发出的光如图3所示被导光板19引导后透过光学片20,由此转换为均匀的面状光而照射液晶面板11,因而由液晶面板11的显示区域AA显示规定的图像。
如果详细地说明背光源装置12的作用,则当使各LED17点亮时,从各LED17出射的光如图3所示,在入射到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19a后,在导光板19的与外部的空气层的界面发生全反射,或者被反射片21反射等而在导光板19内传播的过程中,从光出射面19b出射后朝向光学片20照射。在此,在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形成有具有扩展光入射面25b的光入射范围扩展部25,光入射范围以扩展光入射面25b的量被扩展,因此光的入射效率高。而且,在光入射面侧端部24中形成具有第2扩展光入射面31b的被固定突部31,光入射范围以第2扩展光入射面31b的量被扩展,因此光的入射效率更高。由此,能实现亮度的提高以及低功耗化。
如上所述,在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形成光入射范围扩展部25,与此相伴地担心光入射面侧端部24内的光从朝向与光入射面19a侧相反的一侧的倾斜面25a直接向外部出射。关于该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LED基板18的基板部18a的导光板重叠部22设置遮光部27,遮光部27在Z轴方向上介于导光板重叠部22和光入射面侧端部24之间,并且在Y轴方向上相对于光入射范围扩展部25配置在与LED17侧相反的一侧,因此在从上述倾斜面25a直接出射光的情况下,也能通过由遮光部27遮挡从而抑制漏光直接入射液晶面板11的板面,或者直接入射光学片20的端面。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将框架16和LED基板18固定于液晶面板11的面板固定构件26具有遮光性的构成,因此能有效地抑制漏光向上述遮光部27以及液晶面板11直接入射。
如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照明装置)12具备:LED(光源)17;导光板19,其在端面具有来自LED17的光入射的光入射面19a,并且在板面具有使光出射的光出射面19b;LED基板(光源基板)18,其上安装LED17,并且至少在一部分具有导光板重叠部22,上述导光板重叠部22与导光板19的端部中的位于光入射面19a侧的端部即光入射面侧端部24在光出射面19b侧重合;以及遮光部27,其设于LED基板18的导光板重叠部22从而以介于导光板重叠部22和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之间的方式配置。
这样的话,从LED17入射到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19a的光在导光板19内传播后从光出射面19b出射。在此,在假设入射到光入射面19a的光在导光板19内几乎不传播地从导光板19的端部中的位于光入射面19a侧的端部即光入射面侧端部24直接出射的情况下,有可能该光成为漏光而使该背光源装置12的光学性能恶化。关于该点,安装有LED17的LED基板18至少在一部分具有导光板重叠部22,上述导光板重叠部22与导光板19的端部中的位于光入射面19a侧的端部即光入射面侧端部24在光出射面19b侧重合,使设于该导光板重叠部22的遮光部27介于导光板重叠部22和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之间,因此在从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直接出射光的情况下,也能利用遮光部27遮挡该光。由此,良好地保持该背光源装置12的光学性能。而且,遮光部27设于在安装有LED17的LED基板18中具有的导光板重叠部22,因此与如以往那样除了安装有LED17的FPC以外另外在背光源装置12内收纳用于实现遮光的限制构件的构成相比,实现该背光源装置12的薄型化。
另外,遮光部27以抵接到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的光出射面19b的方式配置。这样的话,在从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出射光的情况下,也能利用抵接到该光入射面侧端部24的光出射面19b的遮光部27更可靠地防止光的泄漏。而且,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由遮光部27在光出射面19b的法线方向上定位,因此能使从LED17入射到光入射面19a的光的入射效率稳定。
另外,在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从光出射面19b朝向LED基板18的导光板重叠部22至少使一部分突出而形成了光入射范围扩展部25,光入射范围扩展部25以越靠近LED17突出量越大的方式在与光入射面19a侧相反的一侧具有倾斜面25a。这样的话,在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从光出射面19b朝向LED基板18的导光板重叠部22至少使一部分突出而形成了光入射范围扩展部25,越靠近LED17突出量越大,由此,来自LED17的光入射到导光板19时的光入射范围被扩展,由此,光的入射效率变得更高。另一方面,光入射范围扩展部25在与光入射面19a侧相反的一侧具有倾斜面25a,因此担心从该倾斜面25a漏出光。然而,从该倾斜面25a漏出的光被以介于导光板重叠部22和光入射面侧端部24之间的方式配置的遮光部27遮挡,因此良好地保持该背光源装置12的光学性能。
另外,至少具备固定构件28,上述固定构件28以介于遮光部27和LED基板18的导光板重叠部22之间的方式配置,将遮光部27固定于导光板重叠部22。这样的话,能利用固定构件28将遮光部27简单地设于导光板重叠部22。
另外,固定构件28具有导光板固定部29,上述导光板固定部29以介于LED基板18的导光板重叠部22和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之间的方式配置,将导光板重叠部22固定于光入射面侧端部24。这样的话,在固定构件28中具有将LED基板18的导光板重叠部22固定于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的导光板固定部29,因此能将安装于LED基板18的LED17相对于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19a在从LED17朝向光入射面19a的方向上实现定位。由此,能使从LED17入射到光入射面19a的光的入射效率稳定。而且,将遮光部27固定于LED基板18的导光板重叠部22的固定构件28是具有导光板固定部29的构成,因此与假设除了将遮光部27固定于导光板重叠部22的固定构件28以外另外设置将LED基板18固定于导光板19的构件的情况相比,能削减部件数量。
另外,是如下构成:LED17在LED基板18中在沿着LED基板18的板面且沿着光入射面19a的方向上断续地排列配置有多个,而LED基板18在LED17的排列方向上区分为配置有LED17的LED配置区域(光源配置区域)LA和未配置LED17的LED非配置区域(光源非配置区域)NLA,并且LED配置区域LA和LED非配置区域NLA交替地排列,导光板固定部29以选择性地固定于LED基板18的导光板重叠部22中的、至少LED非配置区域NLA的方式配置。这样的话,在LED基板18中从在沿着LED基板18的板面且沿着光入射面19a的方向上断续地排列配置的多个LED17发出的光当入射到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19a时,在存在于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的光量的分布密度中会由于该端部的LED17在排列方向上的位置而产生与LED17的配置图形相应的差。即,在光入射面侧端部24中的、在LED17的排列方向上与LED配置区域LA重合的部分,存在的光量的分布密度高,在LED17的排列方向上与LED非配置区域NLA重合的部分,存在的光量的分布密度低。而导光板固定部29以选择性地固定于LED基板18的导光板重叠部22中的、至少LED非配置区域NLA的方式配置,因此与假设导光板固定部29以选择性地固定于LED基板18的导光板重叠部22中的、LED配置区域LA的方式配置的情况相比,从LED17入射到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19a的光不易由于导光板固定部29而发生散射等。由此,该背光源装置12的光学性能不易由于导光板固定部29而降低。
另外,在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形成有被固定突部31,上述被固定突部31从光出射面19b朝向LED基板18的导光板重叠部22局部地突出,其突出顶端面31a沿着导光板重叠部22为大致平坦的形状,并且其上固定导光板固定部29。这样的话,将固定构件28的导光板固定部29固定于导光板19的被固定突部31,由此能使安装于LED基板18的LED17相对于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19a进行定位。被固定突部31从光出射面19b起的突出顶端面31a沿着导光板重叠部22为大致平坦的形状,因此导光板固定部29被稳定地固定,由此,LED17相对于光入射面19a的位置关系也稳定。
另外,遮光部27以与被固定突部31之间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这样的话,不易发生遮光部27骑跨于被固定突部31的情况。由此,能适当地发挥遮光部27的遮光功能。
另外,导光板固定部29以除了LED基板18的导光板重叠部22中的LED非配置区域NLA以外还选择性地固定于LED配置区域LA的与LED非配置区域NLA相邻的端部的方式配置。这样的话,与假设将导光板固定部29仅设为导光板重叠部22中的LED非配置区域NLA的情况相比,导光板固定部29相对于LED基板18的固定面积增加,因此能使LED基板18更稳定地固定于导光板19。另一方面,导光板固定部29被扩展到导光板重叠部22中的LED配置区域LA的一部分,由此虽然担心从LED17入射到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19a的光由于导光板固定部29而发生散射等情况,但是导光板固定部29选择性地固定于导光板重叠部22中的、LED配置区域LA的与LED非配置区域NLA相邻的端部,因此能将从LED17入射到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19a的光由于导光板固定部29而发生散射等的影响限制为轻微的影响。由此,该背光源装置12的光学性能不易由于导光板固定部29而降低。
另外,具备形成包围导光板19的框状并且以至少一部分在与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19a之间夹着LED17的方式配置而成的框架16,而LED基板18至少在一部分具有框架重叠部23,上述框架重叠部23与框架16中的在与光入射面19a之间夹着LED17的部分重合,固定构件28具有框架固定部30,上述框架固定部30以介于LED基板18的框架重叠部23和框架16中的在与光入射面19a之间夹着LED17的部分之间的方式配置,将框架重叠部23固定于框架16中的在与光入射面19a之间夹着LED17的部分。这样的话,在固定构件28中具有框架固定部30,上述框架固定部30将LED基板18的框架重叠部23固定于框架16中的在与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19a之间夹着LED17的部分,因此能使安装有LED17的LED基板18的配置更稳定。由此,LED17相对于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19a的位置关系稳定,因此能使从LED17入射到光入射面19a的光的入射效率稳定。而且,将遮光部27固定于LED基板18的导光板重叠部22的固定构件28是具有框架固定部30的构成,因此与假设除了将遮光部27固定于导光板重叠部22的固定构件28以外另外设置将LED基板18固定于框架16的构件的情况相比,能削减部件数量。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0具备:上面所述的背光源装置12;以及液晶面板(显示面板)11,其相对于导光板19配置在光出射面19b侧并且具有利用从光出射面19b出射的光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AA。根据这种液晶显示装置10,对液晶面板11供给光的背光源装置12实现薄型化,因此能实现整体的薄型化。特别是在该液晶显示装置10向窄边框化发展、LED17和液晶面板11的显示区域AA之间的距离短的构成中,由于从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直接出射的光,担心在液晶面板11中由显示区域AA显示的图像的显示质量降低,但通过利用遮光部27遮挡上述这种漏光而能抑制图像的显示质量的降低。
另外,除了LED基板18以外另外具备与液晶面板11的端部连接并且搭载有电子部件14c的挠性基板14。在与液晶面板11的端部连接的挠性基板14所搭载的电子部件14c中有可能包括与LED17相比不易实现低背化的电子部件。由于采用除了LED基板18以外另外具备这种挠性基板14的构成,所以避免上述这种不易实现低背化的电子部件14c存在于极有限的背光源装置12的内部空间。由此,避免阻碍背光源装置12的薄型化的情况。另一方面,上述这种不易实现低背化的电子部件14c搭载于挠性基板14,由此配置于与背光源装置12相比空间有富余的该液晶显示装置10的内部空间,因此不易阻碍该液晶显示装置10的薄型化。
另外,具备以介于液晶面板11和LED基板18之间的方式配置且将LED基板18固定于液晶面板11的面板固定构件26。这样,利用面板固定构件26将LED基板18固定于液晶面板11,由此实现LED基板18的定位,因此安装于LED基板18的LED17也不易相对于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19a错位。由此,能使从LED17入射到光入射面19a的光的入射效率稳定。
另外,面板固定构件26为具有遮光性的构成。这样的话,能更不易发生来自LED17的光直接入射到液晶面板11、或者从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出射的光直接入射到液晶面板11的情况。由此,能抑制由液晶面板11的显示区域AA显示的图像的显示质量降低。
另外,显示面板为在一对基板11a、11b之间封入液晶而成的液晶面板11。这种显示装置作为液晶显示装置10能应用于各种用途、例如能应用于在智能电话或手写面板型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型信息终端中使用的显示器等。
<实施方式2>
利用图7或图8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在该实施方式2中,示出改变固定构件128的开口范围并且改变光入射范围扩展部125和被固定突部131的形成范围。此外,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说明。
如图7所示,扩展开口部128b以形成为在俯视时大致梯形的方式形成于本实施方式的固定构件128。扩展开口部128b为在X轴方向上的开口宽度越靠近LED用开口部128a越宽,而越靠近遮光部127越窄的平面形状。因而,导光板固定部129形成为在俯视时上底和下底与扩展开口部128b相反的大致梯形,为X轴方向上的尺寸越靠近框架固定部130(LED117)越窄、而越靠近遮光部127越宽的平面形状。
而导光板119中的、固定有导光板固定部129的被固定突部131如图8所示为平面形状与导光板固定部129同样的大致梯形。与此相伴地,光入射范围扩展部125的平面形状为与扩展开口部128b同样的大致梯形。在这种构成中,导光板固定部129和被固定突部131的固定面积在Y轴方向上离导光板119的光入射面119a越远越大,而越靠近光入射面119a越小,因此从LED117入射到光入射面侧端部124的光更不易由于导光板固定部129的粘合材料而发生散射,因而能使背光源装置的光学性能进一步良好。
<实施方式3>
根据图9或图10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在该实施方式3中,示出从上述实施方式2进一步改变固定构件228的开口范围,并且改变光入射范围扩展部225和被固定突部231的形成范围。此外,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固定构件228中,如图9所示,扩展开口部228b在X轴方向上的开口宽度与LED用开口部228a的该开口宽度大致相同。因而,导光板固定部229在X轴方向上的尺寸比上述实施方式1所述的尺寸小。导光板固定部229如图10所示虽然在基材部218a的导光板重叠部222中在X轴方向上与LED非配置区域NLA的大致整个区域重合,但是形成在没有与LED配置区域LA的大致整个区域重合的范围内。而导光板219中的、固定有导光板固定部229的被固定突部231在X轴方向上的形成范围与上述实施方式1所述的形成范围相比被缩小,在X轴方向上形成在与LED非配置区域NLA的大致整个区域重合,但是没有与LED配置区域LA的大致整个区域重合的范围内。与此相伴地,光入射范围扩展部225在X轴方向上的形成范围与上述实施方式1所述的形成范围相比被扩展,在X轴方向上形成在与LED配置区域LA的大致整个区域重合,但是没有与LED非配置区域NLA的大致整个区域重合的范围内。在这种构成中,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比,光入射范围扩展部225在X轴方向上的形成范围被扩展,因此从LED217入射到光入射面219a的光的入射效率更高,并且导光板固定部229在X轴方向上的形成范围被缩小,由此从LED217入射到光入射面侧端部224的光更不易由于导光板固定部229的粘合材料而发生散射,因而能使背光源装置的光学性能进一步良好。
<实施方式4>
根据图1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在该实施方式4中,示出从上述实施方式1改变了光入射范围扩展部325的截面形状。此外,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光入射范围扩展部325如图11所示具有从导光板3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324的光出射面319b的突出量变化的部分和该突出量固定的部分。光入射范围扩展部325中的、突出量变化的部分具有倾斜面325a并且以越远离LED317上述突出量越小的方式发生变化。光入射范围扩展部325中的、突出量固定的部分具有扩展光入射面325b,并且其突出顶端面沿着LED基板318的导光板重叠部322为大致平坦的形状。
<实施方式5>
根据图1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在本实施方式5中,示出从上述实施方式1省略导光板419中的光入射范围扩展部和被固定突部。此外,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导光板419如图12所示在整个区域内厚度尺寸大致固定,在光入射面侧端部424没有形成上述实施方式1所述的光入射范围扩展部和被固定突部。在这种构成中,有可能从LED417入射到光入射面侧端部424的光从光入射面侧端部424直接出射,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利用遮光部427遮挡漏光。
<其它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于根据上述记述和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如下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
(1)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遮光部大致无间隙地抵接到导光板的光入射面侧端部的构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在遮光部和光入射面侧端部之间空出间隙、遮光部与光入射面侧端部不接触的构成。
(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形成于导光板的光入射面侧端部的光入射范围扩展部在与光入射面侧相反的一侧具有倾斜面的构成,但也可以与被固定突部同样地设为光入射范围扩展部的与光入射面侧相反的一侧的面为沿着Z轴方向大致笔直的面的构成。
(3)除了上述各实施方式以外,能适当地改变光入射范围扩展部和被固定突部在X轴方向上的形成范围和平面形状。同样地能适当地改变固定构件中的扩展开口部和导光板固定部在X轴方向上的形成范围和平面形状。
(4)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光入射范围扩展部和被固定突部在X轴方向上分别局部地配置于光入射面侧端部的构成,但也能采用例如省略被固定突部、在光入射面侧端部的X轴方向上的大致整个区域内形成光入射范围扩展部的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在固定构件中能省略导光板固定部。反之,也能采用省略光入射范围扩展部、在光入射面侧端部的X轴方向上的大致整个区域内形成被固定突部的构成。在这种情况下,能在固定构件中省略扩展开口部,扩展导光板固定部的形成范围。
(5)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遮光部被固定构件固定于LED基板的基板部中的导光板重叠部的构成,但也能在导光板重叠部设置遮光部(实现一体化)时使用例如粘接剂。作为粘接剂,能使用包括热固化树脂材料的粘接剂或包括光固化树脂材料(包括紫外线固化树脂材料或可见光固化树脂材料)的粘接剂。除此以外,也能利用热熔敷或超声波熔敷等方法在导光板重叠部设置遮光部。
(6)在采用上述(5)的构成的情况下,虽然能省略将遮光部固定于LED基板的基材部的固定构件,但是优选使用将LED基板的基材部固定于导光板和框架的固定构件。但不是必须使用这种固定构件,也能根据情况采用不将LED基板的基材部固定于导光板和框架的构成(不使用固定构件的构成)。
(7)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利用固定构件将与LED基板的基材部为分体部件的遮光部固定于导光板重叠部的构成,但也能将遮光部一体形成于LED基板的基材部。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利用遮光性材料形成LED基板的基材部即可。
(8)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具有框架固定部的构成,固定构件固定于框架的框架固定部,但也能省略框架固定部。
(9)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面板固定构件固定于框架和LED基板的情况,但也能设为虽然面板固定构件固定于框架但是不固定于LED基板的构成。另外,也能省略面板固定构件。在这种情况下,能使用粘接剂(优选包括光固化树脂材料的粘接剂)代替面板固定构件。
(10)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短边侧的一个端面为与LED相对的光入射面的配置,但导光板的长边侧的一个端面为来自LED的光入射的光入射面的配置也包括在本发明中。除此以外,导光板的短边侧的两个端面为来自LED的光入射的光入射面的配置也包括在本发明中。而且导光板的长边侧的两个端面为来自LED的光入射的光入射面的配置也包括在本发明中。另外,导光板的任意3个端面为来自LED的光入射的光入射面的配置、或者导光板的4个端面全部为来自LED的光入射的光入射面的配置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11)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LED基板包括薄膜状基材,但也能设为LED基板的基材形成为具有一定厚度的板状的构成。
(1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基板部安装LED而成的LED基板,但在安装有机EL等其它光源的光源基板中也能应用本发明。
(13)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智能电话或手写面板型笔记本电脑等便携信息终端中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但在例如车载型信息终端(便携型汽车导航***)、便携型游戏机等所用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也能应用本发明。
(14)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将液晶面板具有的彩色滤光片的着色部设为R、G、B这3色,但也能将着色部设为4色以上。
(15)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开关元件使用了TFT,但也能在使用TFT以外的开关元件(例如薄膜二极管(TFD))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应用,除了进行彩色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外,也能在进行黑白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应用。
附图标记说明
10…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1…液晶面板(显示面板);11a…CF基板(基板);11b…阵列基板(基板);12…背光源装置(照明装置);14…挠性基板;14c…电子部件;16…框架;17、117、217、317、417…LED(光源);18、318…LED基板(光源基板);19、119、219、319、419…导光板;19a、119a、219a…光入射面;19b、319b…光出射面;22、222、322…导光板重叠部;23…框架重叠部;24、124、224、424…光入射面侧端部;25、125、225、325…光入射范围扩展部;25a、325a…倾斜面;26…面板固定构件;27、127、427…遮光部;28、128、228…固定构件;29、129、229…导光板固定部;30、130…框架固定部;31、131、231…被固定突部;31a…突出顶端面;LA…LED配置区域(光源配置区域);AA…显示区域;NLA…LED非配置区域(光源非配置区域)。

Claims (15)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光源;
导光板,其在端面具有来自上述光源的光入射的光入射面,并且在板面具有使光出射的光出射面;
光源基板,其上安装上述光源,至少在一部分具有导光板重叠部,上述导光板重叠部与上述导光板的端部中的位于上述光入射面侧的端部即光入射面侧端部在上述光出射面侧重合;以及
遮光部,其设于上述光源基板的上述导光板重叠部,由此以介于上述导光板重叠部和上述导光板的上述光入射面侧端部之间的方式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遮光部以抵接于上述导光板的上述光入射面侧端部的上述光出射面的方式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
在上述导光板的上述光入射面侧端部,至少使一部分从上述光出射面朝向上述光源基板的上述导光板重叠部突出而形成了光入射范围扩展部,上述光入射范围扩展部以突出量越靠近上述光源越大的方式在与上述光入射面侧相反的一侧具有倾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至少具备固定构件,上述固定构件以介于上述遮光部和上述光源基板的上述导光板重叠部之间的方式配置,将上述遮光部固定于上述导光板重叠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固定构件具有导光板固定部,上述导光板固定部以介于上述光源基板的上述导光板重叠部和上述导光板的上述光入射面侧端部之间的方式配置,将上述导光板重叠部固定于上述光入射面侧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
为如下构成:上述光源在上述光源基板中在沿着上述光源基板的板面且沿着上述光入射面的方向上断续地排列配置有多个,而上述光源基板在上述光源的排列方向上区分为配置有上述光源的光源配置区域和未配置上述光源的光源非配置区域,并且上述光源配置区域和上述光源非配置区域交替地排列,
上述导光板固定部以选择性地固定于上述光源基板的上述导光板重叠部中的至少上述光源非配置区域的方式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
在上述导光板的上述光入射面侧端部形成有被固定突部,上述被固定突部从上述光出射面朝向上述光源基板的上述导光板重叠部局部地突出,其突出顶端面沿着上述导光板重叠部为大致平坦的形状,并且上述导光板固定部固定于上述被固定突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遮光部以与上述被固定突部之间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至权利要求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导光板固定部以固定于上述光源基板的上述导光板重叠部中的上述光源非配置区域,并且还选择性地固定于上述光源配置区域中的与上述光源非配置区域相邻的端部的方式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权利要求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具备框架,其形成为包围上述导光板的框状,并且至少一部分以在与上述导光板的上述光入射面之间夹着上述光源的方式配置而成,而上述光源基板至少在一部分具有框架重叠部,上述框架重叠部与上述框架中的在与上述光入射面之间夹着上述光源的部分重合,
上述固定构件具有框架固定部,上述框架固定部以介于上述光源基板的上述框架重叠部和上述框架中的在与上述光入射面之间夹着上述光源的部分之间的方式配置,将上述框架重叠部固定于上述框架中的在与上述光入射面之间夹着上述光源的部分。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以及显示面板,其相对于上述导光板配置在上述光出射面侧并且具有利用从上述光出射面出射的光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
具备上述光源基板,并且另外具备与上述显示面板的端部连接并且搭载有电子部件的挠性基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
具备面板固定构件,上述面板固定构件以介于上述显示面板和上述光源基板之间的方式配置,将上述光源基板固定于上述显示面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
上述面板固定构件为具有遮光性的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上述显示面板设为在一对基板之间封入液晶而成的液晶面板。
CN201480026837.1A 2013-05-24 2014-02-25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52098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09906 2013-05-24
JP2013109906 2013-05-24
PCT/JP2014/054441 WO2014188748A1 (ja) 2013-05-24 2014-02-25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9818A true CN105209818A (zh) 2015-12-30

Family

ID=51933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6837.1A Pending CN105209818A (zh) 2013-05-24 2014-02-25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88272B2 (zh)
JP (1) JP6125626B2 (zh)
CN (1) CN105209818A (zh)
WO (1) WO201418874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4715A (zh) * 2017-01-05 2019-08-09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10320696A (zh) * 2018-03-29 2019-10-11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CN112567291A (zh) * 2018-09-05 2021-03-26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0617B (zh) * 2015-03-03 2018-11-2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6284277B2 (ja) * 2015-04-15 2018-02-28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面状照明装置
WO2017057219A1 (ja) * 2015-09-30 2017-04-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CN105717682B (zh) * 2015-12-31 2023-03-2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KR102448040B1 (ko) * 2016-04-19 2022-09-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10739514B2 (en) * 2017-07-21 2020-08-11 Japan Display Inc. Light source device, backlight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0699514B2 (en) * 2017-10-03 2020-06-30 Bluberi Gaming Canada Inc. Edge display having a LED matrix
US10386572B1 (en) 2018-04-24 2019-08-20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with a backlight
US11397350B1 (en) * 2021-06-10 2022-07-26 Innolux Corporation Backlight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9596A (zh) * 2008-12-04 2010-06-2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01770095A (zh) * 2008-12-30 2010-07-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件
CN102089568A (zh) * 2008-08-29 2011-06-08 夏普株式会社 背光源装置以及具备该背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
CN102102831A (zh) * 2009-12-16 2011-06-22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
US20110149203A1 (en) * 2009-12-18 2011-06-23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module applying the same
CN202884679U (zh) * 2012-10-08 2013-04-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漏光背光体及其液晶显示模组
US20140036541A1 (en) * 2012-08-03 2014-02-06 Minebea Co., Ltd. Spread illuminat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42499B2 (ja) * 2006-08-18 2013-02-13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液晶表示装置
JP5083111B2 (ja) * 2008-08-07 2012-11-2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面光源装置
KR101236089B1 (ko) * 2008-12-16 2013-02-21 오므론 가부시키가이샤 면광원 장치
JP4894955B2 (ja) * 2008-12-17 2012-03-1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面光源装置
KR101313653B1 (ko) * 2009-06-24 2013-10-0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US8118465B2 (en) 2009-10-30 2012-02-21 Minebea Co., Ltd. Spread illuminating apparatus
JP5410922B2 (ja) * 2009-10-30 2014-02-05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面状照明装置
JP5447944B2 (ja) * 2009-10-30 2014-03-19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面状照明装置
JP5555507B2 (ja) * 2010-03-05 2014-07-23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照明装置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
JP5743692B2 (ja) * 2011-04-28 2015-07-01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面状照明装置
JP5663434B2 (ja) 2011-08-15 2015-02-0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JP5556837B2 (ja) * 2012-03-15 2014-07-23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面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9568A (zh) * 2008-08-29 2011-06-08 夏普株式会社 背光源装置以及具备该背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
CN101749596A (zh) * 2008-12-04 2010-06-2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01770095A (zh) * 2008-12-30 2010-07-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件
CN102102831A (zh) * 2009-12-16 2011-06-22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
US20110149203A1 (en) * 2009-12-18 2011-06-23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module applying the same
US20140036541A1 (en) * 2012-08-03 2014-02-06 Minebea Co., Ltd. Spread illuminating apparatus
CN202884679U (zh) * 2012-10-08 2013-04-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漏光背光体及其液晶显示模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4715A (zh) * 2017-01-05 2019-08-09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10320696A (zh) * 2018-03-29 2019-10-11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CN112567291A (zh) * 2018-09-05 2021-03-26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25626B2 (ja) 2017-05-10
US9588272B2 (en) 2017-03-07
US20160077270A1 (en) 2016-03-17
WO2014188748A1 (ja) 2014-11-27
JPWO2014188748A1 (ja) 2017-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09818A (zh)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1183193B (zh) 电光装置、照明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0180527B2 (en)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2022673B (zh) 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07111187B (zh) 显示装置
CN108027116B (zh)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WO2016143659A1 (ja) 表示装置
WO2017022614A1 (ja) 表示装置
US10001664B2 (en) Display device
WO2015033671A1 (ja)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WO2014042063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CN106896554B (zh) 显示器设备
JP6359127B2 (ja)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KR20110028142A (ko) 백라이트의 반사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소자
CN108027533A (zh) 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KR20120078234A (ko) 도광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소자
US20180313997A1 (en)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KR20120072958A (ko) 백라이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소자
KR101920760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을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JP2013171619A (ja)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KR20130024163A (ko) 기판에 발광소자가 부착된 액정표시소자
KR101297252B1 (ko) 모서리의 빛샘이 방지된 액정표시소자
KR20120047715A (ko) 발광소자와,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및 액정표시장치
WO2022033234A1 (zh) 侧入式光源、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08084651A (ja) 照明装置、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