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0051A - 昼间行驶灯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昼间行驶灯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0051A
CN105180051A CN201510493507.XA CN201510493507A CN105180051A CN 105180051 A CN105180051 A CN 105180051A CN 201510493507 A CN201510493507 A CN 201510493507A CN 105180051 A CN105180051 A CN 1051800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eat sinking
running lamp
card base
sinking 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935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亮
黄丽娟
雷旭
赵志星
方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49350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80051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80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00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21V23/06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coupling devices, e.g. conn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02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昼间行驶灯,包括散热背板、PCB板,还包括多个U形弹片,所述PCB板叠置于所述散热背板上,所述U形弹片包括中部板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中部板的相对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与所述散热背板相卡接,以使所述PCB板压接于所述散热背板与所述中部板之间。相比于胶层固定和螺钉固定的方式,上述昼间行驶灯通过U性弹片将PCB板固定于散热背板上,无须借助其他工具实现该操作,且卡接操作本身具有简单、快捷的特点,因此,该昼间行驶灯的成本更低;同时,相比于胶层,U性弹片的可靠性更高,以此提高昼间行驶灯的结构强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汽车。

Description

昼间行驶灯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昼间行驶灯。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汽车。
背景技术
昼间行驶灯是汽车上关乎行车安全的重要部分之一,因此昼间行驶灯的结构设计就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昼间行驶灯包括灯体、灯罩、装饰框、PCB板(PrintedCircuitBoard,印制电路板)和散热背板。
传统技术中,昼间行驶灯的安装结构主要有以下两种:
如图1所示,第一种是通过专用工装将PCB板11、散热背板12通过胶层黏附于装饰框13上。如图2所示,第二种是通过螺钉21将散热背板22、PCB板23固定于装饰框24上。
然而,采用第一种结构时,由于胶层的成本相对较高,且需要专用工装实现胶层黏附操作,使得整个昼间行驶灯的成本偏高;同时,采用胶层固定后,胶层容易失效,昼间行驶灯的结构强度较差。而采用第二种结构时,所需的螺钉数量较大,拧螺钉时需要辅助工具,导致昼间行驶灯的成本偏高;同时,将各螺钉依次拧入散热背板、PCB板的指定位置处时,整个操作比较繁琐,昼间行驶灯的安装成本较高,安装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昼间行驶灯,该昼间行驶灯的成本较低,结构强度较高。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昼间行驶灯,包括散热背板、PCB板,还包括多个U形弹片,所述PCB板叠置于所述散热背板上,所述U形弹片包括中部板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中部板的相对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与所述散热背板相卡接,以使所述PCB板压接于所述散热背板与所述中部板之间。
优选的,在上述昼间行驶灯中,所述第一侧板上具有第一卡接孔,所述散热背板上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卡接的部位具有第一卡脚,所述第一卡脚位于所述第一卡接孔内,所述第一卡接孔和所述第一卡脚在背离所述中部板的一侧相挡接。
优选的,在上述昼间行驶灯中,所述第二侧板上具有第二卡接孔,所述散热背板上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卡接的部位具有第二卡脚,所述第二卡脚位于所述第二卡接孔内,所述第二卡接孔和所述第二卡脚在背离所述中部板的一侧相挡接。
优选的,在上述昼间行驶灯中,所述第一卡脚和所述第二卡脚中的至少一者为锥形卡脚,所述锥形卡脚上具有斜面,沿着逐渐远离所述中部板的方向,所述斜面相对于所述散热背板的突出高度逐渐增加。
优选的,在上述昼间行驶灯中,所述锥形卡脚上还包括平齐面,所述平齐面连接于所述斜面上远离所述中部板的一侧,沿着逐渐远离所述中部板的方向,所述平齐面相对于所述散热背板的突出高度不变。
优选的,在上述昼间行驶灯中,所述散热背板和所述PCB板中的一者上具有定位凸部,另一者上具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凸部位于所述定位孔内。
优选的,在上述昼间行驶灯中,所述中部板上具有过孔,所述定位凸部设置于所述散热背板上,且所述定位凸部穿过所述过孔。
优选的,在上述昼间行驶灯中,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定位凸部均为多个,各所述定位孔与各所述定位凸部一一配合。
优选的,在上述昼间行驶灯中,所述定位凸部与所述定位孔间隙配合。
一种汽车,包括昼间行驶灯,所述昼间行驶灯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昼间行驶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昼间行驶灯包括散热背板、PCB板和多个U形弹片,该U形弹片包括中部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与散热背板相卡接,以使PCB板压接于散热背板与中部板之间。安装昼间行驶灯时,首先将PCB板和散热背板相叠置,然后将U形弹片卡接于散热背板上,以此将PCB板压在散热背板上,实现PCB板与散热背板之间的固定。相比于胶层固定和螺钉固定的方式,上述昼间行驶灯通过U性弹片将PCB板固定于散热背板上,无须借助其他工具实现该操作,且卡接操作本身具有简单、快捷的特点,因此,该昼间行驶灯的成本更低;同时,相比于胶层,U性弹片的可靠性更高,以此提高昼间行驶灯的结构强度。
由于上述昼间行驶灯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昼间行驶灯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传统技术中的一种昼间行驶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技术中的另一种昼间行驶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昼间行驶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昼间行驶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昼间行驶灯的切面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背板与PCB板之间的配合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背板与PCB板的装配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背板、PCB板及U形弹片的装配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背板、PCB板、U形弹片及装饰框的装配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PCB板、12-散热背板、13-装饰框、21-螺钉、22-散热背板、23-PCB板、24-装饰框;
31-散热背板、311-第一卡脚、312-定位凸部、32-PCB板、33-U形弹片、331-中部板、332-第一侧板、333-第二侧板、34-装饰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3-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昼间行驶灯,该昼间行驶灯包括散热背板31、PCB板32、U形弹片33和装饰框34等部件,PCB板32可叠置于散热背板31上,U形弹片33可包括中部板331以及分别固定于该中部板331的相对两侧的第一侧板332和第二侧板333,该第一侧板332和第二侧板333均与散热背板31相卡接,以使PCB板32压接于散热背板31与中部板331之间,此时,PCB板32与散热背板31面接触。
具体地,第一侧板332和第二侧板333与散热背板31之间的卡接结构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第一侧板332的边缘和第二侧板333的边缘均具有翻边,该翻边可与散热背板31的边缘卡在一起。
安装昼间行驶灯时,首先将PCB板32和散热背板31相叠置,然后将U形弹片33卡接于散热背板31上,以此将PCB板32压在散热背板31上,实现PCB板32与散热背板31之间的固定。相比于胶层固定和螺钉固定的方式,上述昼间行驶灯通过U性弹片33将PCB板32固定于散热背板31上,无须借助其他工具实现这一操作,且卡接操作本身具有简单、快捷的特点,因此,该昼间行驶灯的成本更低;同时,相比于胶层,U性弹片33的可靠性更高,使得散热背板31与PCB板之间的连接不容易失效,以此提高昼间行驶灯的结构强度。
一种实施例中,第一侧板332与散热背板31之间的卡接可通过下述结构实现:第一侧板332上具有第一卡接孔,散热背板31上与第一侧板332相卡接的部位具有第一卡脚311,该第一卡脚311位于第一卡接孔内,第一卡接孔和第一卡脚311在背离中部板331的一侧相挡接。据此,可按压U形弹片33,使得第一侧板332相对于散热背板32移动,当散热背板31上的第一卡脚311进入第一侧板332上的第一卡接孔后,第一卡脚311与第一卡接孔的内壁之间形成挡接力,以防第一卡脚311从第一卡接孔中脱出,继而保证两者的可靠连接。此卡接结构既能简化昼间行驶灯的结构,还能保证U形弹片33与散热背板31之间的卡接力,进而保证散热背板31与PCB板32之间能够可靠固定。优选地,第一卡脚311与第一卡接孔之间的卡接量可为1mm~1.5mm。
同理地,第二侧板333上可开设第二卡接孔,散热背板31上与第二侧板333相卡接的部位具有第二卡脚,该第二卡脚位于第二卡接孔内,该第二卡接孔和第二卡脚在背离中部板的一侧相挡接。
上述第一卡脚311和第二卡脚的结构可根据需求灵活设置,为了减小第一卡脚311和第二卡脚所占用的空间,同时保证两者的结构强度,可将第一卡脚311和第二卡脚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锥形卡脚,该锥形卡脚上具有斜面,沿着逐渐远离中部板331的方向,该斜面相对于散热背板31的突出高度逐渐增加。一般地,散热背板31上设置锥形卡脚的表面为平面,此时斜面相对于散热背板31的突出高度即斜面上的各个点与该表面之间的距离,某点的突出高度越大,表示锥形卡脚在此点处的尺寸越大。因此,上述结构使得锥形卡脚上与第一卡接孔或者第二卡接孔相挡接的位置具有较大的尺寸,以提高散热背板31与U形弹片33之间的卡接强度。
依循上述技术构思,还可在锥形卡脚上设置平齐面,该平齐面连接于前述斜面上远离中部板331的一侧,沿着逐渐远离中部板331的方向,该平齐面相对于散热背板31的突出高度不变。此结构中,平齐面能够使得锥形卡脚的尺寸较大端保持一定的长度,以此进一步增加锥形卡脚的结构强度。
另一实施例中,散热背板31和PCB板32中的一者上具有定位凸部312,另一者上具有定位孔,该定位凸部312位于该定位孔内。将U形弹片33卡接于散热背板31上之前,需要将PCB板32叠置于散热背板31上,通过前述定位凸部312与定位孔之间的配合,即可实现PCB板32与散热背板31之间的预装定位,以此提高PCB板相对于散热背板31的位置精度。另外,上述定位凸部312与定位孔之间的配合还可防止散热背板31与PCB板32之间出现相对移动。
具体地,上述定位凸部312和定位孔均可仅设置一个,但为了强化前述技术效果,可将定位凸部312和定位孔均设置为多个,各定位孔与各定位凸部312一一配合。例如,可将定位凸部312和定位孔均设置为两个,两个定位凸部312和两个定位孔均呈对角线布置。
可选地,定位凸部312与定位孔之间可采取间隙配合的方式,两者具体可形成0.1mm的间隙。此种配合方式不仅便于定位凸部312与定位孔快速配合,还能保证定位凸部312与定位孔之间的定位精度满足要求。
中部板331可覆盖上述定位凸部312和定位孔,但为了同时实现U形弹片33与散热背板31和PCB板32之间的定位,还可在中部板331上设置过孔,定位凸部312设置于散热背板31上,且该定位凸部312穿过前述过孔。因此,定位凸部312可同时与定位孔和过孔配合,从而实现PCB板32与散热背板31、U形弹片33与散热背板31之间的预装定位,同时防止PCB板32与散热背板31、U形弹片33与散热背板31之间出现过大的相对位移。
如图7所示为散热背板31的结构图,采用前文所述的昼间行驶灯后,如图8所示,可首先将PCB板32预装定位至散热背板31上,再如图9所示,将U形弹片33与散热背板31卡接,最后如图10所示,通过定位销完成装饰框34在散热背板31上的定位,通过螺钉将装饰框34和散热背板31固定在一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描述的昼间行驶灯。由于上述昼间行驶灯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昼间行驶灯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昼间行驶灯,包括散热背板、PCB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U形弹片,所述PCB板叠置于所述散热背板上,所述U形弹片包括中部板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中部板的相对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与所述散热背板相卡接,以使所述PCB板压接于所述散热背板与所述中部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昼间行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上具有第一卡接孔,所述散热背板上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卡接的部位具有第一卡脚,所述第一卡脚位于所述第一卡接孔内,所述第一卡接孔和所述第一卡脚在背离所述中部板的一侧相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昼间行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上具有第二卡接孔,所述散热背板上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卡接的部位具有第二卡脚,所述第二卡脚位于所述第二卡接孔内,所述第二卡接孔和所述第二卡脚在背离所述中部板的一侧相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昼间行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脚和所述第二卡脚中的至少一者为锥形卡脚,所述锥形卡脚上具有斜面,沿着逐渐远离所述中部板的方向,所述斜面相对于所述散热背板的突出高度逐渐增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昼间行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卡脚上还包括平齐面,所述平齐面连接于所述斜面上远离所述中部板的一侧,沿着逐渐远离所述中部板的方向,所述平齐面相对于所述散热背板的突出高度不变。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昼间行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背板和所述PCB板中的一者上具有定位凸部,另一者上具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凸部位于所述定位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昼间行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板上具有过孔,所述定位凸部设置于所述散热背板上,且所述定位凸部穿过所述过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昼间行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定位凸部均为多个,各所述定位孔与各所述定位凸部一一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昼间行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部与所述定位孔间隙配合。
10.一种汽车,包括昼间行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昼间行驶灯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昼间行驶灯。
CN201510493507.XA 2015-08-12 2015-08-12 昼间行驶灯及汽车 Pending CN1051800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93507.XA CN105180051A (zh) 2015-08-12 2015-08-12 昼间行驶灯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93507.XA CN105180051A (zh) 2015-08-12 2015-08-12 昼间行驶灯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0051A true CN105180051A (zh) 2015-12-23

Family

ID=54902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93507.XA Pending CN105180051A (zh) 2015-08-12 2015-08-12 昼间行驶灯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8005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6803A (zh) * 2017-08-09 2019-02-26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车灯装置与外饰零件的定位结构
CN114043943A (zh) * 2021-11-27 2022-02-15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盖板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1555A (zh) * 2012-12-05 2014-06-11 丹阳市飞越车辆附件有限公司 新型灯盒
CN104806947A (zh) * 2014-01-24 2015-07-29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光源单元以及车辆用照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1555A (zh) * 2012-12-05 2014-06-11 丹阳市飞越车辆附件有限公司 新型灯盒
CN104806947A (zh) * 2014-01-24 2015-07-29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光源单元以及车辆用照明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6803A (zh) * 2017-08-09 2019-02-26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车灯装置与外饰零件的定位结构
CN109386803B (zh) * 2017-08-09 2021-07-23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车灯装置与外饰零件的定位结构
CN114043943A (zh) * 2021-11-27 2022-02-15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盖板
CN114043943B (zh) * 2021-11-27 2024-01-30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盖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28089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illumination system
JP2010184648A (ja) 発光装置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03858286A (zh) 能够外部连接的电子电路单元
JP2012064391A (ja) 照明器具
CN102889489B (zh) 灯条结构及光源装置
CN104541098A (zh) 用于机动车的光模块
US11022288B2 (en) LED light apparatus
EP2458261A2 (en) Lighting module and light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same
US20180202643A1 (en) Mounting profile, separable signage module capable of emitting light, and illumination system
US20200100353A1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CN105531879A (zh) 适用于印刷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JPWO2016052484A1 (ja) 照明装置
CN105180051A (zh) 昼间行驶灯及汽车
CN101363608B (zh) 用于半导体光源灯具的发光组件和半导体光源灯具
ATE373887T1 (de) Verbindung mit hoher haltekraft
US6985367B1 (en) Circuit board retainer and support apparatus
RU2446528C2 (ru) Держатель для соединения конечных электроприборов
DK2345840T3 (en) LAMP CONNECTION CLIPS
JP2015109215A (ja) 光源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器具
JP6960996B2 (ja) 電子デバイス
CN204853248U (zh) 昼间行驶灯及汽车
CN102480891A (zh) 电子装置
US20140078743A1 (en) Mounting structure of a lamp assembly
US10627091B2 (en) Lighting system
CN101527157B (zh) 将电子装置安装到壳体中的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Applicant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Applicant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tive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