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44307B - 同轴电缆和使用该同轴电缆的线束 - Google Patents

同轴电缆和使用该同轴电缆的线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44307B
CN105144307B CN201480023699.1A CN201480023699A CN105144307B CN 105144307 B CN105144307 B CN 105144307B CN 201480023699 A CN201480023699 A CN 201480023699A CN 105144307 B CN105144307 B CN 1051443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insulator
coaxial cable
outer conductor
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2369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44307A (zh
Inventor
熊田健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144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43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443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43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1/00Communication cables or conductors
    • H01B11/18Coaxial cables; Analogous cables having more than one inner conductor within a common outer conductor
    • H01B11/1834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the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1/00Communication cables or conductors
    • H01B11/18Coaxial cables; Analogous cables having more than one inner conductor within a common outer conductor
    • H01B11/1808Construction of the conductors
    • H01B11/1813Co-axial cables with at least one braided condu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045Cable-harn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36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with distinguishing or length marks
    • H01B7/361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with distinguishing or length marks being the colour of the insulation or conductor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ables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同轴电缆(1),具有:内导体(10);绝缘体(20),其设置在内导体的外周上;薄膜(30),其设置在绝缘体的外周上;外导体(40),其设置在薄膜的外周上;和护套(50),其设置在外导体的外周上。薄膜的至少一部分染色成与绝缘体和外导体二者的颜色不同的颜色。

Description

同轴电缆和使用该同轴电缆的线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轴电缆和使用该同轴电缆的线束。
背景技术
已经提出了一种同轴电缆,其中,绝缘体、薄膜和外导体以该顺序设置在内导体的外周上,并且护套设置在外导体的外周上。另外,已经提出了铜线的网状编织物(在下文中称为“编织物”)设置为外导体的同轴电缆、同样地设置铜线螺旋缠绕(在下文中称为“横向缠绕”)的同轴电缆、或者具有双层结构的同轴电缆,其中铜或铝箔缠绕并且编织物或横向缠绕进一步设置在箔上(参见专利文献1和2)。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12-119231
专利文献2:JP-A-2012-138285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这里,在专利文献1和2中公开的同轴电缆中,在各个层叠层处进行切割,并且在切割之后进行压接端子等的操作。然而,当在专利文献1和2中公开的同轴电缆中处理末端时,由于薄膜的残留未切割部(当剥离电线的先端时,薄膜的由于不良剥离而导致薄膜自身残留的部分)或者薄膜的切除部分(薄膜的剥离并且从薄膜自身分离的部分),可能发生与端子的连接不良或用于切割同轴电缆的刀具中的堵塞。
即,当在专利文献1和2中公开的同轴电缆中存在薄膜的残留未切割部时,可能在薄膜的残留未切割部位于外导体上的状态下连接外端子。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薄膜位于外导体与外端子之间,所以接触阻抗增加而引起连接失败。
另外,当在薄膜的切除部位于内导体或外导体上的状态下连接内端子或外端子时,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发生连接失败。
此外,由于薄膜的切除部是绝缘材料,所以切除部可能由于静电而容易地附着于刀具。当由于静电而附着的薄膜的切除部累积时,在刀具中可能发生堵塞。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上述问题而做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轴电缆和使用该同轴电缆的线束,该同轴电缆和使用该同轴电缆的线束能够降低在端子连接期间可能发生的连接失败的可能性和在刀具中可能发生堵塞的可能性。
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绝缘体,其设置在所述内导体的外周上;薄膜,其设置在所述绝缘体的外周上;外导体,其设置在所述薄膜的外周上;和护套,其设置在所述外导体的外周上,其中,所述薄膜的至少一部分染色成与所述绝缘体和所述外导体二者的颜色不同的颜色。
另外,所述薄膜可以包括薄膜基部和识别层;并且,所述识别层可以染色成与所述绝缘体和所述外导体二者的颜色不同的颜色。
另外,所述薄膜可以包括薄膜基部,该薄膜基部染色成与所述绝缘体和所述外导体二者的颜色不同的颜色。
根据本发明的同轴电缆,薄膜设置有识别层,该识别层的颜色与绝缘体和外导体的颜色不同,或者染色成与绝缘体和外导体二者的颜色不同的颜色。因此,在末端处理期间能够容易地确认剥离薄膜,并且能够视觉确认薄膜的残留未切割部或薄膜的切除部。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在端子连接期间可能发生的连接失败的可能性和在刀具中可能发生堵塞的可能性。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同轴电缆中,优选地,用于将绝缘体与薄膜互相粘合的粘合层设置于绝缘体与薄膜之间。
根据该同轴电缆,因为将绝缘体与薄膜互相结合的粘合层设置于二者之间,所以薄膜难以从绝缘体分离。结果,能够降低薄膜的分离部可能附着于内导体或外导体的可能性。从而,难以发生连接失败。另外,由于薄膜难以从绝缘体分离,所以薄膜难以附着到刀具。从而,薄膜难以引起刀具中的堵塞。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在端子连接期间可能发生的连接失败的可能性和在刀具中可能发生堵塞的可能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线束包括多条电线的捆束的组合体,该多条电线包括前述的同轴电缆。
根据本发明的线束,因为在端子连接于同轴电缆期间发生连接失败的状态下形成线束,所以能够降低在对线束进行连续性检测期间从多条电线中找出发生连接失败的电线的操作的频率。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同轴电缆,能够降低在端子连接期间可能发生的连接失败的可能性和在刀具中可能发生堵塞的可能性。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线束,能够降低用于找出发生连接失败的电线的操作频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的一个实例的透视图。
图2(a)和2(b)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同轴电缆的构造图,图2(a)是截面图,并且图2(b)是侧视图。
图3是图示出对根据比较例的同轴电缆进行末端处理的状态的第一截面图。
图4是图示出对根据另一个比较例的同轴电缆进行末端处理的状态的第二截面图。
参考标记列表
1 同轴电缆
10 内导体
20 绝缘体
30 薄膜
31 薄膜基部
32 识别层
40 外导体
50 护套
60 粘合层
W 电线
WH 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基于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图1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的一个实例的透视图。如图1所示,线束WH是多条电线W的捆束的组合体。至少一条电线W由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的同轴电缆1构成。例如,如此构成的线束WH可以在电线W的两端部具有连接器C,如图1所示,或者可以由带(未示出)缠绕以捆束电线W。另外,线束WH可以设置有诸如波纹管这样的外部件(未示出)。
图2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同轴电缆的构造。图2(a)是截面图,并且图2(b)是侧视图。图2(a)和2(b)中所示的同轴电缆1具有:内导体10,其包括多个导体;绝缘体20,其设置在内导体10的外周上;薄膜30,其设置在绝缘体20的外周上;外导体40,其设置在薄膜30的外周上;和护套50,其设置在外导体40的外周上。
例如,软铜线、镀银软铜线、镀锡软铜线、镀锡铜合金线等可以用于内导体10。顺便提及,虽然在该实施例中内导体10包括多条电线,但是内导体10可以是单线。
绝缘体20是覆盖于导体10上的部件。例如,PE(聚乙烯)、PP(聚丙烯)或者泡沫PE或PP用于绝缘体20。绝缘体20具有不超过3.0的介电常数。
薄膜30是覆盖绝缘体20的周边的部件。薄膜30设置成使得能够防止包含在于护套50或周围部件中使用的PVC(聚氯乙烯)等中的塑化剂等渗透绝缘体20,从而减少在同轴电缆1中传播的电磁波的衰减。
例如,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氨酯(SP值是10)、尼龙(注册商标)(SP值是13.6)等用于薄膜30。这是因为:当不存在薄膜30时或者当薄膜30的SP值接近塑化剂的SP值时,在护套50中使用的塑化剂或包含在周围部件中的塑化剂可能在高温环境下渗透绝缘体20。顺便提及,典型的塑化剂的SP值是8.9,而在绝缘体20中使用的PE的SP值是8.0,并且同样使用的PP的SP值是7.9。
当塑化剂渗透绝缘体20时,绝缘体20的介电常数可能增加而减少衰减。更具体地,由于塑化剂移行到绝缘体20,所以绝缘体20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正切增大。移行度取决于绝缘体的位置。结果,极大地干扰阻抗。从而,发生失配而极大地较少衰减。另外,随着频率更高,衰减的减少程度增大。
因此,根据实施例的同轴电缆1在绝缘体20与护套50之间具有片状薄膜30。这样的薄膜30由这样的材料制成:该材料的SP值具有与常用的塑化剂(诸如DO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或TOTM(偏苯三酸三辛酯))的8.9的SP值至少1.8的差值。
外导体40是位于薄膜30的周边的部件。例如,软铜线、铝线、铜被覆钢线、镀银软铜线、镀锡软铜线等的编织物用作外导体40。
护套50是设置在外导体40的外周上的部件。例如,护套50以与绝缘体20相同的方式由PE、PP、PVC等制成。
图3是图示出对根据比较例的同轴电缆100进行末端处理的状态的第一截面图。进行末端处理以将端子连接于同轴电缆100。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了如图3所示的先端用作V刃的两个切割刃101。两个切割刃分别从上方和下方***到同轴电缆100内,从而在内导体10的外周侧上去除部件20至50。
然而,由于用作V刃的切割刃101,所以未切割部(薄膜的当剥离电线的先端时由于不良切割而残留在薄膜自身中的部分)可能残留在图3中的左右端处的薄膜30中(由虚线圆表示的部分)。顺便提及,不仅当切割刃是V刃时、而且即使当切割刃是R刃时,也产生关于残留的未切割部的该问题。
图4图示出对根据另一个比较例的同轴电缆100进行末端处理的状态的第二截面图。为了切割外导体40,存在另一个方法:通过沿着同轴电缆100的周边旋转的两个切割刃101来切割外导体40,如图4所示。在该方法的情况下,为了确实地切割外导体40,切割刃101的先端被设计成稍微到达绝缘体20。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未切割部也可能残留在薄膜30中。
然后,可能在薄膜30的残留未切割部位于外导体40上的状态下连接外端子。在这样的情况下,薄膜30存在于外导体40与外端子之间,结果,接触阻抗的增加可能引起连接失败。
另外,如此切割的薄膜30(薄膜的从薄膜自身剥离的切除部)通常是透明色等。因此,难以视觉确认薄膜30。从而,薄膜30的切除部可能位于内导体10或外导体40上。当内端子或外端子在这种状态下连接时,可能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产生连接失败。
此外,薄膜30的各个切除部是由于静电而能够容易地附着于刀具的轻绝缘体。当由于静电而导致粘附的薄膜30的切除部积累时,在刀具中可能发生堵塞。
因此,在根据该实施例的同轴电缆1中,如图2所示,薄膜30具有薄膜基部31和识别层32的双层结构。例如,薄膜基部31是透明色,并且识别层32具有与绝缘体20和外导体40两者的颜色不同的颜色,并且识别层32涂布于薄膜基部31的内表面。因此,容易确认在末端处理期间已经将薄膜30与绝缘体20一起剥离。另外,还能够视觉确认薄膜30的残留未切割部或薄膜30的切除部。从而,能够降低在端子连接期间可能发生的连接失败的可能性和在刀具中发生堵塞的可能性。顺便提及,识别层32的具体颜色可以设定为蓝、橙、粉、红和绿中的一种,但是优选的是蓝。
此外,在根据该实施例的同轴电缆1中,用于将绝缘体20与薄膜30互相粘合的粘合层60介入绝缘体20与薄膜30之间。由于如此介入的粘合层60,所以薄膜30难以从绝缘体20分离。从而,薄膜30难以附着于内导体10或外导体40,并且难以产生连接失败。另外,由于薄膜30难以从绝缘体20分离,所以薄膜30难以附着于刀具,并且薄膜30难以在刀具中引起堵塞。
这里,有效的是:粘合层60使用当挤出同轴电缆1的护套50时产生的余热将绝缘体20与薄膜30结合在一起。为了该目的,能够通过挤压的余热熔接的诸如聚酯基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基树脂等这样的热熔型粘合剂可以用作粘合层60。
接着,将描述根据该实施例的同轴电缆1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例。为了制造根据该实施例的同轴电缆1,首先,通过挤压机利用绝缘体20覆盖内导体10的外周。这里,例如,内导体10是均具有0.18mm的直径并且总体具有0.54mm的外径的七个软铜股线的绞合线。此外,交联泡沫PE用于绝缘体20。由绝缘体20覆盖的外径达到1.6mm。
接着,将涂布有识别层32并且具有粘合层60的薄膜30(即,粘合膜)的粘合层60侧贴在绝缘体20上。此时,外径达到例如1.7mm。
其后,将由镀锡软铜编织物构成的外导体40装接在薄膜30上。外导体40具有mm/线数/股数分别为0.10/5/16的线构造。另外,此时,外径达到大约2.2mm。
接着,利用挤压机将由耐热PVC制成的护套50施加于外导体40上。在这种情况下,粘合层60由于挤压机产生的余热而熔化,从而使绝缘体20与薄膜30产生紧密接触。顺便提及,此时,外径达到3.0mm。
在如此制造的根据该实施例的同轴电缆1中,薄膜30设置有识别层32,其颜色与绝缘体20和外导体40二者均不同,或者染色成与绝缘体20或外导体40二者的颜色均不同的颜色。因此,容易确认在末端处理期间剥离了薄膜30。另外,还能够视觉确认薄膜30的残留未切割部或薄膜30的切除部。从而,能够降低在端子连接期间可能发生的连接失败的可能性和在刀具中发生堵塞的可能性。
另外,由于设置在绝缘体20与薄膜30之间以将二者互相结合的粘合层60,所以薄膜30难以从绝缘体分离。从而,薄膜30难以附着于内导体10或外导体40,并且难以产生连接失败。另外,由于薄膜30难以从绝缘体20分离,所以薄膜30难以附着于刀具并且难以在刀具中引起堵塞。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在端子连接期间可能发生的连接失败的可能性和在刀具中可能发生堵塞的可能性。
虽然上面已经基于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例,并且能够在不背离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进行修改。
例如,根据该实施例的同轴电缆1不限于已经参考图2描述的同轴电缆,并且可以对其进行各种修改。例如,内导体10不必须由软铜股线的绞合线构成,或者护套50不必须由耐热PVC构成。另外,相似地,可以对绝缘体20或外导体40进行各种修改。
此外,虽然将热熔粘合剂用于根据该实施例的同轴电缆1的粘合层60,从而当挤压护套50时熔化,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简单地通过诸如浆糊这样的结合剂将绝缘体20与薄膜30互相结合。
此外,虽然在该实施例中,识别层32通过涂覆到薄膜30而形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识别层32可以形成为片状形状,并且贴于薄膜30。此外,识别层32可以设置在薄膜30的外侧。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不必须设置识别层32。可以将染料揉和到薄膜基部31内,使得能够将薄膜30自身染色成与绝缘体20和外导体40二者的颜色不同的颜色。以这种方式,能够得到与设置识别层32的情况相似的效果。
这里,将在下面的条目[1]至[5]中简要概括根据本发明的同轴电缆和使用该同轴电缆的线束的前述实施例的特性。
[1]一种同轴电缆(1),包括:内导体(10);绝缘体(20),其设置在内导体(10)的外周上;薄膜(30),其设置在绝缘体(20)的外周上;外导体(40),其设置在薄膜(30)的外周上;和护套(50),其设置在外导体(40)的外周上,其中
所述薄膜(30)的至少一部分染色成与所述绝缘体(20)和所述外导体(40)二者的颜色不同的颜色。
[2]根据前述条目[1]的同轴电缆(1),其中:
所述薄膜(30)包括薄膜基部(31)和识别层(32);并且
所述识别层(32)染色成与所述绝缘体(20)和所述外导体(40)二者的颜色不同的颜色。
[3]根据前述条目[1]的同轴电缆(1),其中:
所述薄膜(30)包括薄膜基部(31),该薄膜基部(31)染色成与所述绝缘体(20)和所述外导体(40)二者的颜色不同的颜色。
[4]根据前述段落[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同轴电缆(1),还包括:
粘合层(60),其设置于所述绝缘体(20)与所述薄膜(30)之间,该粘合层(60)将所述绝缘体(20)与所述薄膜(30)互相粘合。
[5]一种线束(WH),该线束包括多条电线(W)的捆束的组合体,该电线(W)包含根据前述条目[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同轴电缆。
虽然已经参考特定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是:能够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和修改。
本申请基于2013年4月2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专利申请No.2013-093856),该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此处。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存在如下优点:能够降低在端子连接期间可能发生的连接失败的可能性和在刀具中可能发生堵塞的可能性。本发明实现了对于同轴电缆有用的优点。

Claims (3)

1.一种同轴电缆,包括:
内导体;
绝缘体,其设置在所述内导体的外周上;
薄膜,其设置在所述绝缘体的外周上;
外导体,其设置在所述薄膜的外周上;和
护套,其设置在所述外导体的外周上,其中
所述薄膜设置成使得能够防止包含于所述护套中的塑化剂渗透所述绝缘体,从而减少在所述同轴电缆中传播的电磁波的衰减,
所述薄膜包括薄膜基部和识别层,
所述薄膜基部为透明色,
所述识别层染色成与所述绝缘体和所述外导体二者的颜色不同的颜色,并且
所述识别层定位于所述绝缘体的一侧,并且所述薄膜基部定位于所述外导体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还包括:
粘合层,其设置于所述绝缘体与所述薄膜之间,该粘合层使所述绝缘体与所述薄膜互相粘合。
3.一种线束,该线束包括多条电线的捆束的组合体,该电线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
CN201480023699.1A 2013-04-26 2014-04-25 同轴电缆和使用该同轴电缆的线束 Active CN1051443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93856 2013-04-26
JP2013-093856 2013-04-26
PCT/JP2014/061747 WO2014175441A1 (ja) 2013-04-26 2014-04-25 同軸ケーブ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44307A CN105144307A (zh) 2015-12-09
CN105144307B true CN105144307B (zh) 2020-06-09

Family

ID=51792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3699.1A Active CN105144307B (zh) 2013-04-26 2014-04-25 同轴电缆和使用该同轴电缆的线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510469B2 (zh)
JP (1) JP6306934B2 (zh)
CN (1) CN105144307B (zh)
WO (1) WO20141754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28304B2 (en) * 2009-07-16 2017-08-08 Pct International, Inc. Shielding tape with multiple foil layers
US9421383B2 (en) 2013-03-13 2016-08-23 Cardiac Pacemakers, Inc. Ambulatory phrenic nerve stimulation detection
CN104966563B (zh) * 2015-07-24 2016-05-11 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 超低损耗耐高温低互调电缆及其制备工艺
US10688944B2 (en) * 2017-08-24 2020-06-23 Fca Us Llc Integrated liftgate wire harness tether
US11848120B2 (en) 2020-06-05 2023-12-19 Pct International, Inc. Quad-shield cabl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98027A (ja) * 1995-04-27 1996-11-12 Fujikura Ltd 細径ケーブル
JP2008269990A (ja) * 2007-04-20 2008-11-06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極細電線及び多心ケーブ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51586A (en) * 1969-03-24 1970-12-29 Western Electric Co Shielded electrical cable
JPS5442232Y2 (zh) * 1974-08-22 1979-12-08
US4987274A (en) * 1989-06-09 1991-01-22 Rogers Corporation Coaxial cable insulation and coaxial cable made therewith
JP2004356021A (ja) 2003-05-30 2004-12-16 Yazaki Corp ワイヤハーネス組立装置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組立方法
JP2005166363A (ja) 2003-12-01 2005-06-23 Showa Electric Wire & Cable Co Ltd 着色シールドテープおよび着色シールドテープを用いた同軸ケーブル
US7084343B1 (en) * 2005-05-12 2006-08-01 Andrew Corporation Corrosion protected coaxial cable
US20090114418A1 (en) * 2007-11-07 2009-05-07 Jl Audio, Inc. Wire with convertible outer jacket and method thereof
US20110011638A1 (en) * 2009-07-16 2011-01-20 Paul Gemme Shielding tape with edge indicator
JP2012119231A (ja) 2010-12-02 2012-06-21 Swcc Showa Cable Systems Co Ltd 同軸ケーブル
JP2012138285A (ja) 2010-12-27 2012-07-19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同軸ケーブル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98027A (ja) * 1995-04-27 1996-11-12 Fujikura Ltd 細径ケーブル
JP2008269990A (ja) * 2007-04-20 2008-11-06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極細電線及び多心ケーブ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225448A (ja) 2014-12-04
JP6306934B2 (ja) 2018-04-04
US20160035461A1 (en) 2016-02-04
WO2014175441A1 (ja) 2014-10-30
CN105144307A (zh) 2015-12-09
US10510469B2 (en) 2019-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44307B (zh) 同轴电缆和使用该同轴电缆的线束
US10498059B2 (en) Electrical cable
CN106575550B (zh) 屏蔽电线
CN1067139A (zh) 具有心轴间隔件之同轴电缆连接器及制做同轴电缆的方法
WO2016052506A1 (ja) シールド電線
KR20140074911A (ko) 쉴드 전선의 편조 쉴드층과 드레인선과의 접속 방법, 및, 접속 구조
US20160336094A1 (en) Shielded electric wire and wire harness using the same
US10068686B2 (en) Coaxial cable
JP2016062816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製造方法
JP2012138285A (ja) 同軸ケーブル
US20110061890A1 (en) Shielding seam location in a coaxial cable
JP5954165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730238B2 (ja) 差動伝送ケーブル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6752045B2 (ja) シールド端子の接続方法及びシールド電線の端末構造
US9911522B2 (en) Wiring harness and coaxial wire
JP2014146506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US8138420B2 (en) Semi-bonded shielding in a coaxial cable
US20110253416A1 (en) Semi-bonded shielding in a coaxial cable
JP6306999B2 (ja) 同軸電線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6307000B2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2019029284A (ja) ケーブ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