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97345B - 旋转操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旋转操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97345B
CN105097345B CN201510181576.7A CN201510181576A CN105097345B CN 105097345 B CN105097345 B CN 105097345B CN 201510181576 A CN201510181576 A CN 201510181576A CN 105097345 B CN105097345 B CN 1050973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member
rotation
spring
opposed
elastic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8157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97345A (zh
Inventor
横山达也
中钵幸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097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73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973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73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9/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which is rotatable about a longitudinal axis thereof and which is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xternal to the switch, e.g. by a hand
    • H01H19/02Details
    • H01H19/10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Landscapes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过轴承部以高强度支撑旋转构件且消减部件数量的旋转操作装置。在旋转构件(20)的弹簧安装部(26)安装卷绕部(3a),使弹性臂(3b、3c)进入第一保持对置部(31)和第二保持对置部(32)对置的保持空间(30)内,将复位弹簧(3)安装在旋转构件(20)上。在使旋转构件(20)沿着轴向安装在支撑体(10)的轴承部(12)上,向β方向旋转时,滑动轨(24)与防脱支撑部(13a、13b、13c)的卡止面(14a、14b、14c)卡止。此时,弹性臂(3b、3c)进入形成在轴承部(12)上的限制空间内。在对旋转构件(20)和操作体(2)进行旋转操作时,通过复位弹簧(3)复位至中立位置(N)。

Description

旋转操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操作装置,设置有将借助操作体旋转的旋转构件复位至中立位置的复位弹簧。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与开关装置相关的发明。
对于该开关装置,在绝缘壳的凹部内固定有内构件,并且在内构件的外周能够旋转地支撑有转子。在所述凹部内安装有扭簧,扭簧钩挂在中间构件上。若使转子旋转,则借助扭簧的复位复原力,使转子复位至中立位置。
在绝缘壳上固定有公共触片和选择触片,在转子上安装有在所述公共触片和所述选择触片上滑动的滑动刷,来构成转子开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8-243474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专利文献1记载的开关装置的组装作业,在绝缘壳的凹部一个个依次组装内构件、扭簧以及转子,然后,将由金属板形成的盖安装在绝缘壳上,通过该盖保持转子等,使它们不从所述凹部脱离。
对于该开关装置,为了不使转子、扭簧从绝缘壳脱离,需要安装由金属板形成的盖。因此,部件个数多,组装作业需要时间。另外,开关装置的强度由绝缘壳与盖的安装强度决定,因此在需要提高转子的防脱离强度时,需要设置强度更大的盖。
另外,在所述组装作业中,在将扭簧钩挂在内构件上后,需要一边保持扭簧使其不从凹部内脱离,一边定位转子而进行安装,因此组装作业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将复位弹簧安装在旋转构件上的状态下,以高的支撑强度能够转动地支撑旋转构件的旋转操作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将复位弹簧安装在旋转构件上的状态下将旋转构件和复位弹簧一起组装至支撑体中的、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作业的旋转操作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旋转操作装置,设置有形成在支撑体上的轴承部、在所述轴承部内以旋转基准线为中心旋转的旋转构件、使所述旋转构件旋转的操作体、以及向中立位置对所述旋转构件旋转施力的复位弹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构件上设置有沿着绕所述旋转基准线的圆弧轨迹形成的凸状或凹状的滑动部,在所述支撑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动部抵接的防脱支撑部,在所述滑动部上形成有在将所述旋转构件向所述轴承部内***时供所述防脱支撑部通过的缺口部,所述旋转构件被支撑为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防脱支撑部碰触的防脱角度内旋转自如,且不会从所述轴承部内脱落,所述旋转构件的所述中立位置以及以所述中立位置为中心的旋转操作范围设定在所述防脱角度内。
本发明的旋转操作装置,设置在旋转构件上的滑动部与设置在支撑体上的防脱支撑部抵接,由此将旋转构件支撑为能够自由旋转,且不从轴承部脱落。另外,通过将旋转构件保持在中立位置的复位弹簧,将旋转构件保持为不从轴承部脱离。因此,能够减少用于支撑旋转构件的部件的数量,另外,通过提高设置在支撑体上的防脱支撑部的强度,能够以高强度支撑旋转构件。
本发明的旋转操作装置,所述复位弹簧为具有卷绕部和一对弹性臂的扭簧,在所述旋转构件上形成有弹簧安装部、以及位于其外周且在旋转方向上隔开间隔对置的一对保持对置部,所述卷绕部安装在所述弹簧安装部上,一对所述弹性臂位于所述保持对置部之间的保持空间内,在所述支撑体上设置有位于保持对置部的外周侧且在所述旋转方向上隔开间隔对置的一对限制对置部,在所述旋转构件位于所述防脱角度内时,一对所述弹性臂位于所述限制对置部之间的限制空间内。
在本发明的旋转操作装置中,优选在所述支撑体上,在与所述限制空间分离的位置,沿着所述旋转方向形成弹簧按压部,在所述旋转构件被***所述轴承部时,一个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弹簧按压部碰触,向所述旋转构件的***方向的反方向弹性变形,在所述旋转构件向所述防脱角度内转动时,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弹簧按压部分离并进入所述限制空间内。
在上述结构的旋转操作装置中,能够在将作为复位弹簧的扭簧安装在旋转构件上的状态下,将扭簧和旋转构件一起组装至支撑体,能够高效地进行组装作业。
本发明的旋转操作装置,在所述旋转构件被***所述轴承部后将朝向向所述防脱角度旋转该旋转构件的方向作为安装旋转方向时,所述弹簧按压部形成在相对于所述限制空间朝向所述安装旋转方向的相反侧的旋转方向而分离的位置。
本发明的旋转操作装置,优选在所述保持空间内形成有与所述弹簧按压部碰触的所述弹性臂能够弹性变形的弹簧变形区域。
另外,本发明优选在位于所述安装旋转方向侧的所述保持对置部形成有从所述旋转构件的***侧的端部朝向所述对置空间突出的卡止凸部。
在上述结构中,在将安装有扭簧的旋转构件组装在支撑体上时,能够牢固地不与旋转构件分离地保持扭簧。
另外,本发明优选在所述支撑体设置有将所述旋转轴部向所述中立位置引导的凸轮部。
发明效果
对于本发明,在旋转构件被复位弹簧保持在中立位置时,通过设置在支撑体上的防脱支撑部进行支撑,能够不从轴承部脱落。因此,通过提高所述防脱支撑部的强度,能够以最少的部件数,以高的支撑强度将旋转构件支撑在支撑体上。
另外,在将作为复位弹簧的扭簧安装在旋转构件上的状态下,能够将旋转构件和扭簧一起组装在支撑体上,易于进行组装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以Y轴为中心旋转180度上下颠倒地表示图1所示的旋转操作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与图2的Y1-Y2方向相反地表示图2所示的支撑体以及轴承部的结构的包含一部分截面的立体图。
图4A、图4B是从图2的上方观察将旋转构件***支撑体并进行旋转的组装作业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将旋转轴部安装在支撑体的轴承部上的状态的图2的V-V线箭头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将图2所示的旋转构件和扭簧沿着轴向一起***支撑体的轴承部的作业的立体图。
图7是从VII箭头方向观察图6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将旋转构件***支撑体的轴承部并沿着安装旋转方向旋转然后结束安装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以图8的IX-IX线的截面表示旋转构件安装在支撑体的轴承部上的状态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旋转操作装置
2 操作体
3a 卷绕部
3b 第一弹性臂
3c 第二弹性臂
10 支撑体
12 轴承部
12a 轴支撑孔
12b 轴支撑面
13a、13b、13c 防脱支撑部
15a 第一限制对置部
15b 第二限制对置部
15c 限制空间
16 弹簧按压部
17 凸轮部
20 旋转构件
21 小径轴部
22 大径轴部
23 凸缘部
24 滑动轨(滑动部)
25a、35b、25c 缺口部
26 弹簧安装部
30 保持空间
31 第一保持对置部
31a 卡止凸部
32 第二保持对置部
32a 卡止凸部
34 弹簧变形区域
N 中立位置
O 旋转基准线
±α 旋转操作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装置1的外观立体图。
在图1以下的各图中,Z1方向为上方,Z2方向为下方,Y1方向为前方,Y2方向为后方,X1方向为右方,X2方向为左方。在图2以下的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上下颠倒地进行表示。图2是以Y轴为中心旋转180度上下颠倒地表示图1所示的旋转操作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图2所示,旋转操作装置1具有支撑体10、被支撑体10支撑为能够自由旋转的旋转构件20、在支撑体10的Z1方向的端部固定在所述旋转构件20上的操作体2、复位弹簧3。
操作体2和旋转构件20以旋转基准线O为中心一体旋转。操作体2和旋转构件20在没有被施加操作力时,被复位弹簧3的复位弹性力保持在中立位置(N)。能够操作操作体2和旋转构件20,使其以中立位置为中心在角度+α的范围内向一方旋转以及在角度-α的范围内向另一方旋转。以中立位置(N)为中心的±α的角度范围为旋转操作范围。在旋转构件20安装在支撑体10上时,通过后面说明的利用凸轮部17的挡止机构,将操作体2和旋转构件20的旋转角度限制在所述旋转操作范围±α内。
虽然在各图中省略,但是在支撑体10的内部设置有借助旋转构件20的旋转来切换电力输出的电切换单元。例如,在旋转构件20的Z2侧的端部固定滑动触点,在支撑体10的内部固定具有固定触点的电路板,在旋转构件20旋转时,滑动触点在固定触点上滑动。
支撑体10是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壳,如图2所示,在Z1方向上形成顶板部11。如图1和图5所示,支撑体10的顶板部11的Z1侧被装饰盖18覆盖。
如图2所示,在支撑体10的内部一体形成轴承部12。轴承部12具有在顶板部11开口的轴支撑孔12a和从顶板部11向Z2方向延伸的轴支撑面12b。轴支撑孔12a是以旋转基准线O为中心的圆形孔,轴支撑面12b形成以旋转基准部O为中心的圆筒面的一部分。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支撑体10上,在沿着轴支撑面12b的方向上隔开间隔的3个位置,设置有防脱支撑部13a、13b、13c。防脱支撑部13a、13b、13c形成在从顶板部11向Z2方向隔开间隔的位置。
防脱支撑部13a、13b、13c与轴支撑面12b连续,牢固地形成为不易于向与旋转基准线O分离的方向移动。在防脱支撑部13a上形成有与顶板部11的内表面对置的卡止面14a。同样,在防脱支撑部13b、13c也形成有卡止面14b、14c。
在图2和图3中,通过β表示将旋转构件20安装在支撑体10上时的安装旋转方向。另外,在图3中示出轴承部12的Y1侧的内部结构。如图3所示,在轴承部12,在从顶板部11的内表面向Z2方向离开的位置,形成有第一限制对置部15a和第二限制对置部15b。第一限制对置部15a和第二限制对置部15b在Z1-Z2方向上平行延伸,在旋转方向上隔开间隔对置。第一限制对置部15a位于安装旋转方向β的前方,第二限制对置部15b位于安装旋转方向β的相反侧。第一限制对置部15a与第二限制对置部15b之间的空间为限制空间15c。
如图3所示,在轴承部12,在与第二限制对置部15b分离的位置形成弹簧按压部16。弹簧按压部16与第二限制对置部15b连续,向β方向的反方向延伸。弹簧按压部16在从顶板部11的内表面向Z2方向隔开距离的高度位置,按照以旋转基准线O为中心的圆弧的限制,形成为与顶板部11的内表面平行的状态。
如图2所示,在轴承部12的Y2侧形成凸轮部17,凸轮部17在旋转方向上的中央部为中立稳定部17a。凸轮部17是轴支撑面12b的一部分向Y2方向凹陷而形成的,距离轴支撑面12b的凹陷深度在中立稳定部17a的部分最大。
旋转构件20由合成树脂制成。如图2、图5以及图7等所示,在旋转构件20中,小径轴部21、位于小径轴部21的Z2侧的大径轴部22、位于大径轴部22的Z2侧的凸缘部23形成一体。小径轴部21、大径轴部22以及凸缘部23具有以旋转基准线O为中心的在同心的圆筒面上延伸的外周面。大径轴部22的直径比小径轴部21的直径大,凸缘部23的直径比大径轴部22的直径大。
如图5所示,旋转构件20的小径轴部21能够自由旋转地支撑在形成于支撑体10的轴承部12上的轴支撑孔12a中,大径轴部22能够自由旋转地容纳在轴承部12的轴支撑面12b的内侧。
在旋转构件20的凸缘部23形成有作为滑动部的滑动轨24。滑动轨24在凸缘部23的外周面形成为凸状,沿着以旋转基准线O为中心的圆弧轨迹形成。如图4所示,在滑动轨24的3个位置形成缺口部25a、25b、25c。缺口部25a在圆周方向上的开口宽度形成为图2所示的防脱支撑部13a能够通过的尺寸。缺口部25b的开口宽度形成为防脱支撑部13b能够通过的尺寸,缺口部25c的开口宽度形成为防脱支撑部13c能够通过的尺寸。
如图4B所示,若滑动轨24进入防脱支撑部13a、13b、13c的Z1侧,滑动轨24与卡止面14a、14b、14c卡止,则旋转构件20被支撑为不能够从轴承部12向Z2方向脱落。
此外,与本实施方式相反,可以在旋转构件20的凸缘部23的外周面,沿着以旋转基准线O为中心的圆弧轨迹形成作为滑动部的滑动槽,在防脱支撑部13a、13b、13c形成进入所述滑动槽的卡止凸部。
此时,在凸缘部23和滑动槽的一部分上,形成用于使防脱支撑部13a、13b、13c通过的缺口部。
如图2和图5等所示,在旋转构件20上,在大径轴部22的内侧,形成有弹簧安装部26,在大径轴部22与弹簧安装部26之间形成有弹簧容纳空间27。如图2和图7所示,在弹簧安装部26上一体形成有防止复位弹簧3向Z1方向脱离的挡止突起26a。
如图2、图7、图8所示,在旋转构件20的大径轴部22上形成有向Z2方向凹陷且向Z1方向敞开的凹状的保持空间30。保持空间30的位于安装旋转方向(β方向)上的对置壁部为第一保持对置部31,位于β方向的相反侧的对置壁部为第二保持对置部32。即,保持空间30为第一保持对置部31和第二保持对置部32对置的对置空间。
在第一保持对置部31的Z1侧的端部一体形成有向保持空间30突出的卡止凸部31a,在第二保持对置部32的Z1侧的端部一体形成有向保持空间30突出的卡止凸部32a。
在保持空间30中在Z2侧形成有凹底部33。第一保持对置部31的Z2侧的端部31b被凹底部33划分,第二保持对置部32的Z2侧的端部32b也被凹底部33划分。如图7和图8所示,在凹底部33形成有倾斜部33a,第二保持对置部32的端部32b比第一保持对置部31的端部31b位于Z2侧。因此,在倾斜部33a的下侧形成大致三角形的弹簧变形区域34。
如图2所示,在旋转构件20上,在小径轴部21的Z1侧端部一体形成有连结部28。在连结部28上一体形成有多个定位凸部28a和多个卡止爪28b。另一方面,操作体2的外表面为捏持部(把手部)2a。操作体2的内部空间2d向Z2侧开放,在内部空间2d内一体形成有凹部2b和卡止部2c。
定位凸部28a与凹部2b嵌合,来将操作体2定位在旋转构件20上,在卡止爪28b与卡止部2c卡止时,操作体2固定在旋转构件20的Z1侧的端部。
如图5所示,在旋转构件20的内部形成有在Z1-Z2方向上贯通的孔部20a。操作体2由透光性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捏持部2a的表面被涂敷黑色或银色等,并且在成为文字或标记等形状的区域,局部除去颜色。在该旋转操作装置1中,在旋转构件20的孔部20a的Z2侧设置有LED等光源,从光源发出的照明光通过孔部20a的内部,照射至操作体2,照亮所述文字或标记的部分。
接着,说明所述旋转操作装置1的组装作业。
如图6和图7所示,首先,将复位弹簧3安装在旋转构件20上。复位弹簧3为扭簧,具有带弹性的金属线卷绕而成的卷绕部3a、金属线的端部从卷绕部3a突出而形成的第一弹性臂3b和第二弹性臂3c。
在将旋转构件20的小径轴部21***复位弹簧3的卷绕部3a时,卷绕部3a容纳在弹簧安装部26的外周的弹簧容纳空间27中。此时,一边使第一弹性臂3b和第二弹性臂3c接近而对形成卷绕部3a的金属线施加扭转力,一边将第一弹性臂3b和第二弹性臂3c***保持空间30的内部。若除去使第一弹性臂3b和第二弹性臂3c接近的力,则第一弹性臂3b和第二弹性臂3c向相互分离的方向弹性复原,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弹性臂3b压接在第一保持对置部31上,第二弹性臂3c压接在第二保持对置部32上,旋转构件20的复位弹簧3被保持。
此外,作为将复位弹簧3组装在旋转构件20上的作业,在将卷绕部3a安装在旋转构件20的弹簧安装部26的外周时,仅将第二弹性臂3c放入保持空间30的内部,使第一弹性臂3b向保持空间30的Z1侧突出。然后,可以在使第二弹性臂3b与第二保持对置部32b抵接的状态下,使第一弹性臂3b沿着从第一保持对置部31与Z1侧连续的倾斜面35,向第二弹性臂3c接近,然后,使第一弹性臂3b与第一保持对置部31卡止。在该安装作业中,通过比较轻的力能够将复位弹簧3安装在旋转构件20上。
安装在弹簧安装部26外周的复位弹簧3的卷绕部3a被挡止突起26a限制而不能够向Z1方向脱离。复位弹簧3的第一弹性臂3b弹性按压在保持对置部31上,由于在保持对置部31的Z1侧的端部上形成有卡止凸部31a,所以第一弹性臂3b难于向Z1方向脱离。同样,第二弹性臂3c弹性按压在第二保持对置部32上,由于存在形成在第二保持对置部32的Z1侧的端部上的卡止凸部32a,所以第二弹性臂3c难于向Z1方向脱离。
如图6和图7所示,在将复位弹簧3安装在旋转构件20上后,将旋转构件20与复位弹簧3一起安装在支撑体10的轴承部12上。旋转构件20沿着轴向安装,小径轴部21***轴支撑孔12a中,大径轴部22***圆筒状内表面即轴支撑面12b的内侧。
此时,如图4A所示,使形成在凸缘部23上的滑动轨24的缺口部25a与形成在支撑体10上的防脱支撑部13a对置,使缺口部25b与防脱支撑部13b对置,使缺口部25c与防脱支撑部13c对置。通过以该角度姿势***旋转构件20,能够使防脱支撑部13a通过缺口部25a,使防脱支撑部部13b通过缺口部25b,使防脱支撑部13c通过缺口部25c,能够沿着轴向将旋转构件20安装在轴承部12上。
在将旋转构件20以图4A所示的旋转姿势安装在轴承部12上时,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保持对置部31与第二保持对置部32之间的保持空间30和支撑体10侧的第一限制对置部15a与第二限制对置部15b之间的限制空间15c在Z方向上不一致,保持空间30相对于限制空间15c向β方向的反方向错位。即,成为第二保持对置部32向第二限制对置部15b的β方向的反方向错位的状态。
因此,复位弹簧3的第一弹性臂3b能够进入第一限制对置部15a和第二限制对置部15b之间的限制空间15c,但是第二弹性臂3c不能够进入限制空间15c,而与位于第二限制对置部15b的侧方的弹簧按压部16抵接。
如图7所示,若从该状态向Z1方向压入旋转构件20,则第二弹性臂3c相对地被弹簧按压部16向Z2方向按压,第二弹性臂3c在形成在保持凹部30的Z2侧的弹簧变形区域34内,向γ1方向弹性变形,伴随于此,卷绕部3a也弹性变形。在第二弹性臂3c向γ1方向变形时,对第一弹性臂3b作用要向γ2方向旋转的力。但是,由于在第一保持对置部31上,在Z1侧的端部形成有卡止凸部31a,所以第一弹性臂3b被卡止凸部31a卡止,防止从第一保持对置部31向Z1方向脱离。
在向Z1方向压入旋转构件20,从图4A的状态向安装旋转方向即β方向旋转时,如图4B所示,形成在旋转构件20的凸缘部23上的滑动轨24进入防脱支撑部13a、13b、13c的Z1侧,滑动轨24卡止在卡止面14a、14b、14c上。在使旋转构件20向β方向旋转时,如图8所示,与旋转构件20一起向β方向移动的第二弹性臂3c从支撑体10的弹簧按压部16脱离,进入第一限制对置部15a与第二限制对置部15b之间的限制空间15c。
这样组装的旋转操作装置1被支撑为,在滑动轨24与防脱支撑部13a、13b、13c碰触的防脱角度内能够自由旋转,且旋转构件20不能够从轴承部12脱离出。另外,在所述防脱角度内,第一弹性臂3b和第二弹性臂3c在第一限制对置部15a和第二限制对置部15b对置的限制空间15c内被限制。由此,在将旋转构件20向任意一个方向旋转时,复位弹簧3的弹性力始终使旋转构件20向中立位置(N)复位。其中,在能够使复位弹簧3变形的范围内,即使将旋转构件20旋转至最大范围,滑动轨24的缺口部25a、25b、25c也不与防脱支撑部13a、13b、13c完全一致,在组装结束后,成为不能够容易地使旋转构件20从轴承部12脱离的状态。
在支撑体10上安装旋转构件20后,在从支撑体10的顶板部11向Z1方向突出的连结部28连接固定操作体2。
另外,在旋转构件20的Z2侧的端部固定构成电切换单元的滑动触点等。
接着,说明组装后的旋转操作装置1的动作。
在图1、图2以及图9中,示出操作体2以及旋转构件20的中立位置(N)和以中立位置(N)为中心的旋转操作范围(±α)。在旋转构件20和支撑体10之间设置挡止机构,通过该挡止机构决定所述旋转操作范围(±α)。
如图2所示,在轴承部12的轴支撑面12b上形成凸轮部17。
在旋转构件20的大径轴部22设置有借助弹簧的力向外周方向突出的从动件,从动件与凸轮部17压接而滑动。能够通过凸轮部17的形状限制从动件滑动的范围,来构成所述挡止机构。
另外,在凸轮部17上形成有中立稳定部17a,在旋转构件20借助复位弹簧3复位至中立位置(N)时,所述从动件与中立稳定部17a压接,旋转构件20能够在中立位置稳定。
在该旋转操作装置1中,在通过手保持操作体2向+α方向或-α方向转动时,通过所述电切换单元切换电信号。在使操作体2向+α方向旋转时,通过旋转构件20的第二保持对置部32使复位弹簧3的第二弹性臂3c移动至图9中虚线所示的位置,使复位弹簧3蓄积复原力。
在对操作体2赋予的操作力解除时,借助所述复原力,使操作体2和旋转构件20复位至中立位置(N)。这与使操作体2向-α方向旋转时相同。
在操作体2位于中立位置(N)时,以及操作体2在旋转操作范围(±α)内旋转时,如图4B所示,旋转构件20处于滑动轨24与防脱支撑部13a、13b、13c的卡止面14a、14b、14c抵接的防脱角度的范围内。因此,旋转构件20不从支撑体10的轴承部12脱离。
如图2和图3所示,防脱支撑部13a、13b、13c与轴承部12的轴支撑面12b形成一体,一体形成在不易于向与旋转基准线O分离的方向变形的部分。因此,即使对操作体2作用Z2方向的大的外力,滑动轨24也被支撑为能够自由旋转,不易于从卡止面14a、14b、14c脱离地,能够维持高的强度。

Claims (7)

1.一种旋转操作装置,设置有形成在支撑体上的轴承部、在所述轴承部内以旋转基准线为中心旋转的旋转构件、使所述旋转构件旋转的操作体、以及向中立位置对所述旋转构件旋转施力的复位弹簧,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旋转构件上设置有沿着绕所述旋转基准线的圆弧轨迹形成的凸状或凹状的滑动部,在所述支撑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动部抵接的防脱支撑部,
在所述滑动部上形成有将所述旋转构件向所述轴承部内***时供所述防脱支撑部通过的缺口部,所述旋转构件被支撑为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防脱支撑部碰触的防脱角度内旋转自如,且不会从所述轴承部内脱落,
所述旋转构件的所述中立位置以及以所述中立位置为中心的旋转操作范围设定在所述防脱角度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弹簧是具有卷绕部和一对弹性臂的扭簧,在所述旋转构件上形成有弹簧安装部、以及位于所述旋转构件的外周且在旋转方向上隔开间隔对置的一对保持对置部,所述卷绕部安装于所述弹簧安装部,一对所述弹性臂位于所述保持对置部之间的保持空间内,
在所述支撑体上设置有位于保持对置部的外周侧且在所述旋转方向上隔开间隔对置的一对限制对置部,在所述旋转构件位于所述防脱角度内时,一对所述弹性臂位于所述限制对置部之间的限制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撑体上,在与所述限制空间分离的位置,沿着所述旋转方向形成有弹簧按压部,
在所述旋转构件被***所述轴承部时,一个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弹簧按压部碰触,向所述旋转构件的***方向的反方向弹性变形,在所述旋转构件向所述防脱角度内转动时,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弹簧按压部分离并进入所述限制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在所述旋转构件被***所述轴承部后朝向所述防脱角度旋转该旋转构件的方向作为安装旋转方向时,所述弹簧按压部形成在相对于所述限制空间朝向所述安装旋转方向的相反侧的旋转方向分离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持空间内形成有与所述弹簧按压部碰触的所述弹性臂能够弹性变形的弹簧变形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位于所述安装旋转方向侧的所述保持对置部形成有从所述旋转构件的***侧的端部朝向所述保持空间突出的卡止凸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撑体设置有将所述旋转构件向所述中立位置引导的凸轮部。
CN201510181576.7A 2014-05-23 2015-04-16 旋转操作装置 Active CN1050973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07071 2014-05-23
JP2014107071A JP6282173B2 (ja) 2014-05-23 2014-05-23 回転操作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7345A CN105097345A (zh) 2015-11-25
CN105097345B true CN105097345B (zh) 2017-05-17

Family

ID=54577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81576.7A Active CN105097345B (zh) 2014-05-23 2015-04-16 旋转操作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282173B2 (zh)
CN (1) CN1050973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2579B (zh) * 2016-09-23 2018-08-11 褚錦雄 Rotary push switch
CN107968012B (zh) * 2016-10-19 2020-05-19 褚锦雄 旋转按压开关
CN109616360A (zh) * 2019-01-16 2019-04-12 浙江奇诚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26460A (en) * 1961-04-05 1964-03-24 Tseal
DE4037759A1 (de) * 1990-11-28 1992-06-04 Vdo Schindling Stellvorrichtung
JPH08287777A (ja) * 1995-04-17 1996-11-01 Tokai Rika Co Ltd スイッチ構造
JP2004362979A (ja) * 2003-06-05 2004-12-2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スイッチ装置
CN201036215Y (zh) * 2007-03-21 2008-03-12 升威电子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复位开关
CN201107801Y (zh) * 2007-07-30 2008-08-27 升威电子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复位开关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50588Y2 (zh) * 1986-03-13 1991-10-29
JPH11329153A (ja) * 1998-05-06 1999-11-30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回転式スイッチ
JP2008243474A (ja) * 2007-03-26 2008-10-09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スイッ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26460A (en) * 1961-04-05 1964-03-24 Tseal
DE4037759A1 (de) * 1990-11-28 1992-06-04 Vdo Schindling Stellvorrichtung
JPH08287777A (ja) * 1995-04-17 1996-11-01 Tokai Rika Co Ltd スイッチ構造
JP2004362979A (ja) * 2003-06-05 2004-12-2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スイッチ装置
CN201036215Y (zh) * 2007-03-21 2008-03-12 升威电子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复位开关
CN201107801Y (zh) * 2007-07-30 2008-08-27 升威电子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复位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222680A (ja) 2015-12-10
CN105097345A (zh) 2015-11-25
JP6282173B2 (ja) 2018-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7345B (zh) 旋转操作装置
CN102042467B (zh) 多角度定位支架
US7836623B2 (en) Rotary positioning structure for a frame
US10820723B2 (en) Rotary coffee bag holder
TW514705B (en) Lighting apparatus
US10320108B2 (en) Rotation terminal device for portable terminals and electric lamp
US20130212834A1 (en) Caster assembly
KR200473560Y1 (ko) 책상의 보조 테이블 회전용 조립체
JP2015087908A (ja) 電子機器用スタンド
CN104824974A (zh) 一种带台灯的一体式书桌
TWM467809U (zh) 感應式燈座之角度調整結構改良
CN204279571U (zh) 一种儿童推车的脚踏板调节机构
JP6527387B2 (ja) メモ台付き椅子
CN107089201A (zh) 汽车靠椅后背车载支架
CN208463115U (zh) 摆动吊坠
JP3183500U (ja) 携帯情報端末機器用のケース構造
CN207527264U (zh) 一种移动终端支架
CN207150653U (zh) 一种可自由搭配的组装手机壳
CN108626222B (zh) 旋转固定装置
TWM319830U (en) Positioning pin structure for connection bar
CN201379451Y (zh) 一种烤饼机
CN104397940B (zh) 一种首饰及其配件
JP2014133033A (ja) 身飾り品組立玩具
CN104326010A (zh) 一种儿童推车的脚踏板调节机构
CN215892052U (zh) 一种发光组件可旋转的台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Alpine Alpine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Alps Electric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