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89659B - 一种砾岩油藏渗流单元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砾岩油藏渗流单元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89659B
CN105089659B CN201510394502.1A CN201510394502A CN105089659B CN 105089659 B CN105089659 B CN 105089659B CN 201510394502 A CN201510394502 A CN 201510394502A CN 105089659 B CN105089659 B CN 1050896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meability
depth point
depth
millidarcies
interv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945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89659A (zh
Inventor
李顺明
陈欢庆
许晓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9450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896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89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896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896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896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砾岩油藏渗流单元识别方法,包括:基于测井资料获得待研究地层的多个深度点的渗透率;将待研究地层的多个深度点的渗透率进行分级;将待研究地层的多个深度点按深度值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形成深度点序列;将深度点序列中深度值相邻且具有相同等级的渗透率的深度点划分至同一层段中;计算每个层段中深度点的平均渗透率;计算每个层段中深度点的平均渗透率级差;根据每个层段中深度点的最大渗透率、平均渗透率和平均渗透率级差,结合渗流单元的分级标准,判断每个层段所属的渗流单元级别。使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对渗流单元进行定量的识别。

Description

一种砾岩油藏渗流单元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砾岩油藏渗流单元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储层渗流单元是指具有一定渗流特征的地质体,单元间界面为储集体内分隔若干连通体的渗流屏障界面以及连通体内部的渗流差异“界面”,不同的渗流单元具有不同的渗流特征。储层渗流单元影响水驱过程及水驱效率,同时由于水淹前后储层性质发生变化,储层渗流单元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陆相砾岩储层多形成于快速、不稳定、多发、强水流冲积-洪积环境,其岩性、物性非均质性要比其它类型储层更强。砾岩储层的强非均质性导致在油藏开发过程中,注入水往往沿岩性均匀、物性较好的部位发生突进,形成水流优势通道,使得水驱油效果变差,同时容易造成油层过早水淹,严重影响驱油效率和波及体积。为了改善对砾岩油藏的开发效果,并提高石油采收率,需要对渗流单元进行定量识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砾岩油藏渗流单元识别方法,可以定量识别渗流单元。该识别方法包括:
基于测井资料获得待研究地层的多个深度点的渗透率;
将待研究地层的多个深度点的渗透率进行分级;
将待研究地层的多个深度点按深度值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形成深度点序列;将深度点序列中深度值相邻且具有相同等级的渗透率的深度点划分至同一层段中;
计算每个层段中深度点的平均渗透率;
计算每个层段中深度点的平均渗透率级差;
根据每个层段中深度点的最大渗透率、平均渗透率和平均渗透率级差,结合渗流单元的分级标准,判断每个层段所属的渗流单元级别。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待研究地层的多个深度点的渗透率进行分级,具体如下:
当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大于等于2000毫达西时,所述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为1级;
当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大于等于500毫达西小于2000毫达西时,所述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为2级;
当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大于等于50毫达西小于500毫达西时,所述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为3级;
当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小于50毫达西时,所述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为4级;
当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等于-999.25毫达西时,所述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为5级;
其中,i取整数,i大于等于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将待研究地层的多个深度点的渗透率进行分级之后,还包括:
若存在异常深度点,对异常深度点的渗透率进行修正,具体按照如下进行:
若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等于-999.25毫达西,第i+2深度点的渗透率等于-999.25毫达西,而第i+1深度点的渗透率不等于-999.25毫达西,那么第i+1深度点就为异常深度点,将第i+1深度点的渗透率修正为-999.25毫达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每个层段中深度点的平均渗透率,按照以下方式计算:
其中,Kave_j为第j层段中深度点的平均渗透率;
j取整数,j大于等于1;
m为第j层段内的相同级别的渗透率的深度点的个数;
PERMi为第j层段内的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
i取整数,i大于等于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每个层段中深度点的平均渗透率级差,按照以下方式计算:
Kave_dif_j=Kave_j/Kave_min_p;
其中,Kave_dif_j为第j层段中深度点的平均渗透率级差;
Kave_min_p为所有层段中深度点的平均渗透率的最小值;
Kave_min_p=Minimum(Kave_j)。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渗流单元的分级标准为:
I级渗流单元的最大渗透率大于2000毫达西,平均渗透率大于50毫达西,渗透率级差大于17;
II级渗流单元最大渗透率介于500毫达西至2000毫达西之间,平均渗透率介于50毫达西至2000毫达西之间,渗透率级差同样大于17;
III级渗流单元最大渗透率介于500毫达西至2000毫达西之间,平均渗透率介于50毫达西至2000毫达西之间,渗透率级差介于8至17之间;
IV级渗流单元最大渗透率介于50毫达西至500毫达西之间,平均渗透率介于50毫达西至500毫达西之间,渗透率级差大于17。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待研究地层的多个深度点的渗透率进行分级,将深度值相邻且具有相同等级的渗透率的深度点划分至同一层段中,统计每个层段中深度点的最大渗透率,计算每个层段中深度点的平均渗透率、平均渗透率级差,再结合渗流单元的分级标准,可以定量识别待研究地层的渗流单元。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砾岩油藏渗流单元识别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克下组砾岩储层示踪剂采出曲线类型——非对称尖峰型曲线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克下组砾岩储层示踪剂采出曲线类型——对称尖峰型曲线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克下组砾岩储层示踪剂采出曲线类型——箱型曲线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克下组砾岩储层示踪剂采出曲线类型——双峰型曲线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七东1北克下组Ⅰ级、Ⅱ级优势渗流单元的厚度比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七东1北克下组Ⅰ级、Ⅱ级优势渗流单元面积比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发明人发现,在砾岩油藏开发过程中,由于砾岩储层的强非均质性导致注入水往往沿岩性均匀、物性较好的部位发生突进,形成水流优势通道,使得水驱油效果变差,同时容易造成油层过早水淹,严重影响驱油效率和波及体积。如果可以在对砾岩油藏开发之前,对砾岩油藏中的渗流单元进行定量识别,则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砾岩油藏渗流单元识别方法。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砾岩油藏渗流单元识别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基于测井资料获得待研究地层的多个深度点的渗透率;
步骤102:将待研究地层的多个深度点的渗透率进行分级;
步骤103:将待研究地层的多个深度点按深度值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形成深度点序列;将深度点序列中深度值相邻且具有相同等级的渗透率的深度点划分至同一层段中;
步骤104:计算每个层段中深度点的平均渗透率;
步骤105:计算每个层段中深度点的平均渗透率级差;
步骤106:根据每个层段中深度点的最大渗透率、平均渗透率和平均渗透率级差,结合渗流单元的分级标准,判断每个层段所属的渗流单元级别。
本发明以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下克拉玛依组砾岩油藏为例,对本发明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
具体实施时,步骤101为基于测井资料获得待研究地层的多个深度点的渗透率。具体的,步骤101就是准备数据的过程。所准备的数据还可以包括井名、地层层位和地层孔隙度。根据表1的形式准备基础数据。以T6014井为例,数据表的内容包括井名、层位(单砂层)、深度(点)、孔隙度POR和渗透率PERM。用i表示深度点的个数,i取整数,i大于等于1,每0.125m采集一个深度点,即相邻两个深度点的深度值相差为0.125m。其中泥岩的孔隙度、渗透率用-999.25表示,渗透率的单位为毫达西,md。
表1
井号 层位 深度 POR PERM
T6014 1 405.75 -999.25 -999.25
T6014 1 410.5 -999.25 -999.25
T6014 2 410.625 -999.25 -999.25
T6014 2 410.75 -999.25 -999.25
T6014 2 412.875 25.681 526.913
T6014 3 416.625 -999.25 -999.25
T6014 3 416.75 -999.25 -999.25
T6014 3 416.875 -999.25 -999.25
T6014 3 417 -999.25 -999.25
T6014 3 417.125 -999.25 -999.25
T6014 3 417.25 -999.25 -999.25
T6014 3 417.375 -999.25 -999.25
T6014 3 417.5 -999.25 -999.25
T6014 3 417.625 28.037 2242.614
T6014 3 417.75 28.386 2701.58
T6014 3 417.875 29.259 4150.112
T6014 3 418 30.045 6106.958
T6014 3 418.125 29.957 5953.861
具体实施时,步骤102为将待研究地层的多个深度点的渗透率进行分级。具体的,对渗透率进行分级的标准为:当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PERMi大于等于2000md时,所述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为1级;当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大于等于500md小于2000md时,所述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为2级;当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大于等于50md小于500md时,所述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为3级;当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小于50md时,所述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为4级;当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等于-999.25md时,所述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为5级。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井号 层位 深度 POR PERM 渗透率分级
T6014 1 405.75 -999.25 -999.25 5
T6014 1 410.5 -999.25 -999.25 5
T6014 2 410.625 -999.25 -999.25 5
T6014 2 410.75 -999.25 -999.25 5
T6014 2 412.875 25.681 526.913 2
T6014 3 416.625 -999.25 -999.25 5
T6014 3 416.75 -999.25 -999.25 5
T6014 3 416.875 -999.25 -999.25 5
T6014 3 417 -999.25 -999.25 5
T6014 3 417.125 -999.25 -999.25 5
T6014 3 417.25 -999.25 -999.25 5
T6014 3 417.375 -999.25 -999.25 5
T6014 3 417.5 -999.25 -999.25 5
T6014 3 417.625 28.037 2242.614 1
T6014 3 417.75 28.386 2701.58 1
T6014 3 417.875 29.259 4150.112 1
T6014 3 418 30.045 6106.958 1
T6014 3 418.125 29.957 5953.861 1
T6014 3 418.25 28.735 3403.894 1
T6014 3 418.375 26.728 1343.383 2
T6014 3 418.5 25.07 621.991 2
T6014 3 418.625 25.768 863.932 2
T6014 3 418.75 27.339 1798.152 2
T6014 3 418.875 28.386 2917.736 1
T6014 3 419 28.037 2456.67 1
T6014 3 419.125 26.554 1213.154 2
在某一口井中,在对各个深度点的渗透率进行分级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异常深度点,所说的异常深度点指的是:若第i深度点Di为泥岩(即渗透率为-999.25md),第i+2深度点Di+2为泥岩,而第i+1深度点Di+1为非泥岩(即渗透率不等于-999.25md),那么Di+1就为异常深度点,如表3中数据点编号为5的行数据就为异常深度点。
表3
数据点编号 井号 层位 深度D POR PERM 渗透率分级
1 T6014 1 405.75 -999.25 -999.25 5
2 T6014 1 410.5 -999.25 -999.25 5
3 T6014 2 410.625 -999.25 -999.25 5
4 T6014 2 410.75 -999.25 -999.25 5
5 T6014 2 412.875 25.681 526.913 2
6 T6014 3 416.625 -999.25 -999.25 5
7 T6014 3 416.75 -999.25 -999.25 5
8 T6014 3 416.875 -999.25 -999.25 5
9 T6014 3 417 -999.25 -999.25 5
若出现异常深度点,需将Di+1数据点的岩相修正为泥岩层,即将渗透率的等级修改正为5。修正后的渗透率分级表如表4所示。
表4
数据点编号 井号 层位 深度 POR PERM 渗透率分级
1 T6014 1 405.75 -999.25 -999.25 5
2 T6014 1 410.5 -999.25 -999.25 5
3 T6014 2 410.625 -999.25 -999.25 5
4 T6014 2 410.75 -999.25 -999.25 5
5 T6014 2 412.875 25.681 526.913 5
6 T6014 3 416.625 -999.25 -999.25 5
7 T6014 3 416.75 -999.25 -999.25 5
8 T6014 3 416.875 -999.25 -999.25 5
9 T6014 3 417 -999.25 -999.25 5
具体实施时,步骤103为将待研究地层的多个深度点按深度值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形成深度点序列;将深度点序列中深度值相邻且具有相同等级的渗透率的深度点划分至同一层段中。具体的,一个层段中所包含的深度点的渗透率的等级是相同的,且所包含的深度点的深度值是相邻的。在分完层段之后,在每一层段的第一个深度点记号1,如表5所示。
表5
井号 层位 深度 POR PERM 渗透率分级 分层段
T6014 1 405.75 -999.25 -999.25 5 1
T6014 1 410.5 -999.25 -999.25 5
T6014 2 410.625 -999.25 -999.25 5
T6014 2 410.75 -999.25 -999.25 5
T6014 2 412.875 25.681 526.913 5
T6014 3 416.625 -999.25 -999.25 5
T6014 3 416.75 -999.25 -999.25 5
T6014 3 416.875 -999.25 -999.25 5
T6014 3 417 -999.25 -999.25 5
T6014 3 417.125 -999.25 -999.25 5
T6014 3 417.25 -999.25 -999.25 5
T6014 3 417.375 -999.25 -999.25 5
T6014 3 417.5 -999.25 -999.25 5
T6014 3 417.625 28.037 2242.61 1 1
T6014 3 417.75 28.386 2701.58 1
T6014 3 417.875 29.259 4150.11 1
T6014 3 418 30.045 6106.95 1
T6014 3 418.125 29.957 5953.86 1
具体实施时,步骤104为计算每个层段中深度点的平均渗透率。具体的,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式(1)中,Kave_j为第j层段中深度点的平均渗透率,j取整数,j大于等于1;
m为第j层段内的相同级别的渗透率的深度点的个数;
PERMi为第j层段内的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
另外,还可以计算各层段中深度点的厚度H_j,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H_j=0.125×m (2)
式(2)中,H_j为第j层段中深度点的厚度。
注:每一层段内泥岩层不参与计算。按照公式(1)和(2)计算所得的数据如表6所示。
表6
在具体实施时,若某一层段内所包含的深度点个数小于3的时候,需要将该层段的渗透率等级修正为与之相邻的层段的渗透率等级。如表6中加粗的部分所示,需要将其渗透率等级修正为2,在计算该层段中深度点的平均渗透率时,该层段所包含的级别为2的地层渗透率的深度点按照8个算。
具体实施时,步骤105为计算每个层段中深度点的平均渗透率级差。具体的,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Kave_dif_j=Kave_j/Kave_min_p (3)
式(3)中,Kave_dif_j为第j层段中深度点的平均渗透率级差;
Kave_min_p为所有层段中深度点的平均渗透率的最小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Kave_min_p=Minimum(Kave_j) (4)
另外,还可以计算所有层段中深度点的平均渗透率的最大值Kave_max_p,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Kave_max_p=Maximum(Kave_j) (5)
检索表6中数据,统计第j层段中深度点的最小渗透率值Kmin_j,第j层段中深度点的最大渗透率值Kmax_j,各层段中深度点的平均渗透率值Kave_j,按照公式(3)、(4)和(5)计算之后,获得的数据如表7所示。
表7
具体实施时,步骤106为根据每个层段中深度点的最大渗透率、平均渗透率和平均渗透率级差,结合渗流单元的分级标准,判断每个层段所属的渗流单元级别。
具体的,首先详细介绍渗流单元的分级标准。以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砾岩储层为例,结合地质成因分析,将示踪剂采出曲线按照形态划分为非对称尖峰型、对称尖峰型、箱型和双峰型等4类。图2为非对称尖峰型曲线示意图,其反映注入水推进快、高渗层薄、等效渗透率大、渗透率级差大,为I级渗流单元,图2中的纵坐标表示示踪剂含量,“7202”表示井号,“Er”表示示踪剂含量。图3为对称尖峰型曲线示意图,其反映油井见剂时间较晚,井间以高渗透条带为主,为II级渗流单元,图3中的纵坐标表示示踪剂含量,“T72311”表示井号,“Er”表示示踪剂含量。图4为箱型曲线示意图,其表明油井见剂时间略长,井间以中—高渗透厚层为主,为III级渗流单元,图4中的纵坐标表示示踪剂含量,“T72516”表示井号,“MT10”表示示踪剂含量。图5为双峰型曲线示意图,其表明井间中低渗储层非均质性强,中渗储层厚度小、多层,为IV级渗流单元,图5中的纵坐标表示示踪剂含量,“T72315”表示井号,La表示示踪剂含量。对油水井注采单元进行动态模拟,其结果显示,渗流单元的分布有3个特点:(1)油水井距离小的井区较发育。(2)顺沉积方向的油水井间I级和II级渗流单元较集中。(3)高产液井附近水流明显增多。根据上述4级渗流单元所在目的层段的渗流特征参数统计结果表明,I级渗流单元最大渗透率大于2000md,平均渗透率大于50md,渗透率级差大于17;II级渗流单元最大渗透率介于500md至2000md之间,平均渗透率介于50md至2000md之间,渗透率级差同样大于17;III级渗流单元最大渗透率介于500md至2000md之间,平均渗透率介于50md至2000md之间,渗透率级差介于8至17之间;IV级渗流单元最大渗透率介于50md至500md之间,平均渗透率介于50md至500md之间,渗透率级差大于17。另,当渗透率级差小于8,则表明是正常地层。根据上述渗流单元相关参数地质统计规律,结合储层构型类型、渗流能力、非均质特点、油水井的示踪剂监测、生产动态及油水井生产模拟结果,建立了该区各级渗流单元划分标准,如表8所示。
表8
表8中主要根据最大渗透率、平均渗透率和渗透率级差将渗流单元划分为4种类型,不同渗流单元对应不同的构型成因单元。从油田现场开发实践看,I级渗流单元对于开发的影响最大,其余3级渗流单元影响较小。本区有示踪剂资料的井约占研究区总井数的1/5,而且位置分散于整个研究区内,具有示踪剂资料的井目的层渗流单元特征均可以代表整个研究区的渗流单元发育特征,因此,本次从具有示踪剂的测井资料总结的渗流单元的类型和划分标准是可信的。
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渗流单元级别划分时,所测的井是不具有示踪剂资料的。由于砾岩油藏各井点、各层段渗流单元的准确识别是一项难度大的工作,因此,要想利用本方法对渗流单元进行准确的识别,就需要获取精细的测井解释的储层参数、分层数据,特别是准确率比较高的渗透率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即步骤101中涉及到的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在应用上述方法定量识别各井层的渗流单元后,选用适合渗流单元地质统计学属性的建模方法,比如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建立渗流单元三维地质模型,定量表征其在空间上的分布、厚度、面积及体积,为该区深部调驱剂以及其他驱替剂用量优化提供关键技术参数。
本发明方法适用于砾岩油藏高含水期具有精细测井解释成果各级渗流单元的识别,将本发明方法应用于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六中东区砾岩油藏深部调驱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渗流单元的识别符合率达83%。
将本发明方法应用于识别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七东1区克下组S7 21层,其中,Ⅰ级、Ⅱ级渗流单元的厚度比例分别在10-25%和15-40%之间,占的比例相对较小,如图6所示。Ⅰ级、Ⅱ级渗流单元的展布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1-16%和20-50%之间,如图7所示。总的来看,Ⅰ级渗流单元的厚度小,展布范围小,但对水流量及方向起比较明显的控制作用。七东区2012年1月所有注采单元概率统计表明,I级和II级渗流单元的数量较少,所占体积有限,但流经了较多的水量,导致注水低效、无效循环。例如:数量占10%的优势渗流单元,占据20%的体积,贡献了55%的水流量。各级优势渗流单元总体积120.9×104m3,占储层总孔隙体积的33.8%。Ⅰ级、Ⅱ级渗流单元总孔隙体积67.6×104m3,占储层总孔隙体积的55.9%,具体的数据如表9所示。
表9
综上所述,使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定量识别渗流单元,且识别精度高。在对砾岩油藏进行开发时,因为定量识别了渗流单元,可以改善开发效果,并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砾岩油藏渗流单元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测井资料获得待研究地层的多个深度点的渗透率;
将待研究地层的多个深度点的渗透率进行分级;
将待研究地层的多个深度点按深度值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形成深度点序列;将深度点序列中深度值相邻且具有相同等级的渗透率的深度点划分至同一层段中;
计算每个层段中深度点的平均渗透率;
计算每个层段中深度点的平均渗透率级差;
根据每个层段中深度点的最大渗透率、平均渗透率和平均渗透率级差,结合渗流单元的分级标准,判断每个层段所属的渗流单元级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待研究地层的多个深度点的渗透率进行分级,具体如下:
当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大于等于2000毫达西时,所述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为1级;
当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大于等于500毫达西小于2000毫达西时,所述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为2级;
当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大于等于50毫达西小于500毫达西时,所述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为3级;
当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小于50毫达西时,所述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为4级;
当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等于-999.25毫达西时,所述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为5级;
其中,i取整数,i大于等于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将待研究地层的多个深度点的渗透率进行分级之后,还包括:
若存在异常深度点,对异常深度点的渗透率进行修正,具体按照如下进行:
若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等于-999.25毫达西,第i+2深度点的渗透率等于-999.25毫达西,而第i+1深度点的渗透率不等于-999.25毫达西,那么第i+1深度点就为异常深度点,将第i+1深度点的渗透率修正为-999.25毫达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每个层段中深度点的平均渗透率,按照以下方式计算:
<mrow> <mi>K</mi> <mi>a</mi> <mi>v</mi> <mi>e</mi> <mo>_</mo> <mi>j</mi> <mo>=</mo> <mrow> <mo>(</mo> <munderover> <mo>&amp;Sigma;</mo> <mrow> <mi>i</mi> <mo>=</mo> <mn>1</mn> </mrow> <mi>m</mi> </munderover> <mi>P</mi> <mi>E</mi> <mi>R</mi> <mi>M</mi> <mi>i</mi> <mo>)</mo> </mrow> <mo>/</mo> <mi>m</mi> <mo>;</mo> </mrow>
其中,Kave_j为第j层段中深度点的平均渗透率;
j取整数,j大于等于1;
m为第j层段内的相同级别的渗透率的深度点的个数;
PERMi为第j层段内的第i深度点的渗透率;
i取整数,i大于等于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每个层段中深度点的平均渗透率级差,按照以下方式计算:
Kave_dif_j=Kave_j/Kave_min_p;
其中,Kave_dif_j为第j层段中深度点的平均渗透率级差;
Kave_min_p为所有层段中深度点的平均渗透率的最小值;
Kave_min_p=Minimum(Kave_j)。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流单元的分级标准为:
I级渗流单元的最大渗透率大于2000毫达西,平均渗透率大于50毫达西,渗透率级差大于17;
II级渗流单元最大渗透率介于500毫达西至2000毫达西之间,平均渗透率介于50毫达西至2000毫达西之间,渗透率级差同样大于17;
III级渗流单元最大渗透率介于500毫达西至2000毫达西之间,平均渗透率介于50毫达西至2000毫达西之间,渗透率级差介于8至17之间;
IV级渗流单元最大渗透率介于50毫达西至500毫达西之间,平均渗透率介于50毫达西至500毫达西之间,渗透率级差大于17。
CN201510394502.1A 2015-07-07 2015-07-07 一种砾岩油藏渗流单元识别方法 Active CN1050896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94502.1A CN105089659B (zh) 2015-07-07 2015-07-07 一种砾岩油藏渗流单元识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94502.1A CN105089659B (zh) 2015-07-07 2015-07-07 一种砾岩油藏渗流单元识别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89659A CN105089659A (zh) 2015-11-25
CN105089659B true CN105089659B (zh) 2017-10-17

Family

ID=54570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94502.1A Active CN105089659B (zh) 2015-07-07 2015-07-07 一种砾岩油藏渗流单元识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8965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3300A (zh) * 2018-06-25 2018-11-2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杂多孔介质中确定主流通道类型的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5771B (zh) * 2016-07-25 2019-01-1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渗含水气藏建产选区的方法及装置
CN107102968A (zh) * 2017-03-28 2017-08-2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非均质致密油藏渗流的时间尺度分析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44619A (en) * 1993-09-27 1995-08-22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predicting reservoir properties
US7089167B2 (en) * 2000-09-12 2006-08-08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 Evaluation of reservoir and hydraulic fracture properties in multilayer commingled reservoirs using commingled reservoir production data and production logging information
CN101937108A (zh) * 2009-07-03 2011-01-0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低渗碎屑岩油气藏储量确定方法
CN102141637A (zh) * 2010-01-28 2011-08-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连续定量评价储集层孔隙结构的方法
CN103728671A (zh) * 2014-01-15 2014-04-1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确定碳酸盐岩潜山含油气性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75057A (zh) * 2013-12-27 2014-05-0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致密油气藏有效储层的判识方法及装置
CN104196523A (zh) * 2013-10-29 2014-12-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酸盐气藏储量动用状况的评价方法
CN104533371A (zh) * 2014-11-12 2015-04-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水平井非对称立体压裂方法
CN104751002A (zh) * 2015-04-10 2015-07-0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判别有效砂岩储层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44619A (en) * 1993-09-27 1995-08-22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predicting reservoir properties
US7089167B2 (en) * 2000-09-12 2006-08-08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 Evaluation of reservoir and hydraulic fracture properties in multilayer commingled reservoirs using commingled reservoir production data and production logging information
CN101937108A (zh) * 2009-07-03 2011-01-0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低渗碎屑岩油气藏储量确定方法
CN102141637A (zh) * 2010-01-28 2011-08-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连续定量评价储集层孔隙结构的方法
CN104196523A (zh) * 2013-10-29 2014-12-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酸盐气藏储量动用状况的评价方法
CN103775057A (zh) * 2013-12-27 2014-05-0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致密油气藏有效储层的判识方法及装置
CN103728671A (zh) * 2014-01-15 2014-04-1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确定碳酸盐岩潜山含油气性的方法和装置
CN104533371A (zh) * 2014-11-12 2015-04-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水平井非对称立体压裂方法
CN104751002A (zh) * 2015-04-10 2015-07-0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判别有效砂岩储层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樊家川油田储层渗流单元分析及其剩余油分布;石京平等;《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21231(第4期);第50-54页 *
高含水非均质油藏精细地质描述新技术及应用;刘学峰;《中外能源》;20091231;第62-66页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3300A (zh) * 2018-06-25 2018-11-2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杂多孔介质中确定主流通道类型的方法及装置
CN108843300B (zh) * 2018-06-25 2022-03-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杂多孔介质中确定主流通道类型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89659A (zh) 2015-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lpay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defining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CN104991274B (zh) 多种地质因素定量约束下的单一圈闭级的有利区优选方法
CN102041995B (zh) 复杂油藏水淹状况监测***
US2016037688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ance Prediction of Multi-Layered Oil Reservoirs
CN103472484B (zh) 基于rs三维敏感地震属性分析的水平井轨迹优化方法
CN103993862A (zh) 复杂断块稀油油藏分层开发方法
CN103437760B (zh) 一种使用阵列感应数据快速评价油水层的方法
CN105041307A (zh) 一种碎屑岩油气储层优势渗流通道识别的工业化流程
CN102681015B (zh) 矿区地层结构划分方法
CN110056346B (zh) 一种基于趋势变化函数的油藏三维原始含水饱和度模拟方法
CN107448197B (zh) 一种海相砂岩油藏窜流通道空间发育定量识别的方法
CN105092820A (zh) 一种生物碎屑灰岩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方法
CN107515957A (zh) 泥页岩层序地层划分方法
CN105629304A (zh) 一种基于多属性的砂体叠合模式识别方法
CN105089659B (zh) 一种砾岩油藏渗流单元识别方法
CN105116447A (zh) 一种基于曲率异常条带的地质河道方向判别方法
Liu et al. The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 for Well Pattern Optimization of Heterogeneous Sandstone Reservoirs
Chen et al.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nd light hydrocarbon channeling revealed by production data: A case study of liquid rich Duvernay shale play with emphasis in Fox Creek area, Alberta Canada
CN103278852B (zh) 利用地震数据体波形结构特征模型预测油气的方法
Omatsone et al. Redevelopment of the cardium formation using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s: Reservoir engineering perspectives and early case histories
CN106593409A (zh) 一种油田注采关系中无效循环的识别方法
Ma et al. Development of a Full-Field Parallel Model to Design Pressure Maintenance Project in the Wara Reservoir, Greater Burgan Field, Kuwait
CN115577213B (zh) 一种水侵方向预测方法
Yong et 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ptimization and Application for Fractured-Vuggy Carbonate Gas Condensate Reservoirs
Haagsma Development of a Geologic Complexity Ranking System for Carbon Dioxide Storage to Inform Site Sel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