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80372B - 中继***以及交换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中继***以及交换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80372B
CN104980372B CN201510160806.1A CN201510160806A CN104980372B CN 104980372 B CN104980372 B CN 104980372B CN 201510160806 A CN201510160806 A CN 201510160806A CN 104980372 B CN104980372 B CN 1049803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mclag
exchange apparatus
frame
port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6080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80372A (zh
Inventor
安多慎
坪田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teri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Metal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Metal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Metal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80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803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803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803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25Routing or path finding in a switch fabr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7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func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55Prevention,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errors
    • H04L49/552Prevention,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errors by ensuring the integrity of packets received through redundant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3Performing the actions predefined by failover planning, e.g. switching to standby network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网络管理的容易化的、使用了装置冗余方式的中继***以及交换机装置。MCLAG表(12)将第一端口与第一识别符对应起来保持。端口控制部(14)在第一端口组(P[1])被设定为主动的情况下将其控制成允许收发状态(FW),在被设定为备用的情况下将其控制成禁止收发状态(BK)。中继处理部(13)在第一端口组被控制成允许收发状态时,将以第一识别符为发送目的地端口的帧中继到第一端口组,在被控制成禁止收发状态时,将帧中继到网桥用端口(Pb)。停止发送指示部(17)在第一端口组被控制成禁止收发状态时,使相对装置(SW)停止向第一端口组发送帧。

Description

中继***以及交换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继***以及交换机装置,特别是,涉及例如应用使用了两台交换机装置的装置冗余方式的中继***。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对一台网络装置与两台网络装置之间的各链路设定了跨装置的链路聚合的网络***。当在连接两台网络装置间的专用线路发生故障时,使用该链路聚合的路径来构筑代替路径。并且,两台网络装置对于该装置间的路径信息的同步这一控制层以运行***/待机***进行动作,对于数据层则两者都以运行状态而被使用。
在专利文献2中示出了对用户网内的客户边缘(customer edge)与MPLS网内的两台运营商边缘(provider edge)之间的各链路设定了跨装置的链路聚合的结构。在两台运营商边缘都从其他运营商边缘接收到数据包时,根据彼此间预先做出的协定,只有一个的运营商边缘将数据包中继到客户边缘。
在专利文献3中,示出了分别在用户侧L2SW、与运行***L2SW以及预备***L2SW之间设定了链路的访问***。通常时,预备***L2SW将成为与用户侧L2SW之间的链路的连接源的端口控制成链路断开。用户侧L2SW向运行***L2SW以及预备***L2SW发送ARP等广播帧,由此自动建立避免预备***L2SW中控制成链路断开的端口的路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5018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20998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231223号公报
例如,作为使用了进行层2(以后,简称为L2)的处理的L2交换机装置的装置冗余方式,公知有以ESRP(Extreme Standby Router Protocol备份路由协议)和VSRP(VirtualSwitch Redundancy Protocol虚拟交换冗余协议)等为代表的主动(active)和备用(standby)型的方式。在这样的方式中,当在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与主动侧的L2交换机装置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时,将路径切换为与备用侧的L2交换机装置之间的链路,因此通常进行FDB(Forwarding DataBase转发数据库)的闪存(flash)。于是会产生伴随泛洪(flooding)的通信拥堵等。
因此,例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示,想到了使用跨装置的链路聚合组(以后,简称为LAG)的方式。该情况下,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通常在FDB上,将设定了LAG的端口虚拟为一个端口进行管理,因此,在发生故障时不需要进行FDB的闪存。
这里例如假设如下结构:用户侧的交换机装置[1]通过跨装置的LAG[1]与应用跨装置的LAG的两台L2交换机装置连接,而且用户侧的交换机装置[2]通过跨装置的LAG[2]与应用跨装置的LAG的两台L2交换机装置连接。在从交换机装置[1]向交换机装置[2]发送帧时,交换机装置[1]通常根据预定的分散规则将帧的发送目的地分散至两台L2交换机装置。接收到帧的两台L2交换机装置也向交换机装置[2]以适当分散的形式发送帧。
然而,有时特别是通信运营商等想进行包括帧的转发路径等在内详细的网络管理。但是,在将应用如上所述的跨装置的LAG的两台L2交换机装置配置于这样的运营商网等时,网络管理可能变得复杂化。即,如上所述,从交换机装置[1]经由两台L2交换机装置向交换机装置[2]的帧转发因分散而能够采用多种的路径,因此难以充分掌握转发路径。这样的问题随着如运营商网等收容的用户侧交换机装置的台数增加而更加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网络管理容易化的使用了装置冗余方式的中继***以及交换机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和新特征根据本说明书的记述和附图能够更加明确。
在本申请所公开的发明中,对代表性的实施方式的概要进行简单说明,其内容如下。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中继***具有:第一交换机装置以及第二交换机装置、第三交换机装置。第一交换机装置以及第二交换机装置分别具有由单个或多个第一端口构成的第一端口组、第二端口、以及网桥用端口,所述第一交换机装置以及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经由网桥用端口通过通信线路彼此连接。第三交换机装置分别经由不同的通信线路与第一交换机装置的单个或多个第一端口、以及第二交换机装置的单个或多个第一端口连接,并对成为该通信线路的连接源的端口设定链路聚合组。这里,第一交换机装置以及第二交换机装置分别具有:MCLAG表、端口控制部、中继处理部、以及停止发送指示部。MCLAG表将单个或多个第一端口与第一识别符对应起来进行保持。端口控制部,其在没有故障的情况下、且第一端口组被设定为主动的情况下,将第一端口组控制成发送以及接收都被允许的第一状态,在没有故障的情况下、且第一端口组被设定成备用的情况下,将第一端口组控制成发送以及接收都被禁止的第二状态。中继处理部,其在第一端口组被控制成第一状态时,将以第一识别符为发送目的地端口的帧中继到第一端口组,在第一端口组被控制成第二状态时,将以第一识别符为发送目的地端口的帧中继到网桥用端口。停止发送指示部,在第一端口组被控制成第二状态时,使第三交换机装置停止向第一端口组发送帧。并且,第一交换机装置的第一端口组被设定为主动,第二交换机装置的第一端口组被设定为备用。
发明效果
对本申请所公开的发明中的、通过代表性的实施方式获得的效果进行简单说明,在使用了装置冗余方式的中继***以及交换机装置中,能够实现网络管理的容易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中继***的结构例的概要图。
图2是表示在图1的中继***中没有发生故障时的概要动作例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在图1的中继***中发生了MCLAG用端口组的故障时的概要动作例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在图1的中继***中MCLAG用端口组的故障恢复了的时候的概要动作例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在图1的中继***中发生了网桥用端口的故障时的概要动作例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在图1的中继***中在MCLAG装置的一方发生了故障时的概要动作例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构成图1的中继***的MCLAG装置的L2交换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8中,(a)是表示图7中的地址表的结构例的概要图,(b)是表示图7中的故障监视表的结构例的概要图,(c)是表示图7中的端口控制表的结构例的概要图。
图9是表示在图7的L2交换机装置被设定成主动时,其端口控制部的概要处理内容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在图7的L2交换机装置被设定成备用时,其端口控制部的概要处理内容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图7的L2交换机装置的中继处理部的概要处理内容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中继***的结构例以及一部分动作例的概要图。
图13是表示构成图12的中继***的MCLAG装置的L2交换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交换机装置的结构例的概要图。
图15中,(a)以及(b)是表示在使用了图14的L2交换机装置的中继***中,没有发生故障时的概要动作例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0、11 通信线路
12 MCLAG表
13 中继处理部
14 端口控制部
15 故障监视部
16 故障通知部
17 停止发送指示部
20 接口部
21 帧识别部
22 控制帧接收部
23 控制帧生成部
24 中继执行部
25 故障检测部
26 ACT/SBY保持部
27 故障监视表
28 端口控制表
30 LAG分散处理部
35 动作模式保持部
40 帧处理部
41 LAG表
42 OAM处理部
ACT 主动
BK 禁止收发状态
FDB 地址表
FL1a、FL1b、FL2a、FL2b、FL3a~FL3d、FL4c、FL4d、FL5a~FL5d 帧
FW 允许收发状态
P[1]、P[2] MCLAG用端口组(MCLAG用端口)
P[1、1]、P[1、2] MCLAG用端口
P[m]、P3 端口
P1、P2、P1a、P1b LAG用端口
Pb、Pb[1]~Pb[p] 网桥用端口
SBY 备用
SWm1、SWm2、SW1、SW2L2 交换机装置
TBK 禁止发送状态
TRf 故障通知帧
TRr 故障恢复帧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起见,在需要的时候分成多个部分或者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以外,它们并非彼此无关联,而是一方是另一方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变形例、详细内容、补充说明等的关系。另外,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中,在涉及要素的数等(包含个数、数值、量、范围等)时,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和从原理上明确限定为特定的数的情况等之外,并非限定于特定的数,可以是特定的数以上也可以是特定的数以下。
并且,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关于其构成要素(包含要素步骤等),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以及原理上明确认为必须这样的情况等之外,当然未必是必须这样。同样地,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在涉及构成要素等的形状、位置关系等时,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以及原理上明确认为不是这样的情况等之外,实质上包含与其形状等近似或者类似的情况等。这对于上述数值和范围也是一样的。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所有附图中,作为原则对同一部件标记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
《中继***的概要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中继***的结构例的概要图。图1所示的中继***具有:应用跨装置的LAG的两台L2交换机装置(第一以及第二交换机装置)SWm1、SWm2以及多个(这里是两台)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1、SW2。
L2交换机装置SWm1、SWm2分别具有MCLAG用端口组(第一端口组)P[1]、MCLAG用端口组(第二端口组)P[2]以及网桥用端口Pb。MCLAG用端口组P[1]由单个或多个MCLAG用端口(第一端口)构成,MCLAG用端口组P[2]由单个或多个MCLAG用端口(第二端口)构成。在本实施方式1中,以MCLAG用端口组P[1]、P[2]分别由单个MCLAG用端口构成的情况为例。因此,在本实施方式1中P[1]、P[2]分别表示MCLAG用端口组和MCLAG用端口两者。
L2交换机装置(第一交换机装置)SWm1与L2交换机装置(第二交换机装置)SWm2之间经由网桥用端口Pb彼此通过通信线路11连接。通信线路11例如由专用线路、或根据情况由一般的通信线路(例如,以太网(注册商标)线路)构成。
L2交换机装置(第三交换机装置)SW1具有多个(这里是两个)LAG用端口P1、P2、以及端口P3。L2交换机装置SW1经由不同的通信线路10分别与L2交换机装置SWm1的单个或多个MCLAG用端口(第一端口)P[1]以及L2交换机装置SWm2的单个或多个MCLAG用端口(第一端口)P[1]连接。在该示例中,LAG用端口P1与L2交换机装置SWm1的MCLAG用端口P[1]连接,LAG用端口P2与L2交换机装置SWm2的MCLAG用端口P[1]连接。另外,端口P3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与终端等连接。通信线路10例如由以太网线路构成。
这里,L2交换机装置(第三交换机装置)SW1对成为L2交换机装置SWm1、SWm2之间的通信线路10的连接源的LAG用端口P1、P2设定LAG。另外,LAG一般大多应用于一台装置间的多个通信线路,但是这里应用于一台装置与两台装置之间的多个通信线路。因此,在本说明书中,将这样的跨装置的LAG区分为一般的LAG,称为多机箱链路聚合组(Multi-ChassisLink Aggregation Group,以后简称为MCLAG)。L2交换机装置SW1对LAG用端口P1、P2设定MCLAG1。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对应用这样的跨装置的LAG的两台L2交换机装置SWm1、SWm2进行统称,称为MCLAG装置。
同样地,L2交换机装置(第四交换机装置)SW2具有多个(这里是两个)LAG用端口P1、P2、以及端口P3。L2交换机装置SW2经由不同的通信线路10分别与L2交换机装置SWm1的单个或多个MCLAG用端口(第二端口)P[2]以及L2交换机装置SWm2的单个或多个MCLAG用端口(第二端口)P[2]连接。在该示例中,LAG用端口P1与L2交换机装置SWm1的MCLAG用端口P[2]连接,LAG用端口P2与L2交换机装置SWm2的MCLAG用端口P[2]连接。端口P3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与终端等连接。L2交换机装置SW2对成为与MCLAG装置之间的通信线路10的连接源的LAG用端口P1、P2设定MCLAG2。
另外,这里以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是两台的情况为例,但是同样地也可以是三台以上,根据情况还可以是一台。即,MCLAG装置与三台以上的用户侧L2的交换机装置之间可以分别通过不同的MCLAG来连接,根据情况与一台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之间可以通过MCLAG来连接。另外,这里MCLAG装置具有网桥用端口Pb以及MCLAG用端口P[1]、P[2],但是除此之外,也可以具有没有设定MCLAG的通常端口。例如,L2交换机装置SWm1、SWm2的MCLAG用端口P[2]也可以都不是MCLAG用端口而是通常端口,并在该各通常端口P[2]分别连接不同的终端等这样的结构。
L2交换机装置(第一以及第二交换机装置)SWm1、SWm2分别具有:MCLAG表12、中继处理部13、地址表FDB、端口控制部14、故障监视部15、故障通知部16、以及停止发送指示部17。MCLAG表12将自身的单个或多个MCLAG用端口(实际上是其各端口识别符)与MCLAG识别符对应起来进行保持。
在图1的示例中,MCLAG表12将MCLAG用端口(第一端口)P[1]({P[1]})与MCLAG识别符(第一识别符){MCLAG1}对应起来进行保持,将MCLAG用端口(第二端口)P[2]({P[2]})与MCLAG识别符(第二识别符){MCLAG2}对应起来进行保持。在本说明书中,例如{AA}表示“AA”的识别符(ID)。例如,在MCLAG装置中预先决定了将MCLAG识别符{MCLAG1}、{MCLAG2}分别共用。构成MCLAG装置的各L2交换机装置通过自身的MCLAG表12来决定分配给各MCLAG识别符(例如{MCLAG1})的自身的MCLAG用端口(P[1])(实际上是该端口识别符({P[1]})。
端口控制部14在没有故障的情况下、且MCLAG用端口组P[1]、P[2]被设定为主动ACT的情况下,将该MCLAG用端口组控制成发送以及接收都被允许的允许收发状态(第一状态)FW。另一方面,端口控制部14在没有故障的情况下、且MCLAG用端口组P[1]、P[2]被设定为备用SBY的情况下,将该MCLAG用端口组控制成发送以及接收都被禁止的禁止收发状态(第二状态)BK。另外,允许收发状态FW以及禁止收发状态BK以作为通常帧的用户帧为对象,而对于用于进行装置的管理和控制等的控制帧(后述)来说不是对象(即,对象外)。
在本实施方式1中,构成MCLAG装置的两台L2交换机装置SWm1、SWm2的一方(这里是SWm1)预先以装置为单位被设定为主动ACT,另一方(这里是SWm2)预先以装置为单位被设定为备用SBY。设定为主动ACT的L2交换机装置SWm1将自身的MCLAG用端口组P[1]、P[2]全部设定为主动ACT,设定为备用SBY的L2交换机装置SWm2将自身的MCLAG用端口组P[1]、P[2]全部设定为备用SBY。
在没有故障的情况下,L2交换机装置SWm1的端口控制部14将自身的MCLAG用端口组P[1]、P[2]都设定为主动ACT,因此,将自身的MCLAG用端口组P[1]、P[2]都控制成允许收发状态(第一状态)FW。另一方面,L2交换机装置SWm2的端口控制部14将自身的MCLAG用端口组P[1]、P[2]都设定为备用SBY,因此,将自身的MCLAG用端口组P[1]、P[2]都控制成禁止收发状态(第二状态)BK。
中继处理部13在自身的MCLAG用端口组P[1]、P[2]被控制成允许收发状态(第一状态)FW时,将以MCLAG识别符{MCLAG1}、{MCLAG2}为发送目的地端口的帧中继到与该MCLAG识别符对应的自身的MCLAG用端口组。例如,中继处理部13在自身的MCLAG用端口组(第一端口组)P[1]被控制成允许收发状态FW时(即L2交换机装置SWm1时)将以MCLAG识别符(第一识别符){MCLAG1}为发送目的地端口的帧中继到自身的MCLAG用端口组(MCLAG用端口)P[1]。
另一方面,中继处理部13在自身的MCLAG用端口组P[1]、P[2]被设定成禁止收发状态(第二状态)BK时,将以MCLAG识别符{MCLAG1}、{MCLAG2}为发送目的地端口的帧中继到网桥用端口Pb。例如,中继处理部13在自身的MCLAG用端口组(第一端口组)P[1]被控制成禁止收发状态BK时,将以MCLAG识别符(第一识别符){MCLAG1}为发送目的地端口的帧中继到网桥用端口Pb。另外,在图1的示例中,虽然没有假设经由这样的网桥用端口Pb的动作,但是,例如在MCLAG用端口P[2]不是MCLAG用端口而是通常端口时,或者在像后述那样发生了故障时,能够产生该动作。
这里,根据地址表FDB的检索结果来决定帧的发送目的地端口。如众所周知那样,地址表FDB对端口与存在于该端口的目的地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保持。中继处理部13针对该地址表FDB例如进行以下的处理。
首先,在接收到帧的端口是自身的MCLAG用端口组P[1]、P[2]时,中继处理部13将与该MCLAG用端口组对应的MCLAG识别符决定为接收端口识别符。中继处理部13将该帧所包含的发送源MAC地址与接收端口识别符对应起来学习到地址表FDB。例如,中继处理部13在通过MCLAG用端口组(第一端口组)P[1]接收到帧时,将与其对应的MCLAG识别符{MCLAG1}决定为接收端口识别符,将该帧所包含的发送源MAC地址与MCLAG识别符{MCLAG1}对应起来学习到地址表FDB。
另外,中继处理部13从地址表FDB检索与该帧所包含的发送目的地MAC地址对应的发送目的地端口。中继处理部13根据该检索结果,在与发送目的地MAC地址对应的发送目的地端口是MCLAG识别符时、且与该MCLAG用识别符对应的自身的MCLAG用端口组被控制成禁止收发状态BK时,将附加了接收端口识别符的帧中继到网桥用端口Pb。并且,中继处理部13在通过网桥用端口Pb接收到附加了接收端口识别符的帧时,将该帧所包含的发送源MAC地址与附加到该帧的接收端口识别符对应起来学习到地址表FDB。
故障监视部15对自身的各端口(MCLAG用端口组P[1]、P[2]以及网桥用端口Pb)的故障发生以及故障恢复进行检测。具体来说,故障监视部15例如通过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的降低、FLP(Fast Link Pulse快速链路脉冲)等脉冲信号的未检测到、或定期发送以及接收的存在确认用帧的未接收等,来检测故障发生。故障通知部16在通过故障监视部15检测出MCLAG用端口组的故障发生时,经由网桥用端口Pb发送故障通知帧。另外,故障通知部16在通过故障检测部15检测出MCLAG用端口组的故障恢复时,经由网桥用端口Pb发送故障恢复帧。
停止发送指示部17在自身的MCLAG用端口组被控制成禁止收发状态BK时,使与该MCLAG用端口组连接的L2交换机装置停止向该MCLAG用端口组发送帧(具体来说是用户帧)。例如,L2交换机装置SWm2的停止发送指示部17使L2交换机装置(第三交换机装置)SW1停止向MCLAG用端口组(第一端口组)P[1]发送帧。
作为停止发送帧的具体方式的一例,停止发送指示部17通过实际停止光信号的输出等来使控制成禁止收发状态BK的MCLAG用端口组(MCLAG用端口)链路断开(down)。例如,在L2交换机装置SWm2的MCLAG用端口P[1]链路断开的情况下,L2交换机装置SW1使用通常具备的一般功能来检测该链路断开、将LAG用端口P[2]控制成不可收发状态等。L2交换机装置SW1在将帧发送到MCLAG1时,将MCLAG1的成员端口(LAG用端口P1、P2)设为发送端口的候补,从中选择一个端口。此时,控制成不可收发状态的LAG用端口P2被从MCLAG1中的发送端口的候补中除去。
另外,作为停止发送帧的具体方式的另一示例,停止发送指示部17生成控制帧,从该MCLAG用端口组发送该控制帧,所述控制帧用于假装在控制成禁止收发状态BK的MCLAG用端口组发生了故障。例如,L2交换机装置SWm2的停止发送指示部17从MCLAG用端口组(MCLAG用端口)P[1]发送控制帧。接收到该控制帧的L2交换机装置SW1将LAG用端口P2控制成不可收发状态等。
作为控制帧,考虑到L2交换机装置SW1的通用性,优选使用基于以太网OAM(Operations,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运营,管理和维护)的帧。以太网OAM作为维护和管理功能通过“ITU-T Y.1731”和“IEEE802.1ag”等被标准化。在以太网OAM中规定了称为CC(Continuity Check连通性检测)的功能作为其功能之一。这些是通过在称为MEP(Maintenance End Point维护边界点)的监视点间收发称为CCM(Continuity CheckMessage连通性检测消息)的控制帧(以后,称为CCM控制帧)来监视监视点间的疏通性的功能。
例如,L2交换机装置SWm2与L2交换机装置SW1都将L2交换机装置SWm2的MCLAG用端口P[1]和L2交换机装置SW1的LAG用端口P2设定为MEP,在该MEP间定期发送以及接收CCM控制帧。这里,例如当L2交换机装置SWm2在预定期间无法接收来自L2交换机装置SW1的CCM控制帧时,将针对L2交换机装置SW1的疏通性(更详细来说是MEP间的疏通性)判断为LOC(LossOf Continuity)状态。该情况下,L2交换机装置SWm2在从MCLAG用端口P[1]向L2交换机装置SW1的LAG用端口P2发送CCM控制帧时,将标记(flag)以建立状态发送给该CCM控制帧所包含的RDI(Remote Defect Indication远端故障指示)比特位。
在本说明书中,将在RDI比特位中没有建立标记的CCM控制帧简称为CCM帧(简称为CCM),将在RDI比特位中建立标记的CCM控制帧称为RDI帧(简称为RDI)。L2交换机装置SW1接收RDI,由此识别出在来自LAG用端口P2的发送路径有故障,在解除RDI之前(即在能够接收CCM之前),停止从LAG用端口P2发送帧(用户帧)。
利用这样的以太网的OAM架构,例如L2交换机装置SWm2的停止发送指示部17尽管通过MCLAG用端口P[1]接收了CCM控制帧,还是从MCLAG用端口P[1]发送RDI。由此,L2交换机装置SWm2的停止发送指示部17使L2交换机装置SW1停止向MCLAG用端口P[1]发送帧。
将使用上述的链路断开的方式与使用控制帧的方式进行比较,在使用链路断开的方式中,如后述那样,在与故障对应地进行链路接通(up)时(即从禁止收发状态BK变更为允许收发状态FW时)需要时间。因此,在该观点下,优选使用控制帧的方式。以后,在本实施方式中,以MCLAG装置(SWm1、SWm2)以及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1、SW2都具有以太网OAM的功能为前提。并且,作为停止发送帧的方式,以使用基于上述的以太网OAM的控制帧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中继***的概要动作(无故障时)》
图2是表示在图1的中继***中没有发生故障时的概要动作例的说明图。这里,以在与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1的端口P3连接的终端、同与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2的端口P3连接的终端之间对帧进行通信的情况为例。如图2所示,L2交换机装置SWm1定期从作为允许收发状态FW的MCLAG用端口组(MCLAG用端口)P[1]、P[2]发送CCM。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1、SW2分别由于通过LAG用端口P1定期接收CCM,因此定期从LAG用端口P1发送CCM。
另一方面,L2交换机装置SWm2从作为禁止收发状态BK的MCLAG用端口组(MCLAG用端口)P[1]、P[2]发送RDI。L2交换机装置SW1、SW2分别通过LAG用端口P2接收到RDI,因此,从LAG用端口P2发送CCM。其结果为,L2交换机装置SWm2通过MCLAG用端口P[1]、P[2]接收CCM。
这里,L2交换机装置SWm2尽管通过MCLAG用端口P[1]、P[2]接收到CCM,但是还从MCLAG用端口P[1]、P[2]定期地发送RDI,接收到RDI的L2交换机装置SW1、SW2分别定期从LAG用端口P2发送CCM。由此,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1、SW2分别将LAG用端口P2控制成不可收发状态等。
在这样的状态下,如图2所示,首先,假设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2将通过端口P3接收到的帧FL1a中继到LAG用端口P1的情况。即,LAG用端口P2被从MCLAG2中的发送端口的候补中除去,因此,L2交换机装置SW2将帧FL1a中继到LAG用端口P1。L2交换机装置SWm1通过MCLAG用端口组(MCLAG用端口)P[2]来接收帧FL1a,如图1所述,将帧FL1a的发送源MAC地址与接收端口识别符({MCLAG2})对应起来学习到地址表FDB。
并且,L2交换机装置SWm1从地址表FDB中对与帧FL1a的发送目的地MAC地址对应的发送目的地端口进行检索。作为该发送目的地端口的检索结果,L2交换机装置SWm1获得MCLAG识别符{MCLAG1}。L2交换机装置SWm1,由于与MCLAG识别符{MCLAG1}对应的自身的MCLAG用端口组P[1]被控制成允许收发状态FW,因此将帧FL1a中继到MCLAG用端口组(MCLAG用端口)P[1]。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1通过LAG用端口接收帧FL1a、并将其中继到端口P3。
与其相反地,假设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1将通过端口P3接收到的帧FL1b中继到MCLAG1中的成为发送端口的候补的LAG用端口P1的情况。该情况也同样地,L2交换机装置SWm1进行帧FL1b的发送源MAC地址的学习、以及发送目的地端口的检索。作为该发送目的地端口的检索结果,L2交换机装置SWm1获得MCLAG识别符{MCLAG2}。L2交换机装置SWm1,由于与MCLAG识别符{MCLAG2}对应的自身的MCLAG用端口组P[2]被控制成允许收发状态FW,因此,将帧FL1b中继到MCLAG用端口组(MCLAG用端口)P[2],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2将该帧FL1b中继到端口P3。
如上所述,在没有故障的情况下,例如,将L2交换机装置(第一交换机装置)SWm1的MCLAG用端口(第二端口)P[2]接收到的、以MCLAG识别符(第一识别符){MCLAG1}为发送目的地的帧FL1a中继到L2交换机装置SWm1的MCLAG用端口组(第一端口组)P[1]。即,帧始终被从MCLAG装置中的设定为主动ACT的MCLAG用端口组(这里是SWm1的P[1])发送到L2交换机装置SW1,而不从设定为备用SBY的MCLAG用端口组(这里是SWm2的P[1])发送。其反方向也同样地,帧始终被从设定为主动ACT的MCLAG用端口组(SWm1的P[2])发送到L2交换机装置SW2,而不从设定为备用SBY的MCLAG用端口组(SWm2的P[2])发送。
其结果为,易于掌握帧的转发路径,能够实现网络管理的容易化等。具体来说,在MCLAG装置中,例如,在通过端口镜像来监视帧时,以设定为主动ACT的MCLAG用端口组(SWm1的P[1]、P[2])为监视对象即可,能够从监视对象中除去设定为备用SBY的MCLAG用端口组。另外,如上所述,在以装置为单位设定主动ACT/备用SBY的情况下,只以设定为主动ACT的装置为监视对象即可。这样监视对象的削减,尤其是对于运营商网络等越是收容的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的台数多越是有益。
这里,主动ACT/备用SBY的设定方法并非一定是以装置为单位,也可以是以MCLAG用端口组为单位。该情况下,例如,在图2中,能够使L2交换机装置SWm1的MCLAG用端口组P[2]与MCLAG用端口组P[1]不同而设定为备用SBY,使L2交换机装置SWm2的MCLAG用端口组P[2]与MCLAG用端口组P[1]不同而设为主动ACT。该情况也同祥地,能够只将设定为主动ACT的MCLAG用端口组作为监视对象。
但是,在该情况下,由于无故障时的路径成为经由网桥用端口Pb的路径,因此伴随帧的中继的延迟时间和处理负载可能增大。因此,以MCLAG用端口组为单位来设定主动ACT/备用SBY的情况与图2的情况一样,优选使主动ACT/备用SBY的设定以装置为单位一致。
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关于数据层双方都在运行状态下被使用,而没有像本实施方式1那样区别针对MCLAG用端口组的主动/备用。另外,专利文献2的技术是如下技术:以MPLS网为前提,通过决定针对发送源地址以及发送目的地地址的组合的动作来控制路径,是与本实施方式1的方式本质上不同的技术。更进一步,专利文献3的技术是不使用LAG的技术,该情况下,如上所述,在故障时可能需要FDB的闪存。
《中继***的概要动作(MCLAG用端口组的故障发生时)》
图3是表示在图1的中继***中发生了MCLAG用端口组的故障时的概要动作例的说明图。这里,以自图2所示的无故障时的状态起,在与L2交换机装置SWm1的MCLAG用端口组(MCLAG用端口)P[1]连接的通信线路10发生了故障时的情况为例。首先,L2交换机装置SWm1的故障监视部15检测出MCLAG用端口P[1]的故障发生(步骤S11)。L2交换机装置SWm1的故障通知部16根据该故障发生的检测,将包含了该故障发生部位的信息的故障通知帧TRf发送给网桥用端口Pb(步骤S12)。
这里,图1所示的端口控制部14在通过故障监视部15检测出MCLAG用端口组的故障发生时,将该MCLAG用端口组控制成禁止收发状态(第二状态)BK。另外,端口控制部14在通过故障监视部15没有检测出MCLAG用端口组的故障发生的情况下、且经网桥用端口Pb接收到故障通知帧TRf的情况下,将在与其所包含的故障发生部位之间构成MCLAG的自身的MCLAG用端口组控制成允许收发状态(第一状态)FW。
在图3的示例中,L2交换机装置SWm1的端口控制部14通过故障监视部15检测出MCLAG用端口组(第一端口组)P[1]的故障发生,因此,使MCLAG用端口组P[1]控制成禁止收发状态BK来取代允许收发状态FW(步骤S13)。由于MCLAG用端口组P[1]被控制成禁止收发状态BK,因此L2交换机装置SWm1的停止发送指示部17代替CCM而将RDI从MCLAG用端口组(MCLAG用端口)P[1]发送(步骤S14)。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1伴随故障而不能接收来自L2交换机装置SWm1的RDI,因此从LAG用端口P1发送RDI。
另一方面,L2交换机装置SWm2的端口控制部14通过故障监视部15没有检测出MCLAG用端口组的故障发生、且接收故障通知帧TRf。因此,该端口控制部14将在与故障发生部位(SWm1的P[1])之间构成MCLAG1的自身的MCLAG用端口组P[1]控制成允许收发状态FW来取代禁止收发状态BK(步骤S13)。L2交换机装置SWm2,由于MCLAG用端口组P[1]被控制成允许收发状态FW,因此取代RDI从MCLAG用端口P[1]发送CCM(步骤S14)。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1由于通过LAG用端口P2接收到来自L2交换机装置SWm2的CCM,因此从LAG用端口P2发送CCM。
由此,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1将LAG用端口P1控制成不可收发状态等、将LAG用端口P2控制成能够收发状态等。控制成能够收发状态的LAG用端口P2被加入到MCLAG1中的发送端口的候补中,控制成不可收发的LAG用端口P1被从MCLAG1中的发送端口的候补中除去。并且,关于L2交换机装置SWm1、SWm2的MCLAG用端口组P[2],则与图2的情况相同。由此,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2与图2的情况同样地,将LAG用端口P2从MCLAG1的发送端口的候补中除去。
在这样的状态下,首先,假设如下情况: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2将通过端口P3接收到的帧FL2a中继到MCLAG2中的作为发送端口的候补的LAG用端口P1。该情况下,L2交换机装置SWm1通过MCLAG用端口组(MCLAG用端口)P[2]来接收帧FL2a,将其发送源MAC地址与接收端口识别符({MCLAG2})对应起来学习到地址表FDB。
另外,L2交换机装置SWm1从地址表FDB中检索与帧FL2a的发送目的地MAC地址对应的发送目的地端口。作为该发送目的地端口的检索结果,L2交换机装置SWm1获得MCLAG识别符{MCLAG}。L2交换机装置SWm1,由于与MCLAG识别符{MCLAG1}对应的自身的MCLAG用端口组P[1]被控制成禁止收发状态BK,因此将帧FL2a中继到网桥用端口Pb。此时,L2交换机装置SWm1将接收端口识别符({MCLAG2})附加到该帧FL2a。
L2交换机装置SWm2通过网桥用端口Pb接收附加了接收端口识别符({MCLAG2})的帧FL2a,将其发送源MAC地址与该接收端口识别符({MCLAG2})对应起来学习到地址表FDB。并且,L2交换机装置SWm2从地址表FDB检索与帧FL2a的发送目的地MAC地址对应的发送目的地端口,作为该检索结果获得MCLAG识别符{MCLAG1}。L2交换机装置SWm2,由于与MCLAG识别符{MCLAG1}对应的自身的MCLAG用端口组P[1]被控制成允许收发状态FW,因此将帧FL2a中继到MCLAG用端口组(MCLAG用端口)P[1]。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1通过LAG用端口P2来接收帧FL2a、并将其中继到端口P3。
接下来,假设如下情况: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1将通过端口P3接收到的帧FL2d中继到MCLAG中的作为发送端口的候补的LAG用端口P2。L2交换机装置SWm2通过MCLAG用端口组(MCLAG用端口)P[1]接收帧FL2d,将其发送源MAC地址与接收端口识别符({MCLAG1})对应起来学习到地址表FDB。
另外,L2交换机装置SWm2从地址表FDB检索与帧FL2d的发送目的地MAC地址对应的发送目的地端口。作为该发送目的地端口的检索结果L2,交换机装置SWm2获得MCLAG识别符{MCLAG2}。L2交换机装置SWm2,由于与MCLAG识别符{MCLAG2}对应的自身的MCLAG用端口组P[2]被控制成禁止收发状态BK,因此将帧FL2d中继到网桥用端口Pb。此时,L2交换机装置SWm2将接收端口识别符({MCLAG1})附加到该帧FL2d。
L2交换机装置SWm1通过网桥端口Pb接收附加了接收端口识别符({MCLAG1})的帧FL2d,将其发送源MAC地址与该接收端口识别符({MCLAG1})对应起来学习到地址表FDB。并且,L2交换机装置SWm1从地址表FDB检索与帧FL2d的发送目的地MAC地址对应的发送目的地端口,作为其检索结果获得MCLAG识别符{MCLAG2}。L2交换机装置SWm1,由于与MCLAG识别符{MCLAG2}对应的自身的MCLAG用端口组P[1]被控制成允许收发状态FW,因此将帧FL2d中继到MCLAG用端口组(MCLAG用端口)P[2]。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2通过LAG用端口P1来接收帧FL2d、并将其中继到端口P3。
另外,在图3中,MCLAG装置(SWm1、SWm2)两者针对帧FL2a、FL2d进行了地址表FDB的检索,但是根据情况,也可以只是一方进行地址表FDB的检索。具体来说,例如,接收到帧FL2a的L2交换机装置SWm1进行地址表FDB的检索,除了附加接收端口识别符还将附加了发送目的地端口识别符{MCLAG1}的帧FL2a中继到网桥用端口Pb。接收到其的L2交换机装置SWm2根据该发送目的地端口识别符{MCLAG1}中继帧FL2a即可。
《中继***的概要动作(MCLAG用端口组的故障恢复时)》
图4是表示在图1的中继***中MCLAG用端口组的故障恢复时的概要动作例的说明图。这里,以图3所示的MCLAG用端口组的故障恢复了的情况为例。在图4中,首先,L2交换机装置SWm1的故障监视部15对MCLAG用端口组(MCLAG用端口)P[1]的故障恢复进行检测(步骤S21)。L2交换机装置SWm1的故障通知部16根据该故障恢复的测知将包含了该故障恢复部位的信息的故障恢复帧TRr发送给网桥用端口Pb(步骤S22)。
这里,在MCLAG用端口组被设定成主动ACT的情况下、且通过故障监视部15检测出该MCLAG用端口组的故障恢复的情况下,图1所示的端口控制部14将该MCLAG用端口组控制成允许收发状态(第一状态)FW。另一方面,在MCLAG用端口组被设定为备用SBY的情况下、且经由网桥用端口Pb接收到故障恢复帧的情况下,端口控制部14将在与其所包含的故障恢复部位之间构成MCLAG的自身的MCLAG用端口组控制成禁止收发状态(第二状态BK。
在图4的示例中,L2交换机装置SWm1的端口控制部14通过故障监视部15检测出MCLAG用端口组(第一端口组)P[1]的故障恢复,因此,使MCLAG用端口组P[1]控制成允许收发状态FW来取代禁止收发状态BK(步骤S23)。L2交换机装置SWm1,由于MCLAG用端口组P[1]被控制成允许收发状态FW,因此取代RDE而将CCM从MCLAG用端口组(MCLAG用端口)P[1]发送(步骤S24)。L2交换机装置SW1由于通过LAG用端口P1接收到来自L2交换机装置SWm1的CCM,因此从LAG用端口P1发送CCM。
另一方面,由于接收到了故障恢复帧TRr,因此L2交换机装置SWm2的端口控制部14将在与故障恢复部位(SWm1的P[1])之间构成MCLAG1的自身的MCLAG用端口组P[1]控制成禁止收发状态BK来取代允许收发状态FW(步骤S23)。由于MCLAG用端口组P[1]被控制成禁止收发状态BK,因此L2交换机装置SWm2的停止发送指示部17将RDI从MCLAG用端口P[1]发送来取代CCM(步骤S24)。
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1由于通过LAG用端口P2接收到来自L2交换机装置SWm2的RDI,因此从LAG用端口P2发送CCM。L2交换机装置SW1由于通过LAG用端口P1接收到CCM,通过LAG用端口P2接收到RDI,因此将LAG用端口P1控制成能够收发状态等,将LAG用端口P2控制成不可收发状态等。即,LAG用端口P1被增加到MCLAG1中的发送端口的候补,LAG用端口P2被从MCLAG1的发送端口的候补中除去。
由此,成为与图2的情况相同的状态。其结果为,如图4所示,各帧FL1a、FL1b的路径被决定为与图2的情况相同。另外,在上述的图3中,L2交换机装置SWm1将帧FL2d的发送源MAC地址与MCLAG识别符{MCLAG1}对应起来学习到地址表FDB。其结果为,在像图4那样从故障恢复的情况下,L2交换机装置SWm1也能够从地址表FDB正确地检索发送目的地。即,L2交换机装置SWm1在像图4那样从故障恢复时、且接收到以帧FL2d的发送源MAC地址为发送目的地MAC地址的帧时,作为该发送目的地端口能够获得MCLAG识别符{MCLAG2}。
另外,这里示出了根据故障恢复而自动返回到图2的状态的动作例,但是并非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能够选择是否返回到图2的状态。具体来说,例如,MCLAG装置具有能够预先由管理者等选择的自动恢复模式和手动恢复模式。在自动恢复模式时,如图4所示,MCLAG装置根据故障恢复而自动变更各MCLAG用端口组的状态,而在手动恢复模式时,接受来自管理者等的指令输入来变更各MCLAG用端口组的状态。即,在故障恢复了的情况下,在收到指令输入之前,MCLAG装置维持图3所示的各MCLAG用端口组的状态。例如,在图3所示的故障是不稳定的故障时,能够发生图3的状态与图4的状态交替地重复的事态,但是通过手动恢复模式能够防止这样的事态。
《中继***的概要动作(网桥用端口的故障发生时)》
图5是表示在图1的中继***中发生了网桥用端口的故障时的概要动作例的说明图。这里,以自图2所示的无故障时的状态起,在与网桥用端口Pb连接的通信线路11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为例。在图5中,首先,L2交换机装置SWm2的故障监视部15对网桥用端口Pb的故障发生进行检测(步骤S31)。图1的端口控制部14在通过故障检测部15检测出网桥用端口Pb的故障发生时,将MCLAG用端口组控制成允许收发状态(第一状态)FW。
在图5的示例中,L2交换机装置SWm2的端口控制部14根据网桥用端口Pb的故障发生,将MCLAG用端口组P[1]、P[2]控制成允许收发状态FW来取代禁止收发状态BK(步骤S32)。L2交换机装置SWm2,由于MCLAG用端口组P[1]、P[2]被控制成允许收发状态FW,因此将CCM代替RDI从MCLAG用端口P[1]、P[2]发送(步骤S33)。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1、SW2分别由于通过LAG用端口P2接收到来自L2交换机装置SWm2的CCM,因此从LAG用端口P2发送CCM。
由此,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1将LAG用端口P1、P2控制成能够收发状态等,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2也将LAG用端口P1、P2控制成能够收发状态等。且结果为,L2交换机装置SW1、SW2分别在将由端口P3接收到的帧中继到LAG用端口P1、P2时,根据预定的分散规则从LAG用端口P1、P2中选择某一个端口,将该帧中继到该选择出的端口。
该状态下,帧的通信以如下方式进行。这里,关于MCLAG装置(SWm1、SWm2)中的地址表FDB的处理内容(学习以及检索),与图2等是相同的,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首先,假设如下情况: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2根据预定的分散规则将由端口P3接收到的帧FL3a中继到LAG用端口P1。该情况下,L2交换机装置SWm1根据MCLAG用端口组P[1]的允许收发状态FW将由MCLAG用端口组(MCLAG用端口)P[2]接收到的、以MCLAG识别符{MCLAG1}为发送目的地端口的帧FL3a中继到MCLAG用端口组P[1]。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1将由LAG用端口P1接收到的帧FL3a中继到端口P3。
与其相反地,假设如下情况: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1根据预定的分散规则将由端口P3接收到的帧FL3b中继到LAG用端口P1。该情况下也同样地,L2交换机装置SWm1根据MCLAG用端口组P[2]的允许收发状态FW将由MCLAG用端口组(MCLAG用端口)P[1]接收到的、以MCLAG识别符{MCLAG2}为发送目的地端口的帧FL3b中继到MCLAG用端口组(MCLAG用端口)P[2]。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2将由LAG用端口P1接收到的帧FL3b中继到端口P3。
接下来,假设如下情况: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2根据预定的分散规则将由端口P3接收到的帧FL3c中继到LAG用端口P2。该情况下,L2交换机装置SWm2根据MCLAG用端口组P[1]的允许收发状态FW将由MCLAG用端口组(MCLAG用端口)P[2]接收到的、以MCLAG识别符{MCLAG1}为发送目的地端口的帧FL3c中继到MCLAG用端口组(MCLAG用端口)P[1]。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1将由LAG用端口P2接收到的帧FL3c中继到端口P3。
与其相反地,假设如下情况: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1根据预定的分散规则将由端口P3接收到的帧FL3d中继到LAG用端口P2。该情况下也同样地,L2交换机装置SWm2根据MCLAG用端口组P[2]的允许收发状态FW将由MCLAG用端口组(MCLAG用端口)P[1]接收到的、以MCLAG识别符{MCLAG2}为发送目的地端口的帧FL3d中继到MCLAG用端口组(MCLAG用端口)P[2]。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2将由LAG用端口P2接收到的帧FL3d中继到端口P3。
《中继***的概要动作(MCLAG装置的故障发生时)》
图6是表示在图1的中继***中在MCLAG装置的一方发生了故障时的概要动作例的说明图。这里,以自图2所示的无故障时的状态起,在设定为主动ACT的L2交换机装置SWm1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为例。MCLAG装置(SWm1、SWm2)与图5所示的网桥用端口Pb的故障同样地处理MCLAG装置的一方(这里是SWm1)的故障。即,当在L2交换机装置SWm1发生了故障时,其结果为,L2交换机装置SWm2检测出网桥用端口Pb的故障发生。
因此,图6所示的各帧FL4c、FL4d被设定成与图5所示的各帧FL3c、FL3d相同的路径。但是,在图6中,由于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1、SW2无法接收例如来自L2交换机装置SWm1的CCM控制帧(CCM、RDI)等,因此,检测出L2交换机装置SWm1的故障发生。其结果为,图5所示的帧FL4a、FL4b的路径没有产生。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1的中继***以及交换机装置中,如图3~图6所述,通过根据故障的发生状况来适当控制各端口的状态,能够容易地实现包括装置故障在内的可用性的提升。
《交换机装置的结构》
图7是表示构成图1的中继***的MCLAG装置的L2交换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例的框图。图8(a)是表示图7中的地址表的结构例的概要图,图8(b)是表示图7中的故障监视表的结构例的概要图,图8(c)是表示图7中的端口控制表的结构例的概要图。
图7所示的L2交换机装置(第一或第二交换机装置)SWm具有:多个端口(P[1]~P[m])、网桥用端口Pb、各种处理部以及各种表。多个端口(P[1]~P[m])中的至少一个是MCLAG用端口组(MCLAG用端口),其余的也可以是MCLAG用端口组(MCLAG用端口),还可以是没有设定MCLAG的通常端口。这里,为了方便,P[1]、P[2]是MCLAG用端口组(MCLAG用端口),P[m]是通常端口。以下,对于该各种处理部以及各种表进行说明。
接口部20具有接收缓存区以及发送缓存区,在与多个端口(MCLAG用端口组P[1]、P[2]以及端口P[m])以及网桥用端口Pb之间进行帧(用户帧或者控制帧)的发送或接收。接口部20在通过端口接收到帧时,将表示该接收端口的端口识别符(即接收端口识别符)附加到该帧。并且,接口部20具有故障检测部25。故障检测部25承担图1等所述的故障监视部15的一部分功能。故障检测部25通过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的检测电路、FLP等脉冲信号的检测电路这样的硬件来对多个端口(MCLAG用端口组P[1]、P[2]以及端口P[m])以及网桥用端口Pb的故障发生以及故障恢复进行检测。
帧识别部21对于通过多个端口(MCLAG用端口组P[1]、P[2]以及端口P[m])以及网桥用端口Pb接收、经由接口部20的接收缓存区传送的帧进行该帧是用户帧还是控制帧的识别。所谓用户帧例如表示图2所示的帧FL1a这样的一般的帧。所谓控制帧例如表示图2等所示的基于以太网OAM的CCM帧(CCM、RDI)、图3所示的故障通知帧TRf、图4所示的故障恢复帧TRr等。
帧识别部21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是通过帧所包含的帧类型和发送目的地MAC地址(例如是否是MCLAG装置目的地)等,来识别是用户帧还是控制帧。在成为对象的帧是用户帧的情况下,帧识别部21将该用户帧发送给中继处理部13,在成为对象的帧是控制帧的情况下,帧识别部21将控制帧发送给控制帧接收部22。
控制帧接收部22根据来自与MCLAG用端口组P[1]、P[2]连接的L2交换机装置、与网桥用端口Pb连接并且与自身一起构成MCLAG装置的其他L2交换机装置(在本说明书中称为对等装置(peer device))的控制帧,来检测各端口的故障发生以及故障恢复。具体来说,如图2等所示,控制帧接收部22根据来自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1、SW2)的CCM控制帧的接收状况来对MCLAG用端口组(MCLAG用端口)P[1]、P[2]的故障发生以及故障恢复进行检测。作为CCM控制帧的接收状况例如列举:能否在预定的期间内接收CCM控制帧、CCM控制帧是CCM还是RDI等。
另外,MCLAG装置不限于在与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之间,也能够在与对等装置间经由网桥用端口Pb定期进行CCM控制帧的收发。该情况下,控制帧接收部22根据来自对等装置的CCM控制帧的接收状况来检测网桥用端口Pb(或对等装置自身)的故障发生以及故障恢复。这样,由控制帧接收部22进行的、使用了CCM控制帧的故障发生以及故障恢复的检测承担如图1等所述的故障监视部15的另一部分的功能。而且,控制帧接收部22如图3以及图4所示,根据由网桥用端口Pb接收到的故障通知帧TRf和故障恢复帧TRr来检测对等装置中的MCLAG用端口组的故障发生以及故障恢复。
ACT/SBY保持部26对由管理者等预先决定的以装置为单位(或以MCLAG用端口组为单位)的主动ACT或备用SBY的设定信息进行保持。MCLAG表12如图1所示,将自身的MCLAG用端口(例如P[1])与MCLAG识别符({MCLAG1})对应起来进行保持。端口控制部14根据MCLAG表12的信息、控制帧接收部22的信息、故障检测部25的信息、以及ACT/SBY保持部26的信息,如图1~图6所述那样,控制MCLAG用端口组的状态。
具体来说,端口控制部14例如具有故障监视表27以及端口控制表28。如图8(b)所示,在故障监视表27中保持自身(例如SWm2)的MCLAG用端口(例如P[1])以及网桥用端口Pb、与对等装置(SWm1)的MCLAG用端口组的故障状况(例如有无故障)。对等装置(SWm1)的MCLAG用端口组的故障状况例如由该MCLAG识别符(例如{MCLAG1})保持。通过相当于上述的图1的故障监视部15的、图7的故障检测部25、控制帧接收部22的一部分功能来判别自身的MCLAG用端口以及网桥用端口Pb的故障状况。通过控制帧接收部22以及MCLAG表12来判别对等装置的MCLAG用端口组的故障状况。
端口控制部14根据该故障监视表27的信息、ACT/SBY保持部26的信息,控制自身MCLAG用端口组的状态,通过端口控制表28来管理该控制状态。在图8(c)的端口控制表28(以及图8(b)的故障监视表27)中,示出了以图3的L2交换机装置SWm2为例时的保持内容的一例。在图8(c)的示例中,与MCLAG识别符{MCLAG1}对应的自身的MCLAG用端口组P[1]被控制成允许收发状态FW,与MCLAG识别符{MCLAG2}对应的自身的MCLAG用端口组P[2]被控制成禁止收发状态BK。
图9是表示在图7的L2交换机装置被设定成主动时,其端口控制部的概要处理内容的一例的流程图。在图9中,端口控制部14根据故障监视表27(具体来说,故障检测部25的检测结果或基于控制帧接收部22的CCM控制帧的接收结果)来判别在控制对象MCLAG用端口组是否有故障(步骤S101)。当在控制对象MCLAG用端口组有故障时,端口控制部14将该MCLAG用端口组控制成禁止收发状态BK(步骤S102)。另一方面,当在控制对象MCLAG用端口组没有故障时,端口控制部14将该MCLAG用端口组控制成允许收发状态FW(步骤S103)。
例如,在以图3的L2交换机装置SWm1为例时,控制对象MCLAG用端口组为P[1]、P[2]。由于在MCLAG用端口组P[1]有故障,因此端口控制部14将该MCLAG用端口组P[1]控制成禁止收发状态BK(步骤S102)。另外,由于在MCLAG用端口组P[2]没有故障,因此端口控制部14将该MCLAG用端口组P[2]控制成允许收发状态FW(步骤S103)。
图10是表示在图7的L2交换机装置被设定成备用时,该端口控制部的概要处理内容的一例的流程图。在图10中,端口控制部14根据故障监视表27(具体来说,故障检测部25的检测结果或基于控制帧接收部22的CCM控制帧的接收结果)来判别在控制对象MCLAG用端口组是否有故障(步骤S201)。当在控制对象MCLAG用端口组有故障时,端口控制部14将该MCLAG用端口组控制成禁止收发状态BK(步骤S202)。
另外,当在控制对象MCLAG用端口组没有故障时,端口控制部14根据故障监视表27(具体来说,基于控制帧接收部22的故障通知帧/故障恢复帧的接收结果),对与控制对象MCLAG用端口组对应的对等装置的MCLAG用端口组是否有故障进行判别(步骤S203)。当对等装置的MCLAG用端口组有故障时,端口控制部14将控制对象MCLAG用端口组控制成允许收发状态FW(步骤S204)。
另外,当在对等装置的MCLAG用端口组没有故障时,端口控制部14根据故障监视表27(具体来说,故障检测部25的检测结果或基于控制帧接收部22的CCM控制帧的接收结果),对网桥用端口Pb是否有故障进行判别(步骤S205)。当网桥用端口Pb有故障时,端口控制部14将控制对象MCLAG用端口组控制成允许收发状态FW(步骤S204)。另一方面,当网桥用端口Pb没有故障时,端口控制部14将控制对象MCLAG用端口组控制成禁止收发状态BK(步骤S202)。
例如,在以图3的L2交换机装置SWm2为例时,控制对象MCLAG用端口组为P[1]、P[2]。由于自身的MCLAG用端口组P[1]没有故障,对等装置(SWm1)的MCLAG用端口组P[1]有故障,因此,端口控制部14将MCLAG用端口组P[1]控制成允许收发状态FW(步骤S204)。另外,由于自身的MCLAG用端口组P[2]、对等装置(SWm1)的MCLAG用端口组P[2]、以及网桥用端口Pb都没有故障,因此端口控制部14将端口P[2]控制成禁止收发状态BK(步骤S202)。
另外,例如在以图5的L2交换机装置SWm2为例时,控制对象MCLAG用端口组为P[1]、P[2]。由于自身以及对等装置(SWm1)的MCLAG用端口组P[1]没有故障,但是网桥用端口Pb有故障,因此端口控制部14将MCLAG用端口组P[1]控制成允许收发状态FW(步骤S204)。同样地,由于自身以及对等装置(SWm1)的MCLAG用端口组P[2]没有故障,但是网桥用端口Pb有故障,因此端口控制部14将MCLAG用端口组P[2]也控制成允许收发状态FW(步骤S204)。
在图7中,中继处理部13以来自帧识别部21的用户帧为对象,如图1~图6所述那样,进行地址表FDB的学习以及检索,并且反映端口控制部14(具体来说端口控制表28)的信息,从而决定发送目的地端口。图11是表示图7的L2交换机装置的中继处理部的概要处理内容的一例的流程图。在图11中,中继处理部13接收来自帧识别部21的帧(用户帧)(步骤S301),将其发送源MAC地址与接收端口识别符对应起来学习到地址表FDB(步骤S302)。
如上所述,接收端口识别符被接口部20附加到帧。但是,中继处理部13,根据MCLAG表12,在接收端口识别符是MCLAG用端口的端口识别符(例如P[1])时,将该接收端口识别符置换为该MCLAG用端口的MCLAG识别符({MCLAG1}),并学习到地址表FDB。更进一步,中继处理部13如图1等所述,在通过网桥用端口Pb接收到已经附加了接收端口识别符的帧时,将该帧所包含的发送源MAC地址与该接收端口识别符对应起来学习到地址表FDB。
其结果为,如图8(a)所示,地址表FDB对端口与存在于该端口的目的地的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保持。在图8(a)中,端口被保持为其端口识别符(例如P[m])、或者MCLAG识别符(例如{MCLAG1})。另外,地址表FDB实际上除了MAC地址之外还保持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识别符。
接下来,中继处理部13将帧的发送目的地MAC地址(以及VLAN识别符)作为检索关键词对地址表FDB进行检索,取得发送目的地端口(步骤S303)。在检索结果命中的情况下(步骤S304),中继处理部13对发送目的地端口是否是MCLAG识别符进行判别(步骤S305)。当发送目的地端口是MCLAG识别符时,中继处理部13根据端口控制部14(具体来说端口控制表28)的信息,对与该MCLAG识别符对应的发送目的地的MCLAG用端口组是否是允许收发状态FW进行判别(步骤S306)。
在发送目的地的MCLAG用端口组是允许收发状态FW时,中继处理部13将发送目的地端口决定为该MCLAG用端口组(MCLAG用端口)(步骤S307)。然后,中继处理部13将帧中继到该发送目的地端口(步骤S308)。具体来说,中继处理部13将表示发送目的地端口的端口识别符(即发送目的地端口识别符)(例如{P[1]})附加到该帧,而发送到中继执行部24。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306中,发送目的地的MCLAG用端口组不是允许收发状态FW时(即,是禁止收发状态BK时),中继处理部13将发送目的地端口决定为网桥用端口Pb(步骤S310)。更进一步,中继处理部13在接收端口识别符是MCLAG识别符时,将接收端口识别符(MCLAG识别符)附加到该帧(步骤S311)。然后,中继处理部13将附加了该接收端口识别符的帧中继到发送目的地端口(步骤S308)。具体来说,中继处理部13更进一步将发送目的地端口识别符{Pb}附加到该帧,而发送到中继执行部24。
另外,在步骤S304中,当地址表FDB的检索结果是未命中时,中继处理部13将该帧泛洪到该帧所属的VLAN内(步骤S309)。例如,在图2中,假设如下情况:针对L2交换机装置SWm1的帧FL1a的检索结果是未命中。该情况下,L2交换机装置SWm1的中继处理部13将除了MCLAG用端口P[2](即接收到帧FL1a的端口)之外的端口(P[1]以及Pb)设为泛洪对象的候补。这里,由于MCLAG用端口组P[1]是允许收发状态FW,因此该中继处理部13将帧FL1a泛洪到MCLAG用端口组(MCLAG用端口)P[1]以及网桥用端口Pb双方。
另一方面,在检索结果是未命中时,通过网桥用端口Pb接收到帧FL1a的L2交换机装置SWm2的中继处理部13将除了接收端口(Pb)之外的端口(P[1]、P[2])设为泛洪对象的候补。但是,由于MCLAG用端口组P[1]、P[2]都是禁止收发状态BK,因此该中继处理部13不特别进行泛洪。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1中,构成MCLAG装置的各L2交换机装置的MCLAG用端口组除了在网桥用端口Pb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之外,其一方被控制成禁止收发状态BK,因此,不会发生MCLAG中的帧的折返以及重复发送。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可靠性,也可以根据附加到由网桥用端口Pb接收到的帧的接收端口识别符,来防止折返。例如,通过网桥用端口Pb接收到帧FL1a的L2交换机装置SWm2的中继处理部13根据附加到帧FL1a的接收端口识别符({MCLAG2})防止向MCLAG用端口组P[2]的泛洪。
另外,在图11的步骤S305中,当发送目的地端口不是MCLAG识别符时,中继处理部13将帧中继到从地址表FDB的检索结果得到的发送目的地端口(步骤S308)。具体来说,中继处理部13将表示该发送目的地端口的发送目的地端口识别符附加到该帧,而发送到中继执行部24。另外,所谓发送目的地端口不是MCLAG用端口的情况例如与发送目的地端口为通常端口(这里是P[m])的情况等相当。
在图7中,控制帧生成部23具有故障通知部16以及停止发送指示部17。故障通知部16根据故障监视表27(具体来说,故障检测部25的检测结果或基于控制帧接收部22的CCM控制帧的接收结果),生成图3所示的故障通知帧TRf、图4所示的故障恢复帧TRr。控制帧生成部23除了上述的帧之外,还生成基于以太网OAM的CCM控制帧(CCM、RDI)。即,控制帧生成部23与控制帧接收部22一起构成OAM处理部,所述控制帧接收部22对上述的CCM控制帧的接收状况进行监视,所述OAM处理部根据以太网OAM的标准在预先设定的MEP间进行CCM控制帧的发送以及接收。
在控制帧生成部23生成CCM控制帧时,参照端口控制表28根据以太网OAM的一般标准,针对控制成允许收发状态FW的端口生成CCM控制帧。另一方面,控制帧生成部23如图1以及图2等所述,与以太网OAM的一般标准不同地使用停止发送指示部17将RDI发送给控制成禁止收发状态BK的端口。控制帧生成部23将基于预先设定的MEP的预定的发送目的地端口识别符附加到生成的帧而发送到中继执行部24。
中继执行部24向接口部20内的预定的发送缓存区发送来自中继处理部13或控制帧生成部23的帧(用户帧或控制帧)。该预定的发送缓存区是与附加到该帧的发送目的地端口识别符对应的缓存区。接口部20内的发送缓存区收到来自中继执行部24的帧,将帧发送给对应的端口。
另外,在图7的结构例中,能够发生在MCLAG装置(SWm1、SWm2)间地址表FDB的保持内容不同的情况(即存在于一方的条目不存在于另一方的情况),但通过进行泛洪特别是不会发生错误动作。但是,为了降低基于泛洪的通信拥堵,也可以设置使地址表FDB的保持内容同步的架构。
以上,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1的中继***以及中继装置,能够代表性地实现网络管理的容易化。
(实施方式2)
《中继***(应用例[1])的概要结构》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中继***的结构例以及一部分动作例的概要图。将图12所示的中继***与图1的中继***进行比较,不同点在于:图1的MCLAG装置具有的各MCLAG用端口组P[1]、P[2]分别由n个(这里n=2)MCLAG用端口构成,网桥用端口Pb也由多个(这里是两个)网桥用端口构成。由此,各装置间通过多条通信线路10连接。作为其代表例,在图12中,MCLAG用端口组(第一端口组)P[1]由两个MCLAG用端口(第一端口)P[1、1]、P[1、2]构成,两个MCLAG用端口P[1、1]、P[1、2]分别经由通信线路10与L2交换机装置SW1连接。
另外,在图12中示出了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1、SW2的简要结构例。L2交换机装置(SW1作为其代表例)具有:LAG用端口P1a、P1b…、帧处理部40、地址表FDB、以及LAG表41。LAG用端口P1a、P1b构成LAG用端口P1,在与L2交换机装置SWm1的MCLAG用端口P[1、1]、P[1、2]之间分别经由通信线路10连接。同样地,L2交换机装置SW1虽然省略图示,但是也具有构成LAG用端口P2的n(这里n=2)个LAG用端口P2a、P2b。
地址表FDB与图8中(a)的情况同样地,对端口(实际是端口识别符或LAG识别符)、存在于该端口的目的地的MAC地址、以及VLAN识别符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保持。LAG表41与图1的MCLAG表12的情况同样地,对LAG识别符、该LAG识别符的成员端口的端口识别符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保持。例如,LAG表41对与MCLAG1对应的LAG识别符{LAG1}、其成员端口的端口识别符{P1a}、{P1b}(以及{P2a}、{P2b})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保持。
帧处理部40在通过预定的端口接收到帧时,一边适当参照LAG表41一边进行地址表FDB的学习和检索,将该帧中继到基于该检索结果的发送目的地端口。另外,帧处理部40具有OAM处理部42。OAM处理部42根据以太网OAM一般的标准在预先设定的MEP(这里是端口)间进行CCM控制帧(CCM、RDI)的发送以及接收,由此监视各端口的故障有无。
在L2交换机装置SWm1的MCLAG用端口P[1、1]、P[1、2]、与L2交换机装置SWm2的MCLAG用端口P[1、1]、P[1、2]中设定MCLAG1。同样地,在构成L2交换机装置SWm1、SWm2的MCLAG用端口组P[2]的四个MCLAG用端口(SWm1、SWm2中的未图示的P[2、1]、P[2、2])中设定MCLAG2。并且,在构成网桥用端口Pb的多个网桥用端口中设定LAG。
与图1的情况同样地,L2交换机装置SWm1的MCLAG用端口组P[1]、P[2]被控制成允许收发状态FW,L2交换机装置SWm2的MCLAG用端口组P[1]、P[2]被控制成禁止收发状态BK。更详细来说,L2交换机装置SWm1的各MCLAG用端口P[1、1]、P[1、2](以及P[2、1]、P[2、2])都被控制成允许收发状态FW,L2交换机装置SWm2的各MCLAG用端口P[1、1]、P[1、2](以及P[2、1]、P[2、2])都被控制成禁止收发状态BK。
这里,L2交换机装置SWm1与L2交换机装置SW1一起将L2交换机装置SWm1的MCLAG用端口P[1、1]与L2交换机装置SW1的LAG用端口P1a设定为MEP(设为MEP1),将MCLAG用端口P[1、2]与LAG用端口P1b设定为MEP(设为MEP2)。并且,L2交换机装置SWm1与L2交换机装置SW1一起定期在MEP1间发送以及接收CCM控制帧、定期在MEP2间发送以及接收CCM控制帧。与此同样地,各L2交换机装置对各端口设定适当MEP,定期在各MEP间进行CCM帧的发送以及接收。
L2交换机装置SWm2的停止发送指示部17(参照图1)分别从控制成禁止收发状态BK的两个MCLAG用端口P[1、1]、P[1、2]发送RDI,分别从控制成禁止收发状态BK的两个MCLAG用端口P[2、1]、P[2、2](未图示)发送RDI。由此,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1、SW2分别将构成LAG用端口P2的两个LAG用端口(未图示的P2a、P2b)从预定的LAG(MCLAG)中的发送端口的候补中除去。
图12的中继***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地进行动作。即,例如,在MCLAG用端口P[1、1]、P[1、2]的故障发生状况是怎样的情况下,通过适当决定是否认为图3所示的MCLAG用端口组P[1]的故障发生,由此图12的中继***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地进行动作。例如,在MCLAG用端口P[1、1]、P[1、2]中的某一个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可以认为MCLAG用端口组P[1]的故障发生,另外,在MCLAG用端口P[1、1]、P[1、2]全部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也可以认为MCLAG用端口组P[1]的故障发生。
例如,在前者的情况下,假设如下情况:在L2交换机装置SWm1的MCLAG用端口P[1、1]发生了故障。该情况下,L2交换机装置SWm1的MCLAG用端口P[1、2]与MCLAG用端口P[1、1]一起成为禁止收发状态BK,L2交换机装置SWm2的MCLAG用端口P[1、1]、P[1、2]一起成为允许收发状态FW。另一方面,在后者的情况下,假设如下情况:在L2交换机装置SWm1的MCLAG用端口P[1、1]发生了故障。该情况下,L2交换机装置SWm1的MCLAG用端口P[1、2]保持允许收发状态FW,L2交换机装置SWm2的MCLAG用端口P[1、1]、P[1、2]保持禁止收发状态BK。
《交换机装置(应用例[1])的结构》
图13是表示构成图12的中继***的MCLAG装置的L2交换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例的框图。将图13所示的L2交换机装置(第一或第二交换机装置)SWm与图7所示的结构例进行比较,不同点如下。第一,在图13中图7中的MCLAG用端口组P[1]由多个MCLAG用端口P[1、1]、P[1、2]构成。第二,在图13中中继处理部13具有LAG分散处理部30。由于除此以外的结构以及动作与图7的情况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13的L2交换机装置SWm在将帧中继到MCLAG用端口组P[1]时,使用LAG分散处理部30从MCLAG用端口P[1、1]、P[1、2]中选择某一个MCLAG用端口。例如,假设如下情况:根据中继处理部13进行的地址表FDB的检索结果,通过预定的端口接收到的帧的发送目的地端口是MCLAG识别符{MCLAG1}。另外,MCLAG用端口P[1、1]、P[1、2]被控制成允许收发状态FW。
该情况下,LAG分散处理部30根据MCLAG表12识别出成为MCLAG识别符{MCLAG1}的成员端口的自身MCLAG用端口是P[1、1]、P[1、2]。并且,LAG分散处理部30例如使用帧的发送源MAC地址以及发送目的地MAC地址等来进行哈希值运算。根据其运算结果选择出MCLAG用端口P[1、1]、P[1、2]中的某一个。LAG分散处理部30将表示该选择出的端口的发送目的地端口识别符附加到帧,将其发送给中继执行部24。
以上,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2的中继***以及交换机装置除了能够实现实施方式1所述的各种效果之外,还能够实现在装置间的连接中使用基于LAG(或MCLAG)的多个通信线路带来的通信频带的提升、和可用性的进一步提升等。
(实施方式3)
《交换机装置(应用例[2])的概要结构》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交换机装置的结构例的概要图。将图14所示的L2交换机装置(第一或第二交换机装置)SWm与图7所示的结构例进行比较,不同点在于:追加了动作模式保持部35,与此相伴地,在端口控制部28以及中继处理部13中追加新的动作。动作模式保持部35对预先由管理者等设定的禁止接收模式(第一模式)或允许接收模式(第二模式)进行保持。
在保持禁止接收模式(第一模式)时,端口控制部28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地将设定为备用SBY的MCLAG用端口组控制成禁止收发状态BK,中继处理部13也进行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的处理。另一方面,在保持允许接收模式(第二模式)时,端口控制部28将设定为备用SBY的MCLAG用端口组控制成允许接收但禁止发送的禁止发送状态(第三状态)TBK。在MCLAG用端口组被控制成禁止发送状态TBK时,中继处理部13将以该MCLAG用端口组的MCLAG识别符设为发送目的地端口的帧中继到网桥用端口Pb。
《中继***(应用例[2]的概要动作(无故障时)》
图15(a)以及图15(b)是表示在使用了图14的L2交换机装置的中继***中,没有发生故障时的概要动作例的说明图。图15(a)以及图15(b)的中继***相对于图2的结构,在其MCLAG装置应用了图14的结构了。并且,构成MCLAG装置的L2交换机装置SWm2保持允许发送模式(第二模式)、将设定为备用SBY的MCLAG用端口组P[1]、P[2]控制成禁止发送状态TBK。
在这样的结构中,与图2的情况同样地,假设如下情况:在与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1的端口P3连接的终端、与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2的端口P3连接的终端之间对帧进行通信。另外,由于地址表FDB的学习和检索等动作与图2的情况相同,因此这里着重对帧的路径进行说明。
首先,假设如下情况: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2将由端口P3接收到的帧FL5a中继到端口P1、与其相反地,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1将由端口P3接收到的帧FL5b中继到LAG用端口P1。该情况下,帧FL5a、FL5b通过与图2所示的帧FL1a、FL1b相同的路径进行转发。
另一方面,如图15(b)所示,假设如下情况: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2将由端口P3接收到的帧FL5c中继到LAG用端口P2。即,在本实施方式3中,由于L2交换机装置SWm2的MCLAG用端口组P[2]被控制成允许接收,因此L2交换机装置SW2根据伴随MCLAG2的预定的分散规则能够选择LAG用端口P2作为发送目的地端口。
L2交换机装置SWm2根据MCLAG用端口组P[1]的禁止发送状态TBK将由MCLAG用端口组P[2]接收到的、以MCLAG识别符({MCLAG1}为发送目的地端口的帧FL5c中继到网桥用端口Pb。L2交换机装置SWm1根据MCLAG用端口组P[1]的允许收发状态FW将由网桥用端口Pb接收到的、以MCLAG识别符({MCLAG1}为发送目的地端口的帧FL5c中继到MCLAG用端口组P[1]。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1将由LAG用端口P1接收到的帧FL5c中继到端口P3。
与其相反地,假设如下情况: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1将由端口P3接收到的帧FL5d中继到LAG用端口P2。该情况也同样地,L2交换机装置SWm2根据MCLAG用端口组P[2]的禁止发送状态TBK将由MCLAG用端口组P[1]接收到的、以MCLAG识别符({MCLAG2}为发送目的地端口的帧FL5d中继到网桥用端口Pb。L2交换机装置SWm1根据MCLAG用端口组P[2]的允许收发状态FW将由网桥用端口Pb接收到的、以MCLAG识别符{MCLAG2}为发送目的地端口的帧FL5d中继到MCLAG用端口组P[2]。用户侧的L2交换机装置SW2将由LAG用端口P1接收到的帧FL5d中继到端口P3。
在使用了本实施方式3的方式时,从图15(a)以及图15(b)明确,例如在通过端口镜像监视帧时,与图2的情况相同地,以设定为主动ACT的MCLAG用端口组(SWm1的P[1]、P[2])为监视对象即可。因此,即使在本实施方式3中,也能够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地实现网络管理的容易化。
但是,例如在除了监视从MCLAG装置发送的帧之外,还监视由MCLAG装置接收的帧的情况下,使用了实施方式1的方式能够更容易地实现该监视。本实施方式3的方式例如对使用了不具有以太网OAM功能的用户侧L2交换机装置的情况有益。即,即使是该情况,通过对动作模式保持部35的设定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对应,并且,如实施方式1所述,能够避免停止发送指示部17进行链路断开导致的缺点。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人完成的发明具体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容易理解而详细进行的说明,本发明并不一定限定于具有上文所说明的全部结构。另外,可以将某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成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也可以在某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增加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此外,对于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结构,可以进行其他结构的追加、删除和置换。

Claims (14)

1.一种中继***,具有:
第一交换机装置以及第二交换机装置,所述第一交换机装置以及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分别具有由单个或多个第一端口构成的第一端口组、第二端口、以及网桥用端口,所述第一交换机装置以及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经由所述网桥用端口通过通信线路彼此连接;以及
第三交换机装置,其分别经由不同的通信线路与所述第一交换机装置的所述单个或多个第一端口、以及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的所述单个或多个第一端口连接,并对成为该通信线路的连接源的端口设定链路聚合组,
所述中继***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交换机装置以及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分别具有:
MCLAG表,其将自身的所述单个或多个第一端口与第一识别符对应起来进行保持;
端口控制部,其在没有故障的情况下、且自身的所述第一端口组被设定为主动的情况下,将自身的所述第一端口组控制成发送以及接收都被允许的第一状态,在没有故障的情况下、且自身的所述第一端口组被设定成备用的情况下,将自身的所述第一端口组控制成发送以及接收都被禁止的第二状态;
中继处理部,其在自身的所述第一端口组被控制成所述第一状态时,将以所述第一识别符为发送目的地端口的帧中继到自身的所述第一端口组,在自身的所述第一端口组被控制成所述第二状态时,将以所述第一识别符为发送目的地端口的帧中继到自身的所述网桥用端口;以及
停止发送指示部,其在自身的所述第一端口组被控制成所述第二状态时,使所述第三交换机装置停止向自身的所述第一端口组发送帧,
所述第一交换机装置的所述第一端口组被设定为所述主动,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的所述第一端口组被设定为所述备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其特征在于,
所述停止发送指示部从控制成所述第二状态的自身的所述第一端口组发送基于以太网OAM的RDI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继***,其特征在于,
所述停止发送指示部在自身的所述第一端口组被控制成所述第二状态时、且自身的所述第一端口组由n个所述第一端口构成时,分别从所述n个第一端口发送基于以太网OAM的RDI帧,其中n是2以上的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交换机装置以及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分别具有由单个或多个所述第二端口构成的第二端口组,
所述中继***具有:第四交换机装置,其分别经由不同的通信线路与所述第一交换机装置的所述单个或多个第二端口以及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的所述单个或多个第二端口连接,并对成为该通信线路的连接源的端口设定链路聚合,
所述MCLAG表将自身的所述单个或多个第二端口与第二识别符对应起来保持,
所述第一交换机装置的所述第二端口组被设定为所述主动,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的所述第二端口组被设定为备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交换机装置以及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分别还具有保持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的动作模式保持部,
在保持所述第一模式时,所述端口控制部将设定为所述备用的自身的所述第一端口组控制成所述第二状态,在保持所述第二模式时,所述端口控制部将设定为所述备用的自身的所述第一端口组控制成允许接收但禁止发送的第三状态,
在自身的所述第一端口组被控制成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中继处理部将以所述第一识别符为发送目的地端口的帧中继到自身的所述网桥用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交换机装置以及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分别还具有:
故障监视部,其对自身的所述第一端口组、自身的所述第二端口以及自身的所述网桥用端口的故障发生进行检测;以及
故障通知部,其在通过所述故障监视部检测出自身的所述第一端口组的故障发生时,经自身的所述网桥用端口发送故障通知帧,
在通过所述故障监视部检测出自身的所述第一端口组的故障发生时,所述端口控制部将自身的所述第一端口组控制成所述第二状态,在通过所述故障监视部没有检测出自身的所述第一端口组的故障发生时、且通过自身的所述网桥用端口接收到所述故障通知帧时,所述端口控制部将自身的所述第一端口组控制成所述第一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继***,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故障监视部检测出自身的所述网桥用端口的故障发生时,所述端口控制部将自身的所述第一端口组控制成所述第一状态。
8.一种交换机装置,
具有由单个或多个第一端口构成的第一端口组、第二端口、以及网桥用端口,该交换机装置在与其他交换机装置之间经由所述网桥用端口进行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装置具有:
MCLAG表,其将所述单个或多个第一端口与第一识别符对应起来进行保持;
端口控制部,其在没有故障的情况下、且所述第一端口组被设定为主动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端口组控制成发送以及接收都被允许的第一状态,在没有故障的情况下、且所述第一端口组被设定成备用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端口组控制成发送以及接收都被禁止的第二状态;
中继处理部,其在所述第一端口组被控制成所述第一状态时,将以所述第一识别符为发送目的地端口的帧中继到所述第一端口组,在所述第一端口组被控制成所述第二状态时,将以所述第一识别符为发送目的地端口的帧中继到所述网桥用端口;以及
停止发送指示部,其在所述第一端口组被控制成所述第二状态时,使与所述第一端口组连接的相对装置停止向所述第一端口组发送帧,
所述第一端口组和所述其他交换机装置具有的第一端口组中的某一个第一端口组被设定为所述主动,另一个第一端口组组被设定为所述备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换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停止发送指示部从控制成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第一端口组发送基于以太网OAM的RDI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交换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停止发送指示部在所述第一端口组被控制成所述第二状态时、且所述第一端口组由n个所述第一端口构成时,分别从所述n个第一端口发送基于以太网OAM的RDI帧,其中n是2以上的整数。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换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换机装置还具有由单个或多个所述第二端口构成的第二端口组,
所述MCLAG表将所述单个或多个第二端口与第二识别符对应起来保持,
在所述第一端口组被设定为所述主动时,所述第二端口组被设定成所述主动,在所述第一端口组被设定为所述备用时,所述第二端口组被设定成所述备用。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换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换机装置还具有保持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的动作模式保持部,
在保持所述第一模式时,所述端口控制部将设定为所述备用的所述第一端口组控制成所述第二状态,在保持了所述第二模式时,所述端口控制部将设定为所述备用的所述第一端口组控制成允许接收但禁止发送的第三状态,
在所述第一端口组被控制成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中继处理部将以所述第一识别符为发送目的地端口的帧中继到所述网桥用端口。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换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换机装置具有:
故障监视部,其对所述第一端口组、所述第二端口以及所述网桥用端口的故障发生进行检测;以及
故障通知部,其在通过所述故障监视部检测出所述第一端口组的故障发生时,经所述网桥用端口发送故障通知帧,
在通过所述故障监视部检测出所述第一端口组的故障发生时,所述端口控制部将所述第一端口组控制成所述第二状态,在通过所述故障监视部没有检测出所述第一端口组的故障发生时、且通过所述网桥用端口接收到所述故障通知帧时,所述端口控制部将所述第一端口组控制成所述第一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交换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故障监视部检测出所述网桥用端口的故障发生时,所述端口控制部将所述第一端口组控制成所述第一状态。
CN201510160806.1A 2014-04-08 2015-04-07 中继***以及交换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803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79412A JP6189783B2 (ja) 2014-04-08 2014-04-08 中継システムおよびスイッチ装置
JP2014-079412 2014-04-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80372A CN104980372A (zh) 2015-10-14
CN104980372B true CN104980372B (zh) 2019-08-27

Family

ID=54210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6080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80372B (zh) 2014-04-08 2015-04-07 中继***以及交换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94194B2 (zh)
JP (1) JP6189783B2 (zh)
CN (1) CN1049803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78818B2 (ja) * 2014-04-28 2018-02-14 APRESIA Systems株式会社 中継システムおよびスイッチ装置
US10972380B2 (en) * 2016-04-05 2021-04-06 Versa Networks, Inc.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 connection using redundant service nodes
JP6750380B2 (ja) * 2016-08-05 2020-09-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ストレージ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7021543B2 (ja) 2018-01-29 2022-02-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6992611B2 (ja) * 2018-03-09 2022-01-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中継装置
US10986015B2 (en) * 2018-05-24 2021-04-20 Quanta Computer Inc. Micro server built-in switch uplink port backup mechanism
US10409743B1 (en) 2018-06-29 2019-09-10 Xilinx, Inc. Transparent port aggregation in multi-chip transport protocols
CN110708275B (zh) * 2018-12-18 2020-11-0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协议报文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JP7131370B2 (ja) * 2018-12-21 2022-09-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10817455B1 (en) 2019-04-10 2020-10-27 Xilinx, Inc. Peripheral I/O device with assignable I/O and coherent domains
US10817462B1 (en) 2019-04-26 2020-10-27 Xilinx, Inc. Machine learning model updates to ML accelerators
US11586369B2 (en) 2019-05-29 2023-02-21 Xilinx, Inc. Hybrid hardware-software coherent framework
US11074208B1 (en) 2019-07-24 2021-07-27 Xilinx, Inc. Routing network using global address map with adaptive main memory expansion for a plurality of home agents
US11372769B1 (en) 2019-08-29 2022-06-28 Xilinx, Inc. Fine-grained multi-tenant cache management
US11093394B1 (en) 2019-09-04 2021-08-17 Xilinx, Inc. Delegated snoop protocol
US11113194B2 (en) 2019-09-04 2021-09-07 Xilinx, Inc. Producer-to-consumer active direct cache transfers
US11474871B1 (en) 2019-09-25 2022-10-18 Xilinx, Inc. Cache coherent acceleration function virtualization
US11271860B1 (en) 2019-11-15 2022-03-08 Xilinx, Inc. Compressed tag coherency messaging
US11386031B2 (en) 2020-06-05 2022-07-12 Xilinx, Inc. Disaggregated switch control path with direct-attached dispatch
US11556344B2 (en) 2020-09-28 2023-01-17 Xilinx, Inc. Hardware coherent computational expansion memory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5761A (zh) * 2005-06-10 2006-01-25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实现链路聚合的方法
CN101094157A (zh) * 2007-08-20 2007-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链路聚合实现网络互连的方法
JP2012231223A (ja) * 2011-04-25 2012-11-22 Fujitsu Telecom Networks Ltd アクセスシステムおよび冗長切替方法
CN103532856A (zh) * 2013-10-23 2014-01-2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32481A (ja) * 1999-02-12 2000-08-22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コネクションレス型データ通信網における迂回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JP5135383B2 (ja) 2010-05-27 2013-02-06 アラクサラネットワークス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US8582423B2 (en) * 2010-08-04 2013-11-12 Alcatel Lucent Multi-chassis 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
US8767735B2 (en) * 2010-08-04 2014-07-01 Alcatel Luc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JP5569272B2 (ja) * 2010-09-07 2014-08-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中継システム、中継装置、及び中継方法
JP5364187B2 (ja) 2012-08-02 2013-12-11 アラクサラネットワークス株式会社 エッジ装置
JP6278800B2 (ja) * 2014-04-03 2018-02-14 APRESIA Systems株式会社 中継システムおよびスイッ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5761A (zh) * 2005-06-10 2006-01-25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实现链路聚合的方法
CN101094157A (zh) * 2007-08-20 2007-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链路聚合实现网络互连的方法
JP2012231223A (ja) * 2011-04-25 2012-11-22 Fujitsu Telecom Networks Ltd アクセスシステムおよび冗長切替方法
CN103532856A (zh) * 2013-10-23 2014-01-2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88620A1 (en) 2015-10-08
JP2015201751A (ja) 2015-11-12
CN104980372A (zh) 2015-10-14
JP6189783B2 (ja) 2017-08-30
US9794194B2 (en) 2017-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80372B (zh) 中继***以及交换机装置
CN104980349B (zh) 中继***以及交换机装置
CN103460647B (zh) 用于操作网络节点的技术
JP6166960B2 (ja) フレーム伝送装置および正常性確認方法
CN105099905B (zh) 中继***以及交换机装置
US8724519B2 (en) Technique for dual homing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JP6278818B2 (ja) 中継システムおよびスイッチ装置
CN102333028A (zh) 一种分层式二层虚拟专用网发送报文的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04255002A (zh) 冗余网络连接
US8917592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CN105340230A (zh) 虚拟机架拓扑管理
CN102857379B (zh) 保护以太环网节点间连通性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第一节点
CN101340380A (zh) 一种实现主备倒换中双向转发检测包无中断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US2014021908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working protection switching
CN105391630B (zh) 中继***以及中继装置
CN105049349A (zh) 中继***以及交换机装置
CN104506369B (zh) 一种丢包位置的检测方法和设备
US20090103554A1 (en) Data transfer device for ring protocol high speed switching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2710482B (zh) 一种环网保护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19073B (zh) Spbm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4065516A (zh) 一种dcs骨干网双环切换方法
CN105959129B (zh) 监测网络故障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73498B (zh) 一种多归属网络主备路径选择方法及设备
CN105376130B (zh) 中继***以及中继装置
US8730940B2 (en) Switch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7

Termination date: 20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