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85183A - 触点端子的组装构造以及具备其的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触点端子的组装构造以及具备其的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85183A
CN104885183A CN201480001652.5A CN201480001652A CN104885183A CN 104885183 A CN104885183 A CN 104885183A CN 201480001652 A CN201480001652 A CN 201480001652A CN 104885183 A CN104885183 A CN 1048851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ontact terminal
press
riveted joint
moving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165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85183B (zh
Inventor
林田香织
田中弘泰
小材裕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885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51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851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51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4Mounting complete relay or separate parts of relay on a base or inside a case
    • H01H50/041Details concerning assembly of relays
    • H01H50/043Details particular to miniaturised rel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4Mounting complete relay or separate parts of relay on a base or inside a case
    • H01H50/041Details concerning assembly of relays
    • H01H50/042Different parts are assembled by insertion without extra mounting facilities like screws, in an isolated mounting part, e.g. stack mounting on a coil-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4Termina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8Contact arrangements for miniaturised rel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ic switches
    • H01H1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ic switches of switch contacts
    • H01H11/06Fixing of contacts to carrier ; Fixing of contacts to insulating carrier
    • H01H2011/062Fixing of contacts to carrier ; Fixing of contacts to insulating carrier by inserting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ic switches
    • H01H1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ic switches of switch contacts
    • H01H11/06Fixing of contacts to carrier ; Fixing of contacts to insulating carrier
    • H01H2011/067Fixing of contacts to carrier ; Fixing of contacts to insulating carrier by deforming, e.g. bending, folding or caulking, part of the contact or terminal which is being mount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tacts (AREA)
  • Manufacture Of Switche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点端子的组装构造以及具备其的电磁继电器,其能够防止接触不良、并且动作特性不会产生偏差。因此,采用如下触点端子的组装构造,即,在设于可动触点端子(40)的一端部的铆接突起(41)铆接固定可动接触片单元(50),并且将所述可动触点端子的一端部压入并支承于基座(10)的压入槽(13)。特别是,在所述可动接触片单元(50)的一端部中的、与压入方向相反的一侧的缘部突出设置有至少一个比铆接后的所述铆接突起(41)高的压入突起(54f)。

Description

触点端子的组装构造以及具备其的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点端子的组装构造,例如涉及一种组入电磁继电器且铆接固定有可动接触片的可动触点端子的组装构造、以及具备其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铆接固定有可动接触片的可动触点端子的组装构造,例如,公开有如下电磁继电器:其将铆接固定有触点弹簧4的第一继电器端子2的一端部压入并支承于外壳的压入槽(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6661319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如图1所示,上述电磁继电器将铆接固定有触点弹簧4的第一继电器端子2的一端部压入外壳的压入槽而进行组装。因此,存在因所述铆接固定的部分切削所述压入槽的内侧面而产生的切屑引发接触不良的隐患。
另外,由于铆接固定的铆接部分的高度尺寸容易产生偏差,因此存在可动触点无法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动作特性容易产生偏差这一问题。
本发明鉴于所述问题,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接触不良,并且动作特性无偏差的触点端子的组装构造。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对于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是一种触点端子的组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将接触片铆接固定于设于触点端子的一端部的铆接突起,并且将所述触点端子的一端部压入支承于外壳的压入槽,所述接触片的一端部中的、与压入方向相反的一侧的缘部突出设置有至少一个比铆接后的所述铆接突起高的压入突起。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铆接后的所述铆接突起仅抵接于压入槽的内侧面,不会产生切屑,所以能够防止接触不良。
另外,由于突出设置于接触片的压入突起能够以高于铆接固定的尺寸精度进行加工,所以获得动作特性无偏差的触点端子的组装构造。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在所述接触片的一端部中的、夹住铆接后的所述铆接突起的两侧缘部分别突出设置有至少一个压入突起。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上述效果,并且能够利用压入突起支承触点端子的一端部的两侧缘部,获得高的定位精度,因此能够更进一步地获得动作特性无偏差的触点端子的组装构造。
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在所述接触片的一端部的角部中的、压入方向侧的角部设有用于使压入作业变得容易的切口部。
根据本实施方式,压入作业变得容易,获得作业性高的触点端子的组装构造。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也可以是,所述接触片是可动接触片,并且所述触点端子是可动触点端子。
根据本实施方式,获得能够广泛使用的触点端子的组装构造。
作为本发明的不同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在所述压入槽的底面角隅部突出设置有能够与所述触点端子的缘部抵接的切削余量部。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触点端子的压入作业的最终阶段,触点端子的缘部抵接于所述切削余量部,能够一边切削所述切削余量部一边压入该所述切削余量部,因此所述触点端子的支承强度变大,获得难以脱落的触点端子的组装构造。
作为本发明的新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在所述切削余量部的基部设有积屑槽。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自所述切削余量部产生的切屑积存在积屑槽内,所以切屑不会妨碍压入作业。特别是,由于积存于所述积屑槽内的切屑被触点端子的侧端面密封,所以具有能够防止接触不良这一效果。
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采用具备上述记载的触点端子的组装构造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由于铆接后的所述铆接突起仅抵接于压入槽的内侧面,不会产生切屑,所以获得能够防止接触不良的电磁继电器。
另外,由于突出设置于接触片的压入突起能够以比铆接固定高的尺寸精度进行加工,所以具有获得动作特性无偏差的电磁继电器这一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的图1A、图1B是表示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以及拆卸盖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的图2A、图2B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磁继电器的动作前后的俯视图。
图3是图1A所示的电磁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自不同于图1A所示的电磁继电器的角度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5的图5A、图5B是图3所图示的电磁铁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6的图6A、图6B是图3所示的可动触点端子以及可动接触片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7的图7A是图6所示的第一可动接触片的立体图,图7B是用于说明可动触点端子及可动接触片单元的组装方法的立体图。
图8的图8A、图8B、图8C、图8D是用于说明可动触点端子以及可动接触片单元的组装工序的剖视图。
图9的图9A是表示图6所示的第一可动接触片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图9B是用于说明可动触点端子以及可动接触片的组装方法的立体图。
图10的图10A、图10B、图10C、图10D是用于说明可动触点端子以及可动接触片单元的变形例的组装工序的剖视图。
图11的图11A是表示触点机构的局部主视图,图11B、图11C、图11D是用于说明动作过程的B-B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至图11,说明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的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磁触电器大致由基座10、电磁铁单元20、固定触点端子30、铆接固定有可动接触片单元50的可动触点端子40、转动操作体60、操作板70、位置限制板80以及盖90构成。
所述基座10具有平面方形的箱形状,如图3所示,在其底面突出设置有隔壁11,并且在所述隔壁11的内向面的上方侧形成有嵌合台阶部11a。另外,所述基座10在形成被所述隔壁11隔开的一个内部空间的侧壁设有一对端子狭缝12a、12b。而且,在一个所述内部空间中形成有用于压入、固定后述的可动触点端子40的一端部的压入槽13。所述基座10在被所述隔壁11隔开的另一个内部空间设有用于对后述的电磁铁单元20定位的定位突部14及定位肋15(图2)。在所述定位突部14以及定位肋15的上端面分别设有定位孔14a、15a。另外,所述基底10在对角线上的角部设有安装孔16、16,并且在位于所述安装孔16的两侧的外侧面分别设有卡止突起17。
如图5所示,电磁铁单元20在两端具有凸缘部21a、21b,并且在卷绕有线圈22的卷线筒21的通孔21c中贯穿铁芯23,在突出的两端部分别铆接固定有截面呈大致L形状的轭24、25。在所述凸缘部21b的同一缘部压入三根线圈端子26a、26b、26c。如图2所示,经由所述隔壁11、定位突部14及定位肋15将所述电磁铁单元20定位并组装于所述基座10。
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触点端子30在其一端部铆接固定有开闭用固定触点31与通电用固定触点32,并且将其另一端部作为端子部33。所述开闭用固定触点31例如由银这种导电性优异的金属材料形成。所述开闭用固定触点31自所述固定触点端子30突出的高度尺寸比所述通电用固定触点32的突出的高度尺寸大,并且所述开闭用固定触点31的直径比所述通电用固定触点32的直径大。特别是,覆盖所述开闭用固定触点31的表面的银材料的厚度比覆盖所述通电用固定触点32的表面的银材料的厚度大。
所述可动触点端子40经由设于其一端部的铆接突起41(图6B)铆接固定所述可动接触片单元50的一端部,将其另一端部作为端子部42。
如图6所示,所述可动接触片单元50通过层叠四张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可动接触片51、52、53、54,并且利用所述可动触点端子40的铆接突起41铆接固定它们的一端部而成。如图4所示,所述可动接触片单元50在沿宽度方向分割成两份而形成的第一、第二分割片55、56的自由端部分别铆接固定开闭用可动触点57以及通电用可动触点58。
所述开闭用可动触点57例如由银这种导电性优异的金属材料形成。另外,所述开闭用可动触点57自所述可动接触片单元50突出的高度尺寸比所述通电用可动触点58的突出的高度尺寸大,并且所述开闭用可动触点57的直径比所述通电用可动触点58的直径大。特别是,覆盖所述开闭用可动触点57的表面的银材料的厚度比覆盖所述通电用可动触点58的表面的银材料的厚度厚。而且,所述第一、第二分割片55、56都在基部形成有沿板厚方向弯曲成大致U形状的弯曲部55a、56a。可动接触片单元50在其一端侧角部形成有切口部50a。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所述开闭用固定触点31、所述开闭用可动触点57这两者的突出的高度尺寸大于所述通电用固定触点32、所述通电用可动触点58突出的高度尺寸的情况。但是,本发明并不必须限定于上述情况,只要所述开闭用固定触点31、所述开闭用固可动触点57中的至少一者的高度尺寸大于所述通电用固定触点32、所述通电用可动触点58的高度尺寸即可。
另外,所述可动接触片单元50当然是至少由两张可动接触片形成即可。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可动接触片51沿宽度方向将一端侧分割成两份而形成分割片51a、51b,并且形成有将所述分割片51a、51b的基部弯曲成大致U形状的弯曲部51c。另外,所述第一可动接触片51在其另一端缘部并列设有多个铆接孔51d,并且在其另一端角部形成有切口部51e。另外,所述分割片51a、51b在其自由端部中的、分别设置有所述开闭用可动触点57及所述通电用可动触点58的区域的周围设置半圆形状的狭缝51f,并且将位于所述狭缝51f的外侧的切剩的区域弯曲而分别形成能够弹性变形的弯折片51g。
根据本实施方式,以包围设置开闭用可动触点57以及通电用可动触点58的区域的方式设有大致U形状的狭缝51f,将位于所述狭缝5lf的外侧的切剩的区域弯曲而做成能够弹性变形的弯折片51g。因此,能够通过所述狭缝51f以及所述弯折片51g的形成方法调整接触压。
特别是,如图6B所示,所述第一可动接触片51中的、设于设有通电用可动触点58的分割片51b的弯折片51g比设于设有开闭用可动触点57的分割片51a的弯折片51g短,并且设于设有通电用可动触点58的分割片51b的弯折片51g的弹簧常数比设于设有开闭用可动触点57的分割片51a的弯折片51g的弹簧常数大。这是为了,即使在相对于通电用可动触点58的压入量少于相对于开闭用可动触点57的压入量的情况下,通电用可动触点58也会在动作位置确保与开闭用可动触点57相同的接触压。
此外,所述狭缝并非必须是半圆形状,也可以是至少一条笔直的狭缝。
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可动接触片52沿宽度方向将一端侧分割成两份而形成分割片52a、52b,并且形成有将所述分割片52a、52b的基部弯曲成大致U形状的弯曲部52c。另外,所述第二可动接触片52在其另一端缘部并列设有多个铆接孔52d,并且在其另一端角部形成有切口部52e。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三可动接触片53沿宽度方向将一端侧分割成两份而形成分割片53a、53b,并且形成有将所述分割片53a、53b的基部弯曲成大致U形状的弯曲部53c。另外,所述第三可动接触片53在其另一端缘部并列设有多个铆接孔53d,并且在其另一端角部形成切口部53e。
如图6所示,所述第四可动接触片54沿宽度方向将一端侧分割成两份而形成分割片54a、54b,并且形成有将所述分割片54a、54b的基部弯曲成大致U形状的弯曲部54c。另外,所述第四可动接触片54在其另一端缘部并列设有多个铆接孔54d,并且在其另一端角部形成切口部54e,在剩余的另一端角部通过突出加工形成压入突起54f。
在一个所述分割片54a的前端部,向同一方向弯折形成有用于沿上下方向卡合于后述的操作板70的卡合臂部72的一对位置限制舌片54g、54g。
而且,同样,在另一个分割片54b的前端部,向同一方向弯折形成有用于将后述的操作板70的卡合臂部72上下定位的一对位置限制舌片54h、54h。在一个所述位置限制舌片54h,通过将其两端部弯曲,形成用于进行宽度方向的位置限制的位置限制肋54i、54i。
在将铆接固定有可动接触片单元50的可动触点端子40的一端部压入所述基座10的压入槽13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将所述可动触点端子40的一端部自上方定位并***到设于所述基座10的压入槽13。此时,如图8所示,由于包含铆接突起41在内的所述可动触点端子40的一端部的厚度尺寸Wl小于所述压入槽13的宽度尺寸W2(Wl<W2),因此不会形成切屑,能够顺畅地进行组装。特别是,由于在所述可动接触片单元50的一端侧的角部设有切口部50a,所以压入作业更容易。
而且,若将所述可动触点端子40的一端部***所述压入槽13,则包含压入突起54f在内的可动触点端子40的厚度尺寸W3大于或等于所述压入槽13的宽度尺寸W2(W2≤W31),因此感受到大的阻力。而且,若压入所述可动触点端子40,则所述可动触点端子40的下端缘部陷入形成于压入槽13的内侧面的切削余量部13a并被牢固地保持。另外,在压入时产生的切削屑能够积存在形成于压入槽13的底面的积屑槽13b中,并被可动触点端子40密封。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可动接触片单元50的第四可动控触片54形成两个压入突起54f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必须局限于此,只要形成有至少一个压入突起54f即可,另外,如图9以及图10所图示,也可以在第四可动接触片54的一端部的两侧缘部各形成两个、共计四个压入突起54f。
其他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因此对相同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如图3以及图4所示,转动操作体60将夹持未图示的永磁体的两张第一、第二可动铁片61、62一体成形而成,在其上下表面,在同一轴心上突出设置有转动轴部63、64,另一方面,在其侧面突出设置有操作臂部65。
所述转动操作体60的转动轴部63嵌合于设于所述基座10的底面的轴承凹部(未图示),另一方面,所述转动操作体60被配置为,使所述第一、第二可动铁片61、62的两端能够交替地与所述电磁铁单元20的磁极部24a、25a接触、分离(图2)。
如图3以及图4所示,操作板70在其一端部设有能够卡合于所述转动操作体60的操作臂部65的平面方形的卡合孔71,另一方面,在其另一端部延伸有卡合臂部72而形成有卡合狭缝73。特别是,在所述卡合臂部72的下端突出设置有一对位置限制突起74、74。
将所述操作板70的卡合孔71卡合于所述转动操作体60的操作臂部65,另一方面,在所述卡合狭缝73中卡合所述可动接触片单元50的自由端部。特别是,在所述卡合臂部72中卡合设于第四可动接触片54的分割片54a的一对位置限制舌片54g、54g,并且,卡合设于分割片54b的一对位置限制舌片54h、54h。
而且,形成于所述位置限制舌片54h的位置限制肋54i被定位于所述卡合臂部72的一对位置限制突起74、74之间,可动接触片单元50不会沿宽度方向产生位置偏移,因此获得动作特性良好的电磁继电器。
如图3以及图4所示,位置限制板80具有能够架设于所述定位突部14以及所述定位肋15的平面形状,并且在其下表面的两端部突出设有能够分别嵌合于所述定位突部14以及所述定位肋15的定位孔14a、15a的定位突部81、82。另外,所述位置限制板80在其中央部设有能够嵌合于所述转动操作体60的转动轴部64的通孔83。
如图3以及图4所示,盖90具有能够覆盖所述基座10的开口部的平面形状,在与其顶面相对的角部突出设置有具备通孔91a的安装筒部91、91。另外,所述盖90在外周缘部中的、与所述基座10的所述卡止突起17对应的位置分别形成弹性爪部92。而且,所述盖90在其顶面形成有突条93,该突条93与设于所述基座10的隔壁11的嵌合台阶部11a嵌合。
自上方将所述盖90定位于组装有上述内部构成部件的所述基座10,将所述盖90的安装筒部91与设于所述基座10的安装孔16嵌合,并且将所述盖90的弹性爪部92卡止于所述基座10的卡止突起17,从而完成组装作业。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大径的开闭用可动触点57配置于基座10的开口部侧,所以具有组装工序中的检查以及调整容易、生产性高这一优点。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2A所示,开始说明第一可动铁片61的一端部61a以及第二可动铁片62的另一端部62b通过永磁体的磁力分别吸附于轭24、25的磁极部24a、25a。此时,卡合于所述转动操作体60的操作臂部65的操作板70处于复位位置,开闭用以及通电用可动触点57、58离开开闭用以及通电用固定触点31、32。此时,开闭用固定触点31与开闭用可动触点57之间的相对距离比通电用固定触点32与通电用可动触点58之间的相对距离短(图11A)。
若向消除所述永磁体的磁力的方向对所述线圈22施加电压而进行励磁,则所述转动操作体60克服永磁体的磁力而转动。因此,在第一可动铁片61的一端部61a以及第二可动铁片62的另一端部62b离开轭24、25的磁极部24a、25a之后,第一可动铁片61的另一端部61b以及第二可动铁片62的一端部62a分别吸附于轭25、24的磁极部25a、24a。其结果是,转动的转动操作体60的操作臂部65使操作板70滑动移动,所述操作板70的卡合狭缝73的内侧面同时按压第一可动接触片51的弯折片51g、51g。因此,开闭用可动触点57及通电用可动触点58经由铆接突起41以铆接固定于可动触点端子40的部分为中心转动。然后,在开闭用可动触点57首先抵接于开闭用固定触点31之后(图11C),通电用可动触点58与通电用固定触点32接触(图11D)。而且,操作板70压入可动接触片单元50的弯折片51g。此时,在设有通电用可动触点58的分割片51b上设置的弯折片51g比设于分割片51a的弯折片51g短,且在设有通电用可动触点58的分割片51b上设置的弯折片51g的弹簧常数比设于分割片51a的弯折片51g的弹簧常数大。因此,即便相对于通电用可动触点58的压入量比相对于开闭用可动触点57的压入量少,开闭用可动触点57以及通电用可动触点58也会在最终位置以相同的触点压分别压接于开闭用固定触点31以及通电用固定触点32。
接着,即使停止对所述线圈22施加电压,所述转动操作体60也会利用永磁体的磁力保持其状态(图3)。
而且,若对所述线圈22施加电压以向消除所述永磁体的磁力的方向产生磁通,则所述转动操作体60向相反方向转动,从而操作臂部65拉回操作板70,所述操作板70的卡合臂部72拉回可动接触片单元50的自由端部,返回到原始位置。
(图2)。
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开闭用可动触点57与开闭用固定触点31之间产生电弧,也难以产生损伤,不仅如此,也不会在通电用可动触点58与通电用固定触点32之间产生电弧。因此,获得不会因触点摩耗导致触点寿命缩短、并且具有稳定的通电特性的电磁继电器这一优点。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并不局限于上述电磁继电器,当然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电磁继电器、电气设备。
附图标记说明
10       基座;
11       隔壁;
12a、12b 端子狭缝;
13       压入槽;
13a      切削余量部;
13b      积屑槽;
20       电磁铁单元;
21       卷线筒;
22       线圈;
23       铁芯;
24       轭;
24a      磁极部;
25       轭;
25a      磁极部;
30       固定触点端子;
31       开闭用固定触点;
32       通电用固定触点;
33       端子部;
34       台阶部;
35       凹部;
40       可动触点端子;
41       铆接突起;
42       端子部;
50       可动接触片单元;
50a      切口部;
51       第一可动接触片
51f      狭缝;
51g      弯折片;
52       第二可动接触片;
53       第三可动接触片;
54       第四可动接触片;
54f      压入突起;
55       第一分割片;
55a      弯曲部;
56       第二分割片;
56a      弯曲部;
57       开闭用可动触点;
58       通电用可动触点;
60       转动操作体;
61       第一可动铁片;
62       第二可动铁片;
63       转动轴部;
64       转动轴部;
65       操作臂部;
70       操作板;
71       卡合孔;
72       卡合臂部;
73       卡合狭缝;
73a      按压突条;
74       位置限制突起;
80       位置限制板;
90       盖。

Claims (7)

1.一种触点端子的组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将接触片铆接固定于设于触点端子的一端部的铆接突起,并且将所述触点端子的一端部压入支承于外壳的压入槽,
所述接触片的一端部中的、与压入方向相反的一侧的缘部突出设置有至少一个比铆接后的所述铆接突起高的压入突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端子的组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片的一端部中的、夹住铆接后的所述铆接突起的两侧缘部分别突出设置有至少一个压入突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点端子的组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触片的一端部的角部中的、压入方向侧的角部设有用于使压入作业变得容易的切口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端子的组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片是可动接触片,并且所述触点端子是可动触点端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端子的组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压入槽的底面角隅部突出设置有能够与所述触点端子的缘部抵接的切削余量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点端子的组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切削余量部的基部设有积屑槽。
7.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该电磁继电器具备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端子的组装构造。
CN201480001652.5A 2013-12-27 2014-08-08 触点端子的组装构造以及具备其的电磁继电器 Active CN1048851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72863 2013-12-27
JP2013272863A JP5700110B1 (ja) 2013-12-27 2013-12-27 接点端子の組付け構造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電磁継電器
PCT/JP2014/071070 WO2015098173A1 (ja) 2013-12-27 2014-08-08 接点端子の組付け構造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電磁継電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85183A true CN104885183A (zh) 2015-09-02
CN104885183B CN104885183B (zh) 2017-11-21

Family

ID=52875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1652.5A Active CN104885183B (zh) 2013-12-27 2014-08-08 触点端子的组装构造以及具备其的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2911174B1 (zh)
JP (1) JP5700110B1 (zh)
CN (1) CN104885183B (zh)
BR (1) BR112015004483A2 (zh)
MX (1) MX2015003169A (zh)
WO (1) WO2015098173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96954A (zh) * 2016-09-07 2018-03-13 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传感器装置及传感器装置中传感器元件与端子板的连接方法
CN108493066A (zh) * 2018-05-30 2018-09-04 乐清市高科环保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结构、连接单元及断路器
CN111261463A (zh) * 2018-11-30 2020-06-09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继电器
CN114600217A (zh) * 2019-10-18 2022-06-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触点开闭器及连接辅助销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903234T3 (es) * 2016-11-25 2022-03-31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Relé de enclavamiento magnético capaz de resistir la corriente de cortocircuito
CN106971912B (zh) * 2017-04-01 2019-01-01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的动簧组件与底座之间的连接结构
BR102020008025A2 (pt) * 2019-04-24 2020-11-03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Relé de bloqueio magnético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3653U (ja) * 1981-07-20 1983-01-28 和泉電気株式会社 小型リレ−
JPS5816425A (ja) * 1981-07-20 1983-01-31 和泉電気株式会社 小型リレ−
JPH05234483A (ja) * 1992-02-24 1993-09-10 Omron Corp 電磁継電器の端子取付構造
JP2007200579A (ja) * 2006-01-23 2007-08-09 Omron Corp 開閉接点構造
CN202534597U (zh) * 2012-04-06 2012-11-14 李金青 电磁继电器
CN203312174U (zh) * 2013-06-09 2013-11-27 湖南航天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压的大功率磁保持继电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62585C1 (de) 2001-12-19 2003-04-24 Gruner Ag Prellreduziertes Relai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3653U (ja) * 1981-07-20 1983-01-28 和泉電気株式会社 小型リレ−
JPS5816425A (ja) * 1981-07-20 1983-01-31 和泉電気株式会社 小型リレ−
JPH05234483A (ja) * 1992-02-24 1993-09-10 Omron Corp 電磁継電器の端子取付構造
JP2007200579A (ja) * 2006-01-23 2007-08-09 Omron Corp 開閉接点構造
CN202534597U (zh) * 2012-04-06 2012-11-14 李金青 电磁继电器
CN203312174U (zh) * 2013-06-09 2013-11-27 湖南航天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压的大功率磁保持继电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96954A (zh) * 2016-09-07 2018-03-13 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传感器装置及传感器装置中传感器元件与端子板的连接方法
CN108493066A (zh) * 2018-05-30 2018-09-04 乐清市高科环保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结构、连接单元及断路器
CN111261463A (zh) * 2018-11-30 2020-06-09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继电器
CN114600217A (zh) * 2019-10-18 2022-06-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触点开闭器及连接辅助销
CN114600217B (zh) * 2019-10-18 2023-10-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触点开闭器及连接辅助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15003169A (es) 2016-01-11
EP2911174A1 (en) 2015-08-26
BR112015004483A2 (pt) 2017-07-04
EP2911174A4 (en) 2015-08-26
JP5700110B1 (ja) 2015-04-15
JP2015127997A (ja) 2015-07-09
EP2911174B1 (en) 2017-02-01
CN104885183B (zh) 2017-11-21
WO2015098173A1 (ja) 2015-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85183A (zh) 触点端子的组装构造以及具备其的电磁继电器
CN104969325A (zh) 电磁继电器
CN101136291B (zh) 静音型电磁继电器
CN105050675B (zh) 电磁继电器
EP1592036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EP1592037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KR20010012264A (ko) 접촉 스프링이 제공된 릴레이
EP2908327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EP2838101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203787354U (zh) 电磁继电器
CN104037023B (zh) 电磁继电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410924A (zh) 电磁继电器
WO2012105065A1 (ja) 電磁継電器
CN104428862A (zh) 可动接触片以及具备该可动接触片的电磁继电器
JP6119286B2 (ja) 電磁継電器
CN203895372U (zh) 电磁继电器
JP6065662B2 (ja) 電磁継電器
CN104037022B (zh) 电磁继电器
EP2738785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H04118549U (ja) 電磁継電器
JPH04126654U (ja) 電磁継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