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11983B - 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11983B
CN104811983B CN201410035685.3A CN201410035685A CN104811983B CN 104811983 B CN104811983 B CN 104811983B CN 201410035685 A CN201410035685 A CN 201410035685A CN 104811983 B CN104811983 B CN 1048119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ise ratio
plus noise
interference plus
communication link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356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11983A (zh
Inventor
王启军
王均松
汤剑斌
林咏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03568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11983B/zh
Priority to US14/597,708 priority patent/US9641283B2/en
Priority to US14/741,801 priority patent/US9686040B2/en
Publication of CN104811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19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119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198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 H04L1/003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evaluation of received explicit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其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终端的通信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和误包率;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误包率设置所述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和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计算所述通信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确定所述通信链路的调制编码方式。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能够在干扰环境中灵活调整该用户所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

Description

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更具体地,涉及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中,为了提高整个***的吞吐率,广泛使用自适应调制编码AMC(Adaptive Modulation Coding)。自适应调制编码AMC是一种根据信道情况自适应改变调制及编码方式的技术。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处于小区中心的用户,由于信干噪比SINR较好,通常被分配更高阶的调制编码方式或编码速率来提高吞吐率,比如64QAM、3/4码率Turbo码。而处于小区边缘的用户,其信干噪比SINR也较低,为了保证用户的稳定性,被分配较低阶的调制或编码速率(如QPSK、1/2码率Turbo码)。使用AMC有以下优点:(1)处于信道情况好的用户可以分配更高的调制方式及编码速率,这样能够提高整个小区的平均数据吞吐量。(2)基于调制编码方式改变的链路级AMC相对于发送功率控制的方法能够减小干扰的变化。(3)将AMC与时域调度相结合,利用用户终端的快速衰落特点可以使终端处于低衰落状态。
典型的下行自适应调制编码AMC的过程是这样的:用户终端实时估算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SINR,并且将估算的信干噪比SINR信息上报给基站,基站会根据用户终端上报上来的信干噪比SINR信息确定用户使用的下行调制编码方式。这种工作机制目前被广泛使用,如果当前***的环境是理想的并且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没有任何干扰,那么这种机制可以获取比较好的性能。但是当***的工作环境有干扰,用户终端估计的信干噪比SINR有可能不能真实反应无线信道的状态,导致根据这一参数所确定的调制编码方式不是最合适的。如果用户终端的调制编码方式设置的过高,就会造成大量的误码,使***的工作很不稳定,如果该用户的调制编码方式设置的过低,这会浪费***的吞吐率。
因此需要一种在干扰环境中能够灵活调整用户终端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的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终端的通信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和误包率;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误包率设置所述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和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计算所述通信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确定所述通信链路的调制编码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用户终端的通信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和误包率;第一设置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误包率设置所述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计算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和所述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计算所述通信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确定所述通信链路的调制编码方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和装置,能够在干扰环境中灵活调整用户所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计算机***/服务器12的框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适应调制编码装置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可以实现为***、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可以是完全的硬件、也可以是完全的软件(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代码等),还可以是硬件和软件结合的形式,本文一般称为“电路”、“模块”或“***”。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该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包含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
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下面将参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本发明。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执行,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方框中规定的功能/操作的装置。
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存储在能使得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中,这样,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指令就产生出一个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方框中规定的功能/操作的指令装置(instructionmeans)的制造品(manufacture)。
也可以把计算机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装置上执行的指令能够提供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方框中规定的功能/操作的过程。
图1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计算机***/服务器12的框图。图1显示的计算机***/服务器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所示,计算机***/服务器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计算机***/服务器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存储器28,连接不同***组件(包括***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组件互连(PCI)总线。
计算机***/服务器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计算机***/服务器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计算机***/服务器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1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1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计算机***/服务器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计算机***/服务器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机***/服务器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并且,计算机***/服务器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计算机***/服务器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机***/服务器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等。
现在参看图2,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包括:在步骤S201,获取用户终端的通信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和误包率;在步骤S202,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误包率设置所述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在步骤S203,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和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计算所述通信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在步骤S204,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确定所述通信链路的调制编码方式。
在步骤S201,获取用户终端的通信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和误包率,信干噪比SINR是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加干扰功率的比值,因此需要估计信号的功率以及噪声加干扰的功率。一般情况下,噪声加干扰的功率是一起估计的,不作特别区分。信干噪比的估计方法通常根据信号的特性分为盲估计和导频辅助估计方法。盲估计方法,无需任何导频的辅助,一般采用二阶矩阵、四阶矩阵的方法或者一些子空间的方法,估计精度较低,复杂度也较高,尤其在干扰情况下,其准确度会大打折扣。导频辅助的估计方法,就是利用已知的导频或者前导序列来估计信干噪比,实现简单、估计精度也很高。因此,一般的无线通信***都采用该方式来估计信干噪比。例如,目前流行的4G通信***WiMAX或者LTE,都会在其下行信号中发送导频序列,一般为伪随机序列,以用于终端的时间同步,频率同步等,因此可以利用该导频序列估计其下行的信干噪比。其中所述通信链路包括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至少之一,对于上行链路,一般在数据区域,也会***导频用于做信道估计,因此可以利用这些导频做上行的信干噪比估计。下行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是在终端进行估计的并将估计结果发送给基站,因此可以从基站获得下行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误包率是在规定时间内发送错误的数据包与发送的总的数据包的比率,其能有效反映当前无线链路的实际通信质量,误包率的具体计算方法在此不再详述。上行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和误包率可以在基站端计算,下行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和误包率需要在用户终端计算并反馈给基站,因此可以从基站获得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和误包率。
在步骤S202,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误包率设置所述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如果误包率过高,则说明实际设置的调制编码方式过高,也就是干扰条件下的实际信干噪比与估计信干噪比相比偏高,因此需要对估计信干噪比做一定量的向下调整。如果误包率很低,则说明实际设置的调制编码方式太过保守,反而影响速率,即,在干扰条件下的实际信干噪比与估计信干噪比相比偏低,因此需要对估计信干噪比做一定量的向上调整。例如,当误包率大于10%时,可设置该第一调整量为-2dB,当误包率介于10%与3%之间时,可设置该第一调整量为-1dB,当误包率介于3%与1%之间时,可设置该第一调整量为0dB,当误包率小于1%时,可设置该第一调整量为1dB。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是对估计的信干噪比在连续统计时间轴的累积调整,例如,第一调整量的初始值为0,如果当前时段内统计的误包率是5%,那么将第一调整量调整到-2dB,在接下来的统计时间段内误包率为2%,那么需要将第一调整量再调整-1dB,即,调整至-3dB。
在步骤S203,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和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计算所述通信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下行链路的情况包括:获取用户终端的下行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和误包率,下行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是在终端进行估计的并将估计结果发送给基站,因此可以从基站获得下行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根据下行链路的误包率设置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根据下行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和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计算下行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根据以下公式计算下行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SINR_eff下行链路=SINR_est下行链路+SINR_per下行链路,其中SINR_eff下行链路表示下行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SINR_est下行链路表示下行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SINR_per下行链路表示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行链路的情况包括:获取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和误包率,其中上行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和误包率由基站计算,因此可以从基站获得;根据上行链路的误包率设置上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具体方法可以参见上文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根据上行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和上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计算上行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上行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SINR_eff上行链路=SINR_est上行链路+SINR_per上行链路,其中SINR_eff上行链路表示上行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SINR_est上行链路表示上行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SINR_per上行链路表示上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
在步骤S204,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确定所述通信链路的调制编码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基于信干噪比确定上下行链路的调制编码方式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可以从各种公开途径获取。下文仅给出了基于有效信干噪比确定上下行链路的调制编码方式的示例,如表1所示,对于每一个调制编码方式,都有一个进入的有效信干噪比和一个退出的有效信干噪比。例如64QAM1/2,其进入的有效信干噪比为21dB,其退出的有效信干噪比为18dB,即,在当前调制编码方式为16QAM1/2的条件下,当有效SINR大于21dB时,调制编码方式将会调整为64QAM1/2。在当前调制编码方式为64QAM1/2的条件下,当有效SINR小于18dB时,调制编码方式将会调整为16QAM1/2。
表1
调制编码方式 Enter SINR Leave SINR
QPSK1/2 Min 100
16QAM1/2 15 12
64QAM1/2 21 18
64QAM2/3 24 21
64QAM3/4 27 24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考虑了实际干扰环境的误包率对估计信干噪比的影响,对估计信干噪比进行灵活的调整,从而为用户终端选取适合的调制编码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包括:检测所述用户终端的上下行链路的反馈状态;根据所述上下行链路的反馈状态设置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其中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和所述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计算所述通信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包括: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所述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和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计算所述通信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
由于下行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和误包率等信息需要由终端计算并反馈给基站,因此基站需要设置用于查询这些信息的控制消息,由基站发送请求消息,终端反馈应答消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根据消息的反馈状态来设定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具体地,检测所述用户终端的通信链路的反馈状态包括:向用户终端发送数据请求消息;响应于在预定时间之前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数据请求包,将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设置为0;响应于在预定时间之前未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包,将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设置为负值。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下行链路的情况,包括:检测用户终端的上下行链路的反馈状态;根据上下行链路的反馈状态设置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根据下行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和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计算下行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根据下行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和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计算下行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SINR_eff下行链路=SINR_est下行链路+SINR_per下行链路+SINR_fd上下行链路,其中SINR_eff下行链路表示下行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SINR_est下行链路表示下行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SINR_per下行链路表示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SINR_fd上下行链路表示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上行链路的情况,包括:检测用户终端的上下行链路的反馈状态;根据上下行链路的反馈状态设置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检测反馈状态和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的具体实现方法参照上文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根据上行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上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和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计算上行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根据上行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上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和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计算上行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SINR_eff上行链路=SINR_est上行链路+SINR_per上行链路+SINR_fd上下行链路,其中SINR_eff上行链路表示上行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SINR_est上行链路表示上行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SINR_per上行链路表示上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SINR_fd上下行链路表示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
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在考虑了实际干扰环境的稳定性对估计信干噪比的影响的基础上,还考虑了无线链路的通信质量对估计信干噪比的影响,从而使有效信干噪比更加接近真实值,为用户终端选取更为适合的调制编码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包括:获取用户终端的通信链路的业务类型;根据通信链路的业务类型设置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其中根据通信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和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计算通信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包括:根据通信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和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计算通信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下行链路的情况,包括:获取用户终端的下行链路的业务类型;根据下行链路的业务类型设置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根据下行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和上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计算下行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根据下行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确定上行链路的调制编码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根据下行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和上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计算下行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SINR_eff下行链路=SINR_est下行链路+SINR_per下行链路+SINR_fd上下行链路+SINR_st下行链路,其中SINR_eff下行链路表示下行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SINR_est下行链路表示下行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SINR_per下行链路表示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SINR_fd上下行链路表示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SINR_st下行链路表示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行链路的情况,包括:获取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的业务类型;根据上行链路的业务类型设置上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根据上行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上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和上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计算上行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根据上行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确定上行链路的调制编码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根据上行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上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和上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计算上行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
SINR_eff上行链路=SINR_est上行链路+SINR_per上行链路+SINR_fd上下行链路+SINR_st上行链路,其中SINR_eff上行链路表示上行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SINR_est上行链路表示上行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SINR_per上行链路表示上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SINR_fd上下行链路表示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SINR_st上行链路表示上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
其中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业务类型设置所述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包括:响应于通信链路的业务类型是数据传输速率优先的业务类型,将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相对于基准值正向调整;响应于通信链路的业务类型是稳定性优先的业务类型,将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相对于基准值负向调整;响应于通信链路的业务类型是对数据传输速率和稳定性兼顾的业务类型,将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设置为基准值。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下行链路的情况,根据下行链路的业务类型设置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包括:响应于下行链路的业务类型是数据传输速率优先的业务类型,将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相对于基准值正向调整;响应于下行链路的业务类型是稳定性优先的业务类型,将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相对于基准值负向调整;响应于下行链路的业务类型是对数据传输速率和稳定性兼顾的业务类型,将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设置为基准值。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上行链路的情况,根据上行链路的业务类型设置上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包括:响应于上行链路的业务类型是数据传输速率优先的业务类型,将上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相对于基准值正向调整;响应于上行链路的业务类型是稳定性优先的业务类型,将上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相对于基准值负向调整;响应于上行链路的业务类型是对数据传输速率和稳定性兼顾的业务类型,将上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设置为基准值。
不同的上层业务类型(例如语音,视频,或者文件传输等等)对***实时性或者误包率的容忍程度不一样,因此,需要根据该上层业务类型来设定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对于数据传输速率优先的业务,例如文件传输业务,由于对误包率和实时性都不敏感,因此可以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相对于基准值正向调整,例如设置为2dB,使***工作在相对较高的编码调制方式以保证数据率和整个***容量。对于稳定性优先的业务类型,例如对误包率敏感的视频业务,需要很低的误包率来保证视频的流畅性,因此可以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第三调整量相对于基准值负向调整,例如-2dB,使***工作在相对较低的编码调制方式以保证误码率。对于一些需要数据传输速率和稳定性兼顾的业务,可以设置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第三调整量为基准值,例如0dB,以获得折中的性能。现存***的调整编码机制没有考虑不同的业务应用的区别,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在考虑了实际干扰环境的稳定性和通信质量对估计信干噪比的影响的基础上,还考虑了用户当前的业务需求对估计信干噪比的影响,从而为用户终端选取更为适合的调制编码方式。
前面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实现本发明的方法的各个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方法可以在基站侧以软件方式实现,也可以以硬件方式实现,或者通过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通过以软件、硬件或者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上述方法中的各个步骤,可以提供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装置。即使该装置在硬件结构上与通用处理设备相同,由于其中所包含的软件的作用,使得该装置表现出区别于通用处理设备的特性,从而形成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装置。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装置,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适应调制编码装置300,包括:第一获取模块301,被配置为获取用户终端的通信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和误包率;第一设置模块30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误包率设置所述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计算模块303,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和所述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计算所述通信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确定模块304,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确定所述通信链路的调制编码方式。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适应调制编码装置可以在基站侧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包括: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用户终端的通信链路的反馈状态;第二设置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反馈状态设置所述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其中所述计算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所述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和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计算所述通信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检测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向用户终端发送数据请求消息;响应于在预定时间之前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数据请求包,将所述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设置为0;响应于在预定时间之前未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包,将所述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设置为负值。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链路的业务类型;第三设置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业务类型设置所述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其中计算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所述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所述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和所述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计算所述通信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第三设置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响应于通信链路的业务类型是数据传输速率优先的业务类型,将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相对于基准值正向调整;响应于通信链路的业务类型是稳定性优先的业务类型,将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相对于基准值负向调整;响应于通信链路的业务类型是对数据传输速率和稳定性兼顾的业务类型,将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设置为基准值。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所述通信链路包括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至少之一。
上述每个模块的具体实现方法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中的详细描述,在此不一一赘述。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8)

1.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终端的通信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和误包率;
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误包率设置所述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
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和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计算所述通信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
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确定所述通信链路的调制编码方式,
检测所述用户终端的通信链路的反馈状态;
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反馈状态设置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
其中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和所述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计算所述通信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包括:
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所述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和所述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计算所述通信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
其中检测所述用户终端的上下行链路的反馈状态包括:
向用户终端发送数据请求消息;
响应于在预定时间之前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数据请求包,将所述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设置为0;
响应于在预定时间之前未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包,将所述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设置为负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终端的通信链路的业务类型;
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业务类型设置所述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
其中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所述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和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计算所述通信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包括: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所述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和所述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计算所述通信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业务类型设置所述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包括:
响应于通信链路的业务类型是数据传输速率优先的业务类型,将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相对于基准值正向调整;
响应于通信链路的业务类型是稳定性优先的业务类型,将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相对于基准值负向调整;
响应于通信链路的业务类型是对数据传输速率和稳定性兼顾的业务类型,将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设置为基准值。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链路包括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至少之一。
5.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用户终端的通信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和误包率;第一设置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误包率设置所述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
计算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和所述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计算所述通信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确定所述通信链路的调制编码方式,
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用户终端的通信链路的反馈状态;
第二设置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反馈状态设置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
其中所述计算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所述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和所述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计算所述通信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
其中检测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
向用户终端发送数据请求消息;
响应于在预定时间之前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数据请求包,将所述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设置为0;
响应于在预定时间之前未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包,将所述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设置为负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链路的业务类型;
第三设置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业务类型设置所述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
其中计算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通信链路的估计信干噪比、所述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一调整量、所述上下行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二调整量和所述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计算所述通信链路的有效信干噪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三设置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
响应于通信链路的业务类型是数据传输速率优先的业务类型,将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相对于基准值正向调整;
响应于通信链路的业务类型是稳定性优先的业务类型,将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相对于基准值负向调整;
响应于通信链路的业务类型是对数据传输速率和稳定性兼顾的业务类型,将通信链路的信干噪比第三调整量设置为基准值。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通信链路包括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至少之一。
CN201410035685.3A 2014-01-24 2014-01-24 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119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35685.3A CN104811983B (zh) 2014-01-24 2014-01-24 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和装置
US14/597,708 US9641283B2 (en) 2014-01-24 2015-01-15 Adaptive modulation 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4/741,801 US9686040B2 (en) 2014-01-24 2015-06-17 Adaptive modulation 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35685.3A CN104811983B (zh) 2014-01-24 2014-01-24 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11983A CN104811983A (zh) 2015-07-29
CN104811983B true CN104811983B (zh) 2018-03-27

Family

ID=53680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3568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11983B (zh) 2014-01-24 2014-01-24 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2) US9641283B2 (zh)
CN (1) CN1048119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1983B (zh) 2014-01-24 2018-03-27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和装置
JP2016052001A (ja) * 2014-08-29 2016-04-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切替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WO2016154908A1 (zh) * 2015-03-31 2016-10-06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18224133A1 (en) * 2017-06-07 2018-12-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lient device,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thereof
CN110649988B (zh) * 2018-06-26 2022-05-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53353B (zh) * 2019-09-17 2022-06-0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选型方法和装置
CN114501529B (zh) * 2020-10-23 2023-08-15 ***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下行sinr修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5778A (zh) * 2011-01-28 2011-05-04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基于QoS的多基站自适应协作传输方法
CN102075461A (zh) * 2009-11-20 2011-05-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链路质量估计方法和装置以及链路自适应方法和装置
EP2495884A2 (en) * 2009-10-30 2012-09-0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Transmission method of data in multi-us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91431A (en) 2002-07-30 2004-02-04 Fujitsu Ltd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method
US7447145B2 (en) 2003-05-27 2008-11-04 Nec Corporation Data communication device selecting modulation method with an appropriate threshold value in adaptive modulation
US7889703B2 (en) 2005-11-14 2011-02-15 Mediatek Inc.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method
WO2008054172A1 (en) 2006-11-02 2008-05-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EP1928115A1 (en) 2006-11-30 2008-06-0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in a SC-FDMA system
WO2011134137A1 (zh) 2010-04-26 2011-1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mc调整方法及基站
CN102271389B (zh) * 2010-06-04 2014-03-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
JP5680483B2 (ja) * 2011-05-26 2015-03-04 京セラ株式会社 基地局
US9713189B2 (en) * 2012-11-07 2017-07-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ple outer loop link adaptation
KR102006746B1 (ko) * 2013-01-08 2019-08-0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amc 운용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4811983B (zh) 2014-01-24 2018-03-27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95884A2 (en) * 2009-10-30 2012-09-0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Transmission method of data in multi-us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075461A (zh) * 2009-11-20 2011-05-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链路质量估计方法和装置以及链路自适应方法和装置
CN102045778A (zh) * 2011-01-28 2011-05-04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基于QoS的多基站自适应协作传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11983A (zh) 2015-07-29
US9686040B2 (en) 2017-06-20
US20150280859A1 (en) 2015-10-01
US20150215069A1 (en) 2015-07-30
US9641283B2 (en) 2017-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11983B (zh) 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和装置
CN102045827B (zh)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功率控制参数配置方法及其装置
US867558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packet scheduling for a hybrid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5142227B (zh) 一种mcs等级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JP6042973B2 (ja) トーン毎一定コンステレーションサイズのための調整可能なコードレート
CN104968013A (zh) 一种调整cqi反馈周期的方法、设备和***
US9071390B2 (en) Adjusting physical layer transmission properties
JP2020533902A5 (zh)
CN105682195A (zh) 一种基于c-ran架构的无线网络节能的功率控制方法
US20140195637A1 (en) Adapted physical-layer transmission properties based on packet stream
EP2426983B1 (en) Method for link adaptation and apparatus thereof
CN102959888B (zh) 一种实现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WO2013008167A1 (en) Packet scheduling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for the purpose of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US20140301331A1 (en) Selecting a Transport Format for Transmission of Data Blocks Between a Base Station and a Mobile Terminal
CN104378785A (zh) 一种微小区的上下行子帧重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14745079B (zh) 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接入网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088732A (zh) 优化用于低速率业务的tbs表的方法和设备
CN104284439A (zh) 一种用户终端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CA3048684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06922030A (zh) 调度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1502793B2 (en) Cooperative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with
CN104365158B (zh) 数据块长确定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8541059B (zh)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0491526B2 (en)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services and controller
CN102388560B (zh) 误块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