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81570B - 从动缸 - Google Patents

从动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81570B
CN104781570B CN201380059138.2A CN201380059138A CN104781570B CN 104781570 B CN104781570 B CN 104781570B CN 201380059138 A CN201380059138 A CN 201380059138A CN 104781570 B CN104781570 B CN 1047815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housing
release bearing
piston
preload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913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81570A (zh
Inventor
扬·格拉本施泰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4781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81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815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815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08Fluid-actuated clutches with fluid-actuated member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 F16D25/082Fluid-actuated clutches with fluid-actuated member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the line of action of the fluid-actuated members co-inciding with the axis of rotation
    • F16D25/083Actuator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动缸,所述从动缸具有同心地围绕变速器输入轴设置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环形腔,具有活塞密封件的活塞可轴向运动地容纳在所述环形腔中,所述活塞能够用压力介质的压力加载并且与分离轴承有效连接,其中预负荷弹簧作用于活塞并且设有固定装置以用于沿朝向分离轴承的方向对活塞行程限制,并且其中在环形腔中沿朝向活塞密封件的方向构成有可用压力介质的压力加载的压力腔,并且固定装置根据本发明呈与预负荷弹簧共同作用的机构的形式构成,通过所述机构,预负荷弹簧对活塞的作用方向能够反转。

Description

从动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离合***或制动***的分离***的从动缸,所述从动缸具有同心地围绕变速器输入轴设置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环形腔,具有活塞密封件的活塞能轴向运动地容纳在所述环形腔中,所述活塞能够用压力介质的压力加载并且与分离轴承有效连接,其中预负荷弹簧作用到所述活塞上,并且设有固定装置以用于沿朝向所述分离轴承的方向限制分离位移,并且其中在所述环形腔中朝向所述活塞密封件的方向构成有能用压力介质的压力加载的压力腔。
背景技术
这种同心从动缸(“concentric slave cylinder”-CSC)或中央分离器在液压离合***中用在离合器踏板和离合器之间的功能链中。所述同心从动缸或中央分离器具有构成为环形缸的壳体,所述壳体围绕离合器输入轴或变速器输入轴设置。在壳体中引导可沿轴向方向运动的环形活塞,所述环形活塞承载了在离合器上支撑的分离轴承。例如构成为螺旋压缩弹簧的储能器包围活塞。在经由压力管线液压加载活塞的情况下,预紧的储能器作用于分离轴承,由此操作离合器。
从文献DE 11 2005 000 619 T5中例如已知这种从动缸,所述从动缸包括塑料体,所述塑料体限定环形孔,在所述环形孔中以滑动的方式支承环形的活塞。活塞朝向孔通过环形的密封件密封。在密封件和孔的封闭的端部之间限定压力腔,压力介质导入到所述压力腔中。压力介质出自主动缸,所述主动缸能够通过离合器踏板操作。从动缸的活塞作用于分离轴承,通过所述分离轴承又操作离合器。活塞在其完全向外按压的位置中接触设置在壳体上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对活塞行程限制。也作为运输固定装置使用的固定环具有圆形的横截面并且位于活塞的位于径向内部的壁区域的外环周中的槽中,所述壁区域对压力腔向内限界。运输固定装置应防止,在未安装状态中,CSC的预负荷弹簧将密封件推出壳体。止挡当然不能够在运行期间限制活塞位移。
如果由于离合器的滥用使所述离合器通过过强的负荷过热,那么离合器的碟形弹簧舌片不允许朝发动机方向移远。
如果主动缸现在移动到其未操作位置中,那么与分离***的储存器的连接断开。现在,预负荷弹簧能够将活塞朝向碟形弹簧舌片向后推动,其中它将流体从储存器抽吸到分离***中。在随后的操作中,过度地挤压CSC,即将动力学的活塞密封件从壳体中推出,其中所述活塞密封件被损坏。现在,流体能够喷射到离合器壳中。因为离合器被强烈地加热,所以存在下述危险,点燃流体。应防止活塞的过远的分离的止挡难于实现,因为相对大的力作用进而止挡的尺寸必须设计成非常大的。如果CSC朝固定的止挡移动,那么整个分离***必须吸收大的力,由此能够损坏分离***的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研发一种从动缸,所述从动缸即使在过热和碟形弹簧舌片过度移出从动缸时也对活塞行程进行限制,并且防止活塞密封件从壳体中移出。
所述目的通过一种根据本发明的从动缸来实现。
有利的设计方案在下文中得出。
从动缸具有同心地围绕变速器输入轴设置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环形腔,具有活塞密封件的活塞可轴向运动地容纳在所述环形腔中并且能够用压力介质的压力加载并且与分离轴承有效连接,所述分离轴承作用于离合器的碟形弹簧舌片,其中预负荷弹簧作用于活塞并且设有固定装置以用于沿朝向分离轴承的方向对活塞行程限制,并且其中在环形腔中沿朝向活塞密封件的方向构成有可用压力介质的压力加载的压力腔,其中用于沿分离方向对活塞行程限制的固定装置呈与预负荷弹簧共同作用的机构的形式构成,通过所述机构,预负荷弹簧对活塞的作用方向可反转。
因为由此预负荷弹簧仅如其在允许的区域中朝向发动机移动那样长地保持在碟形弹簧舌片上,所以预负荷弹簧在所述区域上方用于,通过在分离***与储存器的连接断开的未操作状态下其反向的作用方向,分离轴承由预负荷弹簧与分离方向相反地拉回到允许的区域中。因此,在随后操作离合器时,不可能过度挤压从动缸。
与预负荷弹簧用于其作用方向反转的机构优选地呈彼此有效连接的可轴向地相对于彼此并且相对于壳体移动的套筒形式构成,所述套筒一方面与壳体并且另一方面与分离轴承耦联并且预负荷弹簧作用于所述套筒,使得
-在活塞的未分离位置中直至第一分离位移,预负荷弹簧借助其与分离轴承反向定向的第一端部支撑在壳体上并且借助其分离轴承侧的第二端部经由套筒沿朝向离合器的方向(分离方向)作用于分离轴承。
-从经过第一分离位移起直至最大分离位移,预负荷弹簧借助其分离轴承侧的第二端部支撑在壳体上并且借助其第一端部经由套筒与离合器相反地(接合方向)作用于分离轴承。
在此,在壳体的外径上可轴向移动地设置有内部的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在活塞的接合位置中借助其背离分离轴承的第一端部贴靠在壳体的凸边上。壳体具有第一止挡,套筒在达到第一分离位移时止挡到所述止挡上。分离弹簧在此借助其第二端部作用于第一套筒的指向分离轴承的第二端部。
此外,存在中间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环绕第一套筒并且在其背离分离轴承的第一端部上贴靠有预负荷弹簧的第一端部并且其第二端部指向分离轴承的方向。
此外,存在环绕第二套筒的外部的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可轴向移动地位于第二套筒上并且在其与分离轴承相反指向的第一端部上抗拉出地与第二套筒耦联并且借助其指向分离轴承的第二端部与分离轴承连接。
有利地,套筒相对于壳体并且相对于彼此抗扭地设置。
在此,第一套筒在壳体上例如通过如下方式抗扭,第一套筒借助指向径向内部的凸起接合到壳体的槽中,其中指向径向内部的凸起在达到第一拉出长度时贴靠在壳体的止挡上并且壳体的止挡通过槽的分离轴承侧的端部形成。
第一套筒在其第二端部上具有指向径向外部的凸边,预负荷弹簧的第二端部贴靠在所述凸边上。
第二套筒在其第一端部上设有指向径向内部的凸边,预负荷弹簧的第一端部贴靠在所述凸边上。此外,第二套筒具有轴向延伸的切口,所述切口没有达到直至第二套筒的第二端部。
第三套筒在其第一端部上设有指向径向内部的凸起,所述凸起接合到第二套筒的切口中。在此,切口的指向分离轴承的端部结合指向径向内部的凸起形成止挡。第三套筒在其第二端部上具有径向向内延伸的凸边和紧连着的轴向区域,所述轴向区域与分离轴承7抗扭地连接。通过第三套筒的接合到第二套筒的切口中的凸起,第三套筒抗扭地并且可轴向移动地与第二套筒有效连接。
在接合的最终位置中,全部三个套筒彼此嵌套,其中第二套筒借助其第一端部贴靠在壳体的凸边上,并且预负荷弹簧经由其支撑在壳体上,并且第三套筒的第二端部贴靠在第一套筒的第二端部上,并且预负荷弹簧借助其第二端部沿分离方向作用于第一套筒的第二端部进而作用于分离轴承。
直至达到活塞的第一分离位移,第二套筒的第一端部与预负荷弹簧的第一端部固定在壳体上并且第一套筒与分离轴承和第三套筒沿分离方向轴向地在壳体上移动,直至第一套筒借助指向径向内部的凸起贴靠在壳体的止挡上。在该位置中,预负荷弹簧的第二端部仍沿分离方向作用于第一套筒的第二端部进而作用于第三套筒的第二端部和分离轴承。
在经过第一分离位移之后直至达到活塞的最大拉出长度,分离轴承借助第三套筒沿分离方向运动,其中第二套筒沿分离方向一起运动,并且在第二套筒的第二端部上的凸边与分离弹簧的弹力相反地沿分离方向运动,并且预负荷弹簧的第二端部贴靠在第一套筒的指向径向外部的凸边上并且经由其固定在壳体上,使得弹力经由第二套筒、第三套筒和分离轴承与活塞的分离方向相反地作用于活塞。
有利地,在径向外部设置的第三套筒在环周侧闭合地构成为抵抗污物的保护装置。
概括地,在壳体上存在沿轴向方向伸展的槽。内部的第一套筒借助于指向径向内部的凸起(凸鼻)抗扭地移动并且在所述槽中引导。第一套筒的位移通过槽的长度限制。预负荷弹簧作用于内部的套筒,所述预负荷弹簧沿分离轴承的转动方向相对于内部的套筒是抗扭的。在此,预负荷弹簧支撑在中部的第二套筒上。
预负荷弹簧在此同样沿分离轴承的转动方向相对于中部的第二套筒是抗扭的。在中部的第二套筒中存在轴向延伸的切口,在所述切口中抗扭地引导外部的第三套筒。外部的第三套筒的位移通过切口的端部限制。外部的套筒与分离轴承固定地连接。如果外部的套筒构成为是封闭的,那么所述外部的套筒同时是抵抗来自变速器壳的区域中的污物的保护装置。这为波纹管的替选方案。
在碟形弹簧舌片朝向变速器过量移动时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碟形弹簧舌片不允许远地朝向发动机的方向移动之后,驾驶者松开离合器踏板。预负荷弹簧在此抵抗分离轴承的分离运动进而在此有助于将分离轴承拉离碟形弹簧舌片。在随后通过驾驶者操作时,不可能过度挤压CSC。现在,能够由驾驶者任意频繁地分离和接合,因为预负荷弹簧始终再次拉回分离轴承和活塞。
能够放弃作为运输固定装置的止挡环,所述止挡环防止通过预负荷弹簧将活塞从壳体中压出,因为在最大行程位置的区域中预负荷弹簧防止分离轴承分离。
因此,借助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首次提出下述解决方案,其中预负荷弹簧经由相应的机构与分离轴承有效连接,使得借助于机构在操作区域上实现预负荷弹簧的作用方向的反转,以至于在最大的分离位移情况下,弹簧反作用于分离力。由此,在离合器过热时,避免活塞的过远的分离进而从动缸的与之关联的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实施例和所属的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附图示出:
图1示出从动缸在最小行程位置(接合位置)中的纵剖图,
图2示出从动缸在预负荷弹簧的作用方向反转之前的行程位置中的纵剖图,
图3示出从动缸在最大行程位置中的纵剖图,
图4示出分离位移关于预负荷弹簧的弹力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至3,从动缸具有由塑料制成的壳体1,所述壳体具有位于径向内部的第一壁区域1.1,所述第一壁区域形成引导套筒。壳体1具有径向向外地与第一壁区域1.1间隔开的第二壁区域1.2,由此在第一壁区域1.1和第二壁区域1.2之间构成环形腔2,具有活塞密封件4的可轴向运动的活塞3设置在所述环形腔中。没有示出的压力介质孔通到环形腔2中,使得在第一壁区域1.1、第二壁区域1.2和活塞密封件4之间形成压力腔D。活塞3以已知的方式在压力腔D加载压力时作用于分离轴承5,并且设有预负荷弹簧6。分离轴承5朝同样没有示出的离合器的碟形弹簧的没有示出的舌片按压。
预负荷弹簧6借助其第一端部6.1指向壳体1的凸缘1.3并且借助第二端部6.2指向分离轴承5。
在壳体1的第二壁区域1.2中引入槽7,所述槽沿着同心从动缸的纵轴线A延伸。
在壳体1的第二壁区域1.2的没有示出的外径上可轴向移动地并且抗扭地支承有第一套筒8,所述第一套筒在其指向凸缘1.3的第一端部上具有指向径向内部的凸起8.1,所述凸起接合到槽7中。在指向分离轴承5的方向的第二端部上,第一套筒8配设有指向径向外部的凸边8.2。
此外,存在环绕位于径向内部的第一套筒8的中部的第二套筒9,在所述第二套筒的背离分离轴承5的第一端部上设置有指向径向内部的凸边9.1。第二套筒9具有轴向延伸的切口9.2,所述切口没有达到直至第二套筒9的指向分离轴承的第二端部9.3进而形成止挡。
在径向外部设置的第三套筒10在其背离分离轴承的第一端部上具有指向径向内部的凸起10.1,所述凸起接合到第二套筒9的沿纵轴线的方向延伸的切口9.2中。第三套筒10在其指向分离轴承5的的第二端部上具有径向向内延伸的凸边10.2和连接的轴向区域10.3,所述轴向区域与分离轴承7轴向固定地并且抗扭地连接。
预负荷弹簧6借助其第一端部6.1贴靠在第二套筒9的指向径向内部的凸边9.1上并且借助其第二端部6.2贴靠在第一套筒8的指向径向外部的凸边8.1上。
在图1中示出的处于最小行程位置(接合位置/第一区域——见图4)的从动缸中,预负荷弹簧6将分离轴承5朝没有示出的碟形弹簧舌片按压,因为在所述接合位置中,预负荷弹簧6借助其第一端部6.1将中部的套筒9朝壳体1的凸缘1.3按压。因此,中部的套筒9保持在壳体1上并且预负荷弹簧6此外实际上借助其第一端部6.1经由中部的套筒固定在壳体1上。内部的套筒8和外部的套筒10能够轴向地远离凸缘1.3移动。在此,预负荷弹簧6的第二端部6.1朝第一套筒8的指向径向外部的凸边8.2按压进而将第一套筒8的凸边8.2朝固定在分离轴承5上的第三套筒的指向径向内部的凸边按压,由此分离轴承朝没有示出的碟形弹簧舌片压紧。
如果根据图2,活塞3进而分离轴承5以基本上对应于壳体1的第二壁区域1.2中的槽7的长度的第一分离位移s1朝向没有示出的离合器分离,那么指向径向内部的凸起8.1贴靠在槽7的指向分离轴承的端部上,所述槽因此作用为止挡并且沿分离方向对第一套筒8的继续运动进行限制。中部的第二套筒仍始终如在图1中示出的那样通过预负荷弹簧5的按压位于壳体1的凸缘1.3上。在指向径向内部的接合到第二套筒9的切口9.2中的凸起10.1和切口9.2的端部之间存在间隙a。通过由预负荷弹簧6不将力作用于分离轴承5上的方式,间隙a的大小相应于区域2(见图4)。
图3示出从动缸处于其最大行程位置(区域3,见图4)中,在最大分离位移smax中,活塞3进而分离轴承2从根据图1的区域3开始继续分离,第三套筒10的指向径向内部的凸起10.1贴靠在切口9.2的端部上。
内部的第一套筒8静止,因为其指向径向内部的凸起8.1贴靠在槽7的端部上。因此,预负荷弹簧6的第二端部6.2经由第一套筒8固定在壳体1上。
外部的第三套筒10在继续的分离运动中带动中部的第二套筒9。因为预负荷弹簧6的第一端部6.1贴靠在第二套筒9的指向径向内部的凸边上,所述预负荷弹簧压缩并且借助回复力作用于分离轴承5进而作用于活塞3,所述活塞贴靠在分离轴承5上。区域3的长度在此设计成,使得其大于操作离合器时的活塞行程。因此,预负荷弹簧6与分离运动相反地牵拉分离轴承5。
在碟形弹簧舌片朝向变速器的方向过量移动时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没有示出的碟形弹簧舌片不允许远地朝向发动机移动之后,驾驶者松开离合器踏板。预负荷弹簧6在此有助于将分离轴承5由碟形弹簧舌片从区域3中朝向区域2拉离。在随后通过驾驶者操作时,不可能过度挤压从动缸(CSC),因为区域3的长度大于分离时的活塞行程。现在,能够由驾驶者任意频繁地分离和接合,因为预负荷弹簧始终再次朝向区域2拉动轴承。
能够放弃作为运输固定装置的止挡环,所述止挡环阻止通过预负荷弹簧6将活塞3从壳体1中压出,因为预负荷弹簧6在最大行程位置的区域中防止分离轴承分离。
借助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借助于预负荷弹簧在未操作状态下对行程区域(分离位移)进行限制。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通过在环周侧闭合的套筒集成抵抗污物的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是波纹管的替选方案。
图4示出分离位移s关于预负荷弹簧的弹力F的图表。
因此,通过预负荷弹簧的作用方向的切换,有效地限制活塞行程。
附图标记列表:
1. 壳体
1.1 第一壁区域
1.2 第二壁区域
1.3 凸缘
2. 环形腔
3. 活塞
3.1 活塞的端侧区域
4. 活塞密封件
5. 分离轴承
6. 预负荷弹簧
6.1 预负荷弹簧的第一端部
6.2 预负荷弹簧的第二端部
7. 槽
8. 第一套筒
8.1 第一套筒8的指向径向内部的凸起
8.2 第一套筒8的指向径向外部的凸边
9. 第二套筒
9.1 第二套筒的指向径向内部的凸边
9.2 切口
9.3 第二套筒的第二端部
10. 第三套筒
10.1 第三套筒10的指向径向内部的凸起
10.2 第三套筒10的指向径向内部的凸边
10.3 第三套筒10的轴向区域
A 纵轴线
s1 第一分离位移
smax 最大分离位移
F 弹力

Claims (10)

1.一种从动缸,所述从动缸具有同心地围绕变速器输入轴设置的壳体(1),所述壳体具有环形腔(2),具有活塞密封件(4)的活塞(3)能轴向运动地容纳在所述环形腔中,所述活塞能够用压力介质的压力加载并且与分离轴承(5)有效连接,其中预负荷弹簧(6)作用到所述活塞(3)上,并且设有固定装置以用于沿朝向所述分离轴承(5)的方向限制分离位移,并且其中在所述环形腔(2)中朝向所述活塞密封件(4)的方向构成有能用压力介质的压力加载的压力腔(D),
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呈与所述预负荷弹簧(6)共同作用的机构的形式构成,通过所述机构,所述预负荷弹簧(6)对所述活塞(3)的作用方向能够反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动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构呈彼此有效连接的并且轴向地相对于彼此并且相对于所述壳体能移动的套筒的形式构成,所述套筒一方面与所述壳体(1)并且另一方面与所述分离轴承(5)耦联并且所述预负荷弹簧(6)作用于所述套筒,使得
-在所述活塞(3)的未分离位置中直至第一分离位移(s1),所述预负荷弹簧(6)借助其与所述分离轴承(5)相反定向的第一端部(6.1)支撑在所述壳体(1)上并且借助其分离轴承侧的第二端部(6.2)经由所述套筒沿朝向离合器的方向即沿分离方向作用于所述分离轴承(5)并且
-从所述第一分离位移(s1)起直至最大分离位移(smax),所述预负荷弹簧(6)借助其分离轴承侧的第二端部(6.2)支撑在所述壳体(1)上并且借助其第一端部经由所述套筒与所述离合器相反地即沿接合方向作用于所述分离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从动缸,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1)的外径上轴向能移动地设置有内部的第一套筒(8),所述第一套筒在接合位置中借助第一端部贴靠在所述壳体(1)的凸缘(1.3)上,并且在经过所述第一分离位移(s1)之后贴靠在所述壳体(1)的第一止挡上,并且所述预负荷弹簧(6)借助其第二端部(6.2)贴靠在所述第一套筒(8)的指向所述分离轴承(5)的第二端部上,
-存在环绕所述第一套筒(8)的中部的第二套筒(9),所述预负荷弹簧(6)的第一端部(6.1)贴靠在所述第二套筒的背离所述分离轴承(5)的第一端部上,并且所述第二套筒的第二端部指向所述分离轴承(5),
-存在环绕所述第二套筒(9)的外部的第三套筒(10),所述第三套筒能轴向移动地位于所述第二套筒(9)上并且在其与所述分离轴承(5)相反指向的第一端部上抗拉出地与所述第二套筒(9)耦联,并且借助其指向所述分离轴承(5)的第二端部与所述分离轴承(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从动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和所述第三套筒相对于所述壳体(1)并且相对于彼此抗扭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从动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套筒(8)在所述壳体(1)上通过下述方式是抗扭的,所述第一套筒(8)借助指向径向内部的凸起(8.1)接合到所述壳体(1)的槽(7)中,其中指向径向内部的凸起(8.1)在达到第一分离位移(s1)时贴靠在所述壳体(1)的所述第一止挡上,
-其中所述壳体(1)的所述第一止挡通过所述槽(7)的分离轴承侧的端部形成,并且
-所述第一套筒(8)在其第二端部上具有指向径向外部的凸边(8.2),所述预负荷弹簧(6)的第二端部(6.2)贴靠在所述凸边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从动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套筒(9)在其第一端部上具有指向径向内部的凸边(9.1),所述预负荷弹簧(6)的第一端部(6.1)贴靠在所述凸边上,并且第二套筒(9)具有轴向延伸的切口(9.2),所述切口没有达到所述第二套筒(9)的第二端部(9.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从动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套筒(10)在其第一端部上具有指向径向内部的凸起(10.1),所述凸起接合到所述第二套筒(9)的切口(9.2)中,其中所述切口(9.2)的指向所述分离轴承(5)的端部结合指向径向内部的凸起(10.1)形成第二止挡,并且第三套筒(10)在其第二端部上具有径向向内延伸的凸边(10.2)和紧连着的轴向区域(10.3),所述轴向区域与所述分离轴承(5)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从动缸,其特征在于,
-在接合位置中,全部三个套筒(8,9,10)彼此嵌套,其中所述第二套筒(9)借助其第一端部贴靠在所述壳体(1)的凸缘(1.3)上,并且所述预负荷弹簧(6)经由第二套筒支撑在所述壳体(1)上,并且所述第三套筒(10)的第二端部贴靠在所述第一套筒(8)的第二端部上,并且所述预负荷弹簧(6)借助其第二端部(6.2)作用于所述第一套筒(8)的第二端部上进而沿分离方向作用于所述分离轴承(5);
-直至达到所述活塞(3)的第一分离位移(s1),所述第二套筒(9)的第一端部借助所述预负荷弹簧(6)的第一端部(6.1)固定在所述壳体(1)上,并且所述第一套筒(8)借助所述分离轴承(5)和所述第三套筒(10)能够沿分离方向轴向移动,直至所述第一套筒(8)借助指向径向内部的凸起(8.1)贴靠在所述壳体(1)的第一止挡上,其中在该位置中,所述预负荷弹簧(6)的第二端部(6.2)仍沿分离方向作用于所述第一套筒(8)的第二端部进而作用于所述第三套筒(10)的第二端部进而作用于所述分离轴承(5),
-从在经过所述第一分离位移之后起直至达到所述活塞(3)的最大分离位移(smax),所述分离轴承(5)借助所述第三套筒(10)沿分离方向运动,其中所述第二套筒(9)沿分离方向一起运动,并且在所述第二套筒(9)的第二端部上的指向径向内部的凸边(9.1)克服所述预负荷弹簧(6)的弹力远离所述壳体(1)的凸缘(1.3),并且所述预负荷弹簧(6)的第二端部(6.2)贴靠在所述第一套筒(8)的指向径向外部的凸边(8.2)上并且固定在所述壳体(1)上,使得弹力与所述活塞(3)的分离方向相反地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从动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套筒(10)在环周侧闭合地构成为阻挡污物的保护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从动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负荷弹簧(6)在所述分离轴承(5)的转动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套筒(8)是抗扭的。
CN201380059138.2A 2012-11-22 2013-10-30 从动缸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815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2221300.7 2012-11-22
DE102012221300 2012-11-22
PCT/DE2013/200264 WO2014079433A2 (de) 2012-11-22 2013-10-30 Nehmerzylind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81570A CN104781570A (zh) 2015-07-15
CN104781570B true CN104781570B (zh) 2017-10-13

Family

ID=49882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913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81570B (zh) 2012-11-22 2013-10-30 从动缸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923100B1 (zh)
CN (1) CN104781570B (zh)
DE (2) DE102013222065A1 (zh)
IN (1) IN2015DN02732A (zh)
WO (1) WO2014079433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85044A1 (en) * 2016-04-22 2017-10-26 American Axle & Manufacturing, Inc. Driveline actuator utilizing stored energy to move an actuator output member
CN108443350B (zh) * 2017-02-16 2021-05-14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离合器分离***
DE102017112624A1 (de) * 2017-06-08 2018-12-13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Zentralausrücker mit Anschraubung durch Lagerschild und Kupplungsgehäuse mit daran befestigtem Zentralausrücker
DE102018115882A1 (de) * 2018-06-29 2020-01-02 Fte Automotive Gmbh Zentralaktuator für eine hydraulische oder pneumatische Kupplungsbetätigung
DE102019101440A1 (de) * 2019-01-21 2020-07-23 Fte Automotive Gmbh Nehmerzylinder für einen Kupplungausrückmechanismus
DE102020115699A1 (de) * 2020-06-15 2021-12-1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Zentralausrückeranordnun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38262A1 (de) * 1992-11-14 1994-05-19 Fichtel & Sachs Ag Hydraulisch betätigbares Ausrücksystem für eine gezogene Reibungskupplung
CN1289299A (zh) * 1998-11-26 2001-03-28 曼B与W狄赛尔公司 离合器
DE10330165A1 (de) * 2003-07-04 2005-01-20 Daimlerchrysler Ag Reibungskupplung, insbesondere für Kraftfahrzeuge
EP1726841A1 (en) * 2004-03-19 2006-11-29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Hydraulic clutch releas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408911D0 (en) 2004-04-22 2004-05-26 Automotive Prod France Concentric slave cylinders
WO2010149129A1 (de) * 2009-06-25 2010-12-29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Ausrück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38262A1 (de) * 1992-11-14 1994-05-19 Fichtel & Sachs Ag Hydraulisch betätigbares Ausrücksystem für eine gezogene Reibungskupplung
CN1289299A (zh) * 1998-11-26 2001-03-28 曼B与W狄赛尔公司 离合器
DE10330165A1 (de) * 2003-07-04 2005-01-20 Daimlerchrysler Ag Reibungskupplung, insbesondere für Kraftfahrzeuge
EP1726841A1 (en) * 2004-03-19 2006-11-29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Hydraulic clutch releas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23100B1 (de) 2016-12-14
DE102013222065A1 (de) 2014-05-22
IN2015DN02732A (zh) 2015-09-04
WO2014079433A2 (de) 2014-05-30
CN104781570A (zh) 2015-07-15
EP2923100A2 (de) 2015-09-30
DE112013005605A5 (de) 2015-10-22
WO2014079433A3 (de) 2014-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81570B (zh) 从动缸
CN109715968B (zh) 用于机动车的操纵***和离合装置
US7370745B2 (en) Hydraulic clutch-release system
CN103140696B (zh) 离合器装置
EP1937991B8 (de) Nehmerzylinder mit axial spielbehaftetem ringkolben
KR101698223B1 (ko) 하나 이상의 도그 클러치를 구비한 장치
CN101675263A (zh) 具有活塞导向元件的双离合器安排
CN116710669A (zh) 解耦装置和解耦***
CN103998809A (zh) 分离***
CN104204586A (zh) 从动缸
KR20130098337A (ko) 압력-작동가능한 씰링 비드를 가진 씰
EP1104507B1 (en) Hydraulic cylinders
JP4911314B2 (ja) 自動変速機用ピストン
CN102105709B (zh) 离合器装置
EP1726841A1 (en) Hydraulic clutch releasing device
WO2014189813A1 (en) Piston seal assembly
JP2011002054A (ja) 自動変速機の遠心油圧キャンセル構造
JP4935997B2 (ja) 油圧クラッチ用ピストン
CN103174770B (zh) 液压自调心拉式离合器分离轴承总成
US8590686B2 (en) Pull-type friction clutch with integrated clutch release device
CN104781573A (zh) 在主动缸和尤其呈固定至盖板的分离器的形式的从动缸之间的液压管线和压力转换器
AU637280B2 (en) Hydraulic clutch operating apparatus
CN205559614U (zh) 干式双离合器液压组合分离轴承总成
US20220260122A1 (en) Actuating device for a multi-plate brake, and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comprising the actuating device and the multi-plate brake
KR102487177B1 (ko) 자동변속기용 엔드 브레이크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