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56766A - 一种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茯苓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茯苓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56766A
CN104756766A CN201510185284.0A CN201510185284A CN104756766A CN 104756766 A CN104756766 A CN 104756766A CN 201510185284 A CN201510185284 A CN 201510185284A CN 104756766 A CN104756766 A CN 1047567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ia cocos
green house
bag
pine
bacterium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8528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红
秦光月
王先有
侯桂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g Di Industrial Co Ltd Of Chongqing City
Original Assignee
Kang Di Industrial Co Ltd Of Chongqing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g Di Industrial Co Ltd Of Chongqing City filed Critical Kang Di Industrial Co Ltd Of Chongqing City
Priority to CN20151018528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56766A/zh
Publication of CN104756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67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茯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段木;2)制作辅料;3)制作栽培种;4)接种;5)选择并整理场地;6)搭建温室大棚;7)布置白蚁诱杀点;8)覆土栽培。本发明生产成本低,四季均可栽培茯苓,生长周期短,生物转化率高,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茯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茯苓的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茯苓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茯苓属多孔菌科植物,多生于赤、马尾松根部。外皮薄而粗糙,呈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干燥菌核入药。茯苓的主要成分为茯苓聚糖、茯苓酸、蛋白质、组氨酸、麦角醇、钾盐等,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之功效。众多医疗科研单位的研究资料证明,茯苓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即“抗老素”和“抗癌素”。因此,茯苓的大力栽培和系列开发有着极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我国人工栽培松茯苓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就有人进行大面积人工栽培松茯苓,但是,现有的栽培技术中,栽培种的生物转化率仅为15%-20%,生长周期长,通常在200-240天才能采收,而且原材料的消耗较大,每产一吨鲜茯苓,需要5吨松木原材料,生产成本高。
现有技术中采用常规的覆土栽培法,露天条件下,袋料温度和土壤湿度都不能控制,冬天需要多盖土防冻,夏天则温度过高,需要喷水降温,无法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雨天过多还会造成烂苓,产量降低,而且人畜踩动也会严重影响茯苓生长。
申请号为201010569073.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室内袋栽茯苓培育方法,将菌袋放于室内沙地中培养,但室内沙地的面积有限,不适合大规模种植茯苓,而且沙地的场地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茯苓的方法,本发明生产成本低、四季均可栽培茯苓、生长周期短、生物转化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茯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段木:选取新鲜无霉变的松树木,锯成33-35厘米长的段木,削去粗皮并晒干,扎成5kg/捆的干松木段;
2)制作辅料:将重量百分比为77%的全干松木屑、20%的米糠或麸皮、1%的白糖、1%的石膏、0.5%的过磷酸钙、0.5%的硫酸镁混合,再加入上述混合物总重的110-120%的水搅拌均匀,备用;
3)制作栽培种:先将步骤1)的干松木段放入清水中浸泡10-12小时,捞起沥去多余水分,浸泡后松木段的含水量达到60%后,再将上述步骤2)中的辅料充分拌匀,保持料内含水量在60%,向30厘米×60厘米×6.5丝米的聚乙稀塑料袋中装入5cm厚的辅料,再将浸泡的松木段装入袋中,袋内上部同样装入5cm厚的辅料,扎好袋口,进行高温灭菌;
4)接种:将灭菌好的菌袋从灭菌锅内起出,放入洁净的操作室,待灭菌袋内温度降到28℃以下后,再把菌袋搬入接种箱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茯苓二级种的接种,接好种后及时放入26-28℃的增养室内进行恒温培养,20-30天后菌丝长满全袋,制得菌袋;
5)选择并整理场地:选择向阳、土壤疏松、坡度低于60°、排水性好的地块作为栽培地,深挖场地30-50厘米,整细土壤;
6)搭建温室大棚:在整理好的场地上搭建温室大棚,并挖设排水沟;
7)布置白蚁诱杀点:在每亩地的四周深挖4-6个底面积为1-1.5㎡、深度为60cm的土坑,在坑内堆放白蚁喜食的营养料及茯苓菌种,喷施白蚁灵粉或水剂白蚁药,加盖好新鲜松枝叶,再用土覆盖;
8)覆土栽培:将步骤4)中制得的菌袋一端的薄膜划开一条口,向开口处***一根新鲜全干且长30cm的树枝引木,再将菌袋顺坡排放于上述温室大棚的土坑中,每行土坑宽一米,每排放两包菌袋,菌袋上插有引木的一端靠近土坑的侧壁,盖土10-15厘米厚,保持料内温度为28-30℃,土壤中含水量为55-70%。
优选地,所述松树木为松树根、松树兜、松树尾或松树枝边角料。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高温灭菌为高压高温灭菌,将菌袋在0.15MPa的压强下灭菌4-5小时。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高温灭菌为常压高温灭菌,将菌袋在100℃下灭菌14-16小时,停火后静养6-8小时。
优选地,所述步骤5)的场地为果园地、阔叶林地、旱地或农村山区地。
优选地,所述步骤7)中的温室棚在夏季盖有遮阳网。
优选地,所述步骤7)中的温室棚在冬季盖有塑料薄膜。
优选地,所述步骤7)中土壤含水量为55-65%。
优选地,所述步骤7)中土壤含水量为6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①本发明的菌种生物转化率达到了65%—120%,比常规栽培法生物转化率的15—20%提高了4—6倍,生产成本比常规栽培每100斤原料需31元又降低到了29元,降低了6.45%。
②资源的利用率达到了100%,松树根、松树蔸、松树枝、松树尾及加工后的边角废料、松木屑都可以用来栽培茯苓,节约松木原材料,按常规栽培方法,每产1吨鲜茯苓,需用松木原材料5吨,采用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后,每产1吨鲜茯苓只需用松木原材料1.5吨,比常规栽培法可节约原材料3.5吨。
③茯苓的生长周期短,从接种到采收只有150—170天,比常规栽培法的200—240天,减少50—70天。
④茯苓产品的密实度提高5%,茯苓干品的收率从40-50%提高到55-65%,具体地,现有的种植方法栽培出的茯苓,对湿重为10斤的茯苓加工制得的茯苓干品为4-5斤,采用本发明栽培出的茯苓,对湿重为10斤的茯苓加工制得的茯苓干品为5.5-6.5斤,实践经验证明茯苓的密实度得到明显提高。
⑤本发明一年栽培的茯苓可连续收获三年,第一年实现高产,达到亩产8000斤,第二年实现稳产,达到亩产3000斤,第三年实现适产,达到亩产1500斤。
⑥本发明栽培的茯苓的虫病率低于1%,几乎为零,茯苓的利用率高,因虫病而丢弃的茯苓几乎没有。
⑦搭盖温室大棚控制温度和湿度,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确保茯苓在最佳温度和湿度下生长,不受季节的影响,一年四季均可以栽培茯苓,根据实践经验,一年可种植两季茯苓。本发明可实现集约化及工厂化栽培茯苓,有效控制茯苓生长的温度和湿度,防止人畜踩动,便于管理,不需施用任何农药,保持茯苓产品的纯天然性。
⑧解决了长期以来人工栽培松茯苓受白蚂蚁危害造成减产和失收的技术问题,容易推广。
本发明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利用马尾松废材的树枝、树叶、树根、树蔸的菌丝体栽培发育茯苓,搭盖温室大棚,袋装无公害工厂化栽培,变废为宝,属于一项新的栽培技术,既能保持茯苓纯天然性,又能提高马尾松废材的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茯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段木:选取新鲜无霉变的松树木,包括松树根、松树兜、松树尾、松树枝边角料,锯成33-35厘米长的段木,削去粗皮并晒干,扎成5kg/捆的干松木段;
2)制作辅料:将重量百分比为77%的全干松木屑、20%的米糠、1%的白糖、1%的石膏、0.5%的过磷酸钙、0.5%的硫酸镁混合,再加入上述混合物总重的110%的水搅拌均匀,备用;
3)制作栽培种:先将步骤1)的干松木段放入清水中浸泡10-12小时,捞起沥去多余水分,浸泡后松木段的含水量达到60%后,再将上述步骤2)中的辅料充分拌匀,保持料内含水量在60%,向30厘米×60厘米×6.5丝米的高密度高压聚乙稀塑料袋中装入5cm厚的辅料,再将浸泡的松木段装入袋中,袋内上部同样装入5cm厚的辅料,扎好袋口,进行高温灭菌,高温灭菌可以采用高压高温灭菌,具体为将菌袋在0.15MPa的压强下灭菌4-5小时,也可采用常压高温灭菌,具体为将菌袋在100℃下灭菌14-16小时,停火后静养6-8小时;
4)接种:将灭菌好的菌袋从灭菌锅内起出,放入洁净的操作室,待灭菌袋内温度降到28℃以下后,再把菌袋移入接种箱,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茯苓二级种的接种,接好种后及时放入26℃的增养室内进行恒温培养,20-30天后菌丝长满全袋,制得菌袋;
5)选择并整理场地:选择向阳、土壤疏松、坡度低于60°、排水性好的地块作为栽培地,场地可以为果园地、阔叶林地、旱地或农村山区地,深挖场地30-50厘米,整细土壤,做到地要挖得深,土要整得细;
6)搭建温室大棚:在整理好的场地上搭建温室大棚,大棚的尺寸规格有多种,并挖设排水沟,优选地,大棚高5.7米、宽6米,大棚间距1-1.5米,排水沟的深度和宽度均为30-50厘米,更优选为40厘米×40厘米;
7)布置白蚁诱杀点:在每亩地的四周深挖4-6个底面积为1-1.5㎡、深度为60cm的土坑,在坑内堆放白蚁喜食的营养料及茯苓菌种,喷施白蚁灵粉或水剂白蚁药,加盖好新鲜松枝叶,再用土覆盖,诱杀白蚁;
8)覆土栽培:将步骤4)中制得的菌袋一端的薄膜划开一条口,向开口处***一根新鲜全干且长30cm的树枝引木,再将菌袋顺坡排放于上述温室大棚的土坑中,每行土坑宽一米,每排放两包菌袋,菌袋上插有引木的一端靠近土坑的侧壁,盖土10-15厘米厚,要注意高温、高湿、长期干旱或阴雨,高温天气时在温室大棚上搭盖遮阳网,低温天气时在温室大棚上搭盖塑料薄膜,经常调节好袋料温度和土壤湿度,保持料内温度为28-30℃,土壤中含水量为55%。
菌袋栽培结束后,在正常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15天左右就开始结苓,此时茯苓生长很快,为了防止茯苓长出土面因日晒雨淋烂掉,影响产品产量和质量,要经常注意培土,保持土壤疏松和合适的含水量。
在菌袋覆土栽培至结苓后,在正常的温度、湿度生长条件下90—110天茯苓生长成熟,它的特征是结苓处的土层和茯苓的表皮没有新的裂纹出现,苓缔与木质易松脱,证明茯苓已生长成熟,必须及时采收。因结苓有早有迟,做到成熟一批,采收一批。
实施例2
一种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茯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段木:选取新鲜无霉变的松树木,包括松树根、松树兜、松树尾、松树枝边角料,锯成33-35厘米长的段木,削去粗皮并晒干,扎成5kg/捆的干松木段;
2)制作辅料:将重量百分比为77%的全干松木屑、20%的麸皮、1%的白糖、1%的石膏、0.5%的过磷酸钙、0.5%的硫酸镁混合,再加入上述混合物总重的115%的水搅拌均匀,备用;
3)制作栽培种:先将步骤1)的干松木段放入清水中浸泡10-12小时,捞起沥去多余水分,浸泡后松木段的含水量达到60%后,再将上述步骤2)中的辅料充分拌匀,保持料内含水量在60%,向30厘米×60厘米×6.5丝米的高密度高压聚乙稀塑料袋中装入5cm厚的辅料,再将浸泡的松木段装入袋中,袋内上部同样装入5cm厚的辅料,扎好袋口,进行高温灭菌,高温灭菌可以采用高压高温灭菌,具体为将菌袋在0.15MPa的压强下灭菌4-5小时,也可采用常压高温灭菌,具体为将菌袋在100℃下灭菌14-16小时,停火后静养6-8小时;
4)接种:将灭菌好的菌袋从灭菌锅内起出,放入洁净的操作室,待灭菌袋内温度降到28℃以下后,再把菌袋移入接种箱,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茯苓二级种的接种,接好种后及时放入27℃的增养室内进行恒温培养,20-30天后菌丝长满全袋,制得菌袋;
5)选择并整理场地:选择向阳、土壤疏松、坡度低于60°、排水性好的地块作为栽培地,场地可以为果园地、阔叶林地、旱地或农村山区地,深挖场地30-50厘米,整细土壤,做到地要挖得深,土要整得细;
6)搭建温室大棚:在整理好的场地上搭建温室大棚,大棚的尺寸规格有多种,并挖设排水沟,优选地,大棚高5.7米、宽6米,大棚间距1-1.5米,排水沟的深度和宽度均为30-50厘米,更优选为40厘米×40厘米;
7)布置白蚁诱杀点:在每亩地的四周深挖4-6个底面积为1-1.5㎡、深度为60cm的土坑,在坑内堆放白蚁喜食的营养料及茯苓菌种,喷施白蚁灵粉或水剂白蚁药,加盖好新鲜松枝叶,再用土覆盖,诱杀白蚁;
8)覆土栽培:将步骤4)中制得的菌袋一端的薄膜划开一条口,向开口处***一根新鲜全干且长30cm的树枝引木,再将菌袋顺坡排放于上述温室大棚的土坑中,每行土坑宽一米,每排放两包菌袋,菌袋上插有引木的一端靠近土坑的侧壁,盖土10-15厘米厚,要注意高温、高湿、长期干旱或阴雨,高温天气时在温室大棚上搭盖遮阳网,低温天气时在温室大棚上搭盖塑料薄膜,经常调节好袋料温度和土壤湿度,保持料内温度为28-30℃,土壤中含水量为60%。
菌袋栽培结束后,在正常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15天左右就开始结苓,此时茯苓生长很快,为了防止茯苓长出土面因日晒雨淋烂掉,影响产品产量和质量,要经常注意培土,保持土壤疏松和合适的含水量。
在菌袋覆土栽培至结苓后,在正常的温度、湿度生长条件下90—110天茯苓生长成熟,它的特征是结苓处的土层和茯苓的表皮没有新的裂纹出现,苓缔与木质易松脱,证明茯苓已生长成熟,必须及时采收。因结苓有早有迟,做到成熟一批,采收一批。
实施例3
一种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茯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段木:选取新鲜无霉变的松树木,包括松树根、松树兜、松树尾、松树枝边角料,锯成33-35厘米长的段木,削去粗皮并晒干,扎成5kg/捆的干松木段;
2)制作辅料:将重量百分比为77%的全干松木屑、20%的米糠、1%的白糖、1%的石膏、0.5%的过磷酸钙、0.5%的硫酸镁混合,再加入上述混合物总重的120%的水搅拌均匀,备用;
3)制作栽培种:先将步骤1)的干松木段放入清水中浸泡10-12小时,捞起沥去多余水分,浸泡后松木段的含水量达到60%后,再将上述步骤2)中的辅料充分拌匀,保持料内含水量在60%,向30厘米×60厘米×6.5丝米的高密度高压聚乙稀塑料袋中装入5cm厚的辅料,再将浸泡的松木段装入袋中,袋内上部同样装入5cm厚的辅料,扎好袋口,进行高温灭菌,高温灭菌可以采用高压高温灭菌,具体为将菌袋在0.15MPa的压强下灭菌4-5小时,也可采用常压高温灭菌,具体为将菌袋在100℃下灭菌14-16小时,停火后静养6-8小时;
4)接种:将灭菌好的菌袋从灭菌锅内起出,放入洁净的操作室,待灭菌袋内温度降到28℃以下后,再把菌袋移入接种箱,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茯苓二级种的接种,接好种后及时放入28℃的增养室内进行恒温培养,20-30天后菌丝长满全袋,制得菌袋;
5)选择并整理场地:选择向阳、土壤疏松、坡度低于60°、排水性好的地块作为栽培地,场地可以为果园地、阔叶林地、旱地或农村山区地,深挖场地30-50厘米,整细土壤,做到地要挖得深,土要整得细;
6)搭建温室大棚:在整理好的场地上搭建温室大棚,大棚的尺寸规格有多种,并挖设排水沟,优选地,大棚高5.7米、宽6米,大棚间距1-1.5米,排水沟的深度和宽度均为30-50厘米,更优选为40厘米×40厘米;
7)布置白蚁诱杀点:在每亩地的四周深挖4-6个底面积为1-1.5㎡、深度为60cm的土坑,在坑内堆放白蚁喜食的营养料及茯苓菌种,喷施白蚁灵粉或水剂白蚁药,加盖好新鲜松枝叶,再用土覆盖,诱杀白蚁;
8)覆土栽培:将步骤4)中制得的菌袋一端的薄膜划开一条口,向开口处***一根新鲜全干且长30cm的树枝引木,再将菌袋顺坡排放于上述温室大棚的土坑中,每行土坑宽一米,每排放两包菌袋,菌袋上插有引木的一端靠近土坑的侧壁,盖土10-15厘米厚,要注意高温、高湿、长期干旱或阴雨,高温天气时在温室大棚上搭盖遮阳网,低温天气时在温室大棚上搭盖塑料薄膜,经常调节好袋料温度和土壤湿度,保持料内温度为28-30℃,土壤中含水量为65%。
菌袋栽培结束后,在正常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15天左右就开始结苓,此时茯苓生长很快,为了防止茯苓长出土面因日晒雨淋烂掉,影响产品产量和质量,要经常注意培土,保持土壤疏松和合适的含水量。
在菌袋覆土栽培至结苓后,在正常的温度、湿度生长条件下90—110天茯苓生长成熟,它的特征是结苓处的土层和茯苓的表皮没有新的裂纹出现,苓缔与木质易松脱,证明茯苓已生长成熟,必须及时采收。因结苓有早有迟,做到成熟一批,采收一批。
实施例4
一种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茯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段木:选取新鲜无霉变的松树木,包括松树根、松树兜、松树尾、松树枝边角料,锯成33-35厘米长的段木,削去粗皮并晒干,扎成5kg/捆的干松木段;
2)制作辅料:将重量百分比为77%的全干松木屑、20%的米糠、1%的白糖、1%的石膏、0.5%的过磷酸钙、0.5%的硫酸镁混合,再加入上述混合物总重的115%的水搅拌均匀,备用;
3)制作栽培种:先将步骤1)的干松木段放入清水中浸泡10-12小时,捞起沥去多余水分,浸泡后松木段的含水量达到60%后,再将上述步骤2)中的辅料充分拌匀,保持料内含水量在60%,向30厘米×60厘米×6.5丝米的高密度高压聚乙稀塑料袋中装入5cm厚的辅料,再将浸泡的松木段装入袋中,袋内上部同样装入5cm厚的辅料,扎好袋口,进行高温灭菌,高温灭菌可以采用高压高温灭菌,具体为将菌袋在0.15MPa的压强下灭菌4-5小时,也可采用常压高温灭菌,具体为将菌袋在100℃下灭菌14-16小时,停火后静养6-8小时;
4)接种:将灭菌好的菌袋从灭菌锅内起出,放入洁净的操作室,待灭菌袋内温度降到28℃以下后,再把菌袋移入接种箱,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茯苓二级种的接种,接好种后及时放入28℃的增养室内进行恒温培养,20-30天后菌丝长满全袋,制得菌袋;
5)选择并整理场地:选择向阳、土壤疏松、坡度低于60°、排水性好的地块作为栽培地,场地可以为果园地、阔叶林地、旱地或农村山区地,深挖场地30-50厘米,整细土壤,做到地要挖得深,土要整得细;
6)搭建温室大棚:在整理好的场地上搭建温室大棚,大棚的尺寸规格有多种,并挖设排水沟,优选地,大棚高5.7米、宽6米,大棚间距1-1.5米,排水沟的深度和宽度均为30-50厘米,更优选为40厘米×40厘米;
7)布置白蚁诱杀点:在每亩地的四周深挖4-6个底面积为1-1.5㎡、深度为60cm的土坑,在坑内堆放白蚁喜食的营养料及茯苓菌种,喷施白蚁灵粉或水剂白蚁药,加盖好新鲜松枝叶,再用土覆盖,诱杀白蚁;
8)覆土栽培:将步骤4)中制得的菌袋一端的薄膜划开一条口,向开口处***一根新鲜全干且长30cm的树枝引木,再将菌袋顺坡排放于上述温室大棚的土坑中,每行土坑宽一米,每排放两包菌袋,菌袋上插有引木的一端靠近土坑的侧壁,盖土10-15厘米厚,要注意高温、高湿、长期干旱或阴雨,高温天气时在温室大棚上搭盖遮阳网,低温天气时在温室大棚上搭盖塑料薄膜,经常调节好袋料温度和土壤湿度,保持料内温度为28-30℃,土壤中含水量为70%。
菌袋栽培结束后,在正常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15天左右就开始结苓,此时茯苓生长很快,为了防止茯苓长出土面因日晒雨淋烂掉,影响产品产量和质量,要经常注意培土,保持土壤疏松和合适的含水量。
在菌袋覆土栽培至结苓后,在正常的温度、湿度生长条件下90—110天茯苓生长成熟,它的特征是结苓处的土层和茯苓的表皮没有新的裂纹出现,苓缔与木质易松脱,证明茯苓已生长成熟,必须及时采收。因结苓有早有迟,做到成熟一批,采收一批。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茯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段木:选取新鲜无霉变的松树木,锯成33-35厘米长的段木,削去粗皮并晒干,扎成5kg/捆的干松木段;
2)制作辅料:将重量百分比为77%的全干松木屑、20%的米糠或麸皮、1%的白糖、1%的石膏、0.5%的过磷酸钙、0.5%的硫酸镁混合,再加入上述混合物总重的110-120%的水搅拌均匀,备用;
3)制作栽培种:先将步骤1)的干松木段放入清水中浸泡10-12小时,捞起沥去多余水分,浸泡后松木段的含水量达到60%后,再将上述步骤2)中的辅料充分拌匀,保持料内含水量在60%,向30厘米×60厘米×6.5丝米的聚乙稀塑料袋中装入5cm厚的辅料,再将浸泡的松木段装入袋中,袋内上部同样装入5cm厚的辅料,扎好袋口,进行高温灭菌;
4)接种:将灭菌好的菌袋从灭菌锅内起出,放入洁净的操作室,待灭菌袋内温度降到28℃以下后,再把菌袋搬入接种箱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茯苓二级种的接种,接好种后及时放入26-28℃的增养室内进行恒温培养,20-30天后菌丝长满全袋,制得菌袋;
5)选择并整理场地:选择向阳、土壤疏松、坡度低于60°、排水性好的地块作为栽培地,深挖场地30-50厘米,整细土壤;
6)搭建温室大棚:在整理好的场地上搭建温室大棚,并挖设排水沟;
7)布置白蚁诱杀点:在每亩地的四周深挖4-6个底面积为1-1.5㎡、深度为60cm的土坑,在坑内堆放白蚁喜食的营养料及茯苓菌种,喷施白蚁灵粉或水剂白蚁药,加盖好新鲜松枝叶,再用土覆盖;
8)覆土栽培:将步骤4)中制得的菌袋一端的薄膜划开一条口,向开口处***一根新鲜全干且长30cm的树枝引木,再将菌袋顺坡排放于上述温室大棚的土坑中,每行土坑宽一米,每排放两包菌袋,菌袋上插有引木的一端靠近土坑的侧壁,盖土10-15厘米厚,保持料内温度为28-30℃,土壤中含水量为55-7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茯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松树木为松树根、松树兜、松树尾或松树枝边角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茯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高温灭菌为高压高温灭菌,将菌袋在0.15MPa的压强下灭菌4-5小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茯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高温灭菌为常压高温灭菌,将菌袋在100℃下灭菌14-16小时,停火后静养6-8小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茯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场地为果园地、阔叶林地、旱地或农村山区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茯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的温室大棚在夏季盖有遮阳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茯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的温室大棚在冬季盖有塑料薄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茯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土壤含水量为55-6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茯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土壤含水量为60%。
CN201510185284.0A 2015-04-20 2015-04-20 一种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茯苓的方法 Pending CN1047567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85284.0A CN104756766A (zh) 2015-04-20 2015-04-20 一种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茯苓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85284.0A CN104756766A (zh) 2015-04-20 2015-04-20 一种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茯苓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6766A true CN104756766A (zh) 2015-07-08

Family

ID=53639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85284.0A Pending CN104756766A (zh) 2015-04-20 2015-04-20 一种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茯苓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56766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3983A (zh) * 2015-07-29 2015-10-14 句容美华园林景观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茯苓栽培地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09203A (zh) * 2015-11-06 2016-02-10 道真自治县香坪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利用松木小径材栽植茯苓的方法
CN105309201A (zh) * 2015-07-17 2016-02-10 靖州县绿环茯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茯苓生料栽培的方法
CN105917960A (zh) * 2016-04-21 2016-09-07 宁洱通达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茯苓种植方法
CN107455148A (zh) * 2017-10-05 2017-12-12 杜方平 一种茯神栽培方法
CN107624506A (zh) * 2017-10-05 2018-01-26 杜方平 一种利用废弃饼状松木段栽培茯苓的方法
CN108834750A (zh) * 2018-07-31 2018-11-20 庐山市环绿时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茯苓的种植方法
CN111771606A (zh) * 2019-04-05 2020-10-16 杜方平 一种无皮松木种植茯神的方法
CN112136598A (zh) * 2020-09-23 2020-12-29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一种茯苓高效栽种方法
CN114051887A (zh) * 2021-11-19 2022-02-18 云茯苓普洱有限公司 一种茯苓的室内种植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2761A (zh) * 2005-07-29 2006-02-15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 一种培育茯苓的方法
CN101731100A (zh) * 2009-12-22 2010-06-16 *** 茯苓袋料栽培方法
CN103548578A (zh) * 2013-11-18 2014-02-05 陈永林 茯苓的种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2761A (zh) * 2005-07-29 2006-02-15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 一种培育茯苓的方法
CN101731100A (zh) * 2009-12-22 2010-06-16 *** 茯苓袋料栽培方法
CN103548578A (zh) * 2013-11-18 2014-02-05 陈永林 茯苓的种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素明等: "松树"三剩物"生料栽培茯苓研究", 《北方园艺》 *
李剑等: "茯苓棚室代料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食用菌学报》 *
王先有: "袋料栽培松茯苓 高产优质效益好", 《湖南科技报》 *
胡敦松: "幼林套种茯苓 袋料栽培高产", 《湖南科技报》 *
马巾媛等: "茯苓栽培技术研究", 《中国园艺文摘》 *
魏新雨等: "松树"三剩料"袋料快速栽培茯苓技术", 《食药用菌》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9201A (zh) * 2015-07-17 2016-02-10 靖州县绿环茯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茯苓生料栽培的方法
CN104973983A (zh) * 2015-07-29 2015-10-14 句容美华园林景观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茯苓栽培地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73983B (zh) * 2015-07-29 2018-04-06 句容美华园林景观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茯苓栽培地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09203A (zh) * 2015-11-06 2016-02-10 道真自治县香坪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利用松木小径材栽植茯苓的方法
CN105917960A (zh) * 2016-04-21 2016-09-07 宁洱通达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茯苓种植方法
CN107455148A (zh) * 2017-10-05 2017-12-12 杜方平 一种茯神栽培方法
CN107624506A (zh) * 2017-10-05 2018-01-26 杜方平 一种利用废弃饼状松木段栽培茯苓的方法
CN108834750A (zh) * 2018-07-31 2018-11-20 庐山市环绿时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茯苓的种植方法
CN111771606A (zh) * 2019-04-05 2020-10-16 杜方平 一种无皮松木种植茯神的方法
CN112136598A (zh) * 2020-09-23 2020-12-29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一种茯苓高效栽种方法
CN114051887A (zh) * 2021-11-19 2022-02-18 云茯苓普洱有限公司 一种茯苓的室内种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56766A (zh) 一种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茯苓的方法
CN105660143B (zh) 一种利用天麻共生蜜环菌人工菌棒的天麻种植方法
CN107996288B (zh) 一种林下仿野生生态栽培桑黄的方法
CN103704024B (zh) 杂木屑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
CN104145718B (zh) 一种竹林仿野生灵芝栽培技术
CN103563644B (zh) 一种大朵红灵芝的栽培方法
CN103650921A (zh) 松杉锯末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
CN105165513B (zh) 一种果园套种香菇的生产方法
CN102907260A (zh) 一种桑树套种桑枝灵芝的栽培方法
CN103493686B (zh) 桑枝杆木薯杆栽培金福菇的方法
CN103733874A (zh) 一种灵芝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03416225A (zh) 一种优质灵芝培养料的配制方法
CN103539540B (zh) 桑枝杆栽培金福菇的方法
CN1282789A (zh) 一种利用桑枝栽培灵芝的方法
CN102351609A (zh) 黑木耳栽培用培养料
CN103250550A (zh) 一种黑木耳栽培方法及其培料
CN106171792A (zh) 一种猕猴桃园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
CN111788989A (zh) 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
CN101953271B (zh) 黑木耳在小桐子林间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12690168A (zh) 一种贫困山区林下栽培大球盖菇的新方法
CN105272603A (zh) 一种发酵培养料制作双孢蘑菇栽培种的方法
CN107114120A (zh) 竹荪的有机环保种植方法
CN101983551A (zh) 杏鲍菇的培植方法
CN105103943A (zh) 一种灰紫香蘑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03340091A (zh) 人工培育雪峰虫草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