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03796A - 层叠体 - Google Patents

层叠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03796A
CN104703796A CN201380053406.XA CN201380053406A CN104703796A CN 104703796 A CN104703796 A CN 104703796A CN 201380053406 A CN201380053406 A CN 201380053406A CN 104703796 A CN104703796 A CN 1047037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duplexer
resin bed
thermoplastic resin
lamin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340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丰嶋雄太
土井智清
常守秀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ijin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iji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ijin Ltd filed Critical Teijin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703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37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32B27/365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comprising polycarbon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70/00Resin or rubber layer containing a blend of at least two different 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包含由热塑性树脂层(A)构成的树脂层(A)和层叠于其至少一个面的由不同的其他热塑性树脂构成的树脂层(B)的层叠体,(i)树脂层(B)的厚度为40~150μm,树脂层(A)和树脂层(B)的合计厚度为0.8mm~3.0mm,(ii)热塑性树脂(A)和热塑性树脂(B)各自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A和TgB均为115℃以上,且TgA与TgB之差为30℃以下,(iii)热塑性树脂(A)和热塑性树脂(B)的吸水率均为0.7%以下,且吸水率差为0.5%以下,(iv)将该树脂层叠体在温度85℃、湿度85%RH的高温高湿环境下放置120小时后的翘曲率为0.2%以下。

Description

层叠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铅笔硬度高、耐热性优异、不易翘曲变形的层叠体。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树脂片的透明性、耐热性、耐冲击性、机械强度优异,用于OA·电子设备的显示器、触摸面板前面板等。但是,聚碳酸酯树脂具有以下缺点:因为铅笔硬度低,所以树脂表面容易划伤,因为耐候性低所以在室外使用时容易引起变色。作为改善这些问题的方法,提出了在由聚碳酸酯树脂构成的层(以下,简称为PC层)上层叠由耐候性、铅笔硬度优异的甲基丙烯酸树脂构成的层(以下,有时简称为PMMA层)或由改性的聚碳酸酯树脂构成的层。
然而,PMMA层有缺乏耐热性、吸水性高、因湿度变化而发生层叠体本身的翘曲或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引起翘曲变形的缺点。该缺点在使用环境为高温下、高湿下的触摸面板前面板、液晶显示器盖等电子设备相关用途中成为重大缺陷。因此,进行了抑制使用环境下产生的层叠体的翘曲变形的尝试。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PC层上层叠耐候性优异的PMMA层而得的层叠体。根据专利文献1,记载了该层叠体不易因吸水引起翘曲,耐候性也优异。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研究层叠体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翘曲变形的抑制。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通过在片成型时预先以一定的曲率半径使片弯曲来抑制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翘曲变动的层叠体。但是,层叠体中使用的热塑性树脂的主成分是甲基丙烯酸甲酯,在长期的高温高湿环境下(温度85℃、湿度85%,120小时的条件),在耐热性、吸水性等方面,翘曲变形的抑制不充分。
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通过在用3根辊将层叠体成型时使第2冷却辊的圆周速度与第3冷却辊的圆周速度之比为一定以上能够抑制加热到80℃后的翘曲变化。但是,对于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层叠体而言,在长期的高温高湿环境下(温度85℃、湿度85%,120小时的条件),在耐热性、吸水性等方面,翘曲变形的抑制不充分。
另外,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在PC层上层叠耐热性、铅笔硬度优异的改性聚碳酸酯树脂层而得的层叠体。但是,专利文献4中,没有研究层叠体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翘曲变形的抑制。
智能手机等的显示屏罩、触摸面板前面板,存在因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前面板的翘曲变形而导致剥离的问题。
专利文献1:特开2006-205478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12-051311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12-096357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10-1887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铅笔硬度、耐擦伤性、耐热性、低吸水性优异,在常温常湿环境下的翘曲变形小、且在长期的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翘曲变形少的层叠体。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手机等的显示屏罩、触摸面板前面板时,翘曲变形所致的剥离少的层叠体。
本发明人等发现将包含由具有特定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吸水率的不同的2种热塑性树脂构成的树脂层(A)和树脂层(B)的层叠体熔融挤出,用3根冷却辊进行冷却时,通过将相对于第2辊圆周速度的牵引辊的圆周速度设定为特定的范围,能够使在温度85℃、湿度85%RH的高温高湿环境下放置120小时后的翘曲率为0.2%以下,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可见,本发明是基于以下发现:通过对由特定的2种热塑性树脂构成的层叠体进行微拉伸,降低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翘曲率。
即本发明是包含由热塑性树脂(A)构成的树脂层(A)和层叠于其至少一个面的由热塑性树脂(B)构成的树脂层(B)的层叠体,
(i)树脂层(B)的厚度为40~150μm,树脂层(A)和树脂层(B)的合计厚度为0.8mm~3.0mm,
(ii)热塑性树脂(A)和热塑性树脂(B)各自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A和TgB均为115℃以上,且TgA与TgB之差为30℃以下,
(iii)热塑性树脂(A)和热塑性树脂(B)的吸水率均为0.7%以下,且吸水率差为0.5%以下,
(iv)将该层叠体在温度85℃、湿度85%RH的高温高湿环境下放置120小时后的翘曲率为0.2%以下。
另外,本发明是上述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包含如下工序:(i)将包含树脂层(A)和层叠于其至少一个面的树脂层(B)的层叠体以熔融状态从模头挤出,
(ii)一边利用牵引辊牵引被挤出的层叠体一边利用第1~第3冷却辊进行冷却,
这里,对于第1~第3冷却辊而言,旋转中心轴平行,在同一平面上,并且接近地配置,使牵引辊的圆周速度相对于第2辊圆周速度为0.996~1.010倍,如下进行:
(a)将从模头挤出的层叠体夹在第1冷却辊与第2冷却辊之间,
(b)卷绕于第2冷却辊,
(c)卷绕于第3冷却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中使用的装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树脂层(A)>
树脂层(A)由热塑性树脂(A)构成。热塑性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A为115℃以上,吸水率为0.7%以下。玻璃化转变温度TgA优选为115~180℃,更优选为130~160℃,进一步优选为140~150℃。本发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使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装置(DSC),以按照JIS K7121的升温速度20℃/min测定得到的。另外,吸水率优选为0.5%以下,更优选为0.4%以下。
作为热塑性树脂(A),优选以聚碳酸酯树脂为主成分。热塑性树脂(A)中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含量优选为5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7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重量%以上,特别优选为90重量%以上,最优选为实质上由聚碳酸酯树脂构成。
聚碳酸酯树脂是利用例如界面缩聚法、熔融酯交换法等公知方法使二元酚和碳酸酯前体反应而制造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
作为二元酚的代表性例子,可举出2,2-双(4-羟基苯基)丙烷(通称双酚A)、1,1-双(4-羟基苯基)乙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2,2-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溴苯基)丙烷、双(4-羟基苯基)硫醚、双(4-羟基苯基)砜等。优选的二元酚为双(4-羟基苯基)烷烃类,特别优选双酚A。
作为碳酸酯前体,可举出酰卤、碳酸酯、卤甲酸酯等,具体而言,可举出光气、碳酸二苯酯、二元酚的二卤甲酸酯等。
制造聚碳酸酯树脂时,可以将上述二元酚单独使用或者二种以上并用,另外,根据需要可以使用分子量调节剂、支化剂、催化剂等。
树脂层(A)中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优选为1.0×104~10.0×104,更优选为1.5×104~4.5×104,进一步优选为1.8×104~3.0×104。粘均分子量是将由在20℃在100ml二氯甲烷中溶解聚碳酸酯树脂0.7g而成的溶液求出的比粘度(ηsp)带入下式中求出的值。
ηsp/c=[η]+0.45×[η]2c(其中,[η]为特性粘度)
[η]=1.23×10-4M0.83
c=0.7
另外,根据需要可以在聚碳酸酯树脂中配合添加剂,例如亚磷酸酯、磷酸酯、膦酸酯等热稳定剂(0.001~0.2重量%)、醇和脂肪酸的酯等脱模剂(0.005~2.0重量%)、四溴双酚A、四溴双酚A的低分子量聚碳酸酯、十溴二苯醚等阻燃剂(3~15重量%)、着色剂、荧光增白剂等。
树脂层(A)的厚度为0.65mm~2.96mm的范围。优选为0.8mm~2.5mm的范围。
<树脂层(B)>
树脂层(B)由热塑性树脂(B)构成。热塑性树脂(B)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B为115℃以上,吸水率为0.7%以下。玻璃化转变温度TgB优选为115~150℃,更优选为117~140℃,进一步优选为120~130℃。另外,吸水率优选为0.6%以下,更优选为0.5%以下。如果TgB低于115℃时或者树脂层(B)的吸水率超过0.7%,则在温度85℃、湿度85%RH的高温高湿环境下,由于热和吸湿导致层叠体容易发生翘曲。
另外,玻璃化转变温度TgA与玻璃化转变温度TgB之差(TgA-TgB)为30℃以下。如果TgA与TgB之差超过30℃,则在温度85℃、湿度85%RH的高温高湿环境下,树脂层(A)的热塑性树脂与树脂层(B)的热塑性树脂的收缩率差变大,层叠体容易产生翘曲。玻璃化转变温度TgA与玻璃化转变温度TgB之差优选为28℃以下,更优选为25℃以下。
并且,热塑性树脂(A)与热塑性树脂(B)的吸水率之差(热塑性树脂(B)的吸水率-热塑性树脂(A)的吸水率)为0.5%以下。如果吸水率差超过0.5%,则在温度85℃、湿度85%RH的高温高湿环境下因吸湿膨胀导致尺寸发生变化,也容易发生翘曲。热塑性树脂(A)与热塑性树脂(B)的吸水率之差优选为0.4%以下,更优选为0.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2%以下,特别优选为0.1%以下。
树脂层(B)的铅笔硬度根据JIS K5600-5-4测定。树脂层(B)的铅笔硬度优选为F以上,更优选为H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H以上。
树脂层(B)的厚度为40~150μm,优选为50~120μm,更优选为60~100μm。如果树脂层(B)的厚度过薄,则得不到充分的铅笔硬度,如果超过150μm,则难以使在温度85℃、湿度85%RH的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翘曲率为0.2%以下。
作为热塑性树脂(B),可举出含有下述式表示的单元[1]和下述式表示的单元[2]、单元[1]的比例相对于全部单元为50~100摩尔%、粘均分子量为1.0×104~8.0×104的改性聚碳酸酯树脂。
单元[1]中,W表示单键、碳原子数1~6的链烷二基、碳原子数6~10的亚芳基或者碳原子数3~8的亚环烷基。
作为碳原子数1~6的链烷二基,可举出亚甲基、亚乙基、丙烷二基、丙烷-2,2-二基、丁烷二基等。作为碳原子数6~10的亚芳基,可举出亚苯基、萘二基、双酚二基、甲苯二基等。作为碳原子数3~8的亚环烷基,可举出亚环戊基、亚环己基、亚环辛基。
单元[1]优选为由选自1,1-双(4-羟基-3-甲基苯基)环己烷、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和2,2’-甲基-4,4’-联苯二醇中的至少一种衍生的单元。特别优选为由1,1-双(4-羟基-3-甲基苯基)环己烷或者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衍生的单元。
另外,全部单元中的单元[1]的比例优选60摩尔%以上,更优选80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90摩尔%以上,特别优选实质上100%。单元[1]的含量为50摩尔%以上时,铅笔硬度高,耐热性也良好,因此优选。应予说明,改性聚碳酸酯树脂只要满足上述单元[1]的比例,则可以是共聚物也可以是聚合物共混树脂。
改性聚碳酸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可使用以下方法:与上述聚碳酸酯树脂同样地利用界面缩聚法、熔融酯交换法等公知的方法使二元酚与碳酸酯前体反应。改性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优选为1.1×104~6.0×104,更优选为1.3×104~4.5×104,进一步优选为1.5×104~3.0×104
另外,作为热塑性树脂(B),可举出含有5~80重量%的芳香族(甲基)丙烯酸酯单元和20~95重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且重均分子量为5000~30000的丙烯酸共聚物20~60重量份与聚碳酸酯树脂40~80重量份(其中,丙烯酸聚合物和聚碳酸酯树脂的合计为100重量份)的共混树脂。上述共混树脂的铅笔硬度高,耐热性也良好,因此优选。
丙烯酸共聚物优选含有10~60重量%芳香族(甲基)丙烯酸酯单元和40~90重量%(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更优选含有20~50重量%芳香族(甲基)丙烯酸酯单元和50~80重量%(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另外,丙烯酸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8000~28000的范围,更优选10000~25000的范围。
共混树脂优选丙烯酸共聚物25~55重量份和聚碳酸酯树脂45~75重量份的混合物,更优选丙烯酸共聚物30~50重量份和聚碳酸酯树脂50~70重量份的混合物。聚合物共混可以按任意的方法实施,适当地使用例如用转鼓混合机、V型混合机、诺塔混合机、混炼辊、挤出机等混合的方法。
另外,热塑性树脂(B)优选含有紫外线吸收剂。通过在成为层叠体的最表层的树脂层(B)中含有紫外线吸收剂,以树脂层(B)吸收紫外线,由此能够抑制树脂层(A)的因光能所致的分解劣化。由此,即便在受到太阳光等具有紫外线的光照射的场所使用时,能够提高层叠体的长期稳定性。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相对于热塑性树脂(B)100重量份优选0.5~5.0重量份的范围,更优选1.0~4.0重量份的范围。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可举出苯并***系、二苯甲酮系、苯并嗪系、三嗪系等。
作为苯并***系紫外线吸收剂,可举出2,2’-亚甲基双[6-(苯并***-2-基)-4-叔辛基苯酚]、2-[2-羟基-3,5-双(α,α-二甲基苄基)苯基]-2H-苯并***、2-[2-羟基-3,5-双(α,α-二甲基苄基)苯基]-2H-苯并***等。
作为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可举出2,4-二苯基-6-(2-羟基-4-甲氧基苯基)-1,3,5-三嗪,2-[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基]-5-(辛氧基)苯酚等。
另外,热塑性树脂(B)中可以添加其他添加剂。例如抗氧化剂可以使用公知的抗氧化剂。抗氧化剂的含量相对于热塑性树脂(B)100重量份,优选0.001~0.2重量份的范围。
作为苯酚系抗氧化剂,可举出正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正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乙酸酯、正十八烷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酯、正己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苯甲酸酯、正十二烷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苯甲酸酯、新十二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
作为磷系抗氧化剂,可举出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2-[[2,4,8,10-四(1,1-二甲基乙基)二苯并[d,f][1,3,2]二磷杂庚英-6-基]氧基]-N,N-双[2-[[2,4,8,10-四(1,1二甲基乙基)二苯并[d,f][1,3,2]二磷杂庚英-6-基]氧基]-乙基]乙胺、二苯基十三烷基亚磷酸酯。
<硬涂层>
本发明的层叠体可以在树脂(B)上层叠硬涂层。硬涂层,在不损害透明性的情况下,只要具有充分的密合性,对材质、赋予方法等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硬涂层的形成方法,可举出涂布利用热、紫外线、电子束等固化的固化性涂料的方法,物理气相蒸镀法,化学气相蒸镀法等。从制造上的观点出发,优选涂布紫外线固化性涂料的方法。
紫外线固化性涂料,只要是含有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和光聚合引发剂的组合物,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可举出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缩水甘油基化合物、脂环状环氧化合物、氧杂环丁烷化合物等。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可举出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苯偶酰二甲基缩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烷-1-酮、二苯甲酮、4-苯甲酰-4’-甲基苯基硫醚、2,4-二乙基噻吨酮等。另外,在该组合物中可以添加稀释溶剂、消泡剂、流平剂、抗静电剂等。
作为使用紫外线固化性涂料形成硬涂层的涂覆方法,例如可以使用微凹版涂布法、旋涂法、浇注转印法、喷雾涂布法、流涂法、浸涂法、辊涂法、棒涂法等任意方法。从涂料性状的观点出发,更优选微凹版涂布法、辊涂法、棒涂法。另外,在两面涂覆时可以两面一起用相同的方法涂覆,也可以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涂覆。在两面以几乎相同的厚度(厚度之差为5μm以内)形成硬涂层对层叠有硬涂层的层叠体的翘曲率的减少有利。
硬涂层的厚度优选1~30μm的范围,更优选3~25μm的范围,进一步优选5~20μm的范围。如果硬涂层的厚度比1μm薄,则得不到充分的耐擦伤性,另外,如果比30μm厚,则容易产生由应力所致的裂纹,不适合显示屏罩、触摸面板等用途。
硬涂层的铅笔硬度优选为3H以上,更优选为4H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H以上。硬涂层的铅笔硬度根据JIS K5600-5-4进行测定。
<层叠体>
本发明的层叠体在树脂层(A)的至少一个面层叠有树脂层(B)。
树脂层(A)和树脂层(B)的合计厚度为0.8mm~3.0mm。树脂层(A)和树脂层(B)的合计厚度优选为0.9mm~2.5mm,更优选为1.0~2.0mm。如果层叠体的厚度比3.0mm厚,则用作显示器盖时,重量变重,成本上变得不利,因此不优选。如果小于0.8mm,则作为显示器盖刚性不足,另外,作为层叠体难以将翘曲率抑制到0.2%以下。
本发明的层叠体在温度23℃、湿度50%RH环境下放置4小时后的翘曲率优选为0.2%以下,更优选为0.15%以下。
另外,本发明的层叠体在温度85℃、湿度85%RH的高温高湿环境下放置120小时后的翘曲率为0.2%以下,优选为0.15%以下。
层叠有本发明的硬涂层的层叠体在温度23℃、湿度50%RH环境下放置4小时后的翘曲率优选为0.2%以下,更优选为0.15%以下。另外,层叠有本发明的硬涂层的层叠体在温度85℃、湿度85%RH的高温高湿环境下放置120小时后的翘曲率为0.2%以下,优选为0.15%以下。
<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层叠体可以通过如下工序制造:(i)将包含树脂层(A)和层叠于其至少一个面的树脂层(B)的层叠体以熔融状态从模头挤出,
(ii)一边利用牵引辊牵引被挤出的层叠体一边利用第1~第3冷却辊进行冷却。
(挤出工序(i))
是将包含树脂层(A)和层叠于其至少一个面的树脂层(B)的层叠体以熔融状态从模头挤出的工序。该工序是用挤出机使热塑性树脂(A)和热塑性树脂(B)熔融,使用供料块(feed block)法或者多支管(multi-manifold)法进行层叠的共挤出成型法。共挤出成型法是将热塑性树脂(A)和热塑性树脂(B)熔融,使多层一体化的树脂与辊密合地进行成型。具体而言,可以从多支管模头、供料块模头挤出。
即便热塑性树脂(A)和热塑性树脂(B)混合也维持透明性,所以回收层叠片成型时产生的端部的切割部分并进行粉碎,以特定的比例、优选为相对于回收前的热塑性树脂(A)100重量份为50重量份以下的比例混合到树脂层(A)中,能够在不损害作为层叠片的特性的情况下,减少材料损失地进行挤出。
(冷却工序(ii))
该工序是一边利用牵引辊牵引被挤出的层叠体一边利用第1~第3冷却辊进行冷却的工序。
如图1所示,第1~第3冷却辊,旋转中心轴平行,在同一平面上,并且接近地配置。第1~第3冷却辊的间隔与层叠体的厚度对应。冷却通过(a)将挤出的层叠体夹在第1冷却辊与第2冷却辊之间,(b)其后卷绕于第2冷却辊,(c)其后卷绕于第3冷却辊而进行。
(相对于第2辊圆周速度的牵引辊的圆周速度)
本发明中,通过将牵引辊的圆周速度相对于第2辊圆周速度设定为0.996~1.010倍,能够实现在温度85℃、湿度85%RH的高温高湿环境下放置120小时后的翘曲率为0.2%以下。通常,相对于第2辊圆周速度的牵引辊的圆周速度因为树脂的冷却所致的收缩而被设定为0.990~0.995倍左右。本发明基于以下发现:通过将层叠体微拉伸,从而降低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翘曲率。相对于第2辊圆周速度的牵引辊的圆周速度优选为0.997~1.005倍,进一步优选为0.998~1.000倍。
如果相对于第2辊圆周速度的牵引辊的圆周速度小于上述范围的下限,则片行进方向(MD方向)的成型时的形变变大,高温高湿环境下产生由形变缓和所致的翘曲变动,难以供于实用,因此不优选。另外,如果相对于第2辊圆周速度的牵引辊的圆周速度超过上述范围的上限,则对片的外观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不优选。例如片的厚度不均变大,另外,相位差变高,对光学特性造成负面影响。
(相对于第2辊圆周速度的第3辊的圆周速度)
通常,第3辊的圆周速度相对于第2辊圆周速度为相同速度。本发明中,通过将相对于第2辊圆周速度的第3辊的圆周速度设定为特定的范围,能够进一步减小翘曲率。即,相对于第2辊圆周速度的第3辊的圆周速度优选为1.001~1.030倍,更优选为1.002~1.020倍,进一步优选为1.003~1.010倍。
如果相对于第2辊圆周速度的第3辊的圆周速度为上述范围内,则片行进方向(MD方向)的成型时的形变变小,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不易发生由形变缓和所致的翘曲变动。另外,如果相对于第2辊圆周速度的牵引辊的圆周速度为上述范围内,则片的外观变得良好。
(硬涂层的层叠)
可以在冷却得到的层叠体的树脂层(B)上层叠硬涂层。硬涂层及其层叠方法如上所述。
<用途>
本发明的层叠体能够用作显示屏罩或者触摸面板前面板。
实施例
以下,举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10、比较例1~3
<特性的评价方法>
(玻璃化转变温度:Tg)
根据JIS K7121,使用各层的热塑性树脂,用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DSC-60A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在每分钟50ml氮气流环境的试验槽内,将热塑性树脂10~20mg以每分钟20℃升温至200℃使其熔融,冷却至35℃得到试样,将再次以每分钟20℃升温时的基线发生“偏离”的中间点作为玻璃化转变温度。
(吸水率)
制成各层的热塑性树脂的成型板(纵80mm,横10mm,厚度4mm),作为试验片使用,将试验片在温度85℃、湿度0%RH的恒温恒湿槽中静置24小时后取出,再在室温下静置10分钟后,用天平测定重量,将其作为干燥重量。接下来,将试验片在温度85℃、湿度85%RH的恒温恒湿槽中静置120小时后取出,再在室温下静置10分钟后,用天平测定重量,将其作为吸水重量。按下述式求出吸水率。
吸水率[%]=(吸水重量[g]-干燥重量[g])/干燥重量[g]×100[%]
(铅笔硬度)
根据JIS K5600-5-4对层叠体的层叠有树脂层(B)的面施加750g的重量进行铅笔硬度的测定,将以目视观察未划伤表面的铅笔的硬度作为评价结果。铅笔使用三菱铅笔Uni(商品名)。
(常温常湿试验后的翘曲率)
将层叠体以制造时的片行进方向为长边的方式切出3片纵50mm×横100mm的大小,将层叠体以片宽度方向为长边的方式切出3片纵50mm×横100mm的大小,将这6片试验片在温度23℃、湿度50%RH环境下放置4小时后,以树脂层(B)侧为上的方式平放,测定四角及其中间点共计8点的浮起量。求出测定的6片中最大浮起量(最大翘曲量),将按下式计算的值作为翘曲率(%)。
翘曲率(%)=100×最大翘曲量(mm)/100(mm)
应予说明,以树脂层(B)侧为凹陷的浮起量为正值。
(湿热试验后的翘曲率)
将层叠体以制造时的片行进方向为长边的方式切出3片纵50mm×横100mm的大小,将层叠体以片宽度方向为长边的方式切出3片纵50mm×横100mm的大小,将这6片试验片在温度85℃、湿度85%RH环境下放置120小时,接着在温度23℃、湿度50%RH环境下放置4小时后,以树脂层(B)侧为上的方式平放,测定四角及其中间点共计8点的浮起量。求出测定的6片中最大浮起量(最大翘曲量),将按下式计算的值作为翘曲率(%)。
翘曲率(%)=100×最大翘曲量(mm)/100(mm)
应予说明,以树脂层(B)侧为凹陷的浮起量为正值。
(湿热试验后的剥离确认)
从层叠体切出纵50mm×横100mm的样品,使用Sumitomo 3M株式会社制双面胶带、产品编号Y4914,以4边固定于智能手机的壳体。在温度85℃、湿度85%RH环境下放置120小时,接着在温度23℃、湿度50%RH环境下放置4小时后,目视观察前面板固定部分的状态,确认双面胶带有无剥离发生。○为未发生剥离,×为发生剥离,示于表1。
<树脂1~5的制造>
构成树脂层(B)的树脂1~5按以下方法制造。
(改性聚碳酸酯树脂的制造例1:树脂1)
在带温度计、搅拌机和回流冷凝器的反应器中装入3845份的48%氢氧化钠水溶液和18182份离子交换水,在其中溶解3984份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和8.37份连二亚硫酸盐后,加入10567份二氯甲烷,搅拌下,在15~25℃用约60分钟吹入2000份光气。
光气吹入结束后,加入897份的48%氢氧化钠水溶液和58.28份对叔丁基苯酚,再打开搅拌,乳化后加入5.39份三乙胺,再在28~33℃搅拌1小时结束反应。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用二氯甲烷稀释并水洗后,制成盐酸酸性进行水洗,再反复水洗直到水相的导电率与离子交换水几乎相同,得到聚碳酸酯树脂的二氯甲烷溶液。
接着,使该溶液通过开孔尺寸0.3μm的过滤器,再滴加到在轴承部具有异物取出口的带隔离室的捏合机中的温水中,馏去二氯甲烷并使聚碳酸酯树脂片状化,接着将该含液片状物粉碎·干燥而得到粉末。其后,在该粉末中以成为0.0025重量%的方式添加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以成为0.05重量%的方式添加硬脂酸单甘油酯,均匀混合后,将该粉末一边利用排气式双轴挤出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制KTX-46]脱气一边熔融混炼,得到由单元[1]构成的改性聚碳酸酯树脂颗粒(粘均分子量25000)。将其作为树脂1。
(改性聚碳酸酯树脂的制造例2:树脂2)
在带温度计、搅拌机和回流冷凝器的反应器中装入4485份的48%氢氧化钠水溶液和22377份的离子交换水,在其中溶解1992份(7.9摩尔)的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1773份(7.8摩尔)的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和7.53份连二亚硫酸盐后,加入13209份二氯甲烷,搅拌下,在15~25℃用约60分钟吹入2000份光气。
光气吹入结束后,加入640份的48%氢氧化钠水溶液和97.90份对叔丁基苯酚,再打开搅拌,乳化后加入5.39份三乙胺,再在28~33℃搅拌1小时结束反应。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用二氯甲烷稀释并水洗后,制成盐酸酸性进行水洗,再反复水洗直到水相的导电率与离子交换水几乎相同,得到聚碳酸酯树脂的二氯甲烷溶液。
接着,使该溶液通过开孔尺寸0.3μm的过滤器,再滴加到在轴承部具有异物取出口的带隔离室的捏合机中的温水中,馏去二氯甲烷并将聚碳酸酯树脂片状化,接着将该含液片状物粉碎·干燥而得到粉末。其后,在该粉末中以成为0.0025重量%的方式添加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以成为0.05重量%的方式添加硬脂酸单甘油酯,均匀混合后,将该粉末一边利用排气式双轴挤出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制KTX-46]脱气一边熔融混炼,得到由单元[1]和[2]构成的改性聚碳酸酯树脂颗粒(粘均分子量19500)。将其作为树脂2。
(改性聚碳酸酯树脂的制造例3:树脂3)
将按与制造例1相同的操作得到的树脂1的干燥粉末50重量份和聚碳酸酯树脂(帝人化成株式会社制双酚A型的聚碳酸酯树脂,粘均分子量24000)50重量份进行干混,其后,在该粉末中以成为0.0025重量%的方式添加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以成为0.05重量%的方式添加硬脂酸单甘油酯,均匀混合后,将该粉末一边利用排气式双轴挤出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制KTX-46]脱气一边熔融混炼,得到由单元[1]和[2]构成的改性聚碳酸酯树脂颗粒(粘均分子量24500)。将其作为树脂3。
(丙烯酸共聚物和聚碳酸酯树脂的共混树脂的制造例:树脂4和树脂5)
在具备温度计、氮气导入管、回流冷凝管和搅拌装置的可加热的反应容器中装入下述成分,用氮气置换反应容器内,升温至80℃。导入去离子水200份、分散剂0.3份、硫酸钠0.5份、2,2’-偶氮二异丁腈0.3份、甲基丙烯酸苯酯33份、甲基丙烯酸甲酯66份、丙烯酸甲酯1份、正辛基硫醇2.5份,继续搅拌4小时,将得到的珠状的聚合物水洗、干燥,得到丙烯酸共聚物(重均分子量19200)。应予说明,作为分散剂,按质量比1:1混合将甲基丙烯酸钾7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30份共聚而成的聚合物和将甲基丙烯酸2-乙磺酸酯钠盐65份、甲基丙烯酸钾1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5份共聚而成的聚合物,使用该混合的聚合物的10%水溶液。
将得到的丙烯酸共聚物和聚碳酸酯树脂(帝人化成株式会社制双酚A型的聚碳酸酯树脂,粘均分子量22200)供给到双轴挤出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制KTX-46],在280℃熔融混炼,得到树脂组合物颗粒。将丙烯酸共聚物和聚碳酸酯树脂的比率为50:50的树脂颗粒作为树脂4,将丙烯酸共聚物和聚碳酸酯树脂的比率为30:70的树脂颗粒作为树脂5。
实施例1
将第1、第2挤出机1A、1B、模头2、和第1~第3辊4~6以及一对牵引辊7按图1所示进行配置,将2种2层分配的供料头以树脂层(A)接触第2辊的方式进行配置。
构成树脂层(A)的聚碳酸酯树脂用螺杆直径40mm的单轴挤出机(图1的1A)挤出机进行熔融,另外,构成树脂层(B)的热塑性树脂使用螺杆直径30mm的单轴挤出机(图1的1B)进行熔融,用供料头法层叠成2层,经由设定温度280℃的模头挤出。用第1辊和第2辊压延,用第3辊冷却并牵引。
使用聚碳酸酯树脂(帝人化成株式会社制双酚A型的聚碳酸酯树脂,粘均分子量23300)作为树脂层(A)。使用树脂1作为树脂层(B),以层叠体的总厚度1.0mm、树脂层(B)的厚度为100μm的方式制造层叠体。
将得到的层叠体的总厚度、树脂层(B)的厚度、树脂层(A)和树脂层(B)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树脂层(A)和树脂层(B)的吸水率(%)、铅笔硬度、成型时的相对于第2辊的第3辊圆周速度比以及相对于第2辊的牵引辊的圆周速度比、翘曲率(%)以及湿热试验后的翘曲率(%)的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2
使用树脂2作为树脂层(B),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叠体。将得到的层叠体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3
使用树脂3作为树脂层(B),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叠体。将得到的层叠体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4
使用树脂4作为树脂层(B),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叠体。将得到的层叠体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5
使用树脂5作为树脂层(B),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叠体。将得到的层叠体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6
将树脂层(B)的厚度设为60μm,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叠体。将得到的层叠体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7
将层叠体的总厚度设为2.0mm,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叠体。将得到的层叠体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8
将成型时的相对于第2辊的第3辊的圆周速度比设为1.005倍,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叠体。将得到的层叠体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9
将成型时的相对于第2辊的第3辊的圆周速度比设为1.003倍,相对于第2辊的牵引辊的圆周速度比设为0.996倍,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叠体。将得到的层叠体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10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树脂1添加1.0重量份作为紫外线吸收剂的2,2’-亚甲基双[4-(1,1,3,3-四甲基丁基)-6-[2H-苯并***-2-基]苯酚]](ADEKA公司制,商品名:Adekastab LA-31),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叠体。将得到的层叠体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1
使用市售的丙烯酸树脂(Mitsubishi Rayon株式会社制商品名:ACRYPET VH001)作为树脂层(B),将树脂层(B)的厚度设为60μm,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叠体。将得到的层叠体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2
使用市售的丙烯酸树脂(Arkema公司制,商品名:Altuglas HT-121)作为树脂层(B),将树脂层(B)的厚度设为60μm,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叠体。将得到的层叠体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3
将成型时的相对于第2辊的牵引辊的圆周速度比设为0.992倍,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叠体。将得到的层叠体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表1]
由表1可知,实施例1~10的常温常湿试验后的翘曲率、湿热试验后的翘曲率均为0.2%以下。特别是使用树脂1作为树脂层(B)时,得到了高的铅笔硬度。
与此相对,使用Tg小于115℃、吸水率超过0.7%的树脂作为树脂层(B)的比较例1,使用Tg为115℃以上但吸水率超过0.7%的树脂作为树脂层(B)的比较例2得到了常温常湿试验后的翘曲率、湿热试验后的翘曲率均大的结果。另外,层构成与实施例1相同但牵引辊相对于第2辊的圆周速度比低的比较例3得到了湿热试验后的翘曲率大的结果。
实施例11~22、比较例4~6
<特性的评价方法>
(玻璃化转变温度:Tg)
根据JIS K7121,使用各层的热塑性树脂,用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DSC-60A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在每分钟50ml氮气流环境的试验槽内,将热塑性树脂10~20mg以每分钟20℃至升温200℃使其熔融并冷却至35℃,得到试样,将再次以每分钟20℃升温时的基线发生“偏离”的中间点作为玻璃化转变温度。
(吸水率)
制成各层的热塑性树脂的成型板(纵80mm,横10mm,厚度4mm),作为试验片使用,将试验片在温度85℃、湿度0%RH的恒温恒湿槽静置24小时后取出,再在室温下静置10分钟后,用天平测定重量,将其作为干燥重量。接下来,将试验片在温度85℃、湿度85%RH的恒温恒湿槽静置120小时后取出,再在室温下静置10分钟后,用天平测定重量,将其作为吸水重量。按下述式求出吸水率。
吸水率[%]=(吸水重量[g]-干燥重量[g])/干燥重量[g]×100[%]
(铅笔硬度)
根据JIS K5600-5-4对层叠硬涂层前后的层叠体的树脂层(B)和树脂层(B)上的硬涂层的面施加750g的重量进行铅笔硬度的测定,将目视观察未划伤表面的铅笔的硬度作为评价结果。铅笔使用三菱铅笔Uni(商品名)。
(耐擦伤性)
对层叠有硬涂层的层叠体的树脂层(B)上的硬涂层的面,施加500g的重量,往复擦20次钢丝球(Nippon Steel Wool株式会社制Bonstar#0000)后,通过目视观察确认是否有伤。将没有产生伤的作为○,将产生伤的作为×。应予说明,对层叠硬涂层前的层叠体的树脂层(B)面,如果实施上述耐擦伤性试验则判定为“×”。
(常温常湿试验后的翘曲率)
将层叠有硬涂层的层叠体以制造时的片行进方向为长边的方式切出3片纵50mm×横100mm的大小,以片宽度方向为长边的方式切出3片纵50mm×横100mm的大小,将这6片试验片在温度23℃、湿度50%RH环境下放置4小时后,以树脂层(B)侧为上的方式平放,测定四角及其中间点共计8点的浮起量。求出测定的6张中最大浮起量(最大翘曲量),将按下式计算的值作为翘曲率(%)。
翘曲率(%)=100×最大翘曲量(mm)/100(mm)
应予说明,以树脂层(B)侧为凹陷的浮起量为正值。
(湿热试验后的翘曲率)
将层叠有硬涂层的层叠体以制造时的片行进方向为长边的方式切出3片纵50mm×横100mm的大小,以片宽度方向为长边的方式切出纵50mm×横100mm的大小,将这6片试验片在温度85℃、湿度85%RH环境下放置120小时,接着在温度23℃、湿度50%RH环境下放置4小时后,以树脂层(B)侧为上的方式平放,测定四角及其中间点共计8点的浮起量。求出测定的6片中最大浮起量(最大翘曲量),将按下式计算的值作为翘曲率(%)。
翘曲率(%)=100×最大翘曲量(mm)/100(mm)
应予说明,以树脂层(B)侧为凹陷的浮起量为正值。
(湿热试验后的剥离确认)
从层叠有硬涂层的层叠体切出纵50mm×横100mm的样品,使用Sumitomo 3M株式会社制双面胶带、产品编号Y4914,以4边固定于智能手机的壳体。在温度85℃、湿度85%RH环境下放置120小时,接着在温度23℃、湿度50%RH环境下放置4小时后,目视观察前面板固定部分的状态,确认双面胶带有无剥离发生。○为未发生剥离,×为发生剥离,示于表2。
<树脂1~5>
构成树脂层(B)的树脂使用与实施例1~10相同的树脂1~5。
实施例11
将第1、第2挤出机1A、1B、模头2、以及第1~第3辊4~6以及一对牵引辊7按图1所示进行配置,将2种2层分配的供料头以树脂层(A)接触第2辊的方式进行配置。
构成树脂层(A)的聚碳酸酯树脂用螺杆直径40mm的单轴挤出机(图1的1A)挤出机进行熔融,另外,构成树脂层(B)的热塑性树脂用螺杆直径30mm的单轴挤出机(图1的1B)进行熔融,用供料头法层叠为2层,经由设定温度280℃的模头挤出,一边用第1辊和第2辊压延,用第3辊冷却,一边利用一对牵引辊牵引。
使用聚碳酸酯树脂(帝人化成株式会社制双酚A型的聚碳酸酯树脂,粘均分子量23300)作为树脂层(A),使用树脂1作为树脂层(B),以树脂层(A)和树脂层(B)的厚度的合计厚度为1.0mm、树脂层(B)的厚度为100μm的方式制造层叠体。
使用金属制棒涂机在得到的层叠体的两面以厚度10μm的膜厚的方式涂布紫外线固化性涂料(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BEAMSET575CL),干燥后,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以累计光量600mJ/cm2的方式进行固化,得到层叠有硬涂层的层叠体。
对于得到的层叠体,将树脂层(A)+树脂层(B)的厚度、树脂层(B)的厚度、树脂层(A)和树脂层(B)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树脂层(A)和树脂层(B)的吸水率(%)、成型时的相对于第2辊的第3辊圆周速度比以及相对于第2辊的牵引辊的圆周速度比、铅笔硬度的测定结果示于表2。另外,对于层叠有硬涂层的层叠体,将硬涂层的厚度、铅笔硬度、耐擦伤性、翘曲率(%)以及湿热试验后的翘曲率(%)的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12
以硬涂层的厚度为5μm的方式涂布紫外线固化性涂料(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BEAMSET 575CL),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层叠有硬涂层的层叠体。将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13
以硬涂层的厚度为20μm的方式涂布紫外线固化性涂料(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BEAMSET 575CL),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层叠有硬涂层的层叠体。将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14
使用树脂2作为树脂层(B),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层叠有硬涂层的层叠体。将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15
使用树脂3作为树脂层(B),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层叠有硬涂层的层叠体。将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16
使用树脂4作为树脂层(B),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层叠有硬涂层的层叠体。将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17
使用树脂5作为树脂层(B),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层叠有硬涂层的层叠体。将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18
将树脂层(B)的厚度设为60μ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层叠有硬涂层的层叠体。将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19
将树脂层(A)和树脂层(B)的厚度的合计厚度设为2.0m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层叠有硬涂层的层叠体。将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20
将成型时的第3辊相对于第2辊的圆周速度比设为1.005倍,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层叠有硬涂层的层叠体。将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21
将成型时的第3辊相对于第2辊的圆周速度比设为1.003倍,牵引辊相对于第2辊的圆周速度比设为0.996倍,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层叠有硬涂层的层叠体。将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22
相对于树脂1为100重量份,添加1.0重量份的作为紫外线吸收剂的2,2’-亚甲基双[4-(1,1,3,3-四甲基丁基)-6-[2H-苯并***-2-基]苯酚]](ADEKA公司制,商品名:Adekastab LA-3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层叠有硬涂层的层叠体。将评价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4
使用市售的丙烯酸树脂(Mitsubishi Rayon株式会社制商品名:ACRYPET VH001)作为树脂层(B),将树脂层(B)的厚度设为60μ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层叠有硬涂层的层叠体。将评价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5
使用市售的丙烯酸树脂(Arkema公司制,商品名:AltuglasHT-121)作为树脂层(B),将树脂层(B)的厚度设为60μ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层叠有硬涂层的层叠体。将评价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6
将成型时的牵引辊相对于第2辊的圆周速度比设为0.992倍,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层叠有硬涂层的层叠体。将评价结果示于表2。
[表2]
表2续表
由表2可知,实施例11~22的常温常湿试验后的翘曲率、湿热试验后的翘曲率均为0.2%以下。特别是使用树脂1作为树脂层(B)时,得到高的铅笔硬度。
与此相对,使用Tg小于115℃、吸水率超过0.7%的树脂作为树脂层(B)的比较例4,使用Tg为115℃以上但吸水率超过0.7%的树脂作为树脂层(B)的比较例5得到了常温常湿试验后的翘曲率、湿热试验后的翘曲率均大的结果。另外,层构成与实施例11相同但成型时的牵引辊相对于第2辊的圆周速度比低的比较例6得到了湿热试验后的翘曲率大的结果。
本发明的层叠体的铅笔硬度高,耐擦伤性优异,耐热性优异,常温常湿环境下的翘曲变形小,且在长期的高温高湿环境下也不易翘曲变形。根据本发明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常温常湿环境下的翘曲变形小、且长期的高温高湿环境下不易翘曲变形的层叠体。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层叠体作为OA·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罩、触摸面板前面板有用。
符号说明
1A  第1挤出机
1B  第2挤出机
2   模头
3   熔融状态的层叠体
4   第1辊
5   第2辊
6   第3辊
7   牵引辊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的方式,有以下的发明。
1.一种树脂层叠体,是在热塑性树脂层(A)的至少一个面层叠厚度40~150μm的由与树脂层(A)不同的其他热塑性树脂构成的树脂层(B)而成的总厚度0.8mm~3.0mm的树脂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树脂层(A)的热塑性树脂和树脂层(B)的热塑性树脂各自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A和TgB均为115℃以上,且TgA与TgB之差为30℃以下,树脂层(A)的热塑性树脂和树脂层(B)的热塑性树脂的吸水率均为0.7%以下,且吸水率差为0.5%以下,将该树脂层叠体在温度85℃、湿度85%RH的高温高湿环境下放置120小时后的翘曲率为0.2%以下。
2.根据前项1记载的树脂层叠体,其中,树脂层(A)的热塑性树脂为聚碳酸酯树脂,树脂层(B)的热塑性树脂为改性聚碳酸酯树脂,该改性聚碳酸酯树脂含有下述式[1]表示的构成单元[1]和下述式[2]表示的构成单元[2],全部构成单元中的构成单元[1]的比例为50~100摩尔%,粘均分子量为1.0×104~8.0×104
(式中,W表示单键、碳原子数1~6的烷基、碳原子数6~10的芳基或者碳原子数3~8的环状烷基。)
3.根据前项1记载的树脂层叠体,其中,树脂层(A)的热塑性树脂为聚碳酸酯树脂,树脂层(B)的热塑性树脂为20~60重量份的丙烯酸共聚物和40~80重量份聚碳酸酯树脂的聚合物共混树脂,该丙烯酸共聚物含有5~80重量%芳香族(甲基)丙烯酸酯单元和20~95重量%(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重均分子量为5000~30000。
4.根据前项1记载的树脂层叠体,其中,相对于树脂层(B)的热塑性树脂100重量份,含有0.5~5.0重量份的紫外线吸收剂。
5.根据前项1记载的树脂层叠体,其中,树脂层(B)的铅笔硬度为F以上。
6.根据前项1记载的树脂层叠体,其中,树脂层叠体在温度23℃、湿度50%RH环境下放置4小时后的翘曲率为0.2%以下。
7.一种前项1记载的树脂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存在旋转中心轴平行且在同一平面上的位置关系并且接近地配置的3根冷却辊,将在热塑性树脂层(A)的至少单面层叠有与树脂层(A)不同的其他热塑性树脂层(B)的树脂层叠体以熔融状态从模头挤出,通过夹在第1冷却辊与第2冷却辊之间,卷绕于第2冷却辊后,卷绕于第3冷却辊而冷却,制造在树脂层(A)的至少单面层叠有树脂层(B)的树脂层叠体,在如上制造时,使相对于第2辊圆周速度的牵引辊的圆周速度为0.996~1.010倍。
8.根据前项1记载的树脂层叠体,其被用作显示屏罩、触摸面板前面板。
另外,作为具有硬涂层的方式,有以下的发明。
1.一种层叠有硬涂层的树脂层叠体,是在热塑性树脂层(A)的至少一个面层叠厚度40~150μm的由与树脂层(A)不同的其他热塑性树脂构成的树脂层(B),进一步在树脂层(B)上层叠有硬涂层的树脂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树脂层(A)和树脂层(B)的厚度的合计厚度为0.8mm~3.0mm,树脂层(A)的热塑性树脂和树脂层(B)的热塑性树脂各自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A和TgB均为115℃以上,且TgA与TgB之差为30℃以下,树脂层(A)的热塑性树脂和树脂层(B)的热塑性树脂的吸水率均为0.7%以下,且吸水率差为0.5%以下,将层叠有该硬涂层的树脂层叠体在温度85℃、湿度85%RH的高温高湿下放置120小时后的翘曲率为0.2%以下。
2.根据前项1记载的层叠有硬涂层的树脂层叠体,其中,树脂层(A)的热塑性树脂为聚碳酸酯树脂,树脂层(B)的热塑性树脂为改性聚碳酸酯树脂,该改性聚碳酸酯树脂含有下述式[1]表示的构成单元[1]和下述式[2]表示的构成单元[2],全部构成单元中的构成单元[1]的比例为50~100摩尔%,粘均分子量为1.0×104~8.0×104
(式中,W表示单键、碳原子数1~6的烷基、碳原子数6~10的芳基或者碳原子数3~8的环状烷基。)
3.根据前项1记载的层叠有硬涂层的树脂层叠体,其中,树脂层(A)的热塑性树脂为聚碳酸酯树脂,树脂层(B)的热塑性树脂为20~60重量份丙烯酸共聚物和40~80重量份聚碳酸酯树脂的聚合物共混树脂,所述丙烯酸共聚物含有5~80重量%芳香族(甲基)丙烯酸酯单元和20~95重量%(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重均分子量为5000~30000。
4.根据前项1记载的层叠有硬涂层的树脂层叠体,其中,相对于树脂层(B)的热塑性树脂100重量份,含有0.5~5.0重量份紫外线吸收剂。
5.根据前项1记载的层叠有硬涂层的树脂层叠体,其中,层叠在树脂层(B)上的硬涂层的铅笔硬度为3H以上。
6.根据前项1记载的层叠有硬涂层的树脂层叠体,其中,在温度23℃、湿度50%RH环境下放置4小时后的翘曲率为0.2%以下。
7.根据前项1记载的层叠有硬涂层的树脂层叠体,其中,硬涂层由紫外线固化涂料形成。
8.根据前项1记载的层叠有硬涂层的树脂层叠体,其中,硬涂层的厚度为1~30μm。
9.一种前项1记载的层叠有硬涂层的树脂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包含如下工序:使用存在旋转中心轴平行且在同一平面上的位置关系并且接近地配置的3根冷却辊,将在热塑性树脂层(A)的至少单面层叠有与树脂层(A)不同的其他热塑性树脂层(B)的树脂层叠体以熔融状态从模头挤出,夹在第1冷却辊与第2冷却辊之间,卷绕于第2冷却辊后,卷绕于第3冷却辊而冷却,制造在树脂层(A)的至少单面层叠有树脂层(B)的树脂层叠体,在如上制造时,通过使相对于第2辊圆周速度的牵引辊的圆周速度为0.996~1.010倍,得到树脂层叠体的工序;和在得到的树脂层叠体的树脂层(B)上层叠硬涂层的工序。
10.根据前项1记载的层叠有硬涂层的树脂层叠体,其被用作显示屏罩、触摸面板前面板。

Claims (13)

1.一种层叠体,包含树脂层(A)和树脂层(B),所述树脂层(A)由热塑性树脂(A)构成,所述树脂层(B)层叠于所述树脂层(A)的至少一个面且由不同的其他的热塑性树脂(B)构成,
(i)树脂层(B)的厚度为40~150μm,树脂层(A)和树脂层(B)的合计厚度为0.8mm~3.0mm,
(ii)热塑性树脂(A)和热塑性树脂(B)各自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A和TgB均为115℃以上,且TgA与TgB之差为30℃以下,
(iii)热塑性树脂(A)和热塑性树脂(B)的吸水率均为0.7%以下,且吸水率差为0.5%以下,
(iv)将该层叠体在温度85℃、湿度85%RH的高温高湿环境下放置120小时后的翘曲率为0.2%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热塑性树脂(A)为聚碳酸酯树脂,热塑性树脂(B)为改性聚碳酸酯树脂,该改性聚碳酸酯树脂含有下述式表示的单元[1]和下述式表示的单元[2],相对于全部单元,单元[1]的比例为50~100摩尔%,粘均分子量为1.0×104~8.0×104
(式中,W表示单键、碳原子数1~6的链烷二基、碳原子数6~10的亚芳基、或者碳原子数3~8的亚环烷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热塑性树脂(A)为聚碳酸酯树脂,热塑性树脂(B)为20~60重量份的丙烯酸共聚物和40~80重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共混树脂,
所述丙烯酸共聚物含有5~80重量%的芳香族(甲基)丙烯酸酯单元和20~95重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重均分子量为5000~300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相对于热塑性树脂(B)100重量份,树脂层(B)含有0.5~5.0重量份紫外线吸收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树脂层(B)的铅笔硬度为F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层叠体在温度23℃、湿度50%RH环境下放置4小时后的翘曲率为0.2%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在树脂层(B)上层叠有硬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叠体,其中,硬涂层的铅笔硬度为3H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叠体,其中,硬涂层由紫外线固化涂料形成。
1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包含如下工序:
(i)将包含树脂层(A)和层叠于其至少一个面的树脂层(B)的层叠体以熔融状态从模头挤出,
(ii)一边利用牵引辊牵引被挤出的层叠体一边利用第1~第3冷却辊进行冷却;
其中,对于第1~第3冷却辊而言,旋转中心轴平行,在同一平面上,并且接近地配置,使牵引辊的圆周速度相对于第2辊圆周速度为0.996~1.010倍,如下进行:
(a)将从模头挤出的层叠体夹在第1冷却辊与第2冷却辊之间,
(b)卷绕于第2冷却辊,
(c)卷绕于第3冷却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使第3辊的圆周速度相对于第2辊圆周速度为1.001~1.030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方法,包含在冷却得到的层叠体的树脂层(B)上层叠硬涂层的工序。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被用作显示屏罩或者触摸面板前面板。
CN201380053406.XA 2012-10-15 2013-10-11 层叠体 Pending CN10470379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28002 2012-10-15
JP2012228002 2012-10-15
JP2012246311 2012-11-08
JP2012-246311 2012-11-08
PCT/JP2013/078395 WO2014061817A1 (ja) 2012-10-15 2013-10-11 積層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3796A true CN104703796A (zh) 2015-06-10

Family

ID=50488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3406.XA Pending CN104703796A (zh) 2012-10-15 2013-10-11 层叠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872058B2 (zh)
KR (1) KR102139840B1 (zh)
CN (1) CN104703796A (zh)
TW (1) TWI617445B (zh)
WO (1) WO20140618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58868B1 (ko) * 2013-12-19 2021-05-31 주식회사 쿠라레 압출 수지판의 제조 방법 및 액정 디스플레이 보호판
JP2015208961A (ja) * 2014-04-28 2015-11-24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多層樹脂シート、液晶保護シート、建築基材用窓材、産業機械用窓材、または商品陳列什器用窓材。
JP2015208962A (ja) * 2014-04-28 2015-11-24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多層樹脂シート、液晶保護シート、建築基材用窓材、産業機械用窓材、および商品陳列什器用窓材。
CN106573454B (zh) * 2014-07-09 2018-09-18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合成树脂叠层体
KR101949458B1 (ko) 2016-03-11 2019-02-1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흡수성 수지의 제조 방법 및 고흡수성 수지
TWI729089B (zh) * 2016-03-23 2021-06-01 日商可樂麗股份有限公司 擠出樹脂板之製造方法及擠出樹脂板
JP6627608B2 (ja) * 2016-03-30 2020-01-08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積層体
CN110546599B (zh) * 2017-05-31 2023-05-09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触摸传感器基材及其制造方法、触摸传感器部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JP7065633B2 (ja) * 2018-02-14 2022-05-12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樹脂積層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樹脂成形体
JPWO2021241426A1 (zh) * 2020-05-27 2021-12-02
KR102467377B1 (ko) * 2020-12-30 2022-11-16 (주)아이컴포넌트 공압출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7427730B1 (ja) 2022-08-23 2024-02-05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多層体、および、成形品
JP7427731B1 (ja) 2022-08-23 2024-02-05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多層体、および、成形品
WO2024043180A1 (ja) * 2022-08-23 2024-02-29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多層体、および、成形品
KR20240094559A (ko) 2022-12-16 2024-06-25 클리오주식회사 텀블러 스위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6361A (zh) * 2009-01-22 2010-07-28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树脂层叠体
JP2012096357A (ja) * 2010-10-29 2012-05-24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押出樹脂板の製造方法
JP2012166548A (ja) * 2011-01-24 2012-09-06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169086A (zh) * 2012-02-22 2014-11-26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合成树脂叠层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51535A1 (de) * 2003-11-03 2005-06-09 Röhm GmbH & Co. KG Mehrschichtfolie aus (Meth)acrylatcopolymer und Polycarbonat
JP2006106185A (ja) * 2004-10-01 2006-04-20 Kuraray Co Ltd 光拡散性多層板
JP2006205478A (ja) 2005-01-27 2006-08-10 Tsutsunaka Plast Ind Co Ltd 透明樹脂積層板
US8298630B2 (en) * 2006-06-05 2012-10-30 Teijin Chemicals, Ltd. Polycarbonate resin film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of
KR101885386B1 (ko) * 2010-05-21 2018-09-11 미츠비시 가스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합성 수지 적층체
JP5525390B2 (ja) 2010-09-03 2014-06-1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押出板
JP5664903B2 (ja) * 2010-12-17 2015-02-04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ハードコート品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6361A (zh) * 2009-01-22 2010-07-28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树脂层叠体
JP2012096357A (ja) * 2010-10-29 2012-05-24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押出樹脂板の製造方法
JP2012166548A (ja) * 2011-01-24 2012-09-06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169086A (zh) * 2012-02-22 2014-11-26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合成树脂叠层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17445B (zh) 2018-03-11
KR102139840B1 (ko) 2020-07-30
TW201429714A (zh) 2014-08-01
KR20150070136A (ko) 2015-06-24
JP5872058B2 (ja) 2016-03-01
JPWO2014061817A1 (ja) 2016-09-05
WO2014061817A1 (ja) 2014-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03796A (zh) 层叠体
CN101786358A (zh) 树脂层叠体
US10112369B2 (en) Transparent multilayer film containing poly(meth)acrylimide-based resin lay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id transparent multilayer film
CN101941316B (zh) 触摸面板用层叠挤出树脂板及触摸面板用表面涂布板
CN101511920B (zh) 成型用聚酯薄膜
CN101786361A (zh) 聚碳酸酯树脂层叠体
US20120234470A1 (en) Laminate film for coating metal sheet, and laminate film for coating metal sheet for screen board
US10407590B2 (en) Actinic-ray-curable resin composition, layered film including hardcoat formed therefrom, and layered transparent resin product
JP4742123B2 (ja) 樹脂被覆金属板、及び樹脂被覆金属板用の意匠シート
TWI448384B (zh) 具易黏著性之聚酯薄膜
TWI655091B (zh) Transparent resin laminate
CN103380168B (zh) 叠层聚酯膜
JP6068456B2 (ja) 合成樹脂積層体
CN102648093A (zh) 脱模膜
TW201343390A (zh) 阻氣性膜及其製造方法、與阻氣性積層體
KR20090098786A (ko) 분지형 중합체를 이용한 라미네이션 공정 중의 물품의 치수 안정성 제어 방법
CN102892582A (zh) 叠层聚酯膜
CN102129092A (zh) 光学用粗糙膜
CN105754128B (zh) 一种光学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1522419A (zh) 在层合工艺中使用支化聚合物控制制品的尺寸稳定性
JP2016155274A (ja) 樹脂積層体
JP2014205335A (ja) 三次元構造を有する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JP2008279686A (ja) 積層シ−ト、エンボス意匠シートおよびエンボス意匠シート被覆金属板
CN102649332A (zh) 下部电极基板用树脂板、下部电极板及触摸屏
TW201226188A (en)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