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84104B - 一种双连接方法、双连接切换方法及相应的***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连接方法、双连接切换方法及相应的***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84104B
CN104684104B CN201310632323.8A CN201310632323A CN104684104B CN 104684104 B CN104684104 B CN 104684104B CN 201310632323 A CN201310632323 A CN 201310632323A CN 104684104 B CN104684104 B CN 1046841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micro
rab
dual link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323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84104A (zh
Inventor
江小威
陈卓
杨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3232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841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84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841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841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841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7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连接方法、双连接切换方法、***及设备,宏基站在确定双连接方式且与微基站建立E‑RAB后,向终端发送连接重配消息,所述终端根据接收到的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微基站配置信息的内容来确定实际使用的双连接方式,克服了目前3GPP标准中终端无法获知双连接方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双连接方法、双连接切换方法及相应的***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连接方法、***及设备,以及双连接切换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基站作为无线通信技术中的重要设备已广泛部署,业界根据基站的覆盖范围以及发射功率,将基站分为宏基站和微基站,其中,宏基站所覆盖的区域称为宏小区(macro-cell),微基站所覆盖的区域称为微小区,这里的微小区可以是micro cell、pico cell或femto cell。
为了保证网络覆盖的连续性,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标准中提出了在宏基站覆盖范围内增加若干个微基站的架构,利用宏基站实现区域的无缝连续覆盖,在热点地区(如人口密集之处)采用微基站进行重叠覆盖,由微基站针对热点地区较大的业务需求量提供较优的网络服务,以此来改善网络覆盖质量,增加***吞吐量。
在3GPP R12标准中,提出了终端同时连接在宏基站和微基站上的方案,终端可同时与宏基站和微基站进行通信,实现终端与宏基站和微基站的双连接,如图1所示,以提高基站间的负载均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终端的吞吐量。目前,3GPP定义了两种双连接方案:
方案一:
在下行过程中,核心网中的服务网关(S-GW)将数据直接发送给微基站后,再由微基站发送给终端;在上行过程中,终端将数据上报给微基站后,再由微基站直接上报给S-GW,方案一可称之为非承载分离(非bearer-splitting)的资源聚合方案,即:微基站发送给终端的数据直接由S-GW下发。
方案二:
在下行过程中,S-GW将数据先发送给宏基站,由宏基站将数据转发给微基站后,再由微基站下发给终端;在上行过程中,终端将数据上报给微基站,由微基站将数据转发给宏基站后,再由宏基站发送给S-SW,方案二可称之为承载分离(bearer-splitting)的资源聚合方案,即:微基站发送给终端的数据由宏基站转发。
目前,3GPP中只定义了这两种双连接方案,但是,终端无法获知当时实际使用的双连接方式,因此,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案来使终端获知所使用的双连接方式是bearer-splitting方式还是非bearer-splitting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连接方法、双连接切换方法、***及设备,用以目前3GPP方案中终端无法获知双连接方式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了一种双连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宏基站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宏基站与终端接入的微基站之间建立无线接入承载E-RAB后,向所述终端发送包含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确定双连接方式;
其中:在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微基站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配置信息、基于演进的分组***承载eps-bearer标识和数据无线承载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双连接方式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否则,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使终端根据接收到的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微基站配置信息来确定本次所使用的双连接方式,是对目前3GPP标准的优化。
优选地,所述连接重配消息是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发送的。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给出了一种可用的发送连接重配消息的方式。
宏基站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具体包括:
宏基站向微基站发起E-RAB建立请求,所述E-RAB建立请求中包含使所述微基站获知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的指示信息;
宏基站在接收到所述微基站返回的建立响应消息时,完成与所述微基站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宏基站在与微基站建立E-RAB时,使微基站获知实际所使用的双连接方式。
优选地,所述指示消息为:在操作管理维护OAM中配置的所述宏基站的资源配置信息,使得微基站根据所述宏基站的资源配置信息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或者
所述指示消息为:上行隧道终结点,使得微基站在确定所述上行隧道终结点是宏基站时,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在确定所述上行隧道终结点是服务网关S-GW时,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或者
所述指示消息为:表示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的标识号,使得微基站根据所述标识号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描述了微基站获知双连接方式的三种可选方式。
优选地,宏基站向微基站发起E-RAB建立请求之后,且接收到所述建立响应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微基站根据所述指示消息确定双连接方式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在本地配置PDCP层、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在确定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无需在本地配置PDCP层、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微基站在确定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确定数据由宏基站转发,因此,无需在本地配置PDCP层、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简化了本地配置过程。
优选地,宏基站向微基站发起E-RAB建立请求之前,或宏基站向微基站发起E-RAB同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宏基站向所述微基站请求添加用于建立所述E-RAB的服务小区serving cell,或者,宏基站向所述微基站请求已添加的用于建立所述E-RAB的serving cell。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宏基站可在建立E-RAB之前或同时请求微基站分配serving cell,所述serving cell可以是微基站新添加的,也可以是微基站已添加的,以确保有小区资源用于建立E-RAB。
优选地,在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所述宏基站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的E-RAB的上行隧道终结点为所述宏基站,否则,宏基站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的E-RAB的上行隧道终结点为服务网关S-GW。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通过配置不同的上行隧道终结点,实现不同的双连接方式。
所述方法还包括:
优选地,所述宏基站与移动管理实体MME之间建立E-RAB,其中,在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宏基站与MME之间建立的E-RAB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所述宏基站;否则,宏基站与MME之间建立的E-RAB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微基站。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通过配置不同的下行隧道终结点,实现不同的双连接方式。
优选地,宏基站与分别所述微基站和MME之间建立E-RAB以及将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具体包括:
宏基站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之前,接收所述MME发起的E-RAB建立请求;
宏基站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
宏基站在完成与微基站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之后,将包括自身配置信息和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
宏基站在所述终端确定双连接方式后,向MME返回携带建立响应消息,完成与MME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描述了一种宏基站分别与微基站和MME建立E-RAB具体实现过程,是双连接方案的一种可行方案。
优选地,宏基站分别与所述微基站和MME之间建立E-RAB以及将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具体包括:
宏基站在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之前,接收所述MME发起的E-RAB建立请求;
在确定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将包括自身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指示所述终端进行本地的连接重配置操作,并在所述终端完成本地的连接重配置操作之后,向MME返回建立响应消息;
宏基站在完成与MME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之后,再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
宏基站在完成与微基站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之后,将包括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确定双连接方式。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描述了另一种宏基站分别与微基站和MME建立E-RAB具体实现过程,是双连接方案的另一种可行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还描述了一种双连接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宏基站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需要切换时,与终端接入的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
所述宏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包含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确定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
其中:所述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或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在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微基站的PDCP层配置信息、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否则,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使终端在双连接切换中确定切换前后的双连接方式,是对目前3GPP标准的优化。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宏基站向MME发起路径切换请求,其中,在双连接方式由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切换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所述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微基站,指示所述MME将下行隧道终结点从宏基站切换至所述微基站,否则,所述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宏基站,指示所述MME将下行隧道终结点从微基站切换至宏基站。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宏基站通过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的不同,来触发MME实现双连接的切换。
本发明实时例描述了一种双连接***,所述***包括宏基站、与所述宏基站建立E-RAB的微基站,其中:
所述宏基站,用于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以及,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后,向所述终端发送包含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确定双连接方式;
所述微基站,用于与所述宏基站建立E-RAB;
其中:在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微基站的PDCP层配置信息、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双连接方式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否则,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使终端根据接收到的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微基站配置信息来确定本次所使用的双连接方式,是对目前3GPP标准的优化。
优选地,所述连接重配消息是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发送的。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给出了一种可用的发送连接重配消息的方式。
优选地,所述宏基站,具体用于向微基站发起E-RAB建立请求,所述E-RAB建立请求中包含使所述微基站获知本次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的指示信息,并接收所述微基站返回的建立响应消息,完成与所述微基站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
所述微基站,具体用于接收到所述宏基站发起的E-RAB建立请求后,进行本地配置,并向所述宏基站返回建立响应消息。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宏基站在与微基站建立E-RAB时,使微基站获知实际所使用的双连接方式。
优选地,所述微基站,具体用于在所述指示消息为:在OAM中配置的所述宏基站的资源配置信息时,根据所述宏基站的资源配置信息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或者,在所述指示消息为:上行隧道终结点时,若确定所述上行隧道终结点是宏基站,则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若确定所述上行隧道终结点是S-GW,则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或者,在所述指示消息为:表示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的标识号时,根据所述标识号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描述了微基站获知双连接方式的三种可选方式。
优选地,所述微基站,具体用于在根据所述指示消息确定双连接方式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在本地配置PDCP层、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在确定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无需在本地配置PDCP层、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微基站在确定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确定数据由宏基站转发,因此,无需在本地配置PDCP层、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简化了本地配置过程。
优选地,所述宏基站,还用于在向微基站发起E-RAB建立请求之前,或向微基站发起E-RAB同时,向所述微基站请求添加用于建立所述E-RAB的serving cell,或者,向所述微基站请求已添加的用于建立所述E-RAB的serving cell。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宏基站可在建立E-RAB之前或同时请求微基站分配serving cell,所述serving cell可以是微基站新添加的,也可以是微基站已添加的,以确保有小区资源用于建立E-RAB。
优选地,所述***还包括:
MME,用于与所述宏基站之间建立E-RAB,其中,在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宏基站与MME之间建立的E-RAB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所述宏基站;否则,宏基站与MME之间建立的E-RAB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微基站。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通过配置不同的下行隧道终结点,实现不同的双连接方式。
优选地,所述MME,具体用于向所述宏基站发起E-RAB建立请求,并在接收到所述宏基站返回的建立响应消息时,完成与宏基站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
所述宏基站,具体用于接收所述MME发起的E-RAB建立请求,并在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后,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在完成与微基站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之后,将包括自身配置信息和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指示所述终端确定双连接方式,之后向MME返回建立响应消息。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描述了一种宏基站分别与微基站和MME建立E-RAB具体实现过程,是双连接方案的一种可行方案。
优选地,所述MME,具体用于向所述宏基站发起E-RAB建立请求,并在接收到宏基站返回的建立响应消息时,完成与宏基站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
所述宏基站,具体用于接收所述MME发起的E-RAB建立请求,并在确定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将包括自身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指示所述终端进行本地的连接重配置操作后,向MME返回建立响应消息,以及,在完成与MME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之后,再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并将包括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确定双连接方式。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描述了另一种宏基站分别与微基站和MME建立E-RAB具体实现过程,是双连接方案的另一种可行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还描述了一种双连接切换***,所述***包括宏基站、与所述宏基站建立E-RAB的微基站,其中:
宏基站,用于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需要切换时,与终端接入的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并向所述终端发送包含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确定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其中:所述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或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在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微基站的PDCP层配置信息、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否则,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所述微基站,用于与所述宏基站建立E-RAB。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使终端在双连接切换中确定切换前后的双连接方式,是对目前3GPP标准的优化。
优选地,所述***还包括MME,其中:
所述宏基站,具体用于向所述MME发起路径切换请求,其中,在双连接方式由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切换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所述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微基站,否则,所述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宏基站;
所述MME,用于在接收到的所述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微基站时,将下行隧道终结点从宏基站切换至所述微基站,在接收到的所述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宏基站时,将下行隧道终结点从微基站切换至宏基站。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宏基站通过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的不同,来触发MME实现双连接的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了一种宏基站,所述宏基站包括:
双连接方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隧道建立模块,用于与终端接入的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
指示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包含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确定双连接方式;
其中:在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PDCP层配置信息、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双连接方式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否则,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使终端根据接收到的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微基站配置信息来确定本次所使用的双连接方式,是对目前3GPP标准的优化。
优选地,所述指示模块,具体用于通过RRC信令发送所述连接重配消息。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给出了一种可用的发送连接重配消息的方式。
优选地,所述隧道建立模块,具体用于向微基站发起E-RAB建立请求,所述E-RAB建立请求中包含使所述微基站获知本次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的指示信息,并在接收到所述微基站返回的建立响应消息时,完成与所述微基站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宏基站在与微基站建立E-RAB时,使微基站获知实际所使用的双连接方式。
优选地,所述隧道建立模块,具体用于向微基站发起E-RAB建立请求之前,或向微基站发起E-RAB同时,向所述微基站请求添加用于建立所述E-RAB的服务小区servingcell,或者,向所述微基站请求已添加的用于建立所述E-RAB的serving cell。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宏基站可在建立E-RAB之前或同时请求微基站分配serving cell,所述serving cell可以是微基站新添加的,也可以是微基站已添加的,以确保有小区资源用于建立E-RAB。
优选地,所述隧道建立模块,还用于与MME之间建立E-RAB,其中,在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与MME之间建立的E-RAB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所述宏基站;否则,与MME之间建立的E-RAB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微基站。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通过配置不同的下行隧道终结点,实现不同的双连接方式。
优选地,所述隧道建立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MME发起的E-RAB建立请求,并在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后,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在完成与微基站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之后,将包括自身配置信息和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指示所述终端确定双连接方式,之后向MME返回建立响应消息。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描述了一种宏基站分别与微基站和MME建立E-RAB具体实现过程,是双连接方案的一种可行方案。
优选地,所述隧道建立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MME发起的E-RAB建立请求,并在确定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将包括自身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指示所述终端进行本地的连接重配置操作后,向MME返回建立响应消息,以及,在完成与MME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之后,再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并将包括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确定双连接方式。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描述了另一种宏基站分别与微基站和MME建立E-RAB具体实现过程,是双连接方案的另一种可行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还描述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包含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信息;
双连接方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确定双连接方式,其中:在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微基站的PDCP层配置信息、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确定双连接方式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否则,确定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使终端根据接收到的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微基站配置信息来确定本次所使用的双连接方式,是对目前3GPP标准的优化。
本发明实施例还描述了一种宏基站,所述宏基站包括:
切换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否需要切换;
隧道建立模块,用于在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需要切换时,与终端接入的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其中,在双连接方式由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切换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宏基站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的E-RAB的上行隧道终结点为S-GW,否则,上行隧道终结点为宏基站;
指示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包含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确定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其中:所述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或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在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微基站的PDCP层配置信息、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否则,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使终端在双连接切换中确定切换前后的双连接方式,是对目前3GPP标准的优化。
优选地,所述宏基站还包括:
路径切换请求模块,用于向MME发起路径切换请求,其中,在双连接方式由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切换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所述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微基站,指示所述MME将下行隧道终结点从宏基站切换至所述微基站,否则,所述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宏基站,指示所述MME将下行隧道终结点从微基站切换至宏基站。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宏基站通过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的不同,来触发MME实现双连接的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还描述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包含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信息;
双连接方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确定双连接方式,其中:所述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或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在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微基站的PDCP层配置信息、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确定双连接方式由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切换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否则,确定双连接方式由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切换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使终端在双连接切换中确定切换前后的双连接方式,是对目前3GPP标准的优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背景技术中终端与宏基站和微基站的双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双连接方法步骤示意图;
图3~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双连接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双连接切换方法步骤示意图;
图8、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双连接建立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双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宏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宏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双连接以及双连接切换方案,来完善目前3GPP标准中没有使终端获知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后续简称bearer-splitting方式)还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后续简称非bearer-splitting方式)的情况,由宏基站在向终端发送的连接重配消息中携带相关信息,使终端获知所使用的双连接方式。
所述相关信息是指微基站配置信息中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配置信息、基于演进的分组***承载(Evolved PacketSystem-bearer,eps-bearer)标识和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标识,如果微基站配置信息中包含上述三种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表示本次双连接方式为非bearer-splitting方式;如果微基站配置信息中不包含上述任意一种信息,表示本次双连接方式为bearer-splitting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微基站包括但不限于Pico基站、家庭基站等小型基站,参与终端的双连接过程的微基站为终端实际接入的微基站,后续称之为SeNB;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宏基站是终端实际接入的宏基站,后续称之为MeNB。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描述了一种双连接方法,如图2所示,所述双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MeNB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bearer-splitting方式还是非bearer-splitting方式。
在本步骤中,MeNB可以受核心网中的上层网元设备(如MME)的触发,启动双连接建立过程,也可以主动发起双连接的建立过程,甚至还可以是受SeNB的触发发起双连接的建立过程。
步骤102:MeNB与SeNB之间建立E-RAB。
步骤103:MeNB将包含所述SeNB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
步骤104: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中的内容确定双连接方式,具体为:在终端识别出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微基站的PDCP层配置信息、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确定双连接方式为非bearer-splitting方式;否则,确定双连接方式为bearer-splitting方式。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方法,使得终端根据MeNB发送的连接重配消息获知本次双连接方式是bearer-splitting方式还是非bearer-splitting方式,完善了目前3GPP标准中针对的双连接方案。
下面对上述步骤101和步骤104的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在上述步骤101中,MeNB首先要确定所使用的双连接方式是bearer-splitting方式还是非bearer-splitting方式。具体地,MeNB可根据本地与微基站之间的负载均衡状态和/或本地的资源配置状态来选择双连接方式,例如:如果MeNB本地负载较小(如小于设定门限值),则可选择bearer-splitting方式;否则,选择非bearer-splitting方式;再例如,根据MeNB本地的资源配置状态,确定本地可用的承载网,如果受承载网的限制不具有转发数据的能力,MeNB需选择非bearer-splitting方式;否则,MeNB可选择bearer-splitting方式。
所述宏基站在步骤101确定双连接方式后,就可在步骤102与所述微基站建立E-RAB。具体地,MeNB在双连接时除了要与微基站建立E-RAB外,还需要与MME之间建立E-RAB。
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MeNB分别与SeNB和MME建立E-RAB的先后顺序做限定,MeNB可以先与MME建立E-RAB之后,再与SeNB建立E-RAB;也可以先与SeNB建立E-RAB之后,再与MME建立E-RAB;还可以在与MME建立E-RAB的过程中,建立与SeNB的E-RAB。
同样,MeNB在与SeNB之间建立E-RAB后就可向终端发送包含有SeNB配置信息的所述连接重配消息,例1,MeNB可以在与SeNB建立E-RAB后且在与MME建立完成E-RAB之前,向终端发送包含有所述SeNB配置信息和MeNB配置信息的所述连接重配消息;例2,MeNB可与MME建立E-RAB过程中,向终端发送包含有MeNB的配置信息,此时,终端还无法确定双连接方式,之后,MeNB在完成与SeNB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后,再向终端发送包含有SeNB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此时,终端可确定双连接方式。
上面MeNB分别与SeNB和MME建立E-RAB且向终端发送连接重配消息的两种实例的具体描述如下:
例1:
如图3所示,为MeNB受MME的触发,建立双连接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例1中,MeNB在完成与SeNB的E-RAB建立过程后,在与MME的E-RAB建立过程中,向所述终端发送包含SeNB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的,指示终端在进行本地的连接重配置操作时,确定双连接方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MME向MeNB发起E-RAB建立请求。
所述E-RAB建立请求的消息内容可以包括:MME和MeNB基于S1协议的AP标识(MME/MeNB的S1AP ID)、终端的最大聚合比特速率、欲建立E-RAB的列表,所述列表中包括欲建立E-RAB的标识(E-RAB ID)、欲建立E-RAB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参数、上行隧道终结点。这里的上行隧道可以基于GPRS隧道协议(GTP),因此,所述上行隧道终结点可以是上行GTP隧道终结点,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结点是S-GW,一般地,可以设定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结点是S-GW上的S1接口,具体地,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结点的内容可以包括:基于GTP的隧道终结点身份标识(GTP-TEID)、传输层地址(如IP地址),以此来表征作为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结点的S-GW上的S1接口。
步骤202:MeNB接收到MME发送的E-RAB建立请求后,与所述SeNB之间建立E-RAB。
在本步骤202中,MeNB与SeNB之间建立E-RAB的过程为:
第一步:MeNB确定双连接方式。
第二步:MeNB向SeNB发起添加服务小区(serving cell)的请求和E-RAB建立请求。
MeNB向SeNB发起添加serving cell的目的是:在新添加的serving cell的资源上建立所述E-RAB。当然,如果SeNB中已添加的serving cell可用于建立所述E-RAB,则MeNB可直接向SeNB请求已添加的serving cell来建立所述E-RAB。
所述E-RAB建立请求中包含上行隧道终结点,如果MeNB打算采用bearer-splitting方式,该上行隧道终结点为MeNB(如果所述上行隧道终结点为MeNB的某一接口,则E-RAB建立请求中携带的信息为该MeNB接口的GTP-TEID和IP地址)。如果MeNB打算采用非bearer-splitting方式,该上行隧道终结点为S-GW的S1接口。
所述E-RAB建立请求中还包含指示信息,用于使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的SeNB可获知本次双连接方式是bearer-splitting方式还是非bearer-splitting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一包括但不限于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使SeNB根据接收到的指示信息确定本次双连接方式。
方式一:SeNB通过操作管理维护(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OAM)静态配置的方式确定双连接方式。
MeNB和SeNB之间可以相互交互本地的资源配置信息,使对方了解本地的资源配置状况,从而避免MeNB和SeNB在建立双连接时采用不同的方式,具体做法为:MeNB向SeNB发送的指示信息为OAM中配置的所述MeNB的资源配置信息,使得SeNB根据所述MeNB的资源配置信息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例如,如果MeNB的资源配置信息中配置了由运营商为MeNB配置的承载网信息,且运营商配置了该承载网只能采用的双连接方式,则MeNB只能选择与自身的承载网适配的双连接方式,SeNB根据MeNB的承载网信息,确定MeNB选择的双连接方式。
方式二:SeNB根据E-RAB建立请求中包含上行隧道终结点确定双连接方式。所述指示消息为上行隧道终结点的信息,如果上行隧道终结点是MeNB,则SeNB确定双连接方式是bearer-splitting方式;如果上行隧道终端点是S-GW,则SeNB确定双连接方式是非bearer-splitting方式。
方式三:SeNB根据显示标识确定双连接方式。所述指示消息为标识号,用于表示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bearer-splitting方式还是非bearer-splitting方式。
所述E-RAB建立请求中除了包含有上行隧道终结点和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以下信息:终端的最大聚合比特速率、欲建立E-RAB的列表(包括E-RABID、E-RAB QoS参数),这些信息可以采用MME发送给MeNB的E-RAB建立请求中的参数设置。除此之外,所述E-RAB建立请求中还可以包含的信息有:
1)、原因值:MeNB向SeNB请求添加serving cell(或使用已有的serving cell)的原因,如:负载均衡、无线原因、业务QoS原因、提升吞吐量等。
2)、服务小区标识:用于添加或使用已有的serving cell的标识。
3)、RRC上下文:包括终端的无线能力信息、接入层配置信息(包括终端的C-RNTI、MeNB小区的PCI、接入层配置建议(MAC层配置、物理专用层配置、载波聚合的无线资源专用配置、SRD/DRB配置))、接入层上下文信息、RRM信息。
4)、安全能力信息、接入层安全信息、用户订阅信息、允许基于管理的MDT。
5)、终端的历史信息。
第三步:当SeNB接收到MeNB发送的E-RAB建立请求后,在本地进行相应配置后,向所述MeNB返回建立响应消息,此时,MeNB与SeNB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完成。
SeNB的本地配置过程包括:根据MeNB的接入层配置建议对本地的serving cell的接入层进行相应的配置,当然,也可以不参照MeNB的接入层配置建议,而是采用本地配置。此外,SeNB还可以确定终端的接入层配置参数(包括:物理层参数、MAC层参数、DRB配置参数(RLC层配置、逻辑信道配置、PDCP层配置等))。针对所述DRB配置,如果SeNB确定本次双连接方式为bearer-splitting方式时,则所述DRB配置中不包括:PDCP层的配置IE(PDCP-config,内容包括丢弃时间、PDCP SN大小、头压缩算法、是否需要status report等),也可以不包括:eps-bearer标识、DRB标识;如果SeNB确定本次双连接方式为非bearer-splitting方式时,则所述DRB配置中包括:PDCP层的配置、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
所述SeNB向所述MeNB返回的建立响应消息用于表示本次E-RAB的建立情况,内容包括:建立的E-RAB列表(包括E-RAB ID、E-RAB QoS参数、隧道终结点),如果建立E-RAB失败,还包括建立失败的E-RAB列表(包括E-RAB ID和失败原因)。
图3所示的流程中,MeNB同时向SeNB发起添加serving cell的请求和E-RAB建立请求,该流程可变形为:MeNB先向SeNB请求添加serving cell,此时,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内容不包括E-RAB列表。SeNB向MeNB返回添加操作结果(包括终端的接入层配置信息)。之后,MeNB再向SeNB发起E-RAB建立请求,以建立MeNB和SeNB之间的E-RAB,具体可参见图4。再进一步地,MeNB向SeNB请求添加serving cell和请求建立E-RAB的过程可完全解耦和,即:MeNB可根据无线状况、负载情况随时请求SeNB添加serving cell,而不涉及E-RAB的请求建立过程。
步骤203:MeNB向所述终端发送包含有MeNB配置信息和SeNB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指示所述终端在进行本地的连接重配置操作时,确定本次的双连接方式。
在本步骤203中,MeNB根据自身配置信息和SeNB配置信息来构建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发送的连接重配消息。所述SeNB配置信息可以是SeNB向MeNB返回的建立响应消息中携带的信息,MeNB可以对SeNB返回的建立响应消息中的部分值进行修改,也可以完全不解读建立响应消息中的内容,直接放置在连接重配消息中。
所述连接重配消息中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测量配置信息,与目前MeNB在常规方案中下发的测量配置信息相同。
2)、MeNB配置信息,包括:无线资源专用配置(物理层配置、MAC层配置、SPS配置、serving cell添加/修改/释放列表、MeNB SRB配置以及MeNB特定承载的DRB配置(即该承载仅在MeNB上)等)。如果采用的是bearer-splitting方式,所述DRB配置包括:PDCP层配置、eps-bearer标识、DRB标识、RLC配逻辑信道标识和配置等。
3)、SeNB配置信息,包括:小区索引、小区标识、无线资源配置(物理层配置、MAC层配置、SPS配置、serving cell添加/修改/释放列表、SeNB SRB配置以及SeNB特定承载的DRB配置(即该承载仅在SeNB上)等)。如果采用的是bearer-splitting方式,所述DRB配置包括RLC层配置、逻辑信道标识和配置等,如果采用的是非bearer-splitting方式,所述SeNB配置信息中还包括PDCP层配置信息、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
MeNB可通过MeNB空口向终端发送连接重配消息,也可以发送给SeNB,通过SeNB空口发送给终端,为了提高发送可靠性,还可以分别通过MeNB空口和SeNB空口发送给终端,具体的发送方式可根据实际的信道条件来确定。
终端接收到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后,分别对MeNB和SeNB部分进行无线资源配置,同时,根据SeNB配置信息中是否包含PDCP层配置、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种信息,来判断双连接方式,如果包含,则确定本次双连接方式是非bearer-splitting方式;否则,确定双连接方式是bearer-splitting方式。
终端完成本地的连接重配置操作之后,向MeNB返回重配完成消息,所述重配完成消息可通过MeNB空口发送,也可以通过SeNB空口发送给SeNB后再转发给MeNB,为了提高发送可靠性,还可以分别通过MeNB空口和SeNB空口发送,具体的发送方式可根据实际的信道条件来确定。
步骤204:MeNB向MME返回建立响应消息,完成与MME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
所述建立响应消息中携带有下行隧道终结点,如果本次双连接是bearer-splitting方式,则所述下行隧道终结点是MeNB,否则,所述下行隧道终结点是SeNB。
所述建立响应消息还可携带有:MME/MeNB的S1AP ID、建立的E-RAB列表,如果E-RAB建立失败,还可携带有建立失败的E-RAB列表。
上述实例1是MeNB先与SeNB建立E-RAB后,在与MME建立E-RAB的过程中,指示终端进行本地的连接重配置操作的,MeNB也可以按照其他顺序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方案。
例2:
如图5所示,仍为MeNB受MME的触发,建立双连接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例2中,MeNB在与MME的E-RAB建立过程中向终端发送包含MeNB配置信息但不包含SeNB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MeNB在与MME的E-RAB建立完成后,再与SeNB建立E-RAB,之后,再向终端发送包含SeNB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在实例2中,终端进行了两次连接重配置操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MeNB接收所述MME发起的E-RAB建立请求。
本步骤301与步骤201的实现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02:MeNB在确定双连接方式为bearer-splitting方式时,向所述终端发送包括自身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指示所述终端进行本地的连接重配置操作。
本步骤302中的连接重配消息与实例1中步骤203所涉及的连接重配消息相比,不包含SeNB配置信息。
终端进行本地的连接重配置操作是指对MeNB部分进行无线资源配置,并返回重配完成消息。
步骤303:MeNB向MME返回携带了下行隧道终结点的建立响应消息,完成与MME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
由于本次双连接是bearer-splitting方式,所述下行隧道终结点是MeNB。
所述建立响应消息还包括:MME/MeNB的S1AP ID、建立的E-RAB列表,如果E-RAB建立失败,还可携带有建立失败的E-RAB列表。
步骤304:MeNB与SeNB之间建立无线接入承载E-RAB。
本步骤304的实现过程与实例1中的步骤202的实现过程相同,也可具有图5和图6两种情况。
步骤305:MeNB将包括SeNB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指示所述终端再次进行本地的连接重配置操作,同时终端获知本次双连接方式。
在本步骤305中所涉及的连接重配消息与实例1中步骤203所涉及的连接重配消息相比,不包含MeNB配置信息。
终端进行本地的连接重配置操作是指对SeNB部分进行无线资源配置,并返回重配完成消息,此时,双连接建立过程结束。
以上实例1和实例2都是以MeNB受到MME的触发开始双连接建立过程的,当然,MeNB也可以在没有受到MME触发的情况下,根据负载均衡条件、无线信道情况或当前在MeNB上的部分承载转移到SeNB上时,主动开始双连接建立过程,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并不对此做限定。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二是在实施例一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MeNB进行双连接方式的切换方法,如图7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MeNB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需要进行切换时,MeNB与终端接入的SeNB之间建立E-RAB。
在双连接方式由bearer-splitting方式切换为非bearer-splitting方式时,MeNB与SeNB之间建立的E-RAB的上行隧道终结点为S-GW,在双连接方式由非bearer-splitting方式切换为bearer-splitting方式时,MeNB与SeNB之间建立的E-RAB的上行隧道终结点为MeNB。
本步骤与实例1和实例2中的建立过程相同,也可有图8和图9所示的两种情况。
步骤402:MeNB将包含了自身配置信息和所述SeNB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确定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
所述双连接方式为bearer-splitting方式或bearer-splitting方式,在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微基站的PDCP层配置信息、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为非bearer-splitting方式;否则,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为bearer-splitting方式。
本步骤中是所述终端在进行本地的连接重配置操作时,确定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的。
步骤403:MeNB向MME发起路径切换请求,进行双连接方式的切换。
在双连接方式由bearer-splitting方式切换为非bearer-splitting方式时,所述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SeNB,指示所述MME将下行隧道终结点从MeNB切换至所述SeNB,否则,所述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MeNB,指示所述MME将下行隧道终结点从SeNB切换至MeNB。
所述MME完成E-RAB的切换后,向MeNB返回路径切换确认,所述路径切换确认中包含上行隧道终结点为S-GW,此时,如果双连接方式由bearer-splitting方式切换为非bearer-splitting方式,则S-GW发送的数据通过E-RAB直接发送到SeNB,而无需经MeNB的转发;否则,S-GW发送的数据经MeNB的转发后,再发给SeNB。
以上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描述了E-RAB的建立过程(优选地,可以有servingcell的添加过程),对于E-RAB的修改、释放过程类似,可以是MME发起的,或是MeNB主动开始的,甚至可以是SeNB发起的,只要发起方通知相应的节点修改GTP隧道终结点或删除GTP隧道即可。对于发送给终端的RRC连接重配消息,可以通过修改或删除SeNB的DRB信息来实现,消息体结构与实例1中的结构相同。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三描述了一种与实施例一属于同一发明构思下的双连接***,如图10所示,所述***包括宏基站、与所述宏基站建立E-RAB的微基站,其中:
所述宏基站用于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以及,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后,向所述终端发送包含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确定双连接方式;
所述微基站用于与所述宏基站建立E-RAB;
其中:在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微基站的PDCP层配置信息、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双连接方式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否则,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优选地,所述连接重配消息是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发送的。
宏基站与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的优化过程如下:
所述宏基站具体用于向微基站发起E-RAB建立请求,所述E-RAB建立请求中包含使所述微基站获知本次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的指示信息,并接收所述微基站返回的建立响应消息,完成与所述微基站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
所述微基站具体用于接收到所述宏基站发起的E-RAB建立请求后,进行本地配置,并向所述宏基站返回建立响应消息。
优选地,所述微基站具体用于在所述指示消息为:在OAM中配置的所述宏基站的资源配置信息时,根据所述宏基站的资源配置信息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或者,在所述指示消息为:上行隧道终结点时,若确定所述上行隧道终结点是宏基站,则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若确定所述上行隧道终结点是S-GW,则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或者,在所述指示消息为:表示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的标识号时,根据所述标识号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
优选地,所述微基站具体用于在根据所述指示消息确定双连接方式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在本地配置PDCP层、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在确定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无需在本地配置PDCP层、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
优选地,所述宏基站还用于在向微基站发起E-RAB建立请求之前,或向微基站发起E-RAB同时,向所述微基站请求添加用于建立所述E-RAB的serving cell,或者,向所述微基站请求已添加的用于建立所述E-RAB的serving cell。
优选地,所述***还包括MME,用于与所述宏基站之间建立E-RAB,其中,在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宏基站与MME之间建立的E-RAB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所述宏基站;否则,宏基站与MME之间建立的E-RAB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微基站。
宏基站分别与所述微基站和MME建立E-RAB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
所述MME具体用于向所述宏基站发起E-RAB建立请求,并在接收到所述宏基站返回的建立响应消息时,完成与宏基站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
所述宏基站具体用于接收所述MME发起的E-RAB建立请求,并在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后,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在完成与微基站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之后,将包括自身配置信息和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指示所述终端确定双连接方式,之后向MME13返回建立响应消息。
方式二:
所述MME具体用于向所述宏基站发起E-RAB建立请求,并在接收到宏基站返回的建立响应消息时,完成与宏基站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
所述宏基站具体用于接收所述MME13发起的E-RAB建立请求,并在确定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将包括自身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指示所述终端进行本地的连接重配置操作后,向MME返回建立响应消息,以及,在完成与MME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之后,再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并将包括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确定双连接方式。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四描述了一种与实施例二属于同一发明构思下的双连接切换***,所述***包括宏基站、与所述宏基站建立E-RAB的微基站,其中:
宏基站用于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需要切换时,与终端接入的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并向所述终端发送包含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确定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其中:所述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或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在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微基站的PDCP层配置信息、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否则,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所述微基站用于与所述宏基站建立E-RAB。
所述***还包括MME,其中:
所述宏基站,具体用于向所述MME发起路径切换请求,其中,在双连接方式由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切换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所述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微基站,否则,所述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宏基站;
所述MME,用于在接收到的所述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微基站时,将下行隧道终结点从宏基站切换至所述微基站,在接收到的所述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宏基站时,将下行隧道终结点从微基站切换至宏基站。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还描述了一种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三属于同一发明构思下的宏基站,如图11所示,所述宏基站包括双连接方式确定模块11、隧道建立模块12和指示模块13,其中:
双连接方式确定模块11用于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隧道建立模块12用于与终端接入的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
指示模块13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包含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确定双连接方式;
其中:在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微基站的PDCP层配置信息、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双连接方式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否则,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优选地,所述指示模块13具体用于通过RRC信令发送所述连接重配消息。
所述隧道建立模块12与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的优化方式如下:
所述隧道建立模块12具体用于向微基站发起E-RAB建立请求,所述E-RAB建立请求中包含使所述微基站获知本次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的指示信息,并在接收到所述微基站返回的建立响应消息时,完成与所述微基站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
优选地,所述隧道建立模块12具体用于向微基站发起E-RAB建立请求之前,或向微基站发起E-RAB同时,向所述微基站请求添加用于建立所述E-RAB的服务小区servingcell,或者,向所述微基站请求已添加的用于建立所述E-RAB的serving cell。
优选地,所述隧道建立模块12还与MME建立E-RAB,具体为:所述隧道建立模块12还用于与MME之间建立E-RAB,其中,在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与MME之间建立的E-RAB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所述宏基站;否则,与MME之间建立的E-RAB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微基站。
所述隧道建立模块12分别与微基站和MME建立E-RAB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
所述隧道建立模块12具体用于接收所述MME发起的E-RAB建立请求,并在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后,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在完成与微基站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之后,将包括自身配置信息和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指示所述终端确定双连接方式,之后向MME返回建立响应消息。
方式二:
所述隧道建立模块12具体用于接收所述MME发起的E-RAB建立请求,并在确定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将包括自身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指示所述终端进行本地的连接重配置操作后,向MME返回建立响应消息,以及,在完成与MME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之后,再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并将包括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确定双连接方式。
在本实施例五中,还描述了受所述宏基站指示确定双连接方式的终端,如图12所示,所述终端包括接收模块21和双连接方式确定模块22,其中:
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包含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信息;
双连接方式确定模块22用于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确定双连接方式,其中:在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微基站的PDCP层配置信息、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确定双连接方式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否则,确定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六描述了一种与实施例二和实施例四属于同一发明构思下的宏基站,如图13所示,所述宏基站包括切换判断模块31、隧道建立模块32和指示模块33,其中:
切换判断模块31用于判断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否需要切换;
隧道建立模块32用于在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需要切换时,与终端接入的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其中,在双连接方式由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切换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宏基站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的E-RAB的上行隧道终结点为S-GW,否则,上行隧道终结点为宏基站;
指示模块33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包含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确定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其中:所述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或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在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微基站的PDCP层配置信息、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否则,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优选地,所述宏基站还包括:路径切换请求模块34,用于向MME发起路径切换请求,其中,在双连接方式由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切换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所述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微基站,指示所述MME将下行隧道终结点从宏基站切换至所述微基站,否则,所述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宏基站,指示所述MME将下行隧道终结点从微基站切换至宏基站。
在本实施例六中,还描述了受所述宏基站指示确定双连接切换方式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接收模块和双连接方式确定模块,其中: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包含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信息;
双连接方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确定双连接方式,其中:所述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或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在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微基站的PDCP层配置信息、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确定双连接方式由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切换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否则,确定双连接方式由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切换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及设备,由宏基站在与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后,向终端发送包含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终端根据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是否中有微基站的PDCP层配置信息、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来确定双连接方式或双连接切换方式,完善了3GPP中终端无法获知双连接方式的问题;同时,微基站根据宏基站发送的指示消息(OAM中配置的所述宏基站的资源配置信息、上行隧道终结点或标识号)来确定本次双连接方式,也是对目前双连接方案的有效补充。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非持续性的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4)

1.一种双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宏基站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宏基站与终端接入的微基站之间建立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E-RAB后,向所述终端发送包含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确定双连接方式;
其中:在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微基站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配置信息、基于演进的分组***承载eps-bearer标识和数据无线承载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双连接方式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否则,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重配消息是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发送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宏基站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具体包括:
宏基站向微基站发起E-RAB建立请求,所述E-RAB建立请求中包含使所述微基站获知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的指示信息;
宏基站在接收到所述微基站返回的建立响应消息时,完成与所述微基站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消息为:在操作管理维护OAM中配置的所述宏基站的资源配置信息,使得微基站根据所述宏基站的资源配置信息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或者
所述指示消息为:上行隧道终结点,使得微基站在确定所述上行隧道终结点是宏基站时,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在确定所述上行隧道终结点是服务网关S-GW时,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或者
所述指示消息为:表示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的标识号,使得微基站根据所述标识号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宏基站向微基站发起E-RAB建立请求之后,且接收到所述建立响应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微基站根据所述指示消息确定双连接方式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在本地配置PDCP层、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在确定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无需在本地配置PDCP层、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宏基站向微基站发起E-RAB建立请求之前,或宏基站向微基站发起E-RAB同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宏基站向所述微基站请求添加用于建立所述E-RAB的服务小区servingcell,或者,宏基站向所述微基站请求已添加的用于建立所述E-RAB的servingcell。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所述宏基站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的E-RAB的上行隧道终结点为所述宏基站,否则,宏基站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的E-RAB的上行隧道终结点为服务网关S-GW。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宏基站与移动管理实体MME之间建立E-RAB,其中,在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宏基站与MME之间建立的E-RAB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所述宏基站;否则,宏基站与MME之间建立的E-RAB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微基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宏基站与分别所述微基站和MME之间建立E-RAB以及将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具体包括:
宏基站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之前,接收所述MME发起的E-RAB建立请求;
宏基站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
宏基站在完成与微基站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之后,将包括自身配置信息和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
宏基站在所述终端确定双连接方式后,向MME返回携带建立响应消息,完成与MME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宏基站分别与所述微基站和MME之间建立E-RAB以及将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具体包括:
宏基站在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之前,接收所述MME发起的E-RAB建立请求;
在确定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将包括自身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指示所述终端进行本地的连接重配置操作,并在所述终端完成本地的连接重配置操作之后,向MME返回建立响应消息;
宏基站在完成与MME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之后,再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
宏基站在完成与微基站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之后,将包括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确定双连接方式。
11.一种双连接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宏基站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需要切换时,与终端接入的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
所述宏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包含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确定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
其中:所述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或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在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微基站的PDCP层配置信息、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否则,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宏基站向MME发起路径切换请求,其中,在双连接方式由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切换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所述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微基站,指示所述MME将下行隧道终结点从宏基站切换至所述微基站,否则,所述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宏基站,指示所述MME将下行隧道终结点从微基站切换至宏基站。
13.一种双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宏基站、与所述宏基站建立E-RAB的微基站,其中:
所述宏基站,用于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以及,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后,向所述终端发送包含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确定双连接方式;
所述微基站,用于与所述宏基站建立E-RAB;
其中:在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微基站的PDCP层配置信息、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双连接方式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否则,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重配消息是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发送的。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宏基站,具体用于向微基站发起E-RAB建立请求,所述E-RAB建立请求中包含使所述微基站获知本次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的指示信息,并接收所述微基站返回的建立响应消息,完成与所述微基站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
所述微基站,具体用于接收到所述宏基站发起的E-RAB建立请求后,进行本地配置,并向所述宏基站返回建立响应消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基站,具体用于在所述指示消息为:在OAM中配置的所述宏基站的资源配置信息时,根据所述宏基站的资源配置信息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或者,在所述指示消息为:上行隧道终结点时,若确定所述上行隧道终结点是宏基站,则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若确定所述上行隧道终结点是S-GW,则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或者,在所述指示消息为:表示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的标识号时,根据所述标识号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基站,具体用于在根据所述指示消息确定双连接方式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在本地配置PDCP层、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在确定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无需在本地配置PDCP层、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宏基站,还用于在向微基站发起E-RAB建立请求之前,或向微基站发起E-RAB同时,向所述微基站请求添加用于建立所述E-RAB的serving cell,或者,向所述微基站请求已添加的用于建立所述E-RAB的serving cell。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包括:
MME,用于与所述宏基站之间建立E-RAB,其中,在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宏基站与MME之间建立的E-RAB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所述宏基站;否则,宏基站与MME之间建立的E-RAB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微基站。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其特征在于,
所述MME,具体用于向所述宏基站发起E-RAB建立请求,并在接收到所述宏基站返回的建立响应消息时,完成与宏基站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
所述宏基站,具体用于接收所述MME发起的E-RAB建立请求,并在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后,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在完成与微基站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之后,将包括自身配置信息和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指示所述终端确定双连接方式,之后向MME返回建立响应消息。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其特征在于,
所述MME,具体用于向所述宏基站发起E-RAB建立请求,并在接收到宏基站返回的建立响应消息时,完成与宏基站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
所述宏基站,具体用于接收所述MME发起的E-RAB建立请求,并在确定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将包括自身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指示所述终端进行本地的连接重配置操作后,向MME返回建立响应消息,以及,在完成与MME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之后,再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并将包括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确定双连接方式。
22.一种双连接切换***,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宏基站、与所述宏基站建立E-RAB的微基站,其中:
宏基站,用于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需要切换时,与终端接入的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并向所述终端发送包含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确定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其中:所述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或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在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微基站的PDCP层配置信息、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否则,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所述微基站,用于与所述宏基站建立E-RAB。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包括MME,其中:
所述宏基站,具体用于向所述MME发起路径切换请求,其中,在双连接方式由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切换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所述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微基站,否则,所述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宏基站;
所述MME,用于在接收到的所述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微基站时,将下行隧道终结点从宏基站切换至所述微基站,在接收到的所述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宏基站时,将下行隧道终结点从微基站切换至宏基站。
24.一种宏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宏基站包括:
双连接方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隧道建立模块,用于与终端接入的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
指示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包含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确定双连接方式;
其中:在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微基站的PDCP层配置信息、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双连接方式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否则,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宏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示模块,具体用于通过RRC信令发送所述连接重配消息。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宏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隧道建立模块,具体用于向微基站发起E-RAB建立请求,所述E-RAB建立请求中包含使所述微基站获知本次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的指示信息,并在接收到所述微基站返回的建立响应消息时,完成与所述微基站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宏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隧道建立模块,具体用于向微基站发起E-RAB建立请求之前,或向微基站发起E-RAB同时,向所述微基站请求添加用于建立所述E-RAB的服务小区serving cell,或者,向所述微基站请求已添加的用于建立所述E-RAB的serving cell。
2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宏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隧道建立模块,还用于与MME之间建立E-RAB,其中,在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与MME之间建立的E-RAB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所述宏基站;否则,与MME之间建立的E-RAB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微基站。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宏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隧道建立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MME发起的E-RAB建立请求,并在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后,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在完成与微基站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之后,将包括自身配置信息和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指示所述终端确定双连接方式,之后向MME返回建立响应消息。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宏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隧道建立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MME发起的E-RAB建立请求,并在确定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将包括自身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指示所述终端进行本地的连接重配置操作后,向MME返回建立响应消息,以及,在完成与MME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之后,再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并将包括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确定双连接方式。
3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包含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信息;
双连接方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确定双连接方式,其中:在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微基站的PDCP层配置信息、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确定双连接方式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否则,确定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32.一种宏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宏基站包括:
切换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否需要切换;
隧道建立模块,用于在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需要切换时,与终端接入的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其中,在双连接方式由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切换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宏基站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的E-RAB的上行隧道终结点为S-GW,否则,上行隧道终结点为宏基站;
指示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包含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确定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其中:所述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或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在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微基站的PDCP层配置信息、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否则,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宏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宏基站还包括:
路径切换请求模块,用于向MME发起路径切换请求,其中,在双连接方式由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切换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所述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微基站,指示所述MME将下行隧道终结点从宏基站切换至所述微基站,否则,所述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宏基站,指示所述MME将下行隧道终结点从微基站切换至宏基站。
34.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包含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信息;
双连接方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确定双连接方式,其中:所述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或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在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微基站的PDCP层配置信息、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确定双连接方式由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切换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否则,确定双连接方式由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切换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CN201310632323.8A 2013-11-29 2013-11-29 一种双连接方法、双连接切换方法及相应的***和设备 Active CN1046841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32323.8A CN104684104B (zh) 2013-11-29 2013-11-29 一种双连接方法、双连接切换方法及相应的***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32323.8A CN104684104B (zh) 2013-11-29 2013-11-29 一种双连接方法、双连接切换方法及相应的***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84104A CN104684104A (zh) 2015-06-03
CN104684104B true CN104684104B (zh) 2018-08-31

Family

ID=53318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32323.8A Active CN104684104B (zh) 2013-11-29 2013-11-29 一种双连接方法、双连接切换方法及相应的***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841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77439B2 (en) 2015-07-31 2019-11-12 Nec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thereof
CN106686751B (zh) * 2015-11-10 2021-08-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承载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6921988B (zh) * 2015-12-24 2020-04-24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s1切换过程中处理erab管理过程的方法
EP3525537B1 (en) * 2016-10-07 2022-01-05 Ntt Docomo, Inc.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network device,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8377548B (zh) * 2016-10-12 2021-04-2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性管理方法、ue和通信***
US20180212719A1 (en) * 2017-01-24 2018-07-26 Mediatek Inc. Tcp enhancements in reduced radio link quality conditions
CN108924949B (zh) * 2017-03-24 2021-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中的通信方法、装置和***
US10440615B2 (en) * 2017-06-15 2019-10-08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handling handover in dual connectivity
CN109803330B (zh) * 2017-11-16 2021-01-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承载的处理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7948964B (zh) * 2017-11-30 2020-12-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0087318A1 (en) 2018-10-31 2020-05-07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handover
CN111465059B (zh) * 2019-01-21 2022-05-10 ***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上行信息传输路径确定方法和终端
US10911995B2 (en) * 2019-03-15 2021-02-02 Mediatek Inc.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dual active of multiple subscriber identitie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9989A (zh) * 2010-08-13 2013-05-22 英特尔公司 用于异构重叠网络的基站选择方法
CN103313292A (zh) * 2012-03-15 2013-09-18 马维尔国际有限公司 基于单基带芯片双连接架构的异***测量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06077B2 (en) * 2010-08-13 2014-04-22 Intel Corporation Configurable common reference signal port for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9989A (zh) * 2010-08-13 2013-05-22 英特尔公司 用于异构重叠网络的基站选择方法
CN103313292A (zh) * 2012-03-15 2013-09-18 马维尔国际有限公司 基于单基带芯片双连接架构的异***测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84104A (zh) 2015-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84104B (zh) 一种双连接方法、双连接切换方法及相应的***和设备
CN104378793B (zh) 一种切换方法、主控基站及受控基站
KR102180383B1 (ko) 셀 구성 방법 및 장치
CN105009678B (zh) 用于在多个e节点b和用户设备之间提供同时连接的方法和***
CN105359582B (zh) 在无线通信***中执行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029933A1 (ja) 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無線端末、コア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及びこれらの方法
JP2023129544A (ja) ターゲット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ソース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及びこれらの方法
KR102391106B1 (ko) 노드 및 통신 방법
CN108566309A (zh) 一种接入目标小区的方法以及设备
US20160157155A1 (en) Selective Bearer Splitting in Cell System
CN109315008B (zh) 多连接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03517357B (zh) 一种进行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JP6294480B2 (ja) データ・フローのセットアップまたは修正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プライマリ・ノード、セカンダリ・ノード、ue、なら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製品
CN107005891B (zh) 一种建立承载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6559916A (zh) 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及其装置、基站及终端
US20180124857A1 (en) Radio access network device,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ip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CN106304271B (zh) 一种多无线接入网络下提供业务与接受业务的方法及设备
CN103428768B (zh) 一种接入方法、基站、接入点和用户设备
WO2019042396A1 (zh) 网络接入和接入控制方法、装置
KR20190095964A (ko) 무선 액세스 네트워크 핸드오버 방법, 기지국, 및 기지국의 통신 방법
WO2017118191A1 (zh) 一种控制面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180213584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04349415A (zh) 一种数据包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WO2014205772A1 (zh) 一种无线网络的建立方法、设备及***
EP4213514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