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26945A - 树脂制后尾门的下部构造 - Google Patents

树脂制后尾门的下部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26945A
CN104626945A CN201410645869.1A CN201410645869A CN104626945A CN 104626945 A CN104626945 A CN 104626945A CN 201410645869 A CN201410645869 A CN 201410645869A CN 104626945 A CN104626945 A CN 1046269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ock body
inner panel
rib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458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uki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zuki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uki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zuki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626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269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10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rear
    • B60J5/101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rear for non-load transporting vehicles, i.e. family cars including v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8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B60J5/0481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plast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不依赖金属部件地确保刚性和耐冲击强度,并有利于轻量化和成本削减的树脂制后尾门的下部构造。在树脂制后尾门(1)中,外板和内板(3)利用周缘部接合在一起,上端部(11)通过铰链铰接连接于车身后部开口的上边,并能够通过安装在下端部的锁体(6)相对于固定在车身后部开口的下边的锁扣进行卡合、脱离。锁体收容部(15)是利用纵壁部(51)包围锁体(6)的箱型形状。设置有从纵壁部(51)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一对肋(34),在一对肋(34)之间,形成有用于配置线束(7)的通路,在内板(3)的沿着通路的截面内嵌入成形有强化用长纤维。

Description

树脂制后尾门的下部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于汽车的车身后部开口处的后尾门,尤其是涉及一种掀背式的树脂制后尾门的下部构造。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轻量化为目的推进车身的树脂化,关于设置于汽车的车身后部开口处的后尾门的树脂化时的各种课题也在被研究。作为对后尾门进行树脂化时的问题点,由于与金属板相比刚性较低,耐冲击方面也较弱,因此在因后面冲撞等而自车辆后方作用有冲击负荷的情况下,存在面板分断的隐患。
作为加强以及后面冲撞对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金属板加强件从铰链部经由窗框部延长至腰线之下,并且利用线缆连结上端的铰链部与下端中央的锁体部。但是,铰链周边暂且不论,若将金属板加强件延长至支柱部或者腰线之下,则重量增加,对轻量化、成本削减的贡献变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590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依赖于金属部件地确保刚性和耐冲击强度,并有利于轻量化和成本削减的树脂制后尾门的下部构造。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树脂制后尾门的下部构造,其设置于车身后部开口处并可开闭自如,在由树脂成形品构成的外板和内板的上部设有窗开口,该外板的周缘部、该内板的周缘部以及上述窗开口的周缘部接合为一体,形成上述窗开口的上边的上端部通过铰链连接于上述车身后部开口的上边且能够转动自如,设置在上述内板的上述窗开口的车辆下方的锁体收容部收容有锁体,该锁体能够与固定在上述车身后部开口的下边的锁扣卡合或脱离,在上述外板和上述内板之间形成有内部空间,在上述内部空间内配置有线缆和/或线束,该线缆和/或线束连结上述上端部和上述窗开口以下的主体部,该树脂制后尾门的下部构造的特征在于,上述锁体收容部具有从上述内板的内表面竖直设置在上述内部空间的纵壁部,并且通过上述纵壁部包围上述锁体构成箱型形状;一对肋设置成从上述锁体收容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上述纵壁部的至少其中之一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在上述一对肋之间形成有用于配置上述线缆和/或线束的通路,并且,在上述内板的沿着上述通路的部分的截面内嵌入成形有强化用长纤维。
另外,在本发明的树脂制后尾门的下部构造的一技术方案中,在上述通路与上述外板之间形成有闭合截面,在该闭合截面内填充有粘接剂。
另外,本发明的树脂制后尾门的下部构造的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树脂制后尾门的下部构造,其设置于车身后部开口处并可开闭自如,在由树脂成形品构成的外板和内板的上部设有窗开口,该外板的周缘部、该内板的周缘部以及上述窗开口的周缘部接合为一体,形成上述窗开口的上边的上端部通过铰链连接于上述车身后部开口的上边且能够转动自如,设置在上述内板的上述窗开口的车辆下方的锁体收容部收容有锁体,该锁体能够与固定在上述车身后部开口的下边的锁扣卡合或脱离,在上述外板和上述内板之间形成有内部空间,在上述内部空间内配置有线缆和/或线束,该线缆和/或线束连结上述上端部和上述窗开口以下的主体部,该树脂制后尾门的下部构造的特征在于,上述锁体收容部具有从上述内板的内表面竖立设置在上述内部空间的纵壁部,并且通过上述纵壁部包围上述锁体构成箱型形状;一对肋设置成从上述锁体收容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上述纵壁部的至少其中之一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在上述一对肋之间形成有用于配置上述线缆和/或线束的通路,并且,在上述通路与上述外板之间形成有闭合截面,在该闭合截面内填充有粘接剂。
另外,在本发明的树脂制后尾门的下部构造的一技术方案中,曲折用肋交替地配置在形成上述通路的一对肋的相对侧壁上且突出于该侧壁,该曲折用肋使配置在上述通路中的上述线缆和/或线束呈曲折状。
另外,在本发明的树脂制后尾门的下部构造的一技术方案中,从上述锁体收容部的上述纵壁部向上述内板的下端部延伸的第1纵肋设置为呈竖立状态,在上述第1纵肋的基部或者与基部相邻地在上述内板的截面内嵌入成形有强化用长纤维,并且,上述外板具有第2纵肋,该第2纵肋与上述第1纵肋相邻并且设置于上述内部空间内且呈竖立状态,上述第2纵肋的缘端通过沿上述第1纵肋的基部涂布的粘接剂粘接固定。
另外,在本发明的树脂制后尾门的下部构造的一技术方案中,上述强化用长纤维包含玻璃长纤维或者碳长纤维,通过浸渍树脂进行集束或者作为织成的带状物进行嵌入成形。
另外,在本发明的树脂制后尾门的下部构造的一技术方案中,沿着与上述车身后部开口的周缘部抵接的密封面,在上述内板的截面内嵌入成形有强化用长纤维。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树脂制后尾门的下部构造的一技术方案,如上述那样构成,因此,在与车身侧卡合的锁体的周边形成加强构造,在抑制来自车辆后方的冲击负荷导致锁体周边断裂方面是有利的。此外,在取代在上述通路内嵌入成形强化用长纤维或者在该结构的基础上,在上述通路与上述外板之间形成闭合截面,并在该闭合截面中填充有粘接剂的技术方案中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通路与上述外板之间形成闭合截面,并且在该闭合截面中填充有粘接剂(33b),在该技术方案中,沿着支柱部配置在通路内的线缆和/或线束被粘接剂固定,形成以其为核心的加强构造,与上述相同地避免重量増加,并且在防止后尾门整体的变形、断裂方面是有利的。
另外,采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曲折用肋(34a)交替地配置在形成上述通路的一对肋(34)的相对侧壁上且突出于该侧壁,该曲折用肋使配置在上述通路中的上述线缆和/或线束(7)呈曲折状,因此,在粘接前利用曲折用肋卡定线缆和/或线束,能够稳定地涂布粘接剂且能够提高操作性,也能够提高粘着性。
另外,采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从上述锁体收容部(15)的上述纵壁部向上述内板的下端部延伸的第1纵肋(52、53)设置为呈竖立状态,在上述第1纵肋的基部或者与基部相邻地在上述内板的截面内嵌入成形有强化用长纤维(53f),并且,上述外板具有第2纵肋(25),该第2纵肋(25)与上述第1纵肋(53)相邻并且设置在上述内部空间内且呈竖立状态,上述第2纵肋的缘端被沿上述第1纵肋的基部涂布的粘接剂(53b)粘接固定,因此,能够利用强化用长纤维防止来自后方的冲击负荷所导致的锁体的周边的断裂、分离,并且,通过粘接固定内板和外板,从而抑制内板和外板之间的分离,在使负荷在后尾门整体上分散这一点上也是有利的。
另外,采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上述强化用长纤维包含玻璃长纤维或者碳长纤维,通过浸渍树脂进行集束或者作为织成的带状物进行嵌入成形,因此,能够以恒定的分量、取向以及形状***强化用长纤维。
另外,采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在沿着与上述车身后部开口的周缘部抵接的密封面(32),在上述内板的截面内嵌入成形有强化用长纤维(33f),因此,内板的包含铰接于车身的铰链安装部(上端部)、左右的支柱部以及锁体安装部(下端部)在内的周缘部的强度和刚性得到提高,在抑制内板与外板之间的分离这一点上是有利的。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室内侧观察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后尾门所得到的图。
图2是从背面侧观察内板所得到的图。
图3是表示线束的配设状态的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图1所示内容的A-A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1所示内容的A-A剖视图。
图7是表示锁体安装部周边的加强构造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B-B局部剖视图。
图9是图8的示意性的C-C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后尾门;2外板;3内板;4后尾门玻璃;5铰链;6锁体;7线束;10窗开口;11上端部;12支柱部;13主体部;14下端部;15锁体收容部;20、30、21、31周缘部;23加强肋;25第2纵肋;32密封面;33、34、35加强肋;33a、34a曲折用肋;33b、33d、53b粘接剂;33c、34c、35c通路;33f、34f、35f、53f强化用长纤维;51纵壁;52、53第1纵肋;55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图4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后尾门1。该后尾门具有外板2、内板3、锁体6、锁体收容部15以及线束7。在各图中,后尾门1是能开闭地设置于车身后部开口处的掀背式的后尾门,在上部设有窗开口10,均由薄壁的树脂成形品构成的外板2和内板3形成为利用外板2的周缘部21、内板3的周缘部31以及窗开口10的周缘部20、30接合而成的截面呈中空的中空构造(日文:モナカ構造)(蛤壳构造)。
后尾门1(内板3)由形成窗开口10的上边的上端部11、形成窗开口10的左右两边的支柱部12、12以及比窗开口10靠车辆下方的主体部13构成。在上端部11的左右2个部位设有铰链5的安装部,后尾门1通过该左右一对铰链5能转动地与车身后部开口的上边连接在一起。
在图示例子中,在内板3的供铰链5安装的安装部的背面侧安装有金属制的加强板55,并以在加强板55和铰链5之间夹着内板3的状态进行紧固,但也能够省略加强板55。与上端部11的铰链安装部相邻地设有孔110,该孔110供后述的线束7从后尾门1的中空部内向车身侧被拉出。
在内板3的下端部14设有能够相对于固定在车身后部开口的下边的锁扣(未图示)进行卡合、脱离的锁体6的安装部41,在与该安装部41相邻的主体部13上一体形成有用于收纳锁体6及其机构部的锁体收容部15。锁体收容部15在主体部13的面向车辆室内侧的表面上呈箱状凹陷设置,在周围部分被纵壁51包围的内底面上固定有锁体6的上部(机构部侧)。在该例子中,锁体收容部15是构成为利用纵壁51从车辆上方和车辆宽度方向两侧包围锁体6的箱型形状。此外,锁体收容部15的下部50如后述那样贯通。锁体收容部15利用纵壁51形成箱型形状,因而提高了锁体收容部15的刚性。
如图7所示,锁体收容部15的下部50朝向下端部14的开口40进行贯通,利用左右的第1纵肋52、52与下端部14相结合。在比左右的第1纵肋52、52的更靠侧方的位置(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沿上下方向延伸有第1纵肋53、53。另外,锁体收容部15向图1中左侧(车辆宽度方向右侧)扩展,成为未图示的后雨刷器的马达收容部15a,设有供后雨刷器的枢轴穿通的孔15b。而且,在下端部14的位于马达收容部15a侧的部分上,凹陷设有在将打开的后尾门1关闭时所使用的把持部42。通过设置该第1纵肋52~53,而提高锁体收容部15的周边的刚性。
与内板3的周缘部31的中央侧相邻地形成有密封面32。密封面32是在后尾门1的关闭状态下与设置于车身后部开口处的外露翻边饰条(opening trim)(密封条)相抵接而形成密封的承受面,如图4所示,相对于周缘部31形成为台阶面。此外,在外板2的表面上粘接固定有后尾门玻璃4。
可以在内板3的主体部13背面侧,在整个面上突出设置有蜂巢状图案的加强肋。而且,在主体部13的外缘(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和下部)处,突出设置有沿着上述密封面32的背面侧延伸的一对加强肋33,在上述一对加强肋之间形成有通路33c。该通路33c为加强构造并且兼用作用于排出内部的水分的排水通路。
而且,通路33c兼用作在上端部11和支柱部12处配置向锁体6、后雨刷器的马达以及下端部14的灯43等供电的线束7的通路。
如图2和图3所示,突出设置有从锁体收容部15的处于图2中左侧部的纵壁51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朝向斜上方平行地延伸的一对加强肋34。在一对加强肋34之间形成有通路34c。经过该通路34c而配置的线束7在支柱部12的下部被导入到通路33c内,并经由支柱部12的上部从上端部11的孔110向车身侧被拉出。
在锁体收容部15的右侧部也竖立设置有一对加强肋35。一对加强肋35从右侧部的纵壁51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朝向斜上方平行地延伸。在该一对加强肋35处也形成有通路35c。左右两侧的一对加强肋34、35在与纵壁51连接的状态下,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因此,锁体收容部15的周边的刚性得到提高。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上述通路34c和通路33c的线束配置区间内,交替地突出设有用于呈曲折状配置线束7的曲折用肋33a、34a。曲折用肋也可以设于锁体收容部15的处于图2中右侧的一对加强肋35上。
像以上那样构成的后尾门1的外板2和内板3的成形并不特别限定,可使用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碳纤维增强聚丙烯,该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以聚丙烯树脂为基础并混合了玻璃纤维作为强化纤维,该碳纤维增强聚丙烯使用了碳纤维作为强化纤维。而且,追加了如下所述的加强构造。
(强化用长纤维的嵌入成形)
如图1和图4所示,在内板3的沿着从后尾门1的上端部11、支柱部12、主体部13的两侧部延伸到下端部14的通路33c(密封面32)和通路34c、35c的内板3的截面内嵌入成形有强化用长纤维33f、34f、35f。
作为这些强化用长纤维33f、34f、35f,优选玻璃长纤维、碳长纤维、聚酯长纤维,例如,能够优选使用向股线或者粗纱中浸渍聚丙烯树脂而集束的长纤维或者织成窄幅织物并形成为扁平的带状的长纤维。此外,也可以预成形为嵌入的形状。为了与使纤维长度变长后的短纤维(staple fiber)相区别,有时也将这些长纤维称为“超长纤维”。
此外,也能够省略比嵌入成形有强化用长纤维34f、35f的区间靠下侧的两侧部和下端部14的区间内的强化用长纤维33f,或者省略强化用长纤维34f、35f而仅设有强化用长纤维33f。另外,在前者的情况下,如图7或图9所示,也能够在内板3的与锁体6的收容部15的两侧部分的第1纵肋53、53相邻的截面内嵌入成形强化用长纤维53f、53f。
在任意情况下,都能利用嵌入成形在内板3的截面内的强化用长纤维33f、34f、35f提高强度和刚性,从而能够防止受到冲击负荷时的断裂,尤其是,防止后尾门1的通过铰链5铰接于车身后部开口上部的上部(11、12)和通过锁体6卡合于车身后部开口下部的下部(13、14)的分断、锁体6的收容部15的两侧部分处的断裂。
而且,强化用长纤维33f、34f、35f、53f嵌入成形于内板3的截面内,因此,能够在该部分的内表面侧设置加强肋,在与利用了以下所述的线/线束的加强构造之间的组合使用方面也是有利的。
(向闭合截面填充粘接剂)
在图5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中,与形成供线束7配置的通路33c、34c,即延伸到后尾门1的上端部11、支柱部12的通路33c(从密封面32、主体部13的两侧部去除下端部14)和通路34c(35c)的一对加强肋33和一对加强肋34(35)相对地在外板2的背面侧以相同的配置突出设置加强肋23,在外板2和内板3相接合的状态下,在加强肋33(34、35)和加强肋23之间形成有闭合截面,并向该闭合截面内填充粘接剂33b(发泡粘接剂)。
在该实施方式中,利用形成闭合截面的加强肋23、33(34、35)、线束7以及固化的粘接剂33b形成复合的加强构造,能够与上述相同地防止受到冲击负荷时的断裂,尤其是,防止后尾门1的通过铰链5铰接于车身后部开口的上部(11、12)和通过锁体6卡合于车身后部开口下部的下部(13、14)的分断、断裂。
另外,利用粘接剂33b和加强肋23、33(34、35)使内板3和外板2牢固地成为一体。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也可以局部或者全部省略外板2侧的加强肋23,而使粘接剂33d在中空构造的后尾门1自身的闭合截面内发泡。
在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中,不能向从主体部13的两侧部到下端部14的通路33c内填充粘接剂。确保该部分作为用于排出内部空间的水分的排水通路。
因此,如图8和图9所示,与内板3的第1纵肋53相邻地也在外板2上设置第2纵肋25,利用预先涂布于第1纵肋53的基部的粘接剂53b,也能够在该部分(锁体6的两侧部分)处接合外板2和内板3。在图9的例子中,第1纵肋53和第2纵肋25在沿车辆宽度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状态下,使第2纵肋25接合于内板3。此外,第1纵肋53和第2纵肋25可以彼此接触地配置。
在该情况下,纵肋53(25)也具有防止通过排水路径(通路33c)流下的水分流入锁体6的安装部41侧的功能。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强化用长纤维防止来自车辆后方的冲击负荷所导致的锁体6周边的断裂、分离,并且,通过内板3和外板2粘接固定在一起,能够抑制内板3和外板2之间的分离,在负荷在后尾门整体上分散这一点上是有利的。
此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强化用长纤维33f嵌入成形于上端部11、支柱部12、主体部13的两侧部以及下端部14中的沿着密封面32的截面内的情况,但是,也可以以局部加强为目的嵌入成形于从左右的支柱部12到上端部11的区间内,此外,也可以仅嵌入成形于左右的支柱部12。
另外,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粘接剂33b(33d)填充于上端部11、支柱部12中的通路33c内和主体部13中的通路34c、35c内的情况,但是也可以以局部加强为目的仅在从左右的支柱部12到上端部11的区间的通路33c内填充有粘接剂33b(33d),另外,也可以仅在左右的支柱部12的通路33c内填充有粘接剂33b(33d)。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顺带说一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进一步进行各种变形和变更。

Claims (7)

1.一种树脂制后尾门的下部构造,其设置于车身后部开口处并可开闭自如,在由树脂成形品构成的外板和内板的上部设有窗开口,该外板的周缘部、该内板的周缘部以及上述窗开口的周缘部接合为一体,形成上述窗开口的上边的上端部通过铰链连接于上述车身后部开口的上边且能够转动自如,设置在上述内板的上述窗开口的车辆下方的锁体收容部收容有锁体,该锁体能够与固定在上述车身后部开口的下边的锁扣卡合或脱离,在上述外板和上述内板之间形成有内部空间,在上述内部空间内配置有线缆和/或线束,该线缆和/或线束连结上述上端部和上述窗开口以下的主体部,该树脂制后尾门的下部构造的特征在于,
上述锁体收容部具有从上述内板的内表面竖直设置在上述内部空间的纵壁部,并且通过上述纵壁部包围上述锁体构成箱型形状,
一对肋设置成从上述锁体收容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上述纵壁部的至少其中之一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在上述一对肋之间形成有用于配置上述线缆和/或线束的通路,并且,在上述内板的沿着上述通路的部分的截面内嵌入成形有强化用长纤维。
2.一种树脂制后尾门的下部构造,其设置于车身后部开口处并可开闭自如,在由树脂成形品构成的外板和内板的上部设有窗开口,该外板的周缘部、该内板的周缘部以及上述窗开口的周缘部接合为一体,形成上述窗开口的上边的上端部通过铰链连接于上述车身后部开口的上边且能够转动自如,设置在上述内板的上述窗开口的车辆下方的锁体收容部收容有锁体,该锁体能够与固定在上述车身后部开口的下边的锁扣卡合或脱离,在上述外板和上述内板之间形成有内部空间,在上述内部空间内配置有线缆和/或线束,该线缆和/或线束连结上述上端部和上述窗开口以下的主体部,该树脂制后尾门的下部构造的特征在于,
上述锁体收容部具有从上述内板的内表面竖直设置在上述内部空间的纵壁部,并且通过上述纵壁部包围上述锁体构成箱型形状,
一对肋设置成从上述锁体收容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上述纵壁部的至少其中之一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在上述一对肋之间形成有用于配置上述线缆和/或线束的通路,并且,在上述通路与上述外板之间形成有闭合截面,在该闭合截面内填充有粘接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制后尾门的下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通路与上述外板之间形成有闭合截面,在该闭合截面内填充有粘接剂。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制后尾门的下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曲折用肋交替地配置在形成上述通路的一对肋的相对侧壁上且突出于该侧壁,该曲折用肋使配置在上述通路中的上述线缆和/或线束呈曲折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制后尾门的下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锁体收容部的上述纵壁部向上述内板的下端部延伸的第1纵肋设置为呈竖立状态,在上述第1纵肋的基部或者与基部相邻地在上述内板的截面内嵌入成形有强化用长纤维,并且,上述外板具有第2纵肋,该第2纵肋与上述第1纵肋相邻并且设置于上述内部空间内且呈竖立状态,
上述第2纵肋的缘端通过沿上述第1纵肋的基部涂布的粘接剂粘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或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制后尾门的下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强化用长纤维包含玻璃长纤维或者碳长纤维,通过浸渍树脂进行集束或者作为织成的带状物进行嵌入成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制后尾门的下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沿着与上述车身后部开口的周缘部抵接的密封面,在上述内板的截面内嵌入成形有强化用长纤维。
CN201410645869.1A 2013-11-13 2014-11-12 树脂制后尾门的下部构造 Pending CN1046269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35059 2013-11-13
JP2013235059A JP6217332B2 (ja) 2013-11-13 2013-11-13 樹脂製バックドアの下部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26945A true CN104626945A (zh) 2015-05-20

Family

ID=52991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45869.1A Pending CN104626945A (zh) 2013-11-13 2014-11-12 树脂制后尾门的下部构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217332B2 (zh)
CN (1) CN104626945A (zh)
DE (1) DE102014016205B4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14163A (zh) * 2016-07-29 2016-11-16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背门铰链安装结构
CN110072721A (zh) * 2016-12-14 2019-07-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门构造
CN112389173A (zh) * 2019-10-31 2021-02-2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背门流水结构
CN117295626A (zh) * 2021-05-17 2023-12-26 八千代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尾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36021B2 (ja) 2015-08-31 2018-12-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樹脂パネル構造及びラゲージドア
JP6759709B2 (ja) * 2016-05-25 2020-09-23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パネル構造
JP6950124B2 (ja) * 2016-11-29 2021-10-13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バックドアインナパネル
JP6957796B2 (ja) * 2017-03-30 2021-11-02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バックドアインナパネル
JP6495416B2 (ja) * 2017-10-27 2019-04-03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樹脂製バックドアの補強構造
JP6495417B2 (ja) * 2017-10-30 2019-04-03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樹脂製バックドアの補強構造
EP4155102A4 (en) * 2020-05-20 2023-07-12 Nissan Motor Co., Ltd. REAR VEHICLE DOO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17476A1 (en) * 2000-02-29 2001-08-30 Ikuo Nishikawa Vehicle door
CN1895947A (zh) * 2005-06-27 2007-01-17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结构
CN1991125A (zh) * 2005-12-28 2007-07-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车门结构
DE102012003599A1 (de) * 2011-03-30 2012-10-04 Daikyonishikawa Corp. Struktur einer Heckklappe für ein 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m Bilden derselben
CN104340028A (zh) * 2013-08-02 2015-02-11 铃木株式会社 树脂制后尾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92984A1 (fr) * 2002-04-30 2003-11-13 G P Daikyo Corporation Element interieur resineux d'un corps d'ouverture/fermeture, moule pour cet element et procede de moulage de cet element
JP4105519B2 (ja) * 2002-10-07 2008-06-2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車体固定構造
JP2004243987A (ja) * 2003-02-17 2004-09-02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車体固定構造
JP2012061869A (ja) * 2008-12-15 2012-03-29 Teijin Ltd 車両用垂直パネル部品
JP2010159037A (ja) * 2009-01-09 2010-07-22 Kanto Auto Works Ltd 自動車のバックドア
US8550536B2 (en) * 2009-11-25 2013-10-08 Weber Automotive Ag-Holding Tailgate from fibre-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plastic
JP5760926B2 (ja) * 2011-10-05 2015-08-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開閉体構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17476A1 (en) * 2000-02-29 2001-08-30 Ikuo Nishikawa Vehicle door
CN1895947A (zh) * 2005-06-27 2007-01-17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结构
CN1991125A (zh) * 2005-12-28 2007-07-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车门结构
DE102012003599A1 (de) * 2011-03-30 2012-10-04 Daikyonishikawa Corp. Struktur einer Heckklappe für ein 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m Bilden derselben
CN104340028A (zh) * 2013-08-02 2015-02-11 铃木株式会社 树脂制后尾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14163A (zh) * 2016-07-29 2016-11-16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背门铰链安装结构
CN110072721A (zh) * 2016-12-14 2019-07-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门构造
CN110072721B (zh) * 2016-12-14 2022-05-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门构造
CN112389173A (zh) * 2019-10-31 2021-02-2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背门流水结构
CN117295626A (zh) * 2021-05-17 2023-12-26 八千代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尾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17332B2 (ja) 2017-10-25
DE102014016205B4 (de) 2016-06-09
DE102014016205A1 (de) 2015-05-13
JP2015093615A (ja) 2015-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26945A (zh) 树脂制后尾门的下部构造
CN104340028B (zh) 树脂制后尾门
CN102119089B (zh) 一种车门,特别是汽车尾门、及包含该车门的车辆和制作车门的方法
KR102374628B1 (ko) 폐쇄 단면 구조, 중공 형상, 차량 부품
KR101704393B1 (ko) 자동차 트렁크 덮개
US8894128B2 (en) Assembly comprising of an opening panel and reinforcing elements
US8113572B2 (en) Rocker panel structure
JP4729087B2 (ja) 車両のドア構造
CN105711388A (zh) 一种汽车背门
EP2468544B1 (en) Upper part structure of vehicle
JP6051644B2 (ja) 樹脂製ドア構造
CN108909415B (zh) 具有承载件且带有防侵入件的门组件
JP2010149639A (ja) 自動車用ルームランプの取付構造
JP2003081134A (ja) 車両端範囲に配置された収容室を備えた自動車
JP7458364B2 (ja) 車両トランクの扉構造装置
EP3808607B1 (en)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and vehicle
CN209482983U (zh) 一种掀背式尾门铰链安装结构
JP6550208B2 (ja) 樹脂製バックドアのラッチ周辺構造
KR100320820B1 (ko) 자동차의 테일게이트용 트림부재의 장착구조
US20110089673A1 (en) Vehicle passenger compartment cladding element for a column of a motor vehicle
KR100899225B1 (ko) 화물자동차 적재함 덮개의 도어
JP2004090714A (ja) 車両用ドアインナーモジュール構造
EP1960253B1 (en) Hatch frame for vehicle
JP2009262617A (ja) 車両用ドア構造
CN205523592U (zh) 车辆后背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