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18922A - 一种rtt测量定位***中的测量结果匹配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rtt测量定位***中的测量结果匹配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18922A
CN104618922A CN201510030018.0A CN201510030018A CN104618922A CN 104618922 A CN104618922 A CN 104618922A CN 201510030018 A CN201510030018 A CN 201510030018A CN 104618922 A CN104618922 A CN 1046189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ck
timestamp
toa
tod
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300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18922B (zh
Inventor
李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3001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189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18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189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189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189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TT测量定位***中的测量结果匹配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接入点AP启动第一时钟和第二时钟,第二时钟的频率小于第一时钟的频率,且相邻计数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时钟溢出周期;发送定位探测请求报文时,根据第一时钟记录第一TOD时间戳,根据第二时钟记录第二TOD时间戳;接收定位探测响应报文时,根据第一时钟记录第一TOA时间戳,根据第二时钟记录第二TOA时间戳;判断是否第一TOA时间戳和第一TOD时间戳的差值落在预设范围内、且第二TOA时间戳与第二TOD时间戳的差值小于第一时钟溢出周期,是则判定第一TOD时间戳和第一TOA时间戳匹配。应用本发明实施例能提高测量结果匹配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RTT测量定位***中的测量结果匹配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RTT测量定位***中的测量结果匹配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应用,基于WLAN网络的室内定位技术越来越炙手可热,在零售、酒店、交通、医疗等众多的行业都有着光明的应用前景。
传统的WLAN定位技术依赖于RSSI信号强度,具体的又可以分为下面两种方法:基于信号传输模型的三角定位法和基于信号采样的指纹特征法。由于室内多径效应、障碍物等因素的影响,RSSI值非常不稳定,导致基于RSSI值的定位结果的不可靠。而新一代的定位***基于所谓的往返时延(Round-TripTime,RTT)时间,依赖电磁波传输的速度的恒定不变的特性,克服了传统RSSI定位***的缺陷,实现了更高精度、更稳定的定位效果。
所谓的RTT主动测量定位方法是指这样一种定位手段:基于接入点(AP)主动发送报文而进行的测量行为,即,由网络侧的接入点AP向待测量的终端(STA)发送定位探测请求报文、接收回应的定位探测响应报文,根据定位探测请求报文的时间戳和响应该定位探测请求报文的定位探测响应报文的时间戳,得出往返时间等信息,并进而计算出接入点AP与终端的距离。
因此,要实现基于RTT时间的定位,首先要对定位探测请求报文的时间戳(记为TOD时间戳)和定位探测响应报文的时间戳(记为TOA时间戳)进行匹配。要实现所述匹配,一个非常自然的想法是,通过报文对应的STA的MAC地址首先对定位探测请求报文和定位探测响应报文进行匹配,然后再从匹配的报文中读取各自的时间戳,然而,这种方法并不可行,这是因为:
在定位探测响应报文中只携带了目的MAC地址,即AP的MAC地址,而没有携带源MAC地址,即STA的MAC地址,因此无法通过STA的MAC地址对定位探测请求报文和定位探测响应报文进行匹配。
而且,电磁波传输的速度非常快,而RTT测量定位***一般测量的距离较短,因此电磁波传输消耗的时间非常短,一般在几个纳秒到几十个纳秒间,由于处理器速度限制、操作***调度的滞后性,软件无法实时的为定位探测请求报文和定位探测响应报文打时间戳,因此,RTT***里面的定位探测请求报文的发送时间戳TOD和定位探测响应报文的回应时间戳TOA都是由硬件完成。但硬件由于资源的限制,无法处理复杂的逻辑,往往只能分别记录下定位探测请求报文和定位探测响应报文的精确时间戳,无法记录下其他信息。因此,在RTT***中只由硬件记录下了两组时间戳数据集合:一组是发送时间戳的集合,即TOD集合,另一组是接收时间戳的集合,即TOA集合。显然,这样的数据还无法直接用于定位计算。
因此,对于实际的RTT***,通常都需要软件、硬件结合来处理。具体来说,就是从两组时间戳中,根据一定的判别条件进行数据匹配,以决定相互匹配的TOD时间戳和TOA时间戳。再根据相互匹配的TOD时间戳和TOA时间戳获得报文的往返时间RTT值,进而根据所述RTT值进行定位。
可见,测量结果匹配的准确性,即TOD时间戳和TOA时间戳匹配的准确性,直接决定了RTT值计算的准确性,而RTT值的准确性又直接决定了定位的精度,因此,如何实现测量结果的准确匹配,是目前RTT测量定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RTT测量定位***中的测量结果匹配方法和装置,能够提高测量结果匹配的准确性。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RTT测量定位***中的测量结果匹配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入点AP启动第一时钟和第二时钟,其中,所述第一时钟的频率根据定位精度确定,所述第二时钟的频率小于所述第一时钟的频率,并且所述第二时钟相邻计数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第一时钟的溢出周期;
接入点AP在发送定位探测请求报文时,根据所述第一时钟记录第一TOD时间戳,根据所述第二时钟记录第二TOD时间戳;
接入点AP在接收定位探测响应报文时,根据所述第一时钟记录第一TOA时间戳,根据所述第二时钟记录第二TOA时间戳;
接入点AP判断是否所述第一TOA时间戳和所述第一TOD时间戳的差值落在预设范围内、并且所述第二TOA时间戳与所述第二TOD时间戳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一时钟的溢出周期,如果是,判定所述第一TOD时间戳和所述第一TOA时间戳相互匹配,否则判定所述第一TOD时间戳和所述第一TOA时间戳不匹配。
一种RTT测量定位***中的测量结果匹配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时钟、第二时钟、TOD时间戳记录模块、TOA时间戳记录模块和匹配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时钟的频率根据定位精度确定,所述第二时钟的频率小于所述第一时钟的频率,并且所述第二时钟相邻计数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第一时钟的溢出周期;
所述TOD时间戳记录模块,用于在发送定位探测请求报文时,根据所述第一时钟记录第一TOD时间戳,根据所述第二时钟记录第二TOD时间戳;
所述TOA时间戳记录模块,用于在接收定位探测响应报文时,根据所述第一时钟记录第一TOA时间戳,根据所述第二时钟记录第二TOA时间戳;
所述匹配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所述第一TOA时间戳和所述第一TOD时间戳的差值落在预设范围内、并且所述第二TOA时间戳与所述第二TOD时间戳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一时钟的溢出周期,如果是,判定所述第一TOD时间戳和所述第一TOA时间戳相互匹配,否则判定所述第一TOD时间戳和所述第一TOA时间戳不匹配。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除了根据定位精度而确定的第一时钟以外,还另外启动了第二时钟,在为发送定位探测请求报文和接收定位探测响应报文所产生并记录时间戳时,除了根据第一时钟记录第一TOD时间戳和第一TOA时间戳以外,还进一步根据第二时钟记录第二TOD时间戳和第二TOA时间戳,由于该第二时钟的频率小于所述第一时钟的频率,并且所述第二时钟相邻计数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第一时钟的溢出周期,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判断第二TOA时间戳和第二TOD时间戳的差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一时钟的溢出周期,如果小于所述溢出周期,说明所述第一TOD时间戳和所述第一TOA时间戳是在第一时钟的同一个周期内记录得到的,如果大于所述溢出周期,则说明所述第一TOD时间戳和所述第一TOA时间戳是在第一时钟的不同周期内记录得到的,因此,即便第一时钟溢出了,导致本来不匹配的第一TOD时间戳和第一TOA时间戳的差值落在了用于时间戳匹配的预设范围内,本发明实施例也能够通过第二TOD时间戳和第二TOA时间戳检测出这些本来不匹配的第一TOD时间戳和第一TOA时间戳,因此,能够提高第一TOD时间戳和第一TOA时间戳的匹配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TT测量定位***中的测量结果匹配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第一时钟和第二时钟进行时间戳匹配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第一时钟和第二时钟进行RTT测量结果匹配的业务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AP的硬件结构连接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TT测量定位***中的测量结果匹配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方案1中,可以通过直接匹配法进行测量结果匹配。具体地,根据IEEE802.11规范的要求,定位探测请求报文与对应的定位探测响应报文至少要相差1个短帧间隔(Short Interframe Space,SIFS);同时,同一组的定位探测请求/响应报文交互时间相对于不同组的定位探测请求/响应报文交互时间要短得多,一般都小于2个SIFS间隔。因此,方案1首先判断TOD/TOA时间戳的差值是否落在如下区间内:(1个SIFS时间间隔,2个SIFS时间间隔),即TOD/TOA时间戳的差值是否大于1个SIFS间隔且小于2个SIFS间隔,如果落在所述区间内,则判定该组TOD/TOA时间戳相互匹配,否则,判定该组TOD/TOA时间戳不匹配。
然而,上述方案1存在一定比例的错误匹配。比如,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空口的繁忙导致定位探测响应报文丢失,这样硬件只产生了TOD时间戳而没有记录TOA时间戳。当这种类型的TOD时间戳被更新到软件***中以后,由于找不到匹配的TOA时间戳而被保留。由于精确定位的需要,接入点AP中的硬件时钟频率会非常高,这就很容易导致这类时钟会溢出,因而会导致后来出现的TOA时间戳与之前保留在***内部的曾经匹配失败TOD时间戳匹配成功。但由这样的一组TOD/TOA时间戳计算出来的RTT值与真实的RTT值往往相差很大,从而导致定位精度上的偏差。
针对方案1存在的错误匹配的问题,方案2采用平滑法进行改进。即,在方案1的基础上,针对某个STA进行多组测量,并对得到的一组RTT值进行平滑处理。
方案2中提出的平滑法,在单个TOA时间戳丢失的情况下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于TOD/TOA时间戳匹配错误导致的RTT值偏离真实值过大的问题。但是,由于实际应用环境的不可预测性,有可能导致连续的多个TOA时间戳丢失,进而导致一段连续的TOD/TOA时间戳都匹配错误,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方案2的效果会很差,导致整体的RTT值远离真实值。另外,多组测量也增加了***空口资源的消耗。
基于上述分析,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RTT测量定位***中的测量结果匹配方法,可以从理论上消除TOD/TOA匹配错误的可能性,从而获得更精准的RTT值,进而实现更准确、更稳定的定位效果。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TT测量定位***中的测量结果匹配方法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流程包括:
步骤101,接入点AP启动第一时钟和第二时钟,其中,所述第一时钟的频率根据定位精度确定,所述第二时钟的频率小于所述第一时钟的频率,并且所述第二时钟相邻计数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第一时钟的溢出周期。
步骤102,接入点AP在发送定位探测请求报文时,根据所述第一时钟记录第一TOD时间戳,根据所述第二时钟记录第二TOD时间戳。
步骤103,接入点AP在接收定位探测响应报文时,根据所述第一时钟记录第一TOA时间戳,根据所述第二时钟记录第二TOA时间戳。
步骤104,接入点AP判断是否所述第一TOA时间戳和所述第一TOD时间戳的差值落在预设范围内、并且所述第二TOA时间戳与所述第二TOD时间戳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一时钟的溢出周期,如果是,判定所述第一TOD时间戳和所述第一TOA时间戳相互匹配,否则判定所述第一TOD时间戳和所述第一TOA时间戳不匹配。
可见,图1所示方法启动了两个时钟,其中频率较快的时钟、即快速时钟,用于满足***的定位精度要求,而频率较慢的时钟、即慢速时钟,则用于防止由于快速时钟溢出而导致基于快速时钟记录的第一TOD时间戳和第一TOA时间戳匹配错误。
其中,通过限定所述慢速时钟的频率取值范围,使得根据所述慢速时钟记录的时间戳,能够将由于快速时钟溢出而导致的第一TOD时间戳和第一TOA时间戳匹配错误的情况筛选出来。
具体地,慢速时钟的频率需要小于所述快速时钟的频率,同时慢速时钟的频率又不能过慢,应该保证慢速时钟相邻计数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第一时钟的溢出周期,由此,还可以进一步根据第二TOA时间戳和第二TOD时间戳的差值判断所述第一TOD时间戳和第一TOA时间戳是否是在快速时钟的同一个周期内产生的,如果不是在同一个周期内产生的,则即便第一时钟溢出了,导致本来不匹配的第一TOD时间戳和第一TOA时间戳的差值落在了用于时间戳匹配的预设范围内,还是可以判定该第一TOD时间戳和第一TOA时间戳不匹配。其中,如果第二TOA时间戳和第二TOD时间戳的差值大于第一时钟的溢出周期,则能够确定出相应的第一TOD时间戳和第一TOA时间戳是在第一时钟的不同周期内产生并记录的。可见,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通过第二TOD时间戳和第二TOA时间戳检测出这些本来不匹配的第一TOD时间戳和第一TOA时间戳,提高第一TOD时间戳和第一TOA时间戳的匹配准确性。
为了进一步避免第二时钟溢出导致时间戳匹配错误,优选地,所述第二时钟的溢出周期不小于接入点AP的生命周期。具体地,可以根据使用所述第二时钟的接入点AP的生命周期,设置所述第二时钟的时间戳存储空间大小,使得在所述生命周期内,第二时钟的计数最大值也能够存储在所述时间戳存储空间内,换言之,在所述接入点AP的生命周期内,所述第二时钟能够永不溢出。作为另一个实施例,也可以另外设置第三时钟,利用第三时钟防止第二时钟溢出导致时间戳匹配错误,其中,所述第三时钟的频率小于所述第二时钟的频率,并且所述第三时钟相邻计数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第二时钟的溢出周期。
其中,所述第二时钟可以是基于软件实现的定时器。
进一步地,申请人通过分析现有技术,注意到在IEEE 802.11协议中,规定了时序同步功能TSF(timing synchronization function)。目前,TSF功能主要用在接入点AP与接入的STA之间的时序同步上,以确保设备间的涉及时间的操作的时间同步。TSF功能的实现依赖于芯片内部的TSF时钟,即该时钟向外提供特定时刻的TSF值。按照802.11协议文本规定,TSF时钟是一个8个字节长的时钟,且其最小粒度为1us。
一般地,为了满足RTT定位精度的要求,用于RTT测量定位的时钟、即所述第一时钟的频率都非常高,显著高于所述TSF时钟的频率,而第一时钟的溢出周期又大于所述TSF时钟相邻计数的时间间隔、即小于所述最小粒度1us,可见,所述TSF时钟符合所述第二时钟的频率要求,因此,可以将所述TSF时钟作为所述第二时钟用于RTT测量定位***中的时间戳匹配。
特别地,采用TSF时钟作为所述第二时钟的进一步的优势在于,虽然TSF时钟的精度相对较低,无法直接用来做定位,但其在AP产品的生命周期内理论上不会发生溢出,这是因为,TSF时钟是一个8个字节长的时钟,且其最小粒度为1us,因此,其溢出周期如公式1所示,可见,其溢出需要约58万年。
2 64 10 6 × 3600 × 24 × 365 ≈ 584942 年       公式1
由于TSF时钟可视为永不溢出的时钟,因此将TSF时钟作为第二时钟可以从理论上完全消除TOD/TOA错误匹配的可能性。
而且,由于TSF功能属于IEEE 802.11协议规定的必须实现的功能,因此所有的WLAN芯片都支持该特性,即都具备TSF时钟,因而,采用TSF时钟作为第二时钟也便于实现和推广。
具体地,利用TSF时钟的特性纠正TOD/TOA匹配错误时,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接入点AP的软件在处理硬件上报的TOD或TOA值时,获取并记录当时AP设备的TSF 64-bit的慢速时钟值;当需要进行TOD/TOA匹配时,除了需要满足TOD和TOA的差值落在预设区间内这个条件以外,还需要满足TOD和TOA对应的TSF慢速时钟值的差值要小于一个预设的阈值,该阈值不大于用于RTT测量定位的第一时钟的溢出周期,从而保证该TOD和该TOA是在第一时钟的同一个周期内产生的。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第一时钟和第二时钟进行时间戳匹配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tod 2与toa n对应的基于第一时钟记录的时间戳,其差值大于1个SIFS间隔、且小于2个SIFS间隔,如果采用所述方案1进行时间戳匹配,则将确定出该tod 2与toa n是相互匹配的,但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以后,由于tod 2与toa n对应的基于第二时钟、即TSF时钟记录的时间戳的差值大于第一时钟的溢出周期,因此,tod 2与toa n对应的基于第一时钟记录的时间戳不再被认为是匹配的,从而避免了匹配错误,匹配算法也能够继续进行,直到成功匹配出与toa n对应的tod n。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诸如IEEE 802.11规范中要求实现的TSF时钟等慢速时钟,来辅助RTT测量定位***中的高速时钟,能够实现更优的测量结果匹配,从理论上杜绝匹配错误的发生。
下面以采用TSF时钟为所述第二时钟、即为所述慢速时钟为例,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流程,具体请参见图3。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第一时钟和第二时钟进行RTT测量结果匹配的业务流程图。
其中,所述第二时钟为TSF时钟,基于第一时钟记录的定位探测请求报文发送时间戳记为TOD时间戳,基于TSF时钟记录的定位探测请求报文发送时间戳记为TSF时间戳,基于第一时钟记录的定位探测响应报文接收时间戳记为TOA时间戳,基于TSF时钟记录的定位探测响应报文接收时间戳记为TSF'时间戳。
如图3所示,该业务流程包括:
步骤301,接入点AP向一组STA发送定位探测请求报文,STA向该接入点AP回应定位探测响应报文。
步骤302,在接入点AP发送探测请求报文时,在探测请求报文发送完成的中断触发下,软件获取该探测请求报文对应的TOD时间戳,同时,软件获取当前TSF时钟值tsf,并与当前TOD时间戳、终端MAC地址一起记录在接入点AP内。
本步骤中,多个STA的测量值在接入点AP内形成Rtod集合:{[mac_1,tod_1,tsf_1]、[mac_2,tod_2,tsf_2]、[mac_3,tod_3,tsf_3]、……}。
步骤303,在接入点AP接收探测响应报文时,在探测响应报文的接收完成的中断触发下,软件获取该探测响应报文对应的TOA时间戳,同时,软件获取当前TSF时钟值tsf',并与当前TOA时间戳一并记录在接入点AP内。多个测量值在接入点AP内形成Rtoa集合:{[toa_1,tsf_1']、[toa_2,tsf_2']、[toa_3,tsf_3']、……}。
步骤304,遍历Rtoa集合中的每个子项,对于遍历到的每个子项,将Rtod集合中的子项按照如下两个条件进行匹配,直至两个原则都匹配成功,确定相应两个子项中的TOD时间戳和TOA时间戳相互匹配,否则,确定相应两个子项中的TOD时间戳和TOA时间戳不匹配。
条件1:TOA时间戳与TOD时间戳的差值大于1个SIFS间隔、且小于2个SIFS间隔。
条件2:条件1中的TOA时间戳对应的TSF时钟值tsf'与条件1中的TOD时间戳对应的TSF时钟值tsf'的差值小于第一时钟的溢出周期。
比如,从Rtoa集合中取出第1个子项[toa_1,tsf_1'],从Rtod集合中取出待匹配的第n个子项[tod_n,tsf_n],按如下规则进行匹配:
(1)SIFS<toa_1-tod_n<2×SIFS
(2)tsf_1'-tsf_n<IntervalRTT
其中,IntervalRTT为第一时钟的溢出周期,如果上述条件(1)和条件(2)均成立,则确定tod_n即为与toa_1相匹配的一组测量时间戳,并把最终RTT测量结果[mac_n,tod_n,toa_1]上报服务器,同时删除Rtod集合和Rtoa集合中对应的子项。
下面,对比所述方案1和所述方案2,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在方案1中,总的判定方法就是分别遍历所有TOD值、TOA值,将差值落在1~2个SIFS区间内的TOD/TOA组确定为相互匹配的TOD值和TOA值。
其中,TOD和TOA原始数据分别由硬件独立产生,在未匹配前,TOD值和TOA值通常独立地保存在接入点AP设备的内存中;匹配后,在接入点AP内部会形成TOD/TOA组,并将匹配得到的TOD/TOA组上报给定位服务器,定位服务器利用TOD/TOA组进行相关运算,完成对STA的定位。
实际应用场景下,往往需要对多个STA进行定位,因此对TOD与TOA进行匹配时,可能碰到将某个STA对应的TOD值与来自不同STA的TOA值进行比较的情况。由于WLAN设备间共享无线空口传输资源,所以对多个STA进行定位测量情形下,仍然只有同一个STA的相互匹配TOD值和TOA值符合1~2个SIFS间隔的规律,因此,只要TOD值和TOA值的差值大于1个SIFS间隔、且小于2个SIFS间隔,就可以确定该TOD值和TOA值是相互匹配的。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然会出现一定比例的误匹配,即把不属于同一组的TOD/TOA值错误地匹配为同一组,从而导致上报了错误的原始定位数据给服务器,进而导致定位精度的下降、波动性增加等不良后果。
例如,在空口资源较为紧张的应用场景下,并非每次RTT测量都能成功,会出现一定比例的失败,从而会丢失部分TOA值。但由于TOD和TOA是由硬件分别产生、并由软件分开记录的,此时与丢失的TOA值对应的TOD值就会被软件记录到接入点AP内。
而且,RTT测量定位***为了达到较高的定位精度,其给报文打时间戳的硬件计数器的时钟、即第一时钟的频率会做得非常高;这样硬件上报给软件的TOD/TOA时间戳会很快溢出,并重新从0开始计数。因此,当第一时钟溢出后,由于差值在1~2个SIFS间隔范围内,新的toa n与***中保留的、已丢失toa2的tod 2匹配成功。由于tod 2与toa n不是同一组测量时间戳,虽然差值落在了匹配区间内,但由于这个区间代表的实际距离往往很大,有时达到几百米,所以tod 2与toa n的差值对应的距离变得不确定,从几米~几百米不等,显然这会带来准确性和稳定性方面的问题。
而且,如果某段时间连续发生了TOA数据丢失的情况,导致错误匹配数据也连续出现,在这种情形下即使采用方案2也无法有效的消除错误数据。
另外,更为严重的是,可能会出现终端MAC地址匹配错误的问题,即将一个终端的TOD值与另一个终端的TOA值相互匹配,进而导致方案2的彻底不可用。
例如,tod 2与toa n对应的终端可能根本不是同一个终端,比如tod 2来自STA1,而toa n来自STA2,而仅仅是tod 2与toa n的时间戳差值落在匹配区间内而已,由于TOA中根本无法携带终端MAC地址信息,因而方案2无法分辨出这种错误情况。显然,此时即使对STA2发送再多的测量报文,因为MAC地址的不同也无法平滑掉tod 2的错误。
除了上述缺陷外,方案2的多次测量平滑方法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空口资源占用的增加。因此,上述方案1和方案2都无法有效的解决TOD/TOA错误匹配的问题。
相比之下,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结合慢速时钟和快速时钟,从理论上完全消除了匹配错误的可能性,因此可以取得更加稳定、准确的定位效果,具体地:
本发明实施例除了根据定位精度而确定的第一时钟以外,还另外启动了第二时钟,在为发送定位探测请求报文和接收定位探测响应报文所产生并记录时间戳时,除了根据第一时钟记录第一TOD时间戳和第一TOA时间戳以外,还进一步根据第二时钟记录第二TOD时间戳和第二TOA时间戳,由于该第二时钟的频率小于所述第一时钟的频率,并且所述第二时钟相邻计数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第一时钟的溢出周期,因此,通过判断第二TOA时间戳和第二TOD时间戳的差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一时钟的溢出周期,如果小于所述溢出周期,说明所述第一TOD时间戳和所述第一TOA时间戳是在第一时钟的同一个周期内记录得到的,如果大于所述溢出周期,则说明所述第一TOD时间戳和所述第一TOA时间戳是在第一时钟的不同周期内记录得到的,因此,即便第一时钟溢出了,导致本来不匹配的第一TOD时间戳和第一TOA时间戳的差值落在了用于时间戳匹配的预设范围内,本发明实施例也能够通过第二TOD时间戳和第二TOA时间戳检测出这些本来不匹配的第一TOD时间戳和第一TOA时间戳,因此,能够提高第一TOD时间戳和第一TOA时间戳的匹配准确性。
针对上述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接入点AP。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AP的硬件结构连接图。
如图4所示,该接入点AP包括处理器、网络接口、内存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且上述各硬件通过总线连接,其中:
非易失性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代码;所述指令代码被处理器执行时完成的操作主要为内存中的测量结果匹配装置完成的功能。
处理器,用于与非易失性存储器通信,读取和执行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指令代码,完成上述测量结果匹配装置完成的功能。
内存,当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代码被执行时完成的操作主要为内存中的测量结果匹配装置完成的功能。
从软件层面而言,应用于接入点AP中的测量结果匹配装置如图5所示。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TT测量定位***中的测量结果匹配装置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时钟501、第二时钟502、TOD时间戳记录模块503、TOA时间戳记录模块504和匹配模块505。
其中,第一时钟501的频率根据定位精度确定,第二时钟502的频率小于第一时钟501的频率,并且所述第二时钟502相邻计数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第一时钟501的溢出周期。
所述TOD时间戳记录模块503,用于在发送定位探测请求报文时,根据所述第一时钟501记录第一TOD时间戳,根据所述第二时钟502记录第二TOD时间戳。
所述TOA时间戳记录模块504,用于在接收定位探测响应报文时,根据所述第一时钟501记录第一TOA时间戳,根据所述第二时钟502记录第二TOA时间戳。
所述匹配模块505,用于判断是否所述第一TOA时间戳和所述第一TOD时间戳的差值落在预设范围内、并且所述第二TOA时间戳与所述第二TOD时间戳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一时钟的溢出周期,如果是,判定所述第一TOD时间戳和所述第一TOA时间戳相互匹配,否则判定所述第一TOD时间戳和所述第一TOA时间戳不匹配。
其中,所述第二时钟502可以为时序同步功能TSF时钟。
所述第二时钟502也可以为基于软件实现的定时器。
优选地,所述第二时钟502的溢出周期不小于接入点AP的生命周期。
所述预设范围可以为:大于1个短帧间隔SIFS、并且小于2个短帧间隔SIFS。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RTT测量定位***中的测量结果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接入点AP启动第一时钟和第二时钟,其中,所述第一时钟的频率根据定位精度确定,所述第二时钟的频率小于所述第一时钟的频率,并且所述第二时钟相邻计数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第一时钟的溢出周期;
接入点AP在发送定位探测请求报文时,根据所述第一时钟记录第一TOD时间戳,根据所述第二时钟记录第二TOD时间戳;
接入点AP在接收定位探测响应报文时,根据所述第一时钟记录第一TOA时间戳,根据所述第二时钟记录第二TOA时间戳;
接入点AP判断是否所述第一TOA时间戳和所述第一TOD时间戳的差值落在预设范围内、并且所述第二TOA时间戳与所述第二TOD时间戳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一时钟的溢出周期,如果是,判定所述第一TOD时间戳和所述第一TOA时间戳相互匹配,否则判定所述第一TOD时间戳和所述第一TOA时间戳不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钟为时序同步功能TSF时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钟为基于软件实现的定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钟的溢出周期不小于接入点AP的生命周期。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范围为:大于1个短帧间隔SIFS、并且小于2个短帧间隔SIFS。
6.一种RTT测量定位***中的测量结果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第一时钟、第二时钟、TOD时间戳记录模块、TOA时间戳记录模块和匹配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时钟的频率根据定位精度确定,所述第二时钟的频率小于所述第一时钟的频率,并且所述第二时钟相邻计数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第一时钟的溢出周期;
所述TOD时间戳记录模块,用于在发送定位探测请求报文时,根据所述第一时钟记录第一TOD时间戳,根据所述第二时钟记录第二TOD时间戳;
所述TOA时间戳记录模块,用于在接收定位探测响应报文时,根据所述第一时钟记录第一TOA时间戳,根据所述第二时钟记录第二TOA时间戳;
所述匹配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所述第一TOA时间戳和所述第一TOD时间戳的差值落在预设范围内、并且所述第二TOA时间戳与所述第二TOD时间戳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一时钟的溢出周期,如果是,判定所述第一TOD时间戳和所述第一TOA时间戳相互匹配,否则判定所述第一TOD时间戳和所述第一TOA时间戳不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钟为时序同步功能TSF时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钟为基于软件实现的定时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钟的溢出周期不小于接入点AP的生命周期。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范围为:大于1个短帧间隔SIFS、并且小于2个短帧间隔SIFS。
CN201510030018.0A 2015-01-21 2015-01-21 一种rtt测量定位***中的测量结果匹配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46189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30018.0A CN104618922B (zh) 2015-01-21 2015-01-21 一种rtt测量定位***中的测量结果匹配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30018.0A CN104618922B (zh) 2015-01-21 2015-01-21 一种rtt测量定位***中的测量结果匹配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18922A true CN104618922A (zh) 2015-05-13
CN104618922B CN104618922B (zh) 2018-06-19

Family

ID=53153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30018.0A Active CN104618922B (zh) 2015-01-21 2015-01-21 一种rtt测量定位***中的测量结果匹配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1892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7302A (zh) * 2017-05-16 2017-08-22 北京望远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8029091A (zh) * 2015-09-23 2018-05-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wlan rtt测量的广播测距消息
CN111078466A (zh) * 2019-11-13 2020-04-28 福建京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传感器数据丢失分析方法及***
CN111277785A (zh) * 2019-12-31 2020-06-12 杭州当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端到端延时测量方法
WO2021008473A1 (zh) * 2019-07-12 2021-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评估往返时延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9743A (zh) * 2005-11-08 2006-11-08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过辅助全球定位***实现定位的方法
US20070155401A1 (en) * 2005-12-30 2007-07-05 Trueposition Inc. User plane uplink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u-tdoa)
CN101521901A (zh) * 2008-02-25 2009-09-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盲区的方法、***及设备
US20130023285A1 (en) * 2005-12-15 2013-01-24 Felix Markhovsky Multi-Path Mitigation in Rangefinding and Tracking Objects Using Reduced Attenuation RF Technolog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9743A (zh) * 2005-11-08 2006-11-08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过辅助全球定位***实现定位的方法
US20130023285A1 (en) * 2005-12-15 2013-01-24 Felix Markhovsky Multi-Path Mitigation in Rangefinding and Tracking Objects Using Reduced Attenuation RF Technology
US20070155401A1 (en) * 2005-12-30 2007-07-05 Trueposition Inc. User plane uplink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u-tdoa)
CN101521901A (zh) * 2008-02-25 2009-09-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盲区的方法、***及设备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9091A (zh) * 2015-09-23 2018-05-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wlan rtt测量的广播测距消息
CN108029091B (zh) * 2015-09-23 2020-08-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wlan rtt测量的广播测距消息
CN107087302A (zh) * 2017-05-16 2017-08-22 北京望远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7087302B (zh) * 2017-05-16 2018-07-17 北京望远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定位方法及装置
WO2021008473A1 (zh) * 2019-07-12 2021-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评估往返时延的***、方法及装置
US11611498B2 (en) 2019-07-12 2023-03-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ound-trip time evaluatio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078466A (zh) * 2019-11-13 2020-04-28 福建京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传感器数据丢失分析方法及***
CN111078466B (zh) * 2019-11-13 2023-04-07 福建京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传感器数据丢失分析方法及***
CN111277785A (zh) * 2019-12-31 2020-06-12 杭州当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端到端延时测量方法
CN111277785B (zh) * 2019-12-31 2021-04-20 杭州当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端到端延时测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18922B (zh) 2018-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99354B (zh) 一种结合tdoa与tof的超宽带通信二维定位方法
US1107946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path reduction for wireless synchronization and/or locating
CN104618922A (zh) 一种rtt测量定位***中的测量结果匹配方法和装置
KR100671283B1 (ko) 순차 송수신 방식을 이용한 비동기 무선 측위 시스템 및방법
US8909244B2 (en) Distributed positioning mechanis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Xu et al. Pyramid: Real-time lora collision decoding with peak tracking
CN113194032B (zh) 一种用于路径区分的装置和方法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130336131A1 (en) Rtt based ranging system and method
US8489114B2 (en)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based positioning system
JP2018519698A5 (zh)
CN107113762A (zh) 一种定位方法、定位服务器及定位***
WO2018077177A1 (zh) 一种定位方法及定位装置
CN112188391B (zh) 多参考节点uwb高效测距方法、装置及***
WO2019165632A1 (zh) 室内定位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5554879A (zh) 一种室内区域定位优化方法及***
CN101277511A (zh) 一种无线定位方法与装置
CN101951300B (zh) 一种实现以太网精确对时的方法
CN108169752A (zh)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超声波测距方法及***
CN106851544B (zh) 一种无线自组织网络的位置校验方法
CN103987117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监测的信号发射台站定位方法
KR100954169B1 (ko) Tdoa 기반 측위 시스템, 이를 이용한 태그 측위 방법
CN110850364B (zh) 一种消除天线延迟误差的uwb定位方法
CN105764134A (zh) 水下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定位方法
CN105933976B (zh) 一维场景下的心跳定位方法、装置和***
CN103401813A (zh) 一种非对称延迟补偿方法及交换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Applicant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Applicant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