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3985B - 电极引线及具有该电极引线的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电极引线及具有该电极引线的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03985B
CN104603985B CN201380045998.0A CN201380045998A CN104603985B CN 104603985 B CN104603985 B CN 104603985B CN 201380045998 A CN201380045998 A CN 201380045998A CN 104603985 B CN104603985 B CN 1046039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bag
flow path
air flow
contact 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59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03985A (zh
Inventor
赵承洙
崔丞惇
郑昌文
李京珉
金成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603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39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039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39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35Safety or regulating additives or arrangements in electrodes, separators or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72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 H01M50/174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50/176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01M50/342Non-re-sealable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01M50/55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ce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5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553Terminals adapted for prismatic, pouch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6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74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 H01M50/578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in response to press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00/00Safety devices for primary or secondary batteries
    • H01M2200/20Pressure-sensitiv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Gas Exhaust Devices For Batteri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电极引线用于将设置在二次电池的壳体内侧的电极组件电连接到壳体的外侧,该电极引线包括:内引线,该内引线***在壳体的密封部之间,并且电极组件的电极突片附接到该内引线,并且该内引线具有气流路径,以便允许气体在壳体的内侧和外侧之间移动;和外引线,该外引线可***地设置在气流路径中,当被***在气流路径中时,该外引线被电连接到内引线,该外引线密封气流路径的一端,并且当流入到气流路径中的气体的压力高于或等于预定压力时,该外引线从而气流路径分离以切断与内引线的电连接。

Description

电极引线及具有该电极引线的二次电池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二次电池技术,并且更加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增强的结构以改进在二次电池的内压增加的情况下的安全性的电极引线,以及包括该电极引线的二次电池和电池组。
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10月18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2-0115941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被合并在此。
背景技术
通常,与一次性使用的一次电池相反,二次电池是可再充电的,并且在诸如移动电话、膝上型计算机以及便携式摄像机的电子设备或电动车辆等中被广泛地使用。特别地,锂二次电池具有大约3.6V的工作电压,并且具有比被广泛地用作电子设备的电源的镍镉电池或镍氢电池的容量高出三倍的容量和每单位重量的高能量密度,并且因此,其使用处于急剧的上升趋势。
锂二次电池主要使用锂基氧化物和碳材料分别作为阴极活性材料和阳极活性材料。锂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其中分别涂覆有阴极活性材料和阳极活性材料的阴极板和阳极板设置有置于其间的隔膜;和外壳体或电池壳体,以将电极组件与电解质溶液一起气密地容纳在其中。
同时,基于壳体形状,锂二次电池可以被分类成罐型二次电池,其中电极组件被嵌入在金属罐中;和袋型二次电池,其中电极组件被嵌入在铝层压片的袋中。
通常通过在电极组件被容纳在壳体中的状态下注入固态电解质或电解质溶液并将壳体密封来制造二次电池。
图1是示意根据现有技术的袋型二次电池的构造的分解透视图,并且图2是示意图1的袋状二次电池的组装视图。
如在图1和图2中所示,袋型二次电池通常包括电极组件20和袋状壳体30,该袋状壳体30在其中容纳电极组件20。
在此,电极组件20具有阴极板和阳极板以及置于其间的隔膜的基本结构,并且被容纳在被形成在袋状壳体30中的内部空间中。在该情况下,袋状壳体20可以是由上袋31和下袋32组成的,并且沿着上袋31和下袋32的***提供密封部并将密封部相互附接以气密地密封其中电极组件20被容纳的内部空间。
同时,至少一个阴极突片21和至少一个阳极突片22可以分别从阴极板和阳极板延伸。此外,阴极突片21和阳极突片22每个与电极引线10,即,阴极引线11和阳极引线12接合,并且阴极引线11和阳极引线12的部分被暴露于袋状壳体30的外侧以提供电极端子以能够与二次电池的外部元件,即,其它二次电池或外部设备的电连接。
在二次电池中出现的重要问题之一是确保安全性。应用二次电池的移动装置诸如膝上型计算机或移动电话被日益增长地使用,并且为了满足对于移动装置的性能和使用时间的增长需求,使用中的二次电池的输出和容量被继续地增加。在该情形中,如果二次电池的安全性没有确保,二次电池可能被损坏,可以导致诸如电击或着火和***的事故,引起人类生命和财产损失。因此,各种保护装置已经被应用或被尝试以确保二次电池的安全性。
然而,目前,难以确保二次电池的安全性被保证。特别地,当二次电池正在使用中时,在二次电池中可以产生气体,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二次电池的内部压力增加,引起膨胀现象。
通过诸如过度充电或过度放电、短路等等的各种原因,可能出现气体产生,并且其是有问题的,因为其可能导致二次电池的损坏并且甚至***或着火。特别地,当对二次电池出现***或着火时,可能产生严重的结果,例如,应用二次电池的装置的用户可能被伤害,并且装置可能被损坏。另外,当二次电池的壳体30被损坏时,二次电池内的电解质溶液可能泄出,并且因此,诸如短路或电击的损坏可能出现。此外,在通过电池或蓄电***对混合电动车辆或电动车辆充电的情况下,由于其非常高的输出和容量,通过内部气体产生引起的损坏可能更加严重。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设计本公开以解决上述问题,并且因此,本公开涉及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安全性的新型电极引线,以及包括该电极引线的二次电池和电池组,其中所述电极引线被构造成排出在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并切断与外部的电连接。
本公开的这些和其它的目的和方面能够通过下面的描述来理解,并且将从本公开的实施例变得显而易见。而且,应理解,本公开的这些和其它的目的和方面可以通过在本公开和其组合的范围中的任何手段来实现。
技术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电极引线是用于将被设置在二次电池的壳体内侧的电极组件电连接到壳体的外侧的电极引线,并且该电极引线包括:内引线,该内引线置于壳体的密封部之间,电极组件的电极突片被附接到该内引线,并且该内引线具有气流路径,该气流路径被形成为允许气体在壳体的内侧和外侧之间移动;和外引线,该外引线被构造成被***到气流路径中,并且当被***到气流路径中时被电连接到内引线,该外引线密封气流路径的一端,并且当流入气流路径的气体的压力高于或等于预定压力时,所述外引线从气流路径分离以切断与内引线的电连接。
优选地,内引线被形成为使得置于密封部之间的部分的外观是环形形状或椭圆形形状的。
此外,优选地,在内引线与密封部形成接触的位置处,内引线设有密封构件。
此外,优选地,气流路径的电极组件侧端的横截面面积在朝向电极组件的方向上逐渐变宽。
此外,优选地,电极引线进一步包括在外引线和内引线之间的环型填充构件。
此外,优选地,内引线具有至少一个气流路径。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二次电池包括上述电极引线。
而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电极组件包括上述电极引线。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当内部压力由于在二次电池内产生的气体而增加时,在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可以通过内引线和外引线的分离而排出到二次电池外。
因此,不仅可以防止由于增加的二次电池的内部压力可能出现的损坏和***或着火,而且还可以由此防止从而引起的人类生命和财产损坏。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当内引线和外引线由于增加的内部压力而机械地分离时,二次电池的内侧和外侧的电连接被切断。
因此,如果存在由于增加的二次电池的内部压力引起的***或着火的风险,则电流的流动被事先中断,从而抑制二次电池内的附加的气体产生并且防止电击或***和着火,并且中断电流到与二次电池连接的外部设备的流动,从而防止外部设备的损坏。
此外,本公开可以提供各种其它的效果,并且这些和其它的效果通过下面的描述能够理解并且将从本公开的实施例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附图示意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并且连同前述的公开一起,用于提供本公开的技术精神的进一步理解,因此,本公开不被解释为受到附图的限制。
图1是示意根据现有技术的袋型二次电池的构造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图1的二次电池的组装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意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构造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图3的二次电池的组装图。
图5是示意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电极引线的内引线和外引线被分离的状态下的构造的图。
图6是示意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在图5的电极引线的内引线和外引线被组装的状态下的构造的图。
图7是沿着线A-A’截取的图4的剖面图。
图8是沿着线B-B’截取的图4的剖面图。
图9和图10是示意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中内引线与密封部形成接触的部分的构造的剖面图。
图11是示意性地示意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二次电池中的其中由于增加的内部压力外引线与内引线的气流路径分离的构造的顶部剖面图。
图12是示意性地示意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内引线和外引线的构造的顶部剖面图。
图13是示意性地示意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构造的透视图。
图14是示意性地示意形成用于在图13中示出的内引线和外引线的导电材料的工艺的顶视图。
图15是示意性地示意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极引线的内引线的构造的侧面剖面图。
图16是示意性地示意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电极引线的内引线和外引线被分离的状态下的构造的透视图。
图17是示意性地示意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极引线的构造的侧面剖面图。
图18是示意性地示意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极引线的构造的透视图。
图19是示意性地示意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极引线的构造的透视图。
图20是示意性地示意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极引线的构造的透视图。
图21和图22是示意性地示意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构造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会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在描述之前,应理解的是,在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不应被解释为限制于通常的和字典的意思,而是应在允许发明人为了最佳地解释适当地定义术语的原理的基础上基于与本公开的技术方面相对应的意义和概念进行解释。
因此,在此提出的描述仅是为了示意目的的优选示例,而不是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因此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实施其它的等价物和变型。
图3是示意性地示意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构造的分解透视图,并且图4是图3的二次电池的组装视图。
参考图3和图4,根据本公开的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20、壳体30以及电极引线100。
电极组件20以其中至少一个阴极板和至少一个阳极板设置有置于其间的隔膜的结构来构造。在该情况下,电极组件20可以在多个阴极板和多个阳极板被堆叠的状态下容纳在壳体30中,或者可以在一个阴极板和一个阳极板被卷绕的状态下容纳在壳体30中。电极组件20的电极板以涂覆有活性材料浆液的集电极的结构来形成,并且通常,可以通过搅拌添加有溶剂的塑化剂、微粒活性材料、辅助导电材料以及粘合剂来制备所述浆液。此外,对于每个电极板,可以存在没有被涂覆有浆液的部分,即,未涂覆的部分,并且在该未涂覆的部分上,可以形成与每个电极板相对应的电极突片。对于每个电极突片,可以在阴极板和阳极板上分别形成至少一个阴极突片21和至少一个阳极突片22。阴极突片21或阳极突片22可以以突起的方式形成,以附接到阴极板或阳极板,并且每个可以是由与阴极集电极或阳极集电极相同的材料制成。
壳体30具有凹形的内部空间,并且电极组件20和电解质溶液被容纳在该内部空间中。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二次电池优选地应用于袋型二次电池,并且在该情形中,壳体30可以被构造成铝袋型,其中铝薄膜置于由聚合物制成的粘合层和绝缘层之间的。
在该情况下,壳体30可以是由如在附图中所示的上袋31和下袋32组成。此外,用于容纳电极组件的空间可以被形成在上袋31或下袋32中或者两者中,如在图3中所示。同时,当电极组件20被容纳在上袋31或下袋32的容纳空间中时,可以通过热焊接使上袋31的密封部S1的粘合层与下袋32的密封部S2的粘合层结合。
电极引线100将二次电池电连接到另一外部二次电池或装置。为此,电极引线100被置于二次电池的壳体30的密封部S之间,并且内侧端可以在壳体30内在朝向电极组件20的方向上突出,并且外侧端可以突出到壳体30外。
图5是示意根据本公开的在电极引线100的内引线110和外引线120被分离的状态下的构造的图,并且图6是示意在图5的电极引线100的内引线110和外引线120被组装的状态下的构造的图。
参考图3至图6,根据本公开的电极引线100包括内引线110和外引线120。
在电极引线100当中,在二次电池的向内方向上,即,在其中存在电极组件20的方向上设置内引线110。
内引线110可以附接到在任意一端处的电极组件20的电极突片。即,内引线110可以附接到阴极引线或阳极引线,并且当阴极突片21被附接时,内引线可以起到阴极引线的作用,并且当阳极突片22被附接时,内引线可以起到阳极引线的作用。
优选地,内引线110在内侧端处具有如通过图5中的W指示的附接区域,电极突片被附接到该附接区域。此外,电极组件20的电极突片可以附接到内引线110的附接区域W。在该情况下,为了能够进行电极突片的令人满意的附接,内引线110的附接区域W优选地具有平坦的表面。
内引线11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置于壳体30的密封部S之间。
图7是沿着线A-A’截取的图4的剖面图。
参考图7,内引线10置于上袋31的密封部S1和下袋32的密封部S2之间,并且优选地,上袋31与内引线110以及下袋32与内引线110被紧密地结合以维持壳体30的气密密封。
优选地,内引线110的内侧端的外表面被紧密地结合到壳体30的内表面,如通过图7中的D所指示。例如,诸如胶带的粘合层可以设置在内引线110的内侧端的外表面和与其形成接触的壳体30的内表面,以将内引线110结合到壳体30的内表面。
根据该实施例,内引线110的内侧端和壳体30的紧密结合被可靠地实现,从而防止在其间形成间隙。如果内引线110的内侧端的外表面与壳体30的内表面的紧密结合不正确,则在内引线110的内侧端和壳体30之间形成间隙,并且在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中的一些气体可以流入所述间隙。然后,在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不能良好地流入气流路径,并且因此,可能不能将***到气流路径中的外引线120推出。结果,即使二次电池的内部压力增加,外引线120可能不与内引线110的气流路径分离。此外,当在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流入内引线110的内侧端和壳体30之间的间隙中时,间隙逐渐地变宽,导致内引线110和壳体30之间的密封被损坏。然而,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当内引线110的内侧端的外表面被结合到壳体30的内表面时,可以更加可靠地确保在内引线110和壳体30之间的密封,以诱导二次电池内的气体顺利地流入内引线110的气流路径中。
同时,如在图5中所示,内引线110优选地在内引线110与壳体30形成接触的位置处设有密封构件113。因为内引线110的材料不同于袋的粘合层材料,所以内引线110与壳体30的结合可能是差的,并且密封构件113使得能够在内引线110和壳体30之间进行良好的结合。因此,根据该实施例,防止了可能在内引线110和壳体30之间形成间隙的可能性,从而改进二次电池的壳体30的气密密封,并且有效地防止二次电池的内侧/外侧的气体流出/流入或者电解质溶液在内引线110和壳体30之间流出。作为密封构件113,可以使用密封剂,但是本公开不必限于该类型的密封构件113。
此外,优选地,置于壳体30的密封部S之间的内引线110的部分的外观可以被形成为椭圆形。参考图8提供其描述。
图8是沿着线B-B’截取的图4的剖面图。
参考图8,与壳体30的密封部S形成接触的内引线110的部分可以具有椭圆形状。由于内引线110的该形状,在内引线110和壳体30之间的密封可以被更加可靠地实现。即,在其中内引线110在与壳体30的密封部S形成接触的部分处具有诸如矩形形状的有角形状的情形中,不容易在内引线110和壳体30之间形成密封,并且因此,可能在内引线110和壳体30之间产生间隙。然而,像上述实施例一样,当与壳体30的密封部S形成接触的内引线110的部分的外观被形成为椭圆形形状时,可以进一步改进与壳体30的密封。
图9和图10是示意性地示意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与密封部S形成接触的内引线110的部分的构造的剖面图。
首先,如在图9中所示,与密封部S形成接触的内引线110的部分的外观可以被构造成圆形形状。与其中横截面具有椭圆形形状的情形类似,在该实施例中,也可以改进在壳体30和内引线110之间的密封。
此外,如在图10中所示,与密封部S形成接触的内引线110的部分的外观的一部分可以具有圆化的形状。根据该实施例,特别地,内引线110可以在角部处被圆化,并且在水平方向上可以是平坦的,从而在壳体30和内引线110之间的密封可以被改进。
然而,本公开不必受到具有这些形状的内引线110的限制,并且此外,在与密封部S形成接触的部分处的内引线110的外观可以被不同地构造。
内引线110具有如由图5中的H指示地形成的气流路径。气流路径H可以穿过内引线110形成,并且在该情况下,穿透方向可以是当内引线110被安装在壳体30中时在壳体30的内侧和外侧之间的方向。即,集中于图5进行描述,因为电极组件20被设置在内引线110的左侧处,所以内引线110的左侧将会是二次电池的向内方向,而右侧将会是二次电池的向外方向,并且气流路径H可以在附图中的水平方向上形成。
像这样,因为气流路径H形成在内引线110中,气流可以通过气流路径H在壳体30的内侧和外侧之间移动。更加优选地,内引线110的气流路径H允许在壳体30中存在的气体移动到壳体30外。通常,由于通过密封部S密封,壳体30被构造成防止气体在内侧和外侧之间移动。根据本公开的壳体30也具有密封部S,但是因为在置于密封部S之间的内引线110中形成气流路径H,气体可以在壳体30的内侧和外侧之间移动。因此,根据本公开,当由于活性材料或电解质溶液的气化或分解而在二次电池中产生气体时,壳体30内的气体可以通过内引线110的气流路径H从壳体30排出。
外引线120被构造成***到内引线110的气流路径H中。此外,在通常状态下,外引线120被***到内引线110的气流路径H中。因此,在该情形中,气体不能通过气流路径H在壳体30的内侧和外侧之间移动。
为此,外引线12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构造成与内引线110的气流路径H相对应的形状。更加具体地,参考图5,在外引线120当中的由F1指示的部分被构造成与气流路径H相对应的形状,并且该部分被***到气流路径H中。
当二次电池是处于通常状态中时,外引线120被***到内引线110的气流路径H中,并且该情况下,外引线120被电连接到内引线110。因此,在电极组件20中产生的电流可以通过内引线110和外引线120被提供到二次电池外侧。因此,在该状态下,外引线120提供连接到二次电池的另一外部元件,例如,可以连接到另一二次电池或外部设备的外部端子。
此外,当外引线120被***到内引线110的气流路径H中时,外引线120气密地密封气流路径H的一端。即,如在图6中所示,外引线120被***到气流路径H的右端,以气密地密封气流路径H的右端。此外,像这样,当气流路径H的右端被气密地密封时,气流不能通过气流路径H在二次电池的壳体30的内侧和外侧之间移动。因此,在通常状态下,二次电池的壳体30变成被密封的。在该情况下,为了确保壳体30的密封,内引线110和外引线120优选地彼此紧密地结合,以防止间隙的产生,气体通过该间隙在气流路径和***部分F1之间经过。
优选地,外引线120优选地形成为使得***到气流路径中的部分的外侧部分F2具有比***到气流路径H中的部分F1更宽的横截面。根据该实施例,当外引线120被***到内引线110的气流路径H中时,由于外部F2的突起形状,在外引线120和内引线110之间的密封可以被改进。因此,当外引线120联接到内引线110的气流路径H时,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二次电池的内侧或外侧的气体通过气流路径H泄漏或向内流动。
同时,当流入气流路径H的气体的压力高于或等于预定的压力时,外引线120可以与气流路径H分离。
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二次电池中的构造的顶部剖面图,其中外引线120由于增加的内部压力而与内引线110的气流路径H分离的。在图11中,为了方便描述,仅示意了二次电池中的引线突片12和与其连接的电极引线100。
参考图11,当二次电池处于例如过度充电、短路、刺穿等的异常状态下时,从电极组件20或电解质溶液中产生气体,这可能增加二次电池的内部压力,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气体可以流入如通过虚线箭头指示的内引线110的气流路径H。此外,由于气体的流入,当气流路径H的压力增加超过预定的压力时,外引线120可以与内引线110的气流路径H分离,如附图中所示。在该情况下,可以基于各种考虑因素,例如壳体30的规格或类型、二次电池应用于此的装置的类型等等,不同地确定作为在其处外引线120与气流路径H分离的参考的预定压力。
像这样,当外引线120从内引线110的气流路径H分离时,由于气流路径H从密封状态释放,所以壳体30内的气体可以通过气流路径H排出。因此,根据本公开的此方面,即使二次电池的内压增加,也可以防止***或着火。
此外,当外引线120与气流路径H分离时,外引线120与内引线110的电连接被切断。因此,在放电期间,从电极组件20产生的电流不能够被提供到二次电池外侧,并且在充电期间,从外部充电器供应的电流不能够进入二次电池。因此,根据本公开的此方面,当存在由于二次电池的增加的内部压力而引起的***或着火的风险时,二次电池的充电/放电被停止,以防止二次电池保持在异常状态下,并且防止电连接到二次电池的另一外部元件被损坏和破坏。
同时,当被彼此连接时,内引线110和外引线120为二次电池提供电连接通道,并且因此可以包括导电材料。
在该情形中,内引线110和/或外引线120可以是由一种导电材料本身制成。例如,在图5中示出的内引线110和外引线120可以完全地由金属制成。在此,构成内引线110和外引线120的金属可以包括铜、铝、镍、铁、铬、金、银及其合金。
更加优选地,内引线110和/或外引线120可以在导电材料的外表面上涂覆有非导电材料。例如,在图5的实施例中,内引线110和/或外引线120的本体由导电材料制成,而本体的外表面可以涂覆有非导电材料。根据该实施例,因为内引线110和/或外引线120的导电材料没有被暴露至外侧,所以可以有助于电流泄漏的防止,并且可以防止导电材料的侵蚀。
此外,内引线110和/或外引线120由非导电材料制成,并且可以在非导电材料上设置导电材料。参考图12更加详细地描述该实施例。
图12是示意性地示意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内引线110和外引线120的构造的顶部剖面图。
参考图12,内引线110和外引线120的本体可以每个由非导电材料制成。此外,内引线110和外引线120可以每个设置有导电材料。
即,内引线110可以具有从附接电极突片的附接区域W形成到气流路径H的内表面的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图案E1。
此外,外引线120可以具有从***到气流路径H中的部分的外表面到外侧端(图12中的外引线12的右端)的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图案E2。
在该情况下,可以以诸如涂覆或***的各种类型将导电材料提供到非导电材料。
因此,当外引线120***到内引线110的气流路径H中时,设置在内引线110的气流路径H的内表面上的导电材料图案E1与设置在外引线120的***部分的外表面上的导电材料图案E2形成接触。因此,当外引线120***到内引线110的气流路径H中时,可以建立从内引线110的附接区域W到外引线120的外侧端的电连接。
然而,虽然图12的实施例示出内引线110和外引线120在非导电材料上设有导电材料,但是显然的是,内引线110和外引线120中的任意一个可以完全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并且另一个可以完全是由非导电材料制成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上的导电材料图案。
同时,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极引线100可以被构造成使得阴极突片21或阳极突片22附接到内引线110,如在图3中所示。即,二次电池可以具有两个电极引线100,并且电极组件20的阴极突片21可以被接到一个电极引线100的内引线110,并且电极组件20的阳极突片22可以附接到另一个电极引线100的内引线110。
然而,可以在电极组件20中设置多个阴极突片21和多个阳极突片22,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述多个阴极突片21可以附接到一个电极引线100的内引线110,并且所述多个阳极突片22可以附接到另一个电极引线100的内引线110。可替选地,所述多个阴极突片21和所述多个阳极突片22可以均附接到多个电极引线100的内引线110。
相反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极引线100可以被构造成使得阴极突片21和阳极突片22被附接到内引线110。参考图13和图14提供其描述。
图13是示意性地示意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构造的透视图。在图13中,为了方便描述,仅图示上袋的一部分。此外,图14是示意性地示意形成用于在图13中示出的内引线110和外引线120的导电材料的工艺的顶视图。
参考图13和图14,在根据本公开的电极引线100中,阴极突片21和阳极突片22两者可以附接到一个内引线110。在该实施例中,为了防止阴极端子和阳极端子的短路,内引线110和外引线120可以由非导电材料制成。此外,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图案被形成在内引线11和外引线120中的每一个上,以形成两个电连接通道。
更加具体地,内引线110可以具有从电极突片的附接区域W形成到气流路径H的内表面的两个导电材料图案E11和E12。此外,外引线120可以具有从***到气流路径H中的部分的外表面形成到外侧端的两个导电材料图案E21和E22。
如果电极组件20的阴极突片21附接到导电材料图案E11,并且电极组件22的阳极突片22附接到导电材料图案E12,当外引线120***到内引线110的气流路径H中时,电极组件20的阴极突片21可以通过E11和E21电连接到二次电池的外侧,并且电极组件20的阳极突片22可以通过E12和E22被电连接到二次电池的外侧。
此外,优选地,形成在内引线110中的气流路径H可以具有比外侧端的横截面面积更宽的内侧端的横截面面积。参考图15描述该实施例。
图15是示意性地示意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极引线100的内引线110的结构的侧面剖面图。
参考图15,形成在内引线110中的气流路径H可以被构造成使得靠近电极组件20的内侧端的横截面面积比远离电极组件20的外侧端的横截面面积宽。例如,当图15中示出的气流路径H具有圆形时,靠近电极组件20的内侧端的直径C1(图15中的气流路径H的左端)可以比外侧端(图15中的气流路径H的右端)的直径更宽。根据该实施例,在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更大量的气体可以如图15中的箭头所指示流入的内引线10的气流路径H中。此外,根据该实施例,因为压力沿着从气流路径H的内侧端向外的方向增加,当二次电池的内部压力增加时,可以促进外引线120与气流路径H的分离。
图16是示意性地示意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电极引线120的内引线110和外引线120被分离的状态下的构造的透视图。
参考图16,可以进一步在外引线120和内引线110之间设置环型填充构件130。当环型填充构件130设置在外引线120的外表面上,并且外引线120被***到气流路径H中时,环型填充构件130可以设置在外引线120和内引线110之间。因此,根据该实施例,由于环型填充构件130,可以改进在外引线120和内引线110之间的密封,并且可以有效地阻止气体通过气流路径H在二次电池的内侧和外侧之间移动。
同时,可以在根据本公开的内引线100的气流路径H中形成突起或凹槽。此外,可以在外引线120中形成与气流路径H的突起或凹槽相对应的突起或凹槽。
图17是示意性地示意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极引线100的构造的侧面剖面图。
首先,参考图17中的(a),突起P形成在内引线100的气流路径H中,并且凹槽G形成在外引线120的内侧端中。此外,突起P和凹槽G设置在相对应的位置处,并且当外引线120***到气流路径H中时,气流路径H的突起P可以***到外引线120的凹槽G中并且与外引线120的凹槽G联接。
随后,参考图17的(b),当气体在二次电池中产生并且流入内引线110的气流路径H中时,气流路径H的压力因此增加并且可以扩宽。然后,如箭头所指示,内引线的突起P可以与外引线120的凹槽G分离。此外,由于增加的内部压力,外引线120可以在向右方向上从气流路径H分离。
根据该实施例,由于形成在气流路径H和外引线120中的突起P和/或凹槽,外引线120可以稳定地联接到内引线110的气流路径H,直到流入气流路径H的压力达到预定的压力或更高。
然而,尽管图17的实施例示出突起P形成在气流路径H中并且凹槽G形成在外引线120中,但是这仅是示例,并且本公开可以预期下述构造,其中,凹槽G或突起P形成在气流路径H和外引线120两者中,或者凹槽G形成在气流路径H中并且突起P形成在外引线120中。
同时,虽然这些实施例示出在一个内引线110中形成一个气流路径H,但是在一个内引线110中形成至少两个气流路径的构造是可能的。
图18是示意性地示意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极引线100的构造的透视图。
参考图18,多个气流路径H形成在一个内引线110中。而且,与气流路径H相对应地,在外引线120中形成***到气流路径H中的多个部分F1。
此外,虽然上述实施例的附图示出了气流路径H和***其中的外引线120的外观是圆形或椭圆形的,但是本公开不受到该形状的限制。
图19是示意性示意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极引线100的构造的透视图。
参考图19,内引线110的气流路径H可以被形成为在剖面图中具有矩形形状。而且,为了保持与气流路径H的形状相同,***气流路径H中的外引线120的部件也可以构造成在横截面中具有矩形形状。
此外,形成在内引线中的气流路径H可以具有各种形状。
同时,除了上述实施例的附图之外,可以以各种形状构造内引线110或外引线120。
图20是示意性地示意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极引线100的构造的透视图。
如在图20中所示,外引线120可以具有凸出端子F3,该凸出端子F3具有在水平方向上的平坦表面。此外,凸出端子F3可以连接到另一外部元件的外部端子。例如,被设置在另一二次电池中的外引线的凸出端子可以附接到外引线120的凸出端子F3,因此可以在二次电池之间建立电连接。根据该实施例,通过具有在水平方向上的平坦表面的凸出端子F3,可以容易地建立与其它外部元件的连接。
像这样,凸出端子F3用于将二次电池电连接到另一外部元件,并且因此可以由导电材料制成。
根据本公开的二次电池可以包括上述电极引线100。
在该情形中,上述电极引线100可以被应用于二次电池的阴极引线或阳极引线。即,根据本公开的二次电池包括两个如上所述的电极引线100,一个电极引线100可以连接到阴极突片21并且用作阴极引线,并且另一个电极引线100可以连接到阳极突片22并且用作阳极引线。
在该情形中,该两个电极引线100,即,阴极引线和阳极引线,可以在二次电池的壳体30中在相同的方向上设置。即,参考图3和图4,当二次电池的壳体30的密封部S具有四个角部时,两个电极引线100可以设置在二次电池的壳体30的密封部S中的相同的角部处。然而,本发明不受到该实施例的限制。
图21和图22是示意性地示意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构造的透视图。
首先,作为一个实施例,两个电极引线100可以在相反的方向上设置在二次电池的壳体30的密封部S,如在图21中所示。即,阴极引线101和阳极引线102可以设置在壳体30的密封部S的四个角部当中的位于相反方向上的角部处。
此外,作为另一实施例,两个电极引线20可以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设置在二次电池的壳体30的密封部S,如在图22中所示。即,阴极引线101和阳极引线102可以每个设置在壳体30的密封部S的四个角部当中的相邻的角部处。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二次电池包括一个如上所述的电极引线100,如在图13中所示,并且该电极引线100可以起到阴极引线和阳极引线两者的作用。
此外,上述电极引线100可以被应用于二次电池的阴极引线和阳极引线中的仅任意一个。
根据本公开的电池组可以包括上述电极引线100。该电池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二次电池,并且除了二次电池之外,可以包括用于控制二次电池的充电/放电的保护装置,诸如电池管理***(BMS)。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池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其中在阴极引线和/或阳极引线中使用上述电极引线100的二次电池。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池组可以包括多个电池模块,并且各个电池模块可以包括多个单体。在该情况下中,上述电极引线100可以用于连接电池模块。
在上文中,已经详细地描述了本公开。然而,应理解的是,仅通过示意给出详细描述和具体的示例(虽然该详细描述和具体的示例指示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这是因为根据该详细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变化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Claims (20)

1.一种电极引线,用于将设置在袋型二次电池的袋状壳体内侧的电极组件电连接到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袋状壳体由上袋和下袋组成,所述上袋和所述下袋被构造成铝袋型,其中铝薄膜置于由聚合物制成的粘合层和绝缘层之间,并且所述上袋和所述下袋具有相互结合的沿着所述上袋和所述下袋的***设置的密封部,所述电极引线包括:
内引线,所述内引线被置于所述上袋的密封部和所述下袋的密封部之间,所述电极组件的电极突片附接到所述内引线,并且所述内引线具有气流路径,所述气流路径被形成为允许气体在所述袋状壳体的内侧和外侧之间移动;和
外引线,所述外引线被构造成作为所述袋型二次电池的外部端子与所述袋型二次电池的外部元件连接并且***到所述气流路径中,所述外引线被构造成当被***到所述气流路径中时,所述外引线电连接到所述内引线并且密封所述气流路径的一端,并且当流动到所述气流路径中的气体的压力高于或等于预定压力时,所述外引线从所述气流路径分离以切断与所述内引线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引线,其中,所述内引线被形成为使得置于所述密封部之间的部分的外观是环形形状或椭圆形形状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引线,其中,在所述内引线与所述密封部形成接触的位置处,所述内引线设有密封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引线,其中,所述内引线和所述外引线中的至少一个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引线,其中,所述导电材料是铜、铝、镍、铁、铬、金、银、或其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引线,其中,所述内引线和所述外引线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导电材料上涂覆有非导电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引线,其中,所述内引线和所述外引线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在非导电材料上的导电材料,以建立从一端到另一端的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引线,其中,所述电极组件的阴极突片或阳极突片被附接到所述内引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引线,其中,所述电极组件的阴极突片和阳极突片被附接到所述内引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引线,其中,所述内引线具有形成为用于附接所述电极突片的附接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极引线,其中,在所述附接区域处,所述内引线焊接到所述电极突片。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引线,其中,所述气流路径的电极组件侧端的横截面面积在朝向所述电极组件的方向上逐渐变宽。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引线,其中,所述内引线的内侧端的外表面被结合到所述壳体的内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引线,其中,所述外引线被形成为使得***到所述气流路径中的部分的外侧比***到所述气流路径中的该部分更宽。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引线,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外引线和所述内引线之间的环型填充构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引线,其中,所述内引线具有至少一个气流路径。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引线,其中,在所述内引线的气流路径和所述外引线中形成突起或凹槽,并且所述突起与所述凹槽联接。
18.一种袋型二次电池,所述袋型二次电池包括:
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阴极板和至少一个阳极板;
袋状壳体,所述袋状壳体由上袋和下袋组成,所述上袋和所述下袋被构造成铝袋型,其中铝薄膜置于由聚合物制成的粘合层和绝缘层之间,并且所述上袋和所述下袋具有相互结合的沿着所述上袋和所述下袋的***设置的密封部,所述袋状壳体容纳所述电极组件;
电极突片,所述电极突片以突起的方式分别形成在所述阴极板和所述阳极板上;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极引线。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袋型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电极引线是阴极引线和阳极引线中的至少一个。
20.一种电池组,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极引线。
CN201380045998.0A 2012-10-18 2013-10-17 电极引线及具有该电极引线的二次电池 Active CN1046039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115941 2012-10-18
KR1020120115941A KR101623110B1 (ko) 2012-10-18 2012-10-18 전극 리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 전지
PCT/KR2013/009294 WO2014062016A1 (ko) 2012-10-18 2013-10-17 전극 리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 전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3985A CN104603985A (zh) 2015-05-06
CN104603985B true CN104603985B (zh) 2017-04-12

Family

ID=50488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5998.0A Active CN104603985B (zh) 2012-10-18 2013-10-17 电极引线及具有该电极引线的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269945B2 (zh)
EP (1) EP2884563B1 (zh)
JP (1) JP6061162B2 (zh)
KR (1) KR101623110B1 (zh)
CN (1) CN104603985B (zh)
WO (1) WO20140620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04162B1 (ko) 2015-01-20 2017-02-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과충전 안전성이 향상된 파우치 전지
KR101858317B1 (ko) * 2015-05-07 2018-05-1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류 제한 기능의 전극리드를 포함하는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KR102080903B1 (ko) 2015-06-08 2020-02-2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극 리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 전지
WO2016200147A1 (ko) * 2015-06-08 2016-12-1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극 리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 전지
KR101755861B1 (ko) * 2015-10-16 2017-07-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배터리 셀
US10109842B2 (en) * 2015-10-16 2018-10-23 Hyundai Motor Company Battery cell
EP3159952B1 (de) * 2015-10-19 2019-12-11 Robert Bosch Gmbh Sicherheitsvorrichtung für batteriesysteme
KR101766047B1 (ko) * 2015-10-22 2017-08-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배터리 셀
KR101734703B1 (ko) * 2015-11-04 2017-05-1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배터리 셀
KR102106999B1 (ko) * 2016-04-25 2020-05-0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규격화된 구조에 기반하여 제조 공정성이 우수하면서도 전극리드의 절연 성능이 향상된 전지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KR102157892B1 (ko) * 2016-08-26 2020-09-1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US10141550B2 (en) * 2016-10-20 2018-11-2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ouch battery cell assembly for traction battery
KR102185959B1 (ko) * 2017-04-25 2020-12-0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안전성이 향상된 배터리 셀
KR102294996B1 (ko) * 2017-05-30 2021-08-30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전도성 튜브를 이용한 전극리드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KR102236056B1 (ko) * 2017-06-29 2021-04-0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과충전 방지부재를 가지는 배터리 셀
KR102348076B1 (ko) * 2017-06-30 2022-01-10 에스케이온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KR101999529B1 (ko) * 2017-07-06 2019-07-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노치가 형성된 리드박스를 포함하는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KR102255534B1 (ko) * 2017-07-07 2021-05-25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이차전지
KR102364159B1 (ko) 2017-08-01 2022-02-18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전극 탭 절단 장치를 포함하는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JP2019029276A (ja) * 2017-08-02 2019-02-21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リード部材、非水電解質蓄電デバイス
KR102268402B1 (ko) * 2017-08-29 2021-06-24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파우치 형 이차 전지
KR102555751B1 (ko) 2017-10-17 2023-07-14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가스 배출이 가능한 이차전지용 파우치형 케이스
KR102164254B1 (ko) * 2017-11-15 2020-10-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 전지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이차 전지용 파우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KR102314575B1 (ko) 2018-01-12 2021-10-20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이차전지의 충방전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의 활성화 공정 장치
KR102519040B1 (ko) * 2018-06-26 2023-04-07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벤팅 장치, 벤팅 방법 및 이차 전지
KR20210058143A (ko) * 2019-11-13 2021-05-24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배터리 모듈, 이러한 배터리 모듈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러한 배터리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자동차
KR20220059186A (ko) * 2020-11-02 2022-05-10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내압을 일정하게 유지할 수 있는 전극리드를 포함하는 파우치형 전지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KR20230155248A (ko) * 2022-05-03 2023-11-10 에스케이온 주식회사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EP4362195A1 (en) * 2022-06-14 2024-05-01 LG Energy Solution, Ltd. Battery cell,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including sam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5038A (zh) * 2009-11-02 2011-05-11 三星Sdi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及使用该二次电池的电池组
CN102270757A (zh) * 2010-06-03 2011-12-07 三星Sdi株式会社 可再充电电池、向其中注入电解质溶液的方法和电池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01309A (ja) * 1993-12-28 1995-08-04 Fuji Elelctrochem Co Ltd 防爆形電池の封口構造
JPH08287894A (ja) * 1995-04-11 1996-11-01 Mitsubishi Cable Ind Ltd 密閉電池の安全装置
JP4354028B2 (ja) * 1998-08-20 2009-10-2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安全弁付き電池ケース
JP2000277064A (ja) * 1999-03-29 2000-10-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薄型電池
JP4923389B2 (ja) * 2004-05-28 2012-04-25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密閉形蓄電池
JP5288685B2 (ja) 2006-03-10 2013-09-1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池の安全装置
KR101037042B1 (ko) * 2007-12-10 2011-05-2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안전성이 개선된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KR101192077B1 (ko) * 2009-11-02 2012-10-1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및 그를 이용한 전지 팩
KR101147791B1 (ko) * 2009-12-29 2012-05-18 주식회사 루트제이드 벤트홀을 구비하는 이차전지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5038A (zh) * 2009-11-02 2011-05-11 三星Sdi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及使用该二次电池的电池组
CN102270757A (zh) * 2010-06-03 2011-12-07 三星Sdi株式会社 可再充电电池、向其中注入电解质溶液的方法和电池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269945B2 (en) 2016-02-23
KR20140049748A (ko) 2014-04-28
JP6061162B2 (ja) 2017-01-18
EP2884563A4 (en) 2016-01-20
US20150072185A1 (en) 2015-03-12
EP2884563B1 (en) 2017-11-29
KR101623110B1 (ko) 2016-05-20
WO2014062016A1 (ko) 2014-04-24
JP2015536536A (ja) 2015-12-21
EP2884563A1 (en) 2015-06-17
CN104603985A (zh) 2015-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03985B (zh) 电极引线及具有该电极引线的二次电池
JP7041810B2 (ja) ベンティングガスを用いてコネクターを破断する構造を有する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
JP4628682B2 (ja) 電池部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採用したリチウム2次電池
US8822066B2 (en) Secondary battery
US11404755B2 (en) Secondary battery
KR101730576B1 (ko) 배터리 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KR100938896B1 (ko) 배터리 팩
KR101734703B1 (ko) 배터리 셀
KR20150061996A (ko) 배터리 셀, 그리고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및 배터리 팩
JP6902607B2 (ja) 伝導性ポリマーを用いた電極リードを含むパウチ型二次電池
KR20080049547A (ko) 원통형 이차전지
JP6830536B2 (ja) 安全性が向上したバッテリーセル
KR102601624B1 (ko) 개선된 전극 탭들 사이의 연결 구조를 갖는 전극 조립체
KR20140137603A (ko) 파우치형 외장재
KR20090026650A (ko) 보호회로기판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배터리 팩
KR100346378B1 (ko) 리튬 폴리머 전지팩
JP4785360B2 (ja) 二次電池
KR20130090262A (ko) 배터리 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KR20070097142A (ko) 이차전지
KR100760751B1 (ko) 이차전지
KR20080038662A (ko) 이차전지
KR20090030711A (ko) 베어 셀 및 이를 포함한 이차 전지
WO2021162288A1 (ko) 접착부 및 스팟 용접으로 결합된 전극리드 결합부를 포함하는 전극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파우치형 전지셀
KR20170043736A (ko) 안전소자를 포함하고 있는 전극조립체 및 그것을 포함하고 있는 이차전지
KR20070097317A (ko) 보호회로기판 위에 장착된 ptc소자를 구비한 캔형 및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6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LG Energy Solution,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LG CHEM,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