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54525B - 跨坐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跨坐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54525B
CN104554525B CN201310498869.9A CN201310498869A CN104554525B CN 104554525 B CN104554525 B CN 104554525B CN 201310498869 A CN201310498869 A CN 201310498869A CN 104554525 B CN104554525 B CN 1045545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grip
lamp
vehicle
vi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9886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54525A (zh
Inventor
卢韦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9886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545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54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545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545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545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28Other additional equipment, e.g. back-rests for childr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B62J6/04Rear ligh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后部小型化且可提高后握柄的操作性的跨坐型车辆。本发明的跨坐型车辆包括:座椅(5),其供驾驶员就座;前轮(6);后轮(8),其于上下方向摆动;主停车支架(M),其在前轮着地的竖起姿势下能够保持车身;后部外壳(10),其在座椅的下方且后轮的上方处,从至少后方覆盖车身;后握柄(RG),其至少一部分较座椅更位于后方;以及后方向灯(RI)及尾灯(TL),其等在后视时于后部外壳的左右两侧部中,上下排列布置。后部外壳是在侧视时后缘较后方向灯及尾灯更于后方处向后下方倾斜。后握柄布置于后部外壳的后方,在后视时以至少一部分与后部外壳重叠的方式而布置。后握柄具有较后方向灯及尾灯更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

Description

跨坐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坐型车辆,尤其涉及跨坐型车辆的后部灯具及后握柄的布置及构造。
背景技术
常规上,在速克达型车辆等跨坐型车辆中,已知有如下构造:在较座椅更后方,布置有乘坐在后座上的乘客可握持的后握柄,在后视时于该后握柄的下方配设有尾灯。在下述专利文献1公报中,如其图1所示,后握柄较座椅8更位于后方,尾灯以向车辆的后方突出的方式而设置。并且,如该图所示,位于座椅与后轮之间的外壳在侧视时后缘向后下方倾斜。
专利文献1:台湾专利公告第I4001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的车辆的位于座椅与后轮之间的外壳在侧视时后缘向后下方倾斜。因此,可将外壳小型化地布置,可使车身后部小型化。
如专利文献1的图1所示,后握柄包括向后上方倾斜的上握部及向后下方倾斜下握部。上握部是车辆行驶时为了安全供乘客握住的部分。下握部是在停车场等场所中,欲移动车辆而车辆左侧的空间较小时,站在车辆后方,在维持主停车支架竖起的状态下,两手从下方握住的部分。在该情形时,必须以前轮为支点,抬升车辆的后部,直到主停车支架从地面离开为止。因此,握住部分位于较低位置时较容易施力而可提高操作性。因此,与握住上握部相比,握住下握部更容易施力,因而操作性提高,尤其身材较矮的人操作性的差异更显著。
然而,如上述专利文献1的构造中,在后握柄的下握部的下方,配设有向车辆的后方突出的尾灯,因而当两手欲从下方握住下握部时,尾灯容易成为障碍。
为了确保握持容易性,可考虑将尾灯以不突出的方式布置,只在这种情况下,尾灯布置于车身后部外壳内,造成车身后部外壳变大,从而导致车身后部大型化。
另一方面,可考虑维持向后下方倾斜的车身后部外壳与从车身后部外壳突出布置的尾灯的状态,以从尾灯离开的方式变更后握柄的位置。在该情形时,如果欲使后握柄远离车身后部外壳而在前后方向使后握柄与尾灯的位置分开,那么为了确保后握柄的强度,将造成后握柄大型化,导致车身后部大型化。并且,如果在上下方向使后握柄与尾灯的位置分开,那么后握柄的位置将变高而降低操作性,或者,尾灯的位置变低而使外壳变大,从而导致车身后部大型化。
本发明是鉴于如此的情况而开发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后部小型化,且可提高后握柄的操作性的跨坐型车辆。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具有如下特征。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跨坐型车辆的主旨为,包括:座椅,其供驾驶员就座;前轮;后轮,其于上下方向摆动;主停车支架,其在所述前轮着地的竖起姿势下能够保持车身;后部外壳,其在所述座椅的下方且所述后轮的上方处,从至少后方覆盖车身;后握柄,其至少一部分较所述座椅更位于后方;及后方向灯及尾灯,其等在后视时于所述后部外壳的左右两侧部,上下排列布置;所述后部外壳在侧视时后缘较所述后方向灯及所述尾灯更于后方处向后下方倾斜,所述后握柄布置于所述后部外壳的后方,且在后视时以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后部外壳重叠的方式而布置,所述后握柄具有较所述后方向灯及所述尾灯更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形态中,其主旨为,所述后握柄包含:在侧视时于所述座椅的下方、且于所述后方向灯及所述尾灯的上方处,从所述后部外壳向后方延伸的握柄侧部,及从该侧部的后端向上下分支的握柄上部及握柄下部,所述握柄下部在较上下排列的所述后方向灯及所述尾灯之中位于上方者的上端更低的位置处,连接于所述后部外壳。
在本发明的其它优选形态中,其主旨为,所述后部外壳包含:从左右两侧方覆盖车身的侧外壳,及以夹在左右的侧外壳的后端之间的方式而布置、且覆盖车身的后方的后外壳,所述握柄下部在后视时以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后外壳的上部重叠的方式而布置。
在本发明的其它优选形态中,其主旨为,所述后外壳是上部的左右方向宽度较下部的左右方向宽度更大,所述后方向灯及所述尾灯是以与所述后外壳邻接的方式而布置于所述侧外壳。
在本发明的其它优选形态中,其主旨为,所述握柄下部是以下端部位于较上下排列的所述后方向灯及所述尾灯之中位于上方者的上端更低的位置的方式而布置。
在本发明的其它优选形态中,其主旨为,在侧视时,所述后方向灯是以较位于其下方的所述尾灯更位于车辆的前方的方式而布置。
在本发明的其它优选形态中,其主旨为,所述后方向灯及所述尾灯共有共用的灯罩,该共用灯罩是后缘在侧视时以在较所述后外壳的后缘更前方处与其平行的方式而向后下方倾斜。
在本发明的其它优选形态中,其主旨为,所述后方向灯及所述尾灯在后视时较所述后轮更布置于左右方向的侧方。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车身后部小型化,且可提高后握柄的操作性的跨坐型车辆。
附图说明
图1是速克达型车辆的左侧视图。
图2是速克达型车辆的右侧视图。
图3是速克达型车辆的前视图。
图4是速克达型车辆的后视图。
图5是速克达型车辆的俯视图。
图6是显示一部分的内部构造的速克达型车辆的右侧视图。
图7是显示从灯罩侧观察尾灯单元TU的状态的图式。
图8是显示卸下灯罩的状态的尾灯单元TU的图式。
图9是显示图7的A-A线剖面的图式。
图10是显示侧外壳10L、侧外壳10R、后外壳19及尾灯单元TU的结合体的背面侧的一部分的图式。
图11是显示一部分的内部构造的速克达型车辆的左侧视图。
符号说明
1 速克达型车辆(跨坐型车辆)
2 车架
3 前叉
4 动力单元
5 座椅
5a 前席
5b 后席
6 前轮
7 操向把手
8 后轮
9 前外壳
9a 上部
9b 下部
10 后部外壳
10L 左侧的侧外壳
10R 右侧的侧外壳
11 脚踏板
12 中央外壳
13 置物箱
14 护腿板
15 头灯
16 脚踏板侧外壳
17 下外壳
18 把手外壳
19 后外壳
21 头管
22 前部框架
23 下部框架
24 中间框架
25 后部框架
29 横梁
41 引擎
42 传动箱
61 车轴
101 螺合部
102 螺合部
191 穿孔
192 缺口
421 空气管道
4211 连接部
4212 蛇腹管
4213 头部
4214 开口部
AC 空气清净器
B 电池盒
E 引擎控制单元
FI 前方向灯
FL 底外壳
Fr 前方
H 铰链销
K1 防水材
K2 防水材
K3 遮热材
LP 牌照安装板
M 主停车支架
P 枢轴部
RI 后方向灯
RI30 光源
RI40 线束
RG 后握柄
RG1 握柄侧部
RG2 握柄上部
RG3 握柄下部
RG3a 下端部
S 同乘者的搁脚部
TU 尾灯单元
TUa 上端
TU10 灯座
TU11 螺合部
TU12 螺合部
TU20 灯罩
TL 尾灯
TL20 内灯罩
TL30 光源
TL40 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随附图式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形态所应用的跨坐型车辆是速克达型车辆1。但是,本发明的跨坐型车辆并不限定于速克达型车辆,也可为其它跨坐型车辆。在以下说明中,前、后、左、右的方向是分别表示从乘坐速克达型车辆1的乘员观察的前、后、左、右的方向。图1中的符号Fr表示前方。
<车辆整体>
首先,根据图1~图6对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整体构造进行概述。图1是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左侧视图,图2是其右侧视图,图3是其前视图,图4是其后视图,图5是其俯视图。图6是从车辆的右侧方观察的图式,车架2及置物箱13等一部分的车辆内部构造是以虚线表示。
如图6所示,在底架型(underbone)的车架2的前端部,前叉3可左右旋动地被支撑,该车架2的中央部能以固定于车架2的枢轴部P为中心而上下摇动地支撑单元摆动式动力单元4。在该动力单元4的上方,座椅5以其前端部的铰链销H为中心,相对于布置于车架2之间的置物箱13而可开闭地安装。座椅5例如是具备前席5a及后席5b的二人乘用座椅。
一对前叉3向前下方倾斜延伸,且在下端经由车轴61而旋转自如地配设有前轮6。前叉3的上端是安装于转向轴(未图示)的下端部所固设的下支架(未图示)。在转向轴的上端配设有操向把手7。操向把手7由把手外壳18覆盖。在动力单元4的后端部配设有可旋转地支撑于该动力单元4的后端部并由该动力单元4的驱动力所驱动的后轮8。后轮8的上方由牌照安装板LP覆盖。牌照安装板LP兼具作为后轮8的挡泥板的功能。再者,速克达型车辆1具备主停车支架M。在主停车支架M竖起的情形时,能够以前轮6着地、后轮8浮起的状态,维持车身竖起。
如图6所示,前叉3的上部及转向轴是由前外壳9及护腿板14从前后覆盖。并且,如该图所示,前外壳9的上部9a由前往后向上方倾斜,且覆盖后述头管21的前方。前外壳9的下部9b由前往后向下方倾斜。此外,前外壳9较前轮6的车轴61更布置于后方。由此,可使前外壳9小型化。
如图3的前视图所示,在前外壳9的前面中央部配设有头灯15,在前外壳9的左右两侧的上端部配设有左右一对前方向灯F1、FI。并且,前外壳9的下部9b、9b是左右分支。如图6所示,座椅5的下方,具体而言座椅5与动力单元4之间的空间是由后部外壳10覆盖,且在该后部外壳10与护腿板14之间配设有低位的底外壳FL。
后部外壳10包括分别从左侧方、右侧方、前方及后方覆盖座椅5与动力单元4之间的空间的侧外壳10L、侧外壳10R、中央外壳12及后外壳19。如图4的后视图所示,在左侧的侧外壳10L与右侧的侧外壳10R的各者的后端部,包含上下排列的后方向灯及尾灯的尾灯单元TU以与后外壳19邻接的方式而配设。
如图6所示,底外壳FL包含:脚踏板11,其形成底外壳的上表面;脚踏板侧外壳16,其从脚踏板11的左右两侧缘向下方垂降,且形成底外壳FL的侧面;及下外壳17,其较脚踏板侧外壳16更位于下方。在脚踏板侧外壳16的后部靠上缘处,开设有用以使搁脚部S露出的开口部。搁脚部S是供乘坐于后席5b的乘客的脚搁置,且是安装于与车架2相固定的支架(未图示),可在图6所示的收纳位置与从收纳位置向外侧方旋动约90°的使用位置间切换。前外壳9、护腿板14、底外壳FL及后部外壳10等车身外壳为外观构件,且可分别由塑料等适当的材料形成。各外壳构件虽为射出成形的一体成形制品,但也可由多个构件而构成。再者,车身外壳整体上左右对称地显现。
如图1所示,动力单元4例如具备引擎41及布置于从引擎41的侧方向车辆后方延伸的传动箱42中的V型皮带式无级变速器,且是使引擎41与传动箱42一体化的构造者,上述引擎41是使气缸轴朝向大致水平前方的方式而搭载。在传动箱42的前部连接有空气管道421,其取入用以使因V型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皮带的摩擦等所产生的热散发的外部气体。在传动箱42的上方,布置有过滤供给至引擎41的外部气体的空气清净器AC。再者,也可不使引擎41与传动箱42一体化而为单独的构造。引擎41是通过引擎控制单元E(图6),而控制燃料喷射量及点火时间等。引擎控制单元E位于后述右侧的后部框架25的上方且位于右侧的侧外壳10R与置物箱13之间,经由未图示的支架而支撑于后部框架25。
<车架2>
其次,根据图6对上述车架2的整体构造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车架2具备:头管21,其可供转向轴(未图示)***而使该转向轴可旋动地被支撑着;前部框架22,其焊接于头管21上且向后下方延伸;左右一对下部框架23,其等焊接于前部框架22的下部的左右两侧面上且大致水平地向后方延伸;左右一对中间框架24,其等从左右一对下部框架23的各自的后部以陡梯度向后上方延伸;及左右一对后部框架25,其等从左右一对中间框架24的各自的后部以缓梯度向后上方延伸,且从下方支撑座椅5。前部框架22由1根管构件构成,且下部框架23、中间框架24及后部框架25为连续的管构件,并设置为左右一对。左右一对后部框架25的后端部间由开口朝向前方的U字状的横梁29连结,在该横梁29上,隔着后外壳19而安装有乘坐于后席5b的乘客可握持的后握柄RG。
<尾灯单元TU>
如前文所述,在左侧的侧外壳10L与右侧的侧外壳10R的各者的后端部,由上下排列的后方向灯及尾灯所构成的尾灯单元TU以与后外壳19邻接的方式而配设。其结果,如图4的后视图所示,尾灯单元TU布置于后部外壳10的左右两侧部。其次,根据图7~图9,对尾灯单元TU进行说明。图7是显示从灯罩侧观察尾灯单元TU的状态的图式。图8是显示卸下灯罩的状态的尾灯单元TU的图式。图9是显示图7的A-A线剖面的图式,图中的右侧是车辆的前方。图7~图9均显示安装于车身的姿势的尾灯单元TU。再者,图7~图9仅对左侧的尾灯单元TU进行说明,右侧的尾灯单元TU显现为与左侧左右对称,因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8及图9所示,后方向灯RI及尾灯TL上下排列布置。并且,如图9所示,后方向灯RI以较位于其下方的上述尾灯TL更位于车辆的前方的方式而布置。
如图7及图9所示,后方向灯RI及尾灯TL分别具有光源RI30及光源TL30,另一方面,共有共用的灯座TU10及共用的灯罩TU20。尾灯TL进而具有内灯罩TL20。光源RI30及光源TL30从图9所示的线束RI40及线束TL40供电。本实施形态中,光源RI30及光源TL30由发光二极管(LED)构成,但不限定于此,也可由灯泡构成后方向灯RI及尾灯TL的光源。并且,灯罩TU20只要使来自光源RI30及光源TL30的发光透过即可,一般而言与灯座TU10形成密闭空问,还具有防水或防尘的效果。再者,如图6所示,灯罩TU20构成为其后缘在较后外壳19的后缘更靠车辆的前方处,以与后外壳19的后缘大致平行的方式向后下方倾斜。
并且,如图4所示,尾灯单元TU较后轮8更布置于左右方向的侧方。尾灯单元TU内设有光源等,因而在安装于车身的状态中,将以一定程度的宽度而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另一方面,支撑于动力单元4的后端部的后轮8与动力单元4一起上下摇动。在后视时尾灯单元TU与后轮8同样地布置于车辆的中央的情形时,为避免上下摇动的后轮8的干涉,有将尾灯单元TU向车辆的上方或后方错开而布置的倾向。然而,在本实施形态中,尾灯单元TU较后轮8更布置于左右方向的侧方,因而后轮8对尾灯单元TU的干涉不会产生。因此,可将尾灯单元TU布置于例如在侧视时与后轮摆动的范围重叠的位置,有利于车辆后部的小型化。
<后部外壳10>
如前文所述,覆盖座椅5与动力单元4之间的空间的后部外壳10包括侧外壳10L、侧外壳10R、中央外壳12及后外壳19。具体而言,后部外壳10除了包含左侧的侧外壳10L与右侧的侧外壳10R以外,还在座椅5的前端部的下方、且左侧的侧外壳10L与右侧的侧外壳10R之间包含中央外壳12,即,左侧的侧外壳10L与右侧的侧外壳10R在座椅5的前端部的下方经由中央外壳12而连接。并且,后部外壳10在座椅5的后端部的下方、且左侧的侧外壳10L与右侧的侧外壳10R之间包含后外壳19,即,左侧的侧外壳10L与右侧的侧外壳10R在座椅5的后端部的下方经由后外壳19而连接。然而,后部外壳10的构成并不限定于上述形态。例如,也可省略中央外壳12,而左侧的侧外壳10L与右侧的侧外壳10R在座椅5的前端部的下方相互直接连接。并且,也可省略后外壳19,而左侧的侧外壳10L与右侧的侧外壳10R在座椅5的后端部的下方相互直接连接。
如图1所示,后部外壳10,具体而言后外壳19的后缘较尾灯单元TU更于后方处向后下方倾斜。并且,如图4所示,以夹在左侧的侧外壳10L与右侧的侧外壳10R的后端之间的方式而布置的后外壳19是上部的左右方向宽度较下部的左右方向宽度更大。
其次,根据图10,对侧外壳10L、侧外壳10R、后外壳19及尾灯单元TU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图10是显示侧外壳10L、侧外壳10R、后外壳19及尾灯单元TU的结合体的背面侧的一部分的图式。再者,图10仅对图中的右侧的构成进行说明,左侧的构成显现为与右侧左右对称,因而省略其说明。
尾灯单元TU通过图10所示的螺合部TU11、TU12及与其等分别对应的侧外壳10L侧的包含凸座部的螺合部的螺合,而安装于侧外壳10L。并且,侧外壳10L通过图10所示的螺合部101、102及与其等分别对应的后外壳19侧的螺合部的螺合,而结合于后外壳19。
再者,后外壳19的中央的穿孔191是用以将握柄RG安装于横梁29(图6)的穿孔。并且,在后外壳19的侧外壳10L侧的上缘部形成有缺口192。该缺口192是用以将握柄RG安装于横梁29的缺口。即,握柄RG通过后外壳19的穿孔191及缺口192,如图6所示地安装于横梁29。
<后握柄RG>
如前文所述,在图6所示的横梁29,隔着后外壳19而安装有乘坐于后席5b的乘客可握持的后握柄RG。具体而言,后握柄RG通过后外壳19的孔191及缺口192(图10)而安装于横梁29。
如图5及图6所示,后握柄RG是以一部分较座椅5更位于后方的方式而布置于后部外壳10的后方。并且,如图1所示,后握柄RG包含于座椅5的下方、且尾灯单元TU的上方处,从后外壳19向后方延伸的握柄侧部RG1,与从该侧部的后端向上下分支的握柄上部RG2及握柄下部RG3。后握柄RG可例如为高强度塑料成形品或金属管的焊接制品等。
<后部外壳10、后握柄RG及尾灯单元TU的布置关系>
如前文所述,在图4的后视图中,尾灯单元TU布置于后部外壳10的左右两侧部。具体而言,尾灯单元TU是在左侧的侧外壳10L与右侧的侧外壳10R的各者的后端部,以与后外壳19邻接的方式而配设。
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后握柄RG,具体而言握柄下部RG3具有较尾灯单元TU更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并且,后握柄RG,具体而言握柄下部RG3是以一部分与后外壳19重叠的方式而布置。
此外,如图4及图1所示,握柄下部RG3于较尾灯单元TU的上端TUa更低的位置处连接于后外壳19。具体而言,握柄下部RG3是以下端部RG3a连接于后外壳19的中央的穿孔191(图10),而下端部RG3a于上下方向较尾灯单元TU的上端TUa更低。
<传动箱42的空气管道421>
如前文所述,为了使因设置于传动箱42内的V型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皮带的摩擦等所产生的热散发,而在传动箱42的前部连接有用以取入外部气体的空气管道421(图1)。
根据图11,进一步对空气管道421进行说明。图11是显示一部分的内部构造的速克达型车辆的左侧视图。如图11所示,空气管道421包含与传动箱42的前部的车宽方向左侧部上表面的开口连接的连接部4211,蛇腹管4212,及设置有向外部开放的开口部4214的头部4213。在安装有空气管道421的状态中,头部4213位于左侧的后部框架25的外侧方及上方,当从车辆的后方观察时,呈大致倒J字状。开口部4214以面对后部框架25的方式而向下形成。在侧视时,在开口部4214的下方设置有防水材K1,在开口部4214的后方设置有防水材K2。防水材K1夹置于后部框架25与置物箱13之间。防水材K2夹置于横梁29与位于置物箱13的后方的电池盒B之间。防水材K1、K2可使用例如软质氨基甲酸酯泡沫等材料。通过防水材K1、K2,可抑制行驶时从后轮8飞溅的泥水等与吸气一起侵入到空气管道421。
<引擎控制单元E>
如前文所述,控制引擎41的燃料喷射量及点火时间等的引擎控制单元E位于右侧的后部框架25的上方且位于右侧的侧外壳10R与置物箱13之间。并且,如图6所示,引擎控制单元E位于引擎41的斜后上方。
引擎41运转时,会产生热。因引擎41的热而变暖的空气向上方上升,进入座椅5下方的左右两侧的侧外壳10L、10R之间,具体而言左右两侧的侧外壳10L、10R与置物箱13之间。另一方面,位于右侧的侧外壳10R与置物箱13之间的引擎控制单元E包含微控制器等电子器件,因而易受热的影响。因此,为了抑制变暖的空气在引擎控制单元E附近流动,而在引擎控制单元E的车辆前方,设置有遮热材K3。遮热材K3位于右侧的后部框架25的上方及外侧方,且夹置于侧外壳10R与置物箱13之间。遮热材K3可使用例如软质氨基甲酸酯泡沫等材料。通过遮热材K3,可抑制变暖的空气向引擎控制单元E流动。
<有益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如图6及图4所示,包括;座椅5,其供驾驶员就座;前轮6;后轮8,其于上下方向摆动;主停车支架M,其在前轮6着地的竖起姿势下能够保持车身;后部外壳10,其在座椅5的下方且后轮8的上方处,从至少后方覆盖车身;后握柄RG,其至少一部分较座椅5更位于后方;以及后方向灯RI及尾灯TL(图8),其等在后视时于后部外壳10的左右两侧部中,上下排列布置。后部外壳10是在侧视时后缘较后方向灯RI及尾灯TL更于后方处向后下方倾斜。后握柄RG布置于后部外壳10的后方,在后视时以至少一部分与后部外壳10重叠的方式而布置。后握柄RG具有较后方向灯RI及尾灯TL更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
根据本实施形态,位于座椅5与后轮8之间的后部外壳10是在侧视时后端向后下方倾斜,后部外壳10的后缘较后方向灯RI及尾灯TL更位于后方。因此,可使车辆后部小型化地布置。进而,尾灯TL是在后视时于后部外壳10的左右两侧部与后方向灯RI上下排列布置,因而即便将具有较后方向灯RI及尾灯TL更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的后握柄RG布置为在后视时其一部分与后部外壳10重叠,也可避免由尾灯TL引起的后握柄RG的操作性降低,从而可确保后握柄RG的握持容易性。而且,后握柄RG的高度方向的布置自由度提高,因而可将后握柄RG布置于容易施力的较低的位置。由此,可使后握柄RG的操作性提高。
此外,在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形态中,如图1、图4及图8所示,后握柄RG包含:在侧视时于座椅5的下方、且后方向灯RI及尾灯TL的上方处,从后部外壳10向后方延伸的握柄侧部RG1,以及从该侧部RG1的后端向上下分支的握柄上部RG2及握柄下部RG3。握柄下部RG3于较上下排列的后方向灯RI及尾灯TL之中位于上方者的上端TUa更低的位置处,连接于后部外壳10。
根据本实施形态,握柄下部RG3于较上下排列的后方向灯RI及尾灯TL之中位于上方者的上端TUa更低的位置处,连接于后部外壳10,因而握柄下部RG3可位于更低的位置。当站立于车辆的后方,主停车支架M保持竖起的状态下,欲以前轮6为支点,抬升车辆的后部直到主停车支架M从地面离开的情形时,可由两手从下方握住握柄下部RG3,因而容易施力,后握柄RG的操作性提高。
此外,由于后方向灯RI或尾灯TL位于握柄侧部RG1的下方,因而在两手从下方握住握柄下部RG3时,可避免后方向灯RI或尾灯TL成为障碍,因而后握柄RG的操作性进一步提高。
此外,在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形态中,如图6所示,后部外壳10包含:从左右两侧方覆盖车身的侧后部外壳10L、10R,及以夹在左右的侧后部外壳10L、10R的后端之间的方式而布置、且覆盖车身的后方的后外壳19。并且,如图4的后视所示,握柄下部RG3至少一部分以与后外壳19的上部重叠的方式而布置。
根据本实施形态,握柄下部RG3在后视时至少一部分以与后外壳19的上部重叠的方式而布置,因而握柄下部RG3可位于更低的位置。当欲以前轮6为支点,抬升车辆的后部直到主停车支架M从地面离开的情形时,可由两手从下方握住握柄下部RG3,因而容易施力,后握柄RG的操作性提高。
此外,在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形态中,后外壳19是上部的左右方向宽度较下部的左右方向宽度更大。后方向灯RI及尾灯TL以与后外壳19邻接的方式而布置于侧后部外壳10L、10R。
根据本实施形态,后外壳19是上部的左右方向宽度较下部的左右方向宽度更大,因而在由两手从下方握住一部分以与后外壳19的上部重叠的方式而布置的握柄下部RG3时,可确保握住用的空间,因而后握柄RG的操作性进一步提高。
在本发明的其它优选形态中,如图4所示,握柄下部RG3是以下端部RG3a位于较上下排列的后方向灯RI及尾灯TL之中位于上方者的上端TUa更低的位置的方式而布置。
根据本实施形态,握柄下部RG3是以下端部RG3a位于较上下排列的后方向灯RI及尾灯TL之中位于上方者的上端TUa更低的位置的方式而布置,因而握柄下部RG3可位于更低的位置。当欲以前轮6为支点,抬升车辆的后部直到主停车支架M从地面离开的情形时,可由两手从下方握住握柄下部RG3,因而容易施力,后握柄RG的操作性提高。
此外,在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形态中,如图9所示,后方向灯RI是以较位于其下方的尾灯TL更位于车辆的前方的方式而布置。
根据本实施形态,在驾驶员站立于车辆的侧方,欲将主停车支架M向设置位置或收纳位置移位操作时,即便为了可容易地使用握柄侧部RG1,而将其布置为于后方向灯RI及尾灯TL的上方处前后延伸,因后方向灯RI布置为较位于其下方的尾灯TL更位于车辆的前方,因而在驾驶员欲握住握柄侧部RG1时,可避免后方向灯RI成为障碍,因而后握柄RG的操作性进一步提高。
在本发明的其它优选形态中,如图7及图8所示,后方向灯RI及尾灯TL共有共用的灯罩TU20。如图1所示,该共用灯罩TU20的后缘是以在较后外壳19的后缘更前方处与后外壳19的后缘平行的方式而向后下方倾斜。
根据本实施形态,后方向灯RI及尾灯TL的共用灯罩TU20在侧视时后缘以在较后外壳19的后缘更前方处与其平行的方式而向后下方倾斜,因而在侧视时可避免后方向灯RI或尾灯TL较后部外壳10的后缘更向车辆的后方突出。因此,使车辆后部小型化。
在本发明的其它优选形态中,如图4所示,后方向灯RI及尾灯TL在后视时较后轮8更布置于左右方向的侧方。
根据本实施形态,可将在后视时布置于后部外壳10的左右两侧部的后方向灯RI及尾灯TL布置于不与上下方向摆动的后轮8干涉的位置。因此,可将后方向灯RI及尾灯TL布置于侧视时与后轮8的摆动范围重叠的位置,有利于车辆后部的小型化。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可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发明的情况下进行各种设计变更。例如,例示了上下排列的后方向灯RI及尾灯TL是后方向灯RI位于上方,尾灯TL位于下方,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使两者的上下关系相反,即,也可为尾灯TL位于上方,后方向灯RI位于下方。并且,实施例中后方向灯RI及尾灯TL是共有共用的灯座TU10及共用的灯罩TU20的一体化构造,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使后方向灯RI与尾灯TL不一体化,而为单独的构造。此外,实施例中尾灯单元TU在左侧的侧外壳10L与右侧的侧外壳10R的各者的后端部,以与后外壳19邻接的方式而配设,但不限定于此,也可省略后外壳19而将左侧的侧外壳10L与右侧的侧外壳10R直接连接并使尾灯单元TU布置于后部外壳10的左右两侧部。
此外,本发明也可适用于轻型机车、电动机车、或ATV(All Terrain Vehicle,全地形型车辆)等四轮越野车等速克达型车辆以外的跨坐型车辆。

Claims (8)

1.一种跨坐型车辆,其包括:
座椅,其供驾驶员就座;
前轮;
后轮,其于上下方向摆动;
主停车支架,其在所述前轮着地的竖起姿势下能够保持车身;
后部外壳,其在所述座椅的下方且所述后轮的上方处,从至少后方覆盖车身;
后握柄,其至少一部分较所述座椅更位于后方;及
布置于所述后部外壳的后方向灯及尾灯;且
所述后方向灯及所述尾灯在后视时位于所述后部外壳的左右两侧部,且在后视时上下排列布置;
所述后部外壳在侧视时后缘较所述后方向灯及所述尾灯更于后方处向后下方倾斜,
所述后握柄布置于所述后部外壳的后方,且在后视时以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后部外壳重叠的方式而布置,
所述后握柄具有较所述后方向灯及所述尾灯更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坐型车辆,其中
所述后握柄包含:在侧视时于所述座椅的下方、且于所述后方向灯及所述尾灯的上方处,从所述后部外壳向后方延伸的握柄侧部,及从该侧部的后端向上下分支的握柄上部及握柄下部,
所述握柄下部在较上下排列的所述后方向灯及所述尾灯之中位于上方者的上端更低的位置处,连接于所述后部外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坐型车辆,其中
所述后部外壳包含:从左右两侧方覆盖车身的侧外壳,及以夹在左右的侧外壳的后端之间的方式而布置且覆盖车身的后方的后外壳,
所述握柄下部在后视时以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后外壳的上部重叠的方式而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坐型车辆,其中
所述后外壳是上部的左右方向宽度较下部的左右方向宽度更大,
所述后方向灯及所述尾灯是以与所述后外壳邻接的方式而布置于所述侧外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坐型车辆,其中
所述握柄下部是以下端部位于较上下排列的所述后方向灯及所述尾灯之中位于上方者的上端更低的位置的方式而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坐型车辆,其中
在侧视时,所述后方向灯是以较位于其下方的所述尾灯更位于车辆的前方的方式而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坐型车辆,其中
所述后方向灯及所述尾灯共有共用的灯罩,
该共用灯罩是在侧视时后缘以在较所述后外壳的后缘更前方处与其平行的方式而向后下方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坐型车辆,其中
所述后方向灯及所述尾灯在后视时较所述后轮更布置于左右方向的侧方。
CN201310498869.9A 2013-10-22 2013-10-22 跨坐型车辆 Active CN1045545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98869.9A CN104554525B (zh) 2013-10-22 2013-10-22 跨坐型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98869.9A CN104554525B (zh) 2013-10-22 2013-10-22 跨坐型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54525A CN104554525A (zh) 2015-04-29
CN104554525B true CN104554525B (zh) 2019-12-10

Family

ID=53071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98869.9A Active CN104554525B (zh) 2013-10-22 2013-10-22 跨坐型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545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44536B (zh) * 2016-05-31 2020-11-10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坐型车辆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39171B2 (ja) * 1990-08-08 1998-12-1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後部灯火装置配置構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39171B2 (ja) * 1990-08-08 1998-12-1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後部灯火装置配置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54525A (zh) 2015-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89883B2 (ja) 鞍乗型車両
JP5292607B2 (ja) 車両の後部灯火装置
TWI551496B (zh) 跨坐型車輛
JP5912877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補機取付構造
JP2010030470A (ja) 自動二輪車
TWI427014B (zh) 跨坐型車輛之方向指示裝置
TWI382941B (zh) 速克達型車輛
TWI465364B (zh) 跨坐型車輛
JP2009181913A (ja) 車両の前照灯装置
TWI458655B (zh) 機車
JP7489771B2 (ja) 鞍乗型車両
CN104554525B (zh) 跨坐型车辆
WO2020022377A1 (ja) 鞍乗型車両
CN104554557B (zh) 跨坐型车辆
JP2019172162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端子ユニット配置構造
TWI581990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JP2014184946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バッテリー配置構造
TW201813860A (zh) 跨坐型車輛
EP2610150B1 (en)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JP6858741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照灯
JP5591785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灯火器組立体
TWI511899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TWI525010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CN104554530B (zh) 跨坐型车辆
CN112550535B (zh) 鞍乘型车辆的内罩紧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