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38070A - 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方法、装置及*** - Google Patents

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方法、装置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38070A
CN104538070A CN201410742292.6A CN201410742292A CN104538070A CN 104538070 A CN104538070 A CN 104538070A CN 201410742292 A CN201410742292 A CN 201410742292A CN 104538070 A CN104538070 A CN 1045380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gen
nuclear power
power plant
containment shell
plant contain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4229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洲
何大宇
董孝胜
许丹
刘智寅
吕爱国
付皓
刘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74229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380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4538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3807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96603 priority patent/WO2016091146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17/00Monitoring; Testing ; Maintaining
    • G21C17/10Structural combination of fuel element, control rod, reactor core, or moderator structure with sensitive instruments, e.g. for measuring radioactivity, strai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 G01N27/04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by 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 G01N27/14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by 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an electrically-heated body in dependence upon change of temperature
    • G01N27/1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by 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an electrically-heated body in dependence upon change of temperature caused by burning or catalytic oxidation of surrounding material to be tested, e.g. of ga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核电站安全壳内设置镀有钯银合金膜的氢气测量部件;处理机柜采集氢气测量部件吸收释放氢气后的电导率信号;处理机柜根据采集的所述电导率信号和核电站安全壳内的压力信号确定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本发明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方法可实现安全、精确的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装置和***。

Description

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方法、装置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方法、装置及***。
背景技术
核电站在发生严重事故时,安全壳内会产生大量的氢气,氢气的***会威胁核电站安全屏障的完整性。核电厂事故工况下会产生大量氢气,氢气的来源:事故早期,锆-水反应高速率地产生氢气;事故中后期,水的辐照分解、堆芯融溶物和混凝土的反应,也会产生大量氢气。大量氢气的聚集使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有超过***限4%的可能,存在***的危险。为避免氢爆燃事故发生,破坏安全壳完整性,需要构建氢气测量***对安全壳不同位置的氢气聚集状态进行监测,在事故发生后实施有效地干预。在事故工况下,反应堆放出大量的热量,安全壳内温度的升高伴随着压力的升高。如二代和二代加核电厂事故后温度可达150度,压力可达6bar。安全壳内的气体组成是以空气与水蒸气为主,含有氢气及其他气体的高温高压混合性气体。
由于事故工况下安全壳内气体呈现高温、高压、高放射性的特点,因此对于氢气浓度的测量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核电站需要有一套用于严重事故氢气浓度测量的方法,但是安全壳内在严重事故时环境条件通常较为恶劣,如高温、高压、高辐照等恶劣环境,不利于操作人员对事故的连续监测,较难以有效的方式监测氢气浓度。
现有核电站严重事故氢气浓度监测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一种是利用催化反应原理的严重事故氢气浓度监测方法。如图1A所示,在可燃气体复合器的入口和出口设置温度传感器,通过测量可燃气体复合器催化反应热,即进出口温度差,通过计算转化为氢气浓度,从而达到监测严重事故氢气浓度的目的。具体的,将能耐受严重事故的部件(可燃气体复合器和温度传感器)布置在安全壳内,测量信号通过信号线远传至安全壳外的处理机柜进行处理。处理机柜处于非恶劣环境的安全壳外区域。该方法由于采用可燃气体复合器为催化元件,只有在有氧的环境才能使用,在惰性气体环境测量失效,在高氢气浓度、氧气不足的环境下,催化反应热无法真实反映氢气浓度,只适用于用于低氢气浓度的有氧环境氢气浓度测量;同时,该方法为间接氢气浓度测量,主要测量反应热,可燃气体复合器可能发生热损失,测量的温度差可能无法表征氢气复合热,反应部件和催化反应部件的距离都影响测量精度,氢气浓度测量精度无法保证。
另一种是气体抽出安全壳外的严重事故氢气浓度测量方法。如图1B所示,通过导管(毛细管或其他管线)将安全壳的气体抽出至安全壳外的气体测量装置,测量装置通过降温、降压等处理后,在监测室中由可耐受较低环境条件的氢气浓度监测装置进行测量氢气浓度,最后通过计算补偿等方式计算安全壳内氢气浓度。安全壳内的取样头、取样管线耐受严重事故工况,取样回路具备返吹扫功能,能够避免严重事故工况下安全壳内的气溶胶堵塞取样管。测量机柜和处理机柜处于安全壳外区域。该方法由于采用将气体抽出安全壳外进行测量,经过降温、降压测量,所测得参数较难准确真实表征安全壳内氢气浓度;同时,该方法存在取样管线的破裂的情形,进一步增加安全壳的泄漏点,将安全壳内放射性气体抽出至安全壳外,将增加安全壳外人员受照射的风险,安全性不高。
有鉴于此,如何实现安全壳内氢气浓度的精确、安全监测,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监测中,提供一种精确、安全的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技术。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核电站安全壳内设置镀有钯银合金膜的氢气测量部件;
处理机柜采集氢气测量部件吸收释放氢气后的电导率信号;
处理机柜根据采集的所述电导率信号和核电站安全壳内的压力信号确定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氢气测量部件通过核级电缆与处理机柜相连,所述处理机柜通过核级电缆采集氢气测量部件吸收释放氢气后的电导率信号。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方法还包括:
使用加热元件使氢气测量部件处于恒定温度状态。作为一种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方法还包括:
测温元件测量氢气测量部件所处位置的温度值。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处理机柜根据采集的所述电导率信号和核电站安全壳内的压力信号确定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包括:
处理机柜根据采集的所述电导率信号、所述温度值以及核电站安全壳内的压力信号确定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处理机柜根据采集的所述电导率信号、所述温度值以及核电站安全壳内的压力信号确定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还包括:
处理机柜根据采集的所述电导率信号、所述温度值、温度补偿值以及核电站安全壳内的压力信号确定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在核电站安全壳内设置镀有钯银合金膜的氢气测量部件之前,还包括:
将钯银合金镀在耐高温的陶瓷薄片。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氢气测量部件外壳采用烧结不锈钢材质。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氢气测量部件上方还设置有防喷淋液喷淋的防护罩。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装置,该装置设置在核电站安全壳内,该装置包括:
镀有钯银合金膜的探头,用于吸收核电站安全壳中的氢气;
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探头的电导率信号传输至处理机柜,以使所述处理机柜根据所述电导率信号和核电站安全壳内的压力信号确定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装置还包括:
加热元件,用于给所述探头进行加热,以使所述探头处于恒定温度状态。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装置还包括:测温元件,测量所述探头所处位置的温度值。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装置还包括:
防护罩,用于防止喷淋液接触所述探头。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传输单元将所述探头的电导率信号传输至处理机柜,包括:
传输单元将所述探头的电导率信号通过核级电缆传输至安全壳的电气贯穿件上,再通过安全壳外的另一端电缆从所述电气贯穿件引出至安全壳外的处理机柜。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探头具体为将钯银合金镀在耐高温的陶瓷薄片形成。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探头还包括:
采用烧结不锈钢材质的外壳。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装置还包括:
氢气测量组件外壳,罩在所述镀有钯银合金膜的探头和所述加热元件的上方。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包括:氢气测量部件,用于探测核电站安全壳内的氢气;
处理机柜,用于采集所述氢气测量部件吸收释放氢气后的电导率信号,并根据采集的所述电导率信号和核电站安全壳内的压力信号确定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的一种改进,所述氢气测量部件安装在核电站安全壳内,外表面镀有钯银合金膜。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的一种改进,所述氢气测量部件通过核级电缆与处理机柜相连,所述处理机柜通过核级电缆采集氢气测量部件吸收释放氢气后的电导率信号。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的一种改进,所述***还包括:
加热元件,安装在核电站安全壳内,用于使氢气测量部件处于恒定温度状态。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的一种改进,所述***还包括:测温元件,安装在核电站安全壳内,用于测量氢气测量部件所处位置的温度值。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的一种改进,所述***还包括:
防护罩,用于防止喷淋液接触所述氢气测量部件。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的一种改进,所述处理机柜采集所述氢气测量部件吸收释放氢气后的电导率信号,并根据采集的所述电导率信号和核电站安全壳内的压力信号确定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包括:
所述处理机柜根据采集的所述电导率信号、所述温度值以及核电站安全壳内的压力信号确定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的一种改进,所述氢气测量部件通过核级电缆与处理机柜相连,还包括:
氢气测量部件通过电缆插接头与核级电缆相连。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的一种改进,所述处理机柜采集氢气测量部件吸收释放氢气后的电导率信号,还包括:
氢气测量部件通过电缆插接头与核级电缆相连,将电导率信号传输至核电站安全壳的电气贯穿件上,所述电气贯穿件通过电缆线将所述电导率信号传输至处理机柜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方法、装置及***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通过处理机柜采集在核电站安全壳内设置镀有钯银合金膜的氢气测量部件电导率信号、核电站安全壳内温度信号和的压力信号情况,即可实现对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的测量。可实现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下氢气浓度的测量,使用范围较广;同时,对于高温、高压、高辐照环境下的氢气浓度测量均可适用,很好地克服了恶劣环境对氢气浓度测量的影响。此外,实现方法简单易行,取得很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方法、装置及***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A提供了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方法的一个现有方案。
图1B提供了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方法的又一个现有方案。
图2提供了本发明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方法的一个实例流程图。
图3提供了本发明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装置的一个实例示意图。
图4提供了本发明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的一个实例示意图。
图5提供了本发明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的又一个实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强调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非为了限定本发明的使用场合。
请结合参看图2,图2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方法。具体的:
步骤201,在核电站安全壳内设置镀有钯银合金膜的氢气测量部件。
在一定温度情况下,钯银合金的吸收及释放氢气的能力将较快达到平衡态,钯银合金的电导率正比于氢气浓度。基于此原理,在核电站安全壳内设置镀有钯银合金膜的氢气测量部件。通过氢气测量部件探测核电站安全壳内的氢气。
进一步的,氢气测量部件可由载体及载体上的丝状金属膜组成。金属膜采用钯银合金制成,根据钯银合金具有在混合气体中吸收或释放氢气后内部氢气分子改变其电导率的特性。
步骤203,处理机柜采集氢气测量部件吸收释放氢气后的电导率信号。
进一步的,氢气测量部件通过核级电缆与处理机柜相连,所述处理机柜通过核级电缆采集氢气测量部件吸收释放氢气后的电导率信号。
具体的,氢气测量部件通过电缆插接头与核级电缆相连,将电导率信号传输至核电站安全壳的电气贯穿件上,所述电气贯穿件通过电缆线将所述电导率信号传输至处理机柜中。氢气测量部件通过耐受严重事故环境条件的核级电缆将电信号传输到安全壳的电气贯穿件上,然后安全壳外的另一端电缆从电气贯穿件引出至安全壳外的处理机柜中。安全壳内采用耐受严重事故的核级电缆,电缆内部的绝缘材料采用耐高温、耐辐照的绝缘材料。
进一步的,使用加热元件使氢气测量部件处于恒定温度状态。具体的,钯银合金的电导率在约150℃以上会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在一定温度钯银合金的电导率基本不受温度影响,结合温度对测量值的影响,保证氢气测量部件处于恒定温度。
进一步的,测温元件测量氢气测量部件所处位置的温度值。
所测的温度值用于补偿钯银合金测量值。
步骤205,处理机柜根据采集的所述电导率信号和核电站安全壳内的压力信号确定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
核电站的安全壳内压力信号可由外部***测量后提供给本***。由于气体的体积浓度受压力影响较大,特别是饱和蒸汽气体环境。气体组份会受到水蒸气组份的影响。需要引入安全壳的压力信号用于补偿其测量的氢气浓度值。
安全壳外的处理机柜接收钯银合金的电导率信号和温度值后,经过特殊算法计算补偿,算法中引入温度补偿。另外,测量的氢气浓度是体积浓度,测量的体积浓度受环境的压力影响较大,因此在处理装置部分,接收外部安全壳压力信号,用于补偿测量输出结果,提高精度。最终计算出的氢气浓度能够表征安全壳内的氢气浓度,且考虑了安全壳内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处理机柜采集在核电站安全壳内设置镀有钯银合金膜的氢气测量部件电导率信号和核电站安全壳内的压力信号情况,即可实现对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的测量。可实现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下氢气浓度的测量,使用范围较广;同时,对于高温、高压、高辐照环境下的氢气浓度测量均可适用,很好地客服了恶劣环境对氢气浓度测量的影响。
请结合参看图3,图3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该装置设置在核电站安全壳内,包括探头301和传输单元303。其中,
探头301,镀有钯银合金膜,用于吸收核电站安全壳中的氢气。
钯银合金的吸收及释放氢气的能力达到平衡态,钯银合金的电导率正比于氢气浓度。
传输单元303,用于将探头301的电导率信号传输至处理机柜,以使所述处理机柜根据所述电导率信号和核电站安全壳内的压力信号确定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加热元件,用于给探头301进行加热,以使所述探头处于恒定温度状态。具体的,钯银合金的电导率正比于氢气浓度,在一定温度情况下,钯银合金的吸收及释放氢气的能力将较快达到平衡态,阻值响应更快。钯银合金的电导率在约150℃以上会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在一定温度钯银合金的电导率基本不受温度影响,结合温度对测量值的影响,在氢气测量组件中增加了加热元件用于保证探头301处于恒定温度。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测温元件,测量探头301所处位置的温度值。具体的,探头中包括耐严重事故的测温元件,所测的温度值用于补偿钯银合金测量值。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防护罩,用于防止喷淋液接触探头301。
进一步的,探头301具体为将钯银合金镀在耐高温的陶瓷薄片形成。探头301外还有采用烧结不锈钢材质的外壳。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处理机柜采集在核电站安全壳内设置镀有钯银合金膜的探头电导率信号和核电站安全壳内的压力信号情况,即可实现对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的测量。
请结合参看图4,图4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包括:氢气测量部件401和处理机柜403。具体的:
氢气测量部件401,用于探测核电站安全壳内的氢气。
钯银合金的吸收及释放氢气的能力达到平衡态,钯银合金的电导率正比于氢气浓度。一定形式的钯银合金的吸收及释放氢气的能力将较快达到平衡态,钯银合金的电导率正比于氢气浓度。基于此原理,在核电站安全壳内设置镀有钯银合金膜的氢气测量部件401。通过氢气测量部件401吸收核电站安全壳内的氢气。
进一步的,氢气测量部件401可由载体及载体上的丝状金属膜组成。金属膜采用钯银合金制成,根据钯银合金具有在混合气体中吸收或释放氢气后内部氢气分子改变其电导率的特性。
处理机柜403,用于采集所述氢气测量部件吸收释放氢气后的电导率信号,并根据采集的所述电导率信号和核电站安全壳内的压力信号确定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
氢气测量部件401通过核级电缆与处理机柜相连,处理机柜403通过核级电缆采集氢气测量部件401吸收释放氢气后的电导率信号。氢气测量部件401通过电缆插接头与核级电缆相连。
氢气测量部件401通过电缆插接头与核级电缆相连,将电导率信号传输至核电站安全壳的电气贯穿件上,电气贯穿件通过电缆线将电导率信号传输至处理机柜403中。氢气测量部件401通过耐受严重事故环境条件的核级电缆将电信号传输到安全壳的电气贯穿件上,然后安全壳外的另一端电缆从电气贯穿件引出至安全壳外的处理机柜403中。安全壳内采用耐受严重事故的核级电缆,电缆内部的绝缘材料采用耐高温、耐辐照的绝缘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处理机柜采集在核电站安全壳内设置镀有钯银合金膜的氢气测量部件电导率信号和核电站安全壳内的压力信号情况,即可实现对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的测量。
请结合参看图5,图5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包括:氢气测量部件501、处理机柜503、测温元件507、防护罩509以及氢气测量组件外壳511。其中:
氢气测量部件501,用于吸收核电站安全壳内的氢气。
在一定温度情况下,钯银合金的吸收及释放氢气的能力将较快达到平衡态,钯银合金的电导率正比于氢气浓度。基于此原理,在核电站安全壳内设置镀有钯银合金膜的氢气测量部件501。通过氢气测量部件501吸收核电站安全壳内的氢气。
进一步的,氢气测量部件501可由载体及载体上的丝状金属膜组成。金属膜采用钯银合金制成,根据钯银合金具有从混合气体吸收释放氢气的特性,从混合气体中提取纯氢气浓度。
具体的,氢气测量部件501可由载体及载体上的金属膜组成。金属膜采用钯银合金制成,利用钯银合金具有从混合气体吸收释放氢气的特性测量氢气浓度。钯银合金不同混合比例,在氢气浓度下的对应关系会有差异,钯金存在过吸收现象,纯钯金固相中的氢气含量不能与氢气分压形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合适的钯银组份比例将形成良好的线性关系,而固相氢气含量与电导率成正比关系,因此可以使氢气分压与电导率形成良好的线性关系。
处理机柜503,用于采集所述氢气测量部件501吸收释放氢气后的电导率信号,并根据采集的所述电导率信号和核电站安全壳内的压力信号确定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
进一步的,氢气测量部件501通过核级电缆或耐严重事故电缆与处理机柜503相连,所述处理机柜503通过核级电缆采集氢气测量部件501吸收释放氢气后的电导率信号。
具体的,氢气测量部件501通过电缆插接头与核级电缆相连,将电导率信号传输至核电站安全壳的电气贯穿件上,所述电气贯穿件通过电缆线将所述电导率信号传输至处理机柜503中。氢气测量部件501通过耐受严重事故环境条件的核级电缆将电信号传输到安全壳的电气贯穿件上,然后安全壳外的另一端电缆从电气贯穿件引出至安全壳外的处理机柜503中。安全壳内采用耐受严重事故的核级电缆,电缆内部的绝缘材料采用耐高温、耐辐照的绝缘材料。
加热元件505,安装在核电站安全壳内,用于使氢气测量部件处于恒定温度状态。
进一步的,使用加热元件505使氢气测量部件501处于恒定温度状态。具体的,钯银合金的电导率在约150℃以上会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在一定温度钯银合金的电导率基本不受温度影响,结合温度对测量值的影响,用于保证氢气测量部件501处于恒定温度。测温元件507,安装在核电站安全壳内,用于测量氢气测量部件所处位置的温度值。
进一步的,测温元件507测量氢气测量部件501所处位置的温度值。
所测的温度值用于补偿钯银合金测量值。
防护罩509,用于防止喷淋液接触所述氢气测量部件。
氢气测量组件外壳511,罩在镀有钯银合金膜的探头和所述加热元件的上方。即罩在测量氢气测量部件501上方。可以防止外部气溶胶进入覆盖钯银合金表面影响测量效果。还增加了防护罩的防喷淋措施,防止喷淋液进入,影响测量结果。
进一步的,安全壳外的处理机柜503接收钯银合金的电导率信号和温度值后,经过特殊算法计算补偿,算法中引入温度补偿。另外,测量的氢气浓度是体积浓度,测量的体积浓度受环境的压力影响较大,因此在处理装置部分,接收外部安全壳压力信号,用于补偿测量输出结果,提高精度。最终计算出的氢气浓度能够表征安全壳内的氢气浓度,且考虑了安全壳内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的实施方法和流程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介绍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结合以上对本发明的详细描述可以看出,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通过处理机柜采集在核电站安全壳内设置镀有钯银合金膜的氢气测量部件电导率信号和核电站安全壳内的压力信号情况,即可实现对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的测量。可实现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下氢气浓度的测量,使用范围较广;同时,对于高温、高压、高辐照环境下的氢气浓度测量均可适用,很好地客服了恶劣环境对氢气浓度测量的影响。此外,实现方法简单易行,取得很好的技术效果。
根据上述原理,本发明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26)

1.一种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核电站安全壳内设置镀有钯银合金膜的氢气测量部件;
处理机柜采集氢气测量部件吸收释放氢气后的电导率信号;
处理机柜根据采集的所述电导率信号和核电站安全壳内的压力信号确定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氢气测量部件通过核级电缆与处理机柜相连,所述处理机柜通过核级电缆采集氢气测量部件吸收释放氢气后的电导率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使用加热元件使氢气测量部件处于恒定温度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测温元件测量氢气测量部件所处位置的温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机柜根据采集的所述电导率信号和核电站安全壳内的压力信号确定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包括:
处理机柜根据采集的所述电导率信号、所述温度值以及核电站安全壳内的压力信号确定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机柜根据采集的所述电导率信号、所述温度值以及核电站安全壳内的压力信号确定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还包括:
处理机柜根据采集的所述电导率信号、所述温度值、温度补偿值以及核电站安全壳内的压力信号确定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核电站安全壳内设置镀有钯银合金膜的氢气测量部件之前,还包括:
将钯银合金镀在耐高温的陶瓷薄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氢气测量部件外壳采用烧结不锈钢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氢气测量部件上方还设置有防喷淋液喷淋的防护罩。
10.一种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设置在核电站安全壳内,该装置包括:
镀有钯银合金膜的探头,用于探测核电站安全壳中的氢气;
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探头的电导率信号传输至处理机柜,以使所述处理机柜根据所述电导率信号和核电站安全壳内的压力信号确定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加热元件,用于给所述探头进行加热,以使所述探头处于恒定温度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测温元件,测量所述探头所处位置的温度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防护罩,用于防止喷淋液接触所述探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将所述探头的电导率信号传输至处理机柜,包括:
传输单元将所述探头的电导率信号通过核级电缆传输至安全壳的电气贯穿件上,再通过安全壳外的另一端电缆从所述电气贯穿件引出至安全壳外的处理机柜。
15.根据权利要求10-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具体为将钯银合金镀在耐高温的陶瓷薄片形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还包括:
采用烧结不锈钢材质的外壳。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氢气测量组件外壳,罩在所述镀有钯银合金膜的探头和所述加热元件的上方。
18.一种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
氢气测量部件,用于探测核电站安全壳内的氢气;
处理机柜,用于采集所述氢气测量部件吸收释放氢气后的电导率信号,并根据采集的所述电导率信号和核电站安全壳内的压力信号确定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测量部件安装在核电站安全壳内,外表面镀有钯银合金膜。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测量部件通过核级电缆与处理机柜相连,所述处理机柜通过核级电缆采集氢气测量部件吸收释放氢气后的电导率信号。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包括:
加热元件,安装在核电站安全壳内,用于使氢气测量部件处于恒定温度状态。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包括:测温元件,安装在核电站安全壳内,用于测量氢气测量部件所处位置的温度值。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包括:
防护罩,用于防止喷淋液接触所述氢气测量部件。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机柜采集所述氢气测量部件吸收释放氢气后的电导率信号,并根据采集的所述电导率信号和核电站安全壳内的压力信号确定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包括:
所述处理机柜根据采集的所述电导率信号、所述温度值以及核电站安全壳内的压力信号确定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测量部件通过核级电缆与处理机柜相连,还包括:
氢气测量部件通过电缆插接头与核级电缆相连。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机柜采集氢气测量部件吸收释放氢气后的电导率信号,还包括:
氢气测量部件通过电缆插接头与核级电缆相连,将电导率信号传输至核电站安全壳的电气贯穿件上,所述电气贯穿件通过电缆线将所述电导率信号传输至处理机柜中。
CN201410742292.6A 2014-12-08 2014-12-08 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方法、装置及*** Pending CN1045380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42292.6A CN104538070A (zh) 2014-12-08 2014-12-08 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方法、装置及***
PCT/CN2015/096603 WO2016091146A1 (zh) 2014-12-08 2015-12-07 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方法、装置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42292.6A CN104538070A (zh) 2014-12-08 2014-12-08 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方法、装置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38070A true CN104538070A (zh) 2015-04-22

Family

ID=52853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42292.6A Pending CN104538070A (zh) 2014-12-08 2014-12-08 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方法、装置及***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38070A (zh)
WO (1) WO2016091146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1648A (zh) * 2015-05-25 2015-09-30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估算核电站严重事故后氧气浓度的方法
CN105006259A (zh) * 2015-06-18 2015-10-28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厂堆芯损伤评价方法
CN105513654A (zh) * 2016-01-18 2016-04-20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核电站安全壳事故后多点快速测氢的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WO2016091146A1 (zh) * 2014-12-08 2016-06-16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方法、装置及***
CN106290495A (zh) * 2016-07-25 2017-01-04 杨林 核电站安全壳氢气过滤***
CN107464591A (zh) * 2017-07-11 2017-12-12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壳泄漏在线监测***传感器组合优化方法
CN109061304A (zh) * 2018-07-09 2018-12-21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钯在极稀薄氢气环境中电导率变化量计算方法
CN111140771A (zh) * 2019-12-30 2020-05-12 清华大学 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装置及方法
CN112382423A (zh) * 2020-12-03 2021-02-19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耐高温高压高湿辐射的氢气浓度测量装置及氢气测量探头
CN113593740A (zh) * 2021-07-01 2021-11-02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核安全壳风险判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0171B (zh) * 2021-10-31 2023-11-07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一种模拟核电站严重事故氢气爆燃环境的试验装置
CN114689793A (zh) * 2022-02-10 2022-07-01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壳内气体浓度监测***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8463A (zh) * 2012-10-19 2013-02-1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一种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
CN102937609A (zh) * 2012-11-01 2013-02-2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一种测量核电厂安全壳内氢气浓度的***
JP2013076605A (ja) * 2011-09-30 2013-04-25 Toshiba Corp 原子炉格納容器の水素濃度測定装置及び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02709B1 (en) * 1999-06-09 2005-06-0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Hydrogen removing apparatus
CN101216448A (zh) * 2008-01-09 2008-07-09 浙江大学 基于钯-银丝状电极的氢气传感器
CN101947829A (zh) * 2010-08-09 2011-01-19 无锡吉兴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顶篷一次成型湿法生产工艺
CN203365369U (zh) * 2013-06-08 2013-12-25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监测快堆清洗过程中产生的氢气的***
CN104538070A (zh) * 2014-12-08 2015-04-22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方法、装置及***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76605A (ja) * 2011-09-30 2013-04-25 Toshiba Corp 原子炉格納容器の水素濃度測定装置及び方法
CN102928463A (zh) * 2012-10-19 2013-02-1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一种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
CN102937609A (zh) * 2012-11-01 2013-02-2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一种测量核电厂安全壳内氢气浓度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肖洲等: "严重事故下安全壳内氢浓度监测***设计的探讨", 《核科学与工程》 *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91146A1 (zh) * 2014-12-08 2016-06-16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方法、装置及***
CN104951648A (zh) * 2015-05-25 2015-09-30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估算核电站严重事故后氧气浓度的方法
CN104951648B (zh) * 2015-05-25 2019-01-04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估算核电站严重事故后氧气浓度的方法
CN105006259A (zh) * 2015-06-18 2015-10-28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厂堆芯损伤评价方法
CN105006259B (zh) * 2015-06-18 2018-03-30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厂堆芯损伤评价方法
CN105513654A (zh) * 2016-01-18 2016-04-20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核电站安全壳事故后多点快速测氢的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106290495A (zh) * 2016-07-25 2017-01-04 杨林 核电站安全壳氢气过滤***
CN106290495B (zh) * 2016-07-25 2018-11-09 杨林 核电站安全壳氢气过滤***
CN107464591B (zh) * 2017-07-11 2021-04-23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壳泄漏在线监测***传感器组合优化方法
CN107464591A (zh) * 2017-07-11 2017-12-12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壳泄漏在线监测***传感器组合优化方法
CN109061304A (zh) * 2018-07-09 2018-12-21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钯在极稀薄氢气环境中电导率变化量计算方法
CN109061304B (zh) * 2018-07-09 2020-08-18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钯在极稀薄氢气环境中电导率变化量计算方法
CN111140771B (zh) * 2019-12-30 2020-10-27 清华大学 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装置及方法
CN111140771A (zh) * 2019-12-30 2020-05-12 清华大学 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装置及方法
CN112382423A (zh) * 2020-12-03 2021-02-19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耐高温高压高湿辐射的氢气浓度测量装置及氢气测量探头
WO2022033225A1 (zh) * 2020-12-03 2022-02-17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耐高温高压高湿辐射的氢气浓度测量装置及氢气测量探头
CN112382423B (zh) * 2020-12-03 2024-04-09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耐高温高压高湿辐射的氢气浓度测量装置及氢气测量探头
CN113593740A (zh) * 2021-07-01 2021-11-02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核安全壳风险判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593740B (zh) * 2021-07-01 2024-02-27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核安全壳风险判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91146A1 (zh) 2016-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38070A (zh) 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方法、装置及***
US4112417A (en)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leakage of liquid sodium
RU2654380C2 (ru) Способ количественного анализа состава газовой смеси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ее измер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WO2022033225A1 (zh) 耐高温高压高湿辐射的氢气浓度测量装置及氢气测量探头
CN106342210B (zh) 一种用于测量安全壳内氢气浓度的取样分析***
CN103871526A (zh) 一种用于反应堆堆芯中子通量和温度的探测装置
JP2013124883A (ja) 原子炉水位計
CN102928550B (zh) 一种测量核电厂安全壳内氢气浓度的方法
CN207503654U (zh) 核反应堆堆芯中子及温度探测装置
CN102928463B (zh) 一种安全壳内氢气浓度测量***
CN102937609B (zh) 一种测量核电厂安全壳内氢气浓度的***
CN107561117B (zh) 一种基于热导原理的氢气传感器
JP2015010998A (ja) 線量率測定装置
CN101334323A (zh) 双层液态金属钠管道的温度测量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Xiao et al. Design study of hydrogen monitoring equipment for severe accident in containment of nuclear power plant
JP6489904B2 (ja) 非常時における原子炉水位計測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201837509U (zh) 导电液体探测装置
CN207528388U (zh) 一种核电站安全壳密封性试验压力测量装置
CN102698657B (zh) 一种汞的催化反应装置
Bae Study on Early Leak Detection of PCS Coolant Using Integrated System by means of Multi-Sensors Technique
CN102072799A (zh) 导电液体探测装置
Vijayakumar et al. Sodium and steam generator leak detection for prototype Fast Breeder Reactor (PFBR)
Rajan et al.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Wire Type Leak Detector Layout for Prototype Fast Breeder Reactor (PFBR)
JP2013104749A (ja) 原子炉格納容器水位温度計測装置
Luo et al. Hydrogen Concentration Measuring System Designed for Severe Accidents in Contain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