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17622B - 前罩板 - Google Patents

前罩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17622B
CN104417622B CN201410455389.9A CN201410455389A CN104417622B CN 104417622 B CN104417622 B CN 104417622B CN 201410455389 A CN201410455389 A CN 201410455389A CN 104417622 B CN104417622 B CN 1044176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long side
main part
upper panel
partition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553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17622A (zh
Inventor
平野正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hon Plas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hon Plas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hon Plas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hon Plas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4176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76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176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76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1Cow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34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34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 B60R2021/343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using deformable body panel, bodywork or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前罩板。将从罩主体部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沿着长边方向设置的罩安装部***并卡合于卡合承受部,从而能够将前罩板容易地安装于车体。使设于罩主体部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的弱刚性部以使罩安装部向与卡合承受部***方向相反的方向离开的方式变形,从而能够将罩安装部在罩主体部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的位置从卡合承受部容易地卸下。能够以从卡合承受部卸下的罩安装部为起点沿着长边方向将罩安装部从卡合承受部连续地卸下,从而能够将前罩板从车体容易地卸下。

Description

前罩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以车宽方向为长边方向的配置于挡风玻璃的边缘部的罩主体部的前罩板。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如下的前罩板:其配置于汽车的前玻璃的前端部与发动机罩的后侧部之间的所谓的前围部,并覆盖该前围部以提高外观。上述的前罩板具备覆盖前围部的板状的罩主体部,形成于该罩主体部的后端部的罩安装部以从上下夹持前玻璃的前端部的方式被安装,并且作为形成于罩主体部的前侧下部的车体安装部件的面板载置面部固定于车体面板地得以支承,从而安装于车体。并且,在罩主体部的前侧上部并在向上方立设的纵壁部的前端部设有与发动机罩对置并安装有能够弹性变形的密封部件的作为对象部件对置部的罩密封面部,该密封部件与关闭状态下的发动机罩的后端下表面贴紧,从而对来自发动机室的热气、臭气进行遮断(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7-223434号公报)。
近年来,公知有如下结构:在前玻璃的前端部设置卡合承受部,将前罩板的罩安装部做成爪形状并***卡合承受部而将前罩板与前玻璃并列地配置。在该结构中,能够使前罩板的罩安装部与前玻璃面不重叠,因此存在能够对前罩板减少与前玻璃面的阶梯差,或者设为无阶梯差,从而美观良好(平面表面的外观设计效果),能够获得空气动力的效果,并且能够根据前罩板设定刮水器的擦拭范围(在不使用时能够将刮水器配置在罩下,能够以一定角度从收纳位置转动至最大突出位置的、所谓的全隐蔽式刮水器)等的优点(例如,参照日本特表2011-520694号公报)。
在将罩安装部***并固定于卡合承受部的结构的情况下,仅通过使前罩板前后移动,无法将其相对于前玻璃进行装卸。特别是在卸下前罩板时,需要一边使前罩板变形一边从长边方向的末端部卸下罩安装部,该罩安装部与前玻璃的前端部连续地嵌合。
然而,现状的前罩板有为了提高步行者保护性能而加大发动机罩与车体面板之间的间隙的倾向,为了填补这样的间隙而设有沿着作为长边方向的车宽方向朝向发动机罩侧突出的突出部、位于末端部的横壁等,因此刚性比较高,不容易将长边方向的末端部作为用于使前罩板变形而将其卸下的起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进行相对于车体的装卸的前罩板。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前罩板具备以车宽方向为长边方向并配置于挡风玻璃的边缘部的罩主体部,
所述罩主体部具备:
卡合部,其从所述长边方向的该罩主体部的一端部沿着长边方向配置,并相对于在所述挡风玻璃的边缘部配置的卡合承受部在与所述挡风玻璃面交叉的方向进行***并卡合;以及
弱刚性部,其设于所述长边方向的该罩主体部的一端部,并容易变形以使所述卡合部向与所述卡合承受部***方向相反的方向离开。
对于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前罩板而言,
所述罩主体部至少在所述长边方向的一端部具备设置于所述卡合部的附近并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罩主体部被分割为多个分割部件,
该多个分割部件包含第一分割部件与第二分割部件,
所述第一分割部件具有至少将所述突出部在长边方向的该罩主体部的一端部切开而形成的开口部,并构成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突出部的剩余部分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第二分割部件安装于所述开口部,从而至少构成所述突出部的一部分。
对于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所涉及的前罩板而言,上述第二分割部件相对于上述第一分割部件的上述开口部能够进行装卸。
对于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所涉及的前罩板而言,上述第二分割部件由比上述第一分割部件软质的部件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前罩板,将从罩主体部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沿着长边方向设置的卡合部沿与该挡风玻璃面交叉的方向***卡合于在挡风玻璃的边缘部配置的卡合承受部。由此,能够将前罩板容易地安装于车体。另外,由设置于罩主体部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的弱刚性部使卡合部以向反***卡合承受部的方向远离的方式容易变形。通过该变形能够将卡合部在罩主体部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从卡合承受部容易地卸下。因此,以在该罩主体部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被卸下的卡合部为起点,能够将该卡合部沿着罩主体部的长边方向从卡合承受部连续地卸下,从而能够将前罩板从车体容易地卸下。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前罩板,在对罩主体部进行分割的多个分割部件中的、一个分割部件(第一分割部件)设置在长边方向的一端部将突出部切开的开口部。因此,使安装于该开口部的其他的分割部件(第二分割部件)容易变形、相对于开口部卸下,从而能够使一个分割部件的开口部的附近的位置设为容易变形的弱刚性部。由此,由该弱刚性部,能够使一个分割部件的卡合部以向与所述卡合承受部***方向相反的方向离开的方式容易变形,从而能够将卡合部相对于卡合承受部更加容易地卸下,进而能够将前罩板从车体更加容易地卸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所涉及的前罩板,能够将其他的分割部件(第二分割部件)相对于一个分割部件(第一分割部件)的开口部进行装卸。因此,将其他的分割部件从开口部卸下,从而能够使一个分割部件的开口部的附近的位置为容易变形的弱刚性部。由此,由该弱刚性部,能够使一个分割部件的卡合部以向与所述卡合承受部***方向相反的方向离开的方式容易变形,从而能够将卡合部相对于卡合承受部更加容易地卸下,进而能够将前罩板从车体更加容易地卸下。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所涉及的前罩板,由比一个分割部件(第一分割部件)软质的部件形成其他的分割部件(第二分割部件),因此能够在开口部附近的位置容易地构成弱刚性部。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前罩板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一部分,图1(a)是其立体图,图1(b)是放大图1(a)的I-I相当位置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安装上述前罩板的一部分的分割部件彼此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上述前罩板的主体部件的立体图。
图4是上述前罩板的安装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安装上述前罩板后的车体的立体图。
图6表示本发明的前罩板的第二实施方式,图6(a)是表示前罩板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6(b)是表示将辅助部件安装于主体部件的状态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前罩板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7(a)表示安装前罩板后的状态,图7(b)表示卸下前罩板的状态。
图中:
14-前玻璃(挡风玻璃),16-前罩板,29-卡合承受部,30-罩主体部,33-罩安装部(卡合部),35-主体部件(第一分割部件),36-辅助部件(第二分割部件),42-山状部(突出部),71-开口部,84-弱刚性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前罩板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在图1~图5中,10是作为车辆的汽车的车体,在该车体10中,覆盖前围部15地将前罩板16安装于车体10,该前围部15位于覆盖发动机室的作为对象部件的罩12与位于车室的前侧的作为挡风玻璃的前玻璃14之间。此外,以下,以车体10的前进方向为基准对前后、上下、以及两侧等方向进行说明,箭头F方向是前方,箭头U方向是上方,箭头W方向是作为两侧方向的车宽方向。
而且,该前围部15也被称为风箱等,并由例如用铁板形成的未图示的前围上面板和例如用铁板形成并构成车体的作为车体部件的车体面板形成为上侧开口的槽状。而且,在前围上面板的上侧部利用热熔等的液密地粘合的橡胶质的粘接剂等的未图示的密封材料将前玻璃14固定于前罩板。另外,车体面板也被称为延长面板等,后侧部成为固定于前围上面板的未图示的底板部,并设有将该底板部的前侧部向前侧上方立设的前板部、和将该前板部的上端部向前侧大致水平地延伸配置的作为车体侧支承部的支承板部。而且,在该前围部15连接有向车室内导入外部空气的未图示的空调装置的空气取入部,并且在该前围部15的作为一侧的右侧配置有对未图示的刮水器的刮水器臂进行驱动的马达等。
另外,罩12是位于车体10的前部并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覆盖发动机室的发动机罩,在外侧即关闭状态下位于上侧的罩外部和在该罩外部的内侧即关闭状态下隔着少许的间隔位于下侧的罩内部一体或者分体地形成。
并且,在前玻璃14的与前罩板16的后端部对置的前缘部整体一体地安装有例如由合成树脂等形成的卡合部件28,在该卡合部件28上形成有用于对前罩板16进行安装保持的卡合承受部29。该卡合承受部29成为朝向上侧开口的凹槽,并遍及前玻璃14的前缘部整体连续地沿车宽方向配置为长边状。另外,在该卡合承受部29的上下缘部分别突出地设有爪状的卡合突起29a、29b。
而且,前罩板16也被称为罩板等,为了覆盖前围部15即车体面板的上侧以提高外观,而沿着前围部15形成为以车体10的两侧方向即车宽方向为长边方向的长条的大致板状。另外,该前罩板16的平面形状以中央部分向前侧突出的方式缓慢弯曲。
该前罩板16具备以车宽方向为长边方向并与前玻璃14的前缘部连接地配置的板状的罩主体部30。而且,对于该罩主体部30的剖面形状而言,基本上具备主体部31,并且在作为该主体部31的顶端部的前端部连续地设置有被支承板部支撑的作为面板载置面部的车体安装部32,在作为主体部31的基端部的后端部连续地设置有***卡合于前玻璃14的前缘部的卡合承受部29的作为卡合部的罩安装部33,该罩主体部30覆盖前玻璃14的前缘部与支承板部之间的前围部15,对支承板部和与该支承板部的上方对置的罩12之间即发动机室与前围部15之间进行划分。而且,该前罩板16的罩主体部30被分割成互为分体的多个分割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割成作为一个分割部件的主体部件35以及作为其他的分割部件的辅助部件36。
而且,主体部31是朝向前玻璃14侧形成的形状,且是也能够称为连结壁的普通面,与发动机室、罩12的形状以及刮水器的配置等对应地采用适当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本上以车宽方向为长边方向一体地具备与前玻璃14大致平行地倾斜并沿长边方向连续的平板状的平板部41、以及从该平板部41朝向上方、即朝向罩12突出并沿着长边方向连续的作为突出部的山状部42。
在平板部41形成有能够向前围部15导入外部空气的格子状等的也被称为进气口的格子状的空气取入口45、供刮水器的轴贯通的多个例如作为两个圆形状孔部的一方以及另一方的刮水器枢轴孔部46、47。
一方的刮水器枢轴孔部46在主体部31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开口于平板部41。另外,另一方的刮水器枢轴孔部47在主体部31的长边方向的比中央部更靠一端部附近的位置开口于平板部41。
山状部42一体地具备沿着前罩板16(罩主体部30)的长边方向连续地呈长边状延伸的突出部主体51以及与该突出部主体51的两端部连续地向后方弯曲的(一方以及另一方的)横壁部52、52。而且,该山状部42具有加强前罩板16的功能。
突出部主体51一体地具备从平板部41的前端部向前方上侧呈倾斜状立设的后部纵壁部55、从该后部纵壁部55的上端部向前方延伸的上壁部56、以及从该上壁部56的前端部向前方下侧呈倾斜状倾倒的前部纵壁部57。
后部纵壁部55阻止例如雪等侵入发动机室,并形成为沿与平板部41的前端部大致正交的方向向上方突出的平板状。
上壁部56一体地具备沿与后部纵壁部55的上端部大致正交的方向向前方突出的后部上壁部61以及相对于该后部上壁部61的前端部呈钝角状向前方弯曲的作为前部上壁部的对象部件对置部(罩对置部)亦即罩密封面部62。
后部上壁部61形成为在将前罩板16安装于车体10的状态下朝向前方下侧逐渐倾斜的平板状。此外,该后部上壁部61形成于除去各刮水器枢轴孔部46、47的前方的位置之外的位置,并以从上述刮水器枢轴孔部46、47的前方的位置朝向前罩板16(罩主体部30)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部逐渐沿前后方向扩大的方式形成。
罩密封面部62也能够称为密封安装部或者罩密封安装部等,与罩12的后部下表面对置,并形成为从后部上壁部61的前端部朝向前侧呈水平状突出设置的平板状。而且,在该罩密封面部62的上部以从上侧粘接或者嵌合等的方式配置有作为能够弹性变形的密封部件的罩密封件64。而且,该罩密封件64做成例如橡胶制造或者热塑性弹性体制造的筒状,液密地粘合于关闭状态下的罩12,从而对来自发动机室的热气、臭气进行遮断。
前部纵壁部57形成为沿与作为上壁部56的前端部的罩密封面部62的前端部大致正交的方向向下方突出的平板状,下端部与车体安装部32连续。
横壁部52、52沿着前后方向形成于前罩板16(罩主体部30)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的位置并相对于平板部41向上方突出。而且,上述横壁部52、52一体地具备与突出部主体51的后部纵壁部55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连续的侧部纵壁部66、66、与上述侧部纵壁部66、66的后端部连续的后壁部67、67、以及与上述侧部纵壁部66、66和后壁部67、67的上端部连续的侧部上壁部68、68。
各侧部纵壁部66形成为沿着与后部纵壁部55以及平板部41大致正交的方向亦即前后方向向后方延伸的平板状。而且,在一方的侧部纵壁部66与后部纵壁部55相互连续的角部附近的位置,并在平板部41开口有一方的刮水器枢轴孔部46。
各后壁部67形成为沿着与侧部纵壁部66以及平板部41大致正交的方向亦即前罩板16(罩主体部30)的长边方向延伸的平板状,并延伸直至前罩板16(罩主体部30)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另外,各后壁部67配置在相对于罩安装部33向前方分离的位置。
各侧部上壁部68形成为从各侧部纵壁部66的上端部遍及各后壁部67的上端部连续地向前方延伸的平板状。即,各侧部上壁部68从上方观察呈L字状弯曲。而且,上述侧部上壁部68与上壁部56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连续。
车体安装部32也能够称为固定部,成为朝向前方延伸并载置在支承板部上得以支撑的大致水平的板状,形成于规定位置的多个安装孔等未图示的安装部使用***支承板部的未图示的安装承受部的铆钉等安装工具固定于车体面板的支承板部。另外,根据需要,在车体安装部32与支承板部之间配置有密封材料,从而遮蔽断来自发动机室的声音和振动、热气以及臭气等。
罩安装部33是也被称为玻璃对合部、挡风玻璃抵接部、或者挡风玻璃安装部等的突起部,在平板部41的背面部(下表面部)朝向下方突出,并且前端部33a相对于平板状的基端部33b沿前后方向膨出。而且,该罩安装部33以如下方式安装:该罩安装部33贴在前玻璃14的前缘部的卡合承受部29上,并将前罩板16向与前玻璃面交叉的规定方向亦即下方压入,从而将前端部33a卡合于卡合突起29a、29b之间,沿着前玻璃14的前缘部安装。在该状态下,前玻璃14、卡合部件28以及主体部31的平板部41成为大致同一面。
而且,主体部件35是构成前罩板16的罩主体部30的大半部分的大型部件,例如,使用金属模具对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酰胺系合成树脂等硬质的热塑性树脂进行注射模塑成形,而形成为一体形成的长条的树脂成形品。该主体部件35分别构成车体安装部32以及罩安装部33的整体,并且在长边方向的一端部、即一方的刮水器枢轴孔部46的附近具备除了在山状部42形成切口的开口部71之外的构成主体部31的大半部分的主罩主体部72。
开口部71成为对主体部件35与辅助部件36进行分割的分割线,该开口部71在主体部件35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的位置遍及山状部42的突出部主体51的一部分以及一方的横壁部52的一部分沿前后方向呈长边状形成切口。更详细而言,该开口部71遍及突出部主体51的后部纵壁部55的上部以及上壁部56与一方的横壁部52的侧部纵壁部66以及后壁部67的各自的上部开口,并与前罩板16(罩主体部30)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连通。因此,成为该开口部71的边缘部的主体部件35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从上方观察沿着遍及一方的刮水器枢轴孔部46的前缘部以及侧缘部的位置成为大致L字状。
主罩主体部72是将主体部31由开口部71切开而构成的。即,该主罩主体部72具备:平板部41;构成凸状部42的突出部主体51的后部纵壁部55的一部分的主后部纵壁部75;构成上壁部56的一部分的主上壁部76;前部纵壁部57;构成一方的横壁部52的侧部纵壁部66的一部分的主侧部纵壁部77;构成后壁部67的一部分的主后壁部78;车体安装部32以及盖板安装部33。而且,在该主盖板主体部72以与开口部71面对的方式形成有用于供辅助部件36安装固定的安装部79,并且突出地设置有用于供辅助部件36卡止的卡止部80。
主后部纵壁部75是将后部纵壁部55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在相对于平板部41分离的上部的位置由开口部71切开而构成的。
主上壁部76是将上壁部56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由开口部71切开而构成的,并一体地具备后部上壁部61和构成罩密封面部62的一部分的主罩密封面部82。
主罩密封面部82上将罩密封面部62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由开口部71切开而构成的。
主侧部纵壁部77是将侧部纵壁部66在相对于平板部41分离的上部的位置由开口部71切开而构成的。
主后壁部78是将后壁部67在相对于平板部41分离的上部的位置由开口部71切开而构成的。
其结果,主体部件35中的、开口部71的后方区域即包含一方的刮水器枢轴孔部46的平板部41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位于该平板部41的下表面部的罩安装部33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主后部纵壁部75以及主侧部纵壁部77等的部分成为不存在山状部42且与周围的部分相比刚性相对小的、即在与厚度方向交叉的上下方向容易变形的弱刚性部84。
安装部79是在主后部纵壁部75、主上壁部76以及前部纵壁部57的各自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的位置开口有经由未图示的铆钉等固定部件固定辅助部件36的安装孔88而构成的。
卡定部80具备从主后部纵壁部75、主侧部纵壁部77以及主后壁部78的开口部71的下缘部的位置朝向上方突出地设置的多个舌片状的卡定突出部91。上述卡定突出部91是通过从下方***到辅助部件36中从而将辅助部件36相对于主体部件35进行卡定以及定位。
另一方面,辅助部件36是构成前罩板16的罩主体部30的主体部件35以外的剩余一部分的小型部件(与主体部件35相比相当小的部件),并一体地具备构成主体部31中的除去主罩主体部72的部分的副罩主体部94、向该副罩主体部94的下部突出的作为突出板部的重叠板部95、以及向副罩主体部94的侧部突出的作为固定板部的安装板部96,对开口部71进行闭塞而与主体部件35一同构成前罩板16(罩主体部30)整体。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部件36与主体部件35相同地,例如使用金属模具对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酰胺系合成树脂等硬质的热塑性树脂进行注射模塑成形,从而形成为一体形成的长条的树脂成形品。
副罩主体部94成为从主体部31除去主罩主体部72后的部分,换言之,成为主体部31中的、比一方的刮水器枢轴孔部46靠长边方向的一端侧的部分,在将辅助部件36安装于开口部71的状态下与主罩主体部72连续从而构成主体部31。即,该副罩主体部94具备:构成山状部42的突出部主体51的后部纵壁部55的上侧的一部分的副后部纵壁部98;构成上壁部56的罩密封面部62的一部分的副罩密封面部99;构成一方的横壁部52的侧部纵壁部66的上侧的一部分的副侧部纵壁部100;构成后壁部67的上侧的一部分的副后壁部101、以及一方的侧部上壁部68,作为整体从上方观察成为L字状。而且,由副后部纵壁部98与副罩密封面部99构成山状部42的突出部主体51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的上侧部分,由副侧部纵壁部100与副后壁部101构成山状部42的一方的横壁部52的上侧部分。
副后部纵壁部98是从后部纵壁部55除去主后部纵壁部75后的部分,在将辅助部件36安装于开口部71的状态下与主后部纵壁部75连续从而构成后部纵壁部55。即,该副后部纵壁部98沿着上下方向形成为平板状。
副罩密封面部99是从上壁部56除去主上壁部76后的部分,在将辅助部件36安装于开口部71的状态下与主上壁部76连续从而构成上壁部56。即,该副罩密封面部99形成为从副后部纵壁部98的上端部朝向前方呈水平状突出的平板状,并与一方的侧部上壁部68连续。
副侧部纵壁部100是从侧部纵壁部66除去主侧部纵壁部77后的部分,在将辅助部件36安装于开口部71的状态下与主侧部纵壁部77连续从而构成侧部纵壁部66。即,该副侧部纵壁部100与副后部纵壁部98的一端部连续地沿着上下方向以及前后方向形成为平板状,上端部与一方的侧部上壁部68连续。
副后壁部101是从后壁部67除去主后壁部78后的部分,在将辅助部件36安装于开口部71的状态下与主后壁部78连续从而构成后壁部67。即,该副后壁部101形成为沿前罩板16(罩主体部30)的长边方向与副侧部纵壁部100的后端部连续的平板状,上端部与一方的侧部上壁部68连续。
重叠板部95形成为遍及副罩主体部94的副后部纵壁部98以及副侧部纵壁部100的下端部弯曲的板状,相对于上述副后部纵壁部98以及副侧部纵壁部100向前方偏置。而且,在该重叠板部95与副罩主体部94的下端部之间凹设有供主体部件35的卡定突出部91分别***卡定的未图示的卡定承受部。
安装板部96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状。而且,在该安装板部96分别开口有与主体部件35的各安装孔88对应的安装孔部105。
而且,前罩板16在主体部件35的开口部71安装辅助部件36而构成罩主体部30。具体而言,使辅助部件36的卡定承受部与主体部件35的各卡定突出部91对位,将辅助部件36向主体部件35侧压入,从而将各卡定突出部91***卡定承受部使辅助部件36卡定于主体部件35而对开口部71进行闭塞。在该状态下,设于辅助部件36的安装板部96的安装孔部105与主体部件35的安装部79的各安装孔88对位而连通,并且辅助部件36的重叠板部95重叠在主体部件35的主后部纵壁部75、主侧部纵壁部77以及主后壁部78的背面侧。而且,从各安装孔88经由安装孔部105***固定部件并对其进行固定,从而能够相对于主体部件35对辅助部件36进行固定。其结果,作为主罩主体部72的表面侧的上面侧与作为副罩主体部94的表面侧的上面侧成为大致同一面,对主后部纵壁部75与副后部纵壁部98进行连结从而后部纵壁部55沿车宽方向连续,并且以作为主罩密封面部82的表面侧的上面侧与作为副罩密封面部99的表面侧的上面侧成为大致同一面的方式连结上述主罩密封面部82与副罩密封面部99,从而罩密封面部62沿车宽方向连续。即,主体部件35与辅助部件36相互连结为一体。
在将该前罩板16安装于车体10时,将后端部的罩安装部33的前端部33a从上侧***嵌合于前玻璃14的前缘部的卡合部件28的卡合承受部29,将前端下部的车体安装部32载置在支承板部上,使用安装工具对其进行固定。而且,在关闭罩12的状态下,支撑于罩密封面部62的罩密封件64变形而与罩12粘合,从而对来自发动机室的热气、臭气进行遮断,以免从主体部31的空气取入口向车室内取入。此外,在图4中,示出了罩密封件64不变形的自然状态的形状,但在对罩12进行了关闭的状态下,罩密封件64成为以沿上下方向被压扁的方式变形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将前罩板16从车体10卸下时,首先,将辅助部件36从主体部件35卸下。即,卸下遍及辅助部件36的各安装孔部105与主体部件35的各安装孔88***的固定部件,将辅助部件36相对于主体部件35向上方拔出。其结果,开口部71开口,主体部件35的开口部71的后方的弱刚性部84沿上下方向容易地变形。
而且,工作人员抓住该弱刚性部84使主体部件35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以塑性变形的方式向上方弯曲(图1的假想线以及图2),从而将罩安装部33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从卡合承受部29拔出。然后,以该被拔出的部分为基点使主体部件35向长边方向的另一端部依次向上方弯曲,从而罩安装部33朝向长边方向的另一端部从卡合承受部29连续地呈拉链状被拔出,从而能够将前罩板16(主体部件35)从车体10卸下。
如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将从罩主体部30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沿着长边方向设置的罩安装部33沿与该前玻璃面交叉的下方向***并卡合于在前玻璃14的前缘部配置的卡合承受部29中,从而能够将前罩板16容易地安装于车体10。另外,由设于罩主体部30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的弱刚性部84使罩安装部33以向与卡合承受部29***方向相反的方向亦即上方离开的方式容易变形,从而由该变形能够将罩安装部33在罩主体部30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从卡合承受部29容易地卸下。于是,以罩安装部33中的、在罩主体部30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被卸下的部分为起点,使罩主体部30向长边方向的另一端部逐渐向上方提升地变形,从而能够将罩安装部33沿着罩主体部30的长边方向从卡合承受部29连续地卸下,进而能够将前罩板16从车体10容易地卸下。
其结果,能够将前罩板16相对于车体10容易地进行装卸。
另外,在对罩主体部30进行分割的主体部件35设有在长边方向的一端部将山状部42切开的开口部71,因此将安装于该开口部71的辅助部件36相对于开口部71卸下,从而能够使主体部件35的开口部71的附近的位置为容易变形的弱刚性部84,因此由该弱刚性部84能够成为容易变形以使主体部件35的罩安装部33以向与卡合承受部29***方向相反的方向亦即上方离开,从而能够将罩安装部33相对于卡合承受部29更加容易地卸下,进而能够将前罩板16从车体10更加容易地卸下。
特别地,向作为厚度方向的上方突出的山状部42使罩主体部30的刚性提高,因此在罩主体部30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将该山状部42切开而形成开口部71,从而能够从罩主体部30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的位置去除加强用的山状部42。因此,从开口部71卸下辅助部件36便能够容易地构成弱刚性部84。
并且,以与开口部71的侧面邻接的方式配置一方的刮水器枢轴孔部46,因此弱刚性部84的刚性更加降低而变得更加容易变形,能够在该弱刚性部84的位置使主体部件35的罩安装部33向与卡合承受部29***方向相反的方向亦即上方离开的方式容易变形,从而能够将罩安装部33相对于卡合承受部29更加容易地卸下,进而能够将前罩板16从车体10更加容易地卸下。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6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以及作用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对于该第二实施方式而言,主体部件35的开口部71是在主体部31的长边方向的端部沿着长边方向呈长孔状(狭缝状)切口而形成的,从而辅助部件36能够相对于该开口部71进行装卸。
即,开口部71沿着山状部42的横壁部52的后壁部67的下端部附近,即与平板部41连续的位置附近,沿着罩主体部30的长边方向形成。
另外,辅助部件36一体地具备:形成为与开口部71嵌合的长边状且构成山状部42的横壁部52的后壁部67的下端部附近的副后壁部亦即辅助部件主体107;以及沿着该辅助部件主体107的长边方向的两侧部分别设置的剖面コ字状的保持承受部108。而且,将上述保持承受部108卡定于开口部71的前后的缘部,从而辅助部件36对开口部71进行闭塞而安装固定于主体部件35。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也从开口部71卸下辅助部件36,从而该开口部71的后部的平板部41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成为细长的板状的弱刚性部84,因此由该弱刚性部84,能够使主体部件35的罩安装部33以向与卡合承受部29***方向相反的方向亦即上方离开的方式容易变形,从而能够将罩安装部33相对于卡合承受部29更加容易地卸下,进而能够起到能够将前罩板16从车体10更加容易地卸下等的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此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辅助部件36也可以由比主体部件35软质的、例如橡胶等具有挠性且能够容易塑性变形的合成树脂等的部件形成。在该情况下,即便保持将辅助部件36安装于主体部件35的开口部71的状态也能够使罩主体部30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的开口部71的后方为弱刚性部84,从而由该弱刚性部84能够以使罩安装部33向与卡合承受部29***方向相反的方向亦即上方离开的方式使罩主体部30塑性变形,因此能够起到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即,由辅助部件36能够在开口部71的附近的位置容易构成弱刚性部84。因此,在该情况下,辅助部件36可以相对于开口部71不进行装卸,也可以省略在主体部件35设置卡定突出部91等,将辅助部件36由粘合等固定于主体部件35。
另外,罩主体部30由两个分割部件分割,但若至少包含:具有开口部71并构成罩安装部33与山状部42的剩余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分割部件;以及安装于开口部71从而构成至少山状部42的一部分的分割部件,则也可以被三个以上的分割部件分割。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7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主体部件35以遍及大致车宽方向覆盖前围部15的一张的长条形成为大致板状,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7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那样,分割形成为以大致车宽方向长度的一半大小为长度的左右两片等多个主体部件35a、35a。在该情况下,在例如相互邻接的主体部件35a、35a的对接部分的至少任意一方,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设置切开的切口部109、109,在使主体部件35a、35a相互对接时,上述切口部109、109形成开口部71,从而也可以在该开口部71以能够自由装卸的方式安装辅助部件36。
而且,在卸下前罩板16时,将辅助部件36从开口部71卸下,从而卸下成为容易卸下的例如设置了切口部109的主体部件35a(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任意的主体部件35a),从而前围部15的大致一半开口,将手从该已开口的部分搭在另一方的主体部件35a并将其拿起,从而能够卸下另一方的主体部件35a。即,在卸下长条的前罩板16时,能够卸下其长边尺寸的各一半大小(将长边尺寸分割多个的每部分),从而卸下的作业性变得良好。
另外,在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开口部71也可以设置于主体部件35a、35a的左右至少任一个的端部(翼子板侧)。
并且,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前罩板16能够设置于车体10的前部以外的部分,例如配置于作为挡风玻璃的后玻璃与后侧的行李箱罩之间等。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例如应用于配置于汽车的前玻璃与发动机罩之间的前罩板。

Claims (4)

1.一种前罩板,其特征在于,具备下述结构:
具备以车宽方向为长边方向并配置于挡风玻璃的边缘部的罩主体部,
所述罩主体部具备:
卡合部,其从所述长边方向的该罩主体部的一端部沿着长边方向配置,并相对于在所述挡风玻璃的边缘部配置的卡合承受部在与所述挡风玻璃面交叉的方向进行***并卡合;以及
弱刚性部,其设于所述长边方向的该罩主体部的一端部,并且容易向远离上述卡合部的方向变形以使所述卡合部向与所述卡合承受部***方向相反的方向离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罩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主体部至少在所述长边方向的一端部具备设置于所述卡合部的附近并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罩主体部被分割为多个分割部件,
该多个分割部件包含第一分割部件与第二分割部件,
所述第一分割部件具有至少将所述突出部在长边方向的该罩主体部的一端部切开而形成的开口部,并构成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突出部的剩余部分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第二分割部件安装于所述开口部,从而至少构成所述突出部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罩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分割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分割部件的所述开口部能够进行装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罩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分割部件由比所述第一分割部件软质的部件形成。
CN201410455389.9A 2013-09-06 2014-09-09 前罩板 Active CN1044176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85110A JP6120442B2 (ja) 2013-09-06 2013-09-06 カウルトップカバー
JP2013-185110 2013-09-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17622A CN104417622A (zh) 2015-03-18
CN104417622B true CN104417622B (zh) 2017-04-12

Family

ID=52624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55389.9A Active CN104417622B (zh) 2013-09-06 2014-09-09 前罩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15216B2 (zh)
JP (1) JP6120442B2 (zh)
CN (1) CN104417622B (zh)
GB (1) GB25203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08165B2 (ja) * 2016-11-07 2019-05-08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JP6508166B2 (ja) * 2016-11-10 2019-05-08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カウルトップガーニッシュの構造
JP7405682B2 (ja) * 2020-04-23 2023-12-26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カウルカバー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3760A (zh) * 2010-09-28 2013-06-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前围上盖板定位构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30885B2 (ja) * 1993-03-26 2001-11-1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カウルグリ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E20008555U1 (de) * 2000-05-12 2000-08-17 Elkamet Kunststofftechnik GmbH, 35216 Biedenkopf Abdichtungs-Anordnung für Fahrzeugscheiben
JP3604081B2 (ja) * 2000-12-27 2004-12-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フードガーニッシュ構造
KR20050093967A (ko) * 2004-03-17 2005-09-26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카울 탑 커버
ES2454619T3 (es) * 2004-07-02 2014-04-11 Kunststoff-Technik Scherer & Trier Gmbh & Co. Kg Moldura perfilada de borde hecha de plástico y cabeza de montaje
JP4420403B2 (ja) 2006-02-22 2010-02-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カウル構造
JP4952989B2 (ja) * 2006-11-17 2012-06-13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カウルトップガーニッシュ
DE202008006986U1 (de) * 2008-05-23 2009-10-01 Elkamet Kunststofftechnik Gmbh Profilelement zum Verbinden einer Fahrzeugscheibe mit einem Wasserkasten
JP5394759B2 (ja) * 2009-01-23 2014-01-22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カウルトップカバーの取付構造
JP2011126455A (ja) * 2009-12-18 2011-06-30 Toyota Motor Corp ウインドシールドガラスとカウルルーバとの連結構造
JP5511397B2 (ja) * 2010-01-08 2014-06-04 アイシン化工株式会社 車両用カウルルーバ
JP2012240454A (ja) * 2011-05-16 2012-12-10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カウルルーバの固定用モール及び車両用カウルルーバの固定構造
US8641130B2 (en) * 2011-09-23 2014-02-04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cowl cover
DE102012006533A1 (de) * 2012-03-29 2013-10-0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Kraftfahrzeug mit Wasserkastenbaugruppe
JP2014121995A (ja) * 2012-12-21 2014-07-03 Nippon Plast Co Ltd カウルトップカバー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3760A (zh) * 2010-09-28 2013-06-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前围上盖板定位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520380B (en) 2016-05-18
GB201415756D0 (en) 2014-10-22
JP6120442B2 (ja) 2017-04-26
CN104417622A (zh) 2015-03-18
GB2520380A (en) 2015-05-20
JP2015051694A (ja) 2015-03-19
US9315216B2 (en) 2016-04-19
US20150069787A1 (en) 2015-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66570B2 (en) Upper-body frame for vehicle
CN105644325B (zh) 车辆后尾门结构
US8662577B2 (en) Sun roof wind deflector and the production thereof
CN104417622B (zh) 前罩板
CN105189164B (zh) 用于连接车辆玻璃与覆盖部件的轮廓单元以及轮廓单元组件
CN104773208B (zh) 前罩板
US7938474B2 (en) Tailgate for vehicle
CN103029755B (zh) 车辆前部构造
CN107534240B (zh) 阳型连接器
CN103318276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后部扰流器
CN106364419B (zh) 内饰构件的接合部构造
US20200338972A1 (en) Seal component for vehicle door window
CN105083387B (zh) 前围盖装置
JP4246050B2 (ja) コンバーチブルタイプの車両におけるシール構造
JP2022083514A (ja) カウルモールとカウルトップガーニッシュとの連結構造
CN107867331A (zh) 前围上盖板
CN104827982A (zh) 安装于机动车用罩上的挡风雨条
JP2007118638A (ja) 車両用フードのシール構造
WO2015068814A1 (ja) カウル構造
JP6185775B2 (ja) カウルトップカバー
JP5862038B2 (ja) 車両用サイドピース及び車両のフロントウインドシールドガラス周りの排水構造
JP2010162986A (ja) 車体開口部構造
JP4964690B2 (ja) ボディフランジ用ウエザーストリップおよび同加工方法
JP6312249B2 (ja) カウルカバー装置
CN203920630U (zh) 一种汽车前罩密封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