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17617B - 一种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17617B
CN104417617B CN201310363564.7A CN201310363564A CN104417617B CN 104417617 B CN104417617 B CN 104417617B CN 201310363564 A CN201310363564 A CN 201310363564A CN 104417617 B CN104417617 B CN 1044176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beam
front longitudinal
cross beam
root
front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6356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17617A (zh
Inventor
潘俊
肖晶
钟建强
杨国勇
徐璐
胡玲玲
杨万庆
袁焕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6356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176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17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76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176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76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包括第一横梁(1)和一对第二横梁(2),其中所述第一横梁(1)连接在左、右前纵梁(4)的根部(40)之间,所述第二横梁(2)分别连接在同侧的所述前纵梁(4)的根部(40)与A柱(5)之间。本发明通过在左、右前纵梁的根部之间设置第一横梁,使第一横梁位于碰撞力传递区域,可以有效抗击和分散碰撞力,减小前围板侵入量。

Description

一种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身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过程中,前纵梁是最重要的吸能部件。如何抗击并分散碰撞力,减小前围板侵入量,是对前纵梁结构研究的重点。现有技术中在前纵梁后部上方设置有横梁,并且两端分别与A柱连接,以起到抵抗碰撞力的作用。然而,这种设置下,横梁不能有效传递碰撞力来减小前围板侵入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有效传递碰撞力,减小前围板侵入量的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包括第一横梁和一对第二横梁,其中所述第一横梁连接在左、右前纵梁的根部之间,所述第二横梁分别连接在同侧的所述前纵梁的根部与A柱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横梁位于前围板之外。
其中,还包括一对第三横梁,分别连接在同侧的所述前纵梁的根部与所述A柱之间,与所述第二横梁相互叠置形成封闭截面。
其中,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均通过焊接与所述前纵梁的根部安装,所述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均通过焊接或螺栓与所述A柱安装,所述第三横梁在所述前纵梁的根部处与所述第一横梁焊接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横梁位于所述前围板之内,所述第三横梁位于所述前围板之外。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
步骤S1,分别提供第一横梁和一对第二横梁;
步骤S2,分别将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与前围板焊接;
步骤S3,将所述第一横梁连接在左、右前纵梁的根部之间;
步骤S4,将所述第二横梁分别连接在同侧的所述前纵梁的根部与A柱之间。
其中,所述步骤S2中所述第一横梁位于所述前围板之外。
其中,所述步骤S1还包括:
提供一对第三横梁;
则所述步骤S2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第三横梁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一横梁两端。
其中,所述步骤S2还包括:
将所述第三横梁分别与所述第二横梁相互叠置并焊接,形成封闭截面。
则所述步骤S4具体为:
将相互叠置的所述第二横梁与第三横梁分别连接在同侧的所述前纵梁的根部与所述A柱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均通过焊接与所述前纵梁的根部安装,所述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均通过焊接或螺栓与所述A柱安装,所述第二横梁位于所述前围板之内,所述第三横梁位于所述前围板之外。
本发明所提供的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在在左、右前纵梁的根部之间设置第一横梁,使第一横梁位于碰撞力传递区域,可以有效抗击和分散碰撞力,减小前围板侵入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的前视示意图。
图4是图2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
请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包括第一横梁1和一对第二横梁2,其中第一横梁1连接在左、右前纵梁4的根部40之间,并位于前围板6(参见图4)之外,第二横梁2分别连接在同侧的前纵梁4的根部40与A柱5之间。第一横梁1通过焊接与前纵梁4的根部40安装,第二横梁2也通过焊接分别与前纵梁4的根部40和A柱5安装,并且第二横梁2还可通过螺栓与A柱5安装。第二横梁2位于前围板6内侧。
通过上述的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由于第一横梁1设置在左、右前纵梁4的根部40之间,从而使第一横梁1位于碰撞力传递区域,相当于在左右前纵梁之间构建了一条碰撞力的传递通道,如图2中箭头所示,当正面碰撞发生时,碰撞力自前纵梁4向后传递,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可以有效抗击碰撞力,并且使碰撞力分别沿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扩散到整个车身框架,减小前围板6侵入量。另外,第一横梁1位于前围板6外侧,即第一横梁1处于乘员舱之外,从外到内是前纵梁-第一横梁-前围板,因此本实施例设置的第一横梁1不占用乘员舱空间,不会对乘员舱内的空调、踏板、转向管柱的布置造成影响。
请再同时参照图3、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增强抗击和分散碰撞力的效果,本实施例还设置了一对第三横梁3,分别连接在同侧的前纵梁4的根部40与A柱5之间,与第二横梁2相互叠置形成封闭截面。具体地,第三横梁3通过焊接分别与前纵梁4的根部40和A柱5安装,并且第三横梁3还可通过螺栓与A柱5安装。第三横梁3在前纵梁4的根部40处与第一横梁1焊接连接。第三横梁3位于前围板6外侧。
第三横梁3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抗击和分散碰撞力的效果,并且由于其位于前围板之外,将有效减小前围板6侵入量,对第二横梁2也起到加强作用。
请参照图5所示,相应于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
步骤S1,分别提供第一横梁1和一对第二横梁2;
步骤S2,分别将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与前围板6焊接;
步骤S3,将第一横梁1连接在左、右前纵梁4的根部40之间;
步骤S4,将第二横梁2分别连接在同侧的前纵梁4的根部40与A柱5之间。
其中,步骤S2中第一横梁1位于前围板6之外,第二横梁2位于前围板6之内。步骤S3、S4之间并无先后顺序之分。具体地,第一横梁1通过焊接与前纵梁4安装,第二横梁2也通过焊接分别与前纵梁4和A柱5安装,并且第二横梁2还可通过螺栓与A柱5安装。
由于第一横梁1设置在左、右前纵梁4的根部40之间,从而使第一横梁1位于碰撞力传递区域,相当于在左右前纵梁之间构建了一条碰撞力的传递通道,如图2中箭头所示,当正面碰撞发生时,碰撞力自前纵梁4向后传递,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可以有效抗击碰撞力,并且使碰撞力分别沿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扩散到整个车身框架,减小前围板6侵入量。另外,第一横梁1位于前围板6外侧,即第一横梁1处于乘员舱之外,从外到内是前纵梁-第一横梁-前围板,因此本实施例设置的第一横梁1不占用乘员舱空间,不会对乘员舱内的空调、踏板、转向管柱的布置造成影响。
为了进一步增强抗击和分散碰撞力的效果,本实施例在步骤S1中还包括:
提供一对第三横梁3;
由此,在步骤S2之前,还包括:
将第三横梁3分别焊接在第一横梁1两端。
步骤S2还包括:
将第三横梁3分别与第二横梁2相互叠置并焊接,形成封闭截面。
步骤S4具体为:将相互叠置的第二横梁2和第三横梁3分别连接在同侧的前纵梁4的根部40与A柱5之间。
具体地,第三横梁3通过焊接分别与前纵梁4和A柱5安装,并且第三横梁3还可通过螺栓与A柱5安装。第三横梁3在前纵梁4的根部40处与第一横梁1焊接连接。第三横梁3位于前围板6外侧。
第三横梁3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抗击和分散碰撞力的效果,并且由于其位于前围板6之外,将有效减小前围板6侵入量,对第二横梁2也起到加强作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2)

1.一种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
步骤S1,分别提供第一横梁(1)、一对第二横梁(2)和一对第三横梁(3),将所述第三横梁(3)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一横梁(1)两端;
步骤S2,分别将所述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与前围板(6)焊接,所述第一横梁(1)位于所述前围板(6)之外,将所述第三横梁(3)分别与所述第二横梁(2)相互叠置并焊接,形成封闭截面;
步骤S3,将所述第一横梁(1)连接在左、右前纵梁(4)的根部(40)之间;
步骤S4,将相互叠置的所述第二横梁(2)与第三横梁(3)分别连接在同侧的所述前纵梁(4)的根部(40)与A柱(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2)、第三横梁(3)均通过焊接与所述前纵梁(4)的根部(40)安装,所述第二横梁(2)、第三横梁(3)均通过焊接或螺栓与所述A柱(5)安装,所述第二横梁(2)位于所述前围板(6)之内,所述第三横梁(3)位于所述前围板(6)之外。
CN201310363564.7A 2013-08-20 2013-08-20 一种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44176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63564.7A CN104417617B (zh) 2013-08-20 2013-08-20 一种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63564.7A CN104417617B (zh) 2013-08-20 2013-08-20 一种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17617A CN104417617A (zh) 2015-03-18
CN104417617B true CN104417617B (zh) 2017-08-22

Family

ID=52967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63564.7A Active CN104417617B (zh) 2013-08-20 2013-08-20 一种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176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3483A (zh) * 2016-12-30 2018-07-10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车体框架组件
CN109204544B (zh) 2017-06-30 2020-11-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497B (zh) * 2017-06-30 2021-01-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13682380A (zh) * 2020-05-18 2021-11-23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86829A2 (de) * 2002-08-02 2004-02-04 Dr.Ing. h.c.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Aufbaustruktur eines Personenkraftwagens
CN102958786A (zh) * 2010-05-10 2013-03-06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的车身结构,尤其车底结构
CN203402259U (zh) * 2013-08-20 2014-01-2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及汽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60944B2 (ja) * 1998-04-30 2003-10-27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クロスメンバ結合構造
JP4196180B2 (ja) * 2003-04-09 2008-12-17 三菱自動車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JP4483592B2 (ja) * 2005-01-14 2010-06-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ダッシュパネル補強構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86829A2 (de) * 2002-08-02 2004-02-04 Dr.Ing. h.c.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Aufbaustruktur eines Personenkraftwagens
CN102958786A (zh) * 2010-05-10 2013-03-06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的车身结构,尤其车底结构
CN203402259U (zh) * 2013-08-20 2014-01-2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及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17617A (zh) 2015-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25173U (zh) 车架组件以及电动汽车
CN104417617B (zh) 一种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的制造方法
CN103770841A (zh) 一种汽车车身骨架结构
CN203345037U (zh) 一种汽车车身骨架结构
CN204415518U (zh) 前舱纵梁后段结构与汽车
CN103523099B (zh) 乘用车前地板骨架结构
CN111391926A (zh) 一种汽车前围加强结构及汽车
CN205524489U (zh) 车辆上边梁及具有该上边梁的机舱总成
CN106379413A (zh) 一种新型的电动汽车框架结构
CN204623579U (zh) 汽车前围结构及汽车
CN204821716U (zh) 一种汽车机舱总成
CN203402259U (zh) 一种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及汽车
CN206155222U (zh) 汽车座椅安装结构总成
CN204383595U (zh) 一种车辆前围加强结构
CN202863551U (zh) 加强型纵梁s段结构
EP4108550A1 (en) Vehicle front section structure
CN202987282U (zh) 汽车侧围与顶盖连接结构及汽车
CN202449071U (zh) 一种前围下骨架加强结构
CN106275087B (zh) 一种汽车机舱总成
CN113525522B (zh) 一种车身骨架及使用该车身骨架的车辆
CN207274782U (zh) 铰接柱支撑装置及汽车
CN206691218U (zh) 车身前地板骨架结构
CN206297633U (zh) 重卡白车身结构
CN206358024U (zh) 汽车座椅安装结构组件
CN206297619U (zh) 车身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