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80590B - 空气调节装置用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装置用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80590B
CN104380590B CN201380028667.6A CN201380028667A CN104380590B CN 104380590 B CN104380590 B CN 104380590B CN 201380028667 A CN201380028667 A CN 201380028667A CN 104380590 B CN104380590 B CN 1043805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detection
origin position
pattern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2866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80590A (zh
Inventor
福田贵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380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05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805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05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7/00Arrangements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r torque of electric DC motors
    • H02P7/06Arrangements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r torque of electric DC motors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an individual dc dynamo-electric motor by varying field or armature current
    • H02P7/18Arrangements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r torque of electric DC motors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an individual dc dynamo-electric motor by varying field or armature current by master control with auxiliary power
    • H02P7/24Arrangements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r torque of electric DC motors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an individual dc dynamo-electric motor by varying field or armature current by master control with auxiliary power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2P7/28Arrangements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r torque of electric DC motors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an individual dc dynamo-electric motor by varying field or armature current by master control with auxiliary power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2P7/285Arrangements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r torque of electric DC motors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an individual dc dynamo-electric motor by varying field or armature current by master control with auxiliary power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controlling armature supply only
    • H02P7/29Arrangements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r torque of electric DC motors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an individual dc dynamo-electric motor by varying field or armature current by master control with auxiliary power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controlling armature supply only using pulse modu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421Driving arrangements for parts of a vehicle air-conditioning
    • B60H1/00428Driving arrangements for parts of a vehicle air-conditioning elec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21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ventilating, air admitting or air distributing devices
    • B60H1/00835Damper doors, e.g. position control
    • B60H1/00857Damper doors, e.g. position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connecting the initiating means, e.g. control lever, to the damper do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1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air supply to heat-exchangers or bypass channel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7/00Arrangements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r torque of electric DC motors
    • H02P7/03Arrangements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r torque of electric DC motor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rotation of DC motors
    • H02P7/04Arrangements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r torque of electric DC motor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rotation of DC motors by means of a H-bridge circui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rol Of Multiple Motor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用控制装置。空气调节装置用控制装置以原点位置图案(29)为基准而由角度图案(26~28)检测旋转位置,从而进行第一直流电动机(15a、15c)以及第二直流电动机(15b、15d)的驱动控制,该空气调节装置用控制装置具备第一控制手段与第二控制手段。第一控制手段使第一直流电动机以及第二直流电动机在检测范围内向一侧旋转而进行所述原点位置图案的检测,并在检测到所述原点位置图案后停止。第二控制手段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一方的直流电动机的旋转位置到达所述检测范围的一方的端部的情况下,在另一方的直流电动机停止时,使一方的直流电动机向所述一侧的反向旋转而进行所述原点位置图案的检测,在另一方的直流电动机旋转时,使一方的直流电动机在另一方的直流电动机的旋转位置到达所述检测范围的一方的端部后,向所述一侧的反向旋转而进行所述原点位置图案的检测。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装置用控制装置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发明基于2012年5月31日申请的日本申请号2012-124415号,在此引用其记载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装置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使用于车辆等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装置中,为了控制吹出口的开闭,利用直流电动机对吹出口切换门进行驱动控制。在控制吹出口切换门的开闭时,为了准确地设定开闭度,检测直流电动机的原点位置,以该原点位置为基准进行控制。因此,例如有如下技术:当在直流电动机或吹出口切换门的旋转范围内向规定方向旋转而检测原点位置图案,但在未检测到原点位置图案的状态下到达动作范围的端部的情况下,使旋转方向反转,再次检测原点位置图案。
然而,作为控制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的多个直流电动机的方式,例如可以考虑利用三个半桥电路来驱动两个直流电动机。此时采用如下结构:将两个直流电动机的一方的端子与共用的半桥电路连接,将另一方分别与另一个半桥电路连接,进行通电控制。
在该结构中,连接于三个半桥电路的两个直流电动机的驱动控制无法完全独立地进行,在进行一方的直流电动机的旋转驱动时,当另一方的直流电动机也处于驱动状态时,无法改变一方的直流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必须等待另一方的直流电动机的驱动停止。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使用者不感到不适感,优先使进行使用者容易识别的动作的一侧的直流电动机动作。
然而,在采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在前述的检测原点位置图案的动作中,两个直流电动机中的原点位置图案的检测时间较长一方的时间起主导作用,能否缩短此时间有助于检测时间的缩短。但是,在空气调节装置的门的开闭控制中,存在下述情况:通过在连接于三个半桥电路的两个直流电动机中,使优先动作的一侧的直流电动机的检测动作优先进行,导致利用非优先侧的直流电动机进行的检测动作需要更长时间。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5-39958号公报(US2005/0012480A1对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用控制装置,在利用三个半桥电路对两个直流电动机进行驱动控制的情况下,该空气调节装置用控制装置能够在原点位置图案的检测动作中尽可能地缩短检测动作的最长所需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用控制装置,对于构成空气调节装置的第一门以及第二门,使驱动第一门的第一直流电动机与驱动第二门的第二直流电动机分别连接在第一半桥电路及第二半桥电路之间、第二半桥电路及第三半桥电路之间连接。第一直流电动机以及第二直流电动机各自具备用于检测旋转位置的角度图案以及原点位置图案。控制单元以原点位置图案为基准而由角度图案检测旋转位置,从而进行第一直流电动机以及第二直流电动机的驱动控制。
作为第一直流电动机以及第二直流电动机的原点位置图案的检测动作,控制单元在检测范围内使第一直流电动机以及第二直流电动机向一侧旋转而进行原点位置图案的检测,并在检测到原点位置图案后停止。在没有检测到原点位置图案的情况下一方的直流电动机的旋转位置到达检测范围的一方的端部的情况下,控制单元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另一方的直流电动机停止时,使一方的直流电动机向一侧的反向旋转而进行原点位置图案的检测,在另一方的直流电动机旋转时,使一方的直流电动机在另一方的直流电动机的旋转位置到达检测范围的一方的端部后,向一侧的反向旋转而进行原点位置图案的检测。
由此,作为空气调节控制动作中的第一直流电动机以及第二直流电动机的驱动控制方式,即使在设定为使任一方的直流电动机优先动作的情况下,在原点位置图案的检测动作中,均不进行优先动作,等待移动耗费时间的一侧的直流电动机停止或到达端部的状态之后转换旋转方向。其结果,即使在例如原点位置图案的检测失败而进行规定次数的检测动作后停止的情况下,也能够尽量缩短最长所需时间,能够进行高效率的检测动作。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涉及一种空气调节装置用控制装置,其使用于空气调节装置用驱动装置,该空气调节装置用驱动装置具备:第一半桥电路、第二半桥电路及第三半桥电路,其各自包括一对开关单元;第一直流电动机,其连接在所述第一半桥电路及第二半桥电路之间,对构成空气调节装置的第一门进行驱动;第二直流电动机,其连接在所述第二半桥电路及第三半桥电路之间,对构成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第二门进行驱动;以及角度图案及原点位置图案,其与所述第一直流电动机及第二直流电动机对应而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直流电动机及第二直流电动机各自的旋转位置,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用控制装置以所述原点位置图案为基准而由所述角度图案检测旋转位置,从而进行所述第一直流电动机及第二直流电动机的驱动控制,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用控制装置具备:第一控制手段,其使所述第一直流电动机及第二直流电动机在检测范围内向一侧旋转而进行所述原点位置图案的检测,并在检测到所述原点位置图案后停止;以及第二控制手段,其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一方的直流电动机的旋转位置到达所述检测范围的一方的端部的情况下,在另一方的直流电动机停止时,使一方的直流电动机向所述一侧的反向旋转而进行所述原点位置图案的检测,在另一方的直流电动机旋转时,使一方的直流电动机在另一方的直流电动机的旋转位置到达所述检测范围的一方的端部后,向所述一侧的反向旋转而进行所述原点位置图案的检测。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根据以下的详细叙述进一步明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
图1是具有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空气调节装置的通道的简要结构图。
图2是控制装置的电结构图。
图3是脉冲图案板的俯视图。
图4是直流电动机的初始位置图案检测的作用说明图。
图5是示出利用控制装置进行的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利用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进行的非优先侧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利用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进行的优先侧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4对应用于机动车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情况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构成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空调单元1,具备通道2。在通道2设置有内部气体导入口3a和外部气体导入口3b,且设置有选择性地开闭这些导入口3a、3b中的任一个的内外部气体切换门4。对于通道2内的空气的流通方向,以导入空气的内部气体导入口3a、外部气体导入口3b的部分作为上游侧,以吹出空气的一侧作为下游侧。
在通道2的内部,在内部气体导入口3a、外部气体导入口3b的下游附近设置有离心式送风机5,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送风。在离心式送风机5的下游侧设置有构成制冷循环***的蒸发器6,对流通的空气进行冷却。在蒸发器6的下游侧设置有分隔板8,该分隔板8将通道2内分隔为驾驶席侧通路7a以及副驾驶席侧通路7b。在蒸发器6的下游侧设置有以发动机的冷却水作为热源进行热交换的加热器芯9,该加热器芯9设置为横跨驾驶席侧通路7a以及副驾驶席侧通路7b双方。加热器芯9利用由发动机加热后的冷却水的温度对来自蒸发器6的冷风进行加热。
在驾驶席侧通路7a以及副驾驶席侧通路7b分别设置有使空气能够绕过加热器芯9流通的旁通通路10a、10b。另外,在驾驶席侧通路7a以及副驾驶席侧通路7b分别设置有空气混合门11a、11b,该空气混合门11a、11b用于调整在加热器芯9中流通的空气与在旁通通路10a、10b中流通的空气的混合比率。
空气混合门11a通过调整开度而对于从蒸发器6向驾驶席侧通路7a流动的冷风调整向加热器芯9流通的风量与向旁通通路10a流通的风量之比。由此,在加热器芯9中流通并被加热的热风与在旁通通路10a中流通的冷风在下游侧混合,能够形成所希望的温度的空气调节风。相同地,空气混合门11b通过调整开度而使向副驾驶席侧通路7b流动的冷风成为所希望的温度的空气调节风。
在通道2的驾驶席侧通路7a的下游侧设置有用于吹出空气调节风的驾驶席侧面部吹出口FcDr、驾驶席侧足部吹出口FtDr以及驾驶席侧除霜器吹出口DfDr。在通道2的副驾驶席侧通路7b的下游侧设置有用于吹出空气调节风的副驾驶席侧面部吹出口FcPa、副驾驶席侧足部吹出口FtPa以及副驾驶席侧除霜器吹出口DfPa。
驾驶席侧面部吹出口FcDr将来自驾驶席侧通路7a的空气调节风朝向驾驶席的驾驶员上半身吹出。相同地,驾驶席侧足部吹出口FtDr将来自驾驶席侧通路7a的空气调节风朝向驾驶员的下半身吹出。驾驶席侧除霜器吹出口DfDr将来自驾驶席侧通路7a的空气调节风向驾驶席侧的挡风玻璃的内表面吹出。副驾驶席侧面部吹出口FcPa将来自副驾驶席侧通路7b的空气调节风朝向副驾驶席的乘坐人员的上半身吹出。副驾驶席侧足部吹出口FtPa将来自副驾驶席侧通路7b的空气调节风朝向下半身吹出。副驾驶席侧除霜器吹出口DfPa将来自副驾驶席侧通路7b的空气调节风朝向副驾驶席侧的挡风玻璃的内表面吹出。
另外,在通道2中,与各吹出口FcDr、FtDr、DfDr、FcPa、FtPa、DfPa分别对应地设置有吹出口切换门12a、13a、14a、12b、13b、14b。
前述的内外部气体切换门4经由连杆机构与直流电动机15a连接,利用直流电动机15a的旋转驱动切换内部气体导入口3a与外部气体导入口3b的开闭。吹出口切换门12a、13a、14a、12b、13b、14b经由连杆机构与直流电动机15b连接,利用直流电动机15b的旋转驱动独立地对各吹出口FcDr、FtDr、DfDr、FcPa、FtPa、DfPa进行开闭驱动。空气混合门11a、11b分别经由连杆机构与直流电动机15c、15d连接,利用直流电动机15c、15d的驱动调整开度。
在所述结构中的、利用直流电动机15b进行的各吹出口FcDr、FtDr、DfDr、FcPa、FtPa、DfPa的开闭控制中,以如下方式进行动作。直流电动机15b的旋转轴的旋转力经由连杆机构传递至吹出口切换门12a、13a、14a、12b、13b、14b。伴随于此,吹出口切换门12a、13a、14a、12b、13b、14b动作,实施面部模式、双重模式、足部模式、足部/除霜模式、除霜模式中的任一种吹出口模式。
直流电动机15b以及连杆机构构成为,在直流电动机15b的旋转轴向一个方向旋转时,按照(i)面部模式、(ii)双重模式、(iii)足部模式、(iv)足部/除霜模式、(v)除霜模式的顺序切换吹出口模式。另外,在直流电动机15b向多方向旋转时,按照与上述相反的顺序切换吹出口模式。
在所述的各模式中的、其他吹出口关闭的状态下,面部吹出口FaDr、FaPa在面部模式(i)以及双重模式(ii)下开放,足部吹出口FtDr、FtPa在双重模式(ii)、足部模式(iii)以及足部/除霜模式(iv)下开放,除霜器吹出口DfDr、DfPa在足部/除霜模式(iv)以及除霜模式(v)下开放。
直流电动机15a~15d由图2所示的电动机驱动电路16进行驱动控制。电动机驱动电路16作为空气调节装置用控制装置而进行动作,以作为控制单元的控制部17为中心而构成。控制部17构成为以具备CPU、RAM、ROM以及各种接口电路等的微型计算机作为主体。对于直流电动机15a~15d,以每两个为一对而使直流电动机15a、15b由第一电路18a驱动控制,使直流电动机15c、15d由第二电路18b驱动控制。在第一电路18a中设置有第一~第三半桥电路19a、19b、19c,在第二电路18b中设置有第一~第三半桥电路20a、20b、20c。
接下来,各半桥电路19a~19c、20a~20c由作为一对开关元件的n沟道型功率MOSFET21a、21b的串联电路构成。功率MOSFET21a、21b从控制部17被赋予门极驱动信号,如后所述那样向直流电动机15a~15d进行通电。直流电动机15a连接于半桥电路19a、19b之间,进行朝向正方向(第一动作方向)以及反方向(第二动作方向)的旋转驱动。直流电动机15b连接于半桥电路19b、19c之间,同样进行朝向正方向(第一动作方向)以及反方向(第二动作方向)的旋转驱动。直流电动机15c、15d也同样地与第一~第三半桥电路20a~20c连接,根据来自控制部17的门极驱动信号被旋转驱动。
在各直流电动机15a~15d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后述的旋转位置的机构,控制部17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进行旋转驱动的控制时检测旋转位置,根据来自各直流电动机15a~15d的旋转位置的检测信号使旋转位置成为作为目标的位置。
电动机驱动电路16在所述结构的基础上还具备:调整器22,其用于供给来自车载蓄电池的电源;以及LIN(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驱动器24,其用于进行控制部17与外部的例如A/C-ECU23之间的通信,A/C-ECU23进行空调的控制。由此,控制部17以能够获得通过LIN驱动器24而从A/C-ECU23要求的通道2的各门的开闭状态的方式对直流电动机15a~15d进行驱动控制。
如图3所示,检测直流电动机15a~15d的旋转位置或经由连杆机构而连接的门的旋转位置的结构使用脉冲图案板25,该脉冲图案板25伴随着直流电动机15a~15d的旋转而与其输出轴一体地旋转。由用于检测旋转方向与旋转位置的导体图案构成的第一脉冲图案26、第二脉冲图案27、共通图案28以从外周部向中心呈同心状排列的方式配置形成于该脉冲图案板25。它们与角度图案对应。
第一脉冲图案26以及第二脉冲图案27分别沿着圆周方向以规定角度的间隔配置有规定角度的导体图案。另外,第一脉冲图案与第二脉冲图案27配置在导体图案彼此错开半个间距的位置,在检测动作中,能够获得相位错开的信号。另外,共通图案28在圆周方向的原点位置设置有导体图案。在成为该原点位置的区域中,第一脉冲图案26以及第二脉冲图案27形成有用于检测原点位置的特殊的原点位置图案29,通过检测由所述第一脉冲图案26、第二脉冲图案27以及共通图案28构成的原点位置图案29,由此能够检测原点位置。
空气调节装置用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第三半桥电路19a、19b、19c,其各自包括一对开关单元21a、21b;第一直流电动机15a,其连结于第一半桥电路19a以及第二半桥电路19b之间,驱动构成空气调节装置的第一门4;第二直流电动机15b,其连结于第二半桥电路19b以及第三半桥电路19c之间,驱动构成空气调节装置的第二门12a、13a、14a、12b、13b、14b;以及图案26、27、28和原点位置图案29,其与第一直流电动机15a和第二直流电动机15b对应而用于检测它们各自的旋转位置。
另外,在所述结构的脉冲图案板25上,沿着规定角度的半径方向形成有用于检测第一脉冲图案26的导体图案的触点、用于检测第二脉冲图案27的导体图案的触点、以及用于检测共通图案28的导体图案的触点,根据导通状态以及非导通状态的检测信号的组合检测原点位置、旋转方向以及旋转角度。
在检测直流电动机15a~15d的旋转位置时,在识别原点位置图案29的基础上,根据第一脉冲图案26以及第二脉冲图案27检测旋转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在进行原点位置图案29的检测时,通过在图3所示的规定角度的动作范围内进行朝向第一动作方向以及第二动作方向的旋转移动,由此如后所述那样进行检测。对于动作范围,存在设置为在旋转移动时受到机械式的移动限制的一方的端部Ef(Ef1、Ef2)与另一方的端部Er(Er1、Er2),在所述的两端部Ef、Er之间进行多次旋转移动来进行检测,直至识别到原点位置图案29。
原点位置图案29的检测例如在空气调节装置用控制装置的制造工序中最初装入电源时、使用过程中更换蓄电池或故障时等没有存储原点位置的数据的情况下进行。并且,若识别到原点位置图案29,则在此之后,识别到的原点位置的数据被存储,根据存储的原点位置的数据进行旋转位置的检测。
接下来,参照图4以及图5对所述结构的作用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方式中,省略通常的空气调节控制动作、直流电动机的旋转控制的说明,以检测进行所述的直流电动机15a~15d的旋转控制时所需的原点位置的情况下的动作为主体进行说明。
首先,在所述的结构中,直流电动机15a~15d采用图2所示的结构,因此,各对直流电动机15a、15b与直流电动机15c、15d使用共用的第二半桥电路19b、20b。由此,在各对直流电动机中,无法在对一方进行向一个方向的旋转控制的同时,使另一方的旋转方向从一个方向的旋转控制状态向反方向转换。
因此,在发生此类状况的情况下,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等待至任一方的直流电动机停止旋转之后,进行另一方的旋转方向的转换。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不会因使驱动中的直流电动机停止动作而让使用者(驾驶员)感到不适感,优先对使用者能够识别的一侧的直流电动机进行旋转控制。例如,在一对直流电动机15a、15b中,为了优先进行驾驶席、副驾驶席的吹出口的开闭控制,之后进行内外部气体的引入口的切换,以优先对直流电动机15b进行旋转控制并使直流电动机15a从动的方式进行控制。另外,在一对直流电动机15c、15d中,为了优先控制驾驶席侧的空气混合门11a而优先对直流电动机15c进行旋转控制。
相对于此,在原点位置图案29的检测动作中,为了抑制因使用所述的优先顺序而发生的时间增长,以如下方式进行驱动控制。对于原点位置的检测动作,原则上,向第一动作方向进行旋转控制,在无法检测到原点位置图案29的情况下直接到达端部Ef之后,使旋转方向向反向转换,向第二动作方向进行旋转控制,进行检测动作直至到达另一方的端部Er。之后,反复进行以上动作,直至检测到原点位置,但当旋转方向的转换达到规定次数时,作为超时而停止检测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5,对利用控制部17进行的直流电动机15a~15d的原点位置图案29的检测动作进行说明。为了检测原点位置图案29,控制部17对各对直流电动机15a、15b以及直流电动机15c、15d进行旋转控制。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17以相同的程序对全部的直流电动机15a~15d进行检测动作。
控制部17首先使直流电动机向第一动作方向旋转(A1),利用传感器检测原点位置图案29(A2)。控制部17在检测到原点位置图案29的情况下,在该时刻完成检测动作(结束)。控制部17此后反复执行步骤A1~A3,当检测到脉冲图案板25的旋转停止而检测旋转角度的脉冲的变化停止时,判断为直流电动机的旋转位置在无法检测到原点位置图案29的状态下到达一方的端部Ef(A3)。
当在步骤A3中判断为YES(是)时,控制部17判断一对直流电动机中的另一方的直流电动机是否处于停止中或者能够同时向第二动作方向驱动(A4),在NO(否)的情况下,以该状态进行待机,在YES的情况或者待机过程中变为YES的情况下,控制部17以使直流电动机转换旋转方向而向第二动作方向旋转的方式控制直流电动机(A5)。之后,与上述相同地,在向第二动作方向旋转移动中,在到达另一方的端部Er之前的期间,控制部17进行原点位置图案29的检测动作(A5~A7)。控制部17在之后没有检测到原点位置图案29而脉冲变化停止的情况下,判断为已到达另一方的端部Er(A7)。控制部17判断另一方的直流电动机是否处于停止中或能够同时驱动(A8),在NO的情况下,在此进行待机。
之后,控制部17在A8中转换为YES的情况下接着判断动作方向的折回次数是否达到三次(A9),在NO的情况下,返回A1,使直流电动机再次向第一动作方向旋转。另外,在A9中为YES的情况下,控制部17判断原点位置图案29的检测动作失败而进行非检测处理(A10)。在非检测处理中,例如,显示原点位置图案29的检测动作失败或通过声响、声音告知,或者利用通信发送检测失败的状况,或者判断其他故障等的状况而进行处理。
通过利用控制部17根据所述这样的程序对直流电动机15a~15d进行驱动控制,能够缩短最长所需时间。这是为了解决如下不良情况:例如,若设定为如上所述那样优先对前述的直流电动机15b、15c进行驱动控制,则在一对直流电动机中的不优先的一侧的直流电动机15a或直流电动机15d的动作范围不同时、或移动所需的时间不同时,在无法识别原点位置的情况下,需要大量时间。例如,在制造阶段中,在进行原点位置的检测动作的情况下,若发生所述的情况,则在实施大量产品的制造的情况下,若最长所需时间增长,则存在需要大量时间的不良情况。
通过根据所述的图5的程序进行直流电动机15a~15d的控制,具体而言,能够实现图4所示的动作。在图4中,利用实线表示直流电动机15a(第一直流电动机)以及直流电动机15b(第二直流电动机)各自的移动位置的部分示出能够缩短最长所需时间的本实施方式的动作,利用虚线表示的部分示出最长所需时间较长的与以往相当的动作例。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为了方便说明,在进行通常的空气调节控制时,设定为第一直流电动机15a优先动作。
在原点位置图案29的检测动作中,在直流电动机15a与通常的空气调节控制时相同地相对于直流电动机15b优先动作的情况下,如图中虚线所示,在无法检测到原点位置图案29的情况下的直流电动机15b的最长所需时间增长。其原因在于,例如,在直流电动机15a在检测开始时刻位于S1的位置的情况下,首先控制直流电动机15a向第一动作方向旋转,此时,无法检测到原点位置而移动至端部Ef1。这里,由于优先控制直流电动机15a,因此,因直流电动机15a在一定时间内停留于端部Ef1而判断直流电动机15a停止在端部Ef1,将旋转方向转换为第二动作方向,使直流电动机15a折回。以下,当一边进行原点位置图案29的检测,直流电动机15a的旋转位置一边到达另一方的端部Er1时,再次将旋转方向转换为第一动作方向,直流电动机15a折回。以下,在未检测到原点位置图案29的情况下,进行相同的直流电动机15a的动作控制,直至重复进行规定次数的折回动作。
另一方面,当非优先侧的直流电动机15b在检测开始时刻位于S2的位置时,若控制直流电动机15b而使其与直流电动机15a同时向第一动作方向旋转,则在直流电动机15b的旋转位置到达一方的端部Ef2之前,直流电动机15a通过折回动作而被控制为向第二动作方向旋转。此时,直流电动机15b因无法继续向第一动作方向移动而在该位置进入停止状态。若直流电动机15a到达端部Er1后进行折回动作从而向第一动作方向旋转,则直流电动机15b也再次向第一动作方向旋转。
并且,当直流电动机15b在没有检测到原点位置图案29的状态下到达一方的端部Ef2时,这一次,由于直流电动机15a处于仍向第一动作方向旋转的状态,因此直流电动机15b进入待机状态。通过这样做,由于优先进行直流电动机15a的旋转驱动控制,导致在直流电动机15b的移动中产生时间损耗,因此,在以未检测到原点位置图案29的状态进行旋转控制的情况下,如虚线所示,最长所需时间增长。
接下来,对图4中实线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情况进行说明。对使各直流电动机15a、15b的检测开始位置Sa、S2相同,即便直流电动机15a、15b进行旋转移动也没有检测到原点位置图案29的情况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原点位置图案29的检测动作中,若同时控制直流电动机15a、15b使其向第一动作方向旋转(A1),则直流电动机15a先到达一方的端部Ef1(A3中为YES)。此时,由于直流电动机15b仍处于移动中,因此,在到达一方的端部Ef2之前的期间(A3中变为YES之前的期间),直流电动机15a在端部Ef1进入待机状态(A4中变为YES之前)。
此后,当直流电动机15b到达一方的端部Ef2时(A3中为YES),两个直流电动机15a、15b同时使旋转方向转换为第二动作方向,进行折回动作(A5)。以下,相同地,等待两个直流电动机15a、15b分别到达一方的端部Ef1、Ef2(A4中为YES)或者到达另一方的端部Er1、Er2(A8中为YES),进行折回动作。并且,当折回次数达到三次时,停止检测动作,告知未检测到原点位置图案29或进行对应的处理(A10:告知手段(notification means))。由此,不会过度地耗费最长所需时间,与设定优先驱动的直流电动机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最长所需时间。
根据这样的本实施方式,在利用第一电路18a或第二电路18b分别对两个直流电动机15a、15b或直流电动机15c、15d进行驱动控制,从而进行检测各个直流电动机的原点位置图案29的动作的情况下,各直流电动机被控制为,在一方的直流电动机到达端部时,其等待另一方的直流电动机到达端部之后转换旋转方向,进行折回动作,因此,在采用因各直流电动机15a~15d的动作范围的不同、动作时间的不同而导致到达端部的移动时间存在差别的组合时,在未检测到原点位置图案29地进行三次折回动作而超时的情况下,能够缩短最长所需时间。
另外,若在制造工序的阶段等中对大量产品进行原点位置图案29的检测动作,则即使发生无法检测原点位置图案29的情况,也能够通过缩短最长所需时间来提高工序能力。
另外,在空气调节装置动作时,由于在成对的直流电动机15a、15b或者直流电动机15c、15d中设定优先动作的直流电动机,因此,在使用三个半桥电路对两个直流电动机进行驱动控制的结构中,在进行空气调节动作的控制时同时对直流电动机进行旋转驱动的情况下,能够使直流电动机在不让使用者(驾驶员)产生不适感的情况下进行动作。
(第二实施方式)
图6以及图7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以下,仅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之处进行说明。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原点位置图案29的检测动作中,另外设定优先动作的直流电动机地进行驱动控制。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如下方式进行驱动控制:在通常的空气调节控制中,在成对的直流电动机15a、15b之间或直流电动机15c、15d之间,分别使直流电动机15a、15c作为优先侧动作,而在原点位置图案29的检测动作中,不设定优先。与此相对,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原点位置图案29的检测动作中,与空气调节动作时独立地设定优先动作的直流电动机。在这种情况下,优先动作的直流电动机例如设定为在端部间移动所需时间较长的一侧。
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直流电动机15b设定为优先侧,直流电动机15a设定为非优先侧。图6所示的流程图在非优先侧即直流电动机15a的控制中使用,图7所示的流程图在优先侧即直流电动机15b的控制中使用。
在原点位置图案29的检测动作中,控制部17根据图6的流程图驱动非优先侧的直流电动机15a。图6的流程图所示的程序的内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的流程图的内容大致相同,考虑到设定优先侧与非优先侧的关系,在A4a、A8a中更改为针对优先侧的直流电动机15b的表述。
由此,当非优先侧的直流电动机15a在没有检测到原点位置图案29的情况下到达端部Ef1或Er1时(A3、A7中为YES),判断优先侧的直流电动机15b是否处于停止中或者能够同时驱动(A4a、A8a)而转换旋转方向,进行折回动作(A5、A1)。由于直流电动机15a在短时间内到达端部Ef1或Er1,因此,能够通过与优先侧的直流电动机15b的动作配合地进行控制来缩短最长所需时间。
另一方面,控制部17在原点位置图案29的检测动作中根据图7的流程图驱动优先侧的直流电动机15b。图7的流程图所示的程序以相对于图6的流程图省略了步骤A4a、A8a的内容实施。
由此,当优先侧的直流电动机15b在没有检测到原点位置图案29的情况下到达端部Ef2或Er2时(A3、A7中为YES),与非优先侧的直流电动机15a的动作无关地转换旋转方向,进行折回动作(A5、A1)。由于与直流电动机15a相比,直流电动机15b在端部Ef2~Er2之间的移动时间较长,因此,能够通过使直流电动机15b相对于直流电动机15a优先动作来缩短最长所需时间。
(其他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仅仅限定于上述的一个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应用于各种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如下方式进行变形或者扩大。
虽在步骤A9中,将使原点位置图案的检测动作超时的情况下的折回动作的设定次数设为三次,但可以根据动作时间、环境等的状况适当地改变设定,例如也可以设为两次,也可以设定为四次以上。另外,进行计数的手段既可以采用通过软件的形式进行检测的手段,也可以设置通过硬件的形式进行计数的结构。
第一电路18a、第二电路18b中的直流电动机15a~15d的成对的组合可以变更。
开关元件不局限于n沟道型MOSFET21a、21b,既可以使用IGBT,也可以使用双极型晶体管。
直流电动机的旋转位置的检测也可以使用脉冲图案板25以外的手段,只要具备能够检测原点位置、旋转方向以及旋转量的结构即可。
作为告知手段,设置了流程图的步骤A10,但还可以设置用于进行告知动作的显示手段、输出告知声响或告知声音的装置,或者还可以通过通信手段将该信息向其他装置发送来进行告知动作。
在该实施方式中,虽示出了进行吹出口的切换控制的情况的一例,但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以及控制。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采用使用三个半桥电路对两个直流电动机进行驱动控制的结构,也能够应用本实施方式的控制。

Claims (6)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用控制装置,其中,具备:
第一半桥电路、第二半桥电路及第三半桥电路,其各自包括一对开关单元;
第一直流电动机,其连接在所述第一半桥电路及第二半桥电路之间,对构成空气调节装置的第一门进行驱动;
第二直流电动机,其连接在所述第二半桥电路及所述第三半桥电路之间,对构成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第二门进行驱动;
角度图案及原点位置图案,其与所述第一直流电动机及第二直流电动机对应而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直流电动机及第二直流电动机各自的旋转位置;以及
控制单元,其以所述原点位置图案为基准而由所述角度图案检测旋转位置,从而进行所述第一直流电动机及第二直流电动机的驱动控制,
作为所述第一直流电动机及第二直流电动机的所述原点位置图案的检测动作,所述控制单元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
使所述第一直流电动机及第二直流电动机在检测范围内向一侧旋转而进行所述原点位置图案的检测,并在检测到所述原点位置图案后停止,
在一方的直流电动机的旋转位置到达所述检测范围的一方的端部的情况下,在另一方的直流电动机停止时,使一方的直流电动机向所述一侧的反向旋转而进行所述原点位置图案的检测,在另一方的直流电动机旋转时,使一方的直流电动机在另一方的直流电动机的旋转位置到达所述检测范围的一方的端部后,向所述一侧的反向旋转而进行所述原点位置图案的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用控制装置,其中,
在所述原点位置图案的检测控制中,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第一直流电动机及第二直流电动机双方以同等的条件进行所述检测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用控制装置,其中,
在所述原点位置图案的检测控制中,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第一直流电动机及第二直流电动机中的预先指定的直流电动机进行所述检测控制,
所述控制单元对未指定的直流电动机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使所述未指定的直流电动机在所述检测范围内向一侧旋转而进行所述原点位置图案的检测,并在检测到所述原点位置图案后停止,在旋转位置到达所述检测范围的一方的端部的情况下,使所述未指定的直流电动机向所述一侧的反向旋转而进行所述原点位置图案的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用控制装置,其中,
在所述原点位置图案的检测控制中,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第一直流电动机及第二直流电动机的驱动控制中的、在所述检测范围内到达端部而反向旋转的次数进行计数,在该计数值达到规定次数的时刻,使所述原点位置图案的检测控制动作停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用控制装置,其中,
具备告知手段,
所述控制单元在使所述原点位置图案的检测控制动作停止了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告知手段告知无法进行检测这一情况。
6.一种空气调节装置用控制装置,其在空气调节装置用驱动装置中使用,该空气调节装置用驱动装置具备:
第一半桥电路、第二半桥电路及第三半桥电路,其各自包括一对开关单元;
第一直流电动机,其连接在所述第一半桥电路及所述第二半桥电路之间,对构成空气调节装置的第一门进行驱动;
第二直流电动机,其连接在所述第二半桥电路及所述第三半桥电路之间,对构成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第二门进行驱动;以及
角度图案及原点位置图案,其与所述第一直流电动机及第二直流电动机对应而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直流电动机及第二直流电动机各自的旋转位置,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用控制装置以所述原点位置图案为基准而由所述角度图案检测旋转位置,从而进行所述第一直流电动机及第二直流电动机的驱动控制,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用控制装置具备:
第一控制手段,其使所述第一直流电动机及第二直流电动机在检测范围内向一侧旋转而进行所述原点位置图案的检测,并在检测到所述原点位置图案后停止;以及
第二控制手段,其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一方的直流电动机的旋转位置到达所述检测范围的一方的端部的情况下,在另一方的直流电动机停止时,使一方的直流电动机向所述一侧的反向旋转而进行所述原点位置图案的检测,在另一方的直流电动机旋转时,使一方的直流电动机在另一方的直流电动机的旋转位置到达所述检测范围的一方的端部后,向所述一侧的反向旋转而进行所述原点位置图案的检测。
CN201380028667.6A 2012-05-31 2013-04-01 空气调节装置用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805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24415 2012-05-31
JP2012124415A JP5772726B2 (ja) 2012-05-31 2012-05-31 空調装置用制御装置
PCT/JP2013/002241 WO2013179546A1 (ja) 2012-05-31 2013-04-01 空調装置用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80590A CN104380590A (zh) 2015-02-25
CN104380590B true CN104380590B (zh) 2016-10-19

Family

ID=49672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866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80590B (zh) 2012-05-31 2013-04-01 空气调节装置用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09289B2 (zh)
JP (1) JP5772726B2 (zh)
CN (1) CN104380590B (zh)
DE (1) DE112013002726T5 (zh)
WO (1) WO20131795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16777B2 (en) * 2014-09-26 2016-08-16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Control circuits for electrochemical pump with E-valves
CN106330008B (zh) * 2016-08-31 2019-09-20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空调电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DE102018128399A1 (de) * 2018-11-13 2020-05-14 Thyssenkrupp Ag Lenksäule für ein Lenksystem eines Kraftfahrzeugs mit einer Steuereinheit für zwei Verstellantriebe
CN112789800A (zh) * 2020-03-31 2021-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电机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55799Y (zh) * 2005-11-24 2007-01-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控制器
JP2009196395A (ja) * 2008-02-19 2009-09-03 Denso Corp 車両用エアコン装置
KR20100010145A (ko) * 2008-07-22 2010-02-01 주식회사 두원공조 자동차용 공기조화장치의 도어 엑츄에이터 제어장치 및방법
JP2010268624A (ja) * 2009-05-15 2010-11-25 Denso Corp サーボモータ制御回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16781A1 (de) * 1986-05-17 1987-11-19 Thomson Brandt Gmbh Drehzahlsteuerung
JPH05317138A (ja) 1992-05-22 1993-12-03 Tachi S Co Ltd パワーシートのランバーサポート制御方法およびパワーシートのモータ制御装置
JPH08289595A (ja) 1995-04-17 1996-11-01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制御装置
JP2000287477A (ja) * 1999-03-29 2000-10-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モータ駆動装置
JP2001174893A (ja) * 1999-12-21 2001-06-29 Kyocera Corp カメラのモータ駆動制御装置
JP2003153586A (ja) * 2001-11-08 2003-05-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モータ制御装置
JP2004090792A (ja) 2002-08-30 2004-03-25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の操舵装置
DE10253007A1 (de) * 2002-11-14 2004-05-27 Robert Bosch Gmbh Ansteuervorrichtung für Zwei-Motoren Wischanlagen
JP3885777B2 (ja) 2003-07-17 2007-02-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システム
JP2005245058A (ja) * 2004-02-24 2005-09-08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 Ltd Dc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並列駆動方法
US8026678B2 (en) 2007-03-30 2011-09-2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otor control device
JP4453713B2 (ja) 2007-03-30 2010-04-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モータ制御装置
JP5216461B2 (ja) 2008-07-23 2013-06-1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モ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21517A (ja) 2010-12-10 2012-06-28 Denso Corp 空調装置用制御装置
JP5594274B2 (ja) 2011-11-02 2014-09-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空気調和装置用制御装置
US9581352B2 (en) 2011-11-02 2017-02-28 Denso Corporation Control device for air conditioner
JP5569506B2 (ja) 2011-11-02 2014-08-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空気調和装置用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55799Y (zh) * 2005-11-24 2007-01-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控制器
JP2009196395A (ja) * 2008-02-19 2009-09-03 Denso Corp 車両用エアコン装置
KR20100010145A (ko) * 2008-07-22 2010-02-01 주식회사 두원공조 자동차용 공기조화장치의 도어 엑츄에이터 제어장치 및방법
JP2010268624A (ja) * 2009-05-15 2010-11-25 Denso Corp サーボモータ制御回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3002726T5 (de) 2015-03-05
US20150134121A1 (en) 2015-05-14
CN104380590A (zh) 2015-02-25
WO2013179546A1 (ja) 2013-12-05
JP5772726B2 (ja) 2015-09-02
JP2013251976A (ja) 2013-12-12
US9709289B2 (en) 2017-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64390B2 (e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for vehicle
CN104380590B (zh) 空气调节装置用控制装置
JP5880840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6052028B2 (ja) モータ制御装置
US9581352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air conditioner
JPS6061324A (ja) 自動制御空調装置
JP2011088600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12121517A (ja) 空調装置用制御装置
JP5594274B2 (ja) 空気調和装置用制御装置
JP5569506B2 (ja) 空気調和装置用制御装置
JP6221678B2 (ja) 空調装置
JP6048285B2 (ja) モータ制御装置
JP6592964B2 (ja) 車両用空調ユニット
JP3203747B2 (ja) 熱交換換気装置
JPS5832976Y2 (ja) 空調装置における温度御装置
JPS6258930B2 (zh)
JPS62210115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H10193949A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JP2008081038A (ja) オープンカー用の空調装置
JPH0495519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9143319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10036662A (ja) 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システム
JPH11301247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H06286458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クールダウン制御方法
JP2004256049A (ja) 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9

Termination date: 201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