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34641A - 具有导光性能的树脂组合物以及由其构成的导光板和面光源体 - Google Patents

具有导光性能的树脂组合物以及由其构成的导光板和面光源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34641A
CN104334641A CN201380029867.3A CN201380029867A CN104334641A CN 104334641 A CN104334641 A CN 104334641A CN 201380029867 A CN201380029867 A CN 201380029867A CN 104334641 A CN104334641 A CN 1043346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atoms
polycarbonate
phenyl
polydiorganosiloxane
resin comb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2986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桥直
森嘉昭
三宅利往
品川明日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ijin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iji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ijin Ltd filed Critical Teijin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334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346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4/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4/18Block or graft polymers
    • C08G64/186Block or graft polymers containing polysiloxane seque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42Block-or graft-polymers containing polysiloxane sequences
    • C08G77/445Block-or graft-polymers containing polysiloxane sequences containing polyester sequences
    • C08G77/448Block-or graft-polymers containing polysiloxane sequences containing polyester sequences containing polycarbonate seque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49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1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 C08K5/52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only
    • C08K5/524Esters of phosphorous acids, e.g. of H3PO3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3/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3/10Block- or graft-copolymers containing polysiloxane sequen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02B1/041Lenses
    • G02B1/043Contact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7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used in transmiss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5Manufacturing aspects; Material aspec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 Silicon Polym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在于提供兼具高度的导光性能和高流动性的树脂组合物以及由其构成的导光板和面光源体。本发明是一种具有导光性能的树脂组合物,该树脂组合物含有(A)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和(B)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B成分),该树脂组合物的粘均分子量为1.2×104~1.3×104的范围,B成分是在聚碳酸酯聚合物的基质中存在平均尺寸为0.5~40nm的聚二有机硅氧烷结构域的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

Description

具有导光性能的树脂组合物以及由其构成的导光板和面光源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导光性能的树脂组合物以及由其构成的导光板和面光源体。更详细而言,涉及能够适当地在透明性、导光性优异、且热稳定性、色调也优异的光学透镜、导光板(导光体)等光学元件或者显示面板、照明用的罩、替代玻璃的用途等中使用的具有导光性能的树脂组合物,以及由其构成的导光板和面光源体。
背景技术
导光板是具有使从侧面入射的光扩散并在表面发出均匀的光的功能的板。通过将导光板用于面板,从而不需要在背面安装光源,能够制作薄且没有不均的高效的面板,因此一直期待在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等液晶显示装置、照明器具等用途中广泛应用。作为导光板用的材料,不言而喻追求来自光源的光的衰减少的特性即导光性,迄今为止在透明树脂中,一直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以下有时称为“PMMA”)作为最佳的材料使用。然而,PMMA的耐冲击性、热稳定性等未必充分,在上述的用途中存在使用环境受到限制的问题。另外,从长寿命·低耗电量的观点出发,一直进行光源的发光二极管(LED)化,对导光板除了要求上述特性之外还开始要求耐热性。因此,在耐热性、耐冲击性方面优异的对聚碳酸酯树脂的导光性进行改良的技术备受关注。
作为改良聚碳酸酯的导光性的例子,报告了在粘均分子量为13000~15000的聚碳酸酯树脂中配合特定的稳定剂和脱模剂而成的导光板用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专利文献1)。然而,虽然对导光性即亮度的提高进行了阐述,但对于色调改善仅阐述了所谓的烧焦所致的黄变的改善,对面内色差没有阐述。专利文献2~4中报告了混合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和透明性更高的丙烯酸系树脂而成的组合物。然而,该方法由于添加丙烯酸树脂、扩散剂,无法避免白浊。专利文献5中报告了混合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和具有支链硅氧烷结构的聚有机硅氧烷而成的组合物。然而,考虑成型时的气体的产生、硅氧烷的凝聚,该方法无法得到良好的导光板。
另一方面,作为含有聚碳酸酯和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的树脂组合物,报告了在聚碳酸酯聚合物的基质中埋入了平均结构域尺寸20~45nm或20~40nm的聚硅氧烷结构域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专利文献6)。然而专利文献6中没有任何关于导光性的记载。
另外,近年来,由于以电视机、个人计算机为首的显示装置的薄壁·大型化,导光板及其周边部件也要求薄壁·大型化的趋势进一步增强。例如,移动电话、智能手机、平板型个人计算机等中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为3mm左右,组装在其中的导光板的厚度薄,存在0.2mm左右的厚度的导光板,对树脂材料要求高流动性是当然的,还要求兼具优异的导光性能。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0473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33049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51690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6-20166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第4446668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表2006-5232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兼具高度的导光性能和高流动性的树脂组合物、以及由其构成的导光板和面光源体。
本发明人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反复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组合聚碳酸酯树脂与具有特定的聚二有机硅氧烷结构域的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而得的特定的粘均分子量的树脂组合物,导光性优异,且面内色差小、色调优异,而且高流动性和赋形性优异,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根据本发明,提供:
1.一种具有导光性能的树脂组合物,含有(A)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和(B)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B成分),该树脂组合物的粘均分子量为1.2×104~1.3×104的范围,B成分是在聚碳酸酯聚合物的基质中存在平均尺寸为0.5~40nm的聚二有机硅氧烷结构域的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
2.根据前项1记载的具有导光性能的树脂组合物,其中,B成分为由下述式〔2〕表示的聚碳酸酯嵌段和下述式〔4〕表示的聚二有机硅氧烷嵌段构成的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
[上述式〔2〕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8的烷基、碳原子数1~18的烷氧基、碳原子数6~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6~20的环烷氧基、碳原子数2~10的链烯基、碳原子数3~14的芳基、碳原子数3~14的芳氧基、碳原子数7~20的芳烷基、碳原子数7~20的芳烷氧基、硝基、醛基、氰基和羧基中的基团,各自存在多个时,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e和f分别为1~4的整数,W为单键或选自下述式〔3〕表示的基团中的至少1个基团。
(上述式〔3〕中,R11、R12、R13、R14、R15、R16、R17和R18各自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原子、碳原子数1~18的烷基、碳原子数3~14的芳基和碳原子数7~20的芳烷基中的基团,R19和R20各自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8的烷基、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6~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6~20的环烷氧基、碳原子数2~10的链烯基、碳原子数3~14的芳基、碳原子数6~10的芳氧基、碳原子数7~20的芳烷基、碳原子数7~20的芳烷氧基、硝基、醛基、氰基和羧基中的基团,存在多个时,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g为1~10的整数,h为4~7的整数。)]
(上述式〔4〕中,R3、R4、R5、R6、R7和R8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12的取代或无取代的芳基,R9和R10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烷基、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p为自然数,q为0或自然数,p+q为150以下的自然数。X为碳原子数2~8的二价脂肪族基团。)
3.根据前项1或2记载的具有导光性能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以树脂组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上述式〔4〕中含有的下述式〔5〕表示的聚二有机硅氧烷嵌段的含量为0.001~1.0重量%。
(上述式〔5〕中,R21、R22、R23、R24、R25和R26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12的取代或无取代的芳基,r为自然数,s为0或自然数,r+s为150以下的自然数。)
4.根据前项1~3中任一项记载的具有导光性能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以树脂组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上述式〔4〕中含有的上述式〔5〕表示的聚二有机硅氧烷嵌段的含量为0.01~0.5重量%。
5.根据前项1~4中任一项记载的具有导光性能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B成分是在聚碳酸酯聚合物的基质中存在平均尺寸为0.5~18nm的聚二有机硅氧烷结构域的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
6.根据前项1~5中任一项记载的具有导光性能的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A)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100重量份,含有(B)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B成分)0.01~10重量份。
7.根据前项1~6中任一项记载的具有导光性能的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100重量份,含有(C)下述式〔1〕表示的磷系稳定剂(C成分)0.01~1.0重量份。
(式〔1〕中,A1、A2各自独立地为芳基或烷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8.一种导光板,是将前项1~7中任一项记载的树脂组合物成型而成的。
9.根据前项8中记载的导光板,其中,导光板的长边方向的长度为50~130mm。
10.根据前项8或9记载的导光板,其中,占导光板的至少80%的区域的厚度为0.2~0.4mm的范围。
11.根据前项8~10中任一项记载的导光板,其中,在导光板的一面赋予棱镜的形状,在相反的面赋予圆弧状凸或凹型形状。
12.一种面光源体,是在前项8~11中任一项记载的导光板的单面设置反射板而成的。
作为本发明中得到的特定的粘均分子量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在其成型体中,聚二有机硅氧烷结构域形成特定的凝聚结构,透明性、高流动性、赋形性优异,并且发挥优异的导光性,因此可以利用上述特性在以往无法使用的部件中展开用途。作为具体例,可以广泛用于光学部件、电气·电子设备领域、汽车领域。更具体而言,可例示照明用的罩、显示器用扩散板和导光板、替代玻璃的用途、光盘等各种光学盘以及相关部件、电池壳体等各种壳体成型品、镜筒、存储卡、扬声器纸盒、磁盘盒、面发光体、微型机械用机构部件、带铰链的成型品或铰链用成型品、透光·导光型按钮类、触摸面板部件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中的导光性(亮度、面内色差)的测定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A成分:聚碳酸酯树脂)
作为本发明的A成分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通常是使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酯前体通过界面缩聚法、熔融酯交换法反应而得到的成分,此外还是使碳酸酯预聚物通过固相酯交换法聚合而成的成分,或者通过环状碳酸酯化合物的开环聚合法聚合而得到的成分。作为这里使用的二羟基成分,只要是通常作为芳香族聚碳酸酯的二羟基成分使用的成分即可,可以是双酚类也可以是脂肪族二醇类。
作为双酚类,例如可举出4,4’-二羟基联苯、双(4-羟基苯基)甲烷、1,1-双(4-羟基苯基)乙烷、1,1-双(4-羟基苯基)-1-苯基乙烷、2,2-双(4-羟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1,1-双(4-羟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2,2-双(4-羟基-3,3’-联苯)丙烷、2,2-双(4-羟基-3-异丙基苯基)丙烷、2,2-双(3-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苯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辛烷、2,2-双(3-溴-4-羟基苯基)丙烷、2,2-双(3,5-二甲基-4-羟基苯基)丙烷、2,2-双(3-环己基-4-羟基苯基)丙烷、1,1-双(3-环己基-4-羟基苯基)环己烷、双(4-羟基苯基)二苯基甲烷、9,9-双(4-羟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甲基苯基)芴、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1,1-双(4-羟基苯基)环戊烷、4,4’-二羟基二苯基醚、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醚、4,4’-磺酰基二苯酚、4,4’-二羟基二苯基亚砜、4,4’-二羟基二苯基硫醚、2,2’-二甲基-4,4’-磺酰基二苯酚、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亚砜、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硫醚、2,2’-二苯基-4,4’-磺酰基二苯酚、4,4’-二羟基-3,3’-二苯基二苯基亚砜、4,4’-二羟基-3,3’-二苯基二苯基硫醚、1,3-双{2-(4-羟基苯基)丙基}苯、1,4-双{2-(4-羟基苯基)丙基}苯、1,4-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1,3-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4,8-双(4-羟基苯基)三环[5.2.1.02,6]癸烷、4,4’-(1,3-金刚烷二基)二苯酚、1,3-双(4-羟基苯基)-5,7-二甲基金刚烷等。
作为脂肪族二醇类,例如可举出2,2-双-(4-羟基环己基)-丙烷、1,14-十四烷二醇、八乙二醇、1,16-十六烷二醇、4,4’-双(2-羟基乙氧基)联苯、双{(2-羟基乙氧基)苯基}甲烷、1,1-双{(2-羟基乙氧基)苯基}乙烷、1,1-双{(2-羟基乙氧基)苯基}-1-苯基乙烷、2,2-双{(2-羟基乙氧基)苯基}丙烷、2,2-双{(2-羟基乙氧基)-3-甲基苯基}丙烷、1,1-双{(2-羟基乙氧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2,2-双{4-(2-羟基乙氧基)-3,3’-联苯}丙烷、2,2-双{(2-羟基乙氧基)-3-异丙基苯基}丙烷、2,2-双{3-叔丁基-4-(2-羟基乙氧基)苯基}丙烷、2,2-双{(2-羟基乙氧基)苯基}丁烷、2,2-双{(2-羟基乙氧基)苯基}-4-甲基戊烷、2,2-双{(2-羟基乙氧基)苯基}辛烷、1,1-双{(2-羟基乙氧基)苯基}癸烷、2,2-双{3-溴-4-(2-羟基乙氧基)苯基}丙烷、2,2-双{3,5-二甲基-4-(2-羟基乙氧基)苯基}丙烷、2,2-双{3-环己基-4-(2-羟基乙氧基)苯基}丙烷、1,1-双{3-环己基-4-(2-羟基乙氧基)苯基}环己烷、双{(2-羟基乙氧基)苯基}二苯基甲烷、9,9-双{(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甲基苯基}芴、1,1-双{(2-羟基乙氧基)苯基}环己烷、1,1-双{(2-羟基乙氧基)苯基}环戊烷、4,4’-双(2-羟基乙氧基)二苯基醚、4,4’-双(2-羟基乙氧基)-3,3’-二甲基二苯基醚、1,3-双[2-{(2-羟基乙氧基)苯基}丙基]苯、1,4-双[2-{(2-羟基乙氧基)苯基}丙基]苯、1,4-双{(2-羟基乙氧基)苯基}环己烷、1,3-双{(2-羟基乙氧基)苯基}环己烷、4,8-双{(2-羟基乙氧基)苯基}三环[5.2.1.02,6]癸烷、1,3-双{(2-羟基乙氧基)苯基}-5,7-二甲基金刚烷、3,9-双(2-羟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1,4:3,6-二脱水-D-山梨糖醇(异山梨糖醇)、1,4:3,6-二脱水-D-甘露糖醇(异甘露糖醇)、1,4:3,6-二脱水-L-艾杜糖醇(异艾杜糖醇)等。
其中,优选芳香族双酚类,尤其优选1,1-双(4-羟基苯基)-1-苯基乙烷、2,2-双(4-羟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1,1-双(4-羟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4,4’-磺酰基二苯酚、2,2’-二甲基-4,4’-磺酰基二苯酚、9,9-双(4-羟基-3-甲基苯基)芴、1,3-双{2-(4-羟基苯基)丙基}苯和1,4-双{2-(4-羟基苯基)丙基}苯,特别优选2,2-双(4-羟基苯基)丙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4,4’-磺酰基二苯酚和9,9-双(4-羟基-3-甲基苯基)芴。其中最优选强度优异、具有良好的耐久性的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另外,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二种以上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A成分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可以将支化剂与上述的二羟基化合物并用而形成分支化聚碳酸酯树脂。作为上述支化聚碳酸酯树脂中使用的三官能以上的多官能性芳香族化合物,可举出间苯三酚、2,3',4,5',6-五羟基联苯、或者4,6-二甲基-2,4,6-三(4-羟基苯基)庚烯-2、2,4,6-三甲基-2,4,6-三(4-羟基苯基)庚烷、1,3,5-三(4-羟基苯基)苯、1,1,1-三(4-羟基苯基)乙烷、1,1,1-三(3,5-二甲基-4-羟基苯基)乙烷、2,6-双(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酚、4-{4-[1,1-双(4-羟基苯基)乙基]苯}-α,α-二甲基苄基苯酚等三苯酚、四(4-羟基苯基)甲烷、双(2,4-二羟基苯基)酮、1,4-双(4,4-二羟基三苯基甲基)苯、或者偏苯三酸、均苯四酸、二苯甲酮四羧酸和它们的酰氯等,其中优选1,1,1-三(4-羟基苯基)乙烷、1,1,1-三(3,5-二甲基-4-羟基苯基)乙烷,特别优选1,1,1-三(4-羟基苯基)乙烷。
这些聚碳酸酯树脂通过通常的制造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的其本身公知的反应方式,例如使光气、碳酸二酯等碳酸酯前体物质与芳香族二羟基成分反应的方法来制造。对于该制造方法简单说明基本的方式。
例如在使用光气作为碳酸酯前体物质的反应中,通常在酸结合剂和溶剂的存在下进行反应。作为酸结合剂,例如可使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金属氢氧化物或吡啶等胺化合物。作为溶剂,可使用例如二氯甲烷、氯苯等卤代烃。另外,为了促进反应也可以使用例如叔胺或季铵盐等催化剂。这时,反应温度通常为0~40℃,反应时间为几分钟~5小时。
使用碳酸二酯作为碳酸酯前体物质的酯交换反应,通过非活性气体气氛下将规定比例的芳香族二羟基成分与碳酸二酯边加热边搅拌,使生成的醇或酚类馏出的方法而进行。反应温度根据生成的醇或酚类的沸点等而不同,通常为120~300℃的范围。反应从其初期在减压下进行,随着使生成的醇或酚类馏出反应结束。另外,为了促进反应,也可以使用通常酯交换反应中使用的催化剂。作为上述酯交换反应中使用的碳酸二酯,例如可举出碳酸二苯酯、碳酸二萘酯、双(二苯基)碳酸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丁酯等。其中特别优选碳酸二苯酯。
本发明中,聚合反应中使用末端终止剂。末端终止剂用于分子量调节,另外,因为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末端被封闭,所以与未被封闭的情况相比热稳定性优异。作为上述末端终止剂,可以示出下述式〔6〕表示的单官能酚类。
[式中,A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9的烷基、烷基苯基(烷基部分的碳原子数为1~9)、苯基或苯基烷基(烷基部分的碳原子数为1~9),r为1~5,优选为1~3的整数]。
作为上述式〔6〕表示的单官能酚类的具体例,例如可举出苯酚、异丙基苯酚、对叔丁基苯酚、对甲酚、对枯基苯酚、2-苯基苯酚、4-苯基苯酚和异辛基苯酚等。优选为对叔丁基苯酚、对枯基苯酚或2-苯基苯酚。这些单官能酚类的末端终止剂相对于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全部末端导入至少5摩尔%,优选至少在10摩尔%末端导入,另外,末端终止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混合2种以上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A成分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在不损害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也可以是将芳香族二羧酸例如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萘二甲酸或其衍生物共聚而成的聚酯碳酸酯。
作为本发明的A成分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优选1.15×104~1.35×104的范围,更优选1.20×104~1.30×104的范围,进一步优选1.22×104~1.28×104的范围。以作为树脂组合物的粘均分子量为1.2×104~1.3×104的范围的方式使用即可,如果是该范围,则成型性(特别是将薄壁成型品成型时的成型性)优异,另外,机械强度也良好。应予说明,本发明中所说的粘均分子量,首先使用奥式粘度计由在20℃在二氯甲烷100ml中溶解聚碳酸酯树脂0.7g而成的溶液求出按下式计算的比粘度,将求得的比粘度代入下式求出粘均分子量M。
比粘度(ηSP)=(t-t0)/t0
[t0为二氯甲烷的滴落秒数,t为试料溶液的滴落秒数]
ηSP/c=[η]+0.45×[η]2c(其中,[η]为极限粘度)
[η]=1.23×10-4M0.83
c=0.7
作为本发明的A成分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树脂中的总Cl(氯)量优选为0~200ppm,更优选为0~150ppm。如果聚碳酸酯树脂中的总Cl量为200ppm以下,则色调和热稳定性良好,因而优选。
(B成分: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
作为本发明的B成分使用的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是在聚碳酸酯聚合物的基质中存在平均尺寸为0.5~40nm的聚二有机硅氧烷结构域的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聚二有机硅氧烷结构域的平均尺寸优选为0.5~30nm,更优选为0.5~18nm,更进一步优选为2.0~18nm,最优选为5.0~18nm。该平均尺寸小于0.5nm时,对改善面内色差和提高导光性没有效果,超过40nm时,有时产生混浊,全光线透射率降低,无法得到导光性,因而不优选。该聚二有机硅氧烷结构域的平均尺寸通过X射线小角散射法(Small Angel X-rayScattering:SAXS)实施测定。
应予说明,X射线小角散射法是测定在散射角(2θ)小于10°的范围的小角区域产生的散漫的散射衍射的方法。该X射线小角散射法中,如果物质中存在电子密度不同的1~100nm左右的大小的区域,则根据其电子密度差测量X射线的漫散射。基于该散射角和散射强度求出测定对象物的粒径。对于成为在聚碳酸酯聚合物的基质中分散有聚二有机硅氧烷结构域的凝聚结构的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而言,由于聚碳酸酯基质与聚二有机硅氧烷结构域的电子密度差,产生X射线的漫散射。测定散射角(2θ)小于10°的范围的各散射角(2θ)的散射强度I,测定小角X射线散射谱,假定聚二有机硅氧烷结构域为球状结构域,存在粒径分布的波动,则由假定粒径和假定粒径分布模型,使用市售的解析软件进行拟合,求出聚二有机硅氧烷结构域的平均尺寸。采用X射线小角散射法,能够高精度、简便且再现性良好地测定在利用透射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中无法准确测定的、分散在聚碳酸酯聚合物的基质中的聚二有机硅氧烷结构域的平均尺寸。
B成分优选为由下述式〔2〕表示的聚碳酸酯嵌段和下述式〔4〕表示的聚二有机硅氧烷嵌段构成的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
[上述式[2]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8的烷基、碳原子数1~18的烷氧基、碳原子数6~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6~20的环烷氧基、碳原子数2~10的链烯基、碳原子数3~14的芳基、碳原子数3~14的芳氧基、碳原子数7~20的芳烷基、碳原子数7~20的芳烷氧基、硝基、醛基、氰基和羧基中的基团,分别存在多个时,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e和f分别为1~4的整数,W为单键或选自下述式[3]表示的基团中的至少1个基团。
(上述式[3]中,R11、R12、R13、R14、R15、R16、R17和R18各自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原子、碳原子数1~18的烷基、碳原子数3~14的芳基和碳原子数7~20的芳烷基中的基团,R19和R20各自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8的烷基、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6~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6~20的环烷氧基、碳原子数2~10的链烯基、碳原子数3~14的芳基、碳原子数6~10的芳氧基、碳原子数7~20的芳烷基、碳原子数7~20的芳烷氧基、硝基、醛基、氰基和羧基中的基团,存在多个时,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g为1~10的整数,h为4~7的整数。)]
(上述式[4]中,R3、R4、R5、R6、R7和R8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12的取代或无取代的芳基,R9和R10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烷基、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p为自然数,q为0或自然数,p+q为150以下的自然数。X为碳原子数2~8的二价脂肪族基团。
作为将上述式〔2〕表示的碳酸酯构成单元衍生的二元酚(I),例如,可举出4,4’-二羟基联苯、双(4-羟基苯基)甲烷、1,1-双(4-羟基苯基)乙烷、1,1-双(4-羟基苯基)-1-苯基乙烷、2,2-双(4-羟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1,1-双(4-羟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2,2-双(4-羟基-3,3’-联苯)丙烷、2,2-双(4-羟基-3-异丙基苯基)丙烷、2,2-双(3-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苯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辛烷、2,2-双(3-溴-4-羟基苯基)丙烷、2,2-双(3,5-二甲基-4-羟基苯基)丙烷、2,2-双(3-环己基-4-羟基苯基)丙烷、1,1-双(3-环己基-4-羟基苯基)环己烷、双(4-羟基苯基)二苯基甲烷、9,9-双(4-羟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甲基苯基)芴、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1,1-双(4-羟基苯基)环戊烷、4,4’-二羟基二苯基醚、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醚、4,4’-磺酰基二苯酚、4,4’-二羟基二苯基亚砜、4,4’-二羟基二苯基硫醚、2,2’-二甲基-4,4’-磺酰基二苯酚、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亚砜、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硫醚、2,2’-二苯基-4,4’-磺酰基二苯酚、4,4’-二羟基-3,3’-二苯基二苯基亚砜、4,4’-二羟基-3,3’-二苯基二苯基硫醚、1,3-双{2-(4-羟基苯基)丙基}苯、1,4-双{2-(4-羟基苯基)丙基}苯、1,4-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1,3-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4,8-双(4-羟基苯基)三环[5.2.1.02,6]癸烷、4,4’-(1,3-金刚烷二基)二苯酚和1,3-双(4-羟基苯基)-5,7-二甲基金刚烷等。
其中,优选1,1-双(4-羟基苯基)-1-苯基乙烷、2,2-双(4-羟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1,1-双(4-羟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4,4’-磺酰基二苯酚、2,2’-二甲基-4,4’-磺酰基二苯酚、9,9-双(4-羟基-3-甲基苯基)芴、1,3-双{2-(4-羟基苯基)丙基}苯、以及1,4-双{2-(4-羟基苯基)丙基}苯,特别优选2,2-双(4-羟基苯基)丙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4,4’-磺酰基二苯酚、以及9,9-双(4-羟基-3-甲基苯基)芴。其中最优选强度优异、具有良好的耐久性的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另外,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二种以上使用。
上述式〔4〕表示的碳酸酯构成单元中,R3、R4、R5、R6、R7和R8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12的取代或无取代的芳基,优选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12的取代或无取代的芳基,特别优选氢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者苯基。R9和R10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烷基、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优选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烷基,特别优选氢原子、碳原子数1~4的烷基。作为将上述式〔4〕表示的碳酸酯构成单元衍生的二羟基芳基末端聚二有机硅氧烷(II),例如优选使用下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
表示二有机硅氧烷聚合度的p、q分别表示自然数,p+q为150以下的自然数,优选4~120,更优选30~120,最优选30~100。
聚二有机硅氧烷成分含量占作为本发明的B成分使用的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总重量优选为0.01~20.0重量%,更优选为0.01~10.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2.0~10.0重量%,最优选为2.0~8.0重量%。如果聚二有机硅氧烷成分含量低于0.01重量%,则面内色差改善效果不足,如果超过20.0重量%,则有时全光线透射率降低,无法得到导光性能。应予说明,上述二有机硅氧烷聚合度、聚二有机硅氧烷成分含量可以通过1H-NMR测定来计算。
接下来,以下对上述优选的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预先在水不溶性的有机溶剂和碱性水溶液的混合液中,通过二元酚(I)与光气或二元酚(I)的氯甲酸酯等氯甲酸酯形成性化合物的反应,制备含有二元酚(I)的氯甲酸酯和/或具有末端氯甲酸酯基的二元酚(I)的碳酸酯低聚物的氯甲酸酯化合物的混合溶液。作为氯甲酸酯形成性化合物,优选光气。
生成来自二元酚(I)的氯甲酸酯化合物时,可以一次添加将上述式〔1〕表示的碳酸酯构成单元衍生的二元酚(I)的总量来形成氯甲酸酯化合物,或者,也可以将其一部分作为后添加单体添加到后段的界面缩聚反应中作为反应原料。后添加单体是为了使后段的缩聚反应迅速进行而加入的单体,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不必添加。
该氯甲酸酯化合物生成反应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优选在酸结合剂的存在下,在溶剂中进行的方式。此外,根据需要,可以添加少量亚硫酸钠和硫化氢等抗氧化剂,优选添加。
对于氯甲酸酯形成性化合物的使用比例,考虑反应的化学计量比(当量)而适当地调整即可。另外,使用作为适合的氯甲酸酯形成性化合物的光气时,可以适当采用将气化了的光气吹入反应体系的方法。
作为上述酸结合剂,例如,可使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等碱金属氢氧化物、碳酸钠和碳酸钾等碱金属碳酸盐和吡啶之类的有机碱或者它们的混合物等。
酸结合剂的使用比例也与上述同样地考虑反应的化学计量比(当量)而适当地设定。具体而言,相对于二元酚(I)的氯甲酸酯化合物的形成中使用的二元酚(I)1摩尔(通常1摩尔相当于2当量),优选使用2当量或与其相比些许过量的酸结合剂。
作为上述溶剂,可以将公知的聚碳酸酯的制造中使用的溶剂等对各种反应非活性的溶剂单独使用1种或者以混合溶剂的形式使用。作为代表性例子,例如,可举出二甲苯之类的烃溶剂以及以二氯甲烷和氯苯为代表的卤代烃溶剂等。特别优选使用二氯甲烷之类的卤代烃溶剂。
氯甲酸酯化合物的生成反应中的压力没有特别限制,常压、加压或减压均可,通常在常压下进行反应是有利的。反应温度从-20~50℃的范围选择,大多数情况下,因为伴随反应发热,所以优选进行水冷或者冰冷。反应时间受其它条件影响,因此不能一概规定,通常以0.2~10小时进行。氯甲酸酯化合物的生成反应的pH范围,可以利用公知的界面反应条件,pH通常制备为10以上。
作为本发明的B成分使用的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的制造中,这样制得含有二元酚(I)的氯甲酸酯和具有末端氯甲酸酯基的二元酚(I)的碳酸酯低聚物的氯甲酸酯化合物的混合溶液后,一边搅拌该混合溶液一边相对于制得该混合溶液时加入的二元酚(I)的量1摩尔以0.01摩尔/min以下的速度加入将式〔3〕表示的碳酸酯构成单元衍生的二羟基芳基末端聚二有机硅氧烷(II),使该二羟基芳基末端聚二有机硅氧烷(II)与该氯甲酸酯化合物进行界面缩聚,由此得到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
作为本发明的B成分使用的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可以将支化剂与二元酚系化合物并用制成支化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作为上述分支聚碳酸酯树脂中使用的三官能以上的多官能性芳香族化合物,可举出间苯三酚、2,3’,4,5’,6-五羟基联苯、或者4,6-二甲基-2,4,6-三(4-羟基苯基)庚烯-2、2,4,6-三甲基-2,4,6-三(4-羟基苯基)庚烷、1,3,5-三(4-羟基苯基)苯、1,1,1-三(4-羟基苯基)乙烷、1,1,1-三(3,5-二甲基-4-羟基苯基)乙烷、2,6-双(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酚、4-{4-[1,1-双(4-羟基苯基)乙基]苯}-α,α-二甲基苄基苯酚等的三苯酚、四(4-羟基苯基)甲烷、双(2,4-二羟基苯基)酮、1,4-双(4,4-二羟基三苯基甲基)苯、或者偏苯三酸、均苯四酸、二苯甲酮四羧酸以及它们的酰氯等,其中优选1,1,1-三(4-羟基苯基)乙烷、1,1,1-三(3,5-二甲基-4-羟基苯基)乙烷,特别优选1,1,1-三(4-羟基苯基)乙烷。
上述分支化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的制造方法可以是氯甲酸酯化合物的生成反应时在其混合溶液中含有支化剂的方法,也可以是该生成反应结束后的界面缩聚反应时添加支化剂的方法。来源于支化剂的碳酸酯构成单元的比例,在构成该共聚树脂的碳酸酯构成单元总量中,优选为0.005~1.5摩尔%,更优选为0.01~1.2摩尔%,特别优选为0.05~1.0摩尔%。应予说明,上述分支结构量可以通过1H-NMR测定来计算。
缩聚反应的体系内的压力,减压、常压或加压均可,通常优选在常压或反应体系的自压程度下进行。反应温度从-20~50℃的范围选择,大多数情况下,因为伴随聚合发热,所以优选进行水冷或者冰冷。反应时间根据反应温度等其它条件而不同,因此不能一概规定,通常以0.5~10小时进行。
根据情况,可以对得到的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适当实施物理处理(混合、分级等)和/或化学处理(聚合物反应、交联处理、部分分解处理等)而取得所希望的还原粘度[ηSP/c]的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
得到的反应生成物(粗生成物)可以实施公知的分离精制法等各种后处理而回收所希望的纯度(精制度)的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
作为本发明的B成分使用的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优选为1.2×104~3.0×104的范围,更优选为1.3×104~2.5×104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1.5×104~2.5×104的范围。以作为树脂组合物的粘均分子量为1.2×104~1.3×104的范围的方式使用即可,如果为该范围,则成型性(特别是将薄壁成型品成型时的成型性)优异,另外,机械强度也良好。
应予说明,作为本发明的B成分使用的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的粘均分子量的计算按以下要领进行。首先,使用奥式粘度计由在20℃在二氯甲烷100ml中溶解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0.7g而成的溶液求出按下式计算的比粘度(ηSP),
比粘度(ηSP)=(t-t0)/t0
[t0为二氯甲烷的滴落秒数,t为试料溶液的滴落秒数]
由求出的比粘度(ηSP)按以下数学式计算粘均分子量Mv。
ηSP/c=[η]+0.45×[η]2c(其中,[η]为极限粘度)
[η]=1.23×10-4Mv0.83
c=0.7
B成分中含有的下述式〔4〕中含有的下述式〔5〕表示的聚二有机硅氧烷嵌段的含量以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优选为0.001~1.0重量%,更优选为0.01~0.8重量%,进一步优选为0.01~0.5重量%,特别优选为0.01~0.3重量%,最优选为0.01~0.2重量%。如果该比例小于0.001重量%,则不能发挥面内色差改善效果,如果超过1.0重量%,则有时全光线透射率降低,无法得到导光性能,因此不优选。
(上述式〔4〕中,R3、R4、R5、R6、R7和R8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12的取代或无取代的芳基,R9和R10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烷基、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p为自然数,q为0或自然数,p+q为150以下的自然数。X为碳原子数2~8的二价脂肪族基团。)
(上述式〔5〕中,R21、R22、R23、R24、R25和R26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12的取代或无取代的芳基,r为自然数,s为0或自然数,r+s为150以下的自然数。)
B成分的含量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100重量份,优选0.01~10重量份,更优选0.01~8重量份,进一步优选0.01~5重量份,特别优选0.1~3重量份,最优选0.1~2重量份。如果B成分低于0.01重量份,则对面内色差改善和导光性提高没有效果,如果超过10重量份,则有时全光线透射率降低,无法得到导光性。
(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含有(A)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和(B)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B成分)。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的粘均分子量为1.2×104~1.3×104的范围,优选1.22×104~1.28×104的范围。如果粘均分子量超过1.3×104,则成型性(特别是将薄壁成型品成型时的成型性)差,如果粘均分子量小于1.2×104,则机械强度差。应予说明,本发明中所说的粘均分子量,首先使用奥式粘度计由在20℃在二氯甲烷100ml中溶解树脂组合物0.7g而成的溶液求出按下式计算的比粘度,将求出的比粘度代入下式求出粘均分子量M。
比粘度(ηSP)=(t-t0)/t0
[t0为二氯甲烷的滴落秒数,t为试料溶液的滴落秒数]
ηSP/c=[η]+0.45×[η]2c(其中,[η]为极限粘度)
[η]=1.23×10-4M0.83
c=0.7
(磷系稳定剂)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在不促进水解性的程度优选配合磷系稳定剂。上述磷系稳定剂提高制造时或者成型加工时的热稳定性,提高机械特性、色调和成型稳定性。作为磷系稳定剂,可例示亚磷酸、磷酸、亚膦酸、膦酸和它们的酯以及叔膦等。
本发明中,在磷系稳定剂中优选使用下述式〔1〕表示的磷系稳定剂。
(式〔1〕中,A1、A2各自独立地为芳基或烷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式〔1〕中,A1、A2为芳基时,优选碳原子数6~30的芳基,更优选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更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6~10的芳基。具体而言,可举出二壬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6-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6-二叔丁基-4-乙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4-二枯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等,其中优选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
式〔1〕中,A1、A2为烷基时,优选碳原子数1~30的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6~30的烷基,更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6~20的烷基。具体而言,可举出二辛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二环己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二山嵛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等。其中,优选使用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作为本发明的C成分使用的稳定剂,可以单独或者组合2种以上使用。
磷系稳定剂(C成分)的含量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100重量份,优选0.01~1.0重量份,更优选0.01~0.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0.01~0.3重量份,特别优选0.01~0.1重量份,最优选0.01~0.05。如果C成分的含量超过1.0重量份,则具有产生模垢,对成本也不利的趋势,另外,小于0.01重量份时,有时色调改善效果变小。
(其它添加剂)
为了改良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的阻燃性、光扩散性、抗氧化性、光稳定性(紫外线稳定性)、荧光增白性、脱模性以及模具腐蚀,有利地使用这些改良中使用的添加剂。以下对这些添加剂进行具体说明。
(I)阻燃剂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可以配合已知的各种化合物作为聚碳酸酯树脂的阻燃剂。上述化合物的配合带来阻燃性的提高,除此以外,基于各化合物的性质,也带来例如抗静电性、流动性、刚性以及热稳定性的提高等。作为上述阻燃剂,可举出(i)有机金属盐系阻燃剂(例如有机磺酸碱(土)金属盐、有机硼酸金属盐系阻燃剂以及有机锡酸金属盐系阻燃剂等),(ii)有机磷系阻燃剂(例如,含有机基团的单磷酸酯化合物、磷酸酯低聚物化合物、膦酸酯低聚物化合物、磷腈低聚物化合物以及膦酰胺化合物等),(iii)由有机硅化合物构成的有机硅系阻燃剂,(iv)原纤化PTFE,其中优选有机金属盐系阻燃剂、有机磷系阻燃剂。
(i)有机金属盐系阻燃剂
有机金属盐化合物优选为碳原子数1~50、优选1~40的有机酸的碱(土)金属盐,优选为有机磺酸碱(土)金属盐。该有机磺酸碱(土)金属盐中包含碳原子数1~10、优选2~8的全氟烷基磺酸与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金属盐之类的氟取代烷基磺酸的金属盐,以及碳原子数7~50、优选7~40的芳香族磺酸与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金属盐。作为构成金属盐的碱金属,可举出锂、钠、钾、铷和铯,作为碱土金属,可举出铍、镁、钙、锶和钡。更优选为碱金属。上述碱金属中,透明性要求更高时,优选离子半径更大的铷和铯,另一方面,这些金属不是通用的而且难以精制,因此结果是有时在成本方面不利。另一方面,锂和钠等更小的离子半径的金属相反有时在阻燃性方面不利。考虑这些因素可以分别使用磺酸碱金属盐中的碱金属,最优选所有方面特性的平衡优异的磺酸钾盐。可以并用上述钾盐与由其它碱金属构成的磺酸碱金属盐。
作为全氟烷基磺酸碱金属盐的具体例,可举出三氟甲磺酸钾、全氟丁磺酸钾、全氟己磺酸钾、全氟辛磺酸钾、五氟乙磺酸钠、全氟丁磺酸钠、全氟辛磺酸钠、三氟甲磺酸锂、全氟丁磺酸锂、全氟庚磺酸锂、三氟甲磺酸铯、全氟丁磺酸铯、全氟辛磺酸铯、全氟己磺酸铯、全氟丁磺酸铷和全氟己磺酸铷等,这些可以使用1种或并用2种以上。
这里全氟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1~18的范围,更优选1~10的范围,进一步优选1~8的范围。其中,特别优选全氟丁磺酸钾。由碱金属构成的全氟烷基磺酸碱(土)金属盐中,通常有不少氟化物离子(F-)混入。上述氟化物离子的存在可能成为降低阻燃性的重要因素,优选尽可能减少。上述氟化物离子的比例可以通过离子色谱法测定。氟化物离子的含量优选100ppm以下,进一步优选40ppm以下,特别优选10ppm以下。另外,从制造效率方面考虑优选0.2ppm以上。上述减少了氟化物离子量的全氟烷基磺酸碱(土)金属盐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制造:制造方法可以使用公知的制造方法,并且降低制造含氟有机金属盐时的原料中含有的氟化物离子的量的方法;通过反应时产生的气体、加热除去由反应得到的氟化氢等的方法;以及制造含氟有机金属盐时使用重结晶和再沉淀等精制方法来减少氟化物离子的量的方法等。特别是由于有机金属盐系阻燃剂比较容易溶于水,所以可以优选通过如下工序来制造,即,使用离子交换水、特别是满足电阻值为18MΩ·cm以上即电导率为约0.55μS/cm以下的水,且在高于常温的温度下使其溶解进行清洗,其后冷却而使其重结晶化。
作为芳香族磺酸碱(土)金属盐的具体例,例如可以举出二苯基硫醚-4,4’-二磺酸二钠、二苯基硫醚-4,4’-二磺酸二钾、5-磺基间苯二甲酸钾、5-磺基间苯二甲酸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多磺酸多钠、1-甲氧基萘-4-磺酸钙、4-十二烷基苯基醚二磺酸二钠、聚(2,6-二甲基苯醚)多磺酸多钠、聚(1,3-苯醚)多磺酸多钠、聚(1,4-苯醚)多磺酸多钠、聚(2,6-二苯基苯醚)多磺酸多钾、聚(2-氟-6-丁基苯醚)多磺酸锂、苯磺酸盐的磺酸钾、苯磺酸钠、苯磺酸锶、苯磺酸镁、对苯二磺酸二钾、萘-2,6-二磺酸二钾、联苯基-3,3’-二磺酸钙、二苯砜-3-磺酸钠、二苯砜-3-磺酸钾、二苯砜-3,3’-二磺酸二钾、二苯砜-3,4’-二磺酸二钾、α,α,α-三氟苯乙酮-4-磺酸钠、二苯甲酮-3,3’-二磺酸二钾、噻吩-2,5-二磺酸二钠、噻吩-2,5-二磺酸二钾、噻吩-2,5-二磺酸钙、苯并噻吩磺酸钠、二苯基亚砜-4-磺酸钾、萘磺酸钠的甲醛缩合物和蒽磺酸钠的甲醛缩合物等。这些芳香族磺酸碱(土)金属盐中,特别优选钾盐。这些芳香族磺酸碱(土)金属盐中,优选二苯砜-3-磺酸钾和二苯砜-3,3’-二磺酸二钾,特别优选它们的混合物(前者与后者的重量比为15/85~30/70)。
作为磺酸碱(土)金属盐以外的有机金属盐,优选地例示硫酸酯的碱(土)金属盐和芳香族磺酰胺的碱(土)金属盐等。作为硫酸酯的碱(土)金属盐,特别可以举出一元和/或多元醇类的硫酸酯的碱(土)金属盐,作为上述一元和/或多元醇类的硫酸酯、可以举出甲基硫酸酯、乙基硫酸酯、月桂基硫酸酯、十六烷基硫酸酯、聚氧基乙烯烷基苯基醚的硫酸酯、季戊四醇的单、二、三、四硫酸酯、月桂酸单甘油酯的硫酸酯、棕榈酸单甘油酯的硫酸酯、以及硬脂酸单甘油酯的硫酸酯等。作为这些硫酸酯的碱(土)金属盐,优选可举出月桂基硫酸酯的碱(土)金属盐。作为芳香族磺酰胺的碱(土)金属盐,例如可举出糖精、N-(对甲苯磺酰基)-对甲苯磺酰亚胺、N-(N’-苄基氨基羰基)对氨基苯磺酰亚胺和N-(苯基羧基)对氨基苯磺酰亚胺的碱(土)金属盐等。有机金属盐系阻燃剂的含量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100重量份,优选为0.001~1重量份,更优选为0.005~0.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1~0.3重量份,特别优选为0.03~0.15重量份。
(ii)有机磷系阻燃剂
作为有机磷系阻燃剂,优选芳基磷酸酯化合物。这是因为该磷酸酯化合物均是色调优异。另外,磷酸酯化合物具有增塑效果,所以在提高成型加工性方面是有利的。上述磷酸酯化合物,可以使用以往作为阻燃剂公知的各种磷酸酯化合物。有机磷系阻燃剂的配合量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100重量份,优选为0.01~20重量份,更优选为2~1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2~7重量份。
(iii)有机硅系阻燃剂
作为有机硅系阻燃剂使用的有机硅化合物,通过燃烧时的化学反应提高阻燃性。作为该化合物,可以使用以往作为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的阻燃剂所提出的各种化合物。认为有机硅化合物在其燃烧时其本身键合或者与来源于树脂的成分键合而形成结构,或者通过该结构形成时的还原反应,对聚碳酸酯树脂赋予阻燃效果。因此优选含有上述反应的活性高的基团,更具体而言,优选含有规定量的选自烷氧基和氢(即Si-H基团)中的至少1种基团。作为上述基团(烷氧基、Si-H基)的含有比例,优选0.1~1.2mol/100g的范围,更优选0.12~1mol/100g的范围,进一步优选0.15~0.6mol/100g的范围。上述比例可利用碱分解法通过测定有机硅化合物每单位重量产生的氢或者醇的量来求出。应予说明,烷氧基优选碳原子数1~4的烷氧基,特别优选甲氧基。一般有机硅化合物的结构通过任意组合以下所示的4种硅氧烷单元而构成。即,M单元:(CH3)3SiO1/2、H(CH3)2SiO1/2、H2(CH3)SiO1/2、(CH3)2(CH2=CH)SiO1/2、(CH3)2(C6H5)SiO1/2、(CH3)(C6H5)(CH2=CH)SiO1/2等1官能性硅氧烷单元,D单元:(CH3)2SiO、H(CH3)SiO、H2SiO、H(C6H5)SiO、(CH3)(CH2=CH)SiO、(C6H5)2SiO等2官能性硅氧烷单元,T单元:(CH3)SiO3/2、(C3H7)SiO3/2、HSiO3/2、(CH2=CH)SiO3/2、(C6H5)SiO3/2等3官能性硅氧烷单元,Q单元:SiO2表示的4官能性硅氧烷单元。有机硅系阻燃剂中使用的有机硅化合物的结构,具体而言,作为示性式可举出Dn、Tp、MmDn、MmTp、MmQq、MmDnTp、MmDnQq、MmTpQq、MmDnTpQq、DnTp、DnQq、DnTpQq。其中优选的有机硅化合物的结构为MmDn、MmTp、MmDnTp、MmDnQq,更优选的结构为MmDn或MmDnTp。
这里,上述示性式中的系数m、n、p、q为表示各硅氧烷单元的聚合度的1以上的整数,各示性式中的系数的合计为有机硅化合物的平均聚合度。该平均聚合度优选为3~150的范围,更优选为3~80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3~60的范围,特别优选为4~40的范围。越是在上述优选的范围,阻燃性越优异。此外,如后所述,含有规定量的芳香族基团的有机硅化合物中透明性、色调也优异。其结果得到良好的反射光。另外,m、n、p、q中的任一个为2以上的数值时,带有该系数的硅氧烷单元可以为键合的氢原子、有机残基不同的2种以上的硅氧烷单元。
有机硅化合物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具有支链结构。另外,与硅原子键合的有机残基优选为碳原子数1~30,更优选为1~20的有机残基。作为上述有机残基,具体而言,可以举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己基和癸基等烷基,环己基之类的环烷基,苯基之类的芳基和甲苯基之类的芳烷基。进一步优选为碳原子数1~8的烷基、链烯基或者芳基。作为烷基,特别优选甲基、乙基和丙基等碳原子数1~4的烷基。此外,作为有机硅系阻燃剂使用的有机硅化合物优选含有芳基。另一方面,从不含芳基可得到优选效果的方面考虑,作为二氧化钛颜料的有机表面处理剂的硅烷化合物和硅氧烷化合物与有机硅系阻燃剂在其优选的方式中被明确地区别。作为有机硅系阻燃剂使用的有机硅化合物除了上述Si-H基和烷氧基以外还可含有反应基团,作为该反应基团,例如可例示氨基、羧基、环氧基、乙烯基、巯基和甲基丙烯酰氧基等。
有机硅系阻燃剂的配合量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100重量份,优选为0.01~20重量份,更优选为0.5~1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5重量份。
(iv)具有原纤维形成能力的聚四氟乙烯(原纤化PTFE)
原纤化PTFE可以是单独的原纤化PTFE,也可以是混合形态的原纤化PTFE即由原纤化PTFE粒子和有机系聚合物构成的聚四氟乙烯系混合体。原纤化PTFE具有极高的分子量,显示通过剪切力等外界作用使PTFE彼此键合而成为纤维状的趋势。其数均分子量为150万~几千万的范围。其下限更优选为300万。该数均分子量如日本特开平6-145520号公报中公开的那样,基于在380℃的聚四氟乙烯的熔融粘度进行计算。即,B成分的原纤化PTFE的利用上述公报中记载的方法测定的380℃的熔融粘度为107~1013poise的范围,优选为108~1012poise的范围。上述PTFE除了固体形状之外,还可以以水性分散液形态进行使用。另外,为了提高上述原纤化PTFE在树脂中的分散性,得到更良好的阻燃性和机械特性,也可以使用与其它树脂的混合形态的PTFE混合物。另外,优选利用如日本特开平6-145520号公报中公开的那样具有以上述原纤化PTFE为芯、以低分子量的聚四氟乙烯为壳的结构的材料。
作为上述原纤化PTFE的市售品,例如可以举出Du Pont-MitsuiFluorochemicals株式会社的Teflon(注册商标)6J,Daikin ChemicalIndustry株式会社的Polyflon MPA FA500、F-201L等。作为混合形态的原纤化PTFE,可以使用通过以下方法得到的原纤化PTFE,即(1)将原纤化PTFE的水性分散液和有机聚合物的水性分散液或者溶液混合并进行共沉淀而得到共凝聚混合物的方法(日本特开昭60-258263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3-154744号公报等中记载的方法),(2)混合原纤化PTFE的水性分散液和干燥的有机聚合物粒子的方法(日本特开平4-272957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3)将原纤化PTFE的水性分散液和有机聚合物粒子溶液均匀混合,从该混合物中同时除去各自的介质的方法(日本特开平06-220210号公报、日本特开平08-188653号公报等中记载的方法),(4)在原纤化PTFE的水性分散液中将形成有机聚合物的单体聚合的方法(日本特开平9-95583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以及(5)将PTFE的水性分散液和有机聚合物分散液均匀混合后,再在该混合分散液中将乙烯基系单体聚合,其后得到混合物的方法(日本特开平11-29679号公报等中记载的方法)。作为这些混合形态的原纤化PTFE的市售品,可例示Mitsubishi Rayon株式会社的“METABLEN A3000”(商品名)“METABLEN A3700“(商品名)、“METABLEN A3800”(商品名)所代表的METABLEN A系列,Shine Polymer公司的SN3300B7(商品名),以及GE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BLENDEX B449“(商品名)等。
作为混合形态中的原纤化PTFE的比例,在上述混合物100重量%中优选原纤化PTFE为1重量%~95重量%,更优选为10重量%~90重量%,最优选为20重量%~80重量%。
混合形态中的原纤化PTFE的比例在上述范围时,能够实现原纤化PTFE的良好的分散性。原纤化PTFE的配合量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100重量份,优选为0.001~0.2重量份,更优选为0.01~0.2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1~0.18重量份。应予说明,这里所示的重量份表示聚四氟乙烯为混合形态(混合体)时混合体整体的重量。
(II)光扩散剂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可以配合作为聚碳酸酯树脂的光扩散剂已知的各种化合物。另外,作为光扩散剂,可以是高分子微粒所代表的有机系微粒和无机系微粒中的任一种。作为高分子微粒,代表性地例示将非交联性单体和交联性单体聚合而得到的交联粒子。还可以使用上述单体以外的其它可共聚的单体。
其中,优选高分子微粒,特别优选使用交联粒子。在上述交联粒子中,作为用作非交联性单体的单体,可以举出丙烯酸系单体、苯乙烯系单体、丙烯腈系单体等非交联性乙烯基系单体和烯烃系单体等。
作为丙烯酸系单体,可以单独或者混合使用以下单体,即,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和甲基丙烯酸苯酯等。其中特别优选甲基丙烯酸甲酯。
另外,作为苯乙烯系单体,可以使用以下单体,即,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和乙基苯乙烯等烷基苯乙烯,以及溴化苯乙烯之类的卤代苯乙烯,特别优选苯乙烯。
作为丙烯腈系单体,可以使用丙烯腈和甲基丙烯腈。另外,作为烯烃系单体,可以使用乙烯和各种降冰片烯型化合物等。
并且,作为其它可共聚的其它单体,可以例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N-甲基马来酰亚胺和马来酸酐等。作为结果,本发明的有机交联粒子也可以具有N-甲基戊二酰亚胺之类的单元。
另一方面,作为相对于上述非交联性乙烯基系单体的交联性单体,例如,可举出二乙烯基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氰脲酸三烯丙酯、异氰酸三烯丙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环戊基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环戊烯基二(甲基)丙烯酸酯和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
本发明中使用的光扩散剂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01~50μm,更优选为1~30μm,进一步优选为2~30μm。平均粒径小于0.01μm或者超过50μm,则有时光扩散性不足。上述平均粒径是由用激光衍射·散射法求出的粒度的累计分布的50%值(D50)表示的粒径。粒径的分布可以是单一也可以是多个。即可以组合平均粒径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扩散剂。然而更优选的光扩散剂其粒径分布窄。更优选具有在平均粒径的前后2μm的范围含有粒子的70重量%以上的分布。从光扩散性的观点出发,光扩散剂的形状优选接近球状,越接近正球状的形态越优选。上述球状中包括椭圆球。
本发明中使用的光扩散剂的折射率通常优选为1.30~1.80的范围,更优选为1.33~1.70,进一步优选为1.35~1.65的范围。它们在配合在树脂组合物中的状态下发挥充分的光扩散功能。
本发明中使用的光扩散剂的含量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100重量份,优选为0.005~10.0重量份,更优选为0.1~10.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1~5.0重量份,特别优选为0.1~2.0重量。
(III)C成分以外的磷系稳定剂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在不促进水解性的程度可以配合C成分以外的磷系稳定剂。上述磷系稳定剂提高制造时或者成型加工时的热稳定性,提高机械特性、色调和成型稳定性。作为磷系稳定剂,可例示亚磷酸、磷酸、亚膦酸、膦酸和它们的酯以及叔膦等。
具体而言,作为亚磷酸酯化合物,例如,可以使用亚磷酸三苯基酯、亚磷酸三(壬基苯基)酯、亚磷酸三癸基酯、亚磷酸三辛基酯、亚磷酸三(十八烷基)酯、亚磷酸二癸基单苯基酯、亚磷酸二辛基单苯基酯、亚磷酸二异丙基单苯基酯、亚磷酸单丁基二苯基酯、亚磷酸单癸基二苯基酯、亚磷酸单辛基二苯基酯、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辛基亚磷酸酯、亚磷酸三(二乙基苯基)酯、亚磷酸三(二异丙基苯基)酯、亚磷酸三(二正丁基苯基)酯、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亚磷酸三(2,6-二叔丁基苯基)酯,此外,作为其它亚磷酸酯化合物,可以使用与二价酚类反应而具有环状结构的亚磷酸酯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2-叔丁基-4-甲基苯基)亚磷酸酯、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基)(2-叔丁基-4-甲基苯基)亚磷酸酯、2,2’-亚乙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基)(2-叔丁基-4-甲基苯基)亚磷酸酯等。
作为磷酸酯化合物,可以举出磷酸三丁酯、磷酸三甲酯、磷酸三甲苯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氯苯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二苯基甲苯酯、磷酸二苯基单邻联苯酯、磷酸三丁氧基乙酯、磷酸二丁酯、磷酸二辛酯、磷酸二异丙酯等,优选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酯。
作为亚膦酸酯化合物,可举出四(2,4-二叔丁基苯基)-4,4’-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四(2,4-二叔丁基苯基)-4,3’-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四(2,4-二叔丁基苯基)-3,3’-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四(2,6-二叔丁基苯基)-4,4’-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四(2,6-二叔丁基苯基)-4,3’-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四(2,6-二叔丁基苯基)-3,3’-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4-苯基-苯基亚膦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3-苯基-苯基亚膦酸酯、双(2,6-二正丁基苯基)-3-苯基-苯基亚膦酸酯、双(2,6-二叔丁基苯基)-4-苯基-苯基亚膦酸酯、双(2,6-二叔丁基苯基)-3-苯基-苯基亚膦酸酯等,优选四(二叔丁基苯基)-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双(二叔丁基苯基)-苯基-苯基亚膦酸酯,更优选四(2,4-二叔丁基苯基)-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苯基-苯基亚膦酸酯。该亚膦酸酯化合物可以与上述具有取代2个以上烷基的芳基的亚磷酸酯化合物并用,因此优选。
作为膦酸酯化合物,可举出苯膦酸二甲酯、苯膦酸二乙酯和苯膦酸二丙酯等。作为叔膦,可例示三乙基膦、三丙基膦、三丁基膦、三辛基膦、三戊基膦、二甲基苯基膦、二丁基苯基膦、二苯基甲基膦、二苯基辛基膦、三苯基膦、三对甲苯基膦、三萘基膦和二苯基苄基膦等。特别优选的叔膦为三苯基膦。上述磷系稳定剂,不仅可以使用1种,还可以混合2种以上使用。上述磷系稳定剂中优选配合磷酸三甲基酯所代表的磷酸烷基酯化合物。另外,上述磷酸烷基酯化合物与亚磷酸酯化合物和/或亚膦酸酯化合物的并用也是优选的方式。
(IV)受阻酚系稳定剂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还可以配合受阻酚系稳定剂。上述配合可发挥例如抑制成型加工时的色调恶化、长时间使用中的色调恶化等的效果。作为受阻酚系稳定剂,例如,可例示α-生育酚、丁基羟基甲苯、芥子醇、维生素E、正十八烷基-β-(4’-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丙酸酯、2-叔丁基-6-(3’-叔丁基-5’-甲基-2’-羟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2,6-二叔丁基-4-(N,N-二甲基氨基甲基)苯酚、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膦酸酯二乙基酯、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苯酚)、4,4’-亚甲基双(2,6-二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甲基-6-环己基苯酚)、2,2’-二亚甲基-双(6-α-甲基-苄基-对甲酚)2,2’-亚乙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2,2’-亚丁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4,4’-亚丁基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三乙二醇-N-双-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1,6-己二醇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双[2-叔丁基-4-甲基6-(3-叔丁基-5-甲基-2-羟基苄基)苯基]对苯二甲酸酯、3,9-双{2-[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4,4’-硫代双(6-叔丁基-间甲酚)、4,4’-硫代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2,2’-硫代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硫醚、4,4’-二-硫代双(2,6-二叔丁基苯酚)、4,4’-三硫代双(2,6-二叔丁基苯酚)、2,2-硫代二亚乙基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2,4-双(正辛基硫)-6-(4-羟基-3’、5’-二叔丁基苯胺基)-1,3,5-三嗪、N,N’-六亚甲基双-(3,5-二叔丁基-4-羟基氢化肉桂酰胺)、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肼、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异氰脲酸酯、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异氰脲酸酯、1,3,5-三(4-叔丁基-3-羟基-2,6-二甲基苄基)异氰脲酸酯、1,3,5-三2[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和四[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等。这些都容易得到。上述受阻酚系稳定剂可以单独或者组合2种以上使用。
磷系稳定剂和受阻酚系稳定剂的配合量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100重量份,优选为0.0001~1重量份,更优选为0.001~0.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05~0.3重量份。
(V)上述以外的热稳定剂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可以配合上述磷系稳定剂和受阻酚系稳定剂以外的其它热稳定剂。作为上述其它热稳定剂,例如优选地例示3-羟基-5,7-二叔丁基-呋喃-2-酮与邻二甲苯的反应生成物所代表的内酯系稳定剂。上述稳定剂的详细内容记载在日本特开平7-233160号公报中。上述化合物作为Irganox HP-136(商标,CIBA SPECIALTYCHEMICALS公司制)有市售,可以利用该化合物。此外将该化合物与各种的亚磷酸酯化合物和受阻酚化合物混合而成的稳定剂也有市售。例如优选地例示上述公司制的IrganoxHP-2921。内酯系稳定剂的配合量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100重量份优选为0.0005~0.05重量份,更优选为0.001~0.03重量份。
另外,作为其它稳定剂,可例示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和丙三醇-3-硬脂基硫代丙酸酯等含硫稳定剂。上述含硫稳定剂的配合量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100重量份优选为0.001~0.1重量份,更优选为0.01~0.08重量份。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可以根据需要配合环氧化合物。该环氧化合物是出于抑制模具腐蚀的目的而配合的,基本上可以使用所有具有环氧官能团的化合物。作为优选的环氧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举出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基甲酸酯、2,2-双(羟基甲基)-1-丁醇的1,2-环氧-4-(2-环氧乙基)环己烷加成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共聚物、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共聚物等。作为上述环氧化合物的添加量,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100重量份,优选为0.003~0.2重量份,更优选为0.004~0.1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05~0.1重量份。
(VI)紫外线吸收剂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以赋予耐光性为目的可以配合紫外线吸收剂。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具体而言,在二苯甲酮系中,例如,可例示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苄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5-磺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5-二苯甲酮磺酸钠、双(5-苯甲酰基-4-羟基-2-甲氧基苯基)甲烷、2-羟基-4-正十二烷氧基二苯甲酮和2-羟基-4-甲氧基-2’-羧基二苯甲酮等。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具体而言,在苯并***系中,例如,可例示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2-(2-羟基-3,5-二枯基苯基)苯基苯并***、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2,2’-亚甲基双[4-(1,1,3,3-四甲基丁基)-6-(2H-苯并***-2-基)苯酚]、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苯并***、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苯并***、2-(2-羟基-3,5-二-叔戊基苯基)苯并***、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2-(2-羟基-5-叔丁基苯基)苯并***、2-(2-羟基-4-辛氧基苯基)苯并***、2,2’-亚甲基双(4-枯基-6-苯并***苯基)、2,2’-对亚苯基双(1,3-苯并嗪-4-酮)和2-[2-羟基-3-(3,4,5,6-四氢邻苯二甲酰亚胺甲基)-5-甲基苯基]苯并***、以及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苯基)-2H-苯并***与可与该单体共聚的乙烯基系单体的共聚物或2-(2’-羟基-5-丙烯酰氧基乙基苯基)-2H-苯并***与可与该单体共聚的乙烯基系单体的共聚物等具有2-羟基苯基-2H-苯并***骨架的聚合物等。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具体而言,在羟基苯基三嗪系中,例如,可例示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己基氧基苯酚、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甲基氧基苯酚、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乙基氧基苯酚、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丙基氧基苯酚和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丁基氧基苯酚等。还可例示2-(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基)-5-己基氧基苯酚等上述例示化合物的苯基成为2,4-二甲基苯基的化合物。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具体而言,在环状亚氨酯系中,例如可例示2,2’-对亚苯基双(3,1-苯并嗪-4-酮)、2,2’-间亚苯基双(3,1-苯并嗪-4-酮)和2,2’-p,p’-二亚苯基双(3,1-苯并嗪-4-酮)等。
另外,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具体而言,在氰基丙烯酸酯系中,例如可例示1,3-双-[(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酰基)氧基]-2,2-双[(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酰基)氧基]甲基)丙烷和1,3-双-[(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酰基)氧基]苯等。
此外,上述紫外线吸收剂也可以是通过取得可自由基聚合的单体化合物的结构,从而使上述紫外线吸收性单体和/或光稳定性单体与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等的单体进行共聚而成的聚合物型的紫外线吸收剂。作为上述紫外线吸收性单体,可优选地例示在(甲基)丙烯酸酯的酯取代基中含有苯并***骨架、二苯甲酮骨架、三嗪骨架、环状亚氨酯骨架和氰基丙烯酸酯骨架的化合物。从紫外线吸收能力方面考虑,上述化合物中优选苯并***系和羟基苯基三嗪系,从耐热性、色调的方面考虑,优选环状亚氨酯系和氰基丙烯酸酯系。具体而言,例如可举出CHEMIPRO KASEI株式会社“KEMISORB 79”等。上述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以2种以上的混合物使用。紫外线吸收剂的配合量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100重量份优选为0.01~2重量份,更优选为0.02~2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3~1重量份,特别优选为0.05~0.5重量份。
(VII)荧光增白剂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荧光增白剂只要是用于将树脂等的色调改善为白色或者蓝白色的荧光增白剂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茋系、苯并咪唑系、苯并唑系、萘酰亚胺系、若丹明系、香豆素系、嗪系化合物等。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CI Fluorescent Brightener 219:1、Eastman Chemical公司制EASTOBRITE OB-1、Hakkol Chemical株式会社制“Hakkol PSR”等。这里,荧光增白剂具有吸收光线的紫外部分的能量并将该能量放射为可见部分的作用。荧光增白剂的含量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100重量份,优选为0.001~0.1重量份,更优选为0.001~0.05重量份。即便超过0.1重量份,该组合物的色调的改良效果也小。
(VIII)其它
除上述以外,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可以小比例配合用于对成型品赋予各种功能、改善特性的其本身已知的添加物。这些添加物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目的,就可以是通常的配合量。作为上述添加剂,可举出强化填充剂、滑动剂(例如PTFE粒子)、着色剂、荧光染料、无机系荧光体(例如以铝酸盐为母晶的荧光体)、抗静电剂、成核剂、无机和有机的抗菌剂、光催化剂系防污剂(例如微粒氧化钛、微粒氧化锌)、脱模剂、流动改性剂、自由基产生剂、红外线吸收剂(热线吸收剂)、以及光致变色剂等。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可以使用单轴挤出机、双轴挤出机之类的挤出机进行熔融混炼而颗粒化。制作上述颗粒时,可以配合上述各种阻燃剂、强化填充剂、添加剂。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通常可以将如上所述制造的颗粒注射成型来制造各种制品。另外也可以不经由颗粒而将用挤出机熔融混炼的树脂直接制成片、膜、异型挤出成型品、直接吹塑成型品和注射成型品。上述注射成型中,不仅是通常的成型方法,还可以适当地根据目的使用注射压缩成型、注射加压成型、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发泡成型(包括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注入进行的成型)、嵌件成型、模内涂覆成型、隔热模具成型、快速加热冷却模具成型、双色成型、夹芯成型和超高速注射成型等注射成型法来得到成型品。这些各种成型法的优点已经广为人知。另外,成型可以选择冷流道方式和热流道方式中的任一种。另外,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可以通过挤出成型而以各种异形挤出成型品、片和膜等的形态加以利用。另外,片、膜的成型也可以使用吹胀法、压延法、铸造法等。此外,可以通过施加特定的拉伸操作而成型为热收缩管。另外,可以利用旋转成型、吹塑成型等将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制成成型品。
(关于树脂组合物的制造)
制造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时,可采用任意的方法。例如可举出以下方法,即,将A成分、B成分和任意其它成分分别使用V型混合机、亨舍尔混合机、机械化学装置、挤出混合机等预备混合方式充分混合后,根据需要利用挤出造粒器、压块机等进行造粒,其后用排气式双轴挤出机所代表的熔融混炼机进行熔融混炼,以及利用造粒机等机器进行颗粒化的方法。
(导光板的制造)
制造由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构成的导光板时,可采用任意的方法。例如可以用挤出机、班伯里密炼机和辊等将该树脂组合物进行混炼后,用注射成型、挤出成型或者压缩成型等以往公知的方法成型,得到导光板。另外,可以通过在该导光板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光源,在该导光板的单面设置反射板来制成面光源体。作为上述导光板和面光源体的光源,除了荧光灯之外,还可以使用冷阴极管、LED、激光二极管、有机EL等自发光体。本发明的导光板和面光源体在移动电话、移动终端、照相机、钟表、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照明、信号、汽车的灯、家电·光学机器的显示部件等中使用。特别是像将作为电机制品的LED作为光源那样对周边设备要求阻燃性等时,优选本发明的导光板和面光源体。
本发明中,能够使用上述兼具高度的导光性能和高流动性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利用注射成型法将薄壁的导光板、特别是移动电话、移动终端等的导光板成型。具体而言,能够将导光板的长边方向的长度为50~130mm、占导光板的至少80%的区域的厚度为0.2~0.4mm的导光板成型。另外,可以在导光板的一面赋予棱镜的形状,在相反的面赋予圆弧状凸或凹型形状。本发明的导光板的成型性、制品外观、强度、亮度等优异。
实施例
以下举出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应予说明,作为评价实施以下的项目。
1.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B成分)的评价
(1)粘均分子量(Mv)
使用奥式粘度计由在20℃在二氯甲烷100ml中溶解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而成的溶液求出按下式计算的比粘度(ηSP),
比粘度(ηSP)=(t-t0)/t0
[t0为二氯甲烷的滴落秒数,t为试料溶液的滴落秒数]
由求出的比粘度(ηSP)按以下数学式算出粘均分子量Mv。
ηSP/c=[η]+0.45×[η]2c(其中,[η]为极限粘度)
[η]=1.23×10-4Mv0.83
c=0.7
应予说明,对于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和树脂组合物的粘均分子量(Mv),也利用相同的方法求出。
(2)聚二有机硅氧烷成分含量
使用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JNM-AL400测定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的1H-NMR谱,通过比较来源于二元酚(I)的峰的积分比和来源于二羟基芳基末端聚二有机硅氧烷(II)的峰的积分比进行计算。
聚二有机硅氧烷成分含量(wt%)=[A/(A+B)]×100
A:〔二羟基芳基末端聚二有机硅氧烷(II)的一个1H的峰的积分比〕×〔聚二有机硅氧烷部分的分子量〕
B:〔二元酚(I)的一个1H的峰的积分比〕×〔二元酚的分子量〕
(3)聚二有机硅氧烷结构域的平均尺寸
将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粉末利用排气式双轴挤出机(TECHNOVEL株式会社制,KZW15-25MG),在温度260℃进行混炼,进行颗粒化。将得到的颗粒在120℃热风干燥5小时后,使用注射成型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SG150U·S-M IV],在成型温度280℃、模具温度80℃下成型为宽度50mm、长度90mm、厚度为从浇口侧开始3.0mm(长度20mm)、2.0mm(长度45mm)、1.0mm(长度25mm)的3段型板。使用该3段型板,使用X射线衍射装置(Rigaku株式会社制RINT-TTRII)测定厚度1.0mm部分的距端部5mm、距侧部5mm的交点处的聚二有机硅氧烷结构域的平均尺寸。作为X射线源,使用CuKα特性X射线(波长0.1541841nm)、管电压50kV、管电流300mA。小角散射光学系为Slit:1st 0.03mm,HS 10mm,SS 0.2mm,RS 0.1mm。测定是利用非对称扫描法(2θ扫描),在FT 0.01°STEP、4sec/step、扫描范围0.06-3°的条件下实施。曲线拟合的解析使用Rigaku株式会社制小角散射解析软件NANO-Solver(Ver.3.3)。解析如下实施:假定为在聚碳酸酯聚合物的基质中分散有聚二有机硅氧烷的球状结构域而成的凝聚结构,存在粒径分布的波动,则聚碳酸酯基质的密度为1.2g/cm3,聚二有机硅氧烷结构域的密度为1.1g/cm3,不考虑粒子间相互作用(粒子间干扰),采用独立粒子模型来实施。
2.树脂组合物的评价
(1)色调
用热风循环式干燥机将由实施例的各组成得到的颗粒在120℃干燥5小时,使用注射成型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SG150U·S-M IV],在成型温度320℃、模具温度80℃下成型为宽度100mm、长度100mm、厚度5.0mm的平滑平面板。该平滑平面板的色调(YI值)使用GretagMacbeth公司制Color-Eye7000A测定。
(2)平均亮度
用热风干燥机将由实施例的各组成得到的颗粒在120℃干燥5小时,利用注射成型机[东芝机械株式会社IS150EN-5Y]在料筒温度300℃、模具温度80℃下成型为亮度评价用的导光板(100mm×70mm×4mm)(背面以0.1mm间隔存在纹路)。以背面为下侧的方式设置上述导光板,使光从70mm×4mm的边入射,使用TOPCON公司制BM-7测定从100mm×70mm的面发射的光的亮度。将宽度3个基准点、长度3个基准点的合计9个位置的测定值平均来求出平均亮度。应予说明,作为入射光,使用以18mm间距安装作为LED的NS2W150(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而成的装置作为光源(耗电量约30W)。
(3)面内色差
以背面为下侧的方式设置上述导光板,从70mm×4mm的边使光入射,使用TOPCON公司制BM-7测定从100mm×70mm的面发射的色度(x,y)。面内色差(Δ(x,y))用按以下的式(1)算出的数值进行评价。应予说明,数值越小意味面内色差越小。应予说明,作为入射光,使用以18mm间距安装作为LED的NS2W150(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而成的装置作为光源(耗电量约30W)。
Δ(x,y)=[(x2-x1)2+(y2-y1)2]1/2   (1)
(x1,y1)距光源80mm的位置的色度
(x2,y2)距光源20mm的位置的色度
(4)成型性
在模具可动侧一面使用赋予了棱镜的由短边65mm/长边115mm钢材构成的嵌件,在嵌件对面的模具固定侧一面赋予圆弧状凹型,成型为厚度0.25mm的平板状的导光板。
棱镜的形状利用棱镜宽度(或间距)70μm、高度(或深度)10μm的模具赋予。圆弧状凸型(点)形状是按照半径25μm、深度10μm,从导光板成型品短边的光源侧端面到(长边方向上)3/8的点间隔为180μm,到该3/8~5/8的点间隔为120μm、到该5/8~7/8的点间隔为80μm、到该7/8~8/8的点间隔为60μm的条件赋予的。
注射成型利用注射成型机[东芝机械株式会社IS150EN-5Y]在料筒温度360℃、模具温度115℃的条件下成型。
对在上述规定的成型条件下进行成型时的模具附着物、赋形性、制品强度按下述表1所示的基准进行评价。
[表1]
评价结果 模具附着物(※1) 赋形性 制品强度(※2)
模具无污点 赋形良好 小于5%
× 模具有污点 赋形不良 5%以上
(※1)1000次(shot)后的模具表面的目视观察
(※2)100次连续性成型时的制品的裂纹产生度
[实施例1~17和比较例1~8]
用混合机将A~C成分和各种添加剂按表1和表2记载的各配合量混合后,使用排气式双轴挤出机进行熔融混炼得到颗粒。使用的各种添加剂分别以配合量的10~100倍的浓度为基准,预先制成与聚碳酸酯树脂的预混物后,用混合机进行整体的混合。排气式双轴挤出机使用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制:TEX30α(完全啮合,同方向旋转,2条螺杆)。挤出条件为排出量25kg/h、螺杆转速200rpm、排气的真空度4kPa,另外,挤出温度设为从第一供给口到第二供给口为265℃,从第二供给口到模头部分为285℃。将评价结果示于表2和表3。
[表2]
[表3]
应予说明,使用的各成分的详细情况如下。
(A成分)
A-1:利用下述制法得到的分子量12500的聚碳酸酯树脂粉末
在带温度计、搅拌机、回流冷却器的反应器中装入离子交换水2340份、25%氢氧化钠水溶液947份、次硫酸盐0.7份,在搅拌下溶解2,2-双(4-羟基苯基)丙烷(以下有时称为“双酚A”)710份(双酚A溶液)后,加入二氯甲烷2299份和48.5%氢氧化钠水溶液112份,在15~25℃用约90分钟吹入光气354份,进行光气化反应。光气化结束后,加入11%浓度的对叔丁基苯酚的二氯甲烷溶液270份和48.5%氢氧化钠水溶液88份,停止搅拌,静置分离10分钟后,进行搅拌使其乳化5分钟后,用均质混合器(特殊机化工业株式会社)在转速1200rpm、通过次数35次的条件下进行处理,得到高乳化胶浆(dope)。该高乳化胶浆在聚合槽(带搅拌机)中,在无搅拌条件下,在温度35℃反应3小时,结束聚合。反应结束后,分离有机相,用二氯甲烷稀释并水洗后,形成盐酸酸性,水洗直到水相的导电率达到与离子交换水几乎相同后,投入到装有温水的捏合机中,边搅拌边使二氯甲烷蒸发,得到聚碳酸酯的粉末。脱水后,利用热风循环式干燥机在120℃干燥12小时,得到聚碳酸酯树脂粉末。
A-2:利用下述制法得到的粘均分子量12200的聚碳酸酯树脂粉末
变更为11%浓度的对叔丁基苯酚的二氯甲烷溶液275份,除此之外,与A-1的制造方法同样地进行,得到聚碳酸酯树脂粉末。
A-3:利用下述制法得到的粘均分子量12800的聚碳酸酯树脂粉末
变更为11%浓度的对叔丁基苯酚的二氯甲烷溶液264份,除此之外,与A-1的制造方法同样地进行,得到聚碳酸酯树脂粉末。
A-4:利用下述制法得到的粘均分子量13200的聚碳酸酯树脂粉末
变更为11%浓度的对叔丁基苯酚的二氯甲烷溶液257份,除此之外,与A-1的制造方法同样地进行,得到聚碳酸酯树脂粉末。
A-5:利用下述制法得到的粘均分子量15200的聚碳酸酯树脂粉末
变更为11%浓度的对叔丁基苯酚的二氯甲烷溶液225份,除此之外,与A-1的制造方法同样地进行,得到聚碳酸酯树脂粉末。
A-6:利用下述制法得到的粘均分子量11700的聚碳酸酯树脂粉末
变更为11%浓度的对叔丁基苯酚的二氯甲烷溶液285份,除此之外,与A-1的制造方法同样地进行,得到聚碳酸酯树脂粉末。
(B成分)
B-1:利用下述制法得到的粘均分子量19100的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粉末
在带温度计、搅拌机、回流冷却器的反应器中加入离子交换水21591份、48.5%氢氧化钠水溶液3674份,将作为构成上述式〔2〕表示的碳酸酯构成单元的二羟基化合物(I)的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双酚A)3880份和次硫酸盐7.6份溶解后,加入二氯甲烷14565份(相对于二羟基化合物(I)1摩尔为14摩尔),搅拌下在22~30℃用60分钟吹入光气1900份。接下来,加入将48.5%氢氧化钠水溶液1131份、对叔丁基苯酚108份溶解在二氯甲烷800份中而成的溶液,一边搅拌,一边将作为构成上述式〔4〕表示的碳酸酯构成单元的二甲基硅氧烷单元的平均重复数为约37的二羟基芳基末端聚二有机硅氧烷(II)的下述式〔10〕表示的聚二有机硅氧烷化合物204份溶解在二氯甲烷1600份中而成的溶液,以二羟基芳基末端聚二有机硅氧烷(II)相对于每1摩尔二元酚(I)的量为0.0008摩尔/min的速度加入,成为乳化状态后,再次剧烈搅拌。在该搅拌下,以反应液为26℃的状态加入三乙胺4.3份在温度26~31℃继续搅拌1小时,结束反应。反应结束后,分离有机相,用二氯甲烷稀释并水洗后,使其为盐酸酸性,进行水洗,直到水相的导电率与离子交换水几乎相同后,投入到装有温水的捏合机中,边搅拌边使二氯甲烷蒸发,得到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的粉末。脱水后,利用热风循环式干燥机在120℃干燥12小时,得到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粉末。(聚二有机硅氧烷成分含量4.1%,聚二有机硅氧烷结构域的平均尺寸10nm,粘均分子量19100)
B-2:利用下述制法得到的粘均分子量19400的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粉末
使用构成聚碳酸酯构成单元的二甲基硅氧烷单元的重复数为约37的二羟基芳基末端聚二有机硅氧烷430份,使搅拌时间为45分钟,除此之外,与B-1的制造方法同样地实施,得到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粉末。(聚二有机硅氧烷成分含量8.2%,聚二有机硅氧烷结构域的平均尺寸13nm,粘均分子量19400)
B-3:利用下述制法得到的粘均分子量19200的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粉末
使构成聚碳酸酯构成单元的二甲基硅氧烷单元的平均重复数为约100,除此之外,与B-1的制造方法同样地实施,得到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粉末。(聚二有机硅氧烷成分含量4.2%,聚二有机硅氧烷结构域的平均尺寸25nm,粘均分子量19200)
B-4:利用下述制法得到的粘均分子量19600的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粉末
使构成聚碳酸酯构成单元的二甲基硅氧烷单元的平均重复数为约150,除此之外,与B-1的制造方法同样地实施,得到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粉末。(聚二有机硅氧烷成分含量4.2%,聚二有机硅氧烷结构域的平均尺寸38nm,粘均分子量19600)
B-5:利用下述制法得到的粘均分子量18900的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粉末
使构成聚碳酸酯构成单元的二甲基硅氧烷单元的平均重复数为约13,除此之外,与B-1的制造方法同样地实施,得到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粉末。(聚二有机硅氧烷成分含量4.2%,聚二有机硅氧烷结构域的平均尺寸1.0nm,粘均分子量18900)
B-6:利用下述制法得到的粘均分子量19200的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粉末
使构成聚碳酸酯构成单元的二甲基硅氧烷单元的平均重复数为13,使聚二有机硅氧烷化合物为2份,除此之外,与B-1的制造方法同样地实施,得到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粉末。(聚二有机硅氧烷成分含量0.04%,聚二有机硅氧烷结构域的平均尺寸0.3nm,粘均分子量19200)
B-7:利用下述制法得到的粘均分子量18500的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粉末
使构成聚碳酸酯构成单元的二甲基硅氧烷单元的平均重复数为约200,除此之外,与B-1的制造方法同样地实施,得到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粉末。(聚二有机硅氧烷成分含量4.2%,聚二有机硅氧烷结构域的平均尺寸48nm,粘均分子量18500)
(C成分)
C-1: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株式会社ADEKA制:ADK STAB PEP-36)
C-2: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株式会社ADEKA制:ADK STAB PEP-24G)
(其它成分)
D-1:以间苯二酚双[二(2,6-二甲基苯基)磷酸酯]为主成分的磷酸酯(大八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PX-200(商品名))
D-2:全氟丁磺酸钾盐(大日本油墨化学株式会社制:Megafac F-114P(商品名))
E-1:单硬脂酸甘油酯(RIKEN VITAMIN株式会社制:RIKEMALS-100A(商品名))
F-1:受阻酚系抗氧化剂(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Irganox1076(商品名))
G-1:UV吸收剂(CHEMIPRO KASEI株式会社制:KEMISORB 79(商品名))
H-1:荧光增白剂(Hakkol Chemical株式会社制:Hakkol PSR(商品名))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作为导光板、面光源体是有用的。

Claims (12)

1.一种具有导光性能的树脂组合物,含有(A)聚碳酸酯树脂即A成分和(B)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即B成分,该树脂组合物的粘均分子量为1.2×104~1.3×104的范围,B成分是在聚碳酸酯聚合物的基质中存在平均尺寸为0.5~40nm的聚二有机硅氧烷结构域的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导光性能的树脂组合物,其中,B成分是由下述式〔2〕表示的聚碳酸酯嵌段和下述式〔4〕表示的聚二有机硅氧烷嵌段构成的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
所述式〔2〕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8的烷基、碳原子数1~18的烷氧基、碳原子数6~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6~20的环烷氧基、碳原子数2~10的链烯基、碳原子数3~14的芳基、碳原子数3~14的芳氧基、碳原子数7~20的芳烷基、碳原子数7~20的芳烷氧基、硝基、醛基、氰基和羧基中的基团,各自存在多个时,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e和f分别为1~4的整数,W为单键或选自下述式〔3〕表示的基团中的至少1个基团,
所述式〔3〕中,R11、R12、R13、R14、R15、R16、R17和R18各自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原子、碳原子数1~18的烷基、碳原子数3~14的芳基和碳原子数7~20的芳烷基中的基团,R19和R20各自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8的烷基、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6~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6~20的环烷氧基、碳原子数2~10的链烯基、碳原子数3~14的芳基、碳原子数6~10的芳氧基、碳原子数7~20的芳烷基、碳原子数7~20的芳烷氧基、硝基、醛基、氰基和羧基中的基团,存在多个时,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g为1~10的整数,h为4~7的整数,
所述式〔4〕中,R3、R4、R5、R6、R7和R8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12的取代或无取代的芳基,R9和R10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烷基、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p为自然数,q为0或自然数,p+q为150以下的自然数,X为碳原子数2~8的二价脂肪族基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导光性能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以树脂组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式〔4〕中含有的下述式〔5〕表示的聚二有机硅氧烷嵌段的含量为0.001~1.0重量%,
所述式〔5〕中,R21、R22、R23、R24、R25和R26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12的取代或无取代的芳基,r为自然数,s为0或自然数,r+s为150以下的自然数。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导光性能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以树脂组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式〔4〕中含有的所述式〔5〕表示的聚二有机硅氧烷嵌段的含量为0.01~0.5重量%。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导光性能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B成分是在聚碳酸酯聚合物的基质中存在平均尺寸为0.5~18nm的聚二有机硅氧烷结构域的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导光性能的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A)聚碳酸酯树脂即A成分100重量份,含有(B)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即B成分0.01~10重量份。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导光性能的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即A成分100重量份,含有(C)下述式〔1〕表示的磷系稳定剂即C成分0.01~1.0重量份,
式〔1〕中,A1、A2各自独立地为芳基或烷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8.一种导光板,是将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成型而成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光板,其中,导光板的长边方向的长度为50~130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导光板,其中,占导光板的至少80%的区域的厚度为0.2~0.4mm的范围。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板,其中,在导光板的一面赋予棱镜的形状,在相反的面赋予圆弧状凸或凹型形状。
12.一种面光源体,是在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板的单面设置反射板而成的。
CN201380029867.3A 2012-06-07 2013-05-29 具有导光性能的树脂组合物以及由其构成的导光板和面光源体 Pending CN10433464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30110 2012-06-07
JP2012130110 2012-06-07
PCT/JP2013/064922 WO2013183521A1 (ja) 2012-06-07 2013-05-29 導光性能を有する樹脂組成物、並びにそれからなる導光板および面光源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34641A true CN104334641A (zh) 2015-02-04

Family

ID=49711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9867.3A Pending CN104334641A (zh) 2012-06-07 2013-05-29 具有导光性能的树脂组合物以及由其构成的导光板和面光源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809358B2 (zh)
KR (1) KR20150023415A (zh)
CN (1) CN104334641A (zh)
TW (1) TW201412867A (zh)
WO (1) WO201318352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2727A (zh) * 2015-08-27 2018-04-17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形品
CN111386298A (zh) * 2017-12-21 2020-07-07 帝人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物、其树脂组合物和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75979B2 (ja) * 2014-07-09 2019-09-18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WO2018159780A1 (ja) * 2017-03-01 2018-09-07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KR20210091768A (ko) * 2018-11-14 2021-07-22 에스에이치피피 글로벌 테크놀러지스 비.브이. 고온 성능을 갖는 압출 커패시터 필름,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물품
WO2020196343A1 (ja) * 2019-03-22 2020-10-01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共重合体及びポリシロキサ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ポリカーボネート共重合体、ポリシロキサン化合物、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1096A (zh) * 2003-02-21 2006-03-22 通用电气公司 半透明热塑性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模塑制品
CN101356233A (zh) * 2006-01-06 2009-01-28 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 导光板用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导光板
CN102171291A (zh) * 2008-10-07 2011-08-31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透明阻燃性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形体
CN102471474A (zh) * 2009-07-29 2012-05-23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66639B2 (ja) * 2006-01-06 2013-08-21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導光板
JP5337365B2 (ja) * 2007-10-18 2013-11-06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樹脂スタンパ用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樹脂スタンパ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樹脂スタンパ
CN101706637B (zh) * 2009-04-03 2011-07-13 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高显示质量的画素电极结构
JP5684470B2 (ja) * 2009-11-11 2015-03-11 帝人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EP2578636B2 (en) * 2010-05-27 2022-06-22 Idemitsu Kosan Co., Ltd.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polycarbonate resin
JP5808425B2 (ja) * 2011-11-17 2015-11-10 帝人株式会社 導光性能を有する樹脂組成物、それからなる導光成形品および面光源体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1096A (zh) * 2003-02-21 2006-03-22 通用电气公司 半透明热塑性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模塑制品
CN101356233A (zh) * 2006-01-06 2009-01-28 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 导光板用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导光板
CN102171291A (zh) * 2008-10-07 2011-08-31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透明阻燃性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形体
CN102471474A (zh) * 2009-07-29 2012-05-23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物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2727A (zh) * 2015-08-27 2018-04-17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形品
US20180251606A1 (en) 2015-08-27 2018-09-06 Idemitsu Kosan Co., Ltd.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thereof
US10550229B2 (en) 2015-08-27 2020-02-04 Idemitsu Kosan Co., Ltd.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thereof
CN111386298A (zh) * 2017-12-21 2020-07-07 帝人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物、其树脂组合物和其制造方法
CN111386298B (zh) * 2017-12-21 2023-01-13 帝人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物、其树脂组合物和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3183521A1 (ja) 2016-01-28
KR20150023415A (ko) 2015-03-05
JP5809358B2 (ja) 2015-11-10
TW201412867A (zh) 2014-04-01
WO2013183521A1 (ja) 2013-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04094B (zh) 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
CN103958610A (zh) 具有导光性能的树脂组合物、由其构成的导光成型品和面光源体
CN104334641A (zh) 具有导光性能的树脂组合物以及由其构成的导光板和面光源体
JP2006249288A (ja) 光拡散性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6426372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CN102597111A (zh) 由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挤出成型品
CN103547857A (zh) 导光体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以及由它形成的导光体和面光源体
JP5947117B2 (ja) 蛍光発光性樹脂組成物
JP5279164B2 (ja) 芳香族ポリカ−ボネ−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体
JP2011219595A (ja) 難燃光拡散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からなる押し出し成形品
JP2011116839A (ja) 難燃光拡散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6133644B2 (ja) 難燃光拡散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2013221046A (ja) 導光性能を有する樹脂組成物、並びにそれからなる導光板および面光源体
JP2016108389A (ja) 光拡散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2015218325A (ja) 光拡散性樹脂組成物
WO2019004127A1 (ja) 強化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5654224B2 (ja) 光拡散性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TW202202571A (zh) 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品
JP2022154124A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JP2023149670A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JP2018044062A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並びにそれからなる導光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1102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