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53143B -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53143B
CN104253143B CN201410246781.2A CN201410246781A CN104253143B CN 104253143 B CN104253143 B CN 104253143B CN 201410246781 A CN201410246781 A CN 201410246781A CN 104253143 B CN104253143 B CN 1042531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organic light
layer
display device
emitting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467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53143A (zh
Inventor
李善熙
金明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53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531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531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531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0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LCD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6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comprising getter material or desicca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including getter material or desicca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851Division of substrat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可以防止水从外部渗透到其中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其上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和用于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驱动器件;第二基板,其面对所述第一基板;粘性层,其***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以覆盖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整个区域,并且所述粘性层包括用于吸水的填充剂;第一粘附层,其用于将所述粘性层粘附于所述第一基板,其中,所述粘性层由包括交联官能基团并且在室温下具有粘性特性的材料形成。

Description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本申请要求2013年6月28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3-0075292的权益,该专利申请特此出于所有目的以引用方式并入,视同完全在本文中阐明一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的发展,平板显示器(FPD)的重要性增加,由此诸如液晶显示器(LCD)、场发射显示器(FED)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OLED)的各种类型的平板显示器已经被商业化。
在平板显示器之中,与不是自发光装置的液晶显示器不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是不需要背光的自发光装置,由此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作为可取代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装置受到很多关注,这归因于重量轻和薄类型、优异的视角、优异的对比度、低功耗和快响应速度这些优点。
如果这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暴露于水,则其电极会受损,由此出现像素区不发光的问题。因此,通常使用封装技术来防止水从外部渗透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下文中,将参照图1A和图1B描述应用根据相关技术的封装技术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图1A是简要示出应用根据相关技术的封装技术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1A中示出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0包括第一基板1和面对第一基板1的第二基板2,其中,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彼此分隔开,并且它们的边缘部分通过密封构件密封并且彼此结合。
更详细地,针对各像素区P在第一基板1上形成驱动薄膜晶体管DTr,并且在第一基板1上顺序地形成构成有机发光二极管E的第一电极11、有机发光层13和第二电极15。第一电极11与驱动薄膜晶体管DTr电连接。就图1A中示出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而言,由于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通过密封构件被密封,因此防止了水从外部渗透到其中。
然而,就图1A中示出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而言,由于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之间的部分是空的并且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只通过密封构件彼此结合,因此密封构件可能会因外部冲击受损或者第一基板1可能会受到第二基板2弯曲的不利影响,由此在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0中可能会出现缺陷。
图1B是简要示出应用根据另一个相关技术的封装技术的另一个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1B中示出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0包括第一基板1和面对第一基板1的第二基板2,并且在第一基板1的整个表面上沉积硬化树脂30。硬化树脂30包含用于吸收水的吸水剂31。用硬化树脂30将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彼此完全结合。以此方式,在图1B中示出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由于在第一基板1的整个表面上沉积了硬化树脂30,所以可防止水进入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0中。另外,由于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之间的空间隔完全填充了硬化树脂30,因此即使向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0施加了外力或冲击,第一基板1或第二基板也不容易受损。
然而,就图1B中示出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而言,如果硬化树脂30中包含的吸水剂31吸水,则其体积增大多达1.5倍至2倍,体积增大的吸水剂31增加了对于硬化树脂30的应力,由此与第一基板1或第二基板2的粘附变差。
出于这个原因,如图2A和图2B中所示,在第一基板1和硬化树脂30之间以及在第二基板2和硬化树脂30之间出现间隙40。具体地,由于第一基板1和硬化树脂30之间的间隙,导致出现硬化树脂30与第一基板分离,由此出现如图2C中所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受损的问题。结果,出现水会通过受损区渗透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致力于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相关技术的局限性和缺点导致的一个或更多个问题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供了可以防止水从外部渗透到其中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在于提供了可以防止出现由于吸收了从外部渗透到其中的水而造成的分离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额外优点和特征将在随后的描述中部分阐述并且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下文后将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得知。可以通过书面描述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本文中实施和广义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其上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和用于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驱动器件;第二基板,其面对所述第一基板;粘性层,其***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以覆盖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整个区域,所述粘性层包括用于吸水的填充剂;第一粘附层,其用于将所述粘性层粘附于所述第一基板,其中,所述粘性层由包括交联官能基团并且在室温下具有粘性特性的材料形成。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用于制造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粘性层粘附于第一粘附层,所述粘性层包括用于吸水的填充剂并且具有交联官能基团在室温下具有粘性特性;将所述粘性层粘附于第二基板;通过将所述第一粘附层粘附于上面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和用于驱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驱动器件的第一基板,将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彼此结合。
要理解,对本发明的以上总体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对要求保护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入且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A和图1B是简要示出应用根据相关技术的封装技术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2A和图2B是示出第一基板和硬化树脂之间以及第二基板和硬化树脂之间的间隙的示图;
图2C是示出由于因间隙造成的水渗透而受损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示图;
图3是简要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4是简要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5是简要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6是简要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7A至图7C是简要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制造工序步骤的截面图;以及
图8A至图8C是简要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制造工序步骤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任何可能的地方,在整个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
同时,应该如下地理解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术语。
要理解,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单数措辞包括复数措辞,除非上下文不同地限定。诸如“第一”和“第二”的术语意在辨别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并且要理解,本发明的范围不应该受这些术语限制。
另外,要理解,诸如“包括”和“具有”的术语意在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可选的可能性。
当某个结构形成在另一个结构“上”和“下”时,要理解,本公开包括这些结构彼此接触并且在以上结构之间***有第三结构。然而,当使用术语“直接在…上”或“直接在…下”时,要理解限制成这些结构彼此接触。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总体上,根据所发射光的透射方向,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可分为顶部发射型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和底部发射型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下文中,为了方便描述,假设根据本发明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是底部发射型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然而,随后将描述的本发明的主要特征可以同等地应用于顶部发射型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第一实施方式
图3是简要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如图3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100、第二基板200、粘性层210和第一粘附层220。
在第一基板100上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E和用于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E的驱动器件DTr。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一个或更多个薄膜晶体管TFT实现驱动器件。可以通过有机发光二极管E和驱动器件DTr的组合来定义一个像素P。
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构成驱动器件DTr的薄膜晶体管和有机发光二极管E。
如图3中所示,驱动器件DTr包括栅极110、有源层130、蚀刻阻止件140、源极150a和漏极150b。有机发光二极管E包括第一电极170、有机发光层180和第二电极190。
更详细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100、栅极110、栅绝缘膜120、有源层130、蚀刻阻止件140、源极150a、漏极150b、第一钝化层160、平整层165、第一电极170、堤状层175、有机发光层180、第二电极190和第二钝化层195。
尽管主要使用玻璃作为第一基板100,但可以使用可弯曲或柔性的透明塑料(例如,聚酰亚胺)作为第一基板100。如果使用聚酰亚胺作为第一基板100的材料,则考虑到在第一基板100上执行高温沉积工序,可以使用可容忍高温的具有优异耐热性的聚酰亚胺。
在第一基板100上对栅极100构图。第一栅极可以由Mo、Al、Cr、Au、Ti、Ni、Nd、Cu或其合金制成,并且可以由以上金属或合金的单层或两层或更多层制成。
在栅极110上形成栅绝缘膜120,以使栅极110与有源层130绝缘。栅绝缘膜120可以由诸如硅氧化物或硅氮化物的无机绝缘材料制成,但不限于此。栅绝缘膜120可以由诸如感光亚克力或苯并环丁烯(BCB)的有机绝缘材料制成。
在栅绝缘膜120上对有源层130构图。有源层130被形成为与栅极110交叠。有源层130可以由诸如In-Ga-Zn-O(IGZO)的氧化物半导体制成,但不限于此。有源层130可以由基于硅的半导体制成。
在有源层130上对蚀刻阻止件140构图。蚀刻阻止件140用于防止有源层130的沟道区在用于对源极150a和漏极150b构图的蚀刻工序期间被蚀刻。蚀刻阻止件140可以由诸如硅氧化物或硅氮化物的无机绝缘材料制成,但不限于此。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省略蚀刻阻止件140。
在蚀刻阻止件140上对源极150a和漏极150b构图,同时它们彼此面对。源极150a朝向有源层130的一侧延伸并且与有源层130连接。漏极150b朝向有源层130的另一侧延伸并且与有源层130连接。源极150a和漏极150b可以由Mo、Al、Cr、Au、Ti、Ni、Nd、Cu或它们的合金制成,并且可以由以上金属或合金的单层或两个或更多个的多层制成。
在源极150a和漏极150b上形成第一钝化层160。第一钝化层160可以由诸如硅氧化物或硅氮化物的无机绝缘材料制成,但不限于此。第一钝化层160可以由诸如感光亚克力或苯并丁烯(BCB)的有机绝缘材料制成。
在第一钝化层160上形成平整层165,用于减小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表面台阶差。这种平整层165可以由诸如感光亚克力或苯并丁烯(BCB)的有机绝缘材料制成。
在平整层165上对第一电极170构图。第一电极170通过平整层165和第一钝化层160中设置的接触孔与漏极150b连接。由于根据本发明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是底部发射型,因此第一电极170可以由用作阳极的、逸出功值相对高的透明导电材料(例如,铟锡氧化物(ITO)或铟锌氧化物(IZO))形成。
在平整层165上对堤状层175构图。更详细地,堤状层175被构图以与驱动器件DTr交叠,通过堤状层175限定其中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区域。堤状层175可以由例如聚酰亚胺、感光亚克力或苯并环丁烯(BCB)的有机绝缘材料制成,但不限于此。
在第一电极170上形成有机发光层180。尽管未示出,但有机发光层180可以按顺序沉积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这样的方式形成。然而,可以省略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中的一个层或两个层或更多个层。有机发光层180可以被形成为使各像素发射相同颜色(例如,白(W)光),或者有机发光层180可以被形成为使各像素发射各自不同的颜色(例如,红光、绿光、蓝光或白光)。
在有机发光层180上形成第二电极190。第二电极190可以被形成为用于所有像素公共电极的类型对于各像素而言没有变化。换句话讲,可以在堤状层175以及有机发光层180上形成第二电极190。由于根据本发明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是底部发射型,因此第二电极190可以由用作阴极电极的不透明导电材料形成。例如,第二电极190可以由从Al、AlNd、Ag、Mg、Au和AlMg中选择的任一种形成,这些材料是逸出功值比第一电极170的逸出功值相对低的金属材料。
在第二电极190上形成第二钝化层195,以包围驱动器件DTr和有机发光二极管E。第二钝化层190用于防止外部湿气渗透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从而钝化形成在第一基板100上的驱动器件DTr和有机发光二极管E。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钝化层195可以由诸如硅氧化物或硅氮化物的无机绝缘材料制成,但不限于此。第二钝化层195可以由诸如感光亚克力或苯并环丁烯(BCB)的有机绝缘材料制成。
图3中示出的驱动器件DTr只是示例性的并且可以形成为各种结构。例如,尽管图3的驱动器件DTr具有栅极110存在于有源层130下方的底部栅结构,但在修改的实施方式中,驱动器件DTr可以具有栅极110存在于有源层130上方的顶部栅结构。
再次参照图3,第二基板200被结合到第一基板100以彼此面对,从而封装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基板200可以由包括Mg的金属材料形成。在本发明中,因为Mg可以由于其良好的导热性而用于散热,所以第二基板200由包括Mg的金属材料形成。以此方式,由于在本发明中第二基板200由包括Mg的金属材料形成,因此不需要用诸如风扇或热管的散热器用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散热,由此可以更容易地得到重量轻且薄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根据这个实施方式,可以在第二基板200的一个表面上形成金属氧化物层(未示出)。这个金属氧化物层可以将第二基板200与外部绝缘,同时均匀地氧化由Mg形成的第二基板200。此时,可以通过对第二基板200的一个表面作阳极处理,来形成金属氧化物层。在这种情况下,阳极处理是一种电镀方法,用于通过在将第二基板200的一个表面浸没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状态下用阳极导通第二基板,通过在阳极处产生的氧气来氧化第二基板200的这个表面。
在本发明中,由于使用预定厚度的Mg形成第二基板200,因此第二基板200没有被完全氧化并且只有第二基板200的表面变成MgO,由此在第二基板200的一个表面上形成金属氧化物层。
如上所述,由于在本发明中使用具有优异导热性的Mg形成第二基板200,因此即使不需要单独的散热器,也可以改进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散热特性,由此可以更容易地得到重量轻且薄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再次参照图3,粘性层210和第一粘附层220被完全***在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之间,由此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彼此结合。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粘性层210和第一粘附层220。
粘性层210被***在第二基板200和第一粘附层220之间,以覆盖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的整个区域。此时,在粘性层210中包括用于吸收从外部渗透的水的填充剂215。
根据本发明的粘性层210可以由具有交联官能团并且在室温下具有粘性特性的材料形成。如果填充剂215吸收水,则其体积增大多达1.5倍至2倍。由于如果粘性层210由没有交联官能团的在室温下没有粘性特性的材料形成,则粘性层210不能耐受由于填充剂215的体积增大而导致的应力,因此粘性层210由具有交联官能团并且在室温下具有粘性特性的材料形成。因此,就本发明而言,粘性层210由具有交联官能团在室温下具有粘性特性的材料形成,由此粘性层210可以耐受因填充剂215由于吸水而体积增大所导致的应力。
为此目的,粘性层210可以由在20℃至120℃的温度范围内储能弹性模量为0.001MPa至100MPa的材料或者玻璃转化温度Tg为-70℃至10℃的材料形成。这是因为,如果储能弹性模量大于100MPa,则粘性特性会降低,如果储能弹性模量小于0.001MPa,则粘性层210难以保持于固定状态,如果玻璃转化温度Tg低于-70℃或高于10℃,则粘性层210在室温下不能具有粘性特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基于聚烯烃的材料或基于聚烯烃的聚合物(诸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和乙烯丙烯酸乙酯(EEA))形成粘性层210。这是因为,基于聚烯烃的材料根据疏水(非极性)特性而具有优异的防水性。
对于另一个示例,可以使用聚酰亚胺(PI)、聚酰胺(PA)、聚氯乙烯(PVC)或丙烯酸聚合物材料形成粘性层210。
粘性层210可以被形成为具有5μm至100μm的厚度。这是因为,如果粘性层210的厚度比5μm薄,则粘性层210难以包括填充剂215,从而降低吸水效率,并且如果粘性层210的厚度比100μm厚,则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厚度会变厚。
填充剂215被包括在粘性层210中并且用于吸水。具有可以吸收或去除通过物理或化学反应从外部流入的水或湿气的成分的任何种类的材料可以被用作填充剂2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填充剂215可以是通过与流入粘性层210的湿气、水或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而吸收水或湿气的水反应吸收剂。
水反应吸收剂可以由诸如铝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金属盐或P2O5的金属粉末的单种或两种或更多种混合物制成,并且可以使用二氧化硅、沸石、氧化锆或蒙脱石制成物理吸收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构成水反应吸收剂的金属氧化物的详细示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Li2O、Na2O、BaO、CaO和MgO,金属盐的示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Li2SO4、Na2SO4、CaSO4、MgSO4、CoSO4、Ga2(SO4)3、Ti(SO4)2或NiSO4的硫酸盐、诸如CaCl2、MgCl2、SrCl2、YCl3、CuCl2、CsF、TaF5、NbF5、LiBr、CaBr2、CeBr3、SeBr4、VBr3、MgBr2、BaI2或MgI2的金属卤化物、或诸如Ba(ClO4)2或Mg(ClO4)2的金属氯酸盐。
同时,尽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填充剂215是水反应吸收剂,但在修改的实施方式中,填充剂215可以是通过使水或吸收的移动路径长来减少水或湿气的外部渗透的物理吸收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填充剂215的含量按重量计可以是10%至100%。这是因为,如果填充剂215的含量按重量计小于10%,则吸水效率降低。
第一粘附层220意在将粘性层210粘附于第一基板10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粘附层220可以由包括硬化官能基团的硬化树脂形成。此时,硬化树脂可以是热硬化树脂、光学硬化树脂、或双重硬化树脂,并且硬化官能基团可以是异氰酸盐基团、羟基基团、羧基基团、酰胺基团、环氧基团、环醚基团、硫醚基团、缩醛基团和内酯基团中的一种或更多种。
同时,此第一粘附层220可以被形成为具有2μm至20μm的厚度。这是因为,如果第一粘附层220的厚度比2μm薄,则粘附性会降低,并且如果第一粘附层220的厚度比20μm厚,则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厚度会变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粘附层220还可以包括用于更完美防止出现外部水渗透的填充剂215。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粘附层220包括硬化官能基团,因此第一粘附层220不能耐受由于填充剂215吸水使填充剂215体积增大而造成的应力,由此会产生间隙。由于这个间隙是在填充剂215的含量是20%或更大时产生的,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粘附层220优选地包括含量小于20%的填充剂21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粘性层210被形成为具有5μm至100μm的厚度并且第一粘附层220被形成为具有2μm至20μm的厚度。然而,在修改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粘附层220和粘性层210可以被形成为使得第一粘附层220和粘性层210的厚度比是0.1至1.5,而不限于以上厚度。
如果针对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只使用粘性层210,则在由形成在第一基板100上的元件所引起的台阶差中捕获气泡,由此粘附特性可能降低并且粘性层210可以通过第一粘附层220被固定。为此原因,针对根据本发明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使用粘性层210和第一粘附层220的双层结构。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由于在由具有交联官能基团在室温下具有粘性特性的材料所形成的粘性层210中包括用于吸水的填充剂215并且粘性层210被完全***在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之间,因此可以防止水从外部渗透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即使填充剂由于吸水而体积增大,粘性层210也可以耐受因填充剂体积增大造成的应力,由此可以防止在粘性层210和第一基板100之间以及在粘性层210和第二基板200之间出现分离。
另外,由于可以防止在第一基板100和粘性层210之间以及在第二基板200和粘性层210之间出现分离,因此可以阻止因分离造成的水渗透,并且可以防止有机发光二极管E和钝化有机发光二极管E的第二钝化层195受损。
第二实施方式
图4是简要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如图4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100、第二基板200、粘性层210、第一粘附层220和第二粘附层230。
由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除了它还包括第二粘附层230之外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相同,因此将省略对除了第二粘附层230之外的其它元件的详细描述。下文中,将只详细描述第二粘附层230。
第二粘附层230意在将粘性层210粘附于第二基板200,并且被形成为覆盖第二基板200的整个区域。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粘附层230可以由包括硬化官能基团的硬化树脂形成。此时,硬化树脂可以是热硬化树脂、光学硬化树脂或双重硬化树脂,并且硬化官能基团可以是异氰酸盐基团、羟基基团、羧基基团、酰胺基团、环氧基团、环醚基团、硫醚基团、缩醛基团和内酯基团中的一种或更多种。
此第二粘附层230可以被形成为具有2μm至20μm的厚度。这是因为,如果第二粘附层230的厚度比2μm薄,则粘附性会降低,并且如果第二粘附层230的厚度比20μm厚,则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厚度会变厚。在修改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粘附层230可以被形成为使得第二粘附层230和粘性层210的厚度比是0.1至1.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粘附层230还可以包括更完美地防止出现外部水渗透的填充剂215。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二粘附层230包括硬化官能基团,因此第二粘附层230不能耐受由于填充剂215吸水使填充剂215体积增大而造成的应力,由此会产生间隙。由于这个间隙是在填充剂215的含量是20%或更大时产生的,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粘附层230优选地包括含量小于20%的填充剂215。
如上所述,由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用于将粘性层210粘附于第二基板200的第二粘附层230,因此粘性层210和第二基板200之间的粘附性可以比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的粘附性有进一步提高。
结果,可以有效地防止第二基板200和粘性层210之间的分离,由此可以更完美地阻止因分离造成的水渗透。
第三实施方式和第四实施方式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上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第二钝化层195,第二钝化层195通过防止外部湿气渗透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来钝化有机发光二极管E和驱动器件DTr。
然而,如上所述,可以只通过粘性层210、第一粘附层220或第二粘附层230防止水从外部渗透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因此,对于薄型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可以如图5中所示按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省略第二钝化层195这样的方式设置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另外,对于薄型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可以如图6中所示按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省略第二钝化层195这样的方式设置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用于制造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方法
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方法。
第一实施方式
图7A至图7C是简要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制造工序步骤的截面图,并且涉及根据图3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制造工序。
如图7A中所示,将粘性层210和第一粘附层220彼此粘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层叠方法将粘性层210和第一粘附层220彼此粘附。粘性层210和第一粘附层220优选地被形成为大小可以覆盖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的整个区域以阻止水从外部渗透到其中,并且粘性层210包括用于吸水的填充剂215。
粘性层210可以由具有交联官能团在室温下具有粘性特性的材料形成。为此目的,粘性层210可以由在20℃至120℃的温度范围内储能弹性模量为0.001MPa至100MPa的材料或者玻璃转化温度Tg为-70℃至10℃的材料形成。例如,可以使用基于聚烯烃的材料或基于聚烯烃的聚合物(诸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乙烯醋酸乙烯(EVA)和乙烯丙烯酸乙酯(EEA))形成粘性层210,或者可以使用聚酰亚胺(PI)、聚酰胺(PA)、聚氯乙烯(PVC)或丙烯酸聚合物材料形成粘性层210。
此时,粘性层210被形成为具有5μm至100μm的厚度。
可以使用诸如Li2O、Na2O、BaO、CaO和MgO的金属氧化物形成粘性层210中包括的填充剂215,还可以使用包括诸如Li2SO4、Na2SO4、CaSO4、MgSO4、CoSO4、Ga2(SO4)3、Ti(SO4)2或NiSO4的硫酸盐、诸如CaCl2、MgCl2、SrCl2、YCl3、CuCl2、CsF、TaF5、NbF5、LiBr、CaBr2、CeBr3、SeBr4、VBr3、MgBr2、BaI2或MgI2的金属卤化物、或诸如Ba(ClO4)2或Mg(ClO4)2的金属氯酸盐的金属盐形成填充剂215。
此时,填充剂215的含量按重量计可以是10%至100%。
第一粘附层220可以由包括硬化官能基团的硬化树脂形成。此时,硬化树脂可以是热硬化树脂、光学硬化树脂、或双重硬化树脂,并且硬化官能基团可以是异氰酸盐基团、羟基基团、羧基基团、酰胺基团、环氧基团、环醚基团、硫醚基团、缩醛基团和内酯基团中的一种或更多种。
同时,此第一粘附层220可以被形成为具有2μm至20μm的厚度。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粘附层220还可以包括用于更完美防止出现外部水渗透的填充剂215。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粘附层220优选地包括含量小于20%的填充剂215。
接着,如图7B中所示,粘性层210的粘附于第一粘附层220的表面(下文中,称为“第一表面”)的相对表面(下文中,称为“第二表面”)被粘附于第二基板20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使用层叠方法将粘附层210的第二表面粘附于第二基板20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基板200可以由包括Mg的金属材料形成。在本发明中,因为Mg由于其良好的导热性而可以用于散热,因此不需要用诸如风扇或热管的散热器用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散热,由此可以更容易地得到重量轻且薄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为此原因,第二基板200由包括Mg的金属材料形成。
根据这个实施方式,可以在第二基板200的一个表面上形成金属氧化物层(未示出)以均匀氧化第二基板200。此时,可以通过对第二基板200的一个表面作阳极处理来形成金属氧化物层。
接着,第一粘附层220的粘附于粘性层210的表面(下文中,称为“第一表面”)的相对表面(下文中,称为“第二表面”)被粘附于上面形成有被第二钝化层195覆盖的有机发光二极管E和驱动器件DTr的第一基板100,由此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彼此结合。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可以根据形成薄膜晶体管的通用工序和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通用工序形成驱动器件DTr和有机发光二极管E,因此将省略其详细形成工序。
如上所述,由于在由具有交联官能基团在室温下具有粘性特性的材料形成的粘性层210中包括用于吸水的填充剂215并且粘性层210被完全***在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之间,因此可以防止水从外部渗透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由于粘性层210可以耐受因填充剂体积增大所造成的应力,因此可以防止在粘性层210和第一基板100之间以及在粘性层210和第二基板200之间出现分离。另外,由于可以防止在第一基板100和粘性层210之间以及在第二基板200和粘性层210之间出现分离,因此不会出现水渗透到分离区域中,由此可以防止有机发光二极管E和钝化有机发光二极管E的第二钝化层195受损。
尽管在图7C中描述了有机发光二极管E和驱动器件DTr被第二钝化层195包围,但在修改的实施方式中,对于薄型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而言,可以省略形成第二钝化层195的工序。
第二实施方式
图8A至图8C是简要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制造工序步骤的截面图,并且涉及根据图4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制造工序。
如图8A中所示,将第一粘附层220、粘性层210和第二粘附层230顺序地彼此粘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层叠方法将第一粘附层220、粘性层210和第二粘附层230彼此粘附。此时,第一粘附层220、粘性层210和第二粘附层230优选地被形成为大小可以覆盖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的整个区域,以阻止水从外部渗透到其中。
粘性层210和第一粘附层220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粘性层210和第一粘附层220相同,第二粘附层230可以以与第一粘附层220相同的方式形成。因此,将省略对粘性层210、第一粘附层220和第二粘附层230的详细描述。
接着,如图8B中所示,第二粘附层230的粘附于粘性层210的表面(下文中,称为“第一表面”)的相对表面(下文中,称为“第二表面”)被粘附于第二基板20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使用层叠方法将第二粘附层230的第二表面粘附于第二基板200。
由于第二基板20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基板200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接着,如图8C中所示,第一粘附层220的第二表面粘附于上面形成有被第二钝化层195覆盖的有机发光二极管E和驱动器件DTr的第一基板100,由此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彼此结合。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可以根据形成薄膜晶体管的通用工序和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通用工序形成驱动器件DTr和有机发光二极管E,因此将省略其详细形成工序。
如上所述,由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制造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用于将粘性层210粘附于第二基板200的第二粘附层230,因此粘性层210和第二基板200之间的粘附性比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制造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有进一步改进。结果,可以更有效地防止在第二基板200和粘性层210之间出现分离,由此可以更完美地阻止因分离造成的水渗透。
尽管在图8C中描述了有机发光二极管E和驱动器件DTr被第二钝化层195包围,但在修改的实施方式中,对于薄型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而言,可以省略形成第二钝化层195的工序。
根据本发明,可以得到下面的优点。
由于包括用于吸水的填充剂的粘性层被***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整个区域,因此可以防止水从外部渗透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
另外,由于在不具有硬化官能基团的粘性层中包括用于吸水的填充剂,因此即使填充剂由于吸水而体积增大,粘性层的应力可以降低,由此可以防止在粘性层和第一基板之间以及在粘性层和第二基板之间出现分离。
另外,由于可以防止在第一基板和粘性层之间以及在第二基板和粘性层之间出现分离,因此可以阻止因分离造成的水渗透,由此可以防止有机发光二极管和钝化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第二钝化层受损。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本发明中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因此,本发明意在覆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基板,其上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和用于驱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驱动器件;
第二基板,其面对所述第一基板;
粘性层,其***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以覆盖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整个区域,所述粘性层包括用于吸水的填充剂;以及
第一粘附层,其用于将所述粘性层粘附于所述第一基板,
其中,所述第一粘附层包括用于防止出现外部水渗透的、含量小于20%的填充剂,
其中,所述粘性层由包括交联官能基团并且在室温下具有粘性特性的材料形成,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基板由Mg形成,并且仅将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个表面氧化为MgO以使所述第二基板与外部绝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粘性层由在20℃至120℃的范围内储能弹性模量为0.001MPa至100MPa的材料或者玻璃转化温度Tg为-70℃至10℃的材料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使用基于聚烯烃的材料、聚酰亚胺PI、聚酰胺PA、聚氯乙烯PVC或丙烯酸聚合物材料形所述粘性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填充剂在所述粘性层中的含量按重量计是10%至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粘附层和所述粘性层的厚度比是0.1至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粘附层具有2μm至20μm的厚度并且所述粘性层具有5μm至100μm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还包括钝化层,所述钝化层形成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一粘附层之间以及所述驱动器件和所述第一粘附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粘性层粘附于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二粘附层。
9.一种用于制造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粘性层粘附于第一粘附层,所述粘性层包括用于吸水的填充剂并且具有交联官能基团而在室温下具有粘性特性;
将所述粘性层粘附于第二基板;以及
通过将所述第一粘附层粘附于上面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和用于驱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驱动器件的第一基板,将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彼此接合,
其中,所述第二基板由Mg形成,并且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仅将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个表面氧化为MgO以使所述第二基板与外部绝缘,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粘附层包括用于防止出现外部水渗透的、含量小于20%的填充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粘性层粘附于所述第二基板的步骤包括通过使用第二粘附层将所述粘性层粘附于所述第二基板。
CN201410246781.2A 2013-06-28 2014-06-05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42531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075292 2013-06-28
KR1020130075292A KR102047398B1 (ko) 2013-06-28 2013-06-28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53143A CN104253143A (zh) 2014-12-31
CN104253143B true CN104253143B (zh) 2017-09-15

Family

ID=52114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46781.2A Active CN104253143B (zh) 2013-06-28 2014-06-05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337444B2 (zh)
KR (1) KR102047398B1 (zh)
CN (1) CN1042531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47895B2 (en) 2015-06-17 2018-04-17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Flexible AMOLED display
KR102531132B1 (ko) * 2015-07-29 2023-05-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어레이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CN105118931B (zh) * 2015-09-10 2017-07-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533756B1 (ko) * 2015-09-22 2023-05-1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KR102411420B1 (ko) * 2015-10-31 2022-06-2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KR102516176B1 (ko) * 2015-12-21 2023-03-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JP7418943B2 (ja) 2016-04-29 2024-01-22 三星ディスプレイ株式會社 表示装置
KR102398554B1 (ko) * 2017-08-31 2022-05-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봉지층을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475857B1 (ko) 2017-09-18 2022-12-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CN110518145B (zh) * 2019-08-28 2022-02-2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薄膜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KR20220016234A (ko) 2022-01-14 2022-02-08 김용원 공기추진기(공기펌프와 공기터빈)를 장착한 3륜 자전거
KR20220056159A (ko) 2022-04-04 2022-05-04 김용원 물탱크 내의 스팀집 슈퍼히터에 전력공급한 스팀공급으로 스팀터빈을 구동하는 것과 슈퍼히터로 스팀을 공급하는 스팀청소기에 발전기들을 설치하는 것과 공기터빈의 흡입구들의 공기필터들 설치와 펠티에소자를 이용한 냉온 공기배출과 얼음제조기 시스템
KR20220080053A (ko) 2022-05-27 2022-06-14 김용원 다중 에어 레이어 튜브보트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4056A (zh) * 2010-12-30 2012-07-04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11177A (en) * 1995-11-30 1998-09-22 Motorola, Inc. Passivation of electroluminescent organic devices
US6879110B2 (en) * 2000-07-27 2005-04-1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Method of driving display device
US7221095B2 (en) * 2003-06-16 2007-05-2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light emitting device
JP5408848B2 (ja) * 2007-07-11 2014-02-0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1308200B1 (ko) * 2008-05-06 2013-09-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888667B1 (ko) * 2011-06-24 2018-08-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패턴 리타더 방식의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와 그 제조방법
KR101744875B1 (ko) * 2011-07-11 2017-06-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소자
TWI575793B (zh) * 2011-11-14 2017-03-21 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黏合膜
WO2013073847A1 (ko) * 2011-11-14 2013-05-2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접착 필름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4056A (zh) * 2010-12-30 2012-07-04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001508A1 (en) 2015-01-01
KR20150002033A (ko) 2015-01-07
US9450207B2 (en) 2016-09-20
KR102047398B1 (ko) 2019-11-21
US20160218322A1 (en) 2016-07-28
US9337444B2 (en) 2016-05-10
CN104253143A (zh) 2014-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53143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10439163B2 (en) OLED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display device
US10541381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03794631B (zh) 柔性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6849922B2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3824965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931210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101376818B1 (ko)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JP6818514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6654047A (zh)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KR101107180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4347814A (zh) 有机发光显示器
CN108807496A (zh)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785501B (zh) 柔性oled面板的封装方法及封装结构
TWI596755B (zh)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及其製造方法
TWI755199B (zh) 顯示裝置
CN109166883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KR102516176B1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KR101311670B1 (ko)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146108B1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와 그 밀봉 방법
KR20110065777A (ko) 플렉서블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와 그 제조방법
KR101717075B1 (ko) 유기전기발광소자
CN105280680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101579977B1 (ko) 듀얼 플레이트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와 그 제조방법
KR100761086B1 (ko)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