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04349A - 用于将材料幅从干燥装置转运到后置的功能单元的方法及干燥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将材料幅从干燥装置转运到后置的功能单元的方法及干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04349A
CN104204349A CN201280066846.4A CN201280066846A CN104204349A CN 104204349 A CN104204349 A CN 104204349A CN 201280066846 A CN201280066846 A CN 201280066846A CN 104204349 A CN104204349 A CN 1042043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ing
tzn
dry zone
region
suction ro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668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N.卡纳
E.罗勒尼兹
A.齐格尔万格
H.西斯
W.施瓦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oith Patent GmbH
Original Assignee
Voith Paper Patent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oith Paper Patent GmbH filed Critical Voith Paper Patent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4204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43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GCALENDERS; ACCESSORIES FOR PAPER-MAKING MACHINES
    • D21G9/00Other accessories for paper-making machines
    • D21G9/0063Devices for threading a web tail through a paper-making machine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5/00Dryer section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5/02Drying on cylinders
    • D21F5/04Drying on cylinders on two or more drying cylinder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 Paper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材料幅、尤其是纸幅、纸板幅或薄页纸幅形式的纤维料幅(F)从用于制造这种材料幅的机器(26)的干燥装置(1)转运到布置在所述干燥装置(1)后面的功能单元(4)的方法,在所述干燥装置中支承在连续循环的干燥带(3)上的材料幅在与多个能加热的干燥滚筒(TZn,TZn-1,TZn-2,TZn-3)的表面和布置在所述干燥滚筒之间的转向辊(5)直接接触的情况下被交替地导引通过所述干燥滚筒(TZn,TZn-1,TZn-2,TZn-3),其中,在将前导条(AS)从所述干燥装置(1)转运到后置的功能单元(4)之后以希望的宽度展宽地移动所述材料幅。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将所述前导条(AS)在所述干燥装置(1)位于最后的干燥滚筒(TZn)之后由干燥带(3)支承地导引至所述干燥带(3)包绕置于所述最后的干燥滚筒(TZn)之后的抽吸辊(6)的包绕区域内,在所述包绕区域内的拾取区域(AB)内将所述前导条(AS)从所述干燥带(3)上取下,并且将之转运到后置的功能单元(4)上。

Description

用于将材料幅从干燥装置转运到后置的功能单元的方法及干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材料幅、尤其以纸幅、纸板幅或薄页纸幅形式的纤维料幅从用于制造这种材料幅的机器的干燥装置转运到布置在干燥装置后面的功能单元的方法,在干燥装置中支承在连续循环地延伸干燥带上的材料幅在与干燥滚筒的表面和和布置在干燥滚筒之间的转向辊直接接触的情况下被交替地导引通过多个能加热的干燥滚筒,其中,在将前导条从干燥装置转运到随后的功能单元之后,以希望的宽度展宽地移动材料幅。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材料幅、尤其以纸幅、纸板幅或薄页纸幅形式的纤维料幅的机器的干燥设备,其具有至少两个干燥装置和在材料幅运行方向上布置在最后的干燥滚筒后面的转运设备,所述转运设备用于将材料幅转运到布置在干燥装置后面的功能单元上,其中,至少在运行方向上位于最后的干燥装置包括多个能加热的干燥滚筒和布置在干燥滚筒之间的转向辊、布置在干燥带运行方向最后的干燥滚筒后面的辊和用于通过干燥滚筒和转向辊交替地导引材料幅的干燥带。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滚动倾向,在干燥设备中存在用于分别干燥不同的材料幅侧面的并列的一排干燥装置。在此,材料幅在干燥装置内部只有一面与能加热的干燥滚筒的表面直接接触。干燥设备的结构设计由DE 10 2008 000 133 A1所公开,其中,在最后的干燥装置内材料幅的上侧和在所有之前的干燥装置内材料幅的下侧与加热的干燥滚筒相接触,并且最后的干燥装置的干燥滚筒列在料幅运行方向上向下倾斜地延伸。在最后的干燥装置的端部上设置用于转运纤维料幅到下一个机器区段中或下一个功能单元中的传送设备,以便在摘取时能够快速地,并因此在尽可能不改变运行速度的情况下只用最小的生产损失使纤维料幅再次投入运行。在此,所述转运通过材料幅或者在干燥带上取下前导条(Aufführungstreifen)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进一步改进一种用于转运材料幅的方法,尤其是还更可靠地和稳定地保证转运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通过权利要求1和10的特征来实现。有利的实施例在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所述从属权利要求以有利地方式分别独自地或者与独立权利要求相互组合地被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将材料幅,尤其以纸幅、纸板幅或薄页纸幅形式的纤维料幅从用于制造这种材料幅的机器的干燥装置转运到布置在干燥装置后面的功能单元的方法,在干燥装置中支承在连续循环地延伸干燥带上的材料幅在与干燥滚筒的表面和布置在干燥滚筒之间的转向辊直接接触的情况下被交替导引通过多个能加热的干燥滚筒,其中,在将前导条从干燥装置转运到随后的功能单元之后、以希望的宽度展宽地移动材料幅,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前导条在干燥装置的最后干燥滚筒后被干燥带支承地、导引到布置在干燥带包绕最后的干燥滚筒之后的抽吸辊的包绕区域中,在干燥带的包绕区域内的拾取区域中取下,并且转运到后置的功能单元上。
这里,前导条可以理解为材料幅的条,该条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明显比在纵向方向上的尺寸要短。在此,在纵向上可以改变前导条的宽度,尤其特征在于不断的改变,或者在预定义的纵向区域上保持恒定。这种前导条一般由所谓的边条(Randstreifen)构成,该边条在材料幅的侧向端部区域内通过材料幅的切开而产生以便进一步形成剩余幅面。
剩余幅面可以理解为材料幅的一部分,该部分是前导条与材料幅切开,尤其是分离之后剩下的部分。
以希望的宽度展宽地移动材料幅意味着在机器横向方向上通过减少剩余幅面的宽度,方式是改变用于将材料幅切割成前导条和剩余边条的切割装置的位置来改变前导条的宽度。
干燥带的定义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包括至少一个无端头地、即为环形的带,所述带通过导向辊导引,并且能够借助至少一个驱动辊驱动。通过驱动使所述带循环运行。干燥带优选是干燥筛。干燥带的循环方向在对于材料幅的支承区域内与材料幅通过干燥装置的通行方向重合。
所述拾取区域是这样一种区域,在该区域上材料幅、尤其前导条被从干燥带上取下。在理想的方式中,这种区域通过拾取线描述。
后置的功能单元是结构组件、结构单元、用于进一步导引和/或处理材料幅或者材料幅组件的设备和装置。与干燥装置的布置有关,随后的功能单元能够例如是指:另一个干燥装置、用于材料幅的上卷设备、整平设备或者后置的涂覆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能够通过在干燥带上的支承实现将前导条可靠地从干燥装置转运到后置的功能单元,其中,不能够或者只有借助附加措施才能够将前导条从干燥滚筒的表面上取下。这尤其适用于转运情况,其中,在干燥滚筒上的材料幅与重力方向相反地取下。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特别适用于从一排干燥装置中转运前导条,干燥装置的干燥滚筒在垂直方向上关于它的纵轴相互重叠地对齐或者相互错位地布置,它们纵轴的理论连接线相对于垂直面倾斜地延伸。在此,倾斜角能够在70°至110°的区间内。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还适用于从倒转的一排干燥装置、即串联布置的、具有在其中间布置的转向辊的干燥滚筒中转运,转向辊的纵轴布置在垂直方向上的干燥滚筒的纵轴上方。
抽吸辊的显著优点在于,能够实现在搅碎机内可控的幅面运行、在转运时保证定义的拾取位置和在拾取时实现明显改进的废料移除。
抽吸辊为了优化拾取区域的位置而布置成,使得该抽吸辊在安装位置中至少在外周的部分区域上在一个通过抽吸辊的纵轴和垂直于纵轴在水平面内的垂直线表征的平面上方被干燥带包绕。因此,所述拾取区域关于通过抽吸辊的纵轴而设立的坐标系位于第一或者第四象限内,并且由此能够容易接近。拾取区域在抽吸辊的上半部的布置能够简化剩余幅面在重力方向上在取下前导条之后的导引。所述抽吸至少在拾取区域内、优选在干燥带包绕抽吸辊的整个包绕区域内来进行。通过抽吸,能够固定前导条的拾取位置和它的定向,并且因此能够在取下时保证可靠的定位。
在有利的改进方案中,为了将前导条粘附在干燥带上,将在干燥滚筒的干燥带的离开线(Ablauflinie)和抽吸辊之间的区域内的前导条通过在干燥带上施加负压保持在所述干燥带上。这种措施能够将在固定位置上的前导条相对于干燥带牢靠地导引到拾取区域。
干燥带的离开线和在导引幅面组件时,尤其前导条的离开线、或者在前导条上的整个材料幅的离开线描述了干燥带的剥离的局部运行,或者材料幅组件从干燥滚筒的外周沿着机器横向方向,并且离开线的特征在于以理想的方式平行于干燥滚筒的纵轴线。
在另一个改进方案中,在干燥带包绕抽吸辊的包绕区域内将在区间10Pa至2000Pa、优选20Pa至1000Pa、特别优选25Pa至500Pa、例如30Pa至50Pa内的负压施加到干燥带上。这种负压使在拾取时前导条能够精确的定位。
所述在干燥带包绕抽吸辊的包绕区域内和在抽吸辊和最后的干燥滚筒之间的区域内施加负压还能够提供这样的优点,即除了前导条之外还将剩余幅面可靠地支承在干燥带上,并且定向地导引。
用于转运的前导条的准备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为此,材料幅能够在第一基础实施例中在干燥装置的沿干燥带运行方向位于最后的干燥滚筒之前或者根据第二基础实施例在沿运行方向位于最后的干燥滚筒之后、尤其在最后的干燥滚筒的干燥带的离开线和抽吸辊之间分为前导条和剩余幅面。
第一基础实施例包括多个变型方案,其中每个都特别适用于特定的应用情况。根据第一变型方案,材料幅的分割在干燥装置的第一干燥滚筒之前进行。所述切割能够在干燥带上或者支承在另一能运动的表面上进行。所述切割例如在垂直布置干燥滚筒的情况下在安装位置上在最上面的转向辊上进行。这种结构设计的优点在于可供布置切割装置使用的结构空间,以及能够在相应的自由接近的结构空间的区域中转移。
在第二基础实施例中,在沿材料幅的运行方向或干燥带的转向方向位于最后的干燥滚筒之前的转向辊和最后的干燥滚筒之间分割材料幅。所述分割优选在干燥带包绕转向辊的包绕区域内进行。这种变型方案的特征在于,切削材料分散的可能性在设置气量计(Luftmesser)的情况下在切削区域内和/或用于收集切削材料的装置的布置。因此,能够省去用于清理干燥带的附加清洁装置。
在另一变型方案中,在干燥装置的第一和最后干燥滚筒之间布置切割位置。
根据第二基础实施例在沿材料幅的运行方向或干燥带的转向方向上位于最后的干燥滚筒之后才分割前导条提供的优点是较短的直至抽吸辊上的拾取区域的用于前导条的转运路径。因此,能够减少或者完全避免在干燥带上用于将前导条保持在拾取区域之前的干燥带上的措施。
在所有在干燥带上的分割的实施例中,所述干燥带都配设给用于清洁切削材料和用于调节温湿的装置。
在分割之后所剩的剩余幅面在有利的改进方案中支承在干燥带上在选择地施加负压的情况下在沿干燥带的转向方向位于前导条的拾取区域之后为了稳定剩余幅面的幅面运行在收集装置的方向上导引。从干燥带上的剥离能够此外通过其导引、支承真空带(Stützvakuum)的可切断性以及附加的功能件、例如鼓风单元得到支持。
为了在转运前导条和/或导引材料幅的组份的情况下理想地匹配可能的运行方式,在抽吸辊上的拾取区域内和/或在干燥滚筒的离开线和抽吸辊之间的区域内的干燥带上和/或在抽吸辊上的干燥带的离开线的后面的负压根据至少下述可能性中的一个进行调节:
-能接通和/或断开
-能在机器横向方向上可变地调节
-在机器横向上无级地或者在区域内和局部区域内单独地和/或成组地或者共同地调节
-在干燥带的循环方向上无极地或者在区域内和局部区域内单独地和/或成组地或者共同地调节。
通过这种可调节性,一方面优化在单独的运行方式中需要的对材料幅组份的导引,此外只有当确实需要负压时,才设置负压,从而干燥装置能够节能地工作。
在开始转运材料幅或者在转运材料幅受到干扰之后,材料幅向在干燥装置之后布置的功能单元的有利转运在整体上通过下述方法步骤进行:
-将前导条从在干燥装置之前的功能单元导引至干燥装置,并且通过干燥装置;
-在干燥带离开后,在干燥带循环方向上干燥装置最后的干燥滚筒与干燥带一起将前导条沿收集装置的方向导引;
-从干燥带上剥离前导条,并且过渡到收集装置中;
-以希望的宽度展宽地移动材料幅以便将之导入收集装置;
-将材料幅分割为新的前导条和剩余幅面;
-根据之前所述的方式、尤其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方法在将剩余幅面导入收集装置的情况下转运新的前导条到置于干燥装置之后的功能单元上;
-以希望的宽度展宽地移动材料幅。
按照本发明的装置,是用于制造材料幅、尤其是纸幅、纸板幅或薄页纸幅形式的纤维料幅的机器的干燥设备,具有至少两个干燥装置和在材料幅的通行方向上布置在最后的干燥装置后面的转运设备,所述转运设备用于将材料幅转运到后置的功能单元上,其中,至少在运行方向上位于最后的干燥装置包括多个干燥滚筒和布置在干燥滚筒之间的转向辊、布置在干燥带运行方向最后的干燥滚筒后面的辊和用于交替地导引材料幅通过干燥滚筒和转向辊的干燥带。根据本发明,置于最后的干燥滚筒后面的辊设计为抽吸辊,并且所述转运设备包括用于前导条的拾取设备,该设备相对于抽吸辊布置成,使其适合于,在拾取区域内在干燥带包绕抽吸辊的包绕区域内作用在前导条上。在抽吸辊上从干燥筛拾取前导条,由此能够保证固定的拾取位置。
在此,为了理想地导引前导条和在抽吸辊上取下前导条,抽吸辊布置为,使得这种抽吸辊在安装位置中在通过抽吸辊的纵轴和垂直于该纵轴在水平面内的垂直线表征的平面上方的、至少外周的部分区域上被干燥带所包绕,并且所述辊具有在该抽吸辊的外周方向上在干燥带包绕抽吸辊的包绕区域内至少在拾取区域内、优选在整个包绕区域内延伸的抽吸区域。所述布置能够使得前导条在能转动支承的表面的上半部的区域内取下。
为了在拾取区域的干燥带上保证稳定地导引和定位前导条,所述抽吸区域具有至少一个在前导条的拾取区域上延伸的区域。为了提高功能集中性,所述抽吸辊的抽吸区域具有另一个在抽吸辊的长度上沿平行于纵轴的方向延伸的区域,该区域用于在导入布置在干燥装置下方的收集装置内时支承剩余幅面或者完全再次投入运行的材料幅。所述两个区域为了实现不同的功能相互间能够彼此分离地接通和/或断开。
在改进方案中,转运设备包括鼓风装置,用来在拾取区域内从干燥带上取下前导条。所述转运是无绳地和目标明确地。
在改进方案中,转运设备具有布置在用来在拾取区域内从干燥带上取下前导条的鼓风装置之后的传送装置、尤其单件式或多件式设计的、能加载以真空的带,以便能够在控制下快速地获得前导条和能够考虑不同的轨道导引。多部件式带的优点尤其在较长的传送距离的情况下在于,能够将真空和由此轨道移动在机器方向上相配合。
为了在将前导条在干燥带上导引的情况下在干燥滚筒的干燥带的离开线之后支承导引条,转运设备优选包括配给在干燥滚筒上的离开线和抽吸辊之间的干燥带的装置,所述装置用于产生负压。通过所述装置在转运到拾取位置上时以简单的方法和方式稳定在干燥带上的前导条。
在特别有利的改进方案中,配给在干燥滚筒的离开线和抽吸辊之间的干燥带的用于产生负压的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在前导条的理论宽度上延伸的区域和另一个在抽吸辊的长度上沿平行于纵轴的方向延伸的区域,所述两个区域能够相互分离地接通和/或断开。
因此,所述装置除了导引前导条之外还用于稳定剩余幅面。
通过辊区域的区分开地接通和断开性能和布置在干燥滚筒上的离开线和抽吸辊之间的装置,能够使得节省能量的运行方式与正确的运行方式相配合,因为不是随时都必须在整个机器宽度上提供真空。
还为了在转运前导条之外能够简单和可靠地将积累的剩余幅面导入收集装置,转运设备包括布置在用于施加负压的装置,所述装置配给布置在抽吸辊上的干燥带的离开线之后的干燥带。这种装置稳定剩余幅面,或者在前导条导出到收集装置中的情况下稳定干燥带上的前导条。
为了满足不同功能和适配局部的已知条件或使用情况的边界条件,
-抽吸辊的抽吸区域或构成该区域的区域和/或
-用于在干燥滚筒上的离开线和抽吸辊之间施加负压的装置或由该装置构成的区域,和/或
-用于在抽吸辊和后置的导向辊之间施加负压的装置
在干燥带的传送方向上和/或横向与干燥带的传送方向能够划分为至少一个,优选多个部分区,所述区域能够单独和/或成组地或共同地控制。
通过可分割性,依据可选的分割对负压的调节能够在机器横向方向上较大的区域上非常灵敏地进行。
为了在导引到抽吸辊上时降低作用在前导条上的离心力,抽吸辊具有的直径大于700mm,优选在区间包括1200mm和1500mm之内。
为了在准备用于转运废品的结构空间的同时保证较短的转运路径,抽吸辊与后置的功能单元、尤其最近的导线辊在机器装置内有一定距离地布置,所述距离在区间3000mm和1500mm之间,优选在3000mm和2500mm之间。
为了准备前导条,设有用于将分割材料幅分为前导条和剩余幅面的分割装置。这种装置能够设计为不同的类型,并且配属干燥带或者支承材料幅的能运动的表面。所述分割装置能够使用不同的分割介质。例如,还能够考虑以空气或水喷射切割机形式的切割装置。
所述装置能够依据干燥装置的设计和结构在第一基本结构设计中布置在干燥装置的最后干燥滚筒的前面。在直接地前置时,优选在前置于最后干燥滚筒的转向辊的包绕区域内,为了导出在干燥带上的切削材料在干燥带上布置气量计。
分割装置在第一基本结构设计的另一变型方案中布置在干燥装置的第一个干燥滚筒的前面。因此,所述装置或者布置在干燥装置的开端或者前置于干燥装置的功能单元的开端。
在第二基本结构设计中,分割装置布置在从干燥装置的最后干燥滚筒中离开的干燥带之后,优选布置在干燥带包绕抽吸辊的包绕区域内,因此形成非常短的到拾取区域的转运路径。
若分割装置布置在干燥带包绕转向辊或抽吸辊的包绕区域内,相应的辊优选配有清洁设备。这种清洁设备设计成,使得其适合于,借助空气和/或液体、尤其水或混合物清洗相应的辊。
所述干燥设备优选设计和构造成,使得干燥滚筒的至少一部分在最后的干燥装置的端部区域内在垂直方向上相互错位地布置,其中,纵轴线相互不错位地在机器方向上或者相互错位地在机器方向上、在构成相对垂直面倾斜设计的干燥装置的情况下布置。这种设计能够实现废料简单和快速地排出。
在备选的结构设计中,将最后的干燥装置的至少一个部分设计为转向地单排干燥装置。在干燥装置的端部区域内的干燥滚筒相间隔地在机器方向上串联地布置,并且在它们之间布置的转向辊的纵轴和抽吸辊在垂直方向上布置在干燥滚筒的纵轴上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阐述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附图为:
图1示出具有用于在抽吸辊上取下前导条的转运设备的干燥装置的第一实施例;
图2根据信号流图示出表征前导条转运的方法步骤;
图3示出根据图1的用于转运材料幅组件进入收集装置的实施例的改进方案;
图4根据信号流图示出表征材料幅转运的方法步骤;
图5以示意性简化图示出分割装置的布置和构成;
图6示出分割装置的不同的布置可能性;
图7a和7b示出在外周方向上和横向于外周方向上对抽吸辊的抽吸区域的可能的分割;
图8示出对用于产生负压的单个装置的控制的可能性;
图9示出传送带的分割的设计方案;
图10和11示出相对于在材料幅的运行方向上最后的干燥滚筒的抽吸辊的可能布置;
图12示出转运设备在转向的单排干燥装置中的可能布置;
图13示例性地示出干燥装置在用于制造材料幅的机器中的可能布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根据使用在用于制造材料幅、尤其是纸幅、纸板幅或薄页纸幅形式的纤维料幅F的机器上的干燥装置的截面图按照第一特别有利的实施例示意性简化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和转运设备2的运行方式,所述转运设备用于在从干燥带3上取下前导条AS和随后向下级的、进一步处理或者加工的功能单元转运纤维料幅F。为了明确各个方向,例如在干燥装置1上设置坐标系。X轴表示机器的纵向延伸,并且因此也称作机器方向MD。所述机器方向与通过机器制造的材料幅的运行方向相一致。Y轴方向描述了垂直于机器方向的方向,并因此也称作机器横向方向CD。Z轴方向与高度方向相一致。
干燥装置1包括至少一个、优选多个干燥滚筒TZ1至TZn,例如图中所示在纤维料幅F的转运方向上两个在最后的干燥滚筒TZn和TZn-1。纤维料幅F在干燥装置1运行时通过从连续循环延伸的以透气的干燥筛形式的干燥带3在干燥装置1所述的区域内曲折地、交替地通过干燥滚筒TZ1至TZn和布置在它们之间的转向辊5被导引通过干燥装置。在此,所述导引总是支承在干燥带3上进行。在重新启动机器或者在中断运行的情况下,由于干扰需要重新引导纤维料幅F。为此,将前导条AS转运到下级功能单元4中,并且在进行转运后以纤维料幅希望的宽度展宽地移动纤维料幅。根据本发明,纤维料幅F的前导条AS向随后的功能单元4的转运不是通过直接在干燥滚筒、尤其干燥滚筒TZn上取下而实现,而是通过从干燥带3上取下,并且向随后的功能单元4转运而实现。为此,前导条AS支承在干燥带3上在最后的干燥滚筒TZn之后导引,即支承在干燥带上在从干燥滚筒TZn离开的干燥带3的离开线AL之后导引。将在纤维料幅F的导引方向上最后的干燥滚筒TZ布置在以抽吸辊6形式的用于干燥带3的转向辊之后,该转向辊布置成,使得在安装位置上观察该转向辊至少在其外周7的部分区域上在平面E上方被干燥带3所包绕,平面E通过抽吸辊6的纵轴线或旋转轴线R和在水平面内或机器方向MD内的垂直线表征。换言之,抽吸辊6必须在它的安装位置的上半部区域内在其外周7的至少部分区域上被干燥带6所包绕。随后,在干燥滚筒TZn上的干燥带3的离开线AL之后,并且在理论线之前或者在理论线区域内取下前导条AS,所述理论线通过剖切平面E和在抽吸辊6上的干燥带3表征。为了从干燥带3上取下前导条AS,转运设备2包括拾取装置8,该拾取装置8能够设计为不同类型的。这种拾取装置配属于在拾取区域AB中的干燥带3。使用抽吸设备和/或鼓风设备作为拾取装置,抽吸设备和/或鼓风设备将前导条AS直接地或者间接地通过另一传送装置(例如以传送带9的形式的传送装置)转运到下一个功能单元4。传送带9优选设计为真空带。这种设计能够是单件式或者多件式的。
干燥装置1设计成,使得这种干燥装置适用于在功能单元4之前的区域,通过接触干燥只干燥纤维料幅的一面。也就是说,这种区域设计为单行的,其中能够改变干燥滚筒TZ1至TZn的布置。图1示出就安装位置而言基本上垂直布置各个干燥滚筒TZn-1至TZn的截面图。各个干燥滚筒TZn-1至TZn的在安装位置上沿机器横向方向CD延伸的纵轴LTZn-1至LTZn是相互平行的,并且在垂直方向上相互错位地布置。在与各个干燥滚筒TZn-1至TZn的外表面10.1至10.n直接接触的情况下相应地在干燥滚筒的外周的部分区域上导引纤维料幅F。在两个沿纤维料幅F的运行方向相邻布置的干燥滚筒TZn-1和TZn之间的转向通过布置在它们之间的转向辊5来实现。转向辊5布置在两个沿干燥带3的转动方向相邻的干燥滚筒TZn-1、TZn之间,也就是说转向辊的纵轴与干燥滚筒的纵轴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错位地布置。转向辊5优选设计为能抽吸的导向辊。在此,所述抽吸能够或者直接地通过转向辊5的内部空间11来进行,或者间接地通过布置在转向辊5的外周12上的抽吸箱来进行。转向辊5布置在干燥带3的内部,即在被干燥带至少局部包绕的情况下接触干燥带3的内侧。干燥滚筒TZn-1至TZn布置在由干燥带3构成的套环的外侧,并且在未运行时干燥带3的外侧15与套环的外表面10.n-1、10.n的部分区域相接触。在干燥装置1运行时,干燥带3将纤维料幅F压靠在由相应的干燥滚筒TZn-1、TZn的外表面10.n-1、10.n构成的表面上,并且因此改进了对纤维料幅F的热传输。
在正常运行时,纤维料幅F在干燥带3的外侧13上导引。当包绕转向辊5时,纤维料幅F随后贴靠在该转向辊上,也就是说转向辊5的表面与干燥带3直接地接触。各个转向辊5的外表面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优选设计为穿孔,并且内部空间11与未详细示出的真空源相连接。为了稳定幅面运行,在干燥滚筒TZn-1和TZn与转向辊5之间的凹槽内存在抽吸箱13,通过抽吸箱的负压将在干燥滚筒TZn-1和转向辊5之间的纤维料幅F抽吸到干燥带F上。还能够考虑,将抽吸箱可选地或者附加地用于抽吸相应转向辊5的内部空间11。
如果前导条AS从干燥装置1向后置的功能单元4传送,则前导条AS或者已经从前置于干燥装置1的功能单元内被转运到该功能单元或者才在干燥装置1中产生。与所产生的类型无关,图1示出这种设计,其中,前导条AS在离开线AL后从干燥滚筒TZn继续被转运到干燥带3上、尤其外侧15上直至沿MD方向和z方向与最后的干燥滚筒TZn相隔布置的抽吸辊6。所述导引辅助地在干燥带3上进行,并且通过在与导引前导条AS的一侧相反一侧上给干燥带3加载以负压例如通过装置16稳固地保证所述导引。干燥带3的取下以有利的方式在抽吸辊6上的、干燥带3包绕所述辊的区域内、尤其在抽吸辊6的外周7的区域内在由旋转轴R和垂直于旋转轴R在MD方向上的垂直线构成的平面E的上方进行。拾取区域AB的特征在于将前导条AS从干燥带3上剥离。这能够在理想情况下通过沿机器横向方向CD延伸的线来表示。拾取区域AB布置在图1所示的抽吸辊6的安装位置中在平面MD/Z内观察的机器的第四象限内就通过抽吸辊6的纵轴线提供的、在此未示出的坐标系而言或者就平面E而言在角度区域0°到180°之间,优选0°到90°之间。
抽吸辊6优选具有大于700mm的直径,优选在1200mm至1500mm之间的区域内。抽吸辊6关于随后的功能单元4的布置优选特征在于下述尺寸区域:在机器装置内,在区域3000mm至1500mm之间,优选在3000mm至2500mm之间。
前导条AS的转运过程如图2所示的流程图。前导条AS在VA步骤中在最后的干燥滚筒TZn上的离开线AL之后从干燥带3上取下,并且在方法步骤VB中朝向功能单元4传送,所示离开线也与干燥滚筒TZn的干燥带3的离开线相一致。在完成转运后,根据步骤VC纤维料幅F能够全幅运行。图2所示方法在此只描述纯粹的前导条AS的转运过程。图1明确了用于前导条AS的转运过程所必需的装置、尤其配属于在干燥滚筒TZn上的离开线AL之后的干燥带3的拾取装置8和必要时继续导引的装置,例如运输带9。
而图3示出根据图1所示的用于在整个单元出现干扰后实现转运过程的配置设计。对于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表征表示,并且结构设计参考图1。图4示出各个方法步骤。
根据方法步骤V0,在检测到标识在机器运行时的干扰情况或者有害运行的结果的变量时,则将纤维料幅从在收集装置内、尤其搅碎机内的在干扰源之前的区域中导出,并且使纤维料幅再次投入运行。因为纤维料幅F一般在机器的各个功能单元之间不是以全部宽度被转运,所以优选以边条的形式制造的前导条AS’能够直至纤维料幅再次以全部宽度展宽地移动,所述前导条被导引通过机器各个相继布置的功能单元。如果这种前导条AS’在干燥装置1内借助以所述方式布置在最后的干燥滚筒TZn之后的用于导引干燥带3的抽吸辊6来进行导引,则根据方法步骤V01,该前导条不是强制马上被转运到随后的功能单元4上,而是导引到布置在干燥装置1下方的收集装置内、尤其搅碎机18内。所述导引优选是无绳地进行。出于这种目的,在最后的干燥滚筒TZn和抽吸辊6之间的区域和还有优选在抽吸辊和抽吸辊6之后导引干燥带3的导向辊19之间的区域中加载以负压、优选加载以真空。这种加载能够借助布置在干燥带3的内侧14上和在抽吸辊6之后的、用于施加负压的装置21来实现。导向辊19布置在抽吸辊6下方。它们在垂直方向上相互相隔布置的纵轴能够在垂直方向上对齐,即在MD方向上不错位地布置。导向辊19优选具有比抽吸辊6更小的直径,从而干燥带3相对于垂直方向成角度地在抽吸辊6和导向辊19之间导引,以便能够使得在搅碎机18内的前导条AS’简单地导出。装置16和21还能够构成一个单元。为了能够有针对性地在干燥装置1内的所需的区域上不伤害邻近区域地设置负压,所述区域优选相对于包围该区域的外部环境密封,例如借助相应的盖板20来密封。
在保证导引前导条AS’进入搅碎机18之后,在方法步骤V02中以期望的宽度展宽地移动作为纤维料幅F’的纤维料幅。所展宽的或在端部处全幅展宽的纤维料幅F’同样地支承在干燥带3上在方法步骤V03中向搅碎机18导引。在此,纤维料幅F’在抽吸辊6上加载装置16的负压,用以将其保留在干燥带上直至从抽吸辊6上离开和进入布置在抽吸辊之后的在抽吸辊和导向辊19之间的区域内。在此,通过展宽地移动的纤维料幅F’在V04中被分为前导条AS和剩余幅面RS的方法,制造原本的前导条AS。剩余幅面RS被导入搅碎机V05,并且根据在图2中所示的VA至VC将前导条AS转运到后置的功能单元4,并且纤维料幅F以希望的宽度展宽地移动。随后,展宽地移动的纤维料幅F在VD中不再导引至在抽吸辊6上的拾取区域AB,而是根据虚拟的与后置功能单元、例如传送带9的连接线已经在干燥带3之前就被取下。这种区域用24来标记,并且优选位于干燥带包绕抽吸辊6的包绕区域内在用于前导条AS的拾取区域AB之前。所转运的展宽地移动的纤维料幅F用点划线来表示。
为了分割纤维料幅F’为前导条AS和剩余幅面RS设置分割装置17,该装置能够在干燥装置1内将纤维料幅F’分为剩余料幅RS和待再次投入运行的、即输送给功能单元4的前导条AS。根据图3所示的实施例,在干燥带3的传送方向之前和纤维料幅F到最后的干燥滚筒TZn的运行方向上、尤其在转向辊5和干燥滚筒TZn之间进行所述分割。
分割装置17能够设计为不同的类型。还能够考虑以液体形式、例如双头水喷射切割机的切割媒介,还有固体形式的,例如切割刀。根据设计方案和位置,前导条的宽度和前导条在CD方向上的位置可改变。尤其在分割装置设计为双头切割装置时,存在这种独立地影响在机器横向方向上的位置和前导条的宽度的可能性。
图3示出分割装置17的有利布置。借助这种布置,通过在干燥带3上分割纤维料幅F’进行切割。出于这种目的,这种分割装置17配属于干燥带3的外侧。在干燥带3的外侧15上的抽吸箱13的区域内设置气量计时,如果在最后的干燥滚筒TZ之前分割为前导条AS和剩余幅面RS,则能够通过干燥带3处理切削材料。
图5示出在纤维料幅F’上分割装置17的布置和它的用于分割成前导条AS和剩余幅面RS的运行方式。纤维料幅F’的运动方向用于箭头表示,同样也表示前导条AS和剩余幅面RS的运动方向。分割装置17例如在沿机器横向方向CD延伸的支承体25上如双向箭头所示能移动地支承。通过分割装置17的位置能够在简单的切割设备中改变前导条AS的宽度。如果这种设备设计为双刀装置,则除了宽度外还能够在机器横向方向CD上改变前导条AS的位置。这种调节能够是手动地或者是自动地,例如借助相应的控制装置23来进行,这种控制装置依据前导条AS的宽度和/或在机器横向方向CD上的位置等至少间接的特征参数控制分割装置17的调节装置。
图6根据图3所示的干燥装置1的局部示出分割装置17的另外的布置可能性,分割装置能够是可选地使用。独立的布置用17.1至17.3来表示。例如,干燥装置1的垂直布置用于多个干燥滚筒TZn、TZn-1、TZn-2和TZn-3来表示。所有的干燥滚筒在垂直方向上关于它们的纵轴在MD方向上不错位地布置。
分割装置17.1的另一种可能的第一布置方式的特征在于,布置在干燥带3从在干燥带3的运行方向位于最后的干燥滚筒TZn中离开之后。要被分割的纤维料幅F’在这种情况下与干燥带3一起从最后的干燥滚筒TZn上导出,并且在离开线AL后面分割为前导条AS和剩余幅面RS,其中,所述分割仍在抽吸辊6之前进行。这种切割在这种情况下不会对干燥滚筒产生影响。分割装置17.1还能够直接地布置在抽吸辊6上。在这种情况下有利的是,设置辊6的穿孔的清洁装置,例如能够设计为空气和/或液体清洁装置,尤其水清洁装置。
分割装置17.2的另一种可能的第二布置方式的特征在于,布置在干燥装置1的开端或者干燥装置1之前、尤其干燥滚筒TZn-3之前或者置于干燥滚筒TZn-3前面的导向辊5之前。这种布置方式为布置分割装置17.2提供足够的结构空间。
分割装置17.3的第三可能布置方式的特征在于,布置在干燥装置1内部和在干燥带3运行方向上位于最后的干燥滚筒TZn之前。
因为在转运前导条AS之后,展宽地移动纤维材料幅F,并且使之不再在抽吸辊6上导引至在干燥带3上的拾取区域AB,所以由此只用于与装置21共同作用地将导引条AS和必要时辅助导引前导条AS’、剩余幅面RS或者纤维料幅F’转运到收集装置、尤其是搅碎机18的抽吸区域22设计成至少能够断开,以便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纤维料幅F向功能装置4的导引不受影响。抽吸区域22优选设计在辊6沿机器横向方向CD的尺寸上。在抽吸区域22上施加的负压能够在机器横向方向CD上被无级地或者逐级地调整。例如,在图7a示意性简化示图中,示出抽吸区域22在机器横向方向CD上具有多个区域22A至22D的设计。每个区域能够被单独地或者成组地或者共同地控制。优选至少其中一个区域,例如区域22A设计成,使得这个区域与前导条AS的宽度相一致。还能够考虑其它的划分。剩下的抽吸区域布置在机器横向方向上,并且优选延伸跨过理论上待施加其上的剩余幅面RS的整个宽度。每个区域能够在机器横向方向CD上在辊6的安装位置上就其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而言可变化。
此外,还能够考虑,抽吸区域22的划分在辊6的外周方向上看,如图7b示例性示出的区域22A。这种区域划分为22A1和22A2。所述划分能够例如对于所有区域进行。还能够考虑,在辊6的外周方向上不同的划分,并且在纵向方向,即在机器内的安装位置上的宽度方向上。
在根据图7a和7b所示的两个实施例中,存在这种可能性,对区域22A-22D、22A1、22A2的控制借助控制装置23根据相应的规定额定值X,例如以相应运行方式、尤其相应方法步骤的方式,在转运至少间接的特征参数的情况下进行。
相似地,所述的用于抽吸区域22的实施例还适用于装置16和/或用于在干燥带3上施加负压的装置21。这种装置还能够设计为可接通和断开地。此外,这种抽吸区域22在机器横向方向CD和/或沿干燥带3的导引路径分割为区,这些区能够被单独地和/或成组的或者共同地控制。所述控制能够例如同样地通过控制装置23来进行。
相应的控制装置23还能够是配属于相应功能组的控制装置。还能够考虑一个配给功能单元或者多个或全部机器的中央控制装置。
图9示例性示出以被分割形式转运带9的设计,尤其被分割为两部分的设计。所述转运带在此例如被分割为部分区域9A和9B。
图10和11示出干燥带3直至拾取区域AB的导引区域的其它可能设计方案。这种设计的特征在于较短的导引路径。图10示出一种设计,其中,抽吸辊6以其旋转轴R布置在通过干燥滚筒TZn的纵轴LTZn的垂直区域内。因此,缩短了干燥带3到拾取区域AB的导引路径。这种设计虽然不允许在干燥滚筒TZn的后面布置分割装置17,但是能够省去在干燥滚筒TZn的离开线AL和在抽吸辊6的拾取区域AB之间的用于在干燥带3上支承前导条AS的导引的装置16上。
图11给出另一种可能的设计。在这种设计中,抽吸辊布置为,使得抽吸辊6的抽吸区域22直接地邻接离开线AL。这种布置例如适合于这种设计,在这种设计中,在干燥装置1的沿运行方向位于最后的干燥滚筒TZn之前制成前导条AS。
图1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根据上述设计和工作原理的转运设备2使用在倒转的干燥装置1中的一种可能性。干燥装置包括多个并排相互间隔地布置的干燥滚筒TZn、TZn-1和布置在它们之间的转向辊5,其中,转向辊5和在干燥带3的循环方向并因此在纤维料幅F的运行方向上后置的抽吸辊6与前述安装位置相比、就其纵轴线而言布置在纵轴线LTZn和LTZn-1之上。转运过程,尤其前导条AS的转运过程与图1至11所述的过程相似地进行。因此,对于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表征,并且关于转运过程可以引用上述设计方案。
图13结合机器26的示意性结构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后置转运设备2的干燥装置1的可能布置方式的简化示图,所述机器26用于制造材料幅。机器26包括成型装置27和压榨装置28,它们随后连接有划分为前置干燥设备29和后置干燥设备30的干燥设备,机器还包括卷起装置31。在前置干燥设备29和后置干燥设备30之间布置平整装置32以及涂覆设备33,用来涂覆胶水、淀粉和/或涂布染料。根据本发明的干燥设备能够不仅使用在前置干燥设备29上、还能使用在后置干燥设备30上。在前置干燥设备29中的布置具有这样的优点,能够至少部分地补偿尤其在纤维料幅1的卷边上单侧的涂覆的影响。
附图表征列表
                       1   干燥装置
                       2   转运设备
                       3   干燥带
                       4   功能单元
                       5   转向辊
                       6   抽吸辊
                       7   抽吸辊的外周
                       8   拾取装置
                       9   传送带
            10.n,10.n-1   干燥滚筒的外表面
                      11   转向辊的内部空间
                      12   转向辊的外周
                      13   抽吸箱
                      14   干燥带内侧
                      15   干燥带外侧
                      16   装置
      17,17.1,17.2,17.3   分割装置
                      18   搅碎机
                      19   导向辊
                      20   遮盖板
                      21   装置
                      22   抽吸区域
     22A-22D,22A1,22A2   区域
                      23   控制装置
                      24   区域
                      25   支承体
                      26   用于制造材料幅的机器
                      27   成型装置
                      28   压榨装置
                      29   前置干燥设备
                      30   后置干燥设备
                      31   卷起设备
                      32   平整工具
                      33   涂覆装置
                      AL   在干燥滚筒上的前导条离开线
                      AB   拾取区域
                 AS’,AS   前导条
                       E   平面
                       F   纤维料幅
                     F’   要被导入收集装置的纤维料幅
             LTZn, LTZn-1   纵轴
                       R   旋转轴
                      RS   剩余幅面
   TZn,TZn-1,TZn-2,TZn-3   干燥滚筒
                      MD   机器装置
                      CD   机器横向装置

Claims (28)

1.一种用于将材料幅、尤其以纸幅、纸板幅或薄页纸幅形式的纤维料幅(F)从用于制造这种材料幅的机器(26)的干燥装置(1)转运到布置在所述干燥装置(1)后面的功能单元(4)的方法,在所述干燥装置中支承在连续循环的干燥带上的材料幅在与多个能加热的干燥滚筒(TZn,TZn-1,TZn-2,TZn-3)的表面和布置在所述干燥滚筒之间的转向辊(5)直接接触的情况下被交替地导引通过所述干燥滚筒(TZn,TZn-1,TZn-2,TZn-3),其中,在将前导条(AS)从所述干燥装置(1)转运到后置的功能单元(4)之后以希望的宽度展宽地移动所述材料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导条(AS)在所述干燥装置(1)位于最后的干燥滚筒(TZn)之后由干燥带(3)支承地导引至所述干燥带(3)包绕置于所述最后的干燥滚筒(TZn)之后的抽吸辊(6)的包绕区域内,在所述包绕区域内的拾取区域(AB)中将所述前导条(AS)从所述干燥带(3)上取下,并且将所述前导条(AS)转运到后置的功能单元(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辊(6)布置成,使得所述抽吸辊(6)在安装位置中在通过所述抽吸辊(6)的纵轴(R)和垂直于所述纵轴(R)在水平面内的垂直线表征的平面(E)上方的、至少外周(7)的部分区域上被干燥带(3)所包绕,并且能够至少在所述拾取区域(AB)的区域内、优选在整个包绕区域内被抽吸。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干燥带(3)从所述最后的干燥滚筒(TZn)中离开的离开线(AL)和抽吸辊(6)之间通过在干燥带(3)上施加负压将所述前导条(AS)保持在所述干燥带(3)上。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干燥带(3)包绕抽吸辊(6)的包绕区域内在所述干燥带(3)上施加在区间10Pa至2000Pa、优选20Pa至1000Pa、特别优选25Pa至500Pa的负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干燥装置(1)的沿所述干燥带(3)的运行方向位于最后的干燥滚筒(TZn)之前将所述材料幅分割为前导条(AS)和剩余幅面(RS)。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干燥带(3)的运行方向位于最后的干燥滚筒(TZn)之后,尤其在所述干燥带(3)从所述最后的干燥滚筒(TZn)中离开的离开线(AL)和抽吸辊(6)之间将材料幅分割为前导条(AS)和剩余幅面(RS)。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根据选择施加负压使所述剩余幅面(RS)支承在干燥带(3)上地朝在干燥带(3)的循环方向上置于前导条(AS)的拾取区域(AB)之后的收集装置(18)的方向导引。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抽吸辊(6)上的拾取区域(AB)内和/或在干燥滚筒(TZn)的离开线(AL)和抽吸辊(6)之间的区域内和/或在抽吸辊(6)上的干燥带(3)的离开线(AL)之后的负压能够根据至少一个下述可能性调节:
-能够接通和/或断开
-能够在机器横向方向(MD)上可变地调节
-在机器横向方向上无级地或者在区域内和部分区域内单独地和/或成组地或者全部地调节
-在干燥带的循环方向上无级地或者在区域内和部分区域内单独地和/或成组地或者全部地调节。
9.一种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在投入使用时或者在材料幅向后置于干燥装置(1)的功能单元的转运受到干扰后,具有如下方法步骤:
-将前导条(AS’)从置于干燥装置(1)前面的功能单元导向干燥装置(1),并且导引通过所述干燥装置;
-在所述干燥带(3)的离开线(AL)之后将前导条((AS’)从干燥装置(1)的在干燥带(3)的循环方向上位于最后的干燥滚筒(TZn)开始与所述干燥带(3)一起朝收集装置(18)的方向导引;
-将所述前导条(AS)从干燥带(3)上剥离,并且过渡到收集装置(18)中;
-通过将材料幅导引入收集装置(18)中而以希望的宽度展宽地移动所述材料幅;
-将所述材料幅分割为新的前导条(AS)和剩余幅面(RS);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方法过程将新的前导条(AS)在导引剩余幅面(RS)进入收集装置(18)的情况下转运到置于干燥装置(1)后面的功能单元(4)上;
-以希望的宽度展宽地移动所述材料幅。
10.一种用于制造材料幅、尤其是纸幅、纸板幅或薄页纸幅形式的纤维料幅的机器的干燥设备,具有至少两个干燥装置(1)和在材料幅运行方向上布置在最后的干燥装置(1)后面的转运设备(2),所述转运设备用于将材料幅转运到后置的功能单元(4)上,其中,至少在运行方向上位于最后的干燥装置(1)包括多个干燥滚筒(TZn,TZn-1,TZn-2,TZn-3)和布置在这些干燥滚筒之间的转向辊(5)、布置在最后的干燥滚筒(TZn)后面的辊(6)和用于交替地导引材料幅经过所述干燥滚筒(TZn,TZn-1,TZn-2,TZn-3)和转向辊(5)的干燥带(3),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最后的干燥滚筒(TZn)后面的辊(6)设计为抽吸辊(6),并且所述转运设备(2)包括用于前导条(AS)的拾取设备(8),所述拾取设备(8)相对于所述抽吸辊(6)布置成,使得所述拾取设备适合于在所述干燥带(3)包绕抽吸辊(6)的包绕区域内的拾取区域(AB)内有效地作用在所述前导条(AS)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辊(6)布置成,使得所述抽吸辊在安装位置中在一个通过所述抽吸辊(6)的纵轴(R)和垂直于所述纵轴(R)在水平面内的垂直线表征的平面(E)上方的、至少外周(7)的部分区域上被干燥带(3)所包绕,并且能够至少在所述拾取区域(AB)的区域内、优选在整个包绕区域内被抽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区域(22)包括至少一个在前导条(AS)的拾取区域(AB)上延伸的区域(22A)和另一个在抽吸辊的长度上沿与纵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区域(22B),所述两个区域能够彼此分离地接通和/或断开。
1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设备(2)包括用于在拾取区域(AB)内将前导条(AS)从干燥带(3)上剥离的鼓风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设备(2)包括布置在用于在拾取区域(AB)内将前导条(AS)从干燥带(3)上剥离的所述鼓风装置后面的传送装置(9),尤其设计为单件式或者多件式并且能施加以真空的带。
1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设备(2)包括配给在所述干燥滚筒(TZ)的离开线(AL)和抽吸辊(6)之间的干燥带(3)的用于产生负压的装置(16)。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为在所述干燥滚筒(TZ)的离开线(AL)和抽吸辊(6)之间的干燥带(3)对应配设的用于产生负压的装置(16)包括至少一个延伸跨过前导条(AS)的理论宽度的区域和另一个在抽吸辊的延伸上沿与纵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区域,所述两个区域彼此分离地接通和/或断开。
1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设备(2)包括为置于在抽吸辊(6)上的干燥带(3)的离开线之后的干燥带(3)对应配设的用于施加负压的装置(21)。
1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辊(6)的抽吸区域(22)、和/或用于在干燥滚筒(TZn)的离开线(AL)和抽吸辊(6)之间施加负压的装置(16)和/或用于在抽吸辊(6)和在干燥带(3)的循环方向上和/或横向于干燥带(3)的循环方向看后置的导向辊(19)之间施加负压的装置(21)具有至少一个、优选多个区域,这些区域能单独地和/或成组地或者共同地控制。
1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辊(6)具有大于700mm的直径,优选在包含1200mm和1500mm之间的区间内。
2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辊(6)与后置的功能单元(4)、尤其下一个导向辊在机器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间距,所述间距在包含3000mm至1500mm之间的区间内,优选在3000mm至2500mm之间的区间内。
2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用于分割材料幅为前导条(AS)和剩余料幅(RS)的分割装置(17,17.1,17.2,17.3),尤其是包括至少一个双头切割装置的分割装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装置(17,17.1,17.2,17.3)配属于干燥带(3)或者支承材料幅的能运动的表面。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装置(17.2,17.3)布置在所述干燥装置(1)的最后的干燥滚筒(TZn)的前面。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最后的干燥滚筒(TZn)之前布置的转向辊(5)的区域内在干燥带(3)上布置气量计。
25.根据权利要求21至23之一所述的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装置(17.2)布置在所述干燥装置(1)的第一干燥滚筒(TZn-3)之前。
26.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装置(17.1)布置在所述干燥装置(1)的最后干燥滚筒(TZn)上的干燥带(3)的离开线(AL)的后面,优选在干燥带(3)包绕抽吸辊(6)的包绕区域内配设给所述干燥带(3)。
2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滚筒(TZn,TZn-1,TZn-2,TZn-3)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干燥装置(1)的端部区域内沿垂直方向相互错位地布置,其中,纵轴(LTZ1,LTZn)在构成相对于垂直面倾斜设计的干燥装置(1)的情况下在机器方向(MD)上相互不错位地或者在机器方向(MD)上相互错位地布置。
2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装置(1)的至少一部分设计为倒转的单排干燥装置(1),尤其是所述干燥滚筒(TZn,TZn-1,TZn-2,TZn-3)在干燥装置(1)的端部区域内相互间隔地在机器方向(MD)上串联地布置,并且在所述干燥滚筒之间布置的转向辊(5)和抽吸辊(6)的纵轴在垂直方向上布置在所述干燥滚筒(TZn,TZn-1,TZn-2,TZn-3)的纵轴(LTZ1,LTZn)的上方。
CN201280066846.4A 2011-11-25 2012-11-14 用于将材料幅从干燥装置转运到后置的功能单元的方法及干燥设备 Pending CN1042043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1110087095 DE102011087095A1 (de) 2011-11-25 2011-11-25 Verfahren zur Überführung einer Materialbahn von einer Trockenanordnung zu einer nachgeordneten Funktionseinheit und Trockenvorrichtung
DE102011087095.4 2011-11-25
PCT/EP2012/072552 WO2013075988A1 (de) 2011-11-25 2012-11-14 Verfahren zur überführung einer materialbahn von einer trockenanordnung zu einer nachgeordneten funktionseinheit und trocken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04349A true CN104204349A (zh) 2014-12-10

Family

ID=47297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66846.4A Pending CN104204349A (zh) 2011-11-25 2012-11-14 用于将材料幅从干燥装置转运到后置的功能单元的方法及干燥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783040A1 (zh)
CN (1) CN104204349A (zh)
DE (1) DE102011087095A1 (zh)
WO (1) WO2013075988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11351A1 (zh) * 1992-04-13 1993-09-02 Voith Gmbh J M
WO1994026970A1 (en) * 1993-05-19 1994-11-24 Beloit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for drying a web
DE102006033201A1 (de) * 2006-07-18 2008-01-24 Voith Patent Gmbh Trockenpartie
DE102008000133A1 (de) * 2008-01-23 2009-07-30 Voith Patent Gmbh Trockenpartie
DE102009027608A1 (de) * 2009-07-10 2011-01-13 Voith Patent Gmbh Trockenpartie
CN201785662U (zh) * 2009-03-17 2011-04-06 美卓造纸机械公司 用于纤维幅材的处理设备、纤维幅材机及印刷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11351A1 (zh) * 1992-04-13 1993-09-02 Voith Gmbh J M
WO1994026970A1 (en) * 1993-05-19 1994-11-24 Beloit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for drying a web
DE102006033201A1 (de) * 2006-07-18 2008-01-24 Voith Patent Gmbh Trockenpartie
DE102008000133A1 (de) * 2008-01-23 2009-07-30 Voith Patent Gmbh Trockenpartie
CN201785662U (zh) * 2009-03-17 2011-04-06 美卓造纸机械公司 用于纤维幅材的处理设备、纤维幅材机及印刷机
DE102009027608A1 (de) * 2009-07-10 2011-01-13 Voith Patent Gmbh Trockenparti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1087095A1 (de) 2013-05-29
EP2783040A1 (de) 2014-10-01
WO2013075988A1 (de) 201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81252B (zh) 使纤维幅材从一个支持织物转移到另一支持织物的方法和装置
KR960003186B1 (ko) 건조펠트에 따라 웹의 에지를 유지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그의 방법
CN101027442B (zh) 用来将合成纤维铺放成无纺布的装置
CN107429485B (zh) 用于制造湿法成网无纺布的方法和设备
EP2085504A1 (en) Suction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a nonwoven web
CN103958771B (zh) 将材料幅面从干燥装置转运至下游功能单元的方法和干燥设备
CN101868578B (zh) 将纸幅材从一个支撑织物输送到另一个支撑织物的方法及设备
CN1173570A (zh) 烘干纤维料幅的设备
CN104204349A (zh) 用于将材料幅从干燥装置转运到后置的功能单元的方法及干燥设备
CN105442374A (zh) 造纸织物及包括此织物的相关方法
CN103781966A (zh) 用于制造纤维幅的机器的压榨部
CN103764907B (zh) 用于传送和稳定纤维幅的设备
CN101607645A (zh) 用于传送卷筒纸材料的装置和方法
CA2144577A1 (en) Process and device for guiding a material web
CN1046951A (zh) 在造纸机的压轧区与烘干区的起始部分之间的组合体
US6451171B1 (en) Fabric dewatering device and method
US7003853B2 (en) Intermediate card for manufacturing nonwovens of fibrous material as well as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nonwovens of fibrous material
CA2156004A1 (en) Device for drying a running web
CN1951790A (zh) 无纺带和上覆表面接触的静电保持
US20220127095A1 (en) Suction device
US8778142B2 (en) Suction roll for dewatering a fibrous web
US20230193554A1 (en) Fabric clean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synchronized cross-machine direction traversing cleaning heads
US20240084508A1 (en) Installatio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fibrous material web
RU2496704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рулон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US6823606B2 (en) Dryer s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