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69652B - 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69652B
CN104169652B CN201380013481.3A CN201380013481A CN104169652B CN 104169652 B CN104169652 B CN 104169652B CN 201380013481 A CN201380013481 A CN 201380013481A CN 104169652 B CN104169652 B CN 1041696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branch
air conditioner
pressure fan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348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69652A (zh
Inventor
小嶋伸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169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96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696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96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22Centrifugal or radial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4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the ceiling or at the cei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shape of the heat exchangers or of parts thereof, e.g. of their f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6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refrigerant piping outside the heat exchanger within the unit ca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F24F13/072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of elongated shape, e.g. between ceiling pa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具有长方形的平面形状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包括沿相对的长边具有室内吹出口的装饰面板,和内置有送风机及热交换器的产品主体。俯视观察时,热交换器由夹持送风机的方式配置在两个所述室内吹出口与送风机之间的两个分支热交换器构成。分支热交换器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与所述室内吹出口平行地配置,分支热交换器的两端部朝向送风机相对于所述中间部以不同的角度折弯。

Description

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的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公知一种四向吹出式及双向吹出式(双流型)的空调机。四向吹出式的空调机在安装于天花板面的装饰面板内包括沿该装饰面板的四边形成的吹出口。双向吹出式的空调机在装饰面板内包括沿该装饰面板的相对的两边形成的吹出口。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在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中,为了谋求与房间的设计的谐调,而将装饰面板的平面形状形成为长方形,并且沿相对的长边设置室内吹出口。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种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的现有技术。参照图9说明该现有技术。如图9所示,空调机包括具有长方形的平面形状的长方体状的产品主体101、和内置在产品主体101中的热交换器102及涡轮风扇103。热交换器102通常由两个分支热交换器104构成。两个分支热交换器104分别配置在沿产品主体10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侧壁的内侧。涡轮风扇103被夹持在两个分支热交换器104之间。涡轮风扇103大致配置在沿产品主体10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中心线105上。俯视观察时,两个分支热交换器104以在产品主体10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形成为钝角的方式弯曲,两个钝角夹着中心线105彼此相对。通过使热交换器102这样弯曲,增加分支热交换器104的长度方向的全长,增大热交换器102的热交换面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872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从增大热交换器102的热交换面积的观点来看,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即,在上述现有的空调机中,通过改变两个分支热交换器104的形状,能使分支热交换器104的长度方向的全长更长。在使分支热交换器104的长度方向的全长变长而增加热交换面积的情况下,为了防止降低生产率,关键的是对分支热交换器的形状及结构进行设计。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生产率进行保持且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面积较大的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具有长方形的平面形状的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包括装饰面板和长方体状的产品主体,上述装饰面板具有向室内将进行了温度调节的空气吹出的室内吹出口及将室内空气吸入的室内吸入口,上述产品主体内置有送风机及热交换器。在上述装饰面板内沿相对的两个长边形成有两个所述室内吹出口。上述送风机是以旋转轴朝向铅垂方向的方式配置在上述产品主体内的离心送风机。俯视观察时,上述热交换器由在两个上述室内吹出口与上述送风机之间以夹着上述送风机的方式配置的两个分支热交换器构成。两个上述分支热交换器沿长度方向区分为第一端部、中间部及第二端部。在上述第一端部,上述分支热交换器的外部的制冷剂配管与上述分支热交换器的制冷剂通路连接,在上述第二端部,上述制冷剂通路折返。上述中间部与上述室内吹出口平行地配置。上述第一端部和上述第二端部分别朝向上述送风机折弯,且上述第一端部及上述第二端部相对于上述中间部以不同的角度折弯。
采用上述结构,各分支热交换器的两端部朝向送风机折弯。因此,与上述的现有的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相比,能够增加分支热交换器的长度方向的全长,由此能够增加各分支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面积。另外,能够考虑产品主体的尺寸、为了将分支热交换器折弯而使用的折弯机的夹持部分与分支热交换器的两端部的折弯长度之间的关系、配管相对于分支热交换器的连接作业的方便性等,而任意地设定分支热交换器的两端部相对于中间部的折弯角度。由此,能够避免分支热交换器的制作上的弊病。
在上述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的基础上,理想的是,上述第一端部相对于上述分支热交换器的中间部的长度方向上的延长线的折弯角度为45度以下。
采用上述结构,将分流管与两个分支热交换器连接的钎焊作业容易进行。其理由是因为,以如下方式进行钎焊作业。首先,使用钎焊夹具将两个分支热交换器临时组装。并且,在任意一方的分支热交换器中进行配管的钎焊,接着在另一方的分支热交换器中进行配管的钎焊。此时,需要将临时组装的分支热交换器定位,以使被钎焊的配管朝向铅垂方向。例如在将分流管连接于两个分支热交换器的第一端部的情况下,需要分别对两个分支热交换器,以在第一端部突出的热交换管的端部朝向铅垂方向的方式,将临时组装的分支热交换器与钎焊夹具一起重新配置。此时,通过使第一端部相对于分支热交换器的中间部的长度方向上的延长线的折弯角度为45度以下,减小钎焊夹具的重新配置所需的角度的变更,因此该定位作业容易进行。另外,也减少如下现象,即,与配管连接的一方的分支热交换器对在另一方的分支热交换器进行的钎焊作业进行妨碍的现象。
在上述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的基础上,理想的是,上述第二端部相对于上述分支热交换器的中间部的长度方向上的延长线的折弯角度,比上述第一端部相对于上述中间部的长度方向上的延长线的折弯角度大。
采用上述结构,能使分支热交换器的长度方向的全长更长。由此,能够增加分支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面积,因而能够增加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面积。
在上述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的基础上,理想的是,在上述分支热交换器的上述第一端部连接有来自分流器的分流管。并且,理想的是,俯视观察时,该分流管排列在由最外侧直线和两条引出线形成的大致三角形的区域内,其中,上述最外侧直线将两个上述分支热交换器的上述第一端部处的、上述产品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最外侧位置彼此连接,上述两条引出线从两个上述分支热交换器的第一端部处的空气通过部的第一端部侧的端缘,与空气通过面成直角地向相对的分支热交换器侧引出。为了在分支热交换器的第一端部的多个部位,以规定的长度及排列方式设定分支热交换器的制冷剂通路,而安装将制冷剂通路连通的连通配管。因此,将热交换器的最外侧直线定义为将相对的两个分支热交换器中的这种连通配管的最外侧位置彼此连接的线。
采用上述结构,俯视观察时,来自分流器的分流管排列在由上述最外侧直线和两条延长线形成的三角形的区域内,通过使两个分支热交换器的第一端部的端面向相对的分支热交换器侧延长而形成上述两条延长线。因此,分流管的束不会妨碍在分支热交换器中通过的空气的流动。另外,俯视观察时,来自分流器的分流管排列成不从最外侧直线向长度方向的外侧突出,上述最外侧直线将两个分支热交换器41的上述第一端部处的、产品主体的长度方向的最外侧位置彼此连接。因此,能够紧凑地形成该空调机。
在上述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的基础上,理想的是,上述热交换器构成为从两个上述分支热交换器导出的多个制冷剂出口管与一个集管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本来两个分支热交换器分别需要的集管,只用一个就可以。因而,能使集管所需的空间最小化,能够紧凑地形成空调机。
在上述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的基础上,理想的是,上述送风机在上述产品主体的长度方向上偏向上述第二端部侧配置。
采用上述结构,能使送风机与上述第一端部之间的空间,比送风机与上述第二端部之间的空间大。能够将该较大一方的空间充分地利用为电气安装件箱与电气零件之间的连接配线用的空间等。特别是,多在上述第一端部附近连接有排水泵等电气零件。因此,送风机与上述第一端部之间的空间大,对于这些电气零件的连接是有利的。
在上述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的基础上,理想的是,沿上述产品主体的长度方向以一定的间隔配设有两个上述送风机,这两个送风机的中间点偏向上述第二端部侧配置。
采用上述结构,两个送风机在产品主体内偏向上述第二端部配置。因此,相比两个送风机中的一方的送风机与上述第二端部之间的空间,能够增大两个送风机中的另一方的送风机与上述第一端部之间的空间。能够将该较大一方的空间有效地充分利用为电气安装件箱与电气零件之间的连接配线用的空间等。特别是,对于多配置在上述第一端部附近的排水泵等电气零件的连接是方便的。
发明效果
采用本发明,与现有的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相比,能够增加分支热交换器的长度方向的全长,由此能够增加各分支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面积。另外,由于使折弯后的分支热交换器的两端部的折弯角度不同,因此能够考虑产品主体的尺寸、分支热交换器的折弯机的夹持部分与分支热交换器的两端部的折弯长度之间的关系、以及配管相对于分支热交换器的连接作业的方便性等,任意地设定两端部相对于上述中间部的折弯角度。由此,能够避免分支热交换器的制作上的弊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中的产品主体的内部的设备配置的俯视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的内部的设备配置的侧剖视图。
图4是图1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中的热交换器的将配管连接的一侧的端部的放大图。
图5是图4中的V箭头方向的图。
图6是表示将热交换器安装于钎焊夹具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对图6的热交换器中的将外部的制冷剂配管连接的一侧的第一端部进行钎焊的情况下的状态说明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中的产品主体的内部的设备配置的俯视剖视图。
图9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中的产品主体的内部的设备配置的俯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参照图1~图7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的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构成分体型空调机中的室内单元。
该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如图1及图3所示,具有长方形的平面形状,由装饰面板10和与该装饰面板10的上表面连接的产品主体20构成。装饰面板10安装在产品主体20的下方,并且卡定于天花板材料1(参照图3),产品主体20以悬挂于天花板里面的建筑结构构件(省略图示)的方式安装于建筑结构构件。装饰面板10及产品主体20均具有长方形的平面形状,但与现有技术的结构相同,产品主体20稍小。
如图1及图3所示,在装饰面板10上沿相对的两个长边形成有向室内将进行了温度调节的空气吹出的室内吹出口11。在装饰面板10的比该室内吹出口11更靠内侧的位置,形成有将室内空气吸入的细长的室内吸入口12。
如图2所示,产品主体20包括长方体形状的箱形的主体壳体21和内置在该主体壳体21内的送风机30及热交换器40。
送风机30是以旋转轴朝向铅垂方向的方式配置在产品主体20内的离心送风机,更详细而言是涡轮风扇。如图2所示,俯视观察时,送风机30配置为旋转轴位于沿产品主体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中心线CL上。送风机30构成为由安装于主体壳体21顶板的驱动电动机32沿图2中箭头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3所示,利用护罩33将送风机30的下表面划分。送风机30构成为从护罩33的内周侧的开口部吸入空气,从叶轮31的外周将升压后的空气吹出。送风机30具有与护罩33的内周侧的开口部连通的喇叭状部34。喇叭状部34构成为借助配置在产品主体20内的下部的空气过滤器22连通于装饰面板10与空气过滤器22之间的内部空间13及室内吸入口12。
俯视观察时,热交换器40由配置在两个室内吹出口11与送风机30之间的两个分支热交换器41构成。各分支热交换器41配置在送风机30的吹出侧。
分支热交换器41是在构成制冷剂通路的U字形的热交换管42(参照图4)上安装板翅片43而构成的板翅片式线圈。根据图4及图5可知,各分支热交换器41均为两排16层,各分支热交换器41分别具有七个路径的制冷剂通路。
如图2的俯视剖视图所示,分支热交换器41的中间部41a与室内吹出口11平行地配置,分支热交换器41的两端部朝向送风机30换言之朝向中心线CL折弯。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外部的制冷剂配管连接的一侧的分支热交换器41的端部称为第一端部41b,将与第一端部41b相反的一侧的、分支热交换器41中的制冷剂通路折返的一侧的端部称为第二端部41c。这样,各分支热交换器41划分为朝向送风机30折弯的第一端部41b、中间部41a和朝向送风机30折弯的第二端部41c。
理想的是,为了使分支热交换器41的长度方向的全长变长,第一端部41b的相对于中间部41a的长度方向的延长线的折弯角度α以及第二端部41c的相对于中间部41a的长度方向的延长线的折弯角度β为90度。但是,为了满足在制作上要求的条件,将折弯角度α及β设定为比90度小,且为彼此不同的角度。
为了使配管相对于热交换管42的钎焊作业容易进行,将分支热交换器41的第一端部41b的折弯角度α设定为约45度。由于将中间部41a配置为与中心线CL大致平行,因此该折弯角度α与第一端部41b的延长线相对于中心线CL所成的角度相同。
分支热交换器41的第二端部41c的折弯角度β被设定为:使折弯的第二端部41c的长度处于为了使第二端部41c弯曲而使用的折弯机的夹持部分所需的长度以上,且使第二端部41c相对于中间部41a的长度方向的延长线成最大的角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端部41c的折弯角度β约为60度。由于上述的被折弯的第一端部41b的折弯角度α为45度,因此第一端部41b充分地具备折弯机的夹持部分所需的长度。由于中间部41a与中心线CL配置为大致平行,因此第二端部41c的折弯角度β与第二端部41c的延长线相对于中心线CL所成的角度相同。
产品主体20在热交换器40的下方具有排水盘50。
在分支热交换器41的正下方的排水盘50的部分形成有用于接受来自分支热交换器41的***水的槽部51。排水盘50也作为将送风机30的吹出侧和吸入侧分隔开的分隔构件而发挥功能。在本说明书中,将作为该分隔构件发挥功能的排水盘50的部分称为分隔部52。需要注意的是,如图3所示,在分隔部52的安装有喇叭状部34的部分形成有圆孔53,以使空气过滤器22与喇叭状部34连通。如图2及图3所示,在分支热交换器41与侧壁之间的空间的下方,在分隔部52上形成有细长的方孔54,以与装饰面板10的室内吹出口11连通。
接下来,对分支热交换器41的第一端部41b附近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所示,在分支热交换器41的第一端部41b附近配置有构成热交换器40的外部的制冷剂回路的设备、涉及与室外单元(省略图示)进行的制冷剂配管连接的设备、以及用于将***水排出的设备等。详细而言,在热交换器40的第一端部41b的附近配置有:用于使从室外单元输送过来的液态制冷剂分流的分流器61、用于将被分流器61分流了的制冷剂输送到各分支热交换器41中的多个分流管62、用于使气态制冷剂从分支热交换器41流出的多个制冷剂出口管63、以及用于使制冷剂出口管63汇集的集管64。另外,用于将连通于室外单元的连通配管(省略图示)连接的、液态制冷剂管接头65及气态制冷剂管接头66安装在主体壳体21的侧板上。此外,还配置有对存积在排水盘50的存积部的***水的水位进行检测的水位传感器67、用于将滞留的***水汲出来的排水泵68、用于将利用排水泵68汲出来的***水排出的排出管68a、以及用于使排出管68a与外部的排水管连接的管接头69等。
由于在各分支热交换器41中形成有七个路径的制冷剂通路,因此七根分流管62从分流器61与各分支热交换器41连接。俯视观察时,分流管62排列在由最外侧直线45和两条引出线46、47形成的大致三角形的区域内,上述最外侧直线45将两个分支热交换器41的上述第一端部41b处的、产品主体20的长度方向的最外侧位置彼此连接,上述引出线46、47从两个分支热交换器41引出。
为了在分支热交换器41的第一端部41b的多个部位以规定的长度及排列方式设定分支热交换器41中的制冷剂通路,而安装将制冷剂通路连通的连通配管。因此,将热交换器40的最外侧直线45定义为将相对的两个分支热交换器41中的这种连通配管的最外侧位置彼此连接的线。更详细而言,为了在分支热交换器41的第一端部41b的多个部位以规定的长度及排列方式设定制冷剂通路,而安装有将构成制冷剂通路的热交换管42间连通的U字形的弯曲管48。热交换器40的最外侧直线45是指将位于该弯曲管48的最外侧的点彼此连接的线。
两条引出线46、47是从两个分支热交换器41中的空气通过部的第一端部41b侧的端缘,与空气通过面成直角地向相对的分支热交换器41侧引出的线。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通过部的第一端部41b侧的端缘相当于分支热交换器41中的第一端部41b侧的管板41d。因而,更详细而言,引出线46、47是指使该管板41d的表面延长后形成的线。
由于在各分支热交换器41中形成有七个路径的制冷剂通路,因此两个分支热交换器41构成为分别导出七根制冷剂出口管63。如图5所示,从各分支热交换器41的第一端部41b延伸的这些制冷剂出口管63的前端与一个集管64连接。在本发明中,与分支热交换器41中的制冷剂通路连接的分支热交换器41的外部的配管是指分流管62及制冷剂出口管63。
在产品主体20内,送风机30以比分支热交换器41的第一端部41b更靠近第二端部41c的方式偏向配置。由此,送风机30与分支热交换器41的第一端部41b之间的空间变得比送风机30与分支热交换器41的第二端部41c之间的空间大。在该较大一方的空间内的分隔部52的下方配置有电气安装件箱71。利用该空间使配置在分支热交换器41的第一端部41b附近的上述的排水泵68和水位传感器67等电气零件与电气安装件箱71内的电气安装件连接。
接下来,对以上述方式构成的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对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进行的空调运转进行说明。
通过使装载在未图示的室外单元内的压缩机,和收纳在产品主体20内的送风机30进行运转,来进行由该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进行的空调运转。在空调运转的过程中,室内空气以图3中空心箭头所示的方式流动。详细而言,从室内吸入口12吸入室内空气,经由装饰面板10的内部空间13及空气过滤器22将室内空气吸入到送风机30中。从送风机30的外周吹出的空气在相对的两个分支热交换器41内分散,通过各分支热交换器41,从而被调节温度。并且,经由形成在排水盘50侧部的细长的方孔54,将被进行了温度调节的空气从室内吹出口11向室内吹出。
在该空调运转为制冷运转的情况下,从室外单元(省略图示)经由液态制冷剂管接头65被输送过来的液态制冷剂如图4中实线箭头所示地流动,被分流器61均等地分流到各分流管62内。被分流器61分流了的液态制冷剂通过各分流管62流入到分支热交换器41的各制冷剂通路内。在各制冷剂通路内通过的液态制冷剂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汽化,成为气态制冷剂。气态制冷剂经由制冷剂出口管63而汇集到集管64,进一步经由气态制冷剂管接头66而回到室外单元中。该空调机构成为热泵式结构,在进行制热运转的情况下,制冷剂沿与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动,但在此省略对其详细说明。
与上述的现有技术相比,进行这种空调运转时的热交换器的性能得到提高。其理由是因为,通过与室内吹出口11平行地配置分支热交换器41的中间部41a,并且将分支热交换器41的第一端部41b及第二端部41c朝向送风机30折弯,能使可装载于产品主体20的分支热交换器41的长度方向的全长比现有技术长,其结果是,热交换器40的热交换面积得到增大。
接下来,说明对以上述方式构成的热交换器40进行的配管连接作业。对热交换器40进行的配管连接作业以分流管62及制冷剂出口管63相对于分支热交换器41的第一端部41b处的热交换管42的钎焊作业为中心。
如图6所示,首先使用钎焊夹具80将两个分支热交换器41临时组装成与装入到产品主体20中时相同的姿势。
钎焊夹具80由外侧构件81和内侧构件82构成,上述外侧构件81从外侧对热交换器40的4个部位进行支承,上述内侧构件82将分支热交换器41的中间部41a推压于外侧构件81。根据图6可知,外侧构件81由支承热交换器40的底面的平面支承壁81a、从外侧支承两个分支热交换器41的中间部41a的相对的2个部位的侧面支承壁81b、以及同时支承两个分支热交换器41的第二端部41c的曲折形状的端部支承壁81c构成。侧面支承壁81b及端部支承壁81c分别与平面支承壁81a连接。内侧构件82由推压壁部82a和施力构件82b构成,上述推压壁部82a将中间部41a从内侧向外侧构件81的侧面支承壁81b推压,上述施力构件82b对该推压壁部82a朝外施力。
以如下方式进行使用了该钎焊夹具80的两个分支热交换器41的临时组装。首先,将分支热交换器41的第二端部41c彼此连接。并且,将连接后的分支热交换器41以形成为如图6所示与收纳在产品主体20内时相同的形状的方式,安装在钎焊夹具80的外侧构件81的内侧。接着,对内侧构件82的施力构件82b进行操作,借助推压壁部82a将分支热交换器41的中间部41a向外侧构件81的侧面支承壁81b推压。由此,在外侧构件81的侧面支承壁81b与内侧构件82的推压壁部82a之间,对分支热交换器41的中间部41a进行把持。这样,利用钎焊夹具80将热交换器40临时组装。
接着,对临时组装后的热交换器40的端部进行钎焊。为了使该钎焊容易且可靠地进行,起初对一方的分支热交换器41进行钎焊,接着对另一方的分支热交换器41进行钎焊。
例如如图7的左侧的图所示,首先水平保持左侧的分支热交换器41中的第一端部41b的管板41d,使被钎焊的热交换管42的管轴朝向铅垂方向。当这样设置时,能将分流管62和制冷剂出口管63容易且可靠地钎焊于左侧的分支热交换器41的第一端部41b的热交换管42。并且,在对左侧的分支热交换器41进行的钎焊结束后,如图7的右侧的图所示,使临时组装后的热交换器40与钎焊夹具80一起旋转,与左侧的分支热交换器41的情况同样地对右侧的分支热交换器41进行钎焊。
关于与分支热交换器41的第一端部41b的四周连接的其它配管和设备也是,对于要在装入到产品主体20中之前进行钎焊的部位,在该钎焊夹具80上进行钎焊也是方便的。例如在将各分支热交换器41中的制冷剂出口管63向集管64钎焊时,与上述同样,以钎焊部位处的制冷剂出口管63的管轴朝向铅垂方向的方式,使临时组装后的热交换器40与钎焊夹具80一起旋转而进行钎焊,从而能使制冷剂出口管63与集管64的钎焊作业容易且可靠地进行。
本实施方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采用以上的结构,能够起到如下这种效果。
(1)与上述的现有技术的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相比,能够增加分支热交换器41的长度方向的全长,由此能够增加各分支热交换器41的热交换面积。
(2)使分支热交换器41中的第一端部41b的折弯角度α与第二端部41c的折弯角度β不同。因而,能够考虑产品主体20的尺寸、分支热交换器41的折弯机的夹持部分与分支热交换器41的两端部的折弯长度之间的关系、配管相对于分支热交换器41的连接作业的方便性等,将上述端部的折弯角度α、β设定为任意的角度。由此,能够避免分支热交换器的制作上的弊病。
(3)由于分支热交换器41的第一端部41b的折弯角度α为45度以下,因此如上所述,能够容易地将临时组装后的热交换器40定位成要进行钎焊的热交换管42的管轴朝向铅垂方向。由此,使分流管62向两个分支热交换器41连接的钎焊作业容易进行。
(4)将分支热交换器41的第二端部41c的折弯角度β设定成比第一端部41b的折弯角度α大。这在使分支热交换器41的长度方向的全长尽量长的方面上是有利的。通过增加分支热交换器41的长度方向的全长,能够增加各分支热交换器41的热交换面积,因而能够增加热交换器40的热交换面积。
(5)来自分流器61的分流管62排列在由最外侧直线45和两条引出线46、47形成的三角形的区域内,上述最外侧直线45将两个分支热交换器41的第一端部41b处的、产品主体20的长度方向的最外侧位置彼此连接,上述两条引出线46、47从两个分支热交换器41的第一端部41b处的空气通过部的第一端部41b侧的端缘,与空气通过面成直角地向相对的分支热交换器41侧引出。因而,分流管62的束不会妨碍在分支热交换器41内通过的空气的流动。
(6)俯视观察时,从分流器61导出的多个(详细而言是14根)分流管62配置成不从上述最外侧直线45向长度方向的外侧突出。因而,能够紧凑地形成该空调机。
(7)从两个分支热交换器41导出的多个(详细而言是各分支热交换器41分别为7根)制冷剂出口管63全与一个集管64连接,因此本来两个分支热交换器41分别需要的集管64,用一个就可以。因而,能使集管64所需的空间最小化,能够紧凑地形成该空调机。
(8)送风机30在产品主体20内,偏向分支热交换器41的第二端部41c侧配置,因此能使送风机30与第一端部41b之间的空间,比送风机30与第二端部41c之间的空间大。因而,能够将该较大一方的空间有效地充分利用为电气安装件箱71与电气零件之间的连接配线用的空间等。该空间特别是对于多配置在分支热交换器41的第一端部41b附近的排水泵68和水位传感器67等电气零件的连接,是方便的。
(实施方式2)
接下来,参照图8对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实施方式2的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与实施方式1相比,增大了装饰面板10及产品主体20的长度方向的尺寸,配置有两个送风机30,从而提高了性能。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以下,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来说明实施方式2的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符号,省略或简化说明。
在实施方式2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中,为了如上所述地增大产品主体20的长度方向的尺寸而提高性能,对主体壳体21、装饰面板10和排水盘50的尺寸进行了改变。另外,为了与产品主体20的长度方向的尺寸的大小对应,而使分支热交换器4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比实施方式1大。更详细而言,与实施方式1相比,分支热交换器41的中间部41a的尺寸增大。折弯后的第一端部41b及第二端部的尺寸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实施方式2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中,为了提高性能,两个送风机30沿长度方向空出一定的间隔配置在产品主体20内。在两个送风机30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个送风机30的吹出侧空间分隔的分隔壁35。两个送风机30的中间点偏向第二端部41c侧。
实施方式2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采用以上的结构,除了能起到实施方式1的上述(1)~(7)的效果以外,还能起到如下的效果。
(9)两个送风机30配置成其中间点在产品主体20内偏向第二端部41c侧,因此与两个送风机中的一方的送风机30与第二端部41c之间的空间相比,另一方的送风机30与第一端部41b之间的空间较大。由此,能够将第一端部41b侧的空间有效地充分利用为电气安装件箱71与电气零件之间的连接配线用的空间等。该空间特别是对于多配置在分支热交换器41的第一端部41b附近的排水泵68和水位传感器67等电气零件的连接,是方便的。
(变形例)
本发明的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也能应用为以下的变形例。关于以下的变形例,也可以将不同的变形例彼此适当地相互组合来应用。
·在上述实施方式1、2中,作为热交换器40的具体例,举出了将板翅片安装于U字形的热交换管42而构成的板翅片式线圈,但也可以使用其它形式的空气用热交换器。作为其它形式的热交换器,例如可以举出具有成为制冷剂通路的微型通道的微型通道热交换器。
·从尽量增加分支热交换器41的长度方向的全长,以及使第一端部41b处的配管的钎焊作业容易进行的观点出发,最理想的是,上述实施方式1、2中的第一端部41b的折弯角度α为45度。但是,折弯角度α也可以是其它角度。在提高配管的钎焊的作业性的观点上,理想的是,将该折弯角度α设定为45度以下。
·对于在第二端部41c确保折弯机的夹持部分的范围,理想的是,上述实施方式1、2中的第二端部41c的折弯角度β尽量接近90度。因而,之前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折弯角度β并不限定于60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1、2中,使产品主体20内的送风机30的位置偏向第二端部41c侧。当在送风机30与第一端部41b侧之间设置有电气安装件箱的情况下,产品主体20内的送风机30的这种配置不会使空调机内的空气阻力因配线等而增大,因此是理想的。但是,本发明并不被如此限定。
·在上述实施方式1、2中,来自分流器61的分流管62排列在由最外侧直线45和两个引出线46、47形成的三角形的区域内,上述最外侧直线45将两个分支热交换器41的第一端部41b处的、产品主体20的长度方向的最外侧位置彼此连接,两个上述引出线46、47从两个分支热交换器41的第一端部41b处的空气通过部的第一端部41b侧的端缘,与空气通过面成直角地向相对的分支热交换器41侧引出。但是,本发明并不被如此限定。在以上述方式在上述三角形内排列分流管62的情况下,由分流管62导致的空调机内的空气阻力的上升得到防止。
·在上述实施方式1、2中,室内吸入口12在装饰面板10的下表面上的比室内吹出口11更靠内侧的位置,形成为与室内吹出口11相同的细长形状。但是,室内吸入口12也可以扩展到比室内吹出口11更靠内侧的大致整体。
·上述实施方式1、2中的装饰面板10的下表面形成为平面。但是,本发明并不被如此限定。例如也可以使装饰面板10的短边的中央部向下方突出,在该突出部上形成沿长边方向整体延伸的平面部,并且在该平面部的两侧形成沿长边方向整体延伸的倾斜面。并且,也可以将室内吸入口12形成为扩展到中央的平面部的大致整体的形状,将室内吹出口11设置在形成于该平面部的两侧的倾斜面上。

Claims (6)

1.一种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是具有长方形的平面形状的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包括装饰面板和长方体状的产品主体,所述装饰面板具有向室内将进行了温度调节的空气吹出的室内吹出口及将室内空气吸入的室内吸入口,所述产品主体内置有送风机及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装饰面板内沿相对的两个长边形成有两个所述室内吹出口,
所述送风机是以旋转轴朝向铅垂方向的方式配置在所述产品主体内的离心送风机,
俯视观察时,所述热交换器由在两个所述室内吹出口与所述送风机之间以夹着所述送风机的方式配置的两个分支热交换器构成,
两个所述分支热交换器沿长度方向区分为第一端部、中间部及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一端部,所述分支热交换器的外部的制冷剂配管与该分支热交换器的制冷剂通路连接,在所述第二端部,所述制冷剂通路折返,所述中间部与所述室内吹出口平行地配置,
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分别朝向所述送风机折弯,且所述第一端部及所述第二端部相对于所述中间部以不同的角度折弯,
在所述分支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一端部连接有来自分流器的分流管,
俯视观察时,所述分流管排列在由最外侧直线和两条引出线形成的大致三角形的区域内,其中,所述最外侧直线将两个所述分支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一端部处的、所述产品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最外侧位置彼此连接,所述两条引出线从两个所述分支热交换器的第一端部处的空气通过部的第一端部侧的端缘,与空气通过面成直角地向相对的分支热交换器引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部相对于所述分支热交换器的中间部的长度方向上的延长线的折弯角度为45度以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端部相对于所述分支热交换器的中间部的长度方向上的延长线的折弯角度,比所述第一端部相对于所述中间部的长度方向上的延长线的折弯角度大。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器构成为从两个所述分支热交换器导出的多个制冷剂出口管与一个集管连接。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机在所述产品主体的长度方向上偏向所述第二端部侧配置。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产品主体的长度方向以一定的间隔配设有两个所述送风机,这两个送风机的中间点偏向所述第二端部侧配置。
CN201380013481.3A 2012-03-16 2013-02-28 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 Active CN1041696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61004A JP5494705B2 (ja) 2012-03-16 2012-03-16 2方向吹出し式の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JP2012-061004 2012-03-16
PCT/JP2013/055283 WO2013136992A1 (ja) 2012-03-16 2013-02-28 2方向吹出し式の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9652A CN104169652A (zh) 2014-11-26
CN104169652B true CN104169652B (zh) 2017-05-03

Family

ID=49160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3481.3A Active CN104169652B (zh) 2012-03-16 2013-02-28 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2827071B1 (zh)
JP (1) JP5494705B2 (zh)
CN (1) CN104169652B (zh)
ES (1) ES2676711T3 (zh)
TR (1) TR201809517T4 (zh)
WO (1) WO20131369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58984B2 (ja) * 2014-10-10 2019-01-30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ITVR20150064A1 (it) * 2015-04-20 2016-10-20 Gandini Jacques Unita¿ di diffusione per la climatizzazione di ambienti interni.
CN104896588B (zh) * 2015-05-26 2018-03-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107588475B (zh) * 2016-07-08 2023-10-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
CN107588476B (zh) * 2016-07-08 2024-01-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机构及具有该换热机构的空调室外机
CN106765577B (zh) * 2017-01-03 2022-08-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形出风的新风组件及空调器
JP6477784B2 (ja) * 2017-05-24 2019-03-0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6409907B1 (ja) * 2017-05-24 2018-10-2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7011187B2 (ja) * 2019-11-14 2022-02-1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媒分流器、及び、空気調和機
US20220186979A1 (en) * 2020-12-14 2022-06-16 Rheem Manufacturing Company Heating systems with unhoused centrifugal fan and wraparound heat exchange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59531A (ja) * 1984-01-27 1985-08-21 Sanyo Electric Co Ltd 熱交換ユニツト
JP2003287239A (ja) * 2002-03-28 2003-10-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天井埋込形空気調和機
CN1143989C (zh) * 1998-07-29 2004-03-3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嵌入天花板型的室内机
JP2005114321A (ja) * 2003-10-10 2005-04-28 Sanyo Electric Co Ltd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48711A (ja) * 1997-11-14 1999-06-0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JP4724939B2 (ja) * 2001-03-30 2011-07-1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2460026B (zh) * 2009-06-19 2014-05-07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天花板嵌入式空调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59531A (ja) * 1984-01-27 1985-08-21 Sanyo Electric Co Ltd 熱交換ユニツト
CN1143989C (zh) * 1998-07-29 2004-03-3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嵌入天花板型的室内机
JP2003287239A (ja) * 2002-03-28 2003-10-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天井埋込形空気調和機
JP2005114321A (ja) * 2003-10-10 2005-04-28 Sanyo Electric Co Ltd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R201809517T4 (tr) 2018-07-23
JP2013194961A (ja) 2013-09-30
CN104169652A (zh) 2014-11-26
EP2827071A1 (en) 2015-01-21
EP2827071B1 (en) 2018-06-06
WO2013136992A1 (ja) 2013-09-19
EP2827071A4 (en) 2015-12-09
ES2676711T3 (es) 2018-07-24
JP5494705B2 (ja) 2014-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9652B (zh) 双向吹出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
EP3650798B1 (en) Heat exchanger
CN101876465B (zh) 鞍形窗式空调器
US9702637B2 (en) Heat exchanger, indoor unit,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EP2180267A2 (en) Outdoor unti of air conditioner
US20090314020A1 (en)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CN105934645B (zh) 热交换器及具备此的空调机
EP3220093A1 (en) Heat exchanger
EP3745075A1 (en) Indoor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CN107076431B (zh)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
EP3252401B1 (en) Air-conditioning device
EP2597384B1 (en) Out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CN110462332A (zh) 热交换器和空调装置
CN206049685U (zh) 一种薄型机车空调
EP3608618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EP3789697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CN107615000B (zh) 带液体容器的热交换器
US11486655B2 (en)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N108361831B (zh) 一种空调器
CN116724209B (zh) 热交换器
CN105216579B (zh) 一种薄型汽车空调器
JP6429902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JP7011187B2 (ja) 冷媒分流器、及び、空気調和機
JP7034317B2 (ja) 熱交換器、該熱交換器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及び該熱交換器を備えた冷蔵庫
WO2018040034A1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风冷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