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72765B - 改性聚乙烯亚胺及其制备方法、药物‑基因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改性聚乙烯亚胺及其制备方法、药物‑基因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72765B
CN104072765B CN201410326285.8A CN201410326285A CN104072765B CN 104072765 B CN104072765 B CN 104072765B CN 201410326285 A CN201410326285 A CN 201410326285A CN 104072765 B CN104072765 B CN 1040727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ent
carrier system
polyethyleneimine
complex carrier
drug g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262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72765A (zh
Inventor
田华雨
徐彩娜
陈学思
焦自学
郭兆培
林琳
陈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41032628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727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727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27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727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27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聚乙烯亚胺,由N‑(β‑马来酰亚氨基丙酸)酰肼、巯基化合物和聚乙烯亚胺反应得到。以本发明提供的改性聚乙烯亚胺作为载体负载抗肿瘤药物和基因,得到药物基因复合载体***。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能够直接肺部给药,使药物和基因在肺部肿瘤组织中快速达到高浓水平并减少在其它正常组织内的分布,实现定量给药并且毒副作用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聚乙烯亚胺的制备方法,也提供了一种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制备方法。

Description

改性聚乙烯亚胺及其制备方法、药物-基因载体***及其制备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载体领域,尤其涉及改性聚乙烯亚胺及其制备方法、药物基因复合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肺癌又称原发性支气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各国的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在某些工业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加拿大等,肺癌已经位居男性死亡的首位。据报道,肺癌的平均五年的存活率不到10%,大多数肺癌病人的生存期为两年左右。目前传统治疗肺癌的方法有化疗或放射性治疗,一方面,化疗或放射性治疗存在副作用大、对机体伤害大、复发率高、并产生多药耐药机制等问题;另一方面,恶性肿瘤是涉及多基因的相关疾病,单对某个基因进行功能干涉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近年的研究发现,将药物和基因进行共载,构建高效安全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将抗癌药物和治疗基因同时输送到肿瘤细胞中,可使基因疗法和化学疗法发挥协同作用,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药物基因复合载体***可以将药物与多个治疗基因进行共载,对多个涉病基因同时进行功能干涉;还可有效解决癌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减少抗癌药物对人体正常细胞的毒害作用,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价值。
在使用药物基因复合载体***治疗肺部癌症时,药物和基因的传输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现有技术中,药物基因复合载体***运载方式多为静脉注射,但静脉注射毒性大、药物或基因易降解、药物或基因浓度易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改性聚乙烯亚胺及其制备方法、药物基因复合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改性聚乙烯亚胺制备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能够直接肺部给药,使药物和基因在肺部肿瘤组织中快速达到高浓水平并减少在其它正常组织内的分布,能够实现定量给药且毒副作用低。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聚乙烯亚胺,由N-(β-马来酰亚氨基丙酸)酰肼、巯基化合物和聚乙烯亚胺反应得到。
优选的,所述聚乙烯亚胺具有式1或式2所示结构:
其中,a、b和c为聚合度,所述聚乙烯亚胺的数均分子量为600~35000Da;
所述巯基化合物包括巯基乙酸、巯基丙酸和巯基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聚乙烯亚胺与N-(β-马来酰亚氨基丙酸)酰肼的摩尔比为1:(0.5~100)。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聚乙烯亚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巯基化合物和聚乙烯亚胺在溶剂中反应,,得到巯基改性聚乙烯亚胺;
B)将N-(β-马来酰亚氨基丙酸)酰肼和所述步骤A)得到的巯基改性聚乙烯亚胺混合,进行改性反应,得到改性聚乙烯亚胺。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巯基化合物与聚乙烯亚胺的摩尔比为1:(0.5~100);
所述步骤A)中的聚乙烯亚胺与所述步骤B)中N-(β-马来酰亚氨基丙酸)酰肼的摩尔比为1:(0.5~100)。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反应的温度为20~40℃;
所述步骤A)中反应的时间为12~48小时。
所述步骤B)中改性反应的温度为20~40℃;
所述步骤B)中改性反应的时间为0.5~2小时。
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基因复合载体***,包括抗肿瘤药物、基因物质和载体;
所述载体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改性聚乙烯亚胺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改性聚乙烯亚胺。
优选的,所述载体与抗肿瘤药物的摩尔比为1:(0.5~100)。
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抗肿瘤药物、改性聚乙烯亚胺和溶剂混合,进行反应,得到药物载体***,所述改性聚乙烯亚胺为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改性聚乙烯亚胺或权利要求4~8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改性聚乙烯亚胺;
2)将基因物质和所述步骤1)得到的药物载体***混合,进行孵育,得到药物基因复合载体***。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改性聚乙烯亚胺与抗肿瘤药物的摩尔比为1:(0.5~100);
所述步骤2)中基因物质与药物载体***的质量比为1:(1~80)。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聚乙烯亚胺,由N-(β-马来酰亚氨基丙酸)酰肼、巯基化合物和聚乙烯亚胺反应得到。以本发明提供的改性聚乙烯亚胺作为载体负载抗肿瘤药物和基因,得到药物基因复合载体***。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能够直接肺部给药,使药物和基因在肺部肿瘤组织中快速达到高浓水平并减少在其它正常组织内的分布,实现定量给药并且毒副作用低。实验结果表明,将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以肺部给药的方式用于小鼠的肺部黑色素瘤的治疗,治疗28天后,小鼠肺的重量明显减小,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能够直接肺部给药,并且对肺部肿瘤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聚乙烯亚胺,由N-(β-马来酰亚氨基丙酸)酰肼、巯基化合物和聚乙烯亚胺反应得到。
本发明提供的改性聚乙烯亚胺能够作为载体负载抗肿瘤药物和基因,得到药物基因复合载体***,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能够直接肺部给药,并且对肺部肿瘤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在本发明中,所述聚乙烯亚胺优选具有式1或式2所示结构:
其中,a、b和c为聚合度,所述聚乙烯亚胺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600~35000Da,更优选为5000~30000Da,最优选为10000~25000Da。在本发明中,所述巯基化合物优选为巯基乙酸、巯基丙酸和巯基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巯基乙酸。在本发明中,所述聚乙烯亚胺与N-(β-马来酰亚氨基丙酸)酰肼的摩尔比优选为1:(0.5~100),更优选为1:(10~90),最优选为1:(20~80)。
本发明对所述聚乙烯亚胺、巯基化合物和N-(β-马来酰亚氨基丙酸)酰肼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可采用聚乙烯亚胺、巯基化合物和N-(β-马来酰亚氨基丙酸)酰肼的市售商品,也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制备聚乙烯亚胺、巯基化合物和N-(β-马来酰亚氨基丙酸)酰肼的技术方案自行制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聚乙烯亚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巯基化合物和聚乙烯亚胺在溶剂中反应,得到巯基改性聚乙烯亚胺;
B)将N-(β-马来酰亚氨基丙酸)酰肼和所述步骤A)得到的巯基改性聚乙烯亚胺混合,进行改性反应,得到改性聚乙烯亚胺。
本发明将巯基化合物和聚乙烯亚胺在溶剂中反应,得到巯基改性聚乙烯亚胺。本发明优选在巯基化合物和聚乙烯亚胺在溶剂中反应前,将所述巯基化合物与活化剂混合,进行活化反应,得到活化的巯基化合物。在本发明中,所述巯基化合物的种类和来源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巯基化合物的种类和来源一致,在此不再赘述;所述活化剂优选为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亚胺(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所述巯基化合物和活化剂的质量比优选为1:(5~15),更优选为1:(8~13),最优选为1:11;所述活化反应的温度优选为20~40℃;更优选为25~30℃,无需进行加热或降温,直接在室温下进行反应即可;所述活化反应的时间优选为2~12小时,更优选为4~8小时,最优选为6小时。
完成所述巯基化合物的活化后,本发明将所述活化的巯基化合物和聚乙烯亚胺在溶剂中反应,得到巯基改性聚乙烯亚胺。本发明优选将活化的巯基化合物、聚乙烯亚胺盐酸盐在溶剂中反应,得到巯基改性聚乙烯亚胺。在本发明中,所述聚乙烯亚胺盐酸盐优选按照以下方法获得:
将聚乙烯亚胺与盐酸混合,得到聚乙烯亚胺酸性溶液;
将所述聚乙烯亚胺酸性溶液冻干,得到聚乙烯亚胺盐酸盐。
本发明优选将聚乙烯亚胺与水混合,得到聚乙烯亚胺溶液,将得到的聚乙烯亚胺溶液与盐酸混合得到聚乙烯亚胺酸性溶液。在本发明中,所述与聚乙烯亚胺混合所用的水优选为蒸馏水,更优选为二次水,本发明对所述与聚乙烯亚胺混合所用的水的用量没有特殊的限制,能够将聚乙烯亚胺完全溶解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聚乙烯亚胺酸性溶液的pH值优选为6.8~8.0,更优选为7.0~7.8,最优选为7.2~7.5。本发明优选将聚乙烯亚胺与盐酸溶液混合,得到聚乙烯亚胺酸性溶液。本发明对所述盐酸溶液的用量和浓度没有特殊的限制,能够使所述聚乙烯亚胺酸性溶液的pH值在上述范围内即可。为了与下述技术方案中的冻干进行区分,本发明将对聚乙烯亚胺酸性溶液的冻干命名为第一冻干。本发明对所述第一冻干的方法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冻干的技术方案即可。
在本发明中,所述巯基化合物和聚乙烯亚胺反应采用的溶剂优选为甲醇和/或超纯水,更优选为甲醇。在本发明中,所述超纯水可具体选择millipore公司生产的milli-Q水。本发明对所述与巯基化合物和聚乙烯亚胺盐酸盐混合的溶剂的用量没有特殊的限制,能够为所述巯基化合物和聚乙烯亚胺盐酸盐的混合提供液体的反应环境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巯基化合物与聚乙烯亚胺盐酸盐的摩尔比优选为1:(0.5~100),更优选为1:(1~80),最优选为1:(10~50)。
为防止巯基氧化,本发明优选在保护气体气氛下进行所述巯基化合物与聚乙烯亚胺盐酸盐的反应,更优选在密闭的保护气体气氛下进行所述巯基化合物与聚乙烯亚胺盐酸盐的反应,所述保护气体优选为氮气或惰性气体,更优选为氮气;所述保护气体的通入时间优选为0.5~2小时,更优选为1小时。在本发明中,所述对巯基化合物与聚乙烯亚胺盐酸盐反应的温度优选为20~40℃,更优选为25~3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需进行加热或降温,所述巯基化合物与聚乙烯亚胺盐酸盐的反应直接在室温下进行即可;所述反应的时间优选为12~48小时,更优选为20~40小时,最优选为24~36小时。
得到巯基改性聚乙烯亚胺后,本发明将N-(β-马来酰亚氨基丙酸)酰肼和所述巯基改性聚乙烯亚胺混合,进行改性反应,得到改性聚乙烯亚胺。本发明优选将N-(β-马来酰亚氨基丙酸)酰肼和得到的巯基改性聚乙烯亚胺在溶剂中混合,进行改性反应,得到改性聚乙烯亚胺。在本发明中,所述与N-(β-马来酰亚氨基丙酸)酰肼和所述巯基改性聚乙烯亚胺混合的溶剂优选为超纯水、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和甲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超纯水和/或甲醇,最优选为甲醇。在本发明中,所述超纯水可具体选择millipore公司生产的milli-Q水。本发明对所述与N-(β-马来酰亚氨基丙酸)酰肼和得到的巯基改性聚乙烯亚胺混合的溶剂的用量没有特殊的限制,能够为所述N-(β-马来酰亚氨基丙酸)酰肼和得到的巯基改性聚乙烯亚胺的混合提供液体反应环境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N-(β-马来酰亚氨基丙酸)酰肼的来源与上述技术方案一致,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发明中,所述聚乙烯亚胺与所述N-(β-马来酰亚氨基丙酸)酰肼的摩尔比优选为1:(0.5~100),更优选为1:(1~80),最优选为1:(10~50)。
在本发明中,所述改性反应的温度优选为20~40℃,更优选为25~30℃;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无需进行加热或降温,所述改性反应直接在室温下进行即可;本发明采用Ellman法测定巯基含量,巯基反应完全后,即可停止反应,所述改性反应的时间优选为0.5~2小时,更优选为0.8~1.5小时,最优选为0.9~1.3小时。
完成所述改性反应后,本发明优选去除改性反应得到的反应溶液中的溶剂,得到改性聚乙烯亚胺。本发明对所述去除溶剂的方法没有特殊的限定,在本发明中,所述去除溶剂的方法优选为旋蒸。本发明对所述旋蒸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旋蒸的技术方案即可。
将所述反应溶液中的溶剂去除后,本发明优选将去除溶剂后的改性聚乙烯亚胺与水混合,进行透析,得到改性聚乙烯亚胺。为了与下述技术方案中的透析进行区分,本发明将对改性聚乙烯亚胺的透析命名为第一透析,在本发明中,所述与干燥后的改性聚乙烯亚胺混合所用的水优选为蒸馏水,更优选为二次水。本发明对所述与干燥后的改性聚乙烯亚胺混合所用的水的用量没有特殊的限制,能够将所述干燥后的改性聚乙烯亚胺溶解即可。本发明优选采用透析袋进行所述第一透析,所述第一透析中的透析袋的截留分子量优选为1000~7000Da,更优选为2000~6000Da,最优选为3000~5000Da。
完成第一透析后,本发明优选将第一透析得到的改性聚乙烯亚胺进行第二冻干,得到改性聚乙烯亚胺。本发明对所述第二冻干的方法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冻干的技术方案即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药物基因复合载体***,包括抗肿瘤药物、基因物质和载体,所述载体为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改性聚乙烯亚胺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改性聚乙烯亚胺。在本发明中,所述药物基因复合载体***可表述为药物-基因载体***。
在本发明中,所述抗肿瘤药物优选包括阿霉素、柔红霉素和表阿霉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包括阿霉素和柔红霉素,最优选包括阿霉素;所述基因物质优选为质粒DNA和/或siRNA,更优选为siRNA。在本发明中,所述载体和抗肿瘤药物的摩尔比优选为1:(0.5~100),更优选为1:(1~80),最优选为1:(10~50);所述基因物质与载体的质量比优选为1:(1~40),更优选为1:(1~20),最优选为1:(1~1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抗肿瘤药物、改性聚乙烯亚胺和溶剂混合,进行反应,得到药物载体***,所述改性聚乙烯亚胺为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改性聚乙烯亚胺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改性聚乙烯亚胺;
2)将基因物质和所述步骤1)得到的药物载体***混合,进行孵育,得到药物基因复合载体***。
本发明优选将改性聚乙烯亚胺溶液与抗肿瘤药物溶液混合,进行反应,得到药物载体***。具体的,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改性聚乙烯亚胺和抗肿瘤药物分别与溶剂混合,得到改性聚乙烯亚胺溶液和抗肿瘤药物溶液;再将所述改性聚乙烯亚胺溶液和抗肿瘤药物溶液混合进行反应,得到药物载体***。在本发明中,所述抗肿瘤药物的种类与上述技术方案中抗肿瘤药物的种类一致,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发明中,所述改性聚乙烯亚胺和抗肿瘤药物的摩尔比优选为1:(0.5~100),更优选为1:(1~80),最优选为1:(10~50)。在本发明中,所述改性聚乙烯亚胺溶液的pH值优选为6.8~8.0,更优选为7.0~7.6;与所述改性聚乙烯亚胺或抗肿瘤药物混合的溶剂优选为超纯水、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和甲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超纯水和/或甲醇,最优选为甲醇。在本发明中,所述超纯水可具体选择millipore公司生产的milli-Q水。本发明对所述与改性聚乙烯亚胺混合的溶剂的用量没有特殊的限制,能够将所述改性聚乙烯亚胺溶液稀释至上述pH值范围内即可;本发明对所述与抗肿瘤药物混合的溶剂的用量没有特殊的限制,能够将所述抗肿瘤药物完全溶解即可。
在本发明中,所述抗肿瘤药物和改性聚乙烯亚胺的反应优选在避光条件下进行;所述抗肿瘤药物和改性聚乙烯亚胺的反应的时间优选为12~72小时,更优选为20~60小时,最优选为24~36小时;所述抗肿瘤药物和改性聚乙烯亚胺的反应的温度优选为20~40℃,更优选为25~30℃;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无需进行加热或降温,所述抗肿瘤药物和改性聚乙烯亚胺的反应直接在室温下进行即可。
完成所述改性聚乙烯亚胺与抗肿瘤药物的反应后,本发明优选将得到的反应溶液进行第二透析,得到药物载体***。本发明优选采用透析袋进行所述第二透析,所述第二透析中的透析袋的截留分子量优选为1000~7000Da,更优选为2000~6000Da,最优选为3500~4000Da;所述第二透析的时间优选为24~72小时,更优选为30~60小时,最优选为36~48小时。本发明优选在所述第二透析的过程中更换透析水,所述相邻两次更换透析水的时间间隔优选为1~5小时,更优选为1.5~3小时,最优选为2小时;所述透析水的pH值优选为6.8~7.6,更优选为7.0~7.4。
完成所述第二透析后,本发明优选将透析得到的药物载体***进行第三冻干,得到药物载体***。本发明对所述第三冻干的方法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冻干的技术方案即可。
得到药物载体***后,本发明将基因物质与所述药物载体***混合,进行孵育,得到药物基因复合载体***。本发明优选将基因物质和药物载体***在无菌水中混合,进行孵育,得到药物基因复合载体***。具体的,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将基因物质和药物载体***分别溶于无菌水中,得到基因物质无菌水溶液和药物载体***无菌水溶液;再将所述基因物质无菌水溶液与药物载体***无菌水溶液混合,进行孵育,得到药物基因复合载体***。为了提高复合效果,在得到药物载体***无菌水溶液后,本发明优选将所述药物载体***无菌水溶液进行过滤,以除去所述药物载体***无菌水溶液中的细菌。本发明优选采用微孔滤膜对药物载体***无菌水溶液进行过滤,所述微孔滤膜的孔径优选为0.2~0.3μm,更优选为0.22μm。在本发明中,所述基因物质的种类和来源与上述技术方案中基因物质的种类和来源一致,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发明中,所述药物载体***无菌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优选为0.5~2mg/mL,更优选为1mg/mL;所述基因物质无菌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优选为0.01~0.1mg/mL,更优选为0.02mg/mL;本发明对所述无菌水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可采用所述无菌水的市售商品,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制备无菌水的技术方案自行制备。本发明对所述基因物质与无菌水的混合与所述无菌水的用量没有特殊的限制,能够将所述基因物质和所述药物载体***完全溶解即可。
在本发明中,所述基因物质与所述药物载体***的质量比优选为1:(1~80),更优选为1:(2~70),最优选为1:(10~50)。在本发明中,所述孵育的温度优选为0~35℃,更优选为10~30℃,最优选为20~25℃;在本发明中,无需进行加热或降温,所述孵育直接在室温下进行反应即可;所述孵育的时间优选为10~30min,更优选为15~25min,最优选为20min。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聚乙烯亚胺,以本发明提供的改性聚乙烯亚胺为载体制备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能够直接肺部给药,使药物和基因在肺部肿瘤组织中快速达到高浓水平并减少在其它正常组织内的分布,实现定量给药并且毒副作用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改性聚乙烯亚胺及其制备方法、药物基因复合载体***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详细描述,但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将200mg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亚胺和100mg N-羟基琥珀酰亚胺溶于20mL甲醇中,溶解完全后向其中加入20μL巯基乙酸,在25℃下对巯基乙酸进行活化6小时后,得到活化的巯基乙酸;
将100mg分子量为1800Da的聚乙烯亚胺用二次水溶解后使用盐酸溶液将pH值调节为7.0,冻干得到聚乙烯亚胺盐酸盐;
将得到的聚乙烯亚胺盐酸盐与10ml甲醇混合,溶解完全后,与得到的活化的巯基乙酸混合,通氮气1小时后,在25℃下闭气反应24小时,得到巯基改性聚乙烯亚胺;
将20mgN-(β-马来酰亚氨基丙酸)酰肼与10ml甲醇混合,溶解完全后与巯基改性聚乙烯亚胺混合,采用Ellman法在外监控巯基反应情况,在25℃下反应1.5小时后,停止反应,将得到的反应溶液进行旋蒸,去除甲醇,然后采用分子截留量为1000Da的透析袋进行透析、冻干,得到改性聚乙烯亚胺。
称取20mg阿霉素,将阿霉素和改性聚乙烯亚胺分别用甲醇溶解后混合,避光反应24小时后,采用分子截留量为1000Da的透析袋进行透析、冻干,得到药物载体***;
取10mg药物载体***,与无菌水混合,配制成浓度为1mg/mL的无菌水溶液,采用孔径为0.2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取4mg质粒pGL-3与无菌水混合,配制成0.02mg/mL的无菌水溶液;将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无菌水溶液和质粒pGL-3的无菌水溶液混合,在25℃下孵育30min,得到药物基因复合载体***。
本发明对得到的药物载体***进行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酸性pH条件下,细胞毒性为75%,而在中性和偏碱性条件下,细胞毒性为45%。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在肿瘤的酸性环境中,具有较大的毒性,而对于人体的正常细胞环境,及中性和偏碱性条件下毒性较小,对人体正常细胞的伤害较小。
本发明对得到的药物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了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9得到的药物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
本发明对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了测量,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为本发明实施例1~36和比较例1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
实施例2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技术方案得到药物载体***和药物基因复合载体***。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阿霉素的用量为40mg。
本发明对得到的药物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了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9得到的药物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
本发明对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了测量,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为本发明实施例1~36和比较例1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
实施例3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技术方案得到药物载体***和药物基因复合载体***。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阿霉素的用量为100mg。
本发明对得到的药物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了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9得到的药物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
本发明对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了测量,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为本发明实施例1~36和比较例1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
实施例4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技术方案得到药物载体***和药物基因复合载体***。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聚乙烯亚胺的分子量为600Da。
本发明对得到的药物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了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9得到的药物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
本发明对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了测量,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为本发明实施例1~36和比较例1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
实施例5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技术方案得到药物载体***和药物基因复合载体***。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聚乙烯亚胺的分子量为600Da。
本发明对得到的药物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了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9得到的药物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
本发明对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了测量,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为本发明实施例1~36和比较例1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
实施例6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技术方案得到药物载体***和药物基因复合载体***。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聚乙烯亚胺的分子量为600Da。
本发明对得到的药物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了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9得到的药物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
本发明对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了测量,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为本发明实施例1~36和比较例1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
实施例7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技术方案得到药物载体***和药物基因复合载体***。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聚乙烯亚胺的分子量为25000Da。
本发明对得到的药物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了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9得到的药物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
本发明对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了测量,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为本发明实施例1~36和比较例1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
实施例8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技术方案得到药物载体***和药物基因复合载体***。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聚乙烯亚胺的分子量为25000Da。
本发明对得到的药物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了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9得到的药物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
本发明对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了测量,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为本发明实施例1~36和比较例1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
实施例9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技术方案得到药物载体***和药物基因复合载体***。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聚乙烯亚胺的分子量为25000Da。
本发明对得到的药物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了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9得到的药物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
本发明对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了测量,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为本发明实施例1~36和比较例1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
表1本发明实施例1~9得到的药物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9的到的药物载体***粒径都在100nm以内,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药物载体***粒径都在纳米级别,易被人体吸收;本发明实施例1~9的到的药物载体***的表面电位均为正值,有利于与带负电的DNA分子缔合,形成药物基因复合载体***。
实施例10~18
分别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9中的技术方案得到药物基因复合载体***。不同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0~18中聚乙烯亚胺与质粒的质量比为2.5:1。
本发明对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了测量,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为本发明实施例1~36和比较例1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
实施例19~27
分别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9中的技术方案得到药物基因复合载体***。不同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9~27中聚乙烯亚胺与质粒的质量比为5:1。
本发明对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了测量,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为本发明实施例1~36和比较例1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
实施例28~36
分别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9中的技术方案得到药物基因复合载体***。不同的是,本发明实施例28~36中聚乙烯亚胺与质粒的质量比为10:1。
本发明对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了测量,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为本发明实施例1~36和比较例1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
比较例1
取100mg分子量为25000Da的聚乙烯亚胺,与无菌水混合,配制成浓度为1mg/mL的无菌水溶液,采用孔径为0.2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取2mg质粒pGL-3与无菌水混合,配制成0.02mg/mL的无菌水溶液;将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无菌水溶液和质粒pGL-3的无菌水溶液混合,在25℃下孵育30min,得到基因载体***。
本发明对得到的基因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了测量,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为本发明实施例1~36和比较例1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
表2本发明实施例1~36和比较例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
由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36提供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粒径在100nm以下,属于纳米级别,易于被人体吸收。
实施例37~72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36中的技术方案得到药物基因复合载体***。不同的是,本发明实施例37~72中采用Luc siRNA代替实施例1~36中的质粒pGL-3。
本发明对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了测量,结果如表3所示。表3为本发明实施例37~72和比较例2~3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
比较例2
按照比较例1中的技术方案得到基因载体***。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采用LucsiRNA代替比较例1中的pGL-3。
本发明对得到的基因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了测量,结果如表3所示。表3为本发明实施例37~72和比较例2~3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
比较例3
按照比较例1中的技术方案得到基因载体***。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采用阴性对照Rev siRNA代替比较例1中的pGL-3。
本发明对得到的基因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了测量,结果如表3所示。表3为本发明实施例37~72和比较例2~3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
表3本发明实施例37~72和比较例2~3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电位
由表3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36提供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粒径在100nm以下,属于纳米级别,易于被人体吸收。
实施例73
将HeLa细胞置于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细胞培养液中,在温度为37℃、体积分数为5%的二氧化碳培养箱中进行培养,隔天传代。
当细胞融合度为80~90%时,采用胰蛋白酶消化、计数,以每孔2×104密度种植于96孔培养板中,培养过夜。转染时,将实施例1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加入至96孔板中,培养48小时。
48小时后,将培养液弃掉,用磷酸缓冲液洗涤两次后,加入细胞裂解液于-80℃冰箱中反复冻融,吹打均匀后加入荧光素酶底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转染效率。结果如表4所示,表4为本发明实施例73~108和比较例4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体外转染效率。
实施例74~108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73中的技术方案对实施例2~36得到的药物基因载体***进行体外转染效率的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表4为本发明实施例73~108和比较例4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体外转染效率。
比较例4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73的技术方案对比较例1得到的基因载体***进行体外转染效率的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表4为本发明实施例73~108和比较例4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体外转染效率。
表4本发明实施例73~108和比较例4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体外转染效率
由表4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具有与聚乙烯亚胺相当的转染效率。
实施例109~144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73中的技术方案对本发明实施例37~72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进行体外转染,采用能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HeLa细胞,转染沉默荧光素酶的质粒,计算沉默效率。结果如表5所示,表5为本发明实施例109~144和比较例5~6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基因抑制效率。
比较例5~6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73中的技术方案对本发明比较例2~3得到的基因载体***进行体外转染,用能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HeLa细胞,转染沉默荧光素酶的质粒,计算沉默效率。结果如表5所示,表5为本发明实施例109~144和比较例5~6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基因抑制效率。
表5本发明实施例109~144和比较例5~6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基因沉默效率
实施例 转染抑制效率(%) 实施例 基因沉默效率(%)
比较例5 45 126 47
比较例6 9 127 41
109 39 128 45
110 49 129 58
111 36 130 45
112 38 131 51
113 45 132 40
114 45 133 52
115 57 134 52
116 46 135 42
117 43 136 42
118 41 137 38
119 50 138 39
120 40 139 36
121 50 140 49
122 46 141 38
123 36 142 53
124 40 143 50
125 46 144 52
由表5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基因抑制效率与作为阳性对照的比较例5接近,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基因抑制效率较高。
实施例145
将B16F10细胞置于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在37℃、体积分数为5%的二氧化碳培养箱中进行培养,隔天换新鲜培养液。
选择重量为20g的C57雄性小鼠,当细胞融合度为80~90%时,用胰蛋白酶消化,用PBS洗两次并计数,通过尾静脉注射1×104cells/只,第7天开始出现肺部转移黑色素瘤。
将本发明实施例10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配制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葡萄糖溶液,其中基因的质量浓度为0.1mg/mL,阿霉素的质量浓度为0.2mg/mL。从第7天开始,将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葡萄糖溶液经肺部给药装置直接喷射至肺部,进行体内转染。
体内转染7天后,小鼠安乐死,取出肺部,PBS洗涤两次,加入裂解液裂解,匀浆,加入荧光素酶底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转染效率。结果如表6所示,表6为本发明实施例145~153和比较例7得到的药物基因载体***体内转染效率。
实施例146~153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45中的技术方案对本发明实施例11~18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进行体内转染效率的测定,结果如表6所示。表6为本发明实施例145~153和比较例7得到的药物基因载体***体内转染效率。
比较例7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45中的技术方案对本发明比较例1得到的基因载体***进行体内转染效率的测定,结果如表6所示。表6为本发明实施例145~153和比较例7得到的药物基因载体***体内转染效率。
表6本发明实施例145~153和比较例7得到的药物基因载体***体内转染效率
实施例 体内转染效率(RLU/mg·Protein)
比较例7 1.8×107
145 3.4×106
146 1.3×107
147 4.7×107
148 1.8×107
149 2.3×107
150 3.1×107
151 1.4×107
152 2.9×107
153 7.8×107
实施例154
将B16F10细胞置于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在37℃、体积分数为5%的二氧化碳培养箱中进行培养,隔天换新鲜培养液。
选择重量为18g的C57雄性小鼠,当细胞融合度为80~90%时,用胰蛋白酶消化,用PBS洗两次并计数,通过尾静脉注射1×104cells/只,第7天开始出现肺部转移黑色素瘤。
将本发明实施例46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配制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葡萄糖溶液,其中基因Survivin siRNA的质量浓度为0.1mg/mL。从第7天开始,将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葡萄糖溶液经肺部给药装置直接喷射至肺部,进行体内转染,每周喷射一次。
在治疗第28天后,将小鼠安乐死,取出肺部并称重。结果如表7所示,表7为本发明实施例154~162和比较例8~12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体内肿瘤抑制结果。
实施例155~162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54中的技术方案对本发明实施例47~54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进行体内抑制肿瘤的测试,结果如表7所示,表7为本发明实施例154~162和比较例8~12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体内肿瘤抑制结果。
比较例8
选择重量为18g的C57雄性小鼠;
将本发明实施例46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配制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葡萄糖溶液,其中基因Survivin siRNA的质量浓度为0.1mg/mL;
将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葡萄糖溶液经肺部给药装置直接喷射至肺部,进行体内转染,每周喷射一次。
在治疗第28天后,将小鼠安乐死,取出肺部并称重。结果如表7所示,表7为本发明实施例154~162和比较例8~12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体内肿瘤抑制结果。
比较例9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54中的技术方案进行小鼠体内转染的测试,不同的是,本实施例采用5%的葡萄糖溶液代替实施例154中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测试结果如表7所示,表7为本发明实施例154~162和比较例8~12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体内肿瘤抑制结果。
比较例10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54中的技术方案进行小鼠体内转染的测试,不同的是,本实施例采用Survivin siRNA代替实施例154中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测试结果如表7所示,表7为本发明实施例154~162和比较例8~12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体内肿瘤抑制结果。
比较例11~12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54中的技术方案对本发明比较例2~3得到的基因载体***进行小鼠体内转染的测试,测试结果如表7所示,表7为本发明实施例154~162和比较例8~12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体内肿瘤抑制结果。
表7本发明实施例154~162和比较例8~12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体内肿瘤抑制结果
实施例 肺的重量(mg)
比较例8 212
比较例9 761
比较例10 742
比较例11 743
比较例12 751
154 305
155 253
156 312
157 285
158 234
159 267
160 314
161 241
162 264
由于B16F10为高转移小鼠黑色素瘤,因此肺部重量是衡量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由表7可以看出,使用了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小鼠肺部重量接近比较例8中不种瘤的小鼠肺部重量,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适用于肺部给药,并且对肿瘤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实施例163
选择7只重量为18g的C57雄性小鼠,采用腹腔注射将老鼠麻醉,采用肺部给药装置将本发明实施例46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喷射至肺部,其中,阿霉素的用量为每只老鼠20μg,siRNA的用量为每只小鼠20μg Cy5.5标记的siRNA。分别在0.5、1、2、3、4、5、7天取老鼠处死,肺部离体,成像,查看小鼠肺部沉积情况,结果表明,第7天时,还有部分药物和基因沉积在小鼠肺部。
实施例164~171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63中的技术方案将本发明实施例47~54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喷射至肺部,查看小鼠肺部沉积情况,第7天时,还有部分药物和基因沉积在小鼠肺部。结果表明,采用肺部给药方式将本发明实施例46~54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直接喷射至肺部,不仅药物损失少,且在肺部沉积时间长,第7天时还有部分药物和基因沉积在肺部。进一步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适合用于肺部给药,且呈现较好的效果。
比较例13~14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63中的技术方案将游离的药物和基因直接喷射至肺部,查看小鼠肺部沉积情况,结果表明,第7天时,小鼠肺部几乎没有沉积。
实施例172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63中的技术方案将本发明实施例46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喷射至肺部,查看小鼠肺部沉积情况。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共选择9只重量为20g的C57雄性小鼠,分别在0.5、1、2、4、6、8、12、24、48小时后,将老鼠处死,肺部离体,成像,查看小鼠肺部沉积情况,结果表明,48小时内,小鼠肺部沉积变化不大,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72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能够直接肺部给药,并且药物损失量少。
实施例173~180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72中的技术方案将本发明实施例47~54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喷射至肺部,查看小鼠肺部沉积情况,结果表明,48小时内,小鼠肺部沉积变化不大,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73~180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能够直接肺部给药,并且药物损失量少。
比较例15~16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72中的技术方案将游离的药物和基因直接喷射至肺部,查看小鼠肺部沉积情况,结果表明,48小时内,小鼠肺部沉积变化较大,48小时后,药物损失量较大。
比较例17~25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72中的技术方案对本发明实施例46~54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进行肺部沉积测试,查看小鼠肺部沉积情况。不同的是,本发明比较例17~25中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代替实施例172中的肺部给药。
比较例26~27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72中的技术方案对本发明比较例2~3得到的基因载体***进行肺部沉积测试,查看小鼠肺部沉积情况。不同的是,本发明比较例26~27中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代替实施例172中的肺部给药。
由本发明实施例172~180和比较例15~27的实验数据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能够直接肺部给药,与尾静脉给药相比,采用肺部给药方法将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直接喷射到肺部,药物损失量少、在肺部沉积多、且停留时间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聚乙烯亚胺,以本发明提供的改性聚乙烯亚胺为载体得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能够直接肺部给药,实验结果表明,将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以肺部给药的方式用于小鼠的肺部黑色素瘤的治疗,治疗28天后,小鼠的肺的重量明显减小,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不仅能够直接肺部给药,并且对肿瘤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药物基因复合载体***,包括抗肿瘤药物、基因物质和载体;
所述载体为改性聚乙烯亚胺;
所述改性聚乙烯亚胺由N-(β-马来酰亚氨基丙酸)酰肼、巯基化合物和聚乙烯亚胺反应得到;
所述聚乙烯亚胺具有式1或式2所示结构:
其中,a、b和c为聚合度,所述聚乙烯亚胺的数均分子量为600~25000Da;
所述巯基化合物选自巯基乙酸、巯基丙酸和巯基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载体与抗肿瘤药物的质量比为5:1、5:2或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基因复合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亚胺与N-(β-马来酰亚氨基丙酸)酰肼的摩尔比为1:(0.5~100)。
3.一种药物基因复合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抗肿瘤药物、改性聚乙烯亚胺和溶剂混合,进行反应,得到药物载体***,所述改性聚乙烯亚胺由N-(β-马来酰亚氨基丙酸)酰肼、巯基化合物和聚乙烯亚胺反应得到;
所述聚乙烯亚胺具有式1或式2所示结构:
其中,a、b和c为聚合度,所述聚乙烯亚胺的数均分子量为600~25000Da;
所述巯基化合物选自巯基乙酸、巯基丙酸和巯基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改性聚乙烯亚胺与抗肿瘤药物的质量比为5:1、5:2或1:1;
2)将基因物质和所述步骤1)得到的药物载体***混合,进行孵育,得到药物基因复合载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基因物质与药物载体***的质量比为1:(1~80)。
CN201410326285.8A 2014-07-09 2014-07-09 改性聚乙烯亚胺及其制备方法、药物‑基因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0727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26285.8A CN104072765B (zh) 2014-07-09 2014-07-09 改性聚乙烯亚胺及其制备方法、药物‑基因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26285.8A CN104072765B (zh) 2014-07-09 2014-07-09 改性聚乙烯亚胺及其制备方法、药物‑基因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2765A CN104072765A (zh) 2014-10-01
CN104072765B true CN104072765B (zh) 2017-07-28

Family

ID=51594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26285.8A Active CN104072765B (zh) 2014-07-09 2014-07-09 改性聚乙烯亚胺及其制备方法、药物‑基因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727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0861A (zh) * 2015-05-06 2015-07-29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药物-基因共载***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1489A (zh) * 2003-02-17 2006-04-19 艾波顿有限公司 包含载体、靶向部分和造影剂的医学成像用缀合物
CN101265477A (zh) * 2008-04-25 2008-09-17 浙江大学 制备谷胱甘肽响应的壳层二硫键交联非病毒基因载体的方法
CN101711735A (zh) * 2009-12-10 2010-05-26 于美丽 缓释药物释放***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030813A (zh) * 2012-12-21 2013-04-10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壳聚糖接枝聚乙烯亚胺非病毒转基因载体的制备方法
WO2014053521A2 (en) * 2012-10-02 2014-04-10 Novartis Ag Nonlinear saccharide conjugat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508852A (ja) * 2006-01-23 2009-03-05 クワンジュ インスティチュート オブ サイエンス アンド テクノロジー 薬理活性物質と粘膜粘着性高分子とが共有結合されたコンジュゲ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薬理活性物質の経粘膜運搬方法
KR100766820B1 (ko) * 2006-01-23 2007-10-17 광주과학기술원 단백질 또는 펩타이드의 경점막 운반 시스템
CN101085356A (zh) * 2007-06-21 2007-12-12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非病毒基因转染载体、其与质粒dna复合物颗粒及制备方法和用法
CN103497961B (zh) * 2013-09-25 2016-07-06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基因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1489A (zh) * 2003-02-17 2006-04-19 艾波顿有限公司 包含载体、靶向部分和造影剂的医学成像用缀合物
CN101265477A (zh) * 2008-04-25 2008-09-17 浙江大学 制备谷胱甘肽响应的壳层二硫键交联非病毒基因载体的方法
CN101711735A (zh) * 2009-12-10 2010-05-26 于美丽 缓释药物释放***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WO2014053521A2 (en) * 2012-10-02 2014-04-10 Novartis Ag Nonlinear saccharide conjugates
CN103030813A (zh) * 2012-12-21 2013-04-10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壳聚糖接枝聚乙烯亚胺非病毒转基因载体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2765A (zh) 2014-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u et al. Tumor hypoxia-activated combinatorial nanomedicine triggers systemic antitumor immunity to effectively eradicate advanced breast cancer
Ye et al. An integrated therapeutic delivery system for enhanced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N103099782B (zh) 核-壳型纳米药物颗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hen et al. Vitamin-B12-conjugated PLGA-PEG nanoparticles incorporating miR-532-3p induce mitochondrial damage by targeting apoptosis repressor with 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 (ARC) on CD320-overexpressed gastric cancer
CN103768080B (zh) 一种抗耐药肿瘤的靶向制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2816795B (zh) 一种基因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30086A (zh) 用聚乙烯亚胺修饰壳聚糖制备基因给药载体的方法
Cheng et al. pH-Responsive supramolecular DOX-dimer based on cucurbit [8] uril for selective drug release
AU2022211878B9 (en) Targeting Degradable Nano-Drug Carrier for Chemo/Photothermal Synergistic Therapy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2397554A (zh) 一种肿瘤靶向双载药递释***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2490A (zh) 纳米载药***、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及在治疗癌症中的应用
Xiang et al. Endogenous Fe2+-activated ROS nanoamplifier for esterase-responsive and photoacoustic imaging-monitored therapeutic improvement
Yang et al. BSA stabilized photothermal-Fenton reactor with cisplatin for chemo/chemodynamic cascade oncotherapy
CN107296962A (zh) 化药/基因共转运功能化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8384810A (zh) 一种高转染效率低细胞毒性的阳离子基因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72765B (zh) 改性聚乙烯亚胺及其制备方法、药物‑基因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84700B (zh) 一种药物共载复合物、胶束及胶束的制备方法
Cong et al. How to exploit different endocytosis pathways to allow selective delivery of anticancer drugs to cancer cells over healthy cells
Wang et al. Functionalized biological metal–organic framework with nanosized coronal structure and hierarchical wrapping pattern for enhanced targeting therapy
Zhong et al. Polyhedral Oligomeric Silsesquioxane‐Based Nanoparticles for Efficient Chemotherapy of Glioblastoma
CN107899018B (zh) 一种cd44靶向硫酸软骨素-阿霉素缀合物及其plga混合胶束
CN104072766B (zh) 一种用于负载药物和基因的载体、药物-基因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29746A (zh) 对FAP‑α酶、还原环境双敏感的粒径收缩型的肿瘤渗透性纳米***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652699B (zh) 一种尺寸转变型纳米递药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834035B (zh) 一种阳离子化昆布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