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11930B -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11930B
CN104011930B CN201180075793.8A CN201180075793A CN104011930B CN 104011930 B CN104011930 B CN 104011930B CN 201180075793 A CN201180075793 A CN 201180075793A CN 104011930 B CN104011930 B CN 1040119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rioration
rechargeable battery
lithium rechargeable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7579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11930A (zh
Inventor
高桥贤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011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119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119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119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92Determining battery ageing or deterioration, e.g. state of heal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2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6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其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耐热温度对应地进行充放电。在对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中,具有取得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控制器对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控制,以维持在利用温度传感器取得的温度与锂离子二次电池所容许的上限温度相比更低的状态。另外,控制器对锂离子二次电池中的锂元素的析出量进行推断,与析出量的增加对应地使上限温度降低。

Description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与二次电池的温度对应地设定容许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的上限电力。并且,以使得二次电池的电力不会超过上限电力的方式,对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控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195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08690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10875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13780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0-273492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如果二次电池的温度大于或等于规定温度,则将上限电力设定为0[kW],不进行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在这里,规定温度是预先确定的固定值。
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电池的耐热温度随着锂元素的析出量而变化。为了保护锂离子二次电池,只要使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温度不超过耐热温度即可。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规定温度为固定值,所以有时会不必要地限制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放电。
根据锂元素的析出量,有可能耐热温度超过规定温度。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二次电池的性能,并不优选不必要地限制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因此,优选与耐热温度对应而适当地设定规定温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第1发明为一种控制装置,其对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控制,其具有取得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控制器对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控制,以维持在利用温度传感器取得的温度与锂离子二次电池所容许的上限温度相比更低的状态。另外,控制器对锂离子二次电池中的锂元素的析出量进行推断,与析出量的增加对应地使上限温度降低。
根据本申请的第1发明,能够使上限温度与锂元素的析出量对应地进行变化。由于与锂元素的析出量对应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耐热温度变化,所以能够使上限温度与耐热温度的变化对应地进行变化。由此,能够与耐热温度对应地进行充放电,更易于发挥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性能。
控制器能够使用表示析出量与上限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的信息,确定与推断出的析出量对应的上限温度。表示析出量及上限温度的对应关系的信息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
控制器能够与上限温度对应地,设定容许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的上限电力。通过与上限温度对应地设定上限电力,能够将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温度维持在与上限温度相比较低的状态。控制器能够在与上限电力相比较低的电力的条件下,进行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放电。
本申请的第2发明为对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控制的控制方法,其中,取得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温度,对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控制,以维持在所取得的温度与锂离子二次电池所容许的上限温度相比更低的状态。另外,对锂离子二次电池中的锂元素的析出量进行推断,与析出量的增加对应地使上限温度降低。在本申请的第2发明中,也可以得到与本申请的第1发明相同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电池***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锂元素的析出量的变化的图。
图3是表示锂元素的析出量与耐热温度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4是表示上限温度的变化的图。
图5是表示对电池组的充放电进行控制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与局部的SOC变化对应的开路电压变化特性的图。
图7是表示伴随着单极容量减少的单极的开路电位变化的图。
图8是说明正极及负极之间的组分对应偏差的图。
图9是说明由于劣化导致的组分对应偏差的图。
图10是表示对锂元素的析出量进行推断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电池容量及开路电压的关系的图。
图12是表示仅发生损耗劣化的情况下的正极容量维持率、负极容量维持率及组分对应的偏差容量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3是表示电池温度及上限电力的关系的图。
图14是表示对电池组的充放电进行控制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利用图1,说明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电池***。图1是表示电池***的结构的图。本实施例的电池***可以搭载于车辆上。
本实施例的电池***具有电池组10。电池组10具有串联连接的多个单电池11。单电池11使用锂离子二次电池。单电池11的数量可以基于所需要的输出等而适当地设定。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单电池11串联连接,但电池组10中也可以含有并联连接的多个单电池11。
电压传感器21检测电池组10的端子间电压,并将检测结果向控制器30输出。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用电压传感器对各个单电池11的电压进行检测,或者对至少包含2块单电池11在内的电池块的电压进行检测。电流传感器22对流过电池组10的电流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向控制器30输出。
温度传感器23对电池组10(单电池11)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向控制器30输出。温度传感器23的数量可以适当设定。在使用多个温度传感器23时,可以在相互处于不同位置的单电池11处配置温度传感器23。
控制器30具有存储器30a。存储器30a存储有用于使控制器30进行规定处理的各种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器30a内置在控制器30中,但也可以在控制器30的外部设置存储器30a。
电池组10的正极端子连接有***主继电器SMR-B。***主继电器SMR-B通过接收来自控制器30的控制信号,从而切换接通及断开。电池组10的负极端子连接有***主继电器SMR-G。***主继电器SMR-G通过接收来自控制器30的控制信号,从而切换接通及断开。
***主继电器SMR-P及限流电阻24与***主继电器SMR-G并联连接。***主继电器SMR-P通过接收来自控制器30的控制信号,从而切换接通及断开。限流电阻24用于在将电池组10与逆变器31连接时,抑制流过冲击电流。
在将电池组10与逆变器31连接时,控制器30将***主继电器SMR-B从断开切换为接通,并且将***主继电器SMR-P从断开切换为接通。由此,在限流电阻24中流过电流。然后,控制器30在将***主继电器SMR-G从断开切换为接通后,将***主继电器SMR-P从接通切换为断开。
由此,电池组10及逆变器31的连接完成。另一方面,在断开电池组10及逆变器31之间的连接时,控制器30将***主继电器SMR-B、SMR-G从接通切换为断开。
逆变器31将来自电池组10的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并将交流电力向电动机·发电机32输出。作为电动机·发电机32,例如能够使用三相交流电动机。电动机·发电机32接收来自逆变器31的交流电力,并生成用于使车辆行驶的动能。由电动机·发电机32产生的动能传递至车轮。
在使车辆减速或停止时,电动机·发电机32将车辆制动时产生的动能变换为电能(交流电力)。逆变器31将电动机·发电机32产生的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并将直流电力向电池组10输出。由此,电池组10能够存储再生电力。在本实施例的电池***中,能够在将电池组10与逆变器31进行连接的电流通路上设置升压电路。如果使用升压电路,则能够将电池组10的输出电压进行升压。
在本实施例的电池***中,控制器30对单电池11中的锂元素的析出量进行推断,与推断出的析出量对应地,设定单电池11所容许的温度的上限值(称为“上限温度”)。
如果单电池11的劣化不断进行,则如图2所示,随着时间经过,锂元素的析出量可能不断增加。在图2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锂元素的析出量。在图2的纵轴中,越朝向上侧,锂元素的析出量就越增加。例如如果对单电池11进行过充电,则有可能锂元素析出而使得单电池11劣化。锂元素的析出量能够通过后述的方法进行推断。
如图3所示,锂元素的析出对单电池11的耐热温度产生影响。图3的横轴表示锂元素的析出量,越朝向右侧,锂元素的析出量越增加。图3的纵轴表示单电池11的耐热温度,越朝向上侧,耐热温度越高。如果单电池11的温度高于耐热温度,则例如有可能使得单电池11的内部加速气体产生。
如图3所示,锂元素的析出量越增加,单电池11的耐热温度就越低。因此,单电池11的耐热温度越低,就需要将上限温度设置得越低。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30如图4所示,随着时间经过而使得上限温度降低。图4的纵轴表示上限温度,越朝向上侧,上限温度越高。图4的横轴表示时间。图4所示的上限温度的推移是与图2所示的锂元素的析出量对应的。在图2中,由于随着时间经过而锂元素的析出量增加,所以对于上限温度,如图4所示随着时间经过而使其降低。
锂元素的析出量及上限温度的对应关系能够通过实验而预先决定。具体地说,首先求出锂元素的析出量及耐热温度之间的关系。对单电池11中析出规定量的锂元素时的单电池11的耐热温度进行测定,使锂元素的析出量各不相同并测定相应的耐热温度。由此,能够求出锂元素的析出量及耐热温度之间的关系。然后,能够考虑耐热温度而决定上限温度。上限温度可以设定为与耐热温度相比较低的温度。如果上限温度与耐热温度相比过低,则如后述所示,有可能不必要地限制了电池组10的输入输出。需要考虑这一点而决定上限温度及耐热温度之差。
锂元素的析出量及上限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准备为映射图或运算式。可以将表示锂元素的析出量及上限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数据(映射图或运算式)存储在存储器30a中。控制器30在推断出锂元素的析出量后,能够使用表示锂元素的析出量及上限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数据,确定与所推断出的析出量相对应的上限温度。控制器30能够基于上限温度,控制电池组10的输入输出。对电池组10的输入输出进行控制的方法在后面记述。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图5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对电池组10的充放电进行控制的处理。图5所示的处理是由控制器30执行的。
在步骤S101中,控制器30对单电池11中的锂元素的析出量进行推断。对锂元素的析出量进行推断的方法在后面记述。在步骤S102中,控制器30基于在步骤S101中推断出的锂元素的析出量,设定上限温度。在步骤S103中,控制器30基于在步骤S102中所设定的上限温度,控制电池组10的输入输出。对电池组10的输入输出进行控制的方法在后面记述。
下面,说明对锂元素的析出量进行推断的方法(一个例子)。对锂元素的析出量进行推断的方法并不限定于以下所说明的方法。即,只要是能够对锂元素的析出量进行推断,以便根据锂元素的析出量及上限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上限温度,即可。
单电池11由负极、含有电解液的隔板、以及正极构成。也可以取代隔板而使用固体电解质。负极及正极各自由球状的活性物质的集合体构成。在单电池11放电时,在负极的活性物质的表面上,进行释放锂离子Li+及电子e-的化学反应。另一方面,在正极的活性物质的表面上,进行吸收锂离子Li+及电子e-的化学反应。在单电池11充电时,进行与上述反应相反的反应。
在负极中,设置有在单电池11放电时吸收电子的集电板。在正极中,设置有在单电池11放电时释放电子的集电板。负极的集电板例如由铜形成,与负极端子连接。正极的集电板例如由铝形成,与正极端子连接。通过隔着隔板在正极及负极之间进行锂离子的释放、吸收,从而进行单电池11的充放电。
单电池11内部的充电状态,根据正极及负极各自的活性物质中的锂元素浓度分布而不相同。该锂元素对单电池11充放电时的反应产生影响。
单电池11的输出电压V(CCV:CLosed Circuit VoLtage)由下述算式(1)示出。
[算式1]
V=OCV(θ12)-R×I...(1)
在算式(1)中,OCV(Open Circuit VoLtage)为单电池11的开路电压,R为单电池11的内部电阻,I为流过单电池11的电流值。电阻R含有多种电阻成分。第1电阻成分为在负极及正极中的电子移动所产生的纯电阻成分。第2电阻成分是在活性物质表面上产生反应电流时,作为等价电阻而起作用的电阻成分(电荷移动电阻)。
θ1为正极活性物质表面的局部SOC(State Of Charge)。θ2为负极活性物质表面的局部SOC。电阻R随着局部SOCθ1、θ2及电池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换句话说,电阻R能够表示为局部SOCθ1、θ2及电池温度的函数。
局部SOCθ1、θ2由下述算式(2)示出。
[算式2]
在算式(2)中,Cse,i为正极活性物质(i=1)或负极活性物质(i=2)的表面处的锂元素浓度(平均值)。Cs,i,max为正极活性物质(i=1)或负极活性物质(i=2)中的极限锂元素浓度。极限锂元素浓度是指正极或负极中的锂元素浓度的上限值。
单电池11的开路电压OCV如图6所示,以正极开路电位U1及负极开路电位U2的电位差进行表示。正极开路电位U1与正极活性物质表面的局部SOCθ1对应而变化。负极开路电位U2与负极活性物质的表面的局部SOCθ2对应而变化。
在单电池11处于初始状态时,如果对局部SOCθ1及正极开路电位U1之间的关系进行测定,则能够得到示出局部SOCθ1及正极开路电位U1之间的关系的特性(图6所示的U1的曲线)。初始状态是指单电池11没有产生劣化的状态,例如是在刚制造出单电池11时的状态。
在单电池11处于初始状态时,如果对局部SOCθ2及负极开路电位U2之间的关系进行测定,则能够得到示出局部SOCθ2及负极开路电位U2之间的关系的特性(图6所示的U2的曲线)。示出曲线U1、U2的数据可以预先作为映射图存储在存储器30a中。
单电池11的开路电压OCV随着放电而降低。另外,劣化后的单电池11中,与初始状态的单电池11相比,相同放电时间下的电压降的量增加。这是由于,随着单电池11劣化,充满电容量降低以及开路电压特性发生变化。在本实施例中,将伴随着单电池11的劣化而发生的开路电压特性的变化,作为可以认为是在处于劣化状态的单电池11内部产生的2种现象而进行模型化。
2种现象是正极及负极中的单极容量的减少、以及正极及负极之间的组分的对应偏差。
单极容量的减少是指正极及负极各自的能够吸附锂元素的能力减少。吸附锂元素的能力减少意味着在充放电中起有效作用的活性物质等减少。
图7示意地示出单极容量减少所导致的单极开路电位的变化。在图7中,正极容量的轴中的Q_L1是指,在单电池11的初始状态下与图6的局部SOCθL1对应的容量。Q_H11是指,在单电池11的初始状态下,与图6的局部SOCθH1对应的容量。负极容量的轴中的Q_L2是指,在单电池11的初始状态下,与图6的局部SOCθL2对应的容量。Q_H21是指,在单电池11的初始状态下,与图6的局部SOCθH2对应的容量。
在正极中,如果锂元素的吸附能力降低,则与局部SOCθ1对应的容量从Q_H11变化为Q_H12。在负极中,如果锂元素的吸附能力降低,则与局部SOCθ2对应的容量从Q_H21变化为Q_H22。
即使单电池11劣化,局部SOCθ1及正极开路电位U1之间的关系(图6所示的关系)也不会变化。因此,如果将局部SOCθ1及正极开路电位U1之间的关系变换为正极容量及正极开路电位之间的关系,则成为图7所示的关系。即,表示正极容量及正极开路电位之间的关系的曲线成为,相对于单电池11为初始状态时的曲线而以单电池11劣化的量对应地进行缩短后的状态。
如果将局部SOCθ2及负极开路电位U2之间的关系变换为负极容量及负极开路电位之间的关系,则成为图7所示的关系。即,表示负极容量及负极开路电位之间的关系的曲线成为,相对于单电池11为初始状态时的曲线而以单电池11劣化的量对应地进行缩短后的状态。
图8示意地示出正极及负极之间的组分对应的偏差。组分对应的偏差是指,在使用正极及负极进行充放电时,正极组分(θ1)及负极组分(θ2)的组合与单电池11的初始状态相比存在偏差这一情况。
表示单极的组分θ1、θ2及开路电位U1、U2之间的关系的曲线与图6所示的曲线相同。如果单电池11劣化,则负极组分θ2的轴朝向正极组分θ1变小的方向偏移Δθ2。由此,表示负极组分θ2及负极开路电位U2之间的关系的曲线,相对于初始状态的曲线朝向正极组分θ1变小的方向偏移与Δθ2相应的量。
与正极组分θ1fix对应的负极组分在单电池11处于初始状态时为“θ2fix_ini”,在单电池11劣化后成为“θ2fix”。在图8中,将图6所示的负极组分θL2作为0。在负极组分θL2为0时,负极的锂元素被全部释放。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电池模型中导入3个劣化参数,从而将上述2种劣化现象进行模型化。3个劣化参数使用正极容量维持率、负极容量维持率及正负极组分对应偏差量。下面说明将2种劣化现象进行模型化的方法。
正极容量维持率是指劣化状态下的正极容量相对于初始状态下的正极容量的比例。假设在单电池11劣化时,正极容量从初始状态下的容量减少任意量。正极容量维持率k1由下述算式(3)示出。
[算式3]
(0﹤k1﹤1)
在算式(3)中,Q1_ini表示单电池11处于初始状态时的正极容量(图7所示的Q_H11),ΔQ1表示单电池11劣化后的正极容量的减少量。正极容量Q1_ini可以根据活性物质的理论容量或装入量等而预先求出。
负极容量维持率是指劣化状态下的负极容量相对于初始状态下的负极容量的比例。假设在单电池11劣化时,负极容量从初始状态下的容量减少任意量。负极容量维持率k2由下述算式(4)示出。
[算式4]
(0﹤k2﹤1)
在算式(4)中,Q2_ini表示单电池11处于初始状态时的负极容量(图7所示的Q_H21),ΔQ2表示单电池11劣化后的负极容量的减少量。负极容量Q2_ini可以根据活性物质的理论容量或装入量等而预先求出。
图9是说明正极及负极之间的组分对应偏差的示意图。
在单电池11劣化时,负极组分θ2为1时的容量成为(Q2_ini-ΔQ2)。正极及负极之间的组分对应偏差容量ΔQS是与负极组分轴相对于正极组分轴的偏差量Δθ2相对应的容量。由此,下述算式(5)的关系成立。
[算式5]
1:Δθ2=(Q2_ini-ΔQ2):ΔQS...(5)
根据算式(4)及算式(5),求出下述算式(6)。
[算式6]
在单电池11处于初始状态时,正极组分θ1fix_ini与负极组分θ2fix_ini对应。在单电池11处于劣化状态时,正极组分θ1fix与负极组分θ2fix对应。另外,组分对应的偏差以初始状态下的正极组分θ1fix为基准。即,正极组分θ1fix及正极组分θ1fix_ini为相同值。
随着单电池11劣化而正极及负极之间的组分对应产生偏差的情况下,单电池11劣化后的正极组分θ1fix及负极组分θ2fix具有下述算式(7)、(8)的关系。
[算式7]
θ1fix=θ1fix_ini...(7)
[算式8]
说明算式(8)的意义。在由于单电池11的劣化而正极组分θ1从1变化(减少)至θ1fix时,从正极释放的锂元素的量A由下述算式(9)示出。
[算式9]
A=(1-θ1fix)×k1×Q1_ini...(9)
在算式(9)中,(1-θ1fix)的值示出由于单电池11劣化而发生的正极组分的变化量。(k1×Q1_ini)的值示出单电池11劣化后的正极容量。
如果从正极释放出的锂元素全部被负极吸收,则负极组分θ2fix由下述算式(10)示出。
[算式10]
在算式(10)中,(k2×Q2_ini)的值示出单电池11劣化后的负极容量。
在存在正极及负极之间的组分对应偏差(Δθ2)时,负极组分θ2fix由下述算式(11)示出。
[算式11]
组分对应的偏差量Δθ2如算式(6)所示,能够用组分对应的偏差容量ΔQS表示。由此,负极组分θ2fix由上述算式(8)示出。
如图9所示,单电池11处于劣化状态时的开路电压OCV表示为劣化状态下的正极开路电位U11及负极开路电位U22的电位差。即,如果对3个劣化参数k1、k2、ΔQS进行推断,则可以确定单电池11处于劣化状态时的负极开路电位U22。并且,可以作为负极开路电位U22及正极开路电位U11的电位差计算出开路电压OCV。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使用3个劣化参数对锂元素的析出进行推断。单电池11劣化包括锂元素析出导致的劣化、和损耗导致的劣化。损耗导致的劣化是在单电池11的劣化中剔除锂元素的析出导致的劣化后的劣化。在损耗导致的劣化中,由于通电或放置等而正极及负极的性能(吸附锂元素的能力)降低。作为损耗导致的劣化,例如可以举出正极或负极的活性物质损耗。另外,在锂元素析出导致的劣化中,用于电池反应的锂离子变化为副产物(主要为金属锂),从而锂离子不再涉及电池反应。
作为锂元素析出的情况,例如可能是在充电时正极释放的锂离子没有被负极吸收。在此情况下,正极及负极之间的组分对应产生偏差,偏差容量ΔQS发生变化。另外,在仅产生锂元素析出的状态下,正极及负极中的吸附锂元素的能力并没有降低,所以容量维持率k1、k2维持为“1”。
另一方面,在产生损耗导致的劣化时,3个劣化参数全部相对于初始状态的值产生偏差。即,容量维持率k1、k2变化为“1”以外的值,偏差容量ΔQS变化为“0”以外的值。
由此,在仅有组分对应的偏差容量ΔQS变化为“0”以外的值时,可以认为在单电池11的内部仅发生了锂元素析出导致的劣化。由于与锂元素的析出量对应地,偏差容量ΔQS发生变化,所以,如果预先通过实验求出偏差容量ΔQS和锂元素的析出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就能够基于偏差容量ΔQS,对锂元素的析出量进行推断。
下面,使用图10所示的流程图,说明本实施例中对锂元素的析出量进行推断的处理。图10所示的处理由控制器30执行。
在步骤S201中,控制器30基于电压传感器21的输出,对单电池11的开路电压(实际测量值)OCV进行测定。由于电压传感器21对电池组10的电压进行检测,所以只要将电池组10的电压除以单电池11的数量,就能够得到单电池11的开路电压(实际测量值)OCV。如果对各个单电池11都配置电压传感器21,则控制器30能够基于电压传感器21的输出,而取得单电池11的开路电压(实际测量值)OCV。
通过对单电池11在充电的同时测定开路电压(实际测量值)OCV,从而能够得到开路电压曲线(实际测量值)。开路电压曲线是示出开路电压相对于单电池11的容量变化而进行的变化的曲线。假设在单电池11中,锂元素析出导致的劣化及损耗导致的劣化混杂发生。
在本实施例的电池***中,如果将来自外部电源的电力供给至电池组10,则能够容易地在对单电池11进行充电的同时测定开路电压(实际测量值)OCV。外部电源是指在电池***之外另行设置的电源。作为外部电源,例如能够使用商业用电源。在将外部电源的电力向电池组10供给时,可以在本实施例的电池***中添加充电器。在外部电源供给交流电力时,充电器将来自外部电源的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并将直流电力向电池组10供给。
在步骤S202中,控制器30一边适当地变更3个劣化参数(容量维持率k1、k2及偏差容量ΔQS),一边判断由3个劣化参数确定的开路电压(推断值)OCV与步骤S201中得到的开路电压(实际测量值)OCV是否一致。
具体地说,控制器30设定3个劣化参数的任意组合,基于设定好的劣化参数,计算开路电压(推断值)OCV。图11示出开路电压(推断值)OCV及开路电压(实际测量值)OCV之间的关系。在图11中,将开路电压(推断值)OCV以虚线示出,将开路电压(实际测量值)OCV以实线示出。
在图11中,在得到推断值1的开路电压曲线时,开路电压(推断值)OCV高于开路电压(实际测量值)OCV。在此情况下,控制器30重新设定劣化参数,以使得推断值1的开路电压曲线接近实际测量值的开路电压曲线。在得到推断值2的开路电压曲线时,开路电压(推断值)OCV低于开路电压(实际测量值)OCV。在此情况下,控制器30重新设定劣化参数,以使得推断值2的开路电压曲线接近实际测量值的开路电压曲线。
控制器30通过反复设定劣化参数,从而使开路电压(推断值)OCV与开路电压(实际测量值)OCV一致。也可以设定在开路电压(推断值)OCV与开路电压(实际测量值)OCV并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将它们视为一致的范围(容许误差)。
控制器30确定使开路电压(推断值)OCV与开路电压(实际测量值)OCV一致的劣化参数。所确定的偏差容量ΔQS是锂元素析出导致的劣化及损耗导致的劣化混杂发生时的偏差容量ΔQS(混杂)。
在步骤S203中,控制器30确定仅由于损耗劣化而导致的偏差容量ΔQS(损耗)。如果预先准备图12所示的映射图(损耗劣化映射图),则能够根据步骤S202中所确定的容量维持率k1、k2,确定偏差容量ΔQS(损耗)。在单电池11中仅产生损耗劣化的状态下,通过步骤S202所说明的方法计算出容量维持率及偏差容量Δ,则能够得到图12所示的损耗劣化映射图。如果将单电池11维持在高温状态,则可以抑制锂元素的析出,能够仅产生损耗导致的劣化。使单电池11处于高温状态时的温度,例如可以设定为50℃。
容量维持率k1、k2在仅存在锂元素析出导致的劣化时不变化,在产生损耗劣化时变化。由此,在根据步骤S202得到的容量维持率k1、k2小于1时,就能确认容量维持率k1、k2是由于损耗劣化而导致的值。由于损耗劣化映射图示出仅产生损耗劣化时的容量维持率k1、k2及偏差容量ΔQS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如果能够确定容量维持率k1、k2,就能够确定偏差容量ΔQS(损耗)。
在步骤S204中,控制器30求出在步骤S202中得到的偏差容量ΔQS(混杂)、和在步骤S203中得到的偏差容量ΔQS(损耗)之间的差值。该差值为锂元素析出的劣化所导致的偏差容量ΔQS(Li析出)。
在步骤S205中,控制器30根据在步骤S204中得到的偏差容量ΔQS(Li析出),确定锂元素的析出量。如果预先求出偏差容量ΔQS(Li析出)及锂元素的析出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则能够使用该对应关系确定锂元素的析出量。
下面,使用图13,说明基于上限温度对电池组10的输入输出(充放电)进行控制的方法。在对电池组10的输入输出进行控制时,设定与上限温度对应的上限电力。上限电力是指容许电池组10的输入输出的电力的上限值。
图13示出电池组10(单电池11)的温度和电池组10的输入输出所对应的上限电力之间的关系。上限电力分别与电池组10的输入及输出对应地设置。图13的纵轴示出输入输出的电力,越远离0,电力就越高。图13的横轴示出电池组10的温度,越靠右,温度越高。
在将上限温度设定为温度Tlim时,单电池11的温度如果达到上限温度Tlim,则控制器30将输入输出的上限电力设定为0[kW]。由此,不进行电池组10的输入输出,能够抑制与电池组10的充放电相伴的单电池11的发热。通过抑制单电池11的发热,能够防止单电池11的温度超过上限温度Tlim。
可以随着单电池11的温度接近上限温度Tlim而使上限电力降低。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在单电池11的温度为温度Tr以上时,使上限电力降低。温度Tr是与上限温度Tlim相比较低的温度。使上限电力降低时的变化率可以适当地设定。变化率是表示上限电力变化相对于温度变化的比例,表示在温度TR及上限温度Tlim的范围内的上限电力的斜率。另一方面,在于温度TR相比较低的温度范围内,上限电力没有限制。
在将上限温度设定为与温度Tlim相比较低的温度时,只要将上限电力的线沿图13的箭头D1所示的方向偏移即可。在将上限温度设定为与温度Tlim相比较高的温度时,只要将上限电力的线沿图13的箭头D2所示的方向偏移即可。
在图13中,在电池组10的输入及输出中,与温度变化相对的上限电力的变化相同,但并不限定于此。即,能够对电池组10输入时的上限电力、和电池组10输出时的上限电力进行彼此不同的行动。
如果决定了电池组10的输入输出中的上限电力,则控制器30对电池组10的输出进行控制,以使得电池组10的输出电力不超过上限电力(输出用)。具体地说,控制器30在与上限电力相比较低的范围内使电池组10的输出电力变化。另一方面,控制器30对电池组10的输入进行控制,以使得电池组10的输入电力不超过上限电力(输入用)。具体地说,控制器30在与上限电力相比较低的范围内使电池组10的输入电力变化。
使用图14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对电池组10的充放电进行控制的方法。图14所示的处理由控制器30执行。
在步骤S301中,控制器30取得与锂元素的析出量对应的上限温度。在步骤S302中,控制器30基于上限温度,决定输入输出的上限电力。在步骤S303中,控制器30基于温度传感器23的输出,取得电池组10的温度。在步骤S304中,控制器30基于在步骤S303中所取得的温度所对应的上限电力,对电池组10的充放电进行控制。即,控制器30对电池组10的充放电进行控制,以使得电池组10的输入输出时的电力不会超过上限电力。

Claims (14)

1.一种控制装置,其对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控制,
其特征在于,具有:
温度传感器,其取得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温度,以及
控制器,其对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控制,以维持在利用所述温度传感器取得的温度与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所容许的上限温度相比更低的状态;
所述控制器通过使用用于对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劣化进行确定的劣化参数,确定作为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劣化的一部分的由于锂元素的析出而导致的劣化,从而对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中的锂元素的析出量进行推断,与所述析出量的增加对应地使所述上限温度降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使用表示所述析出量与所述上限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的信息,确定与推断出的所述析出量对应的所述上限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上限温度对应地设定容许进行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的上限电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在与所述上限电力相比较低的电力的情况下,进行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放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随着所述析出量的增加,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耐热温度降低。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劣化包括由于损耗所导致的劣化、以及由于锂元素析出所导致的劣化,
所述控制器从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劣化中剔除由于损耗所导致的劣化,对由于锂元素析出所导致的劣化进行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劣化是由于损耗所导致的劣化以及由于锂元素析出所导致的劣化共同构成的劣化,
所述控制器从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劣化中剔除由于损耗所导致的劣化,对由于锂元素析出所导致的劣化进行确定。
8.一种控制方法,其对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控制,
其特征在于,
取得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温度,
对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控制,以维持在所取得的温度与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所容许的上限温度相比更低的状态,
通过使用用于对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劣化进行确定的劣化参数,确定作为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劣化的一部分的由于锂元素的析出而导致的劣化,从而对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中的锂元素的析出量进行推断,与所述析出量的增加对应地,使所述上限温度降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表示所述析出量与所述上限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的信息,确定与推断出的所述析出量对应的所述上限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上限温度对应地,设定容许进行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的上限电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上限电力相比较低的电力的情况下,进行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放电。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随着所述析出量的增加,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耐热温度降低。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劣化包括由于损耗所导致的劣化、以及由于锂元素析出所导致的劣化,
所述控制器从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劣化中剔除由于损耗所导致的劣化,对由于锂元素析出所导致的劣化进行确定。
14.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劣化是由于损耗所导致的劣化以及由于锂元素析出所导致的劣化共同构成的劣化,
所述控制器从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劣化中剔除由于损耗所导致的劣化,对由于锂元素析出所导致的劣化进行确定。
CN201180075793.8A 2011-10-20 2011-10-20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040119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05882 WO2013057765A1 (ja) 2011-10-20 2011-10-20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11930A CN104011930A (zh) 2014-08-27
CN104011930B true CN104011930B (zh) 2017-03-01

Family

ID=48140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75793.8A Active CN104011930B (zh) 2011-10-20 2011-10-20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263906B2 (zh)
EP (1) EP2770575B1 (zh)
JP (1) JP5835341B2 (zh)
KR (1) KR101666728B1 (zh)
CN (1) CN104011930B (zh)
WO (1) WO20130577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13151B1 (fr) * 2013-11-13 2017-12-22 Renault Sas Procede de gestion de la puissance disponible d'une batterie
JP2015191878A (ja) * 2014-03-31 2015-11-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システム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状態診断方法
US10118500B2 (en) 2016-03-09 2018-11-0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attery capacity estimation based on open-loop and closed-loop models
US10035426B2 (en) * 2016-03-10 2018-07-3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attery power management in hybrid vehicles
KR101972521B1 (ko) * 2016-08-26 2019-04-2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배터리 셀의 성능 테스트 장치 및 방법
KR102258833B1 (ko) * 2017-09-28 2021-05-31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리튬 이온 배터리 셀의 퇴화 정보를 획득하는 장치
JP6950502B2 (ja) * 2017-12-06 2021-10-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制御装置
JP7073837B2 (ja) * 2018-03-27 2022-05-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制御装置、及び車両
WO2023120281A1 (ja) * 2021-12-24 2023-06-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池監視装置、バッテリマネージメントユニット
JP2023113006A (ja) * 2022-02-02 2023-08-15 株式会社東芝 二次電池の管理方法、管理装置、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管理プログラム、並びに、電池搭載機器
JP2024004845A (ja) * 2022-06-29 2024-01-1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充電システム、充電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9956A (zh) * 2008-07-11 2011-06-0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池的充放电控制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混合动力汽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29387B2 (ja) 1997-10-13 2007-06-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の充放電制御装置
JP3680898B2 (ja) 1997-10-13 2005-08-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の充放電制御装置
WO2000033401A1 (fr) * 1998-12-02 2000-06-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ellule secondaire d'electrolyte du type non aqueux
KR100409210B1 (ko) * 1998-05-20 2003-12-12 오사까 가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비수계 2차 전지 및 그 제어방법
US5939864A (en) * 1998-10-28 1999-08-17 Space Systems/Loral, Inc. Lithium-ion battery charge control method
JP2002125326A (ja) * 2000-10-12 2002-04-26 Honda Motor Co Ltd バッテリの充電制御方法
US20050264263A1 (en) * 2004-06-01 2005-12-01 Tsenter Boris I Methods of charging, equalizing, and controlling Li-based batteries
US20080118833A1 (en) * 2004-11-19 2008-05-22 Atsushi Ueda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US8563168B2 (en) * 2006-04-04 2013-10-22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High elastic modulus polymer electrolytes
TW200824212A (en) * 2006-11-22 2008-06-01 xian-yuan Guo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for battery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the device thereof
JP2010015945A (ja) * 2008-07-07 2010-01-21 Panasonic Corp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2010086901A (ja) 2008-10-02 2010-04-15 Nissan Motor Co Ltd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の劣化診断装置および劣化診断方法
JP5343512B2 (ja) 2008-10-30 2013-11-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入出力制御装置
JP5470829B2 (ja) * 2008-12-11 2014-04-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の状態を判別する判別装置
JP2010137807A (ja) 2008-12-15 2010-06-24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2010273492A (ja) * 2009-05-25 2010-12-02 Toyota Motor Corp 電池装置
US8552693B2 (en) * 2009-07-17 2013-10-08 Tesla Motors, Inc. Low temperature charging of Li-ion cells
US9893377B2 (en) * 2009-09-25 2018-02-1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Nonaqueous electrolyte battery,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JP5146502B2 (ja) * 2009-11-12 2013-02-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の充放電制御装置
JP5094819B2 (ja) * 2009-11-18 2012-12-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充電制御方法、充電制御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充電制御装置、2次電池システム、2次電池電力源、および、電池応用装置
WO2011125213A1 (ja) * 2010-04-09 2011-10-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の劣化判定装置および劣化判定方法
JP5537236B2 (ja) 2010-04-13 2014-07-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劣化判定装置および劣化判定方法
JPWO2012005139A1 (ja) * 2010-07-05 2013-09-0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セラミックセパレータ及び蓄電デバイス
US9083019B2 (en) * 2011-06-14 2015-07-14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flow battery system at an elevated temperatur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9956A (zh) * 2008-07-11 2011-06-0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池的充放电控制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混合动力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70575A1 (en) 2014-08-27
WO2013057765A1 (ja) 2013-04-25
KR101666728B1 (ko) 2016-10-24
KR20140073551A (ko) 2014-06-16
EP2770575B1 (en) 2020-04-01
US20140239915A1 (en) 2014-08-28
CN104011930A (zh) 2014-08-27
JPWO2013057765A1 (ja) 2015-04-02
EP2770575A4 (en) 2015-07-08
JP5835341B2 (ja) 2015-12-24
US9263906B2 (en) 2016-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11930B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6208187B (zh) 电动车辆
US20140265554A1 (en) Dual Lithium-Ion Battery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s
Rahimi-Eichi et al.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An overview of its application in the smart grid and electric vehicles
CN104471414B (zh) 电池控制装置
Omar et al. Evaluation of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lithium-ion batteries for use in BEV application
Anseán et al. Evaluation of $\hbox {LiFePO} _ {4} $ Batteries for Electric Vehicle Applications
CN104054214B (zh) 蓄电***
CN104854772B (zh) 蓄电装置及其充电方法
CN104364116B (zh) 蓄电***和均衡方法
Ramkumar et al. Review on Li-ion battery with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in electrical vehicle
US10483598B2 (en) Lithium replenishment cell to enhance beginning of life capacity
CN103534897B (zh) 电池控制装置
CN105659428B (zh) 电池***
CN104769768B (zh) 蓄电***
CN102673406A (zh) 混合动力和纯电池电力推进混合动力车辆的一致里程计算
CN102934314B (zh) 电池包
US9834112B2 (en) Battery state of charge estimation based on reduced order electrochemical models
CN104600383B (zh) 电池组的电量均衡方法和装置
US11214171B2 (en) Mixed battery pack control
CN106463988A (zh) 电池控制装置
CN110247101A (zh) 用于对电池快速充电的方法
KR20210059637A (ko) 전지의 충전 방법 및 충전 시스템
CN109782183A (zh) 内部状态推定装置
CN107031427B (zh) 蓄电装置、输送设备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