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02095A -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02095A
CN103902095A CN201310506997.3A CN201310506997A CN103902095A CN 103902095 A CN103902095 A CN 103902095A CN 201310506997 A CN201310506997 A CN 201310506997A CN 103902095 A CN103902095 A CN 1039020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material layer
connecting line
touch electrode
display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0699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02095B (zh
Inventor
金守焕
权克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02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020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020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020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5/00Non-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5/14Non-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comprising conductive layers or films on insulating-suppor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触摸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位于显示面板上的粘附材料层、位于粘附材料层上的触摸面板和位于触摸面板上的盖玻璃,触摸面板包括:基膜、位于基膜的底表面上的第一触摸电极、位于基膜的顶表面上的第二触摸电极和位于基膜的底表面的边缘部分处的绝缘图案。

Description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其中防止了触摸面板的触摸线的腐蚀的触摸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处理和显示大量信息的显示装置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具体地,具有薄外形、重量轻和低功耗的优异性能的诸如液晶显示器(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的各种平板显示器(FPD)已经替代了阴极射线管(CRT)。
其中通过选择图像的一部分来输入用户的命令的触摸显示装置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触摸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和位于显示面板前面的触摸面板。响应于接触触摸面板的一部分的用户的手指或物体,该部分的接触位置被转换为电信号。结果,提供了对应于接触位置的图像的内容作为输入信号。
图1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触摸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在图1中,触摸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0、位于显示面板10上的触摸面板20、位于触摸面板20上的盖玻璃30、用于附接显示面板10与触摸面板20的粘附材料层40和用于附接触摸面板20和盖玻璃30的粘附膜50。
例如,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液晶显示(LCD)装置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用作显示面板10的LCD装置可以包括具有薄膜晶体管(TFT)和位于其上的像素电极的第一基板12、具有滤色器层和位于其上的公共电极的第二基板14以及位于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触摸面板20包括其上具有第一触摸电极25的第三基板21、其上具有第二触摸电极27的第四基板23和位于第三和第四基板21和23之间的介电层29。
第一触摸电极25和第二触摸电极27彼此叠加并且其间***有介电层29以构成具有互电容的电容器。当诸如手指或笔的输入装置接触触摸面板20的一部分时,第一触摸电极25和第二触摸电极27之间的互电容改变。从而,获得了接触位置的位置坐标。
然而,由于具有触摸面板20的触摸显示装置包括具有第一触摸电极25的第三基板21和具有第二触摸电极27的第四基板23,因此,触摸显示装置的厚度和制造成本增大。此外,由于基板的数目增加,使得触摸显示装置的透射率降低。
本申请要求2012年12月24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2-0152247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其整体并入这里。
发明内容
因此,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其基本上避免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其通过改变其结构而防止了制造成本和厚度的增加以及透射率的降低。
在随后的描述中将会部分地阐述本发明的额外的优点、目的和特征,并且部分优点、目的和特征对于已经研究过下面所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部分优点、目的和特征将通过本发明的实践来知晓。通过在给出的描述及其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特别地指出的结构可以实现并且获得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的优点。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面板、位于显示面板上的粘附材料层、位于粘附材料层上的触摸面板和位于触摸面板上的盖玻璃,触摸面板包括:基膜、位于基膜的底表面上的第一触摸电极、位于基膜的顶表面上的第二触摸电极和位于基膜的底表面的边缘部分处的绝缘图案。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形成触摸显示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形成显示面板;在显示面板上形成粘附材料层;在粘附材料层上形成触摸面板;以及在触摸面板上形成盖玻璃,形成触摸面板的步骤包括:形成基膜;在基膜的底表面上形成第一触摸电极;在基膜的顶表面上形成第二触摸电极;以及在基膜的底表面的边缘部分处形成绝缘图案。
将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前述一般性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意在提供如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进来以提供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本申请且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触摸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的底表面的平面图。
图4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的结合结构的截面图。
图5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6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的底表面的平面图。
图7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的结合结构的截面图。
在附图和详细描述中,除非另有所述,否则相同的附图标记应被理解为表示同一元件、特征和结构。可以为了清楚、示出和方便的目的而夸大这些元件的相对尺寸和描绘。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详细参考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示出了其示例。在下面的描述中,当与本申请相关的已知功能或构造的详细描述被确定为不必要地模糊了本发明的精神时,将省略其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处理步骤和/或操作的顺序是示例;然而,步骤和/或操作的顺序不限于这里所阐述的顺序并且可以如本领域中已知的那样来改变,除非步骤和/或操作需要以特定步骤来进行。在本申请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下面的说明中使用的各元件的名称仅用于方便本申请的撰写并且在实际产品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名称。
在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当结构被描述为位于另一结构“上面或上方”或“下面或下方”时,该描述应该被理解为包括结构彼此接触的情况以及其间布置有第三结构的情况。
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在图2中,根据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10、位于显示面板110上的触摸面板120、位于触摸面板120上的盖玻璃130、用于附接显示面板110和触摸面板120的粘附材料层140、覆盖触摸面板120的整个底表面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150和用于附接触摸面板120和盖玻璃130的粘附膜160。
例如,显示面板110可以包括液晶显示(LCD)装置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用作显示面板110的LCD装置可以包括具有薄膜晶体管(TFT)和位于其上的像素电极的第一基板112、具有滤色器层和位于其上的公共电极的第二基板114和位于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触摸面板120可以包括基膜122和位于基膜122的相反两面上的第一触摸电极124和第二触摸电极126。例如,第一触摸电极124可以形成在基膜122的底表面上,并且第二触摸电极126可以形成在基膜122的顶表面上。基膜122可以用作第一触摸电极124和第二触摸电极126之间的介电层,从而基膜122以及第一触摸电极124和第二触摸电极126可以构成触摸面板120。第一触摸电极124和第二触摸电极126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透明导电材料,例如,铟锡氧化物(ITO)和铟锌氧化物(IZO)。
在图1中的根据现有技术的触摸面板中,由于第一触摸电极25和第二触摸电极27分别形成在上基板21和下基板23上并彼此面对并且隔开,因此与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相比,现有技术的触摸显示装置的厚度和制造成本增加。
在根据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120中,由于第一触摸电极124和第二触摸电极126可以分别形成在单个基膜122的底表面和顶表面上,因此可以使得触摸显示装置的厚度和制造成本的增加最小。触摸面板120可以利用粘附材料层140附接到显示面板110,并且盖玻璃130可以利用覆盖触摸面板120的整个顶表面的粘附膜160附接到触摸面板120。例如,粘附材料层140和粘附膜160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光学树脂(OCR)和光学粘合剂(OCA)。
可以通过涂敷并固化粘附材料来形成粘附材料层140。例如,在侧壁形成在显示面板110的顶表面的边缘部分中之后,液相的粘附材料可以形成在显示面板110上的侧壁中并且然后可以被固化以在显示面板110上形成粘附材料层140。结果,显示面板110和触摸面板120的边界部分可以暴露在粘附材料层140之外。由于基膜122的底表面上的非显示区域中的第一触摸电极124会暴露在粘附材料层140之外,因此非显示区域中的第一触摸电极124会物理地或化学地劣化。
虽然未示出,但是诸如铜(Cu)和铝(Al)的金属材料的第一连接线可以形成在基膜122的非显示区域中以将诸如ITO和IZO的透明导电材料的第一触摸电极124连接到外部电路。由于基膜122的底表面上的非显示区域中的第一连接线可以暴露在粘附材料层140的外部,因此非显示区域中的第一连接线的金属材料会被腐蚀。为了防止第一触摸电极124的劣化和第一连接线的腐蚀,例如,PET膜150可以形成在触摸图案120的基膜122的底表面上,并且粘附材料层140可以附接到PET膜150。
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的底表面的平面图。图4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的结合结构的截面图。
在图3中,第一触摸电极124可以沿着第一方向形成在触摸面板120(图2)的基膜122(图2)的底表面上的显示区域AR(例如,有源区域)中,并且第二触摸电极126(图2)可以沿着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形成在基膜122的顶表面上的显示区域AR中。由于来自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110(图2)的光可以通过显示区域AR,因此第一触摸电极124和第二触摸电极126可以例如包括诸如ITO和IZO的透明导电材料以增加透射率。
另外,连接到第一触摸电极124的第一连接线125可以形成在基膜122的底表面上的非显示区域NAR(例如,非有源区域)中,并且连接到第二触摸电极126(图3)的第二连接线(未示出)可以形成在基膜122的顶表面上的非显示区域NAR中。第一连接线125可以将第一触摸电极124连接到外部电路(未示出)并且第二连接线可以将第二触摸电极126连接到外部电路。由于第一连接线125和第二连接线可以在外部电路与触摸面板120之间发送用于触摸感测的信号,因此第一连接线125和第二连接线可以包括诸如Cu和Al的金属材料,以减少电阻和延迟。
例如,第一触摸电极124和第二触摸电极126可以具有透明导电材料层的单层结构,并且第一连接线125和第二连接线可以具有透明导电材料层和位于透明导电材料层上的金属材料层的双层结构。第一连接线125和第二连接线的金属材料层下面的透明导电材料层可以具有与第一触摸电极124和第二触摸电极126的透明导电材料层相同的材料并且属于同一层。
由于用于附接显示面板110和触摸面板120的粘附材料层140可以具有小于触摸面板120的面积,因此PET膜150可以形成在触摸面板120的底表面上以保护非显示区域NAR中暴露在粘附材料层140外的第一连接线125。结果,PET膜150可以覆盖第一连接线125。
为了附接柔性印刷电路(FPC)以与外部电路连接,例如,第一连接线125的一部分可以没有被PET膜150覆盖,从而第一连接线125可以在触摸焊盘部分TPD中部分地暴露在PET膜150外。虽然未示出,但是第二连接线也可以部分地暴露以与外部电路连接。
在图4中,触摸焊盘部分TPD的第一连接线125可以暴露在PET膜150外,并且FPC 180可以连接到触摸焊盘部分TPD的第一连接线125。
FPC 180可以包括基部182、位于基部182上的端部中的各向异性导电膜(ACF)184和位于基部182上中心部分中的绝缘层188。ACF 184可以包括例如用于电连接的导电球186。虽然未示出,但是多条信号线可以形成在基部182上,并且绝缘层188可以保护多条信号线。
在FPC 180可以接触第一连接线125上的ACF 184之后,FPC 180可以被朝向第一连接线125按压,从而基部182上的多条信号线可以通过导电球186电连接到第一连接线125。由于FPC 180可以不覆盖触摸焊盘部分TPD的第一连接线的全部,因此触摸焊盘部分TPD的第一连接线125可以部分地暴露在FPC 180外。结果,树脂图案190可以形成在第一连接线125上以防止暴露的第一连接线125的腐蚀。
由于ACF 184可以具有小于PET膜150的厚度,因此FPC 180可以布置为例如使得FPC 180可以与PET膜150隔开并且可以不与PET膜150重叠,以便于电连接。例如,PET膜150可以具有处于大约30μm至大约40μm的范围内的第一厚度t1,并且ACF 184可以具有处于大约5μm至大约20μm的范围内的第二厚度t2,其中第二厚度t2小于第一厚度t1。当FPC 180形成为覆盖触摸焊盘部分TPD的第一连接线125的全部并且与PET膜150重叠时,FPC 180的一部分可以不接触ACF 184或者可以不通过ACF 184电连接到第一连接线125。因此,FPC180可以形成为与PET膜150隔开,并且树脂图案190可以形成在第一连接线125上以便于进行保护。
由于树脂图案190要求涂敷树脂的额外的操作,因此用于触摸显示装置的制造工艺会比较复杂并且制造成本会增加。另外,第一连接线125会在形成树脂图案190的步骤期间被腐蚀。
PET膜150会导致触摸显示装置的厚度和制造成本的增加以及触摸显示装置的透射率的降低。由于在根据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中,第一触摸电极124和第二触摸电极126可以形成在单个基膜122上,因此与其中第一和第二触摸电极形成在两个基板上的根据现有技术的触摸显示装置相比,厚度和制造成本可以降低并且透射率可以增加。然而,由于可以进一步形成PET膜150以保护触摸面板120的第一触摸电极124,因此厚度、制造成本和透射率的改进效果会降低。
下面将示出其中可以进一步降低厚度和制造成本并且可以增加透射率的触摸显示装置。
图5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在图5中,根据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面板210、位于显示面板210上的触摸面板220、位于触摸面板220上的盖玻璃230、用于附接显示面板210和触摸面板220的粘附材料层240、覆盖触摸面板220的底表面的边缘部分的绝缘图案270以及用于附接触摸面板220和盖玻璃230的粘附膜260。
例如,显示面板210可以包括液晶显示(LCD)装置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用作显示面板210的LCD装置可以包括具有薄膜晶体管(TFT)和位于其上的像素电极的第一基板212、具有滤色器层和位于其上的公共电极的第二基板214以及位于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触摸面板220可以包括基膜222、位于基膜222的相反两面上的第一触摸电极224和第二触摸电极226以及位于基膜222的边缘部分处的绝缘图案270。例如,第一触摸电极224可以形成在基膜222的底表面上,并且第二触摸电极226可以形成在基膜222的顶表面上。基膜222可以用作第一触摸电极224和第二触摸电极226之间的介电层,从而基膜222以及第一触摸电极224和第二触摸电极226可以构成触摸面板220。第一触摸电极224和第二触摸电极226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透明导电材料,例如,铟锡氧化物(ITO)和铟锌氧化物(IZO)。
绝缘图案270可以形成在基膜222的底表面的边缘部分处以覆盖第一触摸电极224和第一连接线暴露在粘附材料层240外部的部分。另外,绝缘图案270可以具有小于粘附材料层240的厚度,这可以避免触摸显示装置的厚度的增加。例如,绝缘图案270可以具有处于大约5μm至大约10μm的范围内的厚度。
绝缘图案270可以包括丙烯酸树脂。例如,绝缘图案270可以通过光刻处理来形成,该光刻处理包括涂敷光敏丙烯酸树脂材料,将光照射到涂敷的光敏丙烯酸树脂材料上,并且对被照射的光敏丙烯酸树脂材料进行显影。在照射操作中,光掩模可以被对齐到用于形成粘附材料层240的侧壁。
在根据现有技术的触摸面板中,由于第一触摸电极25和第二触摸电极27分别形成在上基板21和下基板23上,彼此面对并且隔开,因此与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相比,现有技术的触摸显示装置的厚度和制造成本增加。
在触摸面板220中,由于第一触摸电极224和第二触摸电极226可以分别形成在单个基膜222的底表面和顶表面上,因此可以使得触摸显示装置的厚度和制造成本的增加最小。
触摸面板220可以利用粘附材料层240附接到显示面板210,并且盖玻璃230可以利用覆盖触摸面板220的整个顶表面的粘附膜260附接到触摸面板220。例如,粘附材料层240和粘附膜260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光学树脂(OCR)和光学粘合剂(OCA)。
可以通过涂覆并固化粘附材料来形成粘附材料层240。例如,在侧壁形成在显示面板210的顶表面的边缘部分中之后,液相的粘附材料可以形成在显示面板210上的侧壁中并且然后可以被固化以在显示面板210上形成粘附材料层240。结果,显示面板210和触摸面板220的边界部分可以暴露在粘附材料层240之外。由于基膜222的底表面上的非显示区域中的第一触摸电极224会暴露在粘附材料层240之外,因此非显示区域中的第一触摸电极224会物理地或化学地劣化。
虽然未示出,但是诸如铜(Cu)和铝(Al)的金属材料的第一连接线可以形成在基膜222的非显示区域中以将诸如ITO和IZO的透明导电材料的第一触摸电极224连接到外部电路。在根据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中,由于绝缘图案270可以形成在基膜222的底表面的边缘部分处以覆盖暴露在粘附材料层240外的第一触摸电极224和第一连接线,因此可以防止第一触摸电极224和第一连接线的诸如腐蚀的劣化。
虽然非显示区域中的第一触摸电极224和第一连接线可以暴露在具有小于触摸面板220的面积的粘附材料层240的外部,但是绝缘图案270可以形成在触摸面板220的基膜222的底表面上的粘附材料层240外部以覆盖第一触摸电极224和第一连接线。结果,可以在没有PET膜150(图2)的情况下防止第一触摸电极224和第一连接线的劣化。
另外,由于绝缘图案270可以仅形成在触摸面板220的边缘部分处并且可以不形成在触摸面板220的中心部分处,因此与其中PET膜150覆盖触摸面板120的整个底表面的根据图2的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面板相比,可以减小触摸显示面板的厚度。此外,由于绝缘图案270可以仅形成在没有用于显示图像的非显示区域中,因此绝缘图案270不会引起透射率的降低。
图6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的底表面的平面图。图7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的结合结构的截面图。
在图6中,第一触摸电极224可以沿着第一方向形成在触摸面板220(图5)的基膜222(图5)的底表面上的显示区域AR中,并且第二触摸电极226(图5)可以沿着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形成在基膜222的顶表面上的显示区域AR中。由于来自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210(图5)的光可以通过显示区域AR,因此第一触摸电极224和第二触摸电极226可以例如包括诸如ITO和IZO的透明导电材料以增加透射率。
另外,连接到第一触摸电极224的第一连接线225可以形成在基膜222的底表面上的非显示区域NAR中,并且连接到第二触摸电极226(图5)的第二连接线(未示出)可以形成在基膜222的顶表面上的非显示区域NAR中。第一连接线225可以将第一触摸电极224连接到外部电路(未示出)并且第二连接线可以将第二触摸电极226连接到外部电路。由于第一连接线225和第二连接线可以在外部电路与触摸面板220之间发送用于触摸感测的信号,因此第一连接线225和第二连接线可以包括诸如Cu和Al的金属材料,以减少电阻和延迟。
例如,第一触摸电极224和第二触摸电极226可以具有透明导电材料层的单层结构,并且第一连接线225和第二连接线可以具有透明导电材料层和位于透明导电材料层上的金属材料层的双层结构。第一连接线225和第二连接线的金属材料层下面的透明导电材料层可以具有与第一触摸电极224和第二触摸电极226的透明导电材料层相同的材料并且属于同一层。
另外,绝缘图案270可以形成在基膜222的非显示区域NAR中以覆盖第一连接线225。为了附接柔性印刷电路(FPC)以与外部电路连接,例如,第一连接线225的一部分可以没有被绝缘图案270覆盖,从而第一连接线225可以在触摸焊盘部分TPD中部分地暴露到绝缘图案270外。虽然未示出,但是第二连接线也可以部分地暴露以与外部电路连接。
在包括彼此附接的显示面板210和触摸面板220的触摸显示装置中,由于显示区域AR中的第一触摸电极224可以被粘附材料层240(图5)覆盖,因此可以防止第一触摸电极224的劣化。另外,由于非显示区域NAR中的第一连接线225可以被绝缘图案270覆盖,因此可以防止第一连接线225的诸如腐蚀的劣化。此外,可以通过将绝缘图案270对齐到用于粘附材料层240的侧壁来用粘附材料层240和绝缘图案270完全地覆盖基膜222的底表面。
在图7中,触摸焊盘部分TPD的第一连接线225可以暴露在绝缘图案270外,并且FPC 280可以连接到触摸焊盘部分TPD的第一连接线225。
FPC 280可以包括基部282、位于基部282上的端部中的各向异性导电膜(ACF)284和基部282上位于中心部分中的绝缘层288。ACF 284可以包括例如用于电连接的导电球286。虽然未示出,但是多条信号线可以形成在基部282上,并且绝缘层288可以保护多条信号线。
在FPC 280接触第一连接线225上的ACF 284之后,FPC 280可以被朝向第一连接线225按压,从而基部282上的多条信号线可以通过导电球286电连接到第一连接线225。绝缘图案270可以具有等于或小于ACF 284的厚度。例如,ACF 284可以具有处于大约5μm至大约20μm的范围内的第二厚度t2,并且绝缘图案270可以具有处于大约5μm至大约10μm的范围内的等于或小于第二厚度t2的第三厚度t3。
当绝缘图案270的第三厚度t3小于ACF 284的第二厚度t2时,ACF 284可以形成为覆盖绝缘图案270的顶表面。另外,当绝缘图案270的第三厚度t3等于ACF 284的第二厚度t2时,FPC 280的基部282可以形成为覆盖绝缘图案270的顶表面。在根据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中,可以防止第一触摸电极224和第一连接线225的诸如腐蚀的劣化,并且由于绝缘图案270,FPC 280可以在没有树脂图案190(图4)的情况下连接到第一连接线225。
因此,在根据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中,由于第一触摸电极和第二触摸电极形成在单个基膜的相反两面上,因此可以减少基板的总数。结果,可以降低触摸显示装置的厚度和制造成本并且可以增大透射率。
另外,由于绝缘图案可以形成在触摸面板的基膜的底表面上的非显示区域中的边缘部分处,因此可以保护非显示区域中的触摸连接线和触摸电极并且可以进一步改进厚度、制造成本和透射率。此外,由于FPC可以完全地覆盖绝缘图案外部的触摸电极和触摸连接线,因此可以防止触摸连接线和触摸电极的诸如腐蚀的劣化。
虽然已经参照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描述了实施方式,但是将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设计将落入本公开的原理的范围内的多种其它修改和实施方式。更具体地,能够在本公开、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主题组合布置的组成部分和/或布置方面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除了组成部分和/或布置方面的变化和修改之外,替代使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也将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20)

1.一种触摸显示装置,所述触摸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
粘附材料层,所述粘附材料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上;
触摸面板,所述触摸面板位于所述粘附材料层上,所述触摸面板包括:
基膜;
第一触摸电极,所述第一触摸电极位于所述基膜的底表面上;
第二触摸电极,所述第二触摸电极位于所述基膜的顶表面上;以及
绝缘图案,所述绝缘图案位于所述基膜的所述底表面的边缘部分处;以及盖玻璃,所述盖玻璃位于所述触摸面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绝缘图案的厚度小于所述粘附材料层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
连接到所述第一触摸电极的第一连接线形成在所述基膜的所述底表面的所述边缘部分处;并且
所述绝缘图案覆盖所述第一触摸电极和所述第一连接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一部分暴露在所述绝缘图案的外部;并且
柔性印刷电路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线的所述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触摸电极包括透明导电材料层的单层结构;并且
所述第一连接线包括:
透明导电材料层和位于所述透明导电材料层上的金属材料层的双层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触摸电极的所述透明导电材料层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线的所述透明导电材料层相同的材料,并且所述第一触摸电极的所述透明导电材料层与所述第一连接线的所述透明导电材料层属于同一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包括基部和位于所述基部上的各向异性导电膜;
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膜与所述第一连接线接触;并且
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完全地覆盖所述第一连接线的所述一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绝缘图案包括第一厚度;并且
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膜包括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厚度处于大约5μm至大约10μm的范围内;并且
所述第二厚度处于大约5μm至大约20μm的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绝缘图案包括丙烯酸树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所述触摸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粘附膜,所述粘附膜被构造为附接所述触摸面板和所述盖玻璃。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触摸电极在所述基膜的所述底表面的中心部分处与所述粘附材料层直接接触;并且
所述绝缘图案被布置在所述中心部分周围。
13.一种形成触摸显示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显示面板;
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形成粘附材料层;
在所述粘附材料层上形成触摸面板,形成触摸面板的步骤包括:
形成基膜;
在所述基膜的底表面上形成第一触摸电极;
在所述基膜的顶表面上形成第二触摸电极;以及
在所述基膜的所述底表面的边缘部分处形成绝缘图案;以及
在所述触摸面板上提供盖玻璃。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绝缘图案的厚度小于所述粘附材料层的厚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
连接到所述第一触摸电极的第一连接线形成在所述基膜的所述底表面的所述边缘部分处;并且
所述绝缘图案覆盖所述第一触摸电极和所述第一连接线。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一部分暴露在所述绝缘图案的外部;并且
柔性印刷电路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线的所述一部分。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
形成所述第一触摸电极的步骤包括形成透明导电材料层的单层结构;并且
形成所述第一连接线的步骤包括:
形成透明导电材料层和位于所述透明导电材料层上的金属材料层以形成双层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触摸电极的所述透明导电材料层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线的所述透明导电材料层相同的材料,并且所述第一触摸电极的所述透明导电材料层与所述第一连接线的所述透明导电材料层是同一层。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包括基部和位于所述基部上的各向异性导电膜;
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膜与所述第一连接线接触;并且
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完全地覆盖所述第一连接线的所述一部分。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绝缘图案包括第一厚度;并且
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膜包括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
CN201310506997.3A 2012-12-24 2013-10-24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9020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152247 2012-12-24
KR1020120152247A KR102035005B1 (ko) 2012-12-24 2012-12-24 터치 표시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02095A true CN103902095A (zh) 2014-07-02
CN103902095B CN103902095B (zh) 2017-03-08

Family

ID=49263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06997.3A Active CN103902095B (zh) 2012-12-24 2013-10-24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239656B2 (zh)
EP (1) EP2746907B1 (zh)
KR (1) KR102035005B1 (zh)
CN (1) CN103902095B (zh)
TW (1) TWI488089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6796A (zh) * 2014-11-17 2015-02-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装置
CN104714307A (zh) * 2015-01-30 2015-06-17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触控显示装置
CN107491203A (zh) * 2016-06-13 2017-12-19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设备
CN107589863A (zh) * 2016-07-07 2018-01-1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8205214A (zh) * 2016-12-16 2018-06-2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09491534A (zh) * 2017-09-11 2019-03-1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装置
CN110021626A (zh) * 2017-11-10 2019-07-1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和制造可折叠显示装置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11010B2 (en) 2011-10-05 2019-06-04 Analog Devices, Inc. Two-wi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JP5856306B2 (ja) 2011-10-05 2016-02-09 アナログ・デバイシズ・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高速データおよび配電のための2線式通信システム
CN202404553U (zh) * 2012-03-01 2012-08-29 祥达光学(厦门)有限公司 具有遮挡金属线路的触摸屏结构
KR102260875B1 (ko) * 2013-10-11 2021-06-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150059375A (ko) * 2013-11-22 2015-06-0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센서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9971459B2 (en) * 2014-01-31 2018-05-15 Apple Inc. Touch sensitive module with integrated sensor and artwork
CN105094402B (zh) * 2014-05-15 2018-06-12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设备
CN105224113B (zh) * 2014-05-30 2019-03-08 长鸿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20160170549A1 (en) * 2014-12-15 2016-06-1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Touch sensor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60178832A1 (en) * 2014-12-22 2016-06-23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module, transparent display panel and transparent display apparatus
KR102543964B1 (ko) * 2015-11-05 2023-06-1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터치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16204525A1 (ko) * 2015-06-19 2016-12-22 엘지전자(주) 터치 패널 및 표시 장치
KR101923621B1 (ko) 2015-09-24 2018-11-2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도성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장치
CN106557189B (zh) * 2015-09-29 2023-07-14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
KR102381652B1 (ko) * 2015-09-30 2022-04-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US20170285778A1 (en) * 2016-04-01 2017-10-05 Intel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fingerprint sensor
JP6734771B2 (ja) * 2016-12-28 2020-08-0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TWI622911B (zh) * 2017-02-14 2018-05-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裝置
KR102483893B1 (ko) * 2018-02-09 2023-01-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KR20210026451A (ko) * 2019-08-30 2021-03-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84397B2 (ja) * 2000-05-25 2003-03-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4718920B2 (ja) * 2005-07-13 2011-07-06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座標検出装置
US8013943B2 (en) * 2006-03-08 2011-09-0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KR101328624B1 (ko) * 2006-05-11 2013-11-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9710095B2 (en) * 2007-01-05 2017-07-18 Apple Inc. Touch screen stack-ups
KR101002308B1 (ko) * 2008-09-12 2010-12-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JP5235769B2 (ja) * 2009-04-27 2013-07-1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20032917A1 (en) * 2009-04-28 2012-02-09 Yoshiyuki Yamaguchi Touch panel, touch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11154442A (ja) 2010-01-26 2011-08-11 Sony Corp センサ素子及び表示装置
TW201205384A (en) 2010-06-04 2012-02-01 Wintek Corp Touch-sensitive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TWI456443B (zh) * 2010-06-07 2014-10-11 Wintek Corp 觸控裝置及觸控顯示裝置
CN102947781B (zh) 2010-06-22 2016-03-09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具有防锈性的窄边框触摸输入薄片及其制造方法
JP5611864B2 (ja) 2011-03-09 2014-10-22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及び入力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1238174B1 (ko) * 2011-04-25 2013-02-2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윈도우
CN102799293A (zh) * 2011-05-25 2012-11-28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覆盖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及触控显示装置
JP5721588B2 (ja) * 2011-08-23 2015-05-2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6796A (zh) * 2014-11-17 2015-02-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装置
CN104714307A (zh) * 2015-01-30 2015-06-17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触控显示装置
CN104714307B (zh) * 2015-01-30 2018-10-02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触控显示装置
CN107491203A (zh) * 2016-06-13 2017-12-19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设备
CN107491203B (zh) * 2016-06-13 2020-08-11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设备
CN107589863A (zh) * 2016-07-07 2018-01-1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8205214A (zh) * 2016-12-16 2018-06-2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08205214B (zh) * 2016-12-16 2022-04-29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09491534A (zh) * 2017-09-11 2019-03-1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装置
CN110021626A (zh) * 2017-11-10 2019-07-1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和制造可折叠显示装置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02095B (zh) 2017-03-08
KR20140082367A (ko) 2014-07-02
US9239656B2 (en) 2016-01-19
US20140176826A1 (en) 2014-06-26
TWI488089B (zh) 2015-06-11
TW201426452A (zh) 2014-07-01
KR102035005B1 (ko) 2019-10-22
EP2746907B1 (en) 2018-06-13
EP2746907A1 (en) 2014-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02095B (zh)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10691263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ouch sensor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20220121303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input-sensing member
US8816982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ransparent circuit substrate for touch screen
US20160147325A1 (en) Fan-out trace structure of touch module of touch device
US20130044384A1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embedded with touch sens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8653382B2 (en) Electrostatic capacitive type touch screen panel
US20140015772A1 (en) Flexible touch-sensing display panel
CN102681723B (zh) 触摸屏幕
US10345935B2 (en) Flexible touch-sensitive display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nano technology touch electrodes
US10452219B2 (en) Touch sensor
US8692788B2 (en)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screen
KR20160096267A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TW201530400A (zh) 觸控裝置
US10042452B2 (en) Touch sens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TWM481448U (zh) 觸控裝置
KR102172898B1 (ko) 터치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3182379U (ja) タッチコントロール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