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75055B - 电气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气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75055B
CN103875055B CN201280032635.9A CN201280032635A CN103875055B CN 103875055 B CN103875055 B CN 103875055B CN 201280032635 A CN201280032635 A CN 201280032635A CN 103875055 B CN103875055 B CN 1038750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monitor terminal
switch
spring
power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26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75055A (zh
Inventor
钦疾风
孙绍语
宋东健
何周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pukesi Electronic Element (Zhuhai Bonded Are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pco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pcos AG filed Critical Epcos AG
Publication of CN103875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50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750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50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9/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different basic types of 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and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not covered by any single one of the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30Means for indicating condition of fuse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fuse
    • H01H85/303Movable indicating elements
    • H01H85/306Movable indicating elements acting on an auxiliary switch or conta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7/00Thermally-actuated switches
    • H01H37/74Switches in which only the opening movement or only the closing movement of a contact is effected by heating or cooling
    • H01H37/76Contact member actuated by melting of fusible material, actuated due to burning of combustible material or due to explosion of explosive material
    • H01H37/761Contact member actuated by melting of fusible material, actuated due to burning of combustible material or due to explosion of explosive material with a fusible element forming part of the switched circuit
    • H01H2037/762Contact member actuated by melting of fusible material, actuated due to burning of combustible material or due to explosion of explosive material with a fusible element forming part of the switched circuit using a spring for opening the circuit when the fusible element mel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04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 H01H85/041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 H01H85/048Fuse resistors
    • H01H2085/0486Fuse resistors with voltage dependent resistor, e.g. varistor

Landscapes

  • Fuses (AREA)
  • Thermistors And Varis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气设备(1),包括:具有元件端子(13)的导电元件(11);被偏置的导电弹簧(14),所述弹簧(14)通过可熔断接头(19)与所述元件端子(13)电联接;开关(20),所述开关(20)包括第一监测器端子(21)和第二监测器端子(22),所述开关(20)的状态能够在第一连接状态与第二连接状态之间变化,其中在所述第一连接状态下,所述第一监测器端子(21)与所述第二监测器端子(22)电联接,而在所述第二连接状态下,所述第一监测器端子(21)与所述第二监测器端子(22)电分离;其中,当所述接头(19)熔断时,所述弹簧(14)松弛,由此使所述弹簧(14)与所述元件端子(13)分离并改变所述开关(20)的状态。

Description

电气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设备。
背景技术
包括变阻器在内的电气设备在异常过电压条件下可能着火,可以通过热熔保险丝来防止着火。热熔保险丝设备可以具有混合设计,其包括可以为电子器件如变阻器的电气元件、以及单热熔保险丝。该设备设计为集成电气元件的功能与热熔保险丝的功能。经由保险丝电极和电气元件电极来施加电力供应,其中保险丝与电气元件串联连接。当长时间的异常过电压被施加给电气元件如变阻器时,设置在保险丝电极与电气元件之间的热熔保险丝将形成开路,从而将整个设备与电力供应断开连接,由此避免着火。
所述设备可以包括监测器功能。这种设备具有监测器端子。在保险丝电极和电气元件电极断开连接之前,监测器端子和保险丝电极被短路,而在保险丝电极和电气元件电极断开连接之后,监测器端子和保险丝电极为开路,这可以由外部设备检测到或者可以为外部设备提供信号,以识别内部的热熔保险丝是否打开。由于保险丝电极与监测器端子之间的连接状态通常从闭合状态变化到打开状态,因此仅一个信号能够提供给外部设备:从常闭变为打开。另外,通常与低电压电路中的报警装置相连的监测器端子需要与高电压电路中的保险丝端子相连。因此,包括变阻器在内的单热熔保险丝设备可能在客户应用中需要复杂的监测器电路设计。另一方面,可以使用双热熔保险丝设备。这种设备可以包括变阻器,并且进一步具有在低电压电路与高电压电路之间的隔离,其中电压电路和高电压电路都包括独立的标准热熔保险丝。由于不确定两个热熔保险丝是否同时在异常过电压条件下动作,因此错误的信号可能被提供给外部报警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气设备,其包括元件、保险丝和监测器装置。
该电气设备包括电气元件,该电气元件具有元件端子和被偏置的导电弹簧,该弹簧通过可熔断接头与元件端子电联接。该设备还包括开关,该开关包括第一监测器端子和第二监测器端子,其中开关的状态能够在第一连接状态与第二连接状态之间变化,在第一连接状态下,第一监测器端子与第二监测器端子电联接,而在第二连接状态下,第一监测器端子与第二监测器端子电分离。当接头熔断时,弹簧松弛,由此使弹簧与元件端子分离并改变开关的状态。接头可形成弹簧与元件端子之间的机械连接,其中接头的熔断能够使弹簧松弛,由此断开弹簧与元件端子的连接。弹簧与开关机械联接,以使弹簧的松弛导致开关的状态改变。
该具有异常过电压保护的设备在接头已熔断时保持为开路故障模式下的故障防护。该设备能够利用集成的热熔保险丝实现过电压保护,并且通过监测器端子提供报警信号输出。
弹簧具有弹簧功能,并且还用作导电路径。该设备可以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通过接头的熔断同时导致弹簧与元件的断开连接以及状态的改变,这确保监测器端子指示弹簧的正确状态。优选地,弹簧和监测器端子彼此电隔离。在设备的第一侧上,弹簧和元件能够使用在高电压电路中,而在设备的第二侧上,设备的状态由开关的监测器端子指示,其中监测器端子能够联接至低电压电路。尽管第一侧和第二侧电隔离,但是弹簧的松弛改变第一侧和第二侧的状态。换言之,所述设备用作具有仅热连接型保险丝的理想的双保险丝设备,其中弹簧和接头像第一热保险丝一样起作用,而开关像第二热保险丝一样起作用。
弹簧与开关机械联接,以使弹簧的松弛改变开关的状态。机械联接可以包括弹簧触碰开关,以使弹簧迫使或保持弹簧的一部分到给定的位置。换言之,如果弹簧因其弹性而移动,则开关的一部分可以移动到另一位置,由此改变开关的状态。
再次使用与上面提到的双保险丝设备的比较,存在具有电隔离的机械连接装置,其像第一侧上的热熔保险丝与第二侧上的热熔保险丝之间的热连接一样起作用,其中第一侧上的热熔保险丝能够用在高电压电路中,而第二侧上的热熔保险丝能够用在低电压电路中。应当提到的是,尽管所述设备像双热熔保险丝一样起作用,但该设备不具有两个热熔保险丝——实际上仅有一个根据温度做出反应的可熔断接头。
可包括金属氧化物变阻器的设备具有异常过电压保护的功能,其能够在热开路故障模式下防止诸如变阻器的元件着火。在开关和弹簧之间设有电隔离。另外,提供了用于报警电路的信号,该信号使得能够识别在第一侧上的热熔保险丝是否打开。与单热熔保险丝变阻器相比,该布置简化了报警电路在客户应用中的集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关包括可移动致动器,其中如果致动器处于致动位置,则开关处于第一连接状态和第二连接状态中的一种,并且如果致动器处于释放位置,则开关处于第一连接状态和第二连接状态中的另一种。如果没有力作用于致动器,则致动器处于释放状态。致动器可以被推入或拉入到致动状态。弹簧可以与致动器机械联接,以使致动器处于致动位置,其中弹簧的松弛能够使致动器移动到释放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弹簧具有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其中第一部段与致动器机械接触并将其推入到致动位置,而第二部段与元件端子电联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关包括第三监测器端子,其中在第一连接状态下,第一监测器端子和第三监测器端子电分离,而在第二连接状态下,第一监测器端子和第三监测器端子电联接。这种开关使得能够为外部设备提供两个报警信号输出:从常闭变为打开、以及从常开变为关闭。其中的任一种都可以在客户应用中选择。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熔断接头包括位于第二部段与元件端子之间的焊料,所述焊料优选地具有低熔化温度,使得在过电压条件的情况下发生断开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弹簧制成为一件式、并且具有平坦的横截面。这种弹簧可以由金属板弯曲而成。
所述设备可以包括壳体,其中弹簧固定至壳体以使弹簧被偏置,其中连接至元件端子的弹簧部段在接头熔断时移动离开元件端子。
壳体可以包括内壁,该内壁是壳体的内部部件,其中元件布置在该内壁的一侧上,而弹簧和开关布置在该内壁的另一侧上。
所述设备可以包括位于弹簧与元件端子之间的绝缘壁。
所述设备可以包括与元件的本体相连的第一电极和由弹簧的端部形成的第二电极。在一个实施例中,设有与第二电极电联接的第三电极,其中该第三电极在接头熔断时与第二电极电分离。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进一步的特征、改进和优势将变得显而易见。
图1示出了电气设备的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电气设备的内部的正视图;
图3和图4示出了图1和图2所示的电气设备的内部的后视图;
图5示出了开关的实施例的功能;
图6示出了设备的电路图;
图7示出了设备的另一电路图;
图8和图10示出了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内部的正视图;
图9示出了图8所示的设备的实施例的内部的后视图;
图11示出了图8至图10所示的实施例的内部壳体的三维后视图;
图12示出了图8至图11所示的实施例的外部壳体的三维视图;
图13示出了另一实施例的内部壳体的三维后视图;
图14示出了图13所示的实施例的内部壳体的三维正视图;
图15示出了图13和图14所示的实施例的内部壳体和开关的三维后视图;
图16示出了图13、14和15所示的实施例的内部壳体和开关的三维前视图;
图17示出了另一实施例的内部壳体的三维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电气设备1的实施例的后视图,该电气设备1包括壳体2、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壳体2包括图1所示的外部,例如顶盖和底盖,以及位于外壳内的内壳。可选地,外壳可以是适于附接在内壳上方的盖形状。驱动电势可以施加到第一和第二电极3、4上。
设备1还包括监测器端子21、22、23,用于提供关于设备1的状态的信息。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电气设备1的正视图,其中移除了外壳。壳体1包括用作内壳的、且具有第一侧9和相反的第二侧10的内壁8。元件11——可以是标准元件,如标准的金属氧化物变阻器——位于内壁8的第一侧9与外壳(未示出)的顶侧之间。元件3包括与第一电极3相连的本体12。
图3示出了图1和图2所示的电气设备1的后视图,其中移除了外壳。与元件11的本体12相连的元件端子13延伸穿过内壁8中的切口。电力供应经由第一电极13和元件端子13施加于元件11。
开关20布置在内壁8的第二侧10与外壳(未示出)的底侧之间。开关20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监测器端子21、22和23,这些监测器端子适于提供关于开关20的状态的信息。第一、第二和第三监测器端子21、22和23可与报警电路(未示出)相联。开关20可以是超小型的基本开关,其具有可以实施为叶片状杠杆的致动器24。该开关可以是电气开关,其通过倾卸点机构的使用而由非常小的物理力来致动。切换在致动器的特定且可重复的位置处可靠地发生。
开关20的状态能够在第一连接状态与第二连接状态之间变化。在第一连接状态下,第二监测器端子21和第二监测器端子22电联接,第一监测器端子21和第三监测器端子23电分离。换言之,在该应用中,第一监测器端子21是公共端子,第二监测器端子22是常闭端子,而第三监测器端子23是常开端子。在第二连接状态下,第一监测器端子21和第二监测器端子22电分离,第一监测器端子21和第三监测器端子23电联接。
开关20的状态取决于致动器24的位置,当力作用于致动器24时,致动器24能够从释放位置移动到致动位置。如果没有力作用,则致动器24处于释放位置,其中开关20处于第二状态。在该实施例中,致动器24从处于释放位置的开关20的壳体25中伸出。在致动位置中,致动器24被压向开关20的壳体25,其中开关20处于第一状态。
弹簧14布置在内壁8的第二侧10与外壳(未示出)的底侧之间。弹簧14具有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部段15、16、17和18。第一部段15是端部部段,其布置成使得第一部段15的一部分将开关20的致动器24推向开关20的壳体25,其中致动器24处于致动位置。第二部段16与元件端子13相邻,第二部段16和元件端子13通过位于元件端子13和第二部段16之间的可熔断接头19电联接和机械连接。第三部段17是弹簧14的S形部段,其使得能够发生弹性变形。第四部段18包括夹在内壁8的突起29之间的部段,以使弹簧14被固定。第四部段18还包括实施为第二电极4的端部部段。
弹簧14可以形成为一件式,例如形成为冲压件和/或弯曲件。弹簧14可以由L形金属板制成,其中一个弯曲臂形成电极4,另一个弯曲臂形成第一、第二和第三部段15、16和17以及第四部段18的一部分。弹簧14具有平直的横截面,例如矩形或椭圆形,并被认作是板簧。可选地,弹簧14可以具有圆形横截面。弹簧14不限于S形弹簧,具有相似的功能、即实现在给定温度下与元件11的断开连接的其他形式也是可能的。
弹簧14可以包括青铜,例如ISO型CuSn6,其具有锡或镍镀层。其能够容易地与PCB焊接,并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弹性。这确保了在正常操作期间高电流的转变以及在异常过电压条件下以高的动作速度和高的可靠性形成开路。弹簧14可以由其他材料如钢合金制成。
接头19可以包括低熔点温度焊料,例如,具有138℃的熔点、42%(重量百分比)的Sn和58%(重量百分比)的Bi的化学含量的焊料将用作热熔保险丝。其在超过138℃时熔化,以释松弹簧14,由此形成开路。其他具有高导电性的低熔点温度的材料也能够被使用。
具有高隔离强度且阻燃的塑料能够适于作为壳体材料。其高的热变形温度(高于200℃)确保了在异常过电压条件下良好地支撑弹簧14、元件11和开关20。PBT(混合有玻璃纤维)或PPS适于作为壳体材料。
如果第二部段16和元件端子13相连,则弹簧14处于偏置状态。当接头19熔断时,弹簧14松弛,这导致第二部段16移动离开元件端子14,并导致第一部段15移动离开致动器24,由此致动器24移动到释放位置,这改变了开关20的状态。
保险丝机构具有第一侧I和第二侧II,其由图3中的I和II以及分离虚线指示。第一侧上的热熔保险丝通过借助于可熔断接头19实现的元件端子13和弹簧14的连接形成。开关20像第二侧的热熔保险丝一样起作用,因为当接头19熔断时,开关20的状态通过弹簧14和致动器24的机械联接改变。
第一侧I和第二侧II如下地相互作用:元件11如金属氧化物变阻器的温度在异常过电压条件下升高。当异常过电压施加到作为弹簧14的一部分的第二电极4和与第一侧上的元件11的本体12相连的第一电极3上并且异常过电压产生的热足够高时,在第一和第二电极3、4之间的位于第一侧中的热熔保险丝——其具有低熔点温度且用作焊料接头19——将熔断,由此在板簧14的弹性的帮助下形成第一和第二电极3、4之间的开路。结果,第一和第二电极3、4之间的电流被切断,并且过电压不再被施加到元件11如变阻器上,这能够防止元件11着火。
一旦第一侧I上的热熔保险丝打开,则板簧14将与元件11断开连接,并且弹簧14在致动器24上的压力消失,这导致实施为开关20的叶片状杠杆的致动器24的释放。致动器24的这种运动改变第二侧II上的开关20的连接状态。
图4示出了在接头10熔断之后电气设备1的后视图。弹簧14已经移动离开元件端子13和致动器24,由此断开弹簧14与元件端子13的连接并且实现致动器24到释放位置的释放,使得开关20的连接状态改变。
图5示出了开关20的实施例的功能,该开关20包括壳体25、监测器端子21、22和23以及第一和第二导电弹簧51、52。致动器24与监测器端子21、22和23以及第一和第二导电弹簧51、52电隔离。
第一弹簧50是固定在壳体25的一端58处且在另一端具有电触点53的长形板簧。如果致动器24处于释放位置(如图5所示),则弯曲的小的第二弹簧52将向上推压第一弹簧51,以使第一和第三监测器端子21、23电联接,其中第一和第二监测器端子21、22电分离。
当致动器24被向下推到致动位置时,其使第一弹簧50弯曲,并且电触点53从第三监测器端子23的触点54移动到第二监测器端子22的触点55,以使第一和第二监测器端子21、22相联,其中第一和第三监测器端子21、23电分离。
如果没有力作用于致动器24,则第一弹簧50的弹性迫使致动器24回到释放位置。
图6示出了设备1的电路图。设备1可以用于保护另外的设备或电路26。用于另外的设备26的电源同样施加在第一和第二电极4、3之间,如图中的电势节点所指示的。弹簧14、接头19和元件11在第一侧I上串联地连接在第二与第一电极4、3之间。第二电极4可以与“线路”电势相联。第一电极3可以与“中性”电势相联。第一监测器端子21是公共端子。第二端子22是常闭端子。第三端子23是常开端子。如上面所论述的,在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仅存在热连接,其中该热连接由箭头表示。另外,在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存在由虚线表示的电隔离。
基于包括使元件端子13和弹簧14相连的接头的单热熔保险丝设备,开关20设置为像第二侧II上的热熔保险丝一样起作用,其中开关20具有与第一侧I上的板簧14的机械联接。一旦第一侧I上的热熔保险丝(即接头19)熔断并且板簧14松弛,则开关20的致动器24将释放以同时改变监测器端子21、22、23的连接状态。
附图标记27指代联接在弹簧14和元件端子13之间的第三电极(在前面的图1至图4中未示出)的电势节点,其中在接头19熔断之后,第三电极27与第二电极4电分离。电极3同样适于指示设备1的状态,用于监测第二和第三电极4、27是否电联接。
下面的连接状态在上述电路中是可能的。在第一状态下,热熔保险丝在正常操作期间是闭合的,并且第一和第二监测器端子21、22电联接,而第一和第三监测器端子21、23电分离。在第二状态下,热熔保险丝是打开的,并且第一和第二监测器端子21、22电分离,而第一和第三监测器端子21、23电联接。
由于开关20的致动器24与监测器端子21、22、23之间的高度电隔离,在第一侧I与第二侧II之间也存在高度电隔离。第二侧上的监测器端子21、22、23能够与低电压电路中的报警装置(未示出)相连,而第一和第二电极3、4能够与高电压电路中要保护的设备或电路26并联连接。监测器端子21、22、23能够提供两个用于产生警报的信号:从常闭变为打开(如果第一和第二监测器端子21、22被使用),以及从常开变为闭合(如果第一和第三监测器端子21、23被使用)。被认作是第一侧和第二侧上的热熔保险丝的弹簧14和开关20能够同时可靠地起作用,因为它们机械地联接。像可包括变阻器元件的理想的双热熔保险丝设备一样起作用的该设备能够简化客户应用中的报警电路。
图6所示的电路图对应于具有6个引脚的实施例,例如如图8至图10所示。
图7示出了基于图6所示的电路图的另一电路图,其中二极管71、LED72和电阻器73的串联连接设置在电势节点97与第一电极3之间,这意味着二极管71、LED72和电阻器73的串联连接与元件11并联地设置。电势节点97位于弹簧14与元件端子13之间,其中电势节点97在接头19熔断之后与第二电极4电分离。未设置第三电极。
在第一状态下,热熔保险丝在正常操作期间闭合,并且第一和第二监测器端子21、22电联接,而第一和第三监测器端子21、23电分离。第一与第二电极3、4之间的电联接由LED72的状态指示,因为沿着热熔保险丝以及二极管71、LED72和电阻器73的串联连接存在电流路径。
在第二状态下,热熔保险丝打开,并且第一和第二监测器端子21、22电分离,而第一和第三监测器端子21、23电联接。第一与第二电极3、4之间的电分离由已经变化的LED的状态指示,因为第一与第二电极4、3之间的路径被中断。
图7所示的电路图可对应于具有5个引脚的实施例,例如第一和第二电极3、4以及监测器端子21、22、23,如图1至图4所示。
图8示出了设备1的另一实施例的内部的正视图。壳体2包括具有第一侧9和相反的第二侧10的内壳8。第一和第二侧9、10不是平面的。
壁8具有矩形切除部,以使壁8呈L形。在本实施例中为变阻器的元件11与第一侧9相邻地布置。元件11包括本体12、元件端子13以及另一端子63。端子13、63是与本体12的顶缘相连的细长导线。所述导线弯曲,以使其在本体12与内壁18之间延伸。元件端子13的弯曲部段位于切除部处。端子13、63延伸穿过在内壁8的底部区域中的孔,其中在壳体2的外部的部分用作电极。另一端子63的端部部段形成第一电极。元件端子13的端部部段形成第三电极27。
图9示出了图8所示的设备1的实施例的内部的后视图。开关20和弹簧14布置在内壁8与外壳(未示出)之间。开关20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监测器端子21、22、23,这些端子是通过焊接与从壳体25伸出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引脚34、35、36相连的细长导电元件31、32、33。开关20通过附接而固定至壳体的内壁8,使得内壁8的突起37位于在开关20的壳体25中的孔中。
弹簧14布置在偏置状态中,以使弹簧14的第一部段15将开关20的致动器24推向壳体25,其中致动器24处于致动状态。弹簧14的第二部段16是通过焊料接头19与元件端子13电联接且机械连接的端部部段。在本实施例中,焊料接头19位于推压致动器24的第一部段15的附近。弹簧14延伸穿过在内壁8的底部区域中的孔,其中突出部用作第二电极4。
内壁8的突出部38位于监测器端子21、22、23的后面。该部分38将监测器端子21、22、23与弹簧14的在壁的该部分38后面延伸的一部分分隔开。弹簧14通过内壁8的突起29固定,其中突起29夹紧弹簧14。
当超过给定值的异常过电压施加到第一和第二电极3、4之间时,接头19熔断,这能够使弹簧14松弛,以使弹簧14的第一和第二部段15、16移动离开致动器24和元件端子13,由此断开致动器24与元件端子13的连接并且因致动器24移动到释放位置而改变监测器端子21、22、23的连接状态。
图10示出了图8和图9所示的实施例的内部的正视图。在该视图中,元件2向上弯曲,使得能够看到在元件后面延伸的端子13、63(如果元件处于如图8所示的其正常位置)。弹簧14的在突出壁38后面延伸的部分也是可见的。
在本实施例中,弹簧14的在突出壁38后面延伸的弯曲部分可以设置成紧靠元件端子13而在它们之间没有任何绝缘装置,该元件端子13形成第三电极27。在正常操作期间,弹簧14和第三电极2因它们通过焊料接头19或热熔保险丝电联接而实际上被短路。在接头19熔断后,形成开路。在端子13与弹簧14之间的空间防止了短路。在弹簧14与端子13之间可以存在至少1mm的距离,例如它们被壳体壁分开。
图11示出了图8至图10所示的实施例的内壁8的三维后视图。用于附接设备的其他部分的装置被清楚地示出。这些装置形成为能够附接和夹紧开关20和弹簧14的突起37、39。在突起壁部分38的后面存在足够的空间,以使弹簧14能够定位在内壁与其突起壁部分38之间。
图12示出了外壳65的三维视图,该外壳65形成为可附接至图8至图11所示的内壳壁8并由卡接装置62固定的盖。
图13示出了另一实施例的内壁8的三维后视图。图14示出了图13所示的实施例的内壁8的三维正视图。
图15示出了安装有开关20的实施例的内壁8的三维后视图。
图16示出了图15所示的实施例的内壁8和开关20的三维正视图。
图13至图16所示的内壁8包括保持装置85,该保持装置85形成为具有孔且位于前侧上的突起。元件11(图13至图16中未示出)的端子63、13延伸穿过保持装置85和位于内壁8的底侧中的孔86。
图13至图16所示的内壁8与图11所示的内壁8的不同之处在于位于弹簧14和元件端子13之间的绝缘壁部分87。弹簧14和端子13通过壁部分87绝缘,这防止了弹簧14和端子13在接头19熔断之后被短路。
具有绝缘壁部87——其由塑料制成、设置在弹簧14与端子13之间——的壳体设计消除了在弹簧14与端子13之间短路的风险。
应当提到的是,图13所示的间隙88——其可以形成为突出壁38中的矩形通孔——是因壳体成型工艺限制而导致的设计特征。
图17示出了另一实施例的内壁8的三维正视图,其中壁具有第一和第二侧。
壁8具有矩形切除部,以使壁8为L形。元件11(图17中未示出)与一侧相邻地布置。弹簧14和开关20(图17中未示出)位于相反侧。与上面提到的实施例相反,本实施例不具有位于第一与第二侧之间的开口。用作弹簧14与端子13、63之间的绝缘装置的固体壁确保弹簧14和端子13、63被绝缘并避免短路。
应当提到,说明书中所提及的实施例的特征能够被组合。
附图标记
1 设备
2 壳体
3、4 第一、第二电极
8 内壁
9、10 第一、第二侧
11 元件
12 本体
13 元件端子
14 弹簧
15、16、17、18 部段
19 接头
20 开关
21、22、23 监测器端子
24 致动器
25 壳体
26 另一设备
27 第三电极
29 突起
31、32、33 导电元件
34、35、36 引脚
38 突起壁部
51、52 弹簧
53、54、55 触点
58 端部部段
62 卡接装置
63 端子
71 二极管
72 LED
73 电阻器
85 保持装置
86 孔
87 绝缘壁
88 间隙
97 电势节点

Claims (13)

1.一种电气设备(1),包括:
-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
-电气元件(11),所述电气元件(11)具有元件端子(13);
-被偏置的导电弹簧(14),所述导电弹簧(14)通过可熔断接头(19)与所述元件端子(13)电联接;
-开关(20),所述开关(20)包括第一监测器端子(21)和第二监测器端子(22),所述开关(20)的状态能够在第一连接状态与第二连接状态之间变化,其中在所述第一连接状态下,所述第一监测器端子(21)与所述第二监测器端子(22)电联接,而在所述第二连接状态下,所述第一监测器端子(21)与所述第二监测器端子(22)电分离;
-其中,所述导电弹簧(14)、所述可熔断接头(19)和所述电气元件(11)串联地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极(4)与所述第一电极(3)之间,当所述可熔断接头(19)熔断时,所述导电弹簧(14)松弛,由此使所述导电弹簧(14)与所述元件端子(13)分离并改变所述开关(20)的状态,以及
其中,所述导电弹簧(14)与所述开关(20)的所述第一监测器端子(21)和所述第二监测器端子(22)电隔离,以及
所述开关(20)还包括第三监测器端子(23),在所述第一连接状态下,所述第一监测器端子(21)与所述第三监测器端子(23)电分离,而在所述第二连接状态下,所述第一监测器端子(21)与所述第三监测器端子(23)电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导电弹簧(14)与所述开关(20)机械连接,以使所述导电弹簧(14)的松弛改变所述开关(20)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开关(20)包括可动致动器(24),如果所述可动致动器(24)处于致动位置,则所述开关(20)处于所述第一连接状态和所述第二连接状态中的一种,如果所述可动致动器(24)处于释放位置,则所述开关(20)处于所述第一连接状态和所述第二连接状态中的另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导电弹簧(14)与所述可动致动器(24)机械连接,以使所述可动致动器(24)处于所述致动位置,并且所述导电弹簧(14)的松弛能够使所述可动致动器(24)移动到所述释放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导电弹簧(14)具有第一部段(15)和第二部段(16),所述第一部段(15)与所述可动致动器(24)机械接触并使所述可动致动器(24)保持在所述致动位置,所述第二部段(16)通过所述可熔断接头(19)与所述元件端子(13)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可熔断接头(19)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部段(16)与所述元件端子(13)之间的焊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导电弹簧(14)为一件式、并且具有平直的横截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还包括壳体,其中,所述导电弹簧(14)固定至所述壳体(2)以使所述导电弹簧(14)被偏置,当所述可熔断接头(19)熔断时,连接至所述元件端子(13)的弹簧部段(16)移动离开所述元件端子(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壳体(2)包括内壁(8),所述电气元件(11)布置在所述内壁(8)的一侧(9)上,而所述导电弹簧(14)和所述开关(20)布置在所述内壁(8)的另一侧(1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其中,绝缘壁(87)位于所述导电弹簧(14)与所述元件端子(13)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第一电极(3)与所述电气元件(11)的本体(12)相连,所述导电弹簧(14)的端部部段(18)形成所述第二电极(4)。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1),还包括与所述第二电极(4)电联接的第三电极(27),所述第三电极(27)在所述可熔断接头(19)熔断时与所述第二电极(4)电分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电气元件(11)为变阻器。
CN201280032635.9A 2011-06-30 2012-06-20 电气设备 Active CN1038750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1172213.8 2011-06-30
EP11172213 2011-06-30
EP11180768.1 2011-09-09
EP11180768.1A EP2541579B1 (en) 2011-06-30 2011-09-09 Electric device
PCT/EP2012/061878 WO2013000795A1 (en) 2011-06-30 2012-06-20 Electric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5055A CN103875055A (zh) 2014-06-18
CN103875055B true CN103875055B (zh) 2017-02-15

Family

ID=4467447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52185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34278U (zh) 2011-06-30 2011-09-15 电气设备
CN201280032635.9A Active CN103875055B (zh) 2011-06-30 2012-06-20 电气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52185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34278U (zh) 2011-06-30 2011-09-15 电气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496112B2 (zh)
EP (1) EP2541579B1 (zh)
JP (1) JP5826925B2 (zh)
CN (2) CN202434278U (zh)
WO (1) WO20130007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41579B1 (en) * 2011-06-30 2015-11-04 Epcos Ag Electric device
DE102012010483A1 (de) * 2012-05-26 2013-11-28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Bürstensystem für einen Elektromotor
US10062530B2 (en) * 2012-10-26 2018-08-28 Dongguan Littelfuse Electronics Co., Ltd. Surge protection device
DE102013003584B3 (de) * 2013-03-01 2014-04-03 Dehn + Söhne Gmbh + Co. Kg Abtrenn- und Umschaltvorrichtung für den Überspannungsschutz
US20170110279A1 (en) * 2014-04-07 2017-04-20 Littelfuse, Inc. Thermal metal oxide varistor circuit protection device
CN107430914B (zh) 2015-04-07 2019-11-05 东莞令特电子有限公司 浪涌保护设备
US20180138003A1 (en) * 2016-11-11 2018-05-17 Littelfuse, Inc. Strain-relieved fuse and method of forming a strain-relieved fuse
US10319545B2 (en) 2016-11-30 2019-06-11 Iskra Za{hacek over (s)}{hacek over (c)}ite d.o.o. Surge protective device modules and DIN rail device systems including same
TWI611450B (zh) * 2016-12-08 2018-01-11 Wang Yi Xiang 內建突波吸收及雙重斷路結構之開關模組
DE102017105554A1 (de) * 2017-03-15 2018-09-20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Reihenklemmen
DE102017107871B3 (de) 2017-04-11 2018-08-09 Dehn + Söhne Gmbh + Co. Kg Abtrenn- und Umschaltvorrichtung für den Überspannungsschutz, insbesondere für DC-Systeme
US10340110B2 (en) * 2017-05-12 2019-07-02 Raycap IP Development Ltd Surge protective device modules including integral thermal disconnec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cluding same
US10685767B2 (en) 2017-09-14 2020-06-16 Raycap IP Development Ltd Surge protective device modules and systems including same
KR102482155B1 (ko) * 2017-10-17 2022-12-29 에이치엘만도 주식회사 퓨즈용 패드, 그를 포함하는 인쇄 회로 기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DE102017124224B4 (de) * 2017-10-18 2023-03-02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Überspannungsschutzgerät
CN107633983A (zh) * 2017-10-27 2018-01-26 苏州市职业大学 一种pcb表面贴装式预张紧保险丝
US11739723B1 (en) 2018-03-20 2023-08-29 Zombiebox International, Inc. Ignition interrupter and related methods
US10883469B1 (en) 2018-03-20 2021-01-05 Zombiebox International Llc Ignition interrupter and related methods
US11223200B2 (en) 2018-07-26 2022-01-11 Ripd Ip Development Ltd Surge protective devices, circuits, modules and systems including same
DE102018220149B3 (de) * 2018-11-23 2020-03-12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Baugruppe mit einem elektrotechnischen Bauelement auf einem Träger
FR3094147B1 (fr) * 2019-03-20 2023-01-06 Citel Dispositif de protection contre les surtensions
US11862967B2 (en) 2021-09-13 2024-01-02 Raycap, S.A. Surge protective device assembly modules
US11723145B2 (en) 2021-09-20 2023-08-08 Raycap IP Development Ltd PCB-mountable surge protective device modules and SPD circuit systems and methods including same
US11990745B2 (en) 2022-01-12 2024-05-21 Raycap IP Development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mote monitoring of surge protective device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7536795U (de) * 1975-11-19 1976-03-11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uenchen Sicherungshalter
DE9012881U1 (de) * 1990-09-10 1990-11-15 Dehn + Söhne GmbH + Co KG, 90489 Nürnberg Anordnung eines Varistors in einem Gehäuse
US6323750B1 (en) * 1997-04-25 2001-11-27 Siemens Matsushita Components Gmbh & Co. Kg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a safety release
CN201331984Y (zh) * 2008-12-17 2009-10-21 广州市新科利保防雷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浪涌保护器防雷模块
CN101626156A (zh) * 2008-07-08 2010-01-13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过压保护元件
CN101741081A (zh) * 2010-01-12 2010-06-16 佛山市浦斯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热保护功能的电涌抑制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318440A (fr) 1961-11-08 1963-02-15 Kienzle Uhrenfabriken Ag Coupe-circuit à fusible pour horloges et mécanismes d'horlogerie à remontage électromagnétique
DE1184407B (de) 1961-11-08 1964-12-31 Kienzle Uhrenfabriken Ag Schmelzsicherung an elektromagnetisch aufgezogenen Uhren und Laufwerken
US3242290A (en) 1962-02-20 1966-03-22 Robertshaw Controls Co Thermally responsive switch construction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3638083A (en) * 1970-08-14 1972-01-25 Sprague Electric Co Fusible ceramic capacitor
GB1356578A (en) 1970-09-04 1974-06-12 Beswick Kenneth E Ltd Switching devices
US3696316A (en) * 1970-12-31 1972-10-03 Daito Tsushinki Kk Fuses and fuseholders
JPS472443U (zh) * 1971-01-27 1972-08-28
US4288833A (en) * 1979-12-17 1981-09-0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Lightning arrestor
JPS5895147U (ja) * 1981-12-18 1983-06-2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断路表示機構付サ−ジ吸収器
JPS6088451U (ja) * 1983-11-25 1985-06-1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警報ヒユ−ズ
JPS6261235A (ja) * 1985-09-10 1987-03-17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ヒユ−ズの製造方法
DE3643622A1 (de) 1986-09-23 1988-06-30 Bettermann Obo Ohg Schutzvorrichtung an varistoren
JPH0454137U (zh) * 1990-09-14 1992-05-08
KR920007514Y1 (ko) 1990-12-24 1992-10-15 동아전기부품 주식회사 모우터의 회전속도 조정용 저항기
JPH054137U (ja) 1991-06-27 1993-01-2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用基板
JPH0546541A (ja) 1991-08-15 1993-02-26 Nec Eng Ltd バス回路
DE9115238U1 (de) 1991-12-05 1992-02-13 Siemens AG, 8000 München Überspannungsschutzgerät
JPH06261235A (ja) 1993-03-08 1994-09-16 Hitachi Ltd カメラ一体型vtr
DE9305796U1 (de) 1993-04-17 1993-06-17 Dehn + Söhne GmbH + Co KG, 8500 Nürnberg Überspannungsschutzanordnung mit einem in einem Gehäuse untergebrachten Varistor
JPH072443A (ja) 1993-06-17 1995-01-06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US6430019B1 (en) * 1998-06-08 2002-08-06 Ferraz S.A. Circuit protection device
GB2345187A (en) 1998-12-24 2000-06-28 Telematic Ltd Metal oxide varistors
US6211770B1 (en) * 1999-04-27 2001-04-03 Mcg Electronics, Inc. Metal oxide varistor module
DE10039996A1 (de) * 2000-08-11 2002-02-28 Weber Control B V Handgriff
US7012500B2 (en) * 2004-03-19 2006-03-14 Leviton Manufacturing Co., Inc. GFCI with enhanced surge suppression
CN100566056C (zh) * 2004-04-19 2009-12-02 苏勒过压保护公司 具有改进的断开部件和可视指示部件的浪涌电压保护装置
DE102006036598A1 (de) 2006-04-26 2007-10-31 Dehn + Söhne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r Dimensionierung einer Abtrennvorrichtung für Überspannungsableiter
JP5020560B2 (ja) * 2006-07-20 2012-09-05 音羽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切り離し機構付spdおよび製造方法
US7483252B2 (en) * 2006-12-05 2009-01-27 Ferraz Shawmut S.A. Circuit protection device
CN101079341B (zh) 2007-04-23 2011-06-29 苏州中普电子有限公司 不燃型压敏电阻
US8174353B2 (en) * 2007-09-21 2012-05-08 Samhyun Cns Co., Ltd. Varistor and varistor apparatus
DE102008029670B4 (de) * 2008-06-24 2016-10-20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Überspannungsschutzelement
US8836464B2 (en) * 2009-06-24 2014-09-16 Ceramate Technical Co., Ltd. Explosion-proof and flameproof ejection type safety surge-absorbing module
DE102009030629A1 (de) * 2009-06-25 2010-12-30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Überspannungsschutzelement
DE102009036125A1 (de) * 2009-08-05 2011-02-10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Überspannungsschutzelement
US8502637B2 (en) * 2010-09-22 2013-08-06 Thomas & Betts International, Inc. Surge protective device with thermal decoupler and arc suppression
US9165702B2 (en) * 2011-03-07 2015-10-20 James P. Hagerty Thermally-protected varistor
EP2541579B1 (en) * 2011-06-30 2015-11-04 Epcos Ag Electric device
JP5895147B2 (ja) 2012-03-13 2016-03-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給電制御機器用ホルダー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7536795U (de) * 1975-11-19 1976-03-11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uenchen Sicherungshalter
DE9012881U1 (de) * 1990-09-10 1990-11-15 Dehn + Söhne GmbH + Co KG, 90489 Nürnberg Anordnung eines Varistors in einem Gehäuse
US6323750B1 (en) * 1997-04-25 2001-11-27 Siemens Matsushita Components Gmbh & Co. Kg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a safety release
CN101626156A (zh) * 2008-07-08 2010-01-13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过压保护元件
CN201331984Y (zh) * 2008-12-17 2009-10-21 广州市新科利保防雷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浪涌保护器防雷模块
CN101741081A (zh) * 2010-01-12 2010-06-16 佛山市浦斯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热保护功能的电涌抑制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521188A (ja) 2014-08-25
JP5826925B2 (ja) 2015-12-02
EP2541579B1 (en) 2015-11-04
US9496112B2 (en) 2016-11-15
WO2013000795A1 (en) 2013-01-03
CN103875055A (zh) 2014-06-18
US20140292472A1 (en) 2014-10-02
EP2541579A1 (en) 2013-01-02
CN202434278U (zh) 2012-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5055B (zh) 电气设备
JP5709229B2 (ja) 熱過負荷保護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構成
JP5669475B2 (ja) 過電圧保護素子
US8514538B2 (en) Overvoltage protection device comprising a disconnection accessory
CN100546145C (zh) 电压浪涌保护装置
CN103748651B (zh) 熔断器
US10014098B2 (en) Surge protection device,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surge arrester and one short-circuit switching device which is connected in parallel with the surge arrester, can be thermally tripped and is spring-pretensioned
US11996252B2 (en) Electric circuit breaker
US9083174B2 (en) Thermal overload protection apparatus
CN103151226B (zh) 用于电涌保护设备的壳体及相关的电涌保护设备
JP5278846B2 (ja) 切り離し機構付spd
CN103620703A (zh) 热金属氧化物变阻器电路保护设备
ZA200505573B (en) Device for protection against surge voltages
WO2009051385A2 (en) Thermal fuse with current fuse function
JP2010503163A (ja) ハウジングおよび少なくとも1つの避雷器素子を有している避雷器
JP2021508930A (ja) 熱保護付きサーモスタット
JP2019193367A (ja) 分離器内蔵型spd
JPH113643A (ja) 温度ヒューズ
US9887057B2 (en) Remote activated fuse and circuit
KR20040032057A (ko) 열응동 스위치
KR100546424B1 (ko) 서멀 프로텍터
JP6961787B2 (ja) 事前に仕上げられた導体によって過電流または電流限界値を不可逆的に検出および表示するための構成
CN108573838A (zh) 切断元件和过压保护组件
EP4270687A2 (en) Varistor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a varistor component
CZ35402U1 (cs) Zařízení pro ochranu proti nadproudu, zejména pro ochranu svodičů přepět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30

Address after: No. 27 Lian Feng Road, Zhuhai Free Trade Zone,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Aipukesi Electronic Element (Zhuhai Bonded Area) Co., Ltd.

Address before: Munich,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Epcos A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9030 No. 4 Lianfeng Road, Zhuhai Free Trade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dian Chemical Electronic Components (Zhuhai Free Trade Zon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9030 No. 27 Lianfeng Road, Zhuhai Free Trade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ipukesi Electronic Element (Zhuhai Bonded Area)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