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63907B - 具备升降机的建筑物的电力*** - Google Patents

具备升降机的建筑物的电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63907B
CN103863907B CN201310651927.7A CN201310651927A CN103863907B CN 103863907 B CN103863907 B CN 103863907B CN 201310651927 A CN201310651927 A CN 201310651927A CN 103863907 B CN103863907 B CN 1038639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building
peak value
usage amount
electricity u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519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63907A (zh
Inventor
西田岳人
大石学
今井敏满
阿部道臣
井手西真人
铃木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63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63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63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639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02B70/3225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22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42Home appliances

Landscapes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具备升降机的建筑物的电力***。在以往技术中,例如,在升降机与设置有该升降机的建筑物的电力方面的联系点上仍具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实施方式的电力***的蓄电装置能够蓄积使建筑物的电气设备工作的电力。控制装置能够执行峰值切断控制,即:在建筑物的电力使用量超过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的情况下将升降机变为停滞状态,在建筑物的电力使用量低于比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小的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的情况下,使升降机恢复到通常运行。

Description

具备升降机的建筑物的电力***
本申请以日本特许出愿2012-268578(申请日:12/07/2013)为基础,根据该申请享受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包含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具备升降机的建筑物的电力***。
背景技术
以往,设置于建筑物的升降机例如电梯通过轿厢在升降通路内移动,使轿厢移动到任意的楼层。这样的升降机有时为了节能而执行各种控制。
发明内容
但是,在以往技术中,例如在升降机与设置有该升降机的建筑物的电力方面的联系这一点仍有进一步的改善余地。
实施方式的具备升降机的建筑物的电力***,其特征在于,具备蓄电装置、升降机和控制装置。蓄电装置能够蓄积使建筑物的电气设备工作的电力。升降机设置于所述建筑物,并通过来自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力而升降。控制装置能够获取与所述建筑物的电力使用量有关的信息,并执行峰值切断控制。即,控制装置,作为峰值切断控制,在该建筑物的电力使用量超过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升降机从通常运行变为停滞状态。另外,控制装置在该升降机停滞的状态下,在所述建筑物的电力使用量低于比所述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小的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的情况下,使所述升降机从所述停滞状态恢复到所述通常运行。
根据上述构成的具备升降机的建筑物的电力***,能够使升降机与设置有该升降机的建筑物的电力使用状态相联系,以使升降机适当地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的概略构成例的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综合控制装置的概略构成例的框图。
图3是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中的控制的一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4是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中的工作的一例进行说明的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的概略构成例的框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综合控制装置的概略构成例的框图。图3是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中的控制的一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图4是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中的工作的一例进行说明的线图。
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电力***1,典型地,是在具备升降机3的建筑物100的整体内高效地进行电力的管控(管理和控制)并用于节能地运用升降机3的***。该电力***1使升降机3与设置有该升降机3的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状态相关联以适当地使升降机3运行。另外,该电力***1是也能够与设置有升降机3的建筑物(建筑物A)100之外的其他建筑物(建筑物B、C)200、300联系、并能够在包含这些建筑物100、200、300的整个地域高效地进行电力的管控的***。
具体地说,电力***1具备蓄电装置2、升降机3和控制装置4。控制装置4构成为包含受电变换器41、切换器42、切换器43、变换器44、综合控制装置45、电梯控制装置46和电池控制装置47等。本实施方式的电力***1,例如不仅将蓄电装置2设为升降机3的电源,也将其作为设置有升降机3的建筑物100的电气设备101的电源而使用。电力***1,通过由控制装置4进行的各种控制,使升降机3的电力状态与建筑物100侧的电力状态相协调,有效地活用蓄积于蓄电装置2的电力而使升降机3高效地运行。
蓄电装置2能够蓄积使建筑物100的电气设备101工作的电力,并且也能够通过该蓄积的电力使升降机3运行。蓄电装置2是能够蓄积电力的二次电池。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2设为由3个电池21、22、23构成而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包含2个或者4个以上的电池,也可以由1个电池构成。在这里,电池21、22,典型地,是主要蓄积在升降机3以外的建筑物100侧的电气设备101所使用电力的电池(建筑物用)。与其相对,电池23,典型地是主要蓄积在升降机3侧使用的电力的电池(EL用)。蓄电装置2的各电池21、22、23,如后所述经由受电变换器41、切换器42等供给来自各种电力源的电力而充电。蓄电装置2,经由控制装置4的切换器42等将各电池21、22、23相互连接,能够经由该切换器42在各电池21、22、23间相互进行电力的交换。另外,电池21、22的电力,并不限定于主要在电气设备101侧优先使用,也能够根据需要经由该切换器42等在升降机3侧使用。同样地,电池23,并不限定于主要在升降机3侧优先使用,也能够根据需要经由该切换器42等而在电气设备101侧使用。另外,各电池21、22、23分别设置有:检测各电池21、22、23的电流的电流计24;和检测各电池21、22、23的电压的电压计25。
在这里,建筑物100的电气设备101,包含设置于建筑物100并通过被供给电力而工作的各种电气设备。作为电气设备101,例如可以包含建筑物100的照明设备、上下水管泵、各种安全设备、空调设备、机械停车场驱动装置和医疗设备等中的至少1个。
升降机3设置于建筑物100,通过来自蓄电装置2的电力而升降。升降机3使用蓄电装置2的电力而进行升降工作。升降机3是例如包含电梯以及乘客传送带的概念,乘客传送带包含自动扶梯以及自动人行道。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升降机3设为电梯而进行说。
升降机3通过轿厢31分别在升降通路中升降而进行运行服务。升降机3构成为包含轿厢31、平衡配重32、主缆索33、卷扬机34和乘梯处35等。升降机3是通过主缆索33连结轿厢31与平衡配重32的所谓吊桶式的电梯。升降机3通过由控制装置4的电梯控制装置46控制各部分的驱动从而轿厢31在升降通路中升降,由此能够移动到任意目的地楼层的乘梯处35。
轿厢31能够在设置于建筑物100的升降通路内升降。轿厢31构成为包含轿厢操作盘36和载荷检测器37等。轿厢操作盘36设置于轿厢31的内部。轿厢操作盘36与由使用者所进行的操作输入相应地进行所谓的轿厢呼叫登记等。载荷检测器37对轿厢31内的装载载荷进行检测。
平衡配重32是针对轿厢31的平衡配重。
主缆索33被挂在设置于升降通路的上部的卷扬机34的主滑轮34a和/或偏导滑轮(未图示)等上。主缆索33,在一端连接有轿厢31,在另一端连接有平衡配重32。
卷扬机34是使作为升降体的轿厢31以及平衡配重32升降的升降驱动部,例如构成为包含主滑轮34a和电动机(马达)34b等。从蓄电装置2的电池23等经由控制装置4的切换器43、变换器44等对电动机34b供给电力。卷扬机34中,通过电动机34b驱动,从而使连结于该电动机34b的主滑轮34a旋转驱动。而且,卷扬机34利用在主滑轮34a与主缆索33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而以电动方式卷起主缆索33。另外,电动机34b也能够进行再生发电。即,该电动机34b是所谓的旋转电机,兼具作为将所供给的电力变换成机械的动力的电动机的功能(牵引功能)与作为将所输入的机械动力变换成电力的发电机的功能(再生功能)。
乘梯处35设置于轿厢31能够抵达的各电梯停止楼层。乘梯处35构成为包含乘梯处操作盘38等。乘梯处操作盘38与由使用者所进行的操作输入相应地进行所谓的乘梯处呼叫登记等。
另外,该升降机3具备作为指引装置的轿厢指引装置39A以及乘梯处指引装置39B。轿厢指引装置39A、乘梯处指引装置39B进行与升降机3的运行相关的指引等。轿厢指引装置39A设置于轿厢31内。乘梯处指引装置39B在各乘梯处35内至少各设置有1个。轿厢指引装置39A、乘梯处指引装置39B包括例如能够输出通知声音的蜂鸣器、能够广播(指引)各种音声信息的喇叭、能够显示各种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等而构成。另外,轿厢指引装置39A也可以组装设置在包含轿厢操作盘36的COP内(CarOperationPanerl,轿厢操纵面板)。另外,乘梯处指引装置39B也可以组装而设置于包含乘梯处操作盘38的HIB(HallIndicatorBox,乘梯处指示箱)。
控制装置4通过受电变换器41、切换器42、切换器43、变换器44、综合控制装置45、电梯控制装置46和电池控制装置47等,来控制电力***1的各部分。另外,综合控制装置45、电梯控制装置46以及电池控制装置47也可以整体由1个控制装置构成。
受电变换器41接受来自各种电力源的电力,将接受的电力变换为能够向蓄电装置2充电的直流电力。受电变换器41构成为包含例如转换器和整流器等各种变换器、变换电路。作为向受电变换器41供给电力的各种电力源,能够使用例如太阳能面板5和商用电源400等。太阳能面板5设置于例如建筑物100的屋顶等。太阳能面板5是多个太阳能电池相互连接而构成且利用光生伏打效应将光能直接变换为电力的设备。商用电源400为例如设置于建筑物100外部的三相交流电源。进而,受电变换器41也可以将建筑物100之外的建筑物200、300设为电力源并从该建筑物200、300接受电力,或者使建筑物100与建筑物200、300之间相联系地相互融通电力。受电变换器41连接于切换器42,将接受的电力变换成能够向蓄电装置2的各电池21、22、23充电的直流电力并向该切换器42输出。
切换器42能够对蓄电装置2的各电池21、22、23的充电/放电的状态进行切换。切换器42构成为包含各种开关、切换电路等。切换器42如上所述那样连接于受电变换器41,并且连接于蓄电装置2的各电池21、22、23。切换器42能够通过连接/切断从受电变换器41向各电池21、22、23的电力的供给路径,从而切换从该受电变换器41供给的电力的充电目的地。切换器42能够通过从受电变换器41供给的电力对电池21、22、23的某一个或者全部充电。进而,切换器42也经由变换器6等连接于电气设备101。切换器42能够使蓄积于各电池21、22、23的电力放电,经由变换器6等将该电力向电气设备101侧供给。变换器6构成为包含例如转换器和整流器等各种变换器、变换电路,将所供给的电力变换成能够在电气设备101使用的电力而向电气设备101侧供给。由此,各电气设备101能够通过被供给来自各电池21、22、23的电力而通过来自该各电池21、22、23的电力而工作。另外,各电气设备101也可以为经由变换器6等从商用电源400直接供给电力的构成。
切换器43能够切换从蓄电装置2向变换器44的电力的供给状态。切换器43构成为包含各种开关、切换电路等。切换器43将一端连接于电池23与切换器42的共通连接点,将另一端连接于变换器44。切换器43能够通过连接/切断从蓄电装置2的电池23(或者电池21、22)向变换器44的电力的供给路径,来切换供给状态与切断状态。在这里,所谓供给状态是能够在该电池23与变换器44之间相互交换电力的状态,所谓切断状态是将该电力的交换切断了的状态。
变换器44将来自蓄电装置2的电力向电动机34b供给。变换器44,如上所述,将一端连接于切换器43,将另一端连接于电动机34b。变换器44,典型地,在切换器43处于供给状态的情况下,将从蓄电装置2的电池23(或者电池21、22)供给的直流电力变换成任意的电流、频率的三相交流,向电动机34b供给并驱动该电动机34b。另外,在切换器43处于供给状态的情况下,变换器44能够如下所述那样进行工作。即,变换器44也将在轿厢31制动时等升降机3的再生行驶时通过电动机34b再生发电所得的再生电力,从交流变换成直流而向蓄电装置2的电池23(或者电池21、22)充电。
综合控制装置45在建筑物100内监视升降机3的电力状态与建筑物100侧的电力状态并使两者协调而综合地控制各部分。综合控制装置45具备具有通过通常形式的双向总线相互连结的CPU(中央运算处理装置)、ROM、RAM、备份RAM以及输入输出端口装置的微型计算机以及驱动电路。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预先储存有预定的控制程序等。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暂时存储CPU的运算结果。备份RAM存储预先准备的映射数据、建筑物100的电气设备101的概要等信息。综合控制装置45与电梯控制装置46、电池控制装置47等电连接。综合控制装置45与电梯控制装置46以及电池控制装置47相互进行检测信号和驱动信号、控制指令等信息的通信、交换,并管理建筑物100的电力状态。另外,综合控制装置45也能够电连接于其他的建筑物200、300的控制装置(未图示),并对与建筑物100、200、300的电力使用量有关的信息和与蓄电装置2的蓄电状态有关的信息等相互进行通信、交换。由此,综合控制装置45也能够使建筑物100与建筑物200、300相联系,在包含这些建筑物100、200、300的整体地域内管理电力状态。
电梯控制装置46综合地控制升降机3的各部分的工作。电梯控制装置46具备具有通过通常形式的双向总线相互连结的CPU(中央运算处理装置)、ROM、RAM、备份RAM以及入输出端口装置的微型计算机以及驱动电路。ROM(ReadOnlyMemory)预先存储预定的控制程序等。RAM(RandomAccessMemory)暂时存储CPU的运算结果。备份RAM存储预先准备的映射数据、升降机3的规格等信息。电梯控制装置46与各种传感器、检测器、电池23的电流计24、电压计25、轿厢操作盘36、载荷检测器37、乘梯处操作盘38、轿厢指引装置39A、乘梯处指引装置39B、切换器43、变换器44等电连接。电梯控制装置46与例如从使用者向轿厢操作盘36、乘梯处操作盘38等的操作输入相应地控制卷扬机34的驱动,使轿厢31在升降通路中升降。由此,升降机3能够与呼叫登记相应地使轿厢31移动到所指定的目的地楼层。
电池控制装置47监视蓄电装置2的蓄电状态并控制充放电。电池控制装置47具备具有通过通常形式的双向总线相互连结的CPU(中央运算处理装置)、ROM、RAM、备份RAM以及入输出端口装置的微型计算机以及驱动电路。ROM(ReadOnlyMemory)预先储存预定的控制程序等。RAM(RandomAccessMemory)暂时存储CPU的运算结果。备份RAM存储预先准备的映射数据、蓄电装置2的规格等信息。电池控制装置47与各种传感器、检测器、电池21、22的电流计24、电压计25、受电变换器41、切换器42等电连接。电池控制装置47基于例如由电池21、22的电流计24、电压计25检测出的检测结果而监视电池21、22的蓄电状态。电池控制装置47通过例如与来自电气设备101的电力要求等相应地控制受电变换器41、切换器42等,从而控制电池21、22的充放电。另外,电池控制装置47能够经由综合控制装置45从电梯控制装置46接受与由电池23的电流计24、电压计25检测出的检测结果相关的信息,也监视该电池23的蓄电状态。而且,电池控制装置47也能够通过与来自电气设备101的电力要求等相应地控制受电变换器41、切换器42等,来控制电池23的充放电。另外,电池控制装置47也可以构成为,电连接于电池23的电流计24、电压计25,能够直接获取由该电池23的电流计24、电压计25检测出的检测结果。
本实施方式的电力***1能够通过上述构成实现各种电力状态。
例如,电力***1,在向蓄电装置2中蓄积电力的情况下,在商用电源400正常时和停电时这两个时候都能够经由受电变换器41、切换器42等而将来自太阳能面板5的电力向电池21、22、23充电。另外,电力***1,在向蓄电装置2中蓄积电力的情况下,在商用电源400正常时,能够经由受电变换器41、切换器42等而将来自商用电源400的电力向电池21、22、23充电。另外,电力***1,在向蓄电装置2中蓄积电力的情况下,能够如下所述那样工作。即,电力***1,在商用电源400正常时和停电时这两个时候都能够经由变换器44、切换器43等将在升降机3的再生行驶时由卷扬机34的电动机34b再生发电所得的再生电力优先向电池23充电。另外,电力***1,在电池23为充满电状态的情况下,也能够经由变换器44、切换器43、切换器42等而将由该电动机34b再生发电所得的再生电力向电池21、22充电。另外,电力***1,在向蓄电装置2中蓄积电力的情况下,能够如下所述那样工作。即,电力***1,在商用电源400正常时和停电时这两个时候也能够从建筑物200、300等接受剩余电力,经由受电变换器41、切换器42等而将该剩余电力向电池21、22、23充电。
另外,电力***1,在如上所述那样向蓄电装置2中蓄积电力的情况下,也可以如下所述那样。即,电力***1,在例如将来自商用电源400的电力切断(cut)的状态下,也可以优先利用来自太阳能面板5的电力和/或由电动机34b产生的再生电力,向电池21、22、23充电。而且,电力***1,在不能由太阳能面板5发电的情况下和/或由太阳能面板5进行的发电以及由电动机34b进行的再生发电中发电量不够等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来自商用电源400的电力向电池21、22、23充电。由此,电力***1能够尽量不使用来自商用电源400的电力地使升降机3和/或各电气设备101工作。
另外,电力***1,在使用蓄电装置2所蓄积的电力的情况下,在商用电源400正常时和停电时这两个时候都能够经由切换器42、变换器6等将来自电池21、22的电力向各电气设备101供给,使该各电气设备101工作。电力***1,在商用电源400正常时,也能够经由变换器6等一并将来自商用电源400的电力向各电气设备101供给,使该各电气设备101工作。另外,电力***1,在商用电源400正常时和停电时这两个时候都能够经由切换器43、变换器44等将来自电池23的电力向升降机3供给,进行升降机3的运行。另外,电力***1,在商用电源400正常时和停电时这两个时候都能够经由切换器42、切换器43、变换器44等将来自电池21、22的电力向升降机3供给,进行升降机3的运行。另外,电力***1,在商用电源400正常时和停电时这两个时候都能够经由切换器42、变换器6等将来自电池23的电力向各电气设备101供给,使各电气设备101工作。另外,电力***1,在商用电源400正常时和停电时这两个时候也都能够经由切换器42以及未图示的变换器等使蓄电装置2所蓄积的剩余量的电力向建筑物200、300融通。
而且,升降机3在从蓄电装置2的电池23等(根据需要为电池21、22)被供给电力的状态下,在通过使用者经由轿厢操作盘36、乘梯处操作盘38等进行了轿厢31的呼叫操作的情况下,作为通常运行如下这样工作。即,升降机3从轿厢操作盘36、乘梯处操作盘38向电梯控制装置46输入与其相应的呼叫登记信号。而且,升降机3的电梯控制装置46与该呼叫登记信号相应地进行轿厢31的轿厢呼叫登记或者乘梯处呼叫登记。而且,电梯控制装置46基于该呼叫登记、来自各种传感器和检测器的输出、轿厢31当前的移动方向(升降方向)等,确定轿厢31的抵达顺序使得轿厢31一边合理地移动一边响应的呼叫。而且,电梯控制装置46驱动控制卷扬机34,使轿厢31移动到目的地楼层。由此,升降机3的轿厢31在升降通路中在铅垂方向上上下升降移动,移动到任意的目的地楼层的乘梯处35。而且,若检测到升降机3的轿厢31抵达了目的地楼层的乘梯处35且抵达了预定的抵达位置,则随后电梯控制装置46将轿厢31以及乘梯处35的门开放。由此,在乘梯处35等待电梯的使用者能够进到轿厢31内,另外,轿厢31内的使用者能够在乘梯处35下电梯。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电力***1还具备电力信息获取装置7,控制装置4从该电力信息获取装置7获取与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有关的信息,基于此执行峰值切断控制。由此,电力***1使升降机3与设置有该升降机3的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状态相联系,使升降机3适当地运行。
本实施方式的电力***1中,电力信息获取装置7电连接于控制装置4的综合控制装置45。电力信息获取装置7计算设置有升降机3的建筑物100整体的电力使用量。综合控制装置45与电力信息获取装置7相互进行与电力使用量有关的信息的通信、交换。综合控制装置45从电力信息获取装置7获取与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有关的信息。
而且,综合控制装置45能够基于从电力信息获取装置7获取的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预先设定的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以及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执行峰值切断控制。
本实施方式的综合控制装置45,在峰值切断控制中,在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超过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的情况下将升降机3从通常运行设为停滞状态。另一方面,综合控制装置45,在升降机3停滞状态的下,在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低于比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小的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的情况下,使升降机3从停滞状态恢复到通常运行。
即,本实施方式的综合控制装置45,对用于判定峰值切断控制的ON/OFF的判定值即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以及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设有预定的滞后。由此,电力***1抑制了频繁地反复进行峰值切断控制的ON/OFF、即从通常运行向停滞状态的切换与从停滞状态向通常运行的切换。
在这里,所谓上述升降机3的通常运行是使升降机3升降的状态,如上所述,是与由使用者所进行的呼叫操作等相应地使轿厢31移动到所指定的目的地楼层的运行。另一方面,所谓升降机3的停滞状态是使升降机3的升降停止且与通常运行时相比抑制了该升降机3的电力使用量的状态。
综合控制装置45在例如升降机3进行通常运行时,监视从电力信息获取装置7获取的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将该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与预先设定的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相比较。而且,综合控制装置45,在判定为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超过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的情况下,将升降机3从通常运行设为停滞状态。
在该情况下,综合控制装置45向电梯控制装置46发送峰值切断指令信号。电梯控制装置46基于该峰值切断指令信号,使升降机3从通常运行转移到停滞状态。升降机3在停滞状态下,轿厢31抵达最近楼层或者预先设定的基准楼层(例如大厅楼层等)并停止,处于待机状态。电梯控制装置46例如将切换器43设为切断状态、将蓄电装置2与变换器44的电力的交换切断,可靠地将轿厢31设为制动状态。在该情况下,综合控制装置45也可以使轿厢31抵达并停止,例如如果使用者在轿厢31内则暂时开门,在经过一定时间后关门。进而,综合控制装置45也可以不进行向已经登记了的乘梯处以及轿厢呼叫的响应也不进行向新登记的乘梯处以及轿厢呼叫的响应(另外,能够任意地设定是从操作盘等存储器中删除该呼叫登记还是维持)。另外,综合控制装置45,在转移为停滞状态时,也可以经由轿厢指引装置39A、乘梯处指引装置39B等通过音声指引和/或指引显示来告知人们运行变更了,使大家周知该升降机3处于停滞状态。由此,电力***1在通过峰值切断控制将升降机3设为停滞状态,由此在建筑物100整体的电力使用量相对变大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该建筑物100整体的电力使用量。
另外,电梯控制装置46在接受来自综合控制装置45的峰值切断指令信号到使升降机3转移到停滞状态为止的轿厢31的升降中,也可以如下所述。即在该情况下,电梯控制装置46也可以使该轿厢31的升降速度与通常运行的情况下的额定速度相比较相对降低。由此,电力***1在产生峰值切断指令从而升降机3实际成为停滞状态为止的过程中也能够谋求电力使用量的降低。电梯控制装置46,在升降机3的停滞状态下,也可以进而通过空调设备的工作停止、照明的熄灭、各种指引的停止、各种操作的接受禁止等来谋求进一步的电力使用量的降低。
而且,综合控制装置45在例如通过上述那样的峰值切断控制所实现的升降机3的停滞状态下,监视从电力信息获取装置7获取的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将该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与预先设定的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相比较。而且,综合控制装置45在判定为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低于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下的情况下,使升降机3从停滞状态恢复到通常运行。
在该情况下,综合控制装置45向电梯控制装置46发送峰值切断恢复指令信号。电梯控制装置46基于该峰值切断恢复指令信号,使升降机3从停滞状态向通常运行转移。电梯控制装置46例如将切换器43设为供给状态,并设为在蓄电装置2与变换器44之间能够相互交换电力的状态。由此,电力***1在通过峰值切断控制将升降机3设为停滞状态的状态下,建筑物100整体的电力使用量相对变小。而且,电力***1在能够确保使升降机3运行的充分的电力的情况下,能够自动使升降机3恢复到通常运行。
在这里,上述的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以及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也可以使用预先设定的固定值,但在这里,综合控制装置45与建筑物100的电力状态相应地将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设定为可变。由此,电力***1能够与建筑物100的电力的供需状态相应地进行最合适的峰值切断(将电力需要的峰值(顶点)抑制得较低)。
典型地,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被设定为比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小的值。而且,综合控制装置45在例如商用电源400正常时和停电时这两个时候,都基于蓄电装置2的残余蓄电量来设定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以及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在该情况下,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和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被设定为例如通过峰值切断控制将蓄电装置2的残余蓄电量保持为预定以上。综合控制装置45在蓄电装置2的残余蓄电量相对较少的情况下,为了抑制升降机3的电力使用量,而将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和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设定为相对较小的值。另一方面,综合控制装置45在蓄电装置2的残余蓄电量相对较多的情况下,为了容许升降机3使用更多的电力,而将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和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设定为相对较大的值。由此,综合控制装置45能够基于蓄电装置2的残余蓄电量而设定适当的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和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能够进行基于蓄电装置2的残余蓄电量的适当的峰值切断控制。
在这里,综合控制装置45能够基于从电梯控制装置46和/或电池控制装置47获取的由电流计24和/或电压计25检测出的检测结果来监视蓄电装置2的残余蓄电量。另外,在该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和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的设定中使用的蓄电装置2的残余蓄电量,在升降机3仅靠电池23而运行的情况下,使用该电池23的残余蓄电量。另外,该蓄电装置2的残余蓄电量,在升降机3靠全部电池21、22、23来运行的情况下,使用该电池21、22、23全部的残余蓄电量的合计值。
另外,综合控制装置45,如上所述,在商用电源400正常时,在通过来自商用电源400的电力对电池21、22、23充电的情况下,也可以如下所述那样设定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以及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同样地,综合控制装置45,如上所述,在商用电源400正常时,在通过来自商用电源400的电力使各电气设备101工作的情况下,也可以如下所述那样设定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以及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即,在该情况下,综合控制装置45也可以进而基于建筑物100的设定允许使用量来设定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以及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在这里,所谓建筑物100的设定允许使用量是预先设定的任意的使用量,例如基于对每个建筑物100签订合同的合同额定电力使用量等而设定。在该情况下,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和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被设定为,例如通过峰值切断控制将建筑物100的实际的电力使用量保持为设定允许使用量以下。由此,综合控制装置45能够基于每个建筑物100的设定允许使用量来设定适当的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和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综合控制装置45例如能够进行适当的峰值切断控制使得建筑物100的实际的电力使用量变为合同额定电力使用量以下。
关于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以及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例如预先设定蓄电装置2的残余蓄电量与设定允许使用量的对应关系,并作为控制映射和/或数学模型而存储于存储部(例如,后述的图2的判定值存储部45c等)。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以及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进而也可以基于与建筑物100整体的电气设备101的台数、负载、电力使用量的最大值(峰值)等的统计的倾向、季节和/或时间带相应的电力使用的倾向等来设定。
在这里,综合控制装置45如上所述,在对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与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进行比较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比较对象时间点的瞬时的电力使用量与各判定值进行比较。另外,在判定中用到的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也可以基于预先设定的预定期间的移动平均来计算。综合控制装置45例如基于从电力信息获取装置7获取的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来计算比较对象时间点的最近的预定期间(例如,比较对象时间点的最近的5分钟期间)内的该电力使用量的移动平均。而且,综合控制装置45也可以与时间的经过一起将该电力使用量的移动平均随时更新为最新的值。而且,综合控制装置45使用该电力使用量的移动平均作为在与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和与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的比较中使用的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由此,电力***1在电力使用量在建筑物100内瞬间较大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够相对减小该较大的变动给峰值切断控制造成的影响,能够设为更稳定的峰值切断控制。另外,综合控制装置45,基本上使用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的单纯移动平均即可,但也可以使用例如进行了预定的加权所得的加权移动平均。
接着,参照图2对综合控制装置45的概略构成的一例进行说明。
综合控制装置45从功能概念来看构成为包含电力使用量计测部45a、电力使用量判定部45b、判定值储存部45c和电梯指令部45d等。
电力使用量计测部45a从电力信息获取装置7获取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基于所获取的电力使用量来计测比较对象时间点的最近的预定期间内的该电力使用量的移动平均。电力使用量计测部45a将计测到的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的移动平均发送到电力使用量判定部45b。
电力使用量判定部45b将从电力使用量计测部45a发送来的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的移动平均与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并与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进行比较。此时,电力使用量判定部45b基于蓄电装置2的残余蓄电量、预先设定的建筑物100的设定允许使用量、控制映射等,来设定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和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在该情况下,蓄电装置2的残余蓄电量从电梯控制装置46和/或电池控制装置47获取即可。另外,上述控制映射为预先设定了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残余蓄电量与设定允许使用量的对应关系的控制映射,使用存储于判定值储存部45c的映射即可。电力使用量判定部45b将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的移动平均与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的比较结果和与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的比较结果向电梯指令部45d发送。
电梯指令部45d基于与从电力使用量判定部45b发送的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和与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的比较结果,向电梯控制装置46发送峰值切断指令信号或者峰值切断恢复指令信号。电梯指令部45d在由电力使用量判定部45b判定为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的移动平均超过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的情况下,将峰值切断指令信号发送到电梯控制装置46。由此,电梯控制装置46使升降机3从通常运行转移到停滞状态。另一方面,电梯指令部45d在通过电力使用量判定部45b判定为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的移动平均低于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的情况下,将峰值切断恢复指令信号发送到电梯控制装置46。由此,电梯控制装置46使升降机3从停滞状态恢复到通常运行。
接着,参照图3的流程图对由控制装置4进行的控制的一例进行说明。另外,这些控制例程以每数ms至数十ms的控制周期反复执行。
首先,控制装置4基于当前建筑物100的电力状态来设定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和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步骤ST1)。控制装置4例如基于蓄电装置2的残余蓄电量、建筑物100的设定允许使用量等来设定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和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
接着,控制装置4计测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步骤ST2)。控制装置4例如基于从电力信息获取装置7获取的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来计算当前时间点的最近的预定期间内的该电力使用量的移动平均。
接着,控制装置4判定在步骤ST2中计测出的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移动平均)是否比在步骤ST1中设定的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大(步骤ST3)。控制装置4在判定为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移动平均)为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T3:否),将当前的控制周期结束,向下一控制周期转移。
控制装置4在判定为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移动平均)比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大的情况下(步骤ST3:是),将升降机3从通常运行设为停滞状态,进行峰值切断(步骤ST4)。
接着,控制装置4与步骤ST2同样地再度计测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步骤ST5)。
接着,控制装置4判定在步骤ST5中计测出的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移动平均)是否比在步骤ST1中设定的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小(步骤ST6)。控制装置4在判定为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移动平均)为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T6:否),使处理向步骤ST5转移。
控制装置4在判定为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移动平均)比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小的情况下(步骤ST6:是),如下所述那样进行控制。即,控制装置4使升降机3从停滞状态向通常运行恢复,从峰值切断恢复(步骤ST7),将当前控制周期结束,向下一控制周期转移。
图4是对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电力***1中的工作的一例进行说明的线图。图4将横轴设为1天24小时的时间轴(t),将纵轴设为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W。图4中,线L1表示建筑物100整体的合计的电力使用量W。线L2表示建筑物100的电气设备101例如照明设备的电力使用量W。线L3表示设置于建筑物100的升降机3的电力使用量W。线L4表示建筑物100的电气设备101例如上下水管泵的电力使用量W。另外在这里,作为建筑物100的电气设备101,作为一例图示了照明设备的电力使用量W(线L2)、上下水管泵的电力使用量W(线L4)。然而并不限定于此,建筑物100整体的合计的电力使用量W为也包含其他电气设备101的电力使用量W的、建筑物100整体的合计的电力使用量W。
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电力***1,在通过蓄电装置2驱动的升降机3中,基于建筑物100整体的电力使用量W来进行峰值切断控制。由此,该电力***1通过由峰值切断控制将升降机3设为停滞状态,在建筑物100整体的电力使用量相对变大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该建筑物100整体的电力使用量。另一方面,电力***1在通过峰值切断控制将升降机3设为停滞状态的状态下,在建筑物100整体的电力使用量相对变小的情况下,能够使升降机3自动向通常运行恢复。
此时,电力***1如图4所示,在建筑物100的合计的电力使用量W超过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ThW1的情况下(参照图4中的时刻t1),通过将升降机3从通常运行变为停滞状态而进行峰值切断,来抑制电力使用量。而且,电力***1在建筑物100的合计的电力使用量W低于比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ThW1小的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ThW2的情况下(参照图4中的时刻t2),使升降机3从停滞状态恢复到通常运行。因此,电力***1能够抑制频繁地反复进行峰值切断控制的ON/OFF、即从通常运行向停滞状态的切换与从停滞状态向通常运行的切换,能够实现稳定的峰值切断控制。其结果,电力***1能够使升降机3与设置有该升降机3的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状态相联系,使升降机适当地运行。
另外,电力***1基于蓄电装置2的残余蓄电量和/或建筑物100的设定允许使用量等将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和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设定为可变的。因此,电力***1能够进行基于蓄电装置2的残余蓄电量和/或每个建筑物100的设定允许使用量等的适当的峰值切断控制。
另外,电力***1根据基于预先设定的预定期间的移动平均而计算出的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来进行峰值切断控制。因此,电力***1能够相对减小建筑物100中的瞬间的电力使用量的变动给峰值切断控制造成的影响,能够实现更稳定的峰值切断控制。
而且,电力***1如上所述通过基于建筑物100整体的电力使用量W适当地进行峰值切断控制,从而能够如下所述那样地工作。即,电力***1不管是在商用电源400正常时还是在停电时,都能够使例如升降机3用的电力与建筑物100的其他电气设备101、优先级更高的电气设备101等相融通。其结果,电力***1能够在设置有升降机3的建筑物100整体将电力状态最佳化,高效地利用蓄电装置2的电力。
另外,该电力***1能够与设置有升降机3的建筑物100之外的其他的建筑物200、300相联系,基于设置有升降机3的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与其他的建筑物200、300的电力使用量的合计的电力使用量,来执行峰值切断控制。例如,电力***1也可以在包含建筑物100、200、300等的整个地域的合计的电力使用量超过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的情况下将升降机3从通常运行变为停滞状态。另外,电力***1也可以在该整个地域的合计的电力使用量低于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的情况下使升降机3从停滞状态恢复到通常运行。在该情况下,电力***1也可以在例如将升降机3从通常运行设为停滞状态、进行峰值切断时,使建筑物100的蓄电装置2的电力与其他的建筑物200、300相融通。另外,电力***1也可以从例如建筑物200、300等接受电力而使建筑物100的电气设备101工作。其结果,电力***1不但在设置有升降机3的建筑物100内,还能够在包含建筑物100、200、300等的整个地域将电力状态最佳化,高效地利用蓄电装置2的电力。
以上说明的具备升降机3的建筑物100的电力***1具备蓄电装置2、升降机3和控制装置4。蓄电装置2能够蓄积使建筑物100的电气设备101工作的电力。升降机3设置于建筑物100内,并通过来自蓄电装置2的电力而升降。控制装置4能够获取与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有关的信息并执行峰值切断控制。即,控制装置4,作为峰值切断控制,在该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超过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的情况下将升降机3从通常运行变为停滞状态。另外,控制装置4,在该升降机3停滞的状态下,在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量低于比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小的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的情况下,使升降机3从停滞状态恢复到通常运行。
因此,该电力***1不管是在商用电源400正常时还是在停电时,都能够使升降机3与设置有该升降机3的建筑物100内的电力使用状态相联系,使升降机3适当地运行,能够高效地利用例如蓄电装置2的电力。其结果,电力***1例如能够按具备升降机3的建筑物100的整体高效地进行电力的管理并节能地运行升降机3。另外,电力***1例如也能够与设置有升降机3的建筑物100之外的其他的建筑物200、300相联系,能够在包含这些建筑物100、200、300的整个地域高效地进行电力的管理。另外,电力***1也可以是例如如下结构:不使用来自商用电源400的电力,不管是在商用电源400正常时还是在停电时,都仅通过来自蓄电装置2的电力使建筑物100的电气设备101与升降机3这两方工作。在该情况下,电力***1能够更合适地发挥能够使升降机3与设置有该升降机3的建筑物100内的电力使用状态相联系并使升降机3适当地运行这样的效果。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备升降机的建筑物的电力***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技术方案所记载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根据以上说明了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所涉及的具备升降机的建筑物的电力***,能够使升降机与设置有该升降机的建筑物内的电力使用状态相联系,使升降机适当地运行。
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不用于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的各种形态来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和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和要旨内,同样也包含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发明和与其均等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具备升降机的建筑物的电力***,其特征在于,具备:
升降机,其设置于所述建筑物;
蓄电装置,其能够蓄积使所述升降机升降且使不同于所述升降机的所述建筑物的电气设备工作的电力;和
控制装置,其能够获取与所述建筑物的电力使用量有关的信息并执行如下峰值切断控制:在该建筑物的电力使用量超过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升降机从通常运行变为停滞状态,在该升降机停滞的状态下,在所述建筑物的电力使用量低于比所述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小的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的情况下,使所述升降机从所述停滞状态恢复到所述通常运行,
基于所述蓄电装置的残余蓄电量来设定所述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以及所述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具备升降机的建筑物的电力***,其中:
基于预先设定的预定期间的移动平均来计算所述建筑物的电力使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记载的具备升降机的建筑物的电力***,其中:
基于预先设定的所述建筑物的设定允许使用量来设定所述峰值切断开始判定值以及所述峰值切断恢复判定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记载的具备升降机的建筑物的电力***,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能够将设置有所述升降机的建筑物与独立的其他的建筑物相联系,基于设置有所述升降机的建筑物的电力使用量与所述其他的建筑物的电力使用量的合计的电力使用量,来执行所述峰值切断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记载的具备升降机的建筑物的电力***,其中:
所述通常运行是使所述升降机升降的状态,
所述停滞状态是使所述升降机的升降停止且与所述通常运行时相比抑制了该升降机的电力使用量的状态。
CN201310651927.7A 2012-12-07 2013-12-05 具备升降机的建筑物的电力*** Active CN1038639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68578A JP5781054B2 (ja) 2012-12-07 2012-12-07 昇降機を備えた建物の電力システム
JP268578/2012 2012-12-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63907A CN103863907A (zh) 2014-06-18
CN103863907B true CN103863907B (zh) 2016-04-13

Family

ID=50903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51927.7A Active CN103863907B (zh) 2012-12-07 2013-12-05 具备升降机的建筑物的电力***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781054B2 (zh)
CN (1) CN1038639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8040B (zh) * 2017-12-11 2019-12-10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多台电梯停电应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2836A (zh) * 2002-02-27 2005-05-0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源***
CN201942394U (zh) * 2010-11-05 2011-08-24 白孝林 改进的新能源电梯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59583A (ja) * 1990-06-27 1992-02-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の非常運転装置
JPH04364329A (ja) * 1991-03-29 1992-12-16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 Corp 分電盤
JP2001171920A (ja) * 1999-12-21 2001-06-26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JP4959124B2 (ja) * 2004-10-12 2012-06-20 オーチス エレベータ カンパニー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2007020290A (ja) * 2005-07-07 2007-01-25 Toto Ltd 電力制御装置
JP2012184048A (ja) * 2011-03-03 2012-09-27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2012191707A (ja) * 2011-03-09 2012-10-04 Toshiba Corp 電力制御装置、電力制御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2836A (zh) * 2002-02-27 2005-05-0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源***
CN201942394U (zh) * 2010-11-05 2011-08-24 白孝林 改进的新能源电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17040A (ja) 2014-06-26
CN103863907A (zh) 2014-06-18
JP5781054B2 (ja) 2015-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42125B2 (ja) エレベータ用給電システム
EP2331442B1 (en) Management of power from multiple sources based on elevator usage patterns
US8172042B2 (en) Elevator power system
CN103863906B (zh) 具备升降机的建筑物的电力***
CN102295204B (zh) 电梯电力供给***
CN108238517B (zh) 电梯
CN102556786B (zh) 电梯装置
CN108178040B (zh) 多台电梯停电应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0059139A1 (en) Power management in elevators during marginal quality power conditions
WO2007145628A1 (en)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system for driving a load
CN106241571B (zh) 电梯轿厢无线供电和通信装置及其供电方法
CN103043510B (zh) 电梯控制装置
CN101357725A (zh) 电梯
WO2002057171A1 (fr) Ascenseur
KR20140018986A (ko) 엘리베이터의 제어 장치
CN103863907B (zh) 具备升降机的建筑物的电力***
CN103863905B (zh) 具备升降机的建筑物的电力***
CN103946140B (zh) 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CN104030111B (zh) 电梯***
CN104030101B (zh) 电梯
CN113800361A (zh) 基于电动底盘的电梯驱动***
CN104276460B (zh) 电梯***
JP2020152504A (ja) エレベーター及び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CN113765462A (zh) 一种电梯应急平层用集成超级电容的四象限变频器***
CN115483734A (zh) 一种电梯储能控制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