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30830A - 导丝 - Google Patents

导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30830A
CN103830830A CN201310445018.8A CN201310445018A CN103830830A CN 103830830 A CN103830830 A CN 103830830A CN 201310445018 A CN201310445018 A CN 201310445018A CN 103830830 A CN103830830 A CN 1038308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le body
mentioned
inside cord
mandrel
seal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450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杉知辉
石原和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ahi Intec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Intec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Intec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Intec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30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08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15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for introducing tubes or catheters, e.g. gastrostomy tubes, drain cath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9Guide wi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9Guide wires
    • A61M2025/09058Basic structures of guide wires
    • A61M2025/09083Basic structures of guide wires having a coil around a co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9Guide wires
    • A61M2025/09175Guide wires having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at the distal tip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丝,其能够确保导丝前端部的柔软性,并且抑制屈曲引起的应力集中并防止塑性变形。导丝(10)具有芯轴(20)、覆盖芯轴(20)的外周的外侧线圈体(30)、以及在外侧线圈体(30)的内侧覆盖芯轴(20)的前端部的内侧线圈体(40)。内侧线圈体(40)的前端(41)及基端(42)为没有接合部的自由端。接合内侧线圈体(40)的接合部(13)将内侧线圈体(40)仅接合在芯轴(20)或外侧线圈体(30)的一方。

Description

导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的导丝。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引导为了治疗或检查而***到血管、消化管、尿管等的管状器官或体内组织来使用的导管等的导丝,提出了各种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由外侧线圈覆盖芯线的医疗用导丝的前端部配置放射线不透过性材料的内侧线圈,从而提高了造影时的视觉识别性的医疗用导丝。在该医疗用导丝中,内侧线圈的前端通过头部接合在芯线及外侧线圈上,内侧线圈的基端成为自由端(参照图1等)。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医疗用导丝中,由于通过头部15将内侧线圈的前端接合在芯线及外侧线圈的前端,因此难以在医疗用导丝的前端部确保充分的柔软性。
针对于此,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即、在用两层线圈体覆盖导丝的前端部的导丝中,通过使内侧线圈体的两端成为没有接合部的自由端,从而确保前端部的柔软性(参照图3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3179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5345945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导丝中,接合内侧线圈体的接合部接合芯轴、内侧线圈体以及外侧线圈体这三个。也就是,在该接合部,除了芯轴、内侧线圈体以及外侧线圈体的刚性,还施加有接合内侧线圈体和芯轴的内侧接合部的刚性、接合内侧线圈体和外侧线圈体的外侧接合部的刚性。另一方面,在接合部的前端侧及基端侧的自由端,只有芯轴、内侧线圈及外侧线圈的刚性。因此,在该接合部附近,导丝的刚性急剧变化,容易产生屈曲引起的应力集中而塑性变形。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形而提出的方案,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导丝前端部的柔软性,并且抑制屈曲引起的应力集中并防止塑性变形的导丝。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导丝具有以下特征。
本发明的方案1的导丝,具备芯轴、覆盖上述芯轴的外周的外侧线圈体、以及在上述外侧线圈体的内侧覆盖上述芯轴的前端部的内侧线圈体,上述内侧线圈体的前端及基端为没有接合部的自由端,接合上述内侧线圈体的接合部将上述内侧线圈体仅接合在上述芯轴或上述外侧线圈体的一方。
本发明的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上述内侧线圈体的前端侧或基端侧的自由端的线圈外径朝向前端或基端变小。
本发明的方案3根据方案1或2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上述内侧线圈体的前端侧或基端侧的自由端的线材直径朝向前端或基端变小。
本发明的方案4根据方案1~3中任一项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上述芯轴具有形成于前端的柔软部,上述内侧线圈体具有覆盖上述柔软部的前端侧线圈部,上述前端侧线圈部的线材直径比中间部的线材直径小。
本发明的方案5根据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上述芯轴及上述外侧线圈体具有前端侧的第一直线部、基端侧的第二直线部、以及连接上述第一直线部和上述第二直线部的弯曲部,上述内侧线圈体配备在上述第二直线部内。
本发明的方案6根据方案5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直线部及上述第二直线部朝向前端侧的方向为相同方向。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在方案1所述的导丝中,内侧线圈体的前端及基端为没有接合部的自由端,接合内侧线圈体的接合部将内侧线圈体仅接合在芯轴或外侧线圈体的一方,因此能够确保导丝前端部的柔软性,并且由于没有刚性的急剧的变化,从而能够抑制导丝前端部的屈曲引起的应力集中并防止塑性变形。
在方案2所述的导丝中,内侧线圈体的前端侧或基端侧的自由端的线圈外径朝向前端或基端变小,因此除了方案1的效果以外,还能够使导丝的刚性的变化更加流畅,进一步抑制屈曲时的应力集中。
在方案3所述的导丝中,内侧线圈体的前端侧或基端侧的自由端的线材直径朝向前端或基端变小,因此除了方案1或方案2的效果以外,还能够使导丝的刚性的变化更加流畅,进一步抑制屈曲时的应力集中。
在方案4所述的导丝中,芯轴具有形成于前端的柔软部,内侧线圈体具有覆盖柔软部的前端侧线圈部,前端侧线圈部的线材直径比中间部的线材直径小,因此除了方案1~方案3的效果以外,还能够使导丝前端部的刚性阶段性地变化,并且相对于芯轴的柔软部确保充分的柔软性。
在方案5所述的导丝中,芯轴及外侧线圈体具有前端侧的第一直线部、基端侧的第二直线部、以及连接第一直线部和第二直线部的弯曲部,内侧线圈体配备在第二直线部内,因此除了方案1~方案4的效果以外,还能够使内侧线圈体在导丝前端部的弯曲中发挥柔软的支点的功能,能够提高血管选择性。
在方案6所述的导丝中,根据方案5所述的导丝,第一直线部及第二直线部朝向前端侧的方向为相同方向,因此除了血管内的血管选择性以外,还能够提高推入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导丝的整体图。
图2是第2实施方式的导丝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第3实施方式的导丝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第4实施方式的导丝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第5实施方式的导丝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第6实施方式的导丝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第7实施方式的导丝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变形例1的导丝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变形例2的导丝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0—导丝,13—内侧接合部,20—芯轴,21—细径部,22—锥形部,30—外侧线圈体,40—内侧线圈体,41—前端,42—基端,43—中间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导丝进行说明。在图1中,左侧为***到体内的前端侧,右侧为由医生等技术人员操作的基端侧。此外,各图是示意性地图示导丝的图,与实际的尺寸比例不同。
如图1所示,导丝10具备芯轴20、覆盖芯轴20的外周的外侧线圈体30、以及在外侧线圈体30的内侧覆盖芯轴20的前端部的内侧线圈体40。另外,导丝10的前端部呈直线形状。
<芯轴>
芯轴20从前端朝向基端侧依次具有细径部21、锥形部22、以及粗径部23。细径部21是芯轴20的最前端侧的部分,是芯轴20中最柔软的部分。该细径部21通过冲压加工而形成为平板状。锥形部22是截面呈圆形的锥形形状,并且直径朝向前端侧缩小。粗径部23形成为直径为固定值的圆柱状。此外,细径部21、锥形部22以及粗径部23的配置或尺寸根据获得所希望的刚性等的理由可适当变更。例如,细径部21也可以为圆柱形状。另外,锥形部的数量、锥形部的角度也能够根据需要而适当地设定。芯轴20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但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使用不锈钢(SUS304)。作为其以外的材料,使用Ni-Ti合金那样的超弹性合金等。
<外侧线圈体>
外侧线圈体30具有前端侧线圈部31和基端侧线圈部32。前端侧线圈部31的前端通过前端片11与芯轴20的前端接合。前端侧线圈部31的基端通过中间接合部(省略图示)与基端侧线圈部32的前端及芯轴20接合。基端侧线圈部32的基端通过基端接合部12与芯轴20的基端接合。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端侧线圈部31为单条线圈。另外,前端侧线圈部31的线圈外径及线材直径在全长范围为固定值。基端侧线圈部32通过形成为多条线圈(由多个线材构成的绞线线圈),能够得到高转矩传递性。
<内侧线圈>
内侧线圈体40局部地覆盖芯轴20的细径部21及锥形部22。即、内侧线圈体40的前端41位于芯轴20的细径部21,内侧线圈体40的基端42位于芯轴20的锥形部22,内侧线圈体40的中间部43以跨越芯轴20的细径部21和锥形部22的方式配置。就内侧线圈体40的基端42而言,内侧线圈体40的前端41及基端42为没有接合部的自由端。内侧线圈体40的中间部43通过内侧接合部13而接合在芯轴20的细径部21。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合内侧线圈体40的接合部只有内侧接合部13。并且,该内侧接合部13使内侧线圈体40仅接合在芯轴20上,不接合在外侧线圈体30上。此外,就本实施方式的内侧线圈体40而言,线圈外径及线材直径在全长范围为固定值。
外侧线圈体30、内侧线圈体40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但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使用不锈钢。作为其以外的材料,使用钨、Ni-Ti合金那样的超弹性合金等。另外,也可以组合不同材料的线材。并且,前端片11及接合部12、13材料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钎料(铝合金焊料、银焊料、金焊料等)及金属焊锡(Au-Sn合金等)等。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导丝10中,内侧线圈体40的前端41及基端42为没有接合部的自由端,接合内侧线圈体40的内侧接合部13将内侧线圈体40仅接合在芯轴20上。在此,对本实施方式的导丝10的前端部的刚性变化进行考察。
首先,着眼于内侧线圈体40的前端41附近的刚性变化。在比内侧线圈体40的前端41靠前端侧,存在“芯轴”+“外侧线圈体”的刚性。另一方面,在比内侧线圈体40的前端41靠基端侧,存在“芯轴”+“内侧线圈体”+“外侧线圈体”的刚性。因此,在内侧线圈体40的前端41附近,仅“内侧线圈体”的刚性量发生变化,刚性变化缓慢。
其次,着眼于内侧接合部13附近的刚性变化。在比内侧接合部13靠前端侧及基端侧,存在“芯轴”+“内侧线圈体”+“外侧线圈体”的刚性。另一方面,在内侧接合部13,存在“芯轴”+“内侧线圈体”+“外侧线圈体”+“内侧接合部”的刚性。因此,在内侧接合部13附近,仅接合芯轴20和内侧线圈体40的“内侧接合部”的刚性量发生变化,因此刚性变化缓慢。
其次,着眼于内侧线圈体40的基端42附近的刚性变化。首先,在比内侧线圈体40的基端42靠前端侧,存在“芯轴”+“内侧线圈体”+“外侧线圈体”的刚性。另一方面,在比内侧线圈体40的前端42靠基端侧,存在“芯轴”+“外侧线圈体”的刚性。因此,在内侧线圈体40的基端42附近,仅“内侧线圈体”的刚性量发生变化,因此刚性变化缓慢。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导丝10,内侧线圈体40的前端41及基端42为没有接合部的自由端,接合内侧线圈体40的内侧接合部13将内侧线圈体40仅接合在芯轴20或外侧线圈体30的一方(芯轴20),因此能够确保导丝前端部的柔软性,并且没有刚性的急剧的变化,能够抑制导丝前端部的屈曲引起的应力集中并防止塑性变形。
(第2实施方式)
参照图2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导丝进行说明。在图2中,左侧为***到体内的前端侧,右侧为由医生等技术人员操作的基端侧。此外,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件附注相同符号而省略,下面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第2实施方式的导丝10a在接合内侧线圈体40的接合部的结构中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
如图2所示,内侧线圈体40的中间部43通过外侧接合部51接合在外侧线圈体30上。即、在第2实施方式中,接合内侧线圈体40的接合部只有外侧接合部51。并且,该外侧接合部51将内侧线圈体40仅接合在外侧线圈体30上,不接合在芯轴20上。此外,内侧线圈体40的前端41及基端42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成为自由端。
在此,对第2实施方式的导丝10a的前端部的刚性变化进行考察。
首先,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线圈体40的前端41及基端42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成为自由端,因此在内侧线圈体40的前端41附近及基端42附近,刚性变化如上述那样缓慢。
其次,着眼于外侧接合部51附近的刚性变化。在比外侧接合部51靠前端侧及基端侧,存在“芯轴”+“内侧线圈体”+“外侧线圈体”的刚性。另一方面,在外侧接合部51,存在“芯轴”+“内侧线圈体”+“外侧线圈体”+“外侧接合部”的刚性。因此,在外侧接合部51附近,仅接合内侧线圈体40和外侧线圈体30的“外侧接合部”的刚性量发生变化,因此刚性变化缓慢。
如上所述,根据第2实施方式的导丝10a,内侧线圈体40的前端41及基端42为没有接合部的自由端,接合内侧线圈体40的外侧接合部51将内侧线圈体40仅接合在芯轴20或外侧线圈体30的一方(外侧线圈体30),因此能够确保导丝前端部的柔软性,并且没有刚性的急剧的变化,因此能够抑制导丝前端部的屈曲引起的应力集中并防止塑性变形。
(第3实施方式)
参照图3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图3中,左侧为***到体内的前端侧,右侧为由医生等技术人员操作基端侧。此外,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件附注相同符号而省略,下面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第3实施方式的导丝10b在接合内侧线圈体40的接合部的结构中与第一及第2实施方式不同。
如图3所示,内侧线圈体40的中间部43通过外侧接合部52接合在外侧线圈体30上。另外,在内侧线圈体的中间部43与前端41之间,设有接合内侧线圈体40与芯轴20的前端内侧接合部53。并且,在内侧线圈体40的中间部43与基端42之间,设有接合内侧线圈体40与芯轴20的基端内侧接合部54。即、在第3实施方式中,接合内侧线圈体40的接合部为外侧接合部52、前端内侧接合部53和基端内侧接合部54三个。并且,外侧接合部52使内侧线圈体40仅接合在外侧线圈体30上,不接合在芯轴20上。另外,前端内侧接合部53使内侧线圈体40仅接合在芯轴20上,不接合在外侧线圈体30上。并且,基端内侧接合部54使内侧线圈体40仅接合在芯轴20上,不接合在外侧线圈体30上。此外,内侧线圈体40的前端41及基端42与第一及第2实施方式同样地成为自由端。
在此,对第3实施方式的导丝10b的前端部的刚性变化进行考察。
首先,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线圈体40的前端41及基端42与第一及第2实施方式同样地成为自由端,因此在内侧线圈体40的前端41附近及基端42附近,因此刚性变化如上述那样缓慢。
其次,着眼于前端内侧接合部53附近的刚性变化。在比前端内侧接合部53靠前端侧及基端侧,存在“芯轴”+“内侧线圈体”+“外侧线圈体”的刚性。另一方面,在前端内侧接合部53,存在“芯轴”+“内侧线圈体”+“外侧线圈体”+“前端内侧接合部”的刚性。因此,在前端内侧接合部53附近,仅接合芯轴20和内侧线圈体40的“前端内侧接合部”的刚性量发生变化,刚性变化缓慢。
其次,着眼于外侧接合部52附近的刚性变化。在比外侧接合部52靠前端侧及基端侧,存在“芯轴”+“内侧线圈体”+“外侧线圈体”的刚性。另一方面,在外侧接合部52,存在“芯轴”+“内侧线圈体”+“外侧线圈体”+“外侧接合部”的刚性。因此,在外侧接合部52附近,仅接合内侧线圈体40和外侧线圈体30的“外侧接合部”的刚性量发生变化,因此刚性变化缓慢。
其次,着眼于基端内侧接合部54附近的刚性变化。在比基端内侧接合部54靠前端侧及基端侧,存在“芯轴”+“内侧线圈体”+“外侧线圈体”的刚性。另一方面,在基端内侧接合部54,存在“芯轴”+“内侧线圈体”+“外侧线圈体”+“基端内侧接合部”的刚性。因此,在基端内侧接合部54附近,仅接合芯轴20和内侧线圈体40的“基端内侧接合部”的刚性量发生变化,因此刚性变化缓慢。
如上所述,根据第3实施方式的导丝10b,内侧线圈体40的前端41及基端42为没有接合部的自由端,接合内侧线圈体40的外侧接合部52、前端内侧接合部53以及基端内侧接合部54仅将内侧线圈体40接合在芯轴20或外侧线圈体30的一方,因此能够确保导丝前端部的柔软性,并且没有刚性的急剧的变化,因此能够抑制导丝前端部的屈曲引起的应力集中并防止塑性变形。
(第4实施方式)
参照图4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导丝进行说明。在图4中,左侧为***到体内的前端侧,右侧为由医生等技术人员操作的基端侧。此外,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件附注相同符号而省略,下面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第4实施方式的导丝10c在接合内侧线圈体40的接合部的结构中与第1~第3实施方式不同。
如图4所示,内侧线圈体40的中间部43通过内侧接合部55接合在芯轴20上。另外,在内侧线圈体的中间部43与前端41之间,设有接合内侧线圈体40和外侧线圈体30的前端外侧接合部56。并且,在内侧线圈体40的中间部43与基端42之间,设有接合内侧线圈体40和外侧线圈体30的基端外侧接合部57。即、在第4实施方式中,接合内侧线圈体40的接合部为内侧接合部55、前端外侧接合部56和基端外侧接合部57这三个。并且,内侧接合部55使内侧线圈体40仅接合在芯轴20上,不接合在外侧线圈体30上。另外,前端外侧接合部56使内侧线圈体40仅接合在外侧线圈体30上,不接合在芯轴20上。并且,基端外侧接合部57使内侧线圈体40仅接合在外侧线圈体30上,不接合在芯轴20上。此外,内侧线圈体40的前端41及基端42与第1~第3实施方式同样地成为自由端。
在此,对第4实施方式的导丝10c的前端部的刚性变化进行考察。
首先,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线圈体40的前端41及基端42与第1~第3实施方式同样地成为自由端,因此在内侧线圈体40的前端41附近及基端42附近,刚性变化如上述那样缓慢。
其次,着眼于前端外侧接合部56附近的刚性变化。在比前端外侧接合部56靠前端侧及基端侧,存在“芯轴”+“内侧线圈体”+“外侧线圈体”的刚性。另一方面,在前端外接合部56,存在“芯轴”+“内侧线圈体”+“外侧线圈体”+“前端外侧接合部”的刚性。因此,在前端外侧接合部56附近,仅接合内侧线圈体40和外侧线圈体30的“前端外侧接合部”的刚性量发生,因此刚性变化缓慢。
其次,着眼于内侧接合部55附近的刚性变化。在比内侧接合部55靠前端侧及基端侧,存在“芯轴”+“内侧线圈体”+“外侧线圈体”的刚性。另一方面,在内侧接合部55,存在“芯轴”+“内侧线圈体”+“外侧线圈体”+“内侧接合部”的刚性。因此,在内侧接合部55附近中,仅接合芯轴20和内侧线圈体40的“内侧接合部”的刚性量发生变化,因此刚性变化缓慢。
其次,着眼于基端外侧接合部57附近的刚性变化。在比基端外侧接合部57靠前端侧及基端侧,存在“芯轴”+“内侧线圈体”+“外侧线圈体”的刚性。另一方面,在基端外侧接合部57,存在“芯轴”+“内侧线圈体”+“外侧线圈体”+“前端外侧接合部”的刚性。因此,在基端外侧接合部57附近,仅接合内侧线圈体40和外侧线圈体30的“基端外侧接合部”的刚性量发生变化,因此刚性变化缓慢。
如上所述,根据第4实施方式的导丝10c,内侧线圈体40的前端41及基端42为没有接合部的自由端,接合内侧线圈体40的内侧接合部55、前端外侧接合部56以及基端外侧接合部57将内侧线圈体40仅接合在芯轴20或外侧线圈体30一方,因此能够确保导丝前端部的柔软性,并且没有刚性的急剧的变化,因此能够抑制导丝前端部的屈曲引起的应力集中并防止塑性变形。
(第5实施方式)
参照图5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导丝进行说明。在图5中,左侧为***到体内的前端侧,右侧为由医生等技术人员操作的基端侧。此外,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件附注相同符号而省略,下面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第5实施方式的导丝10d在内侧线圈体的结构中与第1~第4实施方式不同。另外,关于接合内侧线圈体的接合部的结构,基本上与上述第3实施方式相同,但对于接合部与芯轴的位置关系,与第1~第4实施方式不同。
如图5所示,内侧线圈体60具有前端侧线圈部61、中间线圈部62、以及基端侧线圈部63。本实施方式的内侧线圈体60的各线圈部61、62、63由一体的线圈形成,但也可以使用分体的线圈。前端侧线圈部61的前端为没有接合部的自由端。前端侧线圈部61基端通过前端内侧接合部65接合在芯轴20的细径部21。中间线圈部62的中央通过外侧接合部66接合在外侧线圈体30。另外,中间线圈部62的基端通过基端内侧接合部67接合在芯轴20的锥形部22。基端侧线圈部63的基端为没有接合部的自由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内侧线圈体60中,前端侧线圈部61朝向前端而线材直径变小,其线圈外径朝向前端缩小。中间线圈部62的线材直径及线圈外径为固定值。就基端侧线圈部63而言,线材直径朝向基端变小,其线圈外径朝向基端缩小。前端侧线圈部61及基端侧线圈部63的加工例如通过电解研磨等来进行。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前端侧线圈部61及基端线圈部63不仅线材直径而且线圈外径也缩小,但也可以是在使线圈外径为固定值的状态下仅使线材直径减小。另外,前端侧线圈部61及基端线圈部63也可以是在使线材直径为固定值的状态下仅使线圈外径缩小,该情况下希望扩大间距来确保柔软性。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外侧接合部66形成在芯轴20的与细径部21和锥形部22的边界对应的位置。由此,在比外侧接合部66靠基端侧,与比外侧接合部66靠前端侧相比,能够提高相当于锥形部22的直径增加得到的刚性。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导丝10d中,所有的接合部65~67都处于刚性变化的边界,具有刚性以比前端内侧接合部65靠前端侧的部位、从前端内侧接合部65至外侧接合部66的部位、从外侧接合部66至基端内侧接合部67的部位、比基端内侧接合部67靠基端侧的部位的顺序变高的结构。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第5实施方式的导丝10d,前端侧线圈部61的前端及基端侧线圈部63的基端为没有接合部的自由端,接合内侧线圈体60的前端内侧接合部65、外侧接合部66以及基端内侧接合部67将内侧线圈体60仅接合在芯轴20或外侧线圈体30的一方,就内侧线圈体60而言,前端侧线圈部61的线圈外径朝向前端变小,基端侧线圈部63的线圈外径朝向基端变小,因此能够使导丝10d的刚性的变化更加流畅,进一步抑制屈曲时的应力集中。
并且,就内侧线圈体60而言,前端侧线圈部61的线材直径朝向前端变小,基端侧线圈部63的线材直径朝向基端侧变小,因此能够使导丝10d的刚性的变化更加流畅,进一步抑制屈曲时的应力集中。
此外,由于前端侧线圈部61覆盖芯轴20的细径部21,因此相比覆盖直径比细径部21粗的锥形部22的基端侧线圈部63,进行刚性渐变时的影响较大。因此,前端侧线圈部61优选比基端侧线圈部63长,前端侧线圈61的前端的线材直径优选比基端侧线圈63的基端的线材直径小。
(第6实施方式)
参照图6对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图6中,左侧为***到体内的前端侧,右侧为由医生等技术人员操作的基端侧。此外,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件附注相同符号而省略,下面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第6实施方式的导丝10e在内侧线圈体的结构中与第1~第5实施方式不同。此外,关于接合内侧线圈体的接合部的结构与上述第5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
如图6所示,内侧线圈体70具有前端侧线圈部71、中间线圈部72以及基端侧线圈部73。本实施方式的内侧线圈体70的各线圈部71、72、73由一体的线圈形成,但也可以使用分体的线圈。前端侧线圈部71的前端为没有接合部的自由端。前端侧线圈部71的基端通过前端内侧接合部75接合在芯轴20的细径部21。中间线圈部72的中央通过外侧接合部76接合在外侧线圈体30上。另外,中间线圈部72的基端通过基端内侧接合部77接合在芯轴20的锥形部22上。基端侧线圈部73的基端为没有接合部的自由端。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内侧线圈体70中,就前端侧线圈部71而言,外周被磨削,并且直径朝向前端以锥形状缩小。就中间线圈部72而言,线材直径及线圈外径为固定值。就基端侧线圈部73而言,外周被磨削,并且直径朝向基端以锥形状缩小。这样的加工例如通过无心研磨等来进行。另外,在前端侧线圈部71及基端侧线圈部73,间距扩大。通过这样扩大间距,能够进一步提高内侧线圈体70的前端及基端的柔软性。特别是,优选朝向前端或基端而逐渐扩大间距,由此能够进行刚性渐变。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第6实施方式的导丝10e,前端侧线圈部71的前端及基端侧线圈部73的基端为没有接合部的自由端,接合内侧线圈体70的前端内侧接合部75、外侧接合部76以及基端内侧接合部77将内侧线圈体70仅接合在芯轴20或外侧线圈体30的一方,就内侧线圈体70而言,前端侧线圈部71的线圈外径朝向前端变小,基端侧线圈部73的线圈外径朝向基端变小,因此能够使导丝10e的刚性的变化更加流畅,进一步抑制屈曲时的应力集中。
(第7实施方式)
参照图7对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导丝进行说明。在图7中,左侧为***到体内的前端侧,右侧为由医生等技术人员操作的基端侧。此外,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件附注相同符号而省略,下面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第7实施方式的导丝10f在内侧线圈体的结构中与第1~第6实施方式不同。此外,关于接合内侧线圈体的接合部的结构与第5及第6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7所示,内侧线圈体80具有前端侧线圈部81、中间线圈部82以及基端侧线圈部83。本实施方式的内侧线圈体80的各线圈部81、82、83分别单独形成。前端侧线圈部81的前端为没有接合部的自由端。前端侧线圈部81的基端通过前端内侧接合部85接合在中间线圈部82的前端及芯轴20的细径部21。中间线圈部82的中央通过外侧接合部86接合在外侧线圈体30上。另外,中间线圈部82的基端通过基端内侧接合部87接合在基端侧线圈部83的前端及芯轴20的锥形部22上。基端侧线圈部83的基端为没有接合部的自由端。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内侧线圈体80中,前端侧线圈部81的线材直径为固定值,而且比中间线圈部82的线材直径小。中间线圈部82的线材直径及线圈外径为固定值。就基端侧线圈部83而言,外周被磨削,并且直径朝向基端以锥形状缩小。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第7实施方式的导丝10f,内侧线圈体80具有由前端侧覆盖芯轴20的柔软部(细径部21)的前端侧线圈部81,由于前端侧线圈部81的线材直径比中间线圈部82的线材直径小,因此除了上述实施方式的效果以外,还能够使导丝前端部的刚性阶段性地变化,并且能够相对于芯轴20的柔软部(细径部21)确保充分的柔软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内侧线圈体80中的前端侧线圈部82的线材直径朝向前端变小,从而能够进行前端部的刚性渐变。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为简单的例示,对本发明没有任何限定。因此,本发明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改进、变形。
例如,接合内侧线圈体的各接合部并不限定于上述第1~第7实施方式所记载的结构,也可以在导丝的长度方向上对其进行组合,或者适用于三层以上的线圈结构。在适用于三层以上的线圈结构的情况下,所有的线圈体的接合部仅与其他线圈体或芯轴的任意一个接合,所有的内侧线圈的两端为自由端即可。根据这样的方式,能够得到与本发明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第1~第7实施方式中,对内侧线圈体40、60、70、80局部地覆盖芯轴20的细径部21及锥形部2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内侧线圈体40、60、70、80仅覆盖锥形部22。
再有,在上述第1~第7实施方式的导丝10、10a~10f中,表示了前端部为直线形状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在前端部具有弯曲部。作为其一例,图8及图9表示在第7实施方式的导丝10f的前端部形成有弯曲部的变形例1、2。
图8所示的变形例1的导丝10g具有前端侧的第一直线部91、基端侧的第二直线部92、以及连接第一直线部91和第二直线部92的弯曲部93。内侧线圈体80配备在第二直线部92的前端部位。第一直线部91及第二直线部92通过弯曲部93而折回,成为与朝向前端侧的方向相反的方向。
在变形例1的导丝10g中,具有前端侧的第一直线部91、基端侧的第二的直线部92、以及连接第一直线部91和第二直线部92的弯曲部93,由于内侧线圈体80配备在第二直线部92内,因此能够使内侧线圈体80在导丝前端部的弯曲中发挥柔软的支点的功能,能够提高血管选择性。
图9所示的变形例2的导丝10h具有前端侧的第一直线部94、基端侧的第二直线部95、以及连接第一直线部94和第二直线部95的三个弯曲部96、97、98。内侧线圈体80配备在第二直线部95的前端部位。第一直线部94及第二直线部95相互平行,朝向前端侧的方向为相同方向。
在变形例2的导丝10h中,除了上述变形例1的效果以外,由于第一直线部94及第二直线部95相互平行,且朝向前端侧的方向为相同方向,因此能够提高推入到血管内的性能。

Claims (6)

1.一种导丝,具备芯轴、覆盖上述芯轴的外周的外侧线圈体、以及在上述外侧线圈体的内侧覆盖上述芯轴的前端部的内侧线圈体,
上述导丝的特征在于,
上述内侧线圈体的前端及基端为没有接合部的自由端,
接合上述内侧线圈体的接合部将上述内侧线圈体仅接合在上述芯轴或上述外侧线圈体的一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
上述内侧线圈体的前端侧或基端侧的自由端的线圈外径朝向前端或基端变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
上述内侧线圈体的前端侧或基端侧的自由端的线材直径朝向前端或基端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
上述芯轴具有形成于前端的柔软部,
上述内侧线圈体具有覆盖上述柔软部的前端侧线圈部,上述前端侧线圈部的线材直径比中间部的线材直径小。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
上述芯轴及上述外侧线圈体具有前端侧的第一直线部、基端侧的第二直线部、以及连接上述第一直线部和上述第二直线部的弯曲部,
上述内侧线圈体配备在上述第二直线部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直线部及上述第二直线部朝向前端侧的方向为相同方向。
CN201310445018.8A 2012-11-20 2013-09-22 导丝 Pending CN1038308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54154A JP2014100300A (ja) 2012-11-20 2012-11-20 ガイドワイヤ
JP2012-254154 2012-11-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30830A true CN103830830A (zh) 2014-06-04

Family

ID=49378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45018.8A Pending CN103830830A (zh) 2012-11-20 2013-09-22 导丝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142557A1 (zh)
EP (1) EP2732846A1 (zh)
JP (1) JP2014100300A (zh)
CN (1) CN103830830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9297A (zh) * 2016-09-30 2019-05-21 纽姆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导丝
CN110545741A (zh) * 2017-08-24 2019-12-06 株式会社钟化 网篮导管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医疗用处置器具
CN110891641A (zh) * 2017-07-19 2020-03-17 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导丝
CN111067589A (zh) * 2018-10-19 2020-04-28 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导管
CN111212673A (zh) * 2017-10-12 2020-05-29 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导丝
CN111225708A (zh) * 2017-10-12 2020-06-02 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导丝
CN112368043A (zh) * 2018-07-19 2021-02-12 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导丝及制造导丝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233592A (ja) * 2013-06-05 2014-12-15 朝日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プッシャーガイドワイヤ
JP6294211B2 (ja) * 2014-02-24 2018-03-14 朝日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ガイドワイヤ
JP2016013269A (ja) * 2014-07-02 2016-01-28 朝日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ガイドワイヤ
US11090465B2 (en) 2014-08-21 2021-08-17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Medical device with support member
JP6313183B2 (ja) * 2014-10-09 2018-04-18 朝日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ガイドワイヤ
JP2020039377A (ja) * 2017-01-23 2020-03-19 テルモ株式会社 ガイドワイヤ
JP6956623B2 (ja) * 2017-12-22 2021-11-02 朝日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ガイドワイヤ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07434A (en) * 1989-02-07 1991-04-16 Advanced Cardiovascular Systems, Inc. Catheter tip attitude controlling guide wire
US5356418A (en) * 1992-10-28 1994-10-18 Shturman Cardiology System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otational atherectomy
EP0546094B1 (en) * 1990-08-29 1998-06-03 Advanced Cardiovascular Systems, Inc. Dual coil guidewire with radiopaque distal tip
US20060235337A1 (en) * 2002-12-23 2006-10-19 Scimed Life Systems, Inc. Guidewire tip construction
CN101920055A (zh) * 2009-06-16 2010-12-22 朝日印帝克股份有限公司 医疗用导丝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45945A (en) 1990-08-29 1994-09-13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Dual coil guidewire with radiopaque distal tip
JPH08317989A (ja) 1995-05-24 1996-12-03 Piolax Inc 医療用ガイドワイヤ
JP4980605B2 (ja) * 2005-11-14 2012-07-18 テルモ株式会社 ガイドワイヤ
EP1960012B1 (en) * 2005-12-13 2010-08-25 Cook Incorporated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using palladium
JP4863321B2 (ja) * 2009-06-16 2012-01-25 朝日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医療用ガイドワイヤ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07434A (en) * 1989-02-07 1991-04-16 Advanced Cardiovascular Systems, Inc. Catheter tip attitude controlling guide wire
EP0546094B1 (en) * 1990-08-29 1998-06-03 Advanced Cardiovascular Systems, Inc. Dual coil guidewire with radiopaque distal tip
US5356418A (en) * 1992-10-28 1994-10-18 Shturman Cardiology System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otational atherectomy
US20060235337A1 (en) * 2002-12-23 2006-10-19 Scimed Life Systems, Inc. Guidewire tip construction
CN101920055A (zh) * 2009-06-16 2010-12-22 朝日印帝克股份有限公司 医疗用导丝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9297A (zh) * 2016-09-30 2019-05-21 纽姆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导丝
CN110891641A (zh) * 2017-07-19 2020-03-17 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导丝
CN110545741A (zh) * 2017-08-24 2019-12-06 株式会社钟化 网篮导管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医疗用处置器具
US11596425B2 (en) 2017-08-24 2023-03-07 Kaneka Corporation Basket catheter,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medical treatment instrument
CN111212673B (zh) * 2017-10-12 2022-04-15 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导丝
CN111225708A (zh) * 2017-10-12 2020-06-02 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导丝
CN111225708B (zh) * 2017-10-12 2022-04-12 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导丝
CN111212673A (zh) * 2017-10-12 2020-05-29 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导丝
CN114668954A (zh) * 2017-10-12 2022-06-28 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导丝
CN114668955A (zh) * 2017-10-12 2022-06-28 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导丝
US11432808B2 (en) 2017-10-12 2022-09-06 Asahi Intecc Co., Ltd. Guide wire
US11541210B2 (en) 2017-10-12 2023-01-03 Asahi Intecc Co., Ltd. Guide wire
CN114668955B (zh) * 2017-10-12 2023-07-14 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导丝
US11701497B2 (en) 2017-10-12 2023-07-18 Asahi Intecc Co., Ltd. Guide wire
CN114668954B (zh) * 2017-10-12 2024-01-05 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导丝
CN112368043A (zh) * 2018-07-19 2021-02-12 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导丝及制造导丝的方法
CN111067589A (zh) * 2018-10-19 2020-04-28 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导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32846A1 (en) 2014-05-21
US20140142557A1 (en) 2014-05-22
JP2014100300A (ja) 2014-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30830A (zh) 导丝
CN103566456B (zh) 导丝
JP5550150B2 (ja) 先端偏向操作可能カテーテル
CN101932356B (zh) 导管
JP5067845B2 (ja) 医療用ガイドワイヤ
CN102430184B (zh) 医疗用导丝
CN103083785A (zh) 导丝
CN102371024A (zh) 导线
CN103845785B (zh) 导丝
JP5142230B2 (ja) ガイドワイヤ
CN102160910A (zh) 导线
EP2881136B1 (en) Guidewire
CN102343121A (zh) 导线
CN106075701B (zh) 气囊导管
EP2596830A1 (en) Guidewire
CN105413040A (zh) 导丝
JP2015208362A (ja) ガイドワイヤ
EP2896426B1 (en) Stranded wire and guidewire employing the same
CN107683161A (zh) 导丝
CN104922782A (zh) 导丝
JP2013162920A (ja) ガイドワイヤ
EP2586484A1 (en) Guidewire
CN112368043B (zh) 导丝及制造导丝的方法
JP2015188569A (ja) 先端偏向操作可能カテーテル
CN104511081A (zh) 轴及使用该轴的导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