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82569A - 数据处理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82569A
CN103782569A CN201380002316.8A CN201380002316A CN103782569A CN 103782569 A CN103782569 A CN 103782569A CN 201380002316 A CN201380002316 A CN 201380002316A CN 103782569 A CN103782569 A CN 1037825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lc
mac
pdu
subelement
pdc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23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82569B (zh
Inventor
雷凌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825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25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825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25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和方法,针对一个逻辑信道配置多个RLC子单元,进而将同一个RB上的数据进行多个独立的RLC处理,从而相当于将一个RB拆分为多个虚拟RB,使得L2协议对数据的处理更加灵活。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处理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协议中定义的层2(L2)协议栈包括报文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PDCP)、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协议和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协议三个逻辑层次。其中,PDCP层和RLC层都是以无线承载(radio bear,RB)为最小工作对象,MAC层以一个或多个RB为最小工作对象。然而,当前的L2协议缺乏灵活性,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如果需要将此最小工作对象RB再做进一步的逻辑拆分时,当前的L2协议就遇到了困难。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和方法,以提高L2协议在处理数据时的灵活性。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报文汇聚协议PDCP单元、无线链路控制RLC单元和媒体接入控制MAC单元,所述RLC单元包括:多个彼此独立的RLC子单元,对应于同一逻辑信道,其中:当所述装置位于发送端时,每个RLC子单元用于将所述PDCP单元传送给该RLC子单元的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转换为RLC PDU,传送给所述MAC单元,且所述PDCP单元传送给所述多个RLC子单元的PDCP PDU对应于同一无线承载RB;或当所述装置位于接收端时,所述每个RLC子单元用于将所述MAC单元传送给该RLC子单元的MAC业务数据单元SDU转换为RLC SDU,传送给所述PDCP单元。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RLC子单元的配置参数彼此独立。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装置位于发送端时,所述MAC单元用于:为每个RLC子单元传送的RLC PDU配置相应的MAC子头,且每个MAC子头包括虚拟逻辑信道标识V-LCID,该V-LCID用于标识该MAC子头所关联的RLC PDU所来自的RLC子单元。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装置位于接收端时,所述MAC单元用于: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MAC PDU,所述MAC PDU包括MAC头和MAC负载,所述MAC负载包括至少一个对端RLC PDU,所述MAC头包括至少一个MAC子头,分别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对端RLC PDU,其中,所述对端RLC PDU中包括第一对端RLC PDU,该第一对端RLC PDU对应的MAC子头包括V-LCID,该V-LCID用于标识所述多个RLC子单元之一;将接收的MAC PDU转换为所述至少一个对端RLC PDU;将所述第一对端RLCPDU传送至所述V-LCID所标识的RLC子单元。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之一,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V-LCID是通过MAC子头的预留位形成的;或者是通过预留的LCID形成的。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之一,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装置位于发送端时,该装置还包括:分发单元,用于将所述来自PDCP单元的、对应于同一RB的PDCP PDU,分发给所述多个RLC子单元。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发单元具体用于:按每个PDCP PDU对应的业务类型,将每个PDCP PDU分发给所述多个RLC子单元中适应于该业务类型数据传输的RLC子单元;或者,以轮询的方式将所述来自PDCP单元的、对应于同一RB的PDCP PDU分发给所述多个RLC子单元。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发送端设备中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层,所述RLC层包括多个彼此独立的RLC子单元,且所述多个RLC子单元对应于同一逻辑信道,该方法包括:每个RLC子单元接收所述发送端设备中的报文汇聚协议PDCP层传送给该RLC子单元的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其中,所述PDCP层传送给所述多个RLC子单元的PDCP PDU对应于同一无线承载RB;每个RLC子单元将所接收到的PDCP PDU转换为RLC PDU,传送给所述发送端设备中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RLC子单元的配置参数彼此独立。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MAC层为每个RLC子单元传送的RLC PDU配置相应的MAC子头,且每个MAC子头包括虚拟逻辑信道标识V-LCID,该V-LCID用于标识该MAC子头所关联的RLC PDU所来自的RLC子单元。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V-LCID是通过MAC子头的预留位形成的;或者是通过预留的LCID形成的。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之一,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RLC子单元接收所述发送端设备中的PDCP层传送给该RLC子单元的PDCP PDU之前,还包括:所述PDCP层生成所述对应于同一RB的PDCP PDU;将所述对应于同一RB的PDCPPDU分发给所述多个RLC子单元。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所述对应于同一RB的PDCP PDU分发给所述多个RLC子单元,包括:按每个PDCP PDU对应的业务类型,将每个PDCP PDU分发给所述多个RLC子单元中适应于该业务类型数据传输的RLC子单元;或者,以轮询的方式将所述对应于同一RB的PDCP PDU分发给所述多个RLC子单元。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接收端设备中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层,所述RLC层包括多个彼此独立的RLC子单元,且所述多个RLC子单元对应于同一逻辑信道,包括:每个RLC子单元接收所述接收端设备中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传送给该RLC子单元的MAC SDU;每个RLC子单元将所接收的MAC SDU转换为RLC SDU,传送给所述接收端设备中的报文汇聚协议PDCP层。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RLC子单元的配置参数彼此独立。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RLC子单元接收所述接收端设备中的MAC层传送给该RLC子单元的MAC SDU之前,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设备中的MAC层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MAC PDU,所述MAC PDU包括MAC头和MAC负载,所述MAC负载包括至少一个对端RLC PDU,所述MAC头包括至少一个MAC子头,分别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对端RLC PDU,其中,所述对端RLC PDU中包括第一对端RLC PDU,该第一对端RLC PDU对应的MAC子头包括虚拟逻辑信道标识V-LCID,该V-LCID用于标识所述多个RLC子单元之一;所述MAC层将所接收的MACPDU转换为所述至少一个对端RLC PDU;所述MAC层将所述第一对端RLCPDU传送至所述V-LCID所标识的RLC子单元。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V-LCID是通过MAC子头的预留位形成的;或者是通过预留的LCID形成的。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一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一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如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任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可见,在以上装置和方法中,针对一个逻辑信道配置多个RLC子单元,进而将同一个RB上的数据进行多个独立的RLC处理,从而相当于将一个RB拆分为多个虚拟RB,使得L2协议对数据的处理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现有的通信***的协议框图;
图2为一种图1所示协议架构下数据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的MAC PDU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LCID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V-LCID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AC PDU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MAC PDU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其为一种现有的通信***的协议框图。如图1所示,3GPP协议中定义的层2(L2)协议栈包括报文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PDCP)、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协议和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协议三个逻辑层次。层1(L1)主要是指物理(PHY)层。关于各个逻辑层次的功能,以下做简单说明,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详加说明。
在发送端,PDCP层主要用于对应用(APP)层的业务包(例如,因特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包)进行包头压缩,以减少报文头引起的无效开销(overhead);另外,PDCP层还可以用于控制平面的加密,传输数据的完整性保护,以及针对切换的按序发送或复本删除等;相应的,在接收端,PDCP层用于执行相应的解密和解压缩等操作。在发送端,RLC层主要用于数据分割和/或级联,此外,还可以用于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request,ARQ)相关的操作,例如重传检测,或序列传送到更上层等操作;相应的,在接收端,RLC层主要用于数据重组、ARQ相关的操作等。在发送端,MAC层主要用于控制逻辑信道的复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重传、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调度等操作;相应的,在接收端,MAC层主要用于解复用,HARQ重传等操作。PHY层主要用于编码/解码、调制/解调、天线及资源的映射/反映射等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和以下内容中,关于各个逻辑层的功能,同3GPP对这些协议层的定义,且可随标准协议共同演进,本发明的改进不在于此,其具体操作内容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继续参考图2,其为一种图1所示协议架构下数据流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PDCP层执行包头压缩之后进行加密,增加PDCP头用来携带终端解密所需的信息。RLC层执行PDCP业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SDU)的级联和/或分割,并添加RLC头,用于终端的按序发送以及重传情况下RLC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鉴定。RLC PDU被转发到MAC层,复用一个或多个RLC PDU,并添加MAC头以形成MAC PDU,或称之为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
可见,RLC层以无线承载(radio bear,RB)的形式向PDCP提供服务,PDCP层和RLC层都是以RB为最小工作对象的,MAC以一个或多个RB为最小工作对象。然而,当前的L2协议缺乏灵活性,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如果需要将此最小工作对象RB再做进一步的逻辑拆分时,当前的L2协议就遇到了困难。
为此,以下实施例对RLC层做出调整,针对一个逻辑信道配置多个RLC实体,进而将同一个RB上的数据进行多个独立的RLC处理,从而相当于将一个RB拆分为多个虚拟RB,使得L2协议对数据的处理更加灵活。以下结合图3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3,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数据处理装置300可以位于发送端,用于对待发送的下行数据或上行数据进行L2协议处理;也可以位于接收端,用于对接收的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进行L2协议处理;例如,该数据处理装置300可以位于接入网网元(例如,基站),也可以位于终端。如图3所示,该数据处理装置300包括PDCP单元310,RLC单元320和MAC单元330。其中,RLC单元320包括多个RLC子单元321至32n,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这些RLC子单元对应于同一逻辑信道,且它们彼此独立,例如配置参数彼此独立。
当该数据处理装置300位于发送端时,RLC子单元321至32n用于分担来自PDCP单元310的、对应于同一RB的PDCP PDU,且分别独立的将各自分担的PDCP PDU转换为RLC PDU传送给MAC单元330。即,每个RLC子单元用于将PDCP单元310传送给自身的PDCP PDU转换为RLC PDU,传送给MAC单元330,且PDCP单元310传送给RLC子单元321至32n的PDCP PDU对应于同一RB。
当该数据处理装置300位于接收端时,RLC子单元321至32n分别用于将来自MAC单元330的SDU转换为RLC SDU,汇聚给PDCP单元310。即,每个RLC子单元用于将MAC单元330传送给自身的MAC SDU转换为RLC SDU,传送给PDCP单元310。
以上发送端和接收端即可以是基站,也可以终端。此外,发送端同时也可以作为接收端,相应的,接收端同时也可以作为发送端,因此,RLC子单元321至32n既可以用于分担来自PDCP单元310的对应于同一RB的PDCPPDU,且分别独立的将各自分担的PDCP PDU转换为RLC PDU传送给MAC单元330;也可以用于将来自MAC单元330的SDU转换为RLC SDU,汇聚给PDCP单元310。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RLC子单元的配置参数是指该RLC子单元完成RLC层功能,所需配置的参数,例如,可以包括:传输模式、传输窗口等参数。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RLC实体的配置参数的组成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且以上实施例中各RLC子单元(虚拟RLC实体)的配置参数的引入,主要为了强调它们的配置参数彼此独立,进而说明这些RLC子单元是彼此独立的RLC实体,而并未对配置参数本身做出任何限制。也就是说,以上多个RLC子单元的配置参数彼此独立,表明了这些RLC子单元是独立的RLC实体,具有现有RLC实体的一样的功能。
在现有技术中,针对一个逻辑信道仅配置一个RLC实体;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一个逻辑信道配置了多个RLC实体(即,以上所述的多个RLC子单元),为了和现有技术中的RLC实体区分,以下称为虚拟RLC实体(V-RLC),如附图中的V-RLC X0至Xn;然而,这个“虚拟”仅仅是用于区分使用的,并非这些虚拟RLC实体与现有的RLC实体有区别,这些虚拟RLC实体是针对同一个逻辑信道的独立的多个RLC实体,也就是说,这些虚拟RLC实体彼此独立,且具有各自的一套配置参数。如此,同一RB对应的PDCP PDU可以分发给多个V-RLC实体进行独立的RLC处理,从而对RB的处理得到了进一步的逻辑拆分,使得L2对数据的处理更加灵活。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各个逻辑层的处理,例如,PDCP协议处理,RLC协议处理和MAC协议处理,同3GPP对这些协议层的定义,且各个逻辑层的处理可随标准协议共同演进,本发明的改进不在于此,其具体操作内容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单元、子单元、实体、或虚拟实体是指功能实体或逻辑实体。其可以为软件形式,通过处理器执行程序代码来实现其功能;也可以为硬件形式,本发明不做任何限制。
目前,在发送端,RLC实体将PDCP PDU转换为RLC PDU发送给MAC实体以后,MAC实体复用一个或多个RLC PDU,并添加MAC头以形成TB,并将传输块映射到传输信道,通过PHY层的处理发送给接收端。在接收端,MAC实体根据MAC头进行解复用,得到一个或多个MAC SDU(即,发送端复用的一个或多个RLC PDU),并根据MAC头中的各个子头的信息,将每个MAC SDU传送给对应RLC实体进行处理。
请参考图4,其为现有的MAC PDU(即,TB)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MAC PDU通常包括MAC头,0个或者更多个MAC SDU,0个或者更多个MAC控制元(MAC control element),可选的,还可以包括补丁(padding)。对于每个MAC SDU(即复用的RLC PDU),在MAC头中存在一个关联的子头。一个普通的MAC PDU子头由六个域(R/R/E/LCID/F/L)组成,可以有L字段为7bit和15bit的两种形式;对于最后一个子头、固定长度的MAC控制元以及补丁对应的子头,包括四个域(R/R/E/LCID)。
其中,R是预留比特位(简称预留位),设为“0”;E用于指示MAC头是否有多个域,例如当E=1时,意味着接下来存在另外一组“R/R/E/LCID”域,当E=0,意味着接下来是MAC负载了;逻辑信道标识(logical channelID,LCID)用于标识对应的RLC PDU起源于哪个逻辑信道;F用于指示L字段的长度;L用于指示MAC SDU或者控制消息的长度。
可见,多个逻辑信道(其中,每个逻辑信道都有自己的RLC实体)可以被MAC层复用到一个传输信道。在接收端,MAC层处理相应的解复用,并转发RLC PDU到其各自的RLC实体。
现有技术中,采用LCID标识逻辑信道,由于一个逻辑信道对应一个RLC实体,进而可以理解为LCID可以标识该逻辑信道对应的RLC实体。而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以后,一个逻辑信道可以配置多个V-RLC实体,此时需要重新配置MAC子头,以使得MAC实体可以将解复用后的MAC SDU传送到正确的V-RLC实体。具体,可以针对每个V-RLC实体,为其设计其对应的虚拟LCID(V-LCID),并将这个标识打包到MAC子头中,如此,MAC实体便可以根据V-LCID将解复用后的MAC SDU传送到正确的V-RLC实体。
下面介绍V-LCID的设计。要注意的是,以下对V-LCID的设计仅仅用于举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几个数量有限的设计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据此提示,得到相同原理和功能的设计方案,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在设计V-LCID时,考虑到协议的兼容性,V-LCID的设计可以满足如下的原则:
1、随包原则:即接收端从MAC PDU中可解析V-LCID,无需其他运载V-LCID信息的对象。
2、容量原则:即V-LCID的取值范围必须能满足场景需求。
另外,在设计V-LCID时,同一逻辑信道对应的V-RLC实体的多个V-LCID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LCID的绑定。该绑定关系,可以在MAC子头中实现,也可以通过约束关系实现,具体将在以下例子中详细描述。
从随包原则出发,以下描述两种基本的V-LCID设计方案实例:
方案一:请参考图4和图5,使用MAC PDU的MAC头中的两个预留位“R”作为与协议兼容的V-LCID。
这种形式V-LCID的容量为4,即一个LCID下有V-LCID=0/1/2/3对应的四个V-RLC实体可与LCID绑定。
方案二:请参考表1,其为一种现有的LCID取值的表格。采用“N”个预留的LCID作为V-LCID,且规定V-LCID固定对应于LCID+N,即V-LCID=LCID+N。其中,N为自然数。如图6所示,其给出了N为10或8的例子。
表1
此方案V-LCID的容量为1,即一个LCID下有一个V-LCID对应的V-RLC实体可与LCID绑定。代价为需要N个目前被预留的LCID。
考虑到一般只会对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创建V-RLC实体,而3GPP协议规定一个终端的DRB数量最大为8,则启用“01011-10010”作为8个DRB固定对应的V-LCID即可满足要求,即V-LCID=LCID+8。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的V-LCID=LCID+8只是一种较为简单实现方法。实际上,只要有明确且高效的V-LCID和LCID的映射关系,都可以构成适合虚拟RLC技术的方案,并在本方案的保护之下。
如果上面两个方案的容量都不满足场景需求,那么可以将方案一和方案二同时应用,这时V-LCID的容量是5。
采用以上构造V-LCID的方案以后,MAC实体可以根据V-LCID,将MAC PDU解析为MAC SDU后,找到正确的V-RLC实体,以便完成RLCPDU到RLC SDU的解析,然后再将多个虚拟RLC实体的SDU传送到正确的PDCP实体完成PDCP协议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对V-LCID的设计考虑到了与现有协议的兼容性,得到了与现有技术兼容的V-LCID,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也可以对每个V-RLC重新设计MAC子头的格式,只要MAC实体根据该MAC子头的信息,将关联的MAC SDU传送到对应的RLC实体即可。
此时,在发送端的MAC层增加了将V-LCID填入MAC PDU的功能,简称虚拟打包(vPack)功能;在接收端的MAC层增加了根据V-LCID将MAC SDU提交到正确的V-RLC实体的功能,简称虚拟投递(vDeliver)功能。
下面结合图3进行详细说明,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当该装置300位于发送端时,MAC单元330具体用于将多个逻辑信道传送来的RLC PDU复用为至少一个MAC PDU。其中,对应于RLC子单元321-32n的逻辑信道的RLC PDU可以被全部复用为一个MAC PDU,也可以被部分复用,生成多个MAC PDU,且生成的MAC PDU中还可以包括其它逻辑信道的RLC PDU;即在MAC单元330的复用过程中,并不限制哪些RLC子单元的PDU(例如,所有的还是部分的RLC子单元的PDU)复用在一起,也不限制是否将该多个RLC子单元对应的逻辑信道的RLC PDU与其它逻辑信道的RLCPDU复用在一起。每个MAC PDU具体与图4所示的相同的结构,包括MAC头和MAC负载。
当采用以上方案一,即利用MAC头中的两个预留位“R”构造V-LCID,MAC头中的每个子头包括V-LCID(即两个预留位“R”),E,LCID等。此时,请参考图7,MAC PDU(或TB)包括MAC头和MAC负载,所述MAC头包括至少一个MAC子头,所述MAC负载包括至少一个RLC PDU(即MAC SDU),每个MAC子头对应一个RLC PDU。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知道,MAC可以复用同一逻辑信道不同V-RLC实体的RLC PDU,也可以复用不同逻辑信道的RLC PDU;且同一逻辑信道不同V-RLC实体的RLCPDU可以复用在一个MAC PDU中,也可以复用在不同的MAC PDU中。因此,该MAC PDU中的MAC负载所包括的RLC PDU可以均来自V-RLC实体,也可以部分来自V-RLC实体,当然,也可以不包括来自V-RLC实体的RLC PDU,例如,来自现有RLC实体(即,其对应逻辑信道仅设置有一个RLC实体)的RLC PDU。其中,与来自现有RLC实体的RLC PDU所关联的子头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讨论。当MAC负载包括来自V-RLC实体的RLC PDU时,在与V-RLC实体发送来的RLC PDU对应的MAC子头中,“RR”字段由“V-LCID”字段取代,即与V-RLC实体发送来的RLC PDU对应的MAC子头包括V-LCID。
当采用以上方案二,即采用“N”个预留的LCID作为V-LCID,且规定V-LCID固定对应于LCID+N,即V-LCID=LCID+N。此时,请参考图8,在与V-RLC实体发送来的RLC PDU对应的MAC子头中,“LCID”字段由与之绑定的“V-LCID”字段所取代即,与V-RLC实体发送来的RLC PDU对应的MAC子头包括V-LCID。
可见,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以上装置300位于发送端时,MAC单元330可以用于:为每个RLC子单元传送的RLC PDU配置相应的MAC子头,且所配置的每个MAC子头包括V-LCID,该V-LCID用于标识该MAC子头所关联的RLC PDU所来自的RLC子单元。
在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当以上装置300位于接收端时,MAC单元330可以用于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MAC PDU,该MAC PDU具有图3所示的结构,即包括MAC头和MAC负载,MAC负载包括至少一个对端RLC PDU,MAC头包括至少一个MAC子头,分别对应于至少一个对端RLC PDU。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MAC头中包括至少一个与现有技术不同的MAC子头,即包括V-LCID的MAC子头(例如,如图7或图8所示的MAC子头),且该V-LCID用于标识以上多个RLC子单元321-32n之一。在此,称包括V-LCID的MAC子头对应的对端RLC PDU为第一对端RLC PDU。MAC单元330进一步可以用于将接收的MAC PDU转换为至少一个对端RLC PDU;将第一对端RLC PDU传送至对应的RLC子单元,该对应的RLC子单元是指第一对端RLC PDU对应的MAC子头中V-LCID所标识的RLC子单元。
可以参照图7和图8对应的两种设计方案,本实施例中的V-LCID可以通过MAC子头的预留位形成;也可以通过预留的LCID形成。具体请参照以上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清楚起见,图7和图8相对于图4省略了F,L等字段,且关于子头的多种类型也没有体现,但这仅是为了凸显本实施例的改进点而省略,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
另外,除了采用以上V-LCID的方式可以使得MAC层将空口收到的MAC PDU解析为MAC SDU后,能找到对应的V-RLC实体,还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进行处理。例如,采用其它标志位的方式进行处理,相对于以上V-LCID的方式对于协议的影响相对较大。
请继续参考图9,在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当以上装置300位于发送端时,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分发单元340,用于将来自PDCP单元310的、对应于同一RB的PDCP PDU分发给RLC子单元321-32n。即,PDCP单元310通过分发单元340向每个RLC子单元传送PDCP PDU。
需要说明的是,分发单元340的功能可以内嵌于PDCP单元310,即直接由PDCP单元310将其产生的PDCP PDU进行分发;分发单元340也可以独立存在,且可以位于PDCP层,也可以位于RLC层,由PDCP单元310将产生的PDCP PDU传送给分发单元340,而后由分发单元340分发给。RLC子单元321-32n。
另外,分发单元340的分发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简单地在多个RLC子单元之间轮询发放,也可引入复杂的提升鲁棒性的子功能,如与协商流程结合,在某个RLC子单元性能不佳时,删除或修改该RLC子单元;再如,还可以按PDCP PDU对应的业务类型,将不同业务类型的PDCP PDU分发给不同的RLC子单元,即按每个PDCP PDU对应的业务类型,将每个PDCP PDU分发给以上多个RLC子单元321-32n中适应于该业务类型数据传输的RLC子单元。总之,本发明对分发的形式不做任何限制。
请继续参考图10,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用于发送端对数据进行L2处理。该发送端可以为接入网网元(例如,基站),也可以为终端。具体,该方法应用于发送端设备中的RLC层,该RLC层具有以上装置实施例提供的结构,包括多个彼此独立的RLC子单元,且这些RLC子单元对应于同一逻辑信道。如图10所示,该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S101:每个RLC子单元接收所述发送端设备中PDCP层传送给该RLC子单元的PDCP PDU,其中,所述PDCP层传送给所述多个RLC子单元的PDCP PDU对应于同一RB;
S102:每个RLC子单元将所接收到的PDCP PDU转换为RLC PDU,传送给所述发送端设备中的MAC层。
MAC层进一步可以对RLC层传送的RLC PDU进行复用处理,且在复用处理过程中,为每个RLC PDU配置管理的子头,包括对每个RLC子单元所传送的RLC PDU配置子头。需要说明的是,每个RLC子单元传送的RLCPDU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具体,请继续参考图11,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除了包括图10所示的步骤S101和S102,还包括如下步骤:
S111:MAC层为每个RLC子单元传送的RLC PDU配置相应的MAC子头,且每个MAC子头包括V-LCID,该V-LCID用于标识该MAC子头所关联的RLC PDU所来自的RLC子单元。
请继续参考图12,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同图10和图11所示的方法,用于发送端对数据进行L2处理。该发送端可以为接入网网元(例如,基站),也可以为终端。如图1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21:PDCP层生成多个PDCP PDU,所述多个PDCP PDU对应于同一RB;
S122:将所述多个PDCP PDU分发给RLC层的多个RLC子单元,所述多个RLC子单元彼此独立且对应于同一逻辑信道;
S123:所述多个RLC子单元分别独立的将各自分得的PDCP PDU转换为RLC PDU传送给MAC层。
为了更加清楚的理解以上过程,现结合图2进行详细描述以上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PDCP层生成PDCP PDU,其中,所生成的PDCP PDU包括对应于同一无线承载的多个PDCP PDU;例如,图2中所示的对应于RB1的两个PDCPPDU(以下称之为第一PDCP PDU和第二PDCP PDU)。
将所生成的PDCP PDU传送给RLC层;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该RLC层包括多个RLC子单元,所述多个RLC子单元对应于同一逻辑信道,且彼此独立,该步骤进一步包括:将所述对应于同一RB的多个PDCP PDU分发给所述多个RLC子单元;例如,将对应于RB1的第一PDCP PDU和第二PDCP PDU分发给所述多个RLC子单元中的第一RLC子单元和第二RLC子单元。
RLC层接收传送的PDCP PDU,并将所接收的PDCP PDU转换为RLCPDU传送给MAC层,进一步包括:所述多个RLC子单元分别独立的将各自分得的PDCP PDU转换为RLC PDU传送给MAC层;例如,第一RLC子单元和第二RLC子单元独立的对第一PDCP PDU和第二PDCP PDU进行RLC协议处理(例如,级联和/或分割),各自得到至少一个RLC PDU传送给MAC层。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RLC子单元的数量和对应于同一RB的PDCP PDU的数量虽然都用多个表述,但是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置。例如,根据同一RB中业务的种类配置RLC子单元的个数。进一步,可以根据不同于种类的业务对于传输模式的要求而将同一RB中的PDCP PDU划分为需要进行UM传输的组,需要进行AM传输的组。每个组的PDCP PDU分给对应传输模式的RLC子单元。当然,如果一个组的数据比较多,也可以对应于该组建立多个RLC子单元,在此不做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S102中的分发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简单地在多个RLC子单元之间轮询发放,也可引入复杂的提升鲁棒性的子功能,如与协商流程结合,在某个RLC子单元性能不佳时,删除或修改该RLC子单元;再如,还可以按所述多个PDCP PDU对应的业务类型,将所述多个PDCP PDU分发给RLC层的多个RLC子单元。举例而言,可以将同一业务类型的PDCP PDU分发给一个RLC子单元,也可以将不同业务类型但对传输模式要求相同的PDCP PDU分发给一个RLC子单元。总之,本发明对分发的形式不做任何限制。
另外,本实施例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图11所示的步骤S111,即MAC层为每个RLC PDU配置MAC子头的过程。
请继续参考图1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用于接收端对数据进行L2处理。该接收端可以为终端,也可以为接入网网元(例如,基站)。具体,该方法应用于接收端设备中的RLC层,所述RLC层具有以上装置实施例提供的结构,包括多个彼此独立的RLC子单元,且所述多个RLC子单元对应于同一逻辑信道。如图1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31:每个RLC子单元接收所述接收端设备中的MAC层传送给该RLC子单元的MAC SDU;
S132:每个RLC子单元将所接收的MAC SDU转换为RLC SDU,传送给所述接收端设备中的PDCP层。
每个RLC子单元接收到MAC SDU,是MAC层解复用获得并发送给该RLC子单元的。具体,请参考图14,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4所示,在图13所示的步骤S131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S141:MAC层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MAC PDU,该MAC PDU包括MAC头和MAC负载,MAC负载包括至少一个对端RLC PDU,MAC头包括至少一个MAC子头,分别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对端RLC PDU,其中,对端RLCPDU中包括第一对端RLC PDU,该第一对端RLC PDU对应的MAC子头包括V-LCID,该V-LCID用于标识以上多个RLC子单元之一;
S142:MAC层将所接收的MAC PDU转换为其中的至少一个对端RLCPDU;
S143:MAC层将第一对端RLC PDU传送至V-LCID所标识的RLC子单元。
以上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V-LCID与以上装置实施例中的描述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各方法实施例中,对于同一个RB上的数据,可以有多个RLC子单元(V-RLC实体)对其进行独立的RLC处理,从而对RB的处理得到了进一步的逻辑拆分,使得L2对数据的处理更加灵活。
请参考图15,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以下行数据传输为例进行说明,上行传输与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站作为发送端,其PDCP层接收APP层的业务包,对业务包执行包头压缩等PDCP协议处理,生成PDCPPDU。由于每个业务包都有其对应的RB,则生成的PDCP PDU都有其对应的RB,而对应于同一RB的PDCP PDU可以有多个。RLC接收PDCP PDU,并进行缓存。且对PDCP SDU进行级联和/或分割,并添加RLC头等协议处理,生成RLC PDU。现有技术中,同一个RB对应的PDCP PDU传送给同一逻辑信道对应的一个RLC实体进行处理,而本实施例对一个逻辑信道配置多个V-RLC实体,该多个V-RLC实体可以分担同一RB对应的PDCPPDU,且每个V-RLC实体对各自分担的PDCP PDU进行RLC协议处理,生成至少一个RLC PDU传送到MAC层,MAC层复用一个或多个RLC PDU,并添加MAC头以形成TB。且MAC层将TB映射到传输信道后经PHY层处理通过空口(UU)传输给终端。终端的PHY层接收到基站发送的数据,经过PHY协议处理,传送给MAC层,MAC层将接收到TB解复用,得到多个SDU,传送给对应的RLC子单元,由RLC子单元汇聚至PDCP层。
以上实施例中,为一个逻辑信道配置了多个彼此独立的V-RLC实体,如此,同一RB对应的PDCP PDU可以分发给多个V-RLC实体进行独立的RLC处理,从而对RB的处理得到了进一步的逻辑拆分,使得L2对数据的处理更加灵活。这种对RB的处理进行进一步的逻辑拆分,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将带来更多的有益效果。
例如,在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控制机制中,目前,QoS控制的基本粒度是RB,即相同RB上的数据流将获得相同的QoS保障,如调度策略,缓冲队列管理,链路层配置等。虽然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无线接入网络根据QoS需求为IP数据包提供一个或多个RB,但是同一个RB中仍可能存在对传输模式要求不同的多种业务数据,而无法对这些业务数据进行差异化处理。例如,QoS等级标识(QoS class identifier,QCI)为9的承载上可以有视频缓冲流媒体和基于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TCP)的业务,例如万维网(www)、电子邮件(e-mail)、和聊天(chart)业务等。且这些业务对传输时延和误码率的要求可能不同,从而对传输模式的要求也就不同。例如,对于时延敏感,且误码率要求较低的业务,更适合使用非确认(UM)模式来完成传输;对于时延要求不高,但误码率敏感的业务,更适合使用确认(AM)模式来完成传输。
当这些不同传输模式要求的业务被被映射在同一RB中时,现有的L2协议无法对这些业务在传输模式上进行差异化处理,导致不同传输要求的业务映射于同一承载时的QoS问题,用户体验不佳,以及本应采用UM而实际采用了AM模式的情况下,基站处理资源上产生了浪费。例如,图2中对应于RB1的两个PDCP PDU会被传送给同一个RLC实体进行处理。如果这两个PDCP PDU对应于不同的业务类型,且对传输模式的要求不同,例如一个是对于时延敏感,且误码率要求较低的业务(例如,Skype类的VOIP业务或实时网络视频业务);一个是对于时延要求不高,但误码率敏感的业务(例如,e-mail业务)。此时,RLC实体无法对这两类业务的PDCP PDU进行差异化处理。
而采用以上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以后,由于一个逻辑信道可以配置多个V-RLC实体,针对同一个RB的PDCP PDU可以进行多个独立的RLC处理,从而相当于将RB拆分为虚拟RB,实现了对同一承载上不同业务在传输模式上的差异化处理。
各个V-RLC实体支持的传输模式为以下传输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确认模式(acknowledgement mode,AM),非确认模式(un-acknowledgementmode,UM)和透明模式(transport mode,TM)。其中,对于时延敏感,且误码率要求较低的业务,更适合使用非确认模式来完成传输;对于时延要求不高,但误码率敏感的业务,更适合使用确认模式来完成传输。具体,各个虚拟RLC实体可以在建立时根据业务类型来配置其支持的传输模式。
再如,引入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技术后,各个分量载波(Component Carrier,CC)只在MAC层可见,PDCP层和RLC层不区分主载波(Primary Component Carrier,PCC)和辅载波(Secondary ComponentCarrier,SCC),因此,对于某个终端的业务包经过PDCP处理后,并不立即开始对其进行RLC处理,而是等待该终端的各个CC的MAC调度结果来启动RLC处理,生成RLC PDU,而后送MAC层进行分发给各CC。当各CC的基带处理位置空间分布不同时,特别是距离较远时,例如,分属于不同单板(例如,同一基站下的不同单板,或同一基站下的不同机框下的单板,或不同基站内的单板),RLC处理前的等待时延以及PDU的传输时延较长,难以满足目前对基站的实时性要求。
而采用以上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以后,由于一个逻辑信道可以配置多个V-RLC实体,因此,可以对不同的CC对应的数据可以进行独立的RLC处理,从而每个V-RLC实体可以不必等待其它CC的MAC调度结果,而只根据其对应CC的调度结果启动RLC处理,使得实时性要求得到满足。
另外,由于各个CC在MAC层可见,在CA的场景下,可以将不同的业务流交由不同的CC来处理,从而满足上一个场景中对同一个RB中不同类型业务数据的差异化处理要求。此时,由于MAC层可以区分各个CC,也可以理解为MAC实体是针对每个CC独立存在的,因此,可以不引入V-LCID,也就是说MAC层相对于现有技术也不需要做任何改变,接收端可以直接通过各个MAC实体将数据到正确的V-RLC、RLC和PDCP实体。
以图16所示的场景为例,当终端接入后,基站可以将不同业务报文分发到不同的CC完成传输。例如,将VOIP等实时要求较高的数据流(报文)从PDCP分发到某个对应的V-RLC实体,使用RLC UM模式进行传输;将e-mail等对误码率较高的数据流从PDCP分发到另一个V-RLC实体,使用RLC AM模式进行传输。
以上方法和装置可以适用于跨板CA,即CC跨基带板部署;也可以适用于不跨板的CA,即CC部署在同一个基带板上。当应用于在跨板CA时,处理对板间或站间带宽和处理速度的要求大为降低,因为基站的PDCP在生成PDCP PDU之后,就可以立刻将报文发往各V-RLC实体缓存起来等待调度,而无需等待每个CC对应的调度完成,返回调度结果后在进行RLC协议处理。另外,VOIP及其他实时业务流的业务实时性得到了有效保证。
另外,在非CA场景下的单个小区内,某个RB也可虚拟出UM和AM两种RLC工作模式的业务流,其中UM用于实时业务(如VOIP或实时视频)的传输,AM用于对误码率较高的业务(如普通的TCP业务)的传输等。
在以上实施例中个V-RLC实体可以通过发送端与接收端进行协商而建立,例如,基站和终端对此发起并完成协商。
协商发起的时机可选择任意合理的时刻,比如,在业务差异化场景下,当VOIP或实时视频业务出现时,可触发协商流程,建立虚拟RLC实体;也可在任何时刻删除该虚拟RLC实体,或改变虚拟RLC实体的协议参数。再如,在CA场景下,当UE新增了一个辅小区(SCell),且这个SCell由主小区(PCell)所在单板之外的另一块单板提供时,可触发协商流程;也可以在某个虚拟RLC实体性能不佳时,删除该虚拟RLC实体,或者改变该RLC实体的参数。
协商流程可以分为终端能力获取流程(流程一)和虚拟RLC实体管理(流程二)流程:
流程一:在初始接入时终端向基站上报终端能力(是否支持虚拟RLC,支持哪种方案——比如支持前文的方案一还是方案二,或者两个方案都支持)。或者,基站在需要时向终端发起能力查询。此流程可借用现有终端能力上报、查询流程,在终端能力信元中增加虚拟RLC能力相关信息,例如增加“终端支持V-LCID方案一(Scheme1)”和“终端支持V-LCID方案二(Scheme2)”两个能力指示标志,也可以仅使用一个标志,表示终端同时支持两种V-LCID方案。
流程二:在基站和终端建立、修改或删除虚拟RLC实体。即,明确LCID与V-LCID的绑定关系、明确V-LCID的方案选择。此流程可借用现行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重配流程。虚拟RLC实体建立之后,基站和终端均可以设置标志,表示某承载有虚拟RLC实体。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个单元或实体可以以硬件的形式独立于基站或终端的处理器单独设置,例如,设置形式可以是微处理器的形式,且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部分或全部集成在一起设置。此外,以上各个单元或实体也可以以硬件形式内嵌于基站或终端的某个处理器中,还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基站或终端的某个存储器中,以便于基站或终端的相应处理器调用该软件执行以上各个单元或实体对应的操作。以上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器、单片机等。
请继续参考图17,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该基站170包括包括发射机172、接收机171、存储器173以及分别与发射机172、接收机171和存储器173连接的处理器174。当然,基站还可以包括天线、基带处理部件、中射频处理部件、输入输出装置等通用部件,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任何限制。此外,发射机172和接收机171可以集成在一起构成收发机。
其中,存储器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且处理器174用于调用存储器173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例如,当该基站170为发送端时,用于执行以上图10、图11或图12对应实施例的方法。当该基站为接收端时,用于执行以上图13或图14对应实施例的方法。
请继续参考图18,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该终端180包括包括发射机182、接收机181、存储器183以及分别与发射机182、接收机181和存储器183连接的处理器184。当然,终端还可以包括天线、基带处理部件、中射频处理部件、输入输出装置等通用部件,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任何限制。此外,发射机182和接收机181可以集成在一起构成收发机。
其中,存储器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且处理器184用于调用存储器183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例如,当该终端180为发送端时,用于执行以上图10、图11或图12对应实施例的方法。当该终端为接收端时,用于执行以上图13或图14对应实施例的方法。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用硬件实现,或固件实现,或它们的组合方式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上述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以此为例但不限于: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此外。任何连接可以适当的成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者其他远程源传输的,那么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所属介质的定影中。如本发明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光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DVD)、软盘和蓝光光碟,其中盘通常磁性的复制数据,而碟则用激光来光学的复制数据。上面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保护范围之内。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报文汇聚协议PDCP单元、无线链路控制RLC单元和媒体接入控制MAC单元,所述RLC单元包括:
多个彼此独立的RLC子单元,对应于同一逻辑信道,其中:
当所述装置位于发送端时,每个RLC子单元用于将所述PDCP单元传送给该RLC子单元的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转换为RLC PDU,传送给所述MAC单元,且所述PDCP单元传送给所述多个RLC子单元的PDCP PDU对应于同一无线承载RB;或
当所述装置位于接收端时,所述每个RLC子单元用于将所述MAC单元传送给该RLC子单元的MAC业务数据单元SDU转换为RLC SDU,传送给所述PDCP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RLC子单元的配置参数彼此独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装置位于发送端时,所述MAC单元用于:
为每个RLC子单元传送的RLC PDU配置相应的MAC子头,且每个MAC子头包括虚拟逻辑信道标识V-LCID,该V-LCID用于标识该MAC子头所关联的RLC PDU所来自的RLC子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装置位于接收端时,所述MAC单元用于:
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MAC PDU,所述MAC PDU包括MAC头和MAC负载,所述MAC负载包括至少一个对端RLC PDU,所述MAC头包括至少一个MAC子头,分别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对端RLC PDU,其中,所述对端RLC PDU中包括第一对端RLC PDU,该第一对端RLC PDU对应的MAC子头包括V-LCID,该V-LCID用于标识所述多个RLC子单元之一;
将接收的MAC PDU转换为所述至少一个对端RLC PDU;
将所述第一对端RLC PDU传送至所述V-LCID所标识的RLC子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LCID是通过MAC子头的预留位形成的;或者是通过预留的LCID形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装置位于发送端时,该装置还包括:
分发单元,用于将所述来自PDCP单元的、对应于同一RB的PDCP PDU,分发给所述多个RLC子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发单元具体用于:
按每个PDCP PDU对应的业务类型,将每个PDCP PDU分发给所述多个RLC子单元中适应于该业务类型数据传输的RLC子单元;或者,
以轮询的方式将所述来自PDCP单元的、对应于同一RB的PDCP PDU分发给所述多个RLC子单元。
8.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送端设备中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层,所述RLC层包括多个彼此独立的RLC子单元,且所述多个RLC子单元对应于同一逻辑信道,该方法包括:
每个RLC子单元接收所述发送端设备中的报文汇聚协议PDCP层传送给该RLC子单元的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其中,所述PDCP层传送给所述多个RLC子单元的PDCP PDU对应于同一无线承载RB;
每个RLC子单元将所接收到的PDCP PDU转换为RLC PDU,传送给所述发送端设备中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RLC子单元的配置参数彼此独立。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MAC层为每个RLC子单元传送的RLC PDU配置相应的MAC子头,且每个MAC子头包括虚拟逻辑信道标识V-LCID,该V-LCID用于标识该MAC子头所关联的RLC PDU所来自的RLC子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V-LCID是通过MAC子头的预留位形成的;或者是通过预留的LCID形成的。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RLC子单元接收所述发送端设备中的PDCP层传送给该RLC子单元的PDCP PDU之前,还包括:
所述PDCP层生成所述对应于同一RB的PDCP PDU;
将所述对应于同一RB的PDCP PDU分发给所述多个RLC子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对应于同一RB的PDCP PDU分发给所述多个RLC子单元,包括:
按每个PDCP PDU对应的业务类型,将每个PDCP PDU分发给所述多个RLC子单元中适应于该业务类型数据传输的RLC子单元;或者,
以轮询的方式将所述对应于同一RB的PDCP PDU分发给所述多个RLC子单元。
14.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收端设备中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层,所述RLC层包括多个彼此独立的RLC子单元,且所述多个RLC子单元对应于同一逻辑信道,包括:
每个RLC子单元接收所述接收端设备中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传送给该RLC子单元的MAC SDU;
每个RLC子单元将所接收的MAC SDU转换为RLC SDU,传送给所述接收端设备中的报文汇聚协议PDCP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RLC子单元的配置参数彼此独立。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RLC子单元接收所述接收端设备中的MAC层传送给该RLC子单元的MAC SDU之前,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设备中的MAC层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MAC PDU,所述MACPDU包括MAC头和MAC负载,所述MAC负载包括至少一个对端RLC PDU,所述MAC头包括至少一个MAC子头,分别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对端RLCPDU,其中,所述对端RLC PDU中包括第一对端RLC PDU,该第一对端RLCPDU对应的MAC子头包括虚拟逻辑信道标识V-LCID,该V-LCID用于标识所述多个RLC子单元之一;
所述MAC层将所接收的MAC PDU转换为所述至少一个对端RLC PDU;
所述MAC层将所述第一对端RLC PDU传送至所述V-LCID所标识的RLC子单元。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V-LCID是通过MAC子头的预留位形成的;或者是通过预留的LCID形成的。
1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一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8-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9.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一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4-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380002316.8A 2013-07-15 2013-07-15 数据处理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037825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79357 WO2015006896A1 (zh) 2013-07-15 2013-07-15 数据处理装置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82569A true CN103782569A (zh) 2014-05-07
CN103782569B CN103782569B (zh) 2016-09-28

Family

ID=50573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2316.8A Active CN103782569B (zh) 2013-07-15 2013-07-15 数据处理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82569B (zh)
WO (1) WO2015006896A1 (zh)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6106A (zh) * 2015-09-02 2016-01-13 北京星河亮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Lte-a终端测试仪表在载波聚合下mac层数据调度方法
CN106464465A (zh) * 2014-04-21 2017-02-22 阿尔卡特朗讯 用于改进的多载波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69168A (zh) * 2015-08-19 2017-03-0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集成***中多类型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7426776A (zh) * 2016-05-24 2017-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QoS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7809771A (zh) * 2016-09-08 2018-03-16 ***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数据传输方法、c‑rlc实体、d‑rlc实体及小区间mac实体
WO2018127225A1 (zh) * 2017-01-05 2018-07-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数据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用户设备
CN108809563A (zh) * 2017-05-03 2018-11-13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预处理方法和***
WO2018227555A1 (zh) * 2017-06-16 2018-12-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9547168A (zh) * 2017-09-21 2019-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9127289A1 (zh) * 2017-12-28 2019-07-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9996261A (zh) * 2018-12-30 2019-07-09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mac层数据包复制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TWI667903B (zh) * 2017-08-10 2019-08-01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處理封包資料匯聚協定運作的裝置
CN110178431A (zh) * 2017-01-13 2019-08-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中发送数据分组的方法和设备
CN111212398A (zh) * 2017-08-04 2020-05-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支持数据重复的方法、发射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41441A (zh) * 2021-03-23 2021-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与装置
WO2023138446A1 (zh) * 2022-01-18 2023-07-27 ***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网络设备
WO2024087211A1 (zh) * 2022-10-28 2024-05-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配置信息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7871A (zh) * 2009-04-17 2010-10-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逻辑信道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01932128A (zh) * 2009-06-25 2010-12-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链路层的数据收发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2098725A (zh) * 2009-12-15 2011-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网关与中继终端间传输数据的***及方法
US20120250631A1 (en) * 2011-03-31 2012-10-04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ultiplexing Logical Channels in Mixed Licensed and Unlicensed Spectrum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2958102A (zh) * 2011-08-22 2013-03-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rlc分流传输方法及***
CN103201977A (zh) * 2010-11-08 2013-07-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使用多链路pdcp 子层进行多点hsdpa 通信的***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7871A (zh) * 2009-04-17 2010-10-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逻辑信道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01932128A (zh) * 2009-06-25 2010-12-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链路层的数据收发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2098725A (zh) * 2009-12-15 2011-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网关与中继终端间传输数据的***及方法
CN103201977A (zh) * 2010-11-08 2013-07-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使用多链路pdcp 子层进行多点hsdpa 通信的***和方法
US20120250631A1 (en) * 2011-03-31 2012-10-04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ultiplexing Logical Channels in Mixed Licensed and Unlicensed Spectrum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2958102A (zh) * 2011-08-22 2013-03-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rlc分流传输方法及***

Cited B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4465B (zh) * 2014-04-21 2019-08-02 阿尔卡特朗讯 用于改进的多载波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64465A (zh) * 2014-04-21 2017-02-22 阿尔卡特朗讯 用于改进的多载波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69168A (zh) * 2015-08-19 2017-03-0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集成***中多类型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6469168B (zh) * 2015-08-19 2019-11-2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集成***中多类型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46106A (zh) * 2015-09-02 2016-01-13 北京星河亮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Lte-a终端测试仪表在载波聚合下mac层数据调度方法
CN105246106B (zh) * 2015-09-02 2019-02-12 北京星河亮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Lte-a终端测试仪表在载波聚合下mac层数据调度方法
CN107426776A (zh) * 2016-05-24 2017-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QoS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7426776B (zh) * 2016-05-24 2024-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QoS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7809771A (zh) * 2016-09-08 2018-03-16 ***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数据传输方法、c‑rlc实体、d‑rlc实体及小区间mac实体
CN107809771B (zh) * 2016-09-08 2021-08-06 ***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数据传输方法、c-rlc实体、d-rlc实体及小区间mac实体
WO2018127225A1 (zh) * 2017-01-05 2018-07-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数据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用户设备
CN110178431B (zh) * 2017-01-13 2023-04-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中发送数据分组的方法和设备
US11653262B2 (en) 2017-01-13 2023-05-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packe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178431A (zh) * 2017-01-13 2019-08-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中发送数据分组的方法和设备
CN108809563A (zh) * 2017-05-03 2018-11-13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预处理方法和***
CN108809563B (zh) * 2017-05-03 2021-01-01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预处理方法和***
US11323996B2 (en) 2017-06-16 2022-05-0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18227555A1 (zh) * 2017-06-16 2018-12-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0834720B2 (en) 2017-06-16 2020-11-1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RU2740161C1 (ru) * 2017-06-16 2021-01-12 Гуандун Оппо Мобайл Телекоммьюникейшнс Корп., Лтд.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оконе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11212398A (zh) * 2017-08-04 2020-05-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支持数据重复的方法、发射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284296B2 (en) 2017-08-04 2022-03-2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of supporting data replication, transmitting terminal device and receiving terminal device
CN111212398B (zh) * 2017-08-04 2022-11-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支持数据重复的方法、发射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TWI667903B (zh) * 2017-08-10 2019-08-01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處理封包資料匯聚協定運作的裝置
CN109547168B (zh) * 2017-09-21 2021-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9547168A (zh) * 2017-09-21 2019-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9127289A1 (zh) * 2017-12-28 2019-07-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9996261B (zh) * 2018-12-30 2021-04-09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mac层数据包复制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996261A (zh) * 2018-12-30 2019-07-09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mac层数据包复制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3841441A (zh) * 2021-03-23 2021-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与装置
CN113841441B (zh) * 2021-03-23 2022-1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与装置
WO2023138446A1 (zh) * 2022-01-18 2023-07-27 ***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网络设备
WO2024087211A1 (zh) * 2022-10-28 2024-05-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配置信息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06896A1 (zh) 2015-01-22
CN103782569B (zh) 2016-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82569A (zh) 数据处理装置和方法
JP6956065B2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アップリンク制御情報送/受信
CN105684501B (zh) 在移动通信***中使用多个载波传送/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11153931B2 (en)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US8817636B2 (en) Method, system, and equipment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N109168196B (zh) 用于提高多载波环境中的无线电链路性能的***和方法
US11627583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for service transmission
CN106464465B (zh) 用于改进的多载波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6537997A (zh) 用于双连接操作的***和方法
KR102674850B1 (ko) Nr 시스템에서 mr-dc에 대한 단말 능력을 보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TWI687108B (zh) 方法、設備、電腦程式產品及電腦程式
WO2019149248A1 (zh)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11711167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WO2015118037A1 (en) Methods,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performing radio bearer mapping in dual connectivity
US11381347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4040467A1 (zh) 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设备及通信***
CN113647037A (zh) 用于带宽部分的预配置无线电链路切换
WO2020114237A1 (zh) 数据传输方法与通信装置
WO2016161594A1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WO2016147746A1 (ja) ユーザ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TW202347999A (zh) 用於基於應用資料單元(adu)的排程的層2(l2)程序
WO2017211276A1 (zh) 实体管理方法、mac实体、***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KR20150110281A (ko) 복수의 캐리어들을 지원하는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KR20150110275A (ko) 복수의 캐리어들을 지원하는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