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18598A - 通信***、终端、基站以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终端、基站以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18598A
CN103718598A CN201280038266.4A CN201280038266A CN103718598A CN 103718598 A CN103718598 A CN 103718598A CN 201280038266 A CN201280038266 A CN 201280038266A CN 103718598 A CN103718598 A CN 1037185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link
setting
power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82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内涉
今村公彦
秋元阳介
野上智造
中岛大一郎
示泽寿之
铃木翔一
加藤恭之
上村克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7185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85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path lo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终端、通信***以及通信方法,在基站和终端(102)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中,基站(101)能够高效地通知对于终端(102)的控制信息。基站(101)具有向所述终端发送无线资源控制信号的发送部(507),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包括与关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关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此外,基站(101)将与在第1子帧子集发送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包含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的值相关的信息设定为第1值,通知给所述终端,将与在第2子帧子集发送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包含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的值相关的信息与所述第1值独立地设定为第2值,通知给所述终端。

Description

通信***、终端、基站以及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终端、基站以及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3GPP(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LTE-A(LTE-Advanced,LTE-高级)以及IEEE(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的无线LAN、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 Access,全球互通微波接入)等无线通信***中,基站(小区、发送站、发送装置、eNodeB)以及终端(移动终端、接收站、移动站、接收装置、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分别具备多个收发天线,通过利用MIMO(Multi Input Multi 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从而对数据信号进行空间复用,实现高速的数据通信。
在该无线通信***中,为了实现基站与终端的数据通信,基站需要对终端进行各种控制。因此,基站通过使用给定资源对终端通知控制信息,从而进行下行链路以及上行链路中的数据通信。例如,基站通过对终端通知资源的分配信息、数据信号的调制以及编码信息、数据信号的空间复用数信息、发送功率控制信息等,来实现数据通信。这样的控制信息,能够使用非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方法。
此外,下行链路中的使用了MIMO技术的通信方法,能够采用各种方法,例如,能够采用将同一资源分配给不同的终端的多用户MIMO方式、以及多个基站相互协作来进行数据通信的CoMP(CooperativeMultipoint、Coordinated Multipoint,协作多点、多点协作)方式等。
图34是表示进行多用户MIMO方式的一例的图。在图34中,基站3401通过下行链路3404对终端3402进行数据通信,并且通过下行链路3405对终端3403进行数据通信。此时,终端3402以及终端3403进行基于多用户MIMO的数据通信。在下行链路3404以及下行链路3405中使用同一资源。资源由频率方向以及时间方向的资源构成。此外,基站3401通过使用预编码技术等分别对下行链路3404以及下行链路3405控制波束,从而进行相互正交性的维持或者同一信道干扰的降低。据此,基站3401针对终端3402以及终端3403能够实现使用了同一资源的数据通信。
图35是表示进行下行链路CoMP方式的一例的图。在图35中,示出通过覆盖范围广的宏基站3501和覆盖范围比该宏基站3501窄的RRH(Remote Radio Head,远程无线电头端)3502构筑采用了异构网络配置的无线通信***的情况。这里,考虑宏基站3501的覆盖范围构成为包括RRH3502的覆盖范围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情况。在图35所示的例子中,通过宏基站3501、RRH3502构筑异构网络配置,相互协作,从而分别通过下行链路3505以及下行链路3506进行对于终端3504的数据通信。宏基站3501能够通过线路3503连接于RRH3502,与RRH3502收发控制信号、数据信号。线路3503能够采用光纤等有线线路、使用了中继技术的无线线路。此时,通过宏基站3501以及RRH3502分别使用一部分或全部相同的频率(资源),从而能够提高宏基站3501构筑的覆盖范围的区域内的综合的频率利用效率(传输容量)。
终端3504在位于基站3501或者RRH3502的附近的情况下,能够与基站3501或者RRH3502进行单小区通信。而且,终端3504在位于RRH3502构筑的覆盖范围的边缘附近(小区边缘)的情况下,需要针对来自宏基站3501的同一信道干扰的对策。作为宏基站3501和RRH3502的多小区通信(协作通信),正在研究通过采用宏基站3501和RRH3502相互协作的CoMP方式,来减轻或抑制对于小区边缘区域的终端3504的干扰的方法。例如,作为这种CoMP方式,研究有非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方法。
图36是表示进行上行链路CoMP方式的一例的图。在图36中,示出通过覆盖范围广的宏基站3601和覆盖范围比该宏基站窄的RRH(Remote Radio Head,远程无线电头端)3602构筑采用了异构网络配置的无线通信***的情况。这里,考虑宏基站3601的覆盖范围构成为包括RRH3602的覆盖范围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情况。在图36所示的例子中,通过宏基站3601和RRH3602构筑异构网络配置,相互协作,从而分别通过上行链路3605以及上行链路3606进行对于终端3604的数据通信。
宏基站3601能够通过线路3603连接于RRH3602,与RRH3602收发接收信号、控制信号、数据信号。线路3603能够采用光纤等有线线路、使用了中继技术的无线线路。此时,通过宏基站3601以及RRH3602分别使用一部分或全部相同的频率(资源),从而能够提高宏基站3601构筑的覆盖范围的区域内的综合的频率利用效率(传输容量)。
终端3604在位于基站3601或者RRH3602的附近的情况下,能够与基站3601或者RRH3602进行单小区通信。在该情况下,在终端3604位于基站3601附近的情况下,基站3601接收、解调通过上行链路3605而接收到的信号。或者,在终端3604位于RRH3602附近的情况下,RRH3602接收、解调通过上行链路3606而接收到的信号。而且,在终端3604位于RRH3602构筑的覆盖范围的边缘附近(小区边缘)或者基站3601与RRH3602的中间地点附近的情况下,宏基站3601接收通过上行链路3605而接收到的信号,并且RRH3602接收通过上行链路3606而接收到的信号之后,宏基站3601和RRH3602通过线路3603进行这些从终端3604接收到的信号的收发,进行从终端3604接收到的信号的合成,并且进行合成信号的解调。通过这些处理,可期待数据通信的特性改善。这是被称为合成接收(Joint Reception)的方法,作为上行链路多小区(多点)通信(也称为协作通信),通过采用宏基站3601与RRH3602之间相互协作的CoMP方式,从而小区边缘区域、或者宏基站3601与RRH3602的中间附近的区域的数据通信的特性改善成为可能。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Release10)、2011年3月、3GPP TS36.212V10.1.0(2011-03)。
非专利文献2: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Further Advancements forE-UTRA Physical Layer Aspects(Release 9)、2010年3月、3GPP TR36.814V9.0.0(2010-03)。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能够进行CoMP方式这样的协作通信的无线通信***中,根据终端发送的信号被基站、RRH、或者基站和RRH双方的哪一个接收,从而适当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不同。例如,若不必要地以较强的功率发送信号则对其他基站的干扰变大,若以较弱的功率发送信号则不能维持适当的接收质量,存在导致***整体的流量的降低的情况。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终端、基站以及通信方法,在基站和终端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中,能够进行下行链路接收功率的测量以及适当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设定,使得终端能够进行适当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设定。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进行的,所以本发明的通信***,由基站和终端构成,所述通信***的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无线资源控制信号,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包括与关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关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并且向所述终端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所述终端基于与关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第1路径损耗以及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并且基于与关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第2路径损耗以及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并且在检测到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以所述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或者所述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2)此外,本发明的通信***,由基站和终端构成,所述通信***的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无线资源控制信号,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包括与关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关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并且向所述终端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所述终端按照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在第1子帧子集中包含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检测到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基于与关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路径损耗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并且在第2子帧子集中包含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基于与关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路径损耗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并且以与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建立了关联的上行链路子帧且所述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3)此外,本发明的通信***,由基站和终端构成,所述通信***的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无线资源控制信号,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包括与关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关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并且向所述终端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所述终端按照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在第1控制信道区域中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基于与关于所述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路径损耗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并且在第2控制信道区域中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基于与关于所述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路径损耗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并且以所述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4)此外,本发明的终端,与基站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具有:接收部,其接收无线资源控制信号,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包括与关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关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上级层处理部,其基于与关于所述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第1路径损耗,并且基于与关于所述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第2路径损耗;和发送功率控制部,其基于与关于所述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和所述第1路径损耗,设置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并且基于与关于所述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和所述第2路径损耗,设置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
(5)此外,本发明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在第1子帧子集中包含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以所述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信号,在第2子帧子集中包含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以所述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6)此外,本发明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在第1控制信道区域中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以所述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信号,在第2控制信道区域中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以所述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7)此外,本发明的基站,与终端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具有:发送部,其向所述终端发送无线资源控制信号,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包括与关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关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
(8)此外,本发明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将与在第1子帧子集发送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包含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的值相关的信息设定为第1值,通知给所述终端,将与在第2子帧子集发送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包含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的值相关的信息与所述第1值独立地设定为第2值,通知给所述终端。
(9)此外,本发明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接收在第1子帧子集中包含的上行链路子帧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进行解调处理,接收在第2子帧子集中包含的上行链路子帧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不进行解调处理。
(10)此外,本发明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将与配置在第1控制信道区域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包含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相关的信息设定为第1值,通知给所述终端,将与配置在第2控制信道区域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包含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相关的信息与所述第1值独立地设定为第2值,通知给所述终端。
(11)此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是由基站和终端构成的通信***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无线资源控制信号的步骤,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包括与关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关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步骤;和所述终端基于与关于所述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第1路径损耗以及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并且基于与关于所述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第2路径损耗以及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并且在检测到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以所述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或者所述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步骤。
(12)此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是由基站和终端构成的通信***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无线资源控制信号的步骤,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包括与关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关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步骤;和所述终端在第1子帧子集中包含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检测到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基于与关于所述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路径损耗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在与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建立了关联的上行链路子帧中发送上行链路信号,在第2子帧子集中包含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检测到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基于与关于所述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路径损耗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在与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建立了关联的上行链路子帧中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步骤。
(13)此外,在本发明的通信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对于各个与关于所述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关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定与传输路径损失补偿系数α相关的信息。
(14)此外,在本发明的通信***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对于各个与关于所述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关于所述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定与标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功率相关的信息。
(15)此外,在本发明的通信***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对于各个与关于所述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关于所述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定与终端固有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功率相关的信息。
(16)此外,本发明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对于各个与关于所述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关于所述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定与传输路径损失补偿系数α相关的信息。
(17)此外,本发明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对于各个与关于所述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关于所述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定标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功率。
(18)此外,本发明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对于各个与关于所述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关于所述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定与终端固有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功率相关的信息。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基站和终端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中,终端能够进行下行链路接收功率的测量以及适当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设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基站101映射的一个资源块对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基站101映射的一个资源块对的另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处理的详情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站101的构成的概略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终端102的构成的概略框图。
图7是表示基站101映射的信道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CSI-RS设定的详情的图。
图9是表示图4的步骤403中的与第2测量对象设定相关的参数的详情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图4的步骤S403中的与第2测量对象设定相关的参数的详情的另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CSI-RS测量设定的详情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CSI-RS测量设定的详情的另一例的图。
图13是表示图4的步骤S403中的第3测量对象设定以及报告设定的详情的图。
图14是表示第3测量对象设定的详情的一例的图。
图15是表示测量对象EUTRA的详情的图。
图16是表示图4的步骤S403中的第2测量对象设定以及报告设定的详情的图。
图17是表示第2报告设定的详情的图。
图18是表示报告设定的一例的图。
图19是表示测量报告的详情的图。
图20是表示EUTRA测量结果列表的详情的图。
图21是表示第2测量报告的详情的图。
图22是表示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详情的一例的图。
图23是表示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详情的另一例的图。
图24是表示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的详情的图。
图25是表示终端102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定时的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的详情的图。
图26是表示终端102检测上行链路许可的控制信道区域的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的详情的图。
图27是表示本申请的本实施方式中的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的一例的图。
图28是表示各无线资源设定中包含的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和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的一例的图。
图29是表示与第2小区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的一例的图。
图30是表示与第1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和与第2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的一例的图。
图31是表示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的一例的图。
图32是表示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的另一例(另例1)的图。
图33是表示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的另一例(另例2)的图。
图34是表示进行多用户MIMO方式的一例的图。
图35是表示进行下行链路CoMP方式的一例的图。
图36是表示进行上行链路CoMP方式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本第1实施方式中的通信***具备宏基站(基站、发送装置、小区、发送点、发送天线群、发送天线端口群、接收天线端口群、分量载波、eNodeB)、RRH(远程无线电头端(RemoteRadio Head)、远程天线、分布式天线、基站、发送装置、小区、发送点、发送天线群、发送天线端口群、分量载波、eNodeB)以及终端(终端装置、移动终端、接收点、接收终端、接收装置、第3通信装置、发送天线端口群、接收天线群、接收天线端口群、UE)。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的概略图。在图1中,基站(宏基站)101为了与终端102进行数据通信,通过下行链路105以及上行链路106收发控制信息以及信息数据。同样地,RRH103为了与终端102进行数据通信,通过下行链路107以及上行链路108收发控制信息以及信息数据。线路104可以使用光纤等有线线路、利用了中继技术的无线线路。此时,通过宏基站101以及RRH103分别使用一部分或者全部相同的频率(资源),能够提高宏基站101构筑的覆盖范围的区域内的综合的频率利用效率(传输容量)。将这样的在相邻站间(例如,宏基站-RRH间)使用同一频率构筑的网络称为单频网(SFN;SingleFrequency Network)。
此外在图1中从基站101通知小区ID,用于后述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CRS;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终端固有参考信号(DL 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UE-RS;UE-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此外,也可以由RRH103通知小区ID。由RRH103通知的小区ID存在与由基站101通知的小区ID相同的情况,也存在与由基站101通知的小区ID不同的情况。另外,以下所示的基站101有时候指图1所示的基站101以及RRH103。另外,以后所示的在基站101以及RRH103间的说明,也可以指宏基站间、RRH间的说明。
图2是表示基站101以及或者RRH103通过下行链路105或者下行链路107而映射的一个资源块对的一例的图。图2表示了两个资源块(资源块对),一个资源块由频率方向上的12个子载波和时间方向上的7个OFDM符号构成。在一个OFDM符号中,将各个子载波称为资源元素(RE;Resource Element)。资源块对沿频率方向排列,该资源块对的数目可以按每个基站来进行设定。例如,可以将该资源块对的数目设定为6~110个。此时的频率方向的宽度被称为***带宽。此外,资源块对的时间方向被称为子帧。在各个子帧中,将时间方向上前后的7个OFDM符号分别称为时隙。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资源块对也被简称为资源块(RB;ResourceBlock)。
划了影线的资源元素中的R0~R1分别表示天线端口0~1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CRS)。这里,图2所示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是2个天线端口的情况,但是可以改变其数目,例如,能够映射针对一个天线端口或4个天线端口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此外,小区固有参考信号最大能够设定于4个天线端口(天线端口0~3)。
此外,存在基站101以及RRH103分别在不同的资源元素分配上述R0~R1的情况,也存在基站101以及RRH103在相同的资源元素分配上述R0~R1的情况。例如,在基站101以及RRH103分别在不同的资源元素以及、或者不同的信号序列分配上述R0~R1的情况下,终端102可以使用小区固有参考信号个别计算各自的接收功率(接收信号功率)。尤其,在由基站101以及RRH103通知的小区ID不同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如前所述的设定。
作为另外的示例,存在仅基站101在一部分资源元素分配上述R0~R1,而RRH103不在任何资源元素分配上述R0~R1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终端102可以根据小区固有参考信号计算宏基站101的接收功率。尤其在仅由基站101通知小区ID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如前所述的设定。作为另外的示例,在基站101以及RRH103在相同的资源元素分配上述R0~R1,并且从基站101以及RRH103发送了相同的序列的情况下,终端102可以使用小区固有参考信号计算被合成的接收功率。尤其在从基站101以及RRH103通知的小区ID相同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如前所述的设定。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例如,算出功率的说法包括算出功率的值,计算功率的说法包括计算功率的值,测量功率的说法包括测量功率的值,报告功率的说法包括报告功率的值。如此,功率这一表达,酌情也包括功率的值的意思。
划了影线的资源元素中的D1~D2分别表示CDM(Code DivisionMultiplexing,码分复用)组1~CDM组2的终端固有参考信号(DL DMRS,UE-RS)。此外,CDM组1以及CDM组2的终端固有参考信号分别通过沃尔什(Walsh)码等正交码被CDM。此外,CDM组1以及CDM组2的终端固有参考信号相互被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频分复用)。这里,基站101根据映射于该资源块对的控制信号、数据信号,使用8个天线端口(天线端口7~14),可以映射最大到8秩(rank)的终端固有参考信号。此外,基站101可以根据映射终端固有参考信号的秩数,改变CDM的扩频码长、被映射的资源元素的数目。
例如,秩数为1~2的情况下的终端固有参考信号,作为天线端口7~8,由2码片(chip)的扩频码长构成,被映射于CDM组1。秩数为3~4的情况下的终端固有参考信号,除了天线端口7~8之外还作为天线端口9~10,由2码片的扩频码长构成,还被映射于CDM组2。秩数为5~8的情况下的终端固有参考信号,作为天线端口7~14,由4码片的扩频码长构成,被映射于CDM组1以及CDM组2。
此外,在终端固有参考信号中,与各天线端口对应的正交码还重叠扰频码。该扰频码,基于从基站101通知的小区ID以及扰频ID而生成。例如,根据基于从基站101通知的小区ID以及扰频ID而生成的伪噪声序列,生成扰频码。例如,扰频ID是表示0或者1的值。此外,表示所使用的扰频ID以及天线端口的信息被联合编码,并且还可以使表示扰频ID以及天线端口的信息索引化。
由图2的划了影线的资源元素中排头的第1~3个OFDM符号构成的区域,被设定为配置第1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区域。此外,关于配置第1控制信道的区域,基站101可以按每个子帧设定其OFDM符号数。此外,由涂白的资源元素构成的区域,表示配置第2控制信道(X-PDCCH)或者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物理数据信道)的区域。此外,基站101能够按每个资源块对来设定配置第2控制信道或者共享信道的区域。此外,映射于第2控制信道的控制信号或映射于共享信道的数据信号的秩数、与映射于第1控制信道的控制信号的秩数,可以分别被设定为不同。
这里,可以根据通信***使用的频率带宽(***带宽),来改变资源块的数目。例如,基站101能够在***频带使用6~110个资源块,将该单位也称为分量载波(CC;Component Carrier,Carrier Component)。进而,基站101能够对于终端102通过频率聚合(载波聚合)设定多个分量载波。例如,基站101可以对终端102在频率方向上连续以及/或者非连续地设定5个分量载波,由20MHz构成一个分量载波,使通信***总计能够使用的带宽为100MHz。
这里,使用给定调制方式、编码方式,对控制信息实施调制处理、纠错编码处理等,生成控制信号。经由第1控制信道(第1物理控制信道)、或者与第1控制信道不同的第2控制信道(第2物理控制信道),来收发控制信号。其中,这里所说的物理控制信道是物理信道的一种,是在物理帧上所规定的控制信道。
另外,从一个观点来看,第1控制信道是使用与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相同的发送端口(天线端口)的物理控制信道。此外,第2控制信道是使用与终端固有参考信号相同的发送端口的物理控制信道。终端102对于映射于第1控制信道的控制信号使用小区固有参考信号进行解调,对于映射于第2控制信道的控制信号使用终端固有参考信号进行解调。小区固有参考信号是小区内的全部终端102共同的参考信号,因为被***在***频带的全部资源块中,所以是任何终端102都能够使用的参考信号。因此,第1控制信道可以由任何终端102进行解调。另一方面,终端固有参考信号是仅***在被分配的资源块中的参考信号,可以与数据信号相同地自适应地进行波束形成处理。因此,在第2控制信道中,能够获得自适应波束形成的增益。
此外,从不同的观点来看,第1控制信道是位于物理子帧的前部的OFDM符号上的物理控制信道,可以配置在这些OFDM符号上的***带宽(分量载波(CC;Component Carrier))全域。此外,第2控制信道是位于物理子帧的第1控制信道的后方的OFDM符号上的物理控制信道,可以配置在这些OFDM符号上的***带宽内的一部分频带。因为第1控制信道被配置在位于物理子帧的前部的控制信道专用的OFDM符号上,所以能够在物理数据信道用的后部的OFDM符号之前进行接收以及解调。
此外,仅监视(monitoring)控制信道专用的OFDM符号的终端102也能够接收。此外,因为用于第1控制信道的资源可以扩散在CC全域进行配置,所以对于第1控制信道的小区间干扰能够被随机化。另一方面,第2控制信道被配置在通信中的终端102通常接收的共享信道(物理数据信道)用的后部的OFDM符号上。此外,基站101通过对第2控制信道进行频分复用,能够使第2控制信道彼此或者第2控制信道和物理数据信道进行正交复用(无干扰的复用)。
此外,从不同的观点来看,第1控制信道是小区固有的物理控制信道,是空闲状态的终端102以及连接状态的终端102双方能够取得的物理信道。此外,第2控制信道是终端固有的物理控制信道,是仅连接状态的终端102能够取得的物理信道。这里,所谓空闲状态,是指基站101没有积蓄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的信息的状态(RRC_IDLE状态)等、不能立即进行数据收发的状态。另一方面,所谓连接状态,是指终端102保持有网络的信息的状态(RRC_CONNECTED状态)等、能够立即进行数据收发的状态。
第1控制信道是不依赖于终端固有的RRC信令(signaling)而终端102能够接收的信道。第2控制信道是由终端固有的RRC信令所设定的信道,是通过终端固有的RRC信令而终端102能够接收的信道。即,第1控制信道是通过预先限定的设定,任何终端都能够接收的信道,第2控制信道是容易进行终端固有的设定变更的信道。
图3是表示映射了8天线端口用的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或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的资源块对的图。图3示出映射基站的天线端口数(CSI端口数)为8时的CSI-RS的情况。此外,图3表现了一个子帧内的2个资源块。
图3的涂黑或者划了斜线的资源元素中,分别用D1~D2表示CDM组编号1~2的终端固有参考信号(数据信号解调用参考信号),分别用C1~C4表示CDM组编号1~4的CSI-RS。而且,在映射了这些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素以外的资源元素,映射数据信号或者控制信号。
CSI-RS,在各个CDM组中,使用2码片的正交码(沃尔什码),在各个正交码分配CSI端口(CSI-RS的端口(天线端口、资源网格)),按每2CSI端口进行码分复用(CDM;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而且,各个CDM组被频分复用。使用4个CDM组,映射CSI端口1~8(天线端口15~22)的8天线端口的CSI-RS。例如,在CSI-RS的CDM组C1中,CSI端口1以及2(天线端口15以及16)的CSI-RS被CDM、被映射。在CSI-RS的CDM组C2中,CSI端口3以及4(天线端口17以及18)的CSI-RS被CDM、被映射。在CSI-RS的CDM组C3中,CSI端口5以及6(天线端口19以及20)的CSI-RS被CDM、被映射。在CSI-RS的CDM组C4中,CSI端口7以及8(天线端口21以及22)的CSI-RS被CDM、被映射。
在基站101的天线端口数为8的情况下,基站101能够将数据信号或者控制信号的层数(秩数、空间复用数、DMRS端口数)最大设为8,例如,能够将数据信号的层数设为2、将控制信号的层数设为1。终端固有参考信号(DL DMRS、UE-RS),在各个CDM组中,根据层数,使用2码片或者4码片的正交码,每2层或者4层被CDM。而且,终端固有参考信号的各个CDM组被频分复用。使用2个CDM组,映射DMRS端口1~8(天线端口7~14)的8层的终端固有参考信号。
此外,基站101能够发送天线端口数为1、2或者4时的CSI-RS。基站101能够使用图3所示的CSI-RS的CDM组C1,发送1天线端口用或者2天线端口用的CSI-RS。基站101能够使用图3所示的CSI-RS的CDM组C1、C2,发送4天线端口用的CSI-RS。
此外,存在基站101以及RRH103分别将不同的资源元素分配给上述C1~C4的任一个的情况,也存在将相同的资源元素分配给上述C1~C4的任一个的情况。例如,在基站101以及RRH103分别将不同的资源元素以及、或者不同的信号序列分配给上述C1~C4的任一个的情况下,终端102能够使用CSI-RS个别地算出基站101以及RRH103的各自的接收功率(接收信号功率)以及各自的传输路径状态。在另外的示例中,在基站101以及RRH103将相同的资源元素分配给上述C1~C4的任一个,并且从基站101以及RRH103发送了相同的序列的情况下,终端102使用CSI-RS能够算出被合成的接收功率。
接下来在图4的流程图中,示出如下情况:终端102对参考信号(小区固有参考信号、CSI-RS)进行测量,向基站101进行接收功率的报告(report),基于所测量的结果计算路径损耗,基于所计算出的路径损耗计算上行链路发送功率,以所计算出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进行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在步骤S403中,基站101进行与参考信号的测量以及报告相关的终端102的参数设定。在步骤S403可以设定与第2测量对象设定、第2报告设定以及第3测量对象设定、第3报告设定相关的参数。这里虽然未进行图示,但是在终端102中第1测量对象设定可以预先进行设定,第1测量对象设定的测量对象(第1测量对象)总是天线端口0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或者天线端口0和1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
即,第1测量对象设定,可以将预先指定的特定参考信号以及天线端口作为对象。另一方面,由基站101所设定的第2测量对象设定将CSI-RS作为对象,可以设定成为其测量对象的资源(天线端口)。此外,成为第2测量对象的资源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对于这些参数的详情进行后述。此外,由基站101设定的第3测量对象设定,也可以包括后述那样的用于从未连接的小区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测量的设定。例如,成为第3测量对象设定的测量对象(第3测量对象)的参考信号可以总是天线端口0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或者天线端口0和1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即,存在将未连接的小区的预先指定的特定参考信号以及特定天线端口作为对象的可能性。
另外,这里所说的未连接的小区,可以是指由RRC未设定参数的状态的小区。此外若从其他观点来表述,则从未连接的小区发送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可以使用与从所述已连接的小区发送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不同的物理ID(物理小区ID)来生成。这里,通过基站101由第3测量对象设定将物理ID(物理小区ID)、载波频率(中心频率)等通知给终端102,从而终端102能够测量从未连接的小区(未设定RRC参数的小区)发送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参考图15)。此外,在第2报告设定以及第3报告设定中包含与发送成为终端102对测量结果进行测量报告的触发器的事件等的定时相关的设定等。
接下来进行关于步骤S405的说明。在步骤S405中,终端102在进行了前述的第1测量对象设定的情况下,测量由第1测量对象设定所设定的第1测量对象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在进行了前述的第2测量对象设定的情况下,测量由第2测量对象设定所设定的第2测量对象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此外,终端102在进行了第3测量对象设定的情况下,测量由第3测量对象设定所设定的第3测量对象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接下来进行对于步骤S407的说明。可以在步骤S407中设定与第1测量报告以及/或者第2测量报告相关的参数。这里,第1测量报告可以是与由前述的第1测量对象设定以及/或者第3测量对象设定所设定的测量对象的接收信号功率相关的报告。另一方面,第2测量报告可以是与由前述的第2测量对象设定所设定的测量对象的接收信号功率相关的报告。
此外,前述的第2测量报告,与由第2测量对象设定所设定的第2测量对象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RSRP:Reference Signal Recieved Power)的一个或者多个测量结果的几个相关。另外,在前述的第2测量报告中,有可能还设定将第2测量对象中的任一资源的测量结果作为报告对象。将前述的任一资源的测量结果作为报告对象,可以利用与CSI端口1~8(天线端口15~22)关联的索引进行通知,也可以利用与频率时间资源关联的索引进行通知。由此,在步骤S407中,在设定了前述的第1测量报告的情况下,报告通过第1测量对象设定以及/或者第3测量对象设定所设定的第1测量对象以及/或者第3测量对象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的测量结果,在设定了前述的第2测量报告的情况下,报告通过第2测量对象设定所设定的第2测量对象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的一个或者多个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个。另外,在前述那样的第2测量报告中,有可能还设定将第2测量对象中的任一资源的测量结果作为报告对象。
接下来进行对于步骤S408的说明。在步骤S408中,可以进行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UplinkPowerControl、TPC Command等)。在该参数中可以包含用于将基于通过前述的第1测量对象设定和第1测量报告所测量以及报告的接收信号功率的第1路径损耗、或基于通过前述的第2测量对象设定和第2测量报告所测量以及报告的接收信号功率的第2路径损耗的哪个使用于用于计算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时的路径损耗的参数设定。对于这些参数的详情进行后述。
接下来进行对于步骤S409的说明。在本步骤S409中,进行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计算。在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计算中,使用基站101(或者RRH103)与终端102间的下行链路路径损耗,而该下行链路路径损耗,可以根据由步骤S405测量到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即第1测量对象的测量结果、或者CSI-RS的接收信号功率、即第2测量对象的测量结果进行计算。另外,在计算路径损耗时,还需要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所以可以在前述的第2测量对象设定中包含与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相关的信息。
因此,在终端102中保持了基于由第1测量对象设定所设定的第1测量对象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而求出的第1路径损耗以及基于由第2测量对象设定所设定的第2测量对象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而求出的第2路径损耗。终端102按照在步骤S403设定的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使用所述第1以及第2路径损耗的任一个进行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计算。接下来进行对于步骤S411的说明。在步骤S411中基于步骤S409中所求出的发送功率值,进行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基站101的构成的概略框图。如图所示,基站101构成为包括上级层处理部501、控制部503、接收部505、发送部507、信道测量部509、以及收发天线511。此外,上级层处理部501构成为包括无线资源控制部5011、SRS设定部5013和发送功率设定部5015。此外,接收部505构成为包括解码部5051、解调部5053、复用分离部5055和无线接收部5057。此外,发送部507构成为包括编码部5071、调制部5073、复用部5075、无线发送部5077和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5079。
上级层处理部501进行分组数据汇集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的处理。
上级层处理部501具备的无线资源控制部5011生成或者从上级节点取得下行链路的各信道中配置的信息,输出给发送部507。此外,无线资源控制部5011从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之中分配终端102配置作为上行链路的数据信息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的无线资源。此外,无线资源控制部5011从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之中决定用于配置作为下行链路的数据信息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的无线资源。无线资源控制部5011生成表示该无线资源的分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通过发送部发送给终端102。无线资源控制部5011在分配用于配置PUSCH的无线资源时,基于从信道测量部509输入的上行链路的信道测量结果,优先分配信道质量好的无线资源。这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根据用途来形成格式。另外,还存在将使用于PUSCH的调度、发送功率控制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称为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此外,还存在将使用于PDSCH的调度、PUCCH的发送功率控制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称为下行链路许可(下行链路分配)的情况。此外,利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从基站向终端发送这些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
上级层处理部501基于从终端102由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通知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ACK/NACK、信道质量信息、调度请求)、以及从终端102通知的缓冲器状况、无线资源控制部5011设定的终端102各自的各种设定信息,为了进行接收部505以及发送部507的控制而生成控制信息,输出给控制部503。
SRS设定部5013设定用于预定终端102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用的无线资源的子帧即探测子帧、以及在探测子帧内为了发送SRS而预定的无线资源的带宽,生成与所述设定相关的信息作为***信息(System Information),通过发送部507,由PDSCH进行广播发送。此外,SRS设定部5013对各个终端102设定周期性地发送周期性SRS的子帧、频带、以及周期性SRS的CAZAC序列所用的循环移位的量,生成包含与所述设定相关的信息的信号作为无线资源控制信号(RRC信号(Radio Resource Control Signal)),通过发送部507由PDSCH通知给各个终端102。
此外,SRS设定部5013对各个终端102设定发送非周期性SRS的频带、以及非周期性SRS的CAZAC序列所用的循环移位的量,生成包含与所述设定相关的信息的信号作为无线资源控制信号,通过发送部507,由PDSCH通知给各个终端102。此外,SRS设定部在请求终端102发送非周期性SRS的情况下,生成表示请求终端102发送非周期性SRS的SRS请求,通过发送部507由PDCCH通知给终端102。
发送功率设定部5015设定PUCCH、PUSCH、周期性SRS、以及非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具体而言,发送功率设定部5015根据表示来自相邻的基站的干扰量的信息、从相邻的基站通知的表示给予相邻的基站101的干扰量的信息、以及从信道测量部509输入的信道的质量等,使得PUSCH等满足给定信道质量,并且考虑对相邻的基站的干扰,设定终端102的发送功率,将表示所述设定的信息通过发送部507发送给终端102。
具体而言,发送功率设定部5015设定后述的数式(1)的PO_PUSCH、α、周期性SRS用的PSRS_OFFSET(0)(第1参数(pSRS-Offset))、非周期性SRS用的PSRS_OFFSET(1)(第2参数(pSRS-OffsetAp-r10)),生成包含表示所述设定的信息的信号作为无线资源控制信号,通过发送部507由PDSCH通知给各个终端102。此外,发送功率设定部5015设定用于计算数式(1)以及数式(4)的f的TPC命令,生成表示TPC命令的信号,通过发送部507,由PDCCH通知给各个终端102。另外,这里所说的的α,是与路径损耗值一起用于数式(1)以及数式(4)的发送功率计算、并且表示补偿路径损耗的程度的系数,换言之,是根据路径损耗来决定使功率增减怎样的程度的系数。α通常取0~1的值,若是0则不进行与路径损耗相应的功率补偿,若是1则使终端102的发送功率进行增减,使得在基站101中不产生路径损耗的影响。
控制部503基于来自上级层处理部501的控制信息,生成进行接收部505以及发送部507的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部503将所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给接收部505以及发送部507从而进行接收部505以及发送部507的控制。
接收部505按照从控制部503输入的控制信号,对通过收发天线511从终端102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并且将解码后的信息输出给上级层处理部501。无线接收部5057将通过收发天线511接收到的上行链路的信号变换(下变频)为中间频率(IF;IntermediateFrequency),去除不必要的频率成分,控制放大等级使得适当维持信号电平,基于接收到的信号的同相成分以及正交成分进行正交解调,将正交解调后的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无线接收部5057从变换后的数字信号去除相当于保护间隔(Guard Interval:GI)的部分。无线接收部5057对去除了保护间隔的信号进行高速傅立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提取频域的信号输出给复用分离部5055。
复用分离部5055将从无线接收部5057输入的信号分别分离为PUCCH、PUSCH、UL DMRS、SRS等的信号。另外,基于预先由基站101决定并通知给了各终端102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来进行该分离。此外,复用分离部5055根据从信道测量部509输入的传输路径的估计值,进行PUCCH和PUSCH的传输路径的补偿。此外,复用分离部5055将分离出的UL DMRS以及SRS输出给信道测量部509。
解调部5053对PUSCH进行逆离散傅立叶变换(Inverse DiscreteFourier Transform;IDFT),取得调制符号,对于PUCCH和PUSCH的各个调制符号,使用二相相移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16值正交振幅调制(16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16QAM)、64值正交振幅调制(64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ion;64QAM)等的预先决定的、或者基站101利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预先向各个终端102通知的调制方式,进行接收信号的解调。
解码部5051对解调后的PUCCH和PUSCH的编码比特,以预先决定的编码方式的、预先决定的或者基站101利用上行链路许可(UL grant)通知给终端102的编码率,进行解码,将解码后的数据信息和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输出给上级层处理部501。
信道测量部509根据从复用分离部5055输入的上行链路解调参考信号UL DMRS和SRS测量传输路径的估计值、信道的质量等,并且输出给复用分离部5055以及上级层处理部501。
发送部507按照从控制部503输入的控制信号,生成下行链路的参考信号(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对从上级层处理部501输入的数据信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编码以及调制,复用PDCCH、PDSCH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通过收发天线511向终端102发送信号。
编码部5071对从上级层处理部501输入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数据信息进行Turbo编码、卷积编码、块编码等的编码。调制部5073对编码比特以QPSK、16QAM、64QAM等的调制方式进行调制。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5079生成基于用于识别基站101的小区标识符(Cell ID)等以预先决定的规则求出的、终端102已知的序列作为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复用部5075对调制后的各信道和生成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
无线发送部5077对复用后的调制符号进行逆高速傅立叶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IFFT),进行OFDM方式的调制,对OFDM调制后的OFDM符号附加保护间隔,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将基带的数字信号变换为模拟信号,由模拟信号生成中间频率的同相成分以及正交成分,去除对于中间频带的多余的频率成分,将中间频率的信号变换(上变频)为高频的信号,去除多余的频率成分,进行功率放大,输出到收发天线511从而进行发送。另外,这里未进行图示,但是考虑RRH103也是与基站101同样的构成。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终端102的构成的概略框图。如图所示,终端102构成为包括上级层处理部601、控制部603、接收部605、发送部607、信道测量部609、以及收发天线611。此外,上级层处理部601构成为包括无线资源控制部6011、SRS控制部6013和发送功率控制部6015。此外,接收部605构成为包括解码部6051、解调部6053、复用分离部6055和无线接收部6057。此外,发送部607构成为包括编码部6071、调制部6073、复用部6075和无线发送部6077。
上级层处理部601将通过用户的操作等而生成的上行链路的数据信息输出给发送部。此外,上级层处理部601进行分组数据汇集协议层、无线链路控制层、无线资源控制层的处理。
上级层处理部601具备的无线资源控制部6011进行本装置的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此外,无线资源控制部6011生成上行链路的各信道中配置的信息,输出给发送部607。无线资源控制部6011基于利用从基站101由PDCCH所通知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由PDSCH所通知的无线资源控制信息所设定的无线资源控制部6011管理的本装置的各种设定信息,为了进行接收部605以及发送部607的控制而生成控制信息,输出给控制部603。
上级层处理部601具备的SRS控制部6013从接收部605取得表示预定用于发送基站101广播的SRS的无线资源的子帧即探测子帧(SRS子帧、SRS发送子帧)、和在探测子帧内为了发送SRS而预定的无线资源的带宽的信息、以及表示发送基站101通知给本装置的周期性SRS的子帧、频带、和周期性SRS的CAZAC序列所用的循环移位的量的信息、以及表示发送基站101通知给本装置的非周期性SRS的频带、和非周期性SRS的CAZAC序列所用的循环移位的量的信息。
SRS控制部6013按照所述信息来进行SRS发送的控制。具体而言,SRS控制部6013按照与所述周期性SRS相关的信息控制发送部607,使得一次或者周期性地发送周期性SRS。此外,SRS控制部6013在从接收部605输入的SRS请求(SRS指示符)中请求了发送非周期性SRS的情况下,按照与所述非周期性SRS相关的信息将非周期性SRS发送预先决定的次数(例如,1次)。
上级层处理部601具备的发送功率控制部6015向控制部603输出控制信息,使得基于表示PUCCH、PUSCH、周期性SRS、以及非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的设定的信息,进行发送功率的控制。具体而言,发送功率控制部6015基于从接收部605取得的PO_PUSCH、α、周期性SRS用的PSRS_OFFSET(0)(第1参数(pSRS-Offset))、非周期性SRS用的PSRS_OFFSET(1)(第2参数(pSRS-OffsetAp-r10))、以及TPC命令,根据数式(4)分别控制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和非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另外,发送功率控制部6015针对PSRS_OFFSET根据周期性SRS或非周期性SRS来切换参数。
控制部603基于来自上级层处理部601的控制信息,生成进行接收部605以及发送部607的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部603将所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给接收部605以及发送部607来进行接收部605以及发送部607的控制。
接收部605按照从控制部603输入的控制信号,对通过收发天线611从基站101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并且将解码后的信息输出给上级层处理部601。
无线接收部6057将通过各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下行链路的信号变换(下变频)为中间频率,去除不必要的频率成分,控制放大等级,使得适当维持信号电平,并且基于所接收到的信号的同相成分以及正交成分,进行正交解调,将正交解调后的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无线接收部6057从变换后的数字信号去除相当于保护间隔的部分,对去除了保护间隔的信号进行高速傅立叶变换,提取频域的信号。
复用分离部6055将所提取的信号分别分离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SCH、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RS(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另外,基于利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通知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等,进行该分离。此外,复用分离部6055根据从信道测量部609输入的传输路径的估计值进行PDCCH和PDSCH的传输路径的补偿。此外,复用分离部6055将分离出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输出给信道测量部609。
解调部6053对PDCCH进行QPSK调制方式的解调,并输出给解码部6051。解码部6051尝试PDCCH的解码,在解码成功的情况下,将解码后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输出给上级层处理部601。解调部6053对PDSCH进行QPSK、16QAM、64QAM等的由下行链路控制信息通知的调制方式的解调,并输出给解码部6051。解码部6051进行对于由下行链路控制信息通知的编码率的解码,将解码后的数据信息输出给上级层处理部601。
信道测量部609根据从复用分离部6055输入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测量下行链路的路径损耗,并且将测量出的路径损耗输出给上级层处理部601。此外,信道测量部609根据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计算下行链路的传输路径的估计值,并且输出给复用分离部6055。
发送部607按照从控制部603输入的控制信号,生成UL DMRS以及/或者SRS,对从上级层处理部601输入的数据信息进行编码以及调制,对PUCCH、PUSCH、以及所生成的UL DMRS以及/或者SRS进行复用,调整PUCCH、PUSCH、UL DMRS、以及SRS的发送功率,通过收发天线611发送给基站101。
编码部6071对从上级层处理部601输入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数据信息进行Turbo编码、卷积编码、块编码等的编码。调制部6073对从编码部6071输入的编码比特以BPSK、QPSK、16QAM、64QAM等的调制方式进行调制。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6079生成基于用于识别基站101的小区标识符、配置UL DMRS以及SRS的带宽等以预先决定的规则所求出的、基站101已知的CAZAC序列。此外,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6079按照从控制部603输入的控制信号,对所生成的UL DMRS以及SRS的CAZAC序列给予循环移位。
复用部6075按照从控制部603输入的控制信号对PUSCH的调制符号进行并行排列后进行离散傅立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并且复用PUCCH和PUSCH的信号和所生成的UL DMRS以及SRS。
无线发送部6077对复用了的信号进行逆高速傅立叶变换,进行SC-FDMA方式的调制,对SC-FDMA调制后的SC-FDMA符号附加保护间隔,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将基带的数字信号变换为模拟信号,根据模拟信号生成中间频率的同相成分以及正交成分,去除对于中间频带的多余的频率成分,将中间频率的信号变换(上变频)为高频的信号,去除多余的频率成分,进行功率放大,输出到收发天线611从而进行发送。
图7是表示基站101映射的信道的一例的图。图7示出将由12个资源块对所构成的频带设为***带宽的情况。作为第1控制信道的PDCCH被配置在子帧中的排头的1~3的OFDM符号。跨***带宽配置第1控制信道的频率方向。此外,共享信道在子帧中被配置在第1控制信道以外的OFDM符号。
这里,说明PDCCH的构成的详情。PDCCH由多个控制信道元素(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构成。在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使用的CCE的数目,依赖于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带宽、构成PDCCH的OFDM符号数、和与用于通信的基站101的发送天线的数目相应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发送端口数。CCE由多个下行链路资源元素(由一个OFDM符号以及一个子载波所规定的资源)构成。
在基站101与终端102之间所使用的CCE中,带有用于识别CCE的编号。基于预先决定的规则进行CCE的编号。这里,CCE t表示CCE编号t的CCE。PDCCH通过由多个CCE构成的聚合(CCE Aggregation)而构成。将构成该聚合的CCE的数目称为“CCE聚合等级”(CCE aggregationlevel)。在基站101中按照PDCCH中设定的编码率、PDCCH中包含的DCI的比特数,来设定构成PDCCH的CCE聚合等级。另外,预先决定对于终端102有可能使用的CCE聚合等级的组合。此外,将由n个CCE构成的聚合称为“CCE聚合等级n”。
一个资源元素组(REG;Resource Element Group)由频域的相邻的4个下行链路资源元素构成。而且,一个CCE由在频域以及时域分散的9个不同的资源元素组构成。具体而言,对于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整体,对进行了编号的全部资源元素组使用块交织器以资源元素组单位进行交织,由交织后的编号连续的9个资源元素组构成一个CCE。
在各终端102中,设定检索PDCCH的区域SS(Search space,搜索空间)。SS由多个CCE构成。从最小的CCE开始由编号连续的多个CCE构成SS,预先决定编号连续的多个CCE的数目。各CCE聚合等级的SS由多个PDCCH的候补的聚合体构成。SS被分类为:从最小的CCE起编号在小区内公共的CSS(Cell-specific SS)、和从最小的CCE起编号为终端固有的USS(UE-specific SS)。在CSS中能够配置:分配了***信息或者与寻呼相关的信息等多个终端102读取的控制信息的PDCCH、或者分配了表示向下位的发送方式的回退(fall back)、随机接入的指示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许可的PDCCH。
基站101使用终端102中所设定的SS内的1个以上的CCE发送PDCCH。终端102使用SS内的1个以上的CCE进行接收信号的解码,进行用于检测发往自身的PDCCH的处理(称为盲解码)。终端102设定按每个CCE聚合等级而不同的SS。之后,终端102使用按每个CCE聚合等级而不同的SS内的预先决定的组合的CCE进行盲解码。换言之,终端102对按每个CCE聚合等级而不同的SS内的各PDCCH的候补进行盲解码。将终端102中的这一系列的处理称为PDCCH的监控。
第2控制信道(X-PDCCH、PDCCH on PDSCH、Extended PDCCH、Enhanced PDCCH、E-PDCCH)被配置在第1控制信道以外的OFDM符号。第2控制信道和共享信道被配置在不同的资源块。此外,按每个终端102设定可以配置第2控制信道和共享信道的资源块。此外,在可以配置第2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块中,可以设定发往本装置或者发往其他终端的共享信道(数据信道)。此外,配置第2控制信道的OFDM符号的开始位置,能够采用与共享信道相同的方法。即,基站101将第1控制信道的一部分资源设定为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通过映射表示第1控制信道的OFDM符号数的信息能够实现。
此外,配置第2控制信道的OFDM符号的开始位置,可以预先进行规定,例如,设为子帧中的排头的第4个OFDM符号。此时,在第1控制信道的OFDM符号的数目为2以下的情况下,将配置第2控制信道的资源块对中的第2~3个OFDM符号设为空而不映射信号。另外,被设定为空的资源,能够进而被映射其他控制信号、数据信号。此外,构成第2控制信道的OFDM符号的开始位置,能够通过上级层的控制信息来进行设定。此外,图7所示的子帧被时间复用,第2控制信道能够按每个子帧进行设定。
作为用于检索X-PDCCH的SS,能够与PDCCH同样地由多个CCE构成SS。即,由作为图7所示的第2控制信道的区域而设定的区域内的多个资源元素构成资源元素组,进而由多个资源元素构成CCE。据此,与上述PDCCH的情况同样地能够构成用于检索(监控)X-PDCCH的SS。
或者,作为用于检索X-PDCCH的SS,也可以与PDCCH不同,由一个以上的资源块构成SS。即,以作为图7所示的第2控制信道的区域而设定的区域内的资源块为单位,通过由一个以上的资源块构成的聚合(RB Aggregation)来构成用于检索X-PDCCH的SS。将构成该聚合的RB的数目称为“RB聚合等级”(RB aggregation level)。从最小的RB起由编号连续的多个RB构成SS,编号连续的一个以上的RB的数目被预先决定。各RB聚合等级的SS由多个X-PDCCH的候补的聚合体构成。
基站101使用终端102中所设定的SS内的1个以上的RB发送X-PDCCH。终端102使用SS内的1个以上的RB进行接收信号的解码,进行用于检测发往自身的X-PDCCH的处理(盲解码)。终端102按每个RB聚合等级设定不同的SS。之后,终端102使用按每个RB聚合等级而不同的SS内的预先决定的组合的RB进行盲解码。换言之,终端102对按每个RB聚合等级而不同的SS内的各X-PDCCH的候补进行盲解码(监控X-PDCCH)。
在基站101对终端102通过第2控制信道通知控制信号的情况下,基站101对终端102设定第2控制信道的监控,向第2控制信道映射对终端102的控制信号。此外,在基站101对终端102通过第1控制信道通知控制信号的情况下,基站101对终端102不设定第2控制信道的监控,而向第1控制信道映射对终端102的控制信号。
另一方面,终端102在由基站101设定了第2控制信道的监控的情况下,针对第2控制信道对发往终端102的控制信号进行盲解码。此外,终端102在没有由基站101设定第2控制信道的监控的情况下,针对第2控制信道不进行发往终端102的控制信号的盲解码。
以下,说明向第2控制信道映射的控制信号。向第2控制信道映射的控制信号,按每个对于一个终端102的控制信息而被处理,与数据信号同样地进行扰频处理、调制处理、层映射处理、预编码处理等。此外,向第2控制信道映射的控制信号,与终端固有参考信号一起在终端102进行固有的预编码处理。此时,优选在终端102中通过适合的预编码权重进行预编码处理。例如,对同一资源块内的第2控制信道的信号和终端固有参考信号进行共同的预编码处理。
此外,向第2控制信道映射的控制信号,可以在子帧中的前方的时隙(第1时隙)和后方的时隙(第2时隙)分别包含不同的控制信息进行映射。例如,在子帧中的前方的时隙中,映射包含基站101对终端102发送的数据信号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分配信息(下行链路分配信息)的控制信号。此外,在子帧中的后方的时隙中,映射包含终端102对基站101发送的数据信号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分配信息(上行链路分配信息)的控制信号。另外,也可以在子帧中的前方的时隙中,映射包含基站101对终端102的上行链路分配信息的控制信号,在子帧中的后方的时隙中,映射包含终端102对基站101的下行链路分配信息的控制信号。
此外,也可以在第2控制信道中的前方以及/或者后方的时隙中映射对于终端102或者其他终端102的数据信号。此外,也可以在第2控制信道中的前方以及/或者后方的时隙中映射对于终端102或者设定了第2控制信道的终端(包括终端102)的控制信号。
此外,向第2控制信道映射的控制信号中,通过基站101复用终端固有参考信号。终端102对向第2控制信道映射的控制信号通过被复用的终端固有参考信号进行解调处理。此外,使用天线端口7~14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终端固有参考信号。此时,对于向第2控制信道映射的控制信号,可以使用多个天线端口进行MIMO发送。
例如,使用预先规定的天线端口以及扰频码来发送第2控制信道中的终端固有参考信号。具体而言,使用预先规定的天线端口7以及扰频ID来生成第2控制信道中的终端固有参考信号。
此外,例如,使用通过RRC信令或者PDCCH信令而通知的天线端口以及扰频ID,生成第2控制信道中的终端固有参考信号。具体而言,作为用于第2控制信道中的终端固有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通过RRC信令或者PDCCH信令,通知天线端口7或者天线端口8的任一个。作为用于第2控制信道中的终端固有参考信号的扰频ID,通过RRC信令或者PDCCH信令,通知0~3的任一值。
在第1实施方式中,基站101按每个终端102设定第2测量对象设定。此外,终端102保持第1测量对象设定,将成为由第1测量对象设定所指定的测量对象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和成为由第2测量对象设定所指定的测量对象的CSI-RS的接收功率报告给基站101。
通过使用以上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效果。假设仅由基站101使用下行链路105发送图2所示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此外图4的步骤S403中设定的第2测量对象设定以及第2报告设定中所设定的测量对象是图3所示的CSI-RS,对于该测量对象,仅由RRH103使用下行链路107发送参考信号。在该情况下,通过测量由图4的步骤S405中的预先决定的第1测量对象设定所指定的测量对象即小区固有参考信号以及通过由基站101能够设定的第2测量对象设定所指定的测量对象即仅由RRH103发送的CSI-RS的接收信号功率,能够计算基站101与终端102之间的下行链路路径损耗即路径损耗1以及RRH103与终端102之间的下行链路路径损耗即路径损耗2。
也就是说,能够设定两种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另一方面能够在上行链路协作通信时面向基站101或者RRH103的一方(例如路径损耗较小的、也就是基站101以及RRH103的较近的一方)设定上行链路发送功率。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在基站101中,报告了前述的第1测量对象即小区固有参考信号以及第2测量对象即仅由RRH103发送的CSI-RS的接收信号功率,所以在上行链路协作通信时,基站101能够判断(判定)要由基站101使用上行链路106接收来自终端102的上行链路信号,还是要由RRH103使用上行链路108接收来自终端102的上行链路信号。基于此,基站101进行图3中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能够设定使用前述的路径损耗1和路径损耗2的哪一个。
另外在其他示例中,假设使用下行链路105以及下行链路106从基站101以及RRH103发送图2所示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此外在图4步骤S403中设定的第2测量对象设定以及第2报告设定中设定两个测量对象,所设定的测量对象的双方是图3所示的CSI-RS,对于该测量对象的一方仅由基站101使用下行链路105发送参考信号,对于另一方仅由RRH103使用下行链路107发送参考信号。在该情况下,通过测量由图4的步骤S405中的预先决定的第1测量对象设定所指定的第1测量对象即小区固有参考信号以及通过由基站101能够设定的第2测量对象设定所指定的测量对象的第2测量对象之一即仅由基站101发送的CSI-RS的接收信号功率、以及作为第2测量对象之一的仅由RRH103发送的CSI-RS的接收信号功率,能够计算基站101和终端102间以及RRH103和终端102间的下行链路路径损耗的合成值即路径损耗1、以及包含基站101和终端102间以及RRH103和终端102间的下行链路路径损耗值的路径损耗2。
也就是说,在终端102中,能够设定两种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另一方面在上行链路协作通信时还能够面向基站101或者RRH103的一方(例如,路径损耗较小的、也就是基站101以及RRH103的较近的一方)设定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在基站101中,报告了前述的第1测量对象即小区固有参考信号以及作为第2测量对象的仅由基站101发送的CSI-RS的接收信号功率以及另一个作为第2测量对象的仅由RRH103发送的CSI-RS的接收信号功率,所以在上行链路协作通信时,基站101能够判断要由基站101使用上行链路106接收来自终端102的上行链路信号,还是由RRH103使用上行链路108接收来自终端102的上行链路信号。基于此,基站101使用图3中的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能够设定使用前述的路径损耗1和两个路径损耗2这3个中的哪一个。此外,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终端102能够通过使用基站101和终端102间以及RRH103和终端102间的下行链路路径损耗的合成值即路径损耗1来计算上行链路发送功率从而进行适于上行链路协作通信的发送功率控制。
此外,终端102能够通过使用基于基站101和终端102间的第2测量对象的路径损耗2来计算上行链路发送功率从而进行适于基站101和终端102间的通信的发送功率控制。
此外,终端102能够通过使用基于RRH103和终端102间的第2测量对象的路径损耗2来计算上行链路发送功率从而进行适于RRH103和终端102间的发送功率控制。如此通过使用预先决定的第1测量设定以及由基站101能够设定的第2测量对象设定的双方,能够与来自基站101以及RRH103的参考信号的设定(例如仅由基站101发送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情况、由基站101以及RRH103的双方发送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情况)无关地进行适当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报告由第1测量对象设定所指定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由第2测量对象设定所指定的CSI-RS的接收信号功率,有助于基站101掌握基站101、RRH103以及终端102的位置关系(即,被期待的接收功率、路径损耗),在下行链路协作通信时也可以发现优点。例如在使用了下行链路105以及106的情况下,若从基站101、RRH103、或者基站101和RRH103双方的任一个适当进行选择并发送终端102要接收的信号,则抑制不必要的信号发送,可以预料***整体的流量提高。
(第2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与CSI-RS的参数设定以及图4的步骤S403中的第2测量对象设定、第2报告设定以及第3测量对象设定、第3报告设定、图4的步骤S407中的第1测量报告以及第2测量报告相关的参数的详情。此外,这里,还说明用于计算CSI反馈的第1参考信号设定、指定数据解调时从数据的解调排除的资源元素的第2参考信号设定、和设定用于计算接收信号功率的测量对象的第3参考信号设定的详情。
在图8中,作为CSI-RS的详情,示出了与第1参考信号设定以及第2参考信号设定相关的参数的详情。在CSI-RS设定-r10(CSI-RS-Config-r10)中可以包括CSI-RS设定即第1参考信号设定(csi-RS-r10)、以及零发送功率CSI-RS设定即第2参考信号设定(zeroTxPowerCSI-RS-r10)。在CSI-RS设定中可以包括天线端口(antennaPortsCount-r10)、资源设定(resourceConfig-r10)、子帧设定(subframeConfig-r10)、PDSCH/CSI-RS功率设定(p-C-r10)。
天线端口(antennaPortsCount-r10),设定由CSI-RS设定所确保的天线端口数。作为一例,天线端口(antennaPortsCount-r10)中选择1、2、4、8的值的任一个。接下来在资源设定(resourceConfig-r10)中,通过索引示出天线端口15(CSI端口1)的排头的资源元素(图2以及图3所示的由频率(子载波)以及时间(OFDM符号)划分的最小块)的位置。据此,分配给各天线端口的CSI-RS的资源元素被唯一决定。详情后述。
子帧设定(subframeConfig-r10),通过索引示出包含CSI-RS的子帧的位置和周期。例如,若子帧设定(subframeConfig-r10)的索引是5,则每10子帧包含CSI-RS,在以10子帧为单位的无线帧中在子帧0包含CSI-RS。此外,在其他示例中,例如若子帧设定(subframeConfig-r10)的索引是1,则每5子帧包含CSI-RS,在以10子帧为单位的无线帧中在子帧1和6包含CSI-RS。如上所述,设通过子帧设定来唯一地指定包含CSI-RS的子帧的周期和子帧的位置。
PDSCH/CSI-RS功率设定(p-C-r10)是PDSCH与CSI-RS(CSI-RS)的功率比(EPRE的比,Energy Per Resource Element,每资源元素能量),可以在-8~15dB的范围进行设定。此外,这里未进行图示,但是基站101对终端102另外通过RRC信号通知小区固有参考信号发送功率(referenceSignalPower)、PA、PB。这里,PA是表示不存在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子帧中的PDSCH与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的功率比的索引,PB是表示存在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子帧中的PDSCH与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的功率比的索引。因此,通过组合PDSCH/CSI-RS功率设定(p-C-r10)、小区固有参考信号发送功率(referenceSignalPower)、PA,在终端102中能够计算CSI-RS的发送功率。
此外,作为资源设定(resourceConfig-r10),示出一例。资源设定(resourceConfig-r10),用索引示出分配给对各天线端口的CSI-RS的资源的位置。例如,在指定了资源设定(resourceConfig-r10)的索引0的情况下,天线端口15(CSI端口1)的排头的资源元素被指定为子载波编号9、子帧编号5。如图3所示,因为成为对天线端口15分配了C1,所以子载波编号9、子帧编号6的资源元素也被设定为天线端口15(CSI端口1)的CSI-RS。基于此,成为各天线端口的资源元素也被确保,例如16(CSI端口2)中同样地分配子载波编号9、子帧编号5的资源元素和子载波编号9、子帧编号6的资源元素。同样地天线端口17、18(CSI端口3、4)中分配子载波编号3、子帧编号5的资源元素和子载波编号3、子帧编号6的资源元素。
同样地天线端口19、20(CSI端口5、6)中分配子载波编号8、子帧编号5的资源元素和子载波编号8、子帧编号6的资源元素。同样地天线端口21、22(CSI端口7、8)中分配子载波编号2、子帧编号5的资源元素和子载波编号2、子帧编号6的资源元素。在资源设定(resourceConfig-r10)中指定了其他索引的情况下,天线端口15(CSI端口1)的排头的资源元素不同,相应地分配给各天线端口的资源元素也变得不同。
此外,在零发送功率CSI-RS设定(第2参考信号设定)中可以包含零发送功率资源设定列表(zeroTxPowerResourceConfigList-r10)、零发送功率子帧(zeroTxPowerSubframeConfig-r10)设定。零发送功率资源设定列表,通过位图(bit map)指定了一个或者多个包含在前述的资源设定(resourceConfig-r10)中的索引。零发送功率子帧设定,如前所述,通过索引示出包含CSI-RS的子帧的位置和周期。因此,通过使零发送功率资源设定列表以及零发送功率子帧设定恰当,在终端102中作为CSI-RS的资源而指定PDSCH(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下行链路数据信道、下行链路数据信号、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的解调时从解调处理排除的资源元素。
另外作为一例,由零发送功率资源设定列表所指定的索引,对应于天线端口(antennaPortsCount-r10)为4的情况的资源设定(resourceConfig-r10)。换言之,在天线端口为4的情况下,因为通过16种索引通知资源设定(resourceConfig-r10),所以零发送功率资源设定列表通过16比特的位图通知由前述的16种索引所示的CSI-RS的资源。例如,通过位图通知索引0和2时,与索引0和2相当的资源元素在解调时从解调处理被排除。
接下来,使用图9说明图4的步骤S403中的第2测量对象设定相关的参数的详情。在图9中的参考信号测量设定即第3参考信号设定或者第2测量对象设定中,可以包含参考信号测量设定-追加变更列表以及参考信号测量设定-删除列表。在参考信号测量设定-追加变更列表中可以包含CSI-RS测量索引以及CSI-RS测量设定。在参考信号测量设定-删除列表中可以包含CSI-RS测量索引。这里CSI-RS测量索引和CSI-RS测量设定被组合设定,在参考信号测量设定-追加变更列表中设定一个或者多个组,这里所设定的CSI-RS测量设定成为测量对象。这里所谓CSI-RS测量索引,是与CSI-RS测量设定建立了关联的索引,成为用于区别由第3参考信号设定所设定的多个测量对象的索引。基于本索引通过参考信号测量设定-删除列表从测量对象删除,或者在后述的测量报告中进行测量报告与由本索引所指定的测量对象的关联。此外,关于CSI-RS测量设定,在图11以及图12中后述。
在其他示例中,如图10所示,还可以在参考信号测量设定-追加变更列表以及参考信号测量设定-删除列表中仅设定CSI-RS天线端口索引。这里所谓CSI-RS天线端口索引,是与图3所示的CSI-RS的天线端口编号(天线端口15~22)建立了对应的索引。另外,由图10的第3参考信号设定所设定的CSI-RS天线端口索引,可以是由图8所示的第1参考信号设定所设定的CSI-RS的一部分,也可以包含在由第1参考信号设定所设定的CSI-RS中。在未包含在由第1参考信号设定所设定的CSI-RS中的情况下,在由第1参考信号设定所设定的CSI-RS中假设包含了由第3参考信号设定所设定的CSI-RS天线端口索引的情况下的CSI-RS成为第3参考信号设定的对象。
接下来使用图11以及图12说明图9中的CSI-RS测量设定的详情。作为一例,如图11所示,在CSI-RS测量设定中可以包含测量资源设定列表、测量子帧设定、PDSCH/CSI-RS功率设定。考虑测量资源设定列表、测量子帧设定是与图8记载的零发送功率资源设定列表(zeroTxPowerResourceConfigList-r10)、零发送功率子帧(zeroTxPowerSubffameConfig-r10)设定相同的设定。此外,可以考虑PDSCH/CSI-RS功率设定是与图8记载的PDSCH/CSI-RS功率设定(p-C-r10)相同的设定。在其他示例中,如图12所示,在CSI-RS测量设定中可以包含测量资源设定、测量子帧设定、PDSCH/CSI-RS功率设定。考虑测量资源设定、测量子帧设定、PDSCH/CSI-RS功率设定是与图8记载的资源设定(resourceConfig-r10)、子帧设定(subframeConfig-r10)、PDSCH/CSI-RS功率设定(p-C-r10)相同的设定。此外,在图11以及图12中设想了PDSCH/CSI-RS功率设定,但是也可以取而代之通知CSI-RS发送功率(CSI-RS发送功率)。
接下来使用图13说明图4的步骤S403中的第3测量对象设定以及第3报告设定的详情。作为一例,可以在RRC连接重配置(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中包含RRC连接重配置-r8-IEs(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r8-1Es),在RRC连接重配置-r8-IEs中包含测量设定(MeasConfig:Measurement Config)。在测量设定中可以包含测量对象删除列表(MeasObjectToRemoveList)、测量对象追加变更列表(MeasObjectToAddModList)、测量ID删除列表、测量ID追加变更列表、报告设定删除列表(ReportConfigToRemoveList)、报告设定追加变更列表(ReportConfigToAddModList)。
由图4的步骤S403所示的第3测量对象设定,指测量对象删除列表、测量对象追加变更列表、测量ID删除列表、测量ID追加变更列表,第3报告设定,指报告设定删除列表、报告设定追加变更列表。此外,在测量ID追加变更列表中还可以包含测量ID、测量对象ID、报告设定ID,在测量ID删除列表中还可以包含测量ID。
另外,测量对象ID与后述的测量对象建立关联,报告设定ID与后述的报告设定ID建立关联。另外,在测量对象追加变更列表中,如图14所示,可以选择测量对象ID以及测量对象。此外作为测量对象,可以从测量对象EUTRA、测量对象UTRA、测量对象GERAN、测量对象CDMA2000等中进行选择。此外,例如在测量对象EUTRA中通过基站101向终端102通知载波频率(中心频率)等能够测量从未进行连接的小区(未设定RRC参数的小区)发送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参考图15)。
也就是说,通过第3测量对象设定以及第3报告设定,能够测量未连接的小区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此外,在测量对象删除列表中包含测量对象ID,通过指定测量对象ID,能够从测量对象中删除。前述的测量对象设定,因为包含在RRC连接重配置中,所以在RRC连接的重配置(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时通过RRC信号进行设定。另外,前述的RRC连接重配置以及包含在RRC连接重配置中的各种信息要素·各种设定,可以通过RRC信号(Dedicated signaling)按每个终端102进行设定。另外,前述的物理设定,可以通过RRC消息按每个终端102进行设定。另外,前述的RRC重配置以及RRC重建,也可以通过RRC消息按每个终端102进行设定。
接下来使用图16说明图4的步骤S403中的第2测量对象设定以及第2报告设定的详情。作为一例,可以在物理设定Dedicated(PhysicalConfigDedicated)中包含测量设定,在测量设定中包含测量对象删除列表、测量对象追加变更列表、测量ID删除列表、测量ID追加变更列表、报告设定删除列表、报告设定追加变更列表。在图4的步骤S403所示的第2测量对象设定,指测量对象删除列表、测量对象追加变更列表,进而还可以包含测量ID删除列表、测量ID追加变更列表。第2报告设定,指报告设定删除列表、报告设定追加变更列表。此外,考虑这里所示的测量对象删除列表、测量对象追加变更列表与图9或者图10所示的参考信号测量设定-追加变更列表以及参考信号测量设定-删除列表相同。
此外,在图16中说明了作为终端固有的物理设定的物理设定Dedicated(PhysicalConfigDedicated),但是也可以是作为分配给辅小区的终端固有的物理设定的SCell物理设定Dedicated(PhysicalConfigDedicatedSCell-r11)。前述的物理设定Dedicated,可以在RRC连接的重建(RRC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时、或RRC连接的重配置(RRC Connection Reconfigration)时,通过RRC信号进行设定。另一方面,存在SCell物理设定Dedicated被包含在SCell追加变更列表中的情况,在SCell的追加时以及设定的变更时,通过RRC信号进行设定。如此通过第2测量对象设定以及第2报告设定,能够测量所连接的小区的被设定的CSI-RS的接收信号功率。
此外,图16中所示的测量对象追加变更列表以及测量对象删除列表(第2测量对象设定)可以是与图9或者图10所示的参考信号测量设定-追加变更列表以及参考信号测量设定-删除列表(第3参考信号设定)同样的内容。
也就是说,图16中所示的测量对象追加变更列表以及测量对象删除列表,通过由图9中所示的CSI-RS测量索引所识别的CSI-RS测量设定(参考图11、12),来设定第3参考信号,或者通过图10中所示的CSI-RS天线端口索引来设定第3参考信号。另外,在图16中假设了在物理设定Dedicated(PhysicalConfigDedicated)或作为分配给辅小区的终端固有的物理设定的SCell物理设定Dedicated(PhysicalConfigDedicatedSCell-r11)中包含第2测量对象设定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包含在前述的图8的CSI-RS设定-r10中。此外,在其他示例中,假设了包含第2测量对象设定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包含在前述的图13的测量设定中。另外,前述的物理设定,可以通过RRC信号(Dedicated signaling)按每个终端来进行设定。
接下来使用图17说明图16中的第2报告设定的详情。作为一例,报告设定ID以及报告设定作为组包含在报告设定-追加变更列表中。此外,在报告设定-删除列表中包含报告设定ID。此外,这些报告设定ID以及报告设定的组在报告设定-追加变更列表中既可以被包含多个、也可以仅被包含一个。此外,报告设定ID在报告设定-删除列表中既可以被包含多个、也可以仅被包含一个。另外,图13中的报告设定追加变更列表也与图17同样,报告设定ID以及报告设定的组被包含一个或者多个,报告设定的内容与报告设定相同。另外,图13中的报告设定删除列表也与图17同样,报告设定ID被包含一个或者多个。
接下来使用图18说明图17中的报告设定。作为一例,报告设定中包含触发类型。在触发类型中设定了用于进行报告的事件的阈值、报告间隔等的信息。
接下来,作为图4的步骤S407中的与第1测量报告以及第2测量报告相关的设定,使用图19说明第1测量报告以及第2测量报告列表。图19中所述的专用控制信道消息类型(UL-DCCH-MessageType)是从终端向基站101发送的RRC消息的一种。在前述的专用控制信道消息类型中至少包含测量报告(MeasurementReport)。测量报告中包含的报告是可以选择的。至少第1测量报告(测量报告-r8,MeasurementReport-r8-IEs)和第2测量报告列表的选择是可能的。在第1测量报告中包含测量结果(MeasResults),在测量结果中可以包含测量ID(MeasID)、PCell测量结果(measResultPCell)、相邻小区测量结果(measResultNeighCells)、服务频率测量结果列表。
作为相邻小区测量结果,能够选择EUTRA测量结果列表(MeasResultListEUTRA)、UTRA测量结果列表(MeasResultListUTRA)、GERAN测量结果列表(MeasResultListGERAN)、CDMA2000测量结果(MeasResultsCDMA2000)。作为服务频率测量结果列表,还可以包含服务小区索引、SCell测量结果、相邻小区最佳测量结果。另外,在图19中假设了第1测量报告和第2测量报告列表并列排列,并且选择任一个,但是也可以在第1测量报告的测量结果中包含第2测量报告。
接下来在图20中说明图19记载的EUTRA测量结果列表的详情。在EUTRA测量结果列表中包含物理小区ID(PhysCellID)以及测量结果(measResult)。通过使物理小区ID以及测量结果相配合,终端102能够使基站101知道正在通知哪个相邻小区的测量信息。此外,在EUTRA测量结果列表中既可以包含多个前述的物理小区ID以及测量结果,也可以仅包含一个。另外,图19中包含的PCell测量结果以及服务频率测量结果列表成为对由前述的第1测量对象设定所指定的测量对象进行测量的结果。此外,图20中包含的EUTRA测量结果列表等中包含的测量结果,成为对由图13的第3测量对象设定所指定的测量对象进行测量的结果。此外,图19中所示的测量ID表示图13中所示的测量ID,据此与第3测量对象设定中包含的测量对象、第3报告设定中包含的测量报告设定建立了关联。
进而,说明测量报告与第1~第3测量对象设定的关系。通过第1测量报告中包含的PCell测量结果以及SCell测量结果,终端102能够向基站101报告PCell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0的接收信号功率以及SCell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0的接收信号功率。此外,这些是通过第1测量对象设定而被指定的测量对象。另一方面,通过EUTRA测量结果列表中包含的物理小区ID以及测量结果,终端102能够向基站101报告相邻小区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0的接收信号功率。此外,这些是通过第3测量对象设定而被指定的测量对象。也就是说,通过第1测量报告以及第3测量对象设定,终端102能够向102基站101报告未连接的小区(未设定RRC参数的小区、相邻小区)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0的接收信号功率。终端102向基站101,终端102向基站101,也就是说,终端102能够通过第1测量报告向基站101报告各小区(主小区、辅小区、相邻小区)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0的接收信号功率。
接下来在图21中说明图19所记载的第2测量报告列表的详情。在第2测量报告列表中包含的第2测量报告中,包含CSI-RS测量索引以及测量结果。另外,也可以代替CSI-RS测量索引,而包含CSI-RS天线端口索引。这里所述的CSI-RS测量索引以及CSI-RS天线端口索引,是指使用图9以及图10所说明的CSI-RS测量索引以及CSI-RS天线端口索引。因此,通过第2测量报告的测量结果,终端102能够向基站101报告由第3参考信号设定所设定的测量对象的接收信号功率。
例如,在通过第3参考信号设定,指定了CSI-RS的天线端口15的情况下,终端102能够向基站101报告CSI-RS的天线端口15的接收信号功率。也就是说,通过第2测量报告,终端102能够向基站101报告所连接的小区(主小区、辅小区)的被设定的CSI-RS(例如CSI-RS的天线端口15等)的接收信号功率。此外,虽然未进行图示,但是如服务小区索引那样,在图21所示的第2测量报告中可以包含指示特定小区(载波分量)的索引。在该情况下,通过使服务小区索引、CSI-RS测量索引以及测量结果相配合,终端102能够向基站101报告是对哪个小区中包含的哪个CSI-RS进行测量的结果。
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基站101按每个终端102设定仅用于进行由基站101设定的传输路信息测量用参考信号的测量的第2测量对象设定,并且按每个终端102设定进行使用与终端102连接的小区的物理ID不同的物理ID所生成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测量的第3测量对象设定。此外,终端102向基站报告成为由第2测量对象设定所指定的测量对象的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和成为由第3测量对象设定所指定的测量对象的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
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基站101按每个所述终端设定对用于信道状况报告的测量对象进行设定的第1参考信号设定,并且按每个终端102设定对终端102在数据解调时从数据的解调排除的资源元素进行指定的第2参考信号设定,并且按每个终端102设定对终端102用于测量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的测量对象进行设定的第3参考信号设定。此外,终端102接收由基站101设定的信息,基于第1参考信号设定,向基站101报告传输路径状况,基于第2参考信号设定,决定在数据解调时从数据的解调排除的资源元素,进行数据的解调,基于第3参考信号设定,测量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
通过使用以上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假设仅由基站101使用下行链路105发送图2所示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以及图3所示的CSI-RS的天线端口15、16、17、18,此外图4的步骤S403中设定的第2测量对象设定以及第2报告设定中所设定的测量对象是图3所示的CSI-RS的天线端口19,对于该测量对象,仅由RRH103使用下行链路107发送CSI-RS。在该情况下,通过测量作为图4的步骤S405中的第1测量对象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以及作为第2测量对象的仅由RRH103发送的CSI-RS的接收信号功率,能够计算基站101与终端102之间的下行链路路径损耗即路径损耗1以及RRH103与终端102之间的下行链路路径损耗即路径损耗2。
而且,因为对于天线端口15、16、17、18进行第1参考信号设定,所以通知基于此的Rank信息(Rank)、预编码信息(PMI:Precoding MatrixIndicator)、传输路径质量信息(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适用于终端固有参考信号以及数据信号的预编码以及数据信号的调制编码方式(MCS)。另一方面,对于由第3参考信号设定所设定的测量对象即CSI-RS的天线端口19,仅进行与接收信号功率相关的测量以及报告。据此作为通信***,能够另外设定与实际在下行链路中进行通信的天线端口不同的仅测量接收功率(以及路径损耗)的天线端口(或者测量对象)。例如,与在下行链路中进行通信的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相比,基站101能够减少与仅用于接收功率的测量的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的发送频度,能够抑制***的参考信号的开销的增加。
此外,在CSI-RS的天线端口19的接收信号功率变大的情况下(即,RRH103与终端间的路径损耗变小的情况下),基站101通过向分配给RRH103的天线端口重新设定由第1参考信号设定所设定的CSI-RS,从而能够总是由适当的发送点(即,基站101或者RRH103)进行下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此外,在另一个观点,由第1参考信号设定所设定的CSI-RS的天线端口15、16、17、18能够用于下行链路的信号发送,另一方面在上行链路的信号发送时也可以使用根据由第3参考信号设定所设定的CSI-RS的天线端口19求出的路径损耗。
这使得终端102能够从基站101通过下行链路105接收下行链路信号,另一方面使用上行链路108对RRH103发送上行链路信号。如此设定对用于计算至少包含CQI、PMI、RI的任一个的CSI反馈的测量对象进行设定的第1参考信号设定、和对用于计算接收信号功率的测量对象进行设定的第3参考信号设定,并且成为由第3参考信号设定所设定的资源的至少一部分未被包含在由第1参考信号设定所设定的资源中的状态,由此能够改变下行链路信号和上行链路信号的连接目的地等,能够进行灵活的通信***的设计。
此外,在另一个观点,仅由基站101使用下行链路105发送图2所示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此外在图4步骤S403中所设定的第2测量对象设定以及第2报告设定中所设定的测量对象是图3所示的CSI-RS,对于该测量对象,假设仅由RRH103使用下行链路107发送了CSI-RS。进而,基站101和RRH103进行载波聚合,上行、下行都有2个中心频率不同的载波分量(Carrier Component,CC,Cell、小区)进行通信。将其称为第1载波分量、第2载波分量,基站101以及RRH103使用这些载波分量,能够进行个别的通信以及协作通信。
在该情况下,终端102对于基站101通过第1载波分量进行连接。与此同时,按照预先决定的与第1测量相关的参数,进行测量对象的测量。这里测量对象,成为所连接的小区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0。与此同时,设定与第3测量以及第3报告相关的参数,进行测量对象的测量。这里测量对象,成为未进行连接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0。之后,在图4的步骤S407中从终端102向基站101报告图19所示的第1测量报告。也就是说,前述的所连接的小区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0的接收功率、和前述的未进行连接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0的接收功率,通过第1测量报告向基站101进行报告。另一方面,连接于第1载波分量(主小区)后,个别地通过物理设定Dedicated进行用于第1载波分量的第2测量设定,在追加第2载波分量(辅小区)时(SCell物理设定Dedicated设定时),进行用于第2载波分量的第2测量设定。
也就是说,通过进行第3测量对象设定,终端102进行未连接的小区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0的测量,并且向基站101进行报告,但是通过进行第2测量设定以及第2测量报告,终端102仅进行所连接的小区的CSI-RS的所设定的天线端口的测量,通过第2测量报告向基站101进行报告。据此终端102以及基站101能够仅通过第3测量对象设定以及第3报告设定、第1测量报告从而进行最合适的基站101以及小区的搜索,基于第1以及第2测量对象设定,能够进行最合适的发送点(例如基站101、RRH103)的搜索、路径损耗的测量。另外,这里所谓所连接的小区,是指通过RRC信号进行了参数设定的小区,即,表示主小区(第1载波分量)、辅小区(第2载波分量)等,所谓未连接的小区,是指通过RRC信号未进行参数设定的小区,即,表示相邻小区等。
(第3实施方式)
接下来,说明第3实施方式。在第3实施方式中,对于图4的步骤S408到步骤S409的处理,进行详细说明。尤其对于设定了多个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情况下的通信***的处理,进行详细说明。这里尤其基于与第1测量对象设定相关的信息和与关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路径损耗(第1路径损耗),基于第1路径损耗和与关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此外,终端102基于与第2测量对象设定相关的信息和与关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路径损耗(第2路径损耗),基于第2路径损耗和与关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也就是说,隐含地(implicit、固定地)设定与第1测量对象设定相关的信息以及与第2测量对象设定相关的信息、和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以及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
说明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计算方法。终端102根据数式(1)决定服务小区c的子帧i的PUSCH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
[数1]
P PUSCH , c ( i ) = min P CMAX , c ( i ) , 10 lo g 10 ( M PUSCH , c ( i ) ) + P O _ PUSCH , c ( j ) + α c ( j ) · PL c + Δ TF , c ( i ) + f c ( i ) . . . ( 1 )
PCMAX,c表示服务小区c中的最大发送功率。MPUSCH,c表示服务小区c的发送带宽(频率方向的资源块数)。此外,PO_PUSCH,c表示服务小区c的PUSCH的标准功率。PO_PUSCH,c由PO_NOMINAL_PUSCH,c和PO_UE_PUSCH、c决定。PO_NOMINAL_PUSCH,c是与小区固有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PO_UE_PUSCH,c是与终端固有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α是用于小区整体的部分(fractional)发送功率控制的衰减系数(传输路径损失补偿系数)。PLc是路径损耗,根据由已知功率发送的参考信号和RSRP求出。此外,在本发明中,PLc可以是由第1实施方式或者第2实施方式求出的路径损耗的计算结果。ΔTF,c由数式(2)求出。
[数2]
Δ TF , c ( i ) = 10 lo g 10 ( ( 2 BPRE · K s - 1 ) · β offset PUSCH ) . . . ( 2 )
BPRE表示能够分配给资源元素的比特数。此外,Ks是由上级层使用RRC信号通知的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是依赖于上行链路信号的调制编码方式(MCS)的参数(deltaMCS-Enabled)。此外,fc由作为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accumulation-enabled和包含在上行链路许可中的TPC命令决定。
终端102根据数式(3)决定子帧i的PUCCH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
[数3]
P PUCCH ( i ) = min P CMAX , c ( i ) , P o _ PUCCH + PL c + H ( n CQI , n HARQ , n SR ) + Δ F _ PUCCH ( F ) + Δ TxD ( F ′ ) + g ( i ) . . . ( 3 )
PO_PUCCH表示PUCCH的标准功率。PO_PUCCH由PO_NOMINAL_PUCCH和PO_UE_PUCCH决定。PO_NOMINAL_PUCCH是与小区固有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PO_UE_PUCCH是与终端固有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nCQI表示CQI的比特数,nHARQ表示HARQ的比特数,nSR表示SR的比特数。h(nCQI,nHARQ,nSR)是依赖于各个比特数、即PUCCH格式的而定义的参数。ΔF_PUCCH是由上级层通知的参数(deltaFList-PUCCH)。ΔTxD是设定了发送分集的情况下由上级层通知的参数。g是为了调整PUCCH的功率控制而使用的参数。
终端102根据数式(4)决定SRS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
[数4]
PSRS,c(i)=min{PCMAX,c(i),PSRS_OFFSET,c(m)+10log10(MSRS,c)+PO_PUSCH,c(j)+αc(j)·PLc+fc(i)}…(4)
PSRS_OFFSET是用于调整SRS的发送功率的偏移量,包含在上行链路功率控制参数(与终端固有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中。MSRS, c表示被服务小区c配置的SRS的带宽(频率方向的资源块数)。
图22是表示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UplinkPowerControl)中包含的信息要素的一例的图。在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中,存在小区固有的设定(与小区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UplinkPowerControlCommon))和终端固有的设定(与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UplinkPowerControlDedicated)),在各个设定中包含与小区固有或者终端固有地设定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信息要素)。作为小区固有的设定,作为小区固有地能够设定的PUSCH功率的标准PUSCH功率(p0-NominalPUSCH)、部分发送功率控制的衰减系数(传输路径损失补偿系数)α(alpha)、作为小区固有地能够设定的PUCCH功率的标准PUCCH功率(p0-NominalPUCCH)、数式(3)中包含的ΔF_PUCCH是发送(deltaFList-PUCCH)、前同步码(preamble)消息3时的功率调整值(deltaPreambleMsg3)。
此外,作为终端固有的设定,存在终端能够固有地设定的PUSCH功率即终端固有PUSCH功率(p0-UE-PUSCH)、与数式(2)中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的功率调整值Ks关联的参数(deltaMCS-Enabled)、为了设定TPC命令而需要的参数(accumulationEnabled)、终端能够固有地设定的PUCCH功率即终端固有PUCCH功率(p0-UE-PUCCH)、周期性以及非周期性SRS的功率偏移量PSRS_OFFSET(pSRS-Offset、pSRS-OffsetAp-r10)、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RSRP的滤波器系数(filterCoefficient)。这些设定,可以对于主小区进行设定,对于辅小区也可以进行同样的设定。而且,在辅小区的终端固有的设定中,存在对使用主小区还是辅小区的路径损耗测量用参考信号(例如,小区固有参考信号)进行路径损耗的计算进行指示的参数(pathlossReference-r10)。
图23是包括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的信息的一例。与(第1)小区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设定(UplinkPowerControlCommon1),包含在小区固有无线资源设定(RadioResourceConfigCommon)中。与(第1)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设定(UplinkPowerControlDedicated1),包含在终端固有物理设定(PhysicalCofigDedicated)中。与(第1)小区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设定(UplinkPowerControlCommonSCell-r10-1),包含在辅小区固有无线资源设定(RadioResourceConfigCommonSCell-r10)中。与(第1)辅小区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设定(UplinkPowerControlDedicatedSCell-r10-1),包含在辅小区终端固有物理设定(PhysicalConfigDedicatedSCell-r10)中。此外,(主小区)终端固有物理设定,包含在(主小区)终端固有无线资源设定(RadioResourceCofigDedicated)中。
此外,辅小区终端固有物理设定,包含在辅小区终端固有无线资源设定(RadioResourceConfigDedicatedSCell-r10)中。另外,前述的小区固有无线资源设定以及终端固有无线资源设定,也可以包含在第2实施例中叙述的RRC连接重配置(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RRC重建(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另外,前述的辅小区固有无线资源设定以及辅小区终端固有无线资源设定,也可以包含在第2实施例中叙述的SCell追加变更列表中。另外,前述的小区固有无线资源设定以及终端固有无线资源设定,可以通过RRC信号(Dedicated signaling)按每个终端进行设定。
另外,RRC连接重配置以及RRC重建,可以通过RRC消息按每个终端进行设定。另外,前述的与小区固有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可以通过***信息对终端102进行。此外,前述的与终端固有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可以通过RRC信号(Dedicatedsignaling)按每个终端102进行设定。
在第3实施方式中,终端102能够基于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所示的第1测量对象设定以及第2测量对象设定,计算各种上行链路信号(PUSCH、PUCCH、SRS)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PPUSCH1,PPUCCH1,PSRS1)。另外,各种上行链路信号也是多种上行链路物理信道。此外,各种上行链路物理信道,表示含有PUSCH、PUCCH、UL DMRS、SRS、PRACH、以及PUCCH中包含的控制信息(CQI、PMI、RI、Ack/Nack)之中至少一个上行链路物理信道。
在第3实施方式中,基站101向终端102通知第1测量对象设定以及第2测量对象设定、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作为一例,终端102按照被通知的信息,基于第1测量对象设定和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计算路径损耗(第1路径损耗),基于第1路径损耗和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计算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此外,终端102基于第2测量对象设定和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计算路径损耗(第2路径损耗),基于第2路径损耗和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计算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也就是说,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可以总是根据由第1测量对象设定所通知的测量对象进行计算,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可以总是根据由第2测量对象设定所通知的测量对象进行计算。
进而,具体而言,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可以总是根据由第1测量对象设定所通知的测量对象即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0进行计算,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可以总是根据第2测量对象设定所通知的测量对象即CSI-RS的被指定的资源(或者天线端口)进行计算。进而在其他示例中,在作为第2测量对象设定而指定了多个测量对象(例如CSI-RS的被指定的多个资源或者多个天线端口)的情况下,存在通知使用其中的哪个计算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情况。
在该情况下,后述的图24中说明的路径损耗参考资源,可以在图22所示的与第1小区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与第1辅小区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与第1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与第1辅小区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中进行设定。
进而在其他示例中,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可以与第1测量对象设定无关地总是根据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0(或者天线端口0和1)进行计算。此外终端102可以通过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频率资源、定时,控制是以前述的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发送上行链路信号还是以前述的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如此,第1以及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可以与第1以及第2测量对象设定(以及由测量对象设定所指定的测量对象)固定地建立关联。
进而若列举具体的示例,则在可以进行使用多个载波分量(这里是2个载波分量)进行通信的载波聚合的情况下,可以将第1或者第2测量对象设定与载波分量建立关联。也就是说,可以将第1测量对象设定和第1载波分量建立关联,将第2测量对象设定和第2载波分量建立关联。此外,在主小区设定第1载波分量、在辅小区设定第2载波分量的情况下,可以将第1测量对象设定与主小区建立关联,将第2测量对象设定与辅小区建立关联。
也就是说,基站101可以按每个小区设定第1以及第2测量对象设定。终端102在从主小区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根据第1测量对象设定和与主小区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和与主小区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计算第1路径损耗以及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在从辅小区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根据第2测量对象设定和与辅小区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和与辅小区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计算第2路径损耗以及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
从其他观点来考虑,例如在将与基站101进行通信的终端102设为终端A、将与RRH103进行通信的终端102设为终端B的情况下,仅在主小区进行终端A的动态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控制,此外仅在辅小区进行终端B的动态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控制。也就是说,基站101在要使终端102进行面向基站101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的情况下,将上行链路许可包含在主小区中向终端102进行通知,在要使终端102进行面向RRH103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的情况下,包含在辅小区中向终端102进行通知。进而,基站101通过利用包含在上行链路许可中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的补正值即TPC命令,能够进行面向基站101或者面向RRH103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基站101根据通知上行链路许可的小区(载波分量、分量载波)将上行链路许可中包含的TPC命令的值设定为面向基站101或者面向RRH103。
即,基站101在要提高面向基站101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将主小区的TPC命令的功率补正值设定得较高,在要降低面向RRH103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将辅小区的TPC命令的功率补正值设定得较低。基站101对于终端A通过主小区进行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对于终端B通过辅小区进行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也就是说,基站101通过将主小区的TPC命令(发送功率控制命令)的功率补正值设定为第1值,将辅小区的TPC命令的功率补正值设定为第2值来进行小区间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基站101可以将第1值设定得与第2值相比功率补正值变高。也就是说,基站101可以按每个小区独立地进行基于TPC命令的功率控制。
作为一例,考虑将下行链路子帧分为第1子集以及第2子集。另外,在子帧n(n是自然数)接收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终端102在子帧n+4进行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所以自然而然地考虑上行链路子帧也分为第1子集以及第2子集。例如,在下行链路子帧的0、5被分类为第1子集,1、2、3、4、6、7、8、9被分类为第2子集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上行链路子帧的4、9被分类为第1子集,1、2、3、5、6、7、8、被分类为第2子集。
在该情况下,在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下行链路子帧索引包含在第1子集中的情况下,终端102基于第1测量对象设定和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设定,计算第1路径损耗以及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在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下行链路子帧索引包含在第2子集中的情况下,终端102基于第2测量对象设定和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设定,计算第2路径损耗以及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即,终端102根据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下行链路子帧是包含在第1子集中还是包含在第2子集中,能够控制是以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发送上行链路信号还是以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另外,第1子集可以由包含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PSS(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主同步信号)和SSS(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辅同步信号)的下行链路子帧构成。此外,第2子集可以由不包含P-BCH、PSS、SSS的子帧构成。
从其他观点来考虑,例如在将与基站101进行通信的终端102设为终端A、将与RRH103进行通信的终端102设为终端B的情况下,仅在第1子帧子集进行终端A的动态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控制,此外仅在第2子帧子集进行终端B的动态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控制。也就是说,基站101在要使终端102进行面向基站101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的情况下,将上行链路许可包含在第1子帧子集中向终端102进行通知,在要使终端102进行面向RRH103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的情况下,包含在第2子帧子集中向终端102进行通知。
进而,基站101通过利用上行链路许可中包含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的补正值即TPC命令,能够进行面向基站101或者面向RRH103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基站101根据通知上行链路许可的子帧子集,将上行链路许可中包含的TPC命令的值设定为面向基站101或者面向RRH103。即,基站101在要提高面向基站101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将第1子帧子集的TPC命令的功率补正值设定得较高,在要降低面向RRH103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将第2子帧子集的TPC命令的功率补正值设定得较低。基站101对于终端A通过第1子帧子集进行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对于终端B通过第2子帧子集进行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
也就是说,基站101通过将第1子帧子集的TPC命令(发送功率控制命令)的功率补正值设定为第1值,将第2子帧子集的TPC命令的功率补正值设定为第2值,来进行小区间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基站101可以将第1值设定得与第2值相比功率补正值变高。也就是说,基站101可以按每个子帧子集独立地进行基于TPC命令的功率控制。
作为一例,终端102在第1控制信道区域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基于与第1测量对象设定相关的信息和与关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第1路径损耗以及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在第2控制信道区域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基于与第2测量对象设定相关的信息和与关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第2路径损耗以及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也就是说,终端102能够根据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控制信道区域控制是以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发送上行链路信号还是以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从其他观点来考虑,例如在将与基站101进行通信的终端102设为终端A、将与RRH103进行通信的终端102设为终端B的情况下,仅在第1控制信道(PDCCH)区域进行终端A的动态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控制,此外仅在第2控制信道(X-PDCCH)区域进行终端B的动态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控制。也就是说,基站101在要使终端102进行面向基站101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的情况下,将上行链路许可包含在第1控制信道区域中向终端102进行通知,在要使终端102进行面向RRH103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的情况下,包含在第2控制信道区域中向终端102进行通知。
进而,基站101通过利用上行链路许可中包含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的补正值即TPC命令,能够进行面向基站101或者面向RRH103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基站101根据通知上行链路许可的控制信道区域将上行链路许可中包含的TPC命令的值设定为面向基站101或者面向RRH103。即,基站101在要提高面向基站101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将第1控制信道区域的TPC命令的功率补正值设定得较高,在要降低面向RRH103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将第2控制信道区域的TPC命令的功率补正值设定得较低。基站101对于终端A通过第1控制信道区域进行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对于终端B通过第2控制信道进行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
也就是说,基站101通过将第1控制信道区域的TPC命令(发送功率控制命令)的功率补正值设定为第1值,将第2控制信道区域的TPC命令的功率补正值设定为第2值,来进行小区间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基站101可以将第1值设定得与第2值相比功率补正值变高。也就是说,基站101可以按每个控制信道区域独立地进行基于TPC命令的功率控制。
此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基站101向终端102通知包含第1以及第2测量对象设定的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向终端102通知包含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的无线资源控制信号。此外,终端102基于第1测量对象设定中包含的第1测量对象和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计算第1路径损耗以及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基于第2测量对象设定中包含的第2测量对象和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计算第2路径损耗以及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以第1或者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向基站101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使用图1进行说明时,设基站101和RRH103进行载波聚合,上行、下行都具有两个中心频率不同的载波分量(Carrier Component,CC,Cell、小区)来进行通信。将它们称为第1载波分量、第2载波分量,基站101以及RRH103使用这些载波分量能够进行个别的通信以及协作通信。设第1载波分量使用于基站101与终端102间的通信,第2载波分量使用于RRH103与终端102间的通信。也就是说,下行链路105或者上行链路106利用第1载波分量进行连接,下行链路107或者上行链路108利用第2载波分量进行连接。
此时,终端102能够在通过第1载波分量从下行链路105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第1载波分量以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进行向上行链路106的发送,在通过第2载波分量从下行链路107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以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通过第2载波分量进行向上行链路108的发送。此外,终端102在检测到的上行链路许可中含有载波指示符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与由载波指示符所示出的载波(小区、主小区、辅小区、服务小区索引)建立了关联的路径损耗参考资源来计算路径损耗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
此外,基站101利用不同的载波分量调度与基站101进行通信的终端102、和与RRH103进行通信的终端102,通过对各个载波分量设定第1或者第2测量对象设定,能够进行控制使得对终端102进行适当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
使用图1进行说明时,终端102设定对基站101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上行链路子帧子集和对RRH103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上行链路子帧子集。也就是说,终端102通过使向基站101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定时和向RRH103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定时为不同的定时,能够被控制为从终端102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不成为对其他终端102的干扰源。这里,将向基站101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子帧子集设为第1子集,将向RRH103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子帧子集设为第2子集,终端102利用第1子集发送上行链路106,利用第2子集发送上行链路108。终端102能够在利用第1子集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情况下,使用第1测量对象设定和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计算第1路径损耗以及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在利用第2子集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情况下,使用第2测量对象设定和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计算第2路径损耗,并且计算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
此外,基站101使基站101和终端102进行通信的定时与RRH103和终端102进行通信的定时(子帧子集)为不同的定时(子帧子集),并且通过对各个子集进行适当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从而能够对于上行链路106或者上行链路108对终端102设定适当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
使用图1进行说明时,终端102根据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控制信道区域是第1控制信道区域还是第2控制信道区域,能够以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定时判断在上行链路106或者上行链路108发送的定时。也就是说,终端102在子帧n的第1控制信道区域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能够在子帧n+4以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向基站101发送上行链路信号。此外,终端102在子帧n+1的第2控制信道区域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能够在子帧n+5以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向RRH103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终端102能够在第1控制信道区域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对于上行链路106以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发送上行链路信号,在第2控制信道区域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对于上行链路108以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此外,基站101能够通过在下行链路105以及107中在第1控制信道区域和第2控制信道区域中适当地调度上行链路许可,从而对于上行链路106或者上行链路108对终端102设定适当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
如此,终端102能够根据检测上行链路许可的频率资源、定时来分离面向基站101的上行链路发送和面向RRH103的上行链路发送,所以即使在设定了上行链路发送功率较大不同的终端彼此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控制使得相互的终端102不会成为对其他终端102的干扰源。
(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
下面,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在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中,基站101对于与关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能够指定路径损耗的计算中使用的参考信号(例如小区固有参考信号或者CSI-RS)以及测量对象的资源(或者天线端口)。此外,路径损耗的计算中使用的参考信号,可以由第1实施方式或者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的与第1测量对象设定相关的信息或者与第2测量对象设定相关的信息进行示出。以下说明路径损耗的计算中使用的参考信号以及测量对象的资源的设定方法的详情。
设基站101和RRH103进行载波聚合,上行、下行都具有两个中心频率不同的载波分量(Carrier Component,CC,Cell、小区)来进行通信。将它们称为第1载波分量、第2载波分量,基站101以及RRH103使用这些载波分量能够进行个别的通信以及协作通信。此外,基站101可以将第1载波分量设定为主小区、将第2载波分量设定为辅小区。基站101可以对于主小区和辅小区使用索引等指定路径损耗的计算中利用的参考信号的资源,作为路径损耗参考资源。这里,所谓路径损耗参考资源,是指为了计算路径损耗而使用的(参考的)参考信号以及指示测量对象的资源(或者天线端口)的信息要素,是指由第1实施方式或者第2实施方式所示出的第1测量对象设定或者第2测量对象设定所设定的测量对象。
因此,基站101可以通过路径损耗参考资源将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计算中使用的路径损耗和该计算中使用的测量对象(参考信号以及天线端口索引或者测量索引)建立关联。此外,路径损耗参考资源可以是第1实施方式或者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索引0或者CSI-RS的CSI-RS天线端口(或者CSI-RS测量索引)。进而进行具体说明时,在由路径损耗参考资源所指定的索引是0时,表示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索引0,在其他值的情况下,可以与CSI-RS的CSI-RS测量索引、CSI-RS天线端口索引建立关联。进而,前述的路径损耗参考资源可以与图22中说明的pathlossReference建立关联。
也就是说,在由pathlossReference指定了第2载波分量(SCell、辅小区)、由路径损耗参考资源指定了CSI-RS的CSI-RS测量索引1的情况下,可以基于与第2载波分量中包含的CSI-RS测量索引1相当的资源进行路径损耗的计算,算出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在其他示例中,在由pathlossReference指定了第1载波分量(PCell、主小区)、由路径损耗参考资源指定了CSI-RS的CSI-RS测量索引1的情况下,可以基于与第1载波分量中包含的CSI-RS测量索引1相当的资源计算路径损耗,算出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此外,终端102在检测出的上行链路许可中含有载波指示符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与由载波指示符所示出的载波(小区、主小区、辅小区、服务小区索引)建立了关联的路径损耗参考资源来算出路径损耗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
以上,通过按照前述的过程,终端102能够基于由基站101通知的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的通知内容来计算路径损耗,并且基于该路径损耗和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来计算上行链路发送功率。
图24是表示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的详情的图。路径损耗参考资源,是与(主小区)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以及与辅小区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中所追加的信息要素。此外,在路径损耗参考资源中,指定由测量对象设定所设定的路径损耗测量中使用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测量对象)。基站101能够对终端102使用路径损耗参考资源来指定由第1实施方式或者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测量对象设定所指示的测量对象。
也就是说,基站101能够从由测量对象设定所设定的测量对象中选择对于主小区(第1载波分量、PCell)以及辅小区(第2载波分量、SCell)用于路径损耗测量的测量资源,终端102能够按照该指示来进行用于计算主小区以及辅小区中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路径损耗的计算,并且基于该路径损耗以及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来计算向主小区或者辅小区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
从其他观点来考虑,例如在将与基站101进行通信的终端102设为终端A、将与RRH103进行通信的终端102设为终端B的情况下,仅在主小区进行终端A的动态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控制,此外仅在辅小区进行终端B的动态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控制。也就是说,基站101在要使终端102进行面向基站101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的情况下,在主小区向终端102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上行链路许可),在要使终端102进行面向RRH103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的情况下,在辅小区向终端102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而,基站101通过利用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包含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的补正值即TPC命令相关的信息,能够进行面向基站101或者面向RRH103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
基站101通过通知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上行链路许可)的小区(载波分量、分量载波)将上行链路许可中包含的TPC命令的值设定为面向基站101或者面向RRH103。即,基站101在要提高面向基站101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将主小区的TPC命令的功率补正值设定得较高,在要降低面向RRH103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将辅小区的TPC命令的功率补正值设定得较低。基站101对于终端A通过主小区进行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对于终端B通过辅小区进行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也就是说,基站101通过将主小区的TPC命令(发送功率控制命令)的功率补正值设定为第1值,将辅小区的TPC命令的功率补正值设定为第2值,来进行小区间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此时,第1值和第2值可以被设定为不同的值。此外,基站101可以将第1值设定得与第2值相比功率补正值变高。也就是说,基站101可以按每个小区独立地进行基于TPC命令的功率补正。
图25是表示终端102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定时的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的详情的图。基站101能够对终端102设定2个以上的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第1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第2路径损耗参考资源)。这里,第2路径损耗参考资源是通过追加变更列表能够随时追加的参数。路径损耗参考资源与由测量对象设定所设定的测量对象建立了关联。例如,在测量对象中,设定了上行链路许可检测子帧子集(上行链路许可检测模式),在上行链路许可检测模式中包含的下行链路子帧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终端102使用与上行链路许可检测子帧子集建立了关联的测量对象计算路径损耗,并且基于该路径损耗计算上行链路发送功率。
也就是说,终端102在设定了多个(第1路径损耗参考资源以及第2路径损耗参考资源)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的情况下,将上行链路许可检测子帧子集与路径损耗参考资源建立关联。进而具体叙述时,将第1路径损耗参考资源和第1子帧子集建立关联。此外将第2路径损耗参考资源和第2子帧子集建立关联。进而,从路径损耗参考资源中选择成为计算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依据的测量对象设定,根据基于由该测量对象设定所指定的测量对象的接收信号功率而计算出的路径损耗,计算上行链路发送功率。作为一例,第1路径损耗参考资源可以通过第1测量对象设定,也就是说指定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0,并且从基站101进行发送,此外第2路径损耗参考资源可以通过第2测量对象设定,也就是说指定CSI-RS的天线端口15,并且从RRH103进行发送。因此,按照检测上行链路许可的子帧,参考不同的测量对象,作为结果,在由第1子帧子集检测到上行链路信号的情况下,设定适于基站101的发送功率,在由第2子帧子集检测到上行链路信号的情况下,设定适于RRH103的发送功率。即,能够在检测上行链路许可的定时,切换路径损耗计算中使用的测量对象来进行适当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
第2路径损耗参考资源是根据路径损耗参考资源追加变更列表能够追加的路径损耗参考资源。也就是说,基站101能够对一个小区(例如,主小区)定义多个路径损耗参考资源。基站101能够对终端102指示同时进行对于多个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的路径损耗的计算。此外,在追加第2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路径损耗参考资源追加变更列表来设定路径损耗参考资源ID和测量对象,随时进行追加。在变得不需要对于多个路径损耗参考资源计算路径损耗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路径损耗参考资源删除列表来删除不需要的路径损耗参考资源。
针对该情况下的第2路径损耗的计算方法,进行举例。第2路径损耗参考资源在路径损耗参考资源追加变更列表中指定多个第1或者第2测量对象设定、即例如CSI-RS的天线端口15、16等。在该情况下,可以基于CSI-RS的天线端口15以及16的接收信号功率来计算第2路径损耗。在该情况下,可以取由天线端口15算出的路径损耗和由天线端口16算出的路径损耗的平均来作为第2路径损耗,也可以取2个路径损耗值中较大的一方或者较小的一方来作为第2路径损耗。此外,也可以对2个路径损耗进行了线性处理之后作为第2路径损耗。此外,上述也可以是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0和CSI-RS的天线端口15。
进而在其他示例中,第2路径损耗参考资源在路径损耗参考资源追加变更列表中指定多个第2测量对象设定、即CSI-RS的天线端口15、16等。在该情况下,可以基于CSI-RS的天线端口15以及16的接收信号功率来计算第2路径损耗、第3路径损耗。在该情况下,第1路径损耗、第2路径损耗、第3路径损耗可以分别与第1子帧子集、第2子帧子集、第3子帧子集建立关联。
此外,第1以及第2路径损耗参考资源中包含的测量对象,可以是第1实施方式或者第2实施方式中所示出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0或者CSI-RS天线端口索引(CSI-RS测量索引)。
此外,在测量对象中可以包含上行链路许可检测模式。此外,对于上行链路许可检测模式,可以利用图14的测量对象中的测量对象EUTRA中包含的测量子帧模式(MeasSubframePattern-r10)。
此外,这里,将测量对象和上行链路许可检测模式建立了关联,但是作为其他示例,也可以在测量对象中不包含上行链路许可检测模式,而将测量对象和测量报告的发送定时建立关联。也就是说,终端102可以将测量对象的测量结果与向基站101通知的子帧模式建立关联,在与该子帧模式建立了关联的下行链路子帧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能够由该测量对象计算路径损耗,并且计算上行链路发送功率。
这里,对追加到与主小区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中的情况下进行了说明,但是对于辅小区也能够追加同样的设定。但是,辅小区的情况下,设定路径损耗参考(pathlossReference-r10),基于主小区或辅小区的任一个中包含的参考信号来进行路径损耗的计算。也就是说,在选择了主小区的情况下,基于与主小区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的路径损耗参考资源,进行路径损耗的计算。此外,在选择了辅小区的情况下,基于与辅小区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的路径损耗参考资源,进行路径损耗的计算。进而,前述的路径损耗参考资源也可以与路径损耗参考(pathlossReference-r10)建立关联。
也就是说,在由路径损耗参考(pathlossReference-r10)指定了第2载波分量(SCell、辅小区)、由路径损耗参考资源指定了CSI-RS的CSI-RS测量索引1的情况下,可以基于与第2载波分量中包含的CSI-RS测量索引1相当的资源进行路径损耗的计算,来算出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此外,在其他示例中,在路径损耗参考(pathlossReference-r10)中指定了第1载波分量(PCell、主小区)、在路径损耗参考资源中指定了CSI-RS的CSI-RS测量索引1的情况下,可以基于与第1载波分量中包含的CSI-RS测量索引1相当的资源进行路径损耗的计算,算出上行链路发送功率。
从其他观点考虑时,例如在将与基站101进行通信的终端102设为终端A,将与RRH103进行通信的终端102设为终端B的情况下,仅在第1子帧子集进行终端A的动态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控制,此外仅在第2子帧子集进行终端B的动态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控制。也就是说,基站101在要使终端102进行面向基站101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的情况下,将上行链路许可包含在第1子帧子集中向终端102通知,并且在要使终端102进行面向RRH103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的情况下,包含在第2子帧子集中向终端102通知。进而,基站101通过利用上行链路许可中包含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的补正值即TPC命令,能够进行面向基站101或者面向RRH103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
基站101通过通知上行链路许可的子帧子集将上行链路许可中包含的TPC命令的值设定为面向基站101或者面向RRH103。即,基站101在要提高面向基站101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将第1子帧子集的TPC命令的功率补正值设定得较高,在要降低面向RRH103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将第2子帧子集的TPC命令的功率补正值设定得较低。例如,在TPC命令中设定了多个值(第1值、第2值等)的情况下,基站101可以根据通信状况进行控制,使得将第1值选择为第1子帧子集的TPC命令的功率补正值,将第2值选择为第2子帧子集的TPC命令的功率补正值。
基站101对于终端A通过第1子帧子集进行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对于终端B通过第2子帧子集进行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也就是说,基站101通过将第1子帧子集的TPC命令(发送功率控制命令)的功率补正值设定为第1值,将第2子帧子集的TPC命令的功率补正值设定为第2值,来进行小区间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此时,基站101可以将第1值和第2值设定为不同的值。基站101可以将第1值设定为与第2值相比功率补正值变高。也就是说,基站101可以按每个子帧子集独立地进行基于TPC命令的功率补正。
图26是表示终端102检测上行链路许可的控制信道区域的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的详情的图。与图25同样,基站101能够对终端102设定2个以上的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第1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第2路径损耗参考资源)。这里,第2路径损耗参考资源是通过追加变更列表能够随时追加的参数。路径损耗参考资源与由测量对象设定所设定的测量对象建立了关联。例如,在测量对象中,设定了上行链路许可检测区域(第1控制信道区域、第2控制信道区域),在上行链路许可检测区域中包含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终端102使用与上行链路许可检测区域建立了关联的测量对象计算路径损耗,基于该路径损耗计算上行链路发送功率。
也就是说,终端102在设定了多个(第1路径损耗参考资源以及第2路径损耗参考资源)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的情况下,将上行链路许可检测区域与路径损耗参考资源建立关联。进而具体叙述时,将第1路径损耗参考资源和第1控制信道区域建立关联。此外,将第2路径损耗参考资源和第2控制信道区域建立关联。进而,从路径损耗参考资源中选择成为计算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依据的测量对象设定,并且根据基于由该测量对象设定所指定的测量对象的接收信号功率而计算出的路径损耗,计算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据此,终端102能够通过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区域(也就是说,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区域),以根据测量对象而计算出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发送上行链路信号。进而,对于将多个第2测量对象设定与第2路径损耗参考资源建立了关联的情况下的第2路径损耗的计算方法,进行举例。第2路径损耗参考资源在路径损耗参考资源追加变更列表中指定多个第1或者第2测量对象设定、即例如CSI-RS的天线端口15、16等。在该情况下,可以基于CSI-RS的天线端口15以及16的接收信号功率来计算第2路径损耗。
在该情况下,可以取由天线端口15算出的路径损耗和由天线端口16算出的路径损耗的平均,作为第2路径损耗。此外,可以选择2个路径损耗值中较大的一方或者较小的一方,作为第2路径损耗。此外,可以对2个路径损耗进行了线性处理之后,作为第2路径损耗。此外如上所述,可以是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0和CSI-RS的天线端口15。进而在其他示例中,第2路径损耗参考资源在路径损耗参考资源追加变更列表中指定多个第2测量对象设定、即CSI-RS的天线端口15、16等。在该情况下,可以基于CSI-RS的天线端口15以及16的接收信号功率来计算第2路径损耗、第3路径损耗。在该情况下,第1路径损耗、第2路径损耗、第3路径损耗可以分别与第1子帧子集、第2子帧子集、第3子帧子集建立关联。
此外,路径损耗测量资源可以是第1实施方式或者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天线端口0或者CSI-RS天线端口索引(CSI-RS测量索引)。
从其他观点考虑时,例如在将与基站101进行通信的终端102设为终端A,将与RRH进行通信的终端设为终端B的情况下,进行第1控制信道(PDCCH)区域进行终端A的动态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控制,此外仅在第2控制信道(X-PDCCH)区域进行终端B的动态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控制。也就是说,基站101在要使终端102进行面向基站101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的情况下,将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上行链路许可)包含在第1控制信道区域中向终端102通知,在要使终端102进行面向RRH103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的情况下,包含在第2控制信道区域中向终端102通知。
进而,基站101通过利用上行链路许可中包含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的补正值即TPC命令,能够进行面向基站101或者面向RRH103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基站101通过通知上行链路许可的控制信道区域,将上行链路许可中包含的TPC命令的值设定为面向基站101或者面向RRH103。即,基站101在要提高面向基站101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将第1控制信道区域的TPC命令的功率补正值设定得较高,在要降低面向RRH103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将第2控制信道区域的TPC命令的功率补正值设定得较低。基站101对于终端A通过第1控制信道区域进行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对于终端B通过第2控制信道进行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
也就是说,基站101通过将第1控制信道区域的TPC命令(发送功率控制命令)的功率补正值设定为第1值,将第2控制信道区域的TPC命令的功率补正值设定为第2值,来进行小区间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此时,第1值和第2值可以被设定为不同的值。基站101可以将第1值设定得与第2值相比功率补正值变高。也就是说,基站101可以按每个控制信道区域独立地进行基于TPC命令的功率补正。
此外,在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中,基站101向终端102发送包含与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相关的信息和与关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的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向终端102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上行链路许可)。此外,终端102按照无线资源控制信号中包含的信息,基于与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关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路径损耗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以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向基站101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此外,在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中,基站101向终端102发送包含与第1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相关的信息以及/或者与第2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相关的信息和与关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的无线资源控制信号。此外,终端102基于与第1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相关的信息和与关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第1路径损耗,基于与第2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相关的信息和与关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第2路径损耗,并且基于第1路径损耗以及/或者第2路径损耗和与关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上行链路发送功率。
此外,在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中,基站101向终端102发送包含与主小区固有的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相关的信息以及/或者与辅小区固有的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相关的信息和与关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的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并且向终端102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上行链路许可)。此外,终端102接收包含与主小区固有的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相关的信息以及/或者与辅小区固有的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相关的信息和与关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的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在主小区中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基于与主小区固有的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相关的信息和与关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路径损耗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在辅小区中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基于与辅小区固有的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相关的信息和与关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路径损耗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并且以对于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小区而设置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向基站101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此外,在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中,基站101向终端102发送包含与第1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相关的信息以及/或者与第2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相关的信息和与关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的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并且向终端102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上行链路许可)。此外,终端102按照无线资源控制信号中包含的信息,在第1子帧子集中包含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基于与第1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相关的信息和与关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路径损耗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在第2子帧子集中包含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基于与第2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相关的信息和与关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路径损耗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并且以子帧子集中包含的上行链路子帧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向基站101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此外,在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中,终端102在第1控制信道区域中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基于第1路径损耗参考资源和关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设置第1路径损耗以及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在第2控制信道区域中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基于第2路径损耗参考资源和关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设置第2路径损耗以及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按照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定时以第1或者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向基站101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使用图1进而具体说明时,终端102在设定了多个(第1路径损耗参考资源以及第2路径损耗参考资源)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的情况下,将检测上行链路许可的控制信道区域与路径损耗参考资源建立关联。进而具体叙述时,将第1路径损耗参考资源和第1控制信道区域建立关联。此外,将第2路径损耗参考资源和第2控制信道区域建立关联。进而,从路径损耗参考资源中选择成为计算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依据的测量对象设定,根据基于由该测量对象设定所指定的测量对象的接收信号功率而计算出的路径损耗,计算上行链路发送功率。
在一例中,第1路径损耗参考资源可以指定第1测量对象设定、即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0,从基站101进行发送,此外第2路径损耗参考资源可以指定第2测量对象设定、即CSI-RS的天线端口15,从RRH103进行发送。因此,根据检测上行链路许可的控制信道区域参考不同的测量对象,作为结果,在第1控制信道区域检测到上行链路信号的情况下,设定适于基站101的发送功率,在第2控制信道区域检测到上行链路信号的情况下,设定适于RRH103的发送功率。即,能够按照检测上行链路许可的控制信道区域,切换路径损耗计算中使用的测量对象来进行适当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此外,通过按照控制信道区域来参考不同的测量对象,从而变得不需要从基站向终端102通知前述的子帧模式。
此外在其他示例中,为了对于基站或者RRH103进行适当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基站101能够对终端102进行与各种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的重新设定。如前所述,基站101为了进行适于向基站或者RRH的发送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需要切换基于第1测量对象设定的路径损耗测量或基于第2测量对象设定的路径损耗测量。但是终端102以数十~数百子帧的次序(order)仅与基站或者RRH的任一方进行通信,在准静态地进行该切换的情况下,通过更新上述测量对象设定(第1测量对象设定、第2测量对象设定)和与上述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相关的参数的设定,能够进行适当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也就是说,仅设定图25或图26记载的第1路径损耗参考资源,若进行适当的设定,则能够向基站101或者RRH103设定适当的发送功率。
(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
此外,在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中,终端102能够设定多个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使用各个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来计算各种上行链路信号(PUSCH、PUCCH、SRS)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PPUSCH,PPUCCH,PSRS)。
在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中,基站101设定多个与关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例如,与关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关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向终端102通知。终端102按照被通知的信息,基于与关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路径损耗,并且基于该路径损耗和与关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此外,终端102基于与关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路径损耗,并且基于该路径损耗和与关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上行链路发送功率。这里,将基于与关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而设置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设为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将基于与关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而设置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设为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
终端102根据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上行链路许可)的频率资源、定时,控制是以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发送上行链路信号还是以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基站101可以个别地设定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和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各自包含的信息要素。例如,使用图27~图30具体说明时,图27是表示本申请的本实施方式中的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的一例的图。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由与第2(主)小区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r11、与第2辅小区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r11、与第2(主小区)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r11、以及与第2辅小区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r11构成。另外,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与图22以及图24所示的相同。此外,在本申请的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包含与第1(主)小区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r11、与第1辅小区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r11、与第1(主小区)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r11、以及与第1辅小区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r11。
图28是表示各无线资源设定中包含的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和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的一例的图。在(主)小区固有无线资源设定中,包含与第1(主)小区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和与第2(主)小区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r11。进而,还可以包含与(主)小区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r11。此外,在辅小区固有无线资源设定中,包含与第1辅小区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和与第2辅小区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r11。
进而,还可以包含与辅小区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r11。此外,在(主小区)终端固有物理设定中,包含与第1(主小区)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和与第2(主小区)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r11。此外,在辅小区终端固有物理设定中,包含与第1辅小区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和与第2辅小区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r11。此外,(主小区)终端固有物理设定,包含在(主小区)终端固有无线资源设定(RadioResourceCofigDedicated)中。此外,辅小区终端固有物理设定,包含在辅小区终端固有无线资源设定(RadioResourceConfigDedicatedSCell-r10)中。另外,前述的小区固有无线资源设定以及终端固有无线资源设定,也可以包含在第2实施例中所述的RRC连接重配置(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RRC重建(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中。
另外,前述的辅小区固有无线资源设定以及辅小区终端固有无线资源设定,也可以包含在第2实施例中所述的SCell追加变更列表中。另外,前述的小区固有无线资源设定以及终端固有无线资源设定,也可以通过RRC信号(Dedicated signaling)按每个终端102进行设定。另外,RRC连接重配置以及RRC重建,也可以通过RRC消息按每个终端进行设定。
图29是表示与第2小区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的一例的图。与第2(主)小区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r11或者与第2辅小区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r11中包含的信息要素,可以被设定为包含图29所示的全部信息要素。此外,与第2(主)小区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r11或者与第2辅小区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r11中包含的信息要素,可以被设定为仅包含图29所示的信息要素中的至少一个信息要素。
此外,与第2(主)小区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r11或者与第2辅小区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r11中包含的信息要素,也可以一个都不包含。在该情况下,基站101选择释放,并且将该信息通知给终端102。此外,由与第2小区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没有被设定的信息要素,也可以是与关于第1小区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共同的。
图30是表示与第1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和与第2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的一例的图。在与第1主小区/辅小区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中,设定路径损耗参考资源。此外,在与第2主小区/辅小区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中,除了图22所示的信息要素之外,还设定路径损耗参考资源。与第2(主小区)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r11或者与第2辅小区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r11中包含的信息要素,可以被设定为包含图30所示的全部信息要素。
此外,与第2(主小区)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r11或者与第2辅小区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r11中包含的信息要素,可以被设定为仅包含图30所示的信息要素中的至少一个信息要素。此外,与第2(主小区)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r11或者与第2辅小区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r11中包含的信息要素,也可以一个都不包含。在该情况下,基站101选择释放,并且将该信息通知给终端102。此外,由与第2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没有被设定的信息要素,也可以是与关于第1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共同的。也就是说,在与第2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中没有设定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的情况下,基于由与第1终端固有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所设定的路径损耗参考资源进行路径损耗的计算。
路径损耗参考资源可以与第3实施方式(图24)中所示的相同。也就是说,指示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的测量对象,可以与小区固有参考信号天线端口0、或者与CSI-RS天线端口索引(CSI-RS测量索引)建立了关联的索引建立关联(图31)。此外,路径损耗参考资源也可以如图32或者图33所示。图32是表示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的一例(例1)的图。作为路径损耗参考资源,设定多个测量对象。终端102能够使用这些测量对象中的至少一个来进行路径损耗的计算。图33是表示路径损耗参考资源的另一例(例2)的图。追加到路径损耗参考资源中的测量对象,可以通过追加变更列表来进行追加。
此外,可以通过最大测量对象ID来决定测量对象的追加数。测量对象ID可以通过测量Object(对象)ID来决定。也就是说,追加的测量对象数可以与测量对象设定数相同。此外,通过删除列表,可以删除变为不需要的测量对象。另外,上述也适用于第3实施例以及第3实施例的变形例1。进而,对于将多个第1以及第2测量对象设定与路径损耗参考资源建立了关联的情况下的路径损耗的计算方法,进行举例。路径损耗参考资源在路径损耗参考资源追加变更列表中指定多个第1以及第2测量对象设定、即CSI-RS的天线端口15、16等。在该情况下,可以基于CSI-RS的天线端口15以及16的接收信号功率来计算第2路径损耗。在该情况下,可以取由天线端口15算出的路径损耗和由天线端口16算出的路径损耗的平均,作为第2路径损耗,也可以取两个路径损耗值中较大的一方或者较小的一方,作为第2路径损耗。此外,还可以对两个路径损耗进行线性处理后作为第2路径损耗。此外,上述可以是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0和CSI-RS的天线端口15。
进而在其他示例中,第2路径损耗参考资源在路径损耗参考资源追加变更列表中指定多个第2测量对象设定、即CSI-RS的天线端口15、16等。在该情况下,可以基于CSI-RS的天线端口15以及16的接收信号功率来计算第2路径损耗、第3路径损耗。在该情况下,第1路径损耗、第2路径损耗、第3路径损耗可以分别与第1子帧子集、第2子帧子集、第3子帧子集建立关联。此外,基站101可以对在第1子帧子集内通知的上行链路许可中包含的TPC命令(发送功率控制命令)设定第1值,对在第1子帧子集内通知的上行链路许可中包含的TPC命令设定与第1值不同的第2值。也就是说,可以将TPC命令第1值与第1子帧子集建立关联,将TPC命令第2值与第2子帧子集建立关联。此时,第1值和第2值可以被设定为不同的值。也就是说,基站101可以将第1值设定为比第2值高的值。此外,第1值以及第2值是TPC命令的功率补正值。
作为一例,考虑下行链路子帧被分为第1子集以及第2子集。另外,在用子帧n(n是自然数)接收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因为终端102在子帧n+4进行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自然而然地上行链路子帧也被分为第1子集以及第2子集。可以将第1子集和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建立关联,将第2子集和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建立关联。也就是说,终端102在第1子集中包含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基于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中包含的各种信息要素、和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中包含的路径损耗参考资源(测量对象),计算路径损耗,并且计算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此外,终端102在第2子集中包含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基于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中包含的各种信息要素、和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中包含的路径损耗参考资源(测量对象),计算路径损耗,并且计算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
此外,作为一例,将包含上行链路许可的控制信道区域和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建立关联。即,基站101能够根据终端102在哪个控制信道区域(第1控制信道区域、第2控制信道区域)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来切换用于计算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也就是说,终端102在第1控制信道区域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来计算路径损耗,并且计算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此外,在第2控制信道区域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来计算路径损耗,并且计算上行链路发送功率。
在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中,基站101向终端102通知与第1以及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作为一例,终端102按照被通知的信息,基于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来计算路径损耗(第1路径损耗),并且基于第1路径损耗和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来计算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此外,终端102基于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来计算路径损耗(第2路径损耗),并且基于第2路径损耗和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来计算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也就是说,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可以总是基于由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所通知的测量对象来进行计算。此外,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可以总是基于由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所通知的测量对象来进行计算。此外终端102可以根据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频率资源、定时,来控制是以前述的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发送上行链路信号还是以前述的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如此,第1以及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可以固定地与关于第1以及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建立关联。
此外,在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中,基站101向终端102通知包含与第1以及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的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并且向终端102通知上行链路许可。此外,终端102基于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来计算第1路径损耗以及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并且基于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来计算第2路径损耗以及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在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以第1或者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发送上行链路信号。此外,基站101在第1子帧子集通知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将TPC命令的值设定为第1值,在第2子帧子集通知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将TPC命令的值设定为第2值。例如,可以将第1值设定为与第2值相比功率补正值变高。也就是说,基站101可以对于第1子帧子集或者第2子帧子集独立地设定TPC命令的值。此外,基站101也可以按照对在第1子帧子集内的上行链路子帧被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进行解调,并且对在第2子帧子集内的上行链路子帧被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不进行解调处理的方式进行上行链路信号的解调处理。
通过设定多个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终端102能够选择对于基站101或者RRH103适当的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能够发送对于基站101或者RRH103适当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上行链路信号。进而具体说明时,能够将与第1和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中包含的信息要素中至少一种信息要素设定为不同的值。
例如,在要对用于小区内的部分发送功率控制的衰减系数即α在基站101和终端102间与RRH103和终端102间进行不同的控制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将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作为面向基站101的发送功率控制、将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作为面向RRH103的发送功率控制来建立关联,从而将各个设定中包含的α设定为适当的α。也就是说,能够在基站101和终端102间与RRH103和终端102间进行不同的部分发送功率控制。同样地能够通过将PO_NOMINAL_PUSCH, c、PO_UE_PUSCH、c在与第1和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中设定为不同的值,从而在基站101和终端102间与RRH103和终端102间使PUSCH的标准功率为不同的值。关于其他参数,也能够进行同样的处理。
此外,使用图1进行说明时,终端102可以被控制为:对于上行链路106,使用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来计算路径损耗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并且以该发送功率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也可以被控制为:对于上行链路108,使用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计算路径损耗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并且以该发送功率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第4实施方式)
接下来,说明第4实施方式。在第4实施方式中,对于基站101针对终端102与基站101或者RRH103的连接处理所需的参数的设定方法进行说明。
若以相同的载波分量、相同的定时(上行链路子帧)进行面向基站(宏基站)101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和面向RRH103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则产生码间干扰、频带外辐射引起的干扰、期望动态范围的扩大等问题。
基站101控制终端102,使得在时间方向分离面向基站101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和面向RRH103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也就是说,基站101设定各上行链路信号(PUSCH、PUCCH(CQI、PMI、SR、RI、ACK/NACK)、UL DMRS、SRS、PRACH)的发送定时,使得终端102向基站101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定时和向RRH103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定时不同。即,基站101进行设定,使得对于各上行链路信号面向基站101和面向RRH103的发送不重复。另外,各种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含有前述的各上行链路信号(PUSCH、PUCCH(CQI、PMI、SR、RI、ACK/NACK)、UL DMRS、SRS、PRACH)中的至少一个(或者一种)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上行链路信号)。
基站101也可以设定面向基站101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定时(上行链路子帧)的子集和面向RRH103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定时(上行链路子帧)的子集,并且按照该子集调度各终端。
此外,基站101也对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以面向基站101和面向RRH103进行适当地设定,使得适当地进行对面向基站101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和面向RRH103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设定的发送功率。也就是说,基站101能够对终端102进行适当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
首先,对于基站101的时间方向上的控制进行说明。将面向基站101的上行链路子帧子集设为第1上行链路子集,将面向RRH103的上行链路子帧子集设为第2上行链路子集时,基站101设定各种参数的值,使得根据终端102与基站101连接还是与RRH103连接来将各上行链路信号包含在第1子集或第2子集的哪一个中。
对于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子帧和发送周期的设定,进行说明。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符)和PMI(Precoding Matrix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符)通过CQI-PMI设定索引(cqi-pmi-ConfigIndex)来设定发送子帧和发送周期。此外,RI(RankIndicator,秩指示符)通过RI设定索引设定发送子帧和发送周期。此外,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探测参考信号)利用小区固有SRS子帧设定(srs-SubframeConfig)对小区固有的SRS发送子帧(发送子帧和发送周期)进行设定,通过终端固有SRS设定索引(srs-ConfigIndex)设定小区固有的SRS发送子帧的子集即终端固有的SRS发送子帧。PRACH通过PRACH设定索引(prach-ConfigIndex)设定发送子帧。此外,SR(Scheduling Request)通过SR设定(sr-ConfigIndex)设定发送定时。
CQI-PMI设定索引和RI设定索引,由包含在CQI报告设定(CQI-ReportConfig)中的CQI报告周期(CQI-ReportPeriodic)进行设定。此外,CQI报告设定包含在物理设定Dedicated中。
小区固有SRS子帧设定由小区固有探测UL设定(SoundingRS-UL-ConfigCommon)进行设定,终端固有SRS设定索引由终端固有探测UL设定(SoundingRS-UL-ConfigDedicated)进行设定。小区固有探测UL设定包含在小区固有无线资源设定SIB以及小区固有无线资源设定中。终端固有探测UL设定包含在终端固有无线资源设定中。
PRACH设定索引由PRACH设定信息(PRACH-ConfigInfo)进行设定。PRACH设定信息包含在PRACH设定SIB(PRACH-ConfigSIB)以及PRACH设定(PRACH-Config)中。PRACH设定SIB包含在小区固有无线资源设定SIB中,PRACH设定包含在小区固有无线资源设定中。
SR设定索引包含在调度请求设定(SchedulingRequextConfig)中。调度请求设定包含在物理设定Dedicated中。
此外,利用与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下行链路子帧建立了关联的上行链路子帧,发送PUSCH、非周期性CSI、非周期性SRS,所以通过控制通知上行链路许可的定时,基站101能够对终端102控制是在第1上行链路子集发送还是在第2上行链路子集发送。
基站101通过进行设定,使得将与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定时相关的索引包含在第1上行链路子集或者第2上行链路子集中,从而能够进行终端的上行链路发送控制,使得面向基站101的上行链路信号和面向RRH103的上行链路信号相互不成为干扰源。
此外,各上行链路信号的资源分配、发送定时、发送功率控制,对于辅小区也可以设定。若具体叙述,则小区/终端固有SRS设定被设定为辅小区固有。此外,通过上行链路许可来指示PUSCH的发送定时、发送资源。
如第3实施方式中也示出的那样,对于与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可以设定为辅小区固有。
说明PRACH的发送功率的控制。PRACH通过前同步码初始接收目标功率(preambleInitialReceivedTargetPower)来计算PRACH的初始发送功率。在基站-终端间随机接入失败的情况下,设定使发送功率增加一定量进行发送的功率斜坡步骤(powerRampingStep)。此外,在增加功率而发送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的随机接入继续失败,超过了终端102的最大发送功率或者PRACH的最大发送次数的情况下,终端102判断为随机接入失败,向上级层通知产生了随机接入问题(RAP:Random Access Problem)。在向上级层通知了随机接入问题的情况下,判断为产生了无线资源故障(RLF:Radio Link Failure)。
在小区固有无线资源设定中,包含表示终端102的最大发送功率的P_MAX。此外,在辅小区固有无线资源设定中也包含P_MAX。基站101能够将终端102的最大发送功率设定为主小区或者辅小区固有。
此外,对于PUSCH、PUCCH、SRS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如第3实施方式中所示。
作为一例,基站101首先进行设定,使得由***信息通知的小区固有/终端固有无线资源设定以及物理设定Dedicated中包含的PUSCH/PUCCH/SRS/PRACH的时间轴上的设定(索引)被包含在第1上行链路子帧子集中。RRC连接建立后,通过在基站101和RRH103按每个终端102进行信道测量等,从而掌握终端102靠哪个(基站101、RRH103)近。基站101在判断为测量的终端102相较于RRH103靠近基站101的情况下,不特别改变设定,在判断为测量的终端102相较于基站101靠近RRH103的情况下,向该终端102通知适于与RRH103的连接的重新设定信息(例如,发送功率控制信息、发送定时信息)。
这里,发送功率控制信息是对于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的总称。例如,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中包含的各种信息要素、TPC命令被包含在发送功率控制信息中。此外,发送定时信息是用于设定对于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定时的信息的总称。例如,发送定时信息包含与发送定时相关的控制信息(SRS子帧设定、CQI-PMI设定索引等)。
对于面向基站101或者面向RRH103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控制(上行链路发送定时控制)进行说明。基站101根据各终端的测量结果来判断终端102是靠近基站101还是靠近RRH103。根据测量结果(测量报告),基站101在判断为终端102相较于RRH103靠近基站101的情况下,设定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定时信息,使得包含在第1上行链路子集中,并且将发送功率信息设定为适于面向基站101的值。此时,也存在基站101对终端102不特别通知用于重新设定的信息的情况。
也就是说,也存在保持初始设定而不做特别更新的情况。此外,基站101在判断为终端102相较于基站101靠近RRH103的情况下,设定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定时信息,使得包含在第2上行链路子集中,并且将发送功率信息设定为适于面向RRH103的值。即,基站101能够控制终端,使得通过改变发送定时来控制面向基站101的上行链路信号和面向RRH103的上行链路信号,并且相互的信号不进行干扰。这里,将与基站101进行通信的终端102设为终端A,将与RRH103进行通信的终端102设为终端B。基站101能够对终端B设定包含发送定时的各种设定索引,使得发送定时与终端A变得不相同。例如,可以将终端固有的SRS子帧设定在终端A和终端B设定为不同的值。
此外,如第3实施方式中所示,基站101能够将第1上行链路子集和第2上行链路子集分别与测量对象建立关联。
更具体地说明上述过程。作为PRACH的时间轴上的设定,基站101以及/或者RRH103广播用于指定第1上行链路子集内的子帧的广播信息。初始接入前的终端102或者RRC空闲状态的终端102基于所取得的广播信息,使用第1上行链路子集内的任一子帧中的PRACH资源尝试初始接入。此时,参考基站或者基站和RRH发送的CRS来设定PRACH的发送功率。因此,成为比较高的发送功率,PRACH到达基站101。
在基于随机接入过程的RRC连接建立后或者RRC连接建立过程中,设定周期性的CSI、Ack/Nack用的准静态地分配的PUCCH资源、准静态地分配的SRS资源、和准静态地分配的SR用的PUCCH资源。这里,这些资源,全部设定第1上行链路子集内的子帧中的资源。此外,基站101对终端102调度(分配)以第1上行链路子集内的子帧中的PUSCH或第1上行链路子集内的子帧中的PUCCH发送Ack/Nack的PDSCH。
此时,参考基站101或者基站101和RRH103发送的CRS来设定PUSCH、PUCCH、SRS的发送功率。因此,成为比较高的发送功率,PUSCH、PUCCH、SRS到达基站101。如此,以比较高的发送功率(对基站101与终端102之间的损失进行补偿那样的发送功率)进行上行链路发送的终端102,仅使用第1上行链路子集内的子帧。
接下来,基站101判定(判断)终端102要向基站101发送上行链路信号还是要向RRH103发送上行链路信号。换言之,判定终端102是要以补偿基站101与终端102之间的损失那样的发送功率进行发送,还是要以补偿RRH103与终端102之间的损失那样的发送功率进行发送。作为该判定基准,如上述所说明的那样,可以根据测量结果来算出终端102的位置靠近基站101和RRH103的哪一个,也可以使用其他判定基准。例如,也可以RRH103接收终端102在第1上行链路子集内的子帧发送的SRS等的信号,并且基于接收信号的功率来进行判定。基站101在判定为终端102要向基站101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情况下,继续仅使用了第1上行链路子集内的子帧的上行链路通信。
基站101在判定为终端102要向RRH103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情况下,设定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使得在这些资源中,以比较低的发送功率(补偿RRH103与终端102之间的损失那样的发送功率)进行上行链路发送。这里,作为使发送功率降低的设定,能够使用上述各实施方式所说明的方法。或者,也能够使用其他方法,如:反复闭环发送功率控制逐渐降低功率的方法;通过越区切换(handover)过程来更新***信息内的CRS功率值、传输路径损失补偿系数α的设定的方法等。
此外,基站101在判定为终端102要向RRH103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情况下,重新设定周期性的CSI、Ack/Nack用的准静态地分配的PUCCH资源、准静态地分配的SRS资源、和准静态地分配的SR用的PUCCH资源。这里,对于这些资源,都设定第2上行链路子集内的子帧中的资源。此外,通过越区切换过程(移动性控制过程),更新***信息内的PRACH资源的设定。这里,对于PRACH资源,全部设定第2上行链路子集内的子帧中的资源。
此外,基站101向终端102调度(分配)以第2上行链路子集内的子帧中的PUSCH、或第2上行链路子集内的子帧中的PUCCH发送Ack/Nack的PDSCH。如此,以比较低的发送功率(补偿RRH103与终端102之间的损失那样的发送功率)进行上行链路发送的终端102,仅使用第2上行链路子集内的子帧。
如上所述,以比较高的发送功率(补偿基站101与终端102之间的损失那样的发送功率)进行上行链路发送的终端102使用第1上行链路子集内的子帧,以比较低的发送功率(补偿RRH103与终端102之间的损失那样的发送功率)进行上行链路发送的终端102仅使用第2上行链路子集内的子帧。据此,能够在时间轴上将基站101接收的子帧和RRH103接收的子帧分离。因此,变得不需要对接收功率大的信号和小的信号同时进行接收处理,所以能够抑制干扰。此外,能够使基站101或者RRH103中的所需动态范围变窄。
这里,假设对于载波聚合时的面向基站101或者面向RRH103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控制(上行链路发送资源控制)进行说明。基站101对终端102设定2个载波分量(第1载波分量、第2载波分量),将第1载波分量设定为主小区,将第2载波分量设定为辅小区的情况。根据测量结果,基站101在判断为终端102相较于RRH103靠近基站101(终端A)的情况下,将辅小区设定为去激活。也就是说,终端A不使用辅小区,仅使用主小区来进行通信。此外,基站101在判断为终端102相较于基站101靠近RRH103(终端B)的情况下,使辅小区激活。也就是说,终端B不仅使用主小区还使用辅小区与基站101以及RRH103进行通信。
基站101对终端B的辅小区的设定,设定适于面向RRH103的发送的资源分配、发送功率控制。也就是说,基站101对终端B进行控制,使得假设从RRH发送辅小区的路径损耗测量,从而进行路径损耗计算以及计算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其中,终端B经由辅小区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是PUSCH、PUSCH解调用UL DMRS、SRS。PUCCH(CQI、PMI、RI)、PUCCH解调用UL DMRS、PRACH经由主小区被发送。例如,在终端B由上级层许可了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的情况下,被控制为在主小区发送PUCCH、在辅小区发送PUSCH。此时,终端B由基站101将向主小区的发送功率控制为面向基站101、将向辅小区的发送功率控制为面向RRH103。
此外,在终端A由上级层许可了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的情况下,由基站101控制为PUSCH和PUCCH都经由主小区进行发送。即,基站101通过改变发送资源,控制面向基站101的上行链路信号和面向RRH103的上行链路信号,能够控制终端102使得相互的信号不发生干扰。
此外,基站101对终端B通过利用越区切换能够将第1载波分量重新设定为辅小区、将第2载波分量重新设定为主小区。此时,终端B进行与上述的终端A相同的处理。也就是说,终端B使辅小区去激活。也就是说,终端B不使用辅小区,而仅经由主小区与RRH103进行通信。此时,终端B被控制为经由主小区发送全部的上行链路信号。此外,此时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全部被进行面向RRH103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即,PUSCH、PUCCH、PRACH、SRS被重新设定为面向RRH103的发送功率。此时的重新设定信息包含在RRC连接重配置中。
此外,基站101通过对载波分量或者小区设置基于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接入(发送)限制(ac-BarringFactor),能够控制终端,使得不经由第2载波分量以较高的发送功率进行通信。
此外,如第3实施方式所示,基站101对于第1载波分量和第2载波分量、或者主小区和辅小区能够分别关联测量对象。
从不同的观点来说明上述过程。基站101和RRH103使用成为2个下行链路载波分量(分量载波)以及2个上行链路载波分量(分量载波)的部分聚合的载波分量的组合来进行通信。基站101以及/或者RRH103在第2下行链路载波分量中广播用于限制初始接入的(不允许初始接入的)广播信息。另一方面,在第1下行链路载波分量中,广播使初始接入成为可能的广播信息(不广播限制初始接入那样的广播信息)。
初始接入前的终端或者RRC空闲状态的终端102基于所取得的广播信息,不使用第2上行链路载波分量,而使用第1上行链路载波分量中的PRACH资源尝试初始接入。此时,参考在第1下行链路载波分量中基站101或者基站101和RRH103发送的CRS,来设定PRACH的发送功率。因此,成为比较高的发送功率,PRACH到达基站101。
在基于随机接入过程的RRC连接建立后或者RRC连接建立过程中,设定周期性的CSI、Ack/Nack用的准静态地分配的PUCCH资源、准静态地分配的SRS资源、和准静态地分配的SR用的PUCCH资源。这里,对于这些资源,设定第1上行链路载波分量中的资源、即主小区(PCell:具有第1下行链路载波分量和第1上行链路载波分量的小区)中的资源。此外,基站101向终端102调度(分配)第1上行链路载波分量中的PUSCH。
而且,终端102使用第1上行链路载波分量中的PUCCH发送对于第1下行链路载波分量中的PDSCH的Ack/Nack。此时,参考在PCell中基站101或者基站101和RRH103发送的CRS,设定PUSCH、PUCCH、SRS的发送功率。因此,成为比较高的发送功率,PUSCH、PUCCH、SRS到达基站101。
进行载波聚合的情况下,作为具有第2下行链路载波分量的(没有上行链路载波分量的)小区,设定辅小区(SCell)。对于SCell中的周期性的CSI、Ack/Nack用的准静态地分配的PUCCH资源,设定第1上行链路载波分量中的资源、即PCell中的资源。此外,终端102使用第1上行链路载波分量(PCell)中的PUCCH发送对于第2下行链路载波分量(SCell)中的PDSCH的Ack/Nack。此时,参考在PCell中基站101或者基站101和RRH103发送的CRS来设定PUSCH、PUCCH、SRS的发送功率。
因此,成为比较高的发送功率,PUSCH、PUCCH、SRS到达基站101。如此,不依赖于是否进行载波聚合,以比较高的发送功率(补偿基站101与终端102之间的损失那样的发送功率)进行上行链路发送的终端102仅使用第1上行链路载波分量。
接下来,基站101判定终端102是要面向基站101发送上行链路信号还是要面向RRH103发送上行链路信号。换言之,判定终端102是要以补偿基站101与终端102之间的损失那样的发送功率进行发送、还是要以补偿RRH103与终端102之间的损失那样的发送功率进行发送。作为该判定基准,能够使用上述所说明的方法。基站101在判定为终端102要向基站101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情况下,继续仅使用了第1上行链路载波分量的上行链路通信、即将具有第1下行链路载波分量和第1上行链路载波分量的小区作为PCell的通信。
基站101在判定为终端102要向RRH103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情况下,通过越区切换过程来变更PCell。即,从具有第1下行链路载波分量和第1上行链路载波分量的PCell变更为具有第2下行链路载波分量和第2上行链路载波分量的PCell。设定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使得在该越区切换过程中,越区切换后以比较低的发送功率(补偿RRH103与终端102之间的损失那样的发送功率)进行上行链路发送。还能够使用其他方法,例如,对***信息内的CRS功率值、传输路径损失补偿系数α、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初始值的设定进行更新的方法等。此外,设定不限制初始接入那样的***信息。
此外,在变更了PCell的情况下,进行第2上行链路载波分量中的随机接入过程,建立RRC连接。在基于该随机接入过程的RRC连接建立后或者RRC连接建立过程中,重新设定周期性的CSI、Ack/Nack用的准静态地分配的PUCCH资源、准静态地分配的SRS资源、和准静态地分配的SR用的PUCCH资源。这里,对于这些资源,全部设定第2上行链路载波分量中的资源。
基站101向终端102调度(分配)以第2上行链路载波分量中的PUSCH、或第2上行链路载波分量中的PUCCH发送Ack/Nack的PDSCH。此时,设定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使得PUSCH、PUCCH、SRS的发送功率成为比较低的发送功率(补偿RRH103与终端102之间的损失那样的发送功率)。
在进行载波聚合的情况下,作为具有第1下行链路载波分量的(没有上行链路载波分量的)小区,设定SCell。对于SCell中的周期性的CSI、Ack/Nack用的准静态地分配的PUCCH资源,设定第2上行链路载波分量中的资源、即PCell中的资源。此外,终端102使用第2上行链路载波分量中的PUCCH发送对于SCell中的PDSCH的Ack/Nack。此时,设定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使得PUCCH的发送功率成为比较低的发送功率(补偿RRH103与终端102之间的损失那样的发送功率)。如此,不依赖于是否进行载波聚合,以比较低的发送功率(补偿RRH103与终端102之间的损失那样的发送功率)进行上行链路发送的终端102仅使用第2上行链路载波分量。
如上所述,以比较高的发送功率(补偿基站101与终端102之间的损失那样的发送功率)进行上行链路发送的终端102使用第1上行链路载波分量,以比较低的发送功率(补偿RRH103与终端102之间的损失那样的发送功率)进行上行链路发送的终端102仅使用第2上行链路载波分量。据此,能够使基站101接收的子帧和RRH103接收的子帧在频率轴上分离。因此,变得不需要对接收功率大的信号和小的信号同时进行接收处理,所以能够抑制干扰。此外,能够使基站101或者RRH103中的所需动态范围变窄。
这里,对于基于包含上行链路许可的控制信道(PDCCH)区域的面向基站101或者面向RRH103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控制(上行链路信号发送功率控制)进行说明。基站101在根据测量结果判断为某终端(终端A)靠近基站101的情况下,仅在第1控制信道(PDCCH)区域进行终端A的动态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控制。此外,基站101在根据测量结果判断为某终端(终端B)靠近RRH103的情况下,仅在第2控制信道(X-PDCCH)区域进行终端B的动态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控制。
也就是说,基站101在要使终端102进行面向基站101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的情况下,将上行链路许可包含在第1控制信道区域中通知给终端102,在要使终端102进行面向RRH103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的情况下,包含在第2控制信道区域中通知给终端102。进而,基站101通过利用包含在上行链路许可中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的补正值即TPC命令,能够进行面向基站101或者面向RRH103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基站101通过通知上行链路许可的控制信道区域将上行链路许可中包含的TPC命令的值设定为面向基站101或者面向RRH103。即,基站101在要提高面向基站101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将第1控制信道区域的TPC命令的功率补正值设定得较高,在要降低面向RRH103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将第2控制信道区域的TPC命令的功率补正值设定得较低。
基站101对终端A通过第1控制信道区域进行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对终端B通过第2控制信道进行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也就是说,基站101通过将面向基站101的TPC命令(发送功率控制命令)设定为第1值,将面向RRH103的TPC命令(发送功率控制命令)设定为第2值,进行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基站101还可以将第1值设定得与第2值相比功率补正值变高。
此外,如第3实施方式所示,基站101能够对第1控制信道区域和第2控制信道区域分别关联测量对象。
此外,在第4实施方式中,基站101将***信息中包含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发送定时信息设定为第1子帧子集内的子帧,将各种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发送定时信息设定为第1子帧子集内的子帧,对一部分终端102进行无线资源控制信息的重新设定的情况下,将无线资源控制信号中包含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发送定时信息设定为与第1子帧子集不同的第2子帧子集内的子帧,并且将各种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发送定时信息设定为第2子帧子集内的子帧。
进而,基站101与第1子帧子集建立关联,将各种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信息设定为第1发送功率控制信息,对一部分终端102进行无线资源控制信息的重新设定的情况下,与第2子帧子集建立关联,将各种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信息设定为第2发送功率控制信息。
进而,基站101对于使其在第1子帧子集中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终端102设定第1发送功率控制信息,对于使其在第2子帧子集中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终端102设定第2发送功率控制信息。
此外,在第4实施方式中,基站101经由第1下行链路载波分量以及第2下行链路载波分量发送信号,对于作为主小区而设定了第1下行链路载波分量的终端102,将第1发送功率控制信息设定为主小区固有的发送功率控制信息,对于作为主小区而设定了第2下行链路载波分量的终端102,将第2发送功率控制信息设定为主小区固有的发送功率控制信息。
进而,基站101经由第1上行链路载波分量以及第2上行链路载波分量接收信号,对于经由第1上行链路载波分量进行通信的终端102,设定第1发送功率控制信息,对于经由第2上行链路载波分量进行通信的终端102,设定第2发送功率控制信息。
基站101对接入到基站101的终端102、和接入到RRH103的终端102通过根据时间、频率、包含上行链路许可的控制信道区域对各终端102控制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从而能够进行适当的发送定时控制、适当的无线资源控制、适当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
基站101设定各种参数,使得包含在***信息中的上行链路信号相关的发送功率控制信息以及发送定时信息全部成为对于基站101适当的设定。在初始连接建立(RRC连接建立)后,在基站101和终端102正在进行通信的期间,根据信道测量等的结果,基站101判断终端102是靠近基站101还是靠近RRH103。基站101在判断为终端102靠近基站的情况下,不特别通知设定信息,或者,设定更适于与基站101的通信的发送功率控制信息、发送定时控制信息、发送资源控制信息,通过RRC连接重配置,向终端102进行通知。此外,基站101在判断为终端102靠近RRH103的情况下,设定适于与RRH的通信的发送功率控制信息、发送定时控制信息、发送资源控制信息,通过RRC连接重配置向终端102进行通知。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使用资源元素、资源块作为信息数据信号、控制信息信号、PDSCH、PDCCH以及参考信号的映射单位,使用子帧、无线帧作为时间方向的发送单位进行了说明,但是不局限于此。使用任意的由频率和时间构成的区域以及时间单位来代替它们,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于使用预编码处理过的RS进行解调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作为与预编码处理过的RS对应的端口,使用与MIMO层等价的端口进行了说明,但是不局限于此。此外,对于与相互不同的参考信号对应的端口,通过应用本发明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例如,可以不使用预编码过的RS而使用未预编码的(Nonprecoded)RS,作为端口,使用与预编码处理后的输出端等价的端口或者与物理天线(或者物理天线的组合)等价的端口。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于由基站101和终端102和RRH103构成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协作通信进行了说明,但是在由2个以上的基站101和终端102构成的协作通信、由2个以上的基站101和RRH103和终端102构成的协作通信、由2个以上的基站101或者RRH103和终端102构成的协作通信、由2个以上的基站101和2个以上的RRH103和终端102构成的协作通信、由2个以上的发送点/接收点构成的协作通信中,也能够适用。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于根据路径损耗的计算结果来进行适于终端102靠近基站101或者RRH103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进行了说明,但是对于根据路径损耗的计算结果来进行适于终端102远离基站或者RRH103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也能够进行同样的处理。
(a)此外,本发明还能够采用以下那样的方式。即,本发明的一方式的通信***,是由基站和终端构成的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通知包含与第1以及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的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并且向所述终端通知上行链路许可,所述终端基于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计算第1路径损耗以及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基于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计算第2路径损耗以及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在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以第1或者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b)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的通信***是由基站和终端构成的通信***,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通知无线资源控制信号,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包括与第1以及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并且向所述终端通知上行链路许可,所述终端按照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在第1子帧子集中包含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计算路径损耗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在第2子帧子集中包含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计算路径损耗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以与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建立了关联的上行链路子帧并且所述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c)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的通信***是由基站和终端构成的通信***,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通知无线资源控制信号,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包括与第1以及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并且向所述终端通知上行链路许可,所述终端按照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在第1控制信道区域中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计算路径损耗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在第2控制信道区域中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计算路径损耗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以所述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d)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终端是与基站进行通信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具有:接收无线资源控制信号的单元,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包括与第1以及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基于与所述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和与所述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所设定的路径损耗参考资源,计算第1路径损耗,基于与所述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和与所述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所设定的路径损耗参考资源,计算第2路径损耗的单元;和基于与所述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和所述第1路径损耗计算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基于与所述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和所述第2路径损耗计算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单元。
(e)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终端根据上述终端,其特征在于,在第1子帧子集中包含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以所述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信号,在第2子帧子集中包含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以所述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f)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终端根据上述终端,其特征在于,在第1控制信道区域中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以所述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信号,在第2控制信道区域中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以所述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g)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基站是与终端进行通信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具有:向所述终端通知无线资源控制信号的单元,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包括与第1以及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
(h)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基站根据上述基站,其特征在于,将由第1子帧子集通知的上行链路许可中包含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的值设定为第1值,通知给所述终端,并且将由第2子帧子集通知的上行链路许可中包含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的值设定为与所述第1值不同的第2值,通知给所述终端。
(i)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基站根据上述基站,其特征在于,接收在第1子帧子集中包含的上行链路子帧被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进行解调处理,并且接收在第2子帧子集中包含的上行链路子帧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不进行解调处理。
(j)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基站根据上述基站,其特征在于,将配置在第1控制信道区域的上行链路许可中包含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的值设定为第1值,通知给所述终端,将配置在第2控制信道区域的上行链路许可中包含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的值设定为与所述第1值不同的第2值,通知给所述终端。
(k)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的通信方法,是由基站和终端构成的通信***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通知无线资源控制信号的步骤,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包括与第1以及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通知上行链路许可的步骤;和所述终端在第1子帧子集中包含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基于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计算路径损耗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在与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建立了关联的上行链路子帧中发送上行链路信号,在第2子帧子集中包含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基于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计算路径损耗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在与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建立了关联的上行链路子帧中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步骤。
(l)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的通信方法是由基站和终端构成的通信***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通知无线资源控制信号的步骤,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包括与第1以及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通知上行链路许可的步骤;和所述终端在第1子帧子集中包含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基于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计算路径损耗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在与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建立了关联的上行链路子帧中发送上行链路信号,在第2子帧子集中包含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检测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基于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计算路径损耗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在与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建立了关联的上行链路子帧中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步骤。
(m)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的通信***根据上述任一个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对于各个与所述第1以及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设定传输路径损失补偿系数α。
(n)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的通信***根据上述任一个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对于各个与所述第1以及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设定标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功率。
(o)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的通信***根据上述任一个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对于各个与所述第1以及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设定终端固有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功率。
(p)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基站根据上述任一个基站,其特征在于,对于各个与所述第1以及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设定传输路径损失补偿系数α。
(q)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基站根据上述任一个基站,其特征在于,对于各个与所述第1以及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设定标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功率。
(r)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基站根据上述任一个基站,其特征在于,对于各个与所述第1以及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设定终端固有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功率。
据此,终端能够选择对于基站适当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的设定,能够发送对于基站适当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的上行链路信号。
本发明所涉及的在基站101以及终端102动作的程序,是控制CPU等以实现本发明所涉及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程序(使计算机发挥功能的程序)。而且,由这些装置处理的信息,在其处理时临时积蓄到RAM中,之后,存储到各种ROM、HDD,根据需要由CPU读出进行修正/写入。作为存储程序的记录介质,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ROM、非易失性存储卡等)、光记录介质(例如,DVD、MO、MD、CD、BD等)、磁气记录介质(例如,磁带、软盘等)等的任一种。此外,不仅存在通过执行加载的程序,从而实现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功能的情况,还存在通过基于该程序的指示,与操作***或者其他应用程序等共同处理,从而实现本发明的功能的情况。
此外,在要流通到市场时,可以将程序存储到便携式记录介质进行流通,或者转送到通过因特网等网络而连接的服务器计算机中。在该情况下,服务器计算机的存储装置也包含在本发明中。此外,可以作为典型地作为集成电路的LSI来实现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基站101以及终端102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基站101以及终端102的各功能模块可以个别地芯片化,也可以集成一部分或者全部来芯片化。此外,集成电路化的手法不局限于LSI,也可以由专用电路或者通用处理器来实现。此外,在由于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了代替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基于该技术的集成电路。
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考附图进行了详细叙述,但是具体的构成不被限定于该实施方式,还包括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的设计变更等。此外,本发明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对于适当组合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此外,也包括置换了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发挥同样效果的要素彼此的构成。本发明适于用于无线基站装置、无线终端装置、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方法。
符号说明
101、3401  基站
102、3402、3403、3504、3604  终端
103、3502、3602  RRH
104、3503、3603  线路
105、107、3404、3405、3505、3506  下行链路
106、108、3605、3606  上行链路
501  上级层处理部
503  控制部
505  接收部
507  发送部
509  信道测量部
511  收发天线
5011  无线资源控制部
5013  SRS设定部
5015  发送功率设定部
5051  解码部
5053  解调部
5055  复用分离部
5057  无线接收部
5071  编码部
5073  调制部
5075  复用部
5077  无线发送部
5079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
601  上级层处理部
603  控制部
605  接收部
607  发送部
609  信道测量部
611  收发天线
6011  无线资源控制部
6013  SRS控制部
6015  发送功率控制部
6051  解码部
6053  解调部
6055  复用分离部
6057  无线接收部
6071  编码部
6073  调制部
6075  复用部
6077  无线发送部
6079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
3501、3601  宏基站

Claims (18)

1.一种通信***,由基站和终端构成,所述通信***的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无线资源控制信号,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包括与关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关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并且
向所述终端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所述终端基于与关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第1路径损耗以及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并且
基于与关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第2路径损耗以及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并且
在检测到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以所述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或者所述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2.一种通信***,由基站和终端构成,所述通信***的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无线资源控制信号,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包括与关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关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并且
向所述终端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所述终端按照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在第1子帧子集中包含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检测到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基于与关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路径损耗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并且
在第2子帧子集中包含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基于与关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路径损耗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并且
以与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建立了关联的上行链路子帧且以所述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3.一种通信***,由基站和终端构成,所述通信***的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无线资源控制信号,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包括与关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关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并且
向所述终端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所述终端按照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在第1控制信道区域中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基于与关于所述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路径损耗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并且
在第2控制信道区域中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基于与关于所述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路径损耗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并且
以所述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4.一种终端,与基站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具有:
接收部,其接收无线资源控制信号,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包括与关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关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
上级层处理部,其基于与关于所述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第1路径损耗,并且基于与关于所述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第2路径损耗;和
发送功率控制部,其基于与关于所述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和所述第1路径损耗,设置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并且基于与关于所述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和所述第2路径损耗,设置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第1子帧子集中包含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以所述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在第2子帧子集中包含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以所述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第1控制信道区域中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以所述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在第2控制信道区域中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以所述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7.一种基站,与终端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具有:
发送部,其向所述终端发送无线资源控制信号,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包括与关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关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将与在第1子帧子集发送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包含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的值相关的信息设定为第1值,通知给所述终端,
将与在第2子帧子集发送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包含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的值相关的信息与所述第1值独立地设定为第2值,通知给所述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接收在第1子帧子集中包含的上行链路子帧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进行解调处理,
接收在第2子帧子集中包含的上行链路子帧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不进行解调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将与配置在第1控制信道区域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包含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相关的信息设定为第1值,通知给所述终端,
将与配置在第2控制信道区域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包含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相关的信息与所述第1值独立地设定为第2值,通知给所述终端。
11.一种由基站和终端构成的通信***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无线资源控制信号的步骤,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包括与关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关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
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步骤;和
所述终端基于与关于所述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第1路径损耗以及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并且
基于与关于所述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第2路径损耗以及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并且
在检测到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以所述第1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或者所述第2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步骤。
12.一种由基站和终端构成的通信***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无线资源控制信号的步骤,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包括与关于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关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
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步骤;和
所述终端在第1子帧子集中包含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检测到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基于与关于所述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路径损耗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在与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建立了关联的上行链路子帧中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在第2子帧子集中包含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检测到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基于与关于所述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置路径损耗以及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在与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建立了关联的上行链路子帧中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对于各个与关于所述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关于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定与传输路径损失补偿系数α相关的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对于各个与关于所述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关于所述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定与标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功率相关的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对于各个与关于所述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关于所述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定与终端固有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功率相关的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对于各个与关于所述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关于所述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定与传输路径损失补偿系数α相关的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对于各个与关于所述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关于所述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定标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功率。
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对于各个与关于所述第1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关于所述第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参数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设定与终端固有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功率相关的信息。
CN201280038266.4A 2011-08-02 2012-08-02 通信***、终端、基站以及通信方法 Pending CN10371859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69321 2011-08-02
JP2011169321A JP2013034115A (ja) 2011-08-02 2011-08-02 基地局、端末、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PCT/JP2012/069674 WO2013018858A1 (ja) 2011-08-02 2012-08-02 通信システム、端末、基地局および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8598A true CN103718598A (zh) 2014-04-09

Family

ID=47629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8266.4A Pending CN103718598A (zh) 2011-08-02 2012-08-02 通信***、终端、基站以及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153536A1 (zh)
EP (1) EP2741542A4 (zh)
JP (1) JP2013034115A (zh)
CN (1) CN103718598A (zh)
WO (1) WO201301885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2809A (zh) * 2017-09-08 2020-04-2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及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CN111373813A (zh) * 2017-11-17 2020-07-03 苹果公司 带宽部分激活
CN113556808A (zh) * 2016-01-07 2021-10-2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集成电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14918B2 (ja) * 2011-08-02 2016-05-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端末および通信方法
JP5927801B2 (ja) 2011-08-02 2016-06-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端末および通信方法
JP2013034111A (ja) * 2011-08-02 2013-02-14 Sharp Corp 基地局、端末、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4170448B (zh) * 2012-03-19 2018-05-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无线站以及无线终端
CN103765941B (zh) 2012-08-01 2018-04-10 太阳专利信托公司 无线通信终端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WO2014027810A1 (ko) * 2012-08-11 2014-02-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 채널을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4685801B (zh) * 2012-08-28 2018-11-02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应用载波聚合技术的无线通信***中通过终端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KR20150134328A (ko) * 2013-03-25 2015-12-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하향링크 무선 신호를 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4153777A1 (en) 2013-03-29 2014-10-02 Nec(China)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693741B2 (ja) * 2013-04-04 2020-05-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9844005B2 (en) * 2013-04-04 2017-12-1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JP2016115950A (ja) * 2013-04-04 2016-06-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05359594B (zh) * 2013-07-12 2019-09-27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US10231145B2 (en) * 2013-10-09 2019-03-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based small cell activity control
US20160269982A1 (en) * 2013-10-25 2016-09-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RC Diversity
US9680556B2 (en) * 2014-02-13 2017-06-13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Narrowband signal transport sub-system for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CN104980912B (zh) * 2014-04-11 2019-10-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roSe临时标识的通知与更新方法和装置
US10292092B2 (en) * 2014-04-22 2019-05-14 Sony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that uses base station frequency band as a secondary component carrier of carrier aggregation
WO2015163013A1 (ja) * 2014-04-25 2015-10-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9612133B2 (en) * 2014-07-14 2017-04-04 International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mart meter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s
US10187186B2 (en) 2014-09-30 2019-0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grant management for LTE in unlicensed spectrum
US9788233B2 (en) * 2014-11-14 2017-10-10 Aricent Holdings Luxembourg S.A.R.L. Fair distribution of radio resources between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and non-GBR data bearers
EP3242434B1 (en) * 2015-01-30 2021-08-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026142B2 (en) 2016-01-20 2021-06-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providing uplink-based mobility
KR102344657B1 (ko) * 2016-06-30 2021-12-30 소니그룹주식회사 기지국 및 사용자 장비
US10548100B2 (en) 2016-08-19 2020-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Non-uniform transmission of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US11290245B2 (en) * 2016-11-02 2022-03-29 Idac Holdings, Inc. Receiver bandwidth adaptation
KR102161827B1 (ko) * 2016-11-14 2020-09-29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단말기
JP6692934B2 (ja) * 2017-01-27 2020-05-13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および送受信電力制御方法
US11064401B2 (en) * 2017-04-01 2021-07-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andom access method, network node and user equipment
US10659274B2 (en) * 2017-08-09 2020-05-19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Determining transmit power dur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based on downlink transmit antenna port parameters
JP6546228B2 (ja) * 2017-08-14 2019-07-17 エヌイーシー(チャイナ)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NEC(China)Co.,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伝送のための方法
US10278227B2 (en) 2017-09-01 2019-04-30 Google Llc Downlink-only fifth generation new radio
US11432315B2 (en) * 2017-09-15 2022-08-30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602453B2 (en) * 2017-10-20 2020-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wireless systems
US20190132831A1 (en) * 2017-10-30 2019-05-02 Google Llc Resource Element-Level Alloc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U2018369764A1 (en) * 2017-11-16 2020-06-2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US10638507B2 (en) 2017-11-16 2020-04-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KR102289794B1 (ko) * 2017-11-17 2021-08-12 차이나 아카데미 오브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테크놀로지 업링크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이동 통신 단말
US20210068138A1 (en) * 2018-01-12 2021-03-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trol signaling for radio access networks
WO2020204660A1 (ko) * 2019-04-04 2020-10-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에 대한 장치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22773A1 (en) * 2008-08-27 2010-03-0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ultiple power control parameter sets for wireless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JP2011124673A (ja) * 2009-12-09 2011-06-23 Hitachi Ltd セルラ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端末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01568B2 (ja) * 2009-06-23 2012-12-1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装置、移動端末装置及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TW201101895A (en) * 2009-06-24 2011-01-01 Htc Corp Method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enhancing power control mechanism
US9763197B2 (en) * 2009-10-05 2017-09-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ponent carrier power control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network
KR101830738B1 (ko) * 2011-02-22 2018-04-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상향링크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5914918B2 (ja) * 2011-08-02 2016-05-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端末および通信方法
JP2013034111A (ja) * 2011-08-02 2013-02-14 Sharp Corp 基地局、端末、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2917436B (zh) * 2011-08-02 2017-03-1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共小区标识的异构网络中进行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
JP5927801B2 (ja) * 2011-08-02 2016-06-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端末および通信方法
JP5927802B2 (ja) * 2011-08-02 2016-06-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端末および通信方法
KR20140054082A (ko) * 2011-08-19 2014-05-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Rrh(remote radio head)를 포함하고 있는 매크로 셀 환경에서 단말이 상향링크 전송 전력을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그 단말 장치
US20140241301A1 (en) * 2011-09-28 2014-08-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WO2013047130A1 (ja) * 2011-09-30 2013-04-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および通信方法
US20140329553A1 (en) * 2011-10-27 2014-11-0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JP2013187819A (ja) * 2012-03-09 2013-09-19 Sharp Corp 基地局、端末、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22773A1 (en) * 2008-08-27 2010-03-0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ultiple power control parameter sets for wireless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JP2011124673A (ja) * 2009-12-09 2011-06-23 Hitachi Ltd セルラ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端末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6808A (zh) * 2016-01-07 2021-10-2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集成电路
CN111052809A (zh) * 2017-09-08 2020-04-2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及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US11601892B2 (en) 2017-09-08 2023-03-07 Ntt Docomo, Inc. User apparatus and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method
CN111052809B (zh) * 2017-09-08 2024-01-1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及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CN111373813A (zh) * 2017-11-17 2020-07-03 苹果公司 带宽部分激活
CN111373813B (zh) * 2017-11-17 2023-06-06 苹果公司 带宽部分激活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53536A1 (en) 2014-06-05
JP2013034115A (ja) 2013-02-14
EP2741542A4 (en) 2015-02-18
WO2013018858A1 (ja) 2013-02-07
EP2741542A1 (en) 2014-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351800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CN103718598A (zh) 通信***、终端、基站以及通信方法
CN103718623A (zh) 终端、通信***以及通信方法
US9801143B2 (en)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determining appropriate uplink transmit power of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corresponding to a subframe set
CN103748913B (zh) 通信***、终端及基站
CN103843422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3843423B (zh) 终端装置以及用于终端装置的方法
CN103718622B (zh) 通信***、终端及基站
CN103918323A (zh) 终端、基站、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4160733A (zh) 基站、终端、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4322124A (zh) 终端、基站、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4685948A (zh) 终端、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4272820A (zh) 终端、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JP2013034113A (ja) 基地局、端末、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