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16075A - 一种多个射频拉远单元间联合通道校正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个射频拉远单元间联合通道校正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16075A
CN103716075A CN201210508812.8A CN201210508812A CN103716075A CN 103716075 A CN103716075 A CN 103716075A CN 201210508812 A CN201210508812 A CN 201210508812A CN 103716075 A CN103716075 A CN 1037160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ru
coefficient
self
correction
corr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088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16075B (zh
Inventor
易雄书
官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0881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16075B/zh
Priority to ES13842810.7T priority patent/ES2619753T3/es
Priority to EP13842810.7A priority patent/EP2894794B1/en
Priority to EP16189813.5A priority patent/EP3193466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3/000632 priority patent/WO201404805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716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6075A/zh
Priority to US14/669,935 priority patent/US20150200740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160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60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5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 H04J11/005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using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rece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1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calib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5Access point devices with remote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对RRU0和RRU1分别进行自校正,得到第一自校正系数和第二自校正系数,然后通过RRU0中的任意一个天线和RRU1中的任意一个天线相互发射和接收校正信号,得到第一补偿系数和第二补偿系数,并根据所述第一自校正系数、第二自校正系数和第一补偿系数、第二补偿系数分别得到第一校正系数和第二校正系数,分别对RRU0和RRU1进行通道补偿,完成多个RRU的联合通道校正。

Description

一种多个射频拉远单元间联合通道校正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个RRU间联合通道校正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中,基站通过检测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信号,对上行信道进行估计,并利用TDD***上下行的互易性,将估计出的上行信道作为下行信道进行波束赋形。虽然TDD***在理论上,上下行是互易的,但在实际***中,上下行信道响应分别引入了基站不同的中射频收发通道响应。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如果任意两个中射频通道的发通道响应与收通道响应之比不同,将会影响相干发射的效果。这就需要对各个中射频收发通道进行补偿,称为通道校正。目前单个小区的通道校正已有成熟方法。
协作多点传输(Coordinated Multi-Point,CoMP)是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的一个关键特性,利用CoMP技术可以有效对抗LTE小区边缘的干扰问题,LTE***中的基站侧可以包括基带单元(Base BandUnit,BBU),每个BBU可以连接多个射频拉远单元(Radio Remote Unit,RRU)。联合发送(Joint Transmission,JT)技术作为CoMP技术的一种,可以显著提高小区边缘和平均吞吐。为了在TDD***中,实现JT技术带来的增益,同样需要进行通道校正。与单小区波束赋形技术不同的是,JT技术需要多个小区各个天线对应的上下行射频通道响应的比值相同。即使各个小区分别进行了通道校正,如果没有进行小区间的校正,JT技术仍然不能到达期望的性能。在单个RRU覆盖相应小区的情况下,对单个RRU的通道校正技术已比较成熟,但对多个RRU通道之间的联合校正,仍然是业界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个RRU间联合通道校正的方法和装置,用于通信***中多个RRU间的联合通道校正。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个RRU间联合通道校正的方法,用于通信***中多个RRU间的联合通道校正,所述通信***中至少包括第一RRU和第二RRU,该方法包括对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分别进行自校正,并分别获取第一自校正系数和第二自校正系数;通过所述第一RRU中的第一天线向所述第二RRU中的第二天线发射第一校正信号,所述第二天线接收所述第一校正信号,获取第二补偿系数;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向所述第一天线发射第二校正信号,所述第一天线接收所述第二校正信号,获取第一补偿系数;根据所述第一补偿系数和第一自校正系数获取第一校正系数,根据所述第二补偿系数和第二自校正系数获取第二校正系数。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所述方法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所述第一校正系数对所述第一RRU进行通道补偿,根据所述第二校正系数对所述第二RRU进行通道补偿。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所述第一自校正系数包括第一发自校正系数和第一收自校正系数,第二自校正系数包括第二发自校正系数和第二收自校正系数;第一校正系数包括第一发校正系数和第一收校正系数,第二校正系数包括第二发校正系数和第二收校正系数。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别为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中的任意一个天线;或者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别为达到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中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门限的一个天线;或者对所述第一RRU和第二RRU中天线进行天线辐射方向调整,选择达到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门限的一对天线;所述进行天线辐射方向调整的方式包括如下任意一种方式或其任意组合:数字加权、中频加权、射频移相、物理移动。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校正信号为校正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一发自校正系数的乘积;所述第二校正信号为所述校正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二发自校正系数的乘积;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校正信号为校正参考序列,所述获取第二补偿系数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第一发自校正系数发送给所述第二RRU;所述获取第一补偿系数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第二发自校正系数发送给所述第一RRU。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校正参考序列包括长期演进LTE***和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中使用的训练序列或参考信号序列。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补偿系数和第一自校正系数获取第一校正系数,具体为:将所述第一补偿系数和所述第一发自校正系数的乘积作为第一发校正系数;或者将所述第一收自校正系数和所述第一补偿系数的比值作为第一收校正系数;或者将所述第一收发联合自校正系数和所述第一补偿系数的比值作为第一收发联合校正系数;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补偿系数和第二自校正系数获取第二校正系数,具体为:将所述第二补偿系数和所述第二发自校正系数的乘积作为第二发校正系数;或者将所述第二收自校正系数和所述第一补偿系数的比值作为第二收校正系数;或者将所述第二收发联合自校正系数和所述第一补偿系数的比值作为第二收发联合校正系数。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获取第二补偿系数,具体为:所述第二天线接收所述第一校正信号,获取第二信道响应,并将所述第二信道响应和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业务通道的收自校正系数作为第二补偿系数;所述获取第一补偿系数,具体为:所述第一天线接收所述第二校正信号,获取第一信道响应,并将所述第一信道响应和所述第一天线对应的业务通道的收自校正系数作为第一补偿系数。
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通信***中还包括第三RRU,所述对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分别进行自校正,并分别获取第一自校正系数和第二自校正系数之前或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对所述第三RRU进行自校正,并获取第三自校正系数,所述第三自校正系数包括第三发自校正系数和第三收自校正系数;所述获取第一补偿系数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第一补偿系数发送给所述第三RRU,并根据所述第一补偿系数和第三自校正系数获取第三校正系数。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校正装置,用于通信***中多个RRU间的联合通道校正,所述通信***中至少包括第一RRU和第二RRU,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装置包括:自校正器,用于对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分别进行自校正,并分别获取第一自校正系数和第二自校正系数;第一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RRU中的第一天线向所述第二RRU中的第二天线发射第一校正信号,所述第二天线接收所述第一校正信号;第二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向所述第一天线发射第二校正信号,所述第一天线接收所述第二校正信号,获取第一补偿系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第二天线接收所述第一校正信号后,获取第二补偿系数;在所述第一天线接收所述第二校正信号后,获取第一补偿系数;并根据所述第一补偿系数和第一自校正系数获取第一校正系数,根据所述第二补偿系数和第二自校正系数获取第二校正系数;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二方面,所述第一自校正系数包括第一发自校正系数和第一收自校正系数,第二自校正系数包括第二发自校正系数和第二收自校正系数;第一校正系数包括第一发校正系数和第一收校正系数,第二校正系数包括第二发校正系数和第二收校正系数。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二方面,所述校正装置还包括补偿器,所述补偿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校正系数对所述第一RRU进行通道补偿,根据所述第二校正系数对所述第二RRU进行通道补偿。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二方面,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别为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中的任意一个天线;或者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别为达到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中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门限的一个天线;或者对所述第一RRU和第二RRU中天线进行天线辐射方向调整,选择达到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门限的一对天线;所述进行天线辐射方向调整的方式包括如下任意一种方式或其任意组合:数字加权、中频加权、射频移相、物理移动。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校正装置还包括第一发送器,所述发送器用于在获取第二补偿系数之前,将所述第一发自校正系数发送给所述第二RRU;在获取第一补偿系数之前,将所述第二发自校正系数发送给所述第一RRU。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二方面,所述自校正器还用于对所述通信***中包括的第三RRU进行自校正,并获取第三自校正系数;所述校正装置还包括第二发送器,所述第二发送器用于在获取第一补偿系数之后,将所述第一补偿系数发送给所述第三RRU;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补偿系数和第三自校正系数获取第三校正系数。
本发明通过对第一RRU和第二RRU分别进行自校正,得到第一自校正系数和第二自校正系数,然后通过第一RRU中的任意一个天线和第二RRU中的任意一个天线相互发射和接收校正信号,得到第一补偿系数和第二补偿系数,并根据所述第一自校正系数、第二自校正系数和第一补偿系数、第二补偿系数得到第一校正系数和第二校正系数,分别对第一RRU和第一RRU进行通道补偿,完成多个RRU的联合通道校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2个RRU间联合通道校正的外校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2个RRU间联合通道校正的内校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2个RRU间联合通道校正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2个RRU间联合通道校正时用于发射接收校正信号的天线选择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2个RRU间联合通道校正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3个RRU间联合通道校正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个RRU间联合通道校正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k个RRU间联合通道校正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k个RRU间联合通道校正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3个RRU间联合通道校正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校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2个RRU间联合通道校正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校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中,RRU包括多个中射频通道,也称为业务通道,业务通道和天线一一对应,每个业务通道都包括一个中射频收通道和一个中射频发通道,分别定义为业务收通道和业务发通道,除业务通道外,RRU还包括至少一个校正通道以进行通道校正,其中校正通道包括一个中射频收通道和一个中射频发通道,分别定义为校正收通道和校正发通道。实际应用中,校正通道和业务通道可以共用一个或部分中射频通道,并且可以利用对应的业务天线发射校正信号。***中的耦合电路和天线可以集成在一起,例如耦合电路可以为集成在天线内的耦合模块,同时耦合电路也可以集成在RRU内部。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以两个RRU间通道校正,每个RRU又包括4天线(实际天线数可以为任意整数)为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中用i表示RRU的天线,i=0,1,2,3,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外校正类型,图2为内校正类型,均可适用本实施例。外校正表示耦合电路没有集成在RRU内部;内校正表示耦合电路集成在RRU内部。图1和图2中TRX表示业务收发通道。
图3为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多个RRU间联合通道校正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1:RRU0和RRU1分别进行自校正;
本实施例中,RRU0和RRU1分别为第一RRU和第二RRU。单个RRU内部进行自校正的方法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再赘述。RRU0和RRU1自校正完成后,各自得到其自校正系数,自校正系数又包括业务发通道自校正系数(简称为发自校正系数)和业务收通道自校正系数(简称为收自校正系数)。利用收自校正系数和发自校正系数分别对上行接收和下行发射进行补偿,就可以满足TDD***对单个RRU上下行互易性的要求。
其中收自校正系数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071
可以表示为:
β k , i UL ( n ) = 1 h k ct ( n ) h k , i r ( n ) , k = 0,1
k=0时的收自校正系数为: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081
k=1时的收自校正系数为: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082
其中,k表示第k个RRU,本实施例中k为0时表示RRU0,k为1时表示RRU1;n表示第n个子载波,n=0,1,…,N-1,N表示子载波个数;i表示第i个业务收通道,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083
表示第k个RRU的校正发通道在第n个子载波上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084
表示第k个RRU的第i个业务收通道在第n个子载波上的信道响应。
发自校正系数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085
k=0时的发自校正系数为: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086
k=1时的发自校正系数为: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087
其中,k表示第k个RRU,本实施例中k为0时表示RRU0,k为1时表示RRU1;n表示第n个子载波,n=0,1,…,N-1,;i表示第i个发通道,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088
表示第k个RRU的校正收通道在第n个子载波上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089
表示第k个RRU的第i个业务发通道在第n个子载波上的的信道响应。
RRU0完成自校正后可以用下面公式来表示:
β 0,0 UL ( n ) h 0,0 r ( n ) β 0,0 DL ( n ) h 0,0 t ( n ) = β 0,1 UL ( n ) h 0,1 r ( n ) β 0,1 DL ( n ) h 0,1 t ( n ) = . . . = β 0 , N ANT - 1 UL ( n ) h 0 , N ANT - 1 r ( n ) β 0 , N ANT - 1 DL ( n ) h 0 , N ANT - 1 t ( n ) = h 0 cr ( n ) h 0 ct ( n )
RRU1完成自校正后可以用下面公式来表示:
β 1,0 UL ( n ) h 1,0 r ( n ) β 1,0 DL ( n ) h 1,0 t ( n ) = β 1,1 UL ( n ) h 1,1 r ( n ) β 1,1 DL ( n ) h 1,1 t ( n ) = . . . = β 1 , N ANT - 1 UL ( n ) h 1 , N ANT - 1 r ( n ) β 1 , N ANT - 1 DL ( n ) h 1 , N ANT - 1 t ( n ) = h 1 cr ( n ) h 1 ct ( n )
在上述RRU0和RRU1完成自校正后的公式中,NANT表示RRU的天线个数。另外,该公式以RRU0与RRU1有相同天线数为例进行描述,该方法同样适用于任意天线数的RRU。
可选的,收发联合自校正系数表示为收自校正系数和发自校正系数的比值:
β ~ k , i ( n ) = β k , i UL ( n ) β k , i DL ( n )
使用收发联合自校正系数,RRU0完成自校正后可以用下面公式来表示:
β ~ 0,0 ( n ) h 0,0 r ( n ) h 0,0 t ( n ) = β ~ 0,1 ( n ) h 0,1 r ( n ) h 0,1 t ( n ) = . . . = β ~ 0 , N ANT - 1 ( n ) h 0 , N ANT - 1 r ( n ) h 0 , N ANT - 1 t ( n ) = h 0 cr ( n ) h 0 ct ( n )
使用收发联合自校正系数,RRU1完成自校正后可以用下面公式来表示:
β ~ 1,0 ( n ) h 1,0 r ( n ) h 1,0 t ( n ) = β ~ 1,1 ( n ) h 1,1 r ( n ) h 1,1 t ( n ) = . . . = β ~ 1 , N ANT - 1 ( n ) h 1 , N ANT - 1 r ( n ) h 1 , N ANT - 1 t ( n ) = h 1 cr ( n ) h 1 ct ( n )
可以看出,RRU0和RRU1各自完成自校正后,第一发自校正系数和第一收自校正系数使得RRU0内部的各个通道上下行比值相同,第二发自校正系数和第二收自校正系数使得RRU0内部的各个通道上下行比值相同。但RRU0与RRU1上下行的比值是不同的。
S302:通过RRU0中的第一天线发射第一校正信号,RRU1中的第二天线接收所述第一校正信号;通过RRU1中的第二天线发射第二校正信号,RRU0中的第一天线接收所述第二校正信号;
在RRU0和RRU1中分别任意选择一个天线,如前所述,RRU中的每个业务通道都对应一个天线,因此本实施例中任意选择天线和任意选择业务通道含义相同。在RRU0和RRU1中分别任意选择一个天线,例如RRU0选择其第0个业务通道TRX0对应的天线0,RRU1也选择其第0个业务通道TRX0对应的天线0,本实施例中,RRU0中的天线0为第一天线,RRU1中的天线0为第二天线。
可选的,在选择天线时,可以在RRU中选择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最好的天线,同时还可以基于数字加权、中频加权、射频移相、或物理移动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进行天线辐射方向调整,达到符合要求的RRU间通信时的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指示等信息可以通过X2接口或私有通信接***互完成。例如在图4中:
RRU0天线0发射,RRU1天线0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指示为x00;
RRU0天线1发射,RRU1天线0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指示为x01;
RRU0天线0发射,RRU1天线1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指示为x10;
RRU0天线1发射,RRU1天线1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指示为x11;
RRU0发送天线可以通过帧号,不同发射信号等信息隐式指示,RRU1对应的基带根据x00、x01、x10、x11完成最优天线对的选择,作为RRU间联合通道校正时RRU间发射与接收信号使用,选择好天线后,例如各个RRU都选择了天线0:
1)使RRU0通过天线0发射第一校正信号,使RRU1通过天线0接收所述第一校正信号,所述第一校正信号为:选取特定的校正参考序列,如LTE和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中采用的各种训练序列或参考信号序列,记为参考序列S,将所述校正参考序列与第一发自校正系数相乘后作为第一校正信号。
可选的,在RRU0通过天线0发射第一校正信号时,关闭RRU0中除天线0对应的业务通道0的发通道以外的其他发通道,以避免干扰。
RRU0的天线0的第n个子载波发射的第一校正信号为:
β 0,0 DL ( n ) s ( n ) , n = 0,1 , . . . , N - 1
RRU1的天线0的第n个子载波接收到的第一校正信号为:
r ~ 1,0 ( n ) = h 1,0 r ( n ) · h Air ( n ) · h 0 , 0 t ( n ) · β 0,0 DL ( n ) · s ( n ) , n = 0,1 , . . . , N - 1
其中,hAir(n)为空口信道响应,对于TDD***,上行和下行的空口信道响应相等,因而没有标识出下行(Downlink,DL)或上行(Uplink,UL)。
RRU1接收到第一校正信号后,按参考序列S进行信道估计,根据步骤S301中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103
则第n个子载波估计出的第二信道响应为:
γ 1,0 ( n ) = h 1,0 r ( n ) · h Air ( n ) h 0 cr ( n ) , n = 0,1 , . . . , N - 1
可选的,RRU1接收到校正信号后,不进行信道估计,则第n个子载波的第二信道响应为:
γ 1,0 ( n ) = r ~ 1,0 ( n ) = h 1,0 r ( n ) · h Air ( n ) h 0 cr ( n ) · s ( n ) , n = 0,1 , . . . , N - 1
2)使RRU1通过天线0发射第二校正信号,使RRU0通过天线0接收所述第二校正信号;所述第二校正信号为:将所述校正参考序列,例如所述参考序列S,与第二发自校正系数相乘后作为第二校正信号。
可选的,在RRU1通过天线0发射第二校正信号时,关闭RRU1中除天线0对应的业务通道0的发通道以外的其他发通道,以避免干扰。
RRU1的天线0的第n个子载波发射的第二校正信号为:
β 1,0 DL ( n ) s ( n ) , n = 0,1 , . . . , N - 1 ,
RRU0的天线0的第n个子载波接收到的第二校正信号为:
r ~ 0,0 ( n ) = h 0,0 r ( n ) · h Air ( n ) · h 1,0 t ( n ) · β 1,0 DL ( n ) · s ( n ) , n = 0,1 , . . . , N - 1 ,
RRU0接收到校正信号后,按参考序列S进行信道估计,则第n个子载波估计出的第一信道响应为:
γ 0,0 ( n ) = h 0,0 r ( n ) · h Air ( n ) h 1 cr ( n ) , n = 0,1 , . . . , N - 1 ,
可选的,RRU0接收到校正信号后,不进行信道估计,则第n个子载波的第一信道响应为:
γ 0,0 ( n ) = r ~ 0,0 ( n ) = h 0,0 r ( n ) · h Air ( n ) h 1 cr ( n ) · s ( n ) , n = 0,1 , . . . , N - 1 ,
S303:根据所述第一信道响应和第二信道响应获得第一补偿系数和第二补偿系数。补偿系数用于修正自校正系数后获得校正系数,使不同RRU上下行的比值相同;
本实施例中RRU1选择了业务通道0对应的天线0作为第二天线,因此根据步骤301中RRU1自校正时得出的业务通道0的收自校正系数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116
n=0,1....,N-1,将γ1,0(n)与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117
的乘积作为第二补偿系数μ1(n):
μ 1 ( n ) = h Air ( n ) h 0 cr ( n ) h 1 ct ( n ) , n = 0,1 , . . . , N - 1
可选的,当RRU1接收到校正信号后,不进行信道估计时:
μ 1 ( n ) = h Air ( n ) h 0 cr ( n ) h 1 ct ( n ) · s ( n ) , n = 0,1 , . . . , N - 1
本实施例中RRU0选择了业务通道0对应的天线0作为第一天线,因此根据步骤301中RRU0自校正时得出的业务通道0的收校正系数n=0,1....,N-1,将γ0,0(n)与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123
的乘积作为第一补偿系数μ0(n):
μ 0 ( n ) = γ 0,0 ( n ) β 0,0 UL ( n ) = h Air ( n ) h 1 cr ( n ) h 0 ct ( n ) , n = 0,1 , . . . , N - 1
可选的,当RRU0接收到校正信号后,不进行信道估计时:
μ 0 ( n ) = h Air ( n ) h 1 cr ( n ) h 0 ct ( n ) · s ( n ) , n = 0,1 , . . . , N - 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既可以RRU之间先完成校正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再计算补偿系数,也可以RRU0先向RRU1发射第一校正信号,RRU1接收所述第一校正信号后计算出第二补偿系数,然后RRU1向RRU0发射第二校正信号,RRU0接收所述第二校正信号后计算出第一补偿系数。
S304:根据第一补偿系数和第一自校正系数得到第一校正系数,根据第二补偿系数和第二自校正系数得到第二校正系数,并分别对RRU0和RRU1进行通道补偿。
具体为:将第一补偿系数μ0(n)和第一发自校正系数的乘积作为第一发校正系数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126
将第二补偿系数μ1(n)和第二发自校正系数的乘积作为第二发校正系数即:
β ~ 0 , i DL ( n ) = μ 0 ( n ) β 0 , i DL ( n )
β ~ 1 , i DL ( n ) = μ 1 ( n ) β 1 , i DL ( n )
根据所述第一发校正系数对RRU0进行发通道补偿,补偿后的RRU0的收发通道之比为:
β 0,0 UL ( n ) h 0,0 r ( n ) β ~ 0,0 DL ( n ) h 0,0 t ( n ) = β 0,1 UL ( n ) h 0,1 r ( n ) β ~ 0,1 DL ( n ) h 0,1 t ( n ) = . . . = β 0 , N ANT - 1 UL ( n ) h 0 , N ANT - 1 r ( n ) β ~ 0 , N ANT - 1 DL ( n ) h 0 , N ANT - 1 t ( n )
= 1 h 0 ct ( n ) h Air ( n ) h 1 cr ( n ) h 0 ct ( n ) 1 h 0 cr ( n ) = h 0 cr ( n ) h 1 cr ( n ) h Air ( n )
当S302中RRU0接收到校正信号后,不进行信道估计,则补偿后的RRU0的收发通道之比为:
β 0,0 UL ( n ) h 0,0 r ( n ) β ~ 0,0 DL ( n ) h 0,0 t ( n ) = β 0,1 UL ( n ) h 0,1 r ( n ) β ~ 0,1 DL ( n ) h 0,1 t ( n ) = . . . = β 0 , N ANT - 1 UL ( n ) h 0 , N ANT - 1 r ( n ) β ~ 0 , N ANT - 1 DL ( n ) h 0 , N ANT - 1 t ( n )
= h 0 cr ( n ) h Air ( n ) · s ( n ) h 1 cr ( n ) h 0 ct ( n ) h 0 ct ( n ) = h 0 cr ( n ) h 1 cr ( n ) h Air ( n ) · s ( n )
上述两个收发通道之比公式的区别在于,当S302中RRU0接收到校正信号后,不进行信道估计时,多了一个s(n)。
根据所述第二发自校正系数对RRU1进行发通道补偿,补偿后的RRU1的收发通道之比为:
β 1,0 UL ( n ) h 1,0 r ( n ) β ~ 1,0 DL ( n ) h 1,0 t ( n ) = β 1,1 UL ( n ) h 1,1 r ( n ) β ~ 1,1 DL ( n ) h 1,1 t ( n ) = . . . = β 1 , N ANT - 1 UL ( n ) h 1 , N ANT - 1 r ( n ) β ~ 1 , N ANT - 1 DL ( n ) h 1 , N ANT - 1 t ( n )
= h 0 cr ( n ) h Air ( n ) h 0 cr ( n ) h 1 ct ( n ) h 1 ct ( n ) = h 0 cr ( n ) h 1 cr ( n ) h Air ( n )
当S302中RRU1接收到校正信号后,不进行信道估计,则补偿后的RRU1的收发通道之比为:
β 1,0 UL ( n ) h 1,0 r ( n ) β ~ 1,0 DL ( n ) h 1,0 t ( n ) = β 1,1 UL ( n ) h 1,1 r ( n ) β ~ 1,1 DL ( n ) h 1,1 t ( n ) = . . . = β 1 , N ANT - 1 UL ( n ) h 1 , N ANT - 1 r ( n ) β ~ 1 , N ANT - 1 DL ( n ) h 1 , N ANT - 1 t ( n )
= h 1 cr ( n ) h Air ( n ) · s ( n ) h 0 cr ( n ) h 1 ct ( n ) h 1 ct ( n ) = h 0 cr ( n ) h 1 cr ( n ) h Air ( n ) · s ( n )
上述两个收发通道之比公式的区别在于,当S303中RRU1接收到校正信号后,不进行信道估计时,多了一个s(n)。
可见,分别对RRU0和RRU1进行发通道补偿后,RRU0和RRU1的各个业务通道的收发通道响应的比值相同,都为即实现了多个RRU的联合通道校正。
可选的,将第一收自校正系数和第一补偿系数μ0(n)的比值作为第一收校正系数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143
将第二收自校正系数和第二补偿系数μ1(n)的比值作为第二收校正系数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144
即:
β ~ k , i UL ( n ) = β k , i UL ( n ) μ k ( n ) , k = 0,1
可选的,将第一收发联合自校正系数和第一补偿系数μ0(n)的比值作为第一收发联合校正系数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146
将第二收发联合自校正系数和第二补偿系数μ1(n)的比值作为第二收发联合校正系数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147
即:
β ^ k , i ( n ) = β k , i ( n ) μ k ( n ) , k = 0,1
其补偿方式与第一发校正系数类似,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当获得校正系数后,就已经完成了对多RRU的联合通道校正,后续根据校正系数进行通道补偿可以是为了验证所述校正系数,或者在发射正常信号之前进行通道补偿。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RRU0和RRU1分别进行自校正,得到第一自校正系数和第二自校正系数,然后通过RRU0中的任意一个天线和RRU1中的任意一个天线相互发射和接收校正信号,得到第一补偿系数和第二补偿系数,并根据所述第一自校正系数、第二自校正系数和第一补偿系数、第二补偿系数得到第一校正系数和第二校正系数,分别对RRU0和RRU1进行通道补偿,完成多个RRU的联合通道校正。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二同样以两个RRU间通道校正,每个RRU又包括4天线(实际天线数可以为任意整数)为例进行说明。
图5为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多个RRU间联合通道校正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S501:RRU0和RRU1分别进行自校正;
本实施例中,RRU0和RRU1分别为第一RRU和第二RRU,并且本步骤与实施例一中的S301相同,RRU0和RRU1分别完成自校正后得到第一自校正系数和第二自校正系数,第一自校正系数又包括第一收自校正系数和第一发自校正系数,第二自校正系数又包括第二收自校正系数和第二发自校正系数。
S502:通过RRU0中的第一天线发射校正信号,RRU1中的第二天线接收所述校正信号;通过RRU1中的第二天线发射所述校正信号,RRU0中的第一天线接收所述校正信号;
本步骤与实施例一中的S302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校正信号不同,本实施例中校正信号为参考序列S,因此RRU0的天线0的第n个子载波发射的校正信号为:
s(n),n=0,1,…,N-1
RRU1的天线0的第n个子载波接收到的校正信号为:
r ~ 1,0 ( n ) = h 1,0 r ( n ) · h Air ( n ) · h 0,0 t ( n ) · s ( n ) , n = 0,1 , . . . , N - 1
RRU1接收到校正信号后,RRU1对应基带单元按参考序列S进行信道估计,则第n个子载波估计出的第二信道响应为:
γ 1,0 ( n ) = h 1,0 r ( n ) · h Air ( n ) h 0,0 t ( n ) , n = 0,1 , . . . , N - 1
可选的,RRU1接收到校正信号后,不进行信道估计,则第n个子载波的第二信道响应为:
γ 1,0 ( n ) = h 1,0 r ( n ) · h Air ( n ) h 0,0 t ( n ) · s ( n ) , n = 0,1 , . . . , N - 1
RRU1的天线0的第n个子载波发射的校正信号为:
s(n),n=0,1,...,N-1
RRU0的天线0的第n个子载波接收到的校正信号为:
r ~ 0,0 ( n ) = h 0,0 r ( n ) · h Air ( n ) · h 1,0 t ( n ) · s ( n ) , n = 0,1 , . . . , N - 1
RRU0接收到校正信号后,按参考序列S进行信道估计,则第n个子载波估计出的第一信道响应为:
γ 0,0 ( n ) = h 0,0 r ( n ) · h Air ( n ) · h 1,0 t ( n ) , n = 0,1 , . . . , N - 1
可选的,RRU0接收到校正信号后,不进行信道估计,则第n个子载波的第一信道响应为:
γ 0,0 ( n ) = h 0,0 r ( n ) · h Air ( n ) · h 1,0 t ( n ) · s ( n ) , n = 0,1 , . . . , N - 1
S503:根据所述第一信道响应和第二信道响应获得第一补偿系数和第二补偿系数;
通过RRU0对应基带单元和RRU1对应基带单元之间的X2接口或私有通信接口,将步骤501中RRU0自校正时得出的业务通道0的第一发自校正系数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164
n=0,1,...,N-1发送给RRU1,再根据S501中RRU1自校正时得出的业务通道0的第二收自校正系数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165
n=0,1,...,N-1,将γ1,0(n)与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166
的乘积作为第二补偿系数μ1(n):
μ 1 ( n ) = γ 1,0 ( n ) β 0,0 DL β 1,0 UL = h 1,0 r ( n ) h Air ( n ) h 0,0 t ( n ) · 1 h 0,0 t ( n ) h 0 cr ( n ) · 1 h 1,0 r ( n ) h 1 ct ( n ) = h Air ( n ) h 1 ct ( n ) h 0 cr ( n ) ,
n = 0,1 , . . . , N - 1
可选的,当RRU1接收到校正信号后,不进行信道估计时:
μ 1 ( n ) = γ 1,0 ( n ) β 0,0 DL β 1,0 UL = h 1,0 r ( n ) h Air ( n ) h 0,0 t ( n ) s ( n ) · 1 h 0,0 t ( n ) h 0 cr ( n ) · 1 h 1,0 r ( n ) h 1 ct ( n ) = h Air ( n ) s ( n ) h 1 ct ( n ) h 0 cr ( n )
, n = 0,1 , . . . , N - 1
通过RRU0对应基带单元和RRU1对应基带单元之间的X2接口或私有通信接口,将步骤501中RRU1自校正时得出的业务通道0的第二收自校正系数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1611
n=0,1,...,N-1发送给RRU0,再根据步骤501中RRU0自校正时得出的业务通道0的第一发自校正系数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1612
n=0,1,...,N-1,将γ0,0(n)与的乘积作为第一补偿系数μ0(n):
μ 0 ( n ) = γ 0 , 0 ( n ) β 1,0 UL β 0,0 DL = h 0,0 r ( n ) h Air ( n ) h 1,0 t ( n ) · 1 h 0,0 t ( n ) h 0 ct ( n ) · 1 h 1,0 t ( n ) h 1 cr ( n ) = h Air ( n ) h 1 ct ( n ) h 0 cr ( n )
, n = 0,1 , . . . , N - 1
可选的,当RRU1接收到校正信号后,不进行信道估计时:
μ 0 ( n ) = γ 0,0 ( n ) β 1,0 UL β 0,0 DL = h 0,0 r ( n ) h Air ( n ) h 1,0 t ( n ) s ( n ) · 1 h 0,0 r ( n ) h 0 ct ( n ) · 1 h 1,0 t ( n ) h 1 cr ( n ) = h Air ( n ) s ( n ) h 0 ct ( n ) h 1 cr ( n )
, n = 0,1 , . . . , N - 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既可以RRU之间先互相发射接收校正信号,再计算补偿系数,也可以RRU0先向RRU1发射第一校正信号,RRU01接收所述第一校正信号后计算出第二补偿系数,然后RRU1向RRU0发射第二校正信号,RRU0接收所述第二校正信号后计算出第一补偿系数。
S504:根据第一补偿系数和第一自校正系数得到第一校正系数,根据第二补偿系数和第二自校正系数得到第二校正系数,并分别对RRU0和RRU1进行通道补偿。
将第一补偿系数μ0(n)和第一发自校正系数的乘积作为第一发校正系数将第二补偿系数μ1(n)和第二发自校正系数的乘积作为第二发校正系数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177
即:
β ~ k , i DL ( n ) = μ k ( n ) β k , i DL ( n )
根据所述第一发校正系数对RRU0进行发通道补偿,补偿后的RRU0的收发通道之比为:
β 0,0 UL ( n ) h 0,0 r ( n ) β ~ 0,0 DL ( n ) h 0,0 t ( n ) = β 0,1 UL ( n ) h 0,1 r ( n ) β ~ 0,1 DL ( n ) h 0,1 t ( n ) = . . . = β 0 , N ANT - 1 UL ( n ) h 0 , N ANT - 1 r ( n ) β ~ 0 , N ANT - 1 DL ( n ) h 0 , N ANT - 1 t ( n )
= h 0 cr ( n ) h Air ( n ) h 1 cr ( n ) h 0 ct ( n ) h 0 ct ( n ) = h 0 cr ( n ) h 1 cr ( n ) h Air ( n )
当S502中RRU0接收到校正信号后,不进行信道估计,则补偿后的RRU0的收发通道之比为:
β 0,0 UL ( n ) h 0,0 r ( n ) β ~ 0,0 DL ( n ) h 0,0 t ( n ) = β 0,1 UL ( n ) h 0,1 r ( n ) β ~ 0,1 DL ( n ) h 0,1 t ( n ) = . . . = β 0 , N ANT - 1 UL ( n ) h 0 , N ANT - 1 r ( n ) β ~ 0 , N ANT - 1 DL ( n ) h 0 , N ANT - 1 t ( n )
= h 0 cr ( n ) h Air ( n ) · s ( n ) h 1 cr ( n ) h 0 ct ( n ) h 0 ct ( n ) = h 0 cr ( n ) h 1 cr ( n ) h Air ( n ) · s ( n )
上述两个收发通道之比公式的区别在于,当S402中RRU0接收到校正信号后,不进行信道估计时,多了一个s(n)。
根据所述第二发自校正系数对RRU1进行发通道补偿,补偿后的RRU1的收发通道之比为:
β 1,0 UL ( n ) h 1,0 r ( n ) β ~ 1,0 DL ( n ) h 1,0 t ( n ) = β 1,1 UL ( n ) h 1,1 r ( n ) β ~ 1,1 DL ( n ) h 1,1 t ( n ) = . . . = β 1 , N ANT - 1 UL ( n ) h 1 , N ANT - 1 r ( n ) β ~ 1 , N ANT - 1 DL ( n ) h 1 , N ANT - 1 t ( n )
= h 1 cr ( n ) h Air ( n ) h 0 cr ( n ) h 1 ct ( n ) h 1 ct ( n ) = h 0 cr ( n ) h 1 cr ( n ) h Air ( n )
当S502中RRU1接收到校正信号后,不进行信道估计,则补偿后的RRU1的收发通道之比为:
β 1,0 UL ( n ) h 1,0 r ( n ) β ~ 1,0 DL ( n ) h 1,0 t ( n ) = β 1,1 UL ( n ) h 1,1 r ( n ) β ~ 1,1 DL ( n ) h 1,1 t ( n ) = . . . = β 1 , N ANT - 1 UL ( n ) h 1 , N ANT - 1 r ( n ) β ~ 1 , N ANT - 1 DL ( n ) h 1 , N ANT - 1 t ( n )
= h 1 cr ( n ) h Air ( n ) · s ( n ) h 0 cr ( n ) h 1 ct ( n ) h 1 ct ( n ) = h 0 cr ( n ) h 1 cr ( n ) h Air ( n ) · s ( n )
上述两个收发通道之比公式的区别在于,当S503中RRU1接收到校正信号后,不进行信道估计时,多了一个s(n)。
可见,分别对RRU0和RRU1进行发通道补偿后,RRU0和RRU1的各个业务通道的收发通道响应的比值相同,都为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187
即完成了多个RRU的联合通道校正。
可选的,将第一收自校正系数和第一补偿系数μ0(n)的比值作为新的第一收校正系数,将第二收自校正系数和第二补偿系数μ1(n)的比值作为第二收校正系数,即:
β ~ k , i UL ( n ) = β k , i UL ( n ) μ k ( n )
可选的,将收发联合自校正系数和第一补偿系数μ0(n)的比值作为第一收发联合校正系数,将收发联合校正系数和第二补偿系数μ1(n)的比值作为新的第二收发联合校正系数,即:
β ^ k , i ( n ) = β ~ k , i ( n ) μ k ( n )
其通道补偿方式与根据第一发校正系数进行发通道补偿类似,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RRU0和RRU1分别进行自校正,得到第一自校正系数和第二自校正系数,然后通过RRU0中的任意一个天线和RRU1中的任意一个天线相互发射和接收校正信号,得到第一补偿系数和第二补偿系数,并根据所述第一自校正系数、第二自校正系数和第一补偿系数、第二补偿系数得到第一校正系数和第二校正系数,分别对RRU0和RRU1进行通道补偿,完成多个RRU的联合通道校正。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以3个RRU间通道校正,每个RRU又包括4天线(实际天线数可以为任意整数)为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中用i表示RRU的天线,i=0,1,2,3,如图6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图6为外校正类型,但内校正类型同样适用本实施例。
图7为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多个RRU间联合通道校正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3个RRU间的联合通道校正的方法包括:
S701:RRU0、RRU1和RRU2分别进行自校正;
本实施例中,RRU0、RRU1和RRU2分别为第一RRU、第二RRU和第三RRU,并且本步骤与实施例一中的S301相同,RRU0、RRU1、RRU2分别完成自校正后得到第一自校正系数、第二自校正系数、第三自校正系数,第一自校正系数又包括第一收自校正系数和第一发自校正系数,第二自校正系数又包括第二收自校正系数和第二发自校正系数,第三自校正系数又包括第三收自校正系数和第三发自校正系数。
S702:任意选择3个RRU中的两个,如RRU0和RRU1,使RRU0和RRU1按照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所述的方法完成多RRU间联合通道校正;
完成RRU0与RRU1的多RRU间联合通道校正后:
RRU0第i个业务通道对应的第一发校正系数为:
β ~ 0 , i DL ( n ) = h Air , 01 ( n ) h 0 ct ( n ) h 1 cr ( n ) h 0 cr ( n ) h 0 , i t ( n ) , i = 0,1 , . . . , N ANT - 1
RRU0第i个业务通道对应的第一收自校正系数为:
β 0 , i UL ( n ) = 1 h 0 ct ( n ) h 0 , i r ( n ) , i = 0,1 , . . . , N ANT - 1
其中hAir,01(n)表示RRU间联合通道校正时,RRU1选择某根天线(本实施例中为天线0)发射,RRU0选择某根天线(本实施例中为天线0)接收时,对应的空口信道响应。对于TDD,由于上下行空口信道响应相等,有hAir,10(n)=hAir,01(n)。
RRU1第i个业务通道对应的第二发校正系数为:
β ~ 1 , i DL ( n ) = h Air , 01 ( n ) h 1 ct ( n ) h 0 cr ( n ) h 1 cr ( n ) h 1 , i t ( n ) , i = 0,1 , . . . , N ANT - 1
RRU1第i个业务通道对应的第二收自校正系数为:
β 1 , i UL ( n ) = 1 h 1 ct ( n ) h 1 , i r ( n ) , i = 0,1 , . . . , N ANT - 1
S703:RRU0和RRU1分别计算出各自的校正系数后,选择RRU0和RRU1中的任意一个RRU与RRU2按照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所述的方法进行多RRU间联合通道校正;
下面选择实施例一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RRU0和RRU1分别计算出各自的校正系数后,将RRU0和RRU1看成一个虚拟的RRU,并选择一个RRU与RRU2进行联合通道校正。本实施例中,选择RRU1与RRU2进行多RRU间联合通道校正。由于S701中,RRU0、RRU1和RRU2已经进行过自校正,因此RRU1与RRU2进行联合通道校正时,可以省略自校正的步骤,直接通过RRU1中的第二天线发射第二校正信号′,RRU2中的第三天线接收所述第二校正信号′;通过RRU2中的第三天线发射第三校正信号,RRU1中的第二天线接收所述第三校正信号;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分别为RRU1和RRU2中的任意天线。本实施例中,RRU1和RRU2分别选择其业务通道0对应的天线0作为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
1)使RRU1通过第二天线发射第二校正信号′,使RRU2通过第三天线接收所述第二校正信号′,所述第二校正信号′为:选取特定的校正参考序列,如LTE和WiMAX等***中采用的各种训练序列或参考信号序列,记为参考序列S,并将所述校正参考序列与第二发校正系数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211
乘后作为第二校正信号′,因此第二校正信号′区别于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二校正信号。
可选的,在RRU1通过第二天线发射第二校正信号′时,关闭RRU1中除第二天线对应的业务通道的发通道以外的其他发通道,以避免干扰。
RRU1的第二天线的第n个子载波发射的第二校正信号′为:
β ~ 1,0 DL ( n ) s ( n ) , n = 0,1 . . . . , N - 1
RRU2的第三天线的第n个子载波接收到的第二校正信号′为:
r ~ 2,0 ′ ( n ) = h 2,0 r ( n ) · h Air , 12 ( n ) · h 1,0 t ( n ) · β ~ 1,0 DL ( n ) · s ( n ) , n = 0,1 . . . . , N - 1
RRU2接收到第二校正信号′后,按参考序列S进行信道估计,根据步骤S702中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214
则第n个子载波估计出的第三信道响应为:
γ 2,0 ( n ) = h 2,0 r ( n ) h Air , 01 ( n ) h Air , 12 ( n ) h 1 ct ( n ) h 0 cr ( n ) h 1 cr ( n ) , n = 0,1 , . . . , N - 1
可选的,RRU2接收到校正信号后,不进行信道估计,则第n个子载波的第三信道响应为:
γ 2,0 ( n ) = h 2,0 r ( n ) h Air , 01 ( n ) h Air , 12 ( n ) h 1 ct ( n ) h 0 cr ( n ) h 1 cr ( n ) · s ( n ) , n = 0,1 , . . . , N - 1
2)使RRU2通过第三天线发射第三校正信号,使RRU1通过第二天线接收所述第三校正信号;所述第三校正信号为:将所述校正参考序列,例如所述参考序列S与第三发自校正系数相乘后作为第三校正信号。
可选的,在RRU2通过第三天线发射第三校正信号时,关闭RRU2中除第三天线对应的业务通道的发通道以外的其他发通道,以避免干扰。
RRU2的第三天线的第n个子载波发射的第三校正信号为:
β 2,0 DL ( n ) s ( n ) , n = 0,1 , . . . , N - 1
RRU1的第二天线的第n个子载波接收到的第三校正信号为:
r ~ 1,0 ′ ( n ) = h 1,0 r ( n ) · h Air , 12 ( n ) · h 2,0 t ( n ) · β 2,0 DL ( n ) · s ( n ) , n = 0,1 , . . . , N - 1
RRU1接收到校正信号后,按参考序列S进行信道估计,则第n个子载波估计出的第二信道响应′为:
γ 1,0 ′ ( n ) = h 1,0 r ( n ) · h Air , 12 ( n ) h 2 cr ( n ) , n = 0,1 . . . . , N - 1 ,
可选的,RRU1接收到校正信号后,不进行信道估计,则第n个子载波的第二信道响应′为:
γ 1,0 ′ ( n ) = h 1,0 r ( n ) · h Air , 12 ( n ) h 2 cr ( n ) · s ( n ) , n = 0,1 . . . . , N - 1
S704:根据所述第二信道响应′和第三信道响应获得第二补偿系数′和第三补偿系数;
本实施例中RRU2选择了业务通道0对应的天线0作为第三天线,因此根据步骤701中RRU2自校正时得出的业务通道0的第三收自校正系数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225
n=0,1....,N-1,将γ2,0(n)与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226
的乘积作为第三补偿系数υ2(n):
υ 2 ( n ) = h Air , 0,1 ( n ) h Air , 1,2 ( n ) h 1 ct ( n ) h 0 cr ( n ) h 1 cr ( n ) h 2 ct ( n ) , n = 0,1 . . . . , N - 1
可选的,当RRU2接收到校正信号后,不进行信道估计时:
υ 2 ( n ) = h Air , 0,1 ( n ) h Air , 1,2 ( n ) h 1 ct ( n ) h 0 cr ( n ) h 1 cr ( n ) h 2 ct ( n ) · s ( n ) , n = 0,1 . . . . , N - 1
本实施例中RRU1选择了业务通道0对应的天线0作为第二天线,因此根据步骤701中RRU1自校正时得出的业务通道0的第二收自校正系数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231
n=0,1....,N-1,将γ′1,0(n)与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232
的乘积作为第二补偿系数′υ1(n):
υ 1 ( n ) = h Air , 1,2 ( n ) h 1 ct ( n ) h 2 cr ( n ) , n = 0,1 . . . . , N - 1
可选的,当RRU1接收到校正信号后,不进行信道估计时:
υ 1 ( n ) = h Air , 1,2 ( n ) h 1 ct ( n ) h 2 cr ( n ) · s ( n ) , n = 0,1 . . . . , N - 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既可以RRU之间先完成校正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再计算补偿系数,也可以RRU1先向RRU2发射第二校正信号′,RRU2接收所述第二校正信号′后计算出第三补偿系数,然后RRU2向RRU1发射第三校正信号,RRU1接收所述第三校正信号后计算出第二补偿系数′。
S705:根据第二补偿系数′和第二校正系数得到第二校正系数′,根据第三补偿系数和第三自校正系数得到第三校正系数,并分别对RRU1和RRU2进行通道补偿。
将第二补偿系数′υ1(n)和第二发校正系数的乘积作为第二发校正系数′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235
将第三补偿系数υ2(n)和第三发自校正系数的乘积作为第三发校正系数 β ~ 2 , i ′ DL ( n ) = υ 2 ( n ) β 2 , i DL ( n ) .
在S705之前或者之后,需要通过RRU1所在的小区1将第二补偿系数′υ1(n)发送给RRU0所在小区0,并根据第二补偿系数′υ1(n)对RRU0的第一校正系数进行更新,更新后的RRU0的第一发校正系数′为: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237
根据所述第一发校正系数′对RRU0进行发通道补偿,补偿后的RRU0的收发通道之比为:
β 0,0 UL ( n ) h 0,0 r ( n ) β ~ 0,0 DL ( n ) h 0,0 t ( n ) = β 0,1 UL ( n ) h 0,1 r ( n ) β ~ 0,1 DL ( n ) h 0,1 t ( n ) = . . . = β 0 , N ANT - 1 UL ( n ) h 0 , N ANT - 1 r ( n ) β ~ 0 , N ANT - 1 DL ( n ) h 0 , N ANT - 1 t ( n )
= 1 h 0 ct ( n ) h Air , 1,2 ( n ) h 1 ct ( n ) h 2 cr ( n ) · h Air , 0,1 ( n ) h 1 cr ( n ) h 0 ct ( n ) · 1 h 0 cr ( n ) = h 1 cr ( n ) h 2 cr ( n ) h 1 ct ( n ) h 0 cr ( n ) h Air , 1,2 ( n ) h Air , 0,1 ( n )
根据所述第二发校正系数′对RRU1进行发通道补偿,补偿后的RRU1的收发通道之比为:
β 0,0 UL ( n ) h 0,0 r ( n ) β ~ 0,0 ′ DL ( n ) h 0,0 t ( n ) = β 0,1 UL ( n ) h 0,1 r ( n ) β ~ 0,1 ′ DL ( n ) h 0,1 t ( n ) = . . . = β 0 , N ANT - 1 UL ( n ) h 0 , N ANT - 1 r ( n ) β ~ 0 , N ANT - 1 ′ DL ( n ) h 0 , N ANT - 1 t ( n )
= 1 h 1 ct ( n ) h Air , 1,2 ( n ) h 1 ct ( n ) h 2 cr ( n ) · h Air , 0,1 ( n ) h 0 cr ( n ) h 1 ct ( n ) · 1 h 1 cr ( n ) = h 1 cr ( n ) h 2 cr ( n ) h 1 ct ( n ) h 0 cr ( n ) h Air , 1,2 ( n ) h Air , 0,1 ( n )
根据所述第三发校正系数对RRU2进行发通道补偿,补偿后的RRU2的收发通道之比为:
β 2,0 UL ( n ) h 2,0 r ( n ) β ~ 2,0 ′ DL ( n ) h 2,0 t ( n ) = β 2,1 UL ( n ) h 2,1 r ( n ) β ~ 2,1 ′ DL ( n ) h 2,1 t ( n ) = . . . = β 2 , N ANT - 1 UL ( n ) h 2 , N ANT - 1 r ( n ) β ~ 2 , N ANT - 1 ′ DL ( n ) h 2 , N ANT - 1 t ( n )
= 1 h 2 ct ( n ) h Air , 0,1 ( n ) h Air , 1,2 ( n ) h 1 ct ( n ) h 0 cr ( n ) h 1 cr ( n ) h 2 ct ( n ) · 1 h 2 cr ( n ) = h 1 cr ( n ) h 2 cr ( n ) h 1 ct ( n ) h 0 cr ( n ) h Air , 1,2 ( n ) h Air , 0,1 ( n )
可见,分别对RRU0、RRU1和RRU2进行发通道补偿后,这三个RRU的各个业务通道的收发通道响应的比值相同,都为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247
即完成了多个RRU的联合通道校正。
本实施例的其他可选步骤如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所述,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当获得校正系数后,就已经完成了对多RRU的联合通道校正,后续根据校正系数进行通道补偿可以是为了验证所述校正系数,或者在发射正常信号之前进行通道补偿。
本实施例中对3个RRU进行联合通道校正,先按照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的方法对RRU0和RRU1完成联合通道校正后,再选择RRU1与RRU2进行联合通道校正,RRU1获得第二补偿系数′,发送给RRU0,RRU2获得第三补偿系数后,RRU0和RRU1根据所述第二补偿系数′更新第一自校正系数和第二自校正系数,获得第一校正系数′和第二校正系数′,RRU2根据第三补偿系数获得第三自校正系数,并分别对RRU0、RRU1和RRU2进行通道补偿。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以k个RRU间通道校正,k≥3,每个RRU又包括4天线(实际天线数可以为任意整数)为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中用i表示RRU的天线,i=0,1,2,3,如图8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图8为外校正类型,但内校正类型同样适用本实施例。
图9为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多个RRU间联合通道校正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k个RRU间的联合通道校正的方法包括:
S901:RRU0、RRU1、...、RRUk分别进行自校正;
本步骤与实施例一中的S301相同,RRU0、RRU1、...、RRUk分别完成自校正后得到各自的自校正系数。
S902:RRU0和RRU1按照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所述的方法完成RRU间联合通道校正;
S903:RRU0、RRU1和RRU2按照实施例三中所述的方法完成联合通道校正;此时RRU0和RRU1由于在S902已经完成两个RRU间的联合通道校正,此时RRU0和RRU1一起看做一个虚拟RRU与RRU2继续完成两个RRU间的联合通道校正;
S904:RRU0、RRU1、RRU2在S903完成联合通道校正,作为一个虚拟RRU与RRU3继续进行联合通道校正;
S905:以此类推,直到完成所有k个RRU的联合通道校正。
实施例五
实施例五和实施三一样,是3个RRU联合通道校正的实施例。
实施例五以3个RRU间通道校正,每个RRU又包括4天线(实际天线数可以为任意整数)为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中用i表示RRU的天线,i=0,1,2,3,如图6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图6为外校正类型,但内校正类型同样适用本实施例。
图10为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多个RRU间联合通道校正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10所示,3个RRU间的联合通道校正的方法包括:
S1001:RRU0、RRU1和RRU2分别进行自校正;
本步骤与实施例一中的S301相同,RRU0、RRU1、RRU2分别完成自校正后得到第一自校正系数、第二自校正系数、第三自校正系数,第一自校正系数又包括第一收校正系数和第一发自校正系数,第二自校正系数又包括第二收校正系数和第二发自校正系数,第三自校正系数又包括第三收校正系数和第三发校正系数。
发自校正系数为: β k , i DL ( n ) = 1 h k cr ( n ) h k , i t ( n ) , k = 0,1,2 , i = 0,1 , . . . , N ANT - 1 , n = 0,1 , . . . , N - 1
收自校正系数为: β k , i UL ( n ) = 1 h k ct ( n ) h k , i r ( n ) , k = 0,1,2 , i = 0,1 , . . . , N ANT - 1 , n = 0,1 , . . . , N - 1
第一发自校正系数和第一收校正系数分别为:
β 0 , i DL ( n ) = 1 h 0 cr ( n ) h 0 , i t ( n ) , β 0 , i UL ( n ) = 1 h 0 ct ( n ) h 0 , i r ( n )
第二发自校正系数和第二收校正系数分别为:
β 1 , i DL ( n ) = 1 h 1 cr ( n ) h 1 , i t ( n ) , β 1 , i UL ( n ) = 1 h 1 ct ( n ) h 1 , i r ( n )
第三发自校正系数和第三收自校正系数分别为:
β 2 , i DL ( n ) = 1 h 2 cr ( n ) h 2 , i t ( n ) , β 2 , i UL ( n ) = 1 h 2 ct ( n ) h 2 , i r ( n )
S1002:RRU0和RRU1按照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所述的方法完成联合通道校正;
完成联合通道校正后,RRU0和RRU1分别获得第一校正系数和第二校正系数。RRU间的通道补偿可以选择只作用在收校正系数上,也可以选择只作用在发校正系数上,在收发联合通道校正的场景下,作用在收发联合校正系数上,下面仅以发校正系数为例进行描述。
发校正系数可以表示为: β ~ k , i DL ( n ) = μ k ( n ) β k , i DL ( n ) , k = 0,1
RRU0的第一发校正系数为: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272
RRU0的第一收校正系数为: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273
第一补偿系数为: μ 0 ( n ) = h Air , 01 ( n ) h 1 cr ( n ) h 0 ct ( n )
RRU1的第二发校正系数为: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275
第二收校正系数为: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276
第二补偿系数为: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277
S1003:RRU0和RRU2按照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所述的方法完成联合通道校正;得到RRU0的第一发校正系数′和第一收校正系数′,以及RRU2的第三发校正系数和第三收校正系数。
RRU0的第一发校正系数′为: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278
第一收校正系数′为: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279
第一补偿系数′为: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2710
RRU2的第三发校正系数: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2711
第三收校正系数为: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2712
第三补偿系数为: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2713
S1004:RRU1与RRU2按照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所述的方法完成联合通道校正;
RRU1与RRU2按照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述的方法完成联合通道校正,RRU1获得第二补偿系数′,RRU2获得第三补偿系数′后,RRU1和RRU2分别根据所述第二补偿系数′和第三补偿系数′更新第二校正系数和第三校正系数,并分别对RRU1和RRU2进行通道补偿。
RRU1的第二发校正系数′为: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281
第二收校正系数′为: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282
第二补偿系数′为: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283
补偿后有:
β ≈ 1,0 UL ( n ) h 1,0 r ( n ) β ≈ 1,0 DL ( n ) h 1,0 t ( n ) = β ≈ 1,1 UL ( n ) h 1,1 r ( n ) β ≈ 1,1 DL ( n ) h 1,1 t ( n ) = . . . = β ≈ 1 , N ANT - 1 UL ( n ) h 1 , N ANT - 1 r ( n ) β ≈ 1 , N ANT - 1 DL ( n ) h 1 , N ANT - 1 t ( n )
= ( h 0 cr ( n ) ) 2 h 1 ct ( n ) h 2 ct ( n ) h 1 cr ( n ) h 2 cr ( n ) h Air , 01 ( n ) h Air , 02 ( n ) h Air , 12 ( n )
RRU2的第三发校正系数′为: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286
第三收校正系数′为: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287
第三补偿系数′为: μ 2 ′ ( n ) = h Air , 01 h Air , 12 h 1 cr ( n ) h 0 cr ( n ) h 1 ct ( n ) h 2 ct ( n )
补偿后有:
β ≈ 2,0 UL ( n ) h 2,0 r ( n ) β ≈ 2,0 DL ( n ) h 2,0 t ( n ) = β ≈ 2,1 UL ( n ) h 2,1 r ( n ) β ≈ 2,1 DL ( n ) h 2,1 t ( n ) = . . . = β ≈ 2 , N ANT - 1 UL ( n ) h 1 , N ANT - 1 r ( n ) β ≈ 2 , N ANT - 1 DL ( n ) h 1 , N ANT - 1 t ( n )
= ( h 0 cr ( n ) ) 2 h 1 ct ( n ) h 2 ct ( n ) h 1 cr ( n ) h 2 cr ( n ) h Air , 01 h Air , 02 ( n ) h Air , 12
可见,两个补偿后的等式相等,说明RRU1和RRU2之间完成联合通道校正。
S1005:RRU1将所述第二补偿系数′发送给RRU0,RRU0根据所述第二补偿系数′更新第一发校正系数或第一收校正系数或第一收发联合校正系数得到第一发校正系数′或第一收校正系数′或第一收发联合校正系数′后对RRU0进行通道补偿。即完成了3个RRU间的联合通道校正。可选的,RRU2将所述第三补偿系数′发送给RRU0,RRU0根据所述第三补偿系数′更新第一发校正系数′或第一收校正系数′或第一收发联合校正系数′后对RRU0进行通道补偿。即完成了3个RRU间的联合通道校正。
以RRU0根据所述第二补偿系数′得到第一发校正系数为例进行说明:
对于RRU0更新第一发校正系数得到的第一发校正系数″为:
β ≈ 0 , i DL ( n ) = μ 1 ′ ( n ) β ~ 0 , I DL ( n )
= μ 1 ′ ( n ) μ 0 ( n ) β 0 , i DL ( n )
= h Air , 02 h Air , 12 h 2 cr h 0 cr h 2 ct j 1 ct h Air , 01 ( n ) h 1 cr ( n ) h 0 ct ( n ) 1 h 0 cr ( n ) h 0 , i t ( n )
β ~ 0 , i DL ( n ) = μ 0 ( n ) β 0 , i DL ( n )
更新第一收校正系数′得到的第一收校正系数″为:
β ≈ 0 , i UL ( n ) = β ~ 0 , i UL ( n )
补偿后有:
β ≈ 0,0 UL ( n ) h 0,0 r ( n ) β ≈ 0,0 DL ( n ) h 0,0 t ( n ) = β ≈ 0,1 UL ( n ) h 0,1 r ( n ) β ≈ 0,1 DL ( n ) h 0,1 t ( n ) = . . . = β ≈ 0 , N ANT - 1 UL ( n ) h 1 , N ANT - 1 r ( n ) β ≈ 0 , N ANT - 1 DL ( n ) h 1 , N ANT - 1 t ( n )
= ( h 0 cr ( n ) ) 2 h 1 ct ( n ) h 2 ct ( n ) h 1 cr ( n ) h 2 cr ( n ) h Air , 01 ( n ) h Air , 02 ( n ) h Air , 12 ( n )
显然,补偿后的RRU0,RRU1,和RRU2等式相等,完成3个RRU的联合校正。
实施例六
如图11所示,实施例六提供了一种校正装置,用于通信***中的多RRU间联合通道校正,所述通信***至少包括第一RRU和第二RRU,该校正装置包括:
自校正器,用于对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分别进行自校正,并分别获取第一自校正系数和第二自校正系数;
第一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RRU中的第一天线向所述第二RRU中的第二天线发射第一校正信号,所述第二天线接收所述第一校正信号;
第二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向所述第一天线发射第二校正信号,所述第一天线接收所述第二校正信号,获取第一补偿系数;
处理器,用于在所述第二天线接收所述第一校正信号后,获取第二补偿系数;在所述第一天线接收所述第二校正信号后,获取第一补偿系数;并根据所述第一补偿系数和第一自校正系数获取第一校正系数,根据所述第二补偿系数和第二自校正系数获取第二校正系数。
可选的,所述第一自校正系数包括第一发自校正系数和第一收自校正系数,第二自校正系数包括第二发自校正系数和第二收自校正系数;第一校正系数包括第一发校正系数和第一收校正系数,第二校正系数包括第二发校正系数和第二收校正系数。
可选的,所述校正装置还包括补偿器,所述补偿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校正系数对所述第一RRU进行通道补偿,根据所述第二校正系数对所述第二RRU进行通道补偿。
可选的,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别为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中的任意一个天线;或者
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别为达到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中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门限的一个天线;或者
对所述第一RRU和第二RRU中天线进行天线辐射方向调整,选择达到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门限的一对天线;所述进行天线辐射方向调整的方式包括如下任意一种方式或其任意组合:
数字加权、中频加权、射频移相、物理移动。
可选的,所述校正装置还包括第一发送器,所述发送器用于在获取第二补偿系数之前,将所述第一发自校正系数发送给所述第二RRU;在获取第一补偿系数之前,将所述第二收自校正系数发送给所述第一RRU。
可选的,所述自校正器还用于对所述通信***中包括的第三RRU进行自校正,并获取第三自校正系数;
所述校正装置还包括第二发送器,所述第二发送器用于在获取第一补偿系数之后,将所述第一补偿系数发送给所述第三RRU;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补偿系数和第三自校正系数获取第三校正系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
S301中,收发联合自校正系数也可以表示为收自校正系数和发自校正系数的比值。
S302中在选择天线时,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别为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中的任意一个天线;或者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别为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中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最好的一个天线;或者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别为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中达到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门限的一个天线;或者对所述第一RRU和第二RRU中天线进行天线辐射方向调整,选择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最好的一对天线;或者对所述第一RRU和第二RRU中天线进行天线辐射方向调整,选择达到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门限的一对天线;所述进行天线辐射方向调整的方式包括如下任意一种方式或其任意组合:数字加权、中频加权、射频移相、物理移动。
校正信号还可以为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802系列协议中中采用的各种训练序列或参考信号序列。
S304中得到校正系数后,还要对校正系数进行更新:在RRU0或RRU1的业务通道中选择其中一个业务通道作为参考通道,并分别以RRU0和RRU1的所有业务通道的校正系数除以参考通道的校正系数,以使得所有的RRU最后都对齐到某一个业务通道上。例如,若选择RRU0的业务通道0为参考通道,则以RRU0和RRU1所有的业务通道的发校正系数和收校正系数除以RRU0的业务通道0的发校正系数和收校正系数。
获得校正系数后,后续即可以根据校正系数进行通道补偿。例如在进行正常业务通信时,对于RRU0可以在每个业务通道的发送和接收信号上分别乘以每个业务通道的第一发校正系数和第一收校正系数,或者在每个业务通道的接收信号上乘以每个业务通道的第一收发联合校正系数,或者在每个业务通道的发送信号上乘以每个业务通道的第一收发联合校正系数的倒数;对于RRU1可以在每个业务通道的发送和接收信号上分别乘以每个业务通道的第二发校正系数和第二收校正系数,或者在每个业务通道的接收信号上乘以每个业务通道的第二收发联合校正系数,或者在每个业务通道的发送信号上乘以每个业务通道的第二收发联合校正系数的倒数。如此可最终完成多RRU间联合通道校正。需要说明的是,若对校正系数进行了更新,则根据更新后的校正系数进行通道补偿。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大致相同,区别在于:
S502中,在选择天线时,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别为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中的任意一个天线;或者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别为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中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最好的一个天线;或者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别为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中达到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门限的一个天线;或者对所述第一RRU和第二RRU中天线进行天线辐射方向调整,选择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最好的一对天线;或者对所述第一RRU和第二RRU中天线进行天线辐射方向调整,选择达到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门限的一对天线;所述进行天线辐射方向调整的方式包括如下任意一种方式或其任意组合:数字加权、中频加权、射频移相、物理移动。
S503中,在计算补偿系数之前,通过RRU0对应的基站***和RRU1对应的基站***之间的X2接口或私有通信接口,将S501中RRU0自校正时得出的业务通道0的第一发自校正系数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331
发送给RRU1,再根据S501中RRU1自校正时得出的业务通道0的第二收自校正系数n=0,1,...,N-1,将γ1,0(n)与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333
的乘积作为第二补偿系数μ1(n):
μ 1 ( n ) = γ 1,0 ( n ) β 0,0 DL β 1,0 UL = h 1,0 r ( n ) h Air ( n ) h 0,0 t ( n ) · 1 h 0,0 t ( n ) h 0 cr ( n ) · 1 h 1,0 r ( n ) h 1 ct ( n ) = h Air ( n ) h 1 ct ( n ) h 0 cr ( n ) ,
n = 0,1 , . . . , N - 1
可选的,当RRU1接收到校正信号后,不进行信道估计时:
μ 1 ( n ) = γ 1,0 ( n ) β 0,0 DL β 1,0 UL = h 1,0 r ( n ) h Air ( n ) h 0,0 t ( n ) s ( n ) · 1 h 0,0 t ( n ) h 0 cr ( n ) · 1 h 1,0 r ( n ) h 1 ct ( n ) = h Air ( n ) s ( n ) h 1 ct ( n ) h 0 cr ( n )
, n = 0,1 , . . . , N - 1
通过RRU0对应基站***和RRU1对应基站***之间的X2接口或私有通信接口,将步骤501中RRU1自校正时得出的业务通道0的第二发自校正系数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338
n=0,1,...,N-1发送给RRU0,再根据步骤501中RRU0自校正时得出的业务通道0的第一收自校正系数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339
n=0,1,...,N-1,将γ0,0(n)与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3310
的乘积作为第一补偿系数μ0(n):
μ 0 ( n ) = γ 0 , 0 ( n ) β 1,0 UL β 0,0 DL = h 0,0 r ( n ) h Air ( n ) h 1,0 t ( n ) · 1 h 0,0 t ( n ) h 0 ct ( n ) · 1 h 1,0 t ( n ) h 1 cr ( n ) = h Air ( n ) h 1 ct ( n ) h 0 cr ( n )
, n = 0,1 , . . . , N - 1
可选的,当RRU0接收到校正信号后,不进行信道估计时:
μ 0 ( n ) = γ 0,0 ( n ) β 0,0 UL β 1,0 DL = h 0,0 r ( n ) h Air ( n ) h 1,0 t ( n ) s ( n ) · 1 h 0,0 r ( n ) h 0 ct ( n ) · 1 h 1,0 t ( n ) h 1 cr ( n ) = h Air ( n ) s ( n ) h 0 ct ( n ) h 1 cr ( n )
, n = 0,1 , . . . , N - 1
S504中,得到校正系数后,还要对校正系数进行更新:在RRU0或RRU1的业务通道中选择其中一个业务通道作为参考通道,并分别以RRU0和RRU1的所有业务通道的校正系数除以参考通道的校正系数,以使得所有的RRU最后都对齐到某一个业务通道上。例如,若选择RRU0的业务通道0为参考通道,则以RRU0和RRU1所有的业务通道的发校正系数和收校正系数除以RRU0的业务通道0的发校正系数和收校正系数。
获得校正系数后,后续即可以根据校正系数进行通道补偿。例如在进行正常业务通信时,对于RRU0可以在每个业务通道的发送和接收信号上分别乘以每个业务通道的第一发校正系数和第一收校正系数,或者在每个业务通道的接收信号上乘以每个业务通道的第一收发联合校正系数,或者在每个业务通道的发送信号上乘以每个业务通道的第一收发联合校正系数的倒数;对于RRU1可以在每个业务通道的发送和接收信号上分别乘以每个业务通道的第二发校正系数和第二收校正系数,或者在每个业务通道的接收信号上乘以每个业务通道的第二收发联合校正系数,或者在每个业务通道的发送信号上乘以每个业务通道的第二收发联合校正系数的倒数。如此可最终完成多RRU间联合通道校正。需要说明的是,若对校正系数进行了更新,则根据更新后的校正系数进行通道补偿。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大致相同,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中,在选择天线时,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别为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中的任意一个天线;或者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别为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中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最好的一个天线;或者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别为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中达到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门限的一个天线;或者对所述第一RRU和第二RRU中天线进行天线辐射方向调整,选择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最好的一对天线;或者对所述第一RRU和第二RRU中天线进行天线辐射方向调整,选择达到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门限的一对天线;所述进行天线辐射方向调整的方式包括如下任意一种方式或其任意组合:数字加权、中频加权、射频移相、物理移动。
S703中,校正信号还可以为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802系列协议中中采用的各种训练序列或参考信号序列。
S704中,在计算补偿系数时:RRU2选择了业务通道0对应的天线0作为第三天线,因此根据步骤701中RRU2自校正时得出的业务通道0的第三收自校正系数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351
n=0,1....,N-1,将γ2,0(n)与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352
的乘积作为第三补偿系数υ2(n):
υ 2 ( n ) = h Air , 0,1 ( n ) h Air , 1,2 ( n ) h 1 ct ( n ) h 0 cr ( n ) h 1 cr ( n ) h 2 ct ( n ) , n = 0,1 . . . . , N - 1
可选的,当RRU2接收到校正信号后,不进行信道估计时:
υ 2 ( n ) = h Air , 0,1 ( n ) h Air , 12 ( n ) h 1 ct ( n ) h 0 cr ( n ) h 1 cr ( n ) h 2 ct ( n ) · s ( n ) , n = 0,1 . . . . , N - 1
本实施例中RRU1选择了业务通道0对应的天线0作为第二天线,因此根据步骤701中RRU1自校正时得出的业务通道0的第二收自校正系数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355
n=0,1....,N-1,将γ′1,0(n)与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356
的乘积作为第二补偿系数′υ1(n):
υ 1 ( n ) = h Air , 12 ( n ) h 1 ct ( n ) h 2 cr ( n ) , n = 0,1 . . . . , N - 1
可选的,当RRU1接收到校正信号后,不进行信道估计时:
υ 1 ( n ) = h Air , 12 ( n ) h 1 ct ( n ) h 2 cr ( n ) · s ( n ) , n = 0,1 . . . . , N - 1
S705中,第二校正系数′是根据第二补偿系数′和第二校正系数得到的,第三校正系数是根据第三补偿系数和第三自校正系数得到的,即将第二补偿系数′υ1(n)和第二发校正系数的乘积作为第二发校正系数′将第三补偿系数υ2(n)和第三发自校正系数的乘积作为第三发校正系数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3510
并且在通过RRU1所在的小区1将第二补偿系数′υ1(n)发送给RRU0所在小区0时可以通过小区间的X2接口或者私有通信接口进行发送。
本实施例中,在S705得到校正系数后,还要对校正系数进行更新:在RRU0、RRU1或RRU2的业务通道中选择其中一个业务通道作为参考通道,并分别以RRU0、RRU1和RRU2的所有业务通道的校正系数除以参考通道的校正系数,以使得所有的RRU最后都对齐到某一个业务通道上。例如,若选择RRU0的业务通道0为参考通道,则以RRU0、RRU1和RRU2所有的业务通道的发校正系数和收校正系数除以RRU0的业务通道0的发校正系数和收校正系数。
获得校正系数后,后续即可以根据校正系数进行通道补偿。例如在进行正常业务通信时,对于RRU0、RRU1、RRU2可以分别在其每个业务通道的发送和接收信号上分别乘以其每个业务通道的第一发校正系数和第一收校正系数,或者在其每个业务通道的接收信号上乘以其每个业务通道的第一收发联合校正系数,或者在其每个业务通道的发送信号上乘以其每个业务通道的第一收发联合校正系数的倒数。如此可最终完成多RRU间联合通道校正。需要说明的是,若对校正系数进行了更新,则根据更新后的校正系数进行通道补偿。
实施例十: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五大致相同,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中在选择天线时,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别为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中的任意一个天线;或者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别为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中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最好的一个天线;或者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别为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中达到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门限的一个天线;或者对所述第一RRU和第二RRU中天线进行天线辐射方向调整,选择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最好的一对天线;或者对所述第一RRU和第二RRU中天线进行天线辐射方向调整,选择达到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门限的一对天线;所述进行天线辐射方向调整的方式包括如下任意一种方式或其任意组合:数字加权、中频加权、射频移相、物理移动。
在S1005中得到校正系数后,还要对校正系数进行更新:在RRU0、RRU1或RRU2的业务通道中选择其中一个业务通道作为参考通道,并分别以RRU0、RRU1和RRU2的所有业务通道的校正系数除以参考通道的校正系数,以使得所有的RRU最后都对齐到某一个业务通道上。例如,若选择RRU0的业务通道0为参考通道,则以RRU0、RRU1和RRU2所有的业务通道的发校正系数和收校正系数除以RRU0的业务通道0的发校正系数和收校正系数。
获得校正系数后,后续即可以根据校正系数进行通道补偿。例如在进行正常业务通信时,对于RRU0、RRU1可以分别在其每个业务通道的发送和接收信号上分别乘以其每个业务通道的第一发校正系数和第一收校正系数,或者在其每个业务通道的接收信号上乘以其每个业务通道的第一收发联合校正系数,或者在其每个业务通道的发送信号上乘以其每个业务通道的第一收发联合校正系数的倒数。如此可最终完成多RRU间联合通道校正。需要说明的是,若对校正系数进行了更新,则根据更新后的校正系数进行通道补偿。
实施例十一:
实施例十一以2个RRU间联合通道校正,每个RRU又包括4天线(实际天线数可以为任意整数)为例进行说明。图12为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多RRU间联合通道校正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方法包括:
S1201:RRU0和RRU1分别进行自校正;
本实施例中,RRU0和RRU1分别为第一RRU和第二RRU,并且本步骤与实施例一中的S301相同。
S1202:对RRU0和RRU1分别进行相对自校正;
分别在RRU0和RRU1的业务通道中选择其中一个业务通道作为参考通道,并分别以RRU0和RRU1的所有业务通道的自校正系数除以各自参考通道的自校正系数;例如,若RRU0选择了其业务通道p作为参考通道,RRU1选择了业务通道q作为参考通道,则以RRU0的所有业务通道的自校正系数除以其业务通道p的自校正系数,以RRU1的所有业务通道的自校正系数除以其业务通道q的自校正系数,则更新后的第一收自校正系数为: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381
β 0 , p UL ( n ) = 1 ; 更新后的第一发自校正系数为: β 0 , i DL ( n ) = β 0 , i DL ( n ) β 0 , q DL ( n ) = h 0 , p t ( n ) h 0 , i t ( n ) , k = 0,1 , β 0 , p DL ( n ) = 1 ; 更新后的第一收发联合自校正系数为: β 0 , i ( n ) = β 0 , i ( n ) β 0 , p ( n ) , β 0 , p ( n ) = 1 ; 更新后的第二收自校正系数为: β 1 , i UL ( n ) = β 1 , i UL ( n ) β 1 , q UL ( n ) = h 1 , q r ( n ) h 1 , i r ( n ) , k = 0,1 , β 1 , q UL ( n ) = 1 ; 更新后的第二发自校正系数为: β 1 , i DL ( n ) = β 1 , i DL ( n ) β 1 , q DL ( n ) = h 1 , q t ( n ) h 1 , i t ( n ) , k = 0,1 , β 1 , q DL ( n ) = 1 ; 更新后的第二收发联合自校正系数为:
RRU0完成自校正后可以用下面公式来表示:
β 0,0 UL ( n ) h 0,0 r ( n ) β 0,0 DL ( n ) h 0,0 t ( n ) = β 0,1 UL ( n ) h 0,1 r ( n ) β 0,1 DL ( n ) h 0,1 t ( n ) = . . . = β 0 , N ANT - 1 UL ( n ) h 0 , N ANT - 1 r ( n ) β 0 , N ANT - 1 DL ( n ) h 0 , N ANT - 1 t ( n ) = h 0 , p r ( n ) h 0 , p t ( n )
RRU1完成自校正后可以用下面公式来表示:
β 1,0 UL ( n ) h 1,0 r ( n ) β 1,0 DL ( n ) h 1,0 t ( n ) = β 1,1 UL ( n ) h 1,1 r ( n ) β 1,1 DL ( n ) h 1,1 t ( n ) = . . . = β 1 , N ANT - 1 UL ( n ) h 1 , N ANT - 1 r ( n ) β 1 , N ANT - 1 DL ( n ) h 1 , N ANT - 1 t ( n ) = h 1 , q r ( n ) h 1 , q t ( n )
S1203:通过RRU0中,业务通道p对应的天线p发射第一校正信号,RRU1中,业务通道q对应天线q接收所述第一校正信号;通过RRU1中的天线q发射第二校正信号,RRU0中的天线p接收所述第二校正信号;
以p=q=0为例,发射的校正信号为:
Figure BDA000025176452003813
n=0,1,…,N-1。
RRU1的天线0的第n个子载波接收到的第一校正信号为:
r ~ 1,0 ( n ) = h 1,0 r ( n ) · h Air , 10 ( n ) · h 0,0 t ( n ) · s ( n ) , n = 0,1 , . . . , N - 1
RRU1接收到第一校正信号后,按参考序列S进行信道估计,则第n个子载波估计出的第二信道响应为:
γ 1,0 ( n ) = h 1,0 r ( n ) · h Air , 10 ( n ) · h 0,0 t ( n ) , n = 0,1 , . . . , N - 1
同理,RRU0接收到第二校正信号后,按参考序列S进行信道估计,则第n个子载波估计出的第一信道响应为:
γ 0,0 ( n ) = h 0,0 r ( n ) · h Air , 01 ( n ) · h 1,0 t ( n ) , n = 0,1 , . . . , N - 1
S1204:根据所述第一信道响应和第二信道响应获得第一补偿系数和第二补偿系数。补偿系数用于修正自校正系数后获得校正系数,使不同RRU上下行的比值相同;
第二补偿系数为:
μ 1 ( n ) = γ 1,0 ( n ) = h 1,0 r ( n ) · h Air , 10 ( n ) · h 0,0 t ( n ) , n = 0,1 , . . . , N - 1
第一补偿系数为:
μ 0 ( n ) = γ 0,0 ( n ) = h 0,0 r ( n ) · h Air , 01 ( n ) · h 1,0 t ( n ) , n = 0,1 , . . . , N - 1
S1205:以RRU0为参考,获得RRU1的RRU间补偿系数,RRU1的更新后的第二收自校正校正系数乘以RRU间补偿系数,获得第二收校正系数,更新后的第二发校正系数等于第二发自校正系数,或RRU1的更新后的第二发自校正系数除以RRU间补偿系数,获得第二发校正系数,更新后的第二收校正系数等于第二收自校正系数,或RRU1的更新后的第二收发联合自校正校正系数乘以RRU间补偿系数,获得第二收发联合校正系数,RRU0的第一校正系数或第一收发联合校正系数与更新后的第一自校正系数或更新后的第一收发联合自校正系数相等。
以RRU0为参考,RRU间补偿系数为:
μ ( n ) = μ 0 ( n ) μ 1 ( n )
由于μ0(n)在RRU0对应的BBU,需要通过私有通信接口或标准协议接口如LTE***X2接口传输给RRU1对应的BBU,为了降低传输开销,可以考虑交互信道估计值γ0,0(n)(μ0(n)=γ0,0(n))的时域抽头信息,或者在频域上采取隔N抽1的方式(N>1),降低传输开销到1/N。
获得校正系数后,后续即可以根据校正系数进行通道补偿。例如在进行正常业务通信时,对于RRU0、RRU1可以分别在其每个业务通道的发送和接收信号上分别乘以其每个业务通道的第一发校正系数和第一收校正系数,或者在其每个业务通道的接收信号上乘以其每个业务通道的第一收发联合校正系数,或者在其每个业务通道的发送信号上乘以其每个业务通道的第一收发联合校正系数的倒数。如此可最终完成多RRU间联合通道校正。需要说明的是,若对校正系数进行了更新,则根据更新后的校正系数进行通道补偿。
该方案扩展到k个RRU,k≥3时,其他RRU都与参考RRU,例如RRU0进行两两之间的校正即可,如假定3个RRU,RRU0,RRU1和RRU2,RRU0和RRU1采用上面实施例类似操作获得RRU1的校正系数,RRU0和RRU2也采用上面实施例类似操作获得RRU2的校正系数,以此类推。
实施例十二: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校正装置,该校正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的RRU间联合通道校正方法,以RRU0和RRU1分别为第一RRU和第二RRU为例,该校正装置包括:
自校正器,用于对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分别进行自校正,并分别获取第一自校正系数和第二自校正系数;将所述第一自校正系数和所述第二自校正系数发送给处理器
第一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RRU中的第一天线向所述第二RRU中的第二天线发射第一校正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二天线接收所述第一校正信号;
第二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向所述第一天线发射第二校正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天线接收所述第二校正信号;
处理器,用于在所述第二天线接收所述第一校正信号后,根据接收所述第一校正信号产生的信道响应获取第二补偿系数;在所述第一天线接收所述第二校正信号后,根据接收所述第二校正信号产生的信道响应获取第一补偿系数;并根据所述第一补偿系数和第一自校正系数获取第一校正系数,根据所述第二补偿系数和第二自校正系数获取第二校正系数;将所述第一校正系数和所述第二校正系数发送给补偿器;
可选的,所述校正装置还包括补偿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校正系数对所述第一RRU进行通道补偿,根据所述第二校正系数对所述第二RRU进行通道补偿。
可选的,所述第一自校正系数包括所述第一RRU中各个业务通道的第一发自校正系数和第一收自校正系数,所述第二自校正系数包括所述第二RRU中各个业务通道的第二发自校正系数和第二收自校正系数;第一校正系数包括所述第一RRU中各个业务通道的第一发校正系数和第一收校正系数,第二校正系数包括所述第二RRU中各个业务通道的第二发校正系数和第二收校正系数。
可选的,在选择天线时,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别为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中的任意一个天线;或者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别为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中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最好的一个天线;或者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别为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中达到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门限的一个天线;或者对所述第一RRU和第二RRU中天线进行天线辐射方向调整,选择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最好的一对天线;或者对所述第一RRU和第二RRU中天线进行天线辐射方向调整,选择达到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门限的一对天线;所述进行天线辐射方向调整的方式包括如下任意一种方式或其任意组合:数字加权、中频加权、射频移相、物理移动。
可选的,所述校正装置还包括第一发送器,所述发送器用于在获取第二补偿系数之前将所述第一天线对应的业务通道的第一发自校正系数发送给所述第二RRU;还用于在获取第一补偿系数之前将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业务通道的第二发自校正系数发送给所述第一RRU。
可选的,所述通信***还包括第三RRU,所述自校正器还用于对所述通信***中包括的第三RRU进行自校正,并获取第三自校正系数;所述第二控制器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RRU中的第二天线向所述第三RRU中的第三天线发射第二校正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三天线接收所述第二校正信号′;所述校正装置还包括第三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三RRU中的第三天线向所述第二RRU中的第二天线发射第三校正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二天线接收所述第三校正信号;所述校正装置还包括第二发送器,所述第二发送器用于将所述第二补偿系数′发送给所述第一RRU;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接收所述第二校正信号′得到的第三信道响应获取第三补偿系数;根据接收所述第三校正信号得到的第二信道响应′获取第二补偿系数′;根据所述第二补偿系数′和第一校正系数获取第一校正系数′;根据所述第二补偿系数′和所述第二校正系数获取第二校正系数′,根据第三补偿系数和第三自校正系数获取第三校正系数。此时该校正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的RRU间联合通道校正方法。
可选的,所述校正装置中的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RRU或所述第二RRU的业务通道中选择其中一个业务通道作为参考通道,并分别以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的所有业务通道的校正系数除以所述参考通道的校正系数,以使得所有RRU都对齐到所述参考通道。
实施例十三:
如图13所示,实施例八提供了一种校正装置,该校正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的RRU间联合通道校正方法,以RRU0和RRU1分别为第一RRU和第二RRU为例,该校正装置包括:
自校正器,用于对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分别进行自校正,并分别获取所述第一RRU所有业务通道的第一自校正系数和所述第二RRU所有业务通道的第二自校正系数;将所述第一自校正系数和所述第二自校正系数发送给处理器;
第一处理器,用于分别在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的业务通道中选择其中一个业务通道作为参考通道,并分别以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的所有业务通道的自校正系数除以各自参考通道的自校正系数,以使得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分别对齐到各自的参考通道;获取更新后的第一自校正系数和第二自校正系数;
第一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RRU中参考通道对应的第一天线向所述第二RRU中参考通道对应的第二天线发射第一校正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二天线接收所述第一校正信号;
第二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向所述第一天线发射第二校正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天线接收所述第二校正信号;
发送器,用于将所述第一补偿系数发送给所述第二RRU;
第二处理器,用于根据接收所述第一校正信号得到的第二信道响应获取第二补偿系数;根据接收所述第二校正信号得到的第一信道响应获取第一补偿系数;根据所述第一补偿系数和所述第二补偿系数的比值获取RRU间补偿系数;根据所述RRU间补偿系数和所述第二RRU所有业务通道更新后的第二自校正系数获取所述第二RRU所有业务通道的第二校正系数,并将所述第一RRU所有业务通道更新后的第一自校正系数作为所述第一RRU所有业务通道的第一校正系数。
可选的,所述第一自校正系数包括所述第一RRU中各个业务通道的第一发自校正系数和第一收自校正系数,所述第二自校正系数包括所述第二RRU中各个业务通道的第二发自校正系数和第二收自校正系数;第一校正系数包括所述第一RRU中各个业务通道的第一发校正系数和第一收校正系数,第二校正系数包括所述第二RRU中各个业务通道的第二发校正系数和第二收校正系数。
可选的,所述校正装置还包括补偿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校正系数对所述第一RRU进行通道补偿,根据所述第二校正系数对所述第二RRU进行通道补偿。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27)

1.一种多个射频拉远单元RRU间联合通道校正的方法,用于通信***中多个RRU间的联合通道校正,所述通信***中至少包括第一RRU和第二RRU,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分别进行自校正,并分别获取第一自校正系数和第二自校正系数;
通过所述第一RRU中的第一天线向所述第二RRU中的第二天线发射第一校正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二天线接收所述第一校正信号,根据接收所述第一校正信号得到的第二信道响应获取第二补偿系数;
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向所述第一天线发射第二校正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天线接收所述第二校正信号,根据接收所述第二校正信号得到的第一信道响应获取第一补偿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补偿系数和第一自校正系数获取第一校正系数,根据所述第二补偿系数和第二自校正系数获取第二校正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校正系数对所述第一RRU进行通道补偿,根据所述第二校正系数对所述第二RRU进行通道补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别为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中的任意一个天线;或者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别为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中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最好的一个天线;或者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别为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中达到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门限的一个天线;或者对所述第一RRU和第二RRU中天线进行天线辐射方向调整,选择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最好的一对天线;或者对所述第一RRU和第二RRU中天线进行天线辐射方向调整,选择达到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门限的一对天线;所述进行天线辐射方向调整的方式包括如下任意一种方式或其任意组合:数字加权、中频加权、射频移相、物理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校正系数包括所述第一RRU中各个业务通道的第一发自校正系数和第一收自校正系数,所述第二自校正系数包括所述第二RRU中各个业务通道的第二发自校正系数和第二收自校正系数;第一校正系数包括所述第一RRU中各个业务通道的第一发校正系数和第一收校正系数,第二校正系数包括所述第二RRU中各个业务通道的第二发校正系数和第二收校正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校正信号为校正参考序列和所述第一天线对应的业务通道的第一发自校正系数的乘积;所述第二校正信号为所述校正参考序列和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业务通道的第二发自校正系数的乘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校正信号和第二校正信号为校正参考序列;所述获取第二补偿系数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天线对应的业务通道的第一发自校正系数发送给所述第二RRU;
所述获取第一补偿系数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业务通道的第二发自校正系数发送给所述第一RRU。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参考序列包括长期演进LTE***、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或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系列协议中使用的训练序列或参考信号序列。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二补偿系数包括:将所述第二信道响应和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业务通道的第二收自校正系数的乘积作为第二补偿系数;
所述获取第一补偿系数包括:将所述第一信道响应和所述第一天线对应的业务通道的第一收自校正系数的乘积作为第一补偿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二补偿系数包括:所将所述第二信道响应、所述第一天线对应的业务通道的第一发自校正系数、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业务通道的第二收自校正系数的乘积作为第二补偿系数;
所述获取第一补偿系数包括:将所述第一信道响应、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业务通道的第二发自校正系数、所述第一天线对应的业务通道的第一收自校正系数的乘积作为第一补偿系数。
9.根据权利要求3-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补偿系数和第一自校正系数获取第一校正系数,具体为:
将所述第一补偿系数和所述第一RRU中各个业务通道的第一发自校正系数的乘积作为所述第一RRU中各个业务通道的第一发校正系数;或者将所述第一RRU中各个业务通道的第一收自校正系数和所述第一补偿系数的比值作为所述第一RRU中各个业务通道的第一收校正系数;或者将所述第一RRU中各个业务通道的第一收发联合自校正系数和所述第一补偿系数的比值作为所述第一RRU中各个业务通道的第一收发联合校正系数;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补偿系数和第二自校正系数获取第二校正系数,具体为:
将所述第二补偿系数和所述第二RRU中各个业务通道的第二发自校正系数的乘积作为所述第二RRU中各个业务通道的第二发校正系数;或者将所述第二RRU中各个业务通道的第二收自校正系数和所述第二补偿系数的比值作为所述第二RRU中各个业务通道的第二收校正系数;或者将所述第二RRU中各个业务通道的第二收发联合自校正系数和所述第二补偿系数的比值作为所述第二RRU中各个业务通道的第二收发联合校正系数;
所述收发联合自校正系数为收自校正系数和发自校正系数的比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得校正系数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RRU或所述第二RRU的业务通道中选择其中一个业务通道作为参考通道,并分别以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的所有业务通道的校正系数除以所述参考通道的校正系数,以使得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都对齐到所述参考通道;
根据对齐后的校正系数对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进行通道补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还包括第三RRU,该方法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对所述第三RRU进行自校正,并获取第三自校正系数;
通过所述第二RRU中的第二天线向所述第三RRU中的第三天线发射第二校正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三天线接收所述第二校正信号′,根据接收所述第二校正信号′得到的信道响应获取第三补偿系数;
通过所述第三RRU中的第三天线向所述第二RRU中的第二天线发射第三校正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二天线接收所述第三校正信号,根据接收所述第三校正信号得到的信道响应获取第二补偿系数′;
根据所述第二补偿系数′和所述第二校正系数获取第二校正系数′,根据第三补偿系数和第三自校正系数获取第三校正系数;
根据所述第二校正系数′对所述第二RRU进行通道补偿,根据所述第三校正系数对所述第三RRU进行通道补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第二补偿系数′发送给所述第一RRU,并根据所述第二补偿系数′和第一校正系数获取第一校正系数′;并根据所述第一校正系数′对所述第一RRU进行通道补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RRU、所述第二RRU或所述第三RRU的业务通道中选择其中一个业务通道作为参考通道,并分别以所述第一RRU、所述第二RRU和所述第三RRU的所有业务通道的校正系数除以所述参考通道的校正系数,以使得所述第一RRU、所述第二RRU和所述第三RRU都对齐到所述参考通道;
根据对齐后的校正系数对所述第一RRU、所述第二RRU和所述第三RRU进行通道补偿。
14.一种多个RRU间联合通道校正的方法,用于通信***中多个RRU间的联合通道校正,所述通信***中至少包括第一RRU和第二RRU,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分别进行自校正,并分别获取所述第一RRU所有业务通道的第一自校正系数和所述第二RRU所有业务通道的第二自校正系数;
分别在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的业务通道中选择其中一个业务通道作为参考通道,并分别以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的所有业务通道的自校正系数除以各自参考通道的自校正系数,获取所述第一RRU所有业务通道更新后的第一自校正系数和所述第二RRU所有业务通道更新后的第二自校正系数;
通过所述第一RRU中参考通道对应的第一天线向所述第二RRU中参考通道对应的第二天线发射第一校正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二天线接收所述第一校正信号,根据接收所述第一校正信号得到的第二信道响应获取第二补偿系数;
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向所述第一天线发射第二校正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天线接收所述第二校正信号,根据接收所述第二校正信号得到的第一信道响应获取第一补偿系数,并将所述第一补偿系数发送给所述第二RRU,以使得所述第二RRU获取RRU间补偿系数,所述RRU间补偿系数为所述第一补偿系数和所述第二补偿系数的比值;
根据所述RRU间补偿系数和所述第二RRU所有业务通道更新后的第二自校正系数获取所述第二RRU所有业务通道的第二校正系数,并将所述第一RRU所有业务通道更新后的第一自校正系数作为所述第一RRU所有业务通道的第一校正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校正系数对所述第一RRU进行通道补偿,根据所述第二校正系数对所述第二RRU进行通道补偿。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校正系数包括所述第一RRU所有业务通道的第一发自校正系数和所述第一RRU所有业务通道的第一收自校正系数,第二自校正系数包括所述第二RRU所有业务通道的第二发自校正系数和所述第二RRU所有业务通道的第二收自校正系数;第一校正系数包括所述第一RRU所有业务通道的第一发校正系数和所述第一RRU所有业务通道的第一收校正系数,第二校正系数包括所述第二RRU所有业务通道的第二发校正系数和所述第二RRU所有业务通道的第二收校正系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校正信号和第二校正信号均为校正参考序列。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参考序列包括长期演进LTE***、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或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系列协议中使用的训练序列或参考信号序列。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二补偿系数包括:将所述第二信道响应作为第二补偿系数;
所述获取第一补偿系数包括:将所述第一信道响应作为第一补偿系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RRU间补偿系数和所述第二RRU所有业务通道更新后的第二自校正系数获取第二校正系数,具体为:
将所述RRU间补偿系数和所述第二RRU所有业务通道更新后的第二收自校正系数的乘积作为所述第二RRU所有业务通道的第二收校正系数;或者将所述第二RRU所有业务通道更新后的第二发自校正系数和所述RRU间补偿系数的比值作为所述第二RRU所有业务通道的第二发校正系数;或者将所述第二RRU所有业务通道更新后的第二收发联合自校正系数和所述RRU间补偿系数的乘积作为所述第二RRU所有业务通道的第二收发联合校正系数;
所述更新后的收发联合自校正系数为更新后的收自校正系数和更新后的发自校正系数的比值。
20.一种校正装置,用于通信***中多个RRU间的联合通道校正,所述通信***中至少包括第一RRU和第二RRU,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装置包括:
自校正器,用于对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分别进行自校正,并分别获取第一自校正系数和第二自校正系数;将所述第一自校正系数和所述第二自校正系数发送给处理器;
第一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RRU中的第一天线向所述第二RRU中的第二天线发射第一校正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二天线接收所述第一校正信号;
第二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向所述第一天线发射第二校正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天线接收所述第二校正信号;
处理器,用于根据接收所述第一校正信号得到的第二信道响应获取第二补偿系数;根据接收所述第二校正信号得到的第一信道响应获取第一补偿系数;并根据所述第一补偿系数和第一自校正系数获取第一校正系数,根据所述第二补偿系数和第二自校正系数获取第二校正系数。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装置还包括补偿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校正系数对所述第一RRU进行通道补偿,根据所述第二校正系数对所述第二RRU进行通道补偿。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别为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中的任意一个天线;或者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别为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中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最好的一个天线;或者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别为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中达到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门限的一个天线;或者对所述第一RRU和第二RRU中天线进行天线辐射方向调整,选择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最好的一对天线;或者对所述第一RRU和第二RRU中天线进行天线辐射方向调整,选择达到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门限的一对天线;所述进行天线辐射方向调整的方式包括如下任意一种方式或其任意组合:数字加权、中频加权、射频移相、物理移动。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装置还包括第一发送器,所述第一发送器用于在获取第二补偿系数之前将所述第一天线对应的业务通道的第一发自校正系数发送给所述第二RRU;还用于在获取第一补偿系数之前将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业务通道的第二发自校正系数发送给所述第一RRU。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还包括第三RRU,所述自校正器还用于对所述通信***中包括的第三RRU进行自校正,并获取第三自校正系数;
所述第二控制器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RRU中的第二天线向所述第三RRU中的第三天线发射第二校正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三天线接收所述第二校正信号′;
所述校正装置还包括第三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三RRU中的第三天线向所述第二RRU中的第二天线发射第三校正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二天线接收所述第三校正信号;
所述校正装置还包括第二发送器,所述第二发送器用于将所述第二补偿系数′发送给所述第一RRU;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接收所述第二校正信号′得到的第三信道响应获取第三补偿系数;根据接收所述第三校正信号得到的第二信道响应′获取第二补偿系数′;根据所述第二补偿系数′和第一校正系数获取第一校正系数′;根据所述第二补偿系数′和所述第二校正系数获取第二校正系数′,根据第三补偿系数和第三自校正系数获取第三校正系数。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RRU或所述第二RRU的业务通道中选择其中一个业务通道作为参考通道,并分别以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的所有业务通道的校正系数除以所述参考通道的校正系数,以使得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都对齐到所述参考通道。
26.一种校正装置,用于通信***中多个RRU间的联合通道校正,所述通信***中至少包括第一RRU和第二RRU,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装置包括:
自校正器,用于对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分别进行自校正,并分别获取所述第一RRU所有业务通道的第一自校正系数和所述第二RRU所有业务通道的第二自校正系数;将所述第一自校正系数和所述第二自校正系数发送给处理器;
第一处理器,用于分别在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的业务通道中选择其中一个业务通道作为参考通道,并分别以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的所有业务通道的自校正系数除以各自参考通道的自校正系数,以使得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分别对齐到各自的参考通道;获取更新后的第一自校正系数和第二自校正系数;
第一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RRU中参考通道对应的第一天线向所述第二RRU中参考通道对应的第二天线发射第一校正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二天线接收所述第一校正信号;
第二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向所述第一天线发射第二校正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天线接收所述第二校正信号;
发送器,用于将所述第一补偿系数发送给所述第二RRU;
第二处理器,用于根据接收所述第一校正信号得到的第二信道响应获取第二补偿系数;根据接收所述第二校正信号得到的第一信道响应获取第一补偿系数;根据所述第一补偿系数和所述第二补偿系数的比值获取RRU间补偿系数;根据所述RRU间补偿系数和所述第二RRU所有业务通道更新后的第二自校正系数获取所述第二RRU所有业务通道的第二校正系数,并将所述第一RRU所有业务通道更新后的第一自校正系数作为所述第一RRU所有业务通道的第一校正系数。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装置还包括补偿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校正系数对所述第一RRU进行通道补偿,根据所述第二校正系数对所述第二RRU进行通道补偿。
CN201210508812.8A 2012-09-29 2012-12-03 一种多个射频拉远单元间联合通道校正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37160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08812.8A CN103716075B (zh) 2012-09-29 2012-12-03 一种多个射频拉远单元间联合通道校正的方法和装置
ES13842810.7T ES2619753T3 (es) 2012-09-29 2013-05-28 Método y aparato para la calibración de canales conjunta entre múltiples unidades distantes de radio
EP13842810.7A EP2894794B1 (en) 2012-09-29 2013-05-28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joint channel calibration among multiple radio remote units
EP16189813.5A EP3193466B1 (en) 2012-09-29 2013-05-28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joint channel correction among multiple radio remote units
PCT/CN2013/000632 WO2014048055A1 (zh) 2012-09-29 2013-05-28 一种多个射频拉远单元间联合通道校正的方法和装置
US14/669,935 US20150200740A1 (en) 2012-09-29 2015-03-26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joint channel correction among multiple radio remote unit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75324.4 2012-09-29
CN201210375324 2012-09-29
CN2012103753244 2012-09-29
CN201210508812.8A CN103716075B (zh) 2012-09-29 2012-12-03 一种多个射频拉远单元间联合通道校正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6075A true CN103716075A (zh) 2014-04-09
CN103716075B CN103716075B (zh) 2016-12-21

Family

ID=50386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08812.8A Active CN103716075B (zh) 2012-09-29 2012-12-03 一种多个射频拉远单元间联合通道校正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200740A1 (zh)
EP (2) EP3193466B1 (zh)
CN (1) CN103716075B (zh)
ES (1) ES2619753T3 (zh)
WO (1) WO2014048055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7723A (zh) * 2014-06-30 2015-12-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道校正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通信***
CN105656535A (zh) * 2014-11-14 2016-06-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assive MIMO***中下行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6330350A (zh) * 2015-06-30 2017-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远程射频单元联合通道校正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WO2017219265A1 (zh) * 2016-06-22 2017-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道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7666338A (zh) * 2016-07-26 2018-02-06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表征空间内的天线单元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WO2019105346A1 (zh) * 2017-11-30 2019-06-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9861765A (zh) * 2017-11-30 2019-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11726172A (zh) * 2019-03-22 2020-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道校正的方法和装置
CN113206713A (zh) * 2021-03-22 2021-08-03 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校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4001819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校正装置以及校正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1708A (zh) * 2012-09-17 2013-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收发通道响应的校正方法、装置、***及bbu
CN104244296B (zh) * 2013-06-13 2018-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rru间通道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4506257B (zh) * 2014-11-25 2017-02-22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老化射频拉远单元的方法、装置、***及射频拉远单元
US9654904B2 (en) * 2015-02-19 2017-05-16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lexibly pairing devices using adaptive variable thresholding
EP3457589A4 (en) 2016-05-31 2019-03-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CALIBRATION BETWEEN REMOTE RADIO UNITS (RRU)
KR102177541B1 (ko) * 2016-06-17 2020-11-11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채널 정정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및 통신 시스템
CN105978636B (zh) * 2016-06-21 2019-02-22 珠海纳睿达科技有限公司 双/多路da/ad无参照基准的互校准***及方法
CN108400835B (zh) * 2017-02-07 2020-05-2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信号预纠偏方法及装置
CN107911325B (zh) * 2017-11-30 2020-0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频偏预补偿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CN111130582B (zh) * 2018-11-01 2022-0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相干联合发射jt中计算发射权值的方法及相应装置
CN111510229B (zh) * 2019-01-30 2022-1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射频通道的校正方法和装置及天线和基站
WO2022066161A1 (en) * 2020-09-25 2022-03-31 Intel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radiohead system (drs) and clocking, calibration, and synchronization for drs
CN114650105A (zh) * 2020-12-21 2022-06-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天线的校正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77678B2 (ja) * 2000-07-14 2007-02-0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装置、アダプティブアレー装置、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US7936778B2 (en) * 2005-09-30 2011-05-03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10GBASE-T start-up
CN101039134A (zh) * 2007-04-19 2007-09-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两个远端射频单元实现发射分集的方法
CN101505179A (zh) * 2008-02-04 2009-08-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远端设备、基带设备的独立自校准方法和***
EP2221992A1 (en) * 2009-02-19 2010-08-25 Ime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alog beamform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1674589B (zh) * 2009-09-30 2012-0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射通道延时测量方法和装置、发射链路延时补偿方法
EP2494703A4 (en) * 2009-10-29 2014-09-0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1074031A1 (ja) * 2009-12-16 2011-06-23 株式会社 東芝 無線信号処理装置及び無線装置
US8934580B2 (en) * 2010-07-28 2015-01-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estimation in multi-path channel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7723A (zh) * 2014-06-30 2015-12-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道校正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通信***
CN105207723B (zh) * 2014-06-30 2018-03-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道校正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通信***
CN105656535A (zh) * 2014-11-14 2016-06-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assive MIMO***中下行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5656535B (zh) * 2014-11-14 202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assive MIMO***中下行校正方法及装置
US10320464B2 (en) 2015-06-30 2019-06-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Joint channel correction method, relate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6330350A (zh) * 2015-06-30 2017-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远程射频单元联合通道校正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WO2017000895A3 (zh) * 2015-06-30 2017-0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道联合校正的方法和相关装置及***
CN106330350B (zh) * 2015-06-30 2019-06-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远程射频单元联合通道校正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WO2017219265A1 (zh) * 2016-06-22 2017-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道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7666338A (zh) * 2016-07-26 2018-02-06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表征空间内的天线单元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07666338B (zh) * 2016-07-26 2021-08-13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表征空间内的天线单元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09861765A (zh) * 2017-11-30 2019-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校正方法及装置
WO2019105346A1 (zh) * 2017-11-30 2019-06-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校正方法及装置
US11121781B2 (en) 2017-11-30 2021-09-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alib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861765B (zh) * 2017-11-30 2021-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11726172A (zh) * 2019-03-22 2020-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道校正的方法和装置
US11736207B2 (en) 2019-03-22 2023-08-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hannel corr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206713A (zh) * 2021-03-22 2021-08-03 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校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2198825A1 (zh) * 2021-03-22 2022-09-29 闻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天线校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4001819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校正装置以及校正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94794A4 (en) 2015-10-28
EP2894794A1 (en) 2015-07-15
US20150200740A1 (en) 2015-07-16
WO2014048055A1 (zh) 2014-04-03
EP3193466B1 (en) 2019-01-09
EP3193466A1 (en) 2017-07-19
ES2619753T3 (es) 2017-06-26
EP2894794B1 (en) 2016-12-28
CN103716075B (zh) 2016-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6075A (zh) 一种多个射频拉远单元间联合通道校正的方法和装置
CN112753132B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波束报告的波束对应指示和位图
US9516664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rrecting receiving and sending channel response, and BBU
US9935700B2 (en) Beam scanning method for hybrid beamform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KR101058968B1 (ko) 안테나 가중치 피드백을 이용하는 모바일 지원 다운링크 빔포밍
US989377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calibration among multiple RRUs
EP2782263B1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2016030862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iprocity calibration between base stations
US10320464B2 (en) Joint channel correction method, relate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9825716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ntenna calibration
CN103338167B (zh) 远程射频单元的通道校正方法及相关设备和***
CN109982342B (zh)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EP3096466A1 (e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enabling beamforming
CN105144599A (zh) 用于产生及发射信道反馈的方法及发射器设备与用于接收及检索信道反馈的方法及接收器设备
EP2919411B1 (en) Method for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 network, nod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5723688A (zh) 用于无线网络的大规模mimo多用户波束成形和单信道全双工
CN106559164A (zh) 在mmw网络中执行用户信息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EP3269056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antenna calibration
CN104218981A (zh) 一种多天线的联合处理方法和设备
US20140314011A1 (e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US20170331526A1 (en) Massive mimo multi-user beamforming and single channel full duplex for wireless networks
KR20220082870A (ko) 광대역 채널에서 단일 송신기에 의한 공간 다중화
CN103905353B (zh) 一种rru间联合通道校正的方法及设备
EP2860902B1 (en) Method for calibrating data sent by coordinated aps, and base station
CN111953394B (zh) 多天线***及其信道校正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