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03320A - 空气调节器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03320A
CN103703320A CN201280037143.9A CN201280037143A CN103703320A CN 103703320 A CN103703320 A CN 103703320A CN 201280037143 A CN201280037143 A CN 201280037143A CN 103703320 A CN103703320 A CN 1037033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luminous intensity
indoor
air
photo det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71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03320B (zh
Inventor
伊藤佑树
寺内英树
上田贵郎
桥本浩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ppliances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703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033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033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033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3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not covered by group F24F2110/00
    • F24F2130/20Sunligh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3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not covered by group F24F2110/00
    • F24F2130/30Artificial ligh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器,其辨别向设置有室内机的室内照射的光的光源,并根据该辨别结果等进行运转控制。该空气调节器具备:光强度检测机构(3、4),其具备各自检测波长区域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受光元件(3b、4b),并接收向设置有室内机(100A)的室内照射的光而检测接收到的光的强度;光源辨别机构,其基于由各个受光元件(3b、4b)检测出的光的强度而辨别光的光源;及运转控制机构,其与由光强度检测机构辨别出的光源及由光强度检测机构检测出的光强度对应地进行运转控制。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有光传感器的空气调节器。
背景技术
通常,在设置室内机的室内设有窗,太阳光经由该窗向室内照射。当太阳光照射到室内时,接受该太阳光而使室内的地面、壁面变热。而且,受到来自因太阳光而变热的地面、壁面的辐射热所造成的影响及向人体直接照射的太阳光所造成的影响,室内的人感觉到的体感温度比室内温度(由室内机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高。
一直以来,开发有检测向室内照射的太阳光的强度等并根据其检测结果进行运转控制的空气调节器等。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技术:在供暖装置的上部设置光学滤镜及紫外线光电二极管,检测太阳光中的紫外波长区域的强度,基于该强度的变化来辨别白天与夜晚。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基于所述辨别结果而修正供暖装置的设定温度。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一种空气调节器,其具备用于获取室内的热图像的焦电型的红外线传感器装置、用于检测室内的光的光传感器装置。根据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能够以恒定时间间隔来获取室内的热图像、点灯信息,使用这些来进行室内的人数、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姿势等的特征提取。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技术:根据所述特征提取结果来推断室内的生活场景,并与该生活场景对应地进行运转控制。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460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118613号公报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由于光学滤镜及紫外线光电二极管设置在供暖装置的上部,因此仅能检测向设置有该供暖装置的场所附近照射的太阳光的紫外波长区域的强度。换句话说,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存在无法检测在设置有供暖装置的房屋整体中以何种程度照射太阳光这样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虽然仅检测太阳光中的紫外波长区域的光强度而检测出太阳光,但由于紫外线透过率因窗玻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存在极可能无法适当判断紫外线照射的有无这样的问题。例如,透过通常的窗玻璃的紫外线为大致一半,与此相对地,若是防紫外线玻璃则几乎不使紫外线透过。
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中,由于没有进行室内照明与太阳光的辨别,因此存在无法利用光传感器装置来进行伴随着太阳光的照射的辐射热的推断这样的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中,可能无法辨别点亮着室内照明(人工光)的状况及太阳光向房屋进行照射的状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器,其辨别向设置有室内机的室内照射的光的光源,并根据该辨别结果等来进行运转控制。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具备:光强度检测机构,其具备各自检测波长区域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受光元件,并接收向设置有室内机的室内照射的光而检测接收到的所述光的强度;光源辨别机构,其基于由各个所述受光元件检测出的光的强度而辨别所述光的光源;及运转控制机构,其与由所述光源辨别机构辨别出的光源及由所述光强度检测机构检测出的光强度对应地进行运转控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器,其辨别向设置有室内机的室内照射的光的光源,并根据该辨别结果等来进行运转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器的外观图,(a)是室内机的主视图,(b)是室外机的主视图,(c)是遥控器的主视图。
图2是室内机的侧向剖视图。
图3是表示空气调节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4中,(a)是将室内机的传感器罩卸下后的状态的主视图,(b)是将可见光传感器与红外线传感器分别设置于独立的支架的情况的立体图,(c)是将可见光传感器与红外线传感器设置于一个基板的情况的立体图。
图5是用于说明在室内机设置的光传感器的设置角度的图。
图6是表示光传感器与室内机微型计算机之间的关系的电路图。
图7是表示关于太阳光、荧光灯、白炽灯各自的、光谱强度相对于波长的分布的图。
图8中,(a)是表示光从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下的光传感器的输出的图,(b)是表示光从白炽灯照射的情况下的光传感器的输出的图,(c)是表示照射荧光灯的情况下的光传感器的输出的图。
图9是表示关于荧光灯、LED照明各自的、光谱强度相对于波长的分布的图。
图10是表示可见光波长区域的光强度处于规定范围内、光源为太阳光、白炽灯或荧光灯的情况下的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的图。
图11中,(a)是表示光源为太阳光的情况下的辐射热量相对于光强度的变化的图,(b)是表示体感温度相对于辐射热量的上升量的变化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器的图,(a)是在室内机设置两个光传感器且将传感器罩卸下后的情况下的主视图,(b)是表示在从正上方观察房屋的情况下、由两个光传感器捕捉的地面的区域的图。
图13是表示两个光传感器与室内机微型计算机之间的关系的电路图。
图1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器的图,(a)是在室内机设置四个光传感器其将传感器罩卸下后的情况下的主视图,(b)是用于说明在从正上方观察房屋的情况下、由四个光传感器捕捉的地面的区域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设于室内机的中央·远区域用光传感器和中央·近区域用光传感器的设置角度的图。
图16是表示四个光传感器与室内机微型计算机之间的关系的电路图。
图17是表示四个光传感器、模拟开关与室内机微型计算机之间的关系的电路图。
图1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器的图,(a)是在室内机设置四个光传感器且将传感器罩卸下后的情况下的放大主视图,(b)是在从正上方观察房屋的情况下、由四个光传感器捕捉的地面的区域的图。
图1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器的图,(a)是在室内机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光传感器且将各传感器罩卸下后的情况下的主视图,(b)是表示在室内机设置于左侧的情况下、由右区域检测用的光传感器捕捉的地面的区域的图。
图20是表示在室内机设置的遥控器接收部与其周边的简要结构的局部透视立体图。
图21是表示室内机的过滤器及过滤器清扫机构的外观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适当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各附图中对共用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空气调节器的结构>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器的外观图,(a)是室内机的主视图,(b)是室外机的主视图,(c)是遥控器的主视图。如图1所示,空气调节器A具备室内机100A、室外机200及遥控器Re。室内机100A与室外机200由制冷剂配管(未图示)及室外机200用的电源线缆(未图示)连接。另外,室内机100A与室外机200能够经由通信线缆(未图示)而彼此发送接收信息。
遥控器Re由用户操作,向室内机100A的遥控器接收部42发送红外线信号。该信号的内容是运转要求、设定温度的变更、时间、运转模式的变更、停止要求等指令。空气调节器A基于上述信号而进行制冷、供暖、除湿等空调运转。
在室内机100A的前表面面板106的左右方向中央下部设置有光传感器46A(参照图4(a)),如图1所示,由合成树脂制成的传感器罩1以覆盖光传感器46A的方式进行安装。顺带一提,传感器罩1成为至少能够使可见光区域及红外线区域的波长的光透过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光传感器46A的详情在后面进行说明。
图2是室内机的侧向剖视图。室内机100A具备壳体底座101、换热器102、送风扇103、滴水盘104、装饰框105、前表面面板106、左右风向板110、上下风向板111、过滤器112、人体检测传感器113等。
在壳体底座101上安装有换热器102、送风扇103、滴水盘104、过滤器112等基本内部构造体。
换热器102构成为与借助送风扇103而进入室内机100A内且通过了过滤器112的空气进行换热,并对该空气进行冷却或加热。在换热器102的内部贯穿的多根导热管102a与上述说明过的制冷剂配管(未图示)连通,从而构成公知的制冷剂循环(未图示)的一部分。
送风扇103伴随着安装于侧端部的风扇电机35(参照图3)的旋转而绕中心轴进行旋转,从而进行送风动作。
滴水盘104配置在换热器102的前后两侧的下端部下方,是为了承接在冷气运转时、除湿运转时在换热器102处产生的凝结水而设置的。
装饰框105配置为覆盖在壳体底座101处配置的内部构造体(换热器102、送风扇103、滴水盘104、过滤器112等),使室内机100A的外观整齐。另外,在装饰框105的上表面设有空气吸入口107,经由该空气吸入口107而向室内机100A的内部导入空气。
前表面面板106设置为覆盖室内机100A的前表面,成为能够以下端为轴而利用前表面面板用电机52(参照图3)进行转动的结构。另外,如上所述,在前表面面板106的左右方向中央的下部设置有光传感器46A(参照图4(a)),该光传感器器46A被由至少能够使可见光区域及红外线区域的波长的光透过的合成树脂制成的传感器罩1(参照图1)覆盖。顺带一提,前表面面板106也可以构成为不以下端为轴进行转动、而是固定的结构。
左右风向板110依照来自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参照图3)的指示,以设置于下部的转动轴(未图示)为支点而利用左右风向板用电机(51a、51b:参照图3)进行转动。
上下风向板111依照来自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参照图3)的指示,以设置于两端部的转动轴(未图示)为支点而利用上下风向板用电机(50a、50b、50c:参照图3)进行转动。
过滤器112配置为覆盖换热器102的吸入侧。过滤器112用于捕捉从设置于上表面的空气吸入口107导入的空气所含有的尘埃。将由过滤器112去除该尘埃后的空气送入换热器102。
人体检测传感器113例如在内部具备与检测区域内的温度变化相应地输出信号的元件,由此能够检测在室内是否有人。
当图2所示的送风扇103旋转时,室内空气从空气吸入口107通过换热器102、送风扇103,将调整好温度湿度的空气导向排出风路109。另外,导向排出风路109的空气由左右风向板110、上下风向板111调整风向,从空气排出口108向外部输送出而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
<控制装置的结构>
图3是表示空气调节器的***结构的框图。图1所示的室内机100A在内部具备控制装置300。如图3所示,在控制装置300中,由用于防止冲击电流从交流电源60向室外机200(参照图1)流动的冲击电流防止电路31、用于进行向室外机200的电源供给的开闭的电力继电器32及控制电源电路33构成电源部。
另外,在控制电源电路33中经由风扇电机驱动电路34而连接有风扇电机35,经由双向阀驱动电路36而连接有用于切换制冷剂路线的双向阀37。
另外,控制装置300具备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在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连接有与控制电源电路33连接的复位电路39、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40、时钟振荡电路41。
另外,在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连接有设置于遥控器接收部42的红外线受光元件42a、吸入温度热敏电阻43、换热器热敏电阻44、湿度传感器45、光传感器46等各种传感器。另外,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控制显示部47的发光二极管(未图示)的点亮,并控制蜂鸣器48的鸣叫,以使得使用者能够视觉识别空气调节器100A的运转状态。
另外,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对经由步进电机驱动电路49而连接的上下风向板用电机50a、50b、50c、左右风向板用电机51a、51b、前表面面板用电机52的旋转进行控制。
而且,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经由室内外通信电路30而管辖与室外机200之间的通信,并且一并控制室内机100A。
需要说明的是,省略对所述控制装置300的各结构的详情的说明。
<光传感器的结构及设置角度>
接着,对设置于室内机100A的光传感器进行详细说明。图4(a)是将室内机的传感器罩卸下后的状态的主视图。如图4所示,定义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
如图4(a)所示,在室内机100A的前表面面板106的左右方向中央的下部形成有凹部2,在该凹部2设置有光传感器46A。光传感器46A具备设置在左侧的可见光传感器3及设置在右侧的红外线传感器4。
在凹部2设置有光传感器46A的状态下,该光传感器46A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朝向正面、并且在上下方向上从水平面朝向下方规定角度(参照图5)。而且,以覆盖凹部2的方式设置有传感器罩1(参照图1)。
如图4(b)所示,可见光传感器3构成为基板3c与设置在该基板3c上的可见光波长区域用的受光元件3b固定于支架3a。受光元件3b根据可见光波长区域下的波长区域(大约360nm~830nm)处的光强度而输出规定的电流。另外,受光元件3b具有指向性,使以规定的受光角聚光的光到达受光元件3b。
另外,红外线传感器4构成为基板4c与设置在该基板4c上的红外波长区域用的受光元件4b固定于支架4a。受光元件4b根据红外波长区域下的波长区域(大约0.7μm~1mm)处的光强度而输出规定的电流。另外,受光元件4b具有指向性,使以规定的受光角聚光的光到达受光元件4b。
图4(c)是将可见光传感器与红外线传感器设置于一个基板的情况下的立体图。如图4(c)所示,也可以形成为可见光波长区域用的受光元件46b1与红外波长区域用的受光元件46b2分别设置在基板46c的中央附近,利用支架46a来固定该基板46c。
如此,可见光波长区域用的受光元件与红外波长区域用的受光元件可以如图4(b)所示设置于各个基板3c、4c,也可以如图4(c)所示设置于一个基板46c。
图5是用于说明在室内机设置的光传感器的设置角度的图。如上所述,凹部2形成为使光传感器46A在左右方向上朝向正面、并且在上下方向上从水平面朝向下方规定角度。顺带一提,在前表面面板106(参照图4)以下端为轴进行转动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在转动后的状态下使光传感器46A在上下方向上从水平面朝向下方规定角度的方式形成凹部2。上述情况同样适用于后述的其他实施方式。
如图5所示,凹部2形成为光传感器46A的受光方向从水平面朝向下方角度θ2。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受光元件3b、4b(参照图4(b))使用具有由角度θ1表示的指向角且能够捕捉房屋的地面中大致整面(及一部分的壁面)的区域P那样的广指向性的结构。
图6是表示光传感器与室内机微型计算机之间的关系的电路图。如图6所示,受光元件3b是光电晶体管。在光射入的情况下,受光元件3b根据可见光波长区域的光而增大输出电流。该电流通过电阻R1、R2、R3、R4及电容器C1而被电压变换、过滤,作为电压信号而经由A/D端口38a向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输出。
同样地,受光元件4b也是光电晶体管。在光射入的情况下,受光元件4b根据红外波长区域的光而增大输出电流。该电流通过电阻R5、R6、R7、R8及电容器C2而被电压变换、过滤,作为电压信号经由A/D端口38b向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输出。
如图6所示,光传感器46A由作为通用元件的受光元件3b、4b、电阻R1、R2、R3、R4及电容器C1构成,因此能够廉价地构成。
<由室内机微型计算机进行的光源辨别>
(光源的辨别方法:其一)
通常,向设置有室内机100A的室内的地面及壁面,除了照射太阳光之外,还照射有从荧光灯、白炽灯、LED照明等发出的光。图7是表示关于太阳光、荧光灯、白炽灯各自的、光谱强度相对于波长的分布的图。通常,在光中存在紫外线波长区域401、可见光波长区域402、红外线波长区域403的波长区域。如图7所示,根据光源的种类,从该光源发出的光表示不同的光谱强度的分布。需要说明的是,图7的横轴为波长,纵轴为强度。
如上所述,紫外线透过率因窗玻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在不同环境下的偏差较大。因而,以下考虑着眼于即便在经由窗玻璃的室内也能够稳定检测的图7所示的可见光波长区域402及红外波长区域403。顺带一提,在室内稳定地获得输出的情况下,也可以着眼于紫外线波长区域401,以下使用红外线将其置换。
如图7所示,太阳光具有从可见光波长区域402到红外波长区域403的广泛范围的光谱强度分布。另外,白炽灯的光虽然在从可见光波长区域402到红外波长区域403的范围内具有光谱强度分布,但该光谱强度分布呈显示出红外波长区域403的光谱强度比可见光波长区域402的光谱强度相对高的值的分布。另外,荧光灯的光主要在可见光波长区域402的范围内具有规定的光谱强度分布,但几乎不含有红外波长区域403的波长成分。
图8(a)是表示光从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下的光传感器的输出的图,(b)是表示光从白炽灯照射的情况下的光传感器的输出的图,(c)是表示照射荧光灯的情况下的光传感器的输出的图。
检测各波长区域的光的受光元件3b、4b(参照图4(b))的输出各自形成比例关系。因而,将光量设为横轴的情况下的可见光线传感器3及红外线传感器4输出的图表分别如图8(a)、(b)、(c)所示。换句话说,在各受光元件接收到从某一特定的光源照射的光的情况下,红外线传感器4的输出与可见光传感器3的输出的比例成为大致恒定的值。
例如,在光源为太阳光的图8(a)所示的图表中,(红外线传感器4的输出)/(可见光传感器3的输出)的值成为大约0.7的值。另外,例如在光源为白炽灯的图8(b)所示的图表中,(红外线传感器4的输出)/(可见光传感器3的输出)的值成为大约2.0的值。另外,例如在光源为荧光灯的图8(c)所示的图中,(红外线传感器4的输出)/(可见光传感器3的输出)的值几乎为零。
换句话说,根据红外线传感器4的输出与可见光传感器3的输出的比例,能够辨别向室内照射的光源的种类。因而,在预先设定两个规定的阈值且将(红外线传感器4的输出)/(可见光传感器3的输出)的值设为δ的情况下,通过比较δ与所述各阈值,能够辨别向室内照射的光源。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记载中,“辨别光源”这样的记载是指,除了向室内照射的光全部来源于该光源的情况之外,关于检测出的光的强度,还包含从确定的光源照射的光的影响最大的情况,在以下的记载中也相同。
例如,在所述阈值设定为0.3及1.5的情况下,能够辨别出在δ的值为0以上且小于0.3的情况下光源为荧光灯,在0.3以上且小于1.5的情况下光源为太阳光,在1.5以上的情况下光源为白炽灯。
需要说明的是,如后述说明那样,图8(a)~(c)所示的图表(直线)的倾斜、所述各阈值的值仅是一例,能够根据受光元件3b、4b的元件特性、与该各元件连接的电路结构、空气调节器A的规格等而适当变更设定。
而且,为了能够适当辨别向室内照射的光的光源,设定受光元件3b、4b的元件特性、与该各元件连接的电路结构、及关于上述δ的值的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设定是基于之前的实验而在空气调节器A的设计阶段中设定的,且存储于图3所示的控制装置300的EEPROM40。另外,如图6所示,上述所说明的光源辨别由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基于从可见光传感器3及红外线传感器4输入来的信号进行。
另外,通常在室内,认为照射有来自多个种类的光源(例如太阳光与荧光灯)的光。在照射有来自上述多个种类的光源的光的情况下,各光源的种类及各个光的光谱强度分布之和体现为可见光传感器3及红外线传感器4的输出值,因此反映到上述所说明的δ的值。
因而,例如在相同的照度下在太阳光的影响强于荧光灯的光的情况等为了能够辨别影响程度较大一方的光源,使其反映到δ的所述阈值。
另外,作为其他方法,例如为了使光源的判断结果能够判断出“太阳光与荧光灯”等两个光源同时存在,也能够将上述说明的δ的阈值进一步细分化。
(荧光灯与LED照明的辨别)
图9是表示关于荧光灯、LED照明各自的、光谱强度相对于波长的分布的图。如此,虽然在荧光灯与LED照明中存在光谱的不同点,但将对该点具有灵敏度的受光元件、例如对500nm具有灵敏度的受光元件(未图示)附加于光传感器46A(参照图4(a))。基于各个受光元件的输出而能够辨别光源是荧光灯还是LED照明(或是其他光源)。
换句话说,如图9所示,在来自荧光灯的光向光传感器46A照射的情况下,可见光传感器3与对500nm具有灵敏度的受光元件(未图示)这两者皆获得输出。与此相对地,在来自LED照明的光向光传感器46照射的情况下,由于对500nm具有灵敏度的光传感器的输出比可见光传感器3的输出小,因此能够辨别荧光灯与LED照明光。
如此,通过在光传感器46A中附加具备在规定的波长区域中具有较大灵敏度的受光元件的光传感器(未图示),能够辨别荧光灯与LED照明。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光源的辨别方法在上述内容中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
(光源的辨别方法:其二)
图10是表示可见光波长区域的光强度处于规定范围内且光源为太阳光、白炽灯、或荧光灯的情况下的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的图。如图10所示,在光源为太阳光的情况下,可见光的强度为a1~a2时的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范围为α(b1~b2)。另外,在光源为白炽灯的情况下,a1~a2时的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范围为β(b3~b4)。另外,在光源为荧光灯的情况下,a1~a2时的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范围为γ(b5~b6)。
如图10所示,在可见光的强度为a1~a2的范围内,输出范围α、β、γ不发生重复。因而,例如,预先设定图10所示的阈值d、e,能够辨别出:在可见光强度范围a1以上a2以下时的红外线传感器4的输出为0以上且小于d的情况下光源为荧光灯,在红外线传感器4的输出为d以上且小于e的情况下光源为太阳光,在红外线传感器4的输出为e以上的情况下光源为白炽灯。
如此,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参照图3)首先判断可见光的强度(可见光传感器3的输出)是否属于预先设定的a1以上a2以下的规定范围,在属于所述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基于红外线传感器4的输出与阈值d、e之间的大小关系而能够辨别光源。
然而,即便在太阳光向室内进行照射的情况下,在基于太阳光的光的强度较小的情况下,与此相伴地,来自室内的地面或墙壁的辐射热量也变少。如此,在太阳光的影响小至无需进行温度修正的程度的情况下,期望空气调节器A继续维持至此的运转控制。因而,作为成为是否继续维持至此的运转控制的分界线的光强度,设定图10所示的a1即可。
另外,在普通的室内,难以想象可见光强度极端升高的情况,将其上限值设定为a2即可。
并且,根据受光元件3b、4b的元件特性、与该各元件连接的电路结构,将可见光传感器3b、红外线传感器4的输出(也就是说灵敏度)设定为满足上述各要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阈值的设定是基于之前的实验在空气调节器A的设计阶段中设定的,且存储于图3所示的控制装置300的EEPROM40。另外,如图6所示,所述光源的辨别由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基于从可见光传感器3及红外线传感器4输入来的信号进行。
<基于光源辨别结果的运转控制>
如上所述,当向室内照射太阳光时,利用该太阳光来加热室内的地面、壁面,从而产生辐射热。即,如图11(a)所示,随着向室内照射的太阳光的光强度增大,来自室内的地面、墙壁的辐射热量增大。换句话说,在检测出太阳光的情况下的可见光传感器输出或红外线传感器输出增大的情况下,能够推断出来自室内的地面、壁面的辐射热量也增大。顺带一提,由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参照图3)利用上述方法来判断光源是否为太阳光。
另外,如图11(b)所示,随着来自室内的地面、墙壁的辐射热量增大,室内人感觉到的体感温度的上升量也增大。
在体感温度的推断中关系到气温、运动量、湿度等,但在图11(b)中表示辐射热量与体感温度的关系,因此将上述条件设为恒定而示出一例。因而,实际上需要考虑上述参数而计算体感温度。
另外,向室***入的太阳光的光强度与辐射热量及辐射热量与体感温度的上升量之间,如图11所示,比例的关系成立。因此,能够从向室***入的太阳光的光强度求得室内的体感温度的上升量。上述参数预先由实验等获取,并存储于EEPROM40(参照图3)。
微型计算机38(参照图3)首先辨别向室内照射的光的光源,判断光源是否为太阳光。然后,在判断出光源为太阳光的情况下,微型计算机38参照存储于EEPROM40的信息,根据由光传感器检测出的光强度来推断辐射热量,并基于其结果而进行运转控制。需要说明的是,在光源不是太阳光的情况下,空气调节器A继续进行至此的通常的运转。
顺带一提,图11(a)、(b)所示的特性的参数取决于空气调节器的规格、使用环境等,因此针对不同的空气调节器而任意设定即可。
接着,基于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参照图3)推断出的辐射热量,举出具体例对进行空气调节器100A的运转控制的情况进行说明。
例如,考虑有室外气温10℃时,空气调节器100A进行暖气运转,空调设定温度为25℃的情况。在光传感器46A(参照图4(a))检测到荧光灯、白炽灯或LED照明的光的情况下,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以使空调温度(由设于吸入口107的吸入温度热敏电阻43检测的室内气温:参照图2、图3)达到25℃的方式进行运转控制。
在此,在基于来自可见光传感器3与红外线传感器4的输出值而辨别出向室内照射的光的光源为太阳光的情况下,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推断基于该太阳光的辐射热量。另外,在根据推断的辐射热量来求得的体感温度的上升量例如为2℃的情况下,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以相对于空调设定温度为25℃而使空调温度(室内机100A的吸气温度)成为23℃的方式进行运转控制。由此,利用空调控制来抵消了由太阳光产生的辐射热量的影响,进行将室内的体感温度设为更接近空调设定温度的值的运转控制。
<效果1>
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器A中,能够利用红外线传感器4的输出与可见光传感器3的输出之比来辨别向室内照射的光的主要光源(上述光源的辨别方法:其一)。或者,在可见光传感器3的规定的输出范围内,通过比较红外线传感器4的输出值与规定的阈值d、e,能够辨别光源(上述光源的辨别方法:其二)。
另外,红外线传感器4的输出与可见光传感器3的输出根据不同光源而形成规定的比。因而,在使用上述的红外线传感器4的输出与可见光传感器3的输出之比来辨别光源的情况下,与室内照度的大小无关而能够辨别光源。
另外,在辨别出的光源为太阳光的情况下,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根据其光强度来推断辐射热量,根据基于该辐射热量的体感温度的上升量,以抵消室内的体感温度差而成为空调设定温度的方式进行运转控制。由此,与有无由太阳光产生的辐射热量的影响无关,能够通过将室内的舒适性保持为恒定,由此对室内人提供更舒适的空调环境。
另外,如上所述,紫外线波长区域的光通过窗玻璃而衰减且向室内入射,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器A能够通过使用如下构件来正确地辨别光源,并基于其结果而进行运转控制,所述构件是对即便经由窗玻璃也能稳定检测出的可见光波长区域的光进行检测的可见光传感器3及对红外线波长区域的光进行检测的红外线传感器4。
另外,设置于室内机100A的前表面面板106的光传感器46A(46B)能够对来自室内的几乎全部地面(及壁的一部分)的光进行采光。因而,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能够适当推断在室内整体的由太阳光产生的辐射热量及体感温度的上升量,并基于其结果而进行运转控制。
《第二实施方式》
<光传感器的结构及设置角度>
图12是用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器的图,(a)是在室内机设置两个光传感器且将传感器罩卸下后的情况下的主视图,(b)是表示从正上方观察房屋的情况下的由两个光传感器捕捉的地面区域的图。
如图12(a)所示,在室内机100B的左右方向中央的下部形成有凹部2L、2R。另外,在凹部2L设置有光传感器46L,在凹部2R设置有光传感器46R。在此,在各光传感器46L、47R各自中设置有可见光波长区域用的受光元件46b1、红外波长区域用的受光元件46b2(参照图4(c))。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记载中,对在一个基板上设置有可见光波长区域用的受光元件与红外波长区域用的受光元件的情况进行说明(参照图4(c)),但在将可见光波长区域用的受光元件与红外波长区域用的受光元件设置在不同基板上的情况也是相同的(参照图4(b))。
与使用图5进行说明的情况相同,凹部2L、2R在设置有各光传感器46L、46R的情况下形成为其受光方向从水平面朝向下方角度θ2(参照图5)。另外,如图12(a)所示,以光传感器46L的受光方向从与前表面面板106垂直的平面朝向左方向角度θ3的方式形成凹部2L,以光传感器46R的受光方向从与前表面面板106垂直的平面朝向右方向角度θ4的方式形成凹部2R。
另外,为了能够捕捉图12(b)所示的区域P1、P2,将各光传感器46L及46R的受光角各自设定得比较狭窄(例如为60°)。根据上述的结构,室内机100B构成为能够利用传感器46L捕捉来自图12(b)的左侧区域P1的光、利用传感器46R捕捉来自右侧区域P2的光。
图13是表示两个光传感器与室内机微型计算机之间的关系的电路图。如上所述,左区域检测用的光传感器46L具备可见光波长区域用的受光元件46L1与红外波长区域用的受光元件46L2,来自各传感器的输出经由A/D端口38a、38b而导入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同样地,右区域检测用的光传感器46R具备可见光波长区域用的受光元件46R1与红外波长区域用的受光元件46R2,来自各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经由A/D端口38c、38d而导入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
需要说明的是,图13所示的电路的详细内容与使用图6的说明重复,因此省略说明。
<基于光源辨别结果的运转控制:其一>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利用左区域检测用的光传感器46L(参照图12(a))来辨别向作为室内的左区域的区域P1(参照图12(b))照射的光的光源。同样地,能够利用右区域检测用的光传感器46R(参照图12(a))来辨别向作为室内的右区域的区域P2(参照图12(b))照射的光的光源。
并且,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推断各区域P1、P2的每一个区域的辐射热量,并基于该辐射热量进行运转控制。即,在存在各区域P1、P2中辨别出照射的光的光源为太阳光的区域的情况下,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推断该区域的辐射热量并进行运转控制,以便消除各区域P1、P2中的与热辐射量之差对应的体感温度之差。
例如,考虑外部空气温度为10℃时、通过空气调节器B的暖气运转使空调设定温度为25℃的情况。此时,根据来自以从室内的左区域P1(参照图12(b))进行采光的方式设置的左区域检测用的光传感器46L的输入,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辨别出光源为太阳光,基于由其光强度求得的辐射热量的体感温度的上升量为2℃。另一方面,根据以从室内的右区域P2(参照图12(b))进行采光的方式设置的右区域检测用的光传感器46R,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判断出右区域P2中的光源为荧光灯,不存在由太阳光产生的辐射热量。
在这种情况下,当比较左区域P1与右区域P2时,在体感温度下左区域一方高2℃,在相同室内产生2℃的温度差,因此使室内人处于不舒服状态。
因此,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通过以使左区域P1与右区域P2处的体感温度变为恒定的方式,进行基于左右风向板110(参照图2)与上下风向板111(参照图2)的风向控制,并且通过控制风扇电机35(参照图3)的旋转速度而进行气流控制,以消除该室内的体感温度之差。换句话说,空气调节器B通过以与左区域P1比较而体感温度相对低2℃的右区域为中心进行送风(利用暖气运转而输送暖风),从而能够将室内的体感温度设为恒定。
顺带一提,上述对空气调节器B进行暖气运转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在冷气运转的情况下,通过朝向体感温度相对高的区域进行送风(利用冷气运转来输送冷风),从而能够将室内的体感温度设为恒定。
<基于光源辨别结果的运转控制:其二>
在上述说明中,对空气调节器B进行暖气运转或冷气运转的(换句话说,输送有暖风或冷风)情况下的运转控制进行了说明,空调室内的温度有时以空调设定温度为中心而收敛到规定范围内(例如为±0.5℃以下)。
另外,在室内的空气达到设定温度的情况下,空气调节器B的制冷剂循环处于停止状态,换热器102(参照图2)内的制冷剂温度逐渐接近室温。另外,通常,在室内的温度达到空调设定温度的情况下,对室内人直接输送室内的空气的情况下,利用气流效果使室内人感到凉爽(换句话说,体感温度降低)。
因而,在判断为空气调节器B的设定温度与由吸入温度热敏电阻43检测的室内气温之差处于预先设定的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为了消除与室内的热辐射量之差对应的体感温度之差,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不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冷却或加热而直接继续送风。例如,在室内的空气达到设定温度的情况下,在左区域P1与右区域P2处检测到太阳光且检测出产生有体感温度之差的情况下,室内微型计算机38朝向体感温度升高的区域而进行直接输送空调室内的空气的控制。
此时,室内微型计算机38以不使制冷剂循环进行运转、仅使送风扇103(参照图2)旋转而使室内的空气循环的方式进行控制。
<效果2>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器B,在向室内的局部照射太阳光且受其影响而在局部产生温度差的情况下,通过进行暖风、冷风的气流控制而消除室内的温度差,从而能够使室内整体的体感温度均匀化,并保持室内的舒适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器B中,即便在由室内机100B检测出的室内温度达到空调设定温度的情况下,也进行向体感温度相对高的区域而直接输送室内的空气的控制。如此,通过利用送风的气流,能够将室内整体的温度保持为空调设定温度,以消除室内的温度差而使室内整体的体感温度均匀化。
《第三实施方式》
<光传感器的结构及设置角度>
图14(a)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器的图,是在室内机设置四个光传感器且将传感器罩卸下后的情况下的主视图,(b)是表示在从正上方观察房屋的情况下、由四个光传感器捕捉的地面的区域的图。
如图14(a)所示,在室内机100C的左右方向中央的下部形成有四个凹部2L、2F、2N、2R。另外,在凹部2L设置光传感器46L,在凹部2F设置光传感器46F,在凹部46N设置光传感器46N,在凹部2R设置有光传感器46R。在此,各光传感器46L、46F、46N、46R分别设置有可见光波长区域用的受光元件46b1与红外波长区域用的受光元件46b2(参照图4(c))。
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2L中的设置光传感器46L的平面及凹部2R中的设置光传感器46R的平面的角度(相对于前表面面板106的倾斜角度)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情况相同(参照图5、图12)。
即,图14(a)所示的凹部2L形成为左区域检测用的光传感器46L对来自图14(b)所示的区域P3的光进行采光。另外,图14(a)所示的凹部2R形成为右区域检测用的光传感器46R对来自图14(b)所示的区域P4的光进行采光。需要说明的是,传感器46L及传感器46R的受光角适当设定为各传感器能够各自捕捉图14(b)所示的区域P3、P4。
另外,图14(a)所示的凹部2F中的、供中央·远区域检测用的光传感器46F设置的平面形成为:光传感器46F在左右方向上朝向正面且在上下方向上从水平面朝向下方规定角度θ7(参照图15)。另外,光传感器46F的受光角θ5(参照图15)设定为能够对来自图14(b)所示的区域P5的光进行采光。由此,光传感器46F变为能够对来自作为中央·远区域的区域P5的光进行采光。
同样地,图14(a)所示的凹部2N中的、供中央·近区域检测用的光传感器46N设置的平面形成为:光传感器46N在左右方向上朝向正面且在上下方向上从水平面朝向下方规定角度θ8(参照图15)。另外,光传感器46N的受光角θ6(参照图15)设定为能够对来自图14(b)所示的区域P6的光进行采光。由此,光传感器46N变为能够对来自作为中央·近区域的区域P6的光进行采光。
图15是用于说明设置于室内机的中央·远区域用光传感器与中央·近区域用光传感器的设置角度的图。
如图15所示,分别形成有凹部2F、2N(参照图14(a)),使得中央·远区域用光传感器46F从水平面朝向下方倾斜的角度θ7变得小于中央·近区域用光传感器46N从水平面朝向下方倾斜的角度θ8(θ7<θ8)。
如此一来,设置于室内机100C的四个光传感器46L、46F、46N、46R各自能够对来自图14(b)所示的室内的四个区域P3、P4、P5、P6的光进行采光。
图16是表示四个光传感器与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之间的关系的电路图。如图16所示,来自四个光传感器各自具备的两种受光元件的输出电流分别通过电阻进行电压变换,并经由A/D端口38a~38h向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进行输出。
即,来自左区域检测用的光传感器46L具备的可见光波长区域用的受光元件46L1的电信号与来自红外波长区域用的受光元件46L2的电信号各自经由A/D端口38a、38b向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输入。
对于来自其他受光元件46R1、46R2、46F1、46F2、46N1、46N2的电信号来说也是相同的,因此省略说明。另外,关于电路的详细情况,与使用图6的说明相同。
图17是表示四个光传感器、模拟开关、室内机微型计算机之间的关系的电路图。如使用图16进行说明,例如,在使用四组两种(可见光波长区域用与红外波长区域用)受光元件的空气调节器100C中,需要合计8个A/D端口。如此,在图16所示的电路结构的情况下,光传感器的数量越多,越增加用于接收来自对应的受光元件的输入的A/D端口的数量。
然而,如图17所示,若构成为设置模拟开关53而使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接收来自该模拟开关53的输入的结构,则设置于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的A/D端口有一个就足够了,该模拟开关53设有用于接收来自各受光元件的输入的各端子。顺带一提,从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向模拟开关53输出用于确定图17所示的八个受光元件中的接收信号的受光元件的选择控制信号。模拟开关53根据从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输入的选择控制信号,按照预先设定的顺序将来自各受光元件的信号向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依次输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说明中,使模拟开关53介于各受光元件与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之间,但也可以取代模拟开关53而使用多路调制器。
<与窗的位置相应的运转控制>
如上述说明的那样,在室内机100C中,为了对来自不同区域P3~P6(参照图14(b))的光进行采光,配置有多个光传感器46L、46F、46N、46R。
另外,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参照图3)按照规定的取样周期而与各区域P1~P4相关地将至少包含光源辨别的结果的信息存储于EEPROM40(参照图3)。并且,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基于从EEPROM40读出的上述信息而判断为在各区域P3~P6中的、检测到太阳光的频率比其他区域相对高的区域(例如区域P4)附近设置有窗70(参照图14)。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规定的取样周期是预先设定的值。
并且,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基于由温度热敏电阻43检测的室内气温与由设置于室外机200(参照图1)的温度传感器(室外气温检测机构:未图示)检测的室外气温而计算窗附近的温度,并进行运转控制,以便缩小该窗附近的区域与除此以外的区域之间的温度差。
例如,在冬季等外部气温较低、空气调节器100C在室内进行暖气运转的情况下,相对于室外气温而使室内温度升高。于是,呈因室外与室内的温度差而使室内侧的窗玻璃附近的空气冷却、使窗附近的温度降低的趋势,因此形成在室内产生温度差的状态,使室内人不舒适。
在此,室内机100C的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参照图3)通过上述方法来推断设置有窗的区域,并进行运转控制的修正。
即,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能够根据由设置于室外机200(参照图1)的温度传感器(未图示)检测的室外气温信息及由室内机100C所具备的吸入温度热敏电阻43检测的室内气温信息,来推断被判断为在附近存在窗的区域中的气温的降低。
当将室内气温设为X[℃]、将室外气温设为Y[℃]、将比例常量设为ξ时,窗附近的温度降低ΔZ[℃]例如能够由以下的式(1)来计算。
ΔZ=ξ(Y-X)    …式(1)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比例常量ξ预先通过之前的实验等获取,并预先存储于控制装置300的EEPROM40。
并且,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通过与推测出的温度降低相应地进行基于左右风向板110(参照图2)、上下风向板111(参照图2)的风向控制及控制风扇电机35(参照图3)的旋转速度,来防止窗附近的气温的降低,从而使室内的温度变得均匀。需要说明的是,微型计算机38也可以将被推断为在附近设置有窗的所述区域存储于EEPROM40(参照图3),从而即便在夜间也可以如上所述地进行运转控制。
例如,如图14(a)所示,在由右区域检测用的光传感器46R检测到太阳光的频率最高的情况、或检测到太阳光的时间最长的情况下,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如图14(b)所示,能够判断为在右区域P4附近具有窗70。
另外,在上述情况下,将室外气温设为1℃,将空调设定温度设为18℃,将由吸入温度热敏电阻43检测的室内气温设为18℃。在这种情况下可知,由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推断的窗70附近的温度降低例如在-3℃的情况下,窗70附近的气温为15℃左右。
此时,在室内产生有3℃的温度差,使室内的人感到不舒适。因而,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利用左右风向板110、上下风向板111进行风向控制,并进行室内风扇电机35的旋转速度控制,由此以使室内整体的气温保持恒定的方式进行运转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运转控制的详细情况,与第二实施方式所说明的情况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顺带一提,尤其是在白天的时间段,也存在因日照的辐射而导致体感温度的上升及因来自窗的冷气而导致气温的降低这两者并存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根据由各光传感器检测出的太阳光的光强度来求得辐射热量,并基于该辐射热量而求得体感温度的上升量(例如,3℃的上升)。另外,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如上所述地计算通过室外气温与室内温度的比较而获得的窗附近的区域的温度降低(例如,1℃的降低)。另外,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求得由太阳光导致的体感温度的上升量与窗附近的区域的温度降低量(|ΔZ|)的差分(3℃-1℃=2℃的上升),并根据该结果而进行运转控制,以便将室内整体的体感温度设为恒定。
<效果3>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器C,基于四个区域P3~P6中的光强度的检测、光源辨别及其结果而进行辐射热量的检测,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把握室内的局部体感温度之差,基于上述情况而进行更细微的运转控制。另外,通常室内机100C平行地安装在围绕房屋的四方的壁中的一个,因此通过将各光传感器的检测范围设定为左区域P3、右区域P4、中央·远区域P5、中央·近区域P6,从而能够分别检测各壁的窗的有无,能够进行更细致的控制。
另外,根据空气调节器C,能够基于在各区域中太阳光照射的时间而确定设置有窗的区域。因而,尤其是在经过空气调节后的室内温度比室外气温相对高的冬季中,通过进行空调运转,以消除由窗附近的温度降低引起的室内的局部温度差,从而能够使室内整体的温度均匀化而确保室内的舒适性。
《第四实施方式》
图1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器的图,(a)是在室内机设置四个光传感器且将传感器罩卸下后的情况下的放大主视图,(b)是表示在从正上方观察房屋的情况下、由四个光传感器捕捉的地面的区域的图。
如图18(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器D将左区域检测用的光传感器46L1设置于右侧的凹部2L1,将右区域检测用的光传感器46R1设置于左侧的凹部2R1,将中央·远区域检测用的光传感器46F1设置于上侧的凹部2F1,将中央·近区域检测用的光传感器46N1设置于下侧的凹部46N1。顺带一提,各光传感器46L1、46F1、46N1、46R1与第三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设置于前表面面板106的左右方向中央的下部。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各光传感器46L1、46R1、46F1、46N1相对于前表面面板106的倾斜角度、受光角等,与第三实施方式所说明的情况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并且,如图18(b)所示,利用各光传感器46L1、46R1、46F1、46N1分别对来自区域P3、P4、P5、P6的光进行采光。
<效果4>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器D,能够将四个光传感器46L、46F、46N、46R集中到一处位置。因而,例如能够伴随于此地缩小传感器罩1(参照图1),从而能够抑制成本。另外,通过将传感器罩1设计得较小,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外观性。
《第五实施方式》
图1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图,(a)是在室内机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光传感器且将各传感器罩卸下后的情况下的主视图,(b)是表示在将室内机设置于左侧的情况下由右区域检测用的光传感器捕捉的地面的区域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左区域检测用的光传感器46L′设置于室内机100E的前表面面板106的左下方,将右区域检测用的光传感器46R′设置于室内机100E的前表面面板106的右下方。
另外,凹部2L′、2R′与使用图5说明的情况相同,形成为各光传感器46L′、46R′的受光方向为从水平面朝向下方角度θ2(参照图5)。另外,凹部2L′设置为光传感器46L′的受光方向为从与前表面面板106垂直的面朝向左方向角度θ9,凹部2R′设定为光传感器46R′的受光方向为从与前表面面板106垂直的面朝向右方向角度θ10。
根据上述那样的结构,室内机100E的各传感器46L′、46R′各自能够对来自室内的左区域、右区域的光进行采光。
需要说明的是,通常,对于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而言,与设置于室内的中央的情况相比,大多设置于室内的右侧或左侧的角部。假定这样的情况,意欲仅利用一方的传感器来接收来自室内的大范围的光,预先设定光传感器46L′及46R′的受光角(例如为120°)。
并且,例如,当设置有室内机100E时,用户或操作者借助遥控器Re(参照图1)选择室内机100E的设置位置(室内的左侧、右侧或中央)而向室内机100E发送。并且,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参照图3)基于借助遥控器接收部42(参照图1)而接收到的上述信息,接收从光传感器46L′与光传感器46R′中的任一方或双方输入的电信号。需要说明的是,室内机100E的设置位置(室内的左侧、右侧或中央)也可以设为由室内机100E自动检测。
例如,如图19(b)所示,在室内机100E设置在室内的左侧的情况下,从遥控器Re接收该信息的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设为仅接受从右区域检测用的光传感器46R′输入的信号。如上所述,由于将受光角设定得较广,因此能够仅通过右区域检测用的光传感器46R′来接收来自室内的几乎全部区域的光。
<效果5>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器E,除了室内机100E设置于壁的左右中央的情况之外,即便在设置于左侧或右侧的情况下,也可以与此相应地使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仅接受来自右区域检测用的光传感器46R′的电信号、或来自左区域检测用的光传感器46L′的电信号。或者,基于借助遥控器Re来接收的室内机100E的设置位置的信息,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改变光传感器46L′、46R′的受光方向。由此,能够抑制光传感器受到来自壁的光的影响,从而更正确地捕捉室内的光源。
因而,能够与室内机100E的设置位置无关地适当进行光源辨别,且进行基于其结果的运转控制。
《第六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根据向室内照射的光的光源而进行显示部47的调光。图20是表示设于室内机的遥控器接收部与其周边的简要结构的局部透视立体图。在室内机100F的前表面面板106(参照图1)的下部的左右一方侧,设有用于接收来自遥控器Re(参照图1)的红外线等操作信号的红外线受光元件42a、显示空气调节器F的运转状况等的显示部47(47a、47b、47c、47d、47e、47f)及发送来自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的规定的信号的红外线信号发送部55a、55b、55c。另外,红外线受光元件42a、红外线信号发送部55a、55b、55c由合成树脂制的罩54覆盖。需要说明的是,对所述红外线受光元件42a与红外线信号发送部55a、55b、55c省略详细说明。
显示部47例如是显示空气调节器F的运转状态的运转灯、在时间预约时点亮的计时灯、在进行离子雾化运转的情况下点亮的离子雾化灯、在节电模式下进行运转的情况下点亮的回波灯等。所述各显示部47根据来自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的指令使发光二极管(未图示)发光,从而向室内人通知空气调节器F的运转状态等。
根据由光传感器检测出的室内的光强度,进行对在显示部47的内部分别设置的发光二极管(未图示)的发光强度进行调整的控制。由此,为了在太阳光入射的明亮室内也能够视觉确认显示部47,并且在光强度变弱的情况下也可以与室内的光强度相应地适当保持显示部47的发光强度,因此室内人能够容易地视觉确认显示部47的显示。
例如,在室内的光强度微弱且处于规定的值以下的情况、或在光源为白炽灯且其发光强度为规定的值以下的情况下,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判断为室内人已经就寝。并且,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通过进行减弱显示部47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的控制,不仅能够提高可视性,还减少显示部过于明亮等这样的对使用者的刺激。
另外,即便在作为显示部而使用液晶显示器(未图示)的情况等,也与上述相同,根据由光传感器检测出的室内的光强度,室内微型计算机38进行调整显示部的发光强度的控制。由此,即便在射入太阳光的明亮室内也能够视觉确认显示部47,并且即便在光强度变弱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室内的光强度而适当保持显示部47的发光强度,因此室内人能够容易视觉确认显示部47的显示。
另外,例如,在室内的光强度微弱且处于规定的值以下的情况、或光源为白炽灯且其发光强度处于规定的值以下的情况下,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判断为室内人已经就寝。在这种情况下,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进行减弱显示部47的液晶显示器的发光强度(换句话说,未图示的背光的发光强度)的控制。由此,空气调节器F不仅能够提高可视性,还减少显示部过于明亮等这样的对使用者的刺激。另外,在显示部由液晶显示器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与向室内照射的光的光源相匹配地进行液晶显示器的色调的修正。另外,上述所说明的背光(未图示)的发光强度的修正与液晶显示器的色调的修正也可以一并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光源辨别方法等的详细情况与上述内容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效果6>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器F,能够辨别向室内照射的光的光源,基于从该光源照射的光的光强度而调整显示部的发光强度。换句话说,相对于白天等室内明亮时的显示部发光强度,空气调节器F在室内较暗的情况下进行减弱显示部的发光强度的控制。由此,能够将显示部发光强度根据不同的室内环境进行适当设定,因此即便在就寝时等也不会因显示部的光而损害舒适性。
另外,在显示部由液晶显示器构成的情况下,不仅是对背光的光度的修正,还与向室内照射的光的光源相匹配地进行色调的修正,由此能够使使用者容易看到显示部。
《第七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根据向室内照射的光的光源而进行过滤器清扫机构的运转控制。
在室内机100G设置有对从设于上表面的空气吸入口107(参照图2)进入的空气所含有的尘埃进行捕捉的过滤器112(参照图2)。另外,在室内机100G设置有用于清扫积存于过滤器112的尘埃的过滤器清扫机构56。
与上述第6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情况相同地,例如在室内的光强度微弱且处于规定的值以下的情况、或光源为白炽灯且其发光强度处于规定的值以下的情况等,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对过滤器清扫机构56进行控制,以不产生过滤器112的清扫运转、或以对产生过滤器自动清扫机构56的运转声音的功能的动作进行限制的方式控制。即,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在可见光波长区域的光强度处于预先设定的规定值以下的情况、或作为光源而检测到白炽灯的情况下,限制过滤器清扫机构56的运转。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光源辨别方法等的详细情况与上述内容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效果7>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器G,能够辨别向室内照射的光的光源,并基于该光强度而控制过滤器清扫机构56的运转。
因而,根据空气调节器G,能够提供在使用者的就寝时不产生由室内机100G的过滤器56的动作声音造成的给使用者带来不适的、更舒适的空调环境。
《变形例》
以上,利用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A~G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主旨并不限定于上述记载,能够进行各种变更等。
例如,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中,各光传感器成为可见光波长区域用的受光元件与红外波长区域用的受光元件设置于一个基板上的结构(参照图4(c)),但并不限于此。即,也可以将可见光传感器与红外线传感器如图4(b)所示分别构成并设置在不同基板上,将其设为一组光传感器。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对各受光元件为光电晶体管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作为受光元件也可以使用光电二极管。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对具备可见光波长区域用的受光元件、红外波长区域用的受光元件的光传感器为一个的情况(光传感器46B:参照图4(c))、两个的情况(光传感器46L、46R:参照图12(a)、参照图19)、及四个的情况(光传感器46L、46F、46N、46R:参照图14、图18)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即,也可以将光传感器具备三个或五个以上。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对各光传感器分别设置于前表面面板106的左右方向中央的下部的情况(参照图4、12、14)及分别设置于前表面面板的右下方及左下方的情况(参照图19)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即,只要来自室内的规定的区域的光被光传感器采光即可,并不限于上述的配置。例如,也可以将光传感器设置于前表面面板106的左右方向中央的上部。显示部47也相同。
另外,在上述的第五实施方式中,对基于借助遥控器Re(参照图1)而接收到的室内机100E的设置位置的信息、而使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改变光传感器46L2、46R2的受光方向的情况进行了说明,该情况也能够适用于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换句话说,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各室内机在设于房屋的左侧或右侧的情况下,也可以基于借助遥控器Re而接收到的室内机的设置位置的信息,使室内机微型计算机38选择读入数据的各光传感器。由此,能够抑制光传感器的因来自壁的反射光而造成的影响,从而能够更正确地捕捉光源。
因而,能够与室内机的设置位置无关地适当进行光源辨别,从而进行基于其结果的运转控制。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A、B、C、D、E、F、G 空气调节器
100A、100B、100C、100D、100E、100F、100G 室内机
1 传感器罩
2、2L、2R、2F、2N、2L′、2R′ 凹部
3 可见光传感器(光强度检测机构)
4 红外线传感器(光强度检测机构)
3a、4a、46a 支架
3b、46b1、46L1、46R1、46F1、46N1 可见光波长区域用的受光元件(受光元件、第一受光元件)
4b、46b2、46L2、46R2、46F2、46N2 红外波长区域用的受光元件(受光元件、第二受光元件)
3c、4c、46c 基板
300 控制装置
38 室内机微型计算机(光源辨别机构、运转控制机构、辐射热量推断机构、窗位置检测机构)
40 EEPROM(存储机构)
43 吸入温度热敏电阻(室内气温检测机构)
46、46A、46B、46L、46R、46F、46N、46L′、46R′ 光传感器
47、47a、47b、47c、47d、47e、47f 显示部(显示机构)
56 过滤器清扫机构
70 窗
106 前表面面板
107 空气吸入口
112 过滤器
200 室外机
Re 遥控器
P1、P2、P3、P4、P5、P6、P7 区域(领域)

Claims (21)

1.一种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调节器具备:
光强度检测机构,其具备各自检测波长区域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受光元件,并接收向设置有室内机的室内照射的光而检测接收到的所述光的强度;
光源辨别机构,其基于由各个所述受光元件检测出的光的强度而辨别所述光的光源;及
运转控制机构,其与由所述光源辨别机构辨别出的光源及由所述光强度检测机构检测出的光强度对应地进行运转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种类的受光元件中存在预先确定的特定种类的受光元件,所述光源辨别机构基于由其他的特定种类的受光元件检测的光强度与由预先确定的特定种类的受光元件检测的光强度的比例来辨别所述光的光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强度检测机构具有用于检测所述光中的可见光波长区域中的光强度的第一受光元件、及用于检测所述光中的红外波长区域中的光强度的第二受光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第二受光元件检测的红外波长区域的光强度与由所述第一受光元件检测的可见光波长区域的光强度的比例为预先设定的第一值以上且小于预先设定的第二值的情况下,所述光源辨别机构辨别出所述光源为太阳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第二受光元件检测的红外波长区域的光强度与由所述第一受光元件检测的可见光波长区域的光强度的比例小于所述第一值的情况下,所述光源辨别机构辨别出所述光源为荧光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第二受光元件检测的红外波长区域的光强度与由所述第一受光元件检测的可见光波长区域的光强度的比例为所述第二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光源辨别机构辨别出所述光源为白炽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第一受光元件检测的可见光波长区域的光强度处于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所述光源辨别机构基于由所述第二受光元件检测的红外波长区域的光强度与至少一个预先设定的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辨别所述光的光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第一受光元件检测的可见光波长区域的光强度处于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当由所述第二受光元件检测的红外波长区域的光强度为预先设定的第一值以上且小于预先设定的第二值时,所述光源辨别机构辨别出所述光源为太阳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第一受光元件检测的可见光波长区域的光强度处于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当由所述第二受光元件检测的红外波长区域的光强度小于所述第一值时,所述光源辨别机构辨别出所述光源为荧光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第一受光元件检测的可见光波长区域的光强度处于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当由所述第二受光元件检测的红外波长区域的光强度为所述第二值以上时,所述光源辨别机构辨别出所述光源为白炽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调节器还具备:
室内气温检测机构,其用于检测设置有所述室内机的室内的气温;及
辐射热量推断机构,其在所述光源辨别机构辨别出所述光的光源为太阳光的情况下,基于由所述光强度检测机构检测出的所述光的强度而推断所述室内的辐射热量,
所述运转控制机构基于由所述室内气温检测机构检测出的所述室内的气温与由所述辐射热量推断机构推断出的辐射热量来修正空调温度并进行运转控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调节器具备多组光强度检测机构,该光强度检测机构将在所述室内的检测区域大致相同、各自检测波长区域不同的多个种类的所述受光元件设为一组,
各组光强度检测机构设置为对在所述室内向各自不同的区域照射的光的光强度进行检测,
所述光源辨别机构根据由各光强度检测机构检测出的光强度的检测结果,辨别向各个所述区域照射的光的光源,
在各个所述区域中存在由所述光源辨别机构辨别出进行照射的光的光源为太阳光的区域的情况下,所述辐射热量推断机构推断该区域的辐射热量,
所述运转控制机构进行运转控制,以便消除与各个所述区域中的热辐射量之差对应的体感温度之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在判断为所述空气调节器的设定温度与由所述室内气温检测机构检测出的室内气温之差处于预先设定的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所述运转控制机构不对所述室内的空气进行冷却或加热而直接送风,以便消除与所述室内的热辐射量之差对应的体感温度之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转控制机构进行运转控制,以使得在进行暖气运转的情况下,向辐射热量相对少的区域输送暖风。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转控制机构进行运转控制,以使得在进行冷气运转的情况下,向辐射热量相对多的区域输送冷风。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调节器还具备:
室外气温检测机构,其用于检测设置有所述空气调节器的室外机的室外的气温;
存储机构,其针对所述各区域而按照规定的周期来存储至少包含由所述光源辨别机构产生的辨别结果在内的信息;及
窗位置检测机构,其基于从所述存储机构读出的所述信息,判断为在所述各区域中检测到太阳光的频率比其他区域相对高的区域附近设置有窗,
所述运转控制机构基于由所述室内气温检测机构检测的室内气温与由所述室外气温检测机构检测的室外气温而算出所述窗附近的温度,并进行运转控制,以缩小该窗附近的区域与除此以外的区域之间的温度差。
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机还具备设置于空气吸入口的过滤器和用于除去附着于所述过滤器的灰尘的过滤器清扫机构,
在由所述第一受光元件检测的可见光波长区域的光强度为预先设定的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所述运转控制机构限制所述过滤器清扫机构的运转。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机还具备设置于空气吸入口的过滤器和用于除去附着于所述过滤器的灰尘的过滤器清扫机构,
在由所述光源辨别机构辨别出白炽灯的情况下,所述运转控制机构限制所述过滤器清扫机构的运转。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机还具备至少一个显示机构,
所述运转控制机构根据由所述光强度检测机构检测的光强度及由所述光源辨别机构进行的光源的辨别结果来调整所述显示机构的发光强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机构为发光二极管,
所述运转控制机构根据由所述光强度检测机构检测的光强度及由所述光源辨别机构进行的光源的辨别结果来调整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机构为液晶显示器,
所述运转控制机构根据由所述光强度检测机构检测的光强度及由所述光源辨别机构进行的光源的辨别结果来调整所述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的发光强度及/或色调。
CN201280037143.9A 2011-08-03 2012-01-23 空气调节器 Active CN1037033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70563A JP5466209B2 (ja) 2011-08-03 2011-08-03 空気調和機
JP2011-170563 2011-08-03
PCT/JP2012/051294 WO2013018383A1 (ja) 2011-08-03 2012-01-23 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03320A true CN103703320A (zh) 2014-04-02
CN103703320B CN103703320B (zh) 2016-01-20

Family

ID=47628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7143.9A Active CN103703320B (zh) 2011-08-03 2012-01-23 空气调节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466209B2 (zh)
CN (1) CN103703320B (zh)
WO (1) WO2013018383A1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0897A (zh) * 2014-08-20 2014-12-03 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测光补偿装置及其测光补偿方法
CN104697111A (zh) * 2015-02-15 2015-06-1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04930671A (zh) * 2015-07-10 2015-09-23 吴鹏 中央空调的调度方法及***
CN104949273A (zh) * 2015-06-17 2015-09-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空调器
CN106028016A (zh) * 2016-06-20 2016-10-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225414A (zh) * 2016-12-22 2018-06-29 尼特莫公司 用于在房间中使用光度测量的传感器布置
CN108779934A (zh) * 2016-03-18 2018-11-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以及室内机
CN109323328A (zh) * 2018-12-12 2019-02-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
CN110887180A (zh) * 2019-11-08 2020-03-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11665879A (zh) * 2020-05-26 2020-09-15 深圳市真元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室内体感温度控制装置及控制***、智能床垫
CN112393387A (zh) * 2020-11-13 2021-02-23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和温度修正方法
CN113154658A (zh) * 2021-03-25 2021-07-23 中建材创新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环境智能控制***和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214965A (ja) * 2013-04-25 2014-11-17 株式会社東芝 空気調和機
CN103673106A (zh) * 2013-12-13 2014-03-26 宁波瑞易电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新型智能空调
CN103742977B (zh) * 2013-12-13 2016-10-05 宁波瑞易电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
CN103673226B (zh) * 2013-12-13 2016-05-11 宁波瑞易电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空调
US10050290B2 (en) 2013-12-26 2018-08-14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Rebalancing electrolyte concentration in flow battery using pressure differential
WO2017008193A1 (zh) * 2015-07-10 2017-01-19 吴鹏 中央空调的调度方法及***
US11056698B2 (en) 2018-08-02 2021-07-06 Raytheon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Redox flow battery with electrolyte balancing and compatibility enabling features
JP7150176B2 (ja) * 2019-07-01 2022-10-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CN111426024B (zh) * 2020-04-13 2022-12-02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运行模式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US11271226B1 (en) 2020-12-11 2022-03-08 Raytheon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Redox flow battery with improved efficiency
US20230024439A1 (en) * 2021-07-23 2023-01-26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Air conditioner unit and methods of operation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3563A (en) * 1989-08-23 1992-10-06 Nippon Mining Co., Ltd. Fire sensing system, process for sensing fire and environment monitor
JPH05118613A (ja) * 1991-10-30 1993-05-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生活シーン推定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H07146005A (ja) * 1993-11-24 1995-06-06 Sharp Corp 暖房装置
JP2000257939A (ja) * 1999-03-05 2000-09-22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2013795A (ja) * 2000-06-30 2002-01-18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表示パネル並びに光表示方法
JP2006071130A (ja) * 2004-08-31 2006-03-16 Fujitsu General Ltd 室内機
CN1851338A (zh) * 2006-05-25 2006-10-25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全方位计算机视觉的中央空调节能控制装置
CN101051223A (zh) * 2007-04-29 2007-10-10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全方位计算机视觉的空调节能控制装置
CN101290348A (zh) * 2007-04-18 2008-10-22 夏普株式会社 光位置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
JP2011064344A (ja) * 2009-09-15 2011-03-31 Hitachi Ltd 空調管理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空調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31797B2 (ja) * 1989-08-23 1996-09-0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エナジー 環境監視装置
JPH0479947A (ja) * 1990-07-23 1992-03-13 Morita Mfg Co Ltd 結石破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3563A (en) * 1989-08-23 1992-10-06 Nippon Mining Co., Ltd. Fire sensing system, process for sensing fire and environment monitor
JPH05118613A (ja) * 1991-10-30 1993-05-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生活シーン推定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H07146005A (ja) * 1993-11-24 1995-06-06 Sharp Corp 暖房装置
JP2000257939A (ja) * 1999-03-05 2000-09-22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2013795A (ja) * 2000-06-30 2002-01-18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表示パネル並びに光表示方法
JP2006071130A (ja) * 2004-08-31 2006-03-16 Fujitsu General Ltd 室内機
CN1851338A (zh) * 2006-05-25 2006-10-25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全方位计算机视觉的中央空调节能控制装置
CN101290348A (zh) * 2007-04-18 2008-10-22 夏普株式会社 光位置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1051223A (zh) * 2007-04-29 2007-10-10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全方位计算机视觉的空调节能控制装置
JP2011064344A (ja) * 2009-09-15 2011-03-31 Hitachi Ltd 空調管理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空調機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0897A (zh) * 2014-08-20 2014-12-03 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测光补偿装置及其测光补偿方法
CN104697111A (zh) * 2015-02-15 2015-06-1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04697111B (zh) * 2015-02-15 2018-03-2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04949273A (zh) * 2015-06-17 2015-09-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空调器
CN104949273B (zh) * 2015-06-17 2018-02-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空调器
CN104930671A (zh) * 2015-07-10 2015-09-23 吴鹏 中央空调的调度方法及***
CN108779934A (zh) * 2016-03-18 2018-11-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以及室内机
CN108779934B (zh) * 2016-03-18 2020-07-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以及室内机
CN106028016A (zh) * 2016-06-20 2016-10-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225414A (zh) * 2016-12-22 2018-06-29 尼特莫公司 用于在房间中使用光度测量的传感器布置
CN109323328A (zh) * 2018-12-12 2019-02-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
CN110887180A (zh) * 2019-11-08 2020-03-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10887180B (zh) * 2019-11-08 2021-03-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11665879A (zh) * 2020-05-26 2020-09-15 深圳市真元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室内体感温度控制装置及控制***、智能床垫
CN112393387A (zh) * 2020-11-13 2021-02-23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和温度修正方法
CN113154658A (zh) * 2021-03-25 2021-07-23 中建材创新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环境智能控制***和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03320B (zh) 2016-01-20
JP2013036629A (ja) 2013-02-21
WO2013018383A1 (ja) 2013-02-07
JP5466209B2 (ja) 201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03320B (zh) 空气调节器
US20190149969A1 (en) Multifunction Pass- Through Wall Power Plug with Communication Relay and Related Method
US7325542B2 (en)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
KR101366331B1 (ko) 의류건조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2770617B (zh) 用于结合外部照明和人工照明的***
CN102022802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
JP5746950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1498475B (zh) 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KR20090017826A (ko) 복합의류처리시스템
CN105020866A (zh) 空气调节机
KR101238958B1 (ko) 공기 청정 및 에너지 저감 시스템
CN105352028A (zh) 空调机以及空调机的控制方法
CN208779529U (zh) 具有加湿取暖功能的循环扇
CN205457955U (zh) 一种用于环境检测的智能家居窗帘
KR101821625B1 (ko) 루버 시스템
KR20110116672A (ko) 태양 전지를 이용한 공동 주택용 환기 시스템
CN111427276B (zh)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
CN101307561B (zh) 衣物烘干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9928228U (zh) 一种基于手机app的绿色智能家居应用***及装置
CN111637534A (zh) 一种智能人感杀菌空调
TWM536840U (zh) 室內植栽系統
KR0142843B1 (ko) 태양광 조명의 제어 및 안내시스템
KR102615135B1 (ko) 창호 성능 측정 챔버
CN212253058U (zh) 空调器及智能照明***
CN205450788U (zh) 一种新型太阳反射光线跟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29

Address after: Hongkong aoteng Plaza No. 8 Chinese Kowloon Linze street 12 floor

Patentee after: Johnson Controls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Hongko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Appliances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29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Hongkong aoteng Plaza No. 8 Chinese Kowloon Linze street 12 floor

Patentee before: Johnson Controls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Hongkong)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