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82824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82824B
CN103682824B CN201310404260.0A CN201310404260A CN103682824B CN 103682824 B CN103682824 B CN 103682824B CN 201310404260 A CN201310404260 A CN 201310404260A CN 103682824 B CN103682824 B CN 1036828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estal
terminal
connector
electric wire
wall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042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82824A (zh
Inventor
尾田聪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ublication of CN1036828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28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828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28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接器,其包括:一第一连接器,设置有一第一基座以及一第一端子;以及一第二连接器,包括有与第一基座对接的一第二基座以及接触第一端子的一第二端子,第一端子设置有安装于第一基座的一本体部,第一基座设置有用于锁定与第一基座对接的第二基座的第一锁定部以及用于收容且固定就位第一端子的本体部的一端子本体收容空间,而且一预加负荷由收容且固定就位于端子本体收容空间的第一端子的本体部沿与锁定解除方向相反的一方向施加于第一锁定部。本发明的连接器能够防止对接的一第一连接器和一第二连接器的对接状态意外地解除、结构简单、部件少、易于制造、成本低、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线对板连接器用于将电线(诸如电缆)连接到印刷电路板(PCB)及其他类型的电路板(例如参见专利文件1:待审的日本特许公开2004-055485)。在这种线对板连接器中,连接于电线的一端部的一电线连接器与安装在电路板上的一板连接器对接。
图10是一现有的线对板连接器的一立体图。图10(a)示出连接器对接前的状态,图10(b)示出连接器对接后的状态。
在该图中,811是一用于板连接器的基座,而851是所述板连接器的一端子。端子851的一尾部853通过焊接等连接于形成在电路板的表面上的一连接垫(在该图中未示出),由此将所述板连接器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一对接凹部813形成在基座811的中央,如图10(a)所示。
设置有一端子951(连接于一电线991的一终端)的电线连接器通过将所述电线连接器的一基座911收容于对接凹部813,从而与板连接器对接,如图10(b)所示。所述电线连接器的端子951由此接触所述板连接器的端子851,从而形成导通。
当所述电线连接器与所述板连接器对接时,自所述电线连接器的基座911的上表面的前端向前突出的一突起部914与一凹入部814接合,凹入部814形成于限定所述板连接器的对接凹部813的前表面的一前端壁的上部。形成于所述电线连接器的基座911的一侧部915的一锁定凸部916与形成于所述板连接器的对接凹部813的一侧部815的一锁定凸部816接合。所述电线连接器与所述板连接器的对接状态因而得以维持。
但是,在现有的线对板连接器中,所述电线连接器的锁定凸部916仅形成在一朝向基座911后端的位置,结果,当所述电线连接器和所述板连接器对接时,如果通过电线991施加一外力,可能解除所述电线连接器和所述板连接器的对接,断开所述电线连接器的端子951和所述板连接器的端子851之间的接触。
此外,当一操作者手动解除所述电线连接器和所述板连接器之间的对接时,由于所述电线连接器的基座911收容于板连接器的对接凹部813并且未留有任何抓持部分,所以操作者被迫抓持电线991并且向上拉所述电线连接器。这将一负荷作用于电线991及电线991和所述电线连接器之间的连接部分,这可能损伤电线991或电线991和电线连接器之间的连接部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如上所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防止对接的一第一连接器和一第二连接器意外地分离,结构简单、部件少、易于制造、成本低、以及可靠性高。
为此,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包括:一第一连接器,设置有由一绝缘材料形成的一第一基座以及装载于所述第一基座的一第一端子;以及一第二连接器,设置有由一绝缘材料形成的用于与所述第一基座对接的一第二基座以及装载于所述第二基座的用于接触所述第一端子的一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设置有固定于所述第一基座的一本体部;所述第一基座设置有:一第一锁定部,用于锁定与所述第一基座对接的所述第二基座;以及一端子本体收容空间,用于***述第一端子的本体部且将其固定就位;而且收容且固定就位于所述端子本体收容空间的所述第一端子的本体部沿与锁定解除方向相反的一方向施加一预加负荷到其中至少一个第一锁定部。
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连接器中,所述第一锁定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的一前端的左右两侧的一对第一前方锁定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的一后端的左右两侧的一对第一后方锁定部。
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连接器中,所述第一基座的左右两侧还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一端子固持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端子固持部的至少下方部分的一底板部,各个所述第一端子固持部固持一个第一端子,且所述第二基座被收容且对接于一对接空间,该对接空间的三侧面由所述左右两侧的一对第一端子固持部及所述底板部所限定。
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连接器中,所述左右两侧的一对第一前方锁定部及所述左右两侧的一对第一后方锁定部彼此呈相对设置,且分别朝向所述左右两侧的一对第一端子固持部的前端及后端,所述端子本体收容空间是形成在所述第一端子固持部中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空间,且所述第一端子的本体部的前后长度等于或大于所述端子本体收容空间的前后长度。
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连接器中,所述第一端子固持部还包括一中央部以及自所述中央部向前延伸的前方壁部及向后延伸的后方壁部,所述底板部连接于所述中央部的下部,所述第一前方锁定部及所述第一后方锁定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前方壁部及所述后方壁部,且所述后方壁部的刚性小于所述前方壁部的刚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连接器中,所述第一基座的一下表面朝向一基板的表面,一电线的一终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子,当所述第一连接器安装于所述基板的所述表面时,所述电线自所述第二基座向后延伸,所述第二基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锁定部结合的第二锁定部。
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连接器中,所述第二基座设置有包括一前壁的一本体部,且当所述第二基座和所述第一基座对接时,所述前壁露出于所述第一基座的前表面,且一空隙形成在所述前壁的下表面和所述基板的所述表面之间。
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连接器中,所述第二端子设置有用于抓持所述电线的多个电线抓持脚部以及一用于接触第一端子的接触部,当所述接触部和所述第一端子接触时,至少一个电线把持脚部被挤压,由此更有力地抓持所述电线。
本发明可以防止接合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意外地分离,结构简单、部件数量少、易于制造、成本低、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第一连接器和一第二连接器在对接前从前上方斜视看到的一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第一连接器从前上方斜视看到的一立体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第一连接器从后上方斜视看到的一立体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第一连接器的一第一基座的一俯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子的从前上方斜视看到的一立体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第一连接器的一俯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第二连接器的从前上方斜视看到的一立体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第一连接器的从前下方斜视看到的一立体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端子的一立体图,图9(a)示出一端子弯折前的状态,而图9(b)为完成的第二端子的从前下方看到的一斜视图。
图10为一现有的线对板连接器的一立体图,图10(a)示出一对接前的状态,而图10(b)示出一对接后的状态。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第一连接器
11 第一基座
12、815、915 侧部
13 对接空间
13f 前方空间
13r 后方空间
14 底板部
14a 凸部
15f 前方内侧表面
15r 后方内侧表面
16f 第一前方锁定部
16r 第一后方锁定部
17 端子本体收容空间
17a 侧部外表面
18 端子引导凹部
21 中央部
21a 薄壁部
22f 前方壁部
22r 后方壁部
23f 前方臂部
23r 后方臂部
24f、124f 前方端壁部
24r、124r 后方端壁部
25f 前方迂回(returning)壁部
25r 后方迂回壁部
26f 前方固定部收容槽
26fe 前方接触部
26r 后方固定部收容槽
26re 后方接触部
27 臂部收容凹部
28f 前方引导部
28r 后方引导部
29f 前方辅助固定部收容槽
29r 后方辅助固定部收容槽
51 第一端子
52、113、152 本体部
53、853 尾部
54 弯曲连接部
55 辅助固定部
56 弯曲臂部
57、157 接触部
57a 顶部
57b 倾斜部
58f 前方固定部
58fe 前端
58r 后方固定部
58re 后端
91 基板
93 连接器电极部
101 第二连接器
111 第二基座
112 电线收容凹部
113 本体部
113a 凹部
114 顶板部
115f 前方外侧表面
115r 后方外侧表面
116f 第二前方锁定部
116r 第二后方锁定部
118 端子限制凸部
118a 侧表面
121a 中央壁部
121b 侧壁部
121c 前壁
122f 前方脚收容槽
122r 后方脚收容槽
124f 前方端壁部
124r 后方端壁部
127 接触部收容狭缝
128 引导凹部
128a 引导平面
131 电线阻挡(restraining)部
131a 鳍部
151 第二端子
153f 前方电线抓持部
153r 后方电线抓持部
154f 前方电线固持空间部
154r 后方电线固持空间部
155f 前方电线抓持脚部
155r 后方电线抓持脚部
156 连接部
157 接触部
157a 边缘部
158 连接空间部
191、991 电线
811、911 基座
813 对接凹部
814 凹入部
816、916 锁定凸部
851、951 端子
914 突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第一连接器和一第二连接器对接前从前上方斜视看到的一立体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第一连接器从前上方斜视看到的一立体图,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第一连接器从后上方斜视看到的一立体图,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第一连接器的一第一基座的一俯视图,以及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子的从前上方斜视看到的一立体图。
在图中,1为一第一连接器,其作为一板连接器构成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连接器的一线对板连接器的一方,第一连接器1与一第二连接器101对接,第二连接器101作为一电线连接器构成所述连接器的一线对板连接器的另一方。第一连接器1为安装在一基板91的表面上的一表面安装型连接器。第二连接器101为连接于多条电线191的终端的一连接器。基板91可为在电子装置等中使用的任意类型的基板,诸如一PCB,一柔性扁平电缆(FFC),一柔性印制电路(FPC)等。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存在有两条电线191,但是电线191的数量可根据需要改变。例如,可仅存在有一条电线191,或者三条以上。
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对板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1以及第二连接器101,并且电连接电线191和基板91。在本实施例的说明中,电线191为一电源线的部分,电线191的与第二连接器101相对的端部连接于一电源,且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是用于将电线191连接于基板91的电源线的连接器。但是,也可以接受的是,电线191作为一信号线的一部分且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被用作将电线191连接于基板91的连接器。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都具有诸如前后长度约为3mm、宽度约为4-5mm、厚度约为1.2-1.5mm的尺寸,但是这些尺寸可适当地改变。
本实施例的上下文中使用了用于说明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各个部分的构成与操作的“上”,“下”,“左”,“右”,“前”,“后”以及其他方向性指示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且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处于在这些图中的朝向时是合适的;这些指示的解释应可以变化以适应这些部件的朝向的变化。
第一连接器1由一构成一绝缘材料的树脂(诸如一合成树脂)一体形成,且包括:一第一基座11,构成一大体扁平肩状的整体形状的;以及第一端子51,构成装载于第一基座11的金属端子。在图所示的例子中,假设电源线有一正极线以及一负极线,则存在有两个第一端子51,但是第一端子51的数量可根据电源线的数量的要求而改变。
如图所示,第一基座11具有:侧部12,构成左右两侧的一对第一端子固持部,所述第一端子固持部设置有当从上方观察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且具有一大体弯曲冠状形状(curly bracket-like)的一块状的整体形状;以及一平板状的底板部14,至少部分地连接左右两侧的侧部12的下部。左右两侧的侧部12和底板部14界定一空间的三侧面,该空间起到用于收容构成配对对接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101的一对接空间13的作用。该对接空间13向上、向前以及向后开口。
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电线191自第二连接器101延伸的方向称为后方,其相反方向称为前方,而第二连接器101进入到对接空间13中的方向称为上方。如图4所示,第一基座11相对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心线CL左右对称。第一基座11的下表面(即面向基板91的表面的安装表面)大体为平的。
侧部12设置有:中央部21;以及前方壁部22f和后方壁部22r,自中央部21向前和向后延伸且具有从上方观察时一大体钩状乃至一大体L字状的形状。前方壁部22f和后方壁部22r包括:前方臂部23f和后方臂部23r,构成自中央部21向前和向后直线延伸的臂部;前方端壁部24f和后方端壁部24r,构成与前方臂部23f的前端和后方臂部23r的后端正交连接且沿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的端壁部;以及前方迂回壁部25f和后方迂回壁部25r,构成与前方端壁部24f的外侧端和后方端壁部24r的外侧端正交连接且向后直线延伸和向前直线延伸的迂回壁部。
端子本体收容空间17沿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朝外存在于侧部12内,端子本体收容空间17的三侧面由中央部21、前方壁部22f以及后方壁部22r限定。端子本体收容空间17的在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面大体为充当中央部21、前方壁部22f以及后方壁部22r的外侧表面的侧部外表面17a。侧部12的上表面(即与对接表面相对的表面)也大体为平的。
构成固定部收容槽的前方固定部收容槽26f和后方固定部收容槽26r形成于端子本体收容空间17的前端和后端,第一端子51的前方固定部58f和后方固定部58r进入到前方固定部收容槽26f和后方固定部收容槽26r中。前方固定部收容槽26f为上下延伸且向后和向上开口的槽状空间,该槽状空间的三侧面由前方臂部23f、前方端壁部24f以及前方迂回壁部25f限定。前方固定部收容槽26f的前端表面(即所述槽的底表面)构成前方接触部26fe,前方接触部26fe与前方固定部58f的前端58fe接触。后方固定部收容槽26r为向前和向上开口且上下延伸的槽状空间,该槽状空间的三侧面由后方臂部23r、后方端壁部24r以及后方迂回壁部25r限定。后方固定部收容槽26r的后端表面(即该槽的底表面)构成后方接触部26re,后方接触部26re与后方固定部58r的后端58re接触。
前方臂部23f及后方臂部23r的面向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中心的表面为前方内侧表面15f及后方内侧表面15r,前方内侧表面15f及后方内侧表面15r构成面向第二前方锁定部116f及第二后方锁定部116r的外侧表面(前端表面)的内表面,第二前方锁定部116f及第二后方锁定部116r构成在第二基座111上形成的第二锁定部,该第二基座111构成进入到对接空间13中的第二连接器101的外壳。朝向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突出的且构成第一锁定部的第一前方锁定部16f及第一后方锁定部16r形成于前方内侧表面15f的上端及后方内侧表面15r的上端附近。当第二连接器101进入对接空间13时,第一前方锁定部16f和第一后方锁定部16r接合在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基座111上形成的第二前方锁定部116f和第二后方锁定部116r。
中央部21的厚度尺寸(即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前方臂部23f和后方臂部23r的尺寸、且朝向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进一步突出超过前方臂部23f和后方臂部23。但是,中央部21由形成在中央部21的中央附近的臂部收容凹部27分断成前部和后部,臂部收容凹部27收容第一端子51的弯曲臂部56。臂部收容凹部27为凹部,其形状为自中央部21的上表面向下切成的上下方向的矩形孔,臂部收容凹部27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由中央部21被分断的前部和后部的那些部分限定。臂部收容凹部27的底表面例如可以低于底板部14的上表面,但是也可与底板部14的上表面平齐。臂部收容凹部27的面向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的侧面开口。臂部收容凹部27的沿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面向外的侧面由薄壁部21a限定。
薄壁部21a连接中央部21被分断的前部和后部,第一端子51的弯曲连接部54置于薄壁部21a上。薄壁部21a上表面凹设为低于侧部12的上表面。构成辅助固定部收容槽的前方辅助固定部收容槽29f和后方辅助固定部收容槽29r形成于薄壁部21a的朝向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中心的侧面,第一端子51的辅助固定部55的前端部和后端部进入到前方辅助固定部收容槽29f和后方辅助固定部收容槽29r中。
中央部21设置有朝向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中心突出的前方引导部28f和后方引导部28r。前方引导部28f和后方引导部28r作为引导部,以用于引导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基座111的一本体部113进入对接空间13中。一凹部113a形成于本体部113的前表面。
相对凹入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端子引导凹部18形成于前方引导部28f和后方引导部28r之间。端子引导凹部18为上下延伸且向上并朝向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中心开口的槽状空间,该槽状空间的三侧面由中央部21、前方引导部28f以及后方引导部28r限定。臂部收容凹部27于其面向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外侧的大部分表面开口。当至少与第一端子51的收容于臂部收容凹部27的弯曲臂部56连接的接触部57的顶部57a突出到端子引导凹部18内,且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对接时,顶部57a接触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端子151的接触部157。
优选地,第一端子51的各部分(包括顶部57a)朝向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中心进一步突出但不超出前方引导部28f和后方引导部28r的内侧面(前端面)。还优选地,第一端子51的各部分进一步向上突出但不超出侧部12的上表面。当所述两个连接器对接时,这样可以防止操作者的手指触到第一端子51,从而防止损伤第一端子51。
底板部14在前后方向的尺寸小于侧部12在前后方向的尺寸,且底板部14连接于侧部12的下部,以使底板部14的前端位于侧部12的前端的后方且底板部14的后端位于侧部12的后端的前方。因此,对接空间13包含构成底板部14前方的一部分的一前方空间13f以及构成底板部14后方的一部分的一后方空间13r。底板部14在前方空间13f和后方空间13r下方不存在,由此当第一连接器1安装在基板91上时,这些空间的底部由基板91的表面限定。在图所示的例子中,一向前突出的凸部14a形成于底板部14的宽度方向中心的前端。凸部14a的存在能够正确识别第一基座11在前后方向的姿势,以防止在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对接过程中发生误对接。
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端子51为通过弯折和冲压一导电金属板而一体形成的部件,且如图5所示设置有:平板状的本体部52,安装于第一基座11;尾部53,连接于本体部52的下端;弯曲连接部54,其一端连接本体部52的上端;辅助固定部55,其上端连接于弯曲连接部54的另一端;弯曲臂部56,其一端连接辅助固定部55的下端;以及接触部57,下端连接弯曲臂部56的另一端。本体部52包括形成于其前端和其后端的前方固定部58f和后方固定部58r。
图5为一相似于图2的视图,其中第一基座11被移去。弯曲连接部54、辅助固定部55、弯曲臂部56、以及接触部57不是设置于本体部52的前后方向的中央而是朝向本体部52的后端偏移。因此,装载于第一基座11右侧的第一端子51和装载于第一基座11左侧的第一端子51具有不同的形状,如图5所示。
尾部53为连接于本体部52并弯折成与本体部52大体正交的平板状的部件,且尾部53电连接于并安装于连接器电极部93(诸如通过焊接等形成于基板91表面的导电垫)。第一端子51连接于基板91的电源用导电迹线,导电迹线用于连接连接器电极部93。
弯曲连接部54为具有大体弯折成180°的大体U字状的侧表面的平板状的部件。辅助固定部55由此固持为大体平行于本体部52且面向本体部52。辅助固定部55也为平板状的部件,当第一端子51装载于第一基座11时,辅助固定部55的前端和后端收容于前方辅助固定部收容槽29f和后方辅助固定部收容槽29r且固定就位。此时,形成于辅助固定部55的前端和后端的凹部和突起部咬合于前方辅助固定部收容槽29f的底表面和后方辅助固定部收容槽29r的底表面,从而可靠地固持辅助固定部55。
弯曲臂部56为具有大体弯折成180°的大体U字状的侧表面的平板状的部件,且用作弹簧片,其与连接辅助固定部55的端部相对的端部作为自由端弹性变形。当第一端子51装载于第一基座11时,连接于弯曲臂部56的自由端的接触部57由此能够沿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弹性变形。
接触部57具有大体平的V字状的侧面形状并朝向远离本体部52的方向突出,且包括形成最大程度突出部分的顶部57a以及自顶部57a接近本体部52的倾斜部57b。当第一端子51装载于第一基座11且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对接时,当至少接触部57的顶部57a突出进入到端子引导凹部18时,顶部57a接触构成第二连接器101端子的第二端子151的接触部157。此时,弯曲臂部56的弹力将接触部57压靠于第二端子151的接触部157,由此可靠地维持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之间的电连接。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对接时,因为倾斜部57b位于顶部57a的上侧,所以倾斜部57b顺利地引导第二端子151。
包括前方固定部58f和后方固定部58r的本体部52形成为构成一单个件。也就是说,包括前方固定部58f和后方固定部58r的本体部52的两表面为同一部件的两个表面。当第一端子51装载于第一基座11时,本体部52收容于端子本体收容空间17,且前方固定部58f的前端和后方固定部58r的后端收容且固定就位于前方固定部收容槽26f和后方固定部收容槽26r。此时,形成于前方固定部58f的前端58fe和形成于后方固定部58r的后端58re的凹部和突起部咬合于前方固定部收容槽26f的前方接触部26fe和后方固定部收容槽26r的后方接触部26re,因此可靠地固持本体部52。
本体部52沿前后方向的尺寸(即自前方固定部58f的前端58fe至后方固定部58r的后端58re的尺寸)等于或大于端子本体收容空间17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即自前方固定部收容槽26f的前方接触部26fe至后方固定部收容槽26r的后方接触部26re的尺寸)。当第一端子51装载于第一基座11时,由此本体部52在其中形成有端子本体收容空间17的侧部12上产生应力(strain)。
接下来,说明作用于侧部12上的应力。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第一连接器的一俯视图。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子51由金属板形成且第一基座11由树脂形成,第一端子51的本体部52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一基座11的端子本体收容空间17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因此,当第一端子51装载于第一基座11且本体部52收容于端子本体收容空间17时,应力作用于形成有端子本体收容空间17的侧部12上,且左右两侧的侧部12的变形如图6所示。
更具体地,自前方固定部58f的前端58fe至后方固定部58r的后端58re的尺寸大于自前方固定部收容槽26f的前方接触部26fe至后方固定部收容槽26r的后方接触部26re的尺寸,因此后方接触部26re首先被向后压。结果,应力首先作用于后方壁部22r和中央部21之间的连接部分,且侧部12变形,由此后方壁部22r在以所述连接部分为中心使第一后方锁定部16r朝向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中心变形的一方向上转动。
从图4和图6中可以看出,构成后方壁部22r连接于中央部21的部分的后方臂部23r在左右方向(即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上具有较小的尺寸,即窄于前方壁部22f的前方臂部23f的尺寸。但是底板部14不连接于后方臂部23r的下部,底板部14连接于从中央部21的后端至前方臂部23f的中间之间的范围的下部。此外,后方固定部收容槽26r的后方接触部26re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后方臂部23r连接底板部14的部分的位置和后方壁部22r与中央部21之间的连接部分的位置的后方,前方固定部收容槽26f的前方接触部26fe的位置与前方臂部23f连接底板部14的部分的位置大体相同。因此,左右两侧的的后方壁部22r的刚性低于前方壁部22f,且易变形,由此以与中央部21的连接部分为中心转动。
因此,当第一端子51的本体部52(第一端子51的本体部52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一基座11的端子本体收容空间17的尺寸)***端子本体收容空间17中时,且前方固定部收容槽26f的前方接触部26fe和后方固定部收容槽26r的后方接触部26re之间的空间被推变宽时,由第一端子51的本体部52施加的应力首先(primarily)作用于后方壁部22r和中央部21之间的连接部分,且变形发生,由此后方壁部22r围绕连接部分转动,如图6所示。
图6示出一便于理解的夸张视图。同样地,可能无法明显地察觉到侧部12的使后方壁部22r转动的变形。但是,即使无法明显地察觉到如图6所示的变形,由第一端子51的本体部52施加的应力作用于后方壁部22r和中央部21之间的连接部分。换句话说,不管是否明显地察觉到如图6所示的变形,第一端子51的本体部52施加的一预加负荷在使第一后方锁定部16r朝向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中心变形的一方向上作用于后方壁部22r(包括第一后方锁定部16r)。再换句话说,由收容且固定就位于端子本体收容空间17的本体部52施加的一预加负荷在一与锁定解除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作用于第一后方锁定部16r。
因此,第一后方锁定部16r刚性高且不易在第一基座11的宽度方向向外变形。也就是说,左右两侧的第一后方锁定部16r之间的距离不易增大。这使得解除与***对接空间13中的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基座111的第二后方锁定部116r的接合变得困难。
接下来,说明第二连接器101的构成。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第二连接器的从前上方斜视看到的一立体图,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第一连接器的从前下方斜视看到的一立体图,以及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端子的一立体图。图9(a)示出一端子弯折前的状态而图9(b)为完成的第二端子的从前下方看到的一斜视图。
第二连接器101由一构成一绝缘材料的树脂(诸如一合成树脂)一体形成,且具有:一第二基座111,具有一大体扁平的直方体的整体形状;以及第二端子151,构成装载于第二基座111的金属端子。在图所示的例子中,如第一端子51的情况那样,假定电源线有一正极线和一负极线则存在有两个第二端子151,但是第二端子151的数量可以根据电源线的数量的要求而改变。电线191在图中省略。
如图所示,第二基座111设置有具有一扁平的直方体的整体形状的一顶板部114,且大体矩形的平板状的顶板部114连接于本体部113的上表面。顶板部114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与本体部113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大体相同,且顶板部114的前端和后端与本体部113的前端和后端大体处于同一位置,但是顶板部114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本体部113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且顶板部114的两侧端进一步向外突出越出本体部113的两侧端。因此,当解除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对接时,一工具或器具(例如一小型的螺丝刀)的前端部能够接触到越过本体部113的两侧端进一步向外突出的顶板部114的下表面,使操作者容易地解除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对接。工具或器具的前端部也可接触到形成于本体部113的前表面的凹部113a。
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两个细长的平行的槽状电线收容凹部112形成于本体部113的下表面(即对接表面(图8中的上表面))。电线收容凹部112的后端和所述下表面开口,而上表面、前端以及两侧由顶板部114和包括于本体部113的一前壁121c、中央壁部121a以及侧壁部121b限定。
用于收容第二端子151的前方电线抓持脚部155f和后方电线抓持脚部155r的构成脚收容槽的前方脚收容槽122f和后方脚收容槽122r形成于中央壁部121a和侧壁部121b的面向电线收容凹部112的侧表面。前方脚收容槽122f和后方脚收容槽122r为自中央壁部121a的下表面和侧壁部121b的下表面向上延伸的矩形的槽状凹部,且所述下表面和朝向电线收容凹部112的侧表面开口。后方脚收容槽122r还收容第二端子151的连接部156;因此,后方脚收容槽122r的宽度(即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前方脚收容槽122f的宽度。
用于收容第二端子151的接触部157的接触部收容狭缝127形成于侧壁部121b。接触部收容狭缝127为自侧壁部121b的下表面向上延伸且在第二基座111的宽度方向上贯通侧壁部121b的细长的狭缝状的凹部、形成于对应后方脚收容槽122r的位置、且使侧壁部121b的外侧的面和后方脚收容槽122r连通。
本体部113设置有在第二基座111的宽度方向上向外延伸的构成端壁部的一前方端壁部124f和后方端壁部124r。前方端壁部124f和后方端壁部124r连接于侧壁部121b的前端和后端,且在第二基座111的宽度方向上进一步向外突出超出侧壁部121b的外侧表面。因此,在第二基座111的宽度方向相对向内凹入的引导凹部128形成在前方端壁部124f和后方端壁部124r之间。在图所示的例子中,前壁121c的前表面与前方端壁部124f的前表面平齐。
前方端壁部124f和后方端壁部124r在第二基座111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表面构成一前方外侧表面115f和一后方外侧表面115r,前方外侧表面115f和后方外侧表面115r构成与形成在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101对接)的第一基座11中的第一前方锁定部16f和第一后方锁定部16r的内侧表面(前端面)面向的外侧表面。第二前方锁定部116f和第二后方锁定部116r形成于前方外侧表面115f和后方外侧表面115r的下端(图8中的上端)附近,作为第二锁定部在第二基座111的宽度方向上向外突出。第二前方锁定部116f和第二后方锁定部116r与形成在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基座11中的第一前方锁定部16f和第一后方锁定部16r接合。
引导凹部128为上下延伸的槽状空间,该槽状空间的三侧面由侧壁部121b、前方端壁部124f以及后方端壁部124r限定,且该槽状空间的下侧面和面向第二基座111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面开口。由此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对接时,形成在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基座11中的前方引导部28f和后方引导部28r进入引导凹部128,由此引导本体部113。引导凹部128内构成侧壁部121b的外侧表面的引导平面128a为与第一基座11的前方引导部28f和后方引导部28r的内侧表面(前端面)面向的表面。
接触部收容狭缝127开口至引导平面128a,且构成至少接触部157的侧端部的边缘部157a突出进入引导凹部128,接触部157连接于收容在接触部收容狭缝127中的第二端子151的连接部156。端子限制凸部118形成于接触部收容狭缝127在引导平面128a上的前侧和后侧。端子限制凸部118为自引导平面128a在第二基座111的宽度方向上向外突出的突起部,且端子限制凸部118为沿接触部收容狭缝127的开口上下方向延伸的细长的突起部。第二端子151的接触部157的边缘部157a在第二基座111的宽度方向上进一步向外突出超过端子限制凸部118的侧表面118a。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对接时,端子限制凸部118进入形成在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基座11中的端子引导凹部18,由此引导本体部113。
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对接时,第二端子151的接触部157的边缘部157a接触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端子51的接触部57,具体地,接触部57的顶部57a突出进入端子引导凹部18。此时,第二端子151的接触部157遭到第一端子51的接触部57施压,由此朝向第二基座111的宽度方向中心变形。但是,如果第一端子51的接触部57接触端子限制凸部118的侧表面118a,那么它们将不会朝向第二基座111的宽度方向中心进一步变形。也就是说,第二端子151的接触部157在第二基座111的宽度方向上的变形被端子限制凸部118所限制,且变形的量将不会超过边缘部157a突出于侧表面118a的程度。
优选地,第二端子151的各个部分(包括边缘部157a)在第二基座111的宽度方向上进一步向外突出不超过前方外侧表面115f和后方外侧表面115r。还优选地,第二端子151的各个部分进一步向下突出不超过中央壁部121a和侧壁部121b的下表面。当所述两个对接连接器时,这防止操作者的手指接触第二端子151,从而防止损伤第二端子151。
包括鳍部131a的电线阻挡部131连接于中央壁部121a的下表面及后方端壁部124r在第二基座111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表面。鳍部131a位于本体部113的后端附近的电线收容凹部112的下方,且设置为自电线收容凹部112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朝向宽度方向的中心斜向上突出。鳍部131a的处于电线收容凹部112下方的彼此相对的的前端彼此分离,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尺寸小于收容于电线收容凹部112的电线191的外径。鳍部131a能够弹性变形。
从图8所示的鳍部131a的形状可以看出,当电线191自第二基座111的下方相对向上移动且***对应的电线收容凹部112时,电线191容易通过电线收容凹部112下方的彼此相对的鳍部131a。但是,一旦电线191收容于电线收容凹部112,它们被相对的鳍部131a的前端阻挡,由此阻止电线朝向第二基座111的下侧的相对移动,从而防止电线191脱离电线收容凹部112。
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端子151为通过弯折和冲压一导电金属板一体形成的部件,如图9所示,且设置有:平板状的本体部152;前方电线抓持部153f,连接于本体部152的一端;后方电线抓持部153r,经由连接部156连接于本体部152的另一端;以及接触部157,连接于连接部156的侧端。
前方电线抓持部153f为一大体音叉状乃至一叉状的部分,该部分的基部包括:前方电线抓持脚部155f,构成一对朝向前端突出的电线抓持脚部;以及前方电线固持空间部154f,构成形成在前方电线抓持脚部155f之间的狭缝状的空间。后方电线抓持部153r的形状与前方电线抓持部153f的形状大体相同,且包括:后方电线抓持脚部155r,构成一对电线抓持脚部;以及后方电线固持空间部154r,构成形成在后方电线抓持脚部155r之间的狭缝状的空间;后方电线抓持脚部155r连接于连接部156。连接部156包括形成在其中心的连接空间部158。连接空间部158与后方电线固持空间部154r连通,但是比后方电线固持空间部154r宽。
如图9(b)所示,前方电线抓持部153f弯折成大体正交于本体部152,连接部156弯折成大体正交于本体部152且在大体与前方电线抓持部153f相同的方向上延伸,而后方电线抓持部153r相对于连接部156大体弯折180°以与连接部156重叠。因此,前方电线抓持部153f和后方电线抓持部153r彼此相对,彼此相对的距离与本体部152的前后长度相同,且接触部157位于后方电线抓持部153r的平行于后方电线抓持部153r的外侧。接触部157的边缘部157a在与后方电线抓持脚部155r相同的方向上延伸。
图9(b)为相似于图8的视图,其中第二基座111被移去。装载于第二基座111右侧的第二端子151的接触部157连接于连接部156的右端,而装载于左侧的第二端子151的接触部157连接于连接部156的左端。也就是说,装载于右侧的第二端子151和装载于左侧的第二端子151具有不同的形状。
当第二端子151装载于第二基座111时,本体部152面向电线收容凹部112的底面,前方电线抓持脚部155f和后方电线抓持脚部155r收容于前方脚收容槽122f和后方脚收容槽122r,且接触部157收容于接触部收容狭缝127。此时,形成于前方电线抓持脚部155f外侧端和后方电线抓持脚部155r外侧端的凹部和突起部咬合于前方脚收容槽122f和后方脚收容槽122r,从而前方电线抓持部153f和后方电线抓持部153r可靠地固定就位。
前方电线固持空间部154f和后方电线固持空间部154r的宽度优选大体等于或小于电线191的芯线(未示出)的外径。由此,当收容于电线收容凹部112的电线191的部分被压入前方电线固持空间部154f和后方电线固持空间部154r时,电线191的绝缘覆盖层被前方电线抓持脚部155f和后方电线抓持脚部155r的内端缘破开,从而电线191的芯线电连接于前方电线抓持脚部155f和后方电线抓持脚部155r。
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对接时,与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端子51的接触部57的接触导致第二端子151的接触部157受压并朝向第二基座111的宽度方向中心变形。这种压力和变形自接触部157经由连接部156向靠近后方电线抓持部153r的接触部157的后方电线抓持脚部155r传递。后方电线抓持脚部155r由此朝向后方电线抓持脚部155r的对向被施压且变形,由此电线191的芯线在两侧上被后方电线抓持脚部155r有力地抓持,从而更可靠地维持与后方电线抓持脚部155r的电连接。
接下来将说明具有上述构成的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对接过程。
此时,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端子51的尾部53焊接于形成在基板91的表面上的连接器用电极部93,从而将第一连接器1安装于基板91的表面。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端子151连接于端子电线191的终端,从而将第二连接器101连接于电线191的终端。
如图1所示,操作者使第一连接器1的上表面(对接表面)和第二连接器101的下表面(对接表面)对向、使第一连接器1和/或第二连接器101朝向彼此移动、且将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基座111的本体部113***到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基座11内的对接空间13中,从而将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对接。
在这个过程中,第一基座11的前方引导部28f和后方引导部28r***第二基座111的引导凹部128,从而引导第二基座111的本体部113。相对于第一基座11,第二基座111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由此被限定,防止移位(即相对于第一基座11,第二基座111在前后或左右方向的晃动(rattling))。
第二基座111的端子限制凸部118***第一基座11的端子引导凹部18,从而引导第二基座111的本体部113,且第二端子151的接触部157的自端子限制凸部118的侧表面118a突出的边缘部157a接触接触部57的在端子引导凹部18内突出的顶部57a。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由此导通形成一电连接状态,从而导通与第二端子151连接的连接电线191及与基板91(第一端子51的尾部53连接于基板91)上的连接器用电极部93连接的导电迹线。
因为边缘部157a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当第二基座111的本体部113进入第一基座11的对接空间13时,接触部57的顶部57a沿边缘部157a自边缘部157a的下端相对向上移动,同时由于弯曲臂部56的弹性作用顶部57a保持一与边缘部157a压缩接触的状态。这样,接触部57的顶部57a和边缘部157a在一高接触压力的状态下在对接方向上彼此相对滑动超过一长的距离,从而获得良好的擦拭效果,且能够有效去除表面附着的尘埃、尘垢以及其他杂质。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之间的接触阻力由此减小,使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之间的电连接得以可靠地维持。
由于边缘部157a的宽度(即第二连接器101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非常狭小,接触部57的顶部57a和边缘部157a之间的滑动接触面积减小。在擦拭过程中,接触压力因此非常高,从而获得良好的擦拭效果。
由接触部57的顶部57a施压的边缘部157a朝向第二基座111的宽度方向中心施压于接触部157且使接触部157变形。这个压力和变形从接触部157经由连接部156向后方电线抓持部153r的接触部157附近的后方电线抓持脚部155r传递,从而朝向后方电线抓持脚部155r的对向施压于后方电线抓持脚部155r且使后方电线抓持脚部155r变形。电线191的芯线由此被后方电线抓持脚部155r在两侧上有力地抓持,从而更可靠地维持与后方电线抓持脚部155r的电连接。当接触部157变形且边缘部157a与端子限制凸部118的侧表面118a大体平齐时,接触部57接触端子限制凸部118的侧表面118a,由此接触部157不会朝向第二基座111的宽度方向中心进一步变形,后方电线抓持脚部155不会朝向后方电线抓持脚部155r进一步变形。因此,电线191的芯线不会在两侧上被后方电线抓持脚部155r的过大的力抓持,从而避免由过大的力造成的损伤或者破断。
当第二基座111的本体部113进入第一基座11的对接空间13时,构成第二基座111的第二锁定部的第二前方锁定部116f及第二后方锁定部116r与构成第一基座11的第一锁定部的第一前方锁定部16f及第一后方锁定部16r接合。当第二前方锁定部116f及第二后方锁定部116r与第一前方锁定部16f及第一后方锁定部16r接合时,第二基座111和第一基座11至少部分地弹性变形,从而使第二前方锁定部116f及第二后方锁定部116r与第一前方锁定部16f及第一后方锁定部16r相对弹性变形。
如上所述,当与第二后方锁定部116r接合时,一预加负荷在一与锁定解除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施加于第一后方锁定部16r,从而提高刚性且阻止弹性变形。因此,相比于第二前方锁定部116f与第一前方锁定部16f接合时的情况,当第二后方锁定部116r与第一后方锁定部16r接合时,操作者必须施加更大的力。另一方面(conversely),当第二后方锁定部116r与第一后方锁定部16r接合时,操作者遇到更大的阻力,该阻力导致一可察觉的咔哒声。这使操作者能准确地察觉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对接完成。
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对接完成时,第二基座111的本体部113收容于第一基座11的对接空间13,第一基座11的侧部12的大部分上表面被第二基座111的顶板部114覆盖,且第一基座11的侧部12的前表面与第二基座111的本体部113大体平齐。对接空间13的处于对底板部14前方的部分由前方空间13f构成,由此靠近本体部113的前端的第二基座111的下表面面向横跨前方空间13f的基板91的表面。也就是说,前方空间13f形成了位于靠近本体部113(包括至少前壁121c)的前端的第二基座111的下表面和基板91的表面之间的一空隙。
一旦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对接完成时,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11通过左右两侧的一对第一前方锁定部16f与左右两侧的一对的第二前方锁定部116f的接合以及左右两侧的一对第一后方锁定部16r与左右两侧的一对第二后方锁定部116r的接合而锁定就位。也就是说,所述两个连接器在朝向前端的左右两侧的两个位置上以及朝向后端的左右两侧的两个位置上(第一及第二锁定部的总共四个位置上)被第一及第二锁定部锁定。从而防止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的对接意外地被解除。
特别地,一预加负荷在一与锁定解除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施加于第一后方锁定部16r,从而提高刚性且阻止与第二后方锁定部116r接合的解除。也就是说,在朝向后端的左右两侧的两个第一及第二锁定部位置上的锁定更强。这样可以防止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对接被解除,即使电线191受到摇动(agitated)。
但是,如果通过第一及第二锁定部形成的锁定过强,那么使操作者解除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接合变得困难。但是,前方空间13f在靠近本体部113前端的第二基座111的下表面和基板91的表面之间形成一空隙。因此,操作者可以通过将具有一薄的板状的前端部的工具或器具(例如一小型的螺丝刀)的所述前端部***到前方空间13f且抬起,从而能够容易地解除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接合。通过将所述工具的前端部接触到进一步向外突出超过本体部113的两侧的顶板部114的下表面或者接触形成于本体部113的前表面的凹部113a,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接合也能容易地解除。
前述说明仅讨论了一个例子,其中,由收容且固定就位于端子本体收容空间17的本体部52将一预加负荷在与锁定解除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施加于左右两侧的一对第一后方锁定部16r,但是预加负荷仅施加于左右两侧的第一后方锁定部16r中的一个也是可以接受的。这一结构可通过这样来实现,例如,使另一第一端子51的本体部52的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大体等于端子本体收容空间17的前后方向上的尺寸。预加负荷不仅可以施加于第一后方锁定部16r,也可施加于第一前方锁定部16f,这也是可以接受的。这一结构可通过这样来实现,例如,使第一基座11的前方壁部22f的尺寸和构造相似于后方壁部22r的尺寸和构造,从而降低前方壁部22f的刚性且使前方壁部22f易变形以绕前方壁部22f与中央部21的连接部分的位置转动,如后方壁部22r的情况那样。也就是,预加负荷施加于至少一个第一锁定部是足够的。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包括:一第一连接器1,设置有由一绝缘材料形成的第一基座11以及装载于第一基座11的第一端子51;以及一第二连接器101,设置有与第一基座11对接的由一绝缘材料制成的一第二基座111以及装载于第二基座111的与第一端子51接触的第二端子151。第一端子51设置有安装于第一基座11的本体部52,第一基座11设置有为锁定与第一基座11对接的第二基座111的第一锁定部以及端子本体收容空间17,其中,第一端子51的本体部52收容且固定就位于端子本体收容空间17中,且一预加负荷在一与锁定解除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由收容且固定就位于端子本体收容空间17的第一端子51的本体部52施加于至少一个第一锁定部。
这样可防止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对接的意外地解除、简化结构、减少部件数量、易于制造、降低成本、以及提高可靠性。
第一锁定部包括朝向第一基座11的前端设置的左右两侧的一对第一前方锁定部16f以及朝向第一基座11的后端设置的左右两侧的一对第一后方锁定部16r。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基座111由此由前后左右四个第一锁定部锁定就位,使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的对接得以可靠地维持。
此外,第一基座11设置有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两侧的一对侧部12以及至少部分地连接侧部12的下部的一底板部14,第一端子51被侧部12固持,且第二基座111收容且对接于对接空间13,对接空间13的三侧面由左右两侧的一对侧部12和底板部14限定。由此可以稳定第二连接器101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的方位。
此外,所述左右两侧的一对第一前方锁定部16f及左右两侧的一对第一后方锁定部16r设置为彼此相对,且分别朝向左右两侧的一对侧部12的前端及后端,端子本体收容空间17为形成在侧部12中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空间,且第一端子51的本体部52的前后长度等于或大于端子本体收容空间17的前后长度。一预加负荷由此在一与锁定解除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施加于第一前方锁定部16f及第一后方锁定部16r,从而可靠地防止意外的锁定解除。
此外,侧部12包括中央部21以及自中央部21向前及向后延伸的前方壁部22f及后方壁部22r,底板部14连接于中央部21的下部,第一前方锁定部16f及第一后方锁定部16r分别设置于前方壁部22f及后方壁部22r,且后方壁部22r的刚性小于前方壁部22f的刚性。一预负荷由此在一与锁定解除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可靠地施加于第一后方锁定部16r,从而可靠地防止意外的锁定解除。
此外,当第一连接器1安装于基板91的表面时,第一基座11的下表面面向基板91的表面,电线191的终端连接于第二端子151,电线191自第二基座111向后延伸,且第二基座111设置有与第一锁定部接合的第二锁定部。从而可以将电线191电连接于基板91上的导电迹线。
此外,第二基座111设置有包括一前壁121c的一本体部113,且当第二基座111和第一基座11对接时,前壁121c露出于第一基座11的前表面,一空隙形成在前壁121c的下表面和基板91的表面之间。从而可以容易地解除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对接。
此外,第二端子151设置有用于抓持电线191的多个电线抓持脚部以及接触第一端子51的接触部157,且接触部157和第一端子51之间的接触压缩至少一个电线抓持脚部,从而更有力地抓持电线191。电线191和所述电线抓持脚部的之间的电连接由此能更可靠地维持。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可根据本发明的主旨作出各种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各种修改。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包括:
一第一连接器,设置有由一绝缘材料形成的一第一基座以及装载于所述第一基座内的至少一个第一端子;以及
一第二连接器,设置有由一绝缘材料形成的用于与所述第一基座对接的一第二基座以及装载于所述第二基座内的用于接触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端子的至少一个第二端子;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端子设置有固定于所述第一基座的一本体部;
所述第一基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侧部和底板,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侧部具有中央部、前方壁部和后方壁部,所述底板连接到所述中央部的下部,所述底板与所述前方壁部的至少前方部分分离,以及与所述后方壁部的至少后方部分分离,所述第一基座限定一对接空间,所述对接空间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侧部邻接且围绕构成所述底板前方的一部分的一前方空间以及构成所述底板后方的一部分的一后方空间,其中至少一个第一侧部构造为锁定与所述第一基座对接的所述第二基座;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侧部还限定一端子本体收容空间,用于***述至少一个第一端子的本体部且将其固定就位,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端子的本体部的尺寸等于或大于所述端子本体收容空间的尺寸,使得收容且固定就位于所述端子本体收容空间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端子的本体部沿与锁定解除方向相反的一方向施加一预加负荷到所述后方壁部与所述中央部之间的连接部分,由此所述后方壁部的后部由于所述预加负荷而围绕所述连接部分朝向所述第一基座的沿宽度方向的中心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一对第一侧部设置在所述底板的相对两侧,所述对接空间限定在该对第一侧部之间,以及其中第一端子固持于各个第一侧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基座被收容在所述对接空间中,且与各个第一侧部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端子本体收容空间被限定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侧部的前方壁部和后方壁部之间,其三侧面由所述中央部、所述前方壁部以及所述后方壁部限定,且沿前后方向延伸,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端子的本体部的前后长度等于或大于所述端子本体收容空间的前后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后方壁部的刚性小于所述前方壁部的刚性。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基座的一下表面朝向一基板的表面,一电线的一终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子,当所述第一连接器安装于所述基板的所述表面时,所述电线自所述第二基座向后延伸,所述第二基座设置有构造为与所述第一基座上的第一锁定部接合的第二锁定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基座设置有包括一前壁的一本体部,且当所述第二基座和所述第一基座对接时,所述前壁露出于所述第一基座的前表面,且一空隙形成在所述前壁的下表面和所述基板的所述表面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端子设置有用于抓持所述电线的多个电线抓持脚部以及用于接触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端子的一接触部,当所述接触部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端子接触时,其中至少一个电线抓持脚部被挤压,由此更有力地抓持所述电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后方壁部的至少后方部分由于所述预加负荷而朝向所述第一基座的沿宽度方向的中心转动变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基座的一下表面朝向一基板的表面,一电线的一终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子,当所述第一连接器安装于所述基板的所述表面时,所述电线自所述第二基座向后延伸,所述第二基座设置有构造为与所述第一基座上的第一锁定部接合的第二锁定部。
CN201310404260.0A 2012-09-06 2013-09-06 连接器 Active CN1036828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95685A JP5913014B2 (ja) 2012-09-06 2012-09-06 コネクタ
JP2012-195685 2012-09-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2824A CN103682824A (zh) 2014-03-26
CN103682824B true CN103682824B (zh) 2017-03-29

Family

ID=50319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04260.0A Active CN103682824B (zh) 2012-09-06 2013-09-06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913014B2 (zh)
CN (1) CN103682824B (zh)
TW (1) TWM4757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5647A (zh) * 2017-04-11 2018-10-23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74282B1 (ko) * 2014-09-22 2021-07-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커넥터
JP7042711B2 (ja) * 2018-07-03 2022-03-28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CN112400257B (zh) 2018-07-12 2023-02-10 申泰公司 缆线连接器***
CN112753137B (zh) 2018-10-09 2024-07-05 申泰公司 缆线连接器***
EP3961831A1 (en) * 2020-08-27 2022-03-02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Retention mechanism for attachment of a technical equipment unit to a mounting rail as well as technical equipment unit with such a retention mechanism
CN112952420B (zh) * 2021-02-01 2023-04-18 安费诺电子装配(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1544A (zh) * 2008-11-28 2011-12-28 莫列斯公司 线对板连接器
CN202167647U (zh) * 2011-03-25 2012-03-14 东莞富强电子有限公司 线对板连接器组合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45318B2 (ja) * 2002-07-24 2006-02-15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ンプ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2006338885A (ja) * 2005-05-31 2006-12-14 Alps Electric Co Ltd 電気部品用ソケット
JP2011003291A (ja) * 2009-06-16 2011-01-06 Molex Inc 電線対基板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1544A (zh) * 2008-11-28 2011-12-28 莫列斯公司 线对板连接器
CN202167647U (zh) * 2011-03-25 2012-03-14 东莞富强电子有限公司 线对板连接器组合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5647A (zh) * 2017-04-11 2018-10-23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8695647B (zh) * 2017-04-11 2019-11-29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53114A (ja) 2014-03-20
TWM475731U (en) 2014-04-01
JP5913014B2 (ja) 2016-04-27
CN103682824A (zh)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82824B (zh) 连接器
US9472875B2 (en) Wire-to-board connector
JP5456925B1 (ja) 電気接続用端子
US20070243772A1 (en) Exposed-spring female terminal
US8021187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CN110534969B (zh)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连接器组合
JP5522459B2 (ja) 雌端子およびコネクタ
US9160105B2 (en) Terminal of a connector including two contact points
WO2008066714A2 (en) Edge connector with preload caps
CN106329180B (zh) 连接器
US10276974B2 (en) Plug connector with locking and grounding structures
US881458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locking portions for an inserting component
CN110651399B (zh) 端子模块
US8323046B1 (en) Bi-directional CPA member to prevent unmating of multiple connectors
US9368895B2 (en) Terminal and connector
JP5723478B1 (ja) コネクタ
JP5201253B2 (ja) コネクタ端子
JP5247499B2 (ja) 端子及びコネクタ
JP2020102433A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WO2017051706A1 (ja) 端子の接続構造およびコネクタ装置
US8808022B2 (en) Connector structure
JP4431259B2 (ja) 接続端子
CN101527415A (zh) 电子转接装置
JP6128696B2 (ja) コネクタ
JP6195861B2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