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46928A - 一种承载管理方法、装置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承载管理方法、装置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46928A
CN103546928A CN201210240260.7A CN201210240260A CN103546928A CN 103546928 A CN103546928 A CN 103546928A CN 201210240260 A CN201210240260 A CN 201210240260A CN 103546928 A CN103546928 A CN 1035469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user
user plane
small base
plane bear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4026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46928B (zh
Inventor
梁靖
鲍炜
张大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21024026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469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469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69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469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69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载管理方法、装置及***,涉及通信技术,宏基站在确定用户的用户面承载需要切换至小型基站时,向小型基站发送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并在该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中携带该用户需要转移的用户面承载的信息以及该用户在宏基站中的底层配置信息,进而宏基站和小型基站即可根据该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进行部分用户面承载的转移,实现了在用户面和控制面分离的网络部署方式下进行承载切换。

Description

一种承载管理方法、装置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承载管理方法、装置及***。
背景技术
E-UTRAN(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的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E-UTRAN由eNB(基站)组成。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与eNB之间采用S1-MME接口相连;eNB完成接入网功能,与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通过空口通信。对于每一个附着到网络的UE,均有一个MME为其提供服务,该MME称为UE的服务MME。S1-MME接口为UE提供控制面服务,包括移动性管理和承载管理功能。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与eNB之间采用S1-U接口相连,对于每一个附着到网络的UE,均有一个S-GW为其提供服务,该S-GW称为UE的服务S-GW。S1-U接口为UE提供用户面服务,UE的用户面数据通过S1-U GTP(GPRS Tunneling Protocol,GPRS隧道协议,GPRS:General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承载,在S-GW和eNB之间传输。
EPS(Evolved Packet System,演进的分组***)***(由E-UTRAN和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的分组核心网)组成)通过EPS承载为UE提供与外部网络(如Internet)的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连接。如图2所示,EPS承载建立在UE和P-GW(Packet Data Domain Gateway,分组数据网关)之间,用于在UE和P-GW之间传输用户数据。UE发出的上行数据包被映射到一条EPS承载,经过EPS承载传输,到达P-GW后,以IP包的形式进入外部网络,路由到通信对端;通信对端发出的数据包,经过外部网络到达UE的P-GW,PGW按照一定的规则将数据包映射到一条EPS承载,经过EPS承载传给UE。
UE和P-GW根据数据包的特征(如源节点和目标节点的IP地址、IP包中携带的高层数据包(如TCP/UD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User Datagram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包)的协议端口号等)和预设的映射规则完成数据包到EPS承载的映射;映射规则在EPS承载建立时设置。
EPS承载用于承载UE的用户面数据,相应的S-GW和P-GW被称为用户面核心网节点;建立EPS承载,需要由UE的控制面信令进行控制和管理,核心网对应的控制面节点为MME。
图2中,一条完整的EPS承载由三部分组成:S5/S8承载、S1承载和空口承载。S5/S8承载与S1承载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S1承载与空口承载(这里的空口承载也称为DRB(Data Radio Bearer,数据无线承载),用于承载用户面数据的无线承载)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其中,S5/S8承载,S1承载是通过GTP隧道来实现的。
一条GTP隧道由隧道两端节点的传输层地址(如:IP地址)和端节点分配的TEID(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隧道端点标识)来标识。以S1承载对应的GTP隧道为例:其上行方向由S-GW的用户面传输层地址(IP地址)和S-GW分配到TEID来标识。eNB从空口收到UE发送的上行数据包后,在对数据包进行处理后,进行GTP封装,在GTP包头中,填写S-GW分配的TEID;再将该GTP包封入外层IP包内,IP包头的目的地址填写为S-GW的用户面传输层地址,然后发出。当S-GW收到GTP包后,就可以根据TEID确定该数据包来自哪一个GTP隧道了。类似的,S1承载GTP隧道的下行部分由eNB的用户面传输层地址(IP)和eNB分配到TEID来标识。
如图3所示,UE的控制面连接由UE与服务eNB之间的RRC连接和eNB与MME之间的S1连接组成。每个处于连接状态的UE都与服务eNB之间建立有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相应的,eNB和MME之间会为每一个处于连接状态的UE建立一条S1连接与RRC连接对应。
RRC连接由3条SRB(Signal Radio Bearer,信令无线承载)组成:SRB0,SRB1和SRB2,其中SRB0无需经过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集中协议)和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层处理。
在现有的LTE/LTE-A(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Advanced,长期演进升级)网络中,UE的控制面连接与用户面连接都经由同一个eNB。
UE与网络之间的用户面协议栈如图4所示,UE与网络之间的控制面协议栈如图5所示。用户面协议包括PDCP,RLC,MAC(MediumAccess Control,媒体介入控制层)和PHY(Physical layer,物理层)层;控制面协议包括RRC和NAS(Non-Access-Statum,非接入层),其中,RRC层消息需要经过用户面协议层(PDCP/RLC/MAC/PHY层)的处理,再在空口进行传输;NAS层消息在空口封装在RRC消息中传输;在S1-MME接口,在S1连接上传输。
在现有的LTE/LTE-A网络中,UE的RRC/PDCP/RLC/MAC/PHY等层都位于同一个eNB内,UE的NAS层等层位于与上述eNB建立了针对该UE的S1连接的MME内。
在现有协议中,PDCP和RLC实体与DRB/SRB1/SRB2对应,每一条DRB和SRB1,SRB2都分别对应一套PDCP和RLC实体;DRB/SRB1/SRB2在MAC层汇聚。因此,UE会同时由多套PDCP和RLC实体,但只有一个MAC层和物理层实体。
在如图6所示的现有分层网络中,Macro eNB(宏基站)小区提供基础覆盖,Local eNB(小型基站)小区提供热点覆盖,Local eNB与Macro eNB之间存在数据/信令接口(有线/无线接口),UE可以工作在Macro eNB或Local eNB下。
由于Local eNB控制的小区覆盖范围小,服务的UE少,所以,连接到LocaleNB的UE往往能获得更好的服务质量,如:获得更高的业务速率,更高质量的链路。因此,当连接到Macro eNB的UE接近Local eNB的控制的小区时,可以切换到Local eNB以获得Local eNB提供的服务;当UE远离Local eNB控制的小区时,需要切换到Macro eNB控制的小区,以保持无线连接。
在传统网络中,UE的切换过程如图7所示:
步骤S701、源eNB对UE进行测量配置,UE根据收到的测量配置信息执行测量;
步骤S702、在源eNB为UE分配的上行资源上,UE上报测量结果,该测量结果将用于辅助源eNB进行切换判决;
步骤S703、源eNB进行测量判决。如果源eNB决定要进行切换,继续执行后继步骤;
步骤S704、源eNB向目标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该消息中包含切换准备相关信息;
步骤S705、目标eNB参考该消息,根据待接纳的承载的QoS信息进行接纳判决。如果目标eNB允许接纳该UE,则进行底层配置,以准备切换;
步骤S706、目标eNB向源eNB返回切换请求响应消息,该消息中包含一个RRC容器(RRC container),具体内容是触发UE进行切换的切换命令;
步骤S707、源eNB在调度的下行资源上将收到的切换命令透传(不做任何修改)给UE;接收到切换命令后,UE停止在源eNB进行数据收发;
步骤S708、源eNB将当前数据发送的序列号状态信息(如:未成功发送的下行数据包的序列号,目标eNB可以分配的第一个序列号等)发送给目标eNB;传输发送状态为了保证源和目标eNB所收发的数据的序列号连续,避免丢包或重复发生;
在步骤S708之后,源eNB可以将自己从核心网接收的但尚未成功发送给UE的下行数据包发送给目标eNB,以便目标eNB将其传输给UE;类似的,源eNB可以将自己从空口收到的序列号不连续的UE上行数据包(空口传输错误可能导致UE后发送的包早于先发送的包被DeNB成功接收,造成DeNB收包序号不连续)发送给目标eNB,以便目标eNB在接收到UE重发的缺少的数据包后,将序号连续的数据包发送给核心网。
步骤S709、UE向目标eNB发送前导码(Preamble),以建立与目标eNB的上行同步;
步骤S710、目标eNB返回响应信息,携带为UE分配的上行资源(用于后继传输)和UE定时提前量(用于调整UE的上行发送时刻,建立上行同步);
步骤S711、UE向目标eNB返回切换完成消息;此后,UE和目标eNB之间可以进行数据的收发。
步骤S712、目标eNB向MME发起路径转换请求,携带目标eNB为各UE EPS承载分别指定的用户面传输层地址(IP地址)和下行GTP隧道标识(TEID);
步骤S713、MME请求S-GW承载修改请求,携带目标eNB为各UE EPS承载分别指定的用户面传输层地址(IP地址)和下行GTP隧道标识(TEID);
步骤S714、S-GW进行路径转换;
步骤S715、S-GW向MME返回承载修改响应,携带S-GW为各UE EPS承载分别指定的用户面传输层地址(IP地址)和上行GTP隧道标识(TEID);
步骤S716、MME向目标eNB返回路径转换响应,携带S-GW为各UE EPS承载分别指定的用户面传输层地址(IP地址)和上行GTP隧道标识(TEID);
至此,路径切换完成。此后,发到UE的下行数据包,S-GW会根据其所属承载将其发送到对应的目标eNB指定的用户面传输层地址(IP地址),并设置下行GTP隧道标识(TEID);对于UE发出的上行数据包,目标eNB会根据其所属承载将其发送到对应的S-GW指定的用户面传输层地址(IP地址),并设置上行GTP隧道标识(TEID)。
步骤S717、目标eNB向源eNB发送终端上下文释放请求;
步骤S718、源eNB释放为切换UE所分配的相关资源。
在上述切换过程完成后,UE的用户面和控制面都切换到了目标eNB。即:在Uu口,UE与目标eNB建立了用户面和控制面无线承载:步骤S706中,目标eNB产生的切换信令是RRC消息;在步骤S707中,源eNB将目标eNB生成的切换信令发送给UE;
UE完成Uu口的用户面和控制面承载切换后,在步骤S711中,通知目标eNB,用户面和控制面的空口承载都已经切换到了目标eNB;
在S1-MME接口,目标eNB与MME建立了针对切换的S1-MME连接:通过步骤S712和步骤S716,目标eNB与MME建立了针对切换UE的S1连接;
在S1-U接口,目标eNB与S-GW建立了针对切换UE的S1-U承载:通过步骤S712~S716,eNB和S-GW完成了切换承载的路径转换,数据发送路径由源eNB和MME之间转换为目标eNB与MME之间。
作为一种增强,UE和Local eNB之间也可能存在广播消息。
如图8所示,Macro eNB接收到来自核心网的E-RAB修改消息,消息中携带需要修改的E-RAB QOS信息以及NAS PDU,Macro eNB根据此信息进行RB重配置,组织并发送RRC重配置消息给UE,消息中包含了更新的DRB信息等。UE接收到RRC重配置消息后,进行重配置操作,成功后将返回RRC重配置完成消息给Macro eNB,相应地,Macro eNB将返回E-RAB修改响应消息给MME。随后UE将通过直传消息发送NAS信息(会话管理响应消息)给MME。UE与网络之间在更新的承载上进行上下行数据的传输。
由于Local eNB数量多,覆盖小,导致UE需要频繁在Macro eNB小区和Local eNB小区之间切换。
为了降低UE在Macro eNB小区和Local eNB小区之间进行切换的频率,一种用户面和控制面分离的网络部署方式被引入。
如图9所示,在该方式下,当UE在只有Macro eNB小区覆盖的区域,UE的控制面连接和用户面连接都在Macro eNB;当UE移动到Macro eNB小区和Local eNB小区重叠覆盖区域时,UE的全部或者部分用户面连接(DRB)被转移到Local eNB,以获得更高的业务传输速率;控制面连接大部分仍然保持在Macro eNB,以防止控制面连接切换失败造成UE掉话,少部分(SRB)转移到Local eNB,以保证Local eNB的无线资源管理。
在UE用户面和控制面分离的情况下,UE同时连接到两个eNB。其空口连接如图10所示:
用户面和控制面分离情况下,Macro eNB具有完整的用户面和控制面协议栈,其与UE之间的用户面和控制面协议栈如图4和图5所示。而Local eNB具有完整的用户面协议栈,以及部分RRC协议功能,所以Local eNB的用户面协议栈也如图4所示,而控制面协议栈如图11所示。其中“Sub RRC层”表示只含有部分RRC功能的协议栈,例如仅包含无线资源管理功能。
但是,在用户面和控制面分离的网络部署方式下,目前还没有能支持进行用户面承载切换、部分控制面承载切换的信令过程,难以实现相应的承载切换,另外,也没有在用户面和控制面分离的网络部署方式下的eNB的承载管理过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承载管理方法、装置及***,以实现在用户面和控制面分离的网络部署方式下进行承载切换。
一种承载管理方法,包括:
宏基站在确定用户的用户面承载需要切换至小型基站时,向所述小型基站发送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中携带该用户需要转移的用户面承载的信息以及该用户在宏基站中的底层配置信息;
所述宏基站和所述小型基站根据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进行用户面承载的转移。
一种承载管理方法,包括:
小型基站接收宏基站在确定用户的用户面承载需要切换至小型基站时,向所述小型基站发送的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中携带该用户需要转移的用户面承载的信息以及该用户在宏基站中的底层配置信息;
所述小型基站和所述宏基站根据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进行用户面承载的转移。
一种承载管理装置,包括:
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在确定用户的用户面承载需要切换至小型基站时,向所述小型基站发送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中携带该用户需要转移的用户面承载的信息以及该用户在宏基站中的底层配置信息;
承载转移单元,用于和所述小型基站根据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进行用户面承载的转移。
一种承载管理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宏基站在确定用户的用户面承载需要切换至小型基站时,发送的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中携带该用户需要转移的用户面承载的信息以及该用户在宏基站中的底层配置信息;
转移单元,用于和所述宏基站根据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进行用户面承载的转移。
一种承载管理***,包括:宏基站和小型基站,其中:
所述宏基站,用于在确定用户的用户面承载需要切换至小型基站时,向所述小型基站发送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中携带该用户需要转移的用户面承载的信息以及该用户在宏基站中的底层配置信息;和所述小型基站根据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进行用户面承载的转移;
所述小型基站,用于接收所述宏基站发送的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中携带该用户需要转移的用户面承载的信息以及该用户在宏基站中的底层配置信息;和所述宏基站根据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进行用户面承载的转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承载管理方法、装置及***,宏基站在确定用户的用户面承载需要切换至小型基站时,向小型基站发送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并在该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中携带该用户需要转移的用户面承载的信息以及该用户在宏基站中的底层配置信息,进而宏基站和小型基站即可根据该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进行部分用户面承载的转移,实现了在用户面和控制面分离的网络部署方式下进行承载切换。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E-UTRAN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用户面连接EPS承载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控制面连接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用户面协议栈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控制面协议栈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中分层网络部署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中的用户切换流程图;
图8为现有技术中的业务修改流程图;
图9为现有技术中的用户面和控制面分离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10为现有技术中UE与基站间的空口连接示意图;
图11为现有技术中小型基站控制面协议栈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承载管理方法流程图之一;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应实施例一的承载转移方法流程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承载管理方法流程图之二;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应实施例二的业务修改方法流程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承载管理方法流程图之三;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应实施例三的承载切换方法流程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承载管理方法流程图之四;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承载管理方法流程图之五;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承载管理方法流程图之六;
图21-2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承载管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4-26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承载管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承载管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承载管理方法、装置及***,宏基站在确定用户的用户面承载需要切换至小型基站时,向小型基站发送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并在该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中携带该用户需要转移的用户面承载的信息以及该用户在宏基站中的底层配置信息,进而宏基站和小型基站即可根据该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进行部分用户面承载的转移,实现了在用户面和控制面分离的网络部署方式下进行承载切换。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承载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S1201、宏基站在确定用户的用户面承载需要切换至小型基站时,向小型基站发送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中携带该用户需要转移的用户面承载的信息以及该用户在宏基站中的底层配置信息;
步骤S1202、小型基站和宏基站根据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进行用户面承载的转移。
通常,在确定用户进入宏基站和小型基站共同覆盖的区域时,宏基站即可确定用户的用户面承载需要切换至小型基站。
在步骤S1202中,小型基站和宏基站根据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进行用户面承载的转移,具体包括:
宏基站接收小型基站在接收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后,向宏基站发送的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响应;
宏基站根据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响应,将SRB上的承载功能进行分离,根据分离后的承载功能,生成用户面转移信令并发送给用户;
宏基站在确定用户承载转移成功后,进行路径转换和资源释放。
其中,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响应中包括:
允许接纳的用户面承载的信息,包括承载的ID,承载对应的上行前转承载GTP隧道TEID,下行前转承载GTP隧道TEID,承载对应的下行GTP隧道TEID,承载对应的下行GTP隧道传输层地址;
拒绝接纳的用户面承载的信息,包括承载的ID;
用户在小型基站小区的底层配置信息,包括PDCP,RLC,MAC,PHY配置;
以及小型基站小区信息。
其中,小型基站小区信息具体包括:
小型基站小区的配置信息,例如RACH配置;
小型基站小区为用户分配的调度标识,例如C-RNTI;
以及小型基站小区为用户分配的SRB资源信息。
宏基站发送给用户的用户面转移信令中包括:
小型基站小区的配置信息,例如RACH配置;
小型基站小区为用户分配的调度标识,例如C-RNTI;
用户在小型基站小区的配置信息,例如MAC,PHY配置;
用户在宏基站小区的配置信息,例如MAC,PHY配置;
需要进行转移的数据面承载信息,例如RDB ID,LCID等;
需要进行释放的数据面承载信息,例如RDB ID;
及需要建立的SRB配置信息。
在用户接收到宏基站发送的用户面转移信令后,用户根据用户面转移信令中的参数,完成对用户面承载和SRB的参数配置,具体的,用户收到用户面转移命令后,根据在小型基站小区的配置信息,生成与小型基站对应的MAC和PHY实体,并将需要进行用户面转移的用户面承载和新建的SRB复用到该MAC和PHY实体上;
用户维持与宏基站的RRC连接,并接入小型基站;
当宏基站将部分用户面承载转移至小型基站时,用户同时在宏基站和小型基站上进行用户面的传输,并且用户和宏基站之间保留SRB1、SRB2的传输,用户和小型基站之间也进行SRB的传输,当宏基站将全部用户面承载转移至小型基站时,用户同时在小型基站上进行用户面的传输,并且用户和宏基站之间保留SRB1、SRB2的传输,用户和小型基站之间也进行SRB的传输,其中,宏基站与用户的SRB传输上承载用户移动性管理相关信令,而小型基站与用户的SRB传输上只承载小型基站上传输的用户面相关的无线资源管理信令。
此时,用户完成用户面转移,向宏基站返回用户面转移成功消息,宏基站可据此确定用户承载转移成功。
在进行路径转换和资源释放时,可以首先由宏基站向MME发送路径转换请求;宏基站接收在S-GW完成路径转换后,MME返回的路径转换请求响应;宏基站向小型基站发送路径转换请求响应;小型基站根据路径转换请求响应,释放对应的承载,并更新承载的上行GTP隧道标识和传输层地址;小型基站通知宏基站释放已经转移的用户面承载资源;宏基站释放已经转移的用户面承载资源。
此时,即完成了用户的全部或部分用户面承载从宏基站到小型基站的转移。
下面结合图13对用户的用户面承载转移流程进行详细描述,该流程包括:
步骤S1301、宏基站对UE进行测量配置,UE根据收到的测量配置信息执行测量;
步骤S1302、在宏基站为UE分配的上行资源上,UE上报测量结果,该测量结果将用于辅助宏基站进行切换判决;
步骤S1303、宏基站进行测量判决。如果宏基站决定要进行切换,继续执行后继步骤;
步骤S1304、宏基站向小型基站发送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该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消息中携带该用户需要转移的用户面承载的信息以及该用户在宏基站中的底层配置信息,其中,宏基站发送给小型基站可以是部分用户面承载转移的信息,也可以是转移UE全部的E-RAB承载的信息;
步骤S1305、小型基站参考该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根据待接纳的承载的QoS信息进行接纳判决。如果小型基站允许接纳该UE,则进行底层配置,为该UE准备接入其SRB和DRB的相关无线资源,以准备切换;
步骤S1306、小型基站向宏基站返回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响应消息,该小型中携带:允许接纳的用户面承载的信息,包括承载的ID,承载对应的上行前转承载GTP隧道TEID,下行前转承载GTP隧道TEID,承载对应的下行GTP隧道TEID,承载对应的下行GTP隧道传输层地址;拒绝接纳的用户面承载的信息,包括承载的ID;用户在小型基站小区的底层配置信息,包括PDCP,RLC,MAC,PHY配置;小型基站小区的配置信息,例如RACH配置;小型基站小区为用户分配的调度标识,例如C-RNTI;以及小型基站小区为用户分配的SRB资源信息。
步骤S1307、宏基站将SRB上所承载信令的功能进行分离,将准备转移到小型eNB的DRB相关的无线资源管理等功能转移到小型eNB上,本身保留余下DRB的无线资源管理及该UE的移动性管理等功能,然后生成用户面转移信令,发送给UE,该消息中携带:小型基站小区的配置信息,例如RACH配置;小型基站小区为用户分配的调度标识,例如C-RNTI;用户在小型基站小区的配置信息,例如MAC,PHY配置;用户在宏基站小区的配置信息,例如MAC,PHY配置;需要进行转移的数据面承载信息,例如RDB ID,LCID等;需要进行释放的数据面承载信息,例如RDB ID;及需要建立的SRB配置信息。
步骤S1308、宏基站将当前数据发送的序列号状态信息(如:未成功发送的下行数据包的序列号,小型基站可以分配的第一个序列号等)发送给小型基站;发送该序列号状态信息是为了保证源和小型基站所收发的数据的序列号连续,避免丢包或重复发生;
在步骤S1308之后,宏基站可以将自己从核心网接收的但尚未成功发送给UE的下行数据包发送给小型基站,以便小型基站将其传输给UE;类似的,宏基站可以将自己从空口收到的序列号不连续的UE上行数据包(空口传输错误可能导致UE后发送的包早于先发送的包被Macro eNB成功接收,造成MacroeNB收包序号不连续)发送给小型基站,以便小型基站在接收到UE重发的缺少的数据包后,将序号连续的数据包发送给核心网。
步骤S1309、UE向小型基站发送前导码(Preamble),以建立与小型基站的上行同步;
步骤S1310、小型基站返回响应信息,携带为UE分配的上行资源(用于后继传输)和UE定时提前量(用于调整UE的上行发送时刻,建立上行同步);
UE在接收到用户面转移信令后,用户根据用户面转移信令中的参数,完成对用户面承载和SRB的参数配置,具体的,用户收到用户面转移命令后,根据在小型基站小区的配置信息,生成与小型基站对应的MAC和PHY实体,并将需要进行用户面转移的用户面承载和新建的SRB复用到该MAC和PHY实体上;如果用户转移全部用户面承载,则将所有DRB和新建的SRB复用到该套MAC和PHY实体上,而宏基站使用的MAC和PHY实体只用于SRB1和SRB2的传输。
用户维持与宏基站的RRC连接,并接入小型基站;
当宏基站将部分用户面承载转移至小型基站时,用户同时在宏基站和小型基站上进行用户面的传输,并且用户和宏基站之间保留SRB1、SRB2的传输,用户和小型基站之间也进行SRB的传输,当宏基站将全部用户面承载转移至小型基站时,用户同时在小型基站上进行用户面的传输,并且用户和宏基站之间保留SRB1、SRB2的传输,用户和小型基站之间也进行SRB的传输,其中,宏基站与用户的SRB传输上承载用户移动性管理相关信令,而小型基站与用户的SRB传输上只承载小型基站上传输的用户面相关的无线资源管理信令。
步骤S1311、UE向小型基站返回用户面转移成功消息;
步骤S1312、宏基站向MME发起路径转换请求,该路径转换请求中携带需要进行路径转换的承载信息:包括承载的ID,承载对应的下行GTP隧道TEID,承载对应的GTP隧道(Local eNB)的传输层地址。Macro eNB可以从步骤S1306中获取这些信息。
步骤S1313、MME请求S-GW承载修改请求;
步骤S1314、S-GW进行路径转换;
步骤S1315、S-GW向MME返回承载修改响应,携带S-GW为各UE EPS承载分别指定的用户面传输层地址(IP地址)和上行GTP隧道标识(TEID);
步骤S1316、MME向宏基站返回路径转换请求响应,携带:需要进行路径转换的承载信息:包括承载的ID,承载对应的上行GTP隧道TEID,承载对应的GTP隧道(S-GW)的传输层地址;需要释放的承载信息:包括承载的ID。
步骤S1317、宏基站向小型基站转发收到的路径转换请求响应,小型基站根据该路径转换请求响应释放对应的承载,更新承载的上行GTP隧道TEID和传输层地址;
步骤S1318、小型基站通知宏基站释放已经转移的用户面承载资源;此时,UE部分的用户面数据传输已经转到Local eNB,因此,Macro eNB可以释放相关DRB的资源,如果用户的全部用户面承载都被转移,则通知宏基站释放全部用户面资源;
步骤S1319、宏基站释放已经转移的用户面资源。
实施例二、
在小型基站承担全部或部分用户的用户面承载时,若核心网需要进行业务修改,例如进行E-RAB承载添加、修改或删除,则如图14所示,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S1401、宏基站接收来自核心网的用于进行E-RAB承载添加、修改或删除的消息;
步骤S1402、宏基站向小型基站发送承载添加请求消息、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承载删除请求消息,使得小型基站根据该承载添加请求消息、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承载删除请求消息进行用户面承载更新。
其中,小型基站根据该承载添加请求消息、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承载删除请求消息进行用户面承载更新,具体包括:
小型基站根据承载添加请求消息、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承载删除请求消息,更新每个该小型基站的用户面承载的相应参数;
小型基站向相应用户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并接收用户更新用户面配置后返回的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当宏基站接收的来自核心网的用于进行E-RAB承载删除的消息,为删除宏基站上的最后一条E-RAB承载的消息时,宏基站向小型基站发送承载删除请求消息,使得小型基站根据该承载删除请求消息进行用户面承载更新,具体包括:
宏基站向小型基站发送承载删除请求消息,使得小型基站根据该删除请求消息释放用户的所有承载,宏基站释放用户的RRC连接。
当宏基站接收的来自核心网的用于进行E-RAB承载删除的消息,为删除小型基站上的最后一条E-RAB承载的消息,且宏基站上维护有其它E-RAB承载时,宏基站向小型基站发送承载删除请求消息,使得小型基站根据该承载删除请求消息进行用户面承载更新,具体包括:
宏基站向小型基站发送承载删除请求消息,使得小型基站根据该承载删除请求消息释放用户的所有承载。
如果MME接收到来自S-GW的承载删除消息中删除的是最后一条E-RAB,Macro eNB将通知Local eNB释放UE的所有承载,同时Macro eNB释放UE的RRC连接。
如果Macro eNB接收到来自核心网的E-RAB删除消息中删除的是LocaleNB上最后一条E-RAB,而Macro eNB上还维持有其他E-RAB,则Macro eNB将仅通知Local eNB,释放UE在Local eNB的UE上下文。
下面结合图15对用户的用户面业务修改流程进行详细描述,该流程包括:
步骤S1501、MME接收到服务网关发送的E-RAB承载添加、修改或删除的消息;
步骤S1502、Macro eNB接收到MME发送的E-RAB承载添加、修改或删除的消息;
步骤S1503、Macro eNB向Local eNB发送承载添加/修改/删除请求消息,该消息中包含有更新的QOS等信息;接收到此消息后,Local eNB根据相关信息为每个在Local eNB工作的DRB承载更新相应的RLC/MAC/PHY等参数;
步骤S1504、Local eNB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给UE,对DRB进行重配(添加/修改/删除);
步骤S1505、接收到此消息后,UE更新相应的DRB配置(添加/修改/删除),返回RRC重配置完成消息给Local eNB;
步骤S1506、Local eNB向Macro eNB返回承载添加/修改/删除响应消息,通知Macro eNB已完成相应操作。
随后的步骤与图8类似:
步骤S1507、Macro eNB返回E-RAB修改响应消息给MME;
步骤S1508、随后UE向Local eNB发送直传消息;
步骤S1509、Macro eNB发送NAS信息(会话管理响应消息)给MME;
步骤S1510、MME向服务网关发送E-RAB承载添加、修改或删除响应。
此流程后,UE与网络之间即可在更新的承载上进行上下行数据的传输。
实施例三、
当用户离开宏基站和小型基站共同覆盖的区域时,通常用户的用户面承载需要从小型基站切换回宏基站,此时,如图1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承载管理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以实现将用户的用户面承载需要从小型基站切换回宏基站:
步骤S1601、宏基站在确定用户的用户面承载需要从小型基站切换回自身时,接纳用户的用户面承载;
步骤S1602、宏基站通知小型基站终止用户面数据传输并删除SRB;
步骤S1603、宏基站向用户发送用户面切换信令,并接收用户进行用户面切换后返回的用户面切换完成消息;
步骤S1604、宏基站进行路径转换并指示小型基站进行资源释放。
为了保证宏基站和小型基站所收发的数据的序列号连续,宏基站通知小型基站终止用户面数据传输并删除SRB后,还包括:
宏基站接收小型基站发送的当前数据传输序列号状态信息;
宏基站接收小型基站发送的尚未成功发送给用户的下行数据,以及尚未发送给服务网关的上行数据。
上述步骤可以在步骤S1603之前执行,也可以在步骤S1403中的向用户发送用户面切换信令之后执行。
其中,用户面切换信令包括:
用户在宏基站小区的配置信息,例如MAC,PHY配置,UE在Macro eNB小区的的MAC和PHY配置可能由于用户面切换而发生变化;
需要进行用户面切换的承载信息,例如DRB ID,LCID等;
需要释放的用户面承载信息,例如DRB ID;
以及删除与小型基站之间的SRB的指示。
用户在接收到该用户面切换信令后,用户进行用户面切换,具体的,根据收到的用户面切换信令,删除与小型基站对应的MAC和PHY实体;在与宏基站对应的MAC和PHY实体上根据用户面切换信令进行配置;将需要切换的用户面承载复用到与宏基站对应的MAC和PHY实体上。
在步骤S1604中,宏基站进行路径转换,具体包括:
宏基站向MME发送路径转换请求;
接收在S-GW完成路径转换后,MME返回的路径转换请求响应;
宏基站根据路径转换请求响应更新用户面传输层地址、承载的上行GTP隧道标识和传输层地址。
宏基站指示小型基站进行资源释放,具体包括:
宏基站向小型基站发送用户上下文释放请求;
小型基站释放为进行用户的用户面承载切换所分配的资源。
下面结合图17对用户的用户面承载由小型基站切换至宏基站的流程进行详细描述,此前,UE与Macro eNB和Local eNB同时保持连接,其控制面连接(SRB1和SRB2)位于Macro eNB,全部或部分用户面承载以及SRB(承载部分信令功能)位于Local eNB,如图17所示,该用户面承载切换流程包括:
步骤S1701、Macro eNB对UE进行测量配置,UE后继根据收到的测量配置信息执行测量;
步骤S1702、在Macro eNB为UE分配的上行资源上,UE上报测量结果。该测量结果将用于辅助Macro eNB进行切换判决;
步骤S1703、Macro eNB进行切换判决。如果Macro eNB决定要进行用户面切换,继续执行后继步骤;
步骤S1704、Macro eNB作为用户面切换的目标eNB,对UE的用户面承载进行接纳;
步骤S1705、接纳成功后,Macro eNB通知Local eNB中止用户面数据传输并删除SRB;
步骤S1706、Local eNB向Macro eNB发送当前数据传输的序列号状态信息(如:未成功发送的下行数据包的序列号,目标eNB可以分配的第一个序列号等)发送给Macro eNB;传输该序列号状态信息是为了保证Macro和LocaleNB所收发的数据的序列号连续,避免丢包事件或重复事件发生;
在完成步骤S1706后,Local eNB向Macro eNB前转尚未成功发送给UE的下行数据和尚未递交给Serving GW的上行数据。该过程与LTE中的数据前转过程类似。
步骤S1707、Macro eNB生成用户面切换信令,发送给UE,该消息中携带:UE在Macro eNB小区的配置信息:MAC,PHY配置,UE在Macro eNB小区的的MAC和PHY配置可能由于用户面切换而发生变化;需要进行数据面切换的承载信息,如DRB ID,LCID等;需要释放的数据面承载的信息,如DRB ID;通知UE删除与local eNB之间SRB的指示。
步骤S1708、UE根据收到用户面切换信令,删除与Local eNB对应的MAC和PHY实体,在与Macro eNB对应的MAC和PHY实体上启用新收到的配置;并将需要切换的承载复用到与Macro eNB对应的MAC和PHY实体上;删除需要释放的承载。并向网络返回用户面切换完成消息。此时UE的所有空口控制面连接和用户面连接均转移到Macro eNB。
步骤S1709、Macro eNB向MME发起路径切换请求,携带目标eNB为各UE EPS承载分别指定的用户面传输层地址(IP地址)和下行GTP隧道标识(TEID);
步骤S1710、MME请求S-GW承载修改请求,携带Macro eNB为各UE EPS承载分别指定的用户面传输层地址(IP地址)和下行GTP隧道标识(TEID);
步骤S1711、S-GW进行路径转换;
步骤S1712、S-GW向MME返回承载修改响应,携带S-GW为各UE EPS承载分别指定的用户面传输层地址(IP地址)和上行GTP隧道标识(TEID);
步骤S1713、MME向Macro eNB返回路径切换响应,携带S-GW为各UEEPS承载分别指定的用户面传输层地址(IP地址)和上行GTP隧道标识(TEID);
至此,路径切换完成。此后,发到UE的下行数据包,S-GW会根据其所属承载将其发送到对应的Macro NB指定的用户面传输层地址(IP地址),并设置下行GTP隧道标识(TEID);对于UE发出的上行数据包,Macro eNB会根据其所属承载将其发送到对应的S-GW指定的用户面传输层地址(IP地址),并设置上行GTP隧道标识(TEID)。
步骤S1714、Macro eNB向Local eNB发送UE上下文释放请求;
步骤S1715、Local eNB释放为切换UE所分配的相关资源。
在上述切换过程完成后,UE的用户面和控制面都切换到了Macro eNB。
在上述过程中,步骤S1707可以发生在步骤S1705和S1706之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小型基站侧的承载管理方法,如图18所示,包括:
步骤S1801、小型基站接收宏基站在确定用户的用户面承载需要切换至小型基站时,向小型基站发送的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中携带该用户需要转移的用户面承载的信息以及该用户在宏基站中的底层配置信息;
步骤S1802、小型基站和宏基站根据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进行用户面承载的转移。
其中,在步骤S1802中,小型基站和宏基站根据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进行用户面承载的转移,具体包括:
小型基站在接收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后,向宏基站发送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响应;使得宏基站根据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响应,将SRB上的承载功能进行分离,根据分离后的承载功能,生成用户面转移信令并发送给用户;以及使得宏基站在确定用户承载转移成功后,进行路径转换和资源释放。
其中,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响应中包括:
允许接纳的用户面承载的信息、拒绝接纳的用户面承载的信息、用户在小型基站小区的底层配置信息以及小型基站小区信息。
在步骤S1802中,进行路径转换和资源释放,具体包括:
小型基站接收宏基站向MME发送路径转换请求后接收并转发的路径转换请求响应;
小型基站根据路径转换请求响应,释放对应的承载,并更新承载的上行GTP隧道标识和传输层地址;
小型基站通知宏基站释放已经转移的用户面承载资源。
对应于实施例二,在小型基站承担全部或部分用户的用户面承载时,若核心网需要进行业务修改,例如进行E-RAB承载添加、修改或删除,则如图19所示,该承载管理方法还包括:
步骤S1901、小型基站接收宏基站接收到来自核心网的用于进行E-RAB承载添加、修改或删除的消息后,发送的承载添加请求消息、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承载删除请求消息;
步骤S1902、小型基站根据该承载添加请求消息、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承载删除请求消息进行用户面承载更新。
其中,在步骤S1902中,小型基站根据该承载添加请求消息、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承载删除请求消息进行用户面承载更新,具体包括:
小型基站根据承载添加请求消息、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承载删除请求消息,更新每个该小型基站的用户面承载的相应参数;
小型基站向相应用户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并接收用户更新用户面配置后返回的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当宏基站接收来自核心网的用于进行E-RAB承载添加、修改或删除的消息,为删除宏基站上的最后一条E-RAB承载的消息时,还包括:宏基站释放用户的RRC连接;
此时,小型基站根据该承载删除请求消息进行用户面承载更新,具体包括:
小型基站根据该承载删除请求消息释放用户的所有承载。
当宏基站接收来自核心网的用于进行E-RAB承载添加、修改或删除的消息,为删除小型基站上的最后一条E-RAB承载的消息,且宏基站上维护有其它E-RAB承载时,小型基站根据该承载删除请求消息进行用户面承载更新,具体包括:
小型基站根据该承载删除请求消息释放用户的所有承载。
对应于实施例三,当用户离开宏基站和小型基站共同覆盖的区域时,通常用户的用户面承载需要从小型基站切换回宏基站,此时,如图20所示,该承载管理方法还包括:
步骤S2001、小型基站接收宏基站在确定用户的用户面承载需要从小型基站切换回自身并接纳用户的用户面承载后,发送的终止用户面数据传输并删除SRB的消息;
步骤S2002、小型基站终止用户面数据传输并删除SRB;
步骤S2003、小型基站根据宏基站在用户面切换及路径转换后发送的资源释放指示,进行资源释放。
其中,在步骤S2002小型基站终止用户面数据传输并删除SRB后,还包括:
小型基站向宏基站发送当前数据传输序列号状态信息;
小型基站向宏基站发送尚未成功发送给用户的下行数据,以及尚未发送给服务网关的上行数据。
在步骤S2003中,小型基站根据宏基站发送的资源释放指示,进行资源释放,具体包括:
小型基站接收宏基站发送的用户上下文释放请求;
小型基站释放为进行用户的用户面承载切换所分配的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还相应提供一种承载管理装置,该装置可以具体为宏基站,如图21所示,包括:
请求发送单元2101,用于在确定用户的用户面承载需要切换至小型基站时,向小型基站发送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中携带该用户需要转移的用户面承载的信息以及该用户在宏基站中的底层配置信息;
承载转移单元2102,用于和小型基站根据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进行用户面承载的转移。
其中,承载转移单元2102具体用于:
接收小型基站在接收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后,发送的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响应;
根据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响应,将SRB上的承载功能进行分离,根据分离后的承载功能,生成用户面转移信令并发送给用户;
在确定用户承载转移成功后,进行路径转换和资源释放。
承载转移单元2102进行路径转换和资源释放,具体包括:
向MME发送路径转换请求;
接收在S-GW完成路径转换后,MME返回的路径转换请求响应;
向小型基站发送路径转换请求响应,使得小型基站根据路径转换请求响应,释放对应的承载,并更新承载的上行GTP隧道标识和传输层地址;
接收小型基站释放已经转移的用户面承载资源的通知消息;
释放已经转移的用户面承载资源。
对应于实施例二,如图22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业务修改单元2103,用于接收来自核心网的用于进行E-RAB承载添加、修改或删除的消息;向小型基站发送承载添加请求消息、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承载删除请求消息,使得小型基站根据该承载添加请求消息、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承载删除请求消息进行用户面承载更新。
对应于实施例三,如图23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承载切换单元2104,用于在确定用户的用户面承载需要从小型基站切换回自身时,接纳用户的用户面承载;通知小型基站终止用户面数据传输并删除SRB;向用户发送用户面切换信令,并接收用户进行用户面切换后返回的用户面切换完成消息;进行路径转换并指示小型基站进行资源释放。
承载切换单元2104通知小型基站终止用户面数据传输并删除SRB后,还包括:
接收小型基站发送的当前数据传输序列号状态信息;
接收小型基站发送的尚未成功发送给用户的下行数据,以及尚未发送给服务网关的上行数据。
承载切换单元2104进行路径转换,具体包括:
向MME发送路径转换请求;
接收在S-GW完成路径转换后,MME返回的路径转换请求响应;
根据路径转换请求响应更新用户面传输层地址、承载的上行GTP隧道标识和传输层地址。
承载切换单元2104指示小型基站进行资源释放,具体包括:
向小型基站发送用户上下文释放请求,使得小型基站释放为进行用户的用户面承载切换所分配的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承载管理装置,该装置可以具体为小型基站,如图24所示,该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2401,用于接收宏基站在确定用户的用户面承载需要切换至小型基站时,发送的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中携带该用户需要转移的用户面承载的信息以及该用户在宏基站中的底层配置信息;
转移单元2402,用于和宏基站根据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进行用户面承载的转移。
其中,转移单元2402具体用于:
在接收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后,向宏基站发送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响应;使得宏基站根据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响应,将SRB上的承载功能进行分离,根据分离后的承载功能,生成用户面转移信令并发送给用户;以及使得宏基站在确定用户承载转移成功后,进行路径转换和资源释放。
转移单元2402进行路径转换和资源释放,具体包括:
接收宏基站向MME发送路径转换请求后接收并转发的路径转换请求响应;
根据路径转换请求响应,释放对应的承载,并更新承载的上行GTP隧道标识和传输层地址;
通知宏基站释放已经转移的用户面承载资源。
对应于实施例二,如图25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业务变更单元2403,用于接收宏基站接收到来自核心网的用于进行E-RAB承载添加、修改或删除的消息后,发送的承载添加请求消息、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承载删除请求消息;根据该承载添加请求消息、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承载删除请求消息进行用户面承载更新。
业务变更单元2403根据该承载添加请求消息、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承载删除请求消息进行用户面承载更新,具体包括:
根据承载添加请求消息、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承载删除请求消息,更新每个该小型基站的用户面承载的相应参数;
向相应用户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并接收用户更新用户面配置后返回的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对应于实施例三,如图26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切换单元2404,用于接收宏基站在确定用户的用户面承载需要从小型基站切换回自身并接纳用户的用户面承载后,发送的终止用户面数据传输并删除SRB的消息;终止用户面数据传输并删除SRB;根据宏基站在用户面切换及路径转换后发送的资源释放指示,进行资源释放。
切换单元2404终止用户面数据传输并删除SRB后,还用于:
向宏基站发送当前数据传输序列号状态信息;
向宏基站发送尚未成功发送给用户的下行数据,以及尚未发送给服务网关的上行数据。
切换单元2404根据宏基站发送的资源释放指示,进行资源释放,具体包括:
接收宏基站发送的用户上下文释放请求;
释放为进行用户的用户面承载切换所分配的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还相应提供一种承载管理***,如图27所示,包括:宏基站2701和小型基站2702,其中:
宏基站2701,用于在确定用户的用户面承载需要切换至小型基站时,向小型基站发送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中携带该用户需要转移的用户面承载的信息以及该用户在宏基站中的底层配置信息;和小型基站根据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进行用户面承载的转移;
小型基站2702,用于接收宏基站发送的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中携带该用户需要转移的用户面承载的信息以及该用户在宏基站中的底层配置信息;和宏基站根据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进行用户面承载的转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承载管理方法、装置及***,宏基站在确定用户的用户面承载需要切换至小型基站时,向小型基站发送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并在该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中携带该用户需要转移的用户面承载的信息以及该用户在宏基站中的底层配置信息,进而宏基站和小型基站即可根据该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进行部分用户面承载的转移,实现了在用户面和控制面分离的网络部署方式下进行承载切换。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47)

1.一种承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宏基站在确定用户的用户面承载需要切换至小型基站时,向所述小型基站发送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中携带该用户需要转移的用户面承载的信息以及该用户在宏基站中的底层配置信息;
所述宏基站和所述小型基站根据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进行用户面承载的转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宏基站和所述小型基站根据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进行用户面承载的转移,具体包括:
所述宏基站接收所述小型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后,向所述宏基站发送的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响应;
所述宏基站根据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响应,将信令无线承载SRB上的承载功能进行分离,根据分离后的承载功能,生成用户面转移信令并发送给所述用户;
宏基站在确定所述用户承载转移成功后,进行路径转换和资源释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响应中包括:
允许接纳的用户面承载的信息、拒绝接纳的用户面承载的信息、所述用户在小型基站小区的底层配置信息以及小型基站小区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基站小区信息具体包括:
小型基站小区的配置信息、小型基站小区为所述用户分配的调度标识以及小型基站小区为所述用户分配的SRB资源信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面转移信令中包括:
小型基站小区的配置信息、小型基站小区为所述用户分配的调度标识、所述用户在所述小型基站小区的配置信息、所述用户在所述宏基站小区的配置信息、需要进行转移的数据面承载信息、需要进行释放的数据面承载信息及需要建立的SRB配置信息。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宏基站确定所述用户承载转移成功,具体包括:
接收到所述用户返回的用户面转移成功消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返回用户面转移成功消息前,还包括:
所述用户根据所述用户面转移信令中的参数,完成对用户面承载和SRB的参数配置;
所述用户维持与宏基站的RRC连接,并接入小型基站;
当所述宏基站将部分用户面承载转移至小型基站时,所述用户同时在宏基站和小型基站上进行用户面的传输,并且用户和宏基站之间保留SRB1、第二信令无线承载SRB2的传输,用户和小型基站之间也进行SRB的传输,当所述宏基站将全部用户面承载转移至小型基站时,所述用户同时在小型基站上进行用户面的传输,并且用户和宏基站之间保留第一信令无线承载SRB1、第二信令无线承载SRB2的传输,用户和小型基站之间也进行SRB的传输,其中,宏基站与所述用户的SRB传输上承载用户移动性管理相关信令,而小型基站与所述用户的SRB传输上只承载小型基站上传输的用户面相关的无线资源管理信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根据所述用户面转移信令中的参数,完成对用户面承载和SRB的参数配置,具体包括:
所述用户收到用户面转移命令后,根据在小型基站小区的配置信息,生成与小型基站对应的媒体介入控制层MAC和物理层PHY实体,并将需要进行用户面转移的用户面承载和新建的SRB复用到该MAC和PHY实体上。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路径转换和资源释放,具体包括:
所述宏基站向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发送路径转换请求;
接收在服务网关S-GW完成路径转换后,所述MME返回的路径转换请求响应;
所述宏基站向所述小型基站发送所述路径转换请求响应;
所述小型基站根据所述路径转换请求响应,释放对应的承载,并更新承载的上行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TP隧道标识和传输层地址;
所述小型基站通知所述宏基站释放已经转移的用户面承载资源;
所述宏基站释放已经转移的用户面承载资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宏基站接收来自核心网的用于进行演进无线接入承载E-RAB承载添加、修改或删除的消息;
所述宏基站向所述小型基站发送承载添加请求消息、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承载删除请求消息,使得所述小型基站根据该承载添加请求消息、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承载删除请求消息进行用户面承载更新。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基站根据该承载添加请求消息、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承载删除请求消息进行用户面承载更新,具体包括:
所述小型基站根据所述承载添加请求消息、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承载删除请求消息,更新每个该小型基站的用户面承载的相应参数;
所述小型基站向相应用户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并接收所述用户更新用户面配置后返回的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宏基站接收的来自核心网的用于进行E-RAB承载删除的消息,为删除宏基站上的最后一条E-RAB承载的消息时,所述宏基站向所述小型基站发送承载删除请求消息,使得所述小型基站根据该承载删除请求消息进行用户面承载更新,具体包括:
所述宏基站向所述小型基站发送承载删除请求消息,使得所述小型基站根据该承载删除请求消息释放所述用户的所有承载,所述宏基站释放所述用户的RRC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宏基站接收的来自核心网的用于进行E-RAB承载删除消息,为删除小型基站上的最后一条E-RAB承载的消息,且所述宏基站上维护有其它E-RAB承载时,所述宏基站向所述小型基站发送承载删除请求消息,使得所述小型基站根据该承载删除请求消息进行用户面承载更新,具体包括:
所述宏基站向所述小型基站发送承载删除请求消息,使得所述小型基站根据该承载删除请求消息释放所述用户的所有承载。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宏基站在确定用户的用户面承载需要从所述小型基站切换回自身时,接纳用户的用户面承载;
宏基站通知小型基站终止用户面数据传输并删除SRB;
宏基站向用户发送用户面切换信令,并接收所述用户进行用户面切换后返回的用户面切换完成消息;
宏基站进行路径转换并指示所述小型基站进行资源释放。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宏基站通知小型基站终止用户面数据传输并删除SRB后,还包括:
所述宏基站接收所述小型基站发送的当前数据传输序列号状态信息;
所述宏基站接收所述小型基站发送的尚未成功发送给用户的下行数据,以及尚未发送给服务网关的上行数据。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面切换信令包括:
用户在宏基站小区的配置信息、需要进行用户面切换的承载信息、需要释放的用户面承载信息以及删除与小型基站之间的SRB的指示。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进行用户面切换,具体包括:
根据收到的用户面切换信令,删除与小型基站对应的MAC和PHY实体;
在与宏基站对应的MAC和PHY实体上根据用户面切换信令进行配置;
将需要切换的用户面承载复用到所述与宏基站对应的MAC和PHY实体上。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宏基站进行路径转换,具体包括:
宏基站向MME发送路径转换请求;
接收在S-GW完成路径转换后,所述MME返回的路径转换请求响应;
所述宏基站根据所述路径转换请求响应更新用户面传输层地址、承载的上行GTP隧道标识和传输层地址。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宏基站指示所述小型基站进行资源释放,具体包括:
所述宏基站向小型基站发送用户上下文释放请求;
小型基站释放为进行用户的用户面承载切换所分配的资源。
20.一种承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小型基站接收宏基站在确定用户的用户面承载需要切换至小型基站时,向所述小型基站发送的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中携带该用户需要转移的用户面承载的信息以及该用户在宏基站中的底层配置信息;
所述小型基站和所述宏基站根据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进行用户面承载的转移。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基站和所述宏基站根据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进行用户面承载的转移,具体包括:
所述小型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后,向所述宏基站发送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响应;使得所述宏基站根据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响应,将信令无线承载SRB上的承载功能进行分离,根据分离后的承载功能,生成用户面转移信令并发送给所述用户;以及使得所述宏基站在确定所述用户承载转移成功后,进行路径转换和资源释放。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响应中包括:
允许接纳的用户面承载的信息、拒绝接纳的用户面承载的信息、所述用户在小型基站小区的底层配置信息以及小型基站小区信息。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路径转换和资源释放,具体包括:
所述小型基站接收所述宏基站向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发送路径转换请求后接收并转发的路径转换请求响应;
所述小型基站根据所述路径转换请求响应,释放对应的承载,并更新承载的上行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TP隧道标识和传输层地址;
所述小型基站通知所述宏基站释放已经转移的用户面承载资源。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小型基站接收所述宏基站接收到来自核心网的用于进行演进无线接入承载E-RAB承载添加、修改或删除的消息后,发送的承载添加请求消息、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承载删除请求消息;
所述小型基站根据该承载添加请求消息、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承载删除请求消息进行用户面承载更新。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基站根据该承载添加请求消息、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承载删除请求消息进行用户面承载更新,具体包括:
所述小型基站根据所述承载添加请求消息、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承载删除请求消息,更新每个该小型基站的用户面承载的相应参数;
所述小型基站向相应用户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并接收所述用户更新用户面配置后返回的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宏基站接收来自核心网的用于进行E-RAB承载删除的消息,为删除宏基站上的最后一条E-RAB承载的消息时,还包括:所述宏基站释放所述用户的RRC连接;
所述小型基站根据该承载删除请求消息进行用户面承载更新,具体包括:
所述小型基站根据该承载删除请求消息释放所述用户的所有承载。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宏基站接收来自核心网的用于进行E-RAB承载删除的消息,为删除小型基站上的最后一条E-RAB承载的消息,且所述宏基站上维护有其它E-RAB承载时,所述小型基站根据该承载删除请求消息进行用户面承载更新,具体包括:
所述小型基站根据该承载删除请求消息释放所述用户的所有承载。
28.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小型基站接收宏基站在确定用户的用户面承载需要从所述小型基站切换回自身并接纳用户的用户面承载后,发送的终止用户面数据传输并删除SRB的消息;
小型基站终止用户面数据传输并删除SRB;
小型基站根据宏基站在用户面切换及路径转换后发送的资源释放指示,进行资源释放。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基站终止用户面数据传输并删除SRB后,还包括:
所述小型基站向所述宏基站发送当前数据传输序列号状态信息;
所述小型基站向所述宏基站发送尚未成功发送给用户的下行数据,以及尚未发送给服务网关的上行数据。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基站根据所述宏基站发送的资源释放指示,进行资源释放,具体包括:
小型基站接收所述宏基站发送的用户上下文释放请求;
小型基站释放为进行用户的用户面承载切换所分配的资源。
31.一种承载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在确定用户的用户面承载需要切换至小型基站时,向所述小型基站发送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中携带该用户需要转移的用户面承载的信息以及该用户在宏基站中的底层配置信息;
承载转移单元,用于和所述小型基站根据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进行用户面承载的转移。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承载转移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小型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后,发送的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响应;
根据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响应,将信令无线承载SRB上的承载功能进行分离,根据分离后的承载功能,生成用户面转移信令并发送给所述用户;
在确定所述用户承载转移成功后,进行路径转换和资源释放。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转移单元进行路径转换和资源释放,具体包括:
向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发送路径转换请求;
接收在服务网关S-GW完成路径转换后,所述MME返回的路径转换请求响应;
向所述小型基站发送所述路径转换请求响应,使得所述小型基站根据所述路径转换请求响应,释放对应的承载,并更新承载的上行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TP隧道标识和传输层地址;
接收所述小型基站释放已经转移的用户面承载资源的通知消息;
释放已经转移的用户面承载资源。
34.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业务修改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核心网的用于进行演进无线接入承载E-RAB承载添加、修改或删除的消息;向所述小型基站发送承载添加请求消息、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承载删除请求消息,使得所述小型基站根据该承载添加请求消息、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承载删除请求消息进行用户面承载更新。
35.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承载切换单元,用于在确定用户的用户面承载需要从所述小型基站切换回自身时,接纳用户的用户面承载;通知小型基站终止用户面数据传输并删除SRB;向用户发送用户面切换信令,并接收所述用户进行用户面切换后返回的用户面切换完成消息;进行路径转换并指示所述小型基站进行资源释放。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切换单元通知小型基站终止用户面数据传输并删除SRB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小型基站发送的当前数据传输序列号状态信息;
接收所述小型基站发送的尚未成功发送给用户的下行数据,以及尚未发送给服务网关的上行数据。
37.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切换单元进行路径转换,具体包括:
向MME发送路径转换请求;
接收在S-GW完成路径转换后,所述MME返回的路径转换请求响应;
根据所述路径转换请求响应更新用户面传输层地址、承载的上行GTP隧道标识和传输层地址。
38.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切换单元指示所述小型基站进行资源释放,具体包括:
向小型基站发送用户上下文释放请求,使得小型基站释放为进行用户的用户面承载切换所分配的资源。
39.一种承载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宏基站在确定用户的用户面承载需要切换至小型基站时,发送的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中携带该用户需要转移的用户面承载的信息以及该用户在宏基站中的底层配置信息;
转移单元,用于和所述宏基站根据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进行用户面承载的转移。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单元具体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后,向所述宏基站发送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响应;使得所述宏基站根据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响应,将信令无线承载SRB上的承载功能进行分离,根据分离后的承载功能,生成用户面转移信令并发送给所述用户;以及使得所述宏基站在确定所述用户承载转移成功后,进行路径转换和资源释放。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单元进行路径转换和资源释放,具体包括:
接收所述宏基站向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发送路径转换请求后接收并转发的路径转换请求响应;
根据所述路径转换请求响应,释放对应的承载,并更新承载的上行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TP隧道标识和传输层地址;
通知所述宏基站释放已经转移的用户面承载资源。
42.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业务变更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宏基站接收到来自核心网的用于进行演进无线接入承载E-RAB承载添加、修改或删除的消息后,发送的承载添加请求消息、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承载删除请求消息;根据该承载添加请求消息、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承载删除请求消息进行用户面承载更新。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变更单元根据该承载添加请求消息、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承载删除请求消息进行用户面承载更新,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承载添加请求消息、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承载删除请求消息,更新每个该小型基站的用户面承载的相应参数;
向相应用户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并接收所述用户更新用户面配置后返回的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44.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切换单元,用于接收宏基站在确定用户的用户面承载需要从所述小型基站切换回自身并接纳用户的用户面承载后,发送的终止用户面数据传输并删除SRB的消息;终止用户面数据传输并删除SRB;根据宏基站在用户面切换及路径转换后发送的资源释放指示,进行资源释放。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终止用户面数据传输并删除SRB后,还用于:
向所述宏基站发送当前数据传输序列号状态信息;
向所述宏基站发送尚未成功发送给用户的下行数据,以及尚未发送给服务网关的上行数据。
46.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根据所述宏基站发送的资源释放指示,进行资源释放,具体包括:
接收所述宏基站发送的用户上下文释放请求;
释放为进行用户的用户面承载切换所分配的资源。
47.一种承载管理***,其特征在于,包括:宏基站和小型基站,其中:
所述宏基站,用于在确定用户的用户面承载需要切换至小型基站时,向所述小型基站发送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中携带该用户需要转移的用户面承载的信息以及该用户在宏基站中的底层配置信息;和所述小型基站根据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进行用户面承载的转移;
所述小型基站,用于接收所述宏基站发送的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中携带该用户需要转移的用户面承载的信息以及该用户在宏基站中的底层配置信息;和所述宏基站根据所述用户面承载转移请求进行用户面承载的转移。
CN201210240260.7A 2012-07-11 2012-07-11 一种承载管理方法、装置及*** Active CN1035469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40260.7A CN103546928B (zh) 2012-07-11 2012-07-11 一种承载管理方法、装置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40260.7A CN103546928B (zh) 2012-07-11 2012-07-11 一种承载管理方法、装置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46928A true CN103546928A (zh) 2014-01-29
CN103546928B CN103546928B (zh) 2017-03-22

Family

ID=49969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40260.7A Active CN103546928B (zh) 2012-07-11 2012-07-11 一种承载管理方法、装置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46928B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8222A (zh) * 2014-03-21 2014-06-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包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202778A (zh) * 2014-08-05 2014-12-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承载接纳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349385A (zh) * 2013-07-26 2015-02-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承载分流场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5188357A1 (zh) * 2014-06-12 2015-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承载切换的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05228263A (zh) * 2014-06-30 2016-0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Drb转换方法及装置
WO2016019833A1 (zh) * 2014-08-08 2016-02-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6061789A1 (zh) * 2014-10-23 2016-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和***
CN105917716A (zh) * 2014-01-30 2016-08-31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双连接操作的***和方法
WO2017054538A1 (zh) * 2015-09-29 2017-04-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及其装置、基站及终端
WO2017107644A1 (zh) * 2015-12-22 2017-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3702422B (zh) * 2012-09-28 2017-06-3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本地承载管理方法及设备
WO2017210941A1 (zh) * 2016-06-08 2017-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用户面承载的方法、装置及***
WO2018059043A1 (zh) * 2016-09-29 2018-04-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用户面功能管理的方法及装置和网元及装置
CN108271433A (zh) * 2016-11-04 2018-07-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报文处理方法及控制面网元、用户面网元
CN108617028A (zh) * 2016-12-30 2018-10-0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承载的方法和***
CN109314907A (zh) * 2016-06-30 2019-02-05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控制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10995773A (zh) * 2016-05-24 2020-04-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QoS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11954266A (zh) * 2014-06-23 2020-11-1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双连接中分割承载的数据分配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6992A (zh) * 2008-08-19 2010-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释放方法和***、基站、服务网关和移动性管理网元
CN102348244A (zh) * 2010-08-03 2012-0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蜂窝通信***、终端在小区间切换的方法及宏基站
CN103517357A (zh) * 2012-06-28 2014-01-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6992A (zh) * 2008-08-19 2010-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释放方法和***、基站、服务网关和移动性管理网元
CN102348244A (zh) * 2010-08-03 2012-0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蜂窝通信***、终端在小区间切换的方法及宏基站
CN103517357A (zh) * 2012-06-28 2014-01-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Cited By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2422B (zh) * 2012-09-28 2017-06-3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本地承载管理方法及设备
CN104349385A (zh) * 2013-07-26 2015-02-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承载分流场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4349385B (zh) * 2013-07-26 2018-01-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承载分流场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5917716B (zh) * 2014-01-30 2020-03-17 夏普株式会社 用户设备、演进节点b及其方法
CN105917716A (zh) * 2014-01-30 2016-08-31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双连接操作的***和方法
CN103888222B (zh) * 2014-03-21 2017-09-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包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0154533B2 (en) 2014-03-21 2018-12-11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Data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3888222A (zh) * 2014-03-21 2014-06-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包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5188357A1 (zh) * 2014-06-12 2015-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承载切换的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05409285B (zh) * 2014-06-12 2019-1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承载切换的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05409285A (zh) * 2014-06-12 2016-03-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承载切换的设备和控制方法
US10264501B2 (en) 2014-06-12 2019-04-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earer handover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US10660006B2 (en) 2014-06-12 2020-05-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earer handover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CN111954266A (zh) * 2014-06-23 2020-11-1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双连接中分割承载的数据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11954266B (zh) * 2014-06-23 2024-04-0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双连接中分割承载的数据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5228263B (zh) * 2014-06-30 2020-05-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Drb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05228263A (zh) * 2014-06-30 2016-0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Drb转换方法及装置
US10278115B2 (en) 2014-08-05 2019-04-30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Bearer admission control method and bearer admission control apparatus
CN104202778A (zh) * 2014-08-05 2014-12-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承载接纳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6019789A1 (zh) * 2014-08-05 2016-02-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承载接纳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6019833A1 (zh) * 2014-08-08 2016-02-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300438A (zh) * 2014-10-23 2019-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和***
WO2016061789A1 (zh) * 2014-10-23 2016-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和***
US11758609B2 (en) 2014-10-23 2023-09-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KR20170070233A (ko) * 2014-10-23 2017-06-21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무선 자원 제어(rrc) 메시지 처리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US11076443B2 (en) 2014-10-23 2021-07-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KR101900356B1 (ko) 2014-10-23 2018-09-19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무선 자원 제어(rrc) 메시지 처리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RU2679537C2 (ru) * 2014-10-23 2019-02-11 Хуавэ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обработки сообщения управления радиоресурсами rrc
US10257881B2 (en) 2014-10-23 2019-04-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5723801A (zh) * 2014-10-23 2016-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和***
JP2017536035A (ja) * 2014-10-23 2017-11-30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無線リソース制御rrcメッセージ処理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CN105723801B (zh) * 2014-10-23 2019-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和***
WO2017054538A1 (zh) * 2015-09-29 2017-04-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及其装置、基站及终端
WO2017107644A1 (zh) * 2015-12-22 2017-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
US11240724B2 (en) 2016-05-24 2022-02-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handover
CN110995773A (zh) * 2016-05-24 2020-04-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QoS控制方法及设备
US10869242B2 (en) 2016-06-08 2020-12-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ser plane bearer setup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9314889B (zh) * 2016-06-08 2021-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用户面承载的方法、装置及***
CN109314889A (zh) * 2016-06-08 2019-0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用户面承载的方法、装置及***
US11399328B2 (en) 2016-06-08 2022-07-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ser plane bearer setup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WO2017210941A1 (zh) * 2016-06-08 2017-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用户面承载的方法、装置及***
CN109314907A (zh) * 2016-06-30 2019-02-05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控制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WO2018059043A1 (zh) * 2016-09-29 2018-04-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用户面功能管理的方法及装置和网元及装置
CN107888498A (zh) * 2016-09-29 2018-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用户面功能管理的方法及装置和网元及装置
CN108271433A (zh) * 2016-11-04 2018-07-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报文处理方法及控制面网元、用户面网元
CN108271433B (zh) * 2016-11-04 2021-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报文处理方法及控制面网元、用户面网元
CN108617028B (zh) * 2016-12-30 2020-10-0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承载的方法和***
CN108617028A (zh) * 2016-12-30 2018-10-0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承载的方法和***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46928B (zh) 2017-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46928A (zh) 一种承载管理方法、装置及***
US10925106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nd user terminal supporting dual connectivity
KR102345399B1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데이터 전송 장치
CN105659688B (zh) 用于在异构网络中执行与无线电链路故障有关的操作的方法和设备
JP6844649B2 (ja) 第1の無線局、制御プレーン機能ノード、及びこれらの方法
EP2903348A1 (en) Local bearer management method and device
CN102098676B (zh) 一种实现完整性保护的方法、装置和***
CN110072261A (zh) 无线电通信***、无线电站、无线电终端和通信控制方法
EP2947950A2 (en) Network access system and method
EP2887751B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backhaul link, and proxy device
CN106332155B (zh) 无线接入网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和ip报文处理方法
CN101425959A (zh) 一种承载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2238757B (zh) 一种通过专用数据无线承载进行前转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3517357B (zh) 一种进行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CN103874151A (zh) 分层组网时的承载转移方法和设备
CN103582124A (zh) 一种业务建立的方法、***和设备
CN103702422A (zh) 一种本地承载管理方法及设备
CN105557035A (zh) 处于双重连接的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流的设置或修改
CN108781403A (zh) 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空口配置方法和无线通信***
CN104105132A (zh) 一种控制参数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EP3570579A1 (en) Base station supporting distributed multiple scenes, cre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storage medium
CN102164364A (zh) 一种gtp-u隧道错误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4138295A1 (zh)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设备
CN102340887B (zh) 一种利用数据无线承载建立s1/x2接口的方法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1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