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22960A - 骑乘型车辆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骑乘型车辆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22960A
CN103422960A CN2013101200369A CN201310120036A CN103422960A CN 103422960 A CN103422960 A CN 103422960A CN 2013101200369 A CN2013101200369 A CN 2013101200369A CN 201310120036 A CN201310120036 A CN 201310120036A CN 103422960 A CN103422960 A CN 1034229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plate
mentioned
muffler
recess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200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22960B (zh
Inventor
涉木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4229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29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229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29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3/00Other pro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00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method of silencing
    • F01N1/08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method of silencing by reducing exhaust energy by throttling or whirling
    • F01N1/089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method of silencing by reducing exhaust energy by throttling or whirling using two or more expansion chambers in se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 F01N13/14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having thermal ins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260/00Exhaust treating devices having provis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1N2260/20Exhaust treating devices having provis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heat or sound protection, e.g. using a shield or specially shaped outer surface of exhaust dev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450/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fitting, inserting or repairing different elements
    • F01N2450/2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fitting, inserting or repairing different elements by bolts, screws, rivet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骑乘型车辆的***装置(30),其具有覆盖***主体(35)的外侧面的第1护板(70)和配置于该第1护板的外侧面的第2护板(80),该第1护板和第2护板(80)是适用于与从内燃机(8)延伸出的排气管(23)相连接的上述***主体的防热用护板,上述第1护板和第2护板通过接合安装于上述***主体,第1护板和第2护板向***主体的安装作业容易。上述第1护板形成得比上述第2护板大,并且具有沿着上述第2护板的外周形状包围该第2护板的面积大的凹部(71),上述第2护板以其外周缘(81)与上述面积大的凹部的内周壁保持规定间隔地与该内周壁相接近的方式没入配置于上述凹部内。

Description

骑乘型车辆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骑乘型车辆的***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骑乘型车辆的***装置,公知有具有覆盖***主体的外侧面的第1护板和从外侧方覆盖第1护板的下部的第2护板的***装置。在该以往技术中,是将第1护板和第2护板通过接合而安装在设于***主体的托架的结构。在该结构中,能削减连结部件的部件个数。但是,在上述结构中,由于是接合,因此,在将第1护板和第2护板向***主体的托架安装时,必须一边按压各护板一边进行安装,以避免形成于各护板上的共通的连结孔从规定的位置错位,因此,难以进行安装作业。另外,在上述以往技术中,也能将第1护板和第2护板通过衬垫预先做成小组状态地进行作业,但是在安装衬垫时,也要一边按压各护板一边进行衬垫的安装作业,以避免形成于各护板上的共通的连结孔从规定的位置错位,因此,作业效率降低(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7005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提供第1护板和第2护板向***主体的安装作业容易的***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成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涉及一种骑乘型车辆的***装置(30),其具有覆盖***主体(35)的外侧面的第1护板(70)和配置于该第1护板(70)的外侧面的第2护板(80),该第1护板(70)和第2护板(80)是适用于与从内燃机(8)延伸出的排气管(23)相连接的上述***主体(35)的防热用护板,上述第1护板(70)和第2护板(80)通过接合安装于上述***主体(35),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护板(70)形成得比上述第2护板(80)大,并且具有沿着上述第2护板(80)的外周形状包围该第2护板(80)的第1凹部(71),
在将上述第1护板(70)及第2护板(80)安装于上述***主体(35)的状态下,上述第2护板(80)以其外周缘(81)与上述第1凹部(71)的内周壁(72)保持规定间隔(s)地与该内周壁(72)相接近的方式没入配置于上述第1凹部(71)内。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以技术方案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的***装置(30)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护板(70)及第2护板(80)上形成有进行向上述***主体(35)的接合的连结孔(75、85),上述第1护板(70)及第2护板(80)通过贯穿于上述连结孔(75、85)的弹性构件(60)安装于上述***主体(35),在上述弹性构件(60)上形成有夹持上述第1护板(70)及第2护板(80)的凸缘部(61)。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以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所述的骑乘型车辆的***装置(30)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以在覆盖上述***主体(35)的外侧面的第1护板(70)的外侧的面与第2护板(80)的与该外侧的面相对的内侧的面之间形成有规定的空间(90)的方式,配置第2护板(80)。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以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3中任一项所述的骑乘型车辆的***装置(30)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上述护板(70、80)沿上述***主体(35)的外周面形成,上述第1护板(70)的上述第1凹部(71)的上下的内周壁(72)与该第1凹部(71)的底壁(73)所成的角(θ)为锐角。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以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4中任一项所述的骑乘型车辆的***装置(30)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护板(70)的连结孔(75)的周围形成有从上述第1凹部(71)的底壁(73)进一步凹陷的第2凹部(74),在上述第2护板(80)的连结孔(85)的周围形成有与上述第2凹部(74)重合地嵌合于该第2凹部(74)内的第3凹部(84)。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以技术方案5所述的骑乘型车辆的***装置(30)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在将上述***装置(30)安装于车辆的状态下,在上述第1护板(70)的上述第2凹部(74)与上述第2护板(80)的上述第3凹部(84)中的至少第3凹部(84)的下部的、包含成为最低位的部位的附近,形成有排水孔(91)。
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以技术方案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的***装置(30)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在将***装置(30)安装于车辆的状态下,在包围上述第2护板(80)的第1护板(70)的上述第1凹部(71)的下部的、包含成为最低位的部位的附近,形成有排水孔(92)。
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以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5中任一项所述的骑乘型车辆的***装置(30)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护板(70)和第2护板(80)为树脂制的构件,上述连结孔(75、85)形成于上述护板(70、80)的前后,该前后的连结孔(75、85)中的、至少前后任一个连结孔形成为长孔形状。
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以技术方案8所述的骑乘型车辆的***装置(30)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结孔(75、85)在上述护板(70、80)的前后各形成于一处,前后的连结孔(75、85)中的仅前后任一个连结孔形成为上述长孔形状。
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以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5中任一项所述的骑乘型车辆的***装置(30)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以包围上述第2护板(80)的第1护板(70)的上述第1凹部(71)与上述第2护板(80)的外周缘(81)之间为非接触的方式,配置上述第2护板(80)。
技术方案11所述的发明以技术方案3所述的骑乘型车辆的***装置(30)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护板(80)由具有透光性的树脂制的构件构成,并且仅在上述第2护板(80)的与上述第1护板(70)的外侧的面相对的内侧的面涂敷着色涂料。
技术方案12所述的发明以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5中任一项所述的骑乘型车辆的***装置(30)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体(35)具有将该***主体(35)内分隔为多个膨胀室的隔壁(43、44)、支承于该隔壁(43、44)且连接于上述排气管(23)的导入管(45)及连通管(52、53)、焊接于***主体(35)的外侧面的护板安装用托架(55),使将上述护板安装用托架(55)向上述***主体(35)焊接的焊接部(57)位于相对于上述隔壁(43、44)沿前后方向分开的位置,并且使连结上述护板(70、80)的位置(58)位于相对于上述焊接部(57)沿前后方向分开的位置。
发明效果
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通过将第1护板(70)和第2护板(80)通过接合安装于***主体(35)上能削减零件个数,且在接合时能利用形成于第1护板(70)的第1凹部(71)的内周壁限制第2护板(80)相对于第1护板(70)的错位,容易将第1护板(70)和第2护板(80)保持于规定位置,因此,能提高第1护板(70)及第2护板(80)向***主体(35)的安装的作业性。并且,在将第1护板(70)和第2护板(80)向***主体(35)安装的状态下,使第2护板(80)的外周缘相对于第1护板(70)的第1凹部(71)的内周壁保持规定的间隔地与该第1凹部(71)相接近,因此,能增加第1护板(70)和第2护板(80)的一体感,能提高外观性。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能将第1护板(70)和第2护板(80)预先做成小组状态,能容易进行向***主体(35)的安装。另外,在将弹性构件(60)安装于连结孔(75、85)时,容易将第1护板(70)和第2护板(80)保持为规定的位置关系,也能容易地进行弹性构件(60)的安装。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通过在上述第1护板(70)的外侧的面与第2护板(80)的内侧的面之间形成空间(90)能确保隔热性,从而能提高隔热效果。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即使在第1护板(70)和第2护板(80)形成为沿着***主体(35)的外周面弯曲的形状的情况下,也能明确第1护板(70)和第2护板(80)的相互的位置关系而容易保持于正确的位置。
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能明确第1护板(70)和第2护板(80)的相互的位置关系而保持于正确的位置。
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中,在连结孔(85)的周围形成第3凹部(84)的情况下,来自外部的雨水、污垢等不易积存于第3凹部(84)内,能提高排出性,且能保持外观性良好的状态。
在技术方案7的发明中,在第1护板(70)形成包围第2护板(80)的第1凹部(71)的情况下,雨水、污垢不易积存,能提高排出性。
在技术方案8的发明中,第1护板(70)和第2护板(80)均为树脂制,在形成有多个连结孔(75、85)时,能利用长孔吸收各护板的尺寸误差,能容易地进行接合、第2护板(80)向第1护板(70)的第1凹部(71)内的配置。
在技术方案9的发明中,能利用长孔吸收各个护板(70、80)的尺寸误差,且不将长孔增加到必要以上,从而在将护板(70、80)安装于***主体(35)之后,能使第2护板(80)向第1护板(70)的收纳状态良好,能提高外观性。
在技术方案10的发明中,能提高进入第1护板(70)的外侧的面与第2护板(80)的内侧的面之间的来自外部的雨水、污垢的排出性。并且,相对于内燃机的振动等,第1护板(70)的第1凹部(71)和第2护板(80)的外周缘(81)不易干涉。
在技术方案11的发明中,由于不对第2护板(80)的暴露于外部的面进行着色涂装,因此,相对于弹起的石头等的外部因素,能保护第2护板(80)的涂装面,能维持良好的外观状态。另外,在进行了着色涂装的第2护板(80)的内侧的面与第1护板(70)的外侧的面之间形成有空间(90),能隔离涂装面免受接近于***主体(35)的第1护板(70)的热影响,因此,能降低涂装的劣化。
在技术方案12的发明中,在离开因热传导容易变高温的隔壁(43、44)的位置焊接护板安装托架(55),并且使护板连结位置(58)也处于离开上述焊接位置(57)的位置,从而能降低通过连结构件(64)传导的对护板(70、80)的热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骑乘型车辆的后部的右视图。
图2是上述车辆的***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上述***装置的俯视图及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车辆后部的***装置和其周边的放大图。
图5是图4的Ⅴ―Ⅴ剖视图。
图6是图4的Ⅵ―Ⅵ剖视图。
图7是第1护板的右视图及剖视图。
图8是第2护板的右视图及剖视图。
图9是第1护板的第2实施方式的右视图及剖视图。
符号说明
8内燃机,23排气管,30***装置,35***主体,43前部隔壁,44后部隔壁,45导入管,52第1连通管,53第2连通管,55护板安装用托架,57托架的脚的焊接部,58护板安装孔,60衬垫,61衬垫的凸缘部,70第1护板,71第1凹部,72第1凹部的内周壁,73第1凹部的底壁,74第2凹部,75第1护板的连结孔,80第2护板,81第2护板的外周缘,84第3凹部,85第2护板的连结孔,90隔热空间,91排水孔,92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机动两轮车1的后部的右视图。该车辆的框架由主架2和副架3构成,该主架2从能转向地支承前叉的头管两分叉后向下方垂下并向后方延伸,在其后端向后上倾斜,该前叉用于轴支承前轮,该副架3架设于上述头管和上述主架2的后上部。上述主架2用其上部支承头盔收纳部4、燃料箱5和乘车用座垫6。
该机动两轮车1的动力装置7是内燃机8和动力传递装置9的一体型动力装置。内燃机8是强制空冷式1气缸内燃机,位于车辆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动力传递装置9由V形带式无级变速器和减速齿轮机构构成,与内燃机8的左侧相连接,在车辆1的左侧到达后方。车辆1的后轮10结合于动力传递装置9的最后部的旋转轴。该动力装置7借助连杆11能自由摆动地支承于车辆1的主架2。在动力传递装置9的后部和支架2之间夹装有后减震器12。动力传递装置9的上部在后轮的左侧设有空气滤清器13。在空气滤清器13上通过空气滤清器连结管14连结有节气门体15,该节气门体15通过具有燃料喷射装置16的吸气管17与内燃机8的气缸部18相连接。
图1表示内燃机8和***装置30。在内燃机8的曲轴箱20的右侧的护罩21的中央设有空气进入口22,利用设于该空气进入口22的内侧的风扇吸引外气,向气缸部18的外周的护罩21的内侧输送,冷却气缸部18。从内燃机8的气缸部18向下方延伸的排气管23向后方弯折,与***装置30相连。***装置30通过***支承构件31与曲轴箱20的后部相连结并被支承。***装置30与动力装置7一起摆动。在曲轴箱20的后部、上述***支承构件31的前侧能看见***于曲轴箱20的油位计24的头部。
图2是上述***装置30的分解立体图。***装置30由***主体35、焊接于该***主体35的前侧上部的***支承构件31、焊接于该***主体侧面的护板安装用托架55和安装于该托架上的第1护板70及第2护板80构成,并且,作为连结上述构件的部件,由衬垫60、卡圈62、连结用螺栓64及焊接螺母59构成。上述连结用螺栓64与焊接于上述托架55的护板安装孔58的背面的焊接螺母59螺合连结。在***主体35的前部连接有排气管23。上述护板70、80用于防止高温的***主体35给乘员的脚部带来的热影响。
图3是上述***装置30的图。图3的(a)是俯视图。在图3的(a)中,表示了***主体35除去了壳体36的上半部而能看见内部的图。图3的(b)是图3的(a)的B-B剖视图,图3的(c)是图3的(a)的C-C剖视图。在图3的(a)中,用箭头F、L、R表示前方、左方、右方的方向。上述箭头F不是车辆1的前方,而是将***主体35的轴线方向的前侧表示为前方F。在图3的(b)、(c)中,用箭头Up、L、R表示上方、左方、右方的方向。上述箭头Up表示与***主体35的轴线正交的上方为上方Up。
在图3中,***装置30主要由***主体35和两张护板70、80构成。壳体36的圆筒部37为双重构造,由圆筒部外板38和圆筒部内板39构成。在上述外板38和内板39之间填充有作为吸音材料的玻璃纤维40。在圆筒部37的前端焊接有近似圆锥形的前部帽41,在圆筒部37的后端焊接有由球面的一部分构成的后部帽42。***主体35的内部被前部隔壁43和后部隔壁44划分为3个膨胀室,它们从前起依次命名为第1室C1、第2室C2、第3室C3。
贯穿***主体35的前部帽41的顶部地设有导入管45。导入管45由前部连接管46、大径的催化剂收容管47、后部连接管48、弯曲管49及直管50构成。前部连接管46从前部帽41向前方突出,与从内燃机8的气缸部18延伸的排气管23结合。排气经由前部连接管46通过催化剂收容管47、经由后部连接管48、弯曲管49、直管50被向第2室C2导入。导入管45自身经由第1室C1、第2室C2、第3室C3在第2室C2开口。排气在通过催化剂收容管47时吸收除去有害物质。
被放出到第2室C2的排气经由设于后部隔壁44的中央部的贯通孔51向第3室C3放出。被放出到第3室C3的排气经由第1连通管52通过后部隔壁44和前部隔壁43向第1室C1输送。被输送到第1室C1的排气经由第2连通管53通过前部隔壁43、后部隔壁44和后部帽42向外部放出。在排气通过上述路径而进行膨胀收缩的过程中消除排气音。
在图3的(a)中,在***主体35的右侧部借助护板安装用托架55安装有护板70、80。上述托架55通过将板金弯折而制作成,其脚56焊接于***主体35,在上述托架55的前后的端部借助连结用螺栓64安装有由第1护板70和第2护板80构成的护板。
在图3中,上述前部隔壁43、后部隔壁44由于来自导入管45、连通管52、53的热传导而成为高温。***主体35的圆筒部37的与这些隔壁43、44相接的部分也成为高温。为了尽量避免该高温通过托架55、连结用螺栓64传递至护板70、80,使隔壁43、44的位置与托架55的焊接部57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分离。另外,上述焊接部57的位置和该安装托架55的前后的保护安装孔58的位置也在前后方向上分离。上述各部的彼此的热传导的距离增大,利用空冷的效果,能防止护板70、80的温度上升。
图4是图1所述的车辆后部的***装置30及其周边的放大图,图5是图4的Ⅴ―Ⅴ剖视图。图6是图4的Ⅵ―Ⅵ剖视图。如图5、图6所示,图4所示的***支承构件31由一对的板金构成,在下部具有凸缘部32。***支承构件31的凸缘部32与***主体35的接触部焊接在一起。如图4所示,***支承构件31与曲轴箱20的后部利用连接螺栓33连接在一起。
图7是第1护板70的图,图7的(a)是第1护板70的右视图,图7的(b)是图7的(a)的B-B剖视图,图7的(c)是图7的(a)的C-C剖视图。图8是第2护板80的图,图8的(a)是第2护板80的右视图,图8的(b)是图8的(a)的B-B剖视图,图8的(c)是图8的(a)的C-C剖视图。第1护板70和第2护板80均为树脂制的构件。两构件均将远离***主体35的一侧的面称作外侧的面,将接近***主体35的一侧的面称作内侧的面来进行区分。图7的(a)、图8的(a)表示各护板的外侧的面。
在图7中,在第1护板70的中央部设有从外侧看沿前后方向较长且面积较大的凹部71。以下,将该凹部71称作第1凹部71。该第1凹部71是用于保持间隔(s)地包围并收容第2护板80的凹部。在上述第1凹部71中的前后两个部位设有底面积较小的浅的凹部74。以下,将该凹部74称作第2凹部74。在各个第2凹部74的中央设有连结孔75。前侧的连结孔75为正圆,但后侧的连结孔75为沿第1护板70的长度方向较长的长孔。
在图8中,在第2护板80的中央部设有从外侧看沿前后方向细长的凹部82,在凹部82中设有沿前后方向细长的孔83。该孔83是空气流通用的孔,具有降低第2护板80及其内侧空间的温度上升的效果。在上述沿前后方向细长的凹部82的前方和后方设有底面积较小的稍深的凹部84。以下,将该凹部84称作第3凹部84。在各个第3凹部84的中央设有连结孔85。前侧的连结孔85为正圆,但后侧的连结孔85为沿第2护板80的长度方向较长的长孔。
上述第2护板80是嵌合于上述第1护板70的第1凹部71的构件,如图7的(b)、(c)及图8的(b)、(c)所示,第2护板80以在第1护板70的第1凹部71的内周壁72与第2护板80的外周缘81之间保持一些间隔(s)的方式,嵌入第1护板70的第1凹部71。第2护板80没入第1护板70的第1凹部71内,第2护板80的外周缘81的顶端部位于比第1护板70的内周壁72的顶部靠近第1凹部71的底壁73的位置。因此,不易从间隔(s)的间隙进入雨水、污垢。由于以使第1护板70的包围第2护板80的第1凹部71的内周壁72及底壁73与第2护板80的外周缘81的顶端部之间非接触的方式配置上述第2护板,因此,能吸收第1护板70和第2护板80的尺寸误差,并且能提高进入第1护板70和第2护板80之间的来自外部的雨水、污垢的排出性。另外,相对于内燃机的振动等,第1护板(70)的第1凹部(71)与第2护板(80)的外周缘(81)不易干涉。
在图7的(b)、(c)及图8的(b)、(c)中,以在第1护板70的外侧的面和第2护板80的与该外侧的面相对的内侧的面之间形成有隔热空间90的方式配置第2护板80。由此,能提高隔热效果。
在图7的(b)、(c)中,第1护板70沿着圆筒状的***主体35的外周面形成,因此,以与***主体35的外周面同样的形状弯曲。特别是上述第1护板70的第1凹部71的底壁73如上述那样弯曲。第1护板70的上述第1凹部71的上下的内周壁72与该凹部71的底壁73所成的角(θ)形成为锐角。在图中,上述角(θ)仅示出图7的(b)中的一处,在其他部分省略图示,但第1护板70的上述第1凹部71的上下的内周壁72与该凹部71的底壁73所成的角(θ)均为锐角。由此,第1护板70和第2护板80的位置关系明确,更容易保持位置关系。
在图7的(b)、(c)、图8的(b)、(c)中,在上述第1护板70的连结孔75的周围形成有上述第2凹部74,在上述第2护板80的连结孔85的周围形成有嵌合于上述第2凹部74内的第3凹部84。第2护板80的第3凹部84的底部的突出侧的面抵接于第1护板的第2凹部74的底部。在该状态下,两护板的各连结孔的位置几乎重合。由此,更容易保持第1护板70和第2护板80的相互的位置关系。
在图4及图7的(a)、图8的(a)中,在上述第1护板70的连结孔75周围的第2凹部74与上述第2护板80的连结孔85周围的第3凹部84,在将上述***装置30安装于车辆的状态下的下部形成有排水孔91(也参照图6)。由此,雨水、污垢等不易积存,能提高排出性,能保持外观性良好的状态。另外,该排水孔91最好设于第1护板的第2凹部74和第2护板的第3凹部84中的至少第3凹部(84)的下部的包含成为最低位的部位的附近。
在图4及图7的(a)中,在将上述***装置30安装于车辆的状态下的第1护板70的第1凹部71的成为最低位的部位形成有排水孔92(也参照图5)。由此,在第1护板70的第1凹部71,雨水、污垢不易积存,能提高排出性。另外,上述排水孔92的位置最好为第1护板的第1凹部71的成为最低位的部位的附近。
在第2护板80由具有透光性的树脂制的构件构成的情况下,仅在第2护板80的与第1护板70的外侧的面相对的内侧的面涂敷着色涂料。在第2护板80的暴露于外侧的面未进行着色涂装,因此,相对于弹起的石子等的外界因素,能保护第2护板80的涂装面,能维持良好的外观状态。另外,由于在第2护板80的进行了着色涂装的内侧的面与第1护板70的外侧的面之间形成有隔热空间90,因此,能使涂装面免受***主体35的热影响,能降低涂装劣化。
图6表示护板70、80的安装方法。在上述第1护板70和第2护板80上形成有进行接合的连结孔75、85(图7、图8),第1护板70和第2护板80借助贯穿于上述连结孔75、85的衬垫60一体化。上述衬垫60是在两端具有夹持上述第1护板70和第2护板80的凸缘部61的弹性构件(也参照图2)。由此,能将第1护板70和第2护板80预先做成小组状态,因此,能容易向***主体35安装。另外,在将第2个衬垫60安装于连结孔75、85时,容易将第1护板70和第2护板80保持为规定的位置关系,能容易地进行第2个衬垫60的安装。
在上述衬垫60的中心孔从外侧的面***金属制的卡圈62。卡圈62在筒部的一端具有凸缘部63,卡圈62的凸缘部63抵接于衬垫60的凸缘部61。在该状态下,将连结用螺栓64***卡圈62的中心孔,使其与第1护板70和第2护板80一起抵接于托架55,将连结用螺栓64***安装孔58,并拧入焊接螺母59进行连结。在图6中,托架55的安装孔58和焊接螺母59的位置设定为使连结用螺栓64的中心线65朝向外上方。由于连结用螺栓64的中心线65朝向外上方,因此,护板70、80的安装作业容易。
护板70、80的前侧的连结孔75、85为正圆,利用通常的作业容易使该前侧的连结孔75、85与托架55的前侧的安装孔58对齐。护板70、80的后侧的连结孔75、85为长孔,因此,在连结了前侧之后要连结后侧时,即使护板70、80的后侧的连结孔75、85与托架55的后侧的安装孔58由于制作误差而在长度方向上产生一些偏差,偏差也能被吸收,能进行连结用螺栓64的接合。另外,利用长孔也容易将第2护板80配置于第1护板70的第1凹部71内的适当的位置。另外,前后的连结孔的其中一个为长孔即可,另一个为正圆的连结孔。
在安装护板70、80时,利用正圆的连结孔75、85将第2护板80收容并定位于第1护板70,在连结之后,利用长孔的连结孔75、85进行最终的连结。能利用长孔的连结孔吸收各个护板70、80的尺寸误差,利用正圆的连结孔进行定位,因此,在将护板70、80向***主体35安装的状态下,能使第2护板80向第1护板70的收容良好,能耐提高外观性。
第1护板70和第2护板80借助托架55通过接合安装于***主体35上,因此,能削减零件个数,且在接合时容易将第1护板70和第2护板80的相互位置予先保持为规定位置,能提高护板70、80向***主体35的安装的作业性。
图9是第1护板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图9的(a)是第2实施方式的第1护板100的右视图,图9的(b)是图9的(a)的B-B剖视图,图9的(c)是图9的(a)的C-C剖视图。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沿着***主体35的外表面弯曲的第1护板100的基板部101,在包围第2护板80的位置立设有壁体102,壁体102的内侧形成为收容第2护板80的面积较大的凹部104。上述壁体102的上下的内周壁103与该凹部104的底壁105即基板部101所成的角(θ)形成为锐角。除了形成上述壁体102之外的结构作用与图7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护板70的结构作用相同。

Claims (12)

1.一种骑乘型车辆的***装置(30),其具有覆盖***主体(35)的外侧面的第1护板(70)和配置于该第1护板(70)的外侧面的第2护板(80),该第1护板(70)和第2护板(80)是适用于与从内燃机(8)延伸出的排气管(23)相连接的上述***主体(35)的防热用护板,上述第1护板(70)和第2护板(80)通过接合安装于上述***主体(35),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护板(70)形成得比上述第2护板(80)大,并且具有沿着上述第2护板(80)的外周形状包围该第2护板(80)的第1凹部(71),
在将上述第1护板(70)及第2护板(80)安装于上述***主体(35)的状态下,上述第2护板(80)以其外周缘(81)与上述第1凹部(71)的内周壁(72)保持规定间隔(s)地与该内周壁(72)相接近的方式,没入配置于上述第1凹部(7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车辆的***装置(30),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护板(70)及第2护板(80)上形成有进行向上述***主体(35)的接合的连结孔(75、85),上述第1护板(70)及第2护板(80)通过贯穿于上述连结孔(75、85)的弹性构件(60)安装于上述***主体(35),在上述弹性构件(60)上形成有夹持上述第1护板(70)及第2护板(80)的凸缘部(6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乘车辆的***装置(30),其特征在于,
以在覆盖上述***主体(35)的外侧面的第1护板(70)的外侧的面与第2护板(80)的与该外侧的面相对的内侧的面之间形成有规定的空间(90)的方式,配置第2护板(8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骑乘车辆的***装置(30),其特征在于,
上述护板(70、80)沿上述***主体(35)的外周面形成,上述第1护板(70)的上述第1凹部(71)的上下的内周壁(72)与该第1凹部(71)的底壁(73)所成的角(θ)形成为锐角。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骑乘车辆的***装置(30),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护板(70)的连结孔(75)的周围形成有从上述第1凹部(71)的底壁(73)进一步凹陷的第2凹部(74),在上述第2护板(80)的连结孔(85)的周围形成有与上述第2凹部(74)重合地嵌合于该第2凹部(74)内的第3凹部(8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骑乘车辆的***装置(30),其特征在于,
在将上述***装置(30)安装于车辆的状态下,在上述第1护板(70)的上述第2凹部(74)与上述第2护板(80)的上述第3凹部(84)中的至少第3凹部(84)的下部的、包含成为最低位的部位的附近,形成有排水孔(9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车辆的***装置(30),其特征在于,
在将上述***装置(30)安装于车辆的状态下,在包围上述第2护板(80)的第1护板(70)的上述第1凹部(71)的下部的、包含成为最低位的部位的附近,形成有排水孔(92)。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骑乘车辆的***装置(30),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护板(70)和第2护板(80)为树脂制的构件,上述连结孔(75、85)形成于上述护板(70、80)的前后,该前后的连结孔(75、85)中的、至少前后任一个连结孔形成为长孔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骑乘车辆的***装置(30),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结孔(75、85)在上述护板(70、80)的前后各形成于一处,前后的连结孔(75、85)中的仅前后任一个连结孔形成为上述长孔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骑乘车辆的***装置(30),其特征在于,
以包围上述第2护板(80)的第1护板(70)的上述第1凹部(71)与上述第2护板(80)的外周缘(81)之间为非接触的方式,配置上述第2护板(80)。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骑乘车辆的***装置(30),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护板(80)由具有透光性的树脂制的构件构成,并且仅在上述第2护板(80)的与上述第1护板(70)的外侧的面相对的内侧的面涂敷着色涂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骑乘车辆的***装置(30),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体(35)具有将该***主体(35)内分隔为多个膨胀室的隔壁(43、44)、支承于该隔壁(43、44)且连接于上述排气管(23)的导入管(45)及连通管(52、53)、焊接于***主体(35)的外侧面的护板安装用托架(55),使将上述护板安装用托架(55)向上述***主体(35)焊接的焊接部(57)位于相对于上述隔壁(43、44)沿前后方向分开的位置,并且使连结上述护板(70、80)的位置(58)位于相对于上述焊接部(57)沿前后方向分开的位置。
CN201310120036.9A 2012-05-18 2013-04-09 骑乘型车辆的***装置 Active CN1034229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14427A JP5827595B2 (ja) 2012-05-18 2012-05-18 鞍乗型車両のマフラー装置
JP2012-114427 2012-05-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2960A true CN103422960A (zh) 2013-12-04
CN103422960B CN103422960B (zh) 2015-08-12

Family

ID=47900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20036.9A Active CN103422960B (zh) 2012-05-18 2013-04-09 骑乘型车辆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2664761B1 (zh)
JP (1) JP5827595B2 (zh)
CN (1) CN103422960B (zh)
BR (1) BR102013011825B1 (zh)
ES (1) ES2546532T3 (zh)
MY (1) MY18537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1725A (zh) * 2016-11-26 2017-02-15 赵寰 一种可调节高度并具有自锁装置的加力扩散器
CN107429594A (zh) * 2015-03-05 2017-12-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具备氧传感器的排气装置
CN110319082A (zh) * 2018-03-30 2019-10-11 株式会社本田阿克塞斯 固定结构
CN110537007A (zh) * 2017-03-27 2019-12-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用内燃机的排气装置
CN110821624A (zh) * 2018-08-10 2020-02-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式车辆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78583B2 (ja) 2014-08-28 2018-08-22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排気チャンバ
JP6612969B2 (ja) * 2016-03-17 2019-12-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マフラー
US10974783B2 (en) 2018-08-17 2021-04-13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LLC Exhaust shield assembly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05959A (ja) * 2003-09-30 2005-04-21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マフラカバー構造
US6964801B1 (en) * 1997-01-10 2005-11-15 Dan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heat shield and heat shield produced by this method
CN1704567A (zh) * 2004-06-01 2005-12-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用排气消音器装置
JP2009052441A (ja) * 2007-08-24 2009-03-12 Toyota Motor Corp 排気浄化装置
CN201358832Y (zh) * 2009-03-03 2009-12-09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排气管的隔热防护装置
CN201461053U (zh) * 2009-07-14 2010-05-12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发动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03925A (ja) * 2000-04-21 2001-10-31 Taiwan Sanyo Kisha Kogyo Kofun Yugenkoshi 自動二輪車のマフラー構造
JP4700586B2 (ja) * 2006-10-06 2011-06-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排気装置
JP2009264293A (ja) * 2008-04-25 2009-11-12 Yamaha Motor Co Ltd 車両およびマフラープロテクタユニット
JP2012254750A (ja) * 2011-06-10 2012-12-27 Yamaha Motor Co Ltd マフラープロテクタ及び鞍乗型車両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64801B1 (en) * 1997-01-10 2005-11-15 Dan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heat shield and heat shield produced by this method
JP2005105959A (ja) * 2003-09-30 2005-04-21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マフラカバー構造
CN1704567A (zh) * 2004-06-01 2005-12-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用排气消音器装置
JP2009052441A (ja) * 2007-08-24 2009-03-12 Toyota Motor Corp 排気浄化装置
CN201358832Y (zh) * 2009-03-03 2009-12-09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排气管的隔热防护装置
CN201461053U (zh) * 2009-07-14 2010-05-12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发动机***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9594A (zh) * 2015-03-05 2017-12-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具备氧传感器的排气装置
CN107429594B (zh) * 2015-03-05 2019-11-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具备氧传感器的排气装置
CN106401725A (zh) * 2016-11-26 2017-02-15 赵寰 一种可调节高度并具有自锁装置的加力扩散器
CN110537007A (zh) * 2017-03-27 2019-12-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用内燃机的排气装置
CN110537007B (zh) * 2017-03-27 2021-07-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用内燃机的排气装置
US11408313B2 (en) 2017-03-27 2022-08-09 Honda Motor Co., Ltd. Exhaust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of saddled vehicle
CN110319082A (zh) * 2018-03-30 2019-10-11 株式会社本田阿克塞斯 固定结构
CN110319082B (zh) * 2018-03-30 2022-01-04 株式会社本田阿克塞斯 固定结构
CN110821624A (zh) * 2018-08-10 2020-02-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式车辆的***
CN110821624B (zh) * 2018-08-10 2021-11-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式车辆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02013011825A2 (pt) 2015-06-30
EP2664761A1 (en) 2013-11-20
JP2013241856A (ja) 2013-12-05
EP2664761B1 (en) 2015-08-12
MY185370A (en) 2021-05-11
BR102013011825B1 (pt) 2021-08-03
JP5827595B2 (ja) 2015-12-02
ES2546532T3 (es) 2015-09-24
CN103422960B (zh) 2015-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22960A (zh) 骑乘型车辆的***装置
AU2005201864B2 (en) Exhaust device for vehicle engine
CN104691672A (zh) 跨骑式车辆
EP2112344B1 (en) Vehicle and muffler protector unit
CN102700658A (zh) 骑乘式车辆
US9889736B2 (en) Exhaust structure for compact vehicle
JP2006069503A (ja) 鞍乗型車両
EP1921287B1 (en) Vehicle
US8210302B2 (en) Layout structure for canister in vehicle
US10392071B2 (en) Electric component support structure for saddle ride vehicle
CN102562246A (zh) 车辆的***安装结构及具备该结构的跨乘式四轮车
JP2009234422A (ja) 鞍乗り型車両
US20150101576A1 (en)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CN101468694B (zh) 摩托车
CN101468710B (zh) 消音器保护器和跨乘式车辆
ITUB20153696A1 (it) Struttura di montaggio di componenti elettrici per un veicolo del tipo a sella.
US11566546B2 (en) Exhaust muffler structure
KR101170507B1 (ko) 자동차의 연료탱크 보호용 프로텍터
US7775321B2 (en) Muffler structure
US9428238B2 (en) Body frame structure for saddle type vehicle
EP3073087B1 (en) Silencer
US8443927B2 (en) Exhaust device of vehicle and straddle-type four-wheeled vehicl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CN203740056U (zh) 跨乘式车辆的防护单元
CN104421085A (zh) 跨乘式车辆的燃料供给***
US8910472B2 (en) Utility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