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8241A - 电力供给设备、电力供给方法、逆变器以及电动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电力供给设备、电力供给方法、逆变器以及电动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8241A
CN103368241A CN201310109429XA CN201310109429A CN103368241A CN 103368241 A CN103368241 A CN 103368241A CN 201310109429X A CN201310109429X A CN 201310109429XA CN 201310109429 A CN201310109429 A CN 201310109429A CN 103368241 A CN103368241 A CN 1033682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power
storage device
electrical storage
electric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0942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8241B (zh
Inventor
菅野直之
今村典俊
熊谷英治
梅津浩二
南淳志
安田正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Northeast China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682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82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82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82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50Charging stations characterised by energy-storage or power-generation means
    • B60L53/51Photovoltaic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50Charging stations characterised by energy-storage or power-generation means
    • B60L53/53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3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in response to network capac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5/00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nergy stored within a vehicle to a power network, i.e. vehicle-to-grid [V2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 H02J3/1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by switching loads on to, or off from, network, e.g. progressively balanced load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H02J3/32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the battery being on-board an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 e.g. vehicle to grid arrangements [V2G], power aggregation, use of the battery for network load balancing, coordinated or cooperative battery 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70Interactions with external data bases, e.g. traffic cent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2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 H02J2300/24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8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wind energ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10/0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 H02J2310/40The network being an on-board power network, i.e. within a vehicle
    • H02J2310/48The network being an on-board power network, i.e. within a vehicle for electric vehicles [EV] or hybrid vehicles [HEV]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10/0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 H02J2310/5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for selectively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loads
    • H02J2310/56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for selectively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lo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 upon which the selective controlling is based
    • H02J2310/58The condition being electrica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10/0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 H02J2310/5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for selectively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loads
    • H02J2310/56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for selectively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lo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 upon which the selective controlling is based
    • H02J2310/58The condition being electrical
    • H02J2310/60Limit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the network or in one section of the network, e.g. load shedding or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02B70/3225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6Power conversion electric or electronic aspe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7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i.e. smartgrids as interface for battery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EV] or hybrid vehicles [HE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12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equipment for energy generation units, e.g. distributed energy generation [DER] or load-side generation
    • Y04S10/126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equipment for energy generation units, e.g. distributed energy generation [DER] or load-side generation the energy generation units being or involving electric vehicles [EV] or hybrid vehicles [HEV], i.e. power aggregation of EV or HEV, vehicle to grid arrangements [V2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22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42Home applian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30/00Systems supporting specific end-user applications in the sector of transportation
    • Y04S30/10Systems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 Y04S30/12Remote or cooperative char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供给设备、电力供给方法、逆变器以及电动车辆。其中,该电力供给设备包括:蓄电装置;以及控制部,被配置为根据峰值移位命令、负载电力、蓄电装置的剩余容量中的至少一个,控制蓄电装置的输出与外部电力***的电力彼此混合的处理,其中,在混合处理中形成交流电。在电力供给设备进一步包括发电设备时,控制将发电设备的输出、蓄电装置的输出以及外部电力***的电力彼此混合的处理。

Description

电力供给设备、电力供给方法、逆变器以及电动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能够利用来自外部电力***的交流(AC)电力和蓄电装置的输出电力的电力供给设备、其中所使用的电力供给方法、用于其中的逆变器、以及包括其的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在由于事故等引起外部电力***(称为“商用电源、电网等等”)的电力供给量减少时,或者电力需求季节性增大时,在某些情况,人们担心对于电力供给量的电力需求增大,从而造成突然断电。此外,据推测,暴雨或闪电等灾难会造成断电。
迄今为止,众所周知,在发生电力故障(例如,断电)时,使用不间断电源(UPS)将电力提供至***设备(例如,计算机)。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号2011-045176中公开了这种技术。然而,现有UPS是在短时间断电内有效并且临时将电力提供给计算机和***设备的这样一种设备。因此,在发生长时间大规模断电时,现有UPS不足以提供家用电力。此外,产生以下问题:现有UPS在断电时运行,并且(例如)在家庭内的外部电力***使用量减少的应用中不能使用现有UPS。
近年来,容量更大的家用蓄电装置已经投入实际应用中。利用家用蓄电装置,从而可在断电时确保电力供给,并且可减少电力需求和外部电力***的电力使用量。例如,人们希望通过蓄电装置减少为了补偿电力不足而来自外部电力***的交流电的供给。此外,人们担心家用电力需求增大从而超过与电力提供商签订的合约电力,因此操纵断路器切断电力。在这种情况下,提供来自蓄电装置的输出电力,从而能够避免发生家用电力超过合约电力的情况。
日本专利特开号2011-223731描述了将外部电力***的交流电提供给负载的***与输出交流电的***(其中,由逆变器将来自蓄电装置的输出电力转换成该交流电)互相切换。而且,日本专利特开号2011-083060描述了来自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力与来自蓄电装置的输出电力彼此混合,并且输出所产生的输出电力。
此外,近年来,在很多情况下,在家庭内安装使用来自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等的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设备。可利用从这种发电设备输出的发电电力对蓄电装置充电。在太阳能发电***的情况下,广泛使用购买***,在该***中,电力提供商购买所生成的电力。将购买***分成用于购买太阳能发电的全部电量的全量购买***以及用于购买过剩的电力(称为“剩余电力”)的购买***,其中,通过从太阳能发电的电量中减去消耗的电量而获得该剩余的电量。剩余电力购买***为现有的日本***。
因此,由太阳能发电***生成的电力的应用,包括:太阳能发电***生成的电力与家用电力的***电力一起使用的应用、太阳能发电***生成的电力用于为蓄电装置充电的应用、以及太阳能发电***生成的电力经历用于进行电力销售的逆电力流的应用。而且,在相关技术中,日本专利特开号2011-172334描述了根据电池的剩余容量、负载使用的电力模式、以及发电估计模式,限制电池的充电电流值,据此,防止利用来自过充电电流值的电流对电池充电。
发明内容
虽然日本专利特开号2011-083060描述了来自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力与蓄电装置中形成的电力彼此混合,并且将所产生的电力提供给负载,但是并未描述积极地控制混合比率。即,对于蓄电装置,虽然剩余容量较少但是仍进行放电时,蓄电装置遭受过度放电,从而损坏电池。此外,在外部电力***和蓄电装置结合使用的情况下,人们担心家用电力增大到超过电力供给商签订的合约电力时,需要将来自蓄电装置的输出电力提供到负载。这样,不能按照对待来自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力相同的方式来对待外部电力***的交流电。
而且,虽然日本专利特开号2011-172334描述了由外部电力***和发电设备为蓄电装置充电,但是未描述有关如何使用外部电力***和发电设备两者进行充电的控制。
本公开期望提供一种电力供给设备、一种用于其中的电力供给方法、一种用于其中的逆变器、以及一种包括其的电动车辆,其中,该电力供给设备能够适当地控制外部电力***的交流电和蓄电装置的输出电力彼此混合时的混合处理,并且还能够由外部电力***和发电设备(例如,太阳能电池)适当地为蓄电装置充电。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力供给设备,包括:蓄电装置;以及控制部,被配置为根据峰值移位命令、负载电力、以及所述蓄电装置的剩余容量中的至少一个对蓄电装置的输出和外部电力***的电力彼此混合的处理进行控制,其中,在混合处理中形成交流电。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力供给方法,包括:执行用于将蓄电装置的输出和外部电力***的电力彼此混合的处理,从而输出交流电;以及根据峰值移位命令、负载电力、以及所述蓄电装置的剩余容量中的至少一个控制混合处理中的混合比率。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逆变器,其中,将由外部电力***的电力形成的直流电与来自蓄电装置的直流电彼此混合,并且将所产生的电力提供给逆变器,从而形成交流电。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包括:转换器,被配置为从蓄电装置接收电力,并将电力转换成用于电动车辆的驱动力;以及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有关蓄电装置的信息,执行有关车辆控制的信息处理,其中,所述电动车辆执行用于将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和外部电力***的电力彼此混合的混合处理,从而输出交流电,并且所述电动车辆根据负载电力以及所述蓄电装置的剩余容量控制混合处理中的混合比率。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力供给设备,包括:连接部,被配置为将外部电力***和发电设备彼此连接;蓄电装置;以及控制部,被配置为对用于根据峰值移位命令、负载电力、以及所述蓄电装置的剩余容量中的至少一个将所述发电设备的输出、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以及所述外部电力***的电力彼此混合的处理进行控制,其中,在混合处理中形成交流电。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包括:转换器,被配置为从蓄电装置接收电力,并且将电力转换成用于所述电动车辆的驱动力;以及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有关所述蓄电装置的信息执行有关车辆控制的信息处理,其中,所述电动车辆执行用于将发电设备的输出、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以及外部电力***的电力彼此混合的处理,从而输出交流电,并且所述电动车辆根据负载电力以及所述蓄电装置的剩余容量来控制混合处理中的混合比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外部电力***的交流电和蓄电装置的输出电力彼此混合,据此,吸收房屋内(室内)负载的突然变化,从而能够使外部电力***的交流电的使用大致恒定。结果,能够降低合约电力,从而能够抑制电力费用的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力供给设备的配置的方框图;
图2为用于解释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力供给设备的操作中的第一操作模式的方框图;
图3为用于解释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力供给设备的操作中的第二操作模式的方框图;
图4为用于解释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力供给设备的操作中的第三操作模式的方框图;
图5为用于解释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力供给设备的操作中的第四操作模式的方框图;
图6为用于解释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力供给设备的操作中的第五操作模式的方框图;
图7为用于解释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力供给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8为用于解释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操作模式的实例的示图;
图9为用于解释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操作模式的实例的示图;
图10为用于解释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操作模式的实例的示图;
图11为用于解释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四操作模式的实例的示图;
图12为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力供给设备的配置的方框图;
图13为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力供给设备的配置的方框图;
图14为解释用于确定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力供给设备中是否存在光伏(PV)发电和商用电力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5为解释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不存在PV发电时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6为解释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存在PV发电时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7为解释用于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力供给设备中的(PV发电+充电优先模式)的处理的示图;
图18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解释用于逆电力流优先模式的处理的示图;
图19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解释用于(PV发电+峰值移位模式)的处理的示图;
图20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解释用于(PV发电+没有商用电力时的模式)的处理的示图;
图21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解释用于(PV发电+放电优先模式)的处理的示图;
图22为示出了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方框图;
图23为解释应用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力供给设备的第一应用实例的示意图;
图24A到24F分别为解释应用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力供给设备的第一应用实例的示意图;
图25为解释应用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力供给设备的第二应用实例的示意图;以及
图26为解释应用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力供给设备的第三应用实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后文中描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要注意的是,虽然下面描述的实施方式为本公开合适的实例,从而在以下描述中加入技术上优选的各种限制,但是,本公开的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除非描述了限制本公开的作用。
将按照以下顺序描述本公开。
<1.第一实施方式>
<2.第一实施方式>
<3.第一实施方式>
<4.应用实例>
<5.变形例>
<1、第一实施方式>
[电力供给设备的配置]
现在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力供给设备(电源***)。通过配电电网和电网(均未显示),将电力提供商的发电厂产生的电力提供给家庭的电能表。而且,将交流电从电能表提供到图1中所示的外部电力***的(商用电力)输入端子1。要注意的是,虽然将对家用电力控制进行描述,但是只要区域是除了家庭以外也按照电力供给布置的区域(诸如多个家庭(社区)、建筑物或工厂),那么本公开就可用于该区域。
通常,通过引线将电力线从室外配电线路引入建筑物,并且电力线与电能表连接。配电盘与电能表的输出侧连接。电子设备连接至从配电盘中延伸的室内配线。例如,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力供给设备设置在电能表和配电盘之间。在普通房屋的情况下,采用单相三线***,并且使用由一根中央中线和两根电压线构成的三根电线。通过使用中线和一根电压线可利用100V的电压,通过使用两根电压线可利用200V的电压。要注意的是,本公开也可用于单相双线***。
通过开关SW1和SW2,将商用电力提供给交流电源端子2。在某些情况下,开关SW1为配电盘的断路器。室内电网与交流电源端子2连接。例如,虽然未显示,但是将交流电提供给分配盘(包括配电盘)。而且,通过源自分配盘的电力线以及插座,将电力提供给电子设备组内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组的实例为空调、冰箱、照明装置、洗衣机、电视机等等。
通过开关SW1,将商用电力提供给AC-DC(交流-直流)转换器3。AC-DC转换器3将商用电力转换成直流电力。将来自AC-DC转换器3的直流输出电力提供给DC-AC逆变器4。DC-AC逆变器4形成交流电,其具有与商用电力相同的电平和频率。通过开关SW3,将来自DC-AC逆变器4的交流输出电力送至交流电源端子2。根据控制信号,分别控制开关SW1、SW2、以及SW3,以便开启或关断。
蓄电装置,例如,电池模块6,通过充电电路5连接在AC-DC转换器3的输出侧与DC-AC逆变器4的输入侧之间。就电池模块6而言,能够使用以下结构,其中,例如,8个圆柱形锂离子二次电池彼此并联连接以便构成电池块,进而16个电池块彼此串联连接以便容纳在同一外壳内。电池模块6的其他实例为双电荷层、大容量电容器等等。通过充电电路5,利用来自AC-DC转换器3的直流输出电力对电池模块6进行充电。要注意的是,电池模块6并不限于固定式电池模块,也可为用于电动车辆内的电池模块。
通过用作放电电路的升压电路7,将来自电池模块6的直流输出电力提供给DC-AC逆变器4。升压电路7对来自电池模块6的直流输出电压进行升压。可由升压电路7将更高的电压输入到DC-AC逆变器4,从而能够增强DC-AC转换的效率。例如,DC-DC转换器可用作升压电路7。要注意的是,并非必须设置升压电路7,而是仅仅需要为电池模块6设置放电路径。
设置用于控制电源***的控制器8。控制器8主要包括电池管理单元(BMU)和能量管理单元(EMU)10,其中,电池管理单元控制电池模块6的充电/放电,能量管理单元接收有关负载侧的信息并且生成将操作模式切换成另一种操作模式的控制信号。BMU 9和EMU 10分别包括微控制单元,并且BMU 9和EMU 10之间进行通信。
BMU 9监视电池模块6的状态(剩余容量、电池电压、电池温度等等)。因此,BMU 9对充电电路5和升压电路7进行控制使得进行适当的充电/放电操作。将BMU 9获取的有关电池模块6的剩余容量的信息发送给EMU 10,并且将该信息用于切换EMU 10的操作模式。EMU 10控制开关SW1、SW2、以及SW3,从而控制AC-DC转换器3和DC-AC逆变器4。要注意的是,例如,根据针对电路的操作电源的开启/关闭来控制电路。
向EMU 10发出峰值移位命令(peak shift command)。在室内消耗的电力的总电力(负载电力)变得较大的时区内自动发出峰值移位命令。可替换地,也可在用户设置的时区内发出该峰值移位命令。或者,可设置用于监视室内电力的监视部,并且在几乎所有室内电力超过预定的电力时可发出峰值移位命令。作为一个实例,在人们担心室内电力超过与电力提供商签订的合约电力时,发出峰值移位命令。此外,也可根据电力行业公司发出的限电命令,发出峰值移位命令。要注意的是,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了彼此分开设置的BMU 9和EMU 10,但是由一个微计算机等等也可以实现将BMU 9和EMU 10彼此相结合。
[操作模式]
在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根据控制器8所进行的控制,能够产生以下操作模式(运行模式)。
第一操作模式:如图2中所示,仅仅将经过AC-DC转换器3和DC-AC逆变器4所形成的商用电力AC1提供给负载。而且,利用从AC-DC转换器3输出的直流电源DC1的电对电池模块6进行充电。开启开关SW1和SW3,并且断开开关SW2。此外,开启充电电路5并且关闭升压电路7。在以下描述中,第一操作模式称为“充电优先模式”。
第二操作模式:如图3中所示,由经过AC-DC转换器3和DC-AC逆变器4所形成的商用电力AC1与电池模块6的输出经升压之后经过DC-AC逆变器4所形成的交流电AC2彼此混合。基于直流信号,在AC-DC转换器3的输出侧进行混合。开启开关SW1和SW3,并且断开开关SW2。此外,关闭充电电路5并且开启升压电路7。在以下描述中,第二操作模式称为“充电优先混合模式”。
第三操作模式:如图4中所示,仅仅使用来自电池模块6的输出。来自电池模块6的输出进行升压之后由DC-AC逆变器4形成的交流电AC2用作交流电源输出。在第三操作模式中,执行与UPS中的操作相同的操作,并且第三操作模式为在断电等等时有效的操作模式。而且,不限于断电阶段,在利用较为便宜的电力(例如,夜间电力)对电池模块6充电时,在某些情况下,根据放电命令以第三操作模式运行。开启开关SW1和SW3,并且断开开关SW2。此外,关闭AC-DC转换器3和充电电路5,并且开启DC-AC逆变器4和升压电路7。在以下描述中,第三操作模式称为“放电优先模式”。
第四操作模式:如图5中所示,第四操作模式为以下操作模式,其中,根据负载电力,存在充电优先模式和放电优先模式两者。即,预先设置阈值电力。在负载电力小于阈值电力时,仅仅将经过AC-DC转换器3和DC-AC逆变器4所形成的商用电力AC1提供给负载。而且,利用来自AC-DC转换器3的直流输出DC1对电池模块6进行充电。另一方面,在负载电力等于或大于阈值电力时,商用电力AC1以及电池模块6的输出经升压之后经过DC-AC逆变器4所形成的交流电AC2彼此混合。基于直流信号,在AC-DC转换器3的输出侧进行混合。开启开关SW1和SW3,并且断开开关SW2。此外,在充电优先模式中,开启充电电路5并且关闭升压电路7。在放电优先混合模式中,关闭充电电路5并且开启升压电路7。在以下描述中,第四操作模式称为“峰值移位模式”。
第五操作模式:如图6中所示,第五操作模式为以下操作模式,其中,将输入商用电力AC0原样地提供至交流电源端子2。开启开关SW1和SW2,并且断开开关SW3。将单独电路的操作状态设为开启状态(ONstate)。在以下描述中,第五操作模式称为“旁路模式”。在检测到某种异常时,操作模式自动切换成旁路模式。而且,在解决了某种异常时,操作模式自动返回到原先的操作模式。
作为旁路模式的变化,可进行电池模块的更换和用于维护风扇的检查等等的维修旁路模式。维修旁路模式为以下操作模式,其中,关闭用于单独部分(例如,AC-DC转换器3、DC-AC逆变器4、充电电路5、以及升压电路7)的电源,并且将输入商用电力AC0原样地送至交流电源端子2。
[由控制器进行的控制]
为了将上述操作模式切换成另一种操作模式,控制器8根据图7中所示的流程图进行控制。电池模块6的剩余容量用作操作模式切换的一个因素。在图7中,用电荷状态(SOC)的形式表示电池模块6的剩余容量。作为一个实例,将Cap1、Cap2、以及Cap3设为针对剩余容量的阈值。在这种情况下,保持(Cap3>Cap1>Cap2(或Cap2’))的关系。阈值Cap2和阈值Cap2’可为相同的值或者可彼此不同。此外,旁路模式(包括旁路维修模式)为检测到***异常或者进行维修时执行的一种运行模式。因此,图7中省略了针对旁路模式的几个预定处理。而且,在图7中也省略了由于检测到断电从而操作模式成为放电优先模式时预定的几个处理。
例如,将阈值Cap3设为80%,并且剩余容量等于或大于阈值Cap3的情况表示剩余容量充足。而且,例如,将阈值Cap2设为30%,并且剩余容量等于或小于阈值Cap2的情况表示剩余容量不足,因此禁止放电。将有关剩余容量的信息从BMU 9传输到EMU 10。
步骤S1的处理,当开始进行操作时,该操作进入步骤S2的处理,以便进行确定。
步骤S2的处理:确定电池模块6的剩余容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阈值Cap1。
步骤S31的处理:在电池模块6的剩余容量小于阈值Cap1时,确定是否已经接收到峰值移位命令(包括是否正在接收峰值移位命令)。
步骤S32的处理:在已经接收到峰值移位命令时,操作进入暂时待机的处理(步骤S32的处理),并且执行步骤S31的确定处理。此时,由于剩余容量更少,所以仅仅将从商用电力中形成的交流电提供给负载。
步骤S21的处理:在尚未接收到峰值移位命令时,由于需要对电池模块6充电,所以操作模式变成充电优先模式。
步骤S3的处理:确定是否已经接收到峰值移位命令。
步骤S4的处理:在确定已经接收到峰值移位命令时,操作模式成为峰值移位模式。
步骤S5的处理:确定是否已经接收到峰值移位解除命令。例如,在由家用控制器的个人计算机预先设置的电力需求为较大的时区内发出峰值移位命令,并且在经过该时区之后解除该峰值移位命令。如果确定已经接收到峰值移位解除命令,那么操作返回到步骤S2的处理(开始)。
步骤S6的处理:在尚未接收到峰值移位解除命令时,确定剩余容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阈值Cap2。在确定剩余容量等于或大于阈值Cap2时,操作返回到步骤S4的处理(峰值移位模式)。
步骤S7的处理:当步骤S6内的处理中确定剩余容量小于阈值Cap2时,需要立即对电池模块6充电。然而,如果依然在执行峰值移位模式,那么在操作模式进行至充电优先模式时峰值增大。因此,确定是否已经接收到峰值移位解除命令。在确定已经接收到峰值移位解除命令时,操作返回到步骤S21的处理(充电优先模式),并且对电池模块6充电。
步骤S23的处理:当步骤S7的处理确定尚未接收到峰值移位解除命令时,设置暂时待机。此时,由于剩余容量更小,所以仅仅将从商用电力中形成的交流电提供给负载。在这种情况下,操作模式可切换成旁路模式,从而输出交流电。
步骤S24的处理:在步骤S23的处理完成暂时待机之后,确定负载电力是否小于预先设置的阈值电力L1。在负载电力小于阈值电力L1时,操作返回到步骤S4的处理(峰值移位模式)。另一方面,在负载电力等于或大于阈值电力L1时,操作返回到步骤S7的处理(确定是否接收到峰值移位解除命令)。
步骤S21的处理:在步骤S2的处理确定剩余容量小于阈值Cap1时,由于需要对电池模块6充电,所以操作模式进入充电优先模式。继续执行充电优先模式,直到确定剩余容量等于或大于阈值Cap1。
步骤S11的处理:在步骤S3的处理中确定尚未接收到峰值移位命令时,确定剩余容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阈值Cap3或者是否已经接收到放电命令。在确定剩余容量小于阈值Cap3或尚未接收到放电命令时,操作进入步骤S21的处理(充电优先模式)。
步骤S12的处理:在确定剩余容量等于或大于阈值Cap3或者已经接收到放电命令时,操作模式或是进入放电优先模式或是进入放电优先混合模式。由用户、电力公司等等适当地选择放电优先模式或放电优先混合模式中的哪一个。
步骤S13的处理:确定剩余容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阈值Cap2’。在确定剩余容量等于或大于阈值Cap2’时,继续执行放电优先模式。另一方面,在确定剩余容量小于阈值Cap2’时,操作进入步骤S21的充电优先模式的处理。
[充电优先模式的实例]
现在参考图8描述充电优先模式的一个实例。在充电优先模式中,如先前参考图2所述,将商用电力AC1提供给负载,并且利用从商用电力中形成的直流电力DC1对电池模块6充电。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利用较为便宜的电力(例如,夜间电力)对电池模块6充电。
在图8中,横坐标轴表示负载电力(kW)的变化。而且,在负载电力变化时,纵坐标轴表示商用电源的输出电力(kW)、逆变器的输出电力(kW)、以及电池模块6的输出电力(kW)的变化。此外,连接圆点的直线表示商用电力AC1的变化。连接三角形点的直线表示DC-AC逆变器4的输出电力(交流输出电力)的变化。而且,连接方形点的直线表示电池模块6的输出电力的变化。逆变器的输出电力变成通过将输入电力与逆变器的效率(小于1)相乘所获得的值。在电池模块6的输出电力变化时,电力移动到负侧,这表示电池模块6充电。这也适用于图9到11中进行的描述,后文中会进行描述。要注意的是,控制器8的EMU 10将图8到11以曲线图形式表示的控制表保持在其内,并且根据负载、参照该控制表来控制模式切换等等。
图8中所示的实例为以下实例,其中,以2.5kVA的商用电力运行,并且剩余容量(SOC)为50%。在本文中,以2.5kVA的商用电力运行,这表示电压恒定为100V并且将商用电源的电流选择为高达25A。在商用电源的电流高达25A之前,商用电力对应于负载电力增大,并且以给定电力对电池模块6充电。在负载侧输出变成预定的电力(例如,输入电力高达25A)时,针对电池模块6的充电量逐渐减小,并且商用电力并不增大。虽然在实例中,利用最大的商用电力进行控制,但是可适当地设置在哪个阶段进行控制。
[放电优先混合模式的实例]
现在参考图9描述放电优先混合模式的一个实例。在放电优先混合模式中,如上面参考图3所述,商用电力AC1以及从电池模块6的输出中形成的交流电力AC2彼此混合。
图9中所示的实例为以下实例,其中,以2.5kVA的商用电力运行,并且剩余容量(SOC)为50%。此外,将商用电力与交流电力的比率设为50%。DC-AC逆变器4的输出电力成为通过将商用电力和交流电力彼此相加所获得的值,并且对应于负载电力的增大,商用电力和交流电力均增大。要注意的是,50%的混合比率仅仅为一个实例,因此可适当地设置该混合比率。基于电池模块6的剩余容量,设置混合比率。因此,在电池模块6的剩余容量更少时,从电池模块6的输出中形成的交流电力的比率相应地变小。
[放电优先模式的实例]
现在参考图10描述放电优先模式的一个实例。在放电优先模式中,如上面参考图4所述,仅仅将从电池模块6的输出中形成的交流电力AC2作为交流电力提供给负载。在放电优先模式中,仅仅输出电池模块6的输出电力。放电优先模式在功能上与所谓的UPS相同,并且能够在断电阶段提供电力。此外,为了利用便宜电力(例如,夜间的电力)对电池模块6充电,操作模式切换成放电优先模式,而不限于断电阶段。图10中所示的实例为以下实例,其中,以2.5kVA的商用电力运行,并且剩余容量(SOC)为80%。在这种情况下,将商用电力设为0,从而电池模块6的放电电力变成100%。
[峰值移位模式的实例]
现在参考图11描述峰值移位模式的一个实例。上面参考图5所述的峰值移位模式为以下操作模式,在该操作模式中,对应于负载电力,存在充电优先模式和放电优选混合模式两者。
图11中所示的实例为以下实例,其中,以2.5kVA的商用电力运行,并且剩余容量(SOC)为50%。此外,在放电优先混合模式中,将商用电力与交流电力的比率设为50%。即,在负载电力等于电力L1(其作为预先设置的阈值)之前,连续地将操作模式设为充电优先模式。在负载电力超过作为阈值的电力L1时,操作模式切换成放电优选混合模式。作为一个实例,阈值电力L1例如设为1.75kW的50%的值(0.88kW)。
此外,在充电优先模式中,在输入电力等于预定的值之前,商用电力增大,从而与负载电力对应,并且利用给定电力对电池模块6充电。在负载电力等于预定的电力时,针对电池模块6的充电量逐渐减小,并且商用电力并不增大。在负载电力超过阈值电力L1,从而操作模式进入放电优先混合模式中时,商用电力以及从电池模块6的输出中形成的交流电力彼此混合。对应于电池模块6的剩余容量,设置混合比率。
<2.第二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商用电力与电池模块6的交流输出电力彼此混合时,在AC-DC转换器3和DC-AC逆变器4之间混合直流信号。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力供给设备中,如图12中所示,混合交流信号。
通过开关SW1、电压检测器11、频率/相位检测器12、开关SW2,商用电力与来自开关SW3的输出电力混合,并且将所产生的混合输出电力送至交流电源端子2。通过升压电路7,将电池模块6的直流输出电力提供给DC-AC逆变器4。而且,通过开关SW3,DC-AC逆变器4的输出直流电力与商用电力混合。
来自频率/相位检测器12的检测输出提供给DC-AC逆变器4,从而从DC-AC逆变器4中生成的交流电力在频率和相位上与商用电力一致。DC-AC逆变器4例如由锁相环(PLL)、脉冲发生器以及变压器构成。将商用电力提供给PLL,从而由PLL生成与商用电力同相的脉冲信号。此外,由于将来自电压检测器11的检测输出提供给DC-AC逆变器4,所以即使商用电力的电压电平变化时,也能够预先设置混合比率。
<3.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描述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商用电力与来自电池模块的输出电力彼此混合,并且以所产生的混合电力运行。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力供给设备进一步使用发电设备,该发电设备使用可再生能源。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力供给设备的***配置。在本文中,在图13中,与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力供给设备的组成部件对应的组成部件分别由相同的参考标号或符号表示。将商用电力提供给输入端子1,然后将其输入到由虚线包围的UPS部13。与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情况相似,UPS部13包括AC-DC转换器3、DC-AC逆变器4、开关SW2、开关SW3。将商用电力P1提供给UPS部13。
DC-DC转换器14连接在AC-DC转换器3的输出端子和DC-AC逆变器4的输入端子之间的连接点与电池模块6之间。DC-DC转换器14为双向转换器。即,由AC-DC转换器3从商用电力中形成直流电力P2,通过DC-DC转换器14,将该电力作为充电电力提供给电池模块6。另一方面,将电池模块6的放电电力P3提供给DC-DC转换器14。将DC-DC转换器14的输出提供给DC-AC逆变器4。而且,通过开关SW3,将电力从DC-AC逆变器4取出送入交流电力供给端子2。AC-DC转换器3、DC-AC逆变器4、DC-DC转换器14、开关SW2、开关SW3构成UPS部13。
太阳能电池模块21安装在屋顶、室外等等。构成太阳能电池模块21使得多个太阳能电池在平面内彼此连接。太阳能电池模块21也称为太阳能电池板。通常,设置和安装多块太阳能电池模块21,从而构成太阳能电池阵列。
通过DC-DC转换器22和功率调节器23,将太阳能电池模块21的输出电力P4提供给外部电力***的电力供给线。功率调节器23包括电力转换部,该部包括DC-DC转换器部和DC-AC逆变器部。DC-DC转换器部对输入直流电压进行升压,并且将所产生的直流电压提供给DC-AC逆变器部。DC-AC逆变器部将DC-DC转换部的直流电压转换成交流电力。此外,功率调节器23进行所谓“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的控制。这种控制与以下***对应,在该***中,追踪太阳能电池模块21内所生成的电力的变化,以便连续跟踪最大的电力。
由于功率调节器23的输出端子与外部电力***的电力供给线连接,所以出售太阳能电池模块21所生成的电力(剩余电力)P4。剩余电力出售称为逆电力流。虽然未显示,但是连接用于测量逆电力流的电力的仪表。
此外,将太阳能电池模块21的输出电力提供给PV充电器24。PV充电器24包括DC-DC转换器25和充电控制部26。在这种情况下,将太阳能电池模块21的输出电力提供给DC-DC转换器25。将充电控制部26的输出电力P5提供给UPS部13,并且用作负载电力P8。连带地,将充电控制部26的输出电力P6提供给电池模块6。上述UPS部13的DC-DC转换器14与电池模块6连接。因此,通过PV充电器24利用来自太阳能电池模块21的输出电力、以及UPS部13中的商用电力P7中的任一个对电池模块6进行充电。
要注意的是,电池模块6包括锂离子二次电池,并且在充电阶段,以恒流(CC)/恒压(CV)电进行充电。即,首先,在以预订的电流对电池模块充电达到预订的电压时,充电模式切换成恒压充电。根据PV充电器24进行的充电控制,执行控制充电电流的值的处理。
由与BMU 9通信的EMU 10对电池模块6进行充电控制。BMU 9监视电池模块6的状态(剩余容量、电池电压、电池温度等等),从而进行适当的充电/放电操作。将BMU 9获取的有关电池模块6的剩余容量的信息发送给EMU 10,然后将该信息用于切换EMU 10的操作模式。EMU 10控制UPS部13的开关,从而控制AC-DC转换器3和DC-AC逆变器4。EMU 10监视太阳能电池模块21的输出电力。在太阳能电池模块21被证明等于或大于预定的值时,利用PV充电器24的输出电力对电池模块6进行充电。因此,在类似于白天的情况中,由太阳能电池模块21对电池模块6充电。
向EMU 10发出峰值移位命令。在室内消耗电力的总电力(负载电力)变得相对大的时区内自动发出峰值移位命令。可替换地,也可在用户设置的时区内发出峰值移位命令。或者,可设置监视室内电力的监视部,并且在几乎所有室内电力超过预定的电力时可发出峰值移位命令。作为一个实例,在人们担心室内电力超过与电力提供商所签订的合约电力时,发出峰值移位命令。此外,也可根据从电力行业公司发出的限电命令,发出峰值移位命令。要注意的是,虽然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描述彼此分开设置的BMU 9和EMU 10,但是通过一个微计算机等等,BMU 9和EMU 10也可实现彼此相结合。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对应于太阳能电池模块21的发电量、电池模块6的电力储存量、负载、时区,控制充电量和负载侧的电力。此外,根据需要,可以混合模式输出这些电力。根据该第三实施方式,能够有效地利用峰值移位和电池模块6,这种有效利用与太阳能电池模块21内的发电量对应。
表1显示了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操作模式。
表1
Figure BDA00002989959900171
Figure BDA00002989959900181
如表格1中所示,根据是否存在太阳能电池模块21所产生的电量,不同地使用操作模式。当不存在太阳能电池模块21所产生的电量时,可执行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操作模式相同的操作模式。SOC(充电状态)大于80%时,操作模式切换成放电优先模式。SOC小于30%时,操作模式切换成充电优先模式。而且,在SOC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80%时,操作模式切换成峰值移位操作模式和充电优先模式。
[用于切换操作模式的处理]
现在参考图14描述用于切换操作模式的处理。以下描述的意义和图14中的描述如下。
PV:太阳能电池模块。
Pw: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量。
W1、W2:用于确定是否存在太阳能电池模块21所产生的电量的阈值。在这种情况下。保持W1>W2的关系。
在步骤S41的处理中开始执行用于切换操作模式的处理的操作时,操作进入步骤S42的处理,以便进行确定。
步骤S42的处理:确定是否存在商用电力(电网)。
步骤S43的处理:在步骤S42的处理中确定没有商用电力时,确定PV电量Pw是否大于阈值W1。
步骤S44的处理:在步骤S43的处理中确定PV发电量Pw等于或小于阈值W1时,将操作模式设为UPS模式。
在UPS模式中,仅仅使用电池模块6的输出电力。电池模块6的输出电力由DC-DC转换器14升压之后,通过DC-AC转换器4内的D/A转换获得交流电力,将该交流电力设为交流电源输出。执行与UPS中的操作相同的操作,从而UPS模式为在断电等阶段有效的操作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开启开关SW3,并且断开开关SW2。
步骤S45的处理:当步骤S43的处理确定PV发电量Pw大于阈值W1时,操作模式进入具有PV电力部且没有商用电力的模式。
步骤S46的处理:确定PV发电量Pw是否小于阈值W2。在这种情况下,保持(W1>W2)的关系。当步骤S46的处理确定PV发电量Pw不小于阈值W2时,操作返回步骤S45的处理。另一方面,当步骤S46的处理确定PV发电量Pw小于阈值W2时,操作返回到步骤S42的处理(确定是否具有商用电力的步骤的处理)。在将用于确定是否存在PV发电量Pw的阈值的数量设为1(例如,0kW)时,造成超过或未超过阈值的问题。因此,设置不同的阈值,从而设置滞后。
步骤S47的处理:当步骤S42的处理确定存在商用电力时,确定PV发电量Pw是否大于阈值W1。
步骤S48的处理:当步骤S47的处理确定PV发电量Pw等于或小于阈值W1时,操作进入没有PV发电时的模式过渡流。
步骤S49的处理:当步骤S47的处理确定PV发电量Pw大于阈值W1时,操作进入具有PV发电时的模式过渡流。
步骤S50的处理:确定PV发电量Pw是否小于阈值W2。当步骤S50的处理确定PV发电量Pw不小于阈值W2时,操作返回到步骤S49的处理中。另一方面,当步骤S50的处理确定PV发电量Pw小于阈值W2时,操作返回到步骤S42的处理(确定是否具有商用电力的步骤的处理)。
[没有PV发电时的模式过渡流]
更具体而言,由图15的流程图显示图14中的步骤S48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似,对于电池模块6的SOC(电荷状态)而言,设置阈值Cap1、Cap2、Cap3。在这种情况下,保持(Cap3>Cap1>Cap2(或Cap2’))的关系。阈值Cap2和阈值Cap2’可为相同的值或者可彼此不同。
例如,将阈值Cap3设为80%,并且剩余容量等于或大于阈值Cap3的情况表示剩余容量充足。而且,例如,将阈值Cap2设为30%,并且剩余容量等于或小于阈值Cap2的情况表示剩余容量不足,因此,禁止放电。将有关剩余容量的信息从BMU 9传输到EMU 10。
在步骤S51的处理中,开始进行操作时,该操作进入步骤S52的处理中,以便进行确定。
步骤S52的处理:确定电池模块6的剩余容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阈值Cap1。
步骤S91的处理:当步骤S52的处理确定电池模块6的剩余容量小于阈值Cap1时,确定是否已经接收到峰值移位命令(包括是否正在接收峰值移位命令)。
步骤S92的处理:当步骤S91的处理确定已经接收到峰值移位命令时,操作进入暂时待机的处理(步骤S92的处理),并且执行步骤S91的确定处理。此时,由于剩余容量更少,所以仅仅将从商用电力中形成的交流电提供给负载。
步骤S60的处理:当步骤S52的处理确定剩余容量小于阈值Cap1时,需要对电池模块6充电。因此,操作模式切换成充电优先模式。
步骤S53的处理:确定是否已经接收到峰值移位命令。
步骤S54的处理:当步骤S53的处理确定已经接收到峰值移位命令时,操作模式成为峰值移位模式。
步骤S55的处理:确定是否已经接收到峰值移位命令。例如,在由家用控制器的个人计算机预先设置的电力需求较大的时区内发出峰值移位命令,并且在经过该时区之后,解除峰值移位命令。如果在步骤S55的处理中确定已经接收到峰值移位解除命令,那么操作返回到步骤S52的处理(开始)。
步骤S56的处理:当步骤S55的处理确定尚未接收到峰值移位解除命令时,确定剩余容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阈值Cap2。当步骤S56的处理确定剩余容量等于或大于阈值Cap2时,操作返回到步骤S54的处理(峰值移位模式)。
步骤S57的处理:当步骤S56的处理确定剩余容量小于阈值Cap2时,需要立即对电池模块6充电。然而,如果依然正在执行峰值移位模式,那么操作模式进入充电优先模式时峰值增大。因此,确定是否已经接收到峰值移位解除命令。当步骤S57的处理确定已经接收到峰值移位解除命令时,操作返回到步骤S60的处理(充电优先模式),然后对电池模块6充电。
步骤S58的处理:当步骤S57的处理确定尚未接收到峰值移位解除命令时,设置暂时待机。此时,由于剩余容量更小,所以仅仅将从商用电力中形成的交流电提供给负载。
步骤S59的处理:在步骤S58的处理完成暂时待机之后,在步骤S59的处理中确定负载电力是否小于预先设置的阈值电力L1。当步骤S59的处理确定负载电力小于阈值电力L1时,操作返回到步骤S54的处理(峰值移位模式)。另一方面,当步骤S59的处理确定负载电力等于或大于阈值电力L1时,操作返回到步骤S57的处理(确定是否接收到峰值移位解除命令)。
步骤S60的处理:当步骤S52的处理确定剩余容量小于阈值Cap1时,由于需要对电池模块6充电,所以操作模式进入充电优先模式。继续执行充电优先模式,直到步骤S52的处理确定剩余容量等于或大于阈值Cap1。
步骤S61的处理:当步骤S53的处理确定尚未接收到峰值移位命令时,确定剩余容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阈值Cap3或者是否已经接收到放电命令。当步骤S61的处理确定剩余容量小于阈值Cap3或还未接收到放电命令时,操作进入步骤S60的处理(充电优先模式)。
步骤S62的处理:当步骤S61的处理确定剩余容量等于或大于阈值Cap3或者已经接收到强制放电命令时,操作模式转换成放电优先模式。当SOC=0%时,以太阳能电池21的输出电力与商用电力的混合来运行。
步骤S63的处理:确定剩余容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阈值Cap2’。当步骤S63的处理确定剩余容量等于或大于阈值Cap2’时,继续执行放电优先模式。另一方面,当步骤S63的处理确定剩余容量小于阈值Cap2’时,操作进入步骤S60的充电优先模式的处理。
在没有上述PV发电时根据模式过渡流进行控制的具体实例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实例相同。在充电优先模式(步骤S60的处理)中,如参考图8所述的进行控制。
即,如图8中所示,以2.5kVA的商用电力运行,并且剩余容量(SOC)为50%,直到商用电源高达25A时,商用电力对应于负载电力增大,并且利用给定电力对电池模块6充电。在本文中,以2.5kVA的商用电力运行,这表示电压恒定为100V并且将商用电源的电流选择为高达25A。当负载侧的输出变成预定的电力(例如,输入电流高达25A)时,针对电池模块6的充电量逐渐减小,并且商用电力并不增大。虽然在实例中,以最大的商用电力进行控制,但是可适当地设置在哪个阶段进行控制。
在放电优先模式(步骤S62的处理)中,如图9中所述,进行控制。即,如图9中所示,商用电力AC1以及从电池模块6的输出电力中形成的交流电力AC2彼此混合。图9中所示的实例为以下实例,其中,以2.5kVA的商用电力运行,并且剩余容量(SOC)为50%。此外,将商用电力和交流电力的比率设为50%。DC-AC逆变器4的输出电力成为通过将商用电力和交流电力彼此相加而获得的值,并且对应于负载电力的增大,商用电力和交流电力均同样增大。要注意的是,50%的混合比率仅仅为一个实例,因此可适当地设置该混合比率。基于电池模块6的剩余容量,设置混合比率。因此,当电池模块6的剩余容量更少时,从电池模块6的输出中形成的交流电力的比率相应地变小。
在峰值移位模式(步骤S54的处理)中,如参考图11所述,进行控制。即,如图11中所示,峰值移位模式为以下操作模式,在该操作模式中,对应于负载电力,存在充电优先模式和放电优选混合模式两者。
图11中所示的实例为以下实例,其中,以2.5kVA的商用电力运行,并且剩余容量(SOC)为50%。此外,在放电优先混合模式中,将商用电力和交流电力的比率设为50%。即,在负载电力等于作为预先设置的阈值的电力L1之前,连续地将操作模式设为充电优先模式。当负载电力超过电力L1时,操作模式切换成放电优选混合模式。作为一个实例,阈值电力L1例如设为1.75kW的50%的值(0.88kW)。
此外,在充电优先模式中,在输入电力等于预定的值之前,商用电力增大,从而与负载电力对应,并且利用给定电力对电池模块6充电。当负载电力等于预定的电力时,针对电池模块6的充电量逐渐减小,并且商用电力并不增大。当负载电力超过阈值电力L1从而操作模式进入放电优先混合模式时,商用电力以及电池模块6的交流电力彼此混合。对应于电池模块6的剩余容量,设置混合比率。
[具有PV发电时的模式过渡流]
更具体而言,由图16的流程图显示图14中步骤S49的处理。
在步骤S71内的处理中,开始进行操作时,该操作继续进入步骤S72的处理,以便进行确定。
步骤S72的处理:确定电池模块6的剩余容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阈值Cap1。
步骤S101的处理:当步骤S72的处理确定电池模块6的剩余容量小于阈值Cap1时,确定是否已经接收到峰值移位命令(包括是否正在接收峰值移位命令)。
步骤S102的处理:当步骤S101的处理确定已经接收到峰值移位命令时,操作进入暂时待机的处理(步骤S102的处理),并且执行步骤S101的确定处理。此时,由于剩余容量小,所以仅仅将从商用电力中形成的交流电提供给负载。
步骤S80内的处理:当步骤S72的处理确定电池模块6的剩余容量小于阈值Cap1时,由于需要对电池模块6充电,所以操作模式变成(PV发电+充电优先模式)。
步骤S73的处理:确定是否已经接收到峰值移位命令。
步骤S74的处理:在步骤S73的处理中,确定已经接收到峰值移位命令时,操作模式变成(PV发电+峰值移位模式)。
步骤S75的处理:确定是否已经接收到峰值移位解除命令。例如,在由家用控制器的个人计算机预先设置的电力需求较大的时区内发出峰值移位命令,并且在经过该时区之后,解除峰值移位命令。如果在步骤S75的处理中确定已经接收到峰值移位解除命令,那么操作返回到步骤S72的处理(开始)。
步骤S76的处理:在还未接收到峰值移位解除命令时,确定剩余容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阈值Cap2。当步骤S76的处理确定剩余容量等于或大于阈值Cap2时,操作返回到步骤S74的处理(PV发电+峰值移位模式)。
步骤S77的处理:当步骤S76的处理确定剩余容量小于阈值Cap2时,需要立即对电池模块6充电。然而,如果依然在执行峰值移位模式,那么操作模式进入充电优先模式时,峰值增大。因此,确定是否已经接收到峰值移位解除命令。当步骤S77的处理确定已经接收到峰值移位解除命令时,操作返回到步骤S80内的处理(PV发电+充电优先模式),然后对电池模块6充电。
步骤S78的处理:当步骤S77的处理确定还未接收到峰值移位解除命令时,设置暂时待机。此时,由于剩余容量更小,所以仅仅将从商用电力和太阳能电池21中形成的交流电提供给负载(PV发电+商用电力)。
步骤S79的处理:在步骤S78的处理完成暂时待机之后,步骤S79的处理确定负载电力是否小于预先设置的阈值电力L1。当步骤S79的处理确定负载电力小于阈值电力L1时,操作返回到步骤S74的处理(PV发电+峰值移位模式)。另一方面,当步骤S79的处理确定负载电力等于或大于阈值电力L1时,操作返回到步骤S77的处理(确定是否接收到峰值移位解除命令)。
步骤S80的处理:当步骤S72的处理确定剩余容量小于阈值Cap1时,由于需要对电池模块6充电,所以操作模式进入(PV发电+充电优先模式)。继续执行(PV发电+充电优先模式),直到步骤S72的处理确定剩余容量等于或大于阈值Cap1。
步骤S81的处理:当步骤S73的处理确定还未接收到峰值移位命令时,确定剩余容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阈值Cap3或者是否已经接收到放电命令。当步骤S81的处理确定剩余容量小于阈值Cap3或还未接收到放电命令时,操作继续进入步骤S80的处理(PV发电+充电优先模式)。
步骤S82的处理:当步骤S81的处理确定剩余容量等于或大于阈值Cap3或者已经接收到强制放电命令时,操作模式转换成逆电力流优先模式。
步骤S83的处理:确定剩余容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阈值Cap2’。当确定剩余容量等于或大于阈值Cap2’时,继续执行逆电力流优先模式。另一方面,当确定剩余容量小于阈值Cap2’时,操作进入步骤S80的处理(PV发电+充电优先模式)。
现在参照图17到21,描述具有上述PV发电时基于模式过渡流进行控制的具体实例。
[PV发电+充电优先模式的实例]
现在参照图17描述(PV发电+充电优先模式)(图16中的步骤S80的处理)的实例。在(PV发电+充电优先模式)中,将商用电力提供给负载,并且利用从商用电力中形成的直流电力对电池模块6充电。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利用比较便宜的电力(例如,夜间电力)对电池模块6充电。
在图17中,横坐标轴表示负载电力(kW)的变化,并且纵坐标轴表示电力(kW)的变化。即,连接圆点的直线表示负载电力变化时商用电力AC1的变化。连接三角形点的直线表示DC-AC逆变器4的输出电力的变化。而且,连接方形点的直线表示电池模块6的输出电力的变化。作为一个实例,PV发电量恒定为1.5kW(连接菱形点的直线)。
DC-AC逆变器的输出电力变成通过将输入电力与DC-AC逆变器4的效率(小于1.0)相乘所获得的值。通过计算商用电力和电池模块6的输出电力的总和,获得DC-AC逆变器4的输出电力。要注意的是,在电池模块6的输出电力变化时,电力移动到负侧,这表示电池模块6充电。而且,商用电力的输出电力变化时,电力移动到负侧,这表示逆电力流。这也适用于图18到21中进行的描述,后文中会进行描述。要注意的是,控制器8的EMU 10将图17到21以曲线图表示的控制表保持在其内,并且根据负载,参照控制表,控制模式切换等等。
图17中所示的实例为以下实例,其中,以2.5kVA的商用电力运行,并且剩余容量(SOC)为30%。在本文中,以2.5kVA的商用电力运行,这表示电压恒定为100V并且将商用电源的电流选择为高达25A。在商用电源的电流高达25A之前,商用电力对应于负载电力增大,并且利用给定电力对电池模块6充电。当负载侧的输出等于预定的电力(例如,输入电流高达25A)时,针对电池模块6的充电量逐渐减小,并且商用电力并不增大。虽然在实例中,以最大的商用电力进行控制,但是可适当地设置在哪个阶段进行控制。
(PV发电+充电优先模式)为以下操作模式,在该操作模式中,优选地利用PV发电的电力对电池模块6充电。当PV发电量超过轻负载的最大充电电力时,剩余电力经受逆电力流。利用给定的电力对电池模块6充电。当负载侧输出超过预定的电力值时,进行控制使得针对电池模块6的充电电力的值减小,同时商用电力并不增大。
在图17中所示的实例中,将PV发电量设为恒定(例如,1.5kW)。例如,在PV发电量为1.0kW的情况下,针对电池模块6的充电电力减小时的点移动到左手侧。与此相反,在PV发电量为2.0kW的情况下,针对电池模块6的充电电力减小时的点移动到右手侧。实际上改变PV发电量,以便与日照小时数对应。由于PV发电量的变化速度大约以分钟计,所以电力的电力输出/混合比率变化,从而与PV发电量的变化对应。而且,在任何其他操作模式中,同样执行与PV发电量对应的控制。
[逆电力流优先模式的实例]
现在参照图18描述逆电力流优先模式(图16中步骤S82的处理)的实例。图18中所示的实例为以下实例,其中,以2.5kVA的商用电力运行,并且剩余容量(SOC)为80%。逆电力流优先模式为以下操作模式,其中,PV发电的电力尽可能多地经历逆电力流。将电池模块6的输出电力作为DC-AC逆变器4的输出电力提供给负载。在轻负载到中负载的范围内,太阳能电池21所生成的几乎所有的电力经历逆电力流。针对逆电力流的电力量减小,同时负载侧的输出电力增大。然而,当负载超过预定的值时,优选地,针对逆电力流的电力量减小。
[PV发电+峰值移位模式的实例]
现在参考图19描述(PV发电+峰值移位模式)(图16中的步骤S74的处理)的实例。图19中所示的实例为以下实例,其中,以2.5kVA的商用电力运行,剩余容量(SOC)为50%,并且PV发电量为0.8kW。DC-AC逆变器4的输出电力是通过将商用电力和电池模块6的输出电力彼此相加所获得的。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情况相似,在没有PV发电时,将PV发电量加入峰值移位操作中,所以能进一步抑制所消耗的商用电力量。在负载较低的时区内,进行充电操作。
[PV发电+无商用电力模式的实例]
现在参照图20描述(PV发电+无商用电力模式)(图14中的步骤S45的处理)的实例。图20中所示的实例为以下实例,其中,以2.5kVA的商用电力运行,剩余容量(SOC)为50%,并且PV发电量为1.5kW。将PV发电量和电池模块6的输出电力彼此相加,从而获得DC-AC逆变器4的输出电力。
在没有商用电力的情况下,不可能执行逆电力流。因此,当针对电池模块6的充电电力和逆变器的输出电力的总和小于PV生成的电力时,PV发电的剩余电力并不过剩。当逆变器的输出电力超过PV生成的电力时,通过对电池模块6放电,补足这个差额。
由于在图20所示的实例中,当负载为0kW时,PV发电量为1.5kW并且电池模块6的充电电力为0.9kW,所以0.6kW的电力似乎过剩。然而,本文中所描述的1.5kW的PV发电量显示了最大的输出电力,并且实际的输出电力为0.9kW。即,实际的输出电力由虚线表示,并且提供了0.6kW的电力并非作为负载取出的情况。
[PV发电+放电优先模式的实例]
现在参考图21描述(PV发电+放电优先模式)的实例。图21中所示的实例为以下实例,其中,以2.5kVA的商用电力运行,剩余容量(SOC)为80%,并且PV发电量为0.8kW。将商用电力和电池模块6的输出电力彼此相加,从而获得DC-AC逆变器4的输出电力。
[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现在参考图22描述具有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与第三实施方式(参看图13)中的组成部件对应的组成部件分别由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并且在本文中省略对其的描述。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提供一种能量再生设备31,并且将能量再生设备31的电力加入商用电力和太阳能电池模块21生成的电力两者。回收能量,以便有效地利用。
多种设备可用作能量再生设备31。例如,在电池内再生家用电梯的无负载运转(上升/下降操作)阶段的电力,以便通过双向逆变器,利用该电力对电池充电。在电梯的负载激活阶段,通过双向逆变器,将电力从电池提供给卷扬机。结果,能够减少交流电力的负荷。
作为另一个实例,家用空调具有电力再生。通过热泵将废热变成电力之后,通过双向逆变器,为电池进行再生,以便利用再生的电力对电池充电。在操作阶段,通过双向逆变器,将电力从电池提供到空调。结果,能够减少交流电的负荷。此外,微波炉内的高频辐射由线圈接收从而变成电力之后,通过双向逆变器,在电池内再生所生成的电力,以便利用该再生电力对电池充电。在操作阶段,通过双向逆变器,从电池提供电力。结果,能够减小交流电的损耗。
作为又一个实例,在家庭内使用的健身脚踏车(为了减肥或者为了锻炼)的旋转轴内设置同步式发电机。当使用固定式健身脚踏车时,同步式发电机生成电力。通过双向逆变器,将电力提供给家用电子设备。结果,将每日的锻炼量转化成电力,这就鼓励了锻炼。
<4、应用实例>
[作为应用实例的电力销售]
在当前日本***中,将太阳能电池模块所生成的电力(PV电力)临时储存在电池内时,不能对这种电力进行电力销售(逆电力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PV电力和商用电力彼此区分开,从而即使在将其临时储存在电池内时,也能够销售PV电力。
图23显示了电力销售控制的一个实例。在图23中,时间从左边流逝到右边。经过逆电力流并且经由DC-AC逆变器42,将太阳能电池模块41所生成的PV电力转化成商用电力43。另一方面,通过DC-DC转换器44,利用PV电力对电池模块充电。由于利用PV电力对电池模块充电,所以电池模块的充电状态从充电状态45a变成充电状态45b。在本文中,作为一个实例,将利用商用电力为电池模块的充电量限于最大储存容量的50%。然而,对于通过PV电力进行充电而言,并不设置这种限制。
由于个人的电力消耗,充电状态从充电状态45b转变成充电状态45c。利用午夜的电力对电池模块充电,结果,充电状态从充电状态45c转变成充电状态45d。在这个阶段,销售通过PV电力充有的电力。结果,充电状态从充电状态45d转变成充电状态45e。在白天交易电力的对象为前一天的PV电力,因此该对象为剩余电力充电的电力。
由于个人消耗,充电状态45e转变成充电状态45f。由PV电力进行充电,结果,充电状态45f转变成充电状态45g。在这个状态下,销售该电力,用于充有PV电力的电。结果,充电状态45g转变成充电状态45h。这样,即使在临时储存在电池模块内的PV电力的情况下,也可销售PV电力的电力。
如图24A到24F中所示,限制放电阶段的电池模块的输出电力。在如图24A中所示电池模块充满电力的情况下,或者在如图24B中所示具有50%或以上的剩余容量的状态下,能够具有0.5C或以上的放电。要注意的是,1C表示当前值,通过这个当前值,以恒定的电流将蓄积在具有额定容量的蓄电池单元内的电荷放电,并且仅仅一个小时后,放电结束。
当如图24C中所示具有30%或以上的剩余容量时,能够具有0.4C的放电。当如图24D中所示具有20%或以上的剩余容量时,能够具有0.3C的放电。当如图24E中所示具有10%或以上的剩余容量时,能够具有0.2C的放电。而且,当如图24F中所示剩余容量等于或小于10%时,停止放电。
[作为应用实例的房屋蓄电***]
现在参考图25描述本公开用于房屋的蓄电***的一个实例。例如,在房屋101的蓄电***100内,通过电网109、信息网络112、智能电表107、功率集线器108等等,将电力从包括热力发电102a、核能发电102b、水力发电102c等等的集中式电力***102提供到蓄电装置103。与此同时,将电力从单独的电源(例如,家用发电设备104)提供到蓄电装置103。储存提供给蓄电装置103的电力。使用蓄电装置103,提供用于房屋101内的电力。相似的蓄电***也可不仅用于房屋101内,而且用于建筑物内。
房屋101设置有发电设备104、电力消耗设备105、蓄电装置103、用于控制单独的设备的控制器110、智能电表107、以及用于获取各种信息的传感器111。单独的设备通过电网109和信息网络112彼此连接。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等用作发电设备104,并且将所产生的电力提供给电力消耗设备105和/或蓄电装置103。电力消耗设备105包括冰箱105a、空调105b、电视剧105c、浴器105d等等。此外,电力消耗设备105包括电动车辆106。电动车辆106包括电动汽车106a、混合动力车106b以及电动自行车106c。
蓄电装置103包括二次电池或电容器。例如,蓄电装置103包括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可为固定式电池或用于电动车辆106内的电池。智能电表107具有测量商用电力的使用量以及将有关如此测量的商用电力的使用量的信息发送给电力公司的功能。对于电网109而言,直流电力馈送、交流电力馈送、以及非接触式电力馈送中的任一个或多个可彼此结合。本公开可用于电力供给设备中,该设备包括蓄电装置103和控制器110。
各种传感器111例如为人体感测传感器、照明度传感器、物体检测传感器、功率消耗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接触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等。将从各种传感器111中获取的信息发送给控制器110。根据从各种传感器111中提供的信息,掌握天气状态、人类状态等等,以便自动控制电力消耗设备105,从而能够将能量消耗最小化。此外,控制器110可通过互联网将有关房屋101的信息发送给外部电力公司等等。
功率集线器108使电力线分支,并且进行处理,例如DC-AC转化。用于与控制器110连接的信息网络112的通信***包括使用通信接口(例如,通用异步接收器-发送器(UART))的方法以及利用符合无线通信标准(例如,蓝牙(注册商标)、ZigBee、或Wi-Fi)的传感器网络的方法。蓝牙***用于多媒体通信中,并且可根据一对多连接进行通信。ZigBee使用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802.15.4的物理层。IEEE 802.15.4为称为个人局域网(PAN)或无线(W)个人局域网的短距离无线网络标准的简称。
控制器110与外部服务器113连接。外部服务器113可由房屋101、电力公司以及服务提供商中的任一个管理。服务器113所发送/接收的信息例如为电力消耗信息、生活方式信息、电力费用、天气信息、自然灾害信息以及有关电力交易的信息。虽然可由家庭内部的电力消耗设备105(例如,电视机)发送/接收这些信息,但是也可由家庭外面的设备(例如,手机)发送/接收这些信息。而且,在具有显示功能的设备上,例如,在电视机、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等等上,也可显示这些信息。
用于控制单独部分的控制器11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110容纳在蓄电装置103内。控制器110通过信息网络112与蓄电装置103、家用发电设备104、电力消耗设备105、各种传感器111、以及服务器113连接。而且,控制器110具有例如调节商用电力的使用量和生成的电力量的功能。要注意的是,除了这个功能以外,控制器110还可具有在电力市场上进行电力交易等等功能。
如上所述,在蓄电装置103内,不仅可储存作为电力的集中式电力***102(例如,热力发电102a、核能发电102b、水力发电102c),也可储存家用发电设备104(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所生成的电力。因此,控制器110可进行控制,从而即使在家用发电设备104所生成的电力变化时,提供给外面的电力量也保持恒定,或者根据需要尽可能多地放电。例如,能够这样使用电力,从而将从太阳能发电中获得的电力储存在蓄电装置103内,在夜间将收费便宜的半夜电力储存在蓄电装置103内,并且在费用较为昂贵的白天时区内,将储存在蓄电装置103内的电力放电。
要注意的是,虽然在这种情况下,已经相对于控制器110容纳在蓄电装置103内的实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控制器110可容纳在智能电表107内或者可单独配置。此外,蓄电***100可用于一个公寓单元内的多个家庭,或者可用于多个家庭住宅。
[作为应用实例的车辆内的电储存***]
现在参考图26描述本公开用于车辆的蓄电***的一个实例。图26示意性显示了混合动力车辆的一个配置实例,该车辆采用应用了本公开的串联式混合***。采用串联式混合***的混合动力车辆为一种汽车,通过使用由引擎驱动的发电机生成的电力或者从临时储存在电池内的电力中获得的电力,该汽车通过电力驱动力转换装置行驶。
引擎201、发电机202、电力驱动力转换装置203、驱动轮204a、驱动轮204b、车轮205a、车轮205b、电池208、车辆控制器209、各种传感器210、充电入口211安装在混合动力车辆200中。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每个上述电力供给设备内,电池208用作电池模块。即,电动车辆的电池208用作家用电力供给设备等等。
混合动力车辆200通过作为动力源的电力驱动力转换装置203行驶。电力驱动力转换装置203的一个实例为马达。电力驱动力转换装置203由电池208的电力致动,并且将电力驱动力转换装置203的旋转力传送给驱动轮204a和204b。要注意的是,在需要的部分使用DC-AC转换或逆转换(AC-DC转换),据此,交流电机或直流电机也可用于电力驱动力转换装置203。各种传感器210通过车辆控制器209控制发动机转数,并且控制节流阀(未显示)的孔(节流孔)。各种传感器210包括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发动机转数传感器等等。
将引擎201的旋转力传送给发电机202,从而在电池208内可储存由发电机202使用旋转力生成的电力。
混合动力车辆200通过制动机构(未显示)减速时,减速阶段的阻力作为旋转力施加至电力驱动力转换装置203。而且,在电池208内储存由电力驱动力转换装置203使用旋转力生成的再生电力。
电池208与位于混合动力车辆200外面的电源连接,以便从外部电源中接收电力供给,其充电入口211用作输入入口,从而能够在其内储存这样接收的电力。
虽然未显示,但是混合动力车辆200可包括信息处理器,用于根据有关二次电池的信息,执行有关车辆控制的信息的处理。这种信息处理器例如包括一种信息处理器,用于根据有关电池的剩余容量等等的信息,进行电池剩余容量显示。
要注意的是,在上文中,通过举例说明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已经进行了描述,通过使用引擎所驱动的发电机所生成的电力或者从临时储存在电池内的那种电力中获得的电力,该汽车通过电机行驶。然而,本公开也可有效地适当地用于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中,该汽车适当地切换并且使用三个***: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仅仅通过一个引擎运行;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仅仅通过一个电机运行;以及通过将引擎的输出和电机的输出用作驱动源,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通过引擎和电机运行。此外,本公开也可有效地适当地用于所谓的电动车辆中,该电动车辆仅仅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器运行,而不使用引擎。
要注意的是,本公开也可采用以下结构。
(1)一种电力供给设备,包括:
蓄电装置;以及
控制部,被配置为根据峰值移位命令、负载电力、所述蓄电装置的剩余容量中的至少一个,控制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与外部电力***的电力彼此混合的处理,
其中,在所述混合处理中形成交流电。
(2)根据(1)所述的电力供给设备,其中,其中,针对所述蓄电装置的剩余容量设置第一阈值,并且在所述剩余容量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由所述外部电力***形成交流电并且由所述外部电力***对所述蓄电装置充电。
(3)根据(1)所述的电力供给设备,其中,针对所述蓄电装置的剩余容量设置第二阈值,并且在所述剩余容量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通过所述外部电力***的电力和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电力的混合输出形成所述交流电。
(4)根据(1)所述的电力供给设备,其中,设置针对负载电力的阈值,并且在所述负载电力小于所述阈值时,由所述外部电力***形成所述交流电并且由所述外部电力***对所述蓄电装置充电,而在所述负载电力大于所述阈值时,通过所述外部电力***的电力和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电力的混合输出形成所述交流电。
(5)根据(4)所述的电力供给设备,其中,根据合约电力设置针对所述负载电力的所述阈值。
(6)根据(1)到(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力供给设备,
其中,执行所述混合处理的处理部包括转换器和逆变器,所述转换器将所述外部电力***的电力转换成直流电,所述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所述逆变器与所述转换器串联连接;
所述蓄电装置连接在所述转换器与所述逆变器之间;以及
基于直流电,混合所述转换器的输出以及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
(7)根据(6)所述的电力供给设备,其中,通过并联连接的充电电路和升压电路,所述蓄电装置连接在所述转换器与所述逆变器之间。
(8)根据(1)所述的电力供给设备,进一步包括:
逆变器,被配置为将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转换成交流电,
其中,交流电由所述逆变器形成,从而在频率和相位上与所述外部电力***的电力一致,并且所述交流电与所述外部电力***的电力混合后被输出。
(9)一种电力供给方法,包括:
执行用于将蓄电装置的输出和外部电力***的电力彼此混合从而输出交流电的处理;以及
根据峰值移位命令、负载电力、以及所述蓄电装置的剩余容量中的至少一个,控制混合处理中的混合比率。
(10)根据(9)所述的电力供给方法,其中,根据所述峰值移位命令控制所述混合比率。
(11)一种逆变器,其中,将从外部电力***的电力中形成的直流电和蓄电装置的直流电彼此混合,并且将所产生的电力提供给所述逆变器,从而形成交流电。
(12)一种电动车辆,包括:
转换器,被配置为从蓄电装置接收电力,并且将所述电力转换成所述电动车辆的驱动力;以及
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有关所述蓄电装置的信息,执行有关车辆控制的信息处理,
其中,所述电动车辆对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和外部电力***的电力进行彼此混合的处理,从而输出交流电,并且根据负载电力以及所述蓄电装置的剩余容量,控制混合处理中的混合比率。
(13)一种电力供给设备,包括:
连接部,被配置为将外部电力***和发电设备彼此连接;
蓄电装置;以及
控制部,被配置为根据峰值移位命令、负载电力、以及所述蓄电装置的剩余容量中的至少一个,控制所述发电设备的输出、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以及所述外部电力***的电力彼此混合的处理,
其中,在混合处理中形成交流电。
(14)根据(13)所述的电力供给设备,
其中,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混合处理的处理部包括转换器和逆变器,所述转换器将所述外部电力***的电力转换成直流电,所述逆变器被配置为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所述逆变器与所述转换器串联连接;
所述发电设备和所述蓄电装置彼此并联连接在所述转换器与所述逆变器之间;以及
基于直流电,将所述转换器的输出、所述发电设备的输出以及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彼此混合。
(15)根据(13)和(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力供给设备,
其中,由所述发电设备的电力为所述蓄电装置充电;以及
在所述发电设备的电力大于所述蓄电装置的最大充电电力时,剩余电力经受逆电力流。
(16)根据(13)和(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力供给设备,进一步包括:
充电部,被配置为利用所述发电设备的电力为所述蓄电装置充电,
其中,进行控制使得当负载侧的电力等于或大于预定值时,用于为所述蓄电装置充电的电力减小。
(17)根据(13)和(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力供给设备,进一步包括:
充电部,被配置为利用所述发电设备的电力为所述蓄电装置充电,
其中,所述发电设备中几乎所有的电力都通过所述充电部经受向所述外部电力***的逆电力流。
(18)根据(13)和(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力供给设备,其中,设置针对负载电力的阈值,并且在所述负载电力小于所述阈值时,由所述外部电力***的电力和所述发电设备的电力形成交流电,并且由所述外部电力***的电力和所述发电设备的电力为所述蓄电装置充电,而当所述负载电力大于所述阈值时,通过所述外部电力***的电力和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电力的混合输出形成交流电。
(19)根据(13)和(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力供给设备,其中,在没有所述外部电力***时,将所述发电设备的电力和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力的总电力设为所述交流电。
(20)一种电动车辆,包括:
转换器,被配置为从蓄电装置接收电力,并且将所述电力转换成所述电动车辆的驱动力;以及
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有关所述蓄电装置的信息,执行有关车辆控制的信息处理,
其中,所述电动车辆对发电设备的输出、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以及外部电力***的电力进行彼此混合处理,从而输出交流电,并且根据负载电力以及所述蓄电装置的剩余容量,所述电动车辆控制混合处理中的混合比率。
<5、变形例>
虽然目前已经根据实施方式主要具体地描述本公开,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此,并且因此可根据本公开的技术思想进行各种变形例。例如,发电设备(例如,太阳能电池或风力发电)使用再生能源,可形成用于为蓄电装置充电的电力。
本公开所包含的主题与分别于2012年4月6日和2012年10月2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JP 2012-087378和JP 2012-220150中所公开的主题相关,这两个专利申请的全文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Claims (21)

1.一种电力供给设备,包括:
蓄电装置;以及
控制部,被配置为根据峰值移位命令、负载电力、所述蓄电装置的剩余容量中的至少一个,控制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与外部电力***的电力彼此混合的处理,
其中,在所述混合处理中形成交流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供给设备,其中,针对所述蓄电装置的剩余容量设置第一阈值,并且在所述剩余容量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由所述外部电力***形成所述交流电并且由所述外部电力***对所述蓄电装置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供给设备,其中,针对所述蓄电装置的剩余容量设置第二阈值,并且在所述剩余容量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通过所述外部电力***的电力和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电力的混合输出形成所述交流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供给设备,其中,设置针对负载电力的阈值,并且在所述负载电力小于所述阈值时,由所述外部电力***形成所述交流电并且由所述外部电力***对所述蓄电装置充电,而在所述负载电力大于所述阈值时,通过所述外部电力***的电力和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电力的混合输出形成所述交流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供给设备,其中,根据合约电力设置针对所述负载电力的所述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供给设备,
其中,执行所述混合处理的处理部包括转换器和逆变器,所述转换器将所述外部电力***的电力转换成直流电,所述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所述逆变器与所述转换器串联连接;
所述蓄电装置连接在所述转换器与所述逆变器之间;以及
基于直流电,混合所述转换器的输出以及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供给设备,其中,通过并联连接的充电电路和升压电路,所述蓄电装置连接在所述转换器与所述逆变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供给设备,进一步包括:
逆变器,被配置为将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转换成交流电,
其中,交流电由所述逆变器形成为在频率和相位上与所述外部电力***的电力一致,并且所述交流电与所述外部电力***的电力混合后被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力供给设备,进一步包括:
频率/相位检测器,被配置为将检测输出提供给所述逆变器。
10.一种电力供给方法,包括:
执行用于将蓄电装置的输出和外部电力***的电力彼此混合从而输出交流电的处理;以及
根据峰值移位命令、负载电力、所述蓄电装置的剩余容量中的至少一个,控制混合处理中的混合比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力供给方法,其中,根据所述峰值移位命令控制所述混合比率。
12.一种逆变器,其中,将从外部电力***的电力中形成的直流电和蓄电装置的直流电彼此混合,并且将所产生的电力提供给所述逆变器,从而形成交流电。
13.一种电动车辆,包括:
转换器,被配置为从蓄电装置接收电力,并且将所述电力转换成所述电动车辆的驱动力;以及
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有关所述蓄电装置的信息,执行有关车辆控制的信息处理,
其中,所述电动车辆对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和外部电力***的电力进行彼此混合的处理,从而输出交流电,并且根据负载电力以及所述蓄电装置的剩余容量,控制混合处理中的混合比率。
14.一种电力供给设备,包括:
连接部,被配置为将外部电力***和发电设备彼此连接;
蓄电装置;以及
控制部,被配置为根据峰值移位命令、负载电力、所述蓄电装置的剩余容量中的至少一个,控制所述发电设备的输出、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以及所述外部电力***的电力彼此混合的处理,
其中,在混合处理中形成交流电。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力供给设备,
其中,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混合处理的处理部包括转换器和逆变器,所述转换器将所述外部电力***的电力转换成直流电,所述逆变器被配置为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所述逆变器与所述转换器串联连接;
所述发电设备和所述蓄电装置彼此并联连接在所述转换器与所述逆变器之间;以及
基于直流电,将所述转换器的输出、所述发电设备的输出以及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彼此混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力供给设备,
其中,由所述发电设备的电力为所述蓄电装置充电;以及
在所述发电设备的电力大于所述蓄电装置的最大充电电力时,剩余电力经受逆电力流。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力供给设备,进一步包括:
充电部,被配置为利用所述发电设备的电力为所述蓄电装置充电,
其中,进行控制使得当负载侧的电力等于或大于预定值时,用于为所述蓄电装置充电的电力减小。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力供给设备,进一步包括:
充电部,被配置为利用所述发电设备的电力为所述蓄电装置充电,
其中,所述发电设备中几乎所有的电力都通过所述充电部经受向所述外部电力***的逆电力流。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力供给设备,其中,设置针对负载电力的阈值,并且在所述负载电力小于所述阈值时,由所述外部电力***的电力和所述发电设备的电力形成所述交流电,并且由所述外部电力***的电力和所述发电设备的电力为所述蓄电装置充电,而当所述负载电力大于所述阈值时,通过所述外部电力***的电力和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电力的混合输出形成所述交流电。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力供给设备,其中,在没有所述外部电力***时,将所述发电设备的电力和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力的总电力设为所述交流电。
21.一种电动车辆,包括:
转换器,被配置为从蓄电装置接收电力,并且将所述电力转换成所述电动车辆的驱动力;以及
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有关所述蓄电装置的信息,执行有关车辆控制的信息处理,
其中,所述电动车辆对发电设备的输出、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以及外部电力***的电力进行彼此混合处理,从而输出交流电,并且根据负载电力以及所述蓄电装置的剩余容量,所述电动车辆控制混合处理中的混合比率。
CN201310109429.XA 2012-04-06 2013-03-29 电力供给设备、电力供给方法、逆变器以及电动车辆 Active CN1033682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87378 2012-04-06
JP2012087378 2012-04-06
JP2012-220150 2012-10-02
JP2012220150A JP6028499B2 (ja) 2012-04-06 2012-10-02 電力供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8241A true CN103368241A (zh) 2013-10-23
CN103368241B CN103368241B (zh) 2017-11-21

Family

ID=48039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09429.XA Active CN103368241B (zh) 2012-04-06 2013-03-29 电力供给设备、电力供给方法、逆变器以及电动车辆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608451B2 (zh)
EP (1) EP2648304B1 (zh)
JP (1) JP6028499B2 (zh)
CN (1) CN103368241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2695A (zh) * 2014-11-10 2015-02-18 中南民族大学 一种串联蓄电池组均衡***及其控制方法
CN105172787A (zh) * 2014-06-15 2015-12-23 高效动力传动***公司 具有用于车辆到电网电能集成的交流转直流逆变器***的车辆
CN104716734B (zh) * 2013-12-13 2018-04-10 乐金信世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不间断功率供应器的能量储存***
CN108336755A (zh) * 2017-01-19 2018-07-27 太阳能安吉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充电设备
CN108475930A (zh) * 2016-01-14 2018-08-3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供电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CN108886263A (zh) * 2016-05-18 2018-11-23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力供给装置、电力供给方法及蓄电装置
CN109050299A (zh) * 2018-08-07 2018-12-21 佛山市甜慕链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充电***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CN111469703A (zh) * 2020-04-22 2020-07-31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
TWI713081B (zh) * 2019-06-04 2020-12-11 碩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不斷電系統及其操作方法
CN112313868A (zh) * 2019-05-14 2021-02-02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株式会社 独立运转控制***
TWI797707B (zh) * 2021-06-10 2023-04-0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Ups和pcs的混合供電系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41735B2 (en) * 2012-10-11 2018-04-10 Schneider Electric It Corporatio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n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JP5971175B2 (ja) * 2012-12-13 2016-08-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載用太陽電池の制御装置
US9517701B2 (en) * 2013-03-04 2016-12-13 Talino Ev Management Systems Inc. Distributed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for remote reple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AT514239B1 (de) * 2013-04-18 2015-02-15 Set Sustainable Energy Technologies Gmbh Antrieb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solchen Antriebs
DE102013107012B4 (de) 2013-07-03 2017-07-13 Sma Solar Technology Ag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Batteriewandlers und bidirektionaler Batteriewandler
DE102014003054B4 (de) * 2013-07-09 2022-03-17 Sew-Eurodrive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r Leistungsregelung eines Systems und Vorrichtung zur Leistungsregelung eines Systems
JP6269142B2 (ja) * 2014-02-14 2018-01-31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電力制御システム
US9923487B2 (en) * 2014-04-14 2018-03-20 Tmeic Corporation Hybrid power converter for renewable energy power plant
CN106415972B (zh) 2014-06-03 2020-02-07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供电装置和供电方法
US10186896B2 (en) 2014-08-29 2019-01-22 Lear Corporation Flexible power limit inverter
US10850629B2 (en) 2014-09-14 2020-12-01 Enel X North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g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s with photovoltaic, wind, hydro, thermal and other alternative energy generation equipment
US10464428B2 (en) * 2014-09-14 2019-11-05 Enel X North America, Inc. Battery-backed DC fast charging system
US10870358B2 (en) 2014-09-14 2020-12-22 Enel X North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abling automatic management of power loads and power generation based on user-specified set of rules
WO2016084388A1 (ja) * 2014-11-27 2016-06-02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力制御装置、電力供給システム及び電力供給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US10097034B2 (en) * 2014-12-16 2018-10-09 Cyberpower Systems, Inc. UPS system with network monitoring and attached battery pack information sensing functions
US9929594B2 (en) * 2015-05-26 2018-03-27 The Aes Corporation Modular energy storage method and system
JP6401669B2 (ja) * 2015-06-30 2018-10-10 株式会社高橋技術研究事務所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US20170033560A1 (en) * 2015-07-31 2017-02-02 Enphase Ener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load shedding device
CN106611995B (zh) * 2015-10-23 2019-04-16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具有主动电压调整的不断电电源供电方法及设备
US10756540B2 (en) * 2015-11-18 2020-08-2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Received power control device and received power control method
AU2016359188A1 (en) * 2015-11-24 2018-06-14 The Powerwise Group, Inc. A 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 utilizing energy saving devices at a point of power consumption
DE102016124491A1 (de) * 2015-12-16 2017-06-22 Red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Pty Ltd Haus- und Kraftfahrzeugenergiesystem
US11444464B1 (en) * 2016-03-25 2022-09-13 Goal Zero Llc Portable hybrid generator
TWI642251B (zh) * 2016-11-04 2018-11-21 朗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最大電能使用點追蹤技術的電力系統
FR3066981B1 (fr) * 2017-05-31 2019-06-14 Electricite De France Dispositif de gestion d'un ensemble de propulsion electrique d'un vehicule
US11735926B2 (en) 2017-07-24 2023-08-22 Premier Energy Holdings, Inc. Solar PV and AC source power blending controller
WO2019023230A2 (en) 2017-07-24 2019-01-31 Suntech Drive, Llc DEVICE FOR CONTROLLING SOLAR PHOTOVOLTAIC SOURCE ENERGY MIXING AND ALTERNATING CURRENT
US20190067986A1 (en) * 2017-08-25 2019-02-28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Systems
JP7281693B2 (ja) 2018-02-23 2023-05-2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US10734821B2 (en) * 2018-03-08 2020-08-04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Power control system
JP6713029B2 (ja) * 2018-10-11 2020-06-24 不二輸送機工業株式会社 充電器で充電されたバッテリを搬送設備の電源に活用する電源システム
JP7140633B2 (ja) * 2018-10-24 2022-09-2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力制御装置
US11183938B2 (en) 2018-11-14 2021-11-23 Toshiba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Hybrid PV inverter with SCIB battery integration
US11984759B2 (en) * 2019-05-20 2024-05-14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rlotte Grid ancillary service with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US11848581B2 (en) * 2019-06-14 2023-12-19 X-wave Innovations, Inc. Source bootstrap power conversion for the safe and efficient interconnection of homogeneous or heterogeneous energy storage modules
CN112970168B (zh) * 2019-06-25 2024-04-26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株式会社 不间断电源装置
WO2021091821A1 (en) * 2019-11-05 2021-05-14 Enel X North America, Inc. Battery-backed dc fast charging system
JP7249561B2 (ja) * 2019-11-21 2023-03-3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蓄電システム
US11456617B2 (en) * 2020-01-29 2022-09-27 Schneider Electric I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to control multiple sources of energy using an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JP7294172B2 (ja) * 2020-02-04 2023-06-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力量計測システム、電力量計測方法および電力量計測装置
CN112271748A (zh) * 2020-07-13 2021-01-26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移动储能电源的能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KR102400639B1 (ko) * 2020-08-12 2022-05-23 프로텍코리아 주식회사 다중발전원을 갖는 전기차 충전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15580399U (zh) * 2021-06-18 2022-01-18 国创移动能源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储能倍增的充电***
CN115733233A (zh) * 2021-08-25 2023-03-03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能转换***
CN116317082B (zh) * 2023-02-14 2023-09-26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备用电源配置策略的生成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12828A (en) * 1987-07-06 1989-01-17 Hitachi Ltd Power supply controller
JPH0787686A (ja) * 1993-09-17 1995-03-31 Fuji Electric Co Ltd 無停電電源装置
CN101714649A (zh) * 2008-09-30 2010-05-26 株式会社东芝 电池部件以及使用了该电池部件的电池***
JP3163733U (ja) * 2010-08-18 2010-10-28 昇陽國際半導體股▲ふん▼有限公司 インテリジェント節電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94745B2 (ja) * 1993-09-24 2000-10-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車の発電制御装置
JP2000036308A (ja) * 1998-07-16 2000-02-02 Toyota Motor Corp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KR100460881B1 (ko) * 2002-06-28 2004-12-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연료전지 하이브리드 전기자동차의 동력분배 제어시스템및 제어방법
JP4583010B2 (ja) * 2003-08-19 2010-11-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の制御方法
GB0901844D0 (en) * 2009-02-05 2009-03-11 Eco Design Labs Ltd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CN101877486B (zh) * 2009-04-30 2013-04-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平衡电网负荷的电池储能电站
US9753455B2 (en) * 2009-06-22 2017-09-05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with fault analysis
JP2011045176A (ja) * 2009-08-20 2011-03-03 Tdk-Lambda Corp 無停電電源装置、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バックアップ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475387B2 (ja) 2009-10-02 2014-04-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の電源最適化装置
KR101097259B1 (ko) * 2009-12-11 2011-12-2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력 저장을 위한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KR101097262B1 (ko) * 2009-12-28 2011-12-2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이의 충전방법
JP5539750B2 (ja) 2010-02-17 2014-07-02 トヨタホーム株式会社 住宅用電力システム
JP2011223731A (ja) 2010-04-09 2011-11-04 Meidensha Corp 無停電電源システム、および無停電電源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KR101116428B1 (ko) * 2010-07-14 2012-03-0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
JP5696877B2 (ja) * 2010-10-01 2015-04-08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運転管理装置、運転管理方法、および運転管理プログラム
US9350265B2 (en) * 2011-03-29 2016-05-24 Sony Corporation AC tied inverter, system and method
JPWO2012131941A1 (ja) * 2011-03-30 2014-07-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エンジン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12828A (en) * 1987-07-06 1989-01-17 Hitachi Ltd Power supply controller
JPH0787686A (ja) * 1993-09-17 1995-03-31 Fuji Electric Co Ltd 無停電電源装置
CN101714649A (zh) * 2008-09-30 2010-05-26 株式会社东芝 电池部件以及使用了该电池部件的电池***
JP3163733U (ja) * 2010-08-18 2010-10-28 昇陽國際半導體股▲ふん▼有限公司 インテリジェント節電システム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6734B (zh) * 2013-12-13 2018-04-10 乐金信世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不间断功率供应器的能量储存***
US9954392B2 (en) 2013-12-13 2018-04-24 Lg Cns Co., Ltd. Energy storage system (ESS) using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UPS)
CN105172787B (zh) * 2014-06-15 2019-08-16 高效动力传动***公司 具有用于车辆到电网电能集成的交流转直流逆变器***的车辆
CN105172787A (zh) * 2014-06-15 2015-12-23 高效动力传动***公司 具有用于车辆到电网电能集成的交流转直流逆变器***的车辆
CN104362695B (zh) * 2014-11-10 2016-08-24 中南民族大学 一种串联蓄电池组均衡***及其控制方法
CN104362695A (zh) * 2014-11-10 2015-02-18 中南民族大学 一种串联蓄电池组均衡***及其控制方法
CN108475930A (zh) * 2016-01-14 2018-08-3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供电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US11050259B2 (en) 2016-01-14 2021-06-29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control device
CN108475930B (zh) * 2016-01-14 2022-06-2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供电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CN108886263A (zh) * 2016-05-18 2018-11-23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力供给装置、电力供给方法及蓄电装置
CN108886263B (zh) * 2016-05-18 2021-10-15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力供给装置、电力供给方法及蓄电装置
CN108336755A (zh) * 2017-01-19 2018-07-27 太阳能安吉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充电设备
CN108336755B (zh) * 2017-01-19 2024-04-02 太阳能安吉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充电设备
CN109050299A (zh) * 2018-08-07 2018-12-21 佛山市甜慕链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充电***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CN112313868A (zh) * 2019-05-14 2021-02-02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株式会社 独立运转控制***
US11165277B2 (en) 2019-06-04 2021-11-02 Cyber Power Systems, Inc. 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TWI713081B (zh) * 2019-06-04 2020-12-11 碩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不斷電系統及其操作方法
CN111469703A (zh) * 2020-04-22 2020-07-31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
TWI797707B (zh) * 2021-06-10 2023-04-0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Ups和pcs的混合供電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48304A3 (en) 2017-08-30
EP2648304B1 (en) 2019-10-30
US20130264865A1 (en) 2013-10-10
JP2013233070A (ja) 2013-11-14
US9608451B2 (en) 2017-03-28
CN103368241B (zh) 2017-11-21
EP2648304A2 (en) 2013-10-09
JP6028499B2 (ja) 2016-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8241A (zh) 电力供给设备、电力供给方法、逆变器以及电动车辆
US10756546B2 (en) Methods of advanced grid and microgrid support functionalities through hybrid fuel cell systems
CN108475930B (zh) 供电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KR101775957B1 (ko) 태양광 발전 장치 연계형 전원공급시스템
CN105379048B (zh) 电力转换装置、电力转换***以及电力转换方法
CN102498636A (zh) 配电***
JP5290349B2 (ja) 直流給電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11205902B2 (en) Energy storage system
US20120166013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WO2008023536A1 (en) Power system
AU2020242485A1 (en) EV charger with adaptable charging protocol
JP6005469B2 (ja) 直流給電システム
JP2012253952A (ja) 急速充電器、急速充電装置及び急速充電方法
WO2011051765A1 (ja)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の電源最適化装置
JP5861128B2 (ja) 蓄電池管理装置
CN103378631A (zh) 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电动车辆、储能装置和电力***
JP2013150428A (ja) バッテリーの充電システム、及び、充電方法
Ghai et al. DC picogrids: a case for local energy storage for uninterrupted power to DC appliances
JP2013063010A (ja) 電源装置
JP2016092850A (ja)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電力供給機器及び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Shafiei et al. Electric and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mudhavalli et al. Quadratic boost converter with integrated energy storage using pi controller for low power photovoltaic applications
JP6704479B2 (ja)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電力供給機器及び電力供給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CN107933356B (zh) 一种电动车供电***
Borisov et al. Charging St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Standards for Electric Vehicles-State, Problems and Future Tren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202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urata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Fukushima

Patentee before: Murata, Northeast China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202

Address after: Fukushima

Patentee after: Murata, Northeast China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Sony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