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57248A - 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57248A
CN103357248A CN2013103328174A CN201310332817A CN103357248A CN 103357248 A CN103357248 A CN 103357248A CN 2013103328174 A CN2013103328174 A CN 2013103328174A CN 201310332817 A CN201310332817 A CN 201310332817A CN 103357248 A CN103357248 A CN 1033572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mbrane contactor
flue gas
carbon dioxide
gas
composite absorb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328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57248B (zh
Inventor
陈蕊
于琪
姚宏
崔连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33281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572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572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72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572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72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CCAPTURE, STORAGE, SEQUESTRATION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GHG]
    • Y02C20/00Capture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 Y02C20/40Capture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of CO2

Landscapes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资源环境、化工技术,尤其是一种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及使用方法,该吸收剂由甲基二乙醇胺和醇胺类物质复配形成,所述醇胺类物质为分子中含有1-4个氨基或亚氨基的多胺类物质,该复配吸收剂与水可以不同比例混合,总胺浓度范围在0.1-1mol/L内均可,考虑到经济性与效果之间的平衡,取最优总胺浓度为0.5mol/L,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在一定条件下对CO2等酸性气体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而优于以乙醇胺为主体的传统吸收剂,且具有反应热小、解吸温度低、化学性质稳定、无毒等方面的优点,有利于工业应用。

Description

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资源环境、化工技术,尤其是一种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有效应对环境恶化、发展低碳技术和低碳经济,控制和减少CO2的排放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暖一项重要战略选择。作为以火力发电为主要发电方式的国家,我国的二氧化碳形势尤为可观。
二氧化碳作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主要存在于矿物燃料(煤、石油)燃烧后的烟道气中,从烟气中捕集CO2既可为石油产业提供经济便捷的驱油气源,又能从环保层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因此回收烟道气中的CO2不仅是缓解CO2排放危机最直接有效的手段,还是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方式。实践证明,烟道气回收CO2工艺技术简单,投资少,回收率高,成本低,CO2纯度高,效益好,操作稳定,前景看好。
烟气中CO2的分离回收技术主要有化学吸收分离法、物理吸收分离法、低温分离法、吸附分离法、膜分离法、富氧燃烧技术和化学链燃烧技术等。物理吸收法/低温分离法,要求气体中CO2有较高的浓度;吸附分离法,解吸过程能耗巨大、成本太高;富氧燃烧技术,针对性太强,主要是燃煤机组;化学链燃烧技术,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未能应用于实践。目前国内外应用较为成熟的捕获分离烟气中CO2的工艺主要采用的吸收剂是一乙醇胺(MEA,Ethanolamine),但该物质吸收负荷低(约0.5mol CO2/mol MEA)、腐蚀性大、解吸量小且易降解。基于以上条件,研究重点逐步侧重于研发一种具有高吸收能力、低腐蚀性、能耗小、效率高的吸收剂。与以上几种方法相比,膜分离法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初次投资少、占地面积小、能耗低、阻力小等优点,作为一种新型分离CO2的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考虑将使用新型吸收剂的传统吸收法与膜分离法相结合,膜作为两相间反应的界面,提供更大的传质比表面积,将两相流体分开,消除了夹带、液泛等常规接触器中的常见问题,也使得膜接触器在各种流速条件下可以保持恒定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从目前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专利看,传统的以MEA等为主体的吸收剂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而以甲基二乙醇胺为主体,配合活性剂而成的复配吸收剂能够满足高吸收负荷等各方面的要求,可以优化实际应用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膜接触器中连续、稳定、高效地捕获烟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复配吸收剂,该复配吸收剂可直接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其吸收速率及吸收量高、腐蚀性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由甲基二乙醇胺和醇胺类物质复配形成,所述醇胺类物质为分子中含有1-4个氨基或亚氨基的多胺类物质,复配吸收剂与水混合,总胺浓度范围在0.1-1mol/L内。
所述醇胺类物质为一乙醇胺(MEA)、二乙烯三胺(DETA)、三乙烯四胺(TETA)、哌嗪(PZ)以及氨基乙酸钾(PG)其中之一。
所述甲基二乙醇胺和所述其他的醇胺类物质的摩尔比控制在3:2,2:3,1:4几个固定值。
所述甲基二乙醇胺和一乙醇胺的摩尔比的最优方案为2:3。
所述甲基二乙醇胺和氨基乙酸钾的摩尔比的最优方案为2:3。
总胺浓度优选为0.5mol/L。
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骤:
步骤1)将摩尔比为3:2或2:3或1:4,总胺浓度为0.5mol/L的甲基二乙醇胺与醇胺类物质的混合溶液加入至解吸器中;
步骤2)打开解吸器搅拌器,使***中吸收液混合均匀,将解吸器内吸收液加热至105℃,调节气路出口阀门,以1L/min的气体流速通入浓度为15%的CO2混合气;
步骤3)打开冷却器,打开吸收液泵,调节吸收液流量为10L/h,气体与液体分别在膜接触器的膜丝内外两侧相向通过,气体通过膜内,液体通过膜外侧,同时进行吸收解吸过程,解吸后的吸收剂经液体泵进入膜接触器重新进行吸收过程,形成循环回路,控制解吸时间为30min;
步骤4)待***气液状况稳定后采集进出口气样和进出口液样,对采样进行气相色谱仪检测并记录数据。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在一定条件下对CO2等酸性气体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而且反应热小,解吸温度低,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降解,无毒,有利于工业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膜接触器的捕获烟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能评价装置;1-气体流量计,2-膜接触器,3-气体流量计,4-解吸器,5-冷却器,6-液体泵,7-冷却器;A-进气点,B-进气采样点,C-出气采样点;
图2MDEA与MEA不同配比吸收液吸收效果的评价结果——对CO2的脱除率效果的比较;
其中:■0.5mol/L MDEA,●0.5mol/L MEA,▲0.4mol/L MEA+0.1mol/LMDEA,▼0.3mol/L MEA+0.2mol/L MDEA,◆0.2mol/L MEA+0.3mol/L MDEA,
Figure BDA00003610787000031
0.1mol/L MEA+0.4mol/L MDEA,总胺浓度为0.5mol/L;
图3MDEA与DETA不同配比吸收液吸收效果的评价结果——对CO2的脱除率效果的比较;
其中:■0.5mol/L MDEA,●0.5mol/L DETA,▲0.4mol/L DETA+0.1mol/LMDEA,▼0.3mol/L DETA+0.2mol/L MDEA,◆0.2mol/L DETA+0.3mol/LMDEA,
Figure BDA00003610787000032
0.1mol/L DETA+0.4mol/L MDEA,总胺浓度为0.5mol/L;
图4MDEA与TETA不同配比吸收液吸收效果的评价结果——对CO2的脱除率效果的比较;
其中:■0.5mol/L MDEA,●0.5mol/L TETA,▲0.4mol/L TETA+0.1mol/LMDEA,▼0.3mol/L TETA+0.2mol/L MDEA,◆0.2mol/L TETA+0.3mol/L MDEA,
Figure BDA00003610787000033
0.1mol/L TETA+0.4mol/L MDEA,总胺浓度为0.5mol/L;
图5MDEA与PZ不同配比吸收液吸收效果的评价结果——对CO2的脱除率效果的比较;
其中:■0.5mol/L MDEA,●0.5mol/L PZ,▲0.4mol/L PZ+0.1mol/L MDEA,▼0.3mol/L PZ+0.2mol/L MDEA,◆0.2mol/L PZ+0.3mol/L MDEA,
Figure BDA00003610787000034
0.1mol/LPZ+0.4mol/L MDEA,总胺浓度为0.5mol/L;
图6MDEA与PG不同配比吸收液吸收效果的评价结果——对CO2的脱除率效果的比较;
其中:■0.5mol/L MDEA,●0.5mol/L PG,▲0.4mol/L PG+0.1mol/L MDEA,▼0.3mol/L PG+0.2mol/L MDEA,◆0.2mol/L PG+0.3mol/L MDEA,
Figure BDA00003610787000041
0.1mol/LPG+0.4mol/L MDEA,总胺浓度为0.5mol/L。
具体实施方式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所述的膜接触器为杭州海氧之家膜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翔航膜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聚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
实施例1: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由摩尔比为2:3的MDEA与MEA复配形成;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为总胺浓度为0.5mol/L的捕获烟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复配吸收剂。
将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溶液加入至解吸器4中,打开解吸器4内的搅拌器,使***中吸收液混合均匀,将解吸器4内吸收液加热至105℃,调节气路出口阀门,在进气点A处以1L/min的出气流速通入浓度为15%的CO2混合气(真实烟气浓度),同时打开冷却器5、冷却器7,并打开吸收液泵6使吸收液沿着解吸器4-冷却器5-吸收液泵6-膜接触器2-解吸器4的反应器内循环流动。整个装置同时进行吸收解吸过程,吸收过程中调节吸收液流量为10L/h,气体与液体分别在膜接触器2的膜丝内外两侧相向通过,气体通过膜内侧,液体通过膜外侧;解吸过程主要在解吸器4内进行,解吸后的吸收剂经液体泵6进入膜接触器2重新进行吸收过程,形成循环回路,控制解吸时间为30min,待***气液状况稳定后采集进出口B、C点的气样和进出口液样,对采样进行气相色谱仪检测并记录数据。
结果表明,对于此比例的吸收液效果,对烟气中CO2的脱除率均能达到98%以上,随着时间的继续增加,对烟气中CO2的脱除率有所微小下降,至200min左右,脱除率降至92%,脱除率较现有技术有显著提高,大约可提高1.45-2.26倍。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由摩尔比为2:3的MDEA与PG复配形成;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为总胺浓度为0.5mol/L的捕获烟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复配吸收剂。
将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溶液加入至解吸器4中,打开解吸器4内的搅拌器,使***中吸收液混合均匀,将解吸器4内吸收液加热至105℃,调节气路出口阀门,在进气点A处以1L/min的出气流速通入浓度为15%的CO2混合气(真实烟气浓度),同时打开冷却器5、冷却器7,并打开吸收液泵6使吸收液沿着解吸器4-冷却器5-吸收液泵6-膜接触器2-解吸器4的反应器内循环流动。整个装置同时进行吸收解吸过程,吸收过程中调节吸收液流量为10L/h,气体与液体分别在膜接触器2的膜丝内外两侧相向通过,气体通过膜内侧,液体通过膜外侧;解吸过程主要在解吸器4内进行,解吸后的吸收剂经液体泵6进入膜接触器2重新进行吸收过程,形成循环回路,控制解吸时间为30min,待***气液状况稳定后采集进出口B、C点的气样和进出口液样,对采样进行气相色谱仪检测并记录数据。
结果表明,对于此比例的吸收液效果,对烟气中CO2的脱除率均能达到98%以上,基本可以维持在99%,无明显降低趋势,脱除率较实施例1的持续性更好,较现有技术有显著提高,大约可提高1.48-2.3倍。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由摩尔比为1:4的MDEA与DETA复配形成;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为总胺浓度为0.5mol/L的捕获烟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复配吸收剂。
将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溶液加入至解吸器4中,打开解吸器4内的搅拌器,使***中吸收液混合均匀,将解吸器4内吸收液加热至105℃,调节气路出口阀门,在进气点A处以1L/min的出气流速通入浓度为15%的CO2混合气(真实烟气浓度),同时打开冷却器5、冷却器7,并打开吸收液泵6使吸收液沿着解吸器4-冷却器5-吸收液泵6-膜接触器2-解吸器4的反应器内循环流动。整个装置同时进行吸收解吸过程,吸收过程中调节吸收液流量为10L/h,气体与液体分别在膜接触器2的膜丝内外两侧相向通过,气体通过膜内侧,液体通过膜外侧;解吸过程主要在解吸器4内进行,解吸后的吸收剂经液体泵6进入膜接触器2重新进行吸收过程,形成循环回路,控制解吸时间为30min,待***气液状况稳定后采集进出口B、C点的气样和进出口液样,对采样进行气相色谱仪检测并记录数据。
结果表明,对于此比例的吸收液效果,对烟气中CO2的脱除率均基本可以维持在99%,无明显变化趋势,脱除率较实施例2的稳定性更好,较实施例1的持续性更好,较现有技术有显著提高,大约可提高1.48-2.3倍。
实施例4:本实施例中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由摩尔比为2:3的MDEA与DETA复配形成;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为总胺浓度为0.5mol/L的捕获烟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复配吸收剂。
将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溶液加入至解吸器4中,打开解吸器4内的搅拌器,使***中吸收液混合均匀,将解吸器4内吸收液加热至105℃,调节气路出口阀门,在进气点A处以1L/min的出气流速通入浓度为15%的CO2混合气(真实烟气浓度),同时打开冷却器5、冷却器7,并打开吸收液泵6使吸收液沿着解吸器4-冷却器5-吸收液泵6-膜接触器2-解吸器4的反应器内循环流动。整个装置同时进行吸收解吸过程,吸收过程中调节吸收液流量为10L/h,气体与液体分别在膜接触器2的膜丝内外两侧相向通过,气体通过膜内侧,液体通过膜外侧;解吸过程主要在解吸器4内进行,解吸后的吸收剂经液体泵6进入膜接触器2重新进行吸收过程,形成循环回路,控制解吸时间为30min,待***气液状况稳定后采集进出口B、C点的气样和进出口液样,对采样进行气相色谱仪检测并记录数据。
结果表明,对于此比例的吸收液效果,对烟气中CO2的脱除率均基本可以维持在99%,无明显变化趋势,脱除率与实施例3的脱除效果持平,较实施例2的稳定性更好,较实施例1的持续性更好,较现有技术有显著提高,大约可提高1.48-2.3倍。
实施例5:本实施例中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由摩尔比为3:2的MDEA与DETA复配形成;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为总胺浓度为0.5mol/L的捕获烟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复配吸收剂。
将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溶液加入至解吸器4中,打开解吸器4内的搅拌器,使***中吸收液混合均匀,将解吸器4内吸收液加热至105℃,调节气路出口阀门,在进气点A处以1L/min的出气流速通入浓度为15%的CO2混合气(真实烟气浓度),同时打开冷却器5、冷却器7,并打开吸收液泵6使吸收液沿着解吸器4-冷却器5-吸收液泵6-膜接触器2-解吸器4的反应器内循环流动。整个装置同时进行吸收解吸过程,吸收过程中调节吸收液流量为10L/h,气体与液体分别在膜接触器2的膜丝内外两侧相向通过,气体通过膜内侧,液体通过膜外侧;解吸过程主要在解吸器4内进行,解吸后的吸收剂经液体泵6进入膜接触器2重新进行吸收过程,形成循环回路,控制解吸时间为30min,待***气液状况稳定后采集进出口B、C点的气样和进出口液样,对采样进行气相色谱仪检测并记录数据。
结果表明,对于此比例的吸收液效果,对烟气中CO2的脱除率均基本可以维持在99%,无明显变化趋势,脱除率与实施例3及实施例4的脱除效果持平,较实施例2的稳定性更好,较实施例1的持续性更好,较现有技术有显著提高,大约可提高1.48-2.3倍。
实施例6:本实施例中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由摩尔比为1:4的MDEA与TETA复配形成;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为总胺浓度为0.5mol/L的捕获烟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复配吸收剂。
将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溶液加入至解吸器4中,打开解吸器4内的搅拌器,使***中吸收液混合均匀,将解吸器4内吸收液加热至105℃,调节气路出口阀门,在进气点A处以1L/min的出气流速通入浓度为15%的CO2混合气(真实烟气浓度),同时打开冷却器5、冷却器7,并打开吸收液泵6使吸收液沿着解吸器4-冷却器5-吸收液泵6-膜接触器2-解吸器4的反应器内循环流动。整个装置同时进行吸收解吸过程,吸收过程中调节吸收液流量为10L/h,气体与液体分别在膜接触器2的膜丝内外两侧相向通过,气体通过膜内侧,液体通过膜外侧;解吸过程主要在解吸器4内进行,解吸后的吸收剂经液体泵6进入膜接触器2重新进行吸收过程,形成循环回路,控制解吸时间为30min,待***气液状况稳定后采集进出口B、C点的气样和进出口液样,对采样进行气相色谱仪检测并记录数据。
结果表明,对于此比例的吸收液效果,对烟气中CO2的脱除率均基本可以维持在99%,无明显变化趋势,脱除率与实施例3、4、5的脱除效果持平,较实施例2的稳定性更好,较实施例1的持续性更好,较现有技术有显著提高,大约可提高1.48-2.3倍。
实施例7:本实施例中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由摩尔比为2:3的MDEA与TETA复配形成;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为总胺浓度为0.5mol/L的捕获烟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复配吸收剂。
将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溶液加入至解吸器4中,打开解吸器4内的搅拌器,使***中吸收液混合均匀,将解吸器4内吸收液加热至105℃,调节气路出口阀门,在进气点A处以1L/min的出气流速通入浓度为15%的CO2混合气(真实烟气浓度),同时打开冷却器5、冷却器7,并打开吸收液泵6使吸收液沿着解吸器4-冷却器5-吸收液泵6-膜接触器2-解吸器4的反应器内循环流动。整个装置同时进行吸收解吸过程,吸收过程中调节吸收液流量为10L/h,气体与液体分别在膜接触器2的膜丝内外两侧相向通过,气体通过膜内侧,液体通过膜外侧;解吸过程主要在解吸器4内进行,解吸后的吸收剂经液体泵6进入膜接触器2重新进行吸收过程,形成循环回路,控制解吸时间为30min,待***气液状况稳定后采集进出口B、C点的气样和进出口液样,对采样进行气相色谱仪检测并记录数据。
结果表明,对于此比例的吸收液效果,对烟气中CO2的脱除率均基本可以维持在99%,无明显变化趋势,与实施例6的脱除效果无明显差异,脱除率与实施例3、4、5的脱除效果持平,较实施例2的稳定性更好,较实施例1的持续性更好,较现有技术有显著提高,大约可提高1.48-2.3倍。
实施例8:本实施例中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由摩尔比为3:2的MDEA与TETA复配形成;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为总胺浓度为0.5mol/L的捕获烟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复配吸收剂。
将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溶液加入至解吸器4中,打开解吸器4内的搅拌器,使***中吸收液混合均匀,将解吸器4内吸收液加热至105℃,调节气路出口阀门,在进气点A处以1L/min的出气流速通入浓度为15%的CO2混合气(真实烟气浓度),同时打开冷却器5、冷却器7,并打开吸收液泵6使吸收液沿着解吸器4-冷却器5-吸收液泵6-膜接触器2-解吸器4的反应器内循环流动。整个装置同时进行吸收解吸过程,吸收过程中调节吸收液流量为10L/h,气体与液体分别在膜接触器2的膜丝内外两侧相向通过,气体通过膜内侧,液体通过膜外侧;解吸过程主要在解吸器4内进行,解吸后的吸收剂经液体泵6进入膜接触器2重新进行吸收过程,形成循环回路,控制解吸时间为30min,待***气液状况稳定后采集进出口B、C点的气样和进出口液样,对采样进行气相色谱仪检测并记录数据。
结果表明,对于此比例的吸收液效果,对烟气中CO2的脱除率均基本可以维持在99%,无明显变化趋势,与实施例6、7的脱除效果无明显差异,脱除率与实施例3、4、5的脱除效果持平,较实施例2的稳定性更好,较实施例1的持续性更好,较现有技术有显著提高,大约可提高1.48-2.3倍。
实施例9:本实施例中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由摩尔比为1:4的MDEA与PZ复配形成;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为总胺浓度为0.5mol/L的捕获烟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复配吸收剂。
将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溶液加入至解吸器4中,打开解吸器4内的搅拌器,使***中吸收液混合均匀,将解吸器4内吸收液加热至105℃,调节气路出口阀门,在进气点A处以1L/min的出气流速通入浓度为15%的CO2混合气(真实烟气浓度),同时打开冷却器5、冷却器7,并打开吸收液泵6使吸收液沿着解吸器4-冷却器5-吸收液泵6-膜接触器2-解吸器4的反应器内循环流动。整个装置同时进行吸收解吸过程,吸收过程中调节吸收液流量为10L/h,气体与液体分别在膜接触器2的膜丝内外两侧相向通过,气体通过膜内侧,液体通过膜外侧;解吸过程主要在解吸器4内进行,解吸后的吸收剂经液体泵6进入膜接触器2重新进行吸收过程,形成循环回路,控制解吸时间为30min,待***气液状况稳定后采集进出口B、C点的气样和进出口液样,对采样进行气相色谱仪检测并记录数据。
结果表明,对于此比例的吸收液效果,对烟气中CO2的脱除率均基本可以维持在99%,无明显变化趋势,脱除率与实施例3、4、5、6、7、8的脱除效果持平,较实施例2的稳定性更好,较实施例1的持续性更好,较现有技术有显著提高,大约可提高1.48-2.3倍。
实施例10:本实施例中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由摩尔比为2:3的MDEA与PZ复配形成;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为总胺浓度为0.5mol/L的捕获烟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复配吸收剂。
将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溶液加入至解吸器4中,打开解吸器4内的搅拌器,使***中吸收液混合均匀,将解吸器4内吸收液加热至105℃,调节气路出口阀门,在进气点A处以1L/min的出气流速通入浓度为15%的CO2混合气(真实烟气浓度),同时打开冷却器5、冷却器7,并打开吸收液泵6使吸收液沿着解吸器4-冷却器5-吸收液泵6-膜接触器2-解吸器4的反应器内循环流动。整个装置同时进行吸收解吸过程,吸收过程中调节吸收液流量为10L/h,气体与液体分别在膜接触器2的膜丝内外两侧相向通过,气体通过膜内侧,液体通过膜外侧;解吸过程主要在解吸器4内进行,解吸后的吸收剂经液体泵6进入膜接触器2重新进行吸收过程,形成循环回路,控制解吸时间为30min,待***气液状况稳定后采集进出口B、C点的气样和进出口液样,对采样进行气相色谱仪检测并记录数据。
结果表明,对于此比例的吸收液效果,对烟气中CO2的脱除率均基本可以维持在99%,无明显变化趋势,与实施例9无明显差异,脱除率与实施例3、4、5、6、7、8的脱除效果持平,较实施例2的稳定性更好,较实施例1的持续性更好,较现有技术有显著提高,大约可提高1.48-2.3倍。
实施例11:本实施例中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由摩尔比为3:2的MDEA与PZ复配形成;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为总胺浓度为0.5mol/L的捕获烟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复配吸收剂。
将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溶液加入至解吸器4中,打开解吸器4内的搅拌器,使***中吸收液混合均匀,将解吸器4内吸收液加热至105℃,调节气路出口阀门,在进气点A处以1L/min的出气流速通入浓度为15%的CO2混合气(真实烟气浓度),同时打开冷却器5、冷却器7,并打开吸收液泵6使吸收液沿着解吸器4-冷却器5-吸收液泵6-膜接触器2-解吸器4的反应器内循环流动。整个装置同时进行吸收解吸过程,吸收过程中调节吸收液流量为10L/h,气体与液体分别在膜接触器2的膜丝内外两侧相向通过,气体通过膜内侧,液体通过膜外侧;解吸过程主要在解吸器4内进行,解吸后的吸收剂经液体泵6进入膜接触器2重新进行吸收过程,形成循环回路,控制解吸时间为30min,待***气液状况稳定后采集进出口B、C点的气样和进出口液样,对采样进行气相色谱仪检测并记录数据。
结果表明,对于此比例的吸收液效果,对烟气中CO2的脱除率均基本可以维持在99%,无明显变化趋势,脱除率与实施例9、10无明显差异,与实施例3、4、5、6、7、8的脱除效果持平,较实施例2的稳定性更好,较现有技术和实施例1的持续性更好,较现有技术有显著提高,大约可提高1.48-2.3倍。
性能 参数
膜材料 聚丙烯
膜面积(m2 0.317
根数 250
膜丝内直径(mm) 1
膜丝壁厚(mm) 0.25
有效膜丝长度(mm) 475
平均孔径(μm) 0.2
孔隙率 60%-70%
表1
表1为所用的膜接触器内部的中空纤维膜具体参数。采用杭州海氧之家膜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翔航膜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聚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该膜具有以下特点:(1)较强的疏水性;(2)高透气性;(3)较高的抗张强度和破裂强度;(4)耐酸碱腐蚀并具有一定的耐热性能。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7)

1.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其特征在于:由甲基二乙醇胺和醇胺类物质复配形成,所述醇胺类物质为分子中含有1-4个氨基或亚氨基的多胺类物质,复配吸收剂与水混合,总胺浓度范围在0.1-1mol/L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醇胺类物质为一乙醇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哌嗪以及氨基乙酸钾其中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其特征在于:甲基二乙醇胺和所述其他的醇胺类物质的摩尔比控制在3∶2,2∶3,1∶4几个固定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二乙醇胺和一乙醇胺的摩尔比的最优方案为2∶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二乙醇胺和氨基乙酸钾的摩尔比的最优方案为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其特征在于:总胺浓度优选为0.5mol/L。
7.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骤:
步骤1)将摩尔比为3∶2或2∶3或1∶4,总胺浓度为0.5mol/L的甲基二乙醇胺与醇胺类物质的混合溶液加入至解吸器中;
步骤2)打开解吸器搅拌器,使***中吸收液混合均匀,将解吸器内吸收液加热至105℃,调节气路出口阀门,以1L/min的气体流速通入浓度为15%的CO2混合气;
步骤3)打开冷却器,打开吸收液泵,调节吸收液流量为10L/h,气体与液体分别在膜接触器的膜丝内外两侧相向通过,气体通过膜内,液体通过膜外侧,同时进行吸收解吸过程,解吸后的吸收剂经液体泵进入膜接触器重新进行吸收过程,形成循环回路,控制解吸时间为30min;
步骤4)待***气液状况稳定后采集进出口气样和进出口液样,对采样进行气相色谱仪检测并记录数据。
CN201310332817.4A 2013-08-02 2013-08-02 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及使用方法 Active CN1033572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32817.4A CN103357248B (zh) 2013-08-02 2013-08-02 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32817.4A CN103357248B (zh) 2013-08-02 2013-08-02 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57248A true CN103357248A (zh) 2013-10-23
CN103357248B CN103357248B (zh) 2016-03-23

Family

ID=49360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32817.4A Active CN103357248B (zh) 2013-08-02 2013-08-02 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5724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8871A (zh) * 2018-12-28 2019-05-17 胜利油田森诺胜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少水吸收co2三元复配有机胺药剂的配制方法
CN113426249A (zh) * 2021-07-19 2021-09-24 重庆大学 一种新型混合有机胺co2吸收剂
CN113856412A (zh) * 2021-08-25 2021-12-31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醇胺富液解吸二氧化碳的方法及装置
CN114478249A (zh) * 2022-02-15 2022-05-13 四川天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酸二甲酯生产的改进工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8422A (zh) * 2003-07-30 2004-04-14 浙江大学 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分离烟气中二氧化碳的方法及***
CN101362974A (zh) * 2007-08-06 2009-02-1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深度脱除二氧化碳的吸收剂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8422A (zh) * 2003-07-30 2004-04-14 浙江大学 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分离烟气中二氧化碳的方法及***
CN101362974A (zh) * 2007-08-06 2009-02-1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深度脱除二氧化碳的吸收剂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清方等: "MEAMDEA复合胺溶液吸收烟气中二氧化碳实验研究", 《应用化工》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8871A (zh) * 2018-12-28 2019-05-17 胜利油田森诺胜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少水吸收co2三元复配有机胺药剂的配制方法
CN113426249A (zh) * 2021-07-19 2021-09-24 重庆大学 一种新型混合有机胺co2吸收剂
CN113856412A (zh) * 2021-08-25 2021-12-31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醇胺富液解吸二氧化碳的方法及装置
CN114478249A (zh) * 2022-02-15 2022-05-13 四川天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酸二甲酯生产的改进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57248B (zh) 2016-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e et al. Hollow fiber membrane contactor absorption of CO2 from the flue gas: review and perspective
Wu et al. The advances of post-combustion CO2 capture with chemical solvents: review and guidelines
Yang et al. Progress in carbon dioxide separation and capture: A review
CN101993378B (zh) 用于吸收酸性气体的含胺基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715845B (zh)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吸附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3877828B (zh) 一种吸收液再生的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CN110141935B (zh) 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捕集的功能化离子液体相变体系及应用
CN109517816B (zh) 一种固定化碳酸酐酶及其制备与在捕集烟气中二氧化碳的应用
CN103357248B (zh) 基于膜接触器捕获烟气二氧化碳的复配吸收剂及使用方法
CN101703880A (zh) 一种电厂烟道气脱硫脱碳一体化净化***
CN102389686A (zh) 一种含co2混合气的分离方法
CN105396447A (zh) 脱出烟气中co2的双相吸收体系
CN108295623A (zh) 一种用于分离烟气中二氧化碳的双液相吸收剂
KR101743565B1 (ko) 이산화탄소 포집 장치를 이용한 영구 발전 방법
Shah et al. Carbon capture using membrane-based materials and its utilization pathways
CN100421768C (zh) 用于膜接触器吸收酸性气体的复合溶液
CN114832584A (zh) 一种基于两相吸收剂富液浓相解吸的co2捕集***及方法
CN103170216A (zh) 一种含醇胺型离子液体捕集二氧化碳的复合吸收剂
Yuan et al. Modeling of CO2 absorption into 4-diethylamino-2-butanol solution in a membrane contactor under wetting or non-wetting conditions
JP2012091130A (ja) Co2回収装置、co2回収方法及びco2捕捉材
CN105413396A (zh) 捕集尾气中co2的分层吸收剂
CN203212538U (zh) 一种沼气分离净化装置
CN217490329U (zh) 一种基于离子液体的co2捕集***
CN103113947A (zh) 一种沼气分离净化装置及其碱法吸收co2净化沼气的方法
CN102872700B (zh) 一种酸性气体捕集剂及含有这种捕集剂的吸收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