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4591A - 一种12k二元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12k二元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4591A
CN103184591A CN2013101320657A CN201310132065A CN103184591A CN 103184591 A CN103184591 A CN 103184591A CN 2013101320657 A CN2013101320657 A CN 2013101320657A CN 201310132065 A CN201310132065 A CN 201310132065A CN 103184591 A CN103184591 A CN 1031845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e
warm area
temperature carbonization
precursor
carbon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3206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84591B (zh
Inventor
刘建军
李嘉祥
韩笑
张勇
郑桂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CARBON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CARBON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CARBON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CARBON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3206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845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845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45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845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45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organic Fibers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Abstract

一种12K二元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造方法,通过预氧化炉在4个温区对原丝进行预氧化处理。分别在6个温区和4个温区对经过预氧化处理的原丝进行低温碳化和高温碳化,并经后续处理后得到高致密度、高结晶取向度的四元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本发明中的纺丝原液在凝固成型过程中均质化程度高,更有利于丝束的后期牵伸以及干燥致密化,原丝可纺性较好。本发明工艺操作简单,反应条件容易控制。制备的聚丙烯腈纺丝液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和可纺性。缓解原丝在预氧化阶段的集中放热,预氧化、炭化工艺性较好,适用于大丝束碳纤维的工程化制备。

Description

一种12K二元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造方法
所属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12K的高性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纤维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热膨胀系数小等一系列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能源和体育休闲等领域。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在碳纤维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PAN的结构和性能直接决定着原丝和碳纤维最终的质量。均聚PAN的特点是生成大分子链的结构较规整和结晶度较高,但因均聚PAN的分子内聚能大,使得纤维的柔软性差,僵硬而不耐折,因此,需要加入共聚单体进行共聚,用来调控大分子链的规整度,降低大分子链间的内聚能并适当降低结晶度,赋予其较好的韧性。作为制备碳纤维的聚丙烯腈原丝,共聚单体应当具有以下性能:改善纺丝液的亲水性和丝条的致密性;改变均聚PAN在预氧化过程中的自由基反应为离子型反应;降低环化反应的活化能;提供氧向纤维芯部扩散和渗透的分子级通道,制备均质预氧丝。
在选择共聚单体时,往往一种共聚单体不能同时满足上述要求,因此,需要选择多种共聚单体,采用三元或四元共聚。在专利号为CN201010191664.5的专利中,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出了一种采用衣康酸单甲酯铵化物作为共聚单体制备聚丙烯腈纺丝液的制备方法,在专利号为CN200510016572.X的专利中,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提出了一种采用β-衣康酸酰胺作为共聚单体制备聚丙烯腈纺丝液的制备方法,该两项专利介绍的都是采用的二元共聚配方的制备方法,但是需要在反应前先合成第二单体衣康酸单甲酯铵化物或β-衣康酸酰胺,操作过程繁琐,同时,该两项专利中也只是介绍了纺丝液的制备方法,而对由于第二共聚单体的加入,所引起的预氧化、炭化的工艺的匹配性调节并未提及;在专利号为CN02130023.2和CN02130022.4的专利中,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提出了一种将丙烯腈、二甲基甲酰胺、蒸馏水、偶氮二异丁腈和链转移剂在一定温度均聚后,再通入氨气终止反应,并调节至一定的pH值,制得纺丝液,该方法制备得到的是均聚的聚丙烯腈纺丝液,氨气作为终止反应剂,工艺较为复杂且不容易控制,同时该法制备得到的均聚聚丙烯腈纺丝液的可纺性较差,在预氧化、炭化阶段也容易造成集中放热,尤其在大丝束的碳纤维制备过程中,更容易发生由于蓄热而导致的纤维被烧断,不利于制备高性能的碳纤维。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艺较为复杂且不容易控制、得到的均聚聚丙烯腈纺丝液的可纺性较差,以及在大丝束的碳纤维制备过程中,更容易发生由于蓄热而导致的纤维被烧断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12K二元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过程是:
步骤1,原丝的制备:所述原丝的制备包括制备纺丝液和湿法纺丝。
所述制备纺丝液是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以丙烯腈、衣康酸为聚合单体,氨气作为衣康酸改性剂,进行聚合反应;聚合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6h。得到聚丙烯腈基纺丝液。所述丙烯腈、衣康酸的重量比为98:2。衣康酸改性剂氨气的用量按照占衣康酸上羧基含量的摩尔百分比为15%的量计,计量后通入到衣康酸的二甲基亚砜溶液中进行氨化。
所述湿法纺丝的过程与现有技术相同,包括凝固、水洗、热水牵伸、上油与干燥、蒸汽牵伸及蒸汽定型,得到原丝。
步骤2,预氧化:所述预氧化是在1号温区~4号温区中进行,1号温区~4号温区的温度依次为185℃、230℃、255℃和270℃。原丝从低温温区至高温温区依次通过各温区,对原丝进行梯度热处理,得到预氧丝。预氧化处理中,原丝运行速度为2.5m/min,各温区中的预氧化时间相同,预氧化总时间为82min。丝束在各温区内的牵伸倍率分别为:1号温区5‰、2号温区-10‰、3号温区-25‰、4号温区-30‰。
步骤3,低温炭化:得到的预氧丝通过牵引机进入低温炭化炉进行连续低温炭化处理。所述低温炭化的温区有6个温区,分别是:400℃、570℃、680℃、740℃、740℃、630℃。
低温炭化处理中,以氧含量≤1ppm的氮气为介质;低温炭化牵伸为0‰,低温炭化时间115s。
步骤4,高温炭化:经过低温炭化的预氧丝通过牵引机进入高温炭化炉进行连续高温炭化处理。所述高温炭化的有4个温区,分别是:780℃、1000℃、1200℃、1450℃。
高温炭化处理中,以氧含量≤1ppm的氮气为介质;高温炭化牵伸为-40‰,高温炭化时间115s。得到未上浆的碳纤维。
步骤5,上浆:
将上浆剂用纯水稀释至质量浓度为4%,对未上浆的碳纤维进行上浆。上浆时间为28s,上浆剂温度30℃。
步骤6,干燥:上浆后的碳纤维进入干燥塔,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干燥。所述干燥塔内设置6个温区,分别为165℃、165℃、165℃、170℃、170℃和170℃。上浆后的碳纤维依次从低温区运行至高温区,完成干燥。干燥的时间为173s,碳纤维上浆率为1.65%。所述干燥的介质为空气。
所述湿法纺丝的技术参数如表1~表3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03047368000031
表2
Figure BDA00003047368000032
表3
名称 纺丝机 1#引丝机 2#引丝机 1#水洗机 2#水洗机
频率(Hz) 32.00 33.63 35.67 34.27 29.88
名称 3#水洗机 4#水洗机 5#水洗机 6#水洗机 7#水洗机
频率(Hz) 29.79 29.98 29.74 29.84 29.78
名称 8#水洗机 9#水洗机 10#水洗机 11#水洗机 1#热牵引机
频率(Hz) 29.88 29.98 29.75 29.81 29.81
名称 2热牵伸机 3热牵伸机 1#上油机 1#干燥机 2#上油机
频率(Hz) 28.87 42.69 41.89 38.23 39.67
名称 2#干燥机A 2#干燥机B 3#上油机 热辊机 蒸汽牵伸机
频率(Hz) 41.35 40.86 37.73 38.04 31.26
名称 蒸汽定型机 收丝机
频率(Hz) 29.45 32.76
本发明采用二元氨化改性的聚合配方,制备12K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该方法制备的碳纤维原丝在预氧化、炭化阶段,具有较好的工艺匹配性,最终制备的碳纤维力学性能较高,可加工性较好。
本发明与传统的聚丙烯腈碳纤维的制备方法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二元共聚配方,工艺操作简单,反应条件容易控制。制备的聚丙烯腈纺丝液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和可纺性。缓解原丝在预氧化阶段的集中放热,预氧化、炭化工艺性较好,适用于大丝束碳纤维的工程化制备。
为验证本发明的效果,本发明在工程线上实施了二元氨化聚合配方体系下的12K碳纤维的制备,与三元聚合配方制备的12K碳纤维的力学性能及变异系数进行比较,最终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工艺方法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一种12K二元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造方法。
步骤1,原丝的制备:
所述原丝的制备包括制备纺丝液和湿法纺丝。
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以丙烯腈、衣康酸为聚合单体,氨气作为衣康酸改性剂,进行聚合反应;聚合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6h。得到聚丙烯腈基纺丝液。所述丙烯腈、衣康酸的重量比为98:2。衣康酸改性剂氨气的用量按照占衣康酸上羧基含量的摩尔百分比为15%的量计,计量后通入到衣康酸的二甲基亚砜溶液中进行氨化。
所述湿法纺丝同现有技术,包括凝固、水洗、热水牵伸、上油与干燥、蒸汽牵伸及蒸汽定型,得到原丝。湿法纺丝中的技术参数如表1~表3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03047368000042
表2
Figure BDA00003047368000043
表3
名称 纺丝机 1#引丝机 2#引丝机 1#水洗机 2#水洗机
频率(Hz) 32.00 33.63 35.67 34.27 29.88
名称 3#水洗机 4#水洗机 5#水洗机 6#水洗机 7#水洗机
频率(Hz) 29.79 29.98 29.74 29.84 29.78
名称 8#水洗机 9#水洗机 10#水洗机 11#水洗机 1#热牵引机
频率(Hz) 29.88 29.98 29.75 29.81 29.81
名称 2热牵伸机 3热牵伸机 1#上油机 1#干燥机 2#上油机
频率(Hz) 28.87 42.69 41.89 38.23 39.67
名称 2#干燥机A 2#干燥机B 3#上油机 热辊机 蒸汽牵伸机
频率(Hz) 41.35 40.86 37.73 38.04 31.26
名称 蒸汽定型机 收丝机
频率(Hz) 29.45 32.76
步骤2,预氧化
通过预氧化炉采用常规方法对得到的原丝进行预氧化处理。所述预氧化炉有两台,分别有各上下两层,各形成2个温区,两台预氧化炉共4个温区,分别为1号温区~4号温区。1号温区~4号温区的温度依次为185℃、230℃、255℃和270℃。原丝从低温温区至高温温区依次通过各温区,对原丝进行梯度热处理,得到预氧丝。预氧化处理中,原丝运行速度为2.5m/min,各温区中的预氧化时间相同,预氧化总时间为82min。丝束在各温区内的牵伸倍率分别为:1号温区5‰、2号温区-10‰、3号温区-25‰、4号温区-30‰。预氧丝密度为(1.35~1.36)g/cm3
步骤3,低温炭化
得到的预氧丝通过牵引机进入低温炭化炉进行连续低温炭化处理。所述低温炭化的温区有6个温区,分别是:400℃、570℃、680℃、740℃、740℃、630℃。
低温炭化处理中,以氧含量≤1ppm的氮气为介质;低温炭化牵伸为0‰,低温炭化时间115s。
步骤4,高温炭化
经过低温炭化的预氧丝通过牵引机进入高温炭化炉进行连续高温炭化处理。所述高温炭化的有4个温区,分别是:780℃、1000℃、1200℃、1450℃。
高温炭化处理中,以氧含量≤1ppm的氮气为介质;高温炭化牵伸为-40‰,高温炭化时间115s。得到未上浆的碳纤维。
步骤5,上浆
采用国产4#乳液型上浆剂,用纯水稀释至质量浓度为4%,对未上浆的碳纤维进行上浆。上浆时间为28s,上浆剂温度30℃。
步骤6,干燥
上浆后的碳纤维进入干燥塔,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干燥。所述干燥塔内设置6个温区,分别为165℃、165℃、165℃、170℃、170℃和170℃。上浆后的碳纤维依次从低温区运行至高温区,完成干燥。干燥的时间为173s,碳纤维上浆率为1.65%。所述干燥的介质为空气。
由实施例1所得PAN基原丝纤度1.162dtex,单丝力测强度7.1cN/dtex、模量为110.5cN/dtex、断裂延伸率为13.3%,沸水收缩率为5.97%。碳纤维的拉伸强度为4789MPa(CV:2.2%),弹性模量为223GPa(CV:1.2%),断裂延伸率为2.14%(CV:2.8%),钩接强力为273.7cN。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一种12K二元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造方法。
步骤1,原丝的制备:
所述原丝的制备包括制备纺丝液和湿法纺丝。
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以丙烯腈、衣康酸为聚合单体,氨气作为衣康酸改性剂,进行聚合反应;聚合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6h。得到聚丙烯腈基纺丝液。所述丙烯腈、衣康酸的重量比为97:3。衣康酸改性剂氨气的用量按照占衣康酸上羧基含量的摩尔百分比为25%的量计,计量后通入到衣康酸的二甲基亚砜溶液中进行氨化。
所述湿法纺丝同现有技术,包括凝固、水洗、热水牵伸、上油与干燥、蒸汽牵伸及蒸汽定型,得到原丝。湿法纺丝中的技术参数如表1~表3所示。
步骤2,预氧化
通过预氧化炉采用常规方法对得到的原丝进行预氧化处理。所述预氧化炉有两台,分别有各上下两层,各形成2个温区,两台预氧化炉共4个温区,分别为1号温区~4号温区。1号温区~4号温区的温度依次为185℃、230℃、255℃和270℃。原丝从低温温区至高温温区依次通过各温区,对原丝进行梯度热处理,得到预氧丝。预氧化处理中,原丝运行速度为2.8m/min,各温区中的预氧化时间相同,预氧化总时间为73min。丝束在各温区内的牵伸倍率分别为:1号温区15‰、2号温区20‰、3号温区-5‰、4号温区-10‰。预氧丝密度为(1.35~1.36)g/cm3
步骤3,低温炭化
得到的预氧丝通过牵引机进入低温炭化炉进行连续低温炭化处理。所述低温炭化的温区有6个温区,分别是:400℃、570℃、680℃、740℃、740℃、630℃。
低温炭化处理中,以氧含量≤1ppm的氮气为介质;低温炭化牵伸为0‰,低温炭化时间102s。
步骤4,高温炭化
经过低温炭化的预氧丝通过牵引机进入高温炭化炉进行连续高温炭化处理。所述高温炭化的有4个温区,分别是:780℃、1000℃、1200℃、1450℃。
高温炭化处理中,以氧含量≤1ppm的氮气为介质;高温炭化牵伸为-40‰,高温炭化时间102s。得到未上浆的碳纤维。
步骤5,上浆
采用国产4#乳液型上浆剂,用纯水稀释至质量浓度为4%,对未上浆的碳纤维进行上浆。上浆时间为25s,上浆剂温度30℃。
步骤6,干燥
上浆后的碳纤维进入干燥塔,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干燥。所述干燥塔内设置6个温区,分别为165℃、165℃、165℃、170℃、170℃和170℃。上浆后的碳纤维依次从低温区运行至高温区,完成干燥。干燥的时间为154s,碳纤维上浆率为1.55%。所述干燥的介质为空气。
由实施例2所得PAN基原丝纤度1.157dtex,单丝力测强度6.9cN/dtex、模量为112.8cN/dtex、断裂延伸率为12.8%,沸水收缩率为6.05%。碳纤维的拉伸强度为4441MPa(CV:2.3%),弹性模量为225GPa(CV:1.1%),断裂延伸率为1.91%(CV:3.2%),钩接强力为237.8cN。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一种12K二元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造方法。
步骤1,原丝的制备:
所述原丝的制备包括制备纺丝液和湿法纺丝。
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以丙烯腈、衣康酸为聚合单体,氨气作为衣康酸改性剂,进行聚合反应;聚合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6h。得到聚丙烯腈基纺丝液。所述丙烯腈、衣康酸的重量比为97.5:2.5。衣康酸改性剂氨气的用量按照占衣康酸上羧基含量的摩尔百分比为25%的量计,计量后通入到衣康酸的二甲基亚砜溶液中进行氨化。
所述湿法纺丝同现有技术,包括凝固、水洗、热水牵伸、上油与干燥、蒸汽牵伸及蒸汽定型,得到原丝。湿法纺丝中的技术参数如表1~表3所示。
步骤2,预氧化
通过预氧化炉采用常规方法对得到的原丝进行预氧化处理。所述预氧化炉有两台,分别有各上下两层,各形成2个温区,两台预氧化炉共4个温区,分别为1号温区~4号温区。1号温区~4号温区的温度依次为185℃、230℃、255℃和270℃。原丝从低温温区至高温温区依次通过各温区,对原丝进行梯度热处理,得到预氧丝。预氧化处理中,原丝运行速度为3.0m/min,各温区中的预氧化时间相同,预氧化总时间为68min。丝束在各温区内的牵伸倍率分别为:1号温区10‰、2号温区0‰、3号温区-10‰、4号温区-15‰。预氧丝密度为(1.35~1.36)g/cm3
步骤3,低温炭化
得到的预氧丝通过牵引机进入低温炭化炉进行连续低温炭化处理。所述低温炭化的温区有6个温区,分别是:400℃、570℃、680℃、740℃、740℃、630℃。
低温炭化处理中,以氧含量≤1ppm的氮气为介质;低温炭化牵伸为40‰,低温炭化时间96s。
步骤4,高温炭化
经过低温炭化的预氧丝通过牵引机进入高温炭化炉进行连续高温炭化处理。所述高温炭化的有4个温区,分别是:780℃、1000℃、1200℃、1450℃。
高温炭化处理中,以氧含量≤1ppm的氮气为介质;高温炭化牵伸为-40‰,高温炭化时间96s。得到未上浆的碳纤维。
步骤5,上浆
采用国产4#乳液型上浆剂,用纯水稀释至质量浓度为4%,对未上浆的碳纤维进行上浆。上浆时间为23s,上浆剂温度30℃。
步骤6,干燥
上浆后的碳纤维进入干燥塔,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干燥。所述干燥塔内设置6个温区,分别为165℃、165℃、165℃、170℃、170℃和170℃。上浆后的碳纤维依次从低温区运行至高温区,完成干燥。干燥的时间为144s,碳纤维上浆率为1.67%。所述干燥的介质为空气。
由实施例3所得PAN基原丝纤度1.146dtex,单丝力测强度7.3cN/dtex、模量为108.7cN/dtex、断裂延伸率为15.4%,沸水收缩率为6.23%。碳纤维的拉伸强度为4566MPa(CV:2.0%),弹性模量为223GPa(CV:1.6%),断裂延伸率为1.86%(CV:3.3%),钩接强力为256.8cN。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一种12K二元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造方法。
步骤1,原丝的制备:
所述原丝的制备包括制备纺丝液和湿法纺丝。
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以丙烯腈、衣康酸为聚合单体,氨气作为衣康酸改性剂,进行聚合反应;聚合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6h。得到聚丙烯腈基纺丝液。所述丙烯腈、衣康酸的重量比为97.5:2.5。衣康酸改性剂氨气的用量按照占衣康酸上羧基含量的摩尔百分比为35%的量计,计量后通入到衣康酸的二甲基亚砜溶液中进行氨化。
所述湿法纺丝同现有技术,包括凝固、水洗、热水牵伸、上油与干燥、蒸汽牵伸及蒸汽定型,得到原丝。湿法纺丝中的技术参数如表1~表3所示。
步骤2,预氧化
通过预氧化炉采用常规方法对得到的原丝进行预氧化处理。所述预氧化炉有两台,分别有各上下两层,各形成2个温区,两台预氧化炉共4个温区,分别为1号温区~4号温区。1号温区~4号温区的温度依次为185℃、230℃、255℃和270℃。原丝从低温温区至高温温区依次通过各温区,对原丝进行梯度热处理,得到预氧丝。预氧化处理中,原丝运行速度为3.0m/min,各温区中的预氧化时间相同,预氧化总时间为68min。丝束在各温区内的牵伸倍率分别为:1号温区0‰、2号温区30‰、3号温区-10‰、4号温区-20‰。预氧丝密度为(1.35~1.36)g/cm3
步骤3,低温炭化
得到的预氧丝通过牵引机进入低温炭化炉进行连续低温炭化处理。所述低温炭化的温区有6个温区,分别是:400℃、570℃、680℃、740℃、740℃、630℃。
低温炭化处理中,以氧含量≤1ppm的氮气为介质;低温炭化牵伸为60‰,低温炭化时间96s。
步骤4,高温炭化
经过低温炭化的预氧丝通过牵引机进入高温炭化炉进行连续高温炭化处理。所述高温炭化的有4个温区,分别是:780℃、1000℃、1200℃、1450℃。
高温炭化处理中,以氧含量≤1ppm的氮气为介质;高温炭化牵伸为-40‰,高温炭化时间96s。得到未上浆的碳纤维。
步骤5,上浆
采用国产4#乳液型上浆剂,用纯水稀释至质量浓度为4%,对未上浆的碳纤维进行上浆。上浆时间为23s,上浆剂温度30℃。
步骤6,干燥
上浆后的碳纤维进入干燥塔,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干燥。所述干燥塔内设置6个温区,分别为165℃、165℃、165℃、170℃、170℃和170℃。上浆后的碳纤维依次从低温区运行至高温区,完成干燥。干燥的时间为144s,碳纤维上浆率为1.62%。所述干燥的介质为空气。
由实施例4所得PAN基原丝纤度1.151dtex,单丝力测强度6.8cN/dtex、模量为114.6cN/dtex、断裂延伸率为15.7%,沸水收缩率为5.98%。碳纤维的拉伸强度为4525MPa(CV:2.5%),弹性模量为226GPa(CV:1.4%),断裂延伸率为1.78%(CV:2.9%),钩接强力为277.4cN。

Claims (2)

1.一种12K二元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是:
步骤1,原丝的制备:所述原丝的制备包括制备纺丝液和湿法纺丝;
所述制备纺丝液是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以丙烯腈、衣康酸为聚合单体,氨气作为衣康酸改性剂,进行聚合反应;聚合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6h;得到聚丙烯腈基纺丝液;所述丙烯腈、衣康酸的重量比为97~98:3~2;衣康酸改性剂氨气的用量按照占衣康酸上羧基含量的摩尔百分比为15~35%的量计,计量后通入到衣康酸的二甲基亚砜溶液中进行氨化;
所述湿法纺丝的过程与现有技术相同,包括凝固、水洗、热水牵伸、上油与干燥、蒸汽牵伸及蒸汽定型,得到原丝;
步骤2,预氧化:所述预氧化是在1号温区~4号温区中进行,1号温区~4号温区的温度依次为185℃、230℃、255℃和270℃;原丝从低温温区至高温温区依次通过各温区,对原丝进行梯度热处理,得到预氧丝;预氧化处理中,原丝运行速度为2.5~3.0m/min,各温区中的预氧化时间相同,预氧化总时间为68~82min;丝束在各温区内的牵伸倍率分别为:1号温区0~15‰、2号温区-10~30‰、3号温区-25~-5‰、4号温区-30~-10‰;
步骤3,低温炭化:得到的预氧丝通过牵引机进入低温炭化炉进行连续低温炭化处理;所述低温炭化的温区有6个温区,分别是:400℃、570℃、680℃、740℃、740℃、630℃;
低温炭化处理中,以氧含量≤1ppm的氮气为介质;低温炭化牵伸为0~60‰,低温炭化时间96~115s;
步骤4,高温炭化:经过低温炭化的预氧丝通过牵引机进入高温炭化炉进行连续高温炭化处理;所述高温炭化的有4个温区,分别是:780℃、1000℃、1200℃、1450℃;高温炭化处理中,以氧含量≤1ppm的氮气为介质;高温炭化牵伸为-40‰,高温炭化时间96~115s;得到未上浆的碳纤维;
步骤5,上浆:
将上浆剂用纯水稀释至质量浓度为4%,对未上浆的碳纤维进行上浆;上浆时间为23~28s,上浆剂温度30℃;
步骤6,干燥:上浆后的碳纤维进入干燥塔,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干燥;所述干燥塔内设置6个温区,分别为165℃、165℃、165℃、170℃、170℃和170℃;上浆后的碳纤维依次从低温区运行至高温区,完成干燥;干燥的时间为144~173s,碳纤维上浆率为1.55~1.67%;所述干燥的介质为空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12K二元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法纺丝的技术参数如表1~表3所示;
表1
Figure FDA00003047367900021
表2
Figure FDA00003047367900022
表3
名称 纺丝机 1#引丝机 2#引丝机 1#水洗机 2#水洗机 频率(Hz) 32.00 33.63 35.67 34.27 29.88 名称 3#水洗机 4#水洗机 5#水洗机 6#水洗机 7#水洗机 频率(Hz) 29.79 29.98 29.74 29.84 29.78 名称 8#水洗机 9#水洗机 10#水洗机 11#水洗机 1#热牵引机 频率(Hz) 29.88 29.98 29.75 29.81 29.81 名称 2热牵伸机 3热牵伸机 1#上油机 1#干燥机 2#上油机 频率(Hz) 28.87 42.69 41.89 38.23 39.67 名称 2#干燥机A 2#干燥机B 3#上油机 热辊机 蒸汽牵伸机 频率(HZ) 41.35 40.86 37.73 38.04 31.26 名称 蒸汽定型机 收丝机 频率(Hz) 29.45 32.76
CN201310132065.7A 2013-04-15 2013-04-15 一种12k二元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1845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32065.7A CN103184591B (zh) 2013-04-15 2013-04-15 一种12k二元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32065.7A CN103184591B (zh) 2013-04-15 2013-04-15 一种12k二元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4591A true CN103184591A (zh) 2013-07-03
CN103184591B CN103184591B (zh) 2015-05-06

Family

ID=48676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32065.7A Active CN103184591B (zh) 2013-04-15 2013-04-15 一种12k二元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84591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7768A (zh) * 2015-09-23 2015-12-23 荣成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生产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CN106637521A (zh) * 2016-12-27 2017-05-10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48k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11074383A (zh) * 2019-12-26 2020-04-28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在线接大丝束原丝的预氧丝的制备方法
CN111088540A (zh) * 2018-10-23 2020-05-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高性能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2708969A (zh) * 2019-10-24 2021-04-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2708970A (zh) * 2019-10-24 2021-04-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48432A (ja) * 1999-02-25 2000-09-12 Toray Ind Inc 炭素繊維チョップドストランド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炭素繊維チョップドストランド
CN101161694A (zh) * 2007-11-22 2008-04-16 吉林奇峰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用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1260575A (zh) * 2008-04-17 2008-09-10 东华大学 碳纤维前驱体聚丙烯腈纤维的预氧化方法
CN102733010A (zh) * 2012-07-05 2012-10-17 西安康本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48432A (ja) * 1999-02-25 2000-09-12 Toray Ind Inc 炭素繊維チョップドストランド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炭素繊維チョップドストランド
CN101161694A (zh) * 2007-11-22 2008-04-16 吉林奇峰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用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1260575A (zh) * 2008-04-17 2008-09-10 东华大学 碳纤维前驱体聚丙烯腈纤维的预氧化方法
CN102733010A (zh) * 2012-07-05 2012-10-17 西安康本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7768A (zh) * 2015-09-23 2015-12-23 荣成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生产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CN106637521A (zh) * 2016-12-27 2017-05-10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48k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11088540A (zh) * 2018-10-23 2020-05-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高性能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1088540B (zh) * 2018-10-23 2021-05-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高性能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2708969A (zh) * 2019-10-24 2021-04-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2708970A (zh) * 2019-10-24 2021-04-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2708970B (zh) * 2019-10-24 2022-10-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2708969B (zh) * 2019-10-24 2022-10-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1074383A (zh) * 2019-12-26 2020-04-28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在线接大丝束原丝的预氧丝的制备方法
CN111074383B (zh) * 2019-12-26 2022-06-07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在线接大丝束原丝的预氧丝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4591B (zh) 2015-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4591B (zh) 一种12k二元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03184588B (zh) 一种12k四元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01724922B (zh) 一种碳纤维用高强聚丙烯腈基原丝的制备方法
CN106637521A (zh) 一种48k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02517671B (zh) 水相悬浮和溶液聚合两步法制备碳纤维原丝的方法
WO2007018136A1 (ja) 耐炎繊維、炭素繊維およ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CN111139554B (zh) 高浸透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90527A (zh) 一种降低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灰分的方法
CN111088533B (zh)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的制造方法
CN104246033A (zh) 碳纤维束以及碳纤维束的制造方法
CN105155042A (zh) 一种碳纤维丝的生产方法
CN109252251A (zh) 大直径干湿法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3297A (zh) 一种6k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制造方法
CN104231158B (zh) 一种碳纤维用pan原丝的制备方法
CN103952797A (zh) 一种湿法高强型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4153027A (zh) 一种共混法制备高性能碳纤维原丝的方法
CN104846464A (zh) 湿法纺pan基碳纤维用原丝的制备方法
CN110331470A (zh) 带形聚丙烯腈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82730A (zh) 大直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50616A (zh) 一种高强度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9722743B (zh) 一种聚烯烃树脂基复合材料用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84592B (zh) 三元氨化改性t400级12k碳纤维制造方法
CN111088543B (zh) 高性能湿纺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的制造方法
CN109722745B (zh) 一种聚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用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88531B (zh) 湿纺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