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94923B - 直流到交流的并网电力转换*** - Google Patents

直流到交流的并网电力转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94923B
CN103094923B CN201310062485.2A CN201310062485A CN103094923B CN 103094923 B CN103094923 B CN 103094923B CN 201310062485 A CN201310062485 A CN 201310062485A CN 103094923 B CN103094923 B CN 1030949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verter
module
grid
current
electrical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24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94923A (zh
Inventor
罗宇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UN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UN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UN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6248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949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94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49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949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49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到交流的并网电力转换***,包括:多个逆变器,分别与多个直流电源一一对应连接,逆变器的输入端与直流电源的输出端相连,各个逆变器的输出端彼此连接成串,前一个逆变器的零线和后一个逆变器的火线相连接;并网器,其输入端分别与逆变器串两端的火线和零线相连接,其输出端与电网相连接,并网器用于检测逆变器串的交流输出特性和检测电网的交流特性,获取逆变器串和电网的各种电能参数及其相应能计算出的参数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逆变器进行控制。本发明能够简化***中逆变器的设计,提高逆变器的转换效率,降低逆变器的成本及提升可靠性。

Description

直流到交流的并网电力转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流到交流的转换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到交流的并网电力转换***。
背景技术
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比如太阳能光伏和风能,有使用微逆变器将每一个电源的直流电力转换成可并网输出的交流电力,并且对每一个电源进行电力输出的优化,例如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等。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微逆变器***连接直流电源和电网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微逆变器***包括多个分别与单个直流电源1011、1012...101N连接的逆变器1021、1022...102N。各逆变器1021、1022...102N的输入与各直流电源1011、1012...101N的输出对应连接,各逆变器1021、1022...102N的输出并联,也就是每个逆变器1021、1022...102N的火线L103相连、零线N104相连,然后连接电网105。这样就是每个逆变器1021、1022...102N将直流电源1011、1012...101N直接转换为和电网105相同的交流电。但是,这样的微逆变器***有下列问题:
1.逆变器设计复杂。现有技术由单个逆变器将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进行并网,为避免影响电网的质量,对交流波形的质量要求很高;为***安全,也要求具备完善的保护功能。
2.低的效率。常用的直流电源,如光伏组件、电池等的电压为几十伏,而电网交流电的峰值通常为380V以上,这样就需要直流电压升压的倍数很高,造成很低的转换效率。
3.高的成本。除了电力转换电路外,各逆变器还需要其他各种电路来保证并网质量、实现并网保护、EMC、通信等,造成了过高的成本。
4.低的可靠性。各逆变器的交流侧是并网电压,电压高,对各种功率器件的应力大,而且直接连接电网,容易受到电网异常现象的冲击,从而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流到交流的并网电力转换***,能够简化逆变器的设计,提高逆变器的效率,降低逆变器的成本及提升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到交流的并网电力转换***,包括:
多个逆变器,分别与多个直流电源一一对应连接,所述逆变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输出端相连,各个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彼此连接成串,前一个逆变器的零线和后一个逆变器的火线相连接;
并网器,其输入端分别与逆变器串两端的火线和零线相连接,其输出端与电网相连接,所述并网器用于检测所述逆变器串的交流输出特性和检测所述电网的交流特性,获取所述逆变器串和所述电网的各种电能参数及其相应能计算出的参数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所述逆变器进行控制。
可选地,所述逆变器包括:
直流检测模块,与所述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相连接,用于检测输入所述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电压和直流输入电流;
电力转换电路,分别与所述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和交流输出端相连接,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转换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直流检测模块和所述电力转换电路相连接,用于产生和发送给所述电力转换电路一驱动信号,以实现想要的交流电;
第一通信模块,对外与所述并网器相连接,用于获得需要的数据和命令信号,或者将所述逆变器的数据传送给所述并网器或其它的通信设备;
交流参数获取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转换控制模块相连接,用于获取由所述并网器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以获取需要的交流参数,提供给所述转换控制模块。
可选地,所述逆变器还包括:
交流检测模块,分别与所述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端和所述转换控制模块相连接,用于检测输出所述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电压和交流输出电流,并反馈给所述转换控制模块。
可选地,所述并网器包括:
逆变器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逆变器串的交流输出特性;
电网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电网的交流特性;
并网保护模块,用于实现电网保护的功能;
逆变器通信模块,用于和多个所述逆变器进行通信,收集所述逆变器的数据或者向所述逆变器发送控制命令;
***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逆变器检测模块、电网检测模块、并网保护模块和逆变器通信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逆变器串的交流输出特性、所述电网的交流特性进行数据处理,并且产生对所述逆变器和/或对所述并网器的上述内部模块的各种控制命令。
可选地,所述并网器还包括:
对外通信模块,用于和外部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以传输数据和控制命令;
其中,所述外部其他设备包括电脑、互联网路由器和手机。
可选地,所述逆变器串的交流输出特性包括电流、电压、频率、相位、过零点及其相应能计算出的参数;
其中,相应能计算出的所述参数包括电流有效值、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可选地,所述电网的交流特性包括电压、频率和相位。
可选地,所述逆变器包括:
解耦电容,跨接于所述直流电源的两端;
反激电路,其包括原边开关管、变压器和反激二极管,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与所述直流电源相连接;
工频全桥逆变电路,分别与所述反激电路的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绕组和所述电网相连接,其包括由四个开关管组成的全桥结构;
直流检测电路,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输出端相连接,用于检测输入所述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电压和直流输入电流;
第二通信模块,对外与所述并网器相连接,用于获得需要的数据和命令信号,或者将所述逆变器的数据传送给所述并网器或其它的通信设备;
全桥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和所述工频全桥逆变电路相连接,用于对所述工频全桥逆变电路的全桥结构的所述开关管进行控制;
基准电流计算模块,分别与所述直流检测电路和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直流输入电压值、交流输出电压值、交流输出电流值、交流输出电压的相位和时间来计算获得基准电流;
反激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基准电流计算模块、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和所述反激电路的原边开关管的栅极相连接,用于采样原边电流并与所述基准电流对比,产生反激控制的驱动信号。
可选地,所述电网和所述逆变器为单相电网和逆变器,或者为具有1根零线和2根火线的双相电网和逆变器,又或者为具有1根零线和3根火线的三相电网和逆变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1.简化逆变器的设计。现有技术是将直流输入电压转换为并网的交流电压,而本发明由一串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电压累加形成并网交流电压,可以简化逆变器的设计。
2.提高逆变器的效率。降低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电压至接近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转换系数小,可提高转换效率。
3.降低逆变器的成本。降低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电压至接近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可采用低压元件,由此降低成本。另外还将并网保护、通信等电路模块集中到并网器中,简化电缆,降低成本。
4.提高逆变器的可靠性。降低功率器件的电压应力,也减小电网异常对逆变器可能的损伤。
综上所述,和现有的微型逆变器对比,本发明具有微型逆变器***的所有优点,只需要将直流电转换成电压接近的交流电,而不需要升压到和电网电压相同,从而简化了逆变器设计,提高了转换效率,降低了逆变器的成本,提升了逆变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微逆变器***连接直流电源和电网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直流到交流的并网电力转换***连接直流电源和电网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直流到交流的并网电力转换***中逆变器的内部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直流到交流的并网电力转换***中并网器的内部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的一个连接直流电源和电网的并网反激逆变器的内部简单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直流电源和电网的并网电力转换***中的并网反激逆变器的内部简单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直流到交流的并网电力转换***连接直流电源和电网的模块结构示意图。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以及后续其他的附图均仅作为示例,其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的,并且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发明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如图2所示,该直流到交流的并网电力转换***主要包括多个逆变器202和一个并网器203。其中,多个逆变器2021、2022...202i...202N(为求描述简便,统一标为202)分别与多个直流电源2011、2012...201i...201N(为求描述简便,统一标为201)一一对应连接。逆变器202的输入端与直流电源201的输出端相连,各个逆变器202的输出端彼此连接成串,前一个逆变器的零线N和后一个逆变器的火线L相连接。并网器203的输入端分别与逆变器串两端的火线L205和零线N206相连接,输出端与电网208相连接。并网器203用于检测逆变器串的交流输出特性和检测电网208的交流特性,获取逆变器串和电网208的各种电能参数及其相应能计算出的参数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逆变器202进行控制。
由于并网器203的输出直接连电网208,所以总交流输出电压Vout等于电网电压Vgrid。并网器203检测电网电压和通过的交流输出电流Iout。每个逆变器202i的直流输入电压记为Vdci,直流输入电流记为Idci,直流输入功率记为Pdci,交流输出电压有效值记为Vaci,交流输出电流有效值记为Iaci,交流输出功率记为Paci。而一串逆变器(逆变器串)的总交流输出功率记为Pout,交流输出电压记为Vout,交流输出电流记为Iout。
对于多个逆变器i=2~N(N为大于2的自然数),每个逆变器检测到直流输入电压Vdci和直流输入电流Idci后,相乘计算获得直流输入功率Pdci。假设能量由直流侧传输到交流侧的效率为κ,那么每个逆变器的输出功率Pi=κ×Pdci,κ是约为1的一个参数。一串逆变器的总交流输出功率Pout就是Pi的总和。一串逆变器的总交流输出电压Vout等于电网电压Vgrid。由于这些逆变器的输出串联,该串逆变器的电流Iaci处处都相等,为Iout等于Pout/Vout。各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电压Vaci等于Pi/Iaci。
上述运用到的单个逆变器202i或者整个逆变器串的所有功率、电流和电压的计算公式统一归纳记载如下:
Pdci=Vdci×Idci
Paci=κ×Pdci
Pout=∑Paci=∑κ×Pdci=κ×∑Vdci×Idci
Vout=Vgrid
Iout=Pout/Vout
Iaci=Iout=Pout/Vout=κ×(ΣVdci×Idci)/Vrgid
Vaci=Paci/Iaci=Paci/Iout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直流到交流的并网电力转换***中逆变器的内部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逆变器400主要包括直流检测模块403、电力转换电路405、转换控制模块407、交流参数获取模块409和第一通信模块411。其中,直流检测模块403与逆变器400的直流输入端相连接,用于检测输入逆变器400的直流输入电压和直流输入电流。电力转换电路405分别与逆变器400的直流输入端和交流输出端相连接,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转换控制模块407分别与直流检测模块403和电力转换电路405相连接,用于产生和发送给电力转换电路405一驱动信号,以实现想要的交流电。第一通信模块411对外与并网器203相连接,用于获得需要的数据和命令信号,或者将逆变器400的数据传送给并网器203或其它的通信设备。交流参数获取模块409分别与第一通信模块411和转换控制模块407相连接,用于获取由并网器203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以获取需要的交流参数,提供给转换控制模块407。
在本实施例中,该逆变器400还可以包括交流检测模块413,其分别与逆变器400的交流输出端和转换控制模块407相连接,用于检测输出逆变器400的交流输出电压和交流输出电流,并反馈给转换控制模块407。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直流到交流的并网电力转换***中并网器的内部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并网器500主要包括逆变器检测模块503、电网检测模块505、并网保护模块507、逆变器通信模块509和***控制模块511。其中,逆变器检测模块503用于检测逆变器串501的交流输出特性,包括各种电能参数,如电流、电压、频率、相位、过零点等,以及相应可计算出的参数,如电流有效值、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等。电网检测模块505用于检测电网502的交流特性,包括各种电能参数,如电压、频率和相位等。并网保护模块507用于实现电网保护的功能,当电网电压、频率超出设定的保护范围时,或者电网停电时,驱动并网器500关断和电网的连接。逆变器通信模块509用于和多个逆变器202进行通信,收集逆变器202的数据或者向逆变器202发送控制命令。***控制模块511分别与逆变器检测模块503、电网检测模块505、并网保护模块507和逆变器通信模块509相连接,用于根据逆变器串501的交流输出特性、电网502的交流特性进行数据处理,并且产生对逆变器202和/或对并网器500的上述内部模块的各种控制命令。
在本实施例中,该并网器500还可以包括对外通信模块513,用于和外部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以传输数据和控制命令。其中,外部其他设备可以包括电脑、互联网路由器和手机。
图5为现有技术中的一个连接直流电源和电网的并网反激逆变器的内部简单电路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逆变器600分别与左侧的直流电源601和右侧的电网602相连接。图5中逆变器600由解耦电容Cin、反激电路604和工频全桥逆变电路606组成。其中,反激电路604主要由原边开关管SM1、变压器T1以及反激二极管D1组成。并网逆变606包括由四个开关管SAC1~SAC4组成的全桥结构。反激电流的输出由开关管SAC1~SAC4的控制来决定。反激电路604中的原边开关管SM1由反激控制的驱动信号控制,而反激控制的驱动信号由反激控制电路经原边电流和基准电流对比产生。基准电流由直流电压值、交流电压值、交流电流值、交流相位、和时间计算获得。现有技术中交流检测电路检测逆变器600的交流输出,获得需要的参数,提供给基准电流计算模块。另外,交流检测电路检测的交流信号也发送给全桥控制模块,用于全桥结构的各开关管的控制。
基准电流的计算公式可以简写如下:
Iref=function(Vdc,ω,t,Iac,Vac)
其中,Iref为各时间点的基准电流,Vdc为直流输入电压,Vac为交流输出电压的有效值,Iac为交流输出电流的有效值,ω为交流输出电压的相位,t为一个周期中的时间。当已获得了这些参数后,基准电流计算模块根据上述公式,可以方便地计算出各时间点t的基准电流值Iref。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直流电源和电网的并网电力转换***中的并网反激逆变器的内部简单电路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逆变器600主要包括解耦电容Cin、反激电路604、工频全桥逆变电路606、直流检测电路、全桥控制模块、基准电流计算模块、反激控制电路和第二通信模块。其中,解耦电容Cin跨接于直流电源601的两端。反激电路604包括原边开关管SM1、变压器T1和反激二极管D1,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与直流电源601相连接。工频全桥逆变电路606分别与反激电路604的变压器T1的副边绕组和电网602相连接,其包括由四个开关管SAC1~SAC4组成的全桥结构。直流检测电路与直流电源601的输出端相连接,用于检测输入逆变器600的直流输入电压和直流输入电流。第二通信模块对外与并网器603相连接,用于获得需要的数据和命令信号,或者将逆变器600的数据传送给并网器603或其它的通信设备。全桥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二通信模块和工频全桥逆变电路606相连接,用于对工频全桥逆变电路606的全桥结构的开关管SAC1~SAC4进行控制。基准电流计算模块分别与直流检测电路和第二通信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直流输入电压值、交流输出电压值、交流输出电流值、交流输出电压的相位和时间来计算获得基准电流。反激控制电路分别与基准电流计算模块、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和反激电路604的原边开关管SM1的栅极相连接,用于采样原边电流并与基准电流对比,产生反激控制的驱动信号。
可见,在本实施例中,和上述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没有交流检测电路,而是由第二通信模块从并网器603获得交流参数,并传送给基准电流计算需要及全桥控制。基准电流的计算仍然是采用下面公式:
Iref=function(Vdc,ω,t,Iac,Vac)
其中,Iref为各时间点的基准电流,Vdc为直流输入电压,Vac为交流输出电压的有效值,Iac为交流输出电流的有效值,ω为交流输出电压的相位,t为一个周期中的时间。当已获得了这些参数后,基准电流计算模块根据上述公式,可以方便地计算出各时间点t的基准电流值Iref。
在上述各个参数中,通过直流检测电路获得以下信号:其中的输入电压检测部分提供的直流输入电压Vdc,输入电流检测部分提供的直流输入电流Idc。
通过并网器获得以下信号:每个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电压有效值Vac,每个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电流有效值Iac,交流输出电压的相位ω,交流输出电压的过零点。对于多个逆变器i=2~N(N为大于2的自然数),每个逆变器检测到直流输入电压Vdci和直流输入电流Idci后,相乘计算获得直流输入频率Pdci。然后每个逆变器将该功率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发送给并网器603。并网器603把由对应一串逆变器中所有逆变器发送来的直流输入功率Pdci计算获得交流输出功率Pout。并网器603检测电网电压的有效值Vgrid,并网器603的设计是一串逆变器的总交流输出电压Vout等于电网602的Vgrid。并网器603计算出Iout=Pout/Vgrid以后,把该数据通过逆变器600的第二通信模块发给所有的逆变器。由于每个逆变器的交流输出功率为Pac,交流输出电流为Iac=Iout,于是各逆变器便可以计算获得交流输出电压为Vac=Pi/Iout。
这样基准电流Iref中所有的参数都有了,很容易计算出基准电流Iref,用于电力转换控制。
上述逆变器的主体构成是以反激电路和工频全桥逆变电路结构为例,但也可以是其它的拓扑。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电网208和逆变器202以单相电网和逆变器为例,但也可以是其它的电网和逆变器,比如双相,具有1根零线和2根火线;或者三相,具有1根零线和3根火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1.简化逆变器的设计。现有技术是将直流输入电压转换为并网的交流电压,而本发明由一串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电压累加形成并网交流电压,可以简化逆变器的设计。
2.提高逆变器的效率。降低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电压至接近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转换系数小,可提高转换效率。
3.降低逆变器的成本。降低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电压至接近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可采用低压元件,由此降低成本。另外还将并网保护、通信等电路模块集中到并网器中,简化电缆,降低成本。
4.提高逆变器的可靠性。降低功率器件的电压应力,也减小电网异常对逆变器可能的损伤。
综上所述,和现有的微型逆变器对比,本发明具有微型逆变器***的所有优点,只需要将直流电转换成电压接近的交流电,而不需要升压到和电网电压相同,从而简化了逆变器设计,提高了转换效率,降低了逆变器的成本,提升了逆变器的可靠性。
本发明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直流到交流的并网电力转换***,包括:
多个逆变器,分别与多个直流电源一一对应连接,所述逆变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输出端相连,各个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彼此连接成串,前一个逆变器的零线和后一个逆变器的火线相连接;以及
并网器,其输入端分别与逆变器串两端的火线和零线相连接,其输出端与电网相连接,所述并网器用于检测所述逆变器串的交流输出特性和检测所述电网的交流特性,获取所述逆变器串和所述电网的各种电能参数及其相应能计算出的参数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所述逆变器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并网器包括:
逆变器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逆变器串的交流输出特性;
电网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电网的交流特性;
并网保护模块,用于实现电网保护的功能;
逆变器通信模块,用于和多个所述逆变器进行通信,收集所述逆变器的数据或者向所述逆变器发送控制命令;以及
***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逆变器检测模块、电网检测模块、并网保护模块和逆变器通信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逆变器串的交流输出特性、所述电网的交流特性进行数据处理,并且产生对所述逆变器和/或对所述并网器的上述内部模块的各种控制命令;
而所述逆变器包括:
直流检测模块,与所述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相连接,用于检测输入所述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电压和直流输入电流;
电力转换电路,分别与所述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和交流输出端相连接,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转换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直流检测模块和所述电力转换电路相连接,用于在所述逆变器自己内部产生和发送给所述电力转换电路一驱动信号,以实现想要的交流电;
通信模块,对外与所述并网器相连接,用于获得需要的数据和命令信号,或者将所述逆变器的数据传送给所述并网器或其它的通信设备;以及
交流参数获取模块,分别与所述通信模块和所述转换控制模块相连接,用于获取由所述并网器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以获取需要的交流参数,提供给所述转换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逆变器中不包含用于直接检测输出所述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电压和交流输出电流的交流检测模块或者交流检测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网电力转换***,其特征在于,所述并网器还包括:
对外通信模块,用于和外部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以传输数据和控制命令;
其中,所述外部其他设备包括电脑、互联网路由器和手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并网电力转换***,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串的交流输出特性包括电流、电压、频率、相位、过零点及其相应能计算出的参数;
其中,相应能计算出的所述参数包括电流有效值、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并网电力转换***,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的交流特性包括电压、频率和相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网电力转换***,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和所述逆变器为单相电网和逆变器,或者为具有1根零线和2根火线的双相电网和逆变器,又或者为具有1根零线和3根火线的三相电网和逆变器。
6.一种直流到交流的并网电力转换***,包括:
多个逆变器,分别与多个直流电源一一对应连接,所述逆变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输出端相连,各个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彼此连接成串,前一个逆变器的零线和后一个逆变器的火线相连接;以及
并网器,其输入端分别与逆变器串两端的火线和零线相连接,其输出端与电网相连接,所述并网器用于检测所述逆变器串的交流输出特性和检测所述电网的交流特性,获取所述逆变器串和所述电网的各种电能参数及其相应能计算出的参数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所述逆变器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并网器包括:
逆变器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逆变器串的交流输出特性;
电网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电网的交流特性;
并网保护模块,用于实现电网保护的功能;
逆变器通信模块,用于和多个所述逆变器进行通信,收集所述逆变器的数据或者向所述逆变器发送控制命令;以及
***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逆变器检测模块、电网检测模块、并网保护模块和逆变器通信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逆变器串的交流输出特性、所述电网的交流特性进行数据处理,并且产生对所述逆变器和/或对所述并网器的上述内部模块的各种控制命令;
而所述逆变器包括:
解耦电容,跨接于所述直流电源的两端;
反激电路,其包括原边开关管、变压器和反激二极管,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与所述直流电源相连接;
工频全桥逆变电路,分别与所述反激电路的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绕组和所述电网相连接,其包括由四个开关管组成的全桥结构;
直流检测电路,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输出端相连接,用于检测输入所述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电压和直流输入电流;
通信模块,对外与所述并网器相连接,用于获得需要的数据和命令信号,或者将所述逆变器的数据传送给所述并网器或其它的通信设备;
全桥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通信模块和所述工频全桥逆变电路相连接,用于对所述工频全桥逆变电路的全桥结构的所述开关管进行控制;
基准电流计算模块,分别与所述直流检测电路和所述通信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直流输入电压值、交流输出电压值、交流输出电流值、交流输出电压的相位和时间来计算获得基准电流;以及
反激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基准电流计算模块、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和所述反激电路的原边开关管的栅极相连接,用于采样原边电流并与所述基准电流对比,在所述逆变器自己内部产生反激控制的驱动信号;
其中,所述逆变器中不包含用于直接检测输出所述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电压和交流输出电流的交流检测模块或者交流检测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并网电力转换***,其特征在于,所述并网器还包括:
对外通信模块,用于和外部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以传输数据和控制命令;
其中,所述外部其他设备包括电脑、互联网路由器和手机。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并网电力转换***,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串的交流输出特性包括电流、电压、频率、相位、过零点及其相应能计算出的参数;
其中,相应能计算出的所述参数包括电流有效值、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并网电力转换***,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的交流特性包括电压、频率和相位。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并网电力转换***,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和所述逆变器为单相电网和逆变器,或者为具有1根零线和2根火线的双相电网和逆变器,又或者为具有1根零线和3根火线的三相电网和逆变器。
CN201310062485.2A 2013-02-27 2013-02-27 直流到交流的并网电力转换*** Active CN1030949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2485.2A CN103094923B (zh) 2013-02-27 2013-02-27 直流到交流的并网电力转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2485.2A CN103094923B (zh) 2013-02-27 2013-02-27 直流到交流的并网电力转换***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4923A CN103094923A (zh) 2013-05-08
CN103094923B true CN103094923B (zh) 2015-07-01

Family

ID=48207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2485.2A Active CN103094923B (zh) 2013-02-27 2013-02-27 直流到交流的并网电力转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949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0539A (zh) * 2013-11-12 2014-02-05 浙江昱能光伏科技集成有限公司 并离网混合型的直流转交流***及其逆变器的启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1080B (zh) * 2011-02-24 2013-09-18 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并网逆变器及控制方法
CN202167862U (zh) * 2011-07-05 2012-03-14 浙江昱能光伏科技集成有限公司 太阳能光伏并网交错并联反激逆变器
CN203135463U (zh) * 2013-02-27 2013-08-14 浙江昱能光伏科技集成有限公司 直流到交流的并网电力转换***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4923A (zh) 2013-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en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ree-phase two-stage grid-connected module integrated converter
CN103166239B (zh) 集中-分布混合式新能源发电***及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
CN103607032B (zh) 可再生能源发电、输变电和电网接入一体化***
CN202841003U (zh) 一种新型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结构
CN101980436B (zh) 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装置及提高其转换效率的控制方法
CN101582592A (zh) 无变压器光伏并网逆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600719B (zh) 一种光伏发电***并网接入综合无功补偿控制***及方法
CN103138291A (zh) 一种风力发电智能单相并网控制器
CN103915856A (zh) 一种基站并网-充电光伏微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1847876A (zh) 一种三相光伏并网逆变***
CN103701309A (zh) 变频设备用交直流供电***及变频空调器
CN209217732U (zh)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储能***
Manojkumar et al. Power electronics interface for hybrid renewable energy system—A survey
CN104333036B (zh) 一种多源协调控制***
CN109407035A (zh) 一种基于mosfet管的大电流发生***
CN203589824U (zh) 可再生能源发电、输变电和电网接入一体化***
CN203135463U (zh) 直流到交流的并网电力转换***
CN201682294U (zh) 一种基于z源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
CN203151389U (zh) 一种三相高功率因数整流器的控制电路
US20130234524A1 (en) Control method for arranging dc/ac converters in parallel
CN103094923B (zh) 直流到交流的并网电力转换***
CN203219215U (zh) 一种包括功率优化装置的太阳能***
CN203722503U (zh) 一种并网逆变器
CN102890217A (zh) 一种基于z源逆变器的通用实验装置
CN202817886U (zh) 不间断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4050 No. 1 Asia Pacific Road, South Lake District, Zhejiang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Yune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4050 Jiaxing, South Lake District, Zhejiang, Asia Pacific Road, No. 1

Applicant before: Altenergy Power System Inc.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ALTENERGY POWER SYSTEM INC. TO: ZHEJIANG YUNENG TECHNOLOGY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Grid-tied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from direct currents to alternating current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0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

Pledg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Jiax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ranch

Pledgor: Zhejiang Yuneng Technology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9330000091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 / F, building 1, No. 1, Asia Pacific Road (Jiax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Nanhu District,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une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4050 No. 1 Asia Pacific Road, South Lake District,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Yuneng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1122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

Pledg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Jiax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ranch

Pledgor: Zhejiang Yuneng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9330000091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