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79825B - 层合聚酯膜及使用其的光学层合膜 - Google Patents

层合聚酯膜及使用其的光学层合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79825B
CN103079825B CN201180038985.1A CN201180038985A CN103079825B CN 103079825 B CN103079825 B CN 103079825B CN 201180038985 A CN201180038985 A CN 201180038985A CN 103079825 B CN103079825 B CN 1030798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olyester film
mylar
multilayer polyester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898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79825A (zh
Inventor
大河内基裕
松永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ray Industr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Industr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Industries Inc filed Critical Toray Industri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079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98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798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982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02B1/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using layer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6Reflect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8Refract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48Releasabil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9/00Parameters for the laminating or treatment process; Apparatus details
    • B32B2309/08Dimensions, e.g. volume
    • B32B2309/10Dimensions, e.g. volume linear, e.g. length, distance, width
    • B32B2309/105Thick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05/00Adhesive articles, e.g. adhesive tap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8L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which oxygen atoms are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合聚酯膜,所述层合聚酯膜为用作光学用硬涂膜的基材时具有高加工适合性且干涉条纹的抑制及与硬涂层的粘合性优异的光学用易粘合膜,所述层合聚酯膜不仅抑制干涉条纹,而且能够以高水平实现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下的粘合性、采用在线涂布法的涂布性。所述层合聚酯膜是在聚酯膜的至少一侧表面上层合有层合膜(C层)的聚酯膜,其特征在于,该C层侧的从500nm至650nm的波长处的分光反射率的最小值(Rmin)为4.0%以上~6.0%以下,并且分光反射率的变化量(Δr)为0.0%以上~1.0%以下。

Description

层合聚酯膜及使用其的光学层合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用作触摸面板等硬涂用光学膜的基材时,干涉条纹的抑制及与由光化射线固化型树脂构成的硬涂剂的粘合性良好的层合聚酯膜及使用了该层合聚酯膜的光学层合膜。
背景技术
由于硬涂用光学膜要求表面的耐划痕性和防污性等功能,所以施行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膜基材上设置硬涂层的方法。上述构成的膜中,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形成的基材膜和设置在其表面的底涂层或硬涂层之间存在具有折射率差的明确的界面,因此在视觉辨认性上存在问题,即存在从某个角度观察时发生部分的彩虹状反射、造成视觉辨认性上的障碍的问题,或粘合性不良等问题。为了改良粘合性,在聚酯膜上设置易粘合层时,虽然粘合性提高,但通常难以消除由比基材的聚酯膜低的折射率的易粘合层和基材层及硬涂层的折射率差引起的干涉条纹。
关于在上述层合聚酯膜上设置硬涂层时产生的干涉条纹的抑制方法,最好的方法是去除由易粘合层和基材层及硬涂层的折射率差引起的光学界面。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有在易粘合层内使用折射率不同的2种树脂、使折射率从易粘合层的表层向基材层连续地提高的方法(专利文献1)。但是,该方法中,高折射率树脂的折射率不够高,易粘合层与基材层的界面上的干涉条纹的抑制不充分。因此,进行了下述研究:在易粘合层中使用的树脂上共聚含有芴基等芳香族取代基的单体,提高树脂本身的折射率(专利文献2)。但是,根据需要对结晶取向完成之前的聚酯膜实施电晕放电处理,涂布易粘合涂剂,干燥后,实施拉伸、热处理,使结晶取向完成的方法,即所谓的在线涂布法中,尽管需要高折射率树脂的水分散体,但高折射率树脂通常形成刚性的化学结构,为了树脂的水分散化,必须使用大量的亲水性高的磺酸盐基团,因此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下的粘合性存在问题。另外,共聚有芴基的树脂通常容易形成玻璃化温度高的树脂,因此缺乏拉伸追随性,存在下述问题:采用在线涂布法的涂布性恶化;在易粘合层产生细微的龟裂,膜雾度恶化;或由地点导致的表面反射率的偏差大,涂布均匀性劣化等。
另外,进行了将含有氧化钛粒子等高折射率的金属氧化物微粒的易粘合层设置在聚酯膜上,提高易粘合层的折射率的研究(专利文献3),但通常的在线涂布法中,容易产生下述问题:由粒子突起导致的表面散射,由于凝聚粒子或粒子与粘合剂界面产生空隙导致膜雾度恶化等。
另外,也进行了将含有水溶性的钛螯合化合物或锆化合物的易粘合层设置在聚酯膜上、提高易粘合层的折射率的研究(专利文献4),但钛或锆在这些螯合化合物中所占的含量低,为了提高折射率需要添加大量的螯合化合物,并且金属螯合化合物因热处理而分解,因此担心该分解物根据条件使易粘合层产生杂质等,降低作为光学层合膜时的品位。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0762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11009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33070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0975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合聚酯膜,所述层合聚酯膜为用作硬涂用光学膜的基材时的干涉条纹的抑制及与硬涂层的粘合性优异的光学用易粘合膜,并且兼有以高水平实现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下的粘合性、采用在线涂布法的涂布性的特性。
(1)一种层合聚酯膜,是在作为基材层的使用聚酯形成的层(S层)的至少一侧表面上层合有层合膜(C层)的聚酯膜,其中,该C层侧的从500nm至650nm的波长处的分光反射率的最小值(Rmin)为4.0%以上~6.0%以下,并且分光反射率的变化量(Δr)为0.0%以上~1.0%以下。
(2)如(1)所述的层合聚酯膜,其中,上述C层含有具有芴骨架及/或萘骨架的聚酯树脂(A)和丙烯酸树脂(Q),且C层中的聚酯树脂(A)的含量(a)和丙烯酸树脂(Q)的含量(b)的重量比(a)/(b)为40/60以上~95/5以下。
(3)如(2)所述的层合聚酯膜,其中,上述聚酯树脂(A)的润湿张力高于上述丙烯酸树脂(Q)的润湿张力,其差为2mN/m以上~10mN/m以下。
(4)如(2)或(3)所述的层合聚酯膜,其中,上述聚酯树脂(A)的润湿张力高于上述丙烯酸树脂(Q)的润湿张力,其差为2mN/m以上~6mN/m以下。
(5)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合聚酯膜,其中,上述聚酯树脂(A)至少具有芴骨架,并且上述聚酯树脂(A)不含有具有磺酸盐基团的二羧酸成分(Aa-3)、或者相对于构成聚酯树脂(A)的二羧酸成分(Aa)的量含有小于0.1摩尔%的具有磺酸盐基团的二羧酸成分(Aa-3)。
(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合聚酯膜,其中,上述C层的厚度公差为10nm以下。
(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合聚酯膜,其中,上述C层的表面的初期粘合指数、在温度80℃、相对湿度90%的恒温恒湿环境下放置了250小时时的耐湿热粘合指数、及在3小时的煮沸后的粘合指数均为3以上~5以下。
(8)一种光学层合膜,其是在(1)~(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合聚酯膜的C层表面层合使用光化射线固化型树脂形成的硬涂层而得到的,该硬涂层侧的从500nm至650nm的波长处的分光反射率的平均波形振幅为1.0%以下。
(9)如(8)所述的光学层合膜,其中,所述硬涂层的折射率为1.43~1.60。
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合聚酯膜,所述层合聚酯膜涉及硬涂用层合聚酯膜,其在层合硬涂层时加工适合性良好,特别是在干涉条纹及色相不均的减少方面优异的同时,与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性、高温高湿度环境下的耐湿热粘合性也优异。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表面外观及耐划痕性优异的光学膜,能够实现触摸面板等光学用膜的高性能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层合聚酯膜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采用金属线棒的涂布装置的简图。
[图2]为图1的金属线棒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层合聚酯膜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采用金属线棒的涂布装置的简图。
[图4]为图3的金属线棒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表示硬涂膜的反射率的波形振幅的波长/反射率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层合聚酯膜在作为基材层的使用聚酯形成的层(S层)的至少一侧表面具有层合膜(C层),C层侧的从500nm至650nm处的分光反射率的最小值(Rmin)优选为4.0%以上~6.0%以下,较优选为4.5%以上~5.7%以下,特别优选为4.7%以上~5.5%以下。并且,分光反射率的变化量(Δr)优选为1.0%以下,较优选为0.7%以下,进而特别优选为0.4%以下。本发明的C层的光学特性优选为与作为基材的聚酯膜及层合于其上的硬涂层的折射率差小的光学特性,为了抑制干涉条纹,需要使分光反射率在上述范围内。分光反射率在上述范围外时,作为光学层合膜时的干涉条纹恶化。实现上述范围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通过使用使C层的折射率从表层向基材层连续地提高、而使其与基材层和硬涂层的折射率接近等的方法来实现。
为了使C层侧的从500nm至650nm处的分光反射率的最小值为上述范围,上述C层含有具有芴骨架及/或萘骨架的聚酯树脂(A)及丙烯酸树脂(Q),并且C层中的聚酯树脂(A)的含量(a)和丙烯酸树脂(Q)的含量(b)的重量比(a)/(b)优选为40/60以上~95/5以下,进而较优选为50/50以上~90/10以下,特别优选为60/40以上~80/20以下。并且,为了使分光反射率的变化量为上述范围,需要使C层的折射率从表层向基材层连续地提高,因此,形成C层的上述聚酯树脂(A)的润湿张力高于丙烯酸树脂(Q)的润湿张力,其差优选为2~10mN/m以下,较优选为3~8mN/m,特别优选为4~6mN/m。在通过将由润湿张力的差大的聚酯树脂(A)和丙烯酸树脂(Q)构成的涂布剂涂布在基材聚酯膜上而设置的涂布层中,存在下述问题:由于各树脂具有的润湿张力差导致的层分离现象,表面侧润湿张力低的树脂和基材侧润湿张力高的树脂彼此相互排除,由此两层选择性地配置为2层,形成明确的界面,完全形成2层结构。另一方面,润湿张力的差小的情况等,引起不完全的层分离现象时,存在层完全不分离的问题。本发明的光学用层合聚酯膜,通过使作为涂布层的构成成分的聚酯树脂(A)及丙烯酸树脂(Q)的润湿张力的差为上述范围,能够在涂布层的干燥过程中适度进行聚酯树脂(A)和丙烯酸树脂(Q)的层分离,使聚酯树脂(A)和丙烯酸树脂(Q)的组成比从基材层侧向硬涂层侧连续地变化。进而,通过对聚酯树脂(A)赋予芴骨架及/或萘骨架,能够使聚酯树脂(A)进行与基材聚酯层同程度的高折射率化,能够在C层内的厚度方向使折射率连续地变化。另外,关于现有的问题,即聚酯树脂(A)具有芴骨架及/或萘骨架从而导致拉伸追随性下降的问题,认为通过为上述构成,丙烯酸树脂成分发挥作为拉伸助剂的作用,拉伸追随性大大改善,涂布均匀性良好,故优选。作为所述聚酯树脂(A)的优选形态,需要比丙烯酸树脂(Q)的润湿张力高,优选为聚酯骨架上具有羧基或磺酸基这样的亲水基的水分散体,进而作为与丙烯酸树脂(Q)的润湿张力差为上述范围的亲水基,优选羧基,磺酸基过多时,有时与丙烯酸树脂(Q)的表面张力差超出上述范围。另外,作为所述丙烯酸树脂(Q)的优选形态,需要比聚酯树脂(A)的润湿张力低,作为水系涂布剂使用时,优选为丙烯酸粒子的水分散体即乳剂。预测涂布上述树脂组合物形成的C层中的丙烯酸树脂(Q)的组成比从基材层向硬涂层连续地升高,表面的润湿张力优选通过在表面侧选择性地存在丙烯酸树脂(Q)从而与丙烯酸树脂(Q)的润湿张力同等、或为与该值接近的值。聚酯树脂(A)和丙烯酸树脂(Q)的优选润湿张力为30mN/m以上~50mN/m以下,从层合膜(C层)的耐湿热粘合指数及煮沸后的粘合指数的观点考虑,优选任一树脂的润湿张力均为40mN/m以下。通过下述的聚酯树脂(A)不含有具有磺酸盐基团的二羧酸成分(Aa-3)、或者相对于构成聚酯树脂(A)的二羧酸成分(Aa)的量含有小于0.1摩尔%的具有磺酸盐基团的二羧酸成分(Aa-3),由此能够容易地达成。
另外,从抑制与上述硬涂层的干涉条纹来看,C层的层厚度优选在50~300nm的范围内,较优选在70~170nm的范围内。C层的厚度在上述范围外时,C层难以形成上述结构,难以产生抑制界面的反射光的效果,设置硬涂层时变得易于产生干涉条纹。
另外,本发明的层合聚酯膜通过在C层表面层合硬涂层,能够形成硬涂膜,C层表面和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指数、在温度80℃、相对湿度90%的恒温恒湿环境下放置250小时时的耐湿热粘合指数优选均为3以上、5以下。更优选作为更加严苛的评价耐湿热粘合性的方法的3小时煮沸后的粘合指数为3以上、5以下。对于初期粘合指数、耐湿热粘合指数、及煮沸后的粘合指数的上限,将完全没有剥离的评价指数设为5。特别是便携式设备中使用的硬涂膜强烈要求本发明的层合聚酯膜和硬涂层在湿热环境下的粘合性,该用途中要求也能够耐受浴室、高温多湿地域、寒冷地区的结露等的耐湿热粘合性。目前为止,实施了达到250小时~500小时的耐湿热性试验,但由于要求检查时间的缩短及终极的耐湿热性,近来逐渐地施行煮沸试验。初期粘合指数小于3时,有难以达成耐湿热粘合指数和煮沸后的粘合指数为3以上的倾向,故不优选。所述耐湿热粘合指数为3以上时,即使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也能抑制层合聚酯膜和上述硬涂层的粘合性的下降,在要求耐湿热粘合性的用途中可以优选使用。另外,若3小时的煮沸后的粘合指数为3以上,则即使在更加严苛的高温高湿环境下也能保持粘合性,因此能够在非常严苛的环境下使用,特别优选。初期粘合指数是表示C层表面与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性的指标,是在本发明的层合聚酯膜上层合硬涂层后,不施加高温及/或高湿度的环境负荷的情况下测定本发明的层合聚酯膜与硬涂层的粘合性的指数。在温度80℃、相对湿度90%的恒温恒湿环境下放置250小时时的耐湿热粘合指数,是表示C层表面和硬涂层的耐湿热粘合性的指标,是在本发明的层合聚酯膜上层合硬涂层后,施加上述高温及高湿度的恒温恒湿的环境负荷而测定本发明的层合聚酯膜和硬涂层的粘合性的指数。3小时后的煮沸后的粘合指数是表示C层表面和硬涂层的煮沸后的粘合性的指标,是在本发明的层合聚酯膜上层合硬涂层,在煮沸水中浸渍3小时后施加环境负荷,测定本发明的层合聚酯膜和硬涂层的粘合性的指数。
作为使耐湿热粘合指数及煮沸后的粘合指数为上述范围的方法,可以举出下述方法等:C层含有具有芴骨架及/或萘骨架的聚酯树脂(A)和丙烯酸树脂(Q),并且聚酯树脂(A)不含有具有磺酸盐基团的二羧酸成分(Aa-3)、或者相对于构成聚酯树脂(A)的二羧酸成分(Aa)的量含有小于0.1摩尔%的具有磺酸盐基团的二羧酸成分(Aa-3)。另外,通过向C层添加交联剂,也能够进一步提高耐湿热粘合指数及煮沸后的粘合指数(详细内容见后述)。
本发明的层合聚酯膜中需要在作为基材层的层(S层)的硬涂加工面上有具有上述反射率特性的C层。通过为上述构成,提高了硬涂层和C层界面的粘合性,此外,通过抑制硬涂层和层合聚酯膜的界面处的光反射,可以得到减轻了由干涉引起的彩虹色图案的光学层合膜。
为了使本发明的层合聚酯膜的C层中分光反射率在上述范围内,形成使聚酯树脂(A)和丙烯酸树脂(Q)混杂的层,并且将聚酯树脂(A)的折射率提高至与基材层同程度,由此可以实现。通过使该聚酯树脂(A)具有芴骨架及/或萘骨架可以达成,但为了以高水平实现采用在线涂布法的涂布性、且使聚酯树脂(A)的折射率接近基材层,优选具有芴骨架。具有芴骨架的聚酯树脂(A)可以通过调整具有芴骨架的二羧酸成分(Aa-1)及具有芴骨架的醇成分(Ab-1)的共聚量而得到。具有芴骨架的聚酯树脂(A)是指主链或侧链上具有酯键的聚酯树脂,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I)或II)得到。另外,也可以使用联用I)和II)的方法(以二羧酸成分(Aa)、醇成分(Ab)、及成分(Ac)为构成成分,使它们进行缩聚反应的方法)。
方法I)以二羧酸成分(Aa)和醇成分(Ab)为构成成分,使两者进行缩聚反应。
方法II)以具有1个以上的醇性官能团(羟基)和具有1个以上的羧基的成分(Ac)为构成成分,使其进行缩聚反应。
在上述方法I)中,二羧酸成分(Aa)被区分为具有芴骨架的二羧酸成分(Aa-1)、和不具有芴骨架的二羧酸成分(Aa-2)。另外,醇成分(Ab)被区分为具有芴骨架的醇成分(Ab-1)、和不具有芴骨架的醇成分(Ab-2)。本发明中,为了在聚酯树脂(A)中导入芴骨架,优选将具有芴骨架的二羧酸成分(Aa-1)及/或具有芴骨架的醇成分(Ab-1)共聚。
另外,上述方法II)中,成分(Ac)被区分为具有芴骨架的成分(Ac-1)、和不具有芴骨架的成分(Ac-2)。本发明中,为了在聚酯树脂(A)中导入芴骨架,优选将具有芴骨架的成分(Ac-1)共聚。
以下,作为具有芴骨架的聚酯树脂(A)(以下,也有时称作“芴共聚树脂(A)”),对于使用方法I)时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对于方法II)也与方法I)相同。
首先,本发明中,二羧酸成分(Aa)中包含使二羧酸进行烷基酯化得到的酯形成衍生物。另外,二羧酸成分(Aa)中不仅包含狭义的二羧酸,也包含3元以上的多元羧酸。另外,二羧酸成分(Aa)中也包含酸酐。
本发明中,醇成分(Aa)中不仅包含狭义的醇,也含有3元以上的多元醇。
作为具有芴骨架的二羧酸成分(Aa-1),例如可以举出9,9-双(叔丁氧基羰基甲基)芴、9,9-双[2-(叔丁氧基羰基)乙基]芴、9,9-双[1-(叔丁氧基羰基)乙基]芴、9,9-双[2-(叔丁氧基羰基)-1-环己基乙基]芴、9,9-双[2-(叔丁氧基羰基)-1-苯基乙基]芴、9,9-双[1-(叔丁氧基羰基)丙基]芴、9,9-双[2-(叔丁氧基羰基)丙基]芴、9,9-双[2-(叔丁氧基羰基)-1-甲基乙基]芴、9,9-双[2-(叔丁氧基羰基)-1-甲基丙基]芴、9,9-双[2-(叔丁氧基羰基)丁基]芴、9,9-双[2-(叔丁氧基羰基)-1-甲基丁基]芴、9,9-双[5-(叔丁氧基羰基)戊基]芴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例子。
作为不具有芴骨架的二羧酸成分(Aa-2),可以使用不具有芴骨架的芳香族、脂肪族、脂环族的二羧酸或3元以上的多元羧酸。本发明中,作为该二羧酸成分(Aa-2),可以使用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苯二甲酸、2,5-二甲基对苯二甲酸、1,4-萘二甲酸、联苯二甲酸、2,6-萘二甲酸、1,2-双苯氧基乙烷-p,p’-二甲酸、苯基茚满二甲酸等。另外,作为上述脂肪族及脂环族的二羧酸,可以使用琥珀酸、己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二聚酸、1,3-环戊烷二甲酸、1,2-环己烷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酸等、及它们的酯形成性衍生物。
作为具有芴骨架的醇成分(Ab-1),可以举出9,9-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甲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5-二甲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乙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5-二乙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丙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5-二丙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异丙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5-二异丙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正丁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5-二正丁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10-3-异丁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5-二异丁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1-甲基丙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5-二(1-甲基丙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苯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5-二苯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苄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5-二苄基苯基]芴、9,9-双[4-(3-羟基丙氧基)苯基]芴、9,9-双[4-(4-羟基丁氧基)苯基]芴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例子。
作为不具有芴骨架的醇成分(Ab-2),可以使用乙二醇、二甘醇、聚乙二醇、丙二醇、聚丙二醇、1,3-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7-庚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1,10-癸二醇、2,4-二甲基-2-乙基-1,3-己二醇、新戊二醇、2-乙基-2-丁基-1,3-丙二醇、2-乙基-2-异丁基-1,3-丙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2,4-三甲基-1,6-己二醇、1,2-环己烷二甲醇、1,3-环己烷二甲醇、1,4-环己烷二甲醇、2,2,4,4-四甲基-1,3-环丁二醇、4,4’-硫代二苯酚、双酚A、4,4’-二羟基二苯甲烷、4,4’-(2-亚降冰片烷基)二酚、4,4’-二羟基双苯酚、邻二羟基苯、间二羟基苯、及对二羟基苯、4,4’-异亚丙基苯酚、环戊烷-1,2-二醇、环己烷-1,2-二醇、环己烷-1,4-二醇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例子。
具有芴骨架的聚酯树脂(A)中的具有芴骨架的二羧酸成分(Aa-1)的共聚量相对于构成聚酯树脂(A)的二羧酸成分(Aa)的量优选为40摩尔%以上,较优选为80摩尔%以上。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95摩尔%以下。
另外,具有芴骨架的聚酯树脂(A)中的具有芴骨架的醇成分(Ab-1)的共聚量相对于构成芴共聚聚酯树脂(A)的醇成分(Ab)的量,优选为40摩尔%以上,较优选为80摩尔%以上。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但特别优选为95摩尔%以下。
共聚量小于40摩尔%时,聚酯树脂(A)的高折射率化变得不充分,层合硬涂层时有可能产生干涉条纹。另外,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但共聚比率若超过95摩尔%,则聚酯树脂(A)的玻璃化温度变高,变得缺乏拉伸性,操作性恶化,使用后述的在线涂布法设置C层时,变得缺乏拉伸追随性,有时不能设置均匀的C层。
另外,以构成芴共聚聚酯树脂(A)的二羧酸成分(Aa)的物质量和醇成分(Ab)的物质量的合计作为100摩尔%时,具有芴骨架的聚酯树脂(A)中的具有芴骨架的二羧酸成分(Aa-1)及具有芴骨架的醇成分(Ab-1)的共聚量优选为20摩尔%以上,较优选为40摩尔%以上。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50摩尔%以下。
另外,对于具有萘骨架的聚酯树脂(A),可以通过使上述具有芴骨架的二羧酸成分及/或二醇成分为例如上述示例的具有萘骨架的二羧酸成分及/或二醇、利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得到。
本发明的光学层合膜可以如下制作:将含有聚酯树脂(A)的水系涂布剂涂布在S层表面,通过干燥、热处理将C层层合,由此制作。
为了得到含有聚酯树脂(A)的水系涂布剂,聚酯树脂(A)优选为水溶性。为了使聚酯树脂(A)为水溶性,优选向聚酯树脂(A)的侧链等导入含有羧酸盐基团的化合物、或含有磺酸盐基团的化合物等亲水成分。所述亲水成分的导入可以通过使用具有磺酸盐基团的二羧酸成分(Aa-3)、3元以上的多元羧酸成分(Aa-4)作为二羧酸成分(Aa)来实现。
作为具有磺酸盐基团的二羧酸成分(Aa-3),可以举出例如磺酸基间苯二甲酸、5-磺酸基间苯二甲酸、4-磺酸基苯二甲酸、4-磺酸基萘-2,7-二甲酸,5-[4-磺酸基苯氧基]间苯二甲酸的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等。
另外,作为3元以上的多元羧酸成分(Aa-4),除了偏苯三酸等多元羧酸之外,也可以使用酸酐。具体可以举出1,2,4,5-丁烷四甲酸二酐(苯均四酸酐)、1,2,3,4-戊烷四甲酸二酐、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5-(2,5-二氧代四氢化糠基)-3-甲基-3-环己烯-1,2-二甲酸酐、5-(2,5-二氧代四氢化糠基)-3-环己烯-1,2-二甲酸酐、环戊烷四甲酸二酐、2,3,6,7-萘四甲酸二酐、1,2,5,6-萘四甲酸二酐、1,2-亚乙基二[1,3-二氢-1,3-二氧代异苯并呋喃-5-羧酸酯](ethyleneglycol bistrimellitate dianhydride)、2,2’,3,3’-二苯基四甲酸二酐、噻吩-2,3,4,5-四甲酸二酐、亚乙基四甲酸二酐等。
但是,在如近年的平板显示用途为代表那样的要求耐湿热粘合性的用途中,使用磺酸盐基团作为聚酯树脂(A)的亲水成分时,由于磺酸盐基团的亲水性的强度,有时与被粘合物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粘合性降低。
因此,本发明中,优选聚酯树脂(A)不含有具有磺酸盐基团的二羧酸成分(Aa-3)、或者相对于构成聚酯树脂(A)的二羧酸成分(Aa)的量含有小于0.1摩尔%的具有磺酸盐基团的二羧酸成分(Aa-3)。具有磺酸盐基团的二羧酸成分(Aa-3)的量较优选为0.05摩尔%以下,特别优选不含有(为0摩尔%)。
由此,本发明中,对聚酯树脂(A)赋予亲水性(水溶性)时,优选共聚3元以上的多元羧酸成分(Aa-4)。通过共聚3元以上的多元羧酸成分(Aa-4),可以向聚酯树脂(A)的侧链导入羧基。另外,也通过使用氨、氢氧化钠等中和该羧基,形成羧酸盐基团。通过制成羧酸盐基团,能够进一步提高亲水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多元羧酸成分的共聚时,优选使用下述方法:使3元以上的多元羧酸酐(Aa-4)与使二羧酸成分(Aa)和醇成分(Ab)反应得到的聚酯多元醇(聚酯低聚物)反应,由此向聚酯树脂(A)的侧链导入羧基的方法。通过使用该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向聚酯树脂(A)的侧链导入羧基。
此时使用的多元羧酸酐(Aa-4)的物质量(Aa-4m(摩尔))优选为酯化反应中使用的醇成分(Aa)的物质量(Aam(摩尔))与二羧酸成分的物质量(Abm(摩尔))的差(Aam-Abm(摩尔))的0.5~1.0倍的物质量。小于0.5倍时,制备的聚酯树脂涂膜与基材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粘合性有时降低,超过1.0倍时,有时聚酯的数均分子量不增加,不优选。
另外,将聚酯树脂(A)水溶化时,从提高涂布剂的保存稳定性和操作性的方面考虑,可以含有微量的水溶性有机溶剂。作为水溶性有机溶剂,可以举出甲醇、乙醇、异丙醇等水溶性醇类、或丙酮等水溶性酮类、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丁基溶纤剂、卡必醇、丁基卡必醇等水溶性醚类。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混合多种使用。从防爆性、环境污染的方面考虑,作为含量,期望相对于涂布剂总量为10%以下,优选为7%以下,更优选为5%以下。
接下来,针对聚酯树脂(A)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首先,使用作为不具有芴骨架的二羧酸成分(Aa-2)的琥珀酸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作为具有芴骨架的醇成分(Aa-1)的9,9-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作为不具有芴骨架的醇成分(Ab-2)的乙二醇等醇成分、和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得到聚酯多元醇。此时,9,9-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和乙二醇的添加量相对于总二羧酸成分优选为1.01~2.0倍摩尔。为了将聚酯多元醇聚合,相对于二羧酸成分,需要过量的醇成分,因此,相对于二羧酸成分,需要1.01倍摩尔以上的醇成分。但是,超过2.0倍摩尔时,有时聚酯树脂(A)的数均分子量分布不增加,不优选。
另外,作为催化剂,可以举出钛酸四异丙基酯、钛酸四正丁基酯等钛类、三氧化锑等锑类、氧化锗等锗类的催化剂、乙酸锌、乙酸锰、二丁基氧化锡等催化剂,优选使用钛酸四正丁基酯。催化剂的添加量相对于二羧酸成分优选为10~1000ppm,小于10ppm时,有时反应不进行,另一方面,即使超过1000ppm,也不存在反应时间缩短等优点。此时的酯化反应的温度和时间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在公知的范围内实施。例如,通常在160~240℃下,边使水、或醇馏出边实施1~10小时左右。之后,通常在200~260℃左右对反应体系缓慢减压,在0.01~0.5MPa下进行反应0.1~3小时左右。
接下来使多元羧酸酐(Aa-4)与得到的聚酯多元醇加成,该反应在160~200℃下实施1~10小时左右时,则可以得到目标聚酯多元醇。此时,可以同程度地添加上述催化剂。
本发明中,聚酯树脂(A)的固有粘度没有特别限定,从使与硬涂层等被粘合体的粘合性良好的方面考虑,优选为0.3dl/g以上,较优选为0.35dl/g以上,最优选为0.4dl/g以上。固有粘度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从操作性方面考虑,优选为0.8dl/g以下。通过调节聚合时间和聚合温度等熔融聚合条件,可以得到具有目标固有粘度的聚酯树脂(A)。
另外,聚酯树脂(A)的玻璃化温度(以下,有时简称为Tg)优选为50~170℃,较优选为50~150℃。Tg小于50℃时,耐湿热粘合性易于恶化,相反超过150℃时,在后述的在线涂布法中,有时不能均匀地涂布设置C层。为了使Tg在上述范围内,有使用脂肪族二羧酸成分作为芴共聚聚酯树脂(A)的具有芴骨架的二羧酸成分以外的二羧酸成分(Aa-2)等的方法。
另外,聚酯树脂(A)的酸值优选为20mgKOH/g以上,较优选为30mgKOH/g以上。通过使酸值在上述范围内,可以使粘合性、特别是耐湿热粘合性良好。为了使酸值为上述范围,在芴共聚聚酯树脂(A)的聚合时,可以通过调整与聚酯多元醇反应的多元羧酸酐(Aa-4)的量而获得。
关于丙烯酸树脂(Q),作为构成该丙烯酸树脂的单体成分,例如可以使用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烷基,有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2-乙基己基、十二烷基、硬脂基、环己基、苯基、苄基、苯基乙基等)、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等具有羟基的单体;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甲基丙烯酰胺、N-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羟甲基丙烯酰胺、N-甲氧基甲基丙烯酰胺、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苯基丙烯酰胺等具有酰胺基的单体;丙烯酸N,N-二乙基氨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N,N-二乙基氨基乙基酯等具有氨基的单体;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具有环氧基的单体;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及它们的盐(锂盐、钠盐、钾盐等)等具有羧基或其盐的单体等,可以使用它们中的1种或2种以上进行共聚或聚合。进而,也可以联用除上述以外的其他种类的单体。此处,作为可以使用的其他种类的单体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等具有环氧基的单体、苯乙烯磺酸、乙烯基磺酸及它们的盐(锂盐、钠盐、钾盐、铵盐等)等具有磺酸基或其盐的单体;巴豆酸、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及它们的盐(锂盐、钠盐、钾盐、铵盐等)等具有羧基或其盐的单体;马来酸酐、衣康酸酐等具有酸酐的单体;乙烯基异氰酸酯、烯丙基异氰酸酯、苯乙烯、乙烯基甲基醚、乙烯基乙基醚、乙烯基三烷氧基硅烷、烷基马来酸单酯、烷基富马酸单酯、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烷基衣康酸单酯、偏二氯乙烯、乙酸乙烯酯、氯乙烯等。
另外,也可以包括改性丙烯酸共聚物,例如用聚酯、氨基甲酸酯、环氧树脂等改性的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等。该层合膜中使用的丙烯酸树脂(Q)的玻璃化温度(Tg)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0~90℃,较优选为10~80℃。使用Tg低的丙烯酸树脂(Q)时,有耐热粘合性劣化的倾向,相反过高时,存在造膜性劣化的情况。另外,从粘合性的方面考虑,期望该丙烯酸树脂(Q)的分子量优选为10万以上,较优选为30万以上。
作为C层中使用的、较优选的丙烯酸树脂(Q),可以举出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中的共聚物或聚合物等。作为该C层的原料,从防止环境污染和涂布时的防爆性的方面考虑,优选使用将丙烯酸树脂(Q)溶解、乳化、或悬浮在水中而得到的水系丙烯酸树脂(Q)。上述水系丙烯酸树脂(Q)可以通过具有亲水性基团的单体(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乙烯基磺酸及其盐等)和上述单体类的共聚、使用反应性乳化剂或表面活性剂的乳化聚合、悬浮聚合、无皂聚合等方法来制备。该层合膜中使用的丙烯酸树脂(Q)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粒径为100nm的水分散体即乳剂,进而较优选为粒径为60nm以下的水分散体。丙烯酸树脂(Q)完全溶解在水中时,与聚酯树脂(A)的层分离作用下降,如果为粒径大于100nm的乳剂,则膜的雾度变高,变得不合适作为光学层合膜。
另外,从提高耐湿热粘合性的方面考虑,优选C层除含有聚酯树脂(A)及丙烯酸树脂(Q)以外,还含有交联剂(B)。使C层含有交联剂(B)时,优选进行调整,使聚酯树脂(A)及丙烯酸树脂(Q)和交联剂(B)的合计相对于C层整体为90重量%以上。通过使合计含量为上述范围,能够实现C层的高折射率化。需要说明的是,合计含量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100重量%为实质上的上限。
另外,本发明中,作为交联剂(B),通过使用选自三聚氰胺类交联剂、噁唑啉类交联剂、及碳化二亚胺类交联剂中的1种以上交联剂,可见由芴共聚聚酯树脂(A)及丙烯酸树脂(Q)的羧基的失活导致的耐湿热粘合性的提高、由交联剂(B)的自交联反应进行导致的耐湿热粘合性的提高,故优选。另外,三聚氰胺类、噁唑啉类、碳化二亚胺类等交联剂(B)在C层中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2种以上的交联剂。特别是含有三聚氰胺类、噁唑啉类、碳化二亚胺类的所有交联剂时,煮沸后的粘合指数显著提高,故特别优选。与该现象对应的机制的详细内容尚不明确,但可以认为是聚酯树脂(A)、丙烯酸树脂(C)的交联性反应基团和上述3种交联剂利用各自的特性,C层整体无部分性偏差地充分地进行交联反应,由此耐湿热粘合性提高。
本发明中使用的三聚氰胺类交联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三聚氰胺、三聚氰胺和甲醛缩合得到的羟甲基化三聚氰胺衍生物、使低级醇与羟甲基化三聚氰胺反应部分或完全醚化的化合物、及它们的混合物等。另外,作为三聚氰胺类交联剂,可以为单体、由二聚体以上的多聚体构成的缩合物的任一种,也可以为它们的混合物。作为醚化中使用的低级醇,可以使用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等。作为官能团,在1分子中具有亚氨基、羟甲基、或甲氧基甲基、丁氧基甲基等烷氧基甲基,为亚氨基型甲基化三聚氰胺树脂、羟甲基型三聚氰胺树脂、羟甲基型甲基化三聚氰胺树脂、完全烷基型甲基化三聚氰胺树脂等。其中,最优选羟甲基化三聚氰胺树脂。进而,为了促进三聚氰胺类交联剂的热固化,例如可以使用对甲苯磺酸等酸性催化剂。
另外,本发明中使用的噁唑啉类交联剂,只要在该化合物中具有噁唑啉基作为官能团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优选由含有至少一种以上的具有噁唑啉基的单体、并且使至少一种其他单体共聚而得到的具有噁唑啉基的共聚物形成的交联剂。
作为具有噁唑啉基的单体,可以使用2-乙烯基-2-噁唑啉、2-乙烯基-4-甲基-2-噁唑啉、2-乙烯基-5-甲基-2-噁唑啉、2-异丙烯基-2-噁唑啉、2-异丙烯基-4-甲基-2-噁唑啉、2-异丙烯基-5-乙基-2-噁唑啉等,也可以使用它们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其中,2-异丙烯基-2-噁唑啉在工业上容易获得,是优选的。
在噁唑啉类交联剂中,作为相对于具有噁唑啉基的单体所使用的至少一种其他单体,只要为能够与该含有噁唑啉基的单体共聚的单体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类;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等不饱和羧酸类;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不饱和腈类;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不饱和酰胺类;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乙烯酯类;甲基乙烯基醚、乙基乙烯基醚等乙烯基醚类;乙烯、丙烯等烯烃类;氯乙烯、偏二氯乙烯、氟乙烯等含卤素-α,β-不饱和单体类;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α,β-不饱和芳香族单体类等,可以使用它们中的1种或使用2种以上的混合物。
另外,本发明中使用的碳化二亚胺类交联剂,只要在该化合物中分子内具有1个或2个以上碳化二亚胺基、或与其存在互变异构性关系的氨腈基作为官能团的化合物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上述碳化二亚胺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二环己基甲烷碳化二亚胺、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四甲基苯二甲撑碳化二亚胺、脲改性碳化二亚胺等,可以使用它们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的构成C层的树脂和交联剂可以以任意的比率混合使用,但从提高常态下的粘合性的方面考虑,对于交联剂(B)的含量(c),以C层整体为100重量%时,优选添加5重量%以上、50重量%以下,较优选添加10~40重量%,特别优选添加15~35重量%。交联剂的添加量小于5重量%时,其添加效果小,与上述硬涂层的耐湿热粘合性下降,实用性差。另一方面,超过50重量%时,C层整体的折射率下降,因此用作光学用硬涂膜的基材时的干涉条纹恶化。特别是使用除三聚氰胺类交联剂以外的噁唑啉类交联剂及碳化二亚胺类交联剂的情况,耐湿热粘合性显著提高,但折射率低,因此限制在以不损害C层侧的光学特性的程度使用,根据情况需要调整树脂侧的折射率。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在C层中含有微粒的方案由于易滑性和耐粘连性提高,故更优选。作为含有的微粒,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胶体二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锆、碳酸钙、炭黑、沸石粒子等无机粒子、丙烯酸粒子、有机硅粒子、聚酰亚胺粒子、“Teflon(注册商标)”粒子、交联聚酯粒子、交联聚苯乙烯粒子、交联聚合物粒子、核壳粒子等有机粒子,可以使用这些粒子的任一种,或也可以联合使用多种。
这些粒子的数均初级粒径优选在0.01~0.6μm的范围内。这里,所谓平均初级粒径是在JIS-H7008(2002)中被定义为由单一结晶核的成长生成的粒子的初级粒子的粒径的平均。另外,初级粒子的粒径(以下,称作初级粒径)采用长径和短径的平均值。对于上述平均初级粒径的测定,可以如下进行:按照JIS-H7804(2005),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倍率5万倍观察样品,使用照片测定各个初级粒子的长径和短径,取其平均来求得初级粒径,进而对100个初级粒子进行同样的初级粒径的测定,从其数平均值求出平均初级粒径。粒子的平均初级粒径小于0.01μm时,粒子凝聚,有可能使C层的雾度恶化,相反超过0.6μm时,难以获得添加量程度的易滑性和耐粘连性的效果,并且根据C层的厚度有粒子脱落的可能性。粒子的平均初级粒径较优选在20~500n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20~400nm的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粒子可以使用单分散粒子,也可以使用多个粒子凝聚而成的凝聚粒子。另外,根据情况,也可以联用平均初级粒径不同的多种粒子。另外,粒子的添加量应根据C层的厚度、树脂组成、平均初级粒径、要求的易滑性或用途等适当地调节设计,但相对于C层整体100重量份,粒子的添加量优选在0.05~8重量份的范围内,较优选在0.1~5重量份的范围内。
进而,在不阻碍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层合聚酯膜的C层中可以配合各种添加剂,例如抗氧化剂、耐热稳定剂、耐气候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有机的易滑剂、颜料、染料、有机或无机的微粒、填充剂、抗静电剂、成核剂等。
另外,本发明中,作为得到具有S层和C层的光学层合膜的方法,可举出在S层层合C层的方法等。其中,优选在S层上涂布构成C层的涂布剂来层合的方法。作为上述涂布方法,有以下方法:在与S层的制造工序不同的工序中进行涂布的方法,即所谓的离线涂布方法;在S层的制造工序中进行涂布,一口气得到将C层层合在S层上的层合聚酯膜,即所谓的在线涂布方法。但是,本发明中,从成本的方面、涂布厚度的均匀化方面出发,优选采用在线涂布方法,从环境污染和防爆性的方面考虑,此时使用的涂布液的溶剂最优选为水系。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时,水系涂布剂的涂布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逆转辊涂布法、喷雾涂布法、棒涂法(bar coat method)、凹版涂布法、杆涂布法(rod coat method)、模涂法(die coat method)等,为了减少C层的厚度不均,优选凹版涂布法及金属线棒涂布法,特别优选金属线棒涂布方式。
使用金属线棒涂布方式时,优选用棒将涂布剂均匀地涂布,但被棒刮落的涂布液的液脱落性差时,涂布外观有时变差。为了将刮落的涂布液顺利地除去、且防止液体飞溅引起的缺陷,优选在金属线棒的上游、下游侧设置如图1、图2所例示的外罩,因为能够确保液体脱落性且防止由液体飞溅导致的缺陷,所以优选将金属线棒和上游侧外罩的间隙(X)设定为0.7~2.0mm,将金属线棒和下游侧外罩的间隙(Y)设定得比(X)窄、为0.3~0.7mm。金属线棒和上游侧外罩的间隙(X)小于0.7mm时,液体脱落性变差,因此,C层的厚度不均有时恶化,超过2.0mm时,由液体飞溅引起的涂布缺陷增加,故不优选。另外,金属线棒和下游侧外罩的间隙(Y)小于0.3mm时,从下游侧的液体脱落性变差,因此,C层的厚度不均有时恶化,超过0.7mm时,由液体飞溅引起的涂布缺陷增加,故不优选。通过使金属线棒和上游侧外罩的间隙(X)大于金属线棒和下游侧外罩的间隙(Y),可以改善从上游侧的液体脱落性。另外,如图3、图4所例示,直接向金属线棒下部供给涂布液,棒的下部被涂布液充满,利用棒的旋转将金属线棒下部的涂布液涂布在膜上,使用该方法时,由于能够以较少的供给量进行涂布,所以C层的厚度不均稳定化,更优选。对于C层的厚度不均,可以将C层的厚度公差作为指标,C层的厚度公差优选为10nm以下。
本发明中,在涂布水系涂布剂之前,对作为基材层的S层的表面施行电晕放电处理等,使该表面的润湿张力优选为47mN/m以上,较优选为50mN/m以上。其原因是C层和S层的粘合性提高,涂布性也变得良好。
构成作为基材层的使用聚酯形成的层(S层)的聚酯,是将酯键作为主链的主要键链的高分子的总称,作为优选的聚酯,可以使用将选自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α,β-双(2-氯代苯氧基)乙烷-4,4’-二甲酸乙二醇酯等中的至少一种构成成分作为主要构成成分的聚酯。这些构成成分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联用2种以上,其中,综合判断品质、经济性等时,特别优选使用将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主要构成成分的聚酯。另外,在热作用于基材的用途中,更优选耐热性和刚性优异的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另外,这些聚酯可以进一步共聚一部分、优选20摩尔%以下的其他二羧酸成分或二醇成分。
上述聚酯的极限粘度(按照JIS K7367(2000)、在25℃的邻氯苯酚中测定)优选为0.4~1.2dl/g,较优选在0.5~0.8dl/g的范围内。
进而,该聚酯中可以以不使其特性恶化的程度添加各种添加剂,例如抗氧化剂、耐热稳定剂、耐气候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有机的易滑剂、颜料、染料、有机或无机的微粒、填充剂、抗静电剂、成核剂、交联剂等。
特别是,为了赋予紫外线阻隔能力,优选使聚酯膜中含有紫外线吸收剂。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优选可以举出,例如水杨酸类化合物、二苯甲酮类化合物、苯并***类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及苯并噁嗪酮类化合物、环状亚氨基酯类化合物等,从在380nm的紫外线阻隔性、色调等方面及后述的基于控制聚酯的M+P、M/P(M表示膜中残留的催化剂金属元素的浓度(毫摩尔%),P表示膜中残留的磷元素的浓度(毫摩尔%)。)的分散性提高的效果显现程度的方面出发,最优选苯并噁嗪酮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同时使用2种以上。另外,也可以联用HALS或抗氧化剂等稳定剂,特别优选联用磷类的抗氧化剂。
此处,作为苯并***类的化合物,例如可举出2-(2H-苯并***-2-基)-4,6-双(1-甲基-1-苯基乙基)苯酚、2-(2H-苯并***-2-基)-4-(1,1,3,3-四甲基丁基)苯酚、2-(2H-苯并***-2-基)-4-甲基苯酚、2-(2H-苯并***-2-基)-4,6-二叔丁基苯酚、2-(2H-苯并***-2-基)-4,6-二叔戊基苯酚、2-(2H-苯并***-2-基)-4-叔丁基苯酚、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苯并***等。
作为二苯甲酮类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2-羟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等。
作为苯并噁嗪酮类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2-对硝基苯基-3,1-苯并噁嗪-4-酮、2-(对苯甲酰基苯基)-3,1-苯并噁嗪-4-酮、2-(2-萘基)-3,1-苯并噁嗪-4-酮、2,2′-对亚苯基双(3,1-苯并噁嗪-4-酮)、2,2′-(2,6-亚萘基)双(3,1-苯并噁嗪-4-酮)等。
本发明的层合聚酯膜在380nm波长处的透射率优选为5.0%以下,在380nm处的透射率较优选为3.0%以下。这是在应用于需要保护显示基材的显示器构件用途时,从其他材料、其他化合物的紫外线保护功能的方面考虑,将380nm波长处的透射率规定为上述范围,另外,从亮度和光透射性的方面考虑,将380nm波长处的透射率规定为上述范围,通过一边控制在该范围、一边也控制全光线透射率、雾度、b值,能够适合用作LCD、电子纸、EL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投影电视用构件等各种显示器构件。另外,微粒的添加通常会使光线透射率和雾度之类与透明性相关的特性降低,添加时粒径尽量小,优选具有不易产生散射的可见光波长的约1/4以下的粒径,其添加量也优选为微量。
另外,本发明中,作为上述使用聚酯的S层,优选使用双轴取向聚酯膜。此处,所谓“双轴取向”是指在广角X射线衍射下显示双轴取向的图案。双轴取向聚酯膜通常可以如下得到:将未拉伸状态的聚酯片材在片材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各自拉伸2.5~5倍左右,之后施行热处理,使结晶取向完成,由此得到。
另外,对于本发明中使用的S层,S层本身可以是2层以上的层合结构体。作为层合结构体,例如可以举出复合体膜,其具有内层部和表层部,在内层部实质上不含有粒子,在表层部设置有含有粒子的层,其中,内层部和表层部可以是化学上不同种类的聚合物,也可以是同种的聚合物。作为本发明的主要目的的显示器用途中,从透明性等光学特性考虑,优选S层中不含有粒子等。
作为基材的S层的层厚度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用途适当地选择,通常为10~500μm,优选为20~300μm。
接下来,将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下,简称为PET)膜作为S层的情况为例,说明本发明的层合聚酯膜的制造方法,但并不限定于此。
将构成S层的极限粘度为0.5~0.8dl/g的PET颗粒真空干燥后,供给至挤出机,在260~300℃下熔融,由T字型喷嘴挤出成片状,使用静电施加流延法而缠绕在表面温度为10~60℃的镜面流延鼓上,使其冷却固化来制作未拉伸PET膜。将该未拉伸膜在加热至70~100℃的辊之间、于纵向(是指膜的前进方向,也称作“长度方向”)拉伸2.5~5倍。在该膜的至少一面、于空气中施行电晕放电处理,使该表面的润湿张力为47mN/m以上,在其处理面上涂布构成C层的水系涂布剂。使用夹子把持上述经涂布的光学层合膜,引导至干燥区,在小于构成S层的聚酯树脂(A)的Tg的温度下干燥之后,上升至Tg以上的温度,再次于Tg附近的温度干燥,接着连续地在70~150℃的加热区、于横向(是指与膜的前进方向正交的方向,也称作“宽度方向”)上拉伸2.5~5倍,接着在200~240℃的加热区施行5~40秒热处理,经过100~200℃的冷却区而得到结晶取向完成了的在S层上层合有C层的聚酯膜。需要说明的是,根据需要,在上述热处理中可以施行3~12%的松弛处理。双轴拉伸可以是在纵、横逐次拉伸或同时双轴拉伸的任一种,另外也可以在纵、横拉伸后、在纵、横任一方向再拉伸。
为了得到对硬涂的高加工适合性,本发明的层合聚酯膜优选在120℃下的宽度方向(TD)的热收缩率为0.0~0.7%,且在190℃下的宽度方向(TD)的热收缩率为-0.3~0.5%,更优选在120℃下的宽度方向(TD)的热收缩率为0.2~0.5%,在190℃下的宽度方向(TD)的热收缩率为-0.2~0.3%。通过为上述120℃下的热收缩率的范围,可以防止硬涂后的膜卷曲。另外,考虑长期耐久时的卷曲性时,由于190℃下的宽度方向(TD)的热收缩率为上述范围的比120℃低的值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经时的卷曲恶化,故优选。考虑这是因为随着时间推移,由在短时间未解开的非晶分子链的缠绕引起的应变慢慢地被释放,通过将更难以解开的非晶分子链的应变在能够测定的高温区域的热收缩率保持在较低的状态,能够保持经时稳定性。为了使热收缩率为上述范围内,可以通过在横向拉伸工序的200~240℃的加热区施行4~12%的松弛处理、在100~200℃的冷却区再次施行0.1~3.0%的微拉伸而达成。
另外,层合聚酯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使用3~300μm。从环境污染和防爆性的方面考虑,此时使用的涂布剂优选为水系涂布剂。
对于如上所述得到的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层合聚酯膜的C层表面,由于丙烯酸树脂(Q)局部存在,所以与使用光化射线硬化性树脂形成的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性优异,而且由于C层含有作为高折射率树脂的芴共聚聚酯树脂(A),所以能够减少与基材层的折射率差,且能够使在C层表面设置硬涂层时的干涉条纹的抑制优异。进而,不含具有磺酸盐基团作为亲水成分的二羧酸成分(Aa-3)时,能够将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与硬涂层的粘合性的降低抑制至极限。进而,通过添加交联剂(B),不仅涂布性提高而能够得到涂布不均少的涂膜(C层),而且能够使与硬涂层的粘合性更强。这种层合聚酯膜可以用作硬涂膜、或在其上进一步设置防反射层的防反射膜、或设置有导电性金属氧化物层的触摸面板用光学层合膜、电子纸用光学层合膜等显示器构件用光学层合膜。
接着,针对在本发明的层合聚酯膜上设置硬涂层而得到的光学层合膜进行叙述。
本发明中,构成硬涂层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只要透过可见光线即可,优选光线透射率高的材料。作为使用的材料,有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氯乙烯类树脂、聚酯类树脂、氨基甲酸酯类树脂、光化射线固化型树脂等。从耐划痕性、生产率等方面考虑,特别优选使用丙烯酸类树脂、氨基甲酸酯类树脂、光化射线固化型树脂。
对于用作本发明的硬涂层的构成成分的光化射线固化型树脂而言,作为构成该光化射线固化型树脂的单体成分,例如可以使用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双(甲基丙烯酰基苯硫基)硫醚、2,4-二溴苯基(甲基)丙烯酸酯、2,3,5-三溴苯基(甲基)丙烯酸酯、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苯基)丙烷、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基)丙烷、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二乙氧基苯基)丙烷、2,2-双(4-(甲基)丙烯酰基五乙氧基苯基)丙烷、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3,5-二溴苯基)丙烷、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二乙氧基-3,5-二溴苯基)丙烷、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五乙氧基-3,5-二溴苯基)丙烷、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3-苯基苯基)丙烷、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苯基)砜、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基)砜、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五乙氧基苯基)砜、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3-苯基苯基)砜、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3,5-二甲基苯基)砜、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苯基)硫醚、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基)硫醚、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五乙氧基苯基)硫醚、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3-苯基苯基)硫醚、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3,5-二甲基苯基)硫醚、二((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磷酸酯、三((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磷酸酯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类化合物,可使用它们中的1种或2种以上。
另外,为了控制光化射线固化型树脂的硬度、透明性、强度、折射率等,可以在使用上述多官能(甲基)丙烯酸类化合物的同时,使用苯乙烯、氯苯乙烯、二氯苯乙烯、溴苯乙烯、二溴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乙烯基甲苯、1-乙烯基萘、2-乙烯基萘、N-乙烯基吡咯烷酮、苯基(甲基)丙烯酸酯、苄基(甲基)丙烯酸酯、联苯(甲基)丙烯酸酯、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邻苯二甲酸二甲代烯丙基酯、二烯丙基联苯基酯、或钡、铅、锑、钛、锡、锌等金属和(甲基)丙烯酸的反应物等。可以使用它们中的1种或2种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甲基)丙烯酸类化合物”的记载是“甲基丙烯酸类化合物及丙烯酸类化合物”的简略表示,对于其他化合物也同样。
作为使本发明中的光化射线固化型树脂固化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照射紫外线的方法,此时,优选对上述化合物添加0.01~10重量份左右的光聚合引发剂。
以提高涂布时的操作性、控制涂布膜厚作为目的,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在本发明所使用的光化射线固化型树脂中可配合异丙醇、乙酸乙酯、甲基乙基酮等有机溶剂。
本发明中,所谓光化射线是指紫外线、电子射线、放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等使丙烯酸类的乙烯基聚合的电磁波,实际使用中,紫外线简便而优选。作为紫外线源,可以使用紫外线荧光灯、低压汞灯、高压汞灯、超高压汞灯、氙灯、碳弧灯等。另外,电子射线方式的装置昂贵且需要在惰性气体下进行操作,但从可以不含光聚合引发剂和光敏剂等的方面出发,是有利的。
通过调整本发明中的硬涂层的折射率,使与C层表面的界面的折射率差变小,能够抑制成为干涉条纹的原因的光反射。所述硬涂层的折射率优选为1.43~1.60,较优选为1.45~1.55。另外,硬涂层的厚度应该根据使用用途等适当地调节设计,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1~10μm,优选为2~5μm。硬涂层的厚度在上述优选范围时,硬涂性充分地显现,另一方面,也不会由于硬涂层的固化时的收缩引起膜卷曲。
本发明中,优选在硬涂层的表面上设置用于抑制闪烁的防反射层、或施行用于防止污染的防污处理。
特别是,本发明中,特别优选在硬涂层的上面按照顺序层合作为防反射层的高折射率硬涂层及低折射率层,将其用作防反射膜。
防反射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通过层合低折射率化合物或溅射、蒸镀氟化镁、氧化硅等无机化合物等而形成。对于防污处理,可以施行基于有机硅类树脂、氟类树脂等的防污处理。
在如上所述的光学层合膜的各界面产生的干涉条纹,可以通过减小硬涂层侧的分光反射率光谱的波形振幅来使其减少。本发明的光学膜中,通过使用以下所述的基材膜和硬涂层的层合结构,能够形成无干涉条纹的光学层合膜,故较优选。
本发明中所述的波长500~600nm处的反射率的平均波形振幅,如下所述进行测定。首先,将光学层合膜的层合有硬涂层的面作为测定面,以不掺入气泡的方式在其相反面上贴合50mm宽的黑色光泽胶带(Yamato(株)制Vinyl tape No.200-50-21:黑),使波长500~600nm处的可见光线平均透射率为5%以下,作为测定样品。使用分光光度计从测定面以5度的入射角测定光学层合膜的测定面时观测的结果示于图5。图5中曲线为表示波长与测定的反射率的关系的结果。反射率中,将在波长500~650nm的波形、即伴随波长的变化而反射率上下地起伏变动的微积分学意义上的极大值(一次微分系数=0、二次微分系数<0)和极小值(一次微分系数=0、二次微分系数>0)的差定义为波形振幅。如图5所示,包含边界点(500nm、600nm)在内、在10nm间隔的试样点11个位置(波长为(500+10×i(i=0~10的整数))nm的位置)求出连接波长500~600nm处的反射率的波形的山顶部分顶点(极大点)的线(山顶线)和连接波形的谷底部分(极小点)的线(谷底线)的2条反射率的折线图的差,即波形振幅,将该11个值的平均值定义为平均波形振幅。本发明的光学层合膜的硬涂层侧的反射率的平均波形振幅优选为1.0%以下。平均波形振幅较优选为0.7%以下,更优选为0.4%以下。硬涂层侧的反射率的平均波形振幅变得大于1.0%时,在反射荧光灯等的具有波长强度分布的光时,产生彩虹图案,视觉辨认性恶化。
[特性的测定方法及效果的评价方法]
本发明中的特性的测定方法及效果的评价方法如下所述。
(1)C层的层厚度
将制品辊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和两端部的3点在流动方向每隔1m取样3处,合计9点作为测定样品使用。将光学层合膜的剖面切成超薄切片,通过基于RuO4染色、OsO4染色、或两者的二重染色的染色超薄切片法,利用TEM(透射式电子显微镜)在能够目视的以下条件下观察剖面结构,从其剖面照片测定C层的厚度。测定值使用9点的平均值及公差。所谓C层的厚度公差,是指在制品辊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和两端部的3点于流动方向上每隔1m取样3处,将合计9点作为测定样品使用的测定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制品辊的宽度没有特别限定,从通常的制膜装置来看,为300mm以上,最大为1.5m左右。
·测定装置:透射式电子显微镜(日立(株)制H-7100FA型)
·测定条件:加速电压100kV
·样品调整:冷冻超薄切片法
·倍率:30万倍。
(2)润湿张力
在切割成A4尺寸的厚188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东丽(株)“Lumirror”188T60)上,使用号数#14(mil)的棒涂机将制备的水分散体涂布在PET膜上,使干燥前的涂布膜厚为32μm左右。之后,在60℃下使其加热干燥30分钟。按照JIS-K-6768-1999记载的方法测定涂布面侧的膜表面的润湿张力。
(3)分光反射率
将以膜的流动方向作为长边(长度方向)的裁成A4切割尺寸的膜片材长宽分别分成3份,合计9点作为测定样品使用。分光反射率的测定如下进行,将50mm宽的黑色光泽胶带(Yamato(株)制Vinyl tape No.200-50-21:黑)以不掺入气泡的方式将样品与胶带的长度方向对齐贴合在测定面的背面,然后切取约4cm见方的试样片,用分光光度计(岛津制作所(株)制UV2450)测定入射角5°下的分光反射率。将样品安装在测定器上的方向朝向测定器的正面、且使样品的长度方向与前后的方向一致。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将反射率基准化,使用附属的Al2O3板作为标准反射板。测定值使用9点的平均值。另外,从500nm至650nm的波长处的反射率的变化量可以通过上述波长区域的反射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异来求出。
(4)干涉条纹、折射率
使用棒涂机,将构成硬涂层的光化射线固化型树脂(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制紫光UV-1700B[折射率:1.50~1.51])均匀地涂布在层合聚酯膜上,使固化后的膜厚为1.5μm。
接下来,使用安装在距离C层的表面9cm高度的具有120W/cm的照射强度的聚光型高压汞灯(Eyegraphics(株)制H03-L31),以累计照射强度为300mJ/cm2的方式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在层合聚酯膜上层合硬涂层,得到光学层合膜。需要说明的是,紫外线的累计照射强度测定中使用工业用UV校验器(日本电池(株)制UVR-N1)。
需要说明的是,硬涂层的折射率是对于使用旋转涂布机形成在硅晶片上的涂膜,使用相位差测定装置(Nikon(株)制NPDM-1000)测定633nm的折射率。结果硬涂层的折射率为1.50。
接着,从所得的光学层合膜中切取8cm(层合聚酯膜宽度方向)×10cm(层合聚酯膜长度方向)大小的样品,以不掺入气泡的方式将黑色光泽胶带(Yamato(株)制Vinyl tape No.200-50-21:黑)贴合在硬涂层的相反面。
将该样品于暗室中放置在3波长荧光灯(松下电气产业(株)制3波长形昼白色(F·L15EX-N15W))的正下方30cm处,边改变视角边通过目视观察干涉条纹的程度,进行以下的评价。实用水平为B,A、S设作良好。
S:几乎观察不到干涉条纹
A:稍微观察到干涉条纹
B:观察到微弱的干涉条纹。
C:干涉条纹强。
(5)平均波形振幅测定
使用与(3)相同的方法测定光学层合膜的防反射层侧的波长500~650nm处的反射率,针对连接其波形的山顶部分的线(山顶线)和连接波形的谷底部分的线(谷底线),在20nm间隔的试样点求出各波长(11个位置,波长为(500+10×i(i=0~10的整数))nm的位置)的差(山顶线-谷底线),将其平均值作为平均波形振幅,将平均波形振幅为1%以下设作实用水平,将0.7%以下设作良好,将0.4%以下设作极为良好。
(6)初期粘合指数
在上述光学层合膜的硬涂层表面放入100个1mm2的划格(crosscut)。操作除了下述各点以外,按照JISK5600-5-6(1999)的7项程序进行。
·试验条件及试验数:不考虑JISK5600-5-6(1999)的7.1.1项中的规定,将试验条件设为23℃,相对湿度65%。另外,将试验数设为1。
·试验板的养护:不考虑JISK5600-5-6(1999)的7.1.2项中的规定,将养护条件设为23℃、相对湿度65%,将养护时间设为1小时。
·切割数:不考虑JISK5600-5-6(1999)的7.1.3项中的规定,将切割数设为11。
·切割的间隔:不考虑JISK5600-5-6(1999)的7.1.4项中的规定,将切割的间隔设为1mm。
·采用手动程序的涂膜的切入及除去:不援用JISK5600-5-6(1999)的7.2.5项的规定。即,不进行使用刷子的洗刷。另外,只援用JISK5600-5-6(1999)的7.2.6项的第2段落的规定(“如图3所示,在与四方形切割的一组平行的方向上将胶带的中心放置在格子的上面,且在覆盖格子的部分的位置和最低超过20mm的长度,使用手指使胶带平坦”),不援用其他规定。需要说明的是,胶带使用玻璃纸胶带(Nichiban(株)制Cello Tape(注册商标)CT405AP)。
另外,胶带的粘贴通过使用手辊((株)Audio-Technica制HP515),在荷重19.6N/m下以辊移动速度5cm/秒往复3次按压来进行。接着,在相对于硬涂层表面方向为90度方向上以秒速10cm/秒的速度剥下胶带,根据设置在硬涂层上的格子的残留个数进行5阶段评价。将5以上设作初期粘合性非常良好,4以上设作良好,3设作实用水平,2以下设作初期粘合性不良。
5:100/100(残留个数/测定个数)
4:90/100以上且小于100/100
3:80/100以上且小于90/100
2:50/100以上且小于80/100
1:小于50/100。
(7)耐湿热粘合指数
使用与(4)相同的方法得到光学层合膜。将得到的光学层合膜在温度80℃、相对湿度90%的恒温恒湿槽中放置250小时,得到耐湿热粘合试验用样品。使用与(6)同样的方法对得到的耐湿热粘合试验用样品进行粘合性试验,根据残留的格子的个数进行5阶段评价,作为耐湿热粘合指数。将5以上设作耐湿热粘合性非常良好,4以上设作良好,3设作实用水平,2以下设作耐湿热粘合性不良。
5:100/100(残留个数/测定个数)
4:90/100以上且小于100/100
3:80/100以上且小于90/100
2:50/100以上且小于80/100
1:小于50/100。
(8)煮沸后的粘合指数
使用与(4)同样的方法得到光学层合膜。将所得的光学层合膜切成100mm×100mm的大小,将该膜片浸渍在由纯水构成的沸腾的热水(100℃)中3小时。之后,将该膜片取出使其干燥,使用与(6)同样的方法进行粘合性试验,根据残留的格子的个数进行5阶段评价,作为煮沸后的粘合指数。将5以上设作煮沸后的粘合性非常良好,4以上设作良好,3设作实用水平,2以下设作煮沸后的粘合性不良。需要说明的是,煮沸后的粘合性试验是非常严苛的试验,即使本试验不良,若(7)项的耐湿热粘合指数为实用水平,则实用上也没有问题。
5:100/100(残留个数/测定个数)
4:90/100以上且小于100/100
3:80/100以上且小于90/100
2:50/100以上且小于80/100
1:小于50/100。
实施例
接下来,基于实施例及比较例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例子。另外,各实施例·比较例中使用的树脂等的制备方法以参考例的形式表示。
(参考例1-1)芴共聚聚酯树脂(A-1)的制备
在氮气气氛下、将作为不具有芴骨架的二羧酸成分(Aa-2)的2,6-萘二甲酸二甲酯75摩尔份、作为具有芴骨架的醇成分(Ab-1)的9,9-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90摩尔份、作为不具有芴骨架的醇成分(Ab-2)的乙二醇10摩尔份投入酯交换反应器,向其中添加相对于二羧酸酯衍生物(琥珀酸二甲酯)100万重量份为100重量份的钛酸四丁基酯(催化剂),在160~200℃下进行酯化反应5小时之后,使甲醇馏出。进而在240℃、0.2MPa的减压下进行30分钟反应,得到聚酯多元醇。
接着,向聚酯多元醇中加入作为3元以上的多元羧酸成分(Aa-4)的1,2,4,5-苯四甲酸二酐25摩尔份,在反应温度160~180℃下进行反应3小时,得到芴共聚聚酯树脂(A-1)。该聚酯树脂的Tg为130℃。需要说明的是,将二羧酸成分(Aa)的量和醇成分(Ab)的量的合计作为100摩尔%时,芴共聚聚酯树脂(A-1)的具有芴骨架的醇成分(Ab-1)的共聚量为45摩尔%。另外,芴共聚聚酯树脂(A-1)为不含有具有磺酸盐基团的二羧酸成分(Aa-3)的聚酯树脂。
<芴共聚聚酯树脂(A-1)的组成>
(二羧酸成分及多元羧酸成分)
·2,6-萘二甲酸        75摩尔份
·1,2,4,5-苯四甲酸  25摩尔份
(醇成分)
·9,9-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  90摩尔份
·乙二醇                           10摩尔份
(参考例1-2)芴共聚聚酯树脂(A-1)水分散体(A-1aq)的制备
相对于上述芴共聚聚酯树脂(A-1)100.0重量份(以下,简称为“份”)添加水531.6份、25重量%的氨水2.0份、丁基溶纤剂33.4份,在40℃下使其溶解。接着,将该反应容器密闭,将该容器的内部温度升温至120℃,进行2小时反应,得到芴共聚聚酯树脂的水分散体(A-1aq)。芴共聚聚酯树脂的水分散体(A-1aq)的组成如下所示。将A-1aq加热干燥而得到的树脂固态物的润湿张力为40mN/m。
·芴共聚聚酯树脂(A-1):100份(14.993重量%)
·水:533.1份(79.925重量%)
·氨:0.5份(0.075重量%)
·丁基溶纤剂:33.4份(5.007重量%)
(参考例2-1)芴共聚聚酯树脂(A-2)的制备
一并添加下述共聚组成,与聚酯树脂(A-1)同样地进行酯交换反应、缩聚,得到芴共聚聚酯树脂(A-2)。该聚酯树脂的Tg为130℃。需要说明的是,将二羧酸成分(Aa)的量和醇成分(Ab)的量的合计设作100摩尔%时,芴共聚聚酯树脂(A-2)的具有芴骨架的醇成分(Ab-1)的共聚量为40摩尔%。另外,具有磺酸盐基团的二羧酸成分(Aa-3)的共聚量相对于二羧酸成分(Aa)的量为5摩尔%。
·作为不具有芴骨架的二羧酸成分(Aa-2)的2,6-萘二甲酸二甲酯90摩尔份和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摩尔份
·作为具有芴骨架的醇成分(Ab-1)的9,9-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80摩尔份
·作为不具有芴骨架的醇成分(Ab-2)的乙二醇10摩尔份、二甘醇10摩尔份
·作为具有磺酸盐基团的二羧酸成分(Aa-3)的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5摩尔份。
<芴共聚聚酯树脂(A-2)的组成>
(二羧酸成分及多元羧酸成分)
·2,6-萘二甲酸       90摩尔份
·间苯二甲酸          5摩尔份
·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 5摩尔份
(醇成分)
·9,9-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 80摩尔份
·乙二醇                          10摩尔份
·二甘醇                          10摩尔份
(参考例2-2)芴共聚聚酯树脂(A-2)水分散体(A-2aq)的制备
将上述芴共聚聚酯树脂(A-2)100重量份、四氢呋喃400重量份在80℃下溶解后,添加80℃的水500重量份,得到聚酯树脂(A-2)的水/四氢呋喃系溶液。向所得的水/四氢呋喃系溶液中添加丁基溶纤剂50重量份,进而蒸馏所得的溶液中的四氢呋喃,冷却后加入水,得到聚酯树脂(A-2)的水分散体(A-2aq)。
聚酯树脂的水分散体(A-2aq)的组成如下所示。将A-2aq加热干燥所得的树脂固态物的润湿张力为46mN/m。
·芴共聚聚酯树脂(A-2):100重量份(10重量%)
·水:850重量份(85重量%)
·丁基溶纤剂:50重量份(5重量%)。
(参考例3-1)芴共聚聚酯树脂(A-3)的制备
一并添加下述共聚组成,与聚酯树脂(A-1)同样地进行酯交换反应、缩聚,得到芴共聚聚酯树脂(A-3)。该聚酯树脂的Tg为130℃。需要说明的是,将二羧酸成分(Aa)的量和醇成分(Ab)的量的合计设作100摩尔%时,芴共聚聚酯树脂(A-3)的具有芴骨架的醇成分(Ab-1)的共聚量为40摩尔%。另外,具有磺酸盐基团的二羧酸成分(Aa-3)的共聚量相对于二羧酸成分(Aa)的量为10摩尔%。
·作为不具有芴骨架的二羧酸成分(Aa-2)的2,6-萘二甲酸二甲酯90摩尔份
·作为具有芴骨架的醇成分(Ab-1)的9,9-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80摩尔份
·作为不具有芴骨架的醇成分(Ab-2)的乙二醇10摩尔份和二甘醇10摩尔份
·作为具有磺酸盐基团的二羧酸成分(Aa-3)的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10摩尔份。
<芴共聚聚酯树脂(A-3)的组成>
(二羧酸成分及多元羧酸成分)
·2,6-萘二甲酸        90摩尔份
·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  10摩尔份
(醇成分)
·9,9-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    80摩尔份
·乙二醇                             10摩尔份
·二甘醇                             10摩尔份
(参考例3-2)芴共聚聚酯树脂(A-3)水分散体(A-3aq)的制备
将上述芴共聚聚酯树脂(A-3)100重量份、四氢呋喃400重量份在80℃下溶解后,添加80℃的水500重量份,得到聚酯树脂(A-3)的水/四氢呋喃系溶液。向所得的水/四氢呋喃系溶液中添加丁基溶纤剂50重量份,进一步蒸馏所得溶液中的四氢呋喃,冷却后加入水,得到聚酯树脂(A-3)的水分散体(A-3aq)。
聚酯树脂的水分散体(A-3aq)的组成如下所示。将A-3aq加热干燥所得的树脂固态物的润湿张力为50mN/m。
·芴共聚聚酯树脂(A-3):100重量份(10重量%)
·水:850重量份(85重量%)
·丁基溶纤剂:50重量份(5重量%)。
(参考例4)羟甲基型三聚氰胺交联剂水分散体(B-1aq)的制备
将含有78.8重量%的羟甲基型三聚氰胺交联剂(B-1)的水分散体(三和Chemical(株)制“Nikalac”MW12LF)用水稀释,使其为下述组成,得到羟甲基型三聚氰胺交联剂水分散体(B-1aq)。
·羟甲基型三聚氰胺交联剂(B-1):25重量%
·水:75重量%。
(参考例5)噁唑啉类交联剂水分散体(B-2aq)的制备
使用含有10重量%噁唑啉类交联剂(B-2)的水分散体((株)日本触媒制“Epocross”WS300)。
·噁唑啉类交联剂(B-2):25重量%
·水:75重量%。
(参考例6)碳化二亚胺类交联剂水分散体(B-3aq)的制备
将含有40重量%的碳化二亚胺类交联剂(B-3)的水分散体(日清纺(株)“Carbodilite”V04)用水稀释,使其为下述组成,得到碳化二亚胺类交联剂水分散体(B-3aq)。
·碳化二亚胺类交联剂(B-3):25重量%
·水:75重量%。
(参考例7)胶体二氧化硅水分散体(C-1aq)的制备
将含有40重量%胶体二氧化硅的水分散体(触媒化成工业(株)制“Sphericaslurry 140”)用水稀释,使其为下述组成,得到胶体二氧化硅水分散体(C-1aq)。
·胶体二氧化硅:5重量%
·水:95重量%。
(参考例8)表面活性剂水分散体(D-1aq)的制备
将含有50重量%乙炔二醇类表面活性剂的水分散体(日信化学工业(株)制“Olfin”EXP4051F)用水稀释,使其为下述组成,得到表面活性剂水分散体(D-1aq)。
·表面活性剂:5重量%
·水:95重量%。
(参考例9-1)聚酯树脂(P-1)的制备
在氮气气氛下,将作为不具有芴骨架的二羧酸成分(Aa-2)的对苯二甲酸60摩尔份、间苯二甲酸15摩尔份、癸二酸5摩尔份、作为不具有芴骨架的醇成分(Ab-2)的二甘醇40摩尔份、1,4-丁二醇35摩尔份、乙二醇25摩尔份投入酯交换反应器,向其中添加相对于总二羧酸成分100万重量份为100重量份的钛酸四丁基酯(催化剂),在160~240℃下进行酯化反应5小时后,除去馏出液。
之后,进一步添加作为3元以上的多元羧酸成分(Aa-4)的偏苯三酸20摩尔份、和相对于总二羧酸100万重量份为100重量份的钛酸四丁基酯,在240℃下除去馏出液直至反应物变为透明,之后在220~280℃的减压下进行缩聚反应,得到聚酯树脂(P-1)。该聚酯树脂的Tg为20℃。
需要说明的是,聚酯树脂(P-1)是未共聚具有芴骨架的成分的聚酯树脂。另外,聚酯树脂(P-1)是不含有具有磺酸盐基团的二羧酸成分(Aa-3)的聚酯树脂。
<聚酯树脂(P-1)的组成>
(参考例9-2)聚酯树脂(P-1)水分散体(P-1aq)的制备
与芴共聚聚酯树脂(A-1)同样地进行水分散化,得到聚酯树脂的水分散体(P-1aq)。将P-1aq加热干燥而得到的树脂固态物的润湿张力为40mN/m。
聚酯树脂的水分散体(P-1aq)的组成如下所示。
·聚酯树脂(P-1):100份(25.000重量%)
·水:299.9重量份(74.975重量%)
·氨:0.1重量份(0.025重量%)。
(参考例10-1)聚酯树脂(P-2)的制备
在氮气气氛下,将作为不具有芴骨架的二羧酸成分(Aa-2)的对苯二甲酸60摩尔份、间苯二甲酸15摩尔份、癸二酸15摩尔份、作为不具有芴骨架的醇成分(Ab-2)的二甘醇40摩尔份、1,4-丁二醇35摩尔份、乙二醇25摩尔份投入酯交换反应器,向其中添加相对于总二羧酸成分100万重量份为100重量份的钛酸四丁基酯(催化剂),在160~240℃下进行酯化反应5小时后,除去馏出液。
之后,进一步添加作为具有磺酸盐基团的二羧酸成分(Aa-3)的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10摩尔份、和相对于总二羧酸成分100万重量份为100重量份的钛酸四丁基酯,在240℃下除去馏出液,直至反应物变得透明,然后在220~280℃的减压下进行缩聚反应,得到聚酯树脂(P-2)。该聚酯树脂的Tg为20℃。需要说明的是,聚酯树脂(P-2)是未共聚具有芴骨架的成分的聚酯树脂。另外,具有磺酸盐基团的二羧酸成分(Aa-3)的共聚量相对于二羧酸成分(Aa)的量为10摩尔%。
<聚酯树脂(P-2)的组成>
(参考例10-2)聚酯树脂(P-2)水分散体(P-2aq)的制备
将聚酯树脂(P-2)100重量份、四氢呋喃75重量份在80℃下溶解后,添加80℃的水250重量份,得到聚酯树脂(P-2)的水/四氢呋喃系溶液。进一步蒸馏所得溶液中的四氢呋喃,冷却后加入水,得到聚酯树脂的水分散体(P-2aq)。将P-2aq加热干燥所得的树脂固态物的润湿张力为50mN/m。
聚酯树脂的水分散体(P-2aq)的组成如下所示。
·聚酯树脂(P-2):100份(25重量%)
·水:300份(75重量%)。
(参考例11-1)聚酯树脂(P-3)的制备
使用下述共聚组成,与聚酯树脂(P-2)同样地进行酯交换反应,进行缩聚,得到聚酯树脂(P-3)。该聚酯树脂的Tg为100℃。需要说明的是,聚酯树脂(P-3)是未共聚具有芴骨架的成分的聚酯树脂。另外,具有磺酸盐基团的二羧酸成分(Aa-3)的共聚量相对于二羧酸成分(Aa)的量为1摩尔%。
·作为不具有芴骨架的二羧酸成分(Aa-2)的2,6-萘二甲酸99摩尔份
·作为不具有芴骨架的醇成分(Ab-2)的乙二醇90摩尔份和二甘醇10摩尔份
·作为具有磺酸盐基团的二羧酸成分(Aa-3)的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1摩尔份。
<聚酯树脂(P-3)的组成>
(二羧酸成分及多元羧酸成分)
·2,6-萘二甲酸        99摩尔份
·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  1摩尔份
(醇成分)
·乙二醇    90摩尔份
·二甘醇    10摩尔份
(参考例11-2)聚酯树脂(P-3)水分散体(P-3aq)的制备
将聚酯树脂(P-3)100重量份、四氢呋喃400份在80℃下溶解后,添加80℃的水500重量份,得到聚酯树脂(P-3)的水/四氢呋喃系溶液。向所得的水/四氢呋喃系溶液中添加丁基溶纤剂50重量份,进一步蒸馏所得溶液中的四氢呋喃,冷却后加入水,得到聚酯树脂的水分散体(P-3aq)。将P-1aq加热干燥而得到的树脂固态物的润湿张力为42mN/m。
聚酯树脂的水分散体(P-3aq)的组成如下所示。
·聚酯树脂(P-3):100重量份(10重量%)
·水:850重量份(85重量%)
·丁基溶纤剂:50重量份(5重量%)。
(参考例12)丙烯酸乳剂(Q-1)的制备
在氮气气氛下、减压状态下,在作为溶剂的水300份中,将作为乳化剂(Qa-1)的对十二烷基苯磺酸Na 1重量份、作为单体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Qb-1)65重量份、甲基丙烯酸乙酯(EMA)(Qb-2)30重量份、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M)(Qb-3)3重量份、丙烯酸(AA)(Qb-4)2重量份投入乳化聚合反应器中,向其中添加相对于总单体成分100万重量份为100重量份的过硫酸钠(引发剂),在30~80℃下进行反应10小时后,使用氨水溶液(碱)进行调整,使pH为7.0~9.0。
之后,在70℃的减压下除去未反应单体,浓缩得到丙烯酸乳剂35%。丙烯酸乳剂的平均粒径为45nm,Tg为55℃。另外,将Q-1aq加热干燥而得到的树脂固态物的润湿张力为36mN/m。
<丙烯酸树脂(Q-1)的组成>
·甲基丙烯酸甲酯    65重量份
·甲基丙烯酸乙酯    30重量份
·N-羟甲基丙烯酰胺  3重量份
·丙烯酸            2重量份
(参考例13)丙烯酸乳剂(Q-2)的制备
在氮气气氛下、减压状态下,在作为溶剂的水300份中,将作为乳化剂(Qa-1)的对十二烷基苯磺酸Na 1重量份、作为单体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Qb-1)62重量份、甲基丙烯酸乙酯(EMA)(Qb-2)30重量份、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M)(Qb-3)3重量份、丙烯酸(AA)(Qb-4)5重量份投入乳化聚合反应器中,向其中添加相对于总单体成分100万重量份为100重量份的过硫酸钠(引发剂),在30~80℃下进行反应10小时后,用氨水溶液(碱)进行调整使pH为7.0~9.0。
之后,在70℃的减压下除去未反应单体,浓缩而得到丙烯酸乳剂35%。丙烯酸乳剂的平均粒径为45nm,Tg为55℃。另外,将Q-2aq加热干燥而得到的树脂固态物的润湿张力为38mN/m。
<丙烯酸树脂(Q-2)的组成>
·甲基丙烯酸甲酯    62重量份
·甲基丙烯酸乙酯    30重量份
·N-羟甲基丙烯酰胺  3重量份
·丙烯酸            5重量份
(参考例14)丙烯酸乳剂(Q-3)的制备
在氮气气氛下、减压状态下,在作为溶剂的水300份中,将作为乳化剂(Qa-1)的对十二烷基苯磺酸Na 1重量份、作为单体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Qb-1)60重量份、甲基丙烯酸乙酯(EMA)(Qb-2)27重量份、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M)(Qb-3)3重量份、丙烯酸(AA)(Qb-4)10重量份投入乳化聚合反应器中,向其中添加相对于总单体成分100万重量份为100重量份的过硫酸钠(引发剂),在30~80℃下进行反应10小时后,用氨水溶液(碱)进行调整,使pH为7.0~9.0。
之后,在70℃的减压下除去未反应单体,浓缩而得到丙烯酸乳剂35%。丙烯酸乳剂的平均粒径为45nm,Tg为55℃。另外,将Q-3aq加热干燥而得到的树脂固态物的润湿张力为40mN/m。
<丙烯酸树脂(Q-3)的组成>
·甲基丙烯酸甲酯    60重量份
·甲基丙烯酸乙酯    27重量份
·N-羟甲基丙烯酰胺    3重量份
·丙烯酸10重量份
(参考例15)丙烯酸乳剂(Q-4)的制备
在氮气气氛下、减压状态下,在作为溶剂的水300份中,将作为乳化剂(Qa-1)的对十二烷基苯磺酸Na 1重量份、作为单体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Qb-1)62重量份、甲基丙烯酸乙酯(EMA)(Qb-2)30重量份、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M)(Qb-3)3重量份、丙烯酸(AA)(Qb-4)0.25重量份、丙烯腈(AN)(Qb-5)4.75重量份投入乳化聚合反应器中,向其中添加相对于总单体成分100万重量份为100重量份的过硫酸钠(引发剂),在30~80℃下进行反应10小时后,用氨水溶液(碱)进行调整,使pH为7.0~9.0。
之后,在70℃的减压下除去未反应单体,浓缩而得到丙烯酸乳剂35%。丙烯酸乳剂的平均粒径为40nm,Tg为55℃。另外,将Q-4aq加热干燥而得到的树脂固态物的润湿张力为34mN/m。
<丙烯酸树脂(Q-4)的组成>
实施例1
制作作为基材层(S层)的PET膜。将实质上不含有外部添加粒子的PET颗粒(极限粘度为0.63dl/g)充分地真空干燥,然后供给至挤出机,在285℃下熔融,使用将不锈钢纤维烧结压缩而成的平均网眼5μm的过滤器、接着使用平均网眼14μm的将不锈钢粉体烧结而成的过滤器过滤,然后由T字型喷嘴挤出成片状,使用静电施加流延法缠绕于表面温度25℃的镜面流延鼓上使其冷却固化。将该未拉伸膜加热至90℃,于长度方向拉伸3.4倍,制成单轴取向(单轴拉伸)膜。
接着,将在上述参考例作成的各种水分散体以表3及表5(比较例示于表7及表9)中所显示的比率混合,制备构成C层的水系涂布剂使其为表4及表6(比较例示于表8及10)所示的组成。使用图3所示的棒涂法将所得的水系涂布剂涂布在上述单轴拉伸膜上。需要说明的是,将此时的金属线棒和上游侧外罩的间隙(X)设作1.2mm,将金属线棒和下游侧外罩的间隙(Y)设作0.5mm。
用夹子把持涂布有水系涂布剂的单轴拉伸膜,引导至预热区,在气氛温度120℃下干燥·预热后,连续地在120℃的拉伸区于宽度方向拉伸3.5倍。将所得的双轴取向(双轴拉伸)膜继续在230℃的加热区实施热处理10秒之后,边从230℃冷却至160℃边施行7%的松弛处理,接着边在160℃~120℃下冷却边实施0.5%的再拉伸。使用上述方法来得到结晶取向完成了的S层上层合有C层的层合聚酯膜。
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是125μm,120℃下30分钟的TD热收缩为0.4%,190℃下20分钟的TD热收缩为0.1%,C层的厚度为128nm,公差为8nm。所得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干涉条纹为实用水平,平均波形振幅良好。另外,C层表面的润湿张力与丙烯酸树脂(Q-1)组成膜(比较例7)同等,与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指数、耐湿热粘合指数及煮沸后的粘合指数均非常良好。
实施例2
除了使用表3、表4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22nm,公差为8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干涉条纹及平均波形振幅也非常良好。另外,C层表面的润湿张力与丙烯酸树脂(Q-1)组成膜(比较例7)同等,与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指数、耐湿热粘合指数及煮沸后的粘合指数均非常良好。
实施例3
除了使用表3、表4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16nm,公差为8nm。将该光学层合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干涉条纹为实用水平,平均波形振幅良好。另外,C层表面的润湿张力比丙烯酸树脂(Q-1)组成膜(比较例7)高出2mN/m,与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指数、耐湿热粘合指数均良好,煮沸后的粘合指数为实用水平。
实施例4
除了使用表3、表4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28nm,公差为8nm。将所得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干涉条纹为实用水平,平均波形振幅良好。另外,C层表面的润湿张力与丙烯酸树脂(Q-4)组成膜(比较例9)同等,与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指数、耐湿热粘合指数及煮沸后的粘合指数均非常良好。
实施例5
除了使用表3、表4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22nm,公差为8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干涉条纹及平均波形振幅也非常良好。另外,C层表面的润湿张力与丙烯酸树脂(Q-4)组成膜(比较例9)同等,与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指数、耐湿热粘合指数及煮沸后的粘合指数均非常良好。
实施例6
除了使用表3、表4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16nm,公差为8nm。将该光学层合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干涉条纹为实用水平,平均波形振幅良好。另外,C层表面的润湿张力比丙烯酸树脂(Q-4)组成膜(比较例9)高出1mN/m,与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指数、耐湿热粘合指数均良好,煮沸后的粘合指数为实用水平。
实施例7
除了使用表3、表4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28nm,公差为8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干涉条纹及平均波形振幅也为实用水平。另外,C层表面的润湿张力与丙烯酸树脂(Q-2)组成膜(比较例8)同等,与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指数、耐湿热粘合指数及煮沸后的粘合指数均非常良好。
实施例8
除了使用表3、表4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22nm,公差为8nm。将该层合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干涉条纹及平均波形振幅也非常良好。另外,C层表面的润湿张力与丙烯酸树脂(Q-2)组成膜(比较例8)同等,与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指数、耐湿热粘合指数均非常良好,煮沸后的粘合指数良好。
实施例9
除了使用表3、表4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23nm,公差为8nm。该层合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干涉条纹及平均波形振幅也非常良好。另外,除了三聚氰胺类交联剂以外还使用噁唑啉类交联剂及碳化二亚胺类交联剂,因此与硬涂层的煮沸后的粘合指数提高至非常良好的水平。
实施例10
除了使用表3、表4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16nm,公差为8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最小值为实用水平,光学层合膜的干涉条纹为实用水平,平均波形振幅良好。另外,C层表面的润湿张力比丙烯酸树脂(Q-2)组成膜(比较例8)高出1mN/m,与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指数、耐湿热粘合指数均良好,煮沸后的粘合指数为实用水平。
实施例11
除了使用表5、表6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28nm,公差为8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干涉条纹及平均波形振幅均为实用水平。另外,C层表面的润湿张力与丙烯酸树脂(Q-2)组成膜(比较例8)同等,与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指数非常良好,但由于以具有磺酸基的聚酯树脂作为构成成分,所以煮沸后的粘合指数为不合格水平,但耐湿热粘合指数良好。
实施例12
除了使用表5、表6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16nm,公差为8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干涉条纹及平均波形振幅均为实用水平。另外,C层表面的润湿张力比丙烯酸树脂(Q-2)组成膜(比较例8)高出1mN/m,与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指数良好,但由于以具有磺酸基的聚酯树脂作为主要的构成成分,所以初期粘合指数良好,但耐湿热粘合指数为不合格水平,在煮沸工序中硬涂层剥落,煮沸后的粘合指数不能测定。
实施例13
除了使用表5、表6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28nm,公差为8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干涉条纹及平均波形振幅均为实用水平。另外,C层表面的润湿张力与丙烯酸树脂(Q-1)组成膜(比较例7)同等,与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指数非常良好,但是由于以具有磺酸基的聚酯树脂作为构成成分,所以煮沸后的粘合指数为不合格水平,但耐湿热粘合指数良好。
实施例14
除了使用表5、表6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22nm,公差为8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干涉条纹及平均波形振幅均良好。另外,C层表面的润湿张力与丙烯酸树脂(Q-1)组成膜(比较例7)同等,与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指数非常良好,但由于以具有磺酸基的聚酯树脂作为构成成分,所以煮沸后的粘合指数为不合格水平,但耐湿热粘合指数为实用水平。
实施例15
除了使用表5、表6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23nm,公差为8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干涉条纹及平均波形振幅均良好。另外,除了三聚氰胺类交联剂之外,还使用噁唑啉类交联剂及碳化二亚胺类交联剂,但由于以具有磺酸基的聚酯树脂作为构成成分,所以煮沸后的粘合指数为不合格水平,但耐湿热粘合指数良好。
实施例16
除了使用表5、表6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16nm,公差为8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干涉条纹及平均波形振幅均为实用水平。另外,C层表面的润湿张力比丙烯酸树脂(Q-1)组成膜(比较例7)高出1mN/m,与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指数良好,但由于以具有磺酸基的聚酯树脂作为主要的构成成分,所以初期粘合指数良好,但耐湿热粘合指数为不合格水平,在煮沸工序中硬涂层剥落,煮沸后的粘合指数不能测定。
实施例17
除了使用表5、表6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81nm,公差为8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干涉条纹及平均波形振幅也良好。另外,C层表面的润湿张力与丙烯酸树脂(Q-1)组成膜(比较例7)同等,与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指数、耐湿热粘合指数及煮沸后的粘合指数均非常良好。
实施例18
除了使用表5、表6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62nm,公差为10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干涉条纹及平均波形振幅也为实用水平。另外,C层表面的润湿张力与丙烯酸树脂(Q-1)组成膜(比较例7)同等,与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指数、耐湿热粘合指数及煮沸后的粘合指数均非常良好。
实施例19
除了使用表5、表6所示的水系涂布剂、和使用图1所示的棒涂法进行涂布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需要说明的是,将此时的金属线棒和上游侧外罩的间隙(a)设作1.2mm,金属线棒和下游侧外罩的间隙(b)设作0.5mm。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22nm,公差为15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平均波形振幅非常良好,但与实施例2相比以部分性稍强的水平观察到干涉条纹。另外,C层表面的润湿张力与丙烯酸树脂(Q-1)组成膜(比较例7)同等,与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指数、耐湿热粘合指数及煮沸后的粘合指数均非常良好。
实施例20
除了使用表5、表6所示的水系涂布剂和使用凹版涂布法进行涂布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22nm,公差为30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平均波形振幅非常良好,但与实施例2相比以部分性稍强的水平观察到干涉条纹。另外,C层表面的润湿张力与丙烯酸树脂(Q-1)组成膜(比较例7)同等,与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指数、耐湿热粘合指数及煮沸后的粘合指数均非常良好。
实施例21
除了使用表5、表6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17nm,公差为8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干涉条纹及平均波形振幅也为实用水平。另外,C层表面的润湿张力比丙烯酸树脂(Q-1)组成膜(比较例7)高出1mN/m,与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指数、耐湿热粘合指数均良好。但是,煮沸后的粘合指数为不合格水平。
实施例22
使用表5、表6所示的水系涂布剂在上述单轴拉伸膜的两面上实施电晕放电处理,使用图3所示的棒涂法涂布在两面上,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是两面均为122nm,公差是两面均为8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干涉条纹及平均波形振幅也非常良好。另外,C层表面的润湿张力与丙烯酸树脂(Q-1)组成膜(比较例7)同等,与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指数、耐湿热粘合指数及煮沸后的粘合指数均非常良好。
比较例1
除了使用表7、表8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15nm,公差为25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平均波形振幅、干涉条纹均为不合格水平。另外,初期粘合指数为实用水平,但耐湿热粘合指数及煮沸后的粘合指数为不合格水平。
比较例2
除了使用表7、表8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15nm,公差为20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平均波形振幅、干涉条纹均为不合格水平。另外,初期粘合指数、耐湿热粘合指数均为不合格水平,在煮沸工序中硬涂层剥落,煮沸后的粘合指数不能测定。
比较例3
除了使用表7、表8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15nm,公差为15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平均波形振幅、干涉条纹均为不合格水平。另外,初期粘合指数、耐湿热粘合指数均为不合格水平,在煮沸工序中硬涂层剥落,煮沸后的粘合指数不能测定。
比较例4
除了使用表7、表8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15nm,公差为8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平均波形振幅、干涉条纹均为不合格水平。另外,初期粘合指数为实用水平,但耐湿热粘合指数及煮沸后的粘合指数为不合格水平。
比较例5
除了使用表7、表8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15nm,公差为8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平均波形振幅、干涉条纹均为不合格水平。另外,初期粘合指数、耐湿热粘合指数均为不合格水平,在煮沸工序中硬涂层剥落,煮沸后的粘合指数不能测定。
比较例6
除了使用表7、表8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15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由于该层合聚酯膜的C层中以具有萘骨架的聚酯树脂作为主要组成,所以C层的拉伸性缺乏,拉伸工序中发生白化,因而未实施规定的评价。
比较例7
除了使用表7、表8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36nm,公差为8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平均波形振幅、干涉条纹均为不合格水平。另外,初期粘合指数、耐湿热粘合指数及煮沸后的粘合指数均非常良好。
比较例8
除了使用表7、表8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36nm,公差为8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平均波形振幅、干涉条纹均为不合格水平。另外,初期粘合指数、耐湿热粘合指数及煮沸后的粘合指数均非常良好。
比较例9
除了使用表7、表8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36nm,公差为8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平均波形振幅、干涉条纹均为不合格水平。另外,初期粘合指数、耐湿热粘合指数均非常良好,煮沸后的粘合指数良好。
比较例10
除了使用表7、表8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30nm,公差为8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干涉条纹及平均波形振幅均为不合格水平。另外,C层表面的润湿张力与丙烯酸树脂(Q-1)组成膜(比较例7)同等,与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指数、耐湿热粘合指数及煮沸后的粘合指数均非常良好。
比较例11
除了使用表9、表10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16nm,公差为8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干涉条纹及平均波形振幅均为不合格水平。另外,C层表面的润湿张力与聚酯树脂(A-1)组成膜(比较例1)同等,与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指数为实用水平、耐湿热粘合指数及煮沸后的粘合指数为不合格水平。
比较例12
除了使用表9、表10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30nm,公差为8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干涉条纹及平均波形振幅均为不合格水平。另外,C层表面的润湿张力与丙烯酸树脂(Q-4)组成膜(比较例9)同等,与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指数、耐湿热粘合指数及煮沸后的粘合指数均非常良好。
比较例13
除了使用表9、表10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30nm,公差为8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干涉条纹及平均波形振幅均为不合格水平。另外,C层表面的润湿张力与丙烯酸树脂(Q-1)组成膜(比较例7)同等,与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指数非常良好,耐湿热粘合指数为良好,但煮沸后的粘合指数为不合格水平。
比较例14
除了使用表9、表10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16nm,公差为8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干涉条纹及平均波形振幅均为不合格水平。另外,C层表面的润湿张力与聚酯树脂(A-3)组成膜(比较例1)的润湿张力近似,与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指数为实用水平,耐湿热粘合指数为不合格水平,在煮沸工序中硬涂层剥落,煮沸后的粘合指数不能测定。
比较例15
除了使用表9、表10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28nm,公差为8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干涉条纹及平均波形振幅均为不合格水平。另外,与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指数、耐湿热粘合指数均良好,煮沸后的粘合指数为实用水平。
比较例16
除了使用表9、表10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16nm,公差为8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干涉条纹及平均波形振幅均为不合格水平。另外,与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指数、耐湿热粘合指数均为实用水平,但煮沸后的粘合指数为不合格水平。
比较例17
除了使用表9、表10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28nm,公差为8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干涉条纹及平均波形振幅均为不合格水平。另外,C层表面的润湿张力与丙烯酸树脂(Q-1)组成膜(比较例7)同等,与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指数非常良好,但由于作为C层的构成成分的聚酯树脂含有较多的磺酸盐基团,所以耐湿热粘合指数为不合格水平,在煮沸工序中硬涂层剥落,煮沸后的粘合指数不能测定。
比较例18
除了使用表9、表10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16nm,公差为8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干涉条纹及平均波形振幅均为不合格水平。另外,C层表面的润湿张力与丙烯酸树脂(Q-1)组成膜(比较例7)同等,但由于C层的主要构成成分为聚酯树脂,所以与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指数非常良好,由于上述聚酯树脂含有较多的磺酸盐基团,所以耐湿热粘合指数为不合格水平,在煮沸工序中硬涂层剥落,煮沸后的粘合指数不能测定。
比较例19
除了使用表9、表10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22nm,公差为8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干涉条纹及平均波形振幅均为不合格水平。另外,C层表面的润湿张力与丙烯酸树脂(Q-1)组成膜(比较例7)同等,与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指数、耐湿热粘合指数及煮沸后的粘合指数均非常良好。
比较例20
除了使用表9、表10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22nm。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作为C层的构成成分,具有萘骨架的聚酯树脂的比率高,但由于添加丙烯酸树脂(Q-1),所以C层的拉伸性被改善,白化有良化的倾向。但是,由于C层的外观残留涂布不均,所以不能用作光学膜,因而未实施规定的评价。
比较例21
除了使用表9、表10所示的水系涂布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的厚度为125μm,C层的厚度为115nm,公差为8nm。作为C层的构成成分,含有一部分具有萘骨架的聚酯树脂,但由于以聚酯树脂(P-1)为主要成分,所以未产生白化。将该层合聚酯膜的特性示于表2。光学层合膜的干涉条纹及平均波形振幅均为不合格水平。另外,与硬涂层的初期粘合指数及耐湿热粘合指数均为实用水平,但煮沸后的粘合指数为不合格水平。
【表11】
  树脂成分   水   氨   丁基溶纤剂   合计
  A-1aq   14.993   79.925   0.075   5.007   100.000
  A-2aq   10.000   85.000   0.000   5.000   100.000
  A-3aq   10.000   85.000   0.000   5.000   100.000
  P-1aq   25.000   74.975   0.025   0.000   100.000
  P-2aq   25.000   75.000   0.000   0.000   100.000
  P-3aq   10.000   85.000   0.000   5.000   100.000
  Q-1aq   35.000   65.000   0.000   0.000   100.000
  Q-2aq   35.000   65.000   0.000   0.000   100.000
  Q-3aq   35.000   65.000   0.000   0.000   100.000
  Q-4aq   35.000   65.000   0.000   0.000   100.000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层合聚酯膜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与硬涂层的粘合性优异,因此对硬涂膜有用。特别是因为彩虹图案减少方面优异,所以适合作为触摸面板等的显示器构件用层合膜。
符号说明
1 基材膜(A层)
2 基材膜的前进方向
3 金属线棒
4 用于棒把持的滚子
5 金属线棒上游侧的外罩
6 金属线棒下游侧的外罩
7 涂布剂供给部
8 液体接收盘
9 涂布液
a 金属线棒和上游侧外罩的间隙
b 金属线棒和下游侧外罩的间隙
11 波形振幅
12 山顶线
13 硬涂层侧反射率曲线
14 谷底线

Claims (7)

1.一种层合聚酯膜,是在作为基材层的使用聚酯形成的S层的至少一侧表面上层合有层合膜C层的聚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C层侧的从500nm至650nm的波长处的分光反射率的最小值(Rmin)为4.0%以上~6.0%以下,并且分光反射率的变化量(Δr)为0.0%以上~1.0%以下,其中,所述C层含有具有芴骨架及/或萘骨架的聚酯树脂(A)和丙烯酸树脂(Q),且C层中的聚酯树脂(A)的含量(a)和丙烯酸树脂(Q)的含量(b)的重量比(a)/(b)为40/60以上~95/5以下,
其中,所述聚酯树脂(A)至少具有芴骨架,并且所述聚酯树脂(A)不含有具有磺酸盐基团的二羧酸成分(Aa-3)、或者相对于构成聚酯树脂(A)的二羧酸成分(Aa)的量含有小于0.1摩尔%的具有磺酸盐基团的二羧酸成分(Aa-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合聚酯膜,其中,所述聚酯树脂(A)的润湿张力高于所述丙烯酸树脂(Q)的润湿张力,其差为2mN/m以上~10mN/m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合聚酯膜,其中,所述聚酯树脂(A)的润湿张力高于所述丙烯酸树脂(Q)的润湿张力,其差为2mN/m以上~6mN/m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合聚酯膜,其中,所述C层的厚度公差为10nm以下。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合聚酯膜,其中,所述C层的表面的初期粘合指数、在温度80℃、相对湿度90%的恒温恒湿环境下放置了250小时时的耐湿热粘合指数、及在3小时的煮沸后的粘合指数均为3以上~5以下。
6.一种光学层合膜,其是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合聚酯膜的C层表面层合使用光化射线固化型树脂形成的硬涂层而得到的,所述硬涂层侧的从500nm至650nm的波长处的分光反射率的平均波形振幅为1.0%以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层合膜,其中,所述硬涂层的折射率为1.43~1.60。
CN201180038985.1A 2010-08-10 2011-08-08 层合聚酯膜及使用其的光学层合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798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79287 2010-08-10
JP2010-179287 2010-08-10
PCT/JP2011/068026 WO2012020722A1 (ja) 2010-08-10 2011-08-08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積層フィル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79825A CN103079825A (zh) 2013-05-01
CN103079825B true CN103079825B (zh) 2015-04-29

Family

ID=45567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898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79825B (zh) 2010-08-10 2011-08-08 层合聚酯膜及使用其的光学层合膜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853949B2 (zh)
KR (1) KR20130133159A (zh)
CN (1) CN103079825B (zh)
TW (1) TW201210823A (zh)
WO (1) WO20120207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24696A (ja) * 2011-04-18 2012-11-15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塗布フィルム
WO2013137101A1 (ja) * 2012-03-16 2013-09-19 東レ株式会社 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995240B (zh) * 2013-03-26 2017-09-22 东丽株式会社 层合聚酯膜
CN105829104B (zh) * 2013-12-27 2018-05-11 东丽株式会社 层叠聚酯膜
JP6372197B2 (ja) * 2014-07-01 2018-08-15 東レ株式会社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210039A (ja) * 2015-05-01 2016-12-15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JP2016210040A (ja) * 2015-05-01 2016-12-15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両面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KR102032316B1 (ko) * 2018-07-09 2019-10-15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광학 다층 필름,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 부품 및 표시장치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8927A (zh) * 2002-10-29 2004-05-26 �յÿ���ʽ���� 硬质涂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76808B2 (ja) * 2002-07-25 2010-11-10 東レ株式会社 光学用積層フィルム、反射防止用積層フィルム、タッチパネル用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部材用積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07206146A (ja) * 2006-01-31 2007-08-16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を備えたディスプレイ
JP5009648B2 (ja) * 2007-02-27 2012-08-22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用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2009096181A (ja) * 2007-09-28 2009-05-07 Toray Ind Inc 光学用易接着フィルムおよび光学用積層フィルム
US8778484B2 (en) * 2008-05-28 2014-07-15 Toray Industries, Inc. Laminated polyester film and antireflection film
JP2011093290A (ja) * 2009-09-30 2011-05-12 Toray Ind Inc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8927A (zh) * 2002-10-29 2004-05-26 �յÿ���ʽ���� 硬质涂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133159A (ko) 2013-12-06
TW201210823A (en) 2012-03-16
JPWO2012020722A1 (ja) 2013-10-28
CN103079825A (zh) 2013-05-01
JP5853949B2 (ja) 2016-02-09
WO2012020722A1 (ja) 2012-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79825B (zh) 层合聚酯膜及使用其的光学层合膜
US8877343B2 (en) Laminated polyester film
JP5570289B2 (ja)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CN103328212B (zh) 叠层聚酯膜及硬涂膜
CN102112309B (zh) 层叠聚酯膜及防反射膜
US20120128986A1 (en) Laminated polyester film
JP5520138B2 (ja)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5424987B2 (ja)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2013067164A (ja)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WO2015098477A1 (ja)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5460481B2 (ja)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5754183B2 (ja)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およびフィルムロール
JP5536717B2 (ja)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6372197B2 (ja)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2081438A1 (ja)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TW201630749A (zh) 塗佈薄膜
JP6082858B2 (ja)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5355620B2 (ja)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5981335B2 (ja)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Termination date: 201708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