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67277A - 建立控制通道的方法、转发设备和控制设备 - Google Patents

建立控制通道的方法、转发设备和控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67277A
CN103067277A CN2013100031630A CN201310003163A CN103067277A CN 103067277 A CN103067277 A CN 103067277A CN 2013100031630 A CN2013100031630 A CN 2013100031630A CN 201310003163 A CN201310003163 A CN 201310003163A CN 103067277 A CN103067277 A CN 1030672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appliance
control channel
routing iinformation
topology information
appli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0316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67277B (zh
Inventor
王军
白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0316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672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672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727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81875 priority patent/WO2014106387A1/zh
Priority to EP13870107.3A priority patent/EP2922254B1/en
Priority to US14/792,294 priority patent/US9692697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672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72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04L41/12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of virtualised topologies, e.g. software-defined networks [SDN] or 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sation [NFV]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4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virtualisation of network functions or resources, e.g. SDN or NFV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2Alternat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42Centralised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64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an overlay routing lay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立控制通道的方法、转发设备和控制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一FP通过LLDP向该第二FP发送该第一FP的拓扑信息,以便于该第二FP在接收到该第一FP的拓扑信息后,通过第一控制通道向该控制设备发送该第一FP的拓扑信息;该第一FP接收该控制设备发送的该第一FP到达该控制设备的第一路由信息,该第一路由信息为该控制设备根据该第一FP的拓扑信息生成的;该第一FP根据该第一路由信息与该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该第一FP不需要运行IGP协议,避免了该第一FP维护IGP邻居关系,并且该第一FP不需要存储到到达虚拟集群中其他FP的路由信息,有利于节省该第一FP的存储资源,并且有利于提高该第一FP的转发性能。

Description

建立控制通道的方法、转发设备和控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建立控制通道的方法、转发设备和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虚拟集群***由控制设备(Controller)和转发设备(Forwarding Point,FP)组成,控制设备用于对虚拟集群中的FP进行集中控制,FP用于虚拟集群对外报文转发,控制设备和FP之间需要建立控制通道以进行虚拟集群内部报文传输。现有技术中,控制设备和FP之间通过运行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IGP)建立路由连接,FP通过路由连接与控制设备之间建立控制通道,由于虚拟集群中可能会存在多台FP,这就需要FP与FP之间、FP与控制设备之间分别建立IGP邻居关系,这样,虚拟集群中每个FP都需要维护多个IGP邻居关系,并且每个FP都需要保存到达虚拟集群中其他FP的路由信息,由于FP需要时刻维护与虚拟集群内FP或控制设备的IGP邻居关系,增大了FP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的负荷,降低了FP的转发性能,不利于虚拟集群技术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立控制通道的方法、转发设备和控制设备,有利于避免现有技术中,虚拟集群中FP与控制设备之间通过IGP建立控制通道导致的FP转发性能下降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控制通道的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虚拟集群***中,所述虚拟集群***包含第一FP、第二FP和控制设备,所述第一FP与所述第二FP之间建立有链路层发现协议(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LLDP)邻居关系,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FP通过LLDP向所述第二FP发送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二FP在接收到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后,通过第一控制通道向所述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所述第二FP与所述控制设备预先建立有所述第一控制通道;
所述第一FP接收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FP到达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一路由信息,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为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生成的;
所述第一FP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
在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虚拟集群***还包含第三FP,所述第三FP与所述第一FP之间建立LLDP邻居关系,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FP接收所述第三FP通过LLDP发送的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所述第一FP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通道向所述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以便于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生成所述第三FP到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二路由信息;
所述第一FP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通道接收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并向所述第三FP发送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以便所述第三FP根据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三控制通道。
在所述第一方面或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FP与所述控制设备预先建立有所述第一控制通道,具体为:
所述第二FP基于静态路由方式或通用路由封装GRE隧道方式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所述第一控制通道。
在所述第一方面或所述第一方面的上述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所述第一FP通过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标签交换路径(Label Switched Path,LSP)。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控制通道的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虚拟集群***中,所述虚拟集群***包含第一FP、第二FP和控制设备,所述第一FP与所述第二FP之间建立有LLDP邻居关系,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接收所述第二FP通过第一控制通道发送的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为所述第二FP通过LLDP从所述第一FP接收到的,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第二FP预先建立有所述第一控制通道;
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生成所述第一FP到达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一路由信息;
所述控制设备通过所述第二FP向所述第一FP发送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一FP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
在所述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所述虚拟集群***还包含第三FP,所述第一FP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接收所述第一FP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通道发送的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为所述第一FP通过LLDP从所述第三FP接收到的,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第二FP预先建立有所述第一控制通道;
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生成所述第三FP到达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二路由信息;
所述控制设备通过所述第一FP向所述第三FP发送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三FP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
在所述第二方面或所述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所述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第二FP预先建立了第一控制通道,具体为:
所述第二FP基于静态路由方式或通用路由封装GRE隧道方式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所述第一控制通道。
在所述第二方面或所述第二方面的上述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所述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FP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LSP。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FP,所述第一FP适用于虚拟集群***中,所述虚拟集群***包含所述第一FP、第二FP和控制设备,所述第一FP与所述第二FP之间建立有LLDP邻居关系,所述第一FP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LLDP向所述第二FP发送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二FP在接收到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后,通过第一控制通道向所述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所述第二FP与所述控制设备预先建立有所述第一控制通道;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FP到达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一路由信息,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为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生成的;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
在所述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虚拟集群***还包含第三FP,所述第三FP与所述第一FP之间建立LLDP邻居关系,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之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三FP通过LLDP发送的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通道向所述控制设备发送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以便于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生成所述第三FP到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二路由信息;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通道接收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三FP发送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以便所述第三FP根据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三控制通道。
在所述第三方面或所述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所述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LSP。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适用于虚拟集群***中,所述虚拟集群***包含第一FP、第二FP和所述控制设备,所述第一FP与所述第二FP之间建立有LLDP邻居关系,所述控制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FP通过第一控制通道发送的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为所述第二FP通过LLDP从所述第一FP接收到的,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第二FP预先建立有所述第一控制通道;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生成所述第一FP到达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一路由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二FP向所述第一FP发送所述处理单元生成的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一FP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
在所述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虚拟集群***还包含第三FP,所述第三FP与所述第一FP之间建立LLDP邻居关系,所述第一FP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之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FP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通道发送的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为所述第一FP通过LLDP从所述第三FP接收到的,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第二FP预先建立有所述第一控制通道;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生成所述第三FP到达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二路由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过所述第一FP向所述第三FP发送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三FP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
综上,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FP通过LLDP将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发送给已经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所述第一控制通道的所述第二FP,由所述第二FP将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下发所述第一路由信息,所述第一FP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所述第二控制通道,在这种建立控制通道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FP不需要运行IGP协议,避免了所述第一FP维护IGP邻居关系,并且所述第一FP不需要存储到到达虚拟集群中其他FP的路由信息,有利于节省所述第一FP的存储资源,并且有利于提高所述第一FP的转发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控制通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建立控制通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建立控制通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建立控制通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虚拟集群***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建立控制通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FP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FP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涉及的控制设备为符合控制与转发分离的网络架构中的控制设备。本发明涉及的转发设备为符合控制与转发分类的网络架构的转发设备。其中,转发设备根据流表对收到的报文进行处理。控制设备通过控制通道对转发设备进行控制。
举例来说,转发设备对报文进行转发时,可以对二层的报文进行转发,也可以对三层的报文进行转发。关于二层与三层,具体请参考开放***互连模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model,OSI model)。
转发设备具体实现时,可以是交换机或者路由器。
在转发设备是交换机的场景下,转发设备具体可以是开放流交换机(OpenFlow Switch)。关于开放流交换机,请参考标准制定组织(StandardSetting Organization,SSO)开放网络基础(Open Networking Foundation,ONF)发布的《开放流交换机规范》版本1.0(OpenFlow Switch Specification1.0)。
控制设备具体实现时,可以是开放流控制器(OpenFlow Controller)。关于开放流控制器,请参考ONF发布的《开放流交换机规范》版本1.0。
控制通道的建立具体实现时,可以是开放流交换机与开放流控制器进行交互的安全通道(Secure Channel)。关于安全通道,具体请参考ONF发布的《开放流交换机规范》版本1.0。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立控制通道的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虚拟集群***中,所述虚拟集群***包含第一FP、第二FP和控制设备,所述第一FP与所述第二FP之间建立有LLDP邻居关系,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101,所述第一FP通过LLDP向所述第二FP发送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二FP在接收到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后,通过第一控制通道向所述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所述第二FP与所述控制设备预先建立有所述第一控制通道。
可选地,所述第二FP与所述控制设备预先建立有所述第一控制通道,具体为:
所述第二FP基于静态路由方式或通用路由封装(Generic RoutingEncapsulation,GRE)隧道方式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所述第一控制通道。
102,所述第一FP接收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FP到达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一路由信息,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为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生成的。
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会生成所述控制设备到达所述第一FP的路由信息,以及所述第一FP到达所述控制设备的所述第一路由信息,所述控制设备只需要将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FP。
103,所述第一FP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
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包含所述第一FP到达所述控制设备经过的路径信息,在所述第一FP接收到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后,即可以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所述第二控制通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可以包含:主路由信息和备路由信息,相应地,所述第一FP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的所述第二控制通道包含:主控制通道和备控制通道,主控制通道是基于所述主路由信息建立的,备控制通道是基于所述备路由信息建立的,正常情况下,所述主控制通道处于工作状态,所述备控制通道处于空闲状态,如果所述主控制通道故障,所述备控制通道切换为新的主控制通道。所述第一FP对所述主路由信息配置双向转发检测协议(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BFD)检测,在BFD检测到所述主路由信息故障后,切换所述备控制通道的状态为工作状态,即所述备控制通道切换为新的主控制通道。
可见,所述第一FP通过LLDP将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发送所述第二FP,由所述第二FP将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设备,所述第一FP不需要运行IGP协议,避免了所述第一FP维护IGP邻居关系,并且所述第一FP不需要存储到到达虚拟集群中其他FP的路由信息,有利于节省所述第一FP的存储资源,并且有利于提高所述第一FP的转发性能。
上述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FP借助其余FP,即所述第二FP完成所述第一FP与控制设备所述之间的控制通道的建立,同样,所述第一FP在完成控制通道建立后也可以辅助其他FP完成控制通道的建立。
可选的,所述虚拟集群***还包含第三FP,所述第三FP与所述第一FP之间建立LLDP邻居关系,参见图2,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201,所述第一FP接收所述第三FP通过LLDP发送的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所述第一FP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通道向所述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以便于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生成所述第三FP到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二路由信息;
202,所述第一FP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通道接收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并向所述第三FP发送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以便所述第三FP根据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三控制通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FP通过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LSP。
可选地,所述第一FP与所述控制设备之间建立的所述第二控制通道还可以根据所述LSP建立。
可选地,所述LSP还可以包含主LSP和备LSP,所述第一FP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的所述第二控制通道包含:主控制通道和备控制通道,所述主控制通道是基于所述主LSP建立的,所述备控制通道是基于所述备LSP建立的,正常情况下,所述主控制通道处于工作状态,所述备控制通道处于空闲状态,如果所述主控制通道故障,所述备控制通道切换为新的主控制通道。所述第一FP对所述主LSP配置BFD检测,在BFD检测到所述主LSP故障后,切换所述备控制通道的状态为工作状态,即所述备控制通道切换为新的主控制通道。
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立控制通道的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虚拟集群***中,所虚拟集群***包含第一转发设备FP、第二FP和控制设备,所述第一FP与所述第二FP之间建立有LLDP邻居关系,所述方法包括:
301,所述控制设备接收所述第二FP通过第一控制通道发送的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为所述第二FP通过LLDP从所述第一FP接收到的,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第二FP预先建立有所述第一控制通道。
可选地,所述第二FP与所述控制设备预先建立有所述第一控制通道,具体为:
所述第二FP基于静态路由方式或GRE隧道方式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所述第一控制通道。
302,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生成所述第一FP到达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一路由信息。
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会生成所述控制设备到达所述第一FP的路由信息,以及所述第一FP到达所述控制设备的所述第一路由信息,所述控制设备只需要将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FP。
303,所述控制设备通过所述第二FP向所述第一FP发送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一FP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
可选地,所述虚拟集群***还包含第三FP,所述第三FP与所述第一FP之间建立LLDP邻居关系,所述第一FP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之后,参见图4,所述所述方法还包括:
401,所述控制设备接收所述第一FP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通道发送的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为所述第一FP通过LLDP从所述第三FP接收到的,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第二FP预先建立有所述第一控制通道;
402,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生成所述第三FP到达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二路由信息;
403,所述控制设备通过所述第一FP向所述第三FP发送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三FP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FP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LSP。
可选地,所述第一FP与所述控制设备之间建立的所述第二控制通道还可以根据所述LSP建立。
所述第一FP通过LLDP将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发送所述第二FP,由所述第二FP将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设备,所述第一FP不需要运行IGP协议,避免了所述第一FP维护IGP邻居关系,并且所述第一FP不需要存储到到达虚拟集群中其他FP的路由信息,有利于节省所述第一FP的存储资源,并且有利于提高所述第一FP的转发性能。
参见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集群***,该虚拟集群***包括控制设备和FP,FP分别为FP_1、FP2、FP_3、FP_4和FP_5。结合图5给出的***,参见图6,给出另一种实施例。
601,确定网关FP,并通过配置实现控制设备和网关FP的网络连接,网关FP与控制设备利用所述网络连接建立控制通道。
其中,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FP作为网关FP,网关FP与控制设备直连,或者通过网络与控制设备连接。可选地,在控制设备和网关FP之间通过静态路由的方式或GRE的方式建立网络连接。
参见图5,以FP_1和FP_2作为网关FP为例。
602,以FP_3与控制设备建立控制通道为例,FP_3收集自身的拓扑信息,并将拓扑信息发送给已经与FP_3直连,并建立LLDP邻居关系的FP。本实施例中,FP_3可以向FP_1或FP_5发送FP_3的拓扑信息。
603,FP_1将FP_3的拓扑信息通过已经建立的控制通道发送给控制设备。
其中,可以在虚拟集群的FP上配置LLDP协议,实现拓扑信息的收集和上报。
另外,对于没有到控制设备的路由信息的FP,如FP_5在接收到FP_3发送的拓扑信息后可以丢弃该拓扑信息。
604,控制设备根据FP_3的拓扑信息,生成FP_3到达控制设备的路由信息。
605,控制设备通过FP_1将FP_3到达控制设备的路由信息发送给FP_3。
606,FP_1根据所述FP1到达控制设备的路由信息与控制设备建立控制通道。
参见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FP700,所述第一FP700适用于虚拟集群***中,所述虚拟集群***包含所述第一FP700、第二FP和控制设备,所述第一FP700与所述第二FP之间建立有LLDP邻居关系,所述第一FP700包括:
发送单元701,用于通过LLDP向所述第二FP发送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二FP在接收到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后,通过第一控制通道向所述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所述第二FP与所述控制设备预先建立有所述第一控制通道;
接收单元702,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FP到达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一路由信息,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为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生成的;
处理单元703,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702接收的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
可选地,所述第二FP与所述控制设备预先建立有所述第一控制通道,具体为:
所述第二FP基于静态路由方式或GRE隧道方式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所述第一控制通道。
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会生成所述控制设备到达所述第一FP的路由信息,以及所述第一FP到达所述控制设备的所述第一路由信息,所述控制设备只需要将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FP。
可选地,所述虚拟集群***还包含第三FP,所述第三FP与所述第一FP700之间建立LLDP邻居关系,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之后,还包括:
所述接收单元702,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三FP通过LLDP发送的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701,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通道向所述控制设备发送所述接收单元702接收的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以便于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生成所述第三FP到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二路由信息;
所述接收单元702,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通道接收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701,还用于向所述第三FP发送所述接收单元702接收的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以便所述第三FP根据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三控制通道。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703,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LSP。
可见,所述第一FP700通过LLDP将所述第一FP700的拓扑信息发送所述第二FP,由所述第二FP将所述第一FP700的拓扑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设备,所述第一FP700不需要运行IGP协议,避免了所述第一FP700维护IGP邻居关系,并且所述第一FP700不需要存储到到达虚拟集群中其他FP的路由信息,有利于节省所述第一FP700的存储资源,并且有利于提高所述第一FP700的转发性能。
参见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FP800,所述第一FP800适用于虚拟集群***中,所虚拟集群***包含所述第一FP800、第二FP和控制设备,所述第一FP800与所述第二FP之间建立有LLDP邻居关系,所述第一FP800包括:
发送器801,用于通过LLDP向所述第二FP发送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二FP在接收到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后,通过第一控制通道向所述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所述第二FP与所述控制设备预先建立有所述第一控制通道;
接收器802,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FP到达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一路由信息,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为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生成的;
处理器803,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器802接收的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
可选地,所述第二FP与所述控制设备预先建立有所述第一控制通道,具体为:
所述第二FP基于静态路由方式或GRE隧道方式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所述第一控制通道。
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会生成所述控制设备到达所述第一FP的路由信息,以及所述第一FP到达所述控制设备的所述第一路由信息,所述控制设备只需要将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FP。
可选地,所述虚拟集群***还包含第三FP,所述第三FP与所述第一FP700之间建立LLDP邻居关系,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之后,还包括:
所述接收器802,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三FP通过LLDP发送的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
所述发送器801,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通道向所述控制设备发送所述接收器802接收的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以便于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生成所述第三FP到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二路由信息;
所述接收器802,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通道接收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所述发送器801,还用于向所述第三FP发送所述接收器802接收的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以便所述第三FP根据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三控制通道。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803,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LSP。
可见,所述第一FP800通过LLDP将所述第一FP800的拓扑信息发送所述第二FP,由所述第二FP将所述第一FP800的拓扑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设备,所述第一FP800不需要运行IGP协议,避免了所述第一FP800维护IGP邻居关系,并且所述第一FP800不需要存储到到达虚拟集群中其他FP的路由信息,有利于节省所述第一FP800的存储资源,并且有利于提高所述第一FP800的转发性能。
参见图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900,所述控制设备900适用于虚拟集群***中,所述虚拟集群***包含第一转发设备FP、第二FP和所述控制设备900,所述第一FP与所述第二FP之间建立有LLDP邻居关系,所述控制设备900包括:
接收单元901,用于接收所述第二FP通过第一控制通道发送的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为所述第二FP通过LLDP从所述第一FP接收到的,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第二FP预先建立有所述第一控制通道;
处理单元902,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901到的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生成所述第一FP到达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一路由信息;
发送单元903,用于通过所述第二FP向所述第一FP发送所述处理单元902生成的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一FP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
可选地,所述虚拟集群***还包含第三FP,所述第三FP与所述第一FP之间建立LLDP邻居关系,所述第一FP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之后,还包括:
所述接收单元90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FP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通道发送的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为所述第一FP通过LLDP从所述第三FP接收到的,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第二FP预先建立有所述第一控制通道;
所述处理单元9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生成所述第三FP到达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二路由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903,还用于过所述第一FP向所述第三FP发送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三FP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
可选地,所述第二FP与所述控制设备预先建立有所述第一控制通道,具体为:
所述第二FP基于静态路由方式或GRE隧道方式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所述第一控制通道。
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会生成所述控制设备到达所述第一FP的路由信息,以及所述第一FP到达所述控制设备的所述第一路由信息,所述控制设备只需要将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FP。
可选地,所述第一FP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LSP。
可选地,所述第一FP与所述控制设备之间建立的所述第二控制通道还可以根据所述LSP建立。
所述第一FP通过与其直连的所述第二FP建立所述LLDP邻居关系,并通过LLDP将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发送所述第二FP,由所述第二FP将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设备900,所述第一FP不需要运行IGP协议,避免了所述第一FP维护IGP邻居关系,并且所述第一FP不需要存储到到达虚拟集群中其他FP的路由信息,有利于节省所述第一FP的存储资源,并且有利于提高所述第一FP的转发性能。
参见图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1000,所述控制设备1000适用于虚拟集群***中,所虚拟集群***包含第一转发设备FP、第二FP和所述控制设备1000,所述第一FP与所述第二FP之间建立有LLDP邻居关系,所述控制设备1000包括:
接收器1001,用于接收所述第二FP通过第一控制通道发送的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为所述第二FP通过LLDP从所述第一FP接收到的,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第二FP预先建立有所述第一控制通道;
处理器1002,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器接收1001到的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生成所述第一FP到达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一路由信息;
发送器1003,用于通过所述第二FP向所述第一FP发送所述处理器1002生成的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一FP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
可选地,所述虚拟集群***还包含第三FP,所述第三FP与所述第一FP之间建立LLDP邻居关系,所述第一FP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之后,还包括:
所述接收器100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FP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通道发送的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为所述第一FP通过LLDP从所述第三FP接收到的,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第二FP预先建立有所述第一控制通道;
所述处理器10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生成所述第三FP到达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二路由信息;
所述发送器1003,还用于过所述第一FP向所述第三FP发送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三FP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
可选地,所述第二FP与所述控制设备预先建立有所述第一控制通道,具体为:
所述第二FP基于静态路由方式或GRE隧道方式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所述第一控制通道。
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会生成所述控制设备到达所述第一FP的路由信息,以及所述第一FP到达所述控制设备的所述第一路由信息,所述控制设备只需要将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FP。
可选地,所述第一FP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LSP。
可选地,所述第一FP与所述控制设备之间建立的所述第二控制通道还可以根据所述LSP建立。
所述第一FP通过与其直连的所述第二FP建立所述LLDP邻居关系,并通过LLDP将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发送所述第二FP,由所述第二FP将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设备1000,所述第一FP不需要运行IGP协议,避免了所述第一FP维护IGP邻居关系,并且所述第一FP不需要存储到到达虚拟集群中其他FP的路由信息,有利于节省所述第一FP的存储资源,并且有利于提高所述第一FP的转发性能。
上述的处理器803和处理器10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另外,所述第一FP700、第一FP800、控制器900或控制器10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以及,还可以包括总线***,总线***例如包括数据总线、电源总线、控制总线或状态信号总线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设备或***,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建立控制通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于虚拟集群***中,所述虚拟集群***包含第一转发设备FP、第二FP和控制设备,所述第一FP与所述第二FP之间建立有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邻居关系,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FP通过LLDP向所述第二FP发送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二FP在接收到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后,通过第一控制通道向所述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所述第二FP与所述控制设备预先建立有所述第一控制通道;
所述第一FP接收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FP到达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一路由信息,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为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生成的;
所述第一FP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集群***还包含第三FP,所述第三FP与所述第一FP之间建立LLDP邻居关系,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FP接收所述第三FP通过LLDP发送的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所述第一FP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通道向所述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以便于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生成所述第三FP到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二路由信息;
所述第一FP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通道接收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并向所述第三FP发送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以便所述第三FP根据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三控制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FP与所述控制设备预先建立有所述第一控制通道,具体为:
所述第二FP基于静态路由方式或通用路由封装GRE隧道方式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所述第一控制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FP通过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标签交换路径LSP。
5.一种建立控制通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于虚拟集群***中,所述虚拟集群***包含第一转发设备FP、第二FP和控制设备,所述第一FP与所述第二FP之间建立有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邻居关系,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接收所述第二FP通过第一控制通道发送的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为所述第二FP通过LLDP从所述第一FP接收到的,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第二FP预先建立有所述第一控制通道;
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生成所述第一FP到达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一路由信息;
所述控制设备通过所述第二FP向所述第一FP发送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一FP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集群***还包含第三FP,所述第三FP与所述第一FP之间建立LLDP邻居关系,所述第一FP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接收所述第一FP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通道发送的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为所述第一FP通过LLDP从所述第三FP接收到的,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第二FP预先建立有所述第一控制通道;
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生成所述第三FP到达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二路由信息;
所述控制设备通过所述第一FP向所述第三FP发送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三FP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第二FP预先建立了第一控制通道,具体为:
所述第二FP基于静态路由方式或通用路由封装GRE隧道方式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所述第一控制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FP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标签交换路径LSP。
9.一种第一转发设备FP,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FP适用于虚拟集群***中,所述虚拟集群***包含所述第一FP、第二FP和控制设备,所述第一FP与所述第二FP之间建立有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邻居关系,所述第一FP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LLDP向所述第二FP发送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二FP在接收到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后,通过第一控制通道向所述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所述第二FP与所述控制设备预先建立有所述第一控制通道;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FP到达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一路由信息,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为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生成的;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第一FP,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集群***还包含第三FP,所述第三FP与所述第一FP之间建立LLDP邻居关系,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之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三FP通过LLDP发送的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通道向所述控制设备发送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以便于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生成所述第三FP到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二路由信息;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通道接收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三FP发送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以便所述第三FP根据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三控制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第一FP,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标签交换路径LSP。
12.一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适用于虚拟集群***中,所述虚拟集群***包含第一转发设备FP、第二FP和所述控制设备,所述第一FP与所述第二FP之间建立有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邻居关系,所述控制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FP通过第一控制通道发送的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为所述第二FP通过LLDP从所述第一FP接收到的,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第二FP预先建立有所述第一控制通道;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第一FP的拓扑信息生成所述第一FP到达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一路由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二FP向所述第一FP发送所述处理单元生成的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一FP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集群***还包含第三FP,所述第三FP与所述第一FP之间建立LLDP邻居关系,所述第一FP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之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FP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通道发送的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为所述第一FP通过LLDP从所述第三FP接收到的,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第二FP预先建立有所述第一控制通道;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FP的拓扑信息生成所述第三FP到达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二路由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过所述第一FP向所述第三FP发送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三FP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第二控制通道。
CN201310003163.0A 2013-01-06 2013-01-06 建立控制通道的方法、转发设备和控制设备 Active CN1030672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03163.0A CN103067277B (zh) 2013-01-06 2013-01-06 建立控制通道的方法、转发设备和控制设备
PCT/CN2013/081875 WO2014106387A1 (zh) 2013-01-06 2013-08-20 建立控制通道的方法、转发设备和控制设备
EP13870107.3A EP2922254B1 (en) 2013-01-06 2013-08-20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ontrol channel, forwarding point and controller
US14/792,294 US9692697B2 (en) 2013-01-06 2015-07-06 Control channel establishing method, forwarding point, and controll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03163.0A CN103067277B (zh) 2013-01-06 2013-01-06 建立控制通道的方法、转发设备和控制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67277A true CN103067277A (zh) 2013-04-24
CN103067277B CN103067277B (zh) 2016-06-22

Family

ID=48109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03163.0A Active CN103067277B (zh) 2013-01-06 2013-01-06 建立控制通道的方法、转发设备和控制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692697B2 (zh)
EP (1) EP2922254B1 (zh)
CN (1) CN103067277B (zh)
WO (1) WO2014106387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1296A (zh) * 2013-07-29 2013-11-13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器、转发器及通道建立方法和***
CN103891219A (zh) * 2013-10-31 2014-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通道的建立方法、装置及***
WO2014106387A1 (zh) * 2013-01-06 2014-07-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控制通道的方法、转发设备和控制设备
CN104243319A (zh) * 2013-06-06 2014-12-2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邻居发现的方法及装置
WO2015024524A1 (zh) * 2013-08-22 2015-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转发邻接链路的发布方法
CN105227419A (zh) * 2014-06-13 2016-01-06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vem的协商方法及协商设备
WO2016015518A1 (zh) * 2014-07-31 2016-0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bgp逻辑拓扑生成的方法及设备
CN105471613A (zh) * 2014-09-10 2016-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临时通道的建立方法、设备和***
CN107147575A (zh) * 2017-06-01 2017-09-08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管理通道倒换的方法、装置及***
WO2017157318A1 (zh) * 2016-03-18 2017-09-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链路发现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6162B (zh) * 2014-08-30 2019-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状态信息通告方法和设备
US9705826B2 (en) * 2014-09-30 2017-07-11 Avaya Inc. L2 redirection in multi-chassis LAG environment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4333A (zh) * 2008-06-25 2008-1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管理***中网络拓扑的建立方法
CN101414963A (zh) * 2007-10-18 2009-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bb te网络中自动拓扑发现及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EP2095569A1 (en) * 2006-12-20 2009-09-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discovering the physical topology of a telecommnications network
CN101667956A (zh) * 2008-09-05 2010-03-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bb-te路径管理的方法及装置与***
CN102792645A (zh) * 2010-03-24 2012-11-2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信息***、控制设备、管理虚拟网络的方法以及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93287B1 (en) * 2002-10-04 2012-10-31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for network topology discovery utilizing data link layer services
US7756027B1 (en) * 2007-06-13 2010-07-13 Juniper Networks, Inc.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virtual network switches
WO2011081104A1 (ja) * 2010-01-04 2011-07-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認証装置、制御サーバ、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WO2011083780A1 (ja) * 2010-01-05 2013-05-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処理規則の設定方法、パケットの送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2934400B (zh) * 2010-06-09 2016-08-2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通信***、逻辑信道控制设备、控制设备、通信方法以及程序
US9379975B2 (en) * 2011-01-05 2016-06-28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system, control server, forwarding nod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gram
JP5854049B2 (ja) * 2011-01-28 2016-02-0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制御情報中継装置、制御装置、制御情報の送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2137017B (zh) * 2011-03-17 2013-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虚拟网络单元的工作方法及装置
CN103477595A (zh) * 2011-04-13 2013-12-2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网络、数据传送节点、通信方法和程序
CN102511151B (zh) * 2011-04-27 2014-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器、虚拟集群路由器***及建立方法
WO2013035342A1 (en) * 2011-09-09 2013-03-14 Nec Corporation Network management service system, control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CN103067277B (zh) * 2013-01-06 2016-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控制通道的方法、转发设备和控制设备
WO2014136850A1 (ja) * 2013-03-06 2014-09-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転送ノード、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70019337A1 (en) * 2014-03-31 2017-01-19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ntrol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95569A1 (en) * 2006-12-20 2009-09-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discovering the physical topology of a telecommnications network
CN101414963A (zh) * 2007-10-18 2009-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bb te网络中自动拓扑发现及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1304333A (zh) * 2008-06-25 2008-1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管理***中网络拓扑的建立方法
CN101667956A (zh) * 2008-09-05 2010-03-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bb-te路径管理的方法及装置与***
CN102792645A (zh) * 2010-03-24 2012-11-2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信息***、控制设备、管理虚拟网络的方法以及程序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06387A1 (zh) * 2013-01-06 2014-07-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控制通道的方法、转发设备和控制设备
US9692697B2 (en) 2013-01-06 2017-06-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rol channel establishing method, forwarding point, and controller
CN104243319A (zh) * 2013-06-06 2014-12-2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邻居发现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43319B (zh) * 2013-06-06 2018-01-0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邻居发现的方法及装置
CN103391296B (zh) * 2013-07-29 2016-08-24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器、转发器及通道建立方法和***
CN103391296A (zh) * 2013-07-29 2013-11-13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器、转发器及通道建立方法和***
US9948575B2 (en) 2013-08-22 2018-04-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ssuing method for forwarding adjacency link
WO2015024524A1 (zh) * 2013-08-22 2015-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转发邻接链路的发布方法
CN103891219A (zh) * 2013-10-31 2014-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通道的建立方法、装置及***
WO2015062045A1 (zh) * 2013-10-31 2015-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通道的建立方法、装置及***
CN105227419A (zh) * 2014-06-13 2016-01-06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vem的协商方法及协商设备
US10326664B2 (en) 2014-07-31 2019-06-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GP logical topology gene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1343153B2 (en) 2014-07-31 2022-05-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GP logical topology gene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0680900B2 (en) 2014-07-31 2020-06-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GP logical topology gene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16015518A1 (zh) * 2014-07-31 2016-0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bgp逻辑拓扑生成的方法及设备
CN105337939B (zh) * 2014-07-31 2019-04-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bgp逻辑拓扑生成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37939A (zh) * 2014-07-31 2016-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bgp逻辑拓扑生成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71613B (zh) * 2014-09-10 2020-03-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临时通道的建立方法、设备和***
CN105471613A (zh) * 2014-09-10 2016-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临时通道的建立方法、设备和***
WO2017157318A1 (zh) * 2016-03-18 2017-09-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链路发现方法及装置
US10797986B2 (en) 2016-03-18 2020-10-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Link discovery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147575B (zh) * 2017-06-01 2020-10-02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管理通道倒换的方法、装置及***
CN107147575A (zh) * 2017-06-01 2017-09-08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管理通道倒换的方法、装置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22254A1 (en) 2015-09-23
US20150304218A1 (en) 2015-10-22
US9692697B2 (en) 2017-06-27
EP2922254A4 (en) 2015-12-16
CN103067277B (zh) 2016-06-22
EP2922254B1 (en) 2018-01-03
WO2014106387A1 (zh) 2014-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67277A (zh) 建立控制通道的方法、转发设备和控制设备
CN103095495B (zh) 网络开局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2511151B (zh) 一种路由器、虚拟集群路由器***及建立方法
CN104243265A (zh) 一种基于虚拟机迁移的网关控制方法、装置及***
CN102571587B (zh) 报文转发方法和设备
CN104104570A (zh) Irf***中的聚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337780B (zh) 一种服务器节点配置方法及物理节点
CN101980476B (zh) 一种热备份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3414626A (zh) 基于网络虚拟化的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166811A (zh) 一种mad检测方法和设备
CN103746927B (zh) 基于优先级的流控pfc方法及发送设备、接收设备
CN107465613B (zh) 链路聚合接口通信状态切换方法及装置
TWI712876B (zh) 管理儲存子系統之電力消耗的電腦實現方法與電腦系統
WO2013097639A1 (en) Expanding member ports of a link aggregation group between clusters
CN104639437A (zh) 堆叠***中广播报文的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4253745A (zh) 一种路由撤销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6357542A (zh) 提供组播业务的方法和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
CN104796336A (zh) 一种配置、下发流表项的方法及装置
CN105991315A (zh) 一种sdn中的链路保护方法、交换设备及网络控制器
CN105812221A (zh) 虚拟可扩展本地区域网络中数据传输的设备和方法
CN104468389A (zh) 消息的处理方法、服务器和服务器***
CN103493439B (zh) 接收信息的方法、发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3067229A (zh) 自动管理计算资源的方法、控制中心、计算节点及***
CN102857436B (zh) 一种基于irf网络的流量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3684955A (zh) 环网中发生故障时路径确定方法、装置以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