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04570A - Irf***中的聚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Irf***中的聚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04570A
CN104104570A CN201310117323.4A CN201310117323A CN104104570A CN 104104570 A CN104104570 A CN 104104570A CN 201310117323 A CN201310117323 A CN 201310117323A CN 104104570 A CN104104570 A CN 1041045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message
aggregation group
link
link aggreg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1732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04570B (zh
Inventor
郑国良
汪洪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1732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04570B/zh
Priority to US14/210,420 priority patent/US20140301401A1/en
Publication of CN104104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4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045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45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70Virtual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04L45/245Link aggregation, e.g. trun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IRF***中的聚合处理方法及装置,该IRF***由多个网络设备组成,该方法应用于该IRF***中的任一个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创建业务链路聚合组,将本设备上的一个端口加入业务链路聚合组,其中,业务链路聚合组中包含有IRF***中每一个网络设备上的一个端口,且业务链路聚合组中的所有端口均连接至与IRF***直连的同一邻居设备;当接收到一个报文时,判断接收到该报文的端口是否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若接收到该报文的端口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则获取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地址信息,将地址信息与接收到报文的端口的对应关系配置到数据平面。本申请中,IRF***中的成员设备支持的最大链路聚合组数量可以扩大为本设备支持的最大用户端口数量。

Description

IRF***中的聚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设备虚拟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IRF***中的聚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网络设备虚拟化技术发展异常迅速,典型的网络设备虚拟化技术可以将多个例如交换机等的网络设备互联在一起,形成分布式架构,并作为一个逻辑实体运行。从管理和配置的角度看,一个分布式架构看起来就像一个网络设备;从性能的角度看,分布式架构中的每个网络设备都能针对其端口上的第二层/第三层通信业务制定本地的转发策略。网络设备虚拟化技术向用户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虚拟化技术。典型的网络设备虚拟化技术包括:IRF(Intelligent Resilient Framework,智能弹性架构)技术和VSS(Virtual Switching System,虚拟交换***)技术。
其中,IRF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将多个网络设备(下文中称为成员设备)通过IRF物理端口连接在一起,进行必要的配置后,虚拟化成一个网络设备(下文中称为IRF***)。使用这种虚拟化技术可以集合多个网络设备的硬件资源和软件处理能力,实现多个设备的协同工作、统一管理和不间断维护。IRF技术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1)简化管理。IRF***形成之后,用户通过任意成员设备的任意端口都可以登录IRF***,对IRF***内的所有成员设备进行统一管理。
(2)高可靠性。IRF技术的高可靠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IRF***由多个成员设备组成,这多个成员设备又按照角色分为主(Master)设备和从(Slave)设备,Master设备负责IRF***的运行、管理和维护,Slave设备在作为备份的同时也可以处理业务,一旦Master设备不可用,IRF***会迅速自动选举新的Master设备,以保证业务不中断,从而实现了设备的1:N备份。此外,成员设备之间的IRF链路支持聚合功能,IRF***和上/下层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也支持聚合功能,多条链路之间可以互为备份、也可以进行负载分担,从而进一步提高了IRF***的可靠性。
(3)强大的网络扩展能力。通过增加成员设备,可以轻松自如的扩展IRF***的端口和带宽。因为各成员设备都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能够独立处理协议报文,以及进行报文转发,所以,IRF***还能够轻松自如的扩展处理能力。
图1示出了一种IRF***的组网应用示意图,两个网络设备通过IRF技术虚拟化成了一个IRF***,该IRF***中的两个成员设备之间的IRF链路支持聚合功能,而且,IRF***与上/下层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也支持聚合功能,其中,IRF***与上/下层设备之间的链路聚合称为跨设备聚合。
下面,针对IRF技术高可靠性中的聚合功能进行重点介绍。
IRF技术采用分布式链路聚合技术来实现上/下行链路的冗余备份,可以跨设备配置链路聚合,用户可以将IRF***中不同成员设备上的物理端口配置成一个聚合端口,这样,即使某些端口所在的成员设备出现了不可用,也不会导致聚合链路完全失效,其它正常工作的成员设备会继续管理和维护剩下的聚合端口。正常情况下,通信业务数据流将均匀分布在聚合链路上,当某一条聚合链路失效时,分布式链路聚合技术能够将数据流自动重新分布到其余聚合链路以实现链路的弹性备份和提高网络可靠性。
具体的实现方法包括:IRF***中的每一个成员设备将本设备上的一个物理端口加入到一个链路聚合组(Link Aggregation Group,LAG)中,其中,同一链路聚合组中的所有物理端口均连接至同一个上/下层设备。当某一个成员设备从一个加入了链路聚合组的物理端口上学***面(即,硬件或数据转发芯片)的MAC地址表中。后续,成员设备会遵循本框优先转发的原则,按照数据平面的MAC地址表对接收到的数据流进行查表转发。只有当本设备连接的链路不可用时,才会将该链路上的后续数据流转发到其他成员设备,由其他成员设备进行转发。
在上述的实现方法中,成员设备是将MAC地址与链路聚合组的对应关系配置到硬件中,但是,这样会存在以下问题:受限于硬件的资源,一般网络设备的硬件中只能支持512-1K个链路聚合组,这样,在某些需要大量链路聚合组(例如,超过1K个链路聚合组)的应用场景中,成员设备受到硬件资源的限制,就无法支持足够数量的链路聚合组,从而无法满足这些应用场景的需求。例如,在某一应用场景中,IRF***中的成员设备上有1536个物理端口,每一个物理端口都需要加入到一个链路聚合组中,但是,这对于成员设备的硬件是无法支持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IRF***中的聚合处理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IRF***中的成员设备支持的链路聚合组数量有限的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IRF***中的聚合处理方法,该IRF***由多个网络设备组成,该方法应用于该IRF***中的任一个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
创建业务链路聚合组,将本设备上的一个端口加入业务链路聚合组,其中,业务链路聚合组中包含有IRF***中每一个网络设备上的一个端口,且业务链路聚合组中的所有端口均连接至与IRF***直连的同一邻居设备;
当接收到一个报文时,判断接收到该报文的端口是否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
若接收到该报文的端口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则获取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地址信息,将地址信息与接收到报文的端口的对应关系配置到数据平面。
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IRF***中的聚合处理装置,该IRF***由多个网络设备组成,该聚合处理装置应用于该IRF***中的任一个网络设备,该聚合处理装置包括:
创建模块,用于创建业务链路聚合组,将本设备上的一个端口加入业务链路聚合组,其中,业务链路聚合组中包含有IRF***中每一个网络设备上的一个端口,且业务链路聚合组中的所有端口均连接至与IRF***直连的同一邻居设备;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报文;
处理模块,用于当接收模块接收到一个报文时,判断接收到该报文的端口是否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若接收到该报文的端口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则获取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地址信息,将地址信息与接收到报文的端口的对应关系配置到数据平面。
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IRF***中的成员设备将本设备上的一个物理端口加入到一个业务链路聚合组中,其中,一个业务链路聚合组中包含有IRF***中的每一个成员设备上的一个物理端口,且该业务链路聚合组中的所有物理端口连接至与IRF***直连的同一个邻居设备,当成员设备从一个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的物理端口上接收到一个报文时,会将该报文中携带的地址信息与接收到该报文的物理端口的对应关系配置到数据平面中,即,配置到硬件或数据转发芯片中。这样,由于成员设备在学习到地址信息时,是将学习到的地址信息与接收端口的对应关系配置到硬件中,而不是将地址信息与链路聚合组的对应关系配置到硬件中,即,无需将链路聚合组配置到硬件中,因此,本技术方案不会受到链路聚合组硬件资源的限制,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成员设备支持的链路聚合组数量有限的问题,成员设备支持的最大链路聚合组数量可以扩大为本设备支持的最大用户端口数量。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IRF***的组网应用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一的IRF***中的聚合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二的一种实际的IRF***组网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三的IRF***中的聚合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IRF***中的成员设备支持的链路聚合组数量有限的问题,本申请的以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IRF***中的聚合处理方法以及一种可以应用该方法的装置。
以下实施例中,IRF***是由多个网络设备通过IRF技术虚拟而成。IRF***中的网络设备具体可以为交换机、路由器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一的IRF***中的聚合处理方法可以由IRF***中的任意一个网络设备来执行。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创建业务链路聚合组,将本设备上的一个端口(port,为物理端口)加入该业务链路聚合组,其中,该业务链路聚合组中包含有IRF***中每一个网络设备上的一个端口,且该业务链路聚合组中的所有端口均连接至与该IRF***直连的同一邻居设备;
与该IRF***直连的邻居设备可以是该IRF***的上层设备或下层设备,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S204,当接收到一个报文时,判断接收到该报文的端口是否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若是,则进入步骤S206,否则,按照现有技术的流程进行处理,即,若该端口加入了非业务链路聚合组,则获取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地址信息,将该地址信息与该端口所属的链路聚合组的对应关系配置到数据平面。本实施例中,非业务链路聚合组是利用已有技术实现的链路聚合组。
步骤S206,获取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地址信息,将该地址信息与接收到该报文的端口的对应关系配置到数据平面(即硬件或数据转发芯片)。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IRF***中的成员设备将本设备上的一个物理端口加入到一个业务链路聚合组中,其中,一个业务链路聚合组中包含有IRF***中的每一个成员设备上的一个物理端口,且该业务链路聚合组中的所有物理端口连接至与IRF***直连的同一个邻居设备,当成员设备从一个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的物理端口上接收到一个报文时,会将该报文中携带的地址信息与接收到该报文的物理端口的对应关系配置到数据平面中,即,配置到硬件或数据转发芯片中。这样,由于成员设备在学习到地址信息时,是将学习到的地址信息与接收端口的对应关系配置到硬件中,而不是将地址信息与链路聚合组的对应关系配置到硬件中,即,无需将链路聚合组配置到硬件中,因此,本技术方案不会受到链路聚合组硬件资源的限制,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成员设备支持的链路聚合组数量有限的问题,成员设备支持的最大链路聚合组数量可以扩大为本设备支持的最大用户端口数量。
下面分别针对二层业务数据流和三层业务数据流等进行详细介绍。
1、对于二层业务数据流
在步骤S206中,当接收到的报文是二层报文时,获取接收到的二层报文的源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标识,即,从二层报文中获取的地址信息包括:源MAC地址和VLAN标识;然后,将获取的源MAC地址和VLAN标识与接收到该二层报文的端口的对应关系配置到数据平面的MAC地址表中,MAC地址表可以如表1所示:
表1
MAC地址 VLAN ID 出接口
MAC1 VLAN20 PORT A
在如表1所示的MAC地址表中,出接口不是链路聚合组ID,而是物理端口的端口ID。
这样,二层报文的转发过程包括:步骤S208,根据接收到的二层报文的目的MAC地址和VLAN标识,在如表1所示的MAC地址表中查找到对应的端口,将该二层报文通过查找到的端口发送出去。最终,可以转发给与IRF直连的邻居设备。
另外,为了实现聚合链路的冗余备份,上述方法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2,检测本设备连接各个邻居设备的链路的状态;
步骤S304,当检测到本设备连接任一个邻居设备的链路不可用时,判断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是否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若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则将MAC地址表中的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修改为堆叠口,其中,本设备通过堆叠口与IRF***中的其他网络设备连接;
其中,链路不可用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该链路发生故障,一种是该链路对应的端口发生故障,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实际实施时,在将MAC地址表中的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修改为堆叠口之前,可以按照预定的选择策略从本设备上的多个堆叠口中选择一个堆叠口,然后,将MAC地址表中的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修改为所选择的堆叠口。
步骤S306,在接收到一个二层报文后,根据接收到的二层报文的目的MAC地址和VLAN标识,在MAC地址表中查找到对应的堆叠口,将该二层报文通过查找到的堆叠口发送给IRF***中的其他网络设备。
这样,在本设备的聚合链路的状态变为不可用时,可以将该链路上的数据流及时切换到其他成员设备,由其他成员设备按照上述步骤S208进行转发,从而达到链路聚合功能。
步骤S308,当检测到该不可用的链路恢复可用时,将MAC地址表中的上述堆叠口修改为恢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之后,二层报文的转发过程仍然按照步骤S208进行。
与不可用类似,链路恢复可用也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该链路故障恢复,一种是该链路对应的端口故障恢复,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2、对于三层业务数据流
在步骤S206中,当接收到的报文是三层报文时,获取接收到的三层报文的源IP(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协议)地址,即,从三层报文中获取的地址信息包括:源IP地址;然后,将获取的源IP地址与接收到三层报文的端口的对应关系配置到数据平面的三层转发表中,三层转发表可以如表2所示:
表2
IP地址 出接口
IP1 PORT A
在如表2所示的三层转发表中,出接口不是链路聚合组ID,而是物理端口的端口ID。
这样,三层报文的转发过程包括:步骤S208’,根据接收到的三层报文的目的IP地址,在如表2所示的三层转发表中查找到对应的端口,将该三层报文通过查找到的端口发送出去。最终,可以转发给与IRF直连的邻居设备。
另外,为了实现聚合链路的冗余备份,上述方法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2,检测本设备连接各个邻居设备的链路的状态;
步骤S404,当检测到本设备连接任一个邻居设备的链路不可用时,判断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是否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若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则将三层转发表中的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修改为堆叠口,其中,本设备通过堆叠口与IRF***中的其他网络设备连接;
其中,链路不可用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该链路发生故障,一种是该链路对应的端口发生故障,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实际实施时,在将三层转发表中的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修改为堆叠口之前,可以按照预定的选择策略从本设备上的多个堆叠口中选择一个堆叠口,然后,将三层转发表中的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修改为所选择的堆叠口。
步骤S406,在接收到一个三层报文后,根据接收到的三层报文的目的IP地址,在三层转发表中查找到对应的堆叠口,将该三层报文通过查找到的堆叠口发送给IRF***中的其他网络设备。
这样,在本设备的聚合链路的状态变为不可用时,可以将该链路上的数据流及时切换到其他成员设备,由其他成员设备按照上述步骤S208’进行转发,从而达到链路聚合功能。
步骤S408,当检测到该不可用的链路恢复可用时,将三层转发表中的堆叠口修改为恢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之后,二层报文的转发过程仍然按照步骤S208’进行。
与不可用类似,链路恢复可用也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该链路故障恢复,一种是该链路对应的端口故障恢复,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另外,对于其他业务数据流的具体聚合处理流程与上述二/三层业务数据流的具体处理流程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以图3所示的一种实际的IRF***组网应用场景为例,说明上述实施例一的方法的具体处理流程。
如图3所示,两个交换机IRF-1和IRF-2组成一个IRF***,与该IRF***直连的上层设备为路由器,与该IRF***直连的下层设备为服务器。交换机IRF-1通过其上的PORT A连接服务器,交换机IRF-2通过其上的PORT B连接服务器。
下面以交换机IRF-1为例,说明IRF***中的成员设备的聚合处理方法的操作流程如下:
步骤1:交换机IRF-1创建一个业务链路聚合组,将PORT A加入该业务链路聚合组;假设该业务链路聚合组的链路聚合组ID为ID10;
同样,交换机IRF-1也会执行该步骤,将PORT B加入该业务链路聚合组。
步骤2:交换机IRF-1从PORT A上收到服务器发来的以太网报文,该以太网报文的源MAC地址为MAC1、VLAN ID为VLAN20,根据MAC1和VLAN20在MAC转发表中查找匹配表项,若未查找到匹配表项,则判断端口A是否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若是,则将MAC1、VLAN20与PORT A的对应关系配置到硬件的MAC地址表中,如表1所示,同时,可以在软件中保存MAC1、VLAN20与ID10的对应关系;
同样,交换机IRF-2也会执行该步骤,其中,将MAC1、VLAN20与PORT B的对应关系配置到硬件的MAC地址表中,如表3所示:
表3
MAC地址 VLAN ID 出接口
MAC1 VLAN20 PORT B
步骤3:交换机IRF-1接收到一个以太网报文,该以太网报文的目的MAC地址是MAC1、VLAN ID是VLAN20,根据目的MAC地址MAC1和VLAN20在如表1所示的MAC地址表中查找对应的端口,查找到的端口为PORT A,则,将该以太网报文通过PORT A转发出去,最终该以太网报文到达了服务器;
步骤4:交换机IRF-1检测本设备连接路由器和服务器的链路的状态,当检测到本设备连接服务器的链路不可用时,判断该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PORT A是否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若是,则将硬件中的MAC地址表中的PORT A修改为堆叠口,此时,如表1所示的MAC地址表更新为表4;后续,当交换机IRF-1再次接收到目的MAC地址是MAC1、VLAN ID是VLAN20的以太网报文时,就会根据目的MAC地址MAC1和VLAN20在如表4所示的MAC地址表中查找对应的端口,查找到的端口为堆叠口,则,将该以太网报文通过查找到的堆叠口转发出去,最终该以太网报文到达了交换机IRF-2;
表4
MAC地址 VLAN ID 出接口
MAC1 VLAN20 堆叠口
然后,交换机IRF-2在接收到交换机IRF-1发来的以太网报文后,就会根据目的MAC地址MAC1和VLAN20在如表3所示的MAC地址表中查找对应的端口,查找到的端口为PORT B,则,将该以太网报文通过PORT B转发出去,最终该以太网报文到达了服务器。
步骤5:当检测到PORT A恢复可用时,交换机IRF-1会将如表4所示的MAC地址表中的堆叠口改回为PORT A。后续的报文转发流程同步骤3,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针对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IRF***中的聚合处理装置,该聚合处理装置可以应用于该IRF***中的任意一个网络设备。
如图4所示,该聚合处理装置中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创建模块10,用于创建业务链路聚合组,将本设备上的一个端口加入业务链路聚合组,其中,该业务链路聚合组中包含有IRF***中每一个网络设备上的一个端口,且该业务链路聚合组中的所有端口均连接至与IRF***直连的同一邻居设备;
接收模块20,用于接收报文;
处理模块30,用于当接收模块20接收到一个报文时,判断接收到该报文的端口是否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若接收到该报文的端口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则获取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地址信息,将该地址信息与接收到该报文的端口的对应关系配置到数据平面。
下面分别针对二层报文和三层报文进行介绍。
1、二层报文
当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报文是二层报文时,处理模块中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二层报文的源MAC地址和VLAN标识;配置单元,用于将获取单元获取的源MAC地址和VLAN标识与接收到该二层报文的端口的对应关系配置到数据平面的MAC地址表中;
则,该聚合处理装置中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其中,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二层报文的目的MAC地址和VLAN标识,在MAC地址表中查找到对应的端口;发送模块,用于将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二层报文通过处理模块查找到的端口发送出去。
另外,该聚合处理装置中还可以包括:检测模块,其中,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本设备连接各个邻居设备的链路的状态;
处理模块,还用于当检测模块检测到本设备连接任一个邻居设备的链路不可用时,判断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是否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若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则将MAC地址表中的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修改为堆叠口,其中,本设备通过堆叠口与IRF***中的其他网络设备连接;还用于根据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二层报文的目的MAC地址和VLAN标识,在MAC地址表中查找到对应的堆叠口;还用于当检测模块检测到不可用的链路恢复可用时,将MAC地址表中的堆叠口修改为恢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
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二层报文通过处理模块查找到的堆叠口发送给IRF***中的其他网络设备。
3、三层报文
当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报文是三层报文时,处理模块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三层报文的源因特网协议IP地址;配置单元,用于将获取单元获取的源IP地址与接收到三层报文的端口的对应关系配置到数据平面的三层转发表中;则,
该聚合处理装置中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其中,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三层报文的目的IP地址,在三层转发表中查找到对应的端口;发送模块,用于将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三层报文通过处理模块查找到的端口发送出去。
另外,该聚合处理装置中还可以包括:检测模块,其中,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本设备连接各个邻居设备的链路的状态;
处理模块,还用于当检测模块检测到本设备连接任一个邻居设备的链路不可用时,判断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是否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若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则将三层转发表中的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修改为堆叠口,其中,本设备通过堆叠口与IRF***中的其他网络设备连接;还用于根据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三层报文的目的IP地址,在三层转发表中查找到对应的堆叠口;还用于当检测模块检测到不可用的链路恢复可用时,将三层转发表中的堆叠口修改为恢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
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三层报文通过处理模块查找到的堆叠口发送给IRF***中的其他网络设备。
综上,本申请以上实施例可以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1)IRF***中的成员设备将本设备上的一个物理端口加入到一个业务链路聚合组中,其中,一个业务链路聚合组中包含有IRF***中的每一个成员设备上的一个物理端口,且该业务链路聚合组中的所有物理端口连接至与IRF***直连的同一个邻居设备,当成员设备从一个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的物理端口上接收到一个报文时,会将该报文中携带的地址信息与接收到该报文的物理端口的对应关系配置到数据平面中,即,配置到硬件或数据转发芯片中。这样,由于成员设备在学习到地址信息时,是将学习到的地址信息与接收端口的对应关系配置到硬件中,而不是将地址信息与链路聚合组的对应关系配置到硬件中,即,无需将链路聚合组配置到硬件中,因此,本技术方案不会受到链路聚合组硬件资源的限制,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成员设备支持的链路聚合组数量有限的问题,成员设备支持的最大链路聚合组数量可以扩大为本设备支持的最大用户端口数量。
(2)IRF***中的成员设备在检测到本设备的一个链路不可用时,若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则将数据平面中的该端口修改为堆叠口,从而,该不可用链路上的后续报文就可以通过该堆叠口转发到其他的成员设备,由其他的成员设备进行查表转发,从而实现了聚合链路的冗余备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弹性架构IRF***中的聚合处理方法,所述IRF***由多个网络设备组成,所述方法应用于所述IRF***中的任一个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创建业务链路聚合组,将本设备上的一个端口加入所述业务链路聚合组,其中,所述业务链路聚合组中包含有所述IRF***中每一个网络设备上的一个端口,且所述业务链路聚合组中的所有端口均连接至与所述IRF***直连的同一邻居设备;
当接收到一个报文时,判断接收到所述报文的端口是否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
若接收到所述报文的端口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则获取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地址信息,将所述地址信息与接收到所述报文的端口的对应关系配置到数据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到的报文是二层报文,则,
所述获取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地址信息,将所述地址信息与接收到所述报文的端口的对应关系配置到数据平面具体包括:获取接收到的二层报文的源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和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将获取的源MAC地址和VLAN标识与接收到所述二层报文的端口的对应关系配置到数据平面的MAC地址表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接收到的二层报文的目的MAC地址和VLAN标识,在所述MAC地址表中查找到对应的端口,将所述二层报文通过查找到的端口发送出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本设备连接各个邻居设备的链路的状态;
当检测到本设备连接任一个邻居设备的链路不可用时,判断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是否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若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则将所述MAC地址表中的所述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修改为堆叠口,其中,本设备通过堆叠口与所述IRF***中的其他网络设备连接;
在接收到一个二层报文后,根据接收到的二层报文的目的MAC地址和VLAN标识,在所述MAC地址表中查找到对应的堆叠口,将该二层报文通过查找到的堆叠口发送给所述IRF***中的其他网络设备;
当检测到所述不可用的链路恢复可用时,将所述MAC地址表中的所述堆叠口修改为恢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到的报文是三层报文,则,
所述获取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地址信息,将所述地址信息与接收到所述报文的端口的对应关系配置到数据平面具体包括:获取接收到的三层报文的源因特网协议IP地址;将获取的源IP地址与接收到所述三层报文的端口的对应关系配置到数据平面的三层转发表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接收到的三层报文的目的IP地址,在所述三层转发表中查找到对应的端口,将所述三层报文通过查找到的端口发送出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本设备连接各个邻居设备的链路的状态;
当检测到本设备连接任一个邻居设备的链路不可用时,判断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是否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若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则将所述三层转发表中的所述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修改为堆叠口,其中,本设备通过堆叠口与所述IRF***中的其他网络设备连接;
在接收到一个三层报文后,根据接收到的三层报文的目的IP地址,在所述三层转发表中查找到对应的堆叠口,将该三层报文通过查找到的堆叠口发送给所述IRF***中的其他网络设备;
当检测到所述不可用的链路恢复可用时,将所述三层转发表中的所述堆叠口修改为恢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
6.一种智能弹性架构IRF***中的聚合处理装置,所述IRF***由多个网络设备组成,所述聚合处理装置应用于所述IRF***中的任一个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处理装置包括:
创建模块,用于创建业务链路聚合组,将本设备上的一个端口加入所述业务链路聚合组,其中,所述业务链路聚合组中包含有所述IRF***中每一个网络设备上的一个端口,且所述业务链路聚合组中的所有端口均连接至与所述IRF***直连的同一邻居设备;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报文;
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一个报文时,判断接收到所述报文的端口是否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若接收到所述报文的端口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则获取接收到的报文中携带的地址信息,将所述地址信息与接收到所述报文的端口的对应关系配置到数据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报文是二层报文,则,
所述处理模块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二层报文的源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和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配置单元,用于将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源MAC地址和VLAN标识与接收到所述二层报文的端口的对应关系配置到数据平面的MAC地址表中;
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模块,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二层报文的目的MAC地址和VLAN标识,在所述MAC地址表中查找到对应的端口;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二层报文通过所述处理模块查找到的端口发送出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模块,其中,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本设备连接各个邻居设备的链路的状态;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本设备连接任一个邻居设备的链路不可用时,判断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是否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若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则将所述MAC地址表中的所述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修改为堆叠口,其中,本设备通过堆叠口与所述IRF***中的其他网络设备连接;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二层报文的目的MAC地址和VLAN标识,在所述MAC地址表中查找到对应的堆叠口;还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不可用的链路恢复可用时,将所述MAC地址表中的所述堆叠口修改为恢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二层报文通过所述处理模块查找到的堆叠口发送给所述IRF***中的其他网络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报文是三层报文,则,
所述处理模块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三层报文的源因特网协议IP地址;配置单元,用于将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源IP地址与接收到所述三层报文的端口的对应关系配置到数据平面的三层转发表中;
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模块,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三层报文的目的IP地址,在所述三层转发表中查找到对应的端口;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三层报文通过所述处理模块查找到的端口发送出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模块,其中,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本设备连接各个邻居设备的链路的状态;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本设备连接任一个邻居设备的链路不可用时,判断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是否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若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加入了业务链路聚合组,则将所述三层转发表中的所述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修改为堆叠口,其中,本设备通过堆叠口与所述IRF***中的其他网络设备连接;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三层报文的目的IP地址,在所述三层转发表中查找到对应的堆叠口;还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不可用的链路恢复可用时,将所述三层转发表中的所述堆叠口修改为恢复可用的链路对应的端口;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三层报文通过所述处理模块查找到的堆叠口发送给所述IRF***中的其他网络设备。
CN201310117323.4A 2013-04-07 2013-04-07 Irf***中的聚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41045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17323.4A CN104104570B (zh) 2013-04-07 2013-04-07 Irf***中的聚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4/210,420 US20140301401A1 (en) 2013-04-07 2014-03-13 Providing aggregation link groups in logical network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17323.4A CN104104570B (zh) 2013-04-07 2013-04-07 Irf***中的聚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4570A true CN104104570A (zh) 2014-10-15
CN104104570B CN104104570B (zh) 2018-09-04

Family

ID=51654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17323.4A Active CN104104570B (zh) 2013-04-07 2013-04-07 Irf***中的聚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301401A1 (zh)
CN (1) CN104104570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1439A (zh) * 2015-02-06 2016-10-0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管理数据中心服务器的方法及装置
CN108134744A (zh) * 2017-12-06 2018-06-08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rf堆叠中的负载分担方法和单板
CN108418709A (zh) * 2018-02-09 2018-08-17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端口聚合方法及装置
CN109218188A (zh) * 2017-07-04 2019-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链路聚合***、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166356A (zh) * 2018-02-11 2019-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报文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1654560A (zh) * 2020-06-02 2020-09-11 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机载软硬堆叠交换机的物理地址表管理交互方法
CN112187540A (zh) * 2020-09-28 2021-01-05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口配置的下发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2468363A (zh) * 2020-11-23 2021-03-09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连通性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CN112532594A (zh) * 2020-11-16 2021-03-19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组创建和报文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CN113422798A (zh) * 2021-05-11 2021-09-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数据传输方法、***以及计算机
CN113497752A (zh) * 2020-03-19 2021-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第一网络设备及网络***
CN113572695A (zh) * 2020-04-28 2021-10-29 ***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链路聚合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024902A (zh) * 2022-01-05 2022-02-08 紫光恒越技术有限公司 堆叠报文的转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85492B1 (en) * 2014-09-04 2019-11-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forwarding tables, network device, and system
JP6383232B2 (ja) * 2014-09-26 2018-08-29 APRESIA Systems株式会社 中継システムおよびスイッチ装置
CN104540180B (zh) * 2014-12-12 2017-10-24 于卫波 一种无需根权限的安卓多跳路由实现方法
US9860350B2 (en) 2015-05-12 2018-01-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ansport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SDN)—logical to physical topology discovery
US10425319B2 (en) 2015-05-21 2019-09-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ansport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SDN)—zero configuration adjacency via packet snooping
US10015053B2 (en) * 2015-05-21 2018-07-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ansport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SDN)—logical link aggregation (LAG) member signaling
CN106301853B (zh) * 2015-06-05 2019-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集群***中节点的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
US10257019B2 (en) * 2015-12-04 2019-04-09 Arista Networks, Inc. Link aggregation split-brain detection and recovery
US10171358B2 (en) * 2016-02-04 2019-01-01 Ciena Corporation Port congestion resiliency in a multi-card and multi-switch link aggregation group
US10554494B1 (en) * 2017-01-04 2020-02-04 Juniper Networks, Inc. Automatic ICCP provisioning and VLAN provisioning on an inter-chassis link in a MC-LAG
CN109462639B (zh) * 2018-10-26 2021-09-07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端口扩展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US10812414B2 (en) 2019-03-06 2020-10-20 Juniper Networks, Inc. Selection of member ports in a link aggregation group
CN110601972A (zh) * 2019-09-18 2019-12-20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智能弹性架构***
CN110912837B (zh) * 2019-11-07 2021-09-21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vsm***的主备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13992566B (zh) * 2021-10-26 2023-03-21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广播方法及装置
US11991073B1 (en) * 2023-05-22 2024-05-21 Mellanox Technologies, Ltd. Dual software interfaces for multiplane devices to separate network management and communication traffic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80258B1 (en) * 2003-07-03 2009-01-20 Cisco Technology, Inc. Cross stack rapid transition protocol
CN101599909A (zh) * 2009-07-08 2009-12-0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18319A (zh) * 2011-04-06 2011-07-0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流量负载均衡方法和装置
CN102347905A (zh) * 2011-10-31 2012-02-0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及其转发信息更新方法
CN102970157A (zh) * 2012-10-31 2013-03-1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链路故障处理方法、irf成员设备及数据通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60599B2 (en) * 2003-03-07 2007-08-21 Hyperspace Communications, Inc. Support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by distributed applications
KR20050046307A (ko) * 2003-11-13 2005-05-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고속 패킷 데이터 서비스를 위한자원관리 방법
US7630299B2 (en) * 2004-12-30 2009-12-08 Alcatel Lucent Retention of a stack address during primary master failover
EP1777889B1 (en) * 2005-10-19 2009-04-15 Alcatel Lucent Method of processing information packets and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4830942B2 (ja) * 2007-03-28 2011-12-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lag管理テーブル管理方法
JP5071200B2 (ja) * 2008-03-28 2012-11-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信号伝送装置
CN101478434B (zh) * 2009-01-19 2011-07-0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堆叠端口的方法和交换设备
US8619605B2 (en) * 2009-05-13 2013-12-31 Avay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port state tables in a forwarding plane of a network element
US8401026B2 (en) * 2009-05-18 2013-03-19 Cisco Technology, Inc. Achieving about an equal number of active links across chassis in a virtual port-channel environment
CN101605102B (zh) * 2009-07-16 2012-03-1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rf堆叠中的负载分担方法及装置
CN102215124B (zh) * 2011-06-08 2013-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故障处理方法、汇聚节点及光网络保护***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80258B1 (en) * 2003-07-03 2009-01-20 Cisco Technology, Inc. Cross stack rapid transition protocol
CN101599909A (zh) * 2009-07-08 2009-12-0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18319A (zh) * 2011-04-06 2011-07-0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流量负载均衡方法和装置
CN102347905A (zh) * 2011-10-31 2012-02-0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及其转发信息更新方法
CN102970157A (zh) * 2012-10-31 2013-03-1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链路故障处理方法、irf成员设备及数据通信装置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1439A (zh) * 2015-02-06 2016-10-0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管理数据中心服务器的方法及装置
CN105991439B (zh) * 2015-02-06 2019-05-1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管理数据中心服务器的方法及装置
CN109218188A (zh) * 2017-07-04 2019-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链路聚合***、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9218188B (zh) * 2017-07-04 2021-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链路聚合***、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8134744A (zh) * 2017-12-06 2018-06-08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rf堆叠中的负载分担方法和单板
CN108418709A (zh) * 2018-02-09 2018-08-17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端口聚合方法及装置
CN108418709B (zh) * 2018-02-09 2020-12-2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端口聚合方法及装置
CN110166356A (zh) * 2018-02-11 2019-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报文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3497752A (zh) * 2020-03-19 2021-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第一网络设备及网络***
CN113497752B (zh) * 2020-03-19 2022-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第一网络设备及网络***
CN113572695B (zh) * 2020-04-28 2023-11-14 ***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链路聚合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572695A (zh) * 2020-04-28 2021-10-29 ***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链路聚合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654560B (zh) * 2020-06-02 2022-10-21 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机载软硬堆叠交换机的物理地址表管理交互方法
CN111654560A (zh) * 2020-06-02 2020-09-11 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机载软硬堆叠交换机的物理地址表管理交互方法
CN112187540A (zh) * 2020-09-28 2021-01-05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口配置的下发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2187540B (zh) * 2020-09-28 2022-04-26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口配置的下发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2532594A (zh) * 2020-11-16 2021-03-19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组创建和报文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CN112468363B (zh) * 2020-11-23 2022-05-31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连通性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CN112468363A (zh) * 2020-11-23 2021-03-09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连通性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CN113422798B (zh) * 2021-05-11 2022-09-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
CN113422798A (zh) * 2021-05-11 2021-09-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数据传输方法、***以及计算机
CN114024902B (zh) * 2022-01-05 2022-04-08 紫光恒越技术有限公司 堆叠报文的转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24902A (zh) * 2022-01-05 2022-02-08 紫光恒越技术有限公司 堆叠报文的转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301401A1 (en) 2014-10-09
CN104104570B (zh) 2018-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4570A (zh) Irf***中的聚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763359B (zh) 用于交织结构交换机集群的分布式双向转发检测协议(d-bfd)
CN102315975B (zh) 一种基于irf***的故障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EP3082309B1 (en) Sdn controller, data centre system and router connection method
US873079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providing network redundancy and high availability to remote network nodes
CN102067533B (zh) 与虚拟接口相关联的端口分组
US881759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providing failover for a point to point tunnel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plit-plane environments
CN101588304B (zh) 一种vrrp的实现方法和设备
CN103338161B (zh) 一种实现跨设备聚合的方法和设备
US969268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a 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 in a network
CN104468358A (zh) 分布式虚拟交换机***的报文转发方法及设备
US945591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hanging path and controller thereof
CN110061915B (zh) 跨多个架构交换机的虚拟链路聚合的方法和***
CN103081418A (zh) 计算机***和计算机***中的通信方法
EP2911355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low path negotiation in link aggregation group
CN101517981A (zh) 多机架仿真交换机
US9264298B2 (en) Technique for bundling in link aggregation
CN103684716A (zh) 在可冗余操作的工业通信网络中传输消息的方法和可冗余操作的工业通信网络的通信设备
CN105656645A (zh) 堆叠***的故障处理的决策方法和装置
CN109088819A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交换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518936B (zh) 链路动态聚合方法和装置
EP2798800A1 (en) Expanding member ports of a link aggregation group between clusters
CN113992582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设备
US20160205033A1 (en) Pool element status information synchronization method, pool register, and pool element
CN102209035B (zh) 流量转发方法及转发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Applicant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H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310 and No. six road, HUAWEI, Hangzhou production base

Applicant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