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66249B - 钴基复杂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钴基复杂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66249B
CN103066249B CN201310032042.9A CN201310032042A CN103066249B CN 103066249 B CN103066249 B CN 103066249B CN 201310032042 A CN201310032042 A CN 201310032042A CN 103066249 B CN103066249 B CN 1030662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balt
complex oxide
composite material
based complex
dival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320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66249A (zh
Inventor
谢健
宋文涛
屠芳芳
刘双宇
朱铁军
曹高劭
赵新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131003204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662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66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62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662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624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钴基复杂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钴基复杂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为层状结构,由纳米级钴基复杂氧化物和石墨烯组成,所述的钴基复杂氧化物的通式为MCo2O4,其中M为Fe、Cu或Mg。该复合材料中钴基复杂氧化物由于石墨烯的分散和承载作用能够均匀分布且粒度小,并形成层状结构,可有效提高钴基复杂氧化物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可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该复合材料的一步低温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周期短、能耗低等优点,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钴基复杂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用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钴基复杂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安全性能好等优点,因此在数码相机、移动电话和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也具有应用前景。目前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一般采用碳基负极材料,如石墨,这种材料虽然稳定性较高,但理论容量仅有372mAh·g-1
与碳材料相比,某些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如Fe2O3的理论容量高达1000mAh·g-1。这类过渡金属氧化物有一个共性:所含的氧可以和金属锂发生可逆的反应,该反应提供可逆容量,而首次嵌锂形成的过渡金属不和锂发生合金化/褪合金化反应,其过程为:
M’xOy+2yLi→xM’+yLi2O
虽然该反应可提供较高的容量,但由于脱嵌锂过程中体积变化较大,引起容量的迅速衰减。目前,有效减缓容量快速衰减的方法一般是将过渡金属氧化物与其它基体材料进行复合,较理想的基体材料是碳材料。在各种碳材料中,石墨烯因为其高的电导率、高的机械强度、大的比表面积及孔隙率,是非常理想的基体材料。
现有技术中以石墨烯作为基体材料制备复合材料的报道已有很多,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110083375.5中公开了一种过渡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由纳米级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石墨烯组成,所述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为MnO、Fe2O3、Cr2O3、Cu2O、CuO或V2O5;该复合材料中过渡金属氧化物由于石墨烯的分散和承载作用能够均匀分布且粒度小,可有效提高过渡金属氧化物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中国专利申请CN201010237027.4中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用过渡金属氧化物/石墨烯纳米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为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改性的过渡金属氧化物,过渡金属氧化物与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之间以物理包裹或化学键合的方式连接,采用下述方法中的一种:1.将制备过渡金属氧化物所需的前躯体与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按重量比为0.01∶100至50∶100在溶剂中均匀混合,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反应得到纳米复合电极材料;2.将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与过渡金属氧化物按重量比为0.01∶100至50∶100在溶剂中充分混合,经干燥得到纳米复合电极材料;制备方法简便、易操作,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制得的电极材料具有较高的锂离子和电子的传导率,所组装的锂电池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适合用于锂电池电极材料。
因此,开发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化学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良好的层状结构的钴基复杂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层状结构的钴基复杂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能耗低、成本低,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发现将钴基复杂氧化物和石墨烯复合,可用来提高钴基复杂氧化物的电化学性能,特别是循环稳定性。
一种钴基复杂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为层状结构,由纳米级钴基复杂氧化物和石墨烯(G)组成,所述的钴基复杂氧化物的通式MCo2O4,其中M为Fe、Cu或Mg。
所述的纳米级钴基复杂氧化物颗粒分散于石墨烯片层中,各石墨烯片层形成层状结构;优选,所述的复合材料中纳米级钴基复杂氧化物颗粒均匀分散于石墨烯片层中,各石墨烯片层形成层状结构。
为了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应用性能,所述的复合材料中石墨烯的重量百分含量优选为0.4%~20%,进一步优选为1.9%~10.4%。
钴基复杂氧化物的颗粒直径越小,越易覆载于石墨烯上,复合材料的电化学稳定性能越好,因此本发明选用纳米级钴基复杂氧化物,优选,所述的纳米级钴基复杂氧化物的颗粒直径为1纳米~5纳米。
所述的钴基复杂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二价Co盐与二价M盐按Co2+和M2+摩尔比为2:1溶于去离子水或有机溶剂中,得到Co2+和M2+总浓度为0.015mol/L~0.15mol/L的溶液,再加入氧化石墨烯(GO),经超声分散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碱性调节剂将pH值调至8~10,并在70℃~90℃下回流8小时~32小时,得到混合溶液;
所述的GO的加入量为钴基复杂氧化物MCo2O4理论重量的1%~50%,进一步优选为4.6%~29.2%;其中M=Fe、Cu或Mg;
2)将步骤1)的混合溶液密封升温至140℃~200℃,反应1小时~24小时后冷却,收集固体产物,经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反复洗涤,干燥,得到钴基复杂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
该方法中不需要使用还原剂,在碱性条件下,氧化石墨烯可通过溶剂热还原成石墨烯。
所述的二价Co盐可选用二价Co的氟化物、二价Co的氯化物、二价Co的硝酸盐、二价Co的硫酸盐、二价Co的草酸盐、二价Co的醋酸盐或所述任意一种盐的水合物。在回流及溶剂热反应过程中二价Co可以被溶液中溶解的O2转换成三价Co,无需另加氧化剂。
所述的二价M盐可选用二价M的氟化物、二价M的氯化物、二价M的硝酸盐、二价M的硫酸盐、二价M的草酸盐、二价M的醋酸盐或所述任意一种盐的水合物。
所述的有机溶剂是乙醇、丙三醇、甲醇、乙二醇、1-丁醇、N,N-二甲基甲酰胺、吡啶、乙二胺、苯或甲苯。
所述的碱性调节剂主要用来调节pH值至8~10,添加量视所需pH而定,浓度无严格限定,作用有两方面:(1)促进金属离子的水解及复杂氧化物的形成;(2)促进氧化石墨烯的还原,可选用氨水、乙醇胺水溶液、氢氧化钠水溶液或氢氧化钾水溶液。
步骤2)中,进一步优选在150℃~180℃反应小时3~10小时后冷却;反应温度高,时间长,钴基复杂氧化物易形成,氧化石墨烯易还原成石墨烯,但对颗粒尺寸影响不大。
所述的冷却的温度并没有严格的限定,以适宜操作为主,一般可冷却至15℃~30℃的环境温度。
所述的钴基复杂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可用作或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一步法在低温制备钴基复杂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周期短、能耗低及适合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2、由于石墨烯的分散和承载作用,本发明复合材料中钴基复杂氧化物粒度小,直径为1纳米~5纳米,且分布比较均匀。
3、钴基复杂氧化物颗粒位于石墨烯片层中,各石墨烯片层形成层状结构,该结构有利于电化学性能的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摩尔比为1:2的Fe(NO3)2·6H2O和CoCl2·6H2O溶于乙二醇中,配制成80毫升Fe2+和Co2+总浓度为0.03mol/L的溶液,再加入38毫克GO经超声分散混合均匀,用4mol/L的KOH水溶液将pH值调至10,接着在70℃下回流16小时,制得混合溶液;再将混合溶液置于容量为100毫升的高压反应釜(填充度80%,体积百分比)中,然后将反应釜密封,在160℃下反应8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收集固体反应产物,将产物经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反复洗涤,干燥,得到0.205gFeCo2O4/石墨烯复合材料,其中,石墨烯的重量百分含量为7.5%。
从所得的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谱、透射电镜照片和扫描电镜照片可看出所得的复合材料为FeCo2O4/石墨烯复合材料,其中FeCo2O4颗粒尺寸呈纳米级,直径为1纳米~5纳米,且分布比较均匀。从扫描电镜照片可以看出,复合材料呈现层状结构,即FeCo2O4纳米颗粒均匀分散于各层石墨烯片层中。
分别以所得FeCo2O4/G复合材料及纯纳米FeCo2O4(其颗粒直径为1纳米~5纳米;纯纳米FeCo2O4即不含石墨烯的材料,采用FeCo2O4/G同样方法制备,不同之处是合成过程中不加氧化石墨烯,其他条件相同)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恒电流充放电(电流密度50mAg-1,电压范围0.005~3V)测试表明,循环次数为1时,FeCo2O4/G复合材料的容量为775mAh·g-1,循环次数为30时,FeCo2O4/G复合材料的容量仅降低至691mAh·g-1;而循环次数为1时,纯纳米FeCo2O4的容量为745mAh·g-1,循环次数为30时,纯纳米FeCo2O4的容量迅速降低仅为201mAh·g-1;可见与纯纳米FeCo2O4相比,FeCo2O4/G复合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明显提高,电化学稳定性良好。
实施例2
将摩尔比为1:2的MgSO4·7H2O和CoSO4·7H2O溶于去离子水,配制成80毫升Mg2+和Co2+总浓度为0.09mol/L的溶液,再加入60毫克GO经超声分散混合均匀,用4mol/L的NaOH水溶液将pH值调至9,接着在80℃下回流24小时,制得混合溶液;再将混合溶液置于容量为100毫升的高压反应釜(填充度80%,体积百分比)中,然后将反应釜密封,在180℃下反应5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收集固体反应产物,将产物经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反复洗涤,干燥,得到0.51g MgCo2O4/石墨烯复合材料,其中,石墨烯的重量百分含量为4.7%。
从所得的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谱、透射电镜照片和扫描电镜照片可看出所得的复合材料为MgCo2O4/石墨烯复合材料,其中MgCo2O4颗粒尺寸呈纳米级,直径为1纳米~5纳米,且分布比较均匀。从扫描电镜照片可以看出,复合材料呈现层状结构,即MgCo2O4纳米颗粒均匀分散于各层石墨烯片层中。
分别以所得MgCo2O4/G复合材料及纯纳米MgCo2O4(其颗粒直径为1纳米~5纳米;纯纳米MgCo2O4即不含石墨烯的材料,采用MgCo2O4/G同样方法制备,不同之处是合成过程中不加氧化石墨烯,其他条件相同)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恒电流充放电(电流密度50mAg-1,电压范围0.005~3V)测试表明,循环次数为1时,MgCo2O4/G复合材料的容量为754mAh·g-1,循环次数为30时,MgCo2O4/G复合材料的容量仅降低至664mAh·g-1;而循环次数为1时,纯纳米MgCo2O4的容量为725mAh·g-1,循环次数为30时,纯纳米MgCo2O4的容量迅速降低仅为120mAh·g-1;可见与纯纳米MgCo2O4相比,MgCo2O4/G复合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明显提高,电化学稳定性良好。
实施例3
将摩尔比为1:2的Cu(CH3COO)2·H2O和CoCl2·6H2O溶于甲苯,配制成80毫升Cu2+和Co2+总浓度为0.15mol/L的溶液,再加入46毫克GO经超声分散混合均匀,用25wt%乙醇胺水溶液将pH值调至8.5,接着在90℃下回流10小时,制得混合溶液;再将混合溶液置于容量为100毫升的高压反应釜(填充度80%,体积百分比)中,然后将反应釜密封,在170℃下反应10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收集固体反应产物,将产物经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反复洗涤,干燥,得到1.0g CuCo2O4/石墨烯复合材料,其中,石墨烯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9%。
从所得的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谱、透射电镜照片和扫描电镜照片可看出所得的复合材料为CuCo2O4/石墨烯复合材料,其中CuCo2O4颗粒尺寸呈纳米级,直径为1纳米~5纳米,且分布比较均匀。从扫描电镜照片可以看出,复合材料呈现层状结构,即CuCo2O4纳米颗粒均匀分散于各层石墨烯片层中。
分别以所得CuCo2O4/G复合材料及纯纳米CuCo2O4(其颗粒直径为1纳米~5纳米;纯纳米CuCo2O4即不含石墨烯的材料,采用CuCo2O4/G同样方法制备,不同之处是合成过程中不加氧化石墨烯,其他条件相同)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恒电流充放电(电流密度50mAg-1,电压范围0.005~3V)测试表明,循环次数为1时,CuFe2O4/G复合材料的容量为814mAh·g-1,循环次数为30时,CuCo2O4/G复合材料的容量仅降低至715mAh·g-1;而循环次数为1时,纯纳米CuCo2O4的容量为785mAh·g-1,循环次数为30时,纯纳米CuCo2O4的容量迅速降低仅为265mAh·g-1;可见与纯纳米CuCo2O4相比,CuCo2O4/G复合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明显提高,电化学稳定性良好。

Claims (8)

1.一种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钴基复杂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二价Co盐与二价M盐按Co2+和M2+摩尔比为2:1溶于去离子水或有机溶剂中,得到Co2+和M2+总浓度为0.015mol/L~0.15mol/L的溶液,再加入氧化石墨烯,经超声分散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碱性调节剂将pH值调至8~10,并在70℃~90℃下回流8小时~32小时,得到混合溶液;
所述的氧化石墨烯的加入量为钴基复杂氧化物MCo2O4理论重量的1%~50%;其中M=Fe、Cu或Mg;
2)将步骤1)的混合溶液密封升温至140℃~200℃,反应1小时~24小时后冷却,收集固体产物,经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反复洗涤,干燥,得到层状结构的钴基复杂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
所述的钴基复杂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为层状结构,由纳米级钴基复杂氧化物和石墨烯组成,所述的钴基复杂氧化物的通式为MCo2O4,其中M为Fe、Cu或Mg;
所述的纳米级钴基复杂氧化物的颗粒直径为1纳米~5纳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钴基复杂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材料中石墨烯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4%~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钴基复杂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级钴基复杂氧化物颗粒分散于石墨烯片层中,各石墨烯片层形成层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钴基复杂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材料中纳米级钴基复杂氧化物颗粒均匀分散于石墨烯片层中,各石墨烯片层形成层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钴基复杂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价Co盐为二价Co的氟化物、二价Co的氯化物、二价Co的硝酸盐、二价Co的硫酸盐、二价Co的草酸盐、二价Co的醋酸盐或所述任意一种盐的水合物;
所述的二价M盐为二价M的氟化物、二价M的氯化物、二价M的硝酸盐、二价M的硫酸盐、二价M的草酸盐、二价M的醋酸盐或所述任意一种盐的水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钴基复杂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是乙醇、丙三醇、甲醇、乙二醇、1-丁醇、N,N-二甲基甲酰胺、吡啶、乙二胺、苯或甲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钴基复杂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性调节剂是氨水、乙醇胺水溶液、氢氧化钠水溶液或氢氧化钾水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方法制备的钴基复杂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钴基复杂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在作为或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CN201310032042.9A 2013-01-25 2013-01-25 钴基复杂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662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32042.9A CN103066249B (zh) 2013-01-25 2013-01-25 钴基复杂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32042.9A CN103066249B (zh) 2013-01-25 2013-01-25 钴基复杂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66249A CN103066249A (zh) 2013-04-24
CN103066249B true CN103066249B (zh) 2014-12-17

Family

ID=48108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3204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66249B (zh) 2013-01-25 2013-01-25 钴基复杂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662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2340A (zh) * 2017-05-22 2017-08-11 河北工程大学 一种镧系氧化物/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简易制备方法
CN107591255A (zh) * 2017-09-08 2018-01-16 南陵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一种超级电容器用石墨烯/CuFe2O4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50508B (zh) * 2019-04-08 2022-03-22 河南城建学院 一种碳纤维布柔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29454A (zh) * 2019-12-17 2020-05-08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201749A (zh) * 2021-03-30 2021-08-03 广州费舍尔人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硫掺杂钴酸铜修饰碳纳米管双功能电极催化剂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0873A (zh) * 2012-07-23 2012-10-31 浙江大学 锌基复杂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66249A (zh) 2013-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0885B (zh) 锡基复杂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760877B (zh) 过渡金属硫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779994A (zh) 铁基复杂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760873A (zh) 锌基复杂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268929B (zh) 一种碳/铜/金属氧化物复合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0544081C (zh) 一种纳米钛酸锂及其与二氧化钛的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3035914A (zh) 硫化镍薄片/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891309B (zh) 一种浓度渐变的球形富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185143A (zh) 过渡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04323A (zh) 一种球形羟基氧化钴的制备方法
CN104966824A (zh) 一种基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氮掺杂多孔碳球-氧化钴纳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58119B (zh) 一种低温硫化技术用于制备硫化铜纳米片及其复合物的方法和应用
CN102842710A (zh) 一种Co3O4/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107313B (zh) 锡基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167540A (zh) 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
CN103066249B (zh) 钴基复杂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52028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钛酸锂/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
CN102760871A (zh) 金属锑/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387268B (zh) 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纳米氧化镍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纳米氧化镍
WO2007000075A1 (fr)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d’hydroxyde nickeleux sphérique qui est dopé et d’oxydes métalliques multiples, et pile secondaire au lithium
CN106966438B (zh) 一种球形Co2AlO4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979553A (zh) 一种核壳结构镍钴铝酸锂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972496A (zh) 水热耦合喷雾热解Co3O4/石墨烯电极材料制备方法
CN103413941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iu et al. A green and facile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γ-MnOOH nanowires as a prospective anode material for high power Li-ion batter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7

Termination date: 2019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