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79846B - 衰减力调节式缓冲器 - Google Patents

衰减力调节式缓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79846B
CN102979846B CN201210525684.8A CN201210525684A CN102979846B CN 102979846 B CN102979846 B CN 102979846B CN 201210525684 A CN201210525684 A CN 201210525684A CN 102979846 B CN102979846 B CN 1029798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valve body
damping force
plunger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256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79846A (zh
Inventor
中楯孝雄
根津隆
片山洋平
片山茂郎
矢部博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0933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12062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04078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6368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798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798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798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798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衰减力调节式缓冲器,其防止压力控制阀的响应延迟及阀体的自激振动的发生。该缓冲器通过背压型主阀27及压力控制阀(28)控制通过液压缸内活塞的滑动产生的环状油路(21)和储油室(4)之间的油液的流动,产生衰减力。通过压力控制阀(28)产生直接衰减力,且调节背压室(53)的内压而控制主阀(27)的开阀压力。压力控制阀(28)在介于阀体(56)和柱塞(34)之间安装阀弹簧(57),并使阀体(56)的质量充分小于柱塞(34)的质量,阀弹簧(57)的弹簧刚性高于柱塞弹簧(36)的弹簧刚性。由此,能够提高阀体(56)的响应性,而防止衰减力控制的响应延迟,另外,能够提高阀体(56)的固有频率,从而能够防止自激振动的发生。

Description

衰减力调节式缓冲器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9年3月27日,申请号为200910130681.2,发明名称为“衰减力调节式缓冲器”,申请人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汽车等车辆的悬架装置等的衰减力调节式缓冲器。
背景技术
安装于汽车的悬架装置的衰减力调节式缓冲器通常在封入了油液的液压缸内可滑动地嵌装有与活塞杆连结的活塞而将液压缸内分成两室,通过由节流孔、圆盘阀等构成的衰减力产生机构控制由液压缸内的活塞的滑动而产生的油液的流动,产生衰减力,另外,利用流量控制阀、压力控制阀等使衰减力产生机构的流通阻力发生变化,由此,调节衰减力。
这种衰减力调节式缓冲器的结构如专利文献1所示,在衰减力产生机构即、圆盘阀的背部形成有背压室,将该背压室经由固定节流孔与上游侧的液压缸室连接,另外,经由压力控制阀(电磁阀)与下游侧的液压缸室连接。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可通过压力控制阀直接调节油液的流通阻力,而且调节背压室的内压来调节圆盘阀的开阀压力,所以能够扩大衰减力特性的调节范围。
但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衰减力调节式缓冲器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压力控制阀的阀体的面积为受压面积而调节背压室的内压,因此,在提高开阀压力使硬件侧的衰减力变大的情况下,电磁铁会变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25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点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衰减力调节式缓冲器,该衰减力调节式缓冲器的受压面积小,不需要大的柱塞推力,提高压力控制阀的开阀压力使硬件侧的衰减力变大。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衰减力调节式缓冲器具备:具备:液压缸,其被封入了流体;活塞,其可滑动地嵌装于该液压缸内;活塞杆,其一端连结于所述活塞而另一端向所述液压缸的外部延伸;压力控制阀,其对通过所述液压缸内所述活塞的滑动产生的流体的流动进行控制并产生衰减力,从而可调节开阀压力,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阀具备:落座于座部的阀体、设于该阀体并在内部设置有轴向延伸的连通路的轴部、***该轴部且将所述阀体向轴向一侧施力并调节开阀压力的柱塞、对该柱塞产生推力的电磁铁、设于所述轴部的背面的阀体背压室、将所述柱塞或所述阀体向轴向另一侧施力的主弹簧,所述阀体的受压面积为从所述座部的内侧的面积减去所述轴部的面积之后的受压面积。
根据本发明的衰减力调节式缓冲器,能够使受压面积变小,不需要大的柱塞推力,从而提高压力控制阀的开阀压力,使硬件侧的衰减力变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放大表示本发明参考技术的衰减力调节式液压缓冲器的衰减力产生机构的纵向剖面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衰减力产生机构的压力控制阀的阀弹簧的正面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衰减力产生机构的压力控制阀的阀弹簧的变形例的正面图;
图4是本发明参考技术的衰减力调节式液压缓冲器的纵向剖面图;
图5是放大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衰减力调节式液压缓冲器的衰减力调产生机构的压力控制阀部分的纵向剖面图;
图6是放大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压力控制阀部分的纵向剖面图;
图7是放大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例的压力控制阀部分的纵向剖面图;
图8是放大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例的压力控制阀部分的纵向剖面图;
图9是放大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例的压力控制阀部分的纵向剖面图;
图10是放大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例的压力控制阀部分的纵向剖面图;
图11是放大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例的压力控制阀部分的纵向剖面图;
图12是放大表示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衰减力调节式液压缓冲器的压力控制阀的座面及座部的纵向剖面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衰减力调节式液压缓冲器的衰减力特性的曲线图;
图14是放大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衰减力调节式液压缓冲器的衰减力产生机构的压力控制阀部分的纵向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衰减力调节式液压缓冲器(衰减力调节式缓冲器)
2液压缸
5活塞
6活塞杆
28压力控制阀
34柱塞
36柱塞弹簧(主弹簧)
56阀体
57阀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参考技术。如图4所示,本技术的衰减力调节式液压缓冲器1(衰减力调节式缓冲器)为在液压缸2的外侧设有外筒3的双层筒结构,在液压缸2和外筒3之间形成有储油室4。在液压缸2内可滑动地嵌装有活塞5,通过该活塞5将液压缸2内分成液压缸上室2A和液压缸下室2B两室。活塞杆6的一端通过螺母7与活塞5连结,活塞杆6的另一端侧通过液压缸上室2A,穿通安装于液压缸2及外筒3的上端部的导杆8及油封9,并向液压缸2的外部延伸。在液压缸2的下端部设有划分液压缸下室2B和储油室4的底部阀(ベ一スバルブ)10。
活塞5中设有使液压缸上下室2A、2B间连通的油路11、12。另外,油路11中设有只允许油液从液压缸下室2B侧向液压缸上室侧2A流通的逆止阀13,另外,在油路12中设有圆盘阀14,该圆盘阀14在液压缸上室2A侧的油液的压力达到了规定压力时开阀,使油液向液压缸下室2B侧溢流。
在底部阀10中设有使液压缸下室2B和储油室4连通的油路15、16。而且,在油路15中设有只允许油液从储油室4向液压缸下室2B侧流通的逆止阀17,另外,在油路16中设有圆盘阀18,该圆盘阀18在液压缸下室2B侧的油液的压力达到了规定压力时开阀,使油液向储油室4侧溢流。在液压缸2内封入有油液,在储油室4内封入有油液及气体。
在液压缸2的上下两端部经由密封部件19外嵌有隔离筒20,在液压缸2和隔离筒20之间形成有环状油路21。环状油路21通过设于液压缸2的上端部附近的侧壁的油路22与液压缸上室2A连通。在隔离筒20的侧壁设有小径的开口23,另外,在外筒3的侧壁设有与开口23大致同心的大径的开口24,在外筒3的侧壁开口24安装有衰减力产生机构25。
参照图1~3,对衰减力产生机构25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圆筒状的壳体26的一端部***开口24并由焊接而固定。在壳体26内***先导(パイロット)型(背压型)的主阀27及压力控制阀28(电磁阀)一体化的阀单元30,由螺母31固定。
阀单元30具备通过螺母31固定于壳体26的电磁铁壳体32。在电磁铁壳体32的外侧端部沿轴向形成有导向孔33。在导向孔33内,可滑动地引导柱塞34,且收纳有线圈35(电磁铁)、作为主弹簧的柱塞弹簧36(压缩线圈弹簧),铁芯37与电磁铁壳体32嵌合,且通过铆接将其固定于电磁铁壳体32,由此,将线圈35固定,且支承柱塞弹簧36的一端部。通电用的引线38与线圈35连接且延伸到外部。
在电磁铁壳体32的内侧端部形成有与导向孔33同心的通路孔39,导向孔33和通路孔39经由小径的口40连通。在电磁铁壳体32的内侧端部依次配置有底圆筒状的导向部件41及有底圆筒状的阀部件42,带台阶圆筒状的通路部件43的一端部插通阀部件42及导向部件41的底部,其前端部拧入通路孔39,将这些一体结合在一起。通路部件43的中间的大径部44嵌合于阀部件42,在阀部件42的内部形成有室45。通路部件43的另一端部嵌合于隔离筒20的开口23,通路部件43内部的轴向油路46的一端部与环状油路21连通。在轴向通路46的中间部设有固定节流孔47(导入节流孔)。
在阀部件42的底部设有多条油路49,在底部的外侧端面的油路49的外周侧突出有环状的阀座50。在阀部件42和导向部件41之间,层叠有多个的圆盘阀51(主阀)的内周部被夹住,圆盘阀51的外周部落座在阀座50上。另外,在圆盘阀51的背面紧固有环状的密封部件52,密封部件52液体密封且可滑动地嵌合于导向部件41的圆筒部的内周面,在导向部件41的内部形成有背压室53。而且,圆盘阀51受到油路49的油液的压力而挠曲,从阀座50离开(开阀),从而使阀部件42内的室45与壳体26内的室48(通过外筒3的开口24与储油室4连通)连通。而且,通过圆盘阀51和背压室53形成有先导型(背压型)的衰减阀,背压室53的内压作用在圆盘阀51的闭阀方向。阀部件42的轴向油路46的固定节流孔47的上游侧经由设于通路部件43上的油路54与阀部件42内的室45连通,另外,固定节流孔47的下游侧经由径方向油路55与背压室53连通。
在柱塞34的前端部在轴向可移动地支承有对口40进行开闭的阀体56,阀体56由阀弹簧57(板簧)弹性支承。阀体56为由大径的头部58和小径的轴部59形成的多台阶形状,头部58突出有落座于导向孔33内的口40的周缘部的座面60的环状的座部61。另外,轴部59可滑动地***贯通于柱塞34的中心部的导向孔62。
另外,在阀体56的头部58的环状的座部61的内周附近与口40相对形成有与口40大致同径的凹部80,由此,大大减小落座于环状的座部61的座面60的前端部的径向的宽度。
如图2所示,阀弹簧57在大致圆形的抵接部63设有阀孔63A,从抵接部63向柱塞34的直径方向延伸有脚部64。而且,阀体56的轴部59插通阀孔63A,头部58抵接于抵接部63,脚部64的前端部抵接于向柱塞34的前端外周缘部突出的环状的弹簧座部65,且被柱塞34在轴向上可移动地支承。另外,如图3所示,阀弹簧57的脚部64也可以放射状地配置多个(图示的例中,等间隔三个)。
由口40和阀体56形成压力控制阀28,阀体56当口40内的油液的压力达到规定压力时开阀,其开阀压力根据柱塞弹簧36的弹簧力及电磁铁的推力即线圈35的通电电流进行调节。导向孔33经由形成于电磁铁壳体32的油路66与室48连通。在柱塞34上设有使形成于其两端的室彼此连通的节流通路67,对其移动作用适度的衰减力。
阀弹簧57的弹簧刚性高于柱塞弹簧36的弹簧刚性,另外,阀体56的质量大大小于柱塞34的质量,将阀体56的固有频率设定为十分高。
接着,对如上构成的本技术的作用进行说明。安装于汽车等车辆悬架装置的衰减力调节式液压缓冲器1,其液压缸2侧连结于弹簧下侧,活塞杆6侧连结于弹簧上侧,另外,线圈35的引线38连结于控制器(未图示)。
在活塞杆6的拉伸行程时,通过液压缸2内活塞5的移动,关闭活塞5的逆止阀13,在圆盘阀14开阀前,液压缸上室2A侧的油液被加压,通过油路22及环状油路21,从隔离筒20的开口23流向衰减力产生机构25的轴向油路46。而且,在主阀27的圆盘阀51开阀前,油液通过固定节流孔47、通路孔39及口40,打开压力控制阀28的阀体56,流向导向孔33,再通过油路66及室48流向储油室4。另外,当阀部件42的室45内的压力达到圆盘阀51的开阀压力时,打开圆盘阀51,油液从轴向油路46的固定节流孔47的上游侧通过油路54、油室45及油路49流向室48。
此时,使活塞5移动的部分的油液打开底部阀10的逆止阀17,从储油室4流入液压缸下室2B。另外,当液压缸上室2A的压力达到活塞5的圆盘阀14的开阀压力时,打开圆盘阀14,将液压缸上室2A的压力向液压缸下室2B溢流,由此,防止液压缸上室2A的压力过度上升。
在活塞杆6的压缩行程时,通过液压缸2内活塞5的移动,打开活塞5的逆止阀13,关闭底部阀10的油路15上的逆止阀17,在圆盘阀18开阀前,活塞下室2B的油液流入液压缸上室2A,使活塞杆6侵入到液压缸2内的部分的油液从液压缸上室2A通过与上述拉伸行程时同样的路径流向储油室4。另外,当液压缸下室2B内的压力达到底部阀10的圆盘阀18的开阀压力时,圆盘阀18打开,将液压缸下室2B的压力向储油室4溢流,由此,防止液压缸下室2B的压力过度上升。
由此,在活塞杆6的伸缩行程时,且在主阀27开阀前(活塞速度低速区域),通过固定节流孔47及压力控制阀28产生衰减力,在主阀27开阀后(活塞速度高速区域),根据其开度产生衰减力。另外,通过向线圈35的通电电流调节压力控制阀28的开阀压力,由此,不管活塞速度如何,都能够直接控制衰减力。此时,由于根据压力控制阀28的开阀压力来调节背压室53的内压,所以能够同时调节主阀27的开阀压力,由此,能够扩大衰减力特性的调节范围。
此时,压力控制阀28中的阀弹簧57的弹簧刚性被设定得高于柱塞弹簧36的弹簧刚性,另外,阀体56的质量被设定得大大小于柱塞34的质量,阀体56的固有频率被设定得十分高,因此不容易发生由柱塞34的惯性引起的响应延迟,防止过量而能够进行适宜的衰减力控制。另外,在口40的压力急剧上升的情况下,阀弹簧57挠曲,只有轻量的阀体56后退,在开阀后,柱塞34随之后退,因此,背压室53的压力不会因为压力控制阀28的开阀延迟而上升过度,能够进行稳定的衰减力控制。另外,由于阀体56的固有频率被设定得很高,所以能够防止自激振动引起的噪音的产生及衰减力的不稳定。
另外,通过在压力控制阀28的阀体56的头部58设有环状的座部61,从而能够扩大开阀时的流路面积,能够扩大软侧(ソフト側)的衰减力的调节范围。与此相反,例如特开平7-259918号公报记载的所示,作为压力控制阀,在使用针阀的情况下,在开阀时不能得到大的流路面积,因此,难以充分减小软侧的衰减力。
参照图12,压力控制阀28在开阀时,利用从口40向导向孔33内流出的高速的油液的流动,在阀体56上作用闭阀方向的流体力。但发生如下问题,由于该流体力,阀体56的开阀压力上升,软侧的衰减力增大,另外,流体力根据活塞速度及阀体56的开度发生变动,压力控制阀28的衰减力控制不稳定,另外,因阀体56振动而发生颤动。因此,例如特开平11-287281号公报记载的所示,在作为压力阀使用圆盘阀的情况下,存在这样的流体力影响的问题。
与之相对,在环状的座部61的内周附近形成有凹部80,从而能够大大减小流体力作用于座部61的前端部的受压面积A,减轻流体力的影响,大大减小软侧的衰减力,另外,能够使压力控制阀28的衰减力控制稳定。如上所述,希望在环状的座部61的内周部附近形成凹部80,但即使从环状的座部61朝向凹部80的底面例如为锥度小的锥部,与使用圆盘阀相比,也能够减小颤动等问题。
图13表示衰减力调整式液压缓冲器1的衰减力特性。如图13所示,衰减力调整式液压缓冲器的从软到硬的衰减力特性的调节范围R比目前的衰减力调整式液压缓冲器的调节范围r大。
另外,在上述技术中,将主阀27及压力控制阀28一体化了的阀单元30配置在液压缸2的侧部的壳体26内,控制环状油路21和储油室4之间的油液的流动而产生衰减力,但也可以将阀单元30配置于活塞5或底部阀10上,适宜控制其油路的油液的流动,产生衰减力。
接着,参照图5~图11,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与上述参考技术相比较,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符号,只对不同的部分详细进行说明。
图5扩大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即衰减力产生机构25的压力控制阀28的部分。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形成压力控制阀28的口40、阀体56的头部58、轴部59及座部61的直径分别比上述参考技术的大。另外,在阀体56上沿其轴向贯通有阀体连通路70。在柱塞34的导向孔62的后端部,管状的导向销7被1压入、固定,并向柱塞34的后部突出。在导向销71中沿其轴向贯通有连通路72。在铁芯37上与导向销71对置设有导向穴73,导向销71可滑动且液体密封地***导向穴73,在导向穴73内形成有阀体背压室74。
另外,在压力控制阀28闭阀时,即阀体56的座部61落座于座面60的状态下,阀体背压室74经由导向销71的连通路72、柱塞34的导向孔62及阀体56的阀体连通路70与口40连通。因此,阀体56相对口40的受压面积为从座61内侧的面积减去轴部59的截面积后的面积。
由此,阀体56不仅能够通过座部61的直径,而且能够通过轴部59的直径调节相对于口40的受压面积,因此能够提高压力控制阀28的开阀特性的设定自由度,进而提高衰减力产生机构25的衰减力特性的设定自由度。
例如,在使口40的直径变大,阀体56开阀时的软侧的衰减力大大减小而进行设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轴部59的直径,也能够减小阀体56的受压面积,因此不需要大的柱塞34的推力,就能够提高压力控制阀28的开阀压力,增大硬侧的衰减力。
另外,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力控制阀28的阀体58使座部61的内周部的凹部80的侧壁80A与座面61大致垂直,使外周侧形成为锥形状,相对于从口40向导向孔33内流出的油液的流动产生的流体力,大大减小座部61的前端部的受压面积A,且成为流体力难以作用的形状,因此,能够有效地减轻流体力的影响,大大减小软侧的衰减力,另外,还使压力控制阀28的衰减力控制稳定。
接着,参照图6~图11,说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图6所示的变形例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使导向销71与柱塞34一体形成。由此能够减少零件个数。
图7所示的变形例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具有与铁芯37分体设置的导向孔73的有底圆筒状的导向部件75***设于铁芯37(电磁铁的壳体)的安装穴76。导向部件75使其底部与安装穴76的底部抵接且在轴向上固定。由此,导向部件75成为背压室形成部件,在柱塞34的外部形成阀体背压室74,且在安装穴76内只在径方向上进行移动,由此,能够缓和导向销71和导向穴73的同心精度的要求。另外,也可以使导向部件75与图6所示的变形例进行组合。
图8所示的变形例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省略了导向销71,阀体的轴部59被延长,其延长部59A从柱塞34的后部突出,可滑动且液体密封地***导向穴。而且,通过轴部59的延长部59A,在导向穴73内形成有阀体背压室74。由此,由于口40和阀体背压室74通过阀体连通路70直接连通,所以能够抑制来自滑动部的泄漏。该情况下,如图9所示,由于为阀体56的头部和轴部作为不同的部件而彼此结合的结构,所以,作为轴部59能够使用管材,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另外,也可以在图8及图9所示的变形例中组合图7所示的导向部件75。
图10所示的变形例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比,替代具有连通路72的导向销71而设有实心的导向销77。导向销77压入铁芯37的导向穴73并被固定,在柱塞34的导向孔62中可滑动且液体密封地被***。由此,阀体背压室74在柱塞34的导向孔62内形成,并通过阀体连通路70与口40连通。该情况下,在导向销77中设有如图5所示的导向销77的连通孔72所示贯通轴向的通路,从而使阀体背压室74与铁芯37的导向穴73连通,由此能够增大阀体背压室74的容积。
另外,如图11所示,导向销77也可以不压入导向穴73,而***设于铁芯37上的安装穴76,使其底部与安装穴76的底部抵接并在轴向固定。由此,能够缓和导向销77和铁芯37侧的同心精度的要求。
接着,参照图14,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只详细说明不同的部分。另外,图14中为了便于说明,将溢流阀84、阀体87、杆88、柱塞34等错开表示成电磁铁为非通电时的状态即、图的上侧、和表示通电时的阀体87落座于座面60的状态即、图的下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磁铁壳体32的通路孔39及拧入通路孔39内的通路部件43的圆筒部43A被大径化。在圆筒部43A中***具有大径部81A及小径部81B的带台阶圆筒状的口部件81的大径部81B。在口部件81形成有口40及座面60,在连通设于通路部件43的径方向的第二油路86及固定节流孔47的通路43B中***小径部81B,口40与径方向油路86及固定节流孔47连通。另外,在通路孔39及圆筒部43A内的口40的下游侧形成有阀室83,阀室83经由电磁铁壳体32的第一油路66与室48连通。在口部件81和通路部件43之间设有溢流阀84。而且,阀室83和室48经由形成于口部件81上的油路85、溢流阀84及形成于圆筒部43A的第二油路86连通。溢流阀84在阀室83的压力达到规定的开阀压力时开阀,将其压力向室48侧溢流。在向线圈35通电时且阀体87的座部61从座面60离开时,阀体87从座面60和台阶部96的任一个离开。该状态时,经由电磁铁壳体32的第一油路100主要与室48连通。由于第二油路86上具有溢流阀84,所以几乎不连通。另一方面,在不向线圈35通电时,座部件93与台阶部96抵接,关闭第一油路100,只有第二油路86与室48连通。
在阀室83内设有具有小径部87A及大径部87B的大致凸形状的阀体87。在阀体87中***安装于柱塞34的空心的杆88(轴部)的前端部。在阀体87的小径部87A的前端部突出有离开、落座于口部件81的座面60的环状的座部61,由口40及阀体87构成压力控制阀28。而且,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座部61的内周部附近形成有凹部80,座部61的外周侧形成为锥状。由此,减轻流体力的影响,大大减小软侧的衰减力,另外,还能够进行稳定的衰减力控制。在阀体87上形成有轴向贯通的开口89,在开口89可滑动且液体密封地***杆88的前端部。在阀体87的大径部87B的端面外周缘部突出有环状的抵接部90。
杆88贯通柱塞34并固定于柱塞34。杆88的后端部可滑动且液体密封地***形成于引导柱塞34的后端部的有底圆筒状的导向部件91的底部的导向穴73,在导向穴73内形成有阀体背压室74。阀体背压室74经由空心的杆88内的连通路88A与阀体87的凹部80内连通。
在形成于杆88的前端侧的台阶部固定有挡圈92,在介于挡圈92和阀体87的抵接部92之间安装有环状的座部件93及阀弹簧(板簧)。座部件93及阀弹簧94的外周部与抵接部90抵接,内周部与挡圈92抵接。而且,通过向线圈35通电,对柱塞34产生推力,如图14中的下侧所示,通过柱塞34的推力抵抗复位弹簧95的弹力,推压阀体87将座部61推到座面60。此时,阀体87通过阀弹簧94弹性地支承于杆88上。在介于口部件81和阀体87之间安装有作为主弹簧的复位弹簧95(螺旋弹簧)。在通路孔39的底部侧的与阀体87的抵接部90相对的部位形成有台阶部96。而且,在线圈35非通电磁时,如图14中的上侧所示,阀体87通过复位弹簧95的弹力后退,座部件93抵接于台阶部96,关闭油路66,通过座部93的节流孔97将阀室83、室48间连通。阀弹簧94的弹簧刚性大于复位弹簧95的弹簧刚性,另外,阀体87的质量与柱塞34相比很小。
根据这样的结构,如图14中的下侧所示,压力控制阀28通过使35通电,由此,利用柱塞34的推力抵抗复位弹簧95的弹力,推压阀体87,将座部61推到座面60,调节开阀压力。此时,与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在口40的压力急剧上升的情况下,阀弹簧94挠曲,只是轻量的阀体87后退,开阀后,柱塞34随之后退,因此柱塞34的惯性引起的响应延迟不容易发生,防止颤动,能够进行适宜的衰减力控制。另外,能够控制压力控制阀28的开阀延迟引起的背压室53的压力过度上升,能够进行稳定的衰减力控制。另外,能够抑制阀体87的自激振动引起的噪音的发生及衰减力的不稳定。
另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在压力控制阀28闭阀时,即在阀体87的座部61落座于座面60的状态下,阀体背压室74经由杆88的连通路88A与口40连通,因此,阀体87相对于口40的受压面积为从座61内侧的面积减去杆88的截面积后的面积。由此,阀体87不仅能够通过座部61的直径,而且能够通过杆88的直径调节相对于口40的受压面积,因此能够提高压力控制阀28的开阀特性的设定自由度,进而能提高衰减力产生机构25的衰减力特性的设定的自由度。
在由于控制器发生故障、线圈35的断线等故障的发生而使柱塞34失去推力的情况下,如图14中的上侧所示,阀体87利用复位弹簧95的弹力而后退,座部件95抵接于通路孔39的台阶部96,关闭第一油路100,阀室83、室48间通过节流孔97连通。而且,阀室83的压力随着活塞速度的上升等而上升,当达到溢流阀84的开阀压时,溢流阀84开阀,将其压力向室48溢流。
由此,根据节流孔97的流路面积及溢流阀84的溢流压力产生衰减力,由此,调节背压室53的压力即圆盘阀51的开阀压力,因此通过适宜设定这些的流路面积及溢流压力,即使在发生故障时,也能够产生适度的衰减力。另外,如图13所示,扩大衰减力特性的调节范围的结果是,即使在硬时的衰减力相当大的情况下,在发生故障时,也不具有硬特性,而能够通过节流孔97及溢流阀84产生适度的衰减力。例如,在发生故障时,由于具有硬和软之间的中间特性,所以能够抑制对车身的影响。

Claims (9)

1.一种衰减力调节式缓冲器,具备:液压缸,其被封入了流体;活塞,其可滑动地嵌装于该液压缸内;活塞杆,其一端连结于所述活塞而另一端向所述液压缸的外部延伸;主阀,其对通过所述液压缸内的所述活塞的滑动产生的流体的流动进行控制并产生衰减力;背压室,其使该主阀向闭阀方向作用内压,压力控制阀,其通过使所述流体的流动的一部分导入所述背压室,调节所述背压室的内压,从而可调节所述主阀的开阀压力,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阀具备:落座于座部并由阀弹簧弹性支承的阀体、设于该阀体并在内部设置有轴向延伸的连通路的轴部、***有该轴部且将所述阀体向轴向一侧施力并调节开阀压力的柱塞、对该柱塞产生推力的电磁铁、设于所述轴部的背面的阀体背压室、将所述柱塞或所述阀体向轴向另一侧施力的主弹簧,所述阀体的质量小于所述柱塞,所述阀弹簧的弹簧刚性高于所述主弹簧,所述阀体的受压面积为从所述座部的内侧的面积减去所述轴部的截面积之后的受压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衰减力调节式缓冲器,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阀体的所述轴部与所述阀体一体,所述轴部由贯通于所述柱塞的中心的导向孔沿其轴向且可滑动地引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衰减力调节式缓冲器,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阀体的所述轴部与所述阀体分体,所述轴部固定在贯通于所述柱塞的中心的导向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衰减力调节式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通过所述阀弹簧对所述轴部施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衰减力调节式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具有对流路进行开闭的环状的座部,在该座部的内周部附近形成有凹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衰减力调节式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固定节流孔,该固定节流孔从所述主阀的上游侧向所述背压室侧导入流体,通过所述压力控制阀控制流体从所述背压室向所述主阀的下游侧的流动,调节所述背压室的内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衰减力调节式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弹簧向所述阀体的开阀方向施力。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衰减力调节式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阀在发生故障时,所述阀体利用所述主弹簧的施力向开阀方向移动,关闭向下游侧的第一流路,使流体经由节流孔再经由第二流路向下游侧流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衰减力调节式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阀配置在所述液压缸的侧部。
CN201210525684.8A 2008-03-31 2009-03-27 衰减力调节式缓冲器 Active CN1029798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93351A JP5120629B2 (ja) 2008-03-31 2008-03-31 減衰力調整式緩衝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サスペンション制御装置
JP093351/08 2008-03-31
JP116213/08 2008-04-25
JP2008116213 2008-04-25
JP2009040780A JP5463684B2 (ja) 2008-04-25 2009-02-24 減衰力調整式緩衝器
JP040780/09 2009-02-24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9101306812A Division CN101550981A (zh) 2008-03-31 2009-03-27 衰减力调节式缓冲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79846A CN102979846A (zh) 2013-03-20
CN102979846B true CN102979846B (zh) 2015-05-13

Family

ID=47854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25684.8A Active CN102979846B (zh) 2008-03-31 2009-03-27 衰减力调节式缓冲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798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92902B1 (en) 2013-04-16 2016-09-07 Öhlins Racing Ab Valve arrangement
JP6239921B2 (ja) * 2013-10-03 2017-11-29 Kyb株式会社 液圧緩衝器
DE112017004842T5 (de) * 2016-09-27 2019-06-13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Stoßdämpfer mit verstellbarer Dämpfungskraft
US10065474B2 (en) * 2016-12-09 2018-09-0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with suspension force decoupling system
KR102428975B1 (ko) * 2017-07-19 2022-08-0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클러치 레귤레이터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2805B1 (en) * 1998-06-26 2001-02-06 Tokico Ltd. Damping force control type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CN1707134A (zh) * 2004-06-07 2005-12-1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液压缓冲器
EP1746302A1 (en) * 2004-04-26 2007-01-24 Kayaba Industry Co., Ltd.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51980A (ja) * 1995-11-27 1997-06-10 Oehlins Racing Ab 油圧緩衝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2805B1 (en) * 1998-06-26 2001-02-06 Tokico Ltd. Damping force control type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EP1746302A1 (en) * 2004-04-26 2007-01-24 Kayaba Industry Co., Ltd.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CN1707134A (zh) * 2004-06-07 2005-12-1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液压缓冲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79846A (zh) 2013-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68042B1 (ko) 감쇠력 조정식 완충기
CN101550981A (zh) 衰减力调节式缓冲器
JP5685592B2 (ja) 自動車の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US8794405B2 (en) Damping force control type shock absorber
JP5843842B2 (ja) 減衰力調整式緩衝器
JP4908421B2 (ja) 二段階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KR101769148B1 (ko) 감쇠력 조정식 완충기
US7997394B2 (en) Damping force adjustable fluid pressure shock absorber
JP5463684B2 (ja) 減衰力調整式緩衝器
EP1983213B1 (en) Damping force adjustable fluid pressure shock absorber
EP1820997B1 (en) Damping force control valve and shock absorber using the same
KR102011232B1 (ko) 감쇠 밸브 및 완충기
CN104121317A (zh) 缓冲器
JP2012215220A (ja) 減衰力調整式緩衝器
JPH10110766A (ja) 減衰力調整式油圧緩衝器
CN109416102B (zh) 阻尼力调整式缓冲器
CN102979846B (zh) 衰减力调节式缓冲器
KR102140353B1 (ko) 완충기
KR100367683B1 (ko) 감쇠력 조정식 유압 완충기
US20190128360A1 (en) Damping force-adjusting valve and shock absorber
JP2009243591A (ja) 減衰力調整式緩衝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KR20240026243A (ko) 감쇠력 조정식 완충기, 감쇠 밸브 및 솔레노이드
JPH10176730A (ja) 減衰力可変制御式緩衝器
JP2007177822A (ja) 緩衝器の減衰力調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